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8-23 09:19: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地理课的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理课的意义

篇1

引言

高中地理学习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一直以来都是一大难题,地理知识比较抽象,老师在课堂中对概念的解释和延伸比较也比较困难,学生也很难很快接受,长期以往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目前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对添加了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教学内容,该内容的应用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效果,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并且理解起来更加轻松,所以,地理实践活动的提出使地理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应该受到更多学校的重视和广泛地应用。

一、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内容

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内容一般需要根据学校与老师的各方面条件和环境决定,一般可分为六类:第一类,主要是进行野外考察,野外考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是最基本的内容,大致包括河流、地质、海岸、地貌、湖泊等方面的考察,也包括一些地理现象如火山地貌等内容的考察;第二类,主要是指观测活动,一般是对地学要素或者自然景观进行系统全面地观察和测量,通过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得出结;第三类,模型测绘活动,地理教学模型对学生来说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比如地貌模型、地球仪模型、地质构造等,通过测绘活动,可以绘制学校的平面图;第四类,是指调查活动,主要针对我国各区域环境的调查,如农村环境、自然灾害环境、农业环境等;第五类,是指科技设计与写作活动,任何科技的设计与调研都应该进行总结和写作,形成小论文形式,学生也可以根据相关内容提出个人的建议或者看法;第六类,主要是指群体类活动,如地理谜语竞猜、地理知识竞赛等所有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比赛,使学生在愉悦兴奋的环境下学习地理知识。

二、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课的意义

1.能够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上更需要多功能的“创造型”人才,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为塑造该类型人才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是现代地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地理课外实践需要老师领导学生开展活动,但老师只在实践过程中起到启示作用,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能够使学生消化和理解课堂基础知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应用能力,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2.加强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地理知识比较抽象,一般描述的是空间现象,在课堂中学习这些概念和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最后也只会将这些知识死记硬背。而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能够亲临其境地思考、观察以及接触到大自然,对地理知识能够进一步理解,同时也丰富了知识和开拓了眼界,从而加深了对课本知识与实际实践关系的认识,使地理教学能够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部分学校有地理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进行降水、湿度、气温等观测,如果可以每天都进行该实践活动,就可以形成校内的“天气预报”,这样的活动安排能够使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解释真实的现象和问题。

3.能够体现出地理教学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每个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地理课外实践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地理课外实践活动除了能够加强地理知识的学习之外,也能够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轻松、积极、活跃;其次,在活动中也能够真正的学会动手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增长见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拓宽参与面,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充分地培养和发展,使教师在地理学科中得到良好的地理教学效果。

结论

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现代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地理学习中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同时也能通过实际的地理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就会使抽象的地理知识更加具体,易于理解和掌握,所以地理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地理课外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使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的应用和认可。

【参考文献】

[1] 李晓. 信息技术模拟地理课外活动实践策略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5.

[2] 周关阳. 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教学研究[D]. 聊城大学,2015.

[3] 赵小漫.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1.

篇2

1.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教师在导入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展示图片,或演示实验,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

2.启发学生思维

导入设计引入启发性的问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创设富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导入就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增长学生的智慧。

3.指导学习活动

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学习过程就能主动和有序。所以,教师通过导入,在上课一开始就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都告诉学生,就能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学有方向,学有依据。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要遵循以下的基本要求

1.导入要有目的性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导入,首先必须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对不利于实现教学目的的导入形式和导入内容,要忍痛割爱。

2.导入要有科学性

所谓导入要有科学性,就是教师表述的地理概念定义、论证的地理原理、引用的地理事实等都要做到准确无误,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同时导入内容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导入形式和方法要恰当。

3.导入要有针对性

地理课堂教学导入应当针对的教学实际主要是指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等。

4.导入要有联结性

课堂教学导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承前启后,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所以,设计导入时,要仔细分析新旧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结点,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选择最佳突破口和表现方式,使导入温故而知新。

5.导入要有开发性

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开发性要求主要是指两方面:其一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其二是开启学生的地理思维。

6.导入要有时效性

课堂教学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导入时间一般应控制在5分钟之内。

三、课堂上我常尝试以下几种方法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承上启下

由复习旧知识进而导入新课是日常授课中最常用的方法,这种导入有利于复习巩固已学习的知识,也使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课知识。复习的知识内容要与当节课的知识内容密切相关,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或学生讲述等形式进行。如在学习《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节知识时,可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导入,教师可以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等知识,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一起来学习我们中国是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2.设问导入,引发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中根据新课的重点、难点,设计若干有趣、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导入,以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愿望,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教学中教师要着眼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将新知识融会到原有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如在教授《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章节时可以设计这些问题导入:(1)今天的天气情况怎样,同学们知道今天这样的天气是怎么形成的吗?(2)“一场秋雨一场寒”是什么原因?(3)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问题的抛出,必然引发学生强烈求知的欲望,使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3.悬念导入,激发兴趣

悬念,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悬念导入一般可以出乎学生的预料,会让学生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这种心态就出现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高度注意。如在教学《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章节时可以提出悬念问题:(1)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2)多云的白天为什么气温不高?(3)多云的夜晚为什么气温不低?这些悬念的提出,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课堂气氛必然就活跃起来。教师这时候做出总结,给出答案,就直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也直接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4.谜语导入,启迪思想

谜语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利用谜语导入新课,可以启迪学生思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如在教学《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时候,用谜语“诸葛亮借东风――打一水果名称(西瓜)”来导入风的学习,效果会很好。

5.热点导入,紧跟时事

篇3

导课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但是却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高超的导课艺术,可以增加教学的艺术性,优化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导课艺术进行导入教学,也成为各科教师关注的重点。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高中地理课导课艺术进行了探讨、分析。

