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09:28: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商业文化的含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绿化陈设这种艺术形式最早出现在家居环境中,更多的是表达一种修饰环境的装饰美,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净化空气,有益健康的生态使命。近些年来,不少商业空间中也开始融入绿化陈设艺术,此时其所体现的内涵不仅是装饰性与生态性的,还有强烈的文化性。
生态性
绿化陈设艺术把绿色植物引入室内,是室内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很好的运用,这是因为室内植物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以及净化室内环境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居室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使人在室内倍感空气清新。有些植物还具有吸收氟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杀菌吸尘的功能,能够净化室内的空气,给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空气条件。因此在现代室内陈设中,插花,植物,盆景及绿色摆设成为深受人们欢迎的陈设物。而在现代商业空间中,绿化陈设艺术不仅保持着其原始的生态功能,还能够更加吸引顾客注意,完成传达交流的作用。在这时,绿化陈设艺术的生态性表达的更为突出。
装饰性
室内绿化比起一般的室内装饰品更有生气、更有活力,更能使内部环境有动感,它姿态万千,能从色彩、质地、形态等方面与建筑实体、家具和设备形成对比,以其特有的自然美增强内部环境的表现力。室内的盆栽、插花、盆景等既美化了环境,又提高了环境的品位。
首先,在室内使用绿化植物进行室内装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丰富室内剩余空间。在柜台等大型家具的转角的端头,窗台、窗框周围,以及楼梯的上空和下部等一些难以利用的空间死角,布置绿化,可使这些空问景象一新,充满生气,增添情趣。
植物以其丰富的形态和色彩,可以作为良好的背景。在展厅或商场。用植物作为展品或商品的背景和配衬,更能突出主题,引人注目。
结合盆栽或有特色的植物,作为室内的主要装饰。在商场或展厅的共享空间中,使用大型植物或与其他景观结合,把它营造成接个建筑气氛的。
其次,绿色植物本身就具有一种最天然、最美的装饰性。无论是绿色植物的形、色、质、味,还是其枝干、花叶、果实,总以一种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姿态,给人以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植物生长的过程,是一个为了生存而与大自然抗争和相容的过程,其形态没有任何掩饰和伪装。这种美在现代商业空间中同样十分突出,商场中的空间陈设,橱窗陈设及柜台陈设都有强烈的装饰性。根据其材料而言,绿化材料如木材、花卉、干花等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最美的装饰性。
文化性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体现出来的是不同的设计作品。同样,不同空间中任何精彩的设计作品都会体现出设计师的深层文化涵养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影响。
(一)艺术传播的含义和性质
艺术传播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从艺术的出现,到艺术的展现,再到艺术被人们所接受。艺术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它所涉及的领域有: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扶植、艺术评估、艺术流通、艺术领导。其中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最为显著,艺术被传播开了,再到被接受了,那么艺术传播的大门就算是被打开了,这个过程都是有层次的,只有传播出去了,才有可能被接受。这就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样,他的需要理论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有一个层次结构,跟阶梯一样层层递进。它虽然是有层次的,但并不固定,每个人的需要层次不一样,视个人情况而定。需要的满足有这些规律,一是满足了一层需要之后,另一层需要才会出现;二是当你同时出现了几种需要时,都是先满足最迫切的需要,再逐次满足次迫切需要;三是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由此看来,人们的需要有很多很多,无非就是想向社会和自然证明自己的存在。艺术也一样,艺术是语言的另一种补充,举个例子,人们大笑我们就直到她一定是很开心的,哭一定是遇到不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了,说话的额声音很大可能是在说我很生气,焦急的时候会表现出手舞足蹈,艺术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它的生命力。
(二)商业文化的含义和性质
商业起源于商朝,商朝人们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易,后来出现了货币,就开始货币交易,那时候的货币是贝壳类,比如海贝,骨贝,石贝,玉贝,铜贝。到了现代,科技发展迅猛,又有了线上和线下交易。大多学者将商业文化定义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有人则认为商业文化是商业和文化相结合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商业文化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品的生产,商品的等价交换,交易的同时涉及到的消费者的心理以及服务者的心理。说起商业文化,香港的商业文化很值得一提,香港人的服务精神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望尘莫及的。香港的服务行业就做的很好,他们恪守本分,尽量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其实也是在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果你做不好,那么你就会被社会给淘汰。在香港是没有尊卑之分的,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是顾己及人,想像一下你在咖啡店当服务生,怎样去做好服务呢,很简单,你只要想象一下,当你以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店里的时候,你想要享受怎样的服务,那你就怎样去服务别人。这种精神正是香港的精髓所在。
二、艺术传播与商业文化的内在?系
艺术的表现往往带有浓厚的个性表达色彩,即使是在向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也依然保持了一定的个性;而商业文化包括商业制度、商业道德、商业策略等,商业面向大众,目的在于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同时也实现自身获得利润的目的,偏向共性。传播这一行为的本身就在于增加受众,这一点与商业扩大市场的特性存在一致性。由此可以看出,艺术传播和商业文化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产业就是二者之间的一条纽带。就我国目前国情而言,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前景广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将在未来刺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产业首先仍然属于商业的范畴,任何一种商业形式都包含一定的商业文化。其次,文化产业是商业中一种特殊的产业,表现在与消费者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肩负了向大众传播信息、知识和艺术的使命。因此,文化产业会是艺术传播和商业传播的一条重要纽带。
一、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关联
商务贸易交易一切活动的产生和促就是由于贸易双方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完成的,除了国家发展、企业实力、经济状况、信誉等方面,各国各民族问的文化也是必须了解的一项。商务英语用于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业贸易交易往来中,是非常重要的商业语言,也是跨语言和文化的国际交际语言,因而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要求特别高。商务英语有机结合了各国之间的语言、文化以及贸易往来,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在掌握翻译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学习和了解各国文化底蕴,要尽量规避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翻译上的误会和理解障碍,要凸显出商务英语的专业性和友好性,为商务贸易交易活动的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更是文化的标志和展现形式,体现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魅力。但由于历史使命不同,发展历程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语言表达形式出现了或多或少差异,这一点商务英语翻译的大量案列可以充分证明。好比说日期的表现形式,在中文中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写作,而在英语中的写作顺序是月,日,年。再举一例,中文和英语在语法机构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中文的句子当中,句子结构相对而言较为完善,但层次相就较弱,一般不使用连接手法。而在英语句子中则恰好相反,结构上也更为严谨,同时层次也更加清晰,因而想要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必须整句通读,因为由于文化的差异,在不同场合不同语境当中,英语的词汇所要表达的含义会有所不同,如果单个词汇翻译再整合是非常不专业和严谨的,这样会大大降低翻译的精准度,有可能还会出现与原文真实意义相背离的情况,导致的后果十分严重。
三、如何降低或避免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一)充分理解商务英语词汇含义
