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编制论文范文

时间:2022-05-25 07:48: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预算编制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预算编制论文

篇1

2、预算的基本假设预算编制之前会标有几项重要的基本假设,比如:销售单价的上涨比率,采购价格的下降比率,预算的固定汇率,当月生产当月销售等等,以便编制和读取预算的人员总体理解预算。

3、销售的预算销售预算的编制是年度预算的基本起始,称之为“以销定产”。公司的销售人员结合上年的FY2014forecast(10+2)等为基础,综合考核市场订单情况进行预测。预测要求要详尽分类,收入分类,客户分类,产品分类等等。如公司有任务指标要求,往往会增加一定的提升挑战空间。

4、采购的预算销售预算的制定基础完毕,根据相关的BOM(billofmaterial)采购部门会计算出总的原材料的需求量。针对市场和供应商的谈判与考察,集合本年的原料价格等情况做以调整和单项逐一定价预测。当然管理层的降价考核指标往往也要强制性被加以考虑。

5、物流的排产计划以销定产的下一道工序便是根据销量,物流结合总生产能力进行排产。排产计划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相对繁琐。物流的预算往往还包括运费的预测,尤其是有国外销售的公司,海运和空运的费用很高,往往需要有专门货代的相关情况的分析支持。包装物是费用项目中的重要因素,包材价格的变动对利润影响显著。为此,包装方案和价格需要和客户,供应商协商,定价,当然也需要采购部门的介入。仓储成本也是物流预算的考核指标之一。

6、生产的预算生产经常有主要的KPI的考核指标,为此,各产品结合本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序编制产品的预算指标,每种产品要求详尽标列。

7、成本的预算结合生产的预算,物流的排产,财务人员就成本进行预算的计算。很多企业已经有相对完整的财务软件,生产也并入了ERP等核算系统,根据产品BOM和ROUTING(工序),以及生产的各项KPI的预算指标,计算出每一种产品的标准成本。最终此标准成本也用来作为企业调整年度财务系统软件中的标准成本的参数依据。在进行成本预算的时候,往往会涉及到新产品的预测,此时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部门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8、直接人工成本的预算物流的排产影响直接人工的使用。人工成本逐渐上涨的趋势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小,为此,很多企业采取部分人工来源于第三方中介机构。此举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管理的成本,也为企业降低了相关的安全风险。工人的排班和工作时间安排,直接间接人员的使用,是人事部门预算工作的重中之重。

9、维修部门生产企业每年将会有大修和定期检修和突发事件的维修。为此,根据企业机器的新旧程度预测合理的维修费用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也不能忘记其他的厂房等基础建设维修的预算。

10、质量预算质量部门的预算相对简单,除了费用的预算之外,主要是相关的指标要求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否则,带来的风险可小可大。

11、各部门费用预算各部门的费用预算是间接费用,每个部门经理会结合自己部门的蓝图进行详细的预算。此项预算的编制简单,但是往往不易准确,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各部门性质不同,项目需要考虑全面,以免后期执行时临时发生事件对预算影响加大。

12、新投资项目的预算正常企业在发展期当有新的项目时,往往意味着要追加新的投资。新项目的投资预测往往金额较大,管理层往往具有影响力的发言权。每个项目的预算往往单独成立一个利润中心,有专人从项目开始到发展到结束进行系统的跟踪,预算,核算,控制,分析和决算。

13、营运资金预算营运资金预算主要涉及到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预算。存货要求有高的周转率,不要挤压过多的产品,原料,安全库存标准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存在缓慢移动或者呆滞的库存要定期根据库龄分析报告,及时发现和出具解决方案;应收账款的指标和销售相关,为不同客户指定不同级别的信用标准和信用额度,不仅能加速资金的回流,也能避免呆死账发生;应付账款要求供应商的回款期限避免过短和预付的发生,以增加本公司的资金流的畅通和高效性。

二、预算编制后的注意事项

1、预算编制为保证后期预算的实现,往往要设定一些考核指标。比如:,生产的KPI,存货周转率,质量的PPM,采购部门的应付比率,人事部门的工资涨幅等等。

2、预算的指标不能脱离实际,既有挑战性,又要具备可实施性。

3、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常常会有不可预见的事件发生。为此,很多企业会滚动预测,就是对预算的微观调整。有的每月调整,有的季度调整,有的半年调整,使预算更加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当然所有的调整必须有相关权利部门的确认和认可。

4、预算编制完成之后,财务还要标列出预算的风险性和机会性分析。以便实施预算过程中能够完整的预防风险和寻找更多的机遇

5、财务部门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的任务艰巨,计算工作量大仅是其一。各项目核算的周全考虑更是必要。各种税费,财务费用,摊销和折旧的计算必不可少,沟通协调和团队协助尤显重要。保证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预算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配合。

6、为在预算基础上进一步有上升空间,有的企业会进一步挖掘各部门的潜力,上缴绿皮书就是一个方法,各部门还会挖集思广益降低费用,节约成本,增大受益,以求得利益的最大化。

篇2

2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不利的市场环境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得比较快,各行各业的经济都变得活跃,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了物价的上涨,使得与建筑行业有关的建材和设施的价格也波动比较大。由于经济的地域性,即使国家已经进行了宏观调控,也还是无法进行整体的控制,使得各地的建材价格不一致,在进行工程概预算时并不能做到准确预算。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长,市场经济环境变化比较大,这就会使得当初的预算不具参考性,工程投资有可能超过概预算经费。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投标企业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投标,会使得企业招标困难,招标企业的实力也遭到质疑,这些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概预算编制,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

2.2滞后的概预算编制方法由于工程项目施工的施工技术在不断地改变,施工工艺、施工材料以及工程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而现在用的比较多的还是通过静态定额换算来实现建筑工程的概预算,这种方法是在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工程项目定额单价的统计,之后再增补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的新定额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往往缺乏代表性。这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概算数据产生计算偏差,影响到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会根据具体的情况修改原有设计,或者投资方由于为了节约支出成本进行修改,滞后的概预算编制方法,使得数据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会影响到工程概预算编制文件内数据的准确性,有可能会提高工程造价。

2.3不够完善的概预算编制制度由于工程概预算编制制度不够完善,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单位为了使施工方便,会擅自修改施工设计图纸,使得施工经费增加,有可能超出预算的支出范围。出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对工程概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在预算的范围之内,这都需要花时间对其进行验证才能使用,而很多施工方并没有对其进行验证就直接使用,这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建筑工程行业对工程概预算没有严格的要求,缺乏一定的标准,部分管理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时,态度不够严谨,编制的概预算文件过于简单、粗陋。我国的项目施工招投标制度存在很大的不足,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于投标单位的公平竞争没有严格规定,部分实力不行的投标单位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招标,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此外,施工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利益为目的,故意言过其实(虚报工程项目量等),使投资预算与项目投资不相符,严重影响投标单位的公平竞争。

