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实例范文

时间:2023-08-24 09:28: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实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实例

篇1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以及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把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放在重中之重。而“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是把知识置于一组典型的问题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其中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这不仅巩固了基本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应用理论知识,缩短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距离。本文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涵义以及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作一探讨。

一、“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涵义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源自于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大力提倡的“发现法”教学理论。“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以自主学习为主线,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创造性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去解决学习中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获得发展与提高的一种心理活动和学习方式。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始终以问题为主线,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问题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问题解决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自身,而不是由教师强制分配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从实际生产、生活中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缩短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这样便能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很快地被调动起来,从而尽力地投入到相关理论的学习中去,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二、“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步骤

(一)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课前预习,应该是每个学生学习新课的一个必经的环节。因为对于新的知识都是比较陌生的,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在上课的时候,很难进入状态,也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那么,在“问题解决式”教学时,就要注重课前预习,把这一环节当做教学的切入口,为教学做好铺垫,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提前预习。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并鼓励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新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的学习情境,引导或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领他们进入“有意义学习”或称为自觉学习状态。这不仅提高了学生预习的自觉性,而且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主动、自觉、积极地学习并思考,亲自去体验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有可能会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也有可能找不到解决方案。教师都要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其结果。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复杂的需要付诸努力的。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行为不断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其体验到探索的快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对于所提出的问题自然也就会专注起来,从而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问题。例如,在学习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就可以在指导学生预习的时候提出一些问题,诸如,“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是怎样的一个循环过程?在循环的过程中水会不会增加或减少?人类活动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吗,举实例说明?”并鼓励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地理环境,观察自己家乡的河流、水库、湖泊、池塘等地方水位的变化,来探讨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和从分析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中探讨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水源相互补给关系,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看书、进行分析和思考问题。

(二)课中互动,分析并解决问题

教师在正式上课时,可以由学生的预习情况,逐渐拉开上课的序幕,由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情况入手,逐步开展教学活动。“问题解决式”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协同活动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和谐地进行互动的一种动态活动过程。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要注重与学生互动,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而不是教师一言堂。在教学过程中,依然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合作探究。例如,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同学发挥各自的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再交流一个相互探讨的结果;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还可以进行班集体合作探究,即抓住中心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从而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高中地理知识有许多可以供师生进行互动的内容,非常适合在课堂上开展课堂讨论。如学习了“热力环流”后,可组织学生讨论:海洋与陆地之间、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用图表示出大气运动的方向。学习“锋与天气”时,可提出:“冷锋和暖锋的天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加深了对冷锋和暖锋的形成、过境时天气变化的理解,掌握了判断方法。课堂互动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展现了地理科学的过程理性,也使教学过程充满思辨理性,有利于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发展。教师可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案确定选用哪一种更好。在探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要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引导,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使学生清楚需要掌握哪些概念、原理以及规律即可,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这种互动式的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体合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至于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必强求统一,这样可以发挥和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课后反思,归纳总结

课后反思,主要指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每上完一次课,都要督促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反思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我掌握得很好,还有哪些问题还需要我进一步地探究。同时,还要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主动思考了吗?我与同学和老师们真诚合作了吗?我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对于一节课的学习,并不在于记住了多少知识点,而是要在记住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归纳总结,这样所学习的知识才能成体系,才能联系起来,也才能不断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是高中地理学科,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更要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例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在夏季市区炎热难耐,而郊区却较为凉爽惬意?”引导学生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这种自然现象。同时,在学生学习完这部分内容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大气的运动会产生哪些现象和后果,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自然现象是由大气的运动造成的,逐步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归纳起来,并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缩短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距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以探究问题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使学生拥有了思考的主动权,也使教师从灌输式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能真正使教学过程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活动。要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就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问题导学是高中地理教学当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去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运用问题导学的方法必须把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根据问题去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有效的分析最后使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问题导学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运用问题导学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问题导学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问题导学这种教学的方法非常的新颖,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把学生作为地理教学的主体。在问题导学的模式之下,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去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教材上提出的问题,最后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使问题得到解决,即使学生最终没有完成问题的解决,因为自己真正进行过探究和思考,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也一定会格外认真的倾听。在问题导学方法之下,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够一定会变得更强,其独立进行探究和学习的能力也一定能够变得更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有P部门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导学方法如果能够有效应用到高中的地理教学当中,那么在提高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质量方面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运用问题导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就将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完成预习的过程,这样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也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大致清楚哪些部分是重点,哪些部分是难点,这样在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时就能够知道要对哪些内容进行重点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设置一些带有一定趣味的问题能够使教学气氛得到改变,这样原本乏味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起来,这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结合小说、影视剧当中的情节将教学问题引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小说、影视剧等艺术形式当中的有关于地理知识的情节将教学问题引出来,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生硬的课堂知识或许没有学习的兴趣,但是对于小说、影视剧当中扣人心弦的情节一定有极大的兴趣。所以说,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结合小说、影视剧当中的情节将教学的问题引出来,那么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大大提高。

