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快速发展范文

时间:2023-08-24 09:28: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的快速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的快速发展

篇1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新的挑战,即如何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如何防止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形势总体不错,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可以确保,但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角度考虑,从确保实现扩大内需战略目标的高度着眼,应该将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并适度回升作为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农业宏观调控,统筹处理好农民收入的关系,通过保障农民的收益来实现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统筹处理好农产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重点是避免个别农产品的数量变动影响对农产品安全形势的判断和宏观经济的预期;统筹处理好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的关系,既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充分发挥临时收储和进出口调控等短期政策的效能。

2以调整结构、完善体制为根本方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有着深刻的体制和制度原因。区域之间产业布局不合理致使大量农民工在年复一年地流动,过于偏重外向型经济致使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过程中相关制度改革滞后暴露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矛盾。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不会因国际金融危机而逆转,确保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应成为长期战略。二是为有效兑现“人口红利”,需要更快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缓解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将我国劳动力的短期优势变为长期优势。三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候鸟式”流动问题,需要统筹工农和城乡发展,加快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移,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南偏重投资和出口向投资,出口、消费并重转变,经济由区域非均衡发展尽快向均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一元结构转变。四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扩大农村内部就业。应在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功夫,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尽可能追求产业或产品的差异化,以拓展不同的市场空间。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性和生活业,努力提升农村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拓展农村就业的领域和空间。

3以强农惠农、改革创新为主要手段促进农民增收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农民增收困难,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有可能再现,而且增产后还有可能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工工资收入有可能下降,并且很不稳定;三是有利于农民稳定增收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不健全。根据中央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主题,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落实中央有关部署,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大“多予”的力度。适度提高粮食直补标准,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并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以综合性收入补贴的增加来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生产性专项补贴的引导作用,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化、优质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有效利用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在“放活”上继续深化改革。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按照“非禁即许”原则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拓展经营领域和范围。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农民开展多种要素、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4创新发展模式为抓手推动乡镇企业发展

篇2

自从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我国经济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农村相较于城市发展较为落后,受到地理环境较为偏僻,交通状况不够便利,老龄化较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在新形势下,要深入分析出现这些限制农村经济发展因素出现的原因,采用合适的鼓励政策进行扶持,引进基层管理人才,壮大管理队伍,使农村经济能够快速发展。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我国农村经济概述

农村人口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土地上的农作,种植经济作物获益。虽然我国现在在向工业大国转变,但是在农村工业化水平不高,主要还是靠农作物的种植促进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的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天气状况也对种植作物的种类有影响,作物的收成好坏受天气影响很大。土地种植对我国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农民进行农作物种植工作,那会对我国的经济体系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土地种植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开发新品种,增强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研究新的播种方式,靠机器设备进行播种收割,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技术,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生产落后,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留住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十分严重,靠种植农作物收获的利润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大,而且在种植收获时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收入少且非常辛苦。这种状况导致了很多农民选择放弃土地种植进入城市打工,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村的人才和劳动力都向城市流动,会使农村的经济发展变得更加缓慢,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于是农村的发展陷入了发展落后,年轻劳动力和人才外流,农村发展更加缓慢的恶性循环。

(三)农村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制约思想解放

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靠大量劳动生产力的支持,还需要具有先进的思想,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带领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人们接受足够的教育,提高知识水平,思想上才会获得进步,能够更快的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技术,高素质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有的甚至没有上过学,对先进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更是少之又少,他们的日常工作情况都是靠祖祖辈辈流传下的经验进行,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农村的经济当然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如今社会竞争力日益激烈,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自身的素质,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采取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一)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

只靠种植农作物作为主要的经济收入,不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过大,不能保证农民的稳定的经济收入。生产结构单一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开发多种生产模式,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突破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大仪器设备在农业种植方面的应用,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对农业种植实现科学化管理,也要促进农林牧畜业的均衡发展,使农村的生产结构多元化,提高应对恶劣环境天气的应对能力,受天气因素制约的影响减少。

(二)政府制定惠民政策,加大基层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生命力。免征农业税,减小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从根本上减小农民的负担。还要对认真进行农作物种植的农民进行耕地补贴,刺激农民的劳动动力,以更加积极地态度投入到生产中。给农民充分的权利对土地进行支配和处置,从而有助于农民根据当地的特色和地域特征选择种植的农作物,发展地方特色,提高农作物收益,促进农民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建立起新型的农业种植体系。

(三)加强农村的教育建设事业,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

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导致在农业种植和生产结构调整方面不具有创新性,主要是延续祖辈传下来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不利于农村的建设向现代化转型。要加强对农村的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对农民进行科学理论宣传和教育,使农民充分了解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科学技术和农业种植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鼓励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促进生产结构的多元化,创建新型的合作经济模式。促进农村的生产高效化,以点带面,扶持重点产业,带动其他次要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集体经济的优势和竞争力。

三、结语

在科学技术日益先进的现代社会,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业劳动也应该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的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农民的生产强度,提高农作物生产质量和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引进管理人才,带领村民有目的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新时期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篇3

作为全国7个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武汉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承担着辐射武汉城市圈,黄石、襄樊高新区,乃至带动中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任。综合性基地代表着目前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这一次武汉获批综合性基地,可以说就成为了国家创新能力的主力军,也进入了参与世界竞争的最前沿。

光电子是基地的最大特色,综合性特色也体现在专业性优势和特点上。与专业性产业基地相比,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在支撑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扩展:按照国家批复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规划,到2015年产值要占到武汉市整个工业产值40%以上,要成为武汉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要带动武汉城市圈乃至全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批复要求,综合性基地还要带动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它们不是专业性基地简单的叠加,而是在更高的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湖北省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和很好的工作平台。

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做出部署,决定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地区,建设6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24个行业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促进全国高技术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从行业基地走向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短短一年时间,武汉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途上实现了重要跨越。

三十年前,中国第一根光纤从武汉南望山拉出,华中重镇成为光电子产业前沿阵地。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武汉开启转化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探索征程。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东湖高新区成立并渐成规模,2001年,“中国光谷”在这片土地上诞生。2007年,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集生物产品研发、生产、流通为一体的光谷生物生物城,产a分工明确,产业链完善,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近日,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获批使武汉再次成为焦点。八年一转身,此时的武汉已坐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信息产业基地三块重量级授牌,高新技术产业从一到多,形成聚集优势。

