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时间:2023-08-23 09:19: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篇1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0-0040-04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通常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或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反映。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质与量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在“量”上有高低之别,而且在“质”上也有“适度”与“不适度”之分,具体的测定标准是根据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与国家政治功能的发挥相适应,是否与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从质与量相统一的角度来说,社会保障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不能超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更不能超越社会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必须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相适应,必须既能保证社会稳定,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既有利于社会公平,又有利于提高效率,保持社会经济活力;既能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又能激励公民的劳动积极性;既能提高公民素质,又能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关键要素,直接反映着社会保障资金的供求关系,并间接反映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状况。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有上升趋势,但其必须同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保障水平应该适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具体的社会保障实践中,考察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比较分析1998~2008年间辽宁省和全国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状况

(一)辽宁省社会保障总体支出状况

1998~2008年辽宁省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都逐年增加。全省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由1998年的35.4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89.62亿元,增长了554.1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2.45%。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由1999年的86.74元增加到2008年的1388.62元,增长了1301.88元,年均增长31.96%(见表1)。社会保障总支出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都呈高速增长态势,且增长比例基本同步,尤其在2004年之后,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20%以上,表明近年来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需求正在逐年增大。

(二)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状况

1998~2008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9579.87亿元,增加了2.47倍,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八个国内生产总值过万亿元的经济大省,经济的稳步发展为社会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社会保障支出也逐年大幅度增加,10年间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增长了554.14亿元,增加了15倍左右。与此同时,1998~2008年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1998年的0.91%,上升到2008年的4.38%,增加了3.47个百分点。在2000~2008年间,社会保障水平保持在2.37%~4.38%之间。虽然社会保障水平各年增长幅度不一,有些年份增长幅度相对较低,但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上呈递增趋势,社会保障水平能够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社会财富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比例逐年增大(见表2)。

(三)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全国比较分析

1998~2008年10年间全国社会保障总支出增长了14518亿元,增加了6.57倍,年均增长率为22.43%;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16267.7亿元,增加了2.56倍,年均增长率为13.55%;社会保障水平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除2004年稍有下降外),各年社会保障水平均处于2.62%~5.56%之间,10年间全国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为4.45%(见表3)。

辽宁省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规模增长了15倍,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但辽宁省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全国社会保障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见表4)。从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轨迹来看,10年间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一直处在0.91%~4.38%区间,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仅为3.15%,比全国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辽宁省2008年的社会保障水平还略低于全国2002年的社会保障水平。

二、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判断

由上述分析得知,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在1998~2008年10年间辽宁人均GDP值均高于全国人均GDP(见表5),说明辽宁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高一低”现象凸显了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矛盾。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不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要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从表5中可知,虽然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要低于全国社会保障水平,但是部分年份尤其是2005年之后,辽宁省人均社会保障支出要略高于全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这与其独有的重工业城市特性以及2000年后做实个人账户有关。为了解决大量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做实个人账户问题,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出对辽宁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辽宁省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其社会保障水平低于全国社会保障水平及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

为了测得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若达到全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度需增加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值。本文选取以下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记为X;人均社会保障支出,记为Y。选用1998~2008年全国人均GDP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等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Y=-208.079+0.064X

R2=0.993,F=1192.212?熏Sig=0.000

回归方程判定系数R2=0.993,F统计值也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及解释能力较强;相关系数R=0.996说明模型变量间相关程度较高,且为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自变量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当人均GDP增加1000元时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应该上涨64元。

把辽宁省的人均GDP数据代入上述回归方程,得到相应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在此,称之为理论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并与辽宁实际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作比较分析(见表6)。

由表6可知,测得的理论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均高于实际支出,且两者的绝对差额呈现逐年增大的态势(见图2)。绝对差额由1998年的307.74元,减少到2001年的195.36元,但此后却逐年扩大,到2008年两者差距达403.81元。然而,相对比例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1998年的454.78%,减小到2008年的129.08%。可见,辽宁省若要使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则每年需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据测算,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应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30%左右。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1998~2008年间,辽宁省的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其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若要使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无论是社会保障支出总额,还是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增加。为此,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提高辽宁社会保障水平,并使其与经济相协调发展。