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方式

导课即导入,导课如同戏曲的序幕,导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03)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的教学要求,这给高中地理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要求高中地理教师改变过去那种机械灌输的学习方法,通过艺术导课手法构架通向知识宝库的桥梁,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热情。高中地理课堂导课基本要求是导课要有趣味性、艺术性和启发性。常见的导课方式有复习导课、情景导入、实例与实验导入等,导课是一门教学艺术,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如在讲述有关洪涝灾害有关的知识前,教师可以用图片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讲述本年夏季东南亚洪涝灾害带来危害,或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洪涝灾害的触目惊心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地理位置、降水、台风、地势等自然因素思考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然后由教师进行教学主题导入,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能被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2高中地理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导课、导课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有所改善。但是,整体来看,高中地理导课教学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导课方式单一,缺乏新意;导课形式新颖,但是语言艺术运用不到位,难以营造有利于学生深思的教学环境;导课形式新颖,但是内容老化,导课的作用有限。如有的教师在导课教学中思想准备不足,导课方法单一,导课方法始以提问法、教学主题直观导入为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则错误地认为,导课方式要力求新鲜,否则就很难激起学生兴趣,为此,他们在教学中更乐于采用那些看起来很炫很新鲜的教学手法,但是很多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如在讲述高原地质地貌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有的教师会运用多媒体影像讲述一些奇怪的地理事件或播放一些精彩刺激的有广高原探宝的影视片段,导致学生的注意力纷纷转移到一些干扰信息上来,课堂纪律难以维持。这样的导课方式,新鲜有余而实用性不足,是不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策略

3.1精心设计,突出导课的针对性

教学导课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这是导课的价值所在。如果课堂导课指向出现偏差,多精彩巧妙的导课方法都没有任何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导课时要结合教学实际,科学进行导课设计,使导课内容、目标与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巧妙结合起来,为课程教学任务完成打好基础。如在“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一章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要以漫画“地球出汗了”、“地球发怒了”、“地球流泪了”、“地球口渴了”来进行课堂教学导入,不仅要做好导语设计,还要把握好课前导入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在提出问题时,避免用一般疑问句来提问,合理把握问题的难度;把握好导入向教学主题和更深层次的内容过度的时间,以避免导入的随意性,提高导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利用生活化导入增加导入的可接受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课改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要求高中地理教师采用多样教学方法,诱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生活化教学作为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也因此受到高中地理教师的重视。高中地理教室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看到的现象、产生的问题、用到的语言来进行导入教学,以增强导课教学的可接受性。如在“大气与天气、气候”一章,在“季风”、“气压”等新知识导入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东风急,备斗笠”、“秋高气爽”等谚语、成语进行导入教学,也可利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主持人进行内容解释所用的气象图来讲述读图分析能力在地理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感受气候的重要性及图表在本章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

3.3因地制宜,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能因地因时制宜,巧妙进行教学导入,必能激发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环境濡染及其治理”章节课前导入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天天气污染指数或学生课桌上放置的口罩来讲述大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然后再切入主题,进行书本知识讲述。同样,在讲述有关“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方面的知识时,在课堂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前苏联宇航员的话“地球的名字应该是水球而不是地球”导入基础知识教学,讲述海洋在世界地理组成中的作用。而在讲述海水运动和海气运动知识时,在课堂下半节知识讲述即将结束、学生精神较为疲惫时,用“二战中英军封锁直布罗陀海峡的情况下而德军照样能进入地中海”的故事深化知识,刺激学生的精神。

由上述可知,导课是的教学的一种手段,高中地理导课教学是一门艺术。高中地理教师要根据地理教材、知识和教学特点精心进行导课教学设计,利用导课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地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79

同课异构是指不同的教师在相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上同样教材、同等进度的“同名课”,以此比较不同教师在新课导入,教材理解,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风格的异同[1]。通过同课异构这种教学策略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

1 同课异构的特征与意义

1.1 异中求同

同课异构的“同”是指各位教师所使用的教科书不同,所教授的学生也不同,但是遵循的课程标准必须一致,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改变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得所教授的课程达到创新点,通过对比各种教学策略,最终达成共识,从而形成共同教育价值体系。

1.2 同中求异

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之中虽然参考的课程标准相同,但是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比分析各个教师相互之间对于新课导入,课程结构的安排,教材的理解,教师上课的风格等不同方面之间的差异,这样教师之间反思与讨论可以有更多的话题[2],这种话题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一线教师的授课水平。

1.3 同课异构可以帮助教师相互之间优势互补

对于相同的教材内容,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每种教学方式都会有优点同时也暗含着缺点,教师通过同一节课,相互之间切磋,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之中的缺点,同时学习别人的优点[3]。同课异构易于比较不同教学效果之间的区别,从而有效的促进教学能力。通过不同方式的教学,我们可以容易地比较受教育者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行之间可以发现对方的不足,易于同行专家之间做进一步的对比研究,反思专家的点评,找出自己的得与失[4]。

2 以《宇宙中的地球》为例探析同课异构的魅力

《宇宙中的地球》处在高中必修人教版的第一章第一节,是学生高中地理课堂的第一节课,上好高中地理第一节课,关系到学生以后学习地理的兴趣;笔者结合《宇宙中的地球》大量的听课笔记以及反复观看授课录像,整理出比较典型的两种结构的授课方式,对于这两种不同结构授课方式笔者将从新课导入,教材理解,授课结构,教学风格将给大家做一下比较。

授课方式一:在新课导入上用运“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诗句,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是从已知到未知过度,在授课结构上采用的是从地球往外太空讲解,采用这种授课方式的教师授课风格普遍严谨,逻辑性强。

授课方式二:在新课导入上用动画影视等,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认为应该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授课结构上采用是从外太空到地球,采用这种授课方式的教师授课风格比较活泼,自由,开放性强。

通过这一节课的两种教学结构的比较,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由于地理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不同,导致他们在新课导入,授课结构,教学风格等差别比较大。

3 专家名师意见

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副教授苏 老师观点:赞成讲解《宇宙中的地球》这节课的时候,应该从地球开始,一直讲到总星系,主要是由于总星系范围太大,学生们对总星系没有宏观概念,学生对于星系这个概念太虚无缥缈,所以,“从小到大”易于学生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讲师殷水清老师比较赞成应该总星系开始讲解,逐步找到落脚点地球,主要是因为按照这样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符合我们科学探究的规律,科学探究的规律一直都是由宏观到微观逐步靠近,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培养中学生符合科学规律的思维方式。

北京市高级地理教师都炜认为应该从外太空讲解,最后落脚点是地球,如此讲解可以把地球的运动联系起来;除此之外,由于现在学生见多识广,接触过很多的天文知识,外加一些科普宣传作用,学生们对于天文知识很了解,所以,以“从大到小”的授课方式讲解这一节课,可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地理学教授刘宝元教授认为无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讲解这一节课,作为一线地理老师应该在讲解之前相互之间做讨论,多交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可以找出一套比较合适的教学结构。

4 总结与建议

通过《宇宙中的地球》两节典型授课结构的比较研究,发现每一种授课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同课异构”为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角,利于一线地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所以在选择某一种授课的方式之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充分了解教材内容,通过重新整理教材的基础上形成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所要教授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以前的学习基础知识储备,设计课程之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其次,授课之时,尽量采取多种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新形势下,中学一线教师应该多个角度去审视教材,思考学生,只有这样,才可以打开教学思路,快速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5]。

参考文献:

[1]王敏勤.“同课异构”教学反思例谈[J].课程与教学,2008,(6).