例如,在进行《区域地理活动与人类活动》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地理位置对于人类的影响。为了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教师可以将电视剧《三国演义》当中有关于地理位置对人类影响的故事讲述给学生,例如官渡之战曹操如何占领乌巢以少胜多;夷陵之战陆逊如何利用地形诱敌深入火烧蜀军八百里连营;诸葛亮怎样利用地形将司马懿困在上方谷并差点将其烧死;马谡丢失了街亭为什么就直接导致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如果直接讲述的效果不好,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这些故事的影视片段播放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当中。

2.运用与地理有关的诗词和谚语将教学问题引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运用与地理有关的诗词和谚语把地理教学的问题引出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诗词歌赋当中,有大量的地理知识蕴含在其中。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完全可以通过这些关于地理的诗词歌赋以及谚语把引出课堂教学当中的内容以提问的形式引出来。这样一来,不仅地理教学有了更多的诗情画意,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也能够被有效的激发出来。

例如,在进行《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这一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地形和气候对环境的影响,就可以用“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些诗句去表现这一现象,并借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样就把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很好的激发了出来,同时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一定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的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当中非常的重要。这种方法使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走向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变,学生能够更加独立自主的完成地理知识的学习,同时其地理学习的兴趣也能够被很好的激发出来,更加主动的投入到高中地理科目的学习过程中。所以说,教师要把问题导学的方法更好的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高会荣. 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61.

篇3

1. 问题情景教学模式的内涵

“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对地理学科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先列举几个具体的事例作为情景,围绕所设情景提出问题并讲授新课,最后对所列情景加以讨论、分析的课堂教学模式。

2. 高中地理教学中富有生命力的问题情景教学模式

2.1激趣入境导学,让学生“想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时空广布、文理兼备的地理学,对喜欢言古问今,谈天说地的高中学生来说,是很有吸引力和刺激性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地理知识中蕴含的情感和美感,以地理知识的博与巧去点燃学生纯真好奇的火花,使之产生新感觉引起新兴趣产生新欲望。如讲“季风”前引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悬念一出,学生精神必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学习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了。又如在讲地震、火山时,播放印度洋海啸的相关录像资料,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板块运动时通过多媒体对板块运动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看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大陆漂移的过程和各个板块的相对运动而形成各种地形。如东非裂谷带、喜马拉雅山。更有意思的是,根据板块运动的趋势甚至可以预见到很多年之后非洲的北部将和欧洲的南部相接壤印度洋将不复存在。如此引导既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又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讲生活化的地理,让学生“愿动”。讲生活化的地理,尽量使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因为生活化的东西实用性很强,学生认为学了有用就定会感兴趣。例如在《气候类型的判读专题复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从实际生活引入——“分析最近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并用我们学过的理论加以解释!”因为人人都有体验,人人都有话可说,让学生知道知识从哪里来;课后思考题的设计,则让学生知道知识到哪里去。

2.3设计好活动,让学生“能动”。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回答问题,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也给学生一个出错的机会,因为出错学生更能听得进去我们的教诲和观点,教育学生要感悟到出错的同学把错误展示出来其实是在给大家作贡献,使我们共同吸取教训,避免再犯错误,我们应当感激而不是哗笑。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高涨。

篇4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73-02

地质学和地貌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课程均有综合性、复杂性、实践性等特点,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野外工作的某些基本技能、方法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笔者根据长期从事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的经验,针对目前该课程所面临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焦点问题

(一)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在地理专业中的地位不断弱化

地质学与地貌学在研究和解决自然环境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过程中,其独特视角和研究方法是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为应用学科其实用价值日益彰显。[1]

但是,目前地理科学明显存在重人文地理、轻自然地理的倾向,同时地理科学专业为了开设新兴课程和选修课程,将原本非常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基础课程大量消减,地质、地貌学课程自然不能幸免,直接表现就是课时量大减,经费投入不足,其地位和重要性不断弱化。[2]

(二)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的实践环节亟待加强

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是研究地球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这就要求课程除了室内理论教学之外,还要有实践教学。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室实习、野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等环节。目前,我国地理科学专业的教育和研究中,存在着重室内、轻野外,重建模、轻实践,重理论、轻应用,重、轻成果转化等令人担忧的倾向。因此,高校地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亟待加强。

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的难点是在讲述地球的物质组成、地壳的构造变动、地理环境变迁、地貌形成与演化时需要学生建立起一定的空间感,这是实验室实习解决不了的。因此学习地质、地貌知识的学生还需有一定的野外实习经历。但由于经费问题、课时问题、安全问题、学生问题、师资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许多师范院校的野外实习环节被大大地打了折扣,原来的短途实习取消,野外实习被压缩,大多数院校的野外实习压缩成一周的时间,而实习效果令人不敢恭维。

(三)地质学与地貌学基础理论的教育和研究不断削弱

笔者在研究上世纪初叶至30年行的《地学杂志》中发现,这一中国最早的地球科学刊物登载了许多有关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的学术文章,辩证地论述了人地关系,地球上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及其对地表形态和人文环境的影响等科学命题。[3]这在科学尚未普及的中国近代极大地开阔人们的科学视野,激发了地球科学工作者深入社会和投身大自然探索地球奥秘的激情。在地球科学的各个领域,许多学者就一些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提出了具有独到见解的系统学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球科学工作者积极参与了一系列重大的自然资源调查项目、国土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等项目,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现阶段我国地球科学界存在只重视为实践服务而忽视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倾向,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在上世纪一度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如今早已风光不再,以至于近些年来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四)地质学和地貌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教师的问题,作为一名高校的专业课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作为一名有发展前途的地理专业的地质、地貌学任课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从宏观上密切关注现代地理学的内涵和科学体系及发展趋势,从中观上能够熟知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与各分支学科的关系,从微观上能够驾驭自己教授的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