2.4不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它的作用就是确保有效的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通过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提高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概预算编制是在施工前对工程的所需投资进行的计算,它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概预算经济性文件与项目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和有序性。有些项目的施工不符合程序的规定,也有一些项目的审核工作没有做到位,更有甚者,一些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是严重违反程序的(即是在开始施工后才启动的),这些不合理的概预算编制工作欠缺规范,违背工程项目施工原则,会使得工程概预算编制的经济性文件失去意义,项目的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3针对概预算编制问题采取的措施

3.1加强对市场经济环境的了解为了降低市场环境对建筑工程概预算的不利影响,我们就应该要了解原料市场,大量收集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的价格信息,再结合建筑施工的要求进行选取。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价格又有很大的不同,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建材和设备成为降低工程造价的关键。在进行建筑工程概预算的过程中,要熟悉掌握市场环境的变化,熟悉市场价格的变动信息,仔细研究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把握市场动态,及时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进行投资金额的计算,进行实地调查,以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方案进行验证,制定施工定额标准,再进行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相关经济性文件,确保所制定的概预算计划是准确、合理的。

篇3

二、保证施工图预算编制课程设计质量的几点措施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改变课程设计停留在模拟或仿真的层次的现状,紧跟工程实际,用实际的项目做课程设计的选题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指导学生完成一份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文件的编制,要求指导教师是“双师型”的教师[4]。一方面,具备造价工程师的水平,不仅熟悉预算文件编制的基本流程和要求,而且能很好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使得学生的课程设计不与工程实践脱节;另一方面,作为一名指导教师,要熟悉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构成和水平,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的放矢,真正把学生引入工程实践,在其遇到问题时能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二)重视课程设计选题

建筑工程的施工图预算,要求完成单位工程的土建工程的施工图预算。选题是课程设计第一环节,选题的核心就是施工图的选择。建筑施工图或结构施工图过于复杂,学生在识图方面遇到太多的困难,就会影响学生完成的积极性,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为达到对学生的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能力训练目的,我们选择的题目以框架或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一般的办公楼、教学楼、住宅项目为主,其基础部分,选择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筏板基础,而不选择桩基础。选择这样的题目基于如下的考虑:首先,对这类项目学生比较熟悉,识图方面不存在太多问题;同时,其建筑图形状相对规则,项目功能相对比较单一,装饰装修工程量的计算既全面,又不复杂,满足课程设计的训练要求。其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结构施工图识读是学生走入工作岗位的基本功,并且,钢筋工程量的计算也正是课程设计需要重点训练的内容。

(三)明确课程设计内容、任务量与要求

在短短的一周内,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单位工程的土建工程的预算是不可能的。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考虑工程实践工作需求,我们确定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课程设计的训练重点内容包括:土建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列项、基本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基础土方工程工程量的计算。课程设计采用个人独立完成与小组协作共同完成的形式。教师要合理确定每个学生需完成的工作任务,制定任务分配单,并且根据任务分配单检查每个学生的完成进度和质量。教师要根据施工图纸认真考量,既要工作量饱满,能了解一个土建预算的全工程,同时,也要在给定时间内能够完成。具体来讲,每个单位工程由一个小组学生共同完成并按工程标准提交相应的成果。对每个单位工程项目的施工图按照楼层划分,每两个同学负责一个楼层,在对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识读的基础上,对照清单计算规则,共同完成所在楼层的工程量清单列项和计算。清单列项经指导教师确认无误后,每位学生独立完成所在楼层的某一类构件的钢筋工程量的计算过程。根据平法图纸计算钢筋工程量是课程设计的重点,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其所在楼层基本结构构件的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四)教师预做课程设计

同其他课程的实践环节一样,要指导好课程设计,要求教师有一定的预算工作实践。首先,教师要具备独立编制一个实际土建单位工程预算的能力,熟悉预算编制的全部过程,熟悉应提交的各种表格及其在计算工程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便在课程设计的指导过程中有足够的实际经验。工程预算的准确性是预算的基本要求,也是终极目标。施工图预算编制课程设计的难点是准确性,没有了准确性的要求,课程设计就流于形式,学生只是对施工图预算编制过程有个基本印象,根本不能胜任任何有关工作,也就失去了这门课程设计存在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在课设前亲自完成学生课程设计任务。在课程设计教学之前,教师通过专业软件,画图,算量,获得课程设计的“标准答案”,也作为检验学生课程设计成果准确性的手段。标准答案的存在,既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计算结果进行补充和修改,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目标感,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五)课程设计指导重点与难点

施工图预算编制课程设计的指导采用每天集中指导加个别指导的模式。按照预先制定的课程设计计划,每天先安排对当日工作内容的重点难点讲解,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独立完成实际操作训练过程,在学生实操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结合我们几年的工作实际,以下几个方面是指导的重点:1.课程设计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清单列项。列项准确是预算准确的前提条件。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讲,有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了完整的建筑和结构施工图纸,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完整地完成一个单位工程的清单列项工作。教师的指导重点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工程图识读,第二是列项顺序,第三是对清单计价规范的理解。目标是准确、全面,不重不漏。2.钢筋工程量计算。目前,工程实践中多是以软件计算来完成各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但是,对于钢筋工程量的手工计算仍是基本要求。我们在工程量计算这部分,也把对学生的手算钢筋工程量能力训练作为重点内容。对基本的梁、板、柱、墙以及基础等构件,首先选择典型案例图纸,按不同构件类型讲解计算原理,构造要求,实际施工中的做法等,然后,要求学生完成自己承担的相应楼层的钢筋工程量的计算。这部分,必要的重复计算过程是十分必要的。3.综合单价的确定。综合单价的确定是预算的一个核心问题。指导重点是使学生在熟悉清单模式下综合单价的构成前提下,能根据定额规则,同时充分考虑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确定一项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4.课程设计的按日检查制度。为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我们实行对课程设计每日的签字检查制度。按照预先制定的任务计划,对照教师预做的“标准答案”,按日检查,并将每日检查结果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5.发现问题,及时解答并进行整理。在课程设计指导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回答了事,更要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常见问题集,为今后课程设计指导积累资料。

篇4

2.电力工程预算编制审计中存在问题

2.1预算编制程序过于陈旧我国一些电力工程中,采用的预算编制程序比较陈旧,而且制度的细化程度以及约束力不强。很多预算编制工作程序都是从中央财政下发的,电力工程的种类比较多,传统的预算编制文件灵活性不强,如果按照相关文件直接进行预算编制,则会出现集中编制的现象,而且并未将预算编制列为财政工作中的项目。电力工程中的很多部门,还采用基数加增长的方式进行预算编制,这种方法对资金的分配并不合理,而且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部门对经费的需求,并不与经济收益成正比,而且取决与原来的基数,对于部门的实际工作联系不大。长期采用这种编制方法,会使预算支出与实际出现较大误差,还会降低经费的利用率,造成预算编制不完整等问题,不利于电力工程的长期发展。