篇4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68-0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高度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已经成为掣肘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为了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增长,中国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近几年,社会各界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在此,我们也充分认识到目前中国已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这种紧张局面,有利于中国经济全面、健康、协调地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述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含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利用”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新的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长远来看,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利用”为原则发展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以期建立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协调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

(二)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减量化原则,属于源头控制,旨在源头减少投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量,坚持生产和资源节约并重,实现资源和污染物排放的源削减。在生产领域,减量化原则常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节能、节材、节约资源及节约土地,所生产产品的体积小型化和轻型化,并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以及产品功能增大化,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在消费领域,减量化原则要求改变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推崇政府绿色采购、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使用一次性用品。

再使用原则,属于过程控制,目的是提高产品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防止物品过早的成为废物。在生产领域,要求按照生态设计的理念来设计使用标准尺寸的零部件,以便于维修和升级替换,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在消费领域,提倡消费者购买耐用的商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强调通过强化服务等手段,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而减少废弃。

再循环利用原则是循环经济运行应遵循的第三原则,属于终端控制,目的是使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资源化”的手段,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将其再加工为可重新使用的原材料或产品,使其重新返回到生产和消费领域。

(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到2010年,力争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力争重点行业资源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力、较低污染排放的清洁生产企业,对重点领域要建立完善资源合理利用的体系和机制,形成若干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以及资源节约型城市。

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进入2004年,发展循环经济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项国策,社会各界对此给予了空前的关注,不仅理论性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各项实践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大量的企业已经加入到清洁生产的行列。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在20多个省(区、市)的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了20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另外1万多人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清洁生产培训班,5 0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百种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生产搞得最好的国家。

2.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所谓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就是指在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开发区,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组织企业生产,建立企业间的经济循环利用关系,使得一个企业的“废料”变成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废气物和污染的排放,甚至“零排放”。2004年4月,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天津开发区落户。在获得一定的经验之后,这种实验将陆续在全国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进行。

3.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生态农业的口号在中国提出的时间较早,并且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从20世纪90年代起,农业部在全国批准了两批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积极地探索,中国已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总结出了上百种生态农业模式。

4.区域层次上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已经展开,各地在试点过程中统一部署,做好了规划。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辽宁省和山东省。辽宁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中。按照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制定和实施一整套法律和经济政策体系,在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城市和产业等多个层面同时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力争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山东省从点(企业层面)、线(行业层面)、面(社会层面)多层次、全方位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组织实施“613工程”,即抓好煤炭、建材、发电、轻工、化工和冶金等6个重点行业,10个循环型企业,300个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的发展。

5.开始尝试排污权交易。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将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了。谁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谁就要为此付出相应代价。在这种情况下,“排污权”成为了一种可以进行交易的商品。在政府对污染排放进行总量限定的情况下,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可以向污染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通过这种市场自动调节的方式,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就将逐渐被淘汰,注重环保和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将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2003年南京下关电场与江苏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国第一个二氧化硫排放权协议,后者以每年170万元的价格从前者手中购买了17 000吨的排放指标,合同时效期为三年。

(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明显的宏观经济效益,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仍处于理念倡导、早期摸索以及局部实验示范阶段,有些方面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仍需引起我们的重视。主要问题还在于中国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严重滞后。截至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专门的全国性的循环经济法律。虽然现有的相关法律已经包含了循环经济的萌芽,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弃物处理法》等都有涉及。

三、推进中国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决条件,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才能把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社区和公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性和严肃性。(1)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2)建立健全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做到有法必依。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做到执法必严。(3)加大环保产品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者及时曝光并给予相应的制裁,做到违法必究。

据悉,中国正在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并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律。“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4年年会上海宣言”指出,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政策引导与经济激励并行

环保产业在中国尚属新兴产业,所占市场比例很小,需要政府采取对策积极扶持发展。政府应大力宣传,多方筹集资金,增大对环保产业和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通过政策和经济等手段培育有助于环保产业成长的市场条件,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向环保产业的方向转移。就目前中国相关政策的建设情况来看,在基本法出台之前,国务院在2005年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可以暂时作为指导中国目前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其他还有一些相关政策对循环经济发展也较为有利。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

中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今后每年还有大量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必须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对农产品及其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对耕地、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同时要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农副产品要在“吃干榨净”之后回归大地,建立循环的生物链。对第二产业要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要求,扶持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排污少的项目,依法淘汰那些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没有市场、治理无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企业,减轻工业污染负荷,缓解结构性污染问题。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靠智力和人力资源,极少造成环境污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吸收新成长的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合理布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人口分布、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等综合因素,从区域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合理的布局,凡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交通、城市公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监测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要给以经济处罚,并限期治理;对群众意见大,影响人民生活的,要实行关、停、并、转、迁,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四)环保部门应充分发挥“指导、监督、推动、服务”的作用

1.指导。就是指导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抓好循环经济规划的编制,通过指导循环经济试点规划的编制来发挥作用。环保部门要指导发展循环经济有积极性的地区、企业、园区等,并组织专家队伍,结合当地的环境和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地编制本地区、本企业、本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产业链的发展纳入规划,形成可实施的项目。其次要做好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迫切性,介绍国内外循环经济动态等。

2.监督。环保部门作为一个执法监督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逐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保障这些责任制度得以有效实施。

3.推进。环保部门要继续稳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试点面除了现有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以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废弃物,包括废包装、废塑料、废旧家电、厨余垃圾、废旧汽车等重要的生活、工业废物,开展回收、拆解、循环利用、最终处置的全过程示范试点。通过这些试点工作,推进全社会循环经济的建设。

4.服务。各地环保部门应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的科学研究,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组织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咨询服务队伍,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科研和服务机构及社会各界的科研力量,开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