从本质上来看,商业英语翻译就是将一种文化语言信息准确无误的转换成另一种文化语言信息,因而想要把商务英语翻译这项艰巨的工作做到尽量完美,就必须充分理解商务英语词汇的含义,包括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以及不同语境下所代表的真实含义,完成这一点,就需要充分了解和熟悉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并在这个差异中尽量寻求两者的契合点,进而从契合点突破,进而降低或彻底解决因文化差异而对商务英语翻译的造成的影响,精准无误的将语义、文义传达给合作的对方,这里称为“等值传递”,这样一来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信息传递缺失和不准确的现象发生,这也对我们商业英语翻译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是提高自身跨文化翻译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商务英语翻译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翻译技巧的熟练掌握和灵活把控。在商务英语翻译的某些实际情况下,有较多的词汇无法直接进行翻译和转换,这就需要翻译工作者根据当下的实际语境,及时采用适合的翻译技巧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等值转换,这样翻译工作才能保证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需要掌握以下四种翻译技巧。
首先直译或直译加注释法,它能够在词义原文的基础上做到准确清晰的同时,还能够保留其表达的风格,是一种非常完美的等值转换翻译技巧,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种。其次意译法,它是针对文化差异针对性提出的一项翻译技巧,是指在暂时忽略原文字面上的意义,转而选择与原文意义最为相近的一个词汇,进而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再次是音译法,此类翻译技巧多数用于产品品牌的翻译中,根据原本词汇的读音在保证译音精简又好听的情况下直接翻译过来,比如说法国护肤品牌Fernando,音译过来就是赫娜朵,非常直观、好听,也与原文读音相似。最后意译音译结合法,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结合了原文语义和读音。因此,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语境,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要灵活地切换不同的翻译技巧,以达到最佳翻译状态。
(三)深刻了解文化背景差异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210
商务英语翻译存在文化差异的客观障碍,虽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渐密切,但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依然客观存在。不同的历史、社会和民俗,塑造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而这也是英语翻译所面临的重要难题。特别是英语在特定的环境之下有着不同的含义,翻译者必须真正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才能够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1商务英语的内涵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国际贸易,同时也是在对外贸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商务英语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它所涉及的内容更多的是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和工作心理,因此商务英语的运用,既要求专业扎实的英语功底,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商业背景。由于对外贸易活动频繁,国内涌现出大量商务英语培训机构,以满足经济活动的实际需求。
商务英语翻译主要是指商务合同、广告以及商务信函的翻译,其通常需要经历两个工序:理解和表达。理解即对商务英语中的商业活动信息进行理解,表达即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翻译活动使信息完整地转化成其他语言并传递给读者。而由于商务英语具有特殊性,所以其翻译工作对于翻译者的要求相对更高。
2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文化魅力,同时也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历经长期的发展和积淀,语言被民族所创造,并且成为交流的主要工具。由于历史发展历程不同,因此不同民族之间在语言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而文化方面同样悬殊巨大。
首先,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语言区别,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得到了大量体现。比如,在日期上,英语中先说月,再说日,最后说年,而中文则是从大到小排序。如2016年4月1日,英文表达为“April 1,2016”。其次,在句子的结构上,英语和中文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中文句子当中,很少使用连接手法,句子结构相对比较完整,但层次性相对较弱。而英语则截然不同,在许多英语句式当中,句子较为严密,层次性非常高,以至于翻译者必须完全阅读才能够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单独地翻译一部分句子将导致翻译结果的不严密,甚至会出现翻译结果与实际含义相悖的情况。
另外,文化上的差异,对译文的精准性也构成极大影响。相较于中文而言,英语中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当中所表达的含义完全不同,如果缺乏对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和掌握,很容易出现翻译精确度不足的问题,并导致翻译错误的现象,给整个商业活动的开展造成重大影响。
这句英语的翻译就容易出现翻译精确度不足的问题。在汉语当中,没有定冠词,但是英语当中定冠词的应用非常常见。例句中出现了定冠词the,用以指明five of the items的范畴,即强调所有4项商品,而不是商品中的4项,因此,这句话的翻译结果应该是“很遗憾,您传真当中所咨询的4项商品均无货可供”。而有些译者则将其翻译成“咨询的商品中有4项无货可供”,这样的翻译结果显然忽略了定冠词的作用,从而导致翻译出错。
3如何应对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3.1直译
直译是英语翻译的重要方法,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而言,直译也能很好地回避文化差异中所存在的歧义和误解,尽可能忠实地传达原文所表达的含义。直译过程当中,首先必须保证翻译语句的通顺性,不能因为盲目地追求原文的风格、思想,以及防止读者的误解,而影响译文的可读性。例如,英语中所出现的人名、地名和物品名称,都可以直接使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这样的方式比意译更具清晰性和直观性。比如,New York就可以直接翻译成纽约,Hamburg就可以直接翻译为汉堡,这些都是直译的重要表现。当然,中文在英译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直译的方式,这样能够有效地传达作者的真实意图,同时也更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比如,中文中对友人进行问候时,会说吃了吗,这里就可以直接翻译成“Have you eaten”,这种问候的方式同样可以避免西方读者的误会,并保留句子和词汇本来的含义。
3.2意译
意译,是根据原文的大意进行翻译。意译与直译的区别是,意译更强调对情景的还原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达,而不是逐字逐句地解释和转化,其更看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意译也是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方法,并且在商务
英语翻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直译在许多英文词汇和语句的翻译上显得非常生硬,所翻译出来的译文十分枯燥和苍白,文理上也会产生不通顺的问题,甚至会出现违背作者原意的情况。比如,商务英语中经常出现bulls eye这一词语,bulls eye的直译结果是牛眼睛,虽然是按照词语的本来含义进行如实的翻译,但是读者往往很难明白其中的含义。此时,借助意译的方式,则翻译为靶心,这就是结合原文意思和地方文化翻译的经典案例,这样的翻译结果能够使读者明白其中的含义,并且使译文更加通顺和便于理解。相同的案例还有a black sheep、cold wave等,如果按照字面进行翻译的话,“黑羊”“寒冷的波浪”等都不免让读者摸不着头脑,无法理解词语的含义。而通过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得出“害群之马”“寒潮”等翻译结果,则很好地保证了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3翻译技巧的灵活运用
除了直译和意译之外,商务英语的翻译还应该注重对其他翻译技巧的灵活运用,根据翻译的实际需要来保证翻译的精度和速度,使译文言辞更加严谨,翻译结果更加生动和形象。商务英语翻译强调的不仅是结果的准确性,更强调灵活和精彩,使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领会文章的含义,为商务活动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持。商务英语虽然具有强烈的商业性,但并不死板和生硬。特别是在广告翻译中,更应该深入分析和探究文章的精彩之处,运用合适的翻译技巧来增强可读性和语言魅力。常见的英语翻译技巧有补词法、省略法、替换法和合句法等,补词法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一定的词语来保持语句的完整性,增强翻译结果的准确性,更好地反映作者的真实意图。而省略法则是通过省略不必要的词语,使文章翻译结果言简意赅,更加通顺。总之,翻译技巧的应用,需要译者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尝试和实践,逐渐掌握合适的运用手法。
4结论
较之一般的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翻译具有更高的难度,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意可能的影响因素,加强对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尽可能地保证文辞的严谨性,同时客观、真实地反映作者意图,为商务谈判和其他贸易活动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持。