1.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缺失问题,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首要的应尽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企业、国家等主体的作用,保障各类人群的基本生活,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最主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基础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2.加快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针对不同制度扩大覆盖面时,需采取不同方式或措施。对已经有了制度安排的社会保障项目,要不断降低准入机制,从而使得制度覆盖更多人群;对正在进行试点的社会保障项目,要加快试点步伐,扩大试点范围,使更多的人被制度所覆盖;对制度缺失的社会保障项目,要尽快建立保障制度,弥补制度缺失,努力实现制度全覆盖。

3.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提高各项社会保障项目的待遇水平,切实有效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同时要建立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正常调整机制,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城乡人均收入、物价指数变动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做到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相适应,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4.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近年来,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然相对较小。应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逐年提高这一比重。同时,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整合各类社会保障投入,建立单独的社会保障预算体制,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的比重,逐步达到10%左右。最终,实现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穆怀中.中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41-42.

[2]米红,朱晓晓,方锐帆.社会保障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穴社会科学版?雪,2008(2):92.

[3]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555.

[4]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研究[J].人口研究,2003,(3).

篇2

一、我国四大主要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国土的71.4%,人口占全国的28%,而地区生产总值仅占17%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全国平均值的59%,不足东部地区平均值的一半。西部地区尽管不乏经济科技较发达的大城市,但从广域上考察,属欠发达地区。东北地区是1950年代我国工业建设的重点,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很大贡献。但因体制与结构双重矛盾的困扰,改革开放后跟不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步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有经济比重偏高、市场化程度偏低、企业设备技术老化,经济发展活力不足。中部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全国2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的80%,与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距。2004年以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了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东部地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引擎,其优势在于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作用明显。

二、因子分析模型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观测的变量表示,这个基本结构就是公共因子。一般因子分析模型:

其中εi(i=1,2,...p)是与Fi独立的,且E(εi)=0的与公共因子无关的特殊因子。

因子模型分Q型和R型两种,本文采取的是Q型因子分析。

(一)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数据的选择

在数据的选择上,我选择的是《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版,分别考察这31个省、市、自治区在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生产总值、城镇单位就业人数、职工平均工资、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价格销售指数、三废利用产品产值、教育经费及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城市人口密度这12个指标,以期能够通过居民生活水准、社会保护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全面反映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

(二)因子分析方法

由于年鉴中描述的指标是一系列相关的因素,并且选择的很多变量很多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GDP),所以我们不能采用简单的回归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则可以将系列相关因素综合为一个因子,因此,研究中我们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来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

第一,将所有变量做数据的标准化变换,以消除由于数据量纲不同导致的分析偏差(因子分析中SPSS软件可自动执行数据标准化,因此可不单独操作)。

第二,进行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以此确定因子我们所选择的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即,我们能否从中寻找阐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解释力度更高的因子。利用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 16.0对我们所选择的数据进行运算,从结果可以看出:KMO统计量为0.743>0.7,说明因子分析效果是适中的,再由Bartlett球形检验,可知各变量的各变量独立性假设不成立,故因子分析的适用性可通过。

第三,采用主轴法抽取共同因子,SPSS输出结果见表1。

表1 方差贡献率

表中右半部分是最后所抽取共同因子的特征值、所解释变异量及累积解释变异量的结果。由表可知,以特征值大于1为准则所保留的三个因子共可解释80.995%的总体方差。

由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在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生产总值及城镇就业人数上有这5个变量上有较大载荷,我们将其称之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第二公因子在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可支配收入、出院者平均住院日这三个变量上具有较大载荷,我们将其称之为生活品质因子;第三公因子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有较大载荷,我们称之为物价水平因子。

通过上述分析,最终确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收到三类因子影响,分别为综合经济实力、居民生活品质①以及物价水平。

