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如何传承范文

时间:2023-08-24 09:28: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文化如何传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传统文化如何传承

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58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流传的却很少,当代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知之甚少。为了让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能够传承下去,新课标规定,让语文教学来承担这一重任,因为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探索的话题。

一、学习传统文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比于枯燥的学习,将传统文化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会使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初中阶段是汲取知识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念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初中语文课程中,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语文教育中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语文课堂上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老师的引导学习传统文化,体会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策略

(一)汉语传承在诗词

初中生是承接小学和高中的纽带,初中阶段,既是对小学阶段知识的补充,又是为高中语文的学习打基础,更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阶段。因此,初中生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量不能少。这要求初中学生要在课外大量阅读古诗词,理解并背诵。学生可以在背诵熟记的情况下理解、感悟诗词大意。除了学生背诵理解之外,语文教师的教学也至关重要。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媒体教学,把诗转化成图片或动画,再播放朗诵声音,让学生在看、听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情感。比如:在《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送别友人的画面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再配以乐曲,让学生感悟作者和离别人的心情。这种相当于再现情境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同身受的体会作者感情,也更能体悟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在离别时的不舍。

教师还可以根据我国的传统节日教授古诗词。古人对传统节日非常重视,并且在节日期间,他们会作诗留念。对于九九重阳节,古人有相应的诗文记载,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千古名句,当今人们在节日期间也用这句话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除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活动,通过比赛,也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阅读教学紧密联系传统文化生活

阅读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熟悉,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内外读物,增加阅读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用板报的形式在“学生园地”规划一块,作为语文小知识的天地,让学生轮流布置,每隔三天换一次,要求不能重复。这样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那么为了不重复,学生会关注每一期的内容,这无形中让学生增加了知识量。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文言文阅读来讲解我国传统文化礼节和古代圣人的思想境界。比如:在《两小儿辩日》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意思,然后组织学生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在学生讲出这个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联系孔子的回答,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解。让学生要有平和的心理,与先哲靠近。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有关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屏幕上,通过课件等形式将课文进行多色彩的处理和多元化的归纳。这种方式能通过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高效地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有力工具,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师可首先通过多媒体对岳阳楼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以介绍,让学生对该篇课文的背景知识有所认知。紧接着教师可以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以一种醒目的方式展现在屏幕上,给学生一种震撼,并且给出相关链接,将现代人学习这种为民、为苍生而尽心尽力精神的实例加以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范仲淹的这种精神。学生在这种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课堂氛围中,就能够对自己早已熟知的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深刻而良好的认知,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也提升了教学效率。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古代诗文的教学中能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人生态度,从而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立足课堂,拓展课外,以开展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大殿堂。

(四)文化在课外教学中传承

篇2

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涵盖的知识相当广泛,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还涉及天文、律历、姓氏名号、礼仪风俗、车马宫室、职官地理等相关知识,这些内容本身就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在。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典籍大多以文言文写成,古代汉语课程的主要讲授对象就是文言文,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以实现古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现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一些看法。

一、从汉字入手,注重解析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没有断流的文化,汉语汉字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利用汉字表意性强的特点,结合字形分析,不仅能让识记古词汇的过程更容易,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为对学生来说,从汉字入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以下略举几例。

1.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宫室建筑。

《周易系辞下》(包牺氏之王天下)载:“上古穴居而野,後世}人易之以宫室。”《说文》:“穴,土室也。”字形从“宀”,像房顶,下应为“凵”,组合起来,其实“穴”是一个半穴居的土屋,下“凵”是向下挖掘成口袋状的洞穴,“宀”是在地面上用草扎制的屋顶。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孔窍皆为穴。”《说文》:“宫,室也。”徐复《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据半坡圆形房屋遗址复原,其房屋乃在圆形基础上建立围墙,墙之上部覆以圆锥形屋顶,又于墙中部开门,门与屋顶斜面之气窗孔呈‘吕’形,此种形制房屋,屋顶似穹庐,墙壁又似环形围绕,故名为宫。”

通过字形分析可见,最初人们是选择天然的洞穴居住的,后来发展到半穴居的土屋,后来才有地面式建筑。

《晋灵公不君》载:“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这里有两个动作“登”“下”“趋登”,教材注释:“快步走上堂去。”那为什么要有“登堂”和“下堂”之说呢?“堂”,《说文》:“堂,殿也。从土,尚声。”字形从“土”,意思是堂下有用土夯成的地基,所以“堂”是有屋基的正室,因为地势较庭为高,所以有阶,进入堂就有一个登阶的过程,堂后有室,故而成语有“登堂入室”,文选中也就有“登堂”和“下堂”之说。

2.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车战。

《烛之武退秦师》载:“晋军函陵,秦军锬稀!苯滩淖⑹停骸熬,用如动词,屯兵。”《说文》:“军,圜围也。四千人为一军。从车,从包省。”段玉裁注:“包省当作勹,勹,裹也。,勹车,会意也。”“军”是个会意字,从“勹”从“车”。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从》:“字从车,从勹,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

古代以车战为主,以战车为中心,一辆战车上有甲士三人,有步卒七十二人,合称一乘。军队驻扎时,用兵车作为掩体,围绕在军队驻扎地的周边。所以,“军”可作动词表示“屯兵”,后引申作名词。

3.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礼仪。

《晋灵公不君》有“稽首”这种礼节,如何行礼?《说文》:“稽,留止也。从,从尤,旨声。”“稽”是“停留”的意思。孔广居《疑疑》:“,木之曲头止不能上者也;尤者,色之美者也;旨,食之美者也。美食、美色皆足以留滞人。此三体会意也。”可见,“稽首”这种礼节在行礼时,头要在地面上停留一段时间以示尊敬,应当是一种比较郑重的礼节。

二、合理补充教材,注重文史知识的讲解,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古代汉语文字繁难,学生很容易有畏难情绪,常常是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若能将生涩的文言文放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理解,让课程妙趣横生,更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下略举几例。