[2]李云吾.互补共振:“同课异构”教研方式的目的[J].教研分析,2007,(10).

[3]肖若茂.“同课异构”——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2008,(3).

[4]刘晓军.教育科学的“求真”“向善”和“趋美”——对“同课异构”现象的思辨[J].四川教育,2011,(2).

篇5

传统的高三地理复习课大多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一言堂”。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缺乏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谈不上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把高三地理复习课变成活动课,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2.它符合现行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把高三地理复习课变成活动课,能促进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构建适宜的时空和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它符合现行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

把高三地理复习课变成活动课为高中地理课程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各种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去分析地理的实际问题。

4.它符合现行高中地理的课程目标

“一言堂、满堂灌”的复习模式难以达成新《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目标。把高三地理复习课变成活动课,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也更加现实有效。

二、把高三地理复习课变成活动课的方法

1.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一直占据绝对“优势”。教师占据主动,学生居于被动。实际上,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最理想的状态是主动学习,要像草原上的狮子一样,主动向猎物猛扑过去,动作敏捷而迅速。主动原则是最根本的教学原则。可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像狮子一样积极主动地学习呢?著名教育家赵廷为先生曾经说:“教师只可以帮助、鼓励或指导儿童做事,却不可替儿童做事。”学习应该是学生的事,不能被老师包办。教师应当削弱在课堂上的绝对优势,只做一些组织、指导、辅助等事项,要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像狮子一样,向知识猛扑过去,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主动积极。

2.宽容错误与失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面对学生的错误,很多教师是缺乏耐心的。有一位高三老师复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时,让学生上台板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学生画得较慢,且错了几个地方。这位老师说:“算了,你回座位吧,还是我来画。”他把学生的画擦得干干净净,没做任何解释,自己重新画了一遍。有些老师甚至会苛刻地批评学生的错误,乃至羞辱学生。这是非常要不得的“教学行为”,它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此,在上高三地理复习课时,教师不仅要转换角色,还要准备好足够的耐心,宽容学生的错误与失败。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要让学生在每一次失败中很自然地爬起来,在每一次成功中获得信心和学习兴趣。唯有如此,学生才会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3.分类对待,大胆取舍,给足时间,让课堂活动充分开展

毫无疑问,高三地理总复习的工作任务是繁重的,既要复习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还要复习选修课,更要复习区域地理。特别是区域地理,学生是在初中学的,相隔时间太长,遗忘太多,更需要认真复习。与之相矛盾的是,活动课的“效率”是很低的。

既要考虑总复习的任务和教学进度,又要开展课堂活动,如何让二者统一起来呢?我认为就是要把高三地理总复习的内容进行分类,区别对待。第一类,属于重点难点又能够开展课堂活动的内容,通过课堂活动进行总复习;第二类,属于重点难点又难以开展课堂活动的内容,通过其他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总复习;第三类,属于非重点非难点内容,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如此区别对待,能为课堂活动腾出大量时间。但是,有些老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不放心:特别是对于第三类内容,学生偷懒不复习怎么办?学生自主学习学不会怎么办?如此等等。不论实际情况怎样,我认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教师对此一定要有舍得的心态。对学生要有信心,对总复习内容要大胆取舍,要敢于把一些内容交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其面面俱到地复习而让学生厌烦,不如大胆取舍让学生一试身手,主动学习。有足够的时间作保证,复习活动便不会走过场,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4.科学设计,提高课堂活动的可操作性

(1)科学设计讨论活动

讨论活动是最普遍的课堂活动形式,它有利于开展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地理现象的描述、成因分析、地理规律归纳、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措施等复习内容均适于讨论活动。此类活动最忌教师临时起意,仓促为之。教师在课前就要对讨论活动进行问题设计。所设计的问题要具体而细微,层层递进,富有逻辑性。问题具体而细微,学生易于完成,讨论活动便能顺利开展。学生通过讨论活动能够深刻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获得成就感,培养学习的兴趣。

(2)科学设计观察活动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对地理图表的观察,等等。在高三地理总复习中,对地理图表的观察是主要的。对图表的观察,我们要指导学生从图名、图例开始,这属于读图习惯的范畴。对于观察活动来讲,关键还是问题的设计。问题具体而微,观察的目的性就很明确。

篇6

1.新颖、别致的导语

开堂上课,重在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我们采用多媒体开篇入局式:直接通过诗词、歌曲、故事图片、影片等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兴趣。

如学习《地球自转》时,伴随着优美的钢琴曲,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宇宙、星空、地球、海洋、山河、中国、山东、烟台、开发区海滨、校园风光。然后教师说:“我们观察着、感受着周围的一切。你们是否留意过呢?比如,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现象呢?”这种导语能起到投石激浪的效果,从学生的身边、生活教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拉近了地球与学生的距离。再如在讲授《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一课时,《乡愁》那包含情感、富有节奏的配乐诗朗诵,以及屏幕上显现出来的中国壮丽河山画面,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绪带进了一个情感的世界中,从而为接下来新课的营造了一种浓浓教学气氛。

2.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地理课,单靠一两个好的导语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教学步骤。这也需要多彩的课件,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个课堂教学提纲挈领。

如在学习《西部开发的重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我让学生充当去新疆做客的客人。然后通过大屏幕展示六个活动:①新疆在哪里?我们怎么去(目的学习新疆位置、前往方式和路线)②飞机上(目的观察新疆地形)③欢迎仪式(目的学习新疆民族及风俗习惯)④盛情款待(目的学习新疆的特产及探究特产的特色)⑤游览观光(目的观察人口、城市分别特点)⑥座谈联欢(为新疆发展出谋划策)来完成本节内容的,在既有可见性又有可感性的教学氛围中,我不需要费更多的口舌,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同时,用图文导学,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新、求异的探索欲望

记得小时候听刘兰芳老师说评书时那种“心灵之痒”。究其原因除了刘老师高超的技艺之外,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刘老师特别善于在每一段评书结束时都留下一些悬念,说道关键时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每每让人牵肠挂肚,食不知味,甚至连做梦都在猜想着下回故事的情节。我想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也能够运用一些技巧,想方设法吊起学生的胃口,何愁学生不趋之若鹜?