目前,各高校引进的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师的学历很高,大多具有博士学位。然而这些教师虽然在某一领域有较高深的造诣,但是知识单一,不够广博,对地质学与地貌学总体把握不够,且野外实践的基本功底非常薄弱。同时,由于职称压力,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高涨,但对教学的投入不足,没有激情。

二、高师地理教育中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正确认识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的重要地位

地理科学本来就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互统一的科学,只有将自然地理学尤其是地质、地貌学课程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上,在基础教育和在高等师范教育中普及地质、地貌学知识,使学生建构起必备的地质、地貌学知识结构,这才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现代化有用人才的明智之举。

(二)多渠道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丰富室内试验环节。重视常规的实验室实习环节,同时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习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应在实验室及展览室增添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矿产标本、装饰石材标本、观赏石和宝玉石标本,使实习更加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提高本课程实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4]

2.强化野外实践环节。在实习经费、时间都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地质学与地貌学野外实习要本着综合利用实习资源的原则,精心设计实习路线和安排实习内容,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野外实习更要密切联系当前人类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使实践教学更具有社会针对性和应用价值。

3.补充社会实践环节。要鼓励和引导高校地理专业的学生与附近地区的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博物馆、科技馆建立密切联系,利用课余时间以青年志愿者活动形式担当讲解员和导游员,利用所学的本领向社会大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这种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巩固了本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从根本上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地质学和地貌学的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学术思想。在教书方面,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教育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育人方面,教师应将自己对地球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感悟,升华成对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的理解,并通过言传身教渗透给学生。

作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专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有激情。教师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更何况随着地质、地貌学的发展延伸,赏石文化、宝玉石鉴赏、地质旅游在民间悄然兴起,我们作为专业学者不妨也插上文化艺术的翅膀,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不再索然无味,让学生感知冰冷的石头中蕴藏着科学的真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加强地质学与地貌学基础理论的教育和研究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影响在程度和节奏上的不断加大,地球表层系统处于持续的快速变化之中,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这为加强地质学与地貌学基础理论的教育和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

针对目前全球环境变化和社会经济大规模的发展给现代地球科学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将地质学与地貌学的研究和教育纳入地球科学的整体系统进行深入探讨,鼓励学生们在上述有关基础理论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使地球科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重大的突破。

三、结束语

地质学和地貌学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中相当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内容丰富、实践性强、高度综合的特点。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建立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设置生动的实践教学体系,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性教学手段,是提高地质学和地貌学的教学水平的有力保障,将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地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注 释 ]

[1] 王颖.关于地球科学教育发展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3-4.

[2] 王心源,常月明,高超,等.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地质学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6(1):98-103.

[3] 李兆江,刘焱.试论《地学杂志》与中国近代地球科学[J].科学,2012(2):50-54.

篇5

二、重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与态度势在必行

多数初中生认为地理是“副科”,是因为在中考中地理学科的分值比重小,有的省份干脆就不考地理,在八年级就结课了。九年级时为了给所谓的“主课”让位,干脆就取消了地理学科的讲授,即使课程表上有这一科目也没有上,形同虚设,七年级、八年级开设此科也纯为了应付检查。这样一来初中学生就打心底里认为地理是“副科”,家长也不重视,所以学校的地理教师上课也没有兴趣,他们就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多讲几句,非重点和学生能懂的内容就一带而过了,甚至是直接让学生在书上画,课下让学生自己看一看、背一背。因此,学生对地理学科就更不重视,对考试成绩也不在乎,认为反正分值在总分中的比重也小,学不学习都无所谓。升入高中后,这些没有打好基础的学生再学习高中地理是相当吃力的。对那些八年级就结地理课的学生更是如此,扔了一年的地理知识已经都忘得差不多了。

因此,高一教师的首项任务就是要通过介绍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转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通过讲授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来端正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态度,帮助高中学生快速进入学习地理知识的状态,以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从而为学生下一步升入高等院校奠定坚实的地理学科基础。

三、摸清学生地理基础,因材施教

篇6

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美国著名科学家施瓦布(J.J.Schwab)倡导 “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和原苏联著名专家И.Я・列尔耐尔等人提出的“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都是强调在教学中遵循客观规律来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模式,即从问题入手,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求假设,再通过理论或实践对假设进行验证,最终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能激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提出和求证假说、作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实践证明该模式是能够让学生真正体验科学之魅力的最好途径之一,能够为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因此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二、“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一)注重探究问题的设计

巧妙的问题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地理新课标要求,创设恰当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中产生探究意识,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科学知识,又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地理教学效益。

1.探究问题常见的类型。

地理学科问题探究活动在教学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教本中“单元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生活观察能力和解决现实地理问题能力。