1.适当补充相关历史背景的介绍。

《宫之奇谏假道》载:“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复”是“再一次”“又一次”的意思,有学生追问:“第一次借道是什么时候?”教师就需要补充《左传・僖公二年》所载:“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君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从中,学生既了解了第一次借道的经过,也对虞侯的贪婪以及宫之奇劝谏不成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齐桓公伐楚》载:“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齐桓公伐楚,为什么要侵蔡呢?补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有关记述:“蔡女为桓公妻,桓公与之乘舟,夫人荡舟,桓公大惧,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复召之,因复更嫁之。桓公大怒,将伐蔡。仲父谏曰:‘夫以寝席之戏,不足以伐人之国,功业不可冀也,请无以此为稽也。’桓公不听。仲父曰:‘必不得已,楚之为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君不如举兵为天子伐楚。楚服,因还袭蔡,曰:余为天子伐楚,而蔡不以兵听从。因遂灭之。此义于名而利于实,故必有为天子诛之名,而有报仇之实。’”通过《韩非子》的记述,我们既了解了文选所记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同时对管仲的深谋远虑也有了初步的认知。

2.适当补充相关风俗的讲解。

《段于鄢》载:“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武公在申地娶女子为妻,为什么要到申地娶妻呢?原因是“同姓不通婚”的风俗。郑国是西周王朝分封的最后一个诸侯国,郑国最早的诸侯是郑桓公,他是周厉王的小儿子,是周宣王的弟弟。所以郑国以“姬”为姓,这就意味着,郑国的诸侯不能从周王室以及其它的姬姓诸侯国娶妻。而申国为姜姓国,符合异姓通婚的风俗习惯。

《触龙说赵太后》载:“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有学生奇怪,为什么要握着脚后跟哭泣呢?据刘向《说苑・修文》的记载,古人亲迎时,男方要带上“屦二两”即鞋两双到女家,出嫁女的母亲要在夫家送来的两双鞋子中取一双给女儿穿上,然后整理女儿的发笄和衣裙。在穿鞋、正笄、整衣的同时,母亲就要作最后的叮嘱,让女儿善待公婆,对丈夫不要生出二心,千万“无敢回也”。然后,出嫁女拜辞母亲,母亲在房门口亲自把女儿交给女婿。接着,女儿在堂上拜辞父母,在大门口拜辞诸母,最后随夫上车。“持其踵为之泣”正是母亲“取一两屦以履女”时一个很自然的动作。因为要亲手给女儿穿鞋,自然要“持其踵”,而“为之泣”就是一边给女儿穿鞋一边叮嘱说:“无敢回也”。

3.适当补充相关礼仪的讲解。

古人的见面礼分为揖、拜、稽首等。这些见面礼在文选中经常出现,如不加区别,对理解文选会有较大的影响。揖,又称揖让,是最普通的见面礼,行礼的时候,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左掌与右掌背交叉或平叠,掌心向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于胸前,拱手为礼。这种礼节多用于文官。拜,也称拜礼,古人一般拜两次,称为“再拜”,如《齐晋之战》:“韩厥执絷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这种礼节较揖礼更为恭敬,行礼时,下跪后两手拱合,低头至手与心平。稽首则是最为恭敬的见面礼,多用于下级拜见上级,晚辈拜见长辈,臣子拜见君王。行礼时,先拜,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在手前边的地上,头要在地上停留一段时间以示尊敬,整个动作比较缓慢。《齐晋之战》所载“执絷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是春秋战国时期,战胜国的将领俘虏战败国的国君时所施的礼仪,手持绊马索进前,行再拜稽首之礼,恭敬地进献美酒。可结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所载:“子展执{而见,再拜稽首,承饮而进献。”子展在俘虏陈侯时以同样的礼仪对待陈侯。

4.适当补充车马制度的相关知识。

《齐晋之战》提及齐军和晋军主帅所在的战车以及车上三人的位置,若不明白他们各自的职责,对下文的理解就会有障碍。所以要补充古代战车中位置的相关规定:古人坐车,以左为尊,所以战车也是一样,一般尊者居左,主射;御者居中,主驭;车右自然在右侧,手持长矛或长戟,除了保护尊者,防止敌人靠近战车以外,还必须在车受到阻碍时,让车子顺利前行,故而车右一般都是孔武有力之人。因为主帅的战车之上有指挥作战的战鼓,所以尊者居中,御者居左,车右仍然在车子的右侧。

《齐晋之战》还有“骖\于木而止”一句,所以要补充说明骈、骖、驷。两匹马拉一辆车称为骈,三匹马拉一辆车称为骖,四匹马拉一辆车为驷。驾车的马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马和服马之分,中间负责驾辕的,为服马,两边的马叫骖马。

三、转变观念,采用多种先进手段和教学方法,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师应当改变教学观念,古汉语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的讲解上,更应当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塑造学生的品格,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如在讲授《论语》《孟子》《礼记》等儒家经典时,要能结合当前的大环境,引导学生理解古代为人处世的准则:《论语・学而》中注重自身道德文化的修养;《论语・微子》中“我行我义”的精神风范;《礼记・教学相长》中通过不断学习来发现不足,发现困惑,然后不断进步;《孟子》:中“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些内容都反映着我国人民的优秀品质,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体悟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运用多样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如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图片、视频再现古代历史、诗词画面,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准确、生动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利用互联网,通过QQ群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通过提供自学参考书和网站的方式,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通过古汉语的教学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2.

[4]徐复,宋文民.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篇3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集中地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涵盖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等多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曾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我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十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诸如诗词、乐曲、民族音乐、书法、戏剧、传统节日、服饰、诸子百家、民间习俗、工艺等等。它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很早很早就已经吸引了西方的传教士、学者、旅行家等精英分子的注意,比如意大利人利玛窦、德国人汤若望等。

然而,这些代表着我国灿烂文化的东西,却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中渐渐被淹没、淡忘。很大一部分高校学生在全球化文化思潮的冲击下,热衷于选择实用的、时髦的、前沿的文化科目,盲目追求时尚,盲目追捧外来文化,热衷于情人节、圣诞节、西餐等,对中国的书法、绘画、戏剧等传统文化十分生疏、淡漠,对所开设的国学课、语文课兴趣不高,甚至认为有些传统文化如易学等落后、过时,长此以往,显然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