关键词: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翻译;误区;改进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向前推进,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多样,为了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少企业实行了跨国交易,国际贸易成为现代商业主要的模式。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用语,相较于普通的英语场景,商务英语在翻译的时候具有独特的要求,但是目前在国际贸易的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一定的误区,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
一、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1.语言专业化强
在国际贸易中所涉及的内容较广,商务英语的翻译与实际交易中的理论联系较为密切,导致在翻译时经常出现专有性名词,这就要求翻译人员能够掌握商务贸易的基本内容,熟记商务英语翻译中经常使用的专业术语。另外,在商务英语中,还会出现一些复合词和缩略词,如果翻译人员不具有一定的商业学习背景,则很难了解其真正的含义,而且在商务英语中经常会出现相同单词不同含义的情况,这就需要翻译员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理解。
2.使用的词汇和句式较为正规、严谨
由于商务贸易直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关,对于某些重要的国际合作将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且国际贸易代表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需要秉承公平公正、相互尊重的原则,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翻译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正规性,尽量使用国际通用的词汇和语法,做到简洁明了。同时,英语翻译是合作双方了解彼此、增强信任的主要途径,所以在翻译时需要具有较为清晰的逻辑,能清楚的表达合作双方的意愿。
3.词汇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科技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国的政治、文化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商务英语在词汇上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这就要求英语翻译能够紧随时展的步伐,及时了解变化的市场环境对英语词汇的影响,从而在实际翻译中准确的开展工作,避免翻译错误现象的发生。
4.与文化、习俗联系较为密切
各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受当地文化的影响较大,东西方国家在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在进行商业活动时的心理活动和采取的措施有所区别,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交易合作双方要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习俗。而在英语翻译中,相同的单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呈现不同的含义,所以在进行英语翻译时要能够结合不同国家的习俗和文化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翻译方法,避免因翻译不当而导致的纠纷和误解。
二、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中常见的误区
1.语法理解错误产生的误区
要做到准确的英语翻译,不仅要弄清单词的含义,还要理解句式、语法的用途,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不同国家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相较于东方国家,西方国家更加注重对逻辑和抽象思维的培养,而东方人则偏重形象思维,所以在进行表达时,西方商人对客观事物的叙述较为重视,往往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而对于东方国家的商人而言,更注重对“意”的表达,从而导致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语法理解错误的误区。另外,在商务英语的表达上,同一单词的单复数可能表达完全不同的含义,例如:shipment是动词,指的是装船的动作,而shipments则是名词,指的是装运的货物。
2.词意理解不当产生的误区
商务英语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将其翻译成不同的含义,如果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则很容易出现表达不当的现象。而且同一个单词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被理解成不同的含义,例如:对单词zephyr的理解,中国人和西方人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该词本意是“西风”,在中国人看来,西风一般指的是较为凛冽的风,给人较为萧瑟的感觉,而对于大西洋附近的西方人来说,西风则带给他们温暖、和煦的感觉。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细微的差异可能就会带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甚至出现翻译错误,所以翻译员应充分了解不同单词所具体表达的实际含义,从而使翻译内容更加符合实际的情形,避免对表达内容的扭曲。
3.专业知识模糊产生的翻译误区
商务英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专有名词数量较多,而且省略词的用处较多,这就会给翻译增添一定的难度。而且对于有些单词而言,在实际的生活中所体现的含义并不完全适用于商业英语的翻译,例如:bankapplication在生活中的含义是“银行申请”,而在商务英语翻译则是指“向银行申请”。所以翻译员应充分了解商业英语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4.英语与美语的差异引起的误区
英语虽然是通用的语言,但是却存在美语与英语之分,在这两种语言环境下,人们的表达方式和行为习惯会有少许的差别,在进行商务英语的翻译时经常会产生误区。例如:裤子在英语中的表达是pants,而在美语中的表达则是trousers。另外,在发音方面,也分为英音和美音两种,要求翻译员在进行口译的时候注意场合,根据实际的情况区分不同贸易环境下的翻译要求。
三、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的改进策略
在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的翻译质量将直接影响合作的效果,所以要求翻译员能够准确、合理的对交易内容和要求进行翻译,不断改进翻译策略。
1.忠于原文的完整性
由于商务英语翻译对专业性要求较高,所以为了更好的表达合作双方的意愿,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工作的时候尽量忠实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尽量减少意译。而且在国际贸易中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商务合同、文件都具有一定的严谨性,所以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尽量采用确定的表达,在进行概念性或者专业术语的翻译时采取直译的方法,尤其对于数字、单位等内容的翻译要格外准确,避免因翻译不当而导致的理解错误,引起商业纠纷。
2.语言规范、语体恰当
因为国际贸易的合作双方一般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在行为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进行英语翻译的时候要采用统一、通用的单词或语法,从而使交易双方都能清楚的了解合作的内容和要求。在进行书面翻译的时候,表达要符合商务文书的规范,对于涉及到的专有名词采用标准的词语,在用词或表达不太确定的情况下,一定要多查阅相关资料,切不可模棱两可。另外,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要注意译文的语体要恰当,措辞、语气等要尽量符合原文的特色,能够用最合适的方式表达合作双方的意愿,在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对礼貌用语的使用,说话语气尽量委婉、温和,从而形成和谐的合作氛围,增加合作成功的机率。
3.增强跨文化意识
文化是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进行跨国交易时,文化对合作成功率的影响较大,在进行英语翻译时,要求翻译员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详细的了解,增强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重培养:首先,出国旅游是最能体会异国风情的方式,通过深入当地来了解风俗习惯,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翻译员在接到翻译任务时尽量到合作双方的故乡进行深入的探索,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避免在翻译的时候出现差异;第二,加入国际化团队。要想加强对不同国家文化的了解,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加入国际化团队,在团队里积极向他人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以备不时之需;第三,可以邀请外国友人共进晚餐。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通过餐桌上的礼仪来体现,所以可以邀请外国友人共进晚餐的方式来了解他们国家的文化。另外,还可以通过参加聚会的方式来了解外国人的偏好与习惯。
4.全面掌握相关的专业术语
商务英语不仅具有较多的专业词汇,而且在使用的时候专业性较强,单词的变化性较大,可能相同的单词在不同的场景和背景下会翻译成完全不同的含义,所以要求翻译员能够对商务英语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全面把握,了解商务英语语言上的特点和对单词的具体用法。另外,作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员,还要对政治、文化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灵敏性,掌握各国的发展态势,从而在翻译时做到准确、合理。
四、结论
在国际贸易上,商务英语的翻译质量将直接影响合作的效果,但是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存在着较多的误区,需要翻译员在翻译的时候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增强跨文化意识,全面掌握与商务英语相关的专业词汇,努力实现语义信息、文化信息与风格信息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金黎明.商务英语翻译在当前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探析[J].商务必读,2011(10):216-217.
