物流行业市场调查范文

时间:2023-08-23 09:19: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物流行业市场调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物流行业市场调查

篇1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物流行业的发展成为了决定一个国家能否成功破除发展瓶颈的一个重要行业。因此针对物流行业的相关研究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意义。在针对物流行业调查研究的各种方法中,以文案调查法进行物流管理的研究是一条非常奏效的渠道。 通过文案调查法分析我国物流企业及市场,内部和外部现有的动态、静态资料,尤其是从动态角度搜集各种反映变化的历史和现实资料,对于系统的研究我国物流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案调查法的基本理论

文案调查法又称资料查阅寻找法、间接调查法、资料分析法或室内研究法。是一种通过调查、分析、研究调查对象内延与外延相关资料的见解调查方法。从文案调查法的基本要求看,物流管理研究使用文案调查法的核心在于:

1.广泛性:“对现有资料进行广泛的搜集,搜集必须周详,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方式大量搜集我国物流管理行业各方面有价值的资料。”一般说来,既要有宏观资料,又要有微观资料;既要有历史资料,又要有现实资料;既要有综合资料,又要有典型资料。只有广泛的搜集我国物流行业相关信息,才能全面的认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过程与现状,从而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与机遇。

2.针对性:在对材料进行整理、筛选和摘录过程中,要重视收集与整理那些紧密联系物流行业的资料。这一过程必须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从专业的角度对收集来的物流行业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去除无用信息以及从冗杂的数据中,萃取出有用的信息与数据,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好准备。

3.时效性: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以及时效性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的价值。因此通过文案调查法研究物流行业发展,必须考量收集资料所耗费的时间以及收集到的信息有效性、时效性,看其是否能保证物流行业调查研究的需要。

4.连续性:要注意所收集的物流资料在时间上是否具有连续性。连续性的物流行业资料有利于动态比较,有利于研究物流行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掌握物流行业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具有连续性的资料,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我国物流行业多年来的发展变化,通过分析连续性资料,我们才能分析、研究出一条适用于中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模式。

二、物流行业研究中采用文案调查法的优势

文案调查法是动态的,活跃在社会调查方法中。从文案调查法的特点来看,在物流行业研究过程中,采用文案调查法的优势有:

1、文案调查可以发现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重要参考。根据调查的实践经验,文案调查常被作为调查的首选方式。文献调查是实地调查的前期准备和基础,实地调查是文献调查的现实检验与考量。因此,文案调查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文案调查可用于经常性的物流行业调查。实地调查更费时费力,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同时由于涉及物流公司内部的相关机密信息,常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而采用文案调查,则乐意使调查人员提前进行精心的策划,使调查具有较强的机动灵活性,能随时根据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调查信息。研究物流行业的发展与未来,并不是通过几次有针对性的调查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文案调查的经常性对于物流行业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文案调查不受时空限制。从时间上看,文案调查不仅可以掌握物流行业现实资料,还可获得实地查所无法取得的历史资料。从空间上看,文案调查既能对物流行业公司内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还可掌握大量的有关物流行业外部环境方面的资料。尤其对因地域不同,条件各异,所产生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以及应对办法,采用文案调查可以解决大量的资金与时间问题,为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保障。不受时空限制,正式文案调查法相对于其他调查方法最突出的优势,这一优势将充分为物流行业研究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4、证实各种调查假设。文案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可用来证实各种调查假设,即可通过对以往类似调查资料的研究来指导实地调查的设计。在研究物流行业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调查假设以及假设构想,同时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资料来证实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而文案调查在证实调查假设方面的巨大优势,让我们不可避免的要采用文案调查这种形式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帮助。

三、物流行业研究应用文案调查法的局限性

1、历史资料对于新变化反映不够及时--文案调查依据的主要是历史资料,其中过时资料比较多,现实中正在发生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地反映。而在针对物流行业研究过程中,文案调查法的这一缺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理行业研究的准确性以及时效性。

2、所搜集资料与调查目的往往不相吻合,解决问题不能完全适用,收集资料时易有遗漏。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物流企业往往由于商业机密问题,导致文案调查往往无法获取企业内部的真实信息与数据,难以了解到企业相关的详实信息。文案调查的这个缺点,影响了其应用于研究物流行业发展时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3、对调查人员水平要求比较高--文案调查要求调查人员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较深的专业技能,否则在工作中将力不从心。此外,文案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精准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由专业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采用是否科学的方法。文案调查的这个缺点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文案调查时,必须采用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人员,提高收集文案的准确度,同时应用科学的方法对收集整理的文案进行加工与总结,尽量减少推算与估计的使用频率。

结 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文案调查法对于研究物流行业的优势以及局限性。采用文案调查法可以增加物流研究者在物流领域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极大的增强研究工作者的自豪感、自信心,激发进行物流研究的活力与激情。我们在使用文案调查的过程中,应该正视文案调查的优缺点,辩证的在研究物流行业过程中使用文案调查,从而为整个物流行业的研究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一、网络营销简介

网络营销是指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包括网络调研、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促销、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的总称。网络营销根据其实现的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营销指企业利用一切计算机网络(包括Intranet企业内部网、EDI行业系统专线网及Internet国际互联网)进行的营销活动,而狭义的网络营销专指国际互联网络营销。

二、网络营销的优势

1.网络营销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网络营销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网络消费者拥有比任何时候更大的选择自由,可以不受时域和地域的限制,寻求满意的商品和服务,甚至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产品及购物。

2.网络营销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全过程的营销目标。网络营销管理强调顾客、成本、方便和沟通的4C’S营销理念,企业从产品的市场调查开始到构思、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及信息反馈阶段都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意愿。企业可通过电子公告栏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以极低成本在营销的全过程中对消费者进行及时的信息搜集,消费者有机会对产品从设计、定价到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发表意见。这种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提高了消费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企业的营销决策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帮助企业实现全过程的营销目标。

3.网络营销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信息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使消费者用于在商店购物的时间越来越短,人们越来越珍惜闲暇时间,越来越希望把闲暇时间用在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充分地享受生活。在传统的购物方式下,消费者为购买商品必须在时间和精力上做出很大的付出。消费者通过网络购物,在获得大量信息和得到乐趣的同时,在办公室或家中点过鼠标就能在瞬间轻松地完成购物,这种互动性的个性化服务,缩短了消费者购物整个过程,提高了购物的效率。

4.可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网络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 、速度快、无地域限制等特点,有利于提高企业营销信息传播的效率,增强企业营销信息传播的效果,降低企业营销信息传播的成本。其次,网络营销能为企业节省巨额的促销和流通费用,并能绕过中间商实现产品直销,无店面经营,能帮助企业减轻库存压力,降低经营成本。消费者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最优惠的价格,甚至可直接向生产者订货,能以最低的价格实现购买。

三、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企业环境的变化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物流企业是提供上述服务的实体或组织。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信息化的普及。物流的灵魂在系统,物流的关键在管理,各种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日趋广泛,而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部门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企业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力量,为实施网络营销提供了技术基础。

2.竞争对手多样化。网络使大量的商业信息透明化、全面化、实时化,使自己的竞争优势非常容易被竞争对手所熟知、模仿并超越,物流行业技术壁垒也较低,也使物流企业面临着众多其他类似企业的竞争。

3.客户需求多样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与客户间存在比传统商务环境下更多的接触点:电子邮件、呼叫中心、网站留言、专用的支付手段和合作伙伴的内部网或外部网等,方便了客户对企业行为的反馈,也增加了客户对企业的期望,客户要求享受快速、及时、便利和快速响应的服务,增加了物流企业的管理难度。

四、物流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创造的竞争优势

1.物流企业网络营销介绍。物流网络营销是现代物流企业以整合营销理论(4P组合: 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为基础,利用Internet技术手段和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为目标的经营过程。它是直接市场营销的最新形式,是由Internet替代了报刊、邮件、电话、电视等中介媒体,其实质是利用 Internet对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进行跟踪服务,自始至终贯穿在物流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包括市场调查、客户分析、产品开发、销售策略、反馈信息等环节。

2.物流企业采用网络营销创造的竟争优势。网络营销是一种创新的营销方式,物流企业采用网络营销能创造出以下的竞争优势。

(1)网络营销是一种创新的营销行为。通过采用网络营销,物流企业能够敏锐地紧跟商业环境特别是营销环境的变化,迅速地响应客户的需求。

(2)网络营销的成本低。相对于传统营销来说,投入的成本较低,国外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企业在获得同等收益的情况下,对网络营销的投入是传统营销方式投入的1/10,信息到达速度却是传统营销的5~8倍,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用户中,商业用户的比例高于接触传统营销工具的用户。