5.切实有效地加强企业行为的转变

首先,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方式,使各种资源能够有效地被循环利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传统工业生产方式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在循环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利用高科技,以知识投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其次,企业的其他行为,包括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理念、环境管理方式等也应有较大的转变:(1)企业在选择商品生产技术时,应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选用生产原料和产品制造过程中,应符合环保标准;(2)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包装装潢设计时,应尽量降低商品包装或商品使用的残余物,以减少商品对环境的污染;(3)企业应努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废物回收体制。

(六)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含义有: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食品(如无公害蔬菜、瓜果等);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不要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消费者应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行为将导致人类的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消费结构的改变必将导致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质量的调整和升级,形成绿色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循环济的发展。在此笔者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应制定一个明确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划分标准,这样既方便我们消费者正确有效地处理各种生活废弃物,增强环保意识;又能提高环保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了工作因疏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环境的二次污染。

(七)密切加强国际间的相互合作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在中国提出的时间较早,但现在仍处于早期探索和局部实验阶段,所以要实现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正确措施,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企业实践、公众参与的机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仍需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各级政府、各个企业、每个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使中国循环经济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汝雄,王建基.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环境保护,2000,(11):29-30.

[2]左铁镛.关于循环经济的思考[N].经济日报,2005-12-16(5).

[3]肖利平,姚咏梅.循环经济――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引擎[J].中外企业文化,2005,(10):6-9.

[4]任勇,陈燕平,周国梅,冯东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5):137-142.

[5]王辉,郑祥民,刘飞.不同行为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努力途径[J]环境保护,2005,(1):54-60.

篇5

只经历了短短九年的时间,和林县就创造出了这样的奇迹,给人以启示。

启示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发展的先导

思路决定出路。和林县委、县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紧紧抓住各种机遇,在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几大班子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六大”报告精神,深入领会西部大开发精神,根据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审视和林县县情,针对和林县地域、资源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反思和林县的发展历程,反思和林县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发达旗县差距拉大的原因,反思该县经济发展滞后的症结,剖析全国、内蒙古发达旗县成功的经验,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方针,深刻认识到和林县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不解放,观念落后,与党和国家、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的大思路、大战略相去甚远,只有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繁荣。因此,县委、县政府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从1994年的“7432”产业化工程到1998年的“68”发展战略,再到2000年的“1688”发展战略,每次调整都是观念更新的结果,而每次调整都使得和林县经济建设前进了一步。

启示二: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地区、一个旗县的经济能否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开拓创新、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和林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每位班子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讲团结、顾大局,形成了凝聚力极强的领导集体。他们一致认为:只要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脱贫致富,有利于实现“两个提高”,无论阻力多大,都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他们深知肩上担负着全县18万人民的嘱托和希望,作为父母官,“贫困县”的帽子如果在目前这样的大好机遇下仍然摘不掉,“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领导班子从何谈起?正是有着如此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做到了胆子大,步子稳,不循规蹈矩、不违法乱纪。确定了“舍近求远、先予后取”的战略思想,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运作模式,树立了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打破常规、开拓进取、超越自我、超常规发展,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短短九年的时间,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生态建设、开发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农业示范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开发、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至2003年,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团队连续五年被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评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这一团结务实的领导团队已成为和林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强大后盾。

启示三: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县委、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认真分析研究,达成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的共识。因此,和林县除了用足用活中央、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的有关优惠政策,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用战略眼光来审视经济发展,把营造良好软环境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对投资者吸引力极强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围绕“以开放型经济为重点,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以改善软环境为重点,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发展”的思路,改善政策环境、改善法制环境、改善政务环境、改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企业发财、我们发展”的意识,多方面、全方位支持投资者发展壮大。同时,和林县还深刻认识到,在加入WTO的大环境下,招商引资的竞争不仅仅是优惠政策的竞争,而更重要的是综合服务的竞争。特别是在盛乐园经济园区的建设中,坚持全方位开放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建立起高效、精干、便捷、新型的管理服务体系,采取“内循环”、“一站式”服务的运行机制,本着“人人是投资环境,事事是信誉形象,奉投资者为上帝”的宗旨,新事新办,特事特办,全方位为客商服务,营造园区发展的良好软环境,实现了“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的良性循环,创造了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圳”现象。

启示四:培育龙头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队伍是经济发展的条件

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龙头企业的整体带动,才能形成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一事实已被全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实践所证明。如鄂尔多斯市改革开放后由于有了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伊化集团、伊煤集团、亿利集团等几大企业的支撑,促使其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内蒙古盟市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受到全区乃至全国的瞩目。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是龙头企业带动的结果。九年的发展,和林县已经培育起了蒙牛、伊利、三、四分厂、华欧、兆君等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启示五:以市场为导向,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导向,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调研为出发点,以产品是否适销对路为检验标准,才能形成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和林县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市场的导向作用,构建的几大特色产业如奶牛产业、肉食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均迎合了市场的需要,为此,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和林县还特别重视市场的培育,一批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在国内外都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销售市场,如蒙牛的冰激凌、液态奶畅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伊利、三、四分厂的产品如奶茶粉、奶粉和豆奶粉行销全国;兆君在全国设有多个办事处,通过专卖店和商场专柜销售“兆君”牌系列羊绒制品;盛乐制药的麻黄素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市场;九强的乳品机械已打入全国五品企业等等,为和林县跻身于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基础。而这样的市场形势势必推动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启示六: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是经济发展的命脉

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而特色产业的选择必须从区域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这三者有机结合,选择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重点建设和发展,使其形成强大的经济优势,方能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林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地缘等比较优势,构建起了奶牛产业、肉食品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三大特色产业,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启示七:依靠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支撑

篇6

中国正迅速崛起成为经济超级大国,但它距离高收入国家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中国自身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而言,这一不寻常的组合意味着什么?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一个超级大国的关键特征――你不能再指望继续“搭便车”。因此,中国首先要做的就是维持稳定、和平与合作的全球政治与经济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中国才能有信心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长期来看,中国可能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最重要参与者。要达到这个目标,中国首先需要创造一个能够支持国内经济发展的国内金融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帮助下,完善全球金融体系,使其支持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平稳运行。考虑到国内与全球金融的复杂互动,这其中最大的挑战则是保护前者(国内金融体系),使其免受后者(全球金融体系)无节制行为的影响。