[2]马苏鄂.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商务必读,2014(4):161-162.
一、“关系”的含义
关系这一词的主要含义是指“特殊关系”或“特殊连带”,已经被认为是中国社会文化特殊观念的反映。国人认为在关系的流动中,能够使双方达到双赢的局面。一个人一旦出生,将不可避免处在一个自然的社会关系网中。另外,中国人非常看重的是面子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面子代表了个人的社会声誉。并且,国人善于在社会中可以去建立和发展大量的“关系”。除此之外,人情也是影响关系的一个因素,总体来说,人情在中国文化中,包含以下三种含义:1.人情是指个人遭遇到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境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如一个人理解他人在不同情境时的情绪反应, 进而投其所好、避其所恶,便认为是通情达理的人。2.人情可以作为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当对方接受自己的礼物或帮助, 便欠了自己的人情。作为社会交易资源的人情,不仅包含具体的金钱、财物或服务, 有的还包含情感。人情不容易进行计算,人情债难以偿还。3.人情是指中国社会中人们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由此构成了人情法则。混合性的关系网中,交往双方平时必须讲究礼尚往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以维系彼此之间的情感关系。
在中国社会的商业活动中,关系可以被理解为非正式的合约关系,而传统的西方“关系网”侧重于正式的合约。
这已经引起了西方专家对关系领域的关注。
二、“关系”对于跨国公司的积极效应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跨国公司认为在中国建立关系网有三点好处:1.可以较容易地获得信息,因为在中国市场信息的公开来源还是较少,拥有良好的关系网可以为企业获取较好的商业机会。例如,容易得到关于进出口限制的政策信息等,这些政策通常变化得非常快。2.比较容易得到资源,像有形的资产,包括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等,无形资产方面,例如,进口许可证、政府的许可等。3. 拥有良好的关系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润、名誉和地
位。如有些企业鼓励员工去发展手中的社会关系网,拓展业务的同时也为企业赢得名誉。
三、关系的负面效应
关系网也会带来负面的效应。首先,关系被普遍广泛地作为社会信任行为的条件运用时,它可能会导致一些渎职行为的产生,这对社会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其次,关系可能让少数人受益,而牺牲了多数人的利益。目前,在商务活动中,大部分人只是具备有限的关系资源,这将可能在利益分配方面影响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容易引起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三,关系会干扰一些政策的有效执行。它保证某个特殊群体的利益因而破坏了社会的公正。
四、分析当前关系重要性降低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民营企业不断涌现,国外投资不断引进,竞争日趋激烈,法律的规范越来越被强调。
1.在经济方面。这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私营经济和国外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大,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国内政治和法律环境也不断完善,政府在管理商务方面变得更加公开透明,从而减少了企业在商务活动中对关系网的依赖。
2.在法律体系改革方面。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管,法律体系得到了较大的完善。例如,2008年我国约有律师13万人,每年受理诉讼案件达170多万件。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监控力度不断增强,在商业活动中,对于关系的依赖性将逐步地减少。
3.在文化因素方面。首先,集体主义至上的特点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相冲突。随着全球一化,西方个人主义对我国影响逐渐深入。其次,中国文化中讲究的人情、面子因素,被有些人利用掩盖腐败行为,对于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许多跨国公司深陷商业贿赂行为案件。在近20年中,跨国商业50万件案件里面就有60%是商业贿赂行为案件。
综上所述,目前,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法律机制的改革方面已经取得较大的进步;我国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去粗存精;当前“关系”对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商务中的重要性逐步降低。这无疑对本身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在众多国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中,都存在以下共同之处: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强调要把企业建成一种人人都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共有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在国内学者的介绍中,强调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中最核心的是人,人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中一切的存在形式,都在为树立企业成员的正确价值观、约束人的行为而服务。职业道德根源于会计人员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
在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有着众多看法。本文采用的是《企业文化――公司生活的礼节和仪式》中作者的观点,认为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项: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礼节与仪式、文化网络,以此具体阐述其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积极意义。
(二)商业伦理的含义。商业伦理是在商务(经济)活动中,组织或个人处理责、权、利之间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商业伦理又称商业道德,不仅要研究商业道德规范及其作用、形式,还要研究商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商业道德的评价和商业道德品质的塑造等。其研究内容是商业道德,包括企业内外关系中形成的各种理论。商业伦理行为准则能够调整企业内部和外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经营作风、交往风格、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方面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领域中因会计活动引起的道德现象,以及由此归纳出来的道德理论的总称,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标准的会计职业道德标准,只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有相关规定,总体包括: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2004年10月确定了五项基本原则:诚信、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谨慎、保密性、职业行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等都有相应的道德准则,提出了基本原则。可见,更多的职业道德探讨集中于注册会计师,对于内部会计人员的道德规范相对较少。本文采取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道德原则进行探讨。
二、企业文化、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共同指导促进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和商业伦理的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和商业伦理形成的一般规范,在会计领域的会计活动中也适用。
(一)企业价值观与会计诚信、保密性。企业价值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命运。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对生产经营和目标追求以及自身行为的根本看法和评价。而在会计道德中要求的诚信原则,是指职业会计师在所有职业和商业关系中必须坦率、诚实。保密性要求职业会计师应对在职业和商业关系中所获得的信息保密,除非有法定的或专业的披露权力或义务,否则未经适当的特别授权,职业会计师不得向第三方披露任何所获得的信息。职业会计师不能利用在职业或商业关系中所获得的信息为自己或第三方获益。企业价值观要求员工要忠诚企业,这与会计中的诚信与保密是一致的。建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就是促进会计人员诚信保密意识,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保密行为。
(二)企业环境与会计客观性。企业环境有内外之分,在这里主要指企业内部环境。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客观性,是指职业会计师不应当允许偏见、利益冲突或者他人的影响超越其职业判断或商业判断。在企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要求从管理层到工人都坚持企业价值观,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领导出面干预会计人员工作的情况,不会形成管理层与会计人员的冲突,一切从企业利益出发,不存在潜在利益冲突。这对于会计人员坚持客观性有着重要意义。