②教本中每节“活动”。由学生自行制定探究方案,因此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大。有的侧重探究的某个方面(如: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活动”中要求学生比较我国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人口增长的特点,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人口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有的则是探究较完整的知识内容(如:调查学校所在地两年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份调查分析报告。)。

③利用未经过分析的图表资料引出探究问题。未经分析的原始图表资料没有给出现成的总结性答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从中发现不少新问题,帮助学生找出规律或知识点。

④对教材内容表述不深入,特别是与不同版本教材有一定抵触之处提出探究问题(如: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有附图及以下表述:“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被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提问:沉积岩和变质岩是否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哪一种岩石最易转化成岩浆?……学生们的疑问数量增多,问题也会深入化。)。

⑤课外调查。通过提出要求和提示,让学生到自然界或社会中进行调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

2.探究问题的发现。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创设模拟真实或类似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生成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地理学科中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应该是具有基础地位的自然地理中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自然地理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联系自然生活,善于为学生准备好问题情境素材,设置适当的途径,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3.探究的问题设计要注重广度和深度。

探究问题的答案设计尽量不要是单纯课本内容的记忆和模仿,要兼顾多重性和单一性,要使学生有思考的余地。设计的问题要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和学习兴趣,因此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广度和深度。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自己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探究思考,尤其是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将这类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感觉到问题很熟悉,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却又无法解决,学生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内化知识。

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类题目:“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地球上一年内四季变化、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大气环流方向与现在有何不同?” “假如地球自传方向由自东向西转,则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与现在有何不同?”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墨守成规难以解决,这样就能点燃学生好奇求知、主动探究精神之火,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二)模式实施中注重师生角色的定位

1.教师角色由“主宰”变为“主导”。

探究活动不必完全在教师的“主宰”之中,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旧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按照新课标要求,发挥“主导”作用。因为探究性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所以“问题―探究”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要刻意谋求的就不再是“主宰”课堂,而是正确引导学生的探索实践活动指向课时学习目标的达成。

2.学生的地位由“他主”变为“自主”。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观察方法和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的过程。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参与,进行独立或相互研讨,充分展现“自主”地位。通过问题或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活动,应体现出学生通过阅读、观察、记忆、思维及操作等诸多能力的培养。参与探索答案的各种实践活动包括:按教师要求阅读、自学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观察各种直观教具(含电教音像信息)或有关演示实验;以从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在引导探索、解疑释疑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探索尝试活动可表现为动脑思考、动口回答问题的过程,也可表现为动手操作过程,它伴随着师生及同学之间的多边思维交流活动。

3.加强学习小组协作,共同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地理学习小组一般由6―8人组成,每个小组先自主选择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课题,然后各小组成员按照个人对探究主题的兴趣进行分工,来共同参与问题解决过程。当然同一课题小组之间也可以安排交流活动,这样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探究。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地理问题探究任务。

三、实施“问题―探究”模式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实施“问题―探究”模式的困难主要有:首先,高中地理课时较少,探究时间难以保证,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精选探究内容,高效实施;其次,基础和能力较弱的学生参与度低,这就要求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应采取不同设计和要求,切忌一刀切;再次,教师在模式实施中要把握角色,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之前,自己应先学会“探究”,应深刻理解“探究”的涵义,把握“探究”的核心问题,通过创设良好的探究问题情境,用“兴趣”“悬念”“任务”等途径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展开充分思考;最后,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也不是每节课都必须按照这个模式进行教学,教师要处理好探究教学与其他教学之间的关系,把各种教学模式有机的融合在地理新课程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篇7

高中地理教学中,城市化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侧重于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特征及城市化的地区差异等知识的考察,考核能力要求较高。教材中,对城市化问题的介绍较为简略。本人试对其中几个问题加以探讨,力求使学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城市化的含义问题

1.城市化强调的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

概括地讲,城市化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过程和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即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城市化一词应包括4个含义:(1)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2)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3)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4)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T.Friedmann)认为城市化包括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因此,城市化Ⅰ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而城市化Ⅱ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2.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也是城市化

美国学者哈里斯(C.D.Harris)、亚里三大(J.W.Alexander),法国的查博特(G•chabot)等认为,城市内部的地域级差变化完全是城市中的一个现象,它从属于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总过程。他们认为,城市性地域与农村性地域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衔接的、渐变的、连续的,即使进入城市性状态,“质”与“量”上的转化也仍在进行。例如,建筑密度较为稀疏的地域,随着商业网点的增多、交通线路的开辟,人流将逐渐稠密,建筑密度升高。再如,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内部一些设施较为落后的地段逐渐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诸如这些城市内部地域级差的变化,都属于城市化概念的范畴。

二、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问题

单就逆城市化来讲授,学生较难理解。我们不妨引入城市化的空间进程来探讨。根据发达国家一些城市人口增长的周期变动,可将城市化空间进程分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4个连续的变质阶段。

幻灯展示图ⅠⅡⅢⅣ后,依次讲解4个问题。

1.城市化

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图Ⅰ)。对此含义,前面已作了详细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2.郊区城市化

二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进程开始出现。据统计,几乎4000万人(占全美人口五分之一)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他原因,每年至少搬家一次,而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图Ⅱ)。这里的郊区,是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临近地域,主要是城市化核心地区以外的城市边缘(周一星,1995)。