要实现这一复杂的平衡,中国政府应该假定,长期而言(也许有一代人之久),中国的金融体系将不仅与全球金融完全整合,还可能发展成为它的中心之一。在这个漫长且错综复杂与充满危险的背景下,允许私人资本,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与组合投资资本从中国流出。这是中国与全球金融完全整合过程中的重要一步。除此之外,中国作为20国集团(G20)金融业改革讨论的正式参与者,目睹了近期西方大国与中国在监管哲学层面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趋同,因此,大家应一道努力支持加强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与全球金融改革密切相关的是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革。在这里,中国的挑战仍是需要协调两方面的利益:一方面是国内稳定,另一方面是对应的全球稳定。

在国内方面,中国需要增加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完善针对家庭的社保体系,以降低极高的预防性储蓄率。中国还需要研究出一项改革全球货币体系的战略,使其符合中国的利益,即在国内发展与全球稳定之间搞好协调。

在贸易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实体,这使中国成为英国与美国的天然继承者,希望维护基于规则的开放贸易体系。鉴于此,中国有必要在遵守该体系的所有规则与原则下,进一步在该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管多么有限,中国可以开始尝试在推动漫长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并取得某种结果的国际行动上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次,中国越来越需要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确保遵守这些规则也将符合其自身利益。此外,中国也将越来越需要保护它的对外直接投资。所以,它应该制订更强而有力的保护外国投资规则,这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最重要方向之一。作为全球贸易国,中国也有必要确保其加入的地区贸易安排与全球规则相符。

最后,也很可能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获取自然资源。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大多数原材料的最大进口国,而这种依赖必定还会增强。在此期间,中国在推高这些材料的价格上发挥了主要作用,这会使全球相对价格出现不利于中国及其他大宗商品进口国的变化,同时造福于大宗商品出口国。

篇7

未来15年,如果继续延续传统的粗放的发展模式,我国的资源能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9.4%,为世界所瞩目。但同样为世界瞩目的不仅仅是GDP,严重的环境污染、惊人的资源消耗、巨大的能源需求,都让人忧心忡忡。

严重的环境污染

2005年末,德国《明星》周刊以《污染严重的地方》为题报道了高能耗和高污染给我国带来的严重威胁:5年前,山西省下康村的1000名村民突然发现村里的水变咸了。水壶在烧完水后变成了红色。“我开始拉肚子,病再没好过,”陈女士说,“我和邻居谈起这事,他们抱怨自己也一样。”几个月后,她双腿瘫痪。和许多村民一样,这位农妇患脑血栓,半身不遂。27名村民已经因此死亡,其中有一名14岁的女孩。这个村庄如一座疗养院。在村里的土路上,几乎所有人都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路。

其实,下康村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并不是绝无仅有,由粗放式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已让人触目惊心。

在中国,超过80%的垃圾和污水得不到任何处理。每年有40万中国人死于废气引发的疾病。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北京也位列其中,欧洲航天局通过卫星观测发现北京是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首都之一。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4月份的报告指出:“流经城市的河流90%处于严重污染状态;约3亿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合格的。”如今,我国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侵害,2/3的水源水质遭受污染或不能饮用,有些污染严重的河流到了农作物都无法用水灌溉的地步:严重的水污染状况致使中国的可耕地面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减少了一半左右。由于工业污染大量排放,目前中国几乎找不到几条干净的河流,找不到几个干净的湖泊.我们曾经沾沾自喜的“世界工厂”,如今却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世界垃圾场”。

相当多的城市空气有害健康,1/3的国土受到酸雨影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仍在发展,90%以上的天然草原在退化。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里集中出现,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统计显示,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2003年已经占到GDP的15%;目前我国75%的慢性病与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污染有关。

惊人的资源消耗

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

以2003年为例,我国GDP占世界GDP的3.9%,但石油、煤炭、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

钢铁消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资源消耗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研究,我国单位产出的钢铁消耗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9倍,是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两倍以上。

总起来看,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资源消耗大、利用水平低。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效益差,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二是资源浪费惊人。我国资源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如公共场所长流水、常明灯现象、过度包装、浪费粮食现象、开发区等非农业用地侵占和浪费耕地、破坏土地资源现象十分严重。三是再生资源的资源化水平低,大量可利用的资源作为废弃物白白浪费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国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

巨大的能源需求

我国能源消费量巨大,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一方面,我国的能源供应十分紧张。2004年以来,煤、电、油、运瓶颈制约再度出现,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铁矿石、石油、铜、氧化铝等进口大幅度增长,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扬。2004年有21个省市拉闸限电,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蜡烛、应急灯脱销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能源浪费又十分严重。世界银行2002年报告分析,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西方国家的5.9倍、美国的4.3倍、法国的7.7倍和日本的11.5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要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困难。本世纪头20年.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需求量将继续增加,汽车和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家庭。与此相适应,能源消费会进一步增长。据专家初步测算,在考虑大力节约能源、优化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也要达到3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22.2亿吨。煤炭生产如果要达到22.2亿吨,需要精查储量1250多亿吨,而我国目前尚未利用的精查储量仅为600亿吨;需要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0亿吨,这意味着今后要建设百万吨级的大型煤矿1000个;按我国现有的煤炭资源布局情况,还需再建7条大秦线以及相应的港口。

我们这几代中国人,从小就开始接受祖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教育。然而,我国目前的形势并不乐观:我国土地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l/2,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在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未来15年,如果继续延续传统的粗放的发展模式,资源能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先民就已经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依存关系。

但是,工业文明以来,因为仿佛魔法一般呼唤出来的财富给近代人带来以往不可想象的物质享受,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喜悦,开始争先恐后地开发不可再生的自然环境,肆无忌惮地预支未来的自然资源。

今天,面对势不可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全中国必然的选择。

篇8

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在不断提高。从1999年到2011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全国税收的贡献率逐年提高,1999年占11.68%,2005 年占36.57%,而2012年则占到近50%。混合所有制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根本的原因在于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1.有利于真正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的基本要求,就是机会均等、规则公正、资源自由流动、企业自由组合。这就需要打破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身份界限,消除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孤立并存、相互封闭、区别对待等不合理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和竞争环境的公平,在相互竞争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正是这种体制机制寻求统一,以及资源配置和竞争环境寻求公平的客观要求之下,形成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寻求联合、优势互补的内在要求。这有助于整个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统一性的形成,改变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各自为政、市场割裂的局面,有助于市场机制更为充分地发挥调节作用。因此,混合所有制是市场机制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是所有制形式未来发展和完善的方向。