三、发展水平的细分――聚类分析方法

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各省市发展水平的情况,现将上述的三个主要评价因子作为自变量,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作为因变量,对其发展水平作探索性聚类分析。

由于聚类分析中描述省市的变量(地区)只能使用字符格式,故将这31个省市在数据文件中的标签。

(一)聚类方法

在聚类时,采用了多种聚类方法,发现当采用ward最小变异法时,聚类结果能够很好揭示我国现阶段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采用的是探索性聚类分析,又考虑到我国四大经济板块,故在聚类时选取4类,则我国31个省市的发展水平可分为:

Ⅰ:北京、天津、上海、

Ⅱ: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广东

Ⅲ: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海南、重庆、四川、云南

IV:山西、广西、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这四类省市按社会发展水平由高到低排序。其中除了第一类中的聚类稍有争议外,其余三类的划分与我国现实经济情况较吻合。

聚类分析小结:

Centroid方法和Ward方法给出的结果比较相似,但Ward方法似乎是最适宜的,因为它得到的样本聚类结果对比度最好。在聚类时发现,采用不同的聚类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会不同,有时甚至差异很大,由此来看,聚类分析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在使用时要结合实际,选取较为恰当的聚类结果。

(二)聚类分析效度的检验――判别分析

用已分类的分组结果,进行判别分析。选择聚类结果Club_4作为因变量,提取的三大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判别分析。

SPSS输出的Box多变量齐性检验结果。由结果可知,BOX M值为40.26,p值为0.057,勉强可以认为满足显著性水平。

SPSS所输出的个别观测值重新分类结果请参见“判别分析.spv”。其中只有1组被错判,因而判对率为96.7%。其中被错判的是,在聚类分析中,被划分到第一组,这显然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

四、平衡各省市社会发展的建议

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这可以归结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评论指出,我国东、中、西部的不平衡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有其客观必然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各个区域间形成合理的经济发展圈,即把全局性的发展不平衡转化为区域间经济圈的均衡发展,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再由区域经济的合理分工走向全国经济战略的合理布局。

因此,要提高经济区域市场化、科技化、规模化和外向化的程度,推动经济区域联合开发向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方向发展。要进一步打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仍然存在着的程度不等的分割封闭状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区内区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真正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增加区域协调。

注释

①这里的生活品质包含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以及居民的医疗保障情况。

参考文献

[1]王保进.多变量分析: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3

论文摘要: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模、结构及社会化程度,我国农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农村东中西部收入及各地区内农民收入差距明显。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区分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分别进行设计,建立非均衡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探索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新途径。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地区间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起各地都在积极探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但由于制度设计缺乏可行性,总是问题多多或中途流产,以致1999年国务院中途叫停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设计、建立与地区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等方面着手,对我国建立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人。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模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施中需要国家给予财政支持,实施范围愈广,保障规模愈大,所需要国家财政拨款愈多。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由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模较大,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弱,其社会养老保障的规模、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在我国历年的国民收人中,消费基金一般占70%左右,而消费基金的大部分用于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的工资部分,只有大约占消费基金10%的部分用于社会保障,这一部分仅占国民收人的7%。而这部分的社会保障基金也只有小部分被用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很小,只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结构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结构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各种保险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需求受到抑制,也只能选择低水平的保险项目,无法选择高水平的保险项目,从而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结构表现为低层次性和不完整性。反之,如果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有充足的财力满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农民有缴费的经济能力,就可以选择高水平的保险项目,这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就会依据社会成员多方面的需求走向项目齐全化和体系完整化。我国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的财力有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较低,仅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三)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是反映其模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筹资的社会化、保障对象的社会化、服务的社会化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主要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的,当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时,农民支付能力高,保障模式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就比较高,资金来源渠道多,保障对象全民化,保障的覆盖面宽。如瑞典模式,其社会化程度较高,保障对象为全体公民,实现了保障对象社会化;在资金来源上,实行个人和企业纳税并与国家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筹资的社会化;在资金的筹措与管理上,普遍采用了基金化、经营化、货币化的方式。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因而其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筹资渠道也比较单一。

