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时间:2023-08-23 09:19: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篇1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0-0040-04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通常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或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反映。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质与量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在“量”上有高低之别,而且在“质”上也有“适度”与“不适度”之分,具体的测定标准是根据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与国家政治功能的发挥相适应,是否与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从质与量相统一的角度来说,社会保障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不能超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更不能超越社会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必须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相适应,必须既能保证社会稳定,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既有利于社会公平,又有利于提高效率,保持社会经济活力;既能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又能激励公民的劳动积极性;既能提高公民素质,又能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关键要素,直接反映着社会保障资金的供求关系,并间接反映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状况。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有上升趋势,但其必须同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保障水平应该适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具体的社会保障实践中,考察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比较分析1998~2008年间辽宁省和全国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状况

(一)辽宁省社会保障总体支出状况

1998~2008年辽宁省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都逐年增加。全省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由1998年的35.4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89.62亿元,增长了554.1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2.45%。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由1999年的86.74元增加到2008年的1388.62元,增长了1301.88元,年均增长31.96%(见表1)。社会保障总支出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都呈高速增长态势,且增长比例基本同步,尤其在2004年之后,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20%以上,表明近年来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需求正在逐年增大。

(二)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状况

1998~2008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9579.87亿元,增加了2.47倍,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八个国内生产总值过万亿元的经济大省,经济的稳步发展为社会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社会保障支出也逐年大幅度增加,10年间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增长了554.14亿元,增加了15倍左右。与此同时,1998~2008年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1998年的0.91%,上升到2008年的4.38%,增加了3.47个百分点。在2000~2008年间,社会保障水平保持在2.37%~4.38%之间。虽然社会保障水平各年增长幅度不一,有些年份增长幅度相对较低,但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上呈递增趋势,社会保障水平能够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社会财富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比例逐年增大(见表2)。

(三)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全国比较分析

1998~2008年10年间全国社会保障总支出增长了14518亿元,增加了6.57倍,年均增长率为22.43%;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16267.7亿元,增加了2.56倍,年均增长率为13.55%;社会保障水平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除2004年稍有下降外),各年社会保障水平均处于2.62%~5.56%之间,10年间全国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为4.45%(见表3)。

辽宁省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规模增长了15倍,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但辽宁省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全国社会保障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见表4)。从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轨迹来看,10年间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一直处在0.91%~4.38%区间,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仅为3.15%,比全国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辽宁省2008年的社会保障水平还略低于全国2002年的社会保障水平。

二、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判断

由上述分析得知,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在1998~2008年10年间辽宁人均GDP值均高于全国人均GDP(见表5),说明辽宁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高一低”现象凸显了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矛盾。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不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要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从表5中可知,虽然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要低于全国社会保障水平,但是部分年份尤其是2005年之后,辽宁省人均社会保障支出要略高于全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这与其独有的重工业城市特性以及2000年后做实个人账户有关。为了解决大量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做实个人账户问题,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出对辽宁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辽宁省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其社会保障水平低于全国社会保障水平及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

为了测得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若达到全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度需增加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值。本文选取以下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记为X;人均社会保障支出,记为Y。选用1998~2008年全国人均GDP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等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Y=-208.079+0.064X

R2=0.993,F=1192.212?熏Sig=0.000

回归方程判定系数R2=0.993,F统计值也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及解释能力较强;相关系数R=0.996说明模型变量间相关程度较高,且为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自变量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当人均GDP增加1000元时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应该上涨64元。

把辽宁省的人均GDP数据代入上述回归方程,得到相应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在此,称之为理论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并与辽宁实际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作比较分析(见表6)。

由表6可知,测得的理论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均高于实际支出,且两者的绝对差额呈现逐年增大的态势(见图2)。绝对差额由1998年的307.74元,减少到2001年的195.36元,但此后却逐年扩大,到2008年两者差距达403.81元。然而,相对比例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1998年的454.78%,减小到2008年的129.08%。可见,辽宁省若要使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则每年需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据测算,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应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30%左右。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1998~2008年间,辽宁省的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其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若要使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无论是社会保障支出总额,还是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增加。为此,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提高辽宁社会保障水平,并使其与经济相协调发展。

1.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缺失问题,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首要的应尽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企业、国家等主体的作用,保障各类人群的基本生活,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最主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基础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2.加快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针对不同制度扩大覆盖面时,需采取不同方式或措施。对已经有了制度安排的社会保障项目,要不断降低准入机制,从而使得制度覆盖更多人群;对正在进行试点的社会保障项目,要加快试点步伐,扩大试点范围,使更多的人被制度所覆盖;对制度缺失的社会保障项目,要尽快建立保障制度,弥补制度缺失,努力实现制度全覆盖。

3.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提高各项社会保障项目的待遇水平,切实有效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同时要建立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正常调整机制,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城乡人均收入、物价指数变动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做到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相适应,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4.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近年来,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然相对较小。应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逐年提高这一比重。同时,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整合各类社会保障投入,建立单独的社会保障预算体制,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的比重,逐步达到10%左右。最终,实现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穆怀中.中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41-42.

[2]米红,朱晓晓,方锐帆.社会保障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穴社会科学版?雪,2008(2):92.

[3]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555.

[4]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研究[J].人口研究,2003,(3).

篇2

一、我国四大主要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国土的71.4%,人口占全国的28%,而地区生产总值仅占17%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全国平均值的59%,不足东部地区平均值的一半。西部地区尽管不乏经济科技较发达的大城市,但从广域上考察,属欠发达地区。东北地区是1950年代我国工业建设的重点,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很大贡献。但因体制与结构双重矛盾的困扰,改革开放后跟不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步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有经济比重偏高、市场化程度偏低、企业设备技术老化,经济发展活力不足。中部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全国2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的80%,与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距。2004年以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了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东部地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引擎,其优势在于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作用明显。

二、因子分析模型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观测的变量表示,这个基本结构就是公共因子。一般因子分析模型:

其中εi(i=1,2,...p)是与Fi独立的,且E(εi)=0的与公共因子无关的特殊因子。

因子模型分Q型和R型两种,本文采取的是Q型因子分析。

(一)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数据的选择

在数据的选择上,我选择的是《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版,分别考察这31个省、市、自治区在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生产总值、城镇单位就业人数、职工平均工资、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价格销售指数、三废利用产品产值、教育经费及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城市人口密度这12个指标,以期能够通过居民生活水准、社会保护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全面反映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

(二)因子分析方法

由于年鉴中描述的指标是一系列相关的因素,并且选择的很多变量很多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GDP),所以我们不能采用简单的回归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则可以将系列相关因素综合为一个因子,因此,研究中我们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来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

第一,将所有变量做数据的标准化变换,以消除由于数据量纲不同导致的分析偏差(因子分析中SPSS软件可自动执行数据标准化,因此可不单独操作)。

第二,进行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以此确定因子我们所选择的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即,我们能否从中寻找阐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解释力度更高的因子。利用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 16.0对我们所选择的数据进行运算,从结果可以看出:KMO统计量为0.743>0.7,说明因子分析效果是适中的,再由Bartlett球形检验,可知各变量的各变量独立性假设不成立,故因子分析的适用性可通过。

第三,采用主轴法抽取共同因子,SPSS输出结果见表1。

表1 方差贡献率

表中右半部分是最后所抽取共同因子的特征值、所解释变异量及累积解释变异量的结果。由表可知,以特征值大于1为准则所保留的三个因子共可解释80.995%的总体方差。

由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在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生产总值及城镇就业人数上有这5个变量上有较大载荷,我们将其称之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第二公因子在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可支配收入、出院者平均住院日这三个变量上具有较大载荷,我们将其称之为生活品质因子;第三公因子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有较大载荷,我们称之为物价水平因子。

通过上述分析,最终确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收到三类因子影响,分别为综合经济实力、居民生活品质①以及物价水平。

三、发展水平的细分――聚类分析方法

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各省市发展水平的情况,现将上述的三个主要评价因子作为自变量,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作为因变量,对其发展水平作探索性聚类分析。