(3)符合客户的需求。就客户而言,越来越多的商业客户都已经能够通过网络来实现全部或部分的商业活动了,更喜欢与能应用网络开展业务的供应商进行交易。

(4)网络营销的效率高。指的是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广告和通过专业网站营销。

五、我国物流企业营销的现状

1.缺乏服务营销理念。物流服务业属于服务业,服务业与工业的最大不同在于产出的不同,工业的产出是有形的商品,服务业的产出是无形的服务。从根本上说,二者的营销策略是完全不同的,前者采取的是产品营销策略,后者采取的是服务营销策略。我国现有的物流服务企业多数是从传统物流产业转型而来的,采用的营销策略缺乏服务营销理念,仍然以产品营销策略为主,这些企业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从原有的产品营销策略向服务营销策略的转变问题。

2.物流企业服务营销策略模糊不清。我国的物流企业普遍不太注重运用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来赢得客户对企业的信任,认为只要企业的硬件设施能够满足物流需求,就能够提供令客户满意的物流服务,在现代物流业中,物流企业的信用和形象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恰当的服务营销策略来解决。

3.物流企业网络营销水平较低。首先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营销活动,它贯穿物流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的整个过程。包括初期的信息、信息收集和开展网上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阶段。但许多物流企业对此并没有充分的认识,不知道如何管理、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开展网络营销,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由于物流服务的种类太多,信息量太大,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等,很难精确地把企业的服务能力的信息传递给目标客户和得到潜在客户和客户的及时反馈。其次物流企业的服务半径不一,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服务半径有限,很难找到一种合适的媒体针对合适的服务半径进行营销活动,投入的广告费用通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最后信息系统建设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多数物流企业网站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网络互动作用。

六、物流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策略

1.网站建设。这是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第一步。物流企业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应制定预算计划,根据预算的高低、功能需求的复杂程度来设计适合自身业务状况的网站。设计网站的具体内容时,可以将公司的企业性质、注册资本、各种资质、业务范围、联系方式、运输资源等内容全部在网上进行公示,让合作者一目了然。为保证网上资料的及时性,公司可以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的维护,上传公司的最新工作动态。

2.利用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推广。在各大搜索引擎网站上登录网站或网页的网址。

3.在物流行业门户网站推广和参与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为了更好地对企业进行推广,首先,选准著名的物流行业门户网站进行付费推广和提供物流信息化服务。其次,在搜索引擎上参与竞价排名,针对自身企业的状况,选择合适的关键词进行推广,当然,价格越高,被显示的时候排位越高,被显示的机会也越多。

4.通过专业行业网站进行网络推广。登录专业网站进行推广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专业网站是专门为物流需求企业设计的,相比搜索引擎设计的功能,更加适合用户的需要,也更能准确地把物流企业的能力传递给用户,推广成本非常低廉,甚至免费也能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5.在专业网站网络广告。如果企业的营销预算比较充裕,也可采取网络广告的方式进行推广,这里所说的网络广告是指偏重于企业品牌、企业形象进行的网络营销推广活动。

6.E-mail直邮广告。通过向顾客邮箱发送定制信息的方式对自己的网站、服务产品进行宣传推广。

7.病毒营销。病毒营销是当今网络营销领域一种较新的营销模式,主要是选择病毒产品、确定易感人群、依靠这些传播者针对企业的产品信息进行不知不觉、免费的宣传推广。这种网络推广模式的成本较低,速度快,物流企业可以选取、培育部分忠诚客户作为服务产品信息的传播者,让这些客户去宣传推广物流公司的服务产品。

8.互惠链接。物流企业寻找与自己的网站具有互补性、相关性或潜在客户的站点,并向他们提出与自己的站点进行交互链接的要求,并在自己的网站上为合作伙伴的站点建立链接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

9.电子公告版。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顾客了解物流行业市场动向,通常以开办热门话题论坛和开办网上俱乐部的方式进行。

10.会员网络社区聊天。通过在网上与访问者的直接接触,可以增加对物流服务的了解,树立主持人的形象,有效地促进网上销售。

11.营销效果评估。在搜索引擎制作竞价广告时,搜索引擎通常会出具点击报告,详细列举广告被展示和点击次数。公司自己的网站可以通过安装第三方免费的网站统计系统统计出访问网站的客户来源,以及通过什么关键词找到物流企业网站,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网络营销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以便确定下一阶段的营销计划。

许多行业的先锋企业都已经采用互联网技术为客户、合作伙伴提供信息服务和捕捉商机。目前,对于深刻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现代物流行业来说,在金融危机下,急需采用信息技术结合网络营销来摆脱困境、拓展市场、发展壮大企业、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物流企业利用网络营销,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市场费用、节约交易成本和迅速反应客户的需求。

篇3

一、水产品物流概念综述

(1)价值导向型。陈蓝荪(2006)提出水产品物流由一系列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和加工价值组成,将水产品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和服务实现有机结合。该观点强调了水产品物流的价值,但是它可以被引用到其他行业物流中,并没有表述水产品物流的个性。(2)顾客导向型。此观点强调要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赵勤(2005)曾对我国水产品物流进行简要分析,他认为水产品物流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对水产品物质实体相关服务及信息从供应链到消费源所进行的组织、控制与管理的经济活动过程。该观点表明了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应用的学者也比较多,朱伟伟、陈蓝荪也提到水产品物流企业是独立于生产领域之外,以满足客户要求为出发点的经营企业。(3)外延型。此观点是相对于内涵而言的,它重点在于对水产品物流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进行具体阐述。如张、黄永忠(2008)将水产品物流向上扩展到水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水产品采购与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水产品客户支持、水产品配送、水产品物流咨询、水产品物流方案选择与规划等。

综上所述,笔者发现他们尽管没有对水产品物流概念有一个统一的理解,但是对它的基本特征还是有共同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者肯定了物流功能要素在水产品物流中的普遍存在性。陈蓝荪认为水产品物流基于价值基础上,实现运输、储存等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赵勤也指出水产品物流是从供应链到消费源的组织、控制和管理的活动过程。第二,学者开始深入探究水产品物流。它主要包括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加工价值,赵勤却认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才是关键。张、黄永忠对其概念进行延伸,他们认为水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水产品采购与订单处理、水产品物流咨询、水产品配送都是水产品物流功能要素的组成部分。笔者发现学者们关于水产品物流的概念大多是基于物流的功能要素来解释,这种观点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扩大了水产品物流概念的应用范围,缺少了鲜明特征。张、黄永忠的观点主要阐述水产品物流的范围,缺少实质性内容,不够完善。相比之下赵勤从顾客需求出发,对水产品物流进行理论上概括被较多学者所接受,他综合物流与水产行业特点进行阐述,之后逐渐将该观点进行总结并拓展,最终形成初期理论体系。所以在研究水产品物流时,需要把握从物流到专业化物流的发展过程。

二、水产品物流的发展模式

(1)自营型物流模式。这种形式为“渔户(水产品企业)+消费者”,是最初级的水产品物流模式。宿长海、宋晓露(2010)研究大连农产品物流(粮食物流、水果物流、水产品物流)发展模式优化问题时提到农户(企业)自己完成生产、自行完成物流活动,不需要第三方达成协议的物流模式是大连市场的主要物流模式。陈蓝荪也指出目前水产品流通主体多元化,直销配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产品的流通。(2)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它指水产品的供方、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的模式,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朱伟伟、陈蓝荪在研究我国水产品物流发展模式时提出我国的一些单一物流功能的“类物流”企业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很大的可能性。李云帆(2007)认为水产品物流的发展应建立第三方专业性水产品物流的模式,从整体上提高物流水平。(3)战略联盟的模式。它是由两家以上的水产品物流商家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而所采取的联合物流行动。张、黄永忠提出的战略联盟形式为打造一个规模化的水产品物流中心。综上所述,自营物流模式只是在一些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被广泛推行,而且成本较高。第三方物流和战略联盟已经在我国初步发展,学者也进行理论研究,但是它们能不能适用于地方性水产品发展的需要,还有待于实证的检验。

本文梳理了水产品物流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发现水产品物流的理论在不断发展,形成初步的理论体系。目前对水产品物流的概念基本上有了共同见解,但是学界内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概念,存在着价值导向型、顾客导向型、外延型三种观点。本文回顾国内外关于物流发展的模式,主要有国际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和绿色物流。