二、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1.我国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大多数农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从表1可以看出,2004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纯收人9 421.6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仅为2 936.4元,由此可见,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人均收人水平还相当低,而且差距显著,因此,不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只能建立不同于城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农村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平均收人差距明显

党的之后,针对当时的国情,我们党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1978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收人水平基本持平,但进人1985年以来,地区收人水平差距逐渐拉大。从表中可以看出,西部和中部发展相对较慢,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1985年,东部农村家庭总收人为西部地区的142%,2004年达到169%(见表2)。

3.各地区农村居民的收人差距不断拉大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人差距也在不断拉大,收人分配极不均衡,低收人农户与高收人农户的收人差距进一步扩大。按农户人均收人水平进行5等份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 0,6 ) ,2001年高低收人组农户的收人比为6.76:1(以低收人组农户的收人为1),2002扩大为6.88:1,2003年进一步扩大为7.32:1(见表3)。

由上述可见,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省市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农民的经济实力也较雄厚,与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还很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在目前不可能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只能进行分类设计和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提供物质基础,即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必须遵循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客观规律,非均衡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前提,这种经济主导性规律是导致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的支配性规律,其内涵是农村养老保障实质是一种经济现象,其保障的非均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一般而言,农村不同地区,经济愈发达的地区,社会化养老的需求愈高,保障水平愈高,而落后的地区则相反;农村同一地区,收人愈高的群体,社会化养老的需求愈高,保障水平愈高,反之亦然。

三、非均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

从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条件,应积极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努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参照城镇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体做法为:

1.保障项目多样化

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生活比较富裕,观念也比较开放,除了基本生活以外,他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有更高的需求,在保障标准上,可以多设定一些档次,并适当地提高每个档次的水平,以适应发达地区农民的保险需求。

2.加大集体补助与财政支持比例

经济发达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大发展,集体经济的厚实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集体经济支持,集体经济承担部分农民养老保险的保费也是其责任和义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集体经济对改善当地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对农民养老问题却很少投人,多为直接的现时支付,应该利用集体经济这一优势条件,加大农民养老的集体经济支持力度。同时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建立的农村社会保障,当地财政很少支持,保障制度抗风险能力很脆弱,必须从制度上规定连续性向基金注人适量财政资金,加大基金的公共积累水平。

3.规范缴费基数,实行与城镇一体缴费

以农村劳动力人均纯收人作为缴费基数,以与农村劳动力的收人状况相适应,一方面保证征缴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实现保障与生活水平的对等性,缴费率与城镇一致,实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性。

4.向农民开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税,实现农村社会养老的“社会性”

将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费改为社会养老保障税,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费征缴困难和参保群体不稳定性问题,开征保障税在实现扩面的同时,更能强化征缴,降低管理成本,保证基金的征收和稳定。

5.健全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

发达地区的保障资金的各种管理机制比较健全,投资的机会较多,应该健全机制,有效地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指收人水平介于贫困与富裕之间的地区,这类地区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的比例较大。从收人水平角度而言,是介于贫穷与小康之间的一种收人水平和生活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农业的产业结构有所调整,收人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已经走出了贫困线,但还没有达到富裕阶段。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且区域内部经济差异也很大,不完全具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经济条件。

欠发达地区应采取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养老保障体系。欠发达地区以家庭养老为主体是指在条件不具备或不适合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地区暂不普遍推行农村社会化养老,当一些地区满足了社会化养老条件后再实施,以及在一些已经满足了实行社会养老的特殊人群中率先实施社会养老。欠发达地区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为基本原则

欠发达地区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时,在保障标准上,应坚持宜低不宜高,以能保障其基本生活为前提,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切忌保障水平超出当地经济承受能力,给国家造成困难和负担。

2.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统一管理与财政支持

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一定要建立监督机制,增强透明度。由于欠发达地区投保档次一般较低,每年收取保费较少,因此,其各级管理机构的人员工资应由财政拨付,其办公费用,每年按所收保费的一定比例由县管理处统一提取,分级使用。