2.2预算编制数据的偏离度过大在有的电力工程中,预算编制审计的方法存在一定问题,使得预算编制数据出现了加大的偏差,这会使预算出现较大的变动,在追加税收预算金额时,会降低预算的严谨性,使预算编制缺乏实际的意义,这也不利于对政府部门对经济发展计划的规划。出现这类问题,与税收预算变动有一定关系,还与政府部门预留过多的资金有关。有的地区,政府追加税收的频率过于频繁,使得预算编制缺乏约束力,这一现象不利于审计工作,而且增加了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容易滋生腐败问题。2.3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我国电力建设的预算体系与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的联系,使得电力工程的预算编制审计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以及监督约束的机制。电力市场以前处于计划经济环境下,上报主管部门审定批准后工作即告结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主管部门或所谓的项目法人叫怎么编就怎么编,预算结果无人考核和监督。

3.完善电力工程预算编制审计的建议

3.1制定和完善预算和预算编制审计的法律和规定在现有的审计法规中,没有直接和具体涉及预算和预算编制审计的内容,也就是说这项审计缺乏充分的法规依据。而审计实践的发展和需要是审计法规制定和调整的基础因此,目前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建立健全预算和预算编制审计法规在这方面,应循序渐进,待时机成熟再将有关内容充实到审计法律、规定中去。

3.2确定预算和预算编制审计的基础目标和主要内容预算和预算编制审计的基本目标是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所谓合法性是指预算编制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和有关原则。科学性(合理性)即是否对预算收入的增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支出的安排是否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能否在现有财力的基础上满足公共需要,资金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预算支出结构是否优化,预算编制方法是否科学完整性是指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内容是否完整。预算和预算编制审计的主要内容有,预算编制是否符合《预算法》等法律法规,是否坚持了量人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等。

3.3建设预算管理系统建设预算管理系统应从资金的使用和控制2个方面确定完善的管理层次和监督程序,建立企业内部完整一致的造价控制及监督约束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在技术上,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建设预算管理系统,同建设预算编制方法系统相结合,设置同计划、财务、物资、施工等部门的网络接口,同时完善部门管理职能,利用资金使用的反馈累计和限额预警系统,对投资使用进行有效的帐户式分类管理,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建设预算管理系统。

篇5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是资金管理的基础,是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和评价。实施科学的预算管理,能够保证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具有计划性、科学性、效率性和合理性。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在自己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制约了资金的科学使用。首先是事业单位对资金预算的前期准备工作缺乏计划,造成资金的预算编制不够详细、具体,没有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制度,这将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拨款、上年度结余没有纳入年初预算,预算外资金未纳入部门预算当中,事业单位预算严重超支等问题。另外,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存在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财政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监督和内部控制,造成财政资金被挪用、挤占,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发生和违法乱纪行为,影响资金使用效益。最后,缺乏对预算管理结果的评价,财政资金在使用之后,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造成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得不到科学评价和反馈,不利于持续性的事业单位资金管理。

2.资产闲置和资金沉淀问题严重

事业单位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在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事业单位习惯于争投资、争项目,盲目追求资产的最大化,在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过程中,重复购置或者盲目购置固定资产,造成严重的资产浪费,许多固定资产多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的状态,没有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往往受到个人动机影响,造成盲目的投资和资产购置,脱离单位实际使用情况,不利于财政资金落到实处,发挥最大效益,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另外,一些事业单位出于部门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置公共利益于不顾,最大限度的为单位争取财政资金,造成严重的财政资金冗余、沉淀和浪费,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方式,资金的使用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不利于财政资金的保值增值,造成巨大的浪费。

3.缺乏高效的内部外考核评价机制

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事业单位尚未就内部审计部门进行专门设置,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制约了内部审计对财政资金管理的监督效率的发挥。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权限范围受到了限制,影响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内部审计开展,不利于高效的内部审计控制。另外,内部审计大多处于事后监督,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这严重制约了审计作用的发挥,给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带来诸多不足。就外部监督而言,外部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多重视对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的事后审计和监督,对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和资金控制水平进行实质性的监督和检查,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制约了事业单位资金的保值增值和运营增效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对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措施

1.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事业单位提供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效益,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应当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多渠道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加以控制,维护财政资金的安全,保证财政资金高效使用,有效实现财政资金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使用和管理。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促进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和计划性。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单位的运营情况和外部环境制定自身的资金使用制度和条例,建立完善的资金审批制度,合理的控制事业单位的项目资金支出和固定资产购置等经费支出。另外,应当树立科学的战略发展目标,明确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和运行目标,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在事业单位战略目标的保证下,在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的支持下,事业单位才能够科学、合理、高效的使用资金,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实行问责制度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资产闲置和资金沉淀等我问题,制约了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和管理效率的提升。因此,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注重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运营增效,激活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首先,应该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筹集效率,降低资金的筹集成本。其次,应该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的监管,避免出现盲目采购和资产闲置的问题。再次,应该规范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审批程序,设置专门的资金管理人员实施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流动管理,避免专项资金遭到滥用和挪用的行为,实现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升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财政资金的集中核算,设置专门的资金管理账户,促进资金的使用效率的最大化,避免造成资金沉淀和资金冗余。另外,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履行资金管理问责制度,保证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都得到高效稳定的监督和制约,对资金使用部门的负责人开展责任问责制度,明确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的权责利,加强彼此监督制约,促进资金合理高效使用。

3.加强资金预算管理

在资金预算管理方面,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使用目的,制定科学的资金预算管理,结合上年度预算管理的问题和收支明细,制定本年度的资金预算管理。充分的考虑资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的、充分的预算编制计划。对专项财政资金的使用要建立专门的项目库管理制度,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事先科学的分析和审核,为预算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另外,应该提升单位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加强预算控制,并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以检验资金使用的效果和效益。

篇6

在我国,不同区域内的工程造价费用也不一样,甚至会出现非常大的区别,这也就督促了相关单位必须要进行一个统一的规划。在这几年我国不断改善配电网系统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的发现,随着各地电网的普遍开展,配电网工程的造价核定、资金的投入,及其某些隐性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原定额标准与市场经济严重不协调,我们必须要加快速度进行配电网工程造价的改革。

1.定额编制的原则要明确规定出来,有关部门在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来反映整个实际造价过程。同时,在工程造价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当地的具体情况,根据气候、环境等等情况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选择适合当地的工程造价;

2.在进行工程施工之前要非常清楚的了解施工图纸,并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工具、材料等等都要事先进行详细的检查,保证质量都是合格的才能够投入使用,这样就避免了资金大面积浪费;

3.整个施工过程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与统筹,将有关数据由专业人员进行详细的记载,及时反馈施工状况,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预算费用合理规划

