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24 09:28: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就业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校就业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5日

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近年来,无就业增长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在新常态背景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不会通过强刺激政策直接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带动有效就业的增加。这就要求必须尽快调整和创新就业政策,以保证高质量的就业。

一、我国就业形势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日益严峻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经过多年高速增长,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凸显了很多结构性问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过度依赖于廉价劳动力,加之能源消耗大,已难以适应未来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时期。在如此背景下,随着适龄人力资源供应的日趋紧张及生产成本的提升,我国经济产业优势逐步削弱,经济成本日趋增大。国民经济发展压力日趋增大,直接影响了广大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吸纳力,导致有效就业岗位逐年递减,而逐年递增的劳动力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难”问题。与此同时,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所引发的经济结构调整,将使得部分劳动力进一步面临着失业等问题,政府关于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的毫将持续增大。

应注意的问题是,经济新常态将引发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新常态。近些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日趋调整,不仅人力资源年龄人口所占比重,而且劳动人口总量都趋于降低。这种经济、人口新常态的双重作用,导致国家经济增速越来越小,可吸纳人力资源岗位逐年递减,就业难的情况日趋复杂,解决难度越来越大,同时人力资源总量不断降低,老龄化趋势日趋显著。

二、我国就业管理在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供应与需求失衡。上文已提到,经济增速、人力资源增速越来越小,导致就业瓶颈期拉长,就业困难将成为一种态势。而人口的优势,使我国人力资源的总体规模依然乐观。以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首季,农村外来务工人数高达16,933万人次,到了第2季超过17,418万人次,第3季度较上一季增长放缓,为17,561万人次。尤其在近几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力资源供求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了53.73%,较2012年增长了1.06个百分点。若根据年增1%预测,2020年国家城镇化率将达到预期所制定的目标60%。这样的规模、增速代表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1,348万人次,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占据着最大的比重。此外,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也随之逐年递增。据调查,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680万人次,2013年攀升至699万人次,2014年再创新高,超过了727万人次。除此以外,应届生、未就业毕业生成为面临就业困境中的主要人群。由于社会需求的限制,年均就业岗位增加量逐年递减,致使低层次人力资源总量不断增长,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人力资源总体仍呈“供大于求”、“结构性短缺”的基本发展态势。

(二)人力资源质量亟待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人力资源素质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标准之一。在经济、人口新常态这一形势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的转缓,都对人力资源的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必须推进职业教育,但就我国人力资源而言,职教普及度仍亟待提高。结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可就业者最小年龄16周岁,这表明很多人才结束了义务教育,就面临着择业。由于缺乏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导致多数劳动力缺乏最基础的职业技能与素质,大量的低层次劳动人员只能就业于底层市场。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亨廷顿所提出的:“对于当前很多国家而言,虽然高等教育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但技术应用型人才数量并不能满足国家的发展要求,并出现了一种普遍而荒谬的情况:在一国技术熟练的劳动力缺乏,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却过剩”。与高等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的严重滞后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即大量的人力资源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职业培训,导致产业转型期,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熟练劳动力的缺乏,致使我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却很难跻身于全球制造业强国、创新型国家之列。在经济、人口新常态背景下,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会进一步淘汰大批低端产业,而产业结构的升级下高端产业对于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不断增加,我国人力资源多数缺乏足够的专业技能,无法很好地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类新行业、新型就业岗位,更难以满足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三)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增大。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社会经济主要产生的就业压力,源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大经济的波动,不可避免所带来的周期性失业;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人力资源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平衡,继而引发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三是人力资源就业所需时间过长,产生的摩擦性失业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导致人力资源的结构性失业,而部分会被挤出、淘汰,面临着半失业、难就业问题。当前,我国产业中低层次服务业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因此未来需要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型、商贸、生活服务业,以增强产业的持续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当然,这对于劳动力素质、技能的要求较高。在这一形势下,农村劳动力朝着二三线产业转移就业的难度可能会持续增大。此外,鉴于市场中仍存在着一系列不平等就业制度及现象,导致扩大就业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三、解决对策

为促进就业管理的创新,必须关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人力资源市场所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新情况,将改革发展同科技创新、扩大就业牢牢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打造创业、就业、创新发展三位一体化战略布局,以创新带动就业,以增强就业优势,走出就业难瓶颈期,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全面实现提质增效。

(一)培育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新型就业需求。一方面应结合当前、未来市场就业增长需求情况,寻求新途径,以全面发挥科技人力资源红利,制定便于就业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性路线。科技型服务业有助于扩大内需和就业、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国家应对该行业加大投资力度,并在各大城市开展创新发展试点,将促发展、调结构、扩就业三者相结合,通过产业的优化升级,拉动高质量岗位的发展,促进产业就业结构的互动优化升级,支持科技型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应提倡研发服务外包等新服务业态的发展,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传统服务行业的改造,全面提高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二)创新就业与教育管理w制。应进一步深化就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人力资源资本的增加,全面释放科技型人力资源“红利”。一方面应加快完善基于市场导向的就业制度,逐步形成便于人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系,以提高生产效率与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推动教育体制的优化改革,加快劳动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需求。除了进一步加快推进继续教育以外,还应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此外,应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机制,寻求全面发挥人力资源价值的科学途径,突破阻碍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提升生产效率的体制、机制,从全球化视角出发,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提高劳动力存量开发水平,为经济、人口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增长提供优势。

(三)拓展扩大就业新思路、新方法。一方面应全面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层次融合,着重开发小微企业、现代化农业的人力资源吸纳型技术,进一步挖掘就业潜力;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促进经济社会逐步由消费型朝着创新型方向转变,全面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禀赋及社会发展道路;此外,充分利用科技型、创新型、科技服务型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作用,构建人才培养、持续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

(四)鼓励创业。当前,我国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其中9亿为劳动力,大大小小的企业、个体商户约7,000万,因此劳动力中所蕴藏的创业动能极大。“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国家的战略方针,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扩大就业的新途径。因此,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创业,从市场准入、税费优惠、贷款贴息、保险补贴、就业服务等多个方面出发,给予相应的扶持,营造一个万众创业的氛围,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只是注重知识的讲述,没有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具有的素质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专业需要对教育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积极的找寻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质量,使得学生的素质能够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最早诞生于一九七九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旅游行业蓬勃的发展,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涨,目前我国已经有百所高校都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良问题,学生的培养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于学生的发展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符

旅游行业是我国新生的行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同时因为我国地域辽阔、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使得我国的旅游行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旅游行业所需求的是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与岗位需求相不符,人才市场对于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需求迫切。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旅游专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直接关乎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经济市场中一些旅游企业向高校反映,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毕业生走入旅游管理岗位之后,不能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岗位管理工作。追溯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具备众多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较差。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而言,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熟练的掌握多种操作技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一些高校旅游专业而言,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不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最终使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学生差异性很大,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相不符,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较差,对于高校的剩余也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以上内容都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及时解决的严重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满足经济市场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加强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与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联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掌握众多管理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模式的创建,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所增强[1]。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一)专业教育方面