没有中学的升学压力,也没有小学的稚气未脱,更没有社会工作的烦恼和纷扰,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生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和成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无疑是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好平台,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全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在高科技和多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和外来文化让人们盲目追求和崇拜,而对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较为淡漠,缺少知识和感情,片面地认为已经过时和落后。所以首先需要引起社会大众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加强社会的文化认同,为传统文化提供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对于高校,应该加强和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鼓励学生多学习传统文化,普及学校所在地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觉。作为高校教师,更应言传身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的魅力比如授课中引入一些诗词,引经据典,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起到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意识的作用。

2、在校园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校园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场所,如果在校园中融入比较多的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教室里的墙上悬挂古人的名人名言;广场、花园里镌刻名人的书法、塑像;走廊里悬挂一些传统的国画、剪纸、戏剧脸谱等等,让学生耳濡目染、慢慢的接受熏陶。

3、让传统文化走进高校

高校的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走出高校课堂。从某种层面上讲,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是因为陌生,因为不了解。比如川剧,我校曾经将部分经典川剧剧目搬到学校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和解说,赢得了满堂喝彩,学生对此评价颇高,并表示观看后受益匪\。同样的,对于其他的一些传统文化,比如皮影戏,剪纸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将艺人们请来学校办一个讲座,做一场展览,或者开设为选修课,相信会有很多学生是愿意去了解并学习和关注的。

4、组织学生成立兴趣社团

社团是学生课余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依托社团的影响力,可以成立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比如汉服社团、剪纸社团、民间舞社团、书法社团、戏剧社团、古琴社团等等,定期组织学生活动、给予指导,并组织汇演,也是宣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方法。

5、充分利用有影响力的媒介, 加强交流

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利用有想象力的媒介吸引他们的注意。除了传统的广告,还可以借助时下收视率高的电视、电影、动画等媒介。可以考虑将传统文化植入时下一些知名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让以明星效应带动大家的关注。比如湖南卫视的《偶像来了》的某一期节目,就让明星去一些不太为广大观众所熟知的安徽呈坎,通过游戏、完成任务等方式让明星和观众都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徽墨、毛笔、徽雕、撕纸、歙砚等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和印象,并且愿意学习和购买一些产品。此外,还可以考虑将部分传统文化融入电影或者将年画题材中的经典的故事、桥段编成动画片或微电影等。比如电影《小门神》就是讲年画里的门神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轻松而易于接受;比如电影《捉妖记》里展现的剪纸文化等等,都是潜移默化中在展现我国的传统文化。

此外,可以开设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或微博等学生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社交软件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和介绍,并经常保持更新和互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了解。

6、与时俱进

篇4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我国跳传统节日文化,特别是让成长于麦当劳、可口可乐、圣诞节等西方文化符号包围中的青少年学生能了解、喜欢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教师作为青少年接受系统教育的专业组织者,自然就成了点燃学生传统节日文化热情与兴趣的主要实践者和探索者。在学校的诸多课程中,语文由于与文化、人文有着“先天”的密切关系而成为了传承文化的主要“阵地”0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让语文课程更好地传递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

1以往语文课程中传统节日的缺失

t .t关注度不够

我国一直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除了耳熟能详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域或民族还有各自独特的节日,如傣族的拨水节等。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常的语文教材、教学对其关注度不够,往往是一语带过。人教版选文中传统节日教材占总编目的t . a}io,语文版占t }io,苏教版为i . 9}io。有些教师认为节日文化教育是社会的事情,学生会自然感知,语文教学无需涉及。再加上以往应试的压力也无暇顾及在课堂中让学生感知节日文化。

t.2学生对传统节日相对淡漠

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早已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学生对上述西方节日的热情要超过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基本停留在“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吃饺子”,未体验到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

2新课标下传统节日回归语文课程的意义

2.t传统节日与新课标强调的语文人文性相契合

实际上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风俗习惯、历史故事,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传统节日文化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这与新课标强调的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契合。语文相比其他学科的特点在于它的“文”、“人文”,应当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传统节日就成为了与语文课程相契合的教学资源。

2 .2能有效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

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也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这就必然要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学生对传统节日井不陌生,特别是风俗习惯、仪式等。如果传统节日能成为语文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从外在的风俗、礼仪升华到其中包含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则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节日是语文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其传承文化的精髓与语文的课程理念相契合。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文化呢?

3语文教学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的途径

31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现有教材中尽管传统节日的题材数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节日,往往节日是诱发作者情思、体验的导火索,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节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学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初中生对中秋节的吃月饼、团圆含义很熟悉。教学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热身”,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埋下伏笔,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绪。

3.2将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活动中

除了课堂教学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语文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写作等。教师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所注重的。比如举办清明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清明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同学、老师的提问。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3,3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中增加传统节日的信息比重

篇5

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这些都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其中,诗词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古诗文兴趣小组,更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定期开设阅读交流课,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未学过的古诗文,小组成员一起研究不懂的知识点,深化对古诗文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播放《中国诗词大会》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跟主持人董卿一起去是感受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及其所蕴含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更直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心。

二、理解与记忆的有效整合

中国传统文化延续至今,融合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容,内涵丰富,富于民族教育意义。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须要遵循循序渐进之原则。为此,须要付诸实践活动。比如,开展朗读背诵诗词大赛,让中学生通过自我朗读背诵寻找创作诗词的灵感。但是,记忆诗词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与循环重复的过程,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理解加记忆的方法进行教学。

比如,在欣赏《观沧海》一诗,诗文的前几句描绘的是诗人登山看到的景物,将自己想要一统天下的思想抒发出来,并将对祖国美好山河壮阔之情感通过诗词表达出来。在欣赏此诗文时,先让学生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及诗人情感的理解,便于他们轻松识记这首诗。因此,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时,加深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和记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精选诵读内容,提出背诵要求

学生诵读古人的这些经典篇章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举例说明:唐代韩愈自幼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言,他自叙“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中国杰出的数学家苏步青小学时,天天背诵《左转》《唐诗三百首》,待小学毕业时能将这两部书倒背如流。相关案例比比皆是,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在教学中,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与熏陶,再结合自身实际取其精华为其所用,能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其知识结构。这样的教学最大的益处是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洗礼的同时,还能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为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加强自身文化底蕴打好奠基。