参 考 文 献

[1]陈蓝荪.水产品物流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6(1):13~16

[2]赵勤.浅议我国水产品物流的发展[J].物流研究.2005(124):7~10

篇4

摘 要:本文把发展区域经济作为出发点,将开发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实训教材作为中心,在对市场进行调查、对企业进行基本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工作流程”的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实训教材的开发。

关键词 :工作流程;中职;物流专业;实训教材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要把学生教育和现实生活进行直接的联系,对他们进行的课程安排也要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为各行业直接提供高技术的操作人员是中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因此,对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就要明确对中职学生进行培育的重点,即对他们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教育中的物流教育这一环节,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不仅要对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进行强化,还要改革他们的实训教材,可以说,改革实训教材是实现操作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1 基于“工作流程”开发实训教材

物流公司的主要工作流程:第一步,接货中转,接货前应该提前联系大概的到车时间,整理出库房准备接货。车到后要求司机把车停在指定的位置,交接运单并办好交接手续。第二步,卸车对货:白班卸货在货急的情况下原则是先卸返京货再卸中转货,而夜班则相反。把运单和货物及时的中转出去是对库房的基本要求。第三步,货物分发:首先根据小票上的电话和票上的提货网点分拣小票。第四步,付货:货物卸完并对货完成后及时通知客户提货。第五步,结算:将付完货的运单结算并以线路区分报账。开发这本教材,主要依据是市场调查,主要开发核心是对企业进行相关调研,在技能大赛、行业内专家的引导、带领之下,把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作为基本契机,制定一套建设校内中职物流实训基地的基本标准,另外,把该区域内企业主要的物流工作流程作为实训材料和实训依据,在校内建设相关实训设施、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对完全吻合于物流行业工作流程的实训教材的开发。物流专业实训教材的核心是对学生物流专业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这样才会有利于专业教育和企业工作需求的完美衔接,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

2 开发实训教材的基本过程

2.1 明确物流岗位 经过一系列的企业调研和市场调查分析得出,在企业的相关岗位之中,物流专业的岗位主要有三个等级,分别为高等岗位、中等岗位、低等岗位这三个相关岗位群。高阶岗位群主要是进行全面的管理工作,这个工作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组织进行的物流管理。中等岗位的群体是对细化的业务分支或者流程进行相对基础的物流管理工作。低等岗位这个群体需要的技术能力比较强,主要工作是对物流的某个阶段进行操作的员工,例如,快递员的工作。按照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基本目标进一步对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目标,中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中等物流职业岗位和低等物流职业岗位所需的人才,把为企业培养有能力,肯坚持、不断吸收与学习的高素质物流操作人才和相对基础的管理人才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进行实训教材的确立基础,并把主干岗位进行确定。

2.2 学习物流技能 通过分析企业主要的工作流程,在对毕业生就职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对企业总经理,企业优秀员工的访问调查结果,总结出从事物流职业的人才必须具备的相关具有实用价值的能力。很多企业的老总认为,企业对踏实、能吃苦的员工会更加青睐,但是物流工作的操作和基础管理者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物流工作的工作效率,所以,在物流企业之中,职业素养并重于专业技能,当然,这个职业对员工的语言沟通能力也有相应的要求。因此,要实现对中职院校的人才进行培养的基本目标,就要在实训教材上加大对员工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实践培训体系。对物流实训教程的开展工作,让学生在具备基础物流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物流行业的理解,更有利于进入公司之后,员工的物流能力能得到公司的肯定。

2.3 基于“工作流程”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发 在开发实训项目的时候,我们要遵循具体的工作流程,第一步,要确定工作流程,第二步,要分析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第三步,要将实训项目进行拟定,第四步,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学任务进行精确的提炼,第五步,就是要将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第六步,要将实训项目确定下来。经过这几个步骤,就形成了完整的实训教材的开发思路。具体的操作项目也有其特定的特点,第一个是,每个项目过程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项目形式,项目和项目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但是,独立之中又有着相应的联系。第二个特点是,同类的完整的教学任务组成的每一个项目的完整形式,第三个提点是,每个项目都重点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对相应知识的应用也十分重视。

3 实训教材的开发内容

3.1 任务驱动 在进行对课程内容的开发工作之时,项目的教学要求一定要遵守,岗位有各自具体的要求,根据岗位要求的不同,任务也产生了更加细致的划分类别,因此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思考、去完成实训课程就变成了关键步骤,这就是任务驱动模式进行的关键。

3.2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工作流程,提炼工作内容,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物流工作的工作环节之中,通过在实训中编排物流工作的基本工作程序,用类似于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对基本物流知识的了解、吸收、应用工作之中。让所学的物流知识能在课堂中就达到实践的效果,对学生提高物流知识的基本应用能力、分析基本的操作案例都具有实际意义。

篇5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025-02

近些年来,山西省持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不断扩大规模,但在此过程中物流人才的匮乏始终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尽管近些年各大高校不断增加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但由于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出现了物流专业毕业生难就业与物流企业人才短缺的现象。为了培养出符合需求的物流人才,对山西省范围内大中型物流企业及省外部分知名物流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展开了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1调查的基本情况

1.1调查目的与方法

为了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切实体现目前物流发展对人才各方面能力培养的要求,使专业建设与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相对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社会调研。

本次调研采取现场考察、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现场考察与深入访谈阶段:深入6家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对企业物流管理流程、岗位设置、所需人才的能力要素进行考察和深入访问;问卷调查阶段:运用传真、网络、实地走访等手段,对企业进行书面问卷访问调查。

1.2调查对象

山西省范围内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大型连锁超市、其他相关企业及其他省份部分知名物流企业。

1.3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出问卷50份。问卷主要就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能力需求问题展开调查。

2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1专业能力

通过调查,企业常见的物流岗位对其专业能力的要求如下:

(1)物流营销人员。具备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较强的写作与会话能力,能够与客户沟通,并熟练应用商务谈判技巧,掌握如何起草和签订交易合同。

(2)仓库管理员。掌握物流对象的属性、特征,物料的领用、发放流程及商品养护,能熟练运用相应的仓库管理系统,具备一定的信息资源管理能力。

(3)运输调度员。具备一定的运输专业知识,能够运用运输管理系统进行合理调度并指挥运输事务。

(4)运输业务员。能够熟练处理运输业务,会独立填写各种运输单据,可以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5)货运员。掌握市场调查的流程和方法,能完成货品验收工作,安排货运及其路线。

(6)配送人员。能根据物料的特点安排库房,并能设计合理的配送路线,同时知道各种物料搬运过程中的要求,能较好的处理突发事故。

(7)客服人员。熟悉物流整体运作流程的设计,具备较强协调及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8)财务人员。具备财会工作能力。

(9)拓展岗位。包括仓储配送业务主管、运输车队队长、物流信息管理员、仓储配送业务部经理、物流运输部经理、信息管理部经理、市场部经理等。要求具备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市场推广与开拓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人才资源管理能力、资本运营管理能力。掌握生产组织的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与学习能力并且可以熟练运用生产现场管理方法。此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执行、沟通、协调及处理现场突发事件的能力。

2.2实践要求

本次调研中,有16%的物流企业要求应聘者有3年以上的同行从业经验,62%的物流企业要求有1年以上同业从业经验。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更愿意接受有工作经验的新员工,这些企业认为,对物流行业而言,经验非常重要。因此,学生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中去进行实习,了解物流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和物流需求,熟悉各个岗位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情况。

但也有11家企业表示工作经验无所谓,这些企业认为,物流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需要新鲜血液,所以希望招收一部分年轻的员工,因此在工作经验方面不做过多要求。

2.3职业资格要求

本次调研中,32%的企业认为根据应聘者是否具备职业资格证能帮助他们选择相关岗位、相关层次的人才,42%的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只作一定的参考,18%的企业认为大部分职业资格证书不具备针对性,难以帮助其选拔人才,还有8%的企业完全不参考是否具有职业资格证书。

从目前企业对物流职业资格的要求看,以助理物流师、物流师、报关员等为主,要求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原因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满足国家的必须持证上岗要求;二是检测学生是否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专业技术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考查学生能否达到物流专业工作岗位的相应资格要求。