如在学习《利用经纬网定方向》一节时,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台风“莫拉菲”登陆后发生的故事的视频,望着同学们吃惊的眼神,我紧跟着问:“不知我们能否成为‘追风英雄’,来顺风追源……找到‘莫拉菲’的发源地?”学生的好奇心、求新的欲望一下子调动起来,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并能把思维完全集中到教材的重点、难点上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利用身边的地理事物,激发求真、求实的探索欲望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如日月星辰、大地山川、春夏秋冬、风雨阴晴、乡村城市。这些现象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如能利用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提醒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现象,从学生身边教起,我想这是一种综合收益最高的情境创设法,因为他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又能教给学生阅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篇7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导语是一个章节每一节课的开启,好的导语可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课堂一开始就象一块无形的磁铁将学生吸住。导语导得好,可以先声夺人,抓住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灵活采用。

1、结合众所周知的形势背景引出导言

如在学习“世界人口”时,我以学生对世界人口数量及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了解及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在座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导入,以学生熟悉的事例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出要学习的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也可针对各章节的教学难点,在导言中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向学生举一些生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要学习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讲授地球自转意义中的时差时,可举例成龙电影《环游地球八十天》,剧中成龙一行,环绕地球一周,再次回到出发地,实际上比预期提前一天到达,只用了79天。为什么是80天呢?引导学生进入“国际日界线”这一概念的学习。

二、提高互动性,激发求知欲

课堂中,提高师生互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互动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使他们以轻松愉快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学习的主动性及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如何提高互动性呢?

1、精心设置课堂问题

设计问题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方面,找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易中设难,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回答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选择合适的资料和案例。

2、开展小组讨论

于一对些较难的问题可以开展课堂讨论,师生充分互动相互学习。例如,在学习长江黄河时通过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合作学习,从流域面积、长度,流经城市,流域等方面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然后开展大比拼,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

三、采取技巧,将问题简单化具象化

教育是一门艺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素质及能力将复杂的地理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象化。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我主要介绍一下两种:

1、运用比喻,将问题简单化

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比喻,常起到“调味品”的作用,将知识趣味化,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记忆速度。例如,我们可把足球强国意大利的主体轮廓图形比作一只长筒靴,而西西里岛比作一只足球;将非洲的轮廓比喻为一把火炬。再如,总结等温线的分布规律时,可指着《一月、七月世界等温线分布图》,因势利导:这弯弯的等温线是否更像一个安图享受的人呢?

2、运用实物,将知识具象化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课堂上,通过图片、实物标本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较低,将地理事物形象化,直观化更有助于他们理解。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们可以用幻灯片将各种典型地形的图片投影出来,同学们在观察归纳后便都明白了。再如讲到“矿产资源”这一节时,学生对石英、方解石、硫铁矿等矿物比较陌生,我便将相应的一系列矿物标本呈现在大家面前。

四、增强课堂故事性,提高学生兴趣

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放弃传统的说教、灌输教学方式,把学生乐于接受的故事融入教学。这样是的课堂知识更容易理解,且学生兴趣更高,印象更深刻。如在“地球运动”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他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已经绕太阳50圈了,还准备在转二三十圈呢!”你能不能判断爸爸的年龄?或者“一对双胞胎姐妹,先出生的反而叫后出生的为姐姐,”你能不能给与解释呢? 这种方法既使课堂教学生动、风趣,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注重激励学生,强化学习热情

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得到肯定激励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渴望再次成功的需求。成功激励是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的有效方法。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强化学生的这种探究精神,维持这种积极情绪。如当学生答对了问题或发现了新问题或提出了新观点或考试进步了等,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平时,只要班上某位同学有进步,要及时表扬鼓励。

篇8

1、开展地理活动课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完美个性,健康心理,优良品质,是课堂教学中不易实践的内容,在教师带领下的活动课中,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有互动交流,有互动影响。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行举止都比在课堂上更自然、更真实,他们的思想、情绪、观点、行为、个性、品质、心理活动更易表现。地理活动课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地理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掌握,如教材中讲到地球一章时对其中涉及的天文知识,只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听。应有计划的安排天文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测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地理活动课中创设道德感情境、美感情境、理智感情境和综合情境,让学生发现、欣赏自然和人类经济建设的美,对祖国、家乡、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对前人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由衷的崇敬之情,以此激发为祖国、为人类作贡献的理想。家乡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民谚所包含的丰富知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经济建设成就,均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乡土地理内容成了创设好活动情境的主要阵地,让学生深入乡情调查研究,发现、欣赏、赞美家乡自然之美,经济建设之美,风土人情之美;同时也找出家乡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培养主人翁精神。

地理活动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如寻找北极星、四季星座及其行星,日食、月食的观察,气候现象的观察,到野外进行地质地貌观察,测定气温、气压的变化,记录天气变化的过程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激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知道从最熟悉的现象来思考自然的奥秘、探究科学的道理。养成勤动脑的良好习惯和细观察、善始善终的品质。把这些观察与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逐渐发展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有利于培养独立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组织学生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土地利用、水资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调查性活动。把家乡当作调查的主要阵地,通过调查使学生在调查中学习,把广阔的自然和社会当作学生学习的课堂,使学生懂得欣赏家乡的美,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实现在调查之中获取信息的目的,并在调查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然后每个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这样学生就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调查性活动能促使学生去博览群书,这种学习的意义是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如果学生深入实际调查,能够使他们更加了解社会,也使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得到锻炼。

“集体组织,自由活动”的活动方式可以是个人的活动,也可以是小组的活动。自由活动能使学生从心理上彻底摆脱对老师的依附,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也避免了教师有意无意的干涉,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参与意识,形成独立人格;学生自由组织学习群体,有助于在群体中培养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自由组织的活动群体会使他们感觉到轻松,互相信任。小组活动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同意见的进行辩论,使活动达到,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

二、设计地理活动课的四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

趣味是学习的先导,它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观刺激,吸引学生。活动课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能克服传统教学的单调乏味感,使内容丰富多彩,有形、有色、有物,增加趣味性。寓智于趣,寓学于乐,使学生在宽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开展活动,获得新知识,发展能力,从而获得学习成果。