工程造价是工程预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整个工程的成本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工程造价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收益。

1.对市场的具体行情进行一个整体分析,根据工种的不同,合理分配工资,充分做好人工费用的管理。并且,在施工之前要将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全部考虑在内,加强对于预算的成本控制;

2.在材料费到最低,对于工地转移或者材料运输产生的间接费用,也不能够忽视,要加强重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计算预算费用的时候,要合理的规划预算费用,其主要过程可以从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等这几个方面来着手。同时,还需要根据工程验收的实质标准来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规划,千万不能够自主的进行改动,否则极易引起较大的误差。对于施工的过程,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根据要求进行材料和人员的分配,做到资源的优化处理,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计量单位要合理使用

在进行工程计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计量单位的使用,成本核算部门在进行预算的时候首先就要检查计量单位,严格根据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来计量预算定额。目前,我国的计量标准是:若计算单位是以千克来计算,那就要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的2位数;若是面积单位,同样也是要精确到小数点后的2位;若计算单位是以吨来计算,则是要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若是针对相关的机器设备的台数和套数等,则是要选用整数。一般情况下,若是在小数点之后的2位或者是3位要选用四舍五入的方式,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定,就可以直接按照国家现行通用的标准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很多人都觉得计量单位不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其地位却是不可忽视的,若是某一个小数点存在误差都极有可能导致整个施工过程存在问题。所以,在选择计量单位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严谨、认真、仔细,并且,相关的操作人员也要有着极高的自身业务素养,真正从提高配电网工程的实施安全上出发,充分保证整个配电网都是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四)加强监管环节操作

最后,加强监管环节的操作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的监管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员来对此进行管理。但是由于个人自身素质存在差别,其管理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善:

1.施工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为了不耽误工期,就要做到不能让施工人员消极怠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让权力较为集中,这样极易引起部分工作人员好逸恶劳,最好是要做到能够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尽量将任务分配给每一个人,将工作明朗化。

2.要对资金进行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每一次的花销都要有相应的真凭实据,公平公正公开的透明化管理。在资金的开销管理上,要进行一个奖励机制管理,对于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的施工单位,进行奖励机制。同时,有关部门在资金管理上一定要加强力度,既要能够高效率的完成配电网工程项目,还要保证能够将资金有效的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资金的最优化使用,进而完成工程预算的定额编制,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篇7

在计算电力工程的价格时,一定要具有统一性,在遵守规定价格的前提下进行清单计量项目的制定。在整个过程中,计价标准一定要统一,不可出现计价标准互相不同,不统一的情况。在我国,目前在对于电力工程的预结算的价格管理方面,还是没有形成固定而且统一的正规市场体制。所以,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竞争力,要科学的管理市场的公平竞争活动,使得企业的能源资本尽量做到节约使用,在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对能源资本的损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2鼓励企业自觉报价

应该鼓励电力企业自觉进行呈报价格,投资企业要具备自行设定价格的能力,电力企业单位则要做足市场调研,得出结论,然后再依据调研所得的市场价格,在此基础之上考虑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经过多方位的考量,最终确定价格。除此之外,投资企业还可以根据工程造价有关部门给出的参考价格进行定价。经济的全球化在电力行业里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使得电力工程逐渐的向国际化的模式靠拢,从而使得市场竞争体制不断地全面化。所以,结合此种情况考虑,就要求电力工程结算编制一定要严格的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这样做不仅仅在一方面保护了电力工程的质量,保证电力工程的进度,而且在另一方面,还在行业内形成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投标环境。

3电力工程预结算还需法定性

除了以上的两个特点之外,在对电力工程预结算时,还要具有法定性能。这是因为在各个环节上,电力工程的价格都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的减轻了电力工程预结算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二、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中所存在的问题

电力工程预结算虽然在大力的发展,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在电力工程预结算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下就对电力工程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

1电力工程结算编制缺乏监管力度

在我国目前的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在监管上的力度还不够,在电力工程预结算编制的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但是却没有问责制度,更没有较为系统完善的奖惩制度,工作出现失误以及工作不负责任造成的损失也不需惩罚,工作出色也没有奖励,这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在管理编制预结算报表的单位缺乏合理的控制;再者,组织施工单位的员工的思想认识还跟不上,综合素质并不高,以上种种都是可能导致电力工程预结算有过多估算的原因。在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些工程的周边环境过于复杂,在对地质进行勘查时准确性不够,在设计思想上,还延伸不够深入,技术水平方面还有所欠缺,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再三调整设计的情况,另外,在施工现场的勘察以及认证逐渐增多,在工程竣工时的基础资料上并不够详尽,这容易使工作人员出现工作上的疏忽。

2二次复核容易出现问题

在对电力工程的质量进行二次复核时,有些工作人员将包含在内的工程质量内容重复复核,而对于那些需要重新核算的工程质量内容却忽略掉了,出现严重的二次复核失误。因为在签订合同时,合同的条款缺乏对双方行为约束,有些条件上,双方的要求条款还存在一些偏差,这使得施工方可以有意的进行重复核算。尤其是在工程承包中,有时候对承包范围以及承包条件没有进行详细的要求,所以会造成所谓的“按实结算”。

3材料市场存在不健康竞争

近些年来,电力工程材料的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经济增长被大大带动,但是在这个市场中,却没有对材料的价格有一个合理的控制,所以导致了目前电力工程材料市场的不健康的竞争,材料价格上下波动情况严重。实际的电力工程中,材料价格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0%,这个比例十分巨大,所以在控制材料价格这个方面对电力工程预结算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良性的调控会提升电力工程的效益。

三、提高电力工程与结算编制质量的具体办法

在电力工程预结算的具体工作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这对预结算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使得工程的应得利益不受到损害,每一个施工单位都要高度重视预结算的编制质量,以下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办法。

1平衡各相关方的利益

现在,电力工程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为了稳固企业的市场地位,就要中标,但是对于中标的工程是否有利润,这将会影响企业的向前发展,而且这也和企业自身的经营与决策、正常的经营都有莫大的关系,基于此,企业要做好对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平衡,使各个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处理良好。在严抓投标工作的同时,还要为电力工程预结算的工作安排综合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使投标工作能稳定顺利地开展。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以设置合理科学的奖惩制度,要对工作人员的成绩进行严格的评价。

2提高预结算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准

要达到做好预结算工作的目标,最根本的就是用业务水准最好的员工。所以预结算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扎实的业务水准。预结算工作人员要熟悉掌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知识,能够快速的对定额工程的单价进行转换计算。要一直关注市场上计价的最新信息,而且还要认真的对工程现场的工作进行观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应该定期对预结算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令员工的专业知识得到强化。