四、用多媒体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传统文化中的奋发图强、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以及锲而不舍之精神是作为中国人所必须的内在涵养。为更好地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语文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可就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与之相衬的背景音乐,朗诵的作品,再通过视频与音频间的配合,更能烘托出汉语言之魅力。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更能直观地感受到文章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情感,感受传统文化价值。

例如,在欣赏诗人刘禹锡的《秋词》时,先让学生观看秋天之萧瑟和落寞情景,再配合一段悲怆的音乐,配合诗歌朗诵,给学生的视听觉带来强烈冲击,真实地去感受秋天之萧条,让学生感受诗人尽管是在描述秋天,但是传达出来的思想是通过秋季的萧瑟和荒凉体现作者内心的凄凉与孤独。让学生去感受尽管诗人遭受了严重打击,但是并没有消沉。让学生了解《秋词》的创作背景:当时是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到这场革新运动当中,最后刘禹锡遭贬。借助多媒体渲染凄凉之情,给学生的视听触觉带来强烈冲击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轻言放弃之精神。

五、魍澄幕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

篇6

五千年中华文明,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统文化作为最为宝贵的财富,经过长期的积淀,深深扎根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上,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一、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观,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追求真理;团结互助。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中国古人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以及人们所熟知的“岳母刺字”等民间传说,都是在倡导一种为国家、为群体献身的精神。因此,素质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激发爱国热情,增强爱国情感。

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的继承与发展,上下五千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历经了多少次浩劫与磨难,但却薪火相传永不灭,这就表明了传统文化也有其普遍的意义。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现代生活不可能建立在虚无之上。否定传统文化也就等于否定历史,人为地把自己的根割断。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是可怕的。

英国文化学家怀特认为,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史。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孕育的果实。否定传统文化,就必然抹杀了民族精神。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要发展,就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地阐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摆脱传统文化的弊端,更加适应现实生活。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

第一,心力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的遗留,其包容性不可小视。这种包容性是超越时空界限、超越民族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兼有“大一统”精神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了民族认同感。传统文化有这样的力量,用一只无形的手,将人们联系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将民族的感情化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第二,传统文化是一种发展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两千多年来,尽管后期逐渐成为束缚思想的工具,但其也曾经为我国经济、政治和科技的发达、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爱国主义与忠:社会成员愿意为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这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提倡愚忠。家庭与孝:家庭式社会组成的最基础部分,而且家庭是社会的雏形,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对社会精神、文化活动中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自我奋斗:《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我的奋斗意识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激励个人创业、创造、突破、创新,也有利于激励整个社会发展。

第三,人格的塑造与价值观的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而不是道家。儒家提倡的入世精神,面对社会的不公,选择的是愤世。而不是道家,提倡出世精神,选的是弃世。这种积极入世的精神,有利于书里更加积极的生活观念。

中国文化向来关注的是现实人生。不会像西方那样,认为自己有原罪,认为自己这辈子是来赎罪的,是为了下辈子能在天堂过上好的生活。我们最多考虑的这辈子的事情。传统文化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都与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联系。在这一种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形成了十分务实的精神以及生活态度。

第四,品德、道德理念和天人合一。《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统的道德从孝悌引发出来的社会伦理关系仍在发生极大作用。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对于生态理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论。这种理论化解了传统观念中人与自然对立的思想,努力促成了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这才有了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声明: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三、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五千年而不绝,是由其自身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其所具备的时代特点决定的。是既恬静、和平又积极进取的文化,而包容、承顺则成了此种文化的核心特征。也正因为中华文化能够承顺前代、包容外来,所以她才能够绵延五千年而不衰。在这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总结为:其一是宏观管理的治国学,所谓的治国学就是探讨治国方略;另一类是治生学,就是探讨人生哲理、修身养性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家立业乃至治国平天下,没有好的修养是办不到的,下面从儒、道、佛、兵、法学管理思想借鉴角度加以分析:

第一,儒家管理思想的借鉴。中国文化建立在人与人的协调关系上,持之以恒地进行着一个“礼运大同”的运作,从而构造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环境。其思想盘根错节,追本溯源,则与儒道释有关。

儒家思想蕴育于“仁爱”。“仁者”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兼济天下,要为天地立心,为民立命。兼善则必须泛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老安少怀的志愿正表现了“仁者”的胸怀。

儒家认为,社会为个人的集合体,有群体的存在方有个体的活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修己与爱人成为经世哲学。儒家言爱,由亲而疏,由小而大,由近而远,适合人性而又富有人情味。“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简言之,儒家思想侧重伦理道德,目的在于建立人与人的协调关系。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和孟子是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中讲“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体现在管理思想上便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精神,其本质是“治人”儒家思想把生产管理的主体――人,推到管理的前沿,符合现代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要点。

第二,道家管理思想的借鉴。道家思想其最终目的在于寻“道”,是一种玄默深藏心企自然的哲学。何谓“道”,即自然之本源。应用于世,则主张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真善一体。这种涵盖天地,兼容并包,强调有机整体的运思方式,目的在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国人。他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的史官,职位低微,但却能看到周朝收藏的许多文献,这对老子思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子的唯一著作是《道德经》,也称《老子》,只有5000多字,但言简意赅、观点明确、论证严谨。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哲学中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涉及管理原则、管理环境、管理策略和管理者自身修养等多个方面,其中“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

第三,佛家管理思想。佛家的思想主张清心寡欲,见性成佛,与心的觉悟来认识宇宙与人生的究竟,目的在于建立人与精神的协调关系。儒、道、佛三种思想泾渭分明,但从实际看来,又都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让人的价值,让人的生命得到一种升华,实难绝对划分清楚。三教合流,互不排斥,这也是形成中国文化提倡百家争鸣,兼收并蓄,不拘一格的开放特性,因有王道文化之称。不可否认,以上这些思想至今仍葆有生命力而具有现实的意义。特别是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其积极因素仍然风采依然,不失为万世师表。