2.有利于促进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优势互补

混合所有制经济突破了单一所有制经济的局限,集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于一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叠加。国有企业通过转让国有股权,引入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克服了政企不分、机制不活、投资主体虚位等弊端;民营企业通过参股公有制经济,克服了市场准入政策和自身管理模式的局限,取得规模的扩张和竞争力的提高。公有制经济一般具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拥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社会意识,而非公有制经济则具有机制灵活、反应迅速、效率较高等优势,拥有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因此,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相互开放、相互融合,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不再是单纯的讨论“国退民进”“国进民退”的问题,而是要实现国民共进、国民融合、国民共赢。统计数字表明,2010、2011、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别为4.9%、5.4%、4.6%,股份制企业分别为6.6%、8.4%、7.6%,表明混合所有制经济效益较高。

3.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公有制经济还必须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实践证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国有资本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与其他性质的资本融合,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推动其在产权多元化基础上,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提高运营效率,更好地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而转向投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从而增强国家经济的控制力;也有利于凝聚更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有效放大公有资本对其他资本的辐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近年来,中央企业层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步伐不断加快,央企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

2005年到2012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发行的可转债,引入民间投资累计达638 项,数额累计达到15146 亿。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央企做强做大,目前已有42家央企入围世界500强。

二、江苏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1.良好的基础

一方面,近年来江苏国有经济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12年底,全省国有资产总额达到4.4万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制权益1.6万亿元,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位列全国第2位。全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46户,省属控股上市公司7户,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达30%。经过整合重组,全省省属企业数量从2004年的44户减少到2012年的21户,全省80%以上新增国有资本集中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基础产业、金融、高科技投资等领域,加快向优势企业集聚、向骨干企业主业集聚。另一方面,江苏民营经济也在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企业创造的GDP达3.6万亿元,约占全省GDP的三分之二;民间投资总量突破2万亿元;民营企业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成效显著,苏宁、沙钢、雨润进入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10强。

2.发展的现状

目前江苏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1470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2.1%;工业总产值4.7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9.5% ;出货值593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5.6%;利润总额2996.6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1.3%。混合所有制企业户均产值3.2亿元,是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的1.2 倍。同时,随着民间投资领域的不断放宽,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为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力量,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综合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不断提高。

3.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有资本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江苏国有企业虽然总规模位于全国前列,但真正在全国有影响的大企业、大集团还较少。而且目前全省国有企业中,大部分仍属国有独资企业,股权多样化进展不快。在已有的混合所有制实践中,国有企业在母公司层面与民营资本合资合作的相对较少,国有股占比过高,民营资本未能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形成有效制衡。二是民营资本进入的领域范围还有待扩大。尽管这几年国家和省出台了不少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实际上,民营资本在铁路、金融、电信等领域常遇到“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推拉门”等现象,难以真正进入,也由此影响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三是现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部融合还需不断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内不同所有制性质股东之间的目标取向、经营理念、运营模式等方面还存在差异,甚至还会有摩擦。股份制公司的国有股东由于代表的是国家,因此其主要目标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非公有性质的股东代表其主要目标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同时,由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下股份公司中没有一个股东对董事会有足够的影响力,当股东之间产生矛盾时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决策尚无有效机制。特别是由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股份制企业,在目前国有股占绝对控股权与其他投资主体小而分散的情况下,重大经营决策难免听命“一家之言”,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难以民主。

三、推进江苏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解决好“能够混合”的问题

一是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加大国有企业母公司层面改制力度,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推进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向控股上市公司注资等多种方式,实现整体上市,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产权结构向股份化、多元化、证券化转变。二是放开放宽非公资本的进入领域。全面贯彻落实“民间投资36条”,全面消除民间投资进入的各种隐性壁垒,在金融、电力、铁路等国有资本相对集中的领域,尽快向民营资本推出一批符合产业导向、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拓展民营资本发展空间。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类基金、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机构、经纪公司和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通过投资、控股、参股、委托、债转股等方式,加快企业形成多元持股。三是建立健全产权顺畅交易的平台。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提高其系统化和网络化水平,大力培养产权交易信息网络建设和有关的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服务质量。遵循市场规律,尊重企业意愿,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推动产权公开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2.解决好“怎样混合”的问题

一是区分功能定位。按照国有企业从事的业务性质和功能定位,合理确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比例。对于保障类企业,那些占有国家特殊资源,承担必要的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和国家安全责任的企业,如金融、石油、电信、电网、军工、重要运输、国家储备企业等,国有资本要继续保持绝对控股;对于公用类企业,那些承担人民生活服务的公用事业企业,如城市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公交、地铁、机场、基础设施企业等,国有资本可以相对控股;对于商业类企业,那些处于充分竞争性领域的企业,国有资本可以有序进退、合理流动,不设股权比例要求。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吸引非国有经济主体参股;吸引外资外商;鼓励和发展生产要素(专利、技术、经营、管理、信息等)的作价入股;允许职工的个人投资入股;允许经营管理者持股,包括期权激励甚至MBO;发展职工持股会、职工持股计划;鼓励公有产权之间互相交叉持股,包括国家和地方、金融企业和实业企业。

篇9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林业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不断创新企业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应该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通过企业的管理创新,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经济管理的快速发展,最终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林业企业经济发展中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1.通过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现阶段,人们对创新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和重视,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力,创新是最根本的途径。企业在创新的路途中,创新企业管理是最根本的。林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营模式主要以木材的采集、木材的加工、营林的生产和经营来进行运转的,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企业。但是从现阶段的林业企业的发展来看,不同的经营项目和生产内容选择的经营方式和生产的工具也具有很大的不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融合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现代化的集中化生产,生产水平层次多。因此,林业企业要进行管理创新,首先应该发展原有的林业产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从而推动企业的经济管理。