由于聚类分析中描述省市的变量(地区)只能使用字符格式,故将这31个省市在数据文件中的标签。

(一)聚类方法

在聚类时,采用了多种聚类方法,发现当采用ward最小变异法时,聚类结果能够很好揭示我国现阶段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采用的是探索性聚类分析,又考虑到我国四大经济板块,故在聚类时选取4类,则我国31个省市的发展水平可分为:

Ⅰ:北京、天津、上海、

Ⅱ: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广东

Ⅲ: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海南、重庆、四川、云南

IV:山西、广西、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这四类省市按社会发展水平由高到低排序。其中除了第一类中的聚类稍有争议外,其余三类的划分与我国现实经济情况较吻合。

聚类分析小结:

Centroid方法和Ward方法给出的结果比较相似,但Ward方法似乎是最适宜的,因为它得到的样本聚类结果对比度最好。在聚类时发现,采用不同的聚类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会不同,有时甚至差异很大,由此来看,聚类分析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在使用时要结合实际,选取较为恰当的聚类结果。

(二)聚类分析效度的检验――判别分析

用已分类的分组结果,进行判别分析。选择聚类结果Club_4作为因变量,提取的三大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判别分析。

SPSS输出的Box多变量齐性检验结果。由结果可知,BOX M值为40.26,p值为0.057,勉强可以认为满足显著性水平。

SPSS所输出的个别观测值重新分类结果请参见“判别分析.spv”。其中只有1组被错判,因而判对率为96.7%。其中被错判的是,在聚类分析中,被划分到第一组,这显然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

四、平衡各省市社会发展的建议

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这可以归结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评论指出,我国东、中、西部的不平衡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有其客观必然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各个区域间形成合理的经济发展圈,即把全局性的发展不平衡转化为区域间经济圈的均衡发展,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再由区域经济的合理分工走向全国经济战略的合理布局。

因此,要提高经济区域市场化、科技化、规模化和外向化的程度,推动经济区域联合开发向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方向发展。要进一步打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仍然存在着的程度不等的分割封闭状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区内区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真正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增加区域协调。

注释

①这里的生活品质包含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以及居民的医疗保障情况。

参考文献

[1]王保进.多变量分析: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3

论文摘要: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模、结构及社会化程度,我国农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农村东中西部收入及各地区内农民收入差距明显。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区分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分别进行设计,建立非均衡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探索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新途径。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地区间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起各地都在积极探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但由于制度设计缺乏可行性,总是问题多多或中途流产,以致1999年国务院中途叫停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设计、建立与地区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等方面着手,对我国建立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人。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模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施中需要国家给予财政支持,实施范围愈广,保障规模愈大,所需要国家财政拨款愈多。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由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模较大,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弱,其社会养老保障的规模、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在我国历年的国民收人中,消费基金一般占70%左右,而消费基金的大部分用于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的工资部分,只有大约占消费基金10%的部分用于社会保障,这一部分仅占国民收人的7%。而这部分的社会保障基金也只有小部分被用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很小,只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结构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结构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各种保险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需求受到抑制,也只能选择低水平的保险项目,无法选择高水平的保险项目,从而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结构表现为低层次性和不完整性。反之,如果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有充足的财力满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农民有缴费的经济能力,就可以选择高水平的保险项目,这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就会依据社会成员多方面的需求走向项目齐全化和体系完整化。我国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的财力有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较低,仅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三)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是反映其模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筹资的社会化、保障对象的社会化、服务的社会化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主要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的,当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时,农民支付能力高,保障模式水平的社会化程度就比较高,资金来源渠道多,保障对象全民化,保障的覆盖面宽。如瑞典模式,其社会化程度较高,保障对象为全体公民,实现了保障对象社会化;在资金来源上,实行个人和企业纳税并与国家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筹资的社会化;在资金的筹措与管理上,普遍采用了基金化、经营化、货币化的方式。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因而其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筹资渠道也比较单一。

二、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1.我国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大多数农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从表1可以看出,2004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纯收人9 421.6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仅为2 936.4元,由此可见,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人均收人水平还相当低,而且差距显著,因此,不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只能建立不同于城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农村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平均收人差距明显

党的之后,针对当时的国情,我们党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1978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收人水平基本持平,但进人1985年以来,地区收人水平差距逐渐拉大。从表中可以看出,西部和中部发展相对较慢,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1985年,东部农村家庭总收人为西部地区的142%,2004年达到169%(见表2)。

3.各地区农村居民的收人差距不断拉大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人差距也在不断拉大,收人分配极不均衡,低收人农户与高收人农户的收人差距进一步扩大。按农户人均收人水平进行5等份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 0,6 ) ,2001年高低收人组农户的收人比为6.76:1(以低收人组农户的收人为1),2002扩大为6.88:1,2003年进一步扩大为7.32:1(见表3)。

由上述可见,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省市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农民的经济实力也较雄厚,与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水平还很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在目前不可能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只能进行分类设计和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提供物质基础,即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必须遵循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客观规律,非均衡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前提,这种经济主导性规律是导致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的支配性规律,其内涵是农村养老保障实质是一种经济现象,其保障的非均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一般而言,农村不同地区,经济愈发达的地区,社会化养老的需求愈高,保障水平愈高,而落后的地区则相反;农村同一地区,收人愈高的群体,社会化养老的需求愈高,保障水平愈高,反之亦然。

三、非均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

从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条件,应积极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努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参照城镇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体做法为:

1.保障项目多样化

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生活比较富裕,观念也比较开放,除了基本生活以外,他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有更高的需求,在保障标准上,可以多设定一些档次,并适当地提高每个档次的水平,以适应发达地区农民的保险需求。

2.加大集体补助与财政支持比例

经济发达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大发展,集体经济的厚实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集体经济支持,集体经济承担部分农民养老保险的保费也是其责任和义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集体经济对改善当地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对农民养老问题却很少投人,多为直接的现时支付,应该利用集体经济这一优势条件,加大农民养老的集体经济支持力度。同时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建立的农村社会保障,当地财政很少支持,保障制度抗风险能力很脆弱,必须从制度上规定连续性向基金注人适量财政资金,加大基金的公共积累水平。

3.规范缴费基数,实行与城镇一体缴费

以农村劳动力人均纯收人作为缴费基数,以与农村劳动力的收人状况相适应,一方面保证征缴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实现保障与生活水平的对等性,缴费率与城镇一致,实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性。

4.向农民开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税,实现农村社会养老的“社会性”

将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费改为社会养老保障税,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费征缴困难和参保群体不稳定性问题,开征保障税在实现扩面的同时,更能强化征缴,降低管理成本,保证基金的征收和稳定。

5.健全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

发达地区的保障资金的各种管理机制比较健全,投资的机会较多,应该健全机制,有效地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指收人水平介于贫困与富裕之间的地区,这类地区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的比例较大。从收人水平角度而言,是介于贫穷与小康之间的一种收人水平和生活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农业的产业结构有所调整,收人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已经走出了贫困线,但还没有达到富裕阶段。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且区域内部经济差异也很大,不完全具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经济条件。

欠发达地区应采取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养老保障体系。欠发达地区以家庭养老为主体是指在条件不具备或不适合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地区暂不普遍推行农村社会化养老,当一些地区满足了社会化养老条件后再实施,以及在一些已经满足了实行社会养老的特殊人群中率先实施社会养老。欠发达地区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为基本原则

欠发达地区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时,在保障标准上,应坚持宜低不宜高,以能保障其基本生活为前提,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切忌保障水平超出当地经济承受能力,给国家造成困难和负担。

2.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统一管理与财政支持

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一定要建立监督机制,增强透明度。由于欠发达地区投保档次一般较低,每年收取保费较少,因此,其各级管理机构的人员工资应由财政拨付,其办公费用,每年按所收保费的一定比例由县管理处统一提取,分级使用。