3.优先保障重点对象

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社会保障能力和群众承受能力有限,因此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保障必须坚持优先保障重点对象的原则,包括五保对象、残疾人、优抚对象、特困户等,这对于稳定社会,促进欠发达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干群关系,加强国防建设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养老

篇4

社会保障的内容、水平和方式,一般都要受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考虑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必须建立在国情的基础之上。西万福利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待遇过高,包揽过多,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包袱,养成了国民的依赖思想,改革起来举步难艰。目前,许多国家在建

1、社会保障的需求状况

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迅速扩大。老龄化主要由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引起,尤其是出生率下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银川市为例,自1995年以来,银川市已连续16年保持低出生、低自然增长的人口发展态势。人口出生率一直控制在1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在9‰以下,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按联合国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则表示该地进入老年型社会。2004年末,银川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7.10%,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尚处于老龄化早期。预计2020年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将达到14.12%,以后人口老龄化还将继续提高。值得关注的是,银川市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提前到来,如何解决好由此到来的各种经济和社会保障问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到来的主要问题:第一,退休人员数量增长过快。给养老金支付带来巨大压力。从1987年到2011年底,离退休人员从1.16万人增加9.26万人,净增加8.1万人,增长幅度698%;缴费人员从7.54万人增加到32.29万人,净增24.75万人,增长幅度为328%,缴费人口与离退休人员的人口赡养结构比从1987年的6.5:1下降到2011年的3.48:1。从这个发展趋势看,今后缴费人员要艰难地承担起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我们知道,某一期离退休人员的多少,主要受前一期从业人数多少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区经历了三次就业,银川市也不例外,第一次在1954年-1960年之间,这些职工,在上世纪90年代已陆续进入退休年龄,影响所及延续到上个世纪末。第二次就业在1965年-1972年,它所带来的退休影响将延续到2010年左右。第三次就业1975年-1980年,它可带来的退休其影响大约在2015-2020年之间。伴随着就业和退休人数的增长,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退休人数的因素,就是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目前,银川市平均预期寿命为75岁。在退休人数不断增加和人口平均寿命提高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银川市离退休人数的绝对数量将迅速增加。第二,为确保发放,各地不得不动用、透支个人账户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绝大部分用于当年养老金发放,银川也不例外,实际积累额小于职工个人账户记账额,形成“空账运行”,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使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失去保障。第三,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化养老服务带来压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老人要求集中收养的愿望日益强烈,但银川市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配套措施,硬件设备,人员经费还不到位,面对的形势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在城镇,退休职工及需要社会提供保障的老人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养老保险费用、医疗保险费用的负担越来越重,在农村,除无子女者外,家庭仍然是老年人度过晚年的主要形式,但家庭保障的功能在减弱。因此,日益增多的农村老伴人口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另外,我国的经济现实,表明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过程,同双万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严重的错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6000—10000美元左石,而我国目前才达到5000美元,是典型的”末富先老”国家。这些快速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那就是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是硬道埋”,只有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失业保险的需求也在扩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总量上供大于求,就业结构还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城乡就业结构、产业就业结构,所有制就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劳动力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不适应就业结构调整需要,由此,带来的结构性失业急速增加;我国加入WTO后,对就业形势也将产生一定影响。加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按照目前的失业保险费率收缴的失业保险基金,远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为了保证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再就业,只有大力发展经济,筹措数额较大的失业保险费用。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需求也在增加。改革开放发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城市的贫困间题仍然存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新建立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政府对陷入贫困的人口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救济制度。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保障标准完全取决于当地的财政收入 ,如果当地的经济发达则保障程度也就较高。

我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来的社会保障需求是较大的。

2、社会保障资源的供给状况

社会保障资源的供给状况也就是社会保障所能达到的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保障的资源来源于政府财政、企业和受保障者个人缴费,这三万面的承受能力决定了如何设计社会保障制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