2.4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目前,许多物流公司除了要求员工的英语水平在四级以上之外,对专业英语的要求也趋于具体,例如熟练阅读、填写各种物流单据。对于从事国际物流的企业更是如此。调查显示,30%的用人单位,要求具备外语应用与国际交流能力。34%的企业认为针对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要求,28%的企业要求能处理一些英文单证和资料,只有8%的企业不作要求。

计算机应用方面,被调查企业在招聘时的要求是:23家企业认为不同的岗位对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也不同,17家企业要求至少能进行基本操作,7家企业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只有3家企业对此不作要求。这是由于数据分析、撰写报告以及商业信函往来,都要求具备相应的能力。此外企业也日益关注员工的物流信息管理能力,这是工作岗位的需要,也是物流现代化的要求。

2.5其他能力

在对部分企业进行深度访问时,发现众多企业多次强调员工的综合能力,其中比较看重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表达能力。这是自我展示、与人沟通的关键,也是现代物流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公关交际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都取决于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能力。许多企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许多毕业生都要在工作后根据自身能力的不足进行选择性充电,一是提高自身学历层次;二是学习新的技术,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增加转岗机会,谋求更好的待遇和发展。因此提高自学能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3)心理承受能力。包括自信心、环境适应能力、承受挫折及风险的能力,以及完成任务时的独立性等。

(4)交际能力。众多企业看重的是复合型物流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可以处理好日常物流工作,还有较强的公关能力,能在企业与外界发生联系时发挥重要作用。

2.6学历要求

从物流岗位学历需求看,物流企业对大专学历的需求排在第一位,均值高达63.8%。大多数企业都希望自己的管理层除了具备相当的经验之外,还具备实际的物流经营能力与设备操作能力。而物流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大多只有理论,远远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而高职院校毕业的专科学生则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大专院校毕业生对工资、待遇的预期相对略低。因此,就目前来看企业对大专学历的员工需求较高。

2.7性别要求

通过对物流企业的调查发现,在招聘时对性别的要求较前些年有很大不同,突出表现在女性员工的需求比重有所增加。细究原因,发现随着物流现代化的不断加强,物流岗位的逐渐完善,采购、物流信息处理、客户服务管理、单证制作、物流市场信息调查、物流成本核算等许多岗位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对于性别的要求就越为模糊。但个别特殊岗位如包装员、仓库管理人员、设备操作员等仍倾向于招聘男性员工,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对男女生的专项技能有所侧重。

3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启示

3.1夯实基础,提高技能

大专院校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物流行业中尚有较强的优势与竞争力。鼓舞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苦练技能,这样才能拥有大专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完善校内物流模拟实训室,配备像模拟立体仓库、自动拣货链、电子标签货架、打包机、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等物流设施设备,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模拟实际岗位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以便让他们在课外时间在校内就能得到最直接的操作体验,不断积累操作方面的经验,从而达到提高基本职业素质的目的。

3.2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对接

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做好实习工作,与物流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实习机会,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能力,为正式步入物流行业储备能量。

此外,与企业共同组建教材编写团队,本着“理论+实例+案例分析”的编写原则,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内容要求,运用合力弥补各自的不足,尽力做到教材与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同步,最大限度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

3.3积极推进“双证式”教学

辅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物流职业资格考试以及各种物流比赛,积极推进“双证式”教学,将物流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课程化,把物流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涉及的内容和技能写入相关的教材中去。加大对资格考试及专业大赛的培训力度,使更多的学生拿到物流专业的资格证书和大赛的认可,锻炼自身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提高就业门槛。

3.4根据性别侧重不同的能力培养

由于物流行业对不同性别员工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除了基础理论知识教授及基本技能训练之外,还应该对男女生的专项技能有所侧重,如:男生侧重于仓储、运输等实物操作;而女生则更多侧重数据处理与客户服务等信息处理的相关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能力,发挥学生的优势。

3.5重视综合能力培养

在企业中最需要的人才不仅可以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够对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对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在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培养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此外还要对专业外语以及计算机等工具应用能力作较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基础、综合性知识体系以及较高综合素质的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瞿群臻,马杰,唐梦雪.上海2010—2015年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及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10).

篇6

动作频频的霍尼韦尔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不久前,霍尼韦尔扫描与移动技术部(Honeywell Scannlng&Mobility)大中华区总经理柴小舟先生接受了本刊专访。柴小舟于2009年8月加入霍尼韦尔,在此之前任职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总监,经历了十几年来中国自动识别行业的快速成长,专业经验丰富。尽管他经常出差,公务繁忙,脸上略带疲惫之色,但面对记者的提问侃侃而谈,从容淡定、睿智自信的个人风格显露无疑。

记者:霍尼韦尔进入自动识别领域只有短短4年的时间。一些客户对你们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首先请介绍一下霍尼韦尔扫描与移动技术部的产品与业务范围。

柴小舟:霍尼韦尔扫描与移动技术部隶属于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旗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集团,是霍尼韦尔公司继2007年11月和2008年7月先后收购美国的韦林(Hand Held Products)和码捷(Metrologlc)公司后整合建立而成的。霍尼韦尔高度认同全球价值160多亿美元的自动识别市场发展前景,在收购这两家均是行业领先的自动识别公司后将旗下的业务范围扩展到激光、影像与移动技术,为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了筹码。

霍尼韦尔扫描与移动技术部的产品包括激光条形码扫描器、影像条形码扫描器、OEM扫描引擎、移动数据终端和条形码检测仪。丰富的产品可以满足最终用户在零售、制造、医疗、物流、政府和原始设备制造(OEM)等领域的条形码扫描与数据采集需求。

记者:目前在中国市场,霍尼韦尔扫描与移动技术部取得了哪些发展?

柴小舟:2009年霍尼韦尔扫描与移动技术部将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并在广州、成都、北京和苏州设立了办事处,全力扩大中国市场的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这两年无论是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还是团队建设等方面都发展迅速。目前,整个中国除苏州工厂外已有50多人,新产品陆续投放市场,并且随着产品线的延长与完善,销售额与客户数量也大幅增长。在条码扫描器业务方面,我们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二,在中国则排名第一。现在我们在继续保持扫描器业务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开发移动数据终端市场,2010年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几乎翻了一番,按照计划今年会相继推出4款新产品,每个产品系列还会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细分出不同类型的型号。

记者:这些产品是完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吗?还是把国外的产品拿到国内来?

柴小舟:现在我们的产品在设计之初都是充分考虑了中国用户的特定需求,然后在全球同步上市的。因为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市场已经充分证明,过去那种直接引进西方国家的产品和技术来应对中国市场特定需求的模式是低效的。相反,“东方服务于东方”和“东方服务于西方”则成为霍尼韦尔在中国不断创新、取得成功的独特发展战略。这种战略从关注和发现全球市场的用户需求出发,通过充分发挥本地的产品研发人才和资源优势打造创新的产品,为中国本土和全球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在苏州的研发团队已经扩展到96人,他们同位于世界其他各地的研发力量一起,在中国本地和全球新产品开发的项目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记者:作为跨国公司,霍尼韦尔如何看待本土化发展?

柴小舟:作为一家位于全球财富100强的多元化、高科技跨国公司,霍尼韦尔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一直秉承着“做中国式的竞争者”理念,致力于成为本土化的国际品牌,脚踏实地地服务于中国市场。目前在自动识别行业里,霍尼韦尔是所有外资品牌里唯一一家在中国设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的企业。我们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工厂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拥有员工900多名。每年,超过95%以上的霍尼韦尔扫描与移动产品通过这里远销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有贴近用户,我们对中国市场脉搏的把握才会更准确,推出的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本地客户的需要。

霍尼韦尔之所以要“做中国式的竞争者”,是因为如今的市场竞争格局早已发生了变化。以自动识别行业为例,现在中国市场上不是只有国外几个厂商,本地企业的实力也越来越强,产品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如果霍尼韦尔一直以国际品牌自居,只追求高端市场,不能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就会遇到发展上的瓶颈,固步自封,难以突破。其实,不仅仅是在霍尼韦尔扫描与移动技术部,霍尼韦尔的其他业务部门也都在做本土化国际品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和实践着。

记者:霍尼韦尔是中国自动识别市场的后来者,面对众多国内外竞争对手,你们如何给自己定位?有哪些竞争优势?