3.优先保障重点对象

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社会保障能力和群众承受能力有限,因此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保障必须坚持优先保障重点对象的原则,包括五保对象、残疾人、优抚对象、特困户等,这对于稳定社会,促进欠发达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干群关系,加强国防建设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养老

篇4

社会保障的内容、水平和方式,一般都要受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考虑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必须建立在国情的基础之上。西万福利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待遇过高,包揽过多,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包袱,养成了国民的依赖思想,改革起来举步难艰。目前,许多国家在建

1、社会保障的需求状况

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迅速扩大。老龄化主要由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引起,尤其是出生率下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银川市为例,自1995年以来,银川市已连续16年保持低出生、低自然增长的人口发展态势。人口出生率一直控制在1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在9‰以下,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按联合国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则表示该地进入老年型社会。2004年末,银川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7.10%,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尚处于老龄化早期。预计2020年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将达到14.12%,以后人口老龄化还将继续提高。值得关注的是,银川市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提前到来,如何解决好由此到来的各种经济和社会保障问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到来的主要问题:第一,退休人员数量增长过快。给养老金支付带来巨大压力。从1987年到2011年底,离退休人员从1.16万人增加9.26万人,净增加8.1万人,增长幅度698%;缴费人员从7.54万人增加到32.29万人,净增24.75万人,增长幅度为328%,缴费人口与离退休人员的人口赡养结构比从1987年的6.5:1下降到2011年的3.48:1。从这个发展趋势看,今后缴费人员要艰难地承担起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我们知道,某一期离退休人员的多少,主要受前一期从业人数多少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区经历了三次就业,银川市也不例外,第一次在1954年-1960年之间,这些职工,在上世纪90年代已陆续进入退休年龄,影响所及延续到上个世纪末。第二次就业在1965年-1972年,它所带来的退休影响将延续到2010年左右。第三次就业1975年-1980年,它可带来的退休其影响大约在2015-2020年之间。伴随着就业和退休人数的增长,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退休人数的因素,就是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目前,银川市平均预期寿命为75岁。在退休人数不断增加和人口平均寿命提高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银川市离退休人数的绝对数量将迅速增加。第二,为确保发放,各地不得不动用、透支个人账户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绝大部分用于当年养老金发放,银川也不例外,实际积累额小于职工个人账户记账额,形成“空账运行”,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使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失去保障。第三,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化养老服务带来压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老人要求集中收养的愿望日益强烈,但银川市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配套措施,硬件设备,人员经费还不到位,面对的形势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在城镇,退休职工及需要社会提供保障的老人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养老保险费用、医疗保险费用的负担越来越重,在农村,除无子女者外,家庭仍然是老年人度过晚年的主要形式,但家庭保障的功能在减弱。因此,日益增多的农村老伴人口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另外,我国的经济现实,表明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过程,同双万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严重的错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6000—10000美元左石,而我国目前才达到5000美元,是典型的”末富先老”国家。这些快速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那就是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是硬道埋”,只有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失业保险的需求也在扩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总量上供大于求,就业结构还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城乡就业结构、产业就业结构,所有制就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劳动力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不适应就业结构调整需要,由此,带来的结构性失业急速增加;我国加入WTO后,对就业形势也将产生一定影响。加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按照目前的失业保险费率收缴的失业保险基金,远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为了保证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再就业,只有大力发展经济,筹措数额较大的失业保险费用。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需求也在增加。改革开放发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城市的贫困间题仍然存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新建立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政府对陷入贫困的人口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救济制度。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保障标准完全取决于当地的财政收入 ,如果当地的经济发达则保障程度也就较高。

我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来的社会保障需求是较大的。

2、社会保障资源的供给状况

社会保障资源的供给状况也就是社会保障所能达到的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保障的资源来源于政府财政、企业和受保障者个人缴费,这三万面的承受能力决定了如何设计社会保障制度。

篇5

作者简介 王朝新(1961-),男,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经济管理专业在读博士,生。(湖北武汉 430072)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粮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又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粮食产业的稳定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萍乡市是中国水稻主产区江西省一个重要的稻米生产区和水稻生产技术创新区,地处赣西湘东,现辖芦溪、上栗、莲花县和安源、湘东区及萍乡经济开发区,拥有农业人口124.47万,耕地面积69.57万亩;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天气类型,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603毫米,日照数约1600小时,无霜期270天,适应南方籼稻生产。本地区人多地少,水稻种植技术和单产水平高,优质高产稻种业初具规模,水稻技术创新体系相对完善,全年种植水稻面积超过100万亩。因此,回顾总结萍乡市杂交水稻发展历程,确定萍乡市杂交水稻发展战略不仅对于萍乡市在新的形势下处理好粮食主产区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关系,做大做强萍乡市杂交水稻产业链,增强萍乡市杂交水稻技术创新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萍乡市杂交水稻发展历程与科技创新成就

水稻是萍乡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稻作历史悠久,品种类型众多,常年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0%以上,产量占粮食总产的95%以上。萍乡俗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半亩。但是萍乡市农业以精耕细作闻名,是江西有名的水稻高产区和杂交水稻科技创新区,农业科技和杂交水稻育种与耕种技术在江西省处于领先地位。

(一)以萍乡市农科所为依托。以颜龙安院士为核心的杂交水稻科技创新团队形成

在萍乡杂交水稻发展历程中,萍乡农科所是最重要的研究单位。萍乡市农科所创建于1971年,主要从事

水稻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工作,属国内最早开展杂交水稻选育研究开发的科研单位。

颜龙安院士是萍乡市农科所从事杂交水稻主要创始人,从事水稻育种研究工作40余年,1970年开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1972年育成我国首批“野败”籼型不育系“二九矮4号A”和“珍汕97A”,为1973年我国实现水稻“三系”配套及以后的杂交水稻研究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73年育成“汕优2号”、“矮优2号”、“汕优3号”等一批强优势组合,加速了我国杂交稻大面积推广应用,1987年,他在水稻中首次发现了显性核不育资源。2005年至今,以颜龙安领衔的杂交水稻科技创新团队又选育出“金优458”等5个组合,“金优458”,2006年百亩示范验收亩产达616.7公斤,列为江西省2006-2007年超级早稻推广品种。

(二)杂交水稻繁育技术不断创新,社会贡献巨大

萍乡市杂交水稻的研究和种植在我国起步最早,可以说是中国杂交水稻发展的策源地。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颜龙安院士为代表的一批萍乡科研人员在国内率先研制出“籼优二号”等优良品种,比常规水稻品种每公顷增产1100公斤至1500公斤,成为我国主要杂交水稻品种之一,并获国家特等发明奖。1987年,该科技创新团队发现的“显性雄性核不育”水稻,经国家级鉴定,被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20世纪80年代,萍乡市水稻研究人员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得到大面积推广,全国先进工作者、高级农艺师钱怀璞培育出的7307、8901、9206等良种不仅为萍乡粮食增产作出了贡献,而且得于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种植面积3亿多亩,增产稻谷600余万吨,产值60亿元。

在萍乡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中,颜龙安院士是最重要的研究者,以他为核心的萍乡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团队选育的“珍汕97”不育系,自中国应用杂交水稻以来,应用面积每年都占全部应用面积的50%以上,仅1982-2003年,“汕优”系列杂交稻累计推广18.74亿亩,占全国种植杂交稻总面积的56.13%,累计增产稻谷1874.4多亿公斤。“珍汕97A”是我国应用时间最长、推广面积最大的不育系,加上该团队研究的其它杂交水稻生产技术成果大面积应用,可以说,萍乡市农科所对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创新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开创性的巨大贡献。