1、促进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岗位为九点管理、旅游管理,以及旅游规划等众多岗位。现阶段,人才市场对旅游规划、旅游线路设计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着很高的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也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进行转变,以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主。在进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帮助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做好就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国画,避免学生走出校园后面对就业岗位盲从、不知所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加强与经济市场中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得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相符合。高校可以聘请外界权威的教育人员在本校开设讲座,或者邀请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深入到教学中去,为学生传授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解在岗位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众多问题,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校旅游管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相关教育人员在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基准,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亲身实践的机会,其中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训练、旅游管理研究能力等众多方面。课程设计不能偏离高校旅游管理学生的就业特点,开展竞争现场、岗位工作模拟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环境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还可以将相关用人单位的职业培训、旅游管理技能竞赛等多元化的活动引入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中,拉近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对日后的就业岗位有更多的了解。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旅旅游实践专项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走出校园步入到社会环境进行深入调查,从而有效的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就业指导

以往高校教学中对于学生就业指导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对其常常财务忽略的态度,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走入了教育思想误区。就业指导可以树立学生的就业信心,帮助学生理清就业思路,避免学生在日后求职之路走得太过于艰辛。高校需要将就业指导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以现阶段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基准,将学生就业指导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相联系,构建合理化、科学的高校旅游管理就业培训体系,应用海报、校园报纸、广播、讲座等众多形式,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宣传我国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学生掌握求知技能,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2]。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应用丰富的课余时间帮助自身累积社会经验,与日后的工作岗位近距离接触,弥补校园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扩展旅游管理相关知识和经验,加深对现实社会环境的认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需要明确,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要短浅的看重近期的利益,而是需要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就业标准,借用我国众多就业平台的优势,将自身具有的价值充分的展现出来,获得企业的认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想在毕业后快速的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那么就必须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以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定就业方向,树立就业理想,并且为其奋斗,提升就业质量。

篇3

中图分类号:TP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5-1070-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Employment Management System

XIE Fei-ying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Center, Dongguan Polytechnic, Dongguan 523808,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unction module design , database desig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function realization of college employment management system .Practicing shows that it not only provides a convenient two-way choice between graduates and employ? ers but also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for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management.

Key words:SQL; function module; database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的普及力度,使得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长,就业压力也随之剧增,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了困扰学校和毕业生的一个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普遍进入数字化校园时代,传统的办学、管理模式也因此有了极大的转变。高校建立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就是让毕业生通过有形市场洽谈转方式转变为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择业,毕业生可通过网络查询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利用就业系统进行不同岗位间的对比,实现在无形市场下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这使得毕业生的择业自由度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各用人单位及企业通过高校就业系统实现在校招聘,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一个更集中更丰富的平台。高校就业系统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提供了便捷的双向选择,全面提高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1高校就业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高校就业管理主要是完成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工作,内容包括:根据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学校有关要求,制定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及实施细则,充分宣传各项相关政策;主动向社会各界毕业生信息,深入挖掘社会需求,收集并以多种形式及时各类用人单位需求;组织校园宣传及招聘活动;开展就业咨询及指导;办理就业协议签订事宜,形成毕业生就业方案,完成上级部门各类业务工作;负责毕业生派遣相关事宜;开展各类调查研究,探索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就业指导思路。

高校就业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就是帮助学校更好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广泛地吸引各种形式的企业和用人单位进入校园招聘,吸引企业、服务毕业生,使学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掌握就业技能,把握好每个就业机会。为全面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供一个公共的平台。系统集匹配、宣传、管理、指导于一体,服务于学校、企业和学生。

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本系统分为5个模块,如图1所示。

2.1统一信息门户模块

登录门户。在校教职工及学生无需注册,直接使用教工编号或学号作为用户名,身份证后六位作为初始密码即可登录;用人单位注册前需提交申请,由校方审核通过后分配登录编号及初始密码,以确保用人单位的可靠性。用户一次登录,便可在系统内所有模块间自由切换而不必反复登录。系统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不同的权限。

信息搜索。系统提供了一般搜索与高级搜索两种方式,用户通过搜索,可以查找出用人单位岗位信息和毕业生的求职信息,使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双方都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可靠、权威的信息。

门户内容展示。包括最新公告、最新通知、职位信息动态显示、校内外招聘信息、就业政策与法律法规学习、优秀毕业生推荐、资料下载专区、就业相关网站链接等内容,并控制有权查询的对象。通过栏目分类展示,使用户能够快捷地掌握各种资讯。

就业论坛。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2.2用人单位管理模块

用人单位注册前需提交申请,通过学校就业管理中心验证成为正式会员,即可得到卡号及登录初始密码,卡号作为用户名登录,初次登录后可修改密码。用人单位通过单位信息库管理,可查询、修改、添加、删除、导入、导出、统计单位基本信息和单位招聘职位信息;通过对历史单位信息库进行管理,可批量生成用人单位招聘邀请函、录取通知书等各类信息。

2.3毕业生就业管理模块

毕业生信息管理:包括毕业生的性别、年龄、班级、民族等基本信息,以及奖学金、成绩表、荣誉称号等证明材料信息,这些信息均可直接调用学校的共享数据库。就业中心有权限查询所有毕业生基本信息。

毕业生简历管理:毕业生简历信息由本人维护,具有打印及制定用户推送功能。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具有信息查看及修改的权限。

毕业生档案管理:学生必须登记档案接收单位、档案转移地址等信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方可办理档案事宜。

毕业生暂缓就业管理:暂未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可自愿办理暂缓就业申请,在其毕业后两年内学校将保留其档案。

2.4就业协议书管理模块

就业协议书审核管理:毕业生通过高校就业管理系统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必须通过鉴定才能成为合法的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毁约管理:当毕业生通过高校就业管理系统签订就业协议书并通过鉴定成为合法协议书后,毕业生本人将不能更改和删除就业协议书。如需要毁约,毕业生必须通过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和用人单位两方解除原就业协议书。毁约受理后,原协议书不再有效,但不可删除,作为历史记录已备核查

就业协议书改派审核:就业协议书毁约受理后,毕业生可通过高校就业管理系统再次签订就业协议书,即就业协议书改派,改派过程同样必须通过鉴定才成为合法的协议书。

2.5就业情况统计管理模块

就业率统计:可自由统计各学院、各专业、各年龄、各班级的就业率,并作分析。

就业去向统计:可自定义统计各学院、各专业、各年龄、各班级的就业去向百分比。学生签约查询:可自定义毕业生的签约单位状况、签约目的地等各类信息。

图1系统功能模块图

3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到该系统的质量好坏。设计数据库的关键在于必须以用户实际环境为依据来构建数据模型,该模型要能准确及时地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并支持对该信息的数据处理。