在郊区化过程中,首先,是人口;然后,是工业、服务业、商业、事物部门,办公室从中心区向外迁移。例如,美国12个最大的城市(除洛杉矶外)在1950~1975年间郊区人口平均增加了207,结果是12个城市的城市总人口中,市区人口所占比重由61.3下降为31.8,而郊区人口比重则从38.7上升到68.25。再如,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费城、底特律、克利夫兰、波士顿、巴尔的摩、华盛顿诸城,新建住宅的80分布在郊区。巴黎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共有320个居住单元,其中,200万个位于郊区。

3.逆城市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这就是说,整个大都市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图Ⅲ)。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等。逆城市化首先出现在英国,1961~1971年间,伦敦人口减少0.8%,6个大城市人口减少1;1971~1981年间,它们的人口又分别减少了10.1和5.4。在此期间,新城人口分别增加28.5和21.2,退休和度假城市人口增加9和2.7%。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有:(1)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2)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们在乡村也可享受到城市一样的物质条件;(3)大城市中心环境恶化,老城区地价上涨;(4)城市交通日益方便、快捷,等等。可以认为,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的纵深发展。

4.再城市化

面队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的问题,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市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图Ⅲ)。与此类似,英国大伦敦的人口在连续30多年的下降后,于1985年起开始微弱增长,也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

三、发展中国家的“假城市化”和城市化不足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起步晚、发展快,二是城市化水平较低,三是城市发展不合理。前两个特点学生较易理解,对城市发展不合理问题应作详细讲解。

由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造成的.这样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1.过度城市化即假城市化

这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一种消极型城市化。它是指城市化发展水平明显超过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城市化状态,主要表现在过量的乡村人口盲目地流入大城市,超过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无法实现职业上的转换。中非地区和印度是过度城市化最集中的地区。

当国家经济基础还相当薄弱时,城市化发展的失控会造成城市人口增加与就业机会不足,以及农村人口减少与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下降之间的不协调,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城市病也随之产生。城市化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有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基本都属于这种情况。例如,198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城市有119个,400万以上的超级城市有22个,其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墨西哥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远不如瑞士、奥地利、芬兰、意大利等国,但其城市化的水平(74,1993年)却明显高于瑞士(60%)、奥地利(55)、芬兰(62%)、意大利(67%),其结果是不但没有带来高度工业化和经济繁荣,反而使乡村凋敝、农业衰败,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大,社会治安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2.城市化不足

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城市化城市化不足。这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城市化不足,即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发展所需要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判断依据为G.S.Tolly模型。中国、俄罗斯、东欧是城市化不足状态较为典型的地区。

城市化不足,主要是人为政策的结果。当地政府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结果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城市文明得不到应有的普及。例如,1980年,世界平均城市人口比重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仅为19.39。

参考文献:

[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院,1995.

[2]许学强,朱剑如.城市地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88.

[3]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3.

[4]胡序威.对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剖析.城市规划,1983.

篇8

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指出,任何一种过于长久和单调的活动,对学生都是极其有害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激趣探究,真正做到以导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调动其有意注意。开课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新授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总结做到“一番滋味在头上”。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知识技能,找出新课的切入点,利用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等方法,引导学生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遵守纪律,集中注意力,就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用“新游戏”、“新形式”、“新方法”,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拼音字词教学中,我常让学生看看我的口形,猜猜我发的是什么音;看看我的动作,猜猜我表演的是哪一个字词;看看我的表情,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来形容;听听谜语,猜猜是哪个生字……实践证明,孩子们乐此不疲。

2、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好玩。课堂教学中充分使用电教设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法宝之一。我常常采取讲故事、猜谜语、念儿歌、小组竞赛、分角色表演、开展游戏等形式,精心设计课堂中的互动,让孩子参与进来。例如:在上《荷叶圆圆》的时候,我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接力竞赛活动”的情景,活动情景设有八关:第一关:自由读课文,圈出不懂的字;第二关:听老师读课文,留心圈出来的字;第三关:小老师带读课文;第四关:小老师教读生字;第五关:摆字卡,读生字;第六关:开火车,记难字;第七关,小组比赛再读课文;第八关,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孩子们在各种角色中感受到了课文中小动物们的快乐,开开心心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3、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玩中学,学中玩。我在教学中采用“猜谜语、编顺口溜、给字娃娃找家、找朋友、送信、摘苹果、开火车、拾树叶”等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思维。低年级学生好奇心、模仿能力、表现欲都特别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兴奋快、投入快,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把握好学生这一特点,能够收到良好效果。在学完《乌鸦喝水》的课文时,为了激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提问:“再仔细想想,谁能帮这只乌鸦想出更多的办法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又问:“比较一下,哪些方法在当时的环境中最棒?”孩子们继续探索的愿望非常强烈,各抒己见,注意力在兴趣的驱动下特别专注!