2.创新管理可以实现企业的人本管理

在现阶段,无论是在哪个行业,以人为本进行管理都备受人们的关注。现阶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观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进行人本管理是一个重点内容。目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林业企业要想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林业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吸引更多的优秀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人本管理提出更高的重视。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制定详细的人才引进计划,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详细的计划进行人才的招聘。另外,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人才的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最好企业员工的职业规划,让员工将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1]。

3.管理创新可以落实企业的科学发展观

林业生产获得的经济效益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实现的,首先一个是通过生产创造,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对林业资源的开采,我国很多行业和领域的发展都依赖于林业资源。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首先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要想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就是增加资金、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另外,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的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生态环境。因此,林业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应该从传统的粗放造林的模式转变为精细化集约的造林模式,在林业资源的管理方面更加现代化和科学化,使我国林业管理的水平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生态环境也因此得到了改善。

三、创新管理的实施措施

1.制度创新

林业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的时候,制度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是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产权制度的创新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林业企业中,不仅需要为人们提供各种林产品,同时还具有营林的责任,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实现林业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完善林业的管理制度。在才创新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林业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另外,企业的经济成分也应该由传统的单一公有制向多种形式的所有制进行转变或者并存[2]。从我国的现阶段来看,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一部具体有效的法律制度,现有的林业法律还存在着一定缺陷和漏洞,大大制约着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完善林业的法律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

2.技术创新

要想实现林业企业的管理创新,必须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不断加大科技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对林业生产进行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管理。因此,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资金的投入,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在林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应该结合林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过程,在林业专业理论的基础上上,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考虑到以往生产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加大对各种先进技术的使用。在林业企业中,通过创新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林产品的质量,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独特的林产品,从而有效推动林业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

3.文化创新

篇10

一、峨边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峨边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自1996年起,以企业转制为契机,通过整体转让、股份配售、破产重组等多种形式,以大股东控股为特色,加快国有、集体、二轻、乡镇企业转制,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国有、集体资产逐步退出企业,完成了“国退民进”的重要过渡,构建了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企业为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新框架,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近几年来,峨边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促进县域经济新跨越的突破口,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创新体制为切入点,全力优化环境,努力拓展领域,大力启动民间资本发展民营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引进各种民间资本达7亿元,民营企业迅速壮大,全县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民营经济成为了县域经济的支柱力量。

目前,峨边民营经济的发展呈现出3个特点:

1、民营经济总量增加。全县民营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据初步统计,2003年底,全县民营经济已达2647户,比1996年净增637户,其中:民营企业已达78户,比1996年净增39户,个体工商户2569户,比1996年净增608户。企业从业人数13560人,其中民营企业人数13152人,占企业总人数的96.99%。2003年,全县GDP实现71840万元,民营企业GDP实现28724万元,占全县GDP的39.98%。

2、民营经济质量提高。全县民营经济(含个体工商户、建筑业、规模以上工业)2003年共实现销售收入近67220万元,上缴税金2500万元,实现利润1800万元,分别比1996年增长6.6倍、8倍和8.5倍,运营质量明显提高。全县财政收入总额为7888万元,企业上缴税金5205万元,占全县税收的65.98%,其中民营企业完成税收3895万元,占全县税收的49.38%,个体工商户纳税150万元,占全县税收的1.90%。

3、民营工业企业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纳入统计的17户规模以上重点企业中有13户是民营企业,占全县的75.6%;民营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7.4%;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的84.6%。近几年来,峨边民营企业产值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

二、影响峨边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峨边民营经济在规模数量上,经济总量上,产业结构上都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成为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纵向比,峨边民营经济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横向比,特别是与发达地区比,差距还很大。从全面建设峨边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来看,不论是从硬环境还是从软环境等诸多方面来看,仍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受发展环境制约。思想解放不够,观念落后。有些干部对民企发展仍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愿亲商,不敢近商,不会扶商;政府还没有完全树立“服务行政”的观念,民营经济应享有公平竞争的“国民待遇”没有彻底落实,社会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不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得不到实现,企业负担相对较重,潜在的成本高,审批程序繁琐,以及为投资者的生命财产权和收益权提供有效保障治安环境还不很完善,造成民间资本难以转化。

二是投资领域狭窄,投向单一,投资主体规模偏小,难以形成投资的支撑力量。目前,民间投资主体从数量上看集中于第三产业,市场份额过小,利润很难保证,甚至可能造成某些领域的过热,形成恶性竞争。多数投资主体规模小、能力有限,易造成投资分散、项目小型化,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项目难立项,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区位优势不明显,立项审批程序繁琐,市场准入条件高,影响了民间投资增长。

三是投资回报率不高,投资主体缺乏进一步投资意愿。由于民间投资主体主要是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风险意识较强,投资风险意识仍然高于效益意识,而要找到理想、适合、效益好的项目有一定困难,加之目前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诚信度不高,对经营的过程和最后取得的实效没有很好公开,因此使投资者缺乏信心,出于资金安全考虑不敢投资。在对投资回报存在顾虑的情况下,投资主体缺乏进一步投资的意愿。

四是融资渠道少,渠道不畅。民间资金量大、面广、分散,势单力薄,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还贷能力不易证明,在信用贷款制度尚未完善的时候获得银行贷款相当困难。金融机构对发展中小民营经济的信贷“药引”作用没有很好发挥,而投资稍大项目的业主主要靠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很少从民间直接融资,社会中介组织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造成民间资金难启动。

五是宏观及微观投资管理不规范。一方面是某些民营企业财会、业务、统计核算等基础性工作不完善,管理者投资的随意性强,缺乏相应的投资管理经验,对投资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知之较少,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违反建设程序;另一方面是政府对民间投资缺乏相应的导向和管理,在民营企业的注册登记、市场准入、行业管理,民间投资的审批、监督和税收等环节上还有待加强。

六是人员总体素质低,技术和管理相对落后。企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相当一部分企业习惯传统的、经验的经营管理,任人为亲,裙带现象突出,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不适应,有些还是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技术落后,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少,落后的技术和设备比例高,传统产品老产品比重大,企业拥有知识产权少,品牌少,新产品开发严重不足,产品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差,品种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小,几乎无高新技术产品和优势拳头产品,经济无特色。