(三)英雄人物与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谨慎。英雄人物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他的作用在于给企业员工提供可效仿的榜样,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会计道德中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谨慎,是指职业会计师有义务随着业务、法规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以确保客户或雇主能享受到合格的职业服务。职业会计师在提供职业服务时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勤勉作风,并且遵守适用的技术和职业准则。企业树立英雄人物,可以激励企业内部人员,包括会计人员,学习榜样,不断进步。由于榜样的存在,使其感到危机感,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与英雄人物的事迹相靠近。在工作中,为了达到高标准的工作要求,时刻保持职业谨慎,防止错误的发生。
三、企业文化、商业伦理在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应用
(一)塑造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部会计人员的道德根源也是价值观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中的首要工作。
1、领导重视。有效企业文化的建立,首先要从领导开始,正如我们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想有效开展,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带头作用。在文化建设中,首先要领导重视提倡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次要时刻坚持树立企业文化,做企业文化的宣传人,以实际行动感染企业成员,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例如,北京王府井大楼以“一把火”精神作为企业价值观,企业领导者为了宣传推广这一理念,把典型张秉贵的生前活动制作成录像带和宣传手册,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探讨,开展主题活动,代代传承这一精神。
2、进行有效沟通。有效沟通不仅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沟通,在这里也包括管理层与会计人员、会计人员与非会计人员、企业员工与顾客之间的沟通。企业文化表现在企业中员工的价值观、理念、处事指南等,如海尔的“真诚到永远”、澳科玛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些都在员工的行动中得以体现,在员工与顾客的交流中宣传。员工是企业的元素,企业文化在与员工的沟通中不断形成、不断发展。
企业管理层与会计人员的有效沟通,可以使管理层掌握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价值观、精神状态;在沟通中树立会计人员的正确价值观,坚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和观念,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104-02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含义及重要性
(一)风险管理文化的含义
风险管理文化,又称风险文化,是一种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风险管理文化渗透于商业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中,是商业银行的灵魂。
(二)风险管理文化的重要性
一是商业银行实现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银行风险管理受制于风险管理文化,商业银行只有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把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使风险管理脱去抽象的外衣,转换为生动的企业文化,才能使银行真正达到风险管控的目的,把风险约束在其可控范围之内,实现其效益的有效增长。
二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根基。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发展的动力之源,是银行实现价值最大化、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基础。风险因素存在于银行业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防范风险、控制风险,是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关键,而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软因素”,其先进的理念正是确保商业银行准确理解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管要求,提升核心竞争力、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寻求不断发展的文化根基。
三是商业银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力武器。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能在银行整个经营实践中正确界定员工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促使员工以企业为重、以企业为家,自我强化敬业、创业精神,达到银行的和谐、健康发展目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现状
(一)社会环境制衡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文化体系,关键是来自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客户的认知水平等因素制约着该体系的形成。
(二)内部风险管理理念约束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体系的建设,严重阻碍了银行的发展
重业务轻风险的观念普遍存在于商业银行内部各层级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之中,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风险防控,导致高风险事件此起彼伏。商业银行发展的脚步受制于传统的、肤浅的内部风险管理理念。
(三)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的缺乏,不利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特色的形成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的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国内银行无法深刻理解国内外银行文化的差距,并加以正确分析和策划,推出博采众长、理念独到的特色风险管理文化。
三、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议
(一)走出误区,增强风险意识,正确对待风险管理
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倡导和强化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文化的倡导,首先,需要强化高级管理人员的创建意识、指导意识。管理者的倡导是推进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银行高管人员应秉持风险管理理念,以其自身所具备的风险管理意识来影响下属,把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银行创造更多效益。其次,需要银行中层管理人员开拓思维,增强风险管理参与意识,摒除风险管理是上层领导的“专利”的思想,头脑中始终应把风险防范放在首位,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关系。第三,需要提升银行普通员工对风险管理文化的认同力。只有风险管理文化深入全民心中,每个人都相信“风险无处不在,防范人人有责”以后,才能在整个银行经营中形成合力,从而达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的。
(二)理性分析,完善风控体系,全面构筑风险管理制度
构筑系统完善的风控机制,需要针对银行自身特点加以具体的、理性的分析,逐步从监控机制、激励机制、业务操作、人员管理各方面加以完善。
监控机制建设方面,要彻底改变只重前台检查而忽视后台监督的观念,完善风险经理队伍。强化业务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能力、风险监督能力、风险控制能力。
激励机制方面,应做到有奖有罚。既要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惩罚力度,使员工不敢、不能、不愿违纪违规,也要加大对无违纪违规、检举结发他人违纪行为人员的奖励力度。业务操作方面,要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切实建立与操作制度的严密性相匹配的员工操作行为准则,并强化贯彻和实施。重视基层网点业务主管的作用和管理,切实发挥业务主管风险防范第一道关口的作用,突出其对前台操作业务的事前、事中控制职能,并做好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要岗位和重点时段的风险监控。
人员管理方面,强化对老员工合规操作教育的培训,注重对新员工业务技能水平的提升培训,加强重要岗位人员管理,落实重要岗位的强制休假制度及岗位交流制度。
(三)以人为本,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搞好队伍建设
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为了把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灵活、娴熟地运用到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实践中去,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商业银行应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责清晰的风险管理队伍。由前台业务主管、网点负责人、业务部门主管、风险经理、后台稽核、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相关人员组成的风险管理队伍,将交织成一张纵横交替的业务督导、检查网络,最大限度降低银行经营风险。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自上而下由各管理层、各业务类型、各业务流程、各操作环节统一实施、逐一渗透、逐渐完善,其过程是漫长且具备一定风险的,但是,只要各商业银行保持强烈的核心风险价值观,积极倡导风险理念,最终终能将风险管理文化发扬壮大,根植于商业银行整个经营运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张铭.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J].经济师,2010,(2)
[2] 高峰,李媛.关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探讨[J].国际金融,2004,(5).