4、简单明了的口令,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注意孩子课堂上的表现,督促孩子认真听讲,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教学中常用一些口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如:上课前(师:上课铃声响,生:快快进课堂。师:小小手,快放好。师:小小腰,生:要挺直。师:小嘴巴,生:不说话。)上课时(师:拍拍手,生:快坐好!师:一二三,生:坐端正!师:小眼睛,生:看黑板(老师、电视)!师:小耳朵,生:认真听!师:看谁坐得最直?生:我就坐得最直!师:小手指伸出来,生:指着字认真读!师:请你跟我读,生:我就跟您读!)写字时(师:头正,生:身直,脚放平!)要讲重要的内容时提醒学生,(师:腰伸直,生:手放好!师:挺起胸,生:抬起头,两眼向前看!)在一节课的中途,学习告一段落时,老师带领学生活动筋骨,做做自编的“调节操”,如,师:请你照我这样做,生:我就照你这样做!师:请你照我拍拍肩,生:我就照您拍拍肩,师:请你照我点点头,我就照您点点头......

篇9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63-01

前言:“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主体教学活动典型性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为透彻、细致的认识地理学科、了解地理本质、掌握地理知识,开展以“问题解决”为基本方法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

一、创设恰当问题情境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单元的教学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接受“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就必须要创设出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让问题情境的魅力吸引学生进入到情境当中来,进而完成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和地理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南水北调》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研究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教学辅助内容,来达到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新闻媒体资料就非常不错。在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看与南水北调工程有关的新闻,让学生对南水北调工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构建起一个良好的南水北调环境,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展开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引导学生产生质疑

学生作为教学行为当中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行为动力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创设好问题情境后,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学引导者与辅助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对所学习内容产生质疑、提出问题,给予学生探究学习内容的主观动力,为地理课程的顺利展开提供支持。仍以《南水北调》课程为例,在教师创建良好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学生对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有了一个基础的了解,并且已经充分认识到南水北调的作用及重要性。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来完成对学生学习质疑的引导。

问题举例:1:一旦长江中下游发生旱情,是否会对南水北调工程产生影响?;2: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平是否会对南水北调工程产生影响,为什么?……

在设计和提出问题过程中,为了确保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教师一方面要保证所提出问题与教学内容的绝对关联性,另一方面要保证问题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问题”当中,例如将学生的家乡就设置为南水北调工程当中的枢纽城市,让学生产生一种认识,即教师所提出问题就是切切实实发生在学生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通过与实际生活当中的关联,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指导学生进行解惑

探究和解答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当中的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必须要发挥出自己教学指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完成对问题的有效探究和解答,从而确保“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所设定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从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地理基础知识水平的角度来看,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效果相对较好的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提出问题之后,教师需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来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合作探究小组,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搭配之间的合理性,保证各小组的知识水平、探究能力、解疑兴趣等都能够处在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下,让各个小组之间能够产生一种良性竞争关系,从而促进教学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知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程度,但因为他们没有做到完全认知和了解地理学科,因此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他们无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时候教师必须要发挥出自己教学引导者的作用,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让他们能够在点拨当中有所懂、有所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问题解答,达到“解惑”的效果。

四、帮助学生完成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其无论是对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着关键性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学生完成问题解答后,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反思,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为了保证教学反思的正确性、有效性,教师需要在之前的教学活动当中,细心的观察和记录学生在产生质疑、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些错误或不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以这些作为教学反思环节的内容支撑,帮助学生改正自己不好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反思后,教师还要进行自我教学反思,反思自己在此次授课过程中的不足,邀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不足提出意见并进行探讨,让教师在认识自己教学不足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更高水平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课程的展开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作为当前最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地理学科的本质,同时还能激发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激发学生地理专业潜能和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最佳化发挥,我们需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基点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争取创设出最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地理“问题解决”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进步提供最基础的支持。

篇10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情景教学模式,以各种问题的形式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课堂的始终,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问题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深刻挖掘地理知识中所蕴藏的独有魅力。

一、问题情景教学模式特点概述

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并非简单的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该问题的提出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也就是说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仅要具备教学知识,还要与教学环节紧密相连,通过提问让学生懂得如何提问与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目前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来看,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新颖发展性特点

问题情景教学模式中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颖性与发展性,保证问题的新颖性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发展性则是为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中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问题情景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则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索。

2.具有逻辑针对性特点

在教学中应用问题情景教学模式时,必须按照课本编制知识的逻辑及程序进行合理化设计,将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知识点,而后再利用该模式将知识点连贯起来,由浅到深的进行深入教学。

3.具有交互开放性特点

在问题情景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或与其他同学探讨,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及开放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使学生对教学知识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二、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1.设置拓展性或猜想性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好奇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充分发挥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拓展性或者猜想性问题情景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说对于沧海桑田这一成语,其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就体现了一定的地理知识,教师可以运用这一成语对学生进行提问在,例如“沧海桑田这一成语主要体现了什么地壳运动?”,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那么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准确了解该成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理知识进行综合性思考,将地理知识与多种成语或者谚语结合在一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

2.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要贴近生活

学生利用自身所学地理知识像周边的人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会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提高其对地理知识学习的信心。在地理教学中要合理应用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将生活实际与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对地理知识形成一个客观深刻的认识,才能够从根本上重视地理教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赋予问题情景模式生命力与影响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喜欢高谈阔论,情感思想也逐渐趋于成熟,在地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情景模式应充分把握学生这一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深刻挖掘地理知识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用地理知识的渊博带动学生的探知欲。比如,在地理学科中对于季风知识的讲解,可以在问题情景教学中引用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一故事,对学生可以提问“诸葛亮为何得知火烧连营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草船借箭这一故事基本上都比较了解,学生一般更愿意对了解的知识深入探讨,那么在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季风方面的地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