(三)萍乡杂交水稻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相结合,杂交水稻“南繁制种”稳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南繁制种”是杂交水稻种子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内陆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进步和杂交水稻面积的扩大,各省制种基地纷纷内迁。萍乡市“南繁制种”人员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承担着全国水稻“南繁制种”的重任。目前,萍乡常年在海南制种的育种队有100多个,“南繁制种”人员5000余人,制种面积在5-10万亩,拥有各种农机具500多台套,仓库晒场等固定资产过1500万元。30多年来,萍乡海南“南繁制种”基地制种面积累计达118.69万亩,生产杂交水稻种子2.11亿公斤,约占全国“南繁制种”任务的85%,常年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等全国籼稻产区提供优质种源,种植面积累计达1.58亿亩,粮食产量累计达600亿公斤以上,加快了杂交水稻新品种推广,平抑了水稻种子价格,保障了市场供应,促进了我国杂交水稻科研发展。

为加强农作物种子南繁工作的管理,促进南繁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农业部成立了国家南繁办,

江西省成立了南繁工作站,萍乡市成立了萍乡市南繁管理站和萍乡市南繁制种协会,并组建了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以天涯公司为龙头,制种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制种专业大户为基础的杂交水稻“南繁制种”产业,初步形成了杂交水稻产业的“产、学、研”相结合模式。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达1.1亿元,年产值1.6亿元,年实现利润2500年万元,现有职员162人,专业技术人员120人,其中高、中级技术职称20人。现任董事长张少虎,农学本科毕业,在海南从事制种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制种经验和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在他的带领下,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的专业团队正在开创萍乡杂交水稻制种的新局面。

二、萍乡市杂交水稻种植在全国的地位及经验

杂交水稻技术对于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得到举世公认。萍乡市虽然由于耕地面积比较少,水稻总产量所占全国稻谷份额很小,但新世纪以来,杂交水稻种植普及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杂交水稻所占比例,为萍乡市作为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基地提供了水稻产业基础和试验平台,对全国杂交水稻的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一)萍乡市杂交水稻种植推广普及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全国杂交水稻的推广具有示范作用

杂交水稻技术问世,在中国的推广应用迅速发展,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发展较缓慢,杂交水稻平均普及率一直徘徊在60%~65%左右,很难超过70%。而萍乡市作为中国杂交水稻的策源地,大力开展杂交水稻良种推广进村入户工作,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目标,切实提高杂交稻良种良法的入户率、到位率。新世纪以来,杂交水稻普及率快速上升,到2008年,萍乡市水稻播种总面积98.95万亩,其中杂交水稻97.9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8.99%,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

萍乡市的芦溪、莲花两县建立了200个杂交良种科技示范户,示范面积10万亩以上;湘东区、上栗县、安源区建立了100个以上良种科技示范户,上栗县、湘东区示范面积5万亩以上,安源区示范面积2千亩以上;开发区培育50个以上良种科技示范户,要求良种科技示范户良种覆盖率达100%。根据合理布局、连片种植的原则,按照高产、优质、稳定、抗逆的要求,积极推广杂交水稻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扩大主推品种播种面积。2008年早稻主推淦鑫203、金优463、先农3号、金优213等品种组合;中稻主推扬两优6号、博优141、准两优527、博优752、两优036等品种组合;二晚主推金优207、天优998、博优752、丰源优299、岳优9113等品种组合。2007年萍乡市各县区杂交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见表2)。

(二)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实现杂交水稻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目标

萍乡市杂交水稻繁育和种植科技不断创新,使萍乡市成为江西有名的水稻高产区。2008年,萍乡市水稻播种面积97.7万亩,总产47.81万吨,亩均产量达到了489公斤,水稻平均单产再次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同时,萍乡市农业科技人员通过不断的科技探索,繁育了系列水稻新品种,改善了水稻稻米品质,提高了农民种粮效益。萍乡市大力实施优质稻生产工程、良种繁育工程、万户科技示范工程,引进和推广早、中、晚稻优质新品种(组合)83个,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40万亩,使粮食优质率达94%以上。在杂交水稻技术不断创新的同时,萍乡市通过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使最新的杂交水稻技术直接为农民所用。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指导20户左右示范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将最新、最适应的优良品种、栽培模式和种植技术在田头推广给农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确保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能深入到户、落实到人,使科技兴粮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机制的创新,使萍乡市水稻单产出现了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经过专家对萍乡市2008年早稻高产示范片测产,最高单产达到680.9公斤。

三、萍乡市发展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萍乡市杂交水稻单产和普及率虽然在稳定增长,但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增长,水稻种植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效益呈下降趋势,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混乱,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一是市场上杂交水稻品种多乱杂,技术服务不到位。早稻品种很多是农户自留种,如栽种历史悠久的老品种。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种子经销商经营的组合有很多个,其中有不少是同组合不同名,也有少数用老组合换新包装、新组合的名,影响了水稻良种的推广。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萍乡市水稻种子市场经销商销售的种子数量达到50余种。许多种子经销商对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不了解,特别是有不少盲目引种的组合,不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导致高产品种不高产。不少农民只重视新组合而不重视新的栽培技术,不能充分发挥超级杂交组合的增产作用。种子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大多数售后技术服务不到位,绝大部分不具有种子的基本常识,售后服务严重滞后,而种子使用者也不知道自己购买的种子种后怎样管理,能否适应自己的田块,种子的丰产性难于体现,最终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影响了杂交水稻科技创新的实际生产效率。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差。改革开放近30年,中央与地方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虽然有一定投入,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多数地方是“望天收”。

三是种粮比较效益下降。据有关部门调查,2008年,萍乡市农资价格和全国一样明显上涨。肥料平均上涨40%,其中钾肥上涨126%,磷肥上涨66.6%;农药平均上涨30%;种子价格略有上涨;农膜上涨15%。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很大程度上冲抵了惠农政策的效应,抵消了国家提高对种粮农民的各种补贴收益和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所带来的收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同时,农资价格上涨还可能会诱发假、劣农资充斥市场,给粮食生产造成严重损害。种粮不赚钱已是粮农的普遍心态。在粮食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下,农产品价格低迷,种粮比较效益低,增产难以增效,增产难以增收。种粮效益低,农民不愿种粮。粮食生产下滑表面上是受耕地面积的减少和结构调整的影响,深层原因是种粮不赚钱。同时,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已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基本上是妇孺老幼,农村就出现了广种薄收,粗放耕作的现象,这也严重影响杂交水稻的推广。

四、稳定杂交稻种植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中国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环境气候变暖,中国耕地资源将越来越稀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除了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要靠农业科技进步来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稳定发展杂交水稻生产任务艰巨而又意义重大,必须采取有力的战略性措施来确保杂交水稻生产的稳步发展。

(一)加大科研投入及品种引进,加快品种更新

加大科研投入及品种引进,加快品种更新是提高水稻单产、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以推广良种良法、加强配套服务为途径,各水稻粮食主产农技部门要积极引进优质中晚稻新品种,加快优质早稻稻基地、优质中晚稻基地、绿色大米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必须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结合农业科技示范万户工程的实施,在督促县区搞好技术培训的基础上,举办水稻免耕栽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等培训班,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抓好水稻高产示范工作,建立市、县(区)、乡(镇)、村的水稻高产示体系。

(二)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杂交水稻稳定发展

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农业的各项补贴政策正在启动,补贴范围在不断扩大,补贴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各地政府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严格执行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要把种粮补贴发放到种粮者手中,而不是按面积均分,要把良种补贴真正补在良种推广上,要把直补全额补到农户手中。大力推进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鼓励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三)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系统完成现代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孱弱,功能差是各地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普遍存在排灌渠道不通、堰塘淤积、蓄水能力差等问题。各级政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系统方法,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力度,经过若干年,完成现代农田水利设施和水利网络建设,形成粮食高产区、专业区,大幅度提高粮食主产区县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和自然风险,为粮食安全提供现代物质基础设施条件。