柴小舟:霍尼韦尔扫描与移动技术部成立之前,其两家前身公司Hand Held Products和Metrologic都是全球自动识别行业的领先者,历史悠久,技术雄厚。收购整合后,霍尼韦尔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术优势。霍尼韦尔在自动识别领域拥有800多项专利技术,而独有的Adaptus二维影像技术更是业内领先,无可匹敌。现在Adaptus影像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六代,除了延续第五代技术扫描距离长、速度快、防抖动与低光阅读性能更好的特点外,还具有彩色拍照的功能,集二维码扫描、图像捕捉和智能签名提取功能于一身,对用户来说,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也降低了投资成本。

二是生产与物流优势。现在霍尼韦尔扫描与移动技术的产品95%以上都来源于苏州工厂。苏州的生产和研发中心带给我们强有力的竞争优势。高生产率的运作和与供应商的相邻让我们可以以更低的成本采购原材料,进而为本地市场实现更快的供货、服务和支持。我们当地的研发中心将技术创新与生产过程有机结合。此外,每个霍尼韦尔的产品在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高质量和高可靠性。

三是服务优势。在产品的售后服务与维修方面,除了苏州的维修服务中心,我们还在北京、广州、成都三地有自己的售后服务点,给本地和临近的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支持。今年初,我们又推出了一个全面的售后服务套餐――简约服务方案,针对霍

尼韦尔的所有产品提供三年和五年两种服务保障,不仅涵盖设备的正常磨损和意外损坏,而且还免费提供固件的更新与升级。这个服务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完善、无后顾之忧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的最佳工作状态和正常使用时间,帮助用户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渠道网络优势。在销售渠道建设方面,公司投入了很大力量来改进和完善原有的合作伙伴体系。目前巳建立起包括总分销商、二级商、系统集成商和独立软件开发商等不同层级的销售渠道,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对于不同层级的合作伙伴,公司提供一系列量身定制的销售支持举措,除了基于销售业绩的返点奖励外,还有市场开拓基金、产品培训、技术顾问、样机支持等鼓励计划,协助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各个行业市场。

五是资源共享优势。霍尼韦尔是一家多元化发展的大型跨国公司,业务范围极其广泛,仅我们所在的自动化控制集团就有两个专注于解决方案的业务部――建筑智能系统部和过程控制部,都会用到自动识别产品和解决方案:而安防、环境自控与生命安全等部门与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行业客户,如零售、制造、医疗等,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协同,共同促进,共享资源,有的时候甚至可以给客户提供一个打包的方案,集中体现霍尼韦尔公司产品多样化的优势。

记者:您认为近年来中国自动识别市场需求呈现出哪些新的变化?对此,霍尼韦尔将作出怎样的调整?

柴小舟:从美国权威市场调研机构VDC的市场调查结果来看,有两个方向的发展非常迅猛,首先是二维码(2D)的应用更为大众化和多样化。除了大家熟知的制造业生产过程管理、交通物流行业包裹信息查询、医疗行业病人床前护理等传统应用,二维码还出现在商家电子促销海报、手机优惠券、公路与铁路票务和飞机登机牌等普通大众的生活当中。其次,移动终端市场增长迅速。根据VDC的市场调查报告,2010年到2014年中国移动数据终端市场的需求量将以17.2%的速度递增,这主要是受物流、医疗、企业移动管理与作业等行业领域的应用需求所驱动。

对霍尼韦尔来说,二维码扫描一直是我们的强项和优势所在,我们将力争保持这个强项,迎合市场的流行应用趋势,继续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移动业务则是我们确定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领域,工作重点是加快新产品导入的速度。2011年我们计划将有4款新的移动终端产品推出,以弥补我们现有的产品线不全、个别行业应用无法满足的缺陷。

鉴于移动数据设备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发展非常快,我们将尽快推出适合中国物流行业需要的新型移动终端,外形更小巧,集成度更高,更便于携带和使用,更坚固耐用,有足够大的屏幕,一次充电可以连续工作8个小时。此外,我们还将细化现有移动终端产品的功能划分,如推出具有一维条码扫描能力的移动终端设备,因为目前国内的很多行业如物流等依然在大量使用一维条码。

对于产品的定位,我们新推出的产品肯定要超越市场上已有的产品,无论外形、功能等都要有所突破。比如,同样的屏幕大小,我们的设备外形会更小巧,产品的内存、CPU等配置方面肯定要比既有产品做得更好,价格则要尽可能地做到平易近人,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中国市场,我们的产品就要能够跟本土品牌竞争,不能只比外资产品便宜。品牌当然重要,但用户更看重性价比。尤其是对物流企业或者快递公司来说,

次性购买几千个、上万个产品,价格上的差距会非常明显,价格因素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力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高性价比的产品的原因。

记者:物流在霍尼韦尔重点发展的几大垂直行业里占据怎样的地位?随着国内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你们是否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与解决方案满足物流市场的需要?

篇7

(一) 认为物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

(二) 很高 占7.9%

较高 占34.2%

一般 占48.7%

较低 占6.6%

很低 占2.6%

(二) 物流费用占产品销售费用的比例:

15%以下 51.5%

15-30% 38.2%

30-60% 8.8%

60%以上 1.5%

(三) 各种物流费用的构成比例: 主要的物流费用 构成比例 企业干线运输

40-60% 32.4%

60-80% 25%

80%以上 11.8%

仓储 40-60% 16.2%

60-80% 5.9%

包装 40-60% 7.4%

(四) 承担工业企业物流任务的主体:

全部委托第三方 52%

自理与委托相结合 68.8%

其中:委托比例在30%以下 42.3%

30-60% 36.5%

60%以上 21.2%

其中:委托的内容:

单纯运输 45.1%

单纯仓储 2.8%

运输与仓储 22.5%

综合物流 29.6%

(五) 企业目前采取的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63.3%

铁路运输 48.1%

多式联运 22.8%

航空运输 15.2%

水运 5.1% (是多项选择,有重复,合计不是100%)

(六) 工业企业对目前物流运作状况的认可情况

对自理方式不满意的 16.9%

满意的 83.1%

对委托方式不满意的 30.8%

满意的 69.2%

不满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高;反应慢;产品破损多。

满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低;反应快。

(七) 工业企业理想中的物流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依次为:全国网络化运输(门到门)

低风险低货损率

24小时服务

多式联运

(八) 有45.3%的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商

其中:75%的企业选择新型物流公司

3.1%企业选择纯仓储企业

其中:64.3%的企业希望新的物流商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28.6%的企业希望提供干线运输

7.2%的企业希望提供分销服务

结论:

1. 工业企业由过去对单纯仓储、运输的需求,开始逐步发展到对包括仓储在内的综合物流的需求:

2. 工业企业由过去对"大而全"、"小而全"、自办物流的追求与认可,开始逐步发展到寻求合格的第三方物流商;

3. 从工业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和对目前物流运作质量的满意程度分析,中国的物流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潜力巨大。

二、物流服务供应状况分析

(一)历史沿革:

计划经济时期,商品流通的方针是为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流通是生产的"蓄水池",工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多数由流通企业进行销售、储存、运输。流通分为内贸与外贸,内贸又分为商业、物资、粮食、供销社等多个系统,每个系统中又分为批发、零售与储运企业。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主要由各系统内专业储运公司及有关的批发公司进行仓储、运输业务,并且储运公司是根据批发公司的销售要求进行储运。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工业自销、零售自采"的格局发展很快,商品储运体制出现重大变化:一方面,生产企业直接在市场上寻找仓储、运输企业,由此带动了非流通部门的储运企业与非国有储运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原来的国有流通储运企业由依托批发企业开展储运业务,发展到直接依托生产、零售企业开展储运业务,面对生产企业不断提高的要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储运企业出现诸多不适应,遇到严重挑战。

九十年代以来,商业、物资、外贸等国家流通行政主管部门为推动国有流通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储运企业的经营观念正在发生转变,服务功能与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商业系统为例:

1992年商业部组织了2家大型储运企业和5家中小型储运与批发企业分别进行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试点,但由于各种原因,试点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1995年以来,伴随着我国连锁商业的发展,商品的统一配送成为紧迫任务。国内贸易为了引导连锁商业健康、规范地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先后召开了有储运企业与连锁商业企业参加的配送中心发展研讨会,协调储运与连锁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设施开展社会化配送;成立内贸部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有关社会化配送中心与大型边锁商业企业内部的配送中心的健康发展进行协调、指导与咨询。但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二)对目前现状的分析

1. 流通系统的国有储运公司拥有大量的物流设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仓储、运输等方面拥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和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受传统体制与历史包袱的影响,在发展现代物流配送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其服务功能与服务水平等与市场需要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2. 非流通部门的储运企业和非国有储运企业,服务观念较新、市场竞争意识较强,但在服务功能上也比较单一,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市场监督,在操作规范以及出现货损后的赔付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汽车运输方面问题很多。