4.设计问题情景活动,捕捉生成性教学点

新形势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的死板,应根据地理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情景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对于问题情景的设置可以将已学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融合在一起,那么学生在自主讨论与探究中不仅对已学知识进行了回顾,对新知识也有了全面了解,可以说该模式的应用具有双重效果。另外,在问题情景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注意学生的表现,根据其表现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因素开展生成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教学不一样的风采。

三、总结

综上所述,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具有发展性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问题情景模式,不同形式的问题情景能够带给学生新奇的认知感受,充分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是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有效开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篇11

文理分科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近几年有些学校更是将文理分科提前到了高一下学期,这使本来在理科班进行地理课教学的难度又加大了。分科后,学生心理发生了细微变化,教师教学目标也有了区别,再加上高考时间较紧张,理科班的学生不愿在地理科目上花较多时间。怎样更好地在理科班进行地理教学,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理科班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地理课在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发生变化

文理分科以前,所有的科目都是必学的,地位几乎处在同一水平,老师对待每一科目的态度也都不分彼此。而分科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很大转变,地理课成了理科班学生高考不考的科目,在理科班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一落千丈,逐渐被理科班学生忽视。

2.教学目标和知识内容深度发生变化

分科后,对于地理课文科生要完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而理科班的目标则变成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这二者相比,需要掌握知识的深度有了明显区别。在新课标中,每一个单元都几乎设有活动实践要求,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掌握某些原理和方法的使用;而理科班的学业水平测试中,这部分内容几乎被完全删除。

通过历年的学业水平测试题目发现,考题相对简单,计算题几乎很少出现,基本以常识记忆类知识为主,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日常实用性。

3.在知识理解程度方面产生差异

地理科目是文科班学生高考的必考科目,学好地理是文科生的高考目标,加上文科生喜爱记忆性的知识,这使得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喜爱记忆地理知识;理科生却对记忆性的知识并不十分喜爱,这也是一部分学生选择理科的原因。但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强,若他们愿意投入精力的话,对一个问题的理解深度是足够的。

4.在学习的投入程度方面产生差异

地理是文科生高考必考科目,所以文科生对它学习的投入时间是相对比较多的,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算比较难的,他们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才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他们学习地理时是自觉、认真的。

而理科班的学生几乎是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了高考必考科目上,当老师在讲授地理这些文科科目时,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反感的情绪,认为是占用了他们学习的时间;即使老师强调地理是需要学习的,他们也是非常被动和排斥的,这就导致理科生学习地理的时间明显偏少。

二、应对措施

因此, 考虑理科班的地理教学方法和策略时, 应充分考虑到客观存在的因素,化解不利因素, 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课堂形式更具灵活性,以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1.简化目标,精简教学内容

老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在新课标和学业水平测试大纲中,遇到相同的表述时,老师应思考该怎么样把相同的表述通过自己的理解有区别地应用到文理班的课堂上来,这就要求,课标被老师钻研的同时,历年的学业水平测试题也是老师在理科班上课时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

作业应该布置得相对容易,甚至可以不布置作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熟记需要掌握的内容,当堂可以解决的问题当堂解决。把最基本的作业放到课堂上来,适当地把课后作业进行简化,不宜过难、过偏,也不能过多地占用学生的课后时间。

2.改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态度和看法

因为理科班和文科班已经明确了学习任务,所以理科班的学生在学习地理科目时和文科班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与文科生相比,理科生对地理明显表现出无所谓和排斥的态度。

如何在理科班上好地理课,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一节课,任课老师应不急着讲教材内容,而是组织一次研讨会,自我介绍后让学生们进行一次辩论探讨;也可以组织一次班会,让学生们思考一些地理教学的问题。比如:这个科目高考时不考,为什么还要我们学呢?你认为不应该学,原因又是什么?地理虽然在高中属于文科专业,但在大学却被划为理科专业,这又是为什么?等等。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老师进行补充,列举一些大学中的地理专业,并介绍一下地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行业和职业。这样让学生们了解到地理并不仅仅是文科专业,同时也让很多学生发现想要在大学就读的专业竟然是和地理相关的。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指出学习地理的重要性。这样学生至少在认识层面上不会再轻视地理,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也会轻松很多。

3.教学形式和方法“因班施教”

与文科生相比,理科生心理上发生了变化。为了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与文科班相比也要有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文科班进行教学时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而理科班更强调掌握基础性知识和趣味性知识,更注重知识的广度。

这就要求教师在给理科班授课时,需要掌握更多更广的知识,涉猎多领域知识,应将课程内容多与身边实事、新闻、政治等联系起来。现在湘教版教材中已引入了双语教学,那么老师可以在地理课上给学生教一些英语地理知识,告诉他们在以后的高考英语中很可能会用到;也可以利用这些英语知识引出一些小故事和小幽默,这样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课标内容。在理科班课堂上应更多地对学生提出表扬,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哪个方面有了进步,从而促进学生喜爱地理。