(四)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按照“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思路,进一步探索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之路,建设以国家基层推广体系为基础,多种所有制成分推广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推广体系。要重视引导和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科技推广中的重要作用。要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加快建设以种子引进繁育推广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要抓住撤乡并镇的机遇,按照当地优势产业布局和区域性的要求,重新整合基层农技推广力量,突出重点,强化为产业服务的意识,围绕当地优势产业调整推广力量,条件成熟的地方,建设一批区域性的综合农技推广中心服务站,成立一批围绕产业服务的专业服务队,集中推广力量,服务优势产业。特别要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重大疫病预防和控制机制。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在于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而这一过程主要依靠农接推广体系来完成,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一是提升现有农业科技队伍的服务功能。加大现有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及时吸纳大专院校的专业人员,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科技推广队伍。整合现有几个农林场站的科技人才,新建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园,把社会管理功能移交给当地乡镇政府,集中精力搞好农业高新技术生产示范。二是成立乡镇农科站。将站所建设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解决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将他们从农资经营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和高新技术的推广。三是配备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员,每村至少一人,可将此纳入村干部编制,在转移支付中解决其待遇。

(五)切实保护耕地,充分合理利用好耕地资源

篇6

防震减灾转入法制化。汶川地震以来,贵州切实推进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制定了《贵州省防震减灾条例》,分解了防震减灾法定职能,各地防震减灾工作机构逐步建立,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局面初步形成。2008年,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地震专家机构--贵州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2009年,省政府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并建立了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和联席会议。2010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省政府了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地震监测实现数字化。通过“国家数字地震网络项目工程”的实施,全省以贵阳国家基准地震台为中心,3个国家级地震监测台为骨干,13个省级地震监测台为补充的数字化地震监测框架网络初步形成,地震监测能力由原来的最低只能监测到3.5级以上地震提高到西部地区最低能监测到1.5级以上地震,东部地区最低能监测到2.0级以上地震。地震时间、地点、震级和震源深度要素的分析抱出由以前60分钟以上跨入智能化,实现地震后能10分钟内准确速报。省地震局通过岗位大练兵,地震速报能力迅速提高,在首届全国地震速报竞赛中获成都赛区第一名。

应急救援实现跨省作战。2009年修订了《贵州省地震应急预案》和《贵州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相继了地震应急预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成。按照这些地震应急预案,初步建成了贵州省地震应急决策系统。我省已经成立了近200人的省级地震紧急救援队,由省地震局、消防总队、武警总队和卫生厅抽调骨干组成。这支队伍能够承担省内外破坏性地震的应急救援任务。2010年,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救援队赴玉树地震灾区开展应急救援,得到了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专家和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一致好评,锻炼了我省地震应急救援跨省作战的实战能力。

地震科普宣传制度化。2009年,我省了《贵州省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全省中小学教学和考核内容,定期开展学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并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省委党校领导干部主体班培训计划。省地震局编写出版了《防震避震知识》科普读物,编辑印刷了《防震避震常识》画册,编辑制作了《防震减灾基础知识》影视光碟。近年来,地震系统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科普专题讲座122次,筹划举办宣传教育活动1239次,制作宣传展板7340多块,悬挂宣传标语7400多条,制作、编印和发放宣传资料127万多份,赠送地震科普光碟75837碟,1200余所中小学60余万师生参加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近2000万群众直接参加了各种宣传互动活动,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能力日渐提高。

服务民生步入常态化。近年来,省地震局转变防震减灾工作思路,坚持地震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宗旨。省地震局制定了支持“工业强省”战略政策措施,规范了行政审批程序,缩短行政审批时限50%。省地震局提出,地震科技要服务民生。近几年来,实施了首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快速高效处理了多起“不明震动”事件,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省地震局还编辑出版了中英文的《贵州省地震震中分布图》,对贵州历史地震和地震地质背景展开了研究,发表了十几篇研究成果论文,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等提供了基础的资料。

确立目标、强化措施,谋求防震减灾工作再上新水平

“十一五”以来,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受观念等的影响,我省地震忧患意识较低,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防震减灾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保障不足,地震监测能力仍然较低,地震前兆监测基本上没有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有效监督不够等等,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依然任重到远。

篇7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发展协调性日益增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十召开之际,本文希望利用23个能够基本反映我国经济、社会、生活质量、收入与消费等情况的指标来量化我国31个省市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情况。相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各地把握自身社会经济状况,了解发展优势和不足之处、明确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差距有良好作用。

(二)问题的提出

在综合评价各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之前,需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1. 如何构造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单一指标只能反映经济社会的某一个方面,为反映经济全貌就必须构造指标体系,这就必须充分考虑应该选择哪些指标及选择的角度。体系构造将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如何选择综合评价方法。不同的指标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各有长短,可能导致在进行对比分析时难以直接得出结论。因此,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后,还需要选择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以把分散的个别指标综合在一个高度概括的指标中,用它来评价一地的综合发展、建设水平,并据此做出总体性的判断。

3. 如何具体实现综合评价过程。由于给定评价过程一般比较复杂,尤其是当评价对象的范围较大、评价指标较多时更是如此。所以在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后,还需要考虑应以何种手段实现。

4. 如何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说明,即如何借助相关统计理论知识对综合评价结论进行分析和说明的问题,比如,对于因子分析方法,应该如何解释因子的含义及综合得分的含义等。

二、本文使用的统计方法简介

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使用到因子分析方法。

(一)因子分析的思想

人们在对现象进行观测时,往往会得到大量指标(变量)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在带来信息的同时,也给数据的分析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这众多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相关性,实测到的数据包含的信息有一部分可能是重复的。因子分析法就是在尽可能不损失信息或者少损失信息的情况下,将多个变量减少为少数几个潜在的因子,这几个因子可以高度地概括大量数据中的信息。这样既减少了变量个数,又同样地能再现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的思想,根据各指标相关性大小将它们分组,使得同组内的指标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通过对相关矩阵内部结构关系的研究,找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几个综合指标,称之为主因子。以主因子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二)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用p个经济指标变量x1、x2、x3、…、xp对某个经济系统进行评价。在p个经济变量中,每个变量都含有该经济系统的m个方面,这m个方面称为p个经济变量的公因子。而在每个经济变量中m 个公因子不能说明的方面称为该经济变量的特殊因子。因子分析的模型为:

(1)

其中μi为xi的平均值,fi为公因子,εi为特殊因子(i=1,2,…,p),它们都是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公因子出现在每一个经济变量xi的表达式中,可理解为每个经济变量共同具有的公共因素。每个公因子 (至少对两个经济变量有作用,否则它将归入特殊因子。每个特殊因子)仅仅出现在与之相应的第i个经济变量的表达式中,它只对这个经济变量有作用,称为第i个变量在第j 个公因子上的载荷,即第i个经济变量能说明经济系统第j个方面的程度。

(三)因子分析法的步骤

1.建立关于指标体系的原始矩阵Z;

2.原始数据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X;

3.计算X的相关系数矩阵R;

4.解出特征方程|R-λE|=0,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λi,若,则根据方差累计贡献率(一般取值在85%以上)确定因子P的个数;

5.计算特征向量和初始因子载荷矩阵A;

6.找出因子载荷系数绝对值大于0.4的量。在某个因子上的得分,就等于把所有载荷的系数绝对值大于0.4的变量的观测数据(标准化)与对应因子载荷的乘积的代数和;

7.如果因子意义不明显,不妨对初始因子进行旋转,一般采用方差极大(Varimax)旋转,得到旋转后的主因子解B;

8.构造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

9.根据主因子和综合因子得分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

(四)因子分析法的特点

首先,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处理和数字变换,消除了指标间的相互影响,消除了由于指标分布不同,数值本身差异造成的不可比。从数据源头保证了评价的质量。

第二,因子分析法能将构成指标体系的众多原始所载信息浓缩并转存到因子中,并可根据实际问题所需要求的精度,通过对主因子数目的控制,调转存信息量的大小。

第三,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可以估计出评价结果的准确程度及误差大小,通过对主因子的确定可以找出影响各单位经济效益的主要方面及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取向。

第四,因子分析法科学性强,其数据处理全过程的电算化,可以方便地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从而易于抓住主要矛盾,达到对事物的认识,以更好地支持决策,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评价本身的效率。