3.1数据库设计工具

SQL Server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优势在于在数据的易用性和安全性方面处于领先水平。通过SQL Sever创建数据库,包括创建表、视图、索引、触发器、存储过程等数据库对象,创建和控制管理用户帐号和用户组等,可实现使用SQL数据库语言对数据库进行动态查询。

3.2数据库需求分析

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主要针对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使校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所有数据均在该系统中处理,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化和共享化,并且易于维护。数据库要能够满足不同权限的用户对所需信息的处理,包括信息的查询、更新、输入、输出、保存等功能,达到使用数据库来管理高校就业各项工作信息的目的。

3.3数据库设计方法

数据库设计通常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和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是在对用户需求进行归纳与抽象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概念模型,本系统采用混合策略设计概念结构,即采取自顶向下策略进行需求分析从而设计一个全局概念结构框架,再以该框架为骨架,集成由自底向上策略设计出来的各个局部概念结构。简单来说,即自顶向下地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再自底向上地设计局部概念结构。

(下转第1104页)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将概念结构模型转化为逻辑结构模型,生成本系统的数据结构。具体做法为,根据用户需求和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生成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表和各个局部逻辑结构表,再向特定SQL Server支持的数据模型进行转换,最后进行优化改进,即适当修整数据模型的结构,使数据库应用系统达到最佳性能。

物理结构设计阶段为逻辑数据模型提供一个最佳适合环境的应用物理结构,在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中是指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在选取好最佳存取方式和存储结构后,应对其进行时间和空间效率做评估。

根据设计好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开发人员运用SQL Server语言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建立数据库,并不断重复以上几个阶段的设计过程,使开发出的数据库趋于完善。

4系统运行情况

该系统共有3种权限,分别是学校管理员权限、毕业生权限和用人单位权限,这3种权限具有不同功能级别。

学校管理员具有最高管理权限,可以分配不同用户的浏览和管理权限;管理就业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审核各个用户的基本信息以及在系统中的所有内容;负责对就业协议书的管理以及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等。

毕业生权限由学校管理员统一设定,具有如下权限:浏览相关就业咨询;查询、修改本人基本档案,查看本人各科成绩、总学分、奖惩记录;与更新个人简历;搜索与定制职位;获取就业咨询;向管理员提供反馈信息等。

用人单位权限通常有,、更新、删除招聘信息;建立企业档案;建立人才储备库;人才搜索与订制;多条件检索、分类汇总毕业生的简历;浏览、回复毕业生提交的简历和反馈信息;输出打印各类信息报表等。

参考文献:

篇4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内涵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简言之就是毕业生获得职业及维持就业状态的能力。究其内涵,无外乎专业知识技能、实践执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情绪调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也就是说,高校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实际上是上述能力的有机组合。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学生的这些基本的素质能力都是一致的,研究民办高校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实际上是从政府、高校和个体等不同层面贴近民办高校的实际,对影响就业能力的因素施加影响。

二、民办高校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民办高校管理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多为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物流公司、财务公司、金融公司。当前的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多数企业只愿给毕业生较短的适应期,甚至有一部分企业希望招聘进来的毕业生能立即上岗,因此,为适应企业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系统的管理专业知识之外,还需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三、影响民办高校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因素

按照唯物主义辩证法,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需要,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影响并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研究影响高校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因素也要从内外两方面入手。

1.影响民办高校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内在因素

毕业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其本身的素质对其能力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通过研究,管理类毕业生本身的素质对其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不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

当前,绝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在课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布置相关作业。管理专业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完成课程时对自己、对专业的认识并不完整,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知也不充分,有的甚至认为提前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脱离实际,毫无意义。因此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并不完善,一部分学生在制定完职业生涯规划后并不能按规划执行,最终导致不能在面临就业时形成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这种不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能力,从而导致就业能力低下。

(2)不稳定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校期间有多种提升自己的途径,增强自己的信心,如学习考试、班干部竞选、学生社团工作、社会实践、求职面试等。在这些方面的成功会对提升其就业能力产生很好的效果,但是部分同学因为限于不稳定的心理素质,在这些方面的挫折没有成为其前进的动力,失败使其妄自菲薄,最终导致在后续的学习和求职过程中产生畏难心理。

(3)不恰当的求职期望

当前,在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悖论就是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与部分地区或行业“用工荒”同时存在。探讨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工作环境、薪酬条件甚至企业文化有着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学生自己的素质无法达到相关岗位的要求。好的单位进不去,基层的单位又看不上,最终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2.影响民办高校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外在因素

显然,影响到民办高校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外在因素有很多种,比如政府的就业政策、民办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企业的用人理念、社会上盛行的求职观念等,我们将其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大类:

(1)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个方面主要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对民办高校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一是政府缺乏关于民办大学毕业生社会实习和实践相关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同时关于反就业歧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并不完善,而且对于民办高等教育创新提供的扶持政策较少。二是社会上关于就业的一些陈旧腐朽的观念对学生的影响也很严重。学生的三观受到各种不同思潮的影响,其中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社会思潮的影响尤其突出,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自我中心、过分功利等情况。三是企业在招聘时对条件的人为设限,比如学历、性别、学校等,使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生心生气馁,感受不到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2)高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当前,高校教育理念及相关措施制约着毕业的就业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虽然大多数民办高校尝试将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并接轨,但其实践教学尤其是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同时相关课程设置对于就业的指导并不充分,很难满足管理类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虽然民办高校近年来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投入虽然呈上涨趋势,但是远远没有办法满足实际需求,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更是没有办法在捉襟见肘的经费支出时在创新创业方面考虑大的投入。

四、民办高校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绝大多数方面都存在着天然的劣势。如何在竞争中生存成为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共同面对的问题。当然,与公办高校一样,民办高校的学生也面临着就业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要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应该从内外两方面同时入手。

1.练好内功,管理类毕业生应积极主动

首先,管理类毕业生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以强化就业能力。众所周知,当前的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想在激烈就业竞争中取胜,获得满意的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应特别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认真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包括执行力、沟通力、思维力、协作力、调适力在内的各种能力。通过夯实基本功,有效提升就业能力。其次,管理类毕业生应树立远大理想,以创业为最终目标。相对于就业而言,创业是一种更激进的行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创业梦想的就业者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就业者。创业解决的不仅是个体的就业问题,还能解决群体的就业问题,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社压力。毕业生创业,尤其是管理类毕业生创业是一种新兴的趋势,是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出现的现象,这部分毕业生要么家学渊源,从小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要么在学期间胆识过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创业经验。这部分同学的共同点一定是在校期间对自己严格要求,全面发展。再次,管理类毕业生应积极调整自己的认知,努力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主动出击,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就业机会。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适应其招聘机制的变化。现在的体制已经打破了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铁饭碗,社会养老体制的调整将使得“吃皇粮”这一传统的就业价值观崩塌,管理类毕业生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就业目标调整到适合自己的中小民营企业。就业观念的调整将有助于其就业能力的提升。最后,管理类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时应积极调整自身心态,摒弃好高骛远和自惭形秽的想法,尝试从基层做起。不切实际的就业目标不利于提升就业能力,反而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调整就业心态,从自身实际出发,利用国家的就业政策,尝试到西部、到基层就业。