英文电影片名传递着当地文化的信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观众领会英文片名的文化内涵,因此需要翻译,且是能传达原名信息的翻译。片名翻译实际上就是基于原名的艺术再创作和商业运作行为。独具匠心的原片名翻译,既要体现电影观众的精神需求,也要注意其隐含的文化特征,还要保证电影原有的艺术价值和应得的商业效益。
然而,近几年的新电影名的翻译,却不尽如人意。(1)故事理解不充分,无法传达情节的内涵。如“White Nights”,它意思是“A night without sleep”,如果直译为“白夜”,观众们肯定无法体会其含义和信息。翻译为《不眠之夜》就能表达出作品一语双关的意图。(2)对影片的文化信息产生误解,从而不能恰当翻译片名。如电影“First Wives Club”,有译者翻译为《大老婆俱乐部》。但是“first wife”在英语国家里指的是第一任夫人或妻子,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原配和小妾不是一个概念。所以《原配夫人俱乐部》应是更好的译名。(3)商业利益的驱动,致使片名翻译哗众取宠,意在获取更多的票房。正因为如此,有些译者完全不顾原名的内容和含义,把一些英文电影的名字翻译得极其神秘或俗气,“Moulin Rouge”被翻译成《梦断花都》,“Pulp Fiction”也被译作《黑色通缉令》。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将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探讨英文电影的语言特征和它的翻译策略。
一、英文影名的语言特征
(一)简洁明了
虽说一些英文电影片名比较长,有时甚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名字的表达简洁明了,多用一字词、二字词或三字词。如:“Rebecca ”(《蝴蝶梦》)、“Garfield”(《加菲猫》)、“Forrest Gump”(《阿甘正传》)、“Pearl Harbor”《珍珠港》)、“Die Hard 3”(《虎胆龙威3》)等。
(二)多用、活用名词
英文电影名使用名词或词组,故事的发展和主要情节以及主题基本都能透过抽象和灵活的名词表达出来。名词的使用可以使名字的表达简单化,且能提供剧中动作和情感信息,语言更丰富和多样。如:“A Night to Remember”“Dance With Wolves”“Home Alone”等,名词在片名中起主导作用。
(三)使用俚语、典故等文化特征
西方文化中的俚语、典故以及成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而英文影名里时常也出现有这种文化特征。好电影都是特定时代和思潮的文化产物,影片要想突出其文化代表性,借用的途径就是这个文化背景后的语言,尤其是英美文化中的习语、 俚语和历史典故。这些元素主要来自《圣经》和神话传说。如电影“Rambo:First Blood”中,“First Blood”在英语习语中表示“首战告捷或旗开得胜”。许多译者把“First Blood”直译成“第一滴血”,这未免有些牵强。
(四)多用数字
在许多英文影名里,出现频率很高的语言因素就是数字。《第六日》 (THE 6TH DAY)、《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阿波罗13号》(APOLLO 13)等影片中,片名里的数字都是实指。这种命名方式,数字在影片中一般都会出现,或者与人物、剧情息息相关。这也表明,西方文化中,人们比较注重客观,思维方式比较直接。
二、功能目的论
英文影片的名字所含有的语言特征提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讲究一定方法和原则,才能传递出原名的神韵和文化气息。基于功能目的论的翻译,就是译者可以借鉴的方法。
德国学者凯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提出“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模式,强调译文和原文的对等语义。之后汉斯・弗美尔(Hans L.Vermeer)等人完善了对等理论,提出“功能目的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来自希腊语,表示翻译的目的。弗美尔认为“翻译意味着在特定的语境里,因特定的目的,为特定的接受者进行翻译”[1]。目的论突出译文的功能,即翻译的目的。
它遵循三个原则:(1)目的原则。译语在特定文化中是否能达到交际的目的。交际目的一般由翻译的发起者决定,并向译者提出具体要求,但是译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这些要求,他/她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译语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 观众对译语的期待等因素,与发起者协商,共同决定译语的交际目的。(2)连贯性原则。即达到语内连贯标准,译语要能让读者或观众接受并理解,在使用译语的交际环境中产生意义。(3)忠实性原则。即原文和译语的语际连贯性。忠实的程度受译语的目的和译者的水平影响。这三个原则不是并列、等同重要的。它们有一定从属关系。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从属于目的原则,而忠实性原则从属于连贯性原则。举个例子说明,根据目的原则,如果要求原文和译文功能不同,那就不用考虑忠实性原则。如果目的原则要求译文不必通顺、连贯,则连贯性原则就失效。
目的论的应用,使翻译的实践更注重语言的功能和译语的目的。在目的论模式下进行英文影名的翻译,译者应充分考虑其包含的三个翻译原则,注意译名的功能和目的,从而使译名更好地传达原片的艺术价值和观众的审美意义。
三、翻译策略
(一)明确翻译目的
1.传递信息
影名凸显电影内容,帮助观众预测影片故事情节,确定影片感情基调。影名翻译讲究通俗易懂,忌讳故弄玄虚。明了的译名是影片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以便影片在播放前,观众就能大致了解和确定其类型和主题,从而能更好地引导观众并锁定观众。如“Love Story”(《爱情故事》)、“Hamlet”(《哈姆雷特》)。
2.传递文化
电影属于一种语言文化和艺术形式。它特有的名字特征,让观众了解到目的语文化的内容,一个俚语、一则典故都是文化的传承者,负载着异域文化,并通过译者,向观众传递出来。
因此,片名的翻译具有文化交流的功能,在欣赏影片故事情节的同时,它还能带动观众领略西方文化的内涵。文化的作用包含在语言的翻译行为里,影名的翻译就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媒介,它在互动、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让观众感受着中西文化。
3.体现商业价值
影片名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商业广告。[2]通过这种广告的形式,让更多的受众了解和欣赏影片,以达到它的商业目的,获取更多的票房。因而,片名是否具有吸引力,片名的翻译是否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片的盈利。
电影的商业价值是否凸显,广告效应很关键,影名就是这种商业广告的关键因素,它能唤醒观众对影片的心理认同,激发其审美情趣。影片“The English Patient ”,如果翻译成“英国病人”,将使得原影片的魅力减少很多,翻译成《英伦情人》,就能勾起观众对凄美或浪漫爱情故事的期待。影片“Ghost”如果按字面意义翻译成“鬼”或者“幽灵”,不免让观众联想到鬼片或恐怖片,有失原作的韵味。翻译成《人鬼情未了》,既不失原色,又增加了几分浪漫色彩,可见片名的翻译至关重要。它能煽情、有悬念,引人入胜,讲究新颖别致,是艺术性和商业性的融合。
4.突出审美功能
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美的翻译讲究意美、音美和形美。美的译名是一种美学符号,传递给观众的是一种美学盛宴。译名的美透过语言的形式美、韵律的音乐美和修辞的创造美,提供给观众,让他们欣赏、享受影片。笔者认为,“Waterloo Bridge”的翻译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魂断蓝桥》这个译名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期待,也蕴涵一定的中国文化特色,它使得观众很快地联想到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这应该就是一种心领神会的美学享受。
(二)使用一定翻译技巧
通过上述翻译目的的讨论,可以看出,片名的翻译应在忠于原名的基础上,注重信息传递、文化特点、商业价值和审美功能。按照受众的要求,灵活采用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1.音译直译
直译或音译不容易引起误解,还可以达到字句对应的功效。例如,“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特》、“Chicago”《芝加哥》等。
2.忠于原名的直译
许多原名有很强的美学信息和商业信息,翻译时可以借用原名的信息直译,承载原名的简洁性,也能激起观众的好奇心。[3]影名“Slumdog Millionaire”,由两个看似矛盾的词组成,译者就是借助其形式和含义,译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完美地传递了原名的韵味。
3.重命名的意译
首先,考虑部分重命名。结合受众的心理与审美习惯,摆脱原名束缚,用局部重命名方式,翻译片名,最大限度地发挥三个目的论原则的优势。影片“The Reader”,如果翻译成“朗读者”,就略显乏味。但是《生死朗读》就能有效地融合原名和市场元素,达到勾起受众好奇心的效果。其次,使用完全重命名方式翻译。在直译或部分重命名的前提下,都无法传递原名和原作的神韵时,不妨使用完全重命名翻译。这种方式主要考虑译语的交际目的和受众所处的文化环境,结合电影内容,提炼名字。完全重命名,能摆脱直译的青涩,也更贴近原作。
4.充分考虑文化差异
带有一定文化底蕴的翻译是翻译的较高境界,电影情节的虚虚实实就是生活的再现,片名的文化因素也需要译者充分地传递出来。只有考虑中西文化的差异,兼顾到中国观众和西方文化两者,才能使译名获得最大的商业和审美价值。[4]
四、结 语
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新月异,使电影名的汉译更具挑战性。译者在功能目的论模式的指导下,定能将电影名的翻译行为和电影的商业效应融合一体。但注重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语言、艺术和美学因素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41.