3拟订合同要慎密

工程的展开是基于合同的,所以工程的建设结果与合同就有很大的关系。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虽然业主在该行业占者主导的地位,但是也住在制定合同时不能扩大自己的权力,削弱自己的责任,不能违背合理分配财务风险的原则。所以,企业在制定合同时,一定要认真谨慎,认真的对法律条款进行分析,在合同中一定要严格明确的对双方的责任进行划分,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篇8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预决算作为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手段,在工程项目招标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考核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我国建筑领域自身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在进行预决算的时候产生了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失控,而工程预决算编制管理和控制的有效应用,能充分实现企业工程建设的利益最大化,使工程项目的经济收效和整体功能提升,构建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工程预决算编制,从而推动工程的整体运行。

1工程预决算编制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1 管理理念的相对落后

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工程预决算编制管理难以实现突破的关键所在。没有对工程造价进行全程的动态的分析认识并进行管理和控制,一些地方的市场观念淡薄,对项目建设的管理上沿用老套的方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对材料市场价格的监管,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转为市场调节,市场现行材料价格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市场起主要的调节作用,市场价格的管理是动态的管理,其中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就会严重制约着经济评价的实施。

1.2 计算管理的重复运用

在工程项目的具体管理中,由于受到地域特征、自然条件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地勘测量的过程中,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勘测的过程中难以实现准确的把握,造成与实际的需求相脱节,造成项目施工中建筑的材料供应不合理,设计不能有效连接,技术上存在偏差等一些不良现象,特别是有且企业管理不严格,在竣工资料上没有完整记录,造成施工单位预决算编制人员重复计算,甚至还有漏算的现象,这样就会影响到施工企业的整体效益,造成更大的过程预决算偏差。

1.3 价格管理的无序混乱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管理和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偷工减料,就会给施工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甚至危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有效控制材料价格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价格管理相对混乱,基本处于无序发展状态.随着项目建设的整体推进,有些工程的建设主体性很模糊,在体制上存在不健全的机制,蛮目的干预、臃肿的机制造成项目建设中支出更多的高于造价预算,尤其是当前一些造价工程师缺乏职业道德,不能把守自己的造价预算底线,从中谋取利益,致使建筑工程造价运营上存在整体的病态化,严重影响建筑经济评价准确性和真实性。

2 概述工程预决算编制中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表现

2.1 精打细算的经济评价方式

精打细算是实现资金最大化的有效方式,在工程项目建设上,预决算编制是细化工程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是绝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手段。综合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成本预算,包括开工、施工、完工等各个阶段,制定可行的资源计划,对人力、设备、材料、能源、设施及其他各种资源等进行估算,包括初步项目成本估算、技术设计后的成本估算和详细设计的成本估算等几种不同精度的项目成本估算。对项目建设全过程成本估算更要精准,对开工阶段编制预算、施工阶段落实预算、工程竣工阶段编制决算有全盘考虑,精确估算项目总成本,并将其分摊到项目的各项具体活动和各个具体项目阶段上。

2.2 实践操作的最佳施工蓝图

工程预决算编制,可以通过对图纸会审记录,在掌握全部内容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尤其是对现场施工的严密勘测,可以依据实践的施工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造价要求,对全部施工的图纸进行翻新、修改和订正,从而实现在浏览全图的基础之上,对施工的基本概况、材料等多方面的要素形成细化的施工项目,包括对施工中CAD图纸的绘制,表示方法的运用、钢筋及门窗的统计数量,都有一个精准的描述,能为施工项目提供最佳的施工蓝图。

2.3 统筹法原理的有效应用

在工程预决算编制的管理中,实现统筹法计算原理的有效应用,也是一个不可少的内容。统筹法计算式施工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施工项目,在结合项目建设参数的计算范围,并在一定的计算规则之上,通过以简化计算、化繁为简为目的而确立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譬如一些工程项目在施工完成之后,建立整体装饰的预决算,从而可以采取统筹法计算的原理,对在装饰过程中必须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墙面的整体规划等多方面有一个统筹管理,并针对每一个环节,做好详细的标注,从而形成清晰、快捷的项目建设整体结构。

2.4 运用工程量计算手册和计算表格

工程量计算手册和计算表格由本地区常用的定型构件、常用系数统计整理汇总而成,比如砖基础中的大放脚、土方中的放坡等均在手册和表格中,记住常用数据和公式,正确使用预决算编制相关的软件工程量计算公式,以及利用预决算软件,以轻松获得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汇总表、工程预决算价格表以及材料分析表等。同时还要及时清理施工图,防止重复计算和漏算,减少翻阅图纸的时间。

3 探讨工程预决算编制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方式

3.1 严格控制,完善工程预决算编制的方法运用

要想实现对过程预决算编制的有效控制,就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从制度、行为、技术、素质等多面形成整体的推进模式。一是要掌握过硬的预决算编制的技术知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高素质的预算员是必不可少的专业人才,在实现工程建设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的情况下,预决算编制人员要有为公的思想和高超的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了然于心,做到对过程施工的技术要求、技术规范、施工图纸的全面掌握、变更的信息了解、各种标准图纸的精心编制等,在高度的责任感之下,严格标准,包括对材料等级、施工人员的有效安排,进度安排等有统筹的管理和控制。二是保持公正的预决算编制立场。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思想,在工程量的计算方面,决不可有任何的私心和谋取暴利的想法。譬如在楼面占用空间、沟通面积的大小,墙面中的圈梁和过梁所占体积不扣除,梁、板、柱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重复计算等,绝不有任何的偏袒和恶意重复计算的心理。三是巧妙的运用工程预决算编制数据的规律。在工程预决算编制的数据控制上,预决算人员要学会认真总结其中的规律性东西,仔细分析其中的原理,找出项目与数据之间的有效规律,细化每一个工程的项目点,服务项目施工的整体运行。

3.2 造价管理,实现工程预决算编制的动态应用

在工程预决算编制的管理中,可以实行全面的造价管理,建立动态管理模式,结合材料以及设备更新在价格上的调整幅度,实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预决算编制的有序进行,尤其是在取费标准和工程造价方面,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及时给予调整个应对措施,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3.3 执行准则,严格规范预决算编制的精准运用

在工程预决算编制的管理和控制中,控制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是实现工程预决算编制的主要保证,因此,必须建立在严格的执行准则上,在工程预决算编制的控制上,管理人员要有熟悉和精通工程预决算编制的基本准则,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对整提工程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项目招投标管理,严格依照编制准则来运行。

4 结语

为了使建筑工程顺利有序的开展,我们只有充分注重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探究的精神、勇于实践的魄力,与时俱进的完善预算定额,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用动态的管理机制完善构建统一的预算管理体系,才能最终使建设资金用到实处、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根本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一、影响工程投资的几大因素

1、材料预算价格

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到的材料品种繁多、规格各异,在编制材料的预算价时不可能逐一详细计算,而是将施工过程中用量最大或用量虽小但价格昂贵、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一部分材料作为主材,常见的有水泥、钢材、砂石料。硕士论文,要素。