4.根据地理学科知识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地理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学科,涉及物理、化学、历史、政治、数学等,最近几年又和英语紧密联系。由于地理学科的这一特殊性,把地理课与理科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紧密结合进行有效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与文科生相比较,理科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更为活跃,那不妨利用理科生这一思维特点来组织教学,把地理课上成理科思维的地理课。对于同一内容, 提问方式应不同,提问的切入点也应有差异。

如:时区可以和数轴联系起来,中时区是原点,这样理科生理解起来就相当容易了;讲大气分层的时候与物理联系起来,老师可以故作不懂的样子向学生提问,电离层与其他层的不同处;而讲到农业和工业时,可以展示有代表性的图片,与地理相结合,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记忆。

总之,让学生学到知识是每个老师的终极目标,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当然,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首先要有爱心,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其次,专业知识要过硬,不要让学生在专业知识上挑出老师的毛病;再次,对待学生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因为学生对讲课内容不感兴趣而烦躁;最后,要有一颗为学生服务的心,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心态,让他们在愉悦中学到知识,而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有了这些基础,再加上前文所述的方法,相信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12

关键词 高中地理;分层教学;问题及策略

地理是高中教育中比较重要的科目,地理教学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阔、学习能力更强,而且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为了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很多学校采用了分层教学法,但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尚在实践和探索之中。

一、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概述

(一)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基本地理素养以及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层级划分,并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地理教学更符合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分层教学不仅能够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学有所获,还能够使教学资源得以优化分配。

(二)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

目前很多学校都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以其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正在实践和应用中的分层教学有以下三种基本模式:第一,分层交叉模式,即在一个班级之内形成能力均等的学习小组,而每个小组内都有学优生,也有学困生,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对象施以同样的教学;第二,班内分层模式,即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和能力分为不同层次,将地理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层次分类进行细化,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第三,分层走班模式,将全校每个班的学生都进行统一的分层,在上地理课的时候,按照学生的分层情况安排不同的教师,使同一层级的学生集中到一个教室里进行学习。采用这种模式的学校相对较少。

以上三种分层模式都能够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使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有相应的提升,但是,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分层实践,始终还在探索当中。从理论上讲,分层教学对学生发展是有益的,对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分层方法的不足。

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对学生进行层级划分,但是,划分学生层级的标准却是不相同的。有些学校按照学生地理考试的成绩进行分层,但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会出现“高能低分”的学生被扣上了“低能”的帽子,在相应层级中,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不能被满足。类似的现象在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践中并不少见,由于分层方法有问题,分层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教师教学准备压力大。

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为分层教学的模式准备更多的教学材料、教学设计,甚至要考虑到在一堂课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在分层教学的模式下,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都觉得教学压力变大,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困难。

(三)分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分层教学中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划分层级”本身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乃至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大多数学生被分层之后,就会产生“我不如人”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更缺乏自信,有些还会因为有“被歧视”的心理而对地理学习产生厌烦态度,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直接削弱了分层教学的效果。部分学优生被分在较好的层次也可能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骄傲自满,影响学习。

三、解决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践问题的策略

(一)按照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分层方式。

分层次教学之所以不容易实施,学生的科学分层是关键难题,分层方法不同是导致分层教学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每个学校的教学环境不一样,学生基础知识、地理素养不一样,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一样,导致分层教学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因此在学生的分层上要科学慎重的划分。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模式时,可根据本校的教学条件,如学校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硬件条件的限制,学生人数、班级容量、教师带班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分层方法。如果某个老师已经担任5、6个班的教学任务的话,那么在所教每个班级中都实施分层次教学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任务太重了;如果班容量太大或太小的话,对学生的分层上应该适当的增多或减少;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分层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这样利于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掌握,学校、家庭、社会一起营造便利的条件辅助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

(二)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

分层教学下工作量的增加,对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为了满足分层教学的需要,高中地理教师有必要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教学任务要求教师能够更好的利用现代技术设备,使用多媒体将文、图、声、像合理的组合,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因此,为了使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应积极支持地理教师的再深造学习,创造共同学习、一起提高的机会和条件,比如定期的开展学校教研活动和总结报告,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到学校开展知识讲座,派送学校老师去别的学校进行学习交流活动等;除此之外,地理教师也应主动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付出努力,除了在学校参与各种教学培训活动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应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经常去教育教学论坛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等。只有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分层教学才能够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习能力不同、素质不同的学生能够享受到相同的教学资源,这实际是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发展负责的表现。但是,分层教学表面上看来确实是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分层,为了规避学生对分层教学的抵触情绪,学校还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对分层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同并配合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平时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认真学习,努力进取,勇于创新。同时为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以采用隐形分层和适当保护。老师心里有个对学生的分层,但是呈献给学生的是另一种分层结果。这样就能避免分层次教学对学生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使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来讲是适合高中学生发展的,对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帮助,但实际的教学结果却显示出了各种问题。由于分层教学中某些环节处理不当而导致的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成为影响分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笔者建议,学校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应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的分层方法,并重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再教育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只有这样,分层教学的方法才能够真正成为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郭敏.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

[2]邱培原.新课程标准下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5).

[3]田冬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分层次教学初探[J].新课程,2013(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