[2] 喻滔.功能目的论与电影片名的翻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06-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对外贸易、商务谈判、技术引进、海外投资、国际旅游运输等众多领域经济业务往来频繁,因此商务英语的用途也日益广泛。作为沟通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桥梁,熟练掌握商务英语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养。商务英语的翻译不同于普通英语,因此翻译技巧也略有区别。
1 商务英语的特点
商务英语没有美的追求,而是讲究调理和逻辑,它用词严谨,格式正规、风格简洁。按文体风格,主要分为正式文体和应用文体。商务范围涵盖面广,涉及行业众多,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语言在文体、格式、词句、句式的特点加以处理。
1.1商业英语词汇不同语境下一词多义
金融活动中有open一词,在不同的搭配词组中含义不同,差异性极强。如open account中的open意思是“未付清的”;在open interest中的open意思是“未平仓的”;在open contract中open的意思是“无条件的”,可谓千变万化,需要译者博闻强记。再如,The above quoted are the articles in great demand,which have won a high reputation various markets.此句中article的意思是“商品”;The articles in this agreement must not be modified and amended without the agreement by the both parties.在这句中article的含义是“条款”。可见,不同语境下的词汇有着不同的含义,作为译者要根据单词所处的语境确定词义。
1.2专业术语繁多
商务英语是商务和英语的结合,英语的语言水平是基本的要求,商务涉及领域行业广泛,因此商务英语具有较强专业性,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丰富专业知识积累,才能尽量避免国际贸易判断中的分歧和纠纷。
大体而言,商务英语具有国际通用性、大量使用缩略词的特征。在商务英语,国际通用术语比比皆是。如国际贸易中的forward price“期货价格”、Letter of Guarantee“银行保函”;统计学中的economic lot size“经济批量”、demand curve“需求曲线”;金融行业中的foreign exchange market“外汇市场”、financial and operating ratios“财务与经营比”;保险行业中的Risk of Breakage“破碎险”、force majored“不可抗力”等。这些行业特征明显的词汇对于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的工作者来说,掌握起来至关重要,是开展业务工作的垫脚石。
1.3语言措辞婉转礼貌
如今,国际商业活动更多是人际交往,想要在激烈的商战中立足,文明礼貌、婉转客气是商业人士重要的沟通手段之一。商务活动中商务人员更需要委婉、含蓄地与人沟通,很好地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达成交易,促进合作,实现共赢。委婉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屡见不鲜,体现在商务合作、商务简报、电子信函等商务文体中,应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译者在商务翻译时务切勿照原文硬译,应多加入礼貌用语,措辞婉转。如:We are extremely sorry for our inability to advance shipment.我方为不能提前装船而深表遗憾。这句话有意识地避免语意强度,用inability含蓄地表达we can’t的含义,将否定意义寓于肯定结构中,作者有意识地把“不能”这个概念弱化,使对方易于接受。
1.4商务英语行文格式固定,行业广泛
商务英语类型简单,行文格式有相应的固定格式,商务英语从体裁上可分为一般消息、简报、报告、评论、合同、信函等类型。以最常用的信函为例,行文顺序如下:信头;编号和日期;封内地址;事由;称呼;正文;结尾语;签名;附件。经常阅读的商务英语报告也有它的基本模式:摘要;标题;导言;材料收集方法;调查结果;结论;建议;附录等。
商务英语涉及营销学、金融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等热门领域,行业覆盖广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传统行业,高技术领域国际商务交流也是日新月恒。
2 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翻译是转化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桥梁。译者想要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需要提高掌握语言的能力,还要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对于商务翻译者来说,由于商务英语的以上特点,因此要求译者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扩大中英文阅读量、同时也要掌握一些翻译技巧才能有效提升商业英语的翻译效率。
2.1灵活掌握英语词汇的翻译
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灵活掌握词汇的增减是很重要的一项翻译技巧,要根据原文上下文意思、中文的逻辑关系以及译文语言句法特点和表达习惯。“增词”可以弥补翻译中原文中缺失的含义,完善译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解释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和背景。而“减词”是保证原文语义的完整,删除一些在译文中多余甚至影响表达的词语,使得译文简洁、流畅。
例1.A stock market bubble requires the cooperation of everyone.
译文:股市泡沫需要人人参与才能产生。
例2.We assure you of our prompt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
译文:我方(……)保证(……)立即处理此事。[1]
2.2对特殊词句意译
针对商务英语翻译中的特殊词和短句,有时难以找到贴切的词义,如生搬硬套,译文往往语意不清,甚至导致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根据该词固有基本含义出发,进一步加以转换,已达到上下文准确流畅。
例3. Sometimes joint ventures don’t success becau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come unglue and/or the business can’t be made profitable.
译文:有时候,合资企业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人际”关系不和睦,或是因为企业不盈利,或两者兼而有之。
2.3注重原文和译文的信息对等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由于各国文化不同,语言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丢失、扭曲常常发生,若忽略了原文的风格信息,不仅会使译文信息大量流失,而且使译文不得体。当代翻译理论奠基人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和原文应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形式上对应。
虽然不同的国家之间有许多这样那样的差异,但作为商务英语的译者应该着眼于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内容、风格、文化、社会因素等诸多方面达到对等,设法将原语中的这些信息最大限度地传递到译文中去,翻译过程中尽量保持作者原意。如下例所示,如果不了解日本政治经济情况,将diet member翻译为“节食党员”就会与原意大相径庭,闹出笑话。
例4. A Japanese diet member from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discussed with a Chinese trading delegation yesterday about the future cooperation.[2]
译文:一个日本自民党议员昨天和中国贸易团讨论了今后合作事宜。
2.4专业用词准确
英文翻译由于文体不同,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专业英语翻译的重要分支,最基本的任务不是转换,而是传达原作者的意思。刘法公先生提出的“忠诚、准确、统一”更适合商务英语的翻译特性。翻译过程中,应熟练掌握专业术语,做到“地道、准确、专业”。特别是商务英语中贸易、合同、法律、保险、金融等领域的专业术语翻译不能意译。
例5. We wish you will give us a competitive price and we would rather have your CIF price than FOB prices.