在计算材料预算价格之前,应认真收集基本资料,使编制的材料预算价格符合实际。通常需要根据工程所在区域建筑材料状况、对外交通条件以及已建工程的实际经验和有关信息,根据节约资金的原则,选择合理的供货地点、各种物资供货比例及其材料的价格、合理的运输方式等。硕士论文,要素。

砂石料在建筑工程中用量大,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在编制其单价时应深入现场调查,认真分析地质勘探、试验、设计资料,掌握其生产条件、生产流程、运输方式,正确选用定额进行计算,以确保砂石料单价正确可靠。硕士论文,要素。

2、费率取用标准必须符合现行规定

在编制不同部门的概预算时,必须按各自有关部门的定额和现行规定、编制办法编制概预算,不得张冠李戴。

3、正确使用定额和选用定额子目

在编制工程概预算时,由于设计阶段不同,选用的定额也有所不同,在各阶段定额不全的情况下,要注意定额的正确套用。

在选用定额编制工程概预算单价时,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机械设备配置、运输距离,选定条件相符的定额。同时,要对定额的总说明、章节说明及附录内容认真阅读掌握,熟悉各定额子目的适用范围、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的定额系数的使用方法。

由于每个具体工程项目施工时,实际情况和定额规定的条件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时按照定额规定,允许换算的进行换算,不允许换算的只能按定额选用,不得随意调整。

在使用定额编制概预算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现行定额的变化和有关费用标准、编制办法、规定的变化,做到始终采用现行定额和规定。

4、工程量计算

工程量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原因之一,工程量计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综合经济指标的准确性。所以工程量的计算,必须按《建设工程工程量决算规范》(GB50500-2008)及(青海省消耗量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结合设计图纸进行计算。

5、科学求实

概预算专业人员在编制概预算时,应坚持原则,科学求实,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工程设计及施工条件,正确应用定额和现行规定,做到量足、价适、费准确,坚决制止巧立名目、高估冒算及搞“钓鱼工程”概算。但又不能少算漏算,要打足投资、不留缺口。

二、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的措施

1、加强管理

为了提高概预算的编制质量,把对概预算的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变“把关型”为“预防型”,找出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容量出错的原因,对概预算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以防患于未然。同时变“把关型”为全过程的全员全面管理,严格贯彻执行“3个环节”管理程序(即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品校审),根据概预算编制过程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综合单价法或工料单价法进行。把影响概预算质量的制约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防为主的自我质量控制,同时建立“质量信息卡”,对中间检查出的问题逐项记录、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从而达到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的目的。

2、提高人的素质

在过去的传统质量管理中,对质量的认识倾向于狭义的质量概念,对人的素质、工作质量重视不够,概预算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心,费率、小数点、数字位置颠倒等出错,会致使全部编制都要返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影响概预算的编制质量,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检结合,重在提高”的管理原则。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重点抓人的因素,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提高工作质量,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由于建筑工程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施工因素千变万化,施工方法多种多样,就是对概算非常熟悉的编制人员,在工作中也难免会有一些和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棘手的问题,加之目前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必须查阅大量资料,重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较好地完成概预算工作任务。硕士论文,要素。所以,提高人的素质、加强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

3、严格按编制规程概预算

概预算编制遵循一定的编制程序,既:(1)搜集资料,拟定工作计划;(2)计算工程量(3)计算单价(4)编制单位工程概算并汇总得到单项工程、工程项目概预算。

4、应用计算机进行编制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是一项连贯性强、抄录计算量大且非常烦琐的工作。硕士论文,要素。在以往的手工编制工作中。概算编制人员不得人员不得不在大量的定额条目及各种计算表之间进行反复抄录和校对,在大量的简单重复计算工作中耗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但效率低、速度慢,而且经常出错,与相关专业的设计工作很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改进和提高概算的编制手段非常重要。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已普遍采用招投标形式,也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能及时准确地编制工程控制价和投标价。这些都要求计算编制工作有较大改进,要改变传统手工编制方法,利用计算机这个现代的工具和预算软件辅助完成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是很有必要的。

这是提高概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5、编制过程中应注意的

(1)人工土石方工程中运距的计算,要按上下坡折距(见定额附录中的规定)计算准确,特别挖填方折距应取其重心位置,千万不可按最大深度乘折算系数,且折距后应按定额中的运距单位计算。硕士论文,要素。

(2)洞挖石方中洞内与洞外的运距要分别计算。

(3)土石方运输应“装、起、卸”的运距计算在内,否则容易重复计算。

(4)编制单价表在综合几个定额时,要注意其计算单位,不同单位必须划成同一单位。既要注意自然方、松方、实方之区别,其相应的折算系数在定额附录中均有,应熟悉并掌握。

(5)危险品运费计算不仅单位运价高,而且必须考虑毛重系数1.35和不能满载系数0.8(指公路运输)。

(6)定额规定的高程系数,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高程调整定额;否则,高程对人工、机械效率的影响就会忽略,造成工程概算不准确。

篇10

【关键词】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预算;预算编制

0 引言

“重点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1]。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教育资源相对于发达国家或世界平均水平而言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的教育资源还十分有限,因而采取择优加强的策略,对一些大学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科在人才培养和学科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无疑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可以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突出重点。项目经费的预算及管理成了项目建设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预算编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预算的必要性分析

重点学科建设作为项目进行建设,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探索学科建设的一项创举。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相关政策的要求,各省各地区十分重视国家、省级的重点学科建设,投入很大,有些地区和部门甚至从地方财政中拨出专款支持重点学科。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我国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设的资金主要是由财政支出,那这些资金怎么用的,用在哪了,用了多少等问题都是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的,而项目预算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项目预算是指用货币单位表示未来某一段特定时间内,项目资金及资源取得及运用的详细计划。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预算,就是指重点学科就所获得拨款做的详细运用计划。由于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比较复杂且难度较大、周期较长。所以对项目进行预算管理十分必要,有关部门可以以预算的手段,对项目建设进行预算管理。一般的流程为:完成项目可行性论证并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复后,有关财政部门会将投入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控制数给予该建设单位,同时要求建设单位编制该款项用途的详细计划,此后工程的经费使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进行,并在最后的绩效评价中给予审计及评价。这一过程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是控制投资的主要途径。教育投资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消费性投资,往往不讲究投资效益,这就造成了一些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条块分割、运用效率低下等现象。然而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所收益,这里的收益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所以教育投资也一样必须要讲究效益。一方面,重点学学科建设的专项经费来源于国家税收收入,属于人民的公共财产,有关建设单位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预算,让人们清楚资金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对经费进行预算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控制执行偏差,避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2)预算是项目过程管理的依据。预算及预算管理是对项目进行过程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通过规范预算及预算管理加强工程过程的监管。这样有利于控制项目过程,如果出现差错可以早纠正,有利于避免专项经费的浪费。