第四,兵家管理思想的借鉴。兵家文化在中国起源于春秋时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代表作是《孙子兵法》。该著作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所著。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后被吴王阖闾拜为上将,率军伐楚,大获全胜。《孙子兵法》在军事上的贡献世界各国是公认的,可与二千二百年后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相媲美。军事离不开管理,管理又可从军事中借鉴宝贵的经验。

第五,法家管理思想的借鉴。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后经演变形成体系。法家坚持以法为中心,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主张“尚法不尚贤”,认为管理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健全的法规制度作为保障。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年韩国的贵族,著有《韩非子》一书,现存五十五篇。韩非总结前代法家思想实践,提出了完整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管理理论,对于现实管理也有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适应性和凝聚力

第一,“有机整体”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多样性、包容性决定了他的广泛适应性和同化能力。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仕以“平天下”为己任,民以“天下太平,四海归一,安居乐业”为思想境界。它包容了现实主义、理性主义思想,以“仁”为核心的民本主义思想,重人轻天、以人为本的思想,德治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积极救世思想,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等等。不可否认,“大一统”思想,以全局为重,维护整体利益,这对构筑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对稳定国家的统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传统的道德观念,抑制和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稳定了社会秩序。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有一个共同的基调:“崇高的道德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道德的价值高于一切。人生一世,首先要做一个正派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强调重义轻利的风尚,不以贫贱为耻的精神,言行一致的作风,修己以安百姓的品质,使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道德的风尚,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功不可没。

第三,人际关系的“群体意识”,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传统文化渴望建立和谐美满的人际关系,它对人际关系的和谐,群体力量的发挥,民族文化心理的融合,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篇7

作为一名幼儿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我经常对于孩子们在音乐文化常识,尤其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上感到担忧,每当我提及相关问题时,她们总表现出一种迷惘或事不关己的状态。那么,如何将传统民族文化渗透到音乐课堂中呢?我开始尝试在我所承担的三门课中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音乐欣赏课中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欣赏

在欣赏课上,只要学习民族民间作品,很多学生想到的就是“土”、“侉”这样的字眼,认为民族器乐的演奏方式和民歌的演唱内容让他们难以接受,产生抵触情绪,不能真实地感受作品的内涵情感,从而无法把握作品内蕴的深刻含义,更谈不上对祖国音乐文化的共鸣。为了使学生熟悉各民族的音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欣赏课的内容选择上,重点突出了民族乐器的介绍、民歌的欣赏、戏曲知识的普及。但是,对于这些从小就对爷爷奶奶们听戏或演唱民歌嗤之以鼻的“90后”学生,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是我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从课的引入、课堂的互动等方面,让学生从看、听、唱、做这几个方面立体地认知所要欣赏的作品,通过循循善诱,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音乐作品的情感。

1.民族器乐作品的欣赏

如今有很多的学生,若不是很小的时候研习过民族器乐,那么对民族器乐的了解将少之又少。所以在给他们欣赏之前,我收集了大量的乐器实物,从乐器的起源、构造、发声原理、音色特点及代表作品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每样乐器有立体的概念,从认知因素调动情感因素,激发对民族器乐的兴趣。例如在学生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课的引入时我运用自己的特长,在课堂上现场演奏了一段,由于现场的气氛、音效大大超过多媒体的音效,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为后面的课程开展做好了铺垫。利用学生刚刚萌发的兴趣,我趁热打铁,给学生介绍了二胡的起源、构造及我国二胡界著名的大师华彦钧、刘天华等,让学生进一步直观地了解该乐器。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作品的内涵,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让他们讲述该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情景。很多学生都从作品的名字入手,认为是描写美好月色的情境。于是,我又把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对学生做了详细的介绍,讲解了华彦均困厄的人生及与命运的抗争。把这些情感因素与作品欣赏结合起来,提升了学生的欣赏层次,感受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另外,我不仅仅停留在传统器乐作品上,为了让民族器乐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我在课的内容选择上加入了一些现代因素,选择了一些具有流行元素的民族器乐改编曲让他们欣赏,比如女子十二乐坊的《青花瓷》、《茉莉花开》等,让他们感受民族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相碰撞所形成的富有冲击力的视听效果。这个环节深受学生的喜爱。

2.民歌的欣赏

在民歌欣赏中,为了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的切入点从一张地图开始,让学生先了解地域文化,再进行作品欣赏,而且我选择的音乐作品都是采风得来的原生态作品,没有伴奏,把各地的音乐风格、作品的旋律线讲解到极致,让学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作品,通过音乐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习惯风俗,带领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开启音乐之旅。例如,在学生欣赏江苏苏州民歌《姑苏风光》和陕北民歌《跑旱船》时,我针对两首作品不同的旋律线进行引申,《姑苏风光》这首作品旋律的走向是围绕宫音上下不超过三度进行旋转,结构细腻,作品委婉动听,好似苏州语言一样,吴侬软语,绵软动听。而陕北的《跑旱船》在第一小节时就出现八度的跳跃,旋律走向高亢、大胆,和陕北的语言特点不谋而合,学生通过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欣赏,不但提高了审美鉴赏水平,还通过主动调查收集,深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功能,从对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开始,进一步让音乐的美感慢慢滋润幼小的心灵,从而达到喜爱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3.戏曲知识的普及

相比较民族器乐及民歌的赏析,学生对戏曲方面知识可谓知之甚少。在对京剧片段《贵妃醉酒》的欣赏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国粹的起源,戏曲里行当、念白、唱腔、伴奏乐器、身段表演等,我采用多种教学辅助设施,让学生认识各种脸谱的含义,实际操作水袖,听辨唱腔所属的派别。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激发他们欣赏戏曲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戏曲的审美能力,加深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感情。对国家的戏曲艺术有深层次的了解,从自身的感受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其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美感,从内心深刻体会戏曲艺术的情感特征。

二、声乐课上的中外民族歌曲演唱

在这几年的声乐教学中,很多学都有这样的现象,不爱唱民歌,认为民歌土,特别是带有地方腔调的作品,在演唱时居然能笑起来,本来一首优美的中国元素的作品,给他们演绎成幽默曲。为了让学生摆脱对中国民歌“土”的观念,我从他们喜欢的“洋”作品入手。