2.多方助力,推动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

管理类毕业生练好内功是就业能力提升的决定因素,但是社会、企业和高校同时发力对管理类毕业生提供的帮助也能很好的提升其就业能力。

(1)积极优化社会环境

第一,各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应通过自身的宣传让管理类毕业生意识到在校期间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考虑到严峻的就业形势,媒体的宣传报道能很好的引导学生重视就业问题。从而督促其在提升自身就业能力方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下更多功夫。第二,用人单位应尽量解决以文凭定薪酬的难题。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伴随着本科生的大量增加,硕士、博士的数量也显著增加。很多单位在薪酬体系里体现出对文凭的重视,尤其是国有企事业单位,重文凭轻能力的举措比比皆是。甚至,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甚至明确要招“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这些歧视性的招聘条件极大的挫伤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不利于帮助毕业生形成积极的就业心理,不利于他们形成迫切提升就业能力的动机。第三,积极破解“读书无用”的谬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的成本逐年上升,某些领域里的技术工人的收入比大学毕业生收入高成为一种常态。导致“读书无用”的谬论有了滋生的土壤。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制约着学生提升自身能力。而真实的情况却是,与技术工人们相比,本专科管理类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其薪酬水平也会随着能力的提升而水涨船高。

(2)努力完善支持政策

第一,积极出台政策约束引导民办高校在实践实习环节加大力度。当前,民办高校普遍设立了毕业前的实习环节,但这种实习并没有得到政府加强政策的支持。政府应出台诸如税收减免、融资支持等政策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接收本专科学生毕业前实习。应积极尝试实习合同制度,以解决民办本专科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纠纷。第二,出台就业歧视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的对本专科毕业生就读学校、就读专业、生源地、性别、职业理想等方面显性或隐性的就业歧视进行惩处。这样能够较好的帮助民办高校管理类毕业生在校期间提升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热情、信心与积极性。

(3)认真构建教育体系

毫无疑问,在众多的外在影响因素中,教育体系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因此,构建有利于民办高校管理类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的教育体系意义重大。第一,调整学生培养体系,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育的分量。更多的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利用民办高校体制灵活的优势,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第二,注重创新创业,培养创新创业典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打造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予以及时的帮助和支持。第三,注重长效机制,提升就业创业的指导能力。民办高校要在师资方面下功夫,注重从企业引进“双师型”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加强辅导员和就业专干队伍建设,从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对学生实施日常指导。同时努力打造就业平台,通过组织举办招聘会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

结语

综上,提升民办高校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能力非一城一地一校之事,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最终通过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起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24—03

1、大学生未能就业的原因

有各种原因影响当前许多大学生未能就业。概括有以下三点:第一是就业机会缺乏,这是主要的社会大局问题。第二是用人制度不健全,尤其是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改进用人制度,强化能者优先、发展优先的原则,使有各单位都具有为了发展而使用能者的动力,排除非能力因素的干扰。第三,用人单位与应聘者各自的各种具体原因,其中包括大学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原因。社会性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导致人们对高等教育现实价值的看法,进而会影响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看法,还会影响人们在高考中的选择,无论是太热门或冷门的大学和专业,供需矛盾会更激烈,所以,大学生就业困难,也使每所高校承受巨大的忧患意识与压力,都在积极进行自我调节来推动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

2、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就业导向

“铁打营盘流水的兵”,随着90后时代的青年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的校园文化也悄悄发生了变化,网络文化已充实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知识、权利、义务、信仰、价值、道德、伦理等观念会在大学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平、繁荣的时代使许多大学生忘记了忧患、而片面追求物资上的占有与享受,学生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区域发展、地域文化等因素已成为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与校内管理的主要制约。为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除了解教育对象特点,认清就业形势艰难之外,还应及时修订就业指导计划与方案,将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就业指导措施落实到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1 新生阶段的就业指导

(1)重视每年的入学教育。在之前,学院开会研究拿出方案,通过入学教育,使新生对本专业及就业前景有具体了解,对本专业产生热爱之情,这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2)重视军训。电力类专业是需要体力和脑力结合的,健康的体魄很重要,现在不少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心态浮躁又怕吃苦,缺乏责任感,缺少实干精神,能在军训中得到锻炼和教育,对他们今后是有利而无一弊的。

(3)重视就业观念的建立与疏导。由于大学生刚进大学,即使经历了入学教育,有的人还是比较茫然,这就需要班主任(辅导员)通过开班会、主题班会、个别谈心,教师通过课堂,给学生不停地灌输“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强调就业的严峻性,从而使学生明白,在大学学习的重要性,把就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让每一名学生都要树立相应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不要一味等着依赖家人给他日后安排工作,懂得学会承担责任与感恩。

(4)重视社会实践。积极宣传、动员学生认真对待寒、暑假的社会实践,通过多种渠道对他们加以指导,特别是刚接触社会的大一学生更应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2.2 大学学习与活动过程中的就业指导

(1)重视考证教育。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从各个方面都要重视就业教育。现今工作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复合型人才很受欢迎,所以,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要加强考证教育,我院重要的几个证书有专业技能证,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制图员等级证书,进网电工作业证等,结合就业的需求,教育并指导学生如何去合理安排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拿下各级证书,从而也调动了学习的重要性。

(2)重视诚信教育,促进一日常规的管理。诚信是每个人的为人之本,更是当代大学生的为人之本。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诚信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加强诚信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品质的培养,也能促进学生积极遵守一日常规。现在的用人单位,在进人与用人方面也越来越重视“诚信”。可以说,诚信,就是竞争力,就是品牌,就是效益,就是财富,就是成功。诚信,不仅要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一言以蔽之,诚信学习,诚信就业,诚信工作,诚信为人。

篇6

从该专业四年所学的课程可以看出,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1.通识课程。所谓的通识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思考力、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等。我院为更好的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相继开设了大学英语、微积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概论等隶属于通识教育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同时,对学生气质和校园文化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我院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诸如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概率统计、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基础等学科,这为之后该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课打下了基础。

3.专业课。严格意义上来说,工商管理专业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科学,该专业范围较广,所学课程较多,大致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诸多科目,为此,我院开设了管理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公司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通过开设这些课程,使得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初步具备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工商管理毕业生能力分析

为了深入的了解企业对工商管理毕业生能力的需求,本文通过调查企业以及查询各种资料的方式,得出了以下结论: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需求除去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对其沟通表达能力、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以及学习创新能力也较为看重。