(3)预算是项目绩效管理的内容。从财政工作的角度来看,进行预算管理是实施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既符合有关财政工作的法定程序,也体现了财政工作的严肃性。因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采取的是项目管理的办法,在项目的最终评价将采取项目绩效评价的办法进行评价。而预算将是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绩效评价通过分析预算及绩效间的关系,作为判断下一步工作的依据,这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2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预算编制的难点分析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是属于教育事业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教育事业具有长期性、持久性和公共性等特征,而且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编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预算时不能简单地套用项目管理办法。因此,在实际工作展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困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标准及目标不明确。在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里,各项投入和支出无法准确计算,基于学科建设的这种特殊性,学科投入和产出目标也具有难确定性。对于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人才队伍甚至社会公誉度等。投入多少才能得到产出的成果,什么时候以及出什么样的成果,都是未知数。也就是说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预算缺乏一个确定的标准。

(2)预算平衡很难把握。在编制预算时,必须平衡学科内部的不同诉求。而维持学科发展、促进学科进步的资源需求越来越大,因而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资源往往也十分有限。学科内部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预算编制者为容易将整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预算变成教授分钱,难以真正突出建设重点,这是学科编制预算面临的另一个非常实际的难点问题。

(3)预算编制人员水平不足。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预算编制往往由学科带头人或者学科有关工作人员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编制。但大多数学科带头人或者工作人员并非是财政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对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及市场情况不是很了解,这给编制预算带来极大不便。预算编制者往往要花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一个并不是非常准确的预算,这也是编制这一规划的另一难点。

(4)预算编制影响因素多。预算编制不仅受预算目标、标准、内容及预算工作人员的影响,还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有关部门财政支出、报账的规定、利率、汇率等因素。因此,编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预算,要尽可能多地考虑一些外部的因素。

3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常见问题分析

因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经费预算在编制中面临许多难点,这些难点也导致项目预算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一些问题。

(1)预算的依据不足。由于投入和产出目标的难以确定,不少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在编制预算时,往往采取一种较随意的态度。很容易将目标设定得过高或过低,而在投入方面则乱要价,缺少明确依据。预算的缺乏依据,造成经费分布严重不合理,这使得预算编制及预算管理变得毫无意义。

(2)预算缺乏重点。预算缺乏重点,导致项目经费使用效益低下。对学科来说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是很重要的资源,应该珍惜这些学科专项经费,可以通过集体决策做好有关预算,争取将学科建设经费用在刀刃上。但事实上,不少学科在编制预算时,往往将学科建设的专项经费当成是项目经费,喜欢将钱分散使用,将可贵的资源化整为零,没有发挥好专项经费的最大效益。

(3)预算缺乏事前审计。不少预算决策者,对于市场情况不了解,且缺少深入调查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采用常见的约数成本进行预测,最后可能由于约数误差大导致整个预算不准确。而如果能在对学科制订预算前做事前审计,则可以防患于未然,有利于对计划、预算以及投资项目实施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利因素及时纠正和剔除,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或效益不高。

4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制的原则分析

由于各学校、各学科的实际情况不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预算的编制没有一定的标准模式,但在编制预算时,可以参考一些共同的原则。

(1)预算应结合重点学科的长远规划。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专项经费的提供在于提高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尽管投入和产出难以确定,但学科发展方向是相对稳定的[3]。因此,预算应尽量参考学科的长远规划,保证经费投入方向和用途落实到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

(2)坚持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相结合。随着学科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学科资金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所以在学科资金安排上,要优先投入学科急需方向,当然也要适当兼顾学科内部各方面的需求。

(3)坚持项目投入成本与效益相结合。学校在做预算编制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效益性。不仅要对预算编制人员加强普及预算知识相关知识,而且要做好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工作。其次,要开展全面系统的调查,全面掌握预算的基础资料,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5 结语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预算编制是一种系统、复杂、难度较大的工作,对此进行项目预算管理非常有必要。论文在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预算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预算编制的难点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给出了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预算编制的原则。最后,希望论文的研究为相关科研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篇11

论文摘要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是提高高校整体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中美高校预算管理的比较探究,提出了如何借鉴美国高校预算管理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高校预算管理水平提高的策略建议。

高等学校预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高等学校日常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也是一个学校的规模和事业发展方向的综合反映。高等学校预算管理是依据学校预算,通过财务活动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方面的业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是高校有效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美国市场经济发达,高校办学历史悠久,在适应市场经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美高校预算管理进行比较分析,借鉴美国高校预算管理的先进经验,对于有效解决教育事业经费供需矛盾,提高我国高校的预算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高校预算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

美国高校普遍设有专门负责管理学校预算性资源的预算办公室,通过科学预算,随时向学校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及时和有意义的预算和财务信息;为学校提供财税、财务政策和实践以及管理和分析等高质量的财务咨询;管理学校及各单位预算的制定过程,最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活动。

(二)严格的预算编制及控制程序

美国高校预算编制的过程也是学校规划事业发展的过程,因此高校预算设有严格的预算编制及控制程序。美国高校预算年度一般为每年7月1日到次年6月31日,预算要提前一年编制,即每年4月份开始编制下一年度预算,层层审查论证,不断完善,最后报至州长,州长最迟必须在每年6月份确定各高校下一年度预算。州长批准的预算各高校必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更改。为严格控制预算,高校财务处下设有专门的控制办公室,校内各预算单位均设有预算员,负责执行本单位的预算,任何单位都不得突破预算。

(三)较高的预算编制参和度

美国高校在预算制定过程中,一般会应用参和法、咨询法等鼓励部门和员工参和预算编制,有的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由员工组成的预算和财务重点项目委员会,负责推荐校园的重点项目和相应的预算方案。

(四)“保障重点”的预算制定原则

美国高校在制定预算时遵循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预算中要优先体现校长的愿望,对当年学校优先发展和保证的重点项目要给予优先保障,从而使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促进学校发展。

(五)合理的预算分析法,灵活的预算调控功能

美国高校进行预算决策分析时,通常选择在办学宗旨、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一般支出水平等方面对等的、类似的同等院校作为参照物,采用对比分析法来评价高校预算决策的正确性。此外,把预算看作是学校对可用资源进行调控的经济杠杆,对于那些有社会需求、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增加预算,对那些失去社会需求或是评估成绩差的项目减少预算,以保证学校的正确发展方向。

二、中国高校预算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分级管理的预算体制

我国高等学校预算一般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预算体制,规模较大的高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预算体制。统一领导是指学校在统一的财经政策、统一的财务规章制度下,把整个学校的财务收支列为学校预算管理对象,制定统一的财务收支计划,实行统一预算,统一管理。集中管理是指在统一政策、统一制度的前提下,由学校进行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调整及评价分析的管理,从而形成财权的集中管理、财务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的集中管理以及会计事务的集中管理。分级管理是指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学校,在建立健全财经规章制度、明确校内各级各单位权责关系和学校统一领导的基础上,根据财权划分、事权和财权相结合的原则,预算分别由学校和各级各单位(二级单位或基层单位)分级管理。二级单位或基层单位只有相应的预算管理权,没有预算的调整权。