例如我让学生演唱匈牙利民歌《森林》,歌词大意是:“森林,到处都有马罗切克在生长,各种各样的鸟儿在绿林间飞梭。虽然我不能派一只鸟儿飞去告诉你,是你给了我快乐,温暖和幸福,我的朋友,我将永远珍惜,你最珍贵。”在演唱时,我让学生注意其中重复出现的节奏,这些都是匈牙利民间音乐的典型特征。还让学生用这个节奏跳了一段匈牙利国家民间舞蹈。学生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学生都很喜欢这种异域风格的作品。于是,我告诉学生,对于我们来说,国外的民族音乐是新奇的,我们从内心乐于接受它们,我们那么喜欢别国的民歌,为什么不了解和熟悉本国的民族歌曲呢?于是我在声乐课上常常是这样的中西同步和对比,让他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对比中,我讲解了东北民歌《看秧歌》。首先,我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把学生的思路带到东北农村过年扭秧歌的气氛中,并且让学生演唱时强调咱们民族特有的五声调式,加入的二声部声部色彩比较明亮,让学生重点突出新年欢快愉悦的演唱风格,尾声处的三小节长音表达的是期待和情郎相见的情感特征,加重作品的喜剧色彩。在课堂上,我没有采取先练声再唱谱的基本教学方式,而是以情带声,引导学生用什么样的音色和情感歌唱,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加入了秧歌舞的欣赏,让学生对比中外民族音乐旋律、节奏的不同点,进一步了解本国民族文化,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学生从一开始“看热闹”的最低层次的演唱,慢慢转化为能感受作品内涵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到在演唱中能把握作品内蕴的深刻含义,实现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三、琴法课上的民族音乐作品演奏

在钢琴课上,我让学生学习汉族歌剧插曲《北风吹》、藏族民歌《弦子舞》、新疆民歌《葡萄熟了》等各民族的钢琴曲,每个民族音乐都有其特点,让学生感叹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校有一部分藏族学生,学生也有不少藏族好朋友,对这个民族有一定的亲切感,我就从藏族音乐作品上进行引入,如在学习演奏藏族民歌《弦子舞》时,为了让学生感受热烈、欢快的节奏和充满丰收的喜悦之情,我特意请来藏族班的学生为汉族学生现场表演弦子舞,并讲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藏族学生表现对自己民族的喜爱和自豪,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了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作品时更用心和努力。

另外,我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长,通过自己边演奏边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二胡曲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古曲《春江花月夜》等。这些经典乐曲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精深。

让学生从民族音乐里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风采和精髓,从而把民族的音乐通过各种方式传输给不了解它的人,激发民族自豪感,真正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含义,在音乐的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继承、弘扬、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形成音乐学习中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思想。而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所抛弃,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国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保护和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利用好地方课程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能够促进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所谓的传统文化就是指当地在长期的文敏演化中所形成的的反应当地文化特色的民族文化。它是一个地方文化思想、民俗习惯的集中体现,反应出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尤其是对于山东这一文化大省来说更是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地方文化特色。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地方课程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的教学中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积极的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去,努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1当地传统文化教学分析

1.1与孔子文化相结合

山东省是孔子的故乡,所以省内的各市县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相应的传统文化教学。比如在小学的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向学生讲解有关的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三字经》时可以以孔子的思想为中心,努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尊老爱幼,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少年。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文化传统知识以及传统文化的讲解时需要更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掌握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巨大影响。比如在学习《论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同时还要学会做人的道理,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这些简短的语句折射出深刻道理,所以教师在进行相应学习时需要从文化本身入手,树立学生正确的文化态度,要求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弘扬和发展当地传统文化,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繁荣。教师还可以更具当地的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鼓励学生做文化传播的小使者,向外国人或者自己的父母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种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更能够带动当地文化产业的进步,系统的形成文化产业链条。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孔子文化的讲解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当时文化思想发展的背景以及文化思想形成的原因,系统的了解当地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学习中能够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促进当地文化思想的创新。在学习时还能够与历史、人生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自身文化道德水平的提高,为国家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2与孝文化相结合

对于山东生来说,孝文化历史悠久,这里的人们世代注重孝道,尊老爱幼,所以在进行当地文化教育时,教师需要与孝文化相结合。比如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时可以提高学生对孝文化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要积极树立他们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从而促进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们逐步形成了孝文化这一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在进行孝文化知识的讲解时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孝文化意识。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帮助老人等活动。来提高他们对孝文化的认识。比如说帮助自己的爷爷奶奶洗衣服,通过这种具体形式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到老人的不易。逐渐学会去帮助和尊重老人。所以在这样的理念下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老人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尊老爱幼的习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尊老爱幼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小的尤为重要,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越来越容易受到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时应该从小就树立学生的道德文化观念,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做一个文明的好少年。除此之外,教师要把家庭中的小爱幻化为社会中的大爱,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家里面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在外面也要尊重老人,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在进行学习时教师要树立学生的尊老爱幼意识,提高他们对孝文化的认识。认识到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历史中尊老爱幼的典范故事以及典范人物。但是教师在讲解孝文化时还应该结合时展的要求,提高学生对孝文化的认识,明辨孝文化中的精髓,提出孝文化中的糟粕,从而来大力弘扬和发展当地的传统孝文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传统孝文化的学习需要具体化,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孝文化的了解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传统孝文化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帮助老人,陪他们聊天,帮他们整理被褥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彩的家乡先进的尊老爱幼模范人物,积极向他们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当地传统文化,为今后家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3与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相结合

青岛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我国的地理位置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与当地的爱国主义文化传统相结合。在以后,青岛人民就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保卫国家。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当地人民就与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抵抗,积极抵御外国侵略者的入侵。所以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时可以搜集相关的资料,展现当地人民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比如教师在讲解八国联军侵华历史时可以重点突出德国强占胶州湾,对当地人民进行殖民统治,在殖民统治时给当地社会带来的严重灾难,从小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让学生们认识到国家的富强与自己息息相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以及当地人民积极反抗的爱国行为,在日本侵华时青岛人民的抗争等。在这些历史性的事件中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图片和影视资料,再现当时青岛人民的无畏精神。有条件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树立爱国主义精神。青岛作为国家对外交流的大门之一,更需要学生增强自身民族热情,提高他们的素养,展现国人的自信心。