2、知识性原则

地理活动课设计应以教材的知识为基础,适当拓宽、延伸和深化,即源于教材,落实于教材,加深扩展学生知识领域。注意知识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因此地理活动课,有时可以是地理单学科的,有时也可以是多学科集为一体,使知识不仅得到纵向迁移,也得到横向迁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3、实践性原则

地理活动课的设计还要提倡多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活动,而且要倡导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发挥其创造性和想象,动手设计,这有利于学生突出个性,表现特长,为教师进一步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同时,学生自主自立能体现其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提高。

4、有序性原则

在地理活动课设计中,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不再是手把手地教,而是应当致力于学习活动的设计,使所有学生在活动中都加快发展自己。因此,关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尤为关键。必须运用有序性的地理教学原则,设计地理活动课系列,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

三、开展地理活动课的具体操作

1、结合教材设计活动课。

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节的活动课,安排了“小型演讲会”,主题是:正确了解地球在变暖;好好爱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2、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课。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研究自然现象、社会问题等。例如,七年级《天气与气候》这一章节,布置学生搜集天气预报资料、观察记录天气变化的过程。

篇9

关键词 以生为本;进入状态;巧设引思;参与课堂;教给方法;融洽关系

如何更好的践行生本教育,构建起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地理课堂呢?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角色,从过去的以“教”为主,转变到以“学”为主,为“学”服务上来,才能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一下自己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一、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如何让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的状态?富有吸引力的课堂导语起了关键的作用。课堂导语的目的在于巧妙引出该课的内容,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深入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导语成为新旧知识的桥梁,通过它学生可以掌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知识间的逻辑层次和知识结构。

如讲“环境和环境问题”时可以这样描述:“我们向往那春天的姹紫嫣红,我们的意向常常定格于古老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散步时总期望看到一排排优雅别致的小别墅,或者听到鸡鸣犬吠的农村安宁和谐的气氛。大自然的蛙声、小鸟叫声,青翠的树林,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不少诗情画意。可事实是这样吗?听父辈说起十几年前清澈见底的小溪,还有鱼虾和螃蟹,可是我们看到的是浑浊与污泥相伴的臭水沟,还有小城镇也像大城市一样有拥堵的小车,周围工厂的烟囱还在冒着浓浓的黑烟……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空间。那么,这些环境问题又是如何造成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呢?”

这样的导语形象生动地将学生带入语言营造的美妙境界,又在他们情绪受到强烈感染时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新课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迫切学习的渴望,从而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二、以生为本,巧设疑问,引起“思”趣

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愉快的学习氛围是一堂好课的成功条件。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巧设疑问,引起“思”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的统一性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作为地理老师,要精心“策划”,让地理课有“磁性效应”,强烈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地理课有一种“企盼心理”。这种强烈的企盼心理一般都是由问题或者参与学习的体验引发的。

如,在第一章绪论课教学中,我创设了以下几个问题:人们往往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那么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为什么有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为什么会出现冬冷夏热?为什么会有黑夜白昼的交替?为什么全世界会形成不同的地区差异?为什么会有高原、平原之别?为什么会有地震、火山喷发?这样,学生在一片惊叹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通过问题的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给予适当的引导、讲解,把学生引入到地理思维的“王国”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通过教师的“诱”与学生的“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三、以生为本,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成长

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到地理课堂中来,可以借鉴“学·导·用”教学模式改革的做法,设置前置作业。因为地理科不是主科,不宜占用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我们就把它放到课堂上来完成。

其次,要给学生创造参与表现的机会,做到主客体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演讲,诗歌朗诵,知识抢答,报告地理趣闻,填写黑板略图等形式,丰富课堂内容。要让学生有事可做。初中学生都处于一个比较喜欢表现自我的阶段,我们要通过课堂这样一个平台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思考的喜悦。

最后,要让学生有观察思考和实习的机会。如上到地形一章时,我组织学生到周围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采集地理标本,收集地理数据,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观察,然后现场解决问题。结合湖村的山地特点,学习到“等高线”时,带领他们去登山,然后实地绘制“登高线”,体会等高线密集,山脉陡峭,等高线疏松,山势平缓的特点。通过实习,启迪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增强学生记忆,也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以生为本,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我常常说: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方法一对,事半功倍。如何在地理课堂上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呢?

1.形象描述法

形象描述不仅让学生欣赏到地理学习的美感,而且让学生记忆深刻。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对地理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景观进行优美动人的描述,会令学生听得心驰神往、回味无穷,并获得鲜明、准确的地理概念。如在讲到“瀑布”时描述,世界各地的瀑布形形、千姿百态、景象万千、飞流急踹,体现的是一种恢弘的壮美,其状如万马奔腾、其声若巨雷轰鸣,激起的水珠能形成迷蒙的云雾和鲜艳夺目的彩虹……这样的形象化的描述,就可以让学生听得出神入画,仿佛眼前就能浮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这样,就能让学生爱读地理,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热情。

2.诗歌引入法

记得我读初中时,地理老师讲横断山区的地形地貌以及由此造成的交通困难,用“上山云里钻,下山河边走,对面呼得应,走路要一天。”的民谣来描述,言简意赅,形象逼真,使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至今还深深地镶嵌在我记忆的年轮中。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用富有地理特色的诗歌、民谣来配合地理教学。

3.口诀记忆法

教师选编一定的口诀,结合地图讲解,便于学生掌握、记忆、运用。如讲新疆时,可以概括出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这样边讲边绘图,给学生的印象深刻。再如讲到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和流向时,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山西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真可谓是煤山煤海。

4.幽默风趣法

如,讲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时,我把季风的进退形象地比喻为“拉锯战”。当南方暖气团势力强盛时,雨季往北移;当北方冷气团强盛时,雨季往南移;这样“战争相持”,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时间的降水,甚至出现水灾。加上自己的体态语言,学生上起课来轻松,学起来有趣,在轻轻松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5.利用别称法

地理别称法能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概括化,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特别偏爱。地理别称法很多,如世界屋脊、紫色盆地、千湖之园、锡都、煤港、月光城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比较形象的概括出地理事物的自然或者经济特征, 使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变得比较容易接受和记忆。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要考虑如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如何通过形象化的方法使左右脑协调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借鉴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知识整理成知识网络,也可以应用头脑风暴法形成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思考状态中。