(二)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

我国高等学校预算必须在年度开始前编制,预算编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收入预算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勤俭节约等原则。也就是说,编制预算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也要考虑学校财力的可能,决不能超越财力的可能布置预算和搞赤字预算。收入预算坚持稳健性原则,意在核实收入,为确定支出预算打下基础,同时也避免产生赤字隐患。在编制支出预算时,要体现出预算年度学校整体的事业目标,突出教学、科研这一中心地位,充分考虑学校的财力,正确处理“基本运转”和“发展建设”的关系,在确保基本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合理布置事业发展支出。对于设备购置项目布置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年解决。对非重点项目,则要从紧布置。学校事业的发展、计划和预算布置,必须和国家计划和学校财力相适宜。

(三)多样的预算编制方法

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编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主要包括增量预算法,复式运算法、零基预算法等。增量预算法是指以上年支出基数为基础,增加相关的变动因素(如物价上涨因素、工资增长因素等),下达各部门预算指标的预算编制方法;复式预算法是把支出预算分为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两部分,在确保经常性支出的前提下,布置建设性支出;零基预算法是指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根据确定的目标,重新审查每项活动对实现确定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排出各项管理活动的优先次序,据此进行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分配。由于零基预算能够体现公平和效率原则,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因此,我国高校已开始使用零基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并且正在不断完善之中。

(四)“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

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可概括为“两上两下”。预算由学校财务处(室)根据各单位收支计划,提出预算建议方案,经学校最高财务决策机构审议通过后,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管理权限分别上报各有关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核定预算控制数(一级预算单位直接报财政部门,下同)。高等学校根据下达的控制数编制预算,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我国高校一般在年初编制预算,年内的工作按预算执行,但预算的准确性不高,财务部门不能有效控制预算。究其原因主要编制预算时的条件和执行时的条件发生了变化,无法按预算执行;各部门操纵预算;领导不严格执行预算,导致财务管理失效。

(五)严格的预算调整规定

我国高等学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一般不予调整;假如国家有关政策或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对收支预算影响较大,确需调整时,可以报请主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调整预算;其余收入项目需要调增、调减的,由学校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调减支出预算。

三、比较及启示

(一)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增强预算的严厉性

美国高校预算编制建立在近三年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历年支出情况,分析各项支出在预算中所占的比例,使得经费分配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并且采用依据学生培养成本分配经费的预算办法,使得各院系预算分配更加科学合理。相比之下,我国大多数高校采用增量预算法编制预算,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无法编制出合理的预算分配方案,一方面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另一方面造成了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合理控制支出,使预算失去了严厉性和有效性。虽然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推行零基预算法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然而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摘要:反映内容不全面,数据统计不完整、不真实;决策方案的制定和选择主观随意性较强等现象。美国高校预算年度和工作年度基本一致,而我国高校现行预算编制是按照公历年度进行,而学校日常工作是按照学期年度来布置的,造成收入实际使用会计期间和预算核算期间存在差异,增加了预算编制以及管理者监督和管理的难度。此外,许多高校都在每年十二月布置下年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时间较短,一些项目缺乏具体科学论证,预算编制晚、时间短造成了执行预算过程中要求追加经费的报告不断,冲击了预算的正常执行,影响了预算的严厉性。为此,应借鉴美国高校作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预算项目的特征和规律,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将预算年度和工作年度调整一致,增强预算的可行性论证,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建立有效的高校预算管理经济责任制,明确学校及下属学院(部门)各安闲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职责和权限,将预算管理的责任层层落实到位,使预算得到切实执行,增强预算的严厉性和有效性。

(二)强化预算意识,健全控制体系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在美国,高校预算编制有多方面人士参和协调、论证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一经法定程序通过即成为法律性文件,必须严格执行。而在我国,预算编制基本上是由财务部门一家负责,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几乎没有其他部门的参和论证,上至领导下至教职工对预算的重要性熟悉不足,甚至漠不关心。其结果导致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凭经验靠感觉核定支出现象严重,既不准确又影响预算的权威性。大多数高校在预算下达后,没能实施监控、跟踪管理和指标考核,财务部门对各院系的预算执行情况心中无数。事中没有制定有效的控制制度,事后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不够具体,未能建立完整的预算控制体系,难以令高校的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造成的变化进行快速反应。为此,借鉴美国高校做法,设置校长直接领导,由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参和的预算管理机构,使预算更切合实际需要。同时,彻底更新财务人员及广大教职工的预算观念,提高全员预算意识,鼓励他们发扬主人翁精神,主动参和预算管理,为学校领导层的预算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建立健全预算控制体系,预算一经确定并通过审核后,各部门应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增减收支项目,如遇非凡情况确实需要调整预算的,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以维护预算的严厉性。财务部门要及时把握预算执行进程,严抓收入、支出、预算平衡的实现。

(三)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适当分离

篇12

1.1教材建设

概预算课程受行业政策法规影响大.如铁道部、交通部颁布的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行业定额总是在进行阶段的更新和完善.我们依据2006年《国家铁路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2007年《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2008年《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等最新取费文件编写了《铁路与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原理与方法》、《铁路工程概预算》等教材。并开展(交通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等教改课题,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点研究。教材建设中不仅体现知识和观点的更新.更注重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的问题。

1.2课程重构

课程重构是教师和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理解对法定的课程计划和内容进行增减与加工的活动。《交通工程概预算》课程的重构包括首先给学生补充交通工程识图的基础知识:其次结合目前工程领域的发展,及时补充速铁路、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知识:再次为创设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课堂讲授与教师辅导、课外实践、课程设计竞赛活动相结合。

1.3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课程前通过生产实习(3周时间在铁路、公路施工现场进行实践),掌握交通结构的基本构造和施工方法,对施工组织形成直观的理解和认识在课程设计环节。通过任务下达、学生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去完成某单位工程预算编制。在毕业设计环节学生要结合工程真实课题完成某交通工程施工组织及概预算文件编制以上环节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平台。

2交通工程概预算教学方式的改革

2.1教学方式的改革

依据课程重构的内容开展课程多媒体教学.可在教学中方便地进行预算软件的操作演示、工程现场施工工艺的观摩、工程实际预算案例的讲解.并能够及时把教师科研的创新与学生共享课堂教学过程控制方面.通过积极采用启发思维式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设置问题,开展讨论.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同时尝试学生考核评价形式的改革.采用课堂参与度、研讨论文撰写、实际动手操作、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

2.2教育环境的创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