作为中国人,每一个人都需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历史讲解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历史认识,在进行对外交流时也能够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力量以及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所以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想国家强大,就必须要学习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努力建设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祖国,促进国家经济的不断进步。所以在教育中与当地的传统爱国主义文化相结合符合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我国教育发展是需要。

2总结

综上所述,教育中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以及道德水平。这些传统文化都是当地历史人文的精髓,折射出当地人民的思想和生活状况。所以与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更能够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提高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了解,培养自身的文化修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为自己家乡的建设增砖添瓦,最终实现国家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篇9

文化传承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13-03

在各种文化交流日趋深化的当今世界,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成为彰显民族特色的有力载体,而且构成国家精神文化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纽带。对于实现民族地区的内在发展而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繁荣各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所在。民族教育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和职责,寄宿制民族班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设立的,是推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不仅肩负着提升民族地区入学率和巩固率的任务,而且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因此,认识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使命,厘清当前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成为民族教育研究亟待探究和回答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在经济全球化等时代背景下催生的多元文化交流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我国,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理念正在被新的生活方式所替代,民族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精神文化选择中已经不处于主要地位,时代的变更冲淡了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依赖,许多新的文化生活理念正日益吞噬着民族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目前,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化文化意识变迁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认识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渐深入的今天,受多元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续存的文化氛围受到很大冲击,在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相关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很多人认为少数民族主动学习主流文化并接受其同化是大势所趋,没有必要在学校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这导致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即使有些寄宿制民族学校已经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作用,开设有关文化传承的内容,但囿于教师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仅限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零星叙述和片段讲解,学生不能深入把握民族传统文化的真谛。

(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材的内容编选缺乏相应课程理论的指导。一方面,有些寄宿制民族学校还没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材。在我国,由于各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民族班的学生都是来自多个民族,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很少有某个民族单独编班的情况出现。加之,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和复杂,如何梳理这些文化内容,如何界定文化传承的范围,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传承课程应当如何设置,教材如何编写,如何保证学生既能学到科学知识又能传承民族文化,以及如何制定课程教学计划,这些问题都是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虽然组织了相应的文化传承教材,但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在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上也存在很大的困惑。

(三)寄宿制民族班学生远离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寄宿制民族班是国家为解决民族地区,因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经济不发达等因素带来的教育问题而采取的办学形式,它有利于办学条件的集中改善,可以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但就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传承而言,因寄宿制民族班民族学校大都设立在乡镇或县城,而寄宿制民族班的学生全部来自偏远的农村。学校又不能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设相应的校园环境,现代学校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使寄宿制民族班的学生失去了传承民族文化的环境。虽然现在的寄宿制学校大都建在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办学规模得到提升,教育层次也得到了很好地衔接,教育资源也得到整合,完善了当地的办学体制。但是,这却在客观上使民族班学生远离了他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适切环境,导致学生脱离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寄宿,有的学校甚至实行封闭式管理,这在客观上直接减少了民族班的学生与家庭及其家庭传统文化所在地的接触和联系,长时间的寄宿淡化了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民族地区的学生的年龄越小,他们生活的环境相对封闭,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接触就越少,上了中学以后,他们一方面要离开原来的居住地,另一方面受外界主流社区的干扰较多。

(四)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师资力量十分缺乏。确保寄宿制民族班实现良好的文化传承功能,精湛的师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正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进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在文化设施方面做文章,更需要一支德才兼备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专业教师队伍。作为民族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文化传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水平,决定了文化传承教育资源开发和传承的最终成效,进而影响到民族教育发展的大局。而当前在民族地区,大多数寄宿制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教师存在很大的缺口,熟悉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并不多,很多学校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都是兼职教师,真正能够理解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师就更少了。加之,教师很少有机会去参加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致使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杂乱,上课的方式比较呆板无趣。总之,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没有专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造成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很难开展。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本来就比较缺乏,再增加有关文化传承课程的教师,这对于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压力。

(五)寄宿制民族班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要求相矛盾。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往往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的唯一标准,致使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受到排挤。目前在教育界,包括在民族教育界,存在一种危险的倾向,即人们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片面追求分数、升学率,并以此作为教育评价的尺度。这种标准化测试的模式,在提高教育效率和促进教育民主化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种脱离具体民族传统文化环境和文化需求的应试教育,也阻碍到民族传统文化进课堂。这一方面妨碍了民族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影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妨碍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到学校教育进程中,更影响了教育系统对民族地区应起到的指导、服务作用的发挥。

(六)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对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我国政府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在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投入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制造成的。主要表现在,政府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例结构失调,文化传承教育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文化传承教育普及经费以及课时严重不足,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生存空间有待拓展。近年来,虽然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加大,政府也加大了对这一世纪文化工程的投入力度,但当前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投入依然不足,国家的相关政策倾斜力度依然不够,致使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低,教师待遇较低且很难吸引专业人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规范和监管,致使民族学校传承民族文化体系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很多民族中小学的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还处在自发阶段。