三、改善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存在的几点建议

(一)扩大市场准入,实行平等待遇,放开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

市场经济就是自主经济、竞争经济、法制经济,也是平等经济。要彻底摒弃计划经济时代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平等对待民间资金和民营及个体私营企业,做到重商亲商。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开放的领域,都要以与国有资本和外资同等的条件和政策对民营资本开放。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参与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保险业;积极支持和推进民营资本进入教育、卫生、体育、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领域。放开注册资本限制条件,允许新设立的民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分步到位,限期补足。创办民营科技型、农产品加工型、扶贫型企业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创办民营司制企业,其非关键条件一年内可完善的,可由工商部门核发为期一年的临时营业执照,实行预备期管理。

要一视同仁,公平竞争,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经营范围。要对民营经济实行国民待遇,消除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除国家和省规定须先办理经营许可证或资格审查以及专项审批外,其他部门和地区规定的一律不准再作为登记发证的前置条件。放宽注册资本限制条件。属于国家、省鼓励和允许的民间投资项目,一般不再审批,一律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领域,凡是国有经济退出的领域,凡是外商投资可进入的领域,都允许民营经济进入。

(二)加强产业引导,实施重点支持,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根据省委省政府新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规定,民营企业被认定为民营科技企业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鼓励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外向型产业。对重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所得,免征3年至5年所得税。开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对整车鲜活农产品运输,3年内停收过路(包括高速公路)、过桥和过隧道费。停止征收农业特产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国有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依法出让给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的,可以减免土地出让金;对取得土地使用权从事生态环境建设的,土地使用年限可延长到70年。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发展民营经济,盘活民间资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尽快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迅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定》精神,为峨边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又一个春天。

(三)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服务体系,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县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更好地树立服务政府的形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民间资金的盘活服好务。一是要组建专门的领导班子,成立办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实施、督促指导和服务引导。二是要制定完善的民间资金投资发展配套政策,创新发展机制,促进民间资金的投资迅速扩大。三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按照“同步审批、限时反馈、一次办结”的原则,实施审批办照的“互联审批制”,除法定的特殊情况外,办理时限原则上不超过5个工作日。四是对目前已经削减的各项行政收费项目必须落实,决不能再收费,继续清理、减少各种收费项目。停止收取个体工商户管理费。五是建立和完善涵盖民营经济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推进社会信用制度,公开有关政策、法规,确保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知情权。

(四)搞好项目储备,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投资领域。

要吸引民间资金的投入,关键是要有好的发展项目。我们要认真做好项目储备,精选一批风险低,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吸引民间资金投入进来。目前,我县新上的水电站建设项目,几乎全部来自民间资金的投资,应该说是掀起了一个民间资金投资的。我们要继续在高耗能工业项目、绿色农业项目、旅游开发项目等方面进行项目储备,继续吸引民间资金投资进来。

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务求实效,做强做大特色和规模。既要全面发动,又要从实际出发,选准主导产品,搞好产业聚集,形成产业规模。县域经济要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把重点放在农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要结合城镇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园区。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培植壮大一批优势民营企业。要在盘活存量资产和引进增量资产上做文章,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篇11

1.1缺乏科技支持

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在探索销售渠道和 规划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技术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技术支持严重短缺,技术的投入、技术的引进和技术的再开发都没有形成一定的效应。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积极的融入市场经济,从而获得与自身发展相关的信息和技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是缺乏科技支持的这一主动力量。

1.2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任何一个领域的经济发展都不能缺少与之相配合的服务体系,笔者发现,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缺乏一定的服务体系,从而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比如说,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农业服务体系一直没有完善。鉴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其他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差异,发展资金需求相对较大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由于在服务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丰厚的资金支持,所以我国农村经济服务体系一直不健全,由于一些服务体系没能清晰的认识到其应该发挥的作用,不了解自身的作用性,多于服务体系的服务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1.3农民自身的局限性

农民对一些领导班子信任度不高,从而导致不愿将资金交给集体进行公益事业建设。农村的居民普遍老龄化,大部分的农村居民子女都在城镇就业居住,导致对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不甚关心。经济发展靠的不仅要有硬实力,更重要的是软实力,换句话来讲就是需要人,经济始终要依靠人才能发展前进。人们的素质高低与否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农村居民的自身素质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2.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问题的策略

2.1加强科技支持与战略部署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农村更是遍布了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各不相同,不同的自然条件意味着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会出现不同的面貌。所以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部署尤其重要,要想从根本上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化发展,就必须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战略部署和规划,这样才能充分的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从而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以自然资源的利用作为依托,从而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使我国农村经济与自然资源之间形成统一性。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大的目标和战略,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调研和部署,充分的了解每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并调动当地农民参与到这一规划中来,有重点、有主次的发展当地的农村经济。可见,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需要全面协调和综合发展的。

2.2完善服务体系

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这个问题,着眼于现实情况,我们首先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对人力、畜力的依赖性强是我国农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不难看出,仅仅依靠人力和畜力是很难获得较高的农业生产效率的,而且还会限制农村经济的优化发展。对于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建设。着力于建设一些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农场,可以实行一些农业机械购买方面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政府要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农业生产水平有新的提高。