篇8

Abstract: this article on the foreign public service development trend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alysis, with China's public servic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challenges, in order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and ideas, hope to explore with you.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Public services; Economic and social

中图分类号:P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测绘公共服务是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于测绘与地理信息的公共需求为目的,以财政投入为支撑,由测绘部门向社会直接或间接的提供非盈利性测绘保障服务。提升测绘公共服务有利于促进测绘高新技术的更新以及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和产业的开发利用,也是全面的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测绘,对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基本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提升测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表片面见解,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一、国外测绘公共服务发展趋势

21世纪是全新的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增长的步伐在不断的加快,本世纪各类高新技术的有效运用,极大的推动了世界各国测绘公共服务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国外先进的国家测绘公共服务,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四点:①测绘公共服务方式更加便捷;②测绘公共服务产品更加丰富;③测绘公共服务领域更加广泛;④测绘公共服务产品性能更加适用。测绘公共服务的发展紧密的与现实需要相互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各类新技术装备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升产品的便捷性、广泛性、适用性,很好地满足了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测绘公共服务发展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的测绘工作都是以政府需求为工作中心,对于测绘公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的加以拓展,生产了大量的地形图和公益性地图产品供社会各界人士使用,而且还开通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网站,网站能及时的提供信息服务。目前,我国初步实现了从单一的提供纸质地图发展为现今能提供多样化数字测绘产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测绘公共服务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科学管理决策、重大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建设、防灾减灾、空间定位等等诸多重要领域,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等方面都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测绘公共服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主要体现在:我国测绘公共服务水平和测绘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之间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而且还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距离,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体现:①服务对象不够广泛;②服务产品不够充足;③三是服务方式不够先进;④四是服务机制不够健全

三、测绘公共服务发展目标

目前我国测绘公共服务发展分为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以下便是我国测绘公共服务发展目标的阐述:

(一)总体目标

截止2030 年,形成完备的测绘公共产品体系,具备充足的、适用的测绘公共产品,全面实现基于网络化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天地图”建设成为地理信息专业应用开发平台和大众信息搜索平台,打造成为民族知识品牌和国际一流的在线地图服务网站。测绘公共产品的现势性极大提高,充分满足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对基础地理信息现势性的需求。测绘公共服务惠及社会各领域、各阶层,成为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展的重要力量。

(二)阶段目标

截止2015 年,测绘公共产品种类和数量能够较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1:25 万公众版地图产品深入应用,系列新型公众版地图产品相继涌现。全面建成地市级以上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各部门各地区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向全社会提供“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通过网络在线获取测绘公共服务的用户占测绘公共服务用户总量的30%以上,基于网络化的测绘公共服务初步实现。

截止2020 年,全面满足全社会对测绘公共产品的不同需求,多尺度公众版地图相继涌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高效运转,实现纵向多级联动、横向实时交互,成为各级政府及相关业务部门业务和前沿工作的基础平台,全面支持政府、专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的在线地理信息应用。测绘应急保障统筹协调能力大幅提高,具备全天候和全天时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能够及时提供应急救急所需最新测绘成果。

四、测绘公共服务主要任务

(一)加强地理国情信息服务

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地理和国情信息的广泛需求,开展国土面积、道路、自然灾害影响等各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要素信息的集成整合与统计分析,加强地理要素的历史演变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综合、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支持。

(二)加快“天地图”建设

对于“天地图”的建设需要按照“数据详细、应用最广泛、使用最便捷、查询最快速、功能最齐全”基本要求,在社会中加快天地图的广泛运用,努力将此打造成为国际一流领先网站,在中国社会的运用要做到百姓信赖的在线地图服务网站。

(三)提升应急测绘保障服务水平

应急保障体系需要加强建立,在应急测绘装备能力和技术能力更是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将应急手段和方式进一步创新使用化,全面将测绘应急服务的速度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四)加大公益性产品开发力度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测绘公共服务产品还远远不够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需要加大更多公益性产品的开发力度。例如:加快推出覆盖全部国土的中比例尺以上的公益性地图产品;快速推出网络电子地图、三维数字地图和国家大地图集等公共产品;积极推出测绘基准信息服务产品等。

五、测绘公共服务保障措施

(一)健全服务机制。集体规划基础测绘任务,按照社会广泛的需求而进行投资生产和提供测绘公共产品,将测绘公共产品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化,健全机制高校利用。

(二)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手机和电视以及电脑等终端媒介,为其全面提供测绘公共服务能力,形成一套系统运行机制,将测绘公共服务模式发展成更顺畅更便捷更有效运用。

(三)完善法规政策。测绘公共服务产品在市场中流通使用,也须有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障,所以需要出台有利于加快发展测绘公共服务的指导意见或重要政策性文件。

(四)加大投入力度。对于测绘公共产品的开发需要不断加大力度,进一步拓宽测绘公共服务投入渠道。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F127;TV2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4-0149-04

1安徽省水资源与经济发展概况

安徽省位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从降雨量看,水资源较为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800~1 800 mm(河川径流深200~800 mm)。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降雨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全省人均、每公顷平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6 500 m3和15 600 m3,不足全国平均数的一半;淮河流域特别是淮北地区,水资源人均亩均占有量仅为全省的50%左右。淮北中北部不足500 m3。按照世界惯例,安徽大部分地区已接近或达到中度和重度缺水地区,部分地区已达极度缺水区。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西有湖北、河南,南有江西,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2011年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5 1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省内各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均衡,水资源分布亦不均衡,发展过程中,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协调状况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2研究方法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以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资源禀赋等的协调发展研究较多。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包括: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来建立协调度函数[2];利用灰色系统对协调度进行分析与预测[3];从系统论协同学出发,以不同时段各子系统的有序度组合状况来反映协调度[4-5];通过混沌分析建立系统整体协调度优化模型[6];建立距离协调度模型对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7];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8],秩相关分析方法[9]等建立协调度模型;利用经济与环境综合效益函数和效益指数来构建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10]等。本文所选用的各指标的协调度模型是针对安徽省的平均水平而建立的,相对与其它协调度模型而言,更能反映出各个区域之间的协调度差异,在当前的协调发展计算中,使用相当广泛。

2.1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型

由于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处在不断调整中。协调度就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11]。它是一个时间概念,具体表现为某一状态的值,反映系统的整体的优劣状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衡量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及其供求关系。

式中: CIj为协调度指标;WPCRj为各行政区划人均水资源相对指数;OPCRj为各行政区划其他指标(人均水资源量、每公顷平均用水量、单位工业产值用水量等)相对指数;WPCj为各行政区划人均水资源量;WPC为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OPCRj为各行政区划(指标;OPC为安徽省指标。

整体上来说,协调度越大,则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越强,相反地,协调度越小,则水资源对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越小[13]。通过对协调度的评价结果可知,协调度大于1,则表明这一地区的水资源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大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有利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协调度小于1,则表明这一地区的水资源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小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其结果不利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2指标体系的选取

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目的即满足人口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因此选取可供水指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G1(m3);每公顷平均水资源拥有量G2(m3);人均可供水量G3(m3);万元GDP工业产值水资源拥有量G4(m3);需水指标:人均用水量X1(m3);每公顷平均需水量X2(m3);人均生活用水量X3(m3);万元GDP工业产值需水量X4(m3)作为安徽省水资源与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指标。

3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

2005年安徽省平均降水量1 208.3 mm,较多年均值多3.0%,属平水年份。本文选择平水年份的2005年作为安徽省平均状态进行分析。根据2005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和《安徽省水资源公报》计算,全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见表1。

3.2徽省各地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空间差异

选取平水的2005年进行安徽省各地市协调度空间差异分析。根据《2005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和《2005年安徽统计年鉴》各地市水资源供需指标,结合协调度公式计算结果见表3。

(1)平水年的安徽省各地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状况以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5个城市)和低开发协调(6个城市)两个类型最为突出;其他地市基本以中度开发协调或基本协调为主。