译文:我方希望你方能够报给我方一个较有竞争力的价格,并且希望报给我们到岸价格,而不是离岸价格。
3 结语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作为专业英语的重要分支,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商务英语不单是语言的转化,也是词义、信息、内容的转化,更是文化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作为商务英语的译者除了原作所涉及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外,其他相关方面的知识更是多多益善。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翻译原则,认真仔细、一丝不苟,使原文的信息或内容尽可能完整地在译文中展现。完成译文后,应对照原文,从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来核对译文,避免因翻译失误给国家、企业、个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32
1、前言
“Meme”最早出现在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一书中,他认为除了生物遗传学存在复制因子DNA之外,在文化、社会与思想上也存在一种复制因子,那就是“Meme”,它通过模仿、复制,在人的大脑之间相互传染而进行传播(Dawkins,1976)。模因这一概念的出现,吸引了不少学者专家的关注。“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通过广义上成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成为模因了”(Blackmore,1999:66)。因此,除了用它来研究语言学现象,也用来研究和解释众多其它社会文化现象,涉及到众多领域,比如心理学、生物学、文艺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等。
2、模因的传播方式
“meme”源自希腊语“mimeme”,“meme”最初有很多汉语译本,比如“觅母”、“縻母”、“密母”、“幂母”等。“meme”在拼写上模仿了“gene”,因此,在汉译上大家普遍接受了“模因”,与“基因”相对,能体现出模因与基因之间的联系。模因和基因一样都是被复制和传播的,然后传播方式却不同。基因只能通过纵向的传播,一代一代延续;而模因是可以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向来进行复制和传播,它可以是纵向,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传递,也可以是横向,在同一时代的不同群体或区域之间进行传播。模因的生命周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同化(assimilation),是指信息被宿主接受并吸收的过程;记忆(retention),模因必须有一个被大脑记忆的过程,它被宿主记忆的越久,就越容易传播给其它宿主;表达(expression),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于宿主记忆中的模因必须要转化为能被其它宿主注意、接受的模式才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传输(transimission),这个过程中,通过媒介,比如书本、网络、话语等等,模因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Heylighen, 1998:423—418)。模因的传播方式很多,可以简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与社会现实相关
语言模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经常与具体的社会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新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新的模因产生(谢朝群、何自然,2007)。房价的高涨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买房,不辞辛苦背负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就好似房子的“奴隶”一样,因此衍生出新的词汇“房奴”,还有类似的一些词汇“车奴”、“卡奴”和“孩奴”等等;再如,“滑铁卢“是欧洲一个小镇的名字,1815年拿破仑在此惨败,最终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滑铁卢”因此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象征着“惨痛的失败”,如今我们输掉比赛、赔掉生意都可以用遭遇“滑铁卢”来形容。
2.2 与文化教育相关
教育和知识传播来自学校和社会(何自然,2005)。通过受教育我们学会运用数理化公式、了解典故的由来、知晓特定名词的含义等等。中华文化渊源深厚,诗词歌赋为后人提供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例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用以表达自己为国为君的耿耿忠心的诗句,被后世广为传诵。
2.3与交流交际相关
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能力是强大的,通过各种交际方式,更多新的语言会慢慢被大众接受并且广泛使用。例如,“给力”是某个地区的方言词汇,象征“带劲,给劲”的意思,由于传媒的传播推广,该词汇被大范围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上繁衍出英文形式“gelivable”;一些商家也发现其商业价值,例如某电瓶车注册了“给力”商标,某卫视推出了新的综艺节目“给力星期天”等等。随着交流方式的改变,网络上的交际越来越广泛,网络语言应运而生,例如,出现了以数字代表的语言,“886”,“521”,“748”等等;以同音异形字代替的“斑竹”“霉女”等等,以及被赋予新的含义的词汇“风中凌乱”、“雷”等等。
2.4与外语的影响相关
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交际越来越频繁,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也逐步加深,因此很多外来词汇逐渐的融合到本土的语言当中。从中使用的“德(democracy)先生”和“赛(Science)先生”,到现在广泛使用的“晒(show)幸福”、脱口秀(talk show)和走秀(show)等等,外语单词被同化后在汉语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传播,融入到了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当中。
2.5 与语言本身的变化相关
在人类语言产生之前,人类信息的传达方式绝大部分就是利用符号、图形来完成的。从结绳记事到象形文字的产生,人类对符号不断地进行运用与发展,也由此奠定了符号图形设计的基础,使这种源于人类生存本能需求的符号发展至今形成了独特的符号学。符号图形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提示、警告、否定和禁止等说明作用,这类符号图形就是导向符号的雏形。现代视觉导向设计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标识性,指示的符号图形作为导向信息的载体和信息传播的媒介成为商业环境视觉导向设计的核心。
商业环境视觉标识在商业领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特定的商业环境中能明确表述商业信息、性质、方向、原则,而形象功能的导向标识主要以图形、符号、形态、记号、文字等表现方式构成,它是形成商业环境整体的重要部分。
符号图形为主的商业视觉导向的主要功能应用在商业用途上,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用来指明方向、区域的符号图像,二是视觉符号在环境空间中的具体呈现形式。这就要求我们使用简洁的视觉符号来表达准确的含义,做到能够跨越国界、无须语言、瞬间识别,同时在特定的场合配以特殊人群使用的人性化设计。
从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凡是带有导向含义的信息媒介物都可以看作是导向符号,而在实际应用中符号图形就是传递信息的媒介物。符号图形具有简明、直观、易记、易懂的形态特征,不同文化层次、年龄段、国籍的人都容易接受,更便于商业信息和其他信息的传播。
按照符号表现形式的不同,导向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指索符号和象征符号。
图像符号是指通过写实或模仿的手法来表征符号对象,其表现体与对象的某种特征相同。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常见的图形符号有公用电话标识、加油站标识、禁止车辆通行等标识,大部分都用于公共服务标识。这类符号图形在设计上直接采用了相对应物体的外观形象,虽然经过抽象设计处理,但仍然保留了可以被清晰识别的基本形体。另外,除了对固定物体形象的模拟外,还可以对动态活动进行再现,具有提示作用,最常见的有紧急出口导识等。(如图1、图2、图3)
随着设计的发展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对符号图形基本形象的认知程度上要求设计师加以设计提高美感,同时也不能违背商业这个特殊环境下导向符号的功能性,必须在设计的同时融入时代的变迁、情感的需求。色彩也是上佳的感性导向方式,人们的视觉对于色彩的认知是很敏感的,在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彩可以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最醒目的情况下识别导向标识。红色和白色相间的条纹禁止人们靠近危险环境,黄色和黑色相间提示人们特别注意,蓝色和白色设计传递遵守规定的信息等,这一类的符号图形在造型设计上也正由繁琐走向简洁,但又不失近似形象的识别功能,是商业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常规导向符号。
指索符号是指符号形体同被表征的对象之间构成直接或邻近性的联系,由于指索符号的特性,使得其符号对象总拥有一个确定的、时间和空间相关联的实物或事件,在导向符号图形设计里,指导方向的图形符号都存在这种指索关系,最常见的是箭头符号、指针符号、路标符号等。从广义上讲,几乎所有的导向符号都具备这种特性,在一定条件下也都可以看作指索符号。箭头符号在导向符号学中较早出现,是设计史上的一件杰作,它符合一切符号学设计原理,在造型上也没有失去自然具象的成分,简洁、流畅、律动性强,时代感突出,在功能上指代明确、易识别,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如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