五、以生为本,还要研究学生心理,融洽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学潜力。学生喜爱什么学科,往往与科任老师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塑造”自己的形象,做好“言传身教”。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感情充沛,平等待人;课后辅导要做到耐心细致,批改作业要做到一丝不苟。这样,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亲近教师,缩短师生距离,使其“亲其师、信其道、服其管”。注意研究学生心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在教学中,要做到难易适中,学习内容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思考探索能够有收获,就像猴子“跳一跳,摘得到”,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我们要在学习生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转变教学观念,从过去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模式转变到以“学”为主,为“学”服务的模式中来。以生为本,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初中地理课堂,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教学尝试和粗浅的体会,希望能够以此引发大家的思考,共同做好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工作,达到学生爱学,教师乐教的教学新境界。

参考文献

篇10

二、课堂中动手演示创设情境

在地理课教学内容当中,有许多现象如果只是靠教师的口头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而且单一的刺激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也会很差。而一些很难用口头表述的内容如果用一些直观的教具进行演示,相对就容易让学生感知,而且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例如,在讲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地球公转示意图”这个难点,可用一个地球仪、一个台灯演示地球的运动。地球仪对着灯光,绕着地轴自转时,观察地球仪上出现的现象。再虚拟地球的公转,把地球仪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观察地球仪表面受灯光照射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现象描述出来,教学结论自然生成,效果远好于教师单纯的说教。如果再让学生模仿教师自己演示一次,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课堂中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是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如果设计得巧妙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如果太过简单,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学生也就不会重视。而太难的问题,又会让学生感到束手无策,使教学活动“冷场”。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等方面的因素。例如,在讲《海南省》一课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一个咱们本地人过年时去海南,一下飞机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看他,因为其他人都是穿衬衫,就他一个人穿着羽绒服,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说海南人不怕冷?让学生适度地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了。

在课堂当中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直接将本课教学任务的核心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通过看书学习来验证自己结论。如果学生说得对,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如果说得不对,学生会从心理上重视这一知识。所以说问题可以使一节课变得精彩无比,提高课堂实效。

四、课堂中用直观图像创设情境

绘画并不是美术的专利,在地理教学中,绘画同样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教学作用。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山脉、地形、河流的轮廓图,这样可以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当然如果是有现成的教学挂图来向学生呈现,更易于学生感知。

现在许多教师钟情的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是创设情境的好帮手。多媒体设备融合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呈现的学习内容更加的形象、具体,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而且信息容量远远大于其他教学方式。

五、利用身体语言创设学习情境

篇11

一、同课异构活动现状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发现,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教学经验的多少,教学个性的迥异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使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因此,“同课异构”就了一种日渐流行的校本教学研究形式。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虽然同课异构的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已经很常见,很多教师参与了这一活动,但是较多的同课异构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发挥起独特的功能。

问题1:一些学校举办的优质课评比活动,只注意评比结果而忽视这次活动能否给老师带来教学水平的提升。当优质课上课结束后,一般都是任教老师先讲自己上课的整个过程和自己的体会等,然后是领导总结发言,最后就是活动结束。

问题2:一些学校要求同课老师之间互相听课,其实也是一种同课异构,但听课老师们往往是为了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听过就算任务完成。即使上完课后有评课这个环节,但听课老师一般都以客话套话为主,很少有实际意义的评价。

那么这些同课异构活动为什么对老师们的教学几乎没有帮助呢?关键是这些老师都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活动环节——教学反思。

二、同课异构中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首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这一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善于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为什么有的教了20年的老教师却比不上只教3年的年轻教师,就因为老教师只有经验的增长而不加以反思,他的教学水平就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其次,凡善于反思,可以加快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在教学中,一旦教师熟悉教材,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因此,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最后,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起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可不断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三、同课异构中的教学反思策略

那么如何对同课异构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2011年12月初,本区进行了优质课评比活动,上课的内容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下面以其中A老师和B老师所上的课为例,从三方面谈谈同课异构的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同中存异

一般认为,教学反思主要是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会有什么问题。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大家才看到,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理解不同,这里有理解深浅程度的不同、有认识角度的不同。在课文的理解上首先要“求同”,即对文本的正确解读,然后才是“求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即自然灾害的概念、危害和中国的洪涝灾害,知识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危害是学习的基础,核心知识是第三部分——中国的洪涝灾害。以下是A老师和B老师对自然灾害概念、分类的讲解过程:

案例1,A老师(部分导学案):

【先学尝试——自主学习识灾害】

自学教材P107“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摇?摇)

A.今年2月11日,萧山一纺织厂厂房发生火灾。

B.发生在无人区的火山喷发。

C.今年10月以来,东南亚洪涝肆虐,泰国首都曼谷全城告急。

D.2010年上半年,我国西南五省市遭遇严重旱灾,1807万人饮水困难。

2.自然灾害大致可划分为?摇?摇 ?摇?摇灾害、?摇 ?摇?摇灾害、?摇?摇 ?摇?摇灾害、?摇?摇 ?摇?摇灾害。

案例2,B老师(教学片段)

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好,大家看过2012这部片子没?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电影当中呈现了哪些灾难呢?

学生集体:火山喷发、海啸、地震,等等。

教师:这些事件我们在地理上把它总称为自然灾害。今天我们来学习必修一最后一节内容——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那么同学们,什么是自然灾害呢?(PPT呈现“什么是自然灾害”)

学生:(沉默)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107页自然灾害的概念。(PPT呈现自然灾害定义,其中“地球表层”和“生命财产”用红色字体)

教师:请问发生在大西洋中部的地震是不是属于自然灾害。

学生集体:不算。

教师提问:为什么?