1.专业素质。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企业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⑴.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⑵.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⑶.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⑷.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⑸.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⑹.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沟通表达能力。在调查中,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应届毕业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是他们聘任人员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在当前经济形态下,不管何种单位,都离不开分工与合作,而良好的沟通是团队合作的基础,企业内部成员内存在着不同的分工,而不同的成员必须合作完成共同的工作任务,只有具备较高的沟通表达能力的成员,才能在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合作做事,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为此,一些部门负责人针对该指标列出了具体的标准,主要有:①日常中能够熟练地使用普通话同他人进行交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②能够团结队友并且有出色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等等。

3.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包括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价值取向、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本文调查中,多数企业表示,对于那些有德无才的人,他们将培养使用;而那些有才无德的人,便限制使用。从中可以看出,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4.学习创新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观念、知识融通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积极想像能力、能动应变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同化顺应能力等。归根结底,学习创新能力就是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这对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运用的好,便能大量增加企业的产值。

三、毕业生综合素质状况与就业岗位要求对接分析

篇7

(二)从本地高校选调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继续从学院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县乡事业单位工作,逐步增加选调毕业生数量。

(三)坚持事业单位进人公开招考制度。事业单位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由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报经人事部门批准后,面向社会组织公开招考。

(四)坚持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教师。凡教师缺编的县区要及时拿出用人指标,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

(五)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招录。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集中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作用,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人才储备。

(六)承担国家和政府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并按规定列支劳务性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高校毕业生参与项目研究聘用期满,可根据工作需要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龄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各类重点建设工程和项目所需人员,要优先从高校毕业生中录用。

(七)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宣传动员,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除享有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及优待安置政策外,还享有提前确定预征对象、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优先提拔使用以及考学升学优惠。

二、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一)加大从到乡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中招录乡镇(街道)公务员的力度,乡镇机关拿出一定职位,专门招录选聘到村任职期满且考核合格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县以上党政机关要从每年批准的公务员招录计划中,拿出不低于30%的职位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并逐年加大比例。

(二)从年起,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满1年后,在现岗位空缺情况下,经考核合格,即可与所在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县及县以上相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聘用各专门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

(三)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对到乡镇从事1-2年的支农、支教、支医、扶贫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工作单位的,其服务年限计算为工龄。

(四)认真落实北急需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补助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我市工业企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以及新兴产业企业一线岗位就业。

(五)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服务外包企业就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每录用1名大专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1年期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央财政给予企业每人不超过4500元的培训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培训的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大专以上学历),通过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并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1年期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央财政给予培训机构每人不超过500元的培训支持。省国际服务外包培训基地面向社会实施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且每期培训时间不低于3个月的,可申请省级人才培训补贴。

(六)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和省市现行就业政策的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列支。

(七)对“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北计划”期满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的,要优先接收;县乡基层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服务事业单位有空缺职位需要补充工作人员时,应当拿出专门职位招录这部分毕业生。

(八)经组织选聘到村(社区)工作的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考核合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由省级财政返还80%,其余20%由接收地县级财政返还。

(九)凡到乡镇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的,由人事部门直接初定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资格。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优先聘任。

(十)在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且办理人事并参加社会保险的高校毕业生,今后考录或招聘到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为工龄。

(十一)对符合贷款条件、接收高校毕业生达到当年新增就业总人数20%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各级财政部门要优先安排专项引导资金予以支持,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符合国家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等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对当年吸纳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高校毕业生,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可根据实际吸纳人数,按每人不超过10万元的标准,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额度发放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同级财政按规定给予相应贷款贴息。

三、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一)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其自筹经费不足时,可按规定申请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个人申请小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据实全额贴息,从事其他非微利项目的(国家限制行业除外)给予50%的贴息。全面落实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税收优惠,并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所有行政性收费。

(二)对自由职业、个体经营、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保障其合法权益,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免费提供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

(三)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免费参加创业培训,所需费用由就业专项资金列支。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

四、加强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一)对经工会部门认定的城镇特困职工家庭及民政部门认定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零就业家庭的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按照面向基层、面向一线、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原则,帮助落实就业单位。

(二)对经工会、民政、劳动等部门认定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时免收报名费和体检费。

(三)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失业登记、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并组织他们参加就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等促进就业活动。

(四)鼓励企业接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对于回原籍就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企业与其签定两年以上就业合同的,当地财政按每接收一人给予企业一次性2000元补贴。

五、着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一)发挥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市级青年见习基地作用,有计划地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帮助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职业技能和促进供需见面。

(二)大力开展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高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活动,按照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一批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在基地见习高校毕业生,由见习基地所在地财政提供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补贴,鼓励见习基地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

(三)高校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推动高职院校实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高职院校要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颁发专业学历证书的前提条件,努力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四)认真做好毕业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的组织工作,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见习(实训)的,按有关规定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助。

六、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共同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做好毕业生供求信息收集、工作,免费提供求职登记、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服务,免费为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提供需求信息登记,并与省毕业生就业网和有关高校网站链接,逐步建立统一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依托网络联盟,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定期联合举行网上招聘活动。

(二)发挥人才市场主渠道作用。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以及相关专业特色招聘活动,着力引导毕业生到我市经济发展急需的地方就业。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协作,建立人才市场定期进校园工作机制,及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服务。

(三)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绿色通道”。高校毕业生来我市就业,只要有用人单位接收均可办理就业落户手续。来我市就业或返籍的高校毕业生,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机构免费保管档案。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有关政策,给予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对因病等原因短期无法工作并符合低保条件的本地生源毕业生,由民政部门及时按照有关规定纳入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暂未落实用人单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只要本人愿意来我市就业的,凭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机构出具的同意落户证明和户口迁移证,均可办理“先落户、后就业”手续。

(四)毕业半年后仍未找到工作岗位并有就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由原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发给《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就业优惠政策,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和享受规定贴息。

篇8

2014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36.78万人,达到历史最高峰。随着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更新,河北省高校隐性就业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在两年的择业期内,高校和劳动人事部门对这部分学生的跟踪管理,只能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留存的联系方式或就业期间学生的主动诉求来进行,既不利于高校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准确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和相关资料,不利于高校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进行课程改革;同时,又不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对隐性就业毕业生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支持。两个因素的叠加,使隐性就业毕业生一方面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自身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也难以落实到位。因此,为了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隐性就业毕业生向显性回归,建立隐性就业毕业生跟踪管理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构建的原则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毕业生信息,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提升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在构建隐性就业毕业生跟踪管理机制时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分工协作原则。高校和政府主管部门,既要分工明确,又要沟通合作,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既定的工作目标;第二,以人为本的原则。隐性就业毕业生的创业、择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情况复杂,社会关注度高。相关部门必须充分调查研究,切实了解隐性就业毕业生的实际工作、生存状况,尊重当事人隐私,为隐性就业毕业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三,时效性原则。政府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扶持力度逐年加大,相关配套制度不断出台,但其中的一些帮扶规定是有严格时间限制的,同时,各级各类单位的招聘信息也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强的特点。因此,对隐性就业毕业生的管理既要持之以恒,又要及时、有效、公开地各种政策和帮扶信息。例如,调查显示,在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中,校园招聘会占51.8%[1]。