3. 生产与零售企业自办的储运机构,在保障本企业生产供应与销售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具有统一指挥、调度灵活的优势,但许多企业存在资金投入、成本控制与规范管理3个基本问题,特别是一些处于成长期的大中型企业更是左右为难。

(三)经验与启示

1.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规划、指导与协调,另一方面更加需要专业物流企业的快速成长与发展,从国际经验看,传统储运企业应该发展也可能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企业。

2. 传统国有储运企业要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改革,改制、改组、改造,否则不仅谈不上发展,甚至生存都会成为问题。

3. 国际经验表明,现代物流的根本特征是专业化、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中国的物流业要尽快地达到这种水平,有两种基本力量或基本途径,一是在公平竞争的市场中,依靠有一定实力与信心的企业,独立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二是现有众多储运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资产纽带与业务合作,实现企业重组与资源共享。根据国际经验特别是我国近十年的试点情况看,选择后者可能会事半功倍。

4. 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从市场角度看,既需要专业物流企业转变观念、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也需要工业生产企业与商业零售企业从根本上转变"大而全"、"小而全"、"万事不求人"的观念,真正根据经济效益原则与规模化原则,建立健全适应本企业实力与发展需要的物流系统,支持、促进与监督专业化物流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5. 专业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配送,既可以依托下游的零售(连锁)商业企业,成为为众多零售店铺服务的配送中心,也可以依托上游的工业生产企业,成为众多生产企业的物流总。在发达国家中这两种类型的企业相互配合、共同发展。根据我国近十年的试点情况及这次市场调查的情况看,专业物流企业发展成为生产企业物流总的潜力很大。

三、总体对策与具体方案

(一)总体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对中国物流市场供求情况的分析,就加快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提出如下总体对策建议:

篇8

物流金融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和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该专业的教学,学生应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物流金融学科的基本原理,掌握有关物流与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物流金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物流金融经营技能、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从事金融和物流工作的实际能力,成为能够从事物流金融实际业务和物流金融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产业联动是国务院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当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的一项重点工程。当前我国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依然不足,物流业的效能不能得到有效地体现。因此,物流业与服务型行业的联动就是一个发展趋势。由于我国物流业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不大,企业面临的融资压力较大。因此,增强物流业和金融保险等服务型产业的联动,有利于物流企业提高服务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物流金融专业人才的现状及特征

1、现状

全国三千万货车司机,即将迎来“一卡通天下”的便利。2014年10月25日,中国银联与传化集团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并宣布在中国公路物流领域的支付等金融相关领域展开合作。这是中国银联首次进入公路物流领域,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一体”,涉及中国物流行业上亿人群、百亿物资支付的物流金融新时代即将到来。

目前,已运营的传化公路港全国平台网络体系,每天吞吐的货运量已近100万吨,日服务货运车辆20万辆;每年服务的车流量已达3000万辆次。尽管这组数据已经十分庞大,但它的背后,还有中国近4000多万家制造业商贸业企业,近1000万家物流企业,1400多万辆载重汽车,近3000万卡车司机,近亿的物流相关从业人员以及每年200万亿物资的流动和10万亿物流费用的流转。

从中国银联与传化集团的合作可以看出,物流金融所能产生的巨大经济效应,再加上它背后的巨额物资流动及物流费用,得出物流金融发展的市场前景是多么广阔。如果将所有发生物流的经济活动都考虑进来,物流金融人才的需求将是无处不在。

物流金融业务参与主体可分为物流企业和贷款银行。物流企业作为物流金融业务的监管方,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一般都会正式设立物流金融业务部,大致会设置五种管理岗位,即监管经理、监管业务主管、监管组长、监管员和审核员等岗位。银行作为物流金融业务的贷款方,一般会在银行组织架构下设置质押业务部,大致会设置两种管理岗位,即业务审查、贷后管理岗位。

2、特征

根据以上物流企业和银行的金融物流岗位设置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出物流金融行业在岗位设置、人才需求等方面出现的几点特征。

(1)营销职能在物流金融企业中进一步得到强化,营销型人才走俏物流金融业。从以上岗位调查资料不难看出,物流金融企业对市场营销类的人才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并且与监管、单证制作和审核三种操作类岗位一起,成为物流金融业四大基层岗位类型和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岗位群。根据市场需求,物流金融企业需要与银行合作,不断设计创新型的物流金融服务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物流企业需要接触各式各样的客户,说服客户接受这些新型的物流金融服务产品,可以说物流金融业兼具产品管理和客户管理的双重职能。过去,由于物流金融业垄断竞争的存在,物流金融产品类型单一、功能简单,市场营销在物流金融企业中一直得不到重视。随着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进军物流金融市场,物流金融企业争夺客户的竞争必然加剧,市场营销已成为物流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可以预见,在物流金融企业设置大量营销岗位的同时,兼具物流金融业务知识和营销技巧的人才将成为物流金融业急需的人才类型。

(2)物流金融岗位人才结构性短缺矛盾仍然突出,监管经理、监管业务主管等岗位的供需存在较大缺口。最近十几年来,国内很多物流企业开始涉足物流金融业务,对物流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但是国内每年培养的金融物流专业人才少之甚少,根本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物流金融业的人才需要。很多物流企业对仓管员等岗位的现有人员进行质押监管业务知识培训,然后将其调往物流金融业务部任职,这些人员只接受了简单的物流金融业务培训,大体可以胜任监管员、审核员等低层岗位工作。真正熟知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了解质押监管业务操作流程,会进行质押监管方案设计和质押监管各项管理、操作制度的建构,能参与监管业务的营销开发以及通晓监管点业务管理和操作的中、高层岗位,只有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胜任。因此,物流金融行业中、高层员工短缺问题依然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北京中储物流责任有限公司、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都相继了物流金融部门经理、操作主管或网点负责人等岗位的招聘公告,他们期望以高待遇加快引进物流金融高级人才,通过人才战略寻求在物流金融市场的快速扩张。

三、物流金融专业的学生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

1、能力要求

具有从事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的实务的操作能力。具有现代物流经营与管理的能力,掌握仓储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物流金融具体业务工作的能力,如调查分析、方案设计、客户服务、产品推介、咨询服务、信息分析、融资、等工作的能力。掌握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市场开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一定的策划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熟悉我国有关金融及银行业务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惯例。熟悉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用分析、贷款管理、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及商业银行营销业务;熟悉我国有关保险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惯例。熟悉承保核保、客服保全、理赔给付、保险产品管理等保险业务流程,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熟悉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概况、方法、手段等,初步具备运用保险资金并使保险资金保值和增值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2、知识结构要求

具有分析经济现象使用的数学、统计等定量分析知识。公文、调查分析报告等文体写作所需的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手段运用的基本原理,熟练运用业务操作软件,并懂得简单的维护常识。掌握经济、物流、理财、金融、证券、保险、公司财务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并掌握与经济、物流、理财、金融、证券、保险、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知识、行业法规、监管规章。掌握每个专业岗位所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如物流金融市场调查、融资与投资对象调查、物流金融产品的销售推广、客户投资策略规划设计、交易、咨询等。

篇9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58-02

1 现代物流业概述

1.1 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复合型产业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连接着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贯穿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到三大产业和全部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将有力地支撑国民经济的运行,也将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并且,现代物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2013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9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占GDP的比重为6.8%。

1.2 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成为物流大国

现代物流业是我国的新兴行业。在经历了2009年扩张性经济政策的启动后,我国物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种种数据显示,我国已进入物流大国的行列,并且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同时,物流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带动作用也日益显现。据统计,我国的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快递量居世界第三。伴随着物流运营规模的快速扩展,我国物流基础建设和硬件规模也呈现递增之势,各种类型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地产的建设持续升温。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同时,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

1.3 现代物流业亟需转型升级,提升运作效率与服务水平

根据《2013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2013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但2013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2万亿元,同比增长9.3%,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比美国、日本、德国高出9.5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6.5个百分点,反映出中国物流成本偏高的问题依然明显。同时,全社会物流企业收入增速低于物流费用增速,物流企业普遍盈利能力偏低。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物流仍处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化的过程中,物流效益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国家及各地区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优先发展物流产业的相关政策。