学生集体:因为没有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

教师: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可以大致把自然灾害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请大家把发生在2011年的自然灾害事件分类。(PPT呈现自然灾害分类)

从上面两位教师对自然灾害概念和分类的讲解过程可以看出,案例1中的A老师把这一知识点简单化处理了;而案例2中的B老师则是按传统的讲解方式把这些内容讲解了一遍。这体现了两位老师对这一教学内容不同的理解。从中可以注意到两点:

首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学情。很明显,两位老师对学情的把握是不一样的,A老师已经在本校任教多年,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自学能力都比较了解。B老师是外校来的老师,对学生本身的水平和能力只了解个大概,这样就出现在对知识讲解上的深度和广度上把握不到位。因此,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备”的就是学生,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次,树立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生学”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常见“满堂灌”、“填鸭式”、“满堂问”的教学方式。A老师在处理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等基础问题时,把学习的自完全交给了学生,对其中的关键词则在学生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再点出来,真正实现了“选学后教”的教学理念。B老师对这些概念、分类的处理则是一种传统的处理方式,虽然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学生累,老师也累。都说现在的老师教学压力太大,“台上讲的激动,台下一动不动”。如何才能解放老师,让学生动起来呢?那就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一线教师都知道,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都是在被动地学习(看看小学生和初中生作业要做到多晚就知道了)。如果不能一下子把全部的课堂放手给学生,则可从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开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循序渐进,最终把全部课堂还给学生。

(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各显神通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往往对教师的触动较大,也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的选择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方法是水,内容是山,应以内容为主导,选择方法。那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洪涝灾害的成因呢?

A老师采用了小组讨论教学法。所谓小组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通过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从讨论本身所具备的特征来看,它应当是课堂教学的有效选择。

从A老师的课堂小组讨论可以看出,对小组讨论这一学习方法应该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讨论应该“先自主,后合作”。

小组讨论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要做到讨论的有效性是有一定难度的。如很多老师给出讨论问题后就要求前后四位同学开始讨论问题,五分钟后派代表发言。而事实上,学生根本就不可能有很好的讨论结果,同学没有单独思考问题就进入了讨论环节,不能形成了自我的观点,而且在这五分钟的讨论时间里大部分的时间不在讨论问题,而是在讨论谁来代表发言。很明显这样的讨论是无效的,老师应该负起很大的责任。

看以下教学片段(把全部同学分好小组后):

教师:请大家先看一下自己所在小组的材料,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导学案上。

学生:(开始低头思考,写答案)

教师:(4分钟后)好,现在每个小组内部交流。

学生:(开始热烈讨论)

教师:(在各个小组间来回走动观察,倾听)

A老师在分组分好后,先让学生写出自己理解的答案,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碰撞各自的观点,吸收别的同学的观点为自己所用。这样安排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强调了学生间的合作性,提高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2.积极营造讨论情境,设计有探究性问题。

根据材料1,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的说明,设计了三个问题:

第一,结合教材及图例,Ⅲ处虚线范围为我国的?摇?摇?摇 ?摇地区,Ⅰ为?摇 ?摇?摇?摇和?摇 ?摇?摇?摇地区。(为读图填空题,中国地理区位的判断。)

第二,根据图示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正常年份雨带推移到Ⅱ位置大概是?摇?摇?摇?摇月份。结合教材,该地为我国的?摇?摇?摇?摇地区,因雨带的停留,出现?摇?摇?摇?摇天气。(为推断题,要根据已有的材料和学生初中已经学过的知识才能解答。)

第三,该流域内降水出现明显异常,雨量偏?摇?摇?摇?摇。进一步思考:这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为问答题,从数据中分析该时间段降水多的原因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考虑到了各个层次的学生,符合学生对事物的一般理解规律,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得出答案。情境可以是新颖的,问题可以是渐进的,答案则是丰富多彩的。讨论话题的设计是一门学问,需要教师有较深厚的功底。一个好问题,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发散开去,从自己的角度与同学交流,而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和灵感被调动起来,新的感悟和思考也就呼之欲出,讨论呈现丰富态势。

所以说,高明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勾引”得灵魂出窍,思绪泉涌。因此,教师要从学生主体需要出发设置讨论点。

3.老师不当头不当尾,重在引导和评价。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等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有突破,而且在实践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老师在整个小组讨论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在各个小组间走动,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关注学生。在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时,A教师尽可能少“言说”(亮出自己的观点、看法、理解,作出评价、分析、批判)。而当出现游离主题的“话外之音”的时候,A教师就应该及时识破并予以纠正。

如在讨论材料3围湖造田,破坏植被这两种做法使湖泊、植被的哪些功能减弱了?有学生提出植被破坏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时,A老师就讲了一句“全球变暖是植被破坏的一个后果,但围湖造田也有这个后果吗?注意题目中‘这两种’三个字。”同学们立即再次审题,发现这样的回答确实离题了。

4.注重首尾照应,归纳提升。

讨论之后,学生发表了观点和看法,但有时,这种观点和看法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是浅层次的。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分散的、稚嫩的回答给予归纳,一方面是对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的系统总结,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念。这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运用能力和机智的应变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做到钻研教材而不盲从教参、书本,能娴熟地纠正错误、补充疏漏、阐明疑难,整堂课的主干知识才能明朗清晰地呈现出来。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最后得出:从以上四则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导致淮河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有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四大方面。而老师适时地在黑板上写了“来水异常多,排水异常慢”的提示,从水的“来”和“排”两个角度归纳了淮河洪涝严重的原因。在学生原有的自我小结基础上得到更有效的归纳提升。可谓“一语点睛”,学生心里“一下敞亮”,课堂教学也进入了更高的境界与层次。

B老师采用的实验法(部分导学案):

『洪涝成因的探究

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实验,完成相关结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结论:洪涝的成因归纳

B老师把实验模型放在了教室中间,同学们以模型为中心围成一圈。第一个实验由B老师自己操作,由学生观察,得出结论——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涝。第二个实验开始都由学生操作,随着一个个实验的进行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就得出了影响洪涝形成的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等因素,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学生完全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地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的方法并不多见,而B老师运用她的智慧和对本节课的理解巧妙地设计了这个非常实用的实验模型加以操作,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中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兴趣很高,在课堂上,学生踊跃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能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自己的观点后重新寻找正确思路。有舌战、有参与、有任务,那才是真讨论。而在最后几个实验过程的片段是这样的:

(学生甲演示,其他学生观察,演示完后请回答)

教师:河流下游流量有何变化?河道内有何变化?

学生集体:甲河流流量小,乙河流流量大。河道内泥沙淤积。

教师:为什么甲河流流量小?

学生集体:甲处有海绵,海绵吸水。

教师:海绵相当于哪一类地理事物?

学生集体:植被。

教师:为什么?

学生集体: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

教师:假如我把河道两岸的植被都砍伐完,那么下游地区会如何?