(三)构建的内容

高校隐性就业毕业生跟踪管理机制主要由汇集机制、全程跟踪机制、分析机制、沟通机制和保障机制五部分构成。其中汇集机制指建立毕业生公共服务平台,毕业生在校期间,高校全面采集毕业生的有效身份信息,并按照已签订就业协议书、隐性就业、出国留学、读研读博等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全程跟踪机制主要指教育、人事部门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时刻关注隐性就业毕业生的动态,真实了解他们的求职感受,及时助力信息;分析机制是指全程收集毕业生反馈信息,从中探究就业形势,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和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及时权威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沟通机制主要指高校在加强与学生沟通的同时,更要注重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从而全面掌握隐性就业毕业生的动向,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其合理就业;保障机制指政府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制定和积极执法,保证隐性就业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从而有效规范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二、高校隐性就业毕业生跟踪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源头上缺乏创新机制

目前,河北省大部分高校对隐性就业毕业生的跟踪管理仍然沿袭旧的体制和方法,除按要求向政府主管部门上报毕业数据外,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率统计、就业能力培养等工作上鲜有创新,毕业生走入社会后,存在着心理承受力差;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强等弱点。

(二)过程中难以实现对接

隐性就业毕业生在校期间由高校进行管理,在其择业期间,相关政府部门应在职责范围内为其就业、创业提供服务。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高校在学生领取毕业证书,上报完毕业数据后,即使学生的学籍档案和户籍材料仍然留在学校,其后续服务也大多停留在保管的层面。而政府主管部门对这部分学生由于缺少详细的材料,有了好的政策和信息,也往往束手无策。这种衔接上的不畅,使隐性就业毕业生容易成为信息上的孤岛,难以获得有效的帮扶。

(三)合法权利容易受到伤害

由于隐性就业毕业生大多在新兴行业和小微企业工作,而且就业岗位不稳定,带有普遍的临时性和季节性[2]。用人单位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大多数不会给隐性就业者缴纳社会保险,强制加班、克扣工资、人身伤害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一旦发生劳动纠纷,隐性就业毕业生如果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就会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难以维护。

三、加强高校隐性就业毕业生跟踪管理的建议

(一)打造全省统一的毕业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下,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打造基于网络、全省统一的毕业生公共服务平台。毕业生数据导入平台后,隐性就业毕业生通过实名注册,在平台的学校界面既可以查询自身的学籍信息、档案管理情况和最新校园招聘信息,又可以提交个人信息变更申请。在平台的政府界面则可以了解最新的就业动态,及时求职意向,网上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而用人单位则可在平台上选聘人才,高校和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能实时统计和动态管理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

(二)建立以高校、政府主管部门为核心的协作组织

篇9

二、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管理的重要性和产生的影响

(一)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网络化的就业管理模式的实施就显得比较重要。传统的就业教育是通过课堂以及书本的方式开展的,学生的学习效率比较低,在就业信息的传达上以及技能的传授上都会受到限制,造成学生就业中比较被动[1]。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高校就业工作的网络管理模式的应用,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能够促进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高效化开展,对网络的就业交流平台的建立,能及时性的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这对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就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管理产生的影响

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的管理对就业工作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应用下,使得高校就业工作实现了无纸化的管理目标。高校学生的就业管理工作任务比较重,涉及到学校以及用人单位和学校主管等,传统的就业管理工作的效率比较低,已经和当前的就业工作发展要求不相适应[2]。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下,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网络化管理,做好准时规范,这对学生的就业工作的管理效率提高就打下了基础,也能大大推动就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高校就业工作在就业管理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影响下,使得就业管理工作的流程也大大的简化。就业管理工作动用的人力比较多,政策性比较强,而通过网络化的管理方式下,就能提高管理的质量。在网络系统的建设下,就能对学生信息以及用人单位信息实现网络化的管理,这对学生的信息查询以及修改等就提供了方便。也能对学校学生生源分布以及就业情况提供相应的分类分析和统计工作,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能详细的了解,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就业管理的措施,提高就业管理的质量。

高校就业工作受到就业管理网络化的发展影响,对提高就业率就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心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对网络资源的科学应用下进行建立就业服务体系,以及配备专业的人才收集就业信息以及信息等,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提高就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3]。通过就业网站举办网上双选会以及网上现场互动双选会,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优势发挥下,就能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接触频率有效增加,也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这是传统的就业管理模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三、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管理的现状以及发展措施

(一)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管理的现状

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的管理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就业网站功能单一化。从高校就业管理网络化的发展情况能看到,一些就业网站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是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以及学生个人信息,还有相应的就业政策法规及时等相应的内容。虽然也提供就业指导以及咨询的服务,但是主要是针对政策法规的解释等。从整体的就业网站的功能来看相对比较单一化,就业的信息也比较杂乱,并且就业信息的鉴别以及分类等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4]。当前的就业指导还停留在毕业环节择业的指导层面,对于决策能力以及学生的潜能开发能方面涉及到的内容并不是很多,资源共享的发展目标实现还有很大的差距。

其二,网站维护管理有待加强。高校的就业工作开展中,通过就业管理的网络化模式的应用,就要充分做好网站的维护管理,而在实际工作当中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主要是网站的管理力度不强,一些高校有着自己的就业信息网站,但是对就业信息网的招聘功能充分发挥的并不是很多,在网站的维护管理方面没有加强,就业信息的不及时,时效性差等。再有就是网站没有达到规范化,对于就业信息的准确真实性没有判断就进行,这就必然会带来相应的问题。以及网站的个性以及特色的缺乏问题还比较突出。

其三,就业网络化建设投入有待加强。从当前高校的就业管理网络化的建设现状能发现,一些高校在资金的投入上没有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造成了就业网站的建设质量比较低,对就业信息的采集以及管理等方面,缺乏资金的投入造成管理严重不足的现象,对资源的共建共享等目标没有实现,这些都需要在未来发展中加强重视[5]。一些高校的领导层对就业网络化的认识还没有全面化,所以在各方面的资源投入上不充足。

(二)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管理发展措施

高校的就业工作网络化管理发展,要能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实施,笔者就此提出几点发展措施:

加强就业工作管理网络建设力度。高校的就业管理网络化的发展,首先就需要在网络化的建设方面进行加强,将网络平台的积极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高校领导层要充分重视就业管理网络化的发展重要性,在各方面的资源投入上要充足,使之能够满足就业管理网络化的建设需要。在就业网站的内容层面要不断的进行丰富,对就业网站的功能积极扩充,将网站的招聘以及政策信息和指导咨询等功能集为一体,在功能的?O计上要体现出结构的明确化,让就业网站的访问者能第一时间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加强网络信息的互动性。