2 智能装备业概述

2.1 智能装备是提升现代物流业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

智能装备制造业是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先进技术装备和设备的先导性行业,已经成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基础。物流装备作为现代物流技术的载体,将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先进的智能装备能够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和运作水平,进而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事实证明,通过实现企业物流装备和信息的现代化来提升管理水平,获得最大的利润空间,已成为有远见的企业家成功的有效途径。

2.2 智能装备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成为世界最大市场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阶段,物流产业也面临升级的要求,促进了企业对物流机械化与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使得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处于快速增长周期。2013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市场规模超过了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成为物流系统技术与装备的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受电子商务物流大发展影响,智能终端自提货柜系统出现爆发增长,GPS设备、快递手持终端设备呈现高速增长,输送分拣设备、物流拣选技术产品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一些新的技术与产品不断涌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物流业影响巨大。

2.3 智能装备应用范围广泛,新型装备和技术不断涌现

据《中国物流装备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所有12种类的物流装备在应用市场上均有高于20%的企业正在使用。目前,仅有17%的企业采用纯人力的物料搬运与装卸等操作方式,32%的企业采用单纯的平面仓库模式,专业化的新型物流装备和新技术物流装备不断涌现。

在应用领域层面上,随着制造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各种行业出现丰富多样的物流技术应用形式,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出现。在物联网、检测、智能识别等技术的支撑下,物流设备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可以达到更高水平。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AGV特别强调全自动化,配置品种丰富和专业化的搬运移载工装,使其能够运用在几乎所有的搬运场合,甚至设备和设备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自主完成任务分配和路径选择,几乎不需要人工的干预。

3 广东省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业人才需求分析

3.1 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的人才需求量庞大

随着物流产业和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十分迫切。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物流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统计,2010年我国物流人才缺口为600万左右,在广东省特别是以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的珠三角地区,由于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行业,其物流行业相关人才的缺口达到60万人,特别是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40万人。首先,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众多的生产制造和商贸企业,这些企业的对物料采购与管理、仓储与配送、物流运输等岗位人才都有需求;其次,广东省的交通、运输、外贸、第三方物流企业众多,有许多是物流龙头企业,这些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庞大。

3.2 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需要复合型人才

由于物流与智能装备是涉及全产业链、多社会经济部门、连接生产和流通消费环节的复合型产业,主要有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技术与装备、国际货运、报关报检、供应链金融等多个领域。

3.3 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需要多层次人才,目前尤其缺乏高技能、高层次人才

在人才的需求层次方面,由于物流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也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大、层次多。

尽管广东省已基本形成以中高等教育和职业认证教育为主的双轨运行的物流专业教育体系,但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普遍较低。现阶段广东省物流行业中高级职位普遍处于紧缺状态,特别是同时具备多种技能包括外贸、外语应用、国际商务等与国际贸易经济活动相关的经验的物流人才非常缺乏。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纷纷以高薪招聘总监、市场拓展总监、仓储经理、采购经理、国际货代、销售主管等职位,而各类大中型国内物流企业也开始发展高端管理职位。另外在基层岗位上,物流人才和其他岗位相比表现出在流动性大,忠诚度低,各类人才的系统性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都参差不齐。

4.1 物流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迎合行业需求

据统计,目前广东省普通高等院校总数到达112所,其中99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占64所,占85%;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各高等院校已招收培养各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7.1万人(含在校生),为地区经济建设输送各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4.8万人,其中,高等职业物流管理人才约为2.6万人。而近年来以物流管理为主专业的毕业生能基本实现就业,这些数据表明了我省的物流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已初见成效,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物流行业对人才的市场需求。

4.2 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存在一定问题

但同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毕业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与企业需要存在差异。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缺乏针对性的专业设置、缺少协同、缺乏专才。

相关专业设置大同小异,特色不足,没能体现行业特色或地区特色,并且在专业课程的设置过程中,缺乏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开发,使得在校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应用存在较大差异,毕业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和企业需要不匹配,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复合型、高技能、高层次的要求。

4.3 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人才需要校企多方协同培育

针对广东省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人才需求庞大、对人才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的问题,各方必须重视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培养,满足广东省物流产业升级和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在人才的具体培养方案上,广东物流与智能装备需要多管齐下、发挥协同作用:

(1)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及课程设置过程中,要重视行业、企业、学校的共同参与,力求制定出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计划。在设计之初做好充分的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强调多方深度参与,通过开展研讨会等方式,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在设计完成后,还要注重企业的反馈,及时调整培养方案的细节。

(2)重视继续教育,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并开展多层次的物流培训和教育工作。企业与各教育机构共同开发符合企业实际的继续教育课程,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业务技能。

篇10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全球化的经济步伐也取得了迅猛发展!伴随着这个契机,我国新增物流企业的数量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目前有几十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活跃在在经济市场的舞台上。但是随着金融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全球经济进入了严冬时代,我过的经济市场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创伤,面对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我国的经济格局也会随着发生新的变化,这也就要求物流服务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拓展新型物流服务,以此来适应物流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由传统型物流企业向现代型物流企业发展

我国已有几十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从数量、业务量等方面来看,实力真的很强大,可这些企业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却几乎没有。据一份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在调查的几十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因为这些企业采用的都是最基本的物流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独立承包一家或多家生产商或经销商的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这样就导致了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功能比较单一,增值服务环节十分薄弱,在开拓市场方面显得动力不足,缺乏令所有客户都十分满意的这种超一流物流企业所具有的能力。

而现代物流的核心本质是服务,目前这种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这种模式,本质和最原始的运输、仓储是一样的。物流企业的目标是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随着企业物流理念的成熟,物流企业在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外,还要为货主提供物流网络设计,使货主对自己货物的运输管理流程了然于心;提供订货管理业务,使整个物流过程有条不紊;提供流通加工业务,使互助的业务在运输途中更安全可靠;提供信息服务,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更加方便管理。这一系列的服务就是现代物流所提出的增值服务,然而,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提供此类物流增值服务。只有不断地加强自己的现代化企业建设,掌握现代物流的核心理念,从传统型物流企业积极向现代型物流企业转变就可以把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不利因素去除,是企业的竞争力更加强大,市场的空间也会更加的充裕,而同时获得到的利润也会在原有利润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提升!

现代型的物流企业是传统型物流企业的最终发展模式,在金融风暴所带来的严冬中,只有不断的是企业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创新型的企业,才能使物流行业和物流企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坚持走物流战略联盟模式

在我国的物流企业中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自己有自己的业务范围,基础设施,货运通道等,依托于自己的实力进行单独的物流服务!在我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这种经营模式非常流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和经营效益。伴随着经济进入寒冬,国内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力量薄弱,再进行单独的物流服务,随着其市场占有率的逐渐减少,公司的实力就会减弱,更难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相互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盟。这种自发的资源整合方式,经过有效的重组联合,依靠各自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形成规模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在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三、积极拓展服务范围,组建综合物流公司和集团

物流活动是一个全面的社会活动,所涉及行业面广,涉及地域范围更广,所以只有形成一个整体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效用。目前国内的物流企业无论是经营迷失还是经营范围都比较单一,面对的市场压力很大时,很难有应对的实力,所以在我国市场上出现了来的快,倒的早的尴尬局面!

综合物流公司集成物流的多种功能: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和其他一些物流的辅助功能,例如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组建完成各相应功能的部门,综合第三方物流大大扩展了物流服务范围,对上家生产商可提品、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对下家经销商可全权为其配货送货业务,可同时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

综合物流项目必须进行整体网络设计,即确定每以一种设施的数量、地理位置、各自承担的工作。综合物流公司在组建时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网络组织结构。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两种网络结构,一种是大物流中心加小配送网点的模式,另一种是连锁经营的模式。前者适合商家、用户比较集中的小地域,选取一个合适的地点建立综合物流中心,在各用户集中区建立若干小配送点或营业部,采取统一集货,逐层配送的方式。后者是在业务涉及的主要城市建立连锁公司,负责对该城市和周围地区的物流业务,地区间各连锁店实行协作,该模式适合地域间或全国性物流,连锁模式还可以兼容前一模式。

在新的经济格局下,传统的物流企业在金融风暴中必须立足自身的现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够迎逆境而上,在市场经济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完成属于自己的转型,发展一条适和自己长远发展道路!