(2)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的5市有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南。这与周亮广等(2011)从社会经济干旱角度得出的2005年安徽省经济干旱最严重的区域也相一致。由表3可见五市的人均GDP在全省都正排在前五位,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最高: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人口众多,经济发达,GDP量(853亿元)高出其他城市的2~3倍;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主要由于工业用水量巨大,是全省工业平均用水量的2~4倍,人均用水量占居全省第一二三位;淮南作为全国13个亿t煤炭基地之一和全国6个煤电基地之一工业用水量最大,高达15.61亿m3,占到全省当年工业用水量的23%。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使地区水资源需求量大增,带来水资源的供应与人口和社会经济的极不协调。进一步分析发现,5市中又以淮南和马鞍山两市协调度最低,都在0.3以下,两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超出了200%,需要大量地外部供水维持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高度发展、本底水资源不足,更加大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极不协调。

(3)低开发协调的6市有亳州、宿州、阜阳、宣城、池州、黄山。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如阜阳、亳州和宿州人均GDP在全省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和第四位,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用水量也在全省处于最低水平;另一类是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区,如宣城、池州和黄山人均水资源量在全省位列前三。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社会发展用水量少和区域本底水资源总量丰富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需太高就可维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6市在社会经济干旱评价[15]中也基本是干旱指数最低的无旱情,不过在协调度和社会经济干旱评价吻合度上要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两者表现出更高的一致性。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以需定供的原则,经济发展水平低,需水量相对也较低。故虽然水量较小,但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同样不会出现干旱状况。

在安徽省的17个地市中,与淮北市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芜湖市,见表4。两市的水资源量、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及其水资源模数和人均水资源量都相当。但是在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方面,淮北(1.147 0)为中开发利用基本协调,而芜湖(0.624 1级)属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不在于水资源的自然条件,而是由于两市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引起的水资源供需量迥异,GDP、人均用水量、每公顷平均用水量与工业用水量的比值都在2~3倍。可见,在水资源量相当的情况下,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是造成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迥异的主要原因。这与利用社会经济干旱[15]研究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时得出的结论相一致。

4结语

安徽省降雨量虽然较为丰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在平水年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表现出不协调,并且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表现为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本底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表现为低开发利用协调状态。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是造成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迥异的主要原因。协调度与社会经济干旱指标在度量水资源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上结论基本一致,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表现出更高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张 丽,董增川,张 伟.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概念及研究思路探讨[J].水利学报,2003,(10):110-114.

[2]戴西超,谢守祥,丁玉梅.技术—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分析[J].决策参考,2005,(6):29-32.

[3]刘耀彬,李仁东,宁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2):237-247.

[4]雷社平,解建仓,黄明聪,等.区域产业用水系统的协调度分析[J].水利学报,2004,(5):1-8.

[5]刘向东,何建敏,江红莉.基于 PESR-C 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47-53.

[6]吕 彤,韩文秀.基于协调的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系统混沌控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3):8-12.

[7]汤 铃,李建平,余乐安.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的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4):594-602.

[8]朱俊成,钟儒刚,杨益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2):120-124.

[9]朱效明,李旭祥,张 静.黄河流域县级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91-5494.

[10]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11]李 瑜,庄会波,宋秀英.山东水资源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J].水文,2003,23(4):37-41.

[12]汪党献,王 浩,马 静.中国区域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J].水利学报,2000,(11):21-26,33.

篇10

转型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思维,以需求、就业为导向,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一线、面向职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践中,学校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整合了专业主干课程,拓展和丰富了模块课程,将课程中“概念化、陈旧化、空洞化”的内容向“问题化、前沿化、务实化”内容进行了转变,构建了适应职业领域和技术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育人,校企联合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将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一一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把需要在企业中完成的培养工作转移到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环节中落实;以信息化为基础,加强了教学模式改革,引进多门慕课,加大力度建设了微课和资源共享课程,鼓励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建设了智能教室,改造了传统课堂设施结构布局,使课堂环境更加有利于师生研讨交流互动;构建了致用(虚拟)学院,着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提质升级,建设“行业学院”,组建了“黑龙江工程学院―龙建国际工程管理学院”,建设了“黑龙江工程学院―中兴通讯ICT学院”产教融合基地,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行业企业需求。

二、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标准,不断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现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

为了实现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更好地培养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特点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开展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以此为契机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标准。目前,学校测绘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相继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成为黑龙江省首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地方本科院校。

学校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关要求和7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发展实际,制定了专业认证推进计划和工作方案,并以测绘工程专业为引领示范,着眼测绘学科发展趋势和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岗位能力要素,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联合修订了简称“3326的培养标准结构”(即3类知识、 3项基本技能、2项综合能力、6种素质),明确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之间的矩阵关系。新的专业标准准确地把握了测绘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了全球化背景下现代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三、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升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吻合度

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随着产业结构的变革而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使优势学科专业群与产业链紧密对接,提升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吻合度。

学校围绕我省以高端装备制造、资源精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要支撑的产业新格局,立足学校优势学科群,打造特色专业链,不断实现专业布局向“精而特的质量凸显效应”转型。目前,学校专业总数达到54个,涵盖工管理文经法艺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了“以工科为主体,以经济管理、人文艺术为两翼”的学科专业布局。同时,学校面向地方经济和交通、测绘等行业需求,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调整学科结构,提升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度。2015年,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以此为牵动,进一步凝练了测绘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国防特色,形成了面向地方、行业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求,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体系。

四、扩大开放度,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高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篇11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在参考重要文献[2-3]的基础上,选出若干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将这些指标分为4类,主要涉及4个方面:一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主要用来评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经济与社会效益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整体情况的正面、负面的影响。二是资源减量化投入指标。主要用来评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情况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整体情况的正面、负面的影响。三是资源循环利用指标。主要用来评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将废弃物资源化的能力情况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整体情况的正面、负面的影响。四是资源环境安全指标。主要用来评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农业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整体情况的正面、负面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到表1的数据:

表1楚雄州2003-2007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

由表1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楚雄州农业循环经济化趋势逐渐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的、稳定的上升阶段,但是农业循环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没有显著的提升,2007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是2003年评价指数的1.15倍,其中,社会经济发展指数、资源减量投入指数、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和资源环境安全指数值均高于2003年的水平,分别是2003年的1.29,1.01,1.27,1倍,其中,社会经济发展指数相对提高最快,从2003年的0.194提高到2007年的0.25,提高幅度达29%,其次为资源循环利用指数,2003年是0.323,而2007年是0.409,增加26.6%,资源减量投入指数和资源环境安全指数值基本没变。在2003-2007年期间,楚雄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各分类指标指数有所变化。其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最快,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是正作用指标,说明楚雄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提高,主要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在发挥着作用。尤其是近年来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产品商品化、产业化,提高了楚雄州农业循环经济效益。社会经济发展指数提高的原因是分类指标所包含的8个单项指标均有提高。其中,单位面积农业GDP增长较快,2003年为21252.8元/公顷,2007年为32060.56/公顷,增长幅度为50.8%,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增长较快,从2003年的1799元增长到2007年的2737元,增长幅度为52.1%,单位畜禽产品率由2003年的每吨10048元增长到2007年的每吨15531元,增长幅度为54.6%,耕地生产率和单位劳动力产值也增长较快,增长幅度分别为42%和64.5%,粮食单产、人均粮食产量和农机总动力此三项指标的增长幅度不是很大。另外,2003年后的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均高于2003年,而资源循环利用指标属于正作用指标,所以它的提高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总之,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及资源环境安全等4个方面的指标对楚雄州2003~2007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3~2007年楚雄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处在稳定的上升阶段,但上升速度缓慢。

参考文献:

篇12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要依据现代农业内涵设置指标体系,对现代农业内涵的理解主要包括三个角度。其一,从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理解,认为现代农业实质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和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为基础的高产、高效和优质的新型产业;[8]其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认为现代农业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最终出路是生态农业;[9]其三,从结构优化角度理解,认为推进结构优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结构效应对农业的发展贡献越来越大。[10]可以看出,现代农业内涵既包括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出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又涵盖了农业结构效应和生态农业理念。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遵循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的评价应该结合这5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指标的设置考虑了现代农业能否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能否优化农业结构、能否拥有高产出水平、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是否可持续发展等目标。评价指标分为5类共18个影响因子,一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子(B1),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农民人均GDP和恩格尔系数等衡量;二是农业经济结构因子(B2),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是现代农业实现的重要途径和特征,由农业产值结构和农业从业人员结构衡量;三是农业产出水平因子(B3),产出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生产中物质产出的重要指标,由粮食产量和农业增加值等构成;四是农业生产力水平因子(B4),衡量现代农业的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情况,由水、电、肥料和农机等投入情况构成;五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因子(B5),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由农业受灾率和森林覆盖率等衡量。这5组分类指标既能从不同侧面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又能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西部地区及西部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整体测量。

(二)评价指标权重的赋予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项评价指标组成的系统,各指标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有所差异,对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西部现代农业评价指标的权重,第一步,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5类B组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向相关农业部门和高校农业专家分发20份调查问卷,专家对各因素两两比较重要性后进行打分,再采用各专家对判断矩阵指标重要性标度的平均值,运用Mathpro软件,求出最大特征值为5.129,和判断矩阵的维数5基本相等,一致性比例CR=CI/RI=0.032/1.120=0.029<0.1,说明一致性检验通过,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得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B组分类指标的权重向量WB;第二步,分别对5类B组指标各自所包含的C组单项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向专家分发调查问卷进行打分,再对各组指标依次进行赋值、计算和检验,得出C组分类指标相应权重WC;第三步,分别用B组指标权重乘以各自相应的C组指标权重,得出最终18个单项指标综合权重,即W=WB•WC。从权重值分布情况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B1)权重为0.386,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影响最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B5)权重为0.063,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小。(见表1)

(三)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基于《中国住户调查年鉴201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和《中国统计年鉴2012》以及西部各省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分析和整理,得到原始样本数据。为了消除指标不同及量纲不同所带来的影响,消除或减弱原始数据噪声干扰而呈现的不规则波动,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为了把标准化数据压缩到[0,1]区间,采用极值标准化即归一化处理,其公式为:X=(X''''-X''''min)/(X''''max-X''''min),式中X为数据标准化值,X''''为原始数据值,X''''min为原始数据最小值,X''''max为原始数据最大值。在数据归一化过程中,将指标区分为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评价体系中的负向指标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C4)、恩格尔系数(C5)、农业就业人员占农村就业人员比重(C7)和农业成灾率(C18),这些指标与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负向关系,对负向指标要转化为正向指标,转化方法有取负数和取倒数等,[11]采取对负向指标取负数方法转化为正向指标,以保持评价指标与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方向的一致性。

二、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一)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体情况评价

测度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需要综合考虑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不同的贡献度,以体现出现代农业各个侧面的发展情况,为了有效结合各指标的权重及指标数据变化情况,论文采用线性加权函数法测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公式表示为:Sj=∑WiPij(i=1……18,j=1……12),其中Sj为第j个地区的综合得分,Wi为C层单项指标的组合权重,Pij为j地区i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值。[12]根据现代农业得分情况,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准备实施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发展综合得分在[0,0.5)之间;第二个阶段为初步实现现代农业阶段,综合得分处于[0.5,0.75]之间;第三个阶段为基本实现现代农业阶段,综合得分处于(0.75,1)之间;第四个阶段是完全实现现代农业阶段,综合得分此时为1。[13]1.西部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水平评价。依据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关指标数据,运用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得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得分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为0.375,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划分标准,西部现代农业处于第一阶段即准备实施阶段。同期相比,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不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0.520,而且比中部地区少0.214,比东部地区少0.269,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十分落后。2.西部各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省际间呈现出不均衡分布,综合得分差异较大(见表3)。内蒙古和新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名列前两位,而和贵州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最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相差0.373,最高地区的内蒙古已经处于初步实现现代农业阶段,而最低地区的则处于初步准备实施现代农业阶段。从西部各省现代农业得分与西部平均水平相比来看,有7个省份得分高于西部平均水平,其余5个省份得分低于西部平均水平,表明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各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地域梯度拉开。新疆和内蒙古处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梯度,现代农业平均综合得分为0.54;陕西、宁夏、四川、重庆构成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第二梯度,平均综合得分为0.46;广西、青海、甘肃构成第三梯度,现代农业发展平均综合得分为0.35;云南、贵州、构成第四梯度,平均综合得分为0.23。从四个梯度得分情况看,各梯度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差异,第四梯度与第一梯度相比,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平均综合得分相差0.31分。四个梯度除了第一梯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到初步实施阶段,其余三个梯度均处于准备实施阶段。

(二)对西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分类评价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B1)。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映出农业在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中的构成关系。[14]从表2和表4中可以看出,在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得分中,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最高为0.159,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了42.40%,在五组指标中居于绝对的首要位置,具体表现在恩格尔系数和城镇化水平贡献较大;从各省份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最高的是内蒙古,为0.316,最低的是,为0.015,两者相差21.07倍,表明西部各省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此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内蒙古、陕西和青海综合得分影响最大,贡献率均超过了50%以上,现代农业综合得分贡献最低的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贡献率仅为7.35%。(见表4)农业经济结构方面(B2)。现代农业是拥有合理产业结构的农业,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得分为0.071,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为18.93%,处于第二重要位置;从西部各省份农业经济结构得分看,最高的是新疆0.107,最低的是内蒙古为0.030,主要因为内蒙古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较低。农业产出水平方面(B3)。农业产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体现,不仅表现为产量的增加,也表现为产出效率的提高。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水平得分为0.062,对现代农业得分的贡献为16.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西部各省份看,四川和重庆的农业产出得分最高,主要体现在人均农业增加值和粮食产量较高,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均超过30%以上。农业产出得分最低是甘肃,为0.015,对现代农业得分贡献仅为4.87%,可见,农业产出水平是影响四川综合得分较高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甘肃综合得分较低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力水平方面(B4)。农业生产力水平主要通过农业要素拥有量和要素的投入量衡量,表现为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发展的程度。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力得分为0.055,对现代农业综合得分贡献为14.67%,得分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水利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从西部各省份看,农业生产力得分最高的内蒙古为0.129,是得分最低的贵州0.034的3.79倍,因而,农业生产力得分成为内蒙古现代农业得分的第二重要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B5)。农业生产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现代农业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分为0.028,对现代农业综合得分的贡献为7.4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得分低的原因主要是农业水利化落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西部各省份看,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分最高的广西为0.049,最低的为青海0.014,两者相差3.5倍,农业可持续发展对青海现代农业贡献仅达到4.17%。从各指标得分和贡献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缺乏足够重视。

三、结论与讨论

(一)讨论

为了区分不同指标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影响程度的差异,采用了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相应权重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考虑到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对投入和产出相关指标给予更高得分数值,突出了西部地区农业产出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性。但不同权重赋予会导致分析结论差异性较大,因此可以进一步改进权重设置方法,比如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得到较为客观的指标权重;或者采用回归系数法获得权重,即在评价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和各项评价指标之间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然后对方程的回归系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确定为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现代农业得分,虽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较为便利,但需要赋予指标相应权重,导致主观性偏大。可以考虑基于模糊数学原理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或者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采用DEA分析法,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地理空间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以不同强度分布在地理空间中,导致了地理空间的差异性。[15]从西部地区不同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可以看出,省际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根源于地域间的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拥有量的不同。如果能在西部地区现代农业评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会更有意义。同时,仅对西部12省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截面分析,如果能采用更小的市、县级作为研究基本单位,研究结果会更为细致。

(二)结论

1.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处于准备实施阶段。无论是与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东部或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都十分落后,仅处于准备实施阶段。从西部地区各省份看,仅内蒙古和新疆是初步实现了现代农业,而其余10个省份还是处于准备实施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