培养学生网络求职的行为意识。处在网络化的发展时期,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必要的应用技术。高校的就业工作当中,在就业管理的网络化目标的实现方面,也要充分注重对学生网络求职意识的培养,毕业生的就业管理网络主要是学校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使用,所以要加大对网络就业市场的完善,加强宣传工作,让学生能通过网络招聘会形式参与到网上求职的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6]。在就业网站的建设运行下,加强学生择业行为监控以及指导,为实现就业内部的交流协作打下基础。

注重就业信息资源的共享。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质量的提高,就要充分注重就业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对就业网站资源信息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对就业信息的了解。就业资源是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提供求职以及招聘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所以高校要能够对就业服务网站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将相应的服务功能不断的完善,形成国家以及省和高校的毕业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人才以及劳动和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互联互通,将招聘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为学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就业信息服务。

篇10

另一方面,旅游人才缺口仍然很大。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至2004年,到昆明的海外旅游者达49.33万人次。国内旅游者达1707万人次,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7多人,间接从业人员307人,有效职位数达5908个。而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对于2004年昆明市旅游行业提供的有效职位数和某高校的毕业总人数(88人)。旅游企业的就业岗位是供大于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比例明显太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二、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大多数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多为党政干部,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一般很少。另外,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调查中,希望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其顺利就业的,大一的学生占40%,大二的占23.5%,

大三的占18.2%,

大四的占52.5%。由此可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忽视了个人的个性特征。

(二)学校教学方面存在问题

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比例太多,实践课程较少。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调查中,10%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满意”,35%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27%的学生选择了“很不满意”。由此看出,学生对当前的课程设置是不太满意的:同时与逐年增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相比。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旅游教师普遍较少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而从行业中聘请兼职教师,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但同时又存在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三)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则其就会积极主动地做好这件事情,反之亦然。问卷结果显示:在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程度问题上,有效问卷中38%的学生选择“比较感兴趣”,48%的学生选择“不太感兴趣”,8%的学生选择“完全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们选择从事服务行业的态度,在对“你是否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调查中,31%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愿意”,4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9%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愿意”,3%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愿意”。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对其所学专业的兴趣,直接影响其择业的态度。

(四)学生就业心理存在偏差

目前,很多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于选择到旅游企业就业存在很大的顾虑。究其原因有;一是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毕业生认为从事服务行业就觉得低人一等,在自尊心上过不去:二是旅游行业的通则是管理员要从服务员做起,因此往往刚进这些旅游行业时待遇不高,与学生预期收入不匹配:再加上社会、家长对旅游行业的误解,认为旅游行业是“青春行业”,造成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出现偏差,导致其不愿在旅游行业就业。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一)强化就业指导,合理规划职业

对企业来说,品德、责任心是选人的关键标准。因此,在学校期间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很有必要。第一,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第二,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早了解所从事职业的特性及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品质;此外,就业指导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除了开展就业讲座等形式外。还可以举办面向家长的就业说明会,请有关企业来校介绍其情况等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研究感兴趣的企业。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要细化专业方向。目前,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基本上有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等专业方向。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还会出现更多的专业方向。因此,专业细化将是一个趋势。各个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实力来设置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做到实用性,超前性,结构的合理性;二是要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三是要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师资队伍,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强化实践环节,提升操作能力

篇11

0 引言

自 5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体制,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逐步取代了“统包统分”。1999 年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数量骤增,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230万,而在短短十年后的2012年已达到680 万,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以往以“统”、“包”为主的管理模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就业问题已成为现阶段最迫切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关注的大问题。本文旨在研究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探讨建立就业导向的高校学生管理的相关措施,以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现在的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生理发育成熟,但心理发育还未完全成熟,进入大学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生活要自己打理,过去的被动学习也一下演变为主动的学习,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导致了学生心理矛盾,易产生心理问题。其产生原因如下:

1.1 内在心理承受能力差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城镇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而进入大学后,由于个人的不成熟,对社会和学校的很多问题缺少了解,因而思想上容易产生各种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有些大学生本身情绪发展就不稳定,再加上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熏陶没有跟上,导致心理承受力差。一些大学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都是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的挑战。

1.2 外在因素压力大

1)大学生在读人数越来越多。2007 年,我国高考总人数首次突破1000 万,招生率在50%左右,约有近500 万考生能顺利升学。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大学生群体里,存在心理问题的绝对数显得很多,其中抑郁症、孤独症在不同范围内存在着。

2)就业压力大。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不断进入就业市场,就业压力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据中国著名的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31万,到2012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680万,比2010年增加了7%,而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只有68.5%找到了工作。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一些心理脆弱的大学生因承受不住而崩溃,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

1.3 人际交往能力差

大学生来自不同地方,其性格、成长背景不同,相处时需要有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包容的心态,而当前很多高校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容易与人起冲突,体会不到团体生活的相融性和乐趣,由此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特征,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而无法纠正,最后为了逃避而陷入网络世界。

2 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计划经济年代,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安排招生、组织教学、实行分配。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资源由市场优化配置,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先通过市场的检验才能确定是否合格,完成就业后,学生管理工作才算完成。所以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把就业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略。 毕业生的就业好坏与学校的招生、培养工作直接相关,学校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学校在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现今中学毕业生选报志愿时,除了浏览院校自身的宣传材料外,还特别关注院校和专业历年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已成为中学生填报志愿的又一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国家对就业率低的学校也采取了新的措施,教育部在2011年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12号),通知指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教育部此举的目的是促使地方和高校树立就业意识,将就业因素纳入到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规划之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认识到毕业生就业不仅仅只关系着毕业生自身的利益,并且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不少高校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专门为毕业生服务。

3 建立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议

3.1 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环境非常严峻,部分学生因为就业压力较大而引起了一些心理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心理教育辅导。针对一般性的心理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板报、心理辅导讲座等形式,加强教育引导,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对于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开展个体心理咨询,针对个案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辅导,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毕业生的成熟度和心理抵抗能力。

3.2 全方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在新生入学伊始,高等职业院校就应该加强新生就业指导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向学生介绍专业情况以及就业前景介绍,积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进入大学二年级,可适当增开一些“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他们掌握就业相关知识和技能。而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应重点加强就业政策和就业方针的宣传,开展就业技能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使其做好就业准备。同时,要定期组织人才交流会,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双选”活动,及时择业,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

4 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转变管理思想,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强化课程改革,坚持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