篇11

引言

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特别是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物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在物流业这片“蓝海”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很多物流企业所研究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提高物流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根据我国最新的物流人才供需市场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在物流领域的人才培养缺口已经有近百万。在电子商务的刺激下,物流从业者的培养与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怎样更好的培育高素质的物流人员,本文从电子商务的内在概念入手,探讨其对物流人员的基本要求,并考虑到当前我国物流人员的培育近况,探讨将来培育高素质物流人才的新思路。

1电子商务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1.1物流人才的信息化水平要比较高。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全部的商品买卖近都可以经由线上买卖来完成。各类信息流在网络间穿梭,这些信息需要物流企业进行对应的处置。相关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各类公开的电子商务信息进行检索与追踪。以方便不断的完善电商平台与物流平台更好融合,以达到企业的快速发展的目的。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物流人才,不仅要对本行业的基础业务知识比较熟练,另外还要对电子商务的操作理念与流程比较熟悉。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与必然。所以,物流人才的信息化水平也是一定要与之相匹配的。

1.2物流人才的职业操守要比较高。

物流行业是一个信息量庞大的企业,每天有价值数亿的包裹需要经过物流企业,而且每个收件人的身份信息也都裸的暴漏在物流企业之下,快递行业每天都在发生着监守自盗新闻。这样的事件对于物流企业是影响是非常负面的,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不长久的。不管是出于道德还是出于企业长久发展的考虑,人才的选拔与职业道德培养是不能忽视的必要条件。

1.3物流人才要有国际视野。

电子商务已经跨越了国界实现了全球的互联与合作,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物流人才的国际视野要求也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因为,竞争的形势在未来将会更加朝向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演变,一个不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物流人才是很难迎接未来的挑战的。

2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现状

首先,更新培训的教材。在目前很多高校所开设的物流人才的培养课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材的时效性很差,特别是关于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培养内容还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因此,面多市场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没有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其次,提高培训师资水平。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形式下,很多高校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以及迎合市场趋势的发展需要,在自身的软件、硬件还不匹配的情况下,盲目地开设了大批的物流专业。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师资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严重地影响了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3电子商务下物流人才的培养思路分析

3.1积极尝试“引进来”的教学思路。

在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关键的要求是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但是,由于目前的高校教师大都是在理论中具有一定造诣的专家与学者,因此缺乏对一线市场信息的了解与洞察。因此,高校在开展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从物流领域的一线,聘请一些比较优秀的物流人才来担当客座教授,或者进行一定的经验分享。通过这种灵活与双向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进行物流相关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整个行业的市场的发展资讯与动态进行一定的了解,从而为自己今后的实践提供宝贵的经验。

3.2积极尝试“走出去”教学思路。

作为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物流的人才培养应该不断地与市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互动。一方面,高等学校应该从教师队伍中,选拔出一批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的教师,让他们出国进修与深造,进一步夯实本领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业进行过程中的实践与实习,要避免过往的走过场的实习模式,切实帮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将自身所学了书本理论知识与市场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并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历练自己的业务素质与能力从而胜任今后的物流工作。

3.3积极鼓励学生自我深造。

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在从事物流工作的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个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自己所学的理论由于过于陈旧而无法满足当下的工作需要,另一个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技能与理论与实践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高校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角度考虑,一方面改善现有的教材内容,使其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工作岗位中不断地创造进修与深造的机会从而让自己的综合素质与水平得到更好的改善与提高。

3.4开展校企合作培养。

物流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应该是面向市场,因此,在今后的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可以借鉴目前比较流行的订单培养方案。在学科教材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合作企业的自身需求来进行量身打造。一方面,在教学过程当中具备了必然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也为学员此后的就业省去了后顾之忧。

结语

物流业被业界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因此,如何在大好的发展趋势中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是我国物流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电子商务的崛起为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其具体的现状与需求入手,并从我国的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发,从物流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思路及培养内容等维度对改善当前的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推动物流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电子商务物流及其运作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2]张连富主编.物流学[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瞿群臻,王萍.国内外高技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22)

篇12

上述情景是我们对物流移动信息化的完美畅想。然而,在我国物流业和物流信息化急速发展的过程中,分散经营的行业特色和成本效益的左右权衡也需要物流企业在信息化激进洪流中更多地冷静判断。从物流标签技术的选择到与之配搭的条码扫描设备采购,从后端物流管理软件的选型到前端用于业务实现的PDA选购,企业首先必须了解行业应用的关键技术点及业务实现过程中不同环节的移动技术需求,才能根据实际需求和成本考量来确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

三个应用技术点

从技术应用来看,物流行业的移动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技术,数据的即时采集和传递是物流信息化的核心。由于数据采集要求实时,所以移动计算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物流行业需要低成本、多功能和移动的无线应用技术,需要进行实时的数据汇总与分析,需要有强大的后台数据库平台迅速地处理、分捡和传递信息。其二,车载定位技术,GPS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物流行业,其对物流业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物流企业对货物长距离运输的掌控,能够有效规避安全隐患。其三,呼叫中心交互式语音服务(IVR)技术和人工坐席服务。交互式语音服务是呼叫中心实现自动服务的重要手段,通过IVR可实现语音菜单提示、按键识别、自动语音报读等。而座席系统则能提供来话应答、电话转接、呼叫终止等电话功能,为客户提供业务受理、咨询、投诉、建议等服务。

四个业务需求环节

从业务实现来看,物流企业对移动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体现在物流的揽收、运输、投递、客服四个环节。

在揽收过程中,移动信息应用的典型是条码技术。当发件人向物流企业提供邮发物品资料时,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录入,对所有相关资料赋予一个货单配送单,并附上条码标签,使邮发货物所有相关信息与该标签相关联,最终待邮货物就会拥有两张身份证―货物配送单和条码标签。当货物被贴上条码标签,并通过条码扫描枪实现数字化录单后,物流公司将待邮货物带回公司仓库的同时,也将扫描枪中记录的货物信息带回,回总部后将终端插入后台设备,上传数据,就完成了揽收环节的信息采集过程。

在运输过程中,移动信息应用的典型是车载定位技术。目前,物流企业各地运营商一般会采用租赁方式实现对在途车辆的定位和监控。通过GPS系统,用户能够预设运输路线,对在途信息数据进行打包并发回监控中心。同时,GPS系统也具有防盗反劫功能。当遭遇劫匪时,司机按下报警开关,中心将会很快进入出警状态。

在投递过程中,移动信息应用实现了分拣货物时的电子勾兑和货物送达后的电子返单或电子签名。在货物投递前,所有货物会排序装载完毕,配送员用扫描枪扫描待配送货物附带的配送单,将货物信息下载到PDA中,保证下载信息与实物一致,实现电子勾兑。在货品验收环节上,目前主流物流企业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书面签收。收件人在配送单上进行签收后,配送员会将有收件人签收标记的那联配送单进行全屏扫描,并通过移动终端上传至后台数据库,形成电子返单,以便发件人进行到货确认。其二是数字签名。实现电子签名的关键点是前端设备的硬件支持和后端软件的功能模块,要求终端设备具有手写面板输入功能。目前,这项技术在国内物流企业中的应用还未广泛展开。

物流客服中心系统的职能是为客户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入,并通过智能外拨呼叫服务向用户提供如到货自动通知、业务宣传、市场调查等内容服务。物流企业也可通过与当地移动运营商合作,基于其增值业务平台提供以短信为载体的在途货物信息通知服务。

链接:移动物流解决方案选型三原则

1.以适用性为关键

条码技术是物流流通管理的必然选择,而新兴的RFID技术也在成为物流企业未来发展考虑的重点。但由于后台信息系统的整合难题和技术实施成本的考虑,目前RFID技术仅是物流公司采用的一种辅助技术,一般只用于物流集装服务上。而物流公司已普遍规模采用的货物条码跟踪技术也会增加关联成本,如专业条码打印设备、数据采集终端以及无线AP等。以数据采集终端为例,根据使用用途的不同它可分为两类:在线式数据采集终端和无线数据采集终端。一般而言,前者运用于物流企业的出入库管理,而后者由于具有数据存储功能,且携带方便,一般用于仓库管理、运输管理以及物品的实时跟踪。物流企业应根据业务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选购。

2.以可靠性为基础

在设备选型的过程中,企业 CIO更关注的是设备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例如,在选择数据采集终端设备时,物流企业一般会考虑设备的功能特点,如数据采集终端能否满足企业使用中的数据存储要求;能否实现基于802.11b的无线传输需求;是否具备手写板输入功能,从而实现数字签名;是否获得国际认证的工业等级;是否基于主流操作平台;是否具有比较舒适的手持握感;是否具备完善的售后服务等。这些细节都是企业在选型中必须考虑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