2.3加大政策支持

篇12

1.经济发展现状截至2015年5月,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增至146家,其中超5亿元的企业有21家,超10亿元的企业有4家。亿元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29亿元,同比增长20%,占我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9%,南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1%,实现增加值160亿元,同比增长7%。南安紧紧围绕完成“十二五”规划,主动结合省、泉州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大局,认真落实泉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实体立市,紧抓经济大盘、强力攻坚克难、推进创业创新、加强招商选资、加快城乡建设、注重民生保障,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健发展。下阶段南安将正视困难和压力,进一步坚定信心,强化举措,奋力攻坚,盯指标、促增长,稳大盘、推创新,抓项目、扩投资,挖潜力、求突破,增效能、优环境,保民生、促和谐,力争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致力于推动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直至今年1-5月份,南安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79.18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9.75亿元,同比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623.68亿元,比增10.9%。南安市保障有力支柱产业运行平稳,通过主动做好主导产业服务,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认真宣传贯彻省、泉州市和南安市各级扶持政策,重点帮扶成长型企业等措施,有力保障各支柱产业的平稳运行。据统计,截至5月份,石材陶瓷、鞋服轻纺、机械装备和光电信息产业均实现逆势增长,分别比增8.4%、15.7%、24.0%和22.3%,分别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0.51亿元、224.71亿元、141.46亿元和7.9亿元;兑现各级奖励资金2.16亿元,其中本级资金1.54亿元,上级资金0.62亿元;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总数达到765家,新增6家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高成长型企业,入选企业数居泉州市前列。推进重点项目,全力落实跨越行动计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工业总量,培育产业集群、增强发展后劲。截至5月31日,288个重点工业项目累计完成年度投资89.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6.8%,超时序进度5.1个百分点;有265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开工率达92%;有19个项目实现投产。南安市深入围绕“ 创新发展提升年” 开展活动,加强创新引导,通过大力实施技改项目推动企业转型升级,1-5月份,南安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12.82亿元,比增64.53%,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96.52%,完成泉州市下达我市目标任务(166亿元)的67.96%,投资额居泉州各县(市、区)首位。

2.人才现状南安市拥有机械装备企业1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7家、亿元企业83家、上市企业3家、场外交易市场挂牌企业3家,先后引进博士后31人次、各类高层次人才700多人。根据人才工作实际,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归为高层次人才,总计3.18万人,占31.4%,将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归为实用型技能人才,总计4.77万人,占47%。人才结构层次分布不均,高层次人才引进320多名,仅占0.33%,其中从事短期服务的专家、教授80多名,进站博士后15人次,紧缺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多名。企业新兴产业高端科技人才紧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大,高技能人才匮乏。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水暖厨卫行业、石材创意产业的高级技能人才、研发人才、设计人才明显稀缺,成为制约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一大障碍。实用型人才技能提升较慢。在“二次创业”进程中,南安市主要支柱产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局面,对实用型人才的技能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通过调研,发现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的实用型人才技能水平还不够高,限制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延缓了企业转型升级进程。

二、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才的集聚是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关键环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依赖于人才。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企业慢慢的从对土地、设备、资金的依赖,转向对人才的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已成为企业一项新的重要工作,列入了企业发展规划之中,高素质的人才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拥有一支能独立开发研制新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法宝。对人才的投入可带来收益递增,也促使决策更科学化,投入产出速度明显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前提之一。

三、人才队伍建设

南安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项目建设和招商选资为载体,以“回归创业”工程为平台,以产业、基地、市场联动为特色,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提质增量,构建具有南安市当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南安市工业正以集群挺进的方式,释放出产业支撑的强劲力量,为适应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以更开放的态度、更优惠的政策、更贴心的服务,为各类人才创业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迫切需要。

1.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引进人才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来促进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包括以下几点:(1)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来考虑人才的扩充引进和培养,从紧缺人才、急需人才、领军人才、乡土人才等多方面引进全方位人才,把总体规划和分项实施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以顺应发展的要求,又要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人才工作。要制定和落实吸引人才和促使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为人才引进打开方便之门,既积极引进国内的优秀人才,又努力引入国外智力。(2)加强人才资源统计与需求预测,不断完善统计方法,增加统计和需求预测工做的准确度和可信度;(3)根据人才的个性化、政策性和特殊性,对人才引进要因地制宜,把有限资源和条件用在刀刃上;(4)在引进高级人才的同时,不能忽视初中级人才的培养,既要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又要注意培养初中级人才,填充各个层次人才。(5)本地人才的培养也是本地经济发展的一股动力,要将使用本地人才与引进人才结合起来,注重本地人才潜力的发挥,给多方面人才以更多的施展才华、脱颖而出的机会。(6)在引进人才时,要以引进人才的素质为基本考评点,实时优化引进人才的结构。以人力资源的集聚、调整、开发来促进人才发展规划。

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平台,发挥高层次人才效能,为企业提供信息平台,为人才提供展示平台,为企业、人才、政府提供沟通平台。认真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和《南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争取用2~3年时间,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整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搭建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工作平台,建设一支量大质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探索一套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实现2016年底,人才资源总量超15万人目标。(2)产学研结合,组织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共同研究产业发展动态、行业先进技术、从中找出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个性技术难题,提升企业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性、实施性,进而提升南安市主导产业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各个主要产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泉州市自动化技术研究院和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资源,引进产业高端人才。激励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来南安市设立分属机构,鼓励本地企业创建研究中心、企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专家工作站。(3)人才培养机制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更应加强本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套引进人才带动本地人才素质提高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提升本地人才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总量,优化人才素质,最终完成区域性人力资源高地的建设。(4)在人才培养上,积极选才、努力做好人才储备,逐步建立发挥地方教育资源和外部教育资源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传、帮、带”的方法,建立人才梯队,要寻求乡土人才开发的新突破,逐步将培养目标和地方需求接轨,注重引才和育才的衔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尽快把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转化成人才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和科技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5)创新用人方式、制度和观念,要突破传统观念,建立人才共享平台,鼓励人才采取兼职、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服务,建立一套宽松而又完善的用人机制。与此同时,创新用人观念,注重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创新业绩,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用更客观、更具体的指标评判人才素质。(6)在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中,最终留住人才是关键。政府和企业必须营造良好环境,吸引、稳定人才,着力解决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及舆论宣传,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在全社会提高重才、引才、用才的社会意识,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再者通过健全政策体系、搭设服务平台、组建服务团队等方式,着力构建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服务型人才环境,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

3.搭建政府、企业和人才沟通渠道搭建政府、企业和人才沟通渠道,为企业和人才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政府为企业和人才搭建一个信息沟通平台,主动与企业、人才进行沟通交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现代化通信方式,与企业、人才建立常态化联系通道,做到信息共享,实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加强企业和政府沟通。同时也要利用好行业协会的影响作用,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扶持力度,建立行业的公共服务与资源共享平台,政府就可以通过与行业协会的互动,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掌握企业和人才的实际需求,及时的调整人才政策和服务,让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能落到实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