篇12

二、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结构性矛盾

1.专业结构和市场需求错位从宏观上看,重庆市就业供需矛盾体现在结构性上的矛盾,供给与需求之间极度不匹配,一方面“有工作没人干”,技能岗位和技术岗位招不到人才;另一方面“有人没工作干”,文职岗位和管理岗位的求职者供大于求。(1)部分专业由于前几年就业率高,社会需求较大,各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总数急剧增加,毕业生总数增长超出社会需求增长速度,导致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2007年《重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就业率较高学科大类: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就业率均在90%以上。2009年高校毕业生数据看,全市高校毕业生数量排前三的学科大类为工学类、文学类、管理学类,占毕业生总数的68%。然而,从职位需求分析表明,人才需求量较大的行业为市场营销、机械制造、建筑地产等,竞争相对激烈的岗位是行政管理、会计等,社会需求明显不足的专业为农业、文史财经地矿和理科的部分专业等,因此,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一些热门专业出现了毕业生过剩,而部分冷门专业却出现了较大就业需求。(2)重庆的人才较少的选择工业、商贸和农业等行业,还是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服务业、管理业等。重庆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人才严重不足,主要是制造业、燃气业、资源加工产业等行业。(3)同一院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差较大。多数院校的传统特色专业就业情况相对较好,而部分与原有特色专业关联度较低的专业,往往是成为提高就业率的瓶颈。重庆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在访谈中指出,该学院是以农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生物专业虽不是当下热门专业,但企业对食品专业学生需求较大,而生物技术毕业生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2011年生物技术专业就业率93.2%;该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生数量最多,2011年会计专业就业率85.1%,就业率为全院最低,成为学院发展的专业难题。2.学历层次与社会需求不对称重庆市一直以来是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现在逐渐转变为现代制造业,市政府为促进经济的发展也不断招商引资,纷纷到重庆发展落户,如惠普、富士康等电子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较大,导致社会需求由注重学历层次转变为注重技能和综合素质人才。高学历人才注重科研和理论学习,高职学生实际操作强和到生产一线就业的愿望,符合市场的需要,显得高职毕业生更加抢手。从2011年开始,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长。据有关调查分析,在未来的五年内,对研究生的需求是6000人左右,对本科生的需求是5万左右,对专科生是6.7万人左右。对专科的人才需求最大。

(二)大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有差距

就业中的供求关系,不仅表现在毕业生数量与岗位供给上,也体现在大学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否匹配上。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访谈和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用人单位“为单位招聘员工最看重毕业生哪方面能力/素质?”近3/4的用人单位最看重是责任心,其次是团队精神、道德诚信、沟通能力。对于这道题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素质比较重视,而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外语成绩的要求不高。大学生问卷调查:“你认为自己具备以下哪些能力?”前三名为:获得各种技能证书、道德修养和团队精神。通过对两方面的调查发现,虽然排名靠前的有相同之处,但用人单位需求和学生实际能力有很大的差别,用人单位重视的是责任心,而学生自认为用人单位会看重各种技能证书,并没认为责任心这一点的重要性。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不胜任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实践经验、社交能力不够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够等;最末的一项是外语水平仅7.22%。然而对大学生的调查中,39%的毕业生反映最大困难是没有工作经验,而认为学历不高、专业能力不强、英语水平不佳和求职技巧不够影响到就业的毕业生分别是11%、15%、16%、17%。

(三)大学生职业期望与实际就业有差距

从供需匹配角度看,虽然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就业指导,但初次就业过程中,缺乏经验和对市场的了解,显得就业指导服务在大学生自我定位中没起到迎合市场需要的作用。首先,对薪酬期望过高。调查显示,10.3%被访的毕业生期望第一份工作的月薪在5000元以上,17.6%期望在4000-5000元,30.4%期望在3000-4000元,32.5%期望在2000-3000元,剩余为2000元以下。2012年公布的全国各省平均工资排行,重庆月平均工资为3337元,排名全国第十一位。50%以上被访毕业生的期望值高3000元,即其中的大部分期望值高于重庆月平均工资水平。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薪情”期望值与学校、学历和专业等情况密切相关,即越是学校越好,学历越高,专业应用性越强,“薪情”期望相应也越高。其次,对就业地区期望过高。在选择理想就业地区中,有53.8%被访的毕业生选择直辖市或省会城市;26.9%选择非省会城市;11.1%选择乡镇或农村,其余选择国外。而实际上,除了国家在促进大学生下基层的政策上不断出台,重庆市政府也在推出农村乡镇人才计划,选择下基层的人数也有明显上升,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统计,2007年到2012年间,“三支一扶”计划从500名上升到1812名,“西部志愿者”计划从758名上升到179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从1205名上升到2067名,选调生从629名上升到2000名,村官计划和定向培养超过2000名。基层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数据显示,在2012年参与以上计划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到总数的4.2%。然而,毕业生对严峻的形势估计不足,就业意识不强,导致自我定位认识不够。对用人单位性质的偏好。通过问卷调查,机关、事业单位为毕业生择业时首选,其次为国企、外贸企业、民营公司。但实际就业选择非国企最多。以上的矛盾体现出重庆市大学生的求职中不缺乏岗位而是缺乏定位,不光是学生自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缺乏从宏观的角度看社会的能力,更是政府职能部门未能积极引导就业、缺乏公共服务产品和缺乏对就业群体的客观认识。

三、从公共管理角度提出提高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体系

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在社会就业体系中能够对大学生就业在法律上起到帮助的法律非常有限,还没有健全针对大学生制定的就业促进法和就业保障法,还未保障大学生就业权利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何谈形成公平、公开的就业环境?供需双方一旦发生违约行为,如何追究?在现实中都是供需双方自行达成的协议,根本起不到保障作用,违约方的责任难以落到实处。就业市场对性别、身体状况的歧视现象也无相关法规,对于歧视对象如何获得法律援助应该做出详细的规定。发达国家在大学生就业上非常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就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如日本制定《紧急失业对策法》、《日本职业安定法》、《日本职业培训法》等,美国制定了《就业法》、《紧急就业法》、《人力开发与培训法案》、《劳动力投资法案》等。这些发达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效果,既可以规范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也可以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重庆市政府应该加快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法规体系,同时结合本市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和实际就业情况,政府应该利用法律法规明确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之间的责权关系,确保就业市场的良性竞争和大学生的在就业环境中的合法权利。积极促进就业,规范就业市场,加强各项就业促进职能系统化。尽快制定《就业促进法》《大学生就业保障法》《妇女就业法》《反就业歧视法》等,保护弱势群体就业和反对就业歧视的行为,构建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协调合作的就业促进机制,使人才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二)加强宏观调控职能

重庆市政府应从宏观的角度来调控大学生就业。控制招生规模。人力资源供过于求是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政府要从源头上加强宏观调控,教育部从2006年起,开始控制招生规模控制在5%左右。招生计划应该根据重庆市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的预测,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的比例也应每年做出调整。严格把关各高校设置新专业,减少或停止就业率低并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招生。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从国家指令计划、统包统分到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经历五个阶段,从这五个阶段看出,国家职能有制定大学生就业计划到制定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学校由执行分配策略到引导指导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市场也由过去的被动变为现在的主动。重庆市应该尽快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杜绝社会资本的扩大化,造成找工作就是利用社会关系的不良现象;严格处置以盈利为目的扰乱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的行为。完善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则来监管各个劳动力市场,维护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