学生集体:水土流失,进入下游河道,涵养水源功能减弱,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

教师: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学生集体:砍伐植被易引发洪涝灾害

教师总结:洪涝的成因是一个复杂的机制,地形、气候、流域地貌、破坏植被、围湖造田等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我们可以把洪涝的形成因子归结为两大类: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PPT呈现)在活跃的课堂里,学生突破思维束缚,找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提升了“幸福指数”。

A老师的小组讨论法和B老师的实验法都很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必须以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为乐,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使用多样的新型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同课异构活动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出现,通过对这些不同方法的探究,可以大大优化教师的思维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不断地吸收别人的长处,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各领

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不同,每个老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不相同。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合理教学,实现有效学习。A老师在这个课时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B老师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但思路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A老师的教学环节是:

B老师的教学环节是: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很全面,也有很强的操作性。

A老师的教学设计的最大亮点就是设计了一个有效小组讨论的过程。小组讨论的最根本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这必然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彻底地改变自己的地位,切实地当好学生讨论活动的“合作者”。

B老师采用的是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该教学模式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在教师不讲话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不低于15分钟。B老师把重点放在了实验的过程上,她计划用20分钟的时间。这个实验过程的设计非常符合展示洪涝形成的原因,用6种不同的操作体现不同的原因。而操作手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参与,使学生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而言,听一遍不如说一遍,说一遍不如写一遍,而写一遍不如参与做一遍,大大地强化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B老师设计的实验环节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论。

(四)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回归目标

两位老师的教学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出色地完成了三维课程目标。而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都发挥出来,很好地掌握了所学内容。但是,因为是同课异构,有很强的对比性,所以就教学效果而言两位老师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例如A老师的课结构严谨,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实际,导学案安排合理,讲解过程中思路清晰,做到了该放手的地方就放手,该重点指出的地方就点到为止,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突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及其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对课堂的把握能力。A老师的课在高中地理教师教学中有很强的推广意义,容易让其他地理教师学习和借鉴。而B老师的课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从实验的设计:教学效果来看都是一堂难见的以实验为教学载体的示范课。由于地理学科特点的局限性,地理课能运用实验的方法来讲解非常可贵。本课中,学生完全融入了教学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实现了在“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当然,在这次活动中,也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在黑板上没有一位老师画上版图。版图始终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色。虽然现在有很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已经被老师们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无论什么时候,对地理教学来说版图都不能丢,都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画版图绝对是每个老师的必备能力,必须加以发扬。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后的教学反思就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教师获得自我的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篇12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13-01

教学中的主体参与是学生对教学行为的先在性创设,是他们对教师教学的共时性合作,也是他们饱满的情绪分享、支持与创造教学活动的过程。地理课堂“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指地理教师立足于地理课堂教学,依据地理教材,联系社会及学生生活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一、地理课堂“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主体性教育理论。2004年1月,我国首届主体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研究者们指出,主体教育就是依靠主体来培养主体的教育,其基本立场是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弘扬人的主体性;其人性论的体现是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正在成长着的主体,有一定的主体性,又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其基本策略是发挥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主体性强的人。主体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

2.合作学习理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沙伦博士对合作学习进行了这样界定:“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认为,很多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不是从现成的知识中学到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的。学生通过参加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经验。他还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或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二、地理课堂“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1.参与导入。导入环节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节课,笔者采用了图片情境导入的方式——“同学们,相信大家在电视或网络上见过很多名人,那么这些人大家是否熟悉呢?”然后,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说出人物的名字——奥巴马、乔丹、迈克尔·杰克逊等。“很好,那么他们属于哪种肤色的人呢?”——黑种人。“是的,由此我们想到他们的故乡是哪里呢?”——非洲。“非常好,确切说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黑种人的故乡,去了解一下这些名人的家乡有哪些特色。”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期待课堂的进行。不同的课程内容,参与导入环节是不同的,还可以采用视频导入、游戏导入、复习导入等方式。

2.课前预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地理学科属于副科,课后几乎不为地理学习留时间,所以地理教学效率很难得到有效提高。课前预习环节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自己动手搜集信息。学生通过此环节可以明确本节重点内容,学习的时候就会有所侧重,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3.眼疾手快。眼疾手快指快速指导学生利用地理图册,找出相应的地理事物,并在图中做出标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例如,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陆位置时,教师说明要找的地理名称,学生利用3~5分钟时间迅速在相应的地图中找出,并标记出来,组内交流如何表述其方位,然后请小组代表表述。此环节一般以提问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主,一方面作为鼓励,一方面为了带动其积极性。眼疾手快环节效果比较好,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持续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的读图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4.集思广益。集思广益指以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辅以小组加分制的奖励措施来解决问题的环节。此环节问题的设置是有梯度的,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①请同学们找出下列哪些是原料,哪些是工业制成品。②根据图表填空:以上这些国家主要出口___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这些商品的价格___。③根据“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填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___地位。④小组合作交流,并组织语言讲解“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原因和产生的后果。前三个题比较基础,一般找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回答,而第4题就需要语言组织能力稍强一点的学生回答。集思广益环节是相对有些难的环节,对于逻辑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初中生来说,教师合理地引导是顺利进行的关键。

5.争分夺秒。争分夺秒指在总结一节课重点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是否很好地掌握这节课的内容做的一个小测试。此环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抢答题(基础题),起巩固作用;另一部分是“开心辞典”,根据不同内容设置不同题型,目的是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积极、主动地发现生活中的地理。例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抢答题部分:①有“黑种人故乡”之称的是__。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90%以上的人口为__种人。③同时被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__洲……此部分以学生举手抢答为主。“开心辞典”包括“探索题、客观题、主观题、猜猜看、是真是假”等题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夺得答题权,然后派小组代表选择一个题型,在1~2分钟内小组交流给出最终答案。争分夺秒环节是最为激烈的,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此环节也是最不好控制的,教师的灵活引导尤为重要。

三、地理课堂“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应用的反思

该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普遍得到提高,通过与学生课后的交流,发现学生能够将课上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并且能够主动提出一些地理问题,而且尝试着分析与解决,说明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该模式仍然有一些亟需改进的地方,由于照顾到了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一些简单问题的重复,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显得有些浪费时间,在加分的环节中,对学生秩序的维持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学生为了组内的荣誉,纷纷争抢回答问题,甚至回答问题机会少的学生还会有情绪问题。因此,如何合理应用“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仍是不断改进与完善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宏武.主动参与教学模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江烨,刘兰.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