二、对策

(一)提高寄宿制民族班教师和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我们应当考虑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教育功能,大力传承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这不仅符合民族地区的生活生产等实际需要,而且迎合了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时代主题。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也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优化民族地区教育结构、丰富民族地区教育内容的有效途径。总之,促进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现代化的需要,因为在各类文化生活中,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最为直接,民族传统文化源于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生存哲学,对各族人民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对我们的现行生活具有指引规范作用和适切的文化感召力,而且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沃土。要在继续坚持发展民族教育的总体指导原则下,充分认识并调适现代课程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协同发展关系,既要重视不同文化间的统一性,又要把握少数民族文化独立的价值实体内涵,逐步深化对寄宿制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认识,努力营造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在民族地区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创设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类型,民族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从民族地区的各种文化类型的地域特征等实际状况出发,既要适应寄宿制民族学校当地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教育的状况,又要采取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着力促进在家庭生活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合力,共同凝聚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班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磁力”。特别是寄宿制民族学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民族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主动适应环境的文化适应机制,摆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简单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不仅能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表征和现象,而且能够真正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寄宿制民族学校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充分考虑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相适应兼容的校园环境,使寄宿制民族学校的学生把自己民族文化中所蕴涵的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内化为自身既能适应主流社会文化,又能传承本民族文化深蕴的内在生存机制。创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寄宿制民族学校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就是要根据传统文化生态的基本特质改造、创建学校中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使民族学校具有能与传统文化相依存的生态文化土壤,最终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能真正把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适应机制或思维和行为方式来接纳。因此,要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学校的高效传承,应对民族学校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改造的原则是实现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为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提供科学的课程理论指导。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班、民族学校的传承,首先要加强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的研究,使民族传统文化以适切的比例和方式融入寄宿制民族班的课程。要以国家三级课程改革为契机,适当增加和设置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在制定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课程规划时,把所编写教材与各民族的实际生活状况结合起来,在确定文化传承的教育内容层次时,把传授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结合起来,在选择民族文化传承方式时,要把民族班各民族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特点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应着实把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经验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意识,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传统文化知识不断进行重组与建构。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教育应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借鉴其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实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恒常化发展。为此,寄宿制民族学校应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秉承价值性、开放性、现代性、需求性、公正性的教育教学原则,按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的教育价值理念,深化民族班文化传承责任意识,确立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统整的传统文化课程结构,依托形式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有效发掘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使人类共同文化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得到良好地传承,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和发展。在努力优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深化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改革,使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朝着初步综合化方向发展。当然,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文化传承问题,还需要把文化传承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走民族文化传承的内涵化发展道路。

(四)为寄宿制民族班配备优秀的文化传承师资队伍。民族文化课程对教师的教育角色、职责的转换、知识结构,以及综合文化素质和授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首先要组织不仅能掌握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树立适应我国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教育理念,而且还应具备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民族文化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能力和潜质的教师,担任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授课任务。其次,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各级民族文化教育专家在民族文化传承教材的编写、教师教育培训、民族文化活动特色课程设计和组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开发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丰富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再次,要在提高寄宿制民族学校全体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同时,逐步增加教师参加文化传承教育培训的机会,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民族教育常识等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理论纳入教师培训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增强民族学校教师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涵养意识,即使是在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的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以适应民族传统文化新的发展对民族教育传统文化提出的新要求,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学校的教师队伍。最后,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要在不断完善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有关制度和机制的基础上,使学校相应的教学设施与文化传承课程相匹配,为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五)政府应为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财政支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切实把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任务纳入到政府和教育机构改革进程中来,初步形成教育行政机构统筹文化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机构在教育部门和其他文化传承机构间的组织协调功能,凸显寄宿制民族学校传承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寄宿制民族学校应依托政府设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政府的领导与参与可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活动更具号召力和组织性,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此同时,为保障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学校的有效传播,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应为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提供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支撑,设立相关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机构,为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参考,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的教育和研究提供监督与指导。民族地区的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文化建设工程,要在现有政策和支持的基础上,政府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经济投入力度,形成合理的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经费筹措机制,要以民族地区政府投入为文化传承经费的主体来源,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文化传承教育投入保障措施,逐步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教育。要根据当前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现有学校的办学设施,走出一条符合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雪娟,赵鹤龄.达斡尔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选择[J].教育评论,2009(1)

[2]韦祖庆.民族班调查:族群记忆正在走失――以贺州市土瑶民族班为例[J].教育评论,2007(2)

[3]褚洪启.关于教育价值和教育价值观念问题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3)

篇10

2创新型艺术设计懂得“传承”的教学体系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的工艺美术如陶瓷、漆艺、印染、雕刻等,也在下至小学上至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出现过,除了专业学科的学习外,其他基本都停留在初步认知阶段。传承的基础首先应该是认识并体验,只有在充分、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日本孕育并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他们在学校里面就非常重视对这种传统工艺的介绍乃至体验性教育,细腻的珍视,让传统文化完整地留存至今,民众从小就保持着对传统的热爱。因此,他们的设计师也一直不放弃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演绎,努力保持着“日本味”的活力和变化。纵观我国的学校教育,如今已经开始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中普及传统工艺美术了,例如笔者所在的广东省,就有部分幼儿园和中小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承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到了高中阶段,传统文化的传承就脱节了,整个社会大环境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乃至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面对这般现实情况,要培养能适应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需要思考如何重新设计懂得“传承”的教学体系,让传统文化的传承能覆盖教育的各个阶段,并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兴趣,让设计体现出“中国味”。

“传承”教学体系的设计在高职教育中应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设计人才,应具有多样化和综合化。笔者对此的思考是,首先,应是了解和体验阶段,安排在一年级进行。该阶段可以在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文化传统,选择一些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向学生进行介绍,并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体验。比如,写生和采风课程就可以深入到传统工艺的原生地进行考察,邀请当地的传承人作解说和示范,也可邀请民间艺人或传承人到学校开展讲座。其次,是深入认识和研究阶段。该阶段可将写生和采风所收集到的传统文化资料整理、应用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在课程中以前期考察的传统文化作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将其转换或演变成设计元素以完成课程作业。这个阶段的设计,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看的阶段,而是真真正正地将其用起来,并融入现代的理念和审美情趣,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得到融合和升华。最后,是成果转化阶段。该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基础上,以传统文化的转换或演变为主题进行产品开发,将研究落实到具体的实物承载中,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新产品可以提醒使用者传统文化是始终不能遗忘的根基。整个体系的设计,皆以“传承”为目标,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设计创新中所具有的无可替代性和基石作用。

3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改革

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艺术设计的课程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最大限度地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传统特色文化,以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他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在课程改革中做了一些尝试,以期推动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课程专项设计中,笔者采取假题真做的方式,将广东中华老字号的体验店设计作为设计主题。许多老字号本身就成功申报了省市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因此学生在设计中必须先要了解这些老字号本身的历史以及于此相关的背景和传统。由此延伸出许多关于民俗、生活、文化等的记忆,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思考,从更深层面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并赋予它们时代的新涵义,并开展相关专题的研究。笔者还将古诗词的欣赏融入设计教学中,以中国传统古诗词为设计主题,引导学生将古诗词中描写的意境转换成设计语言,让学生以设计的角度去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此同时,配合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改革,在课程以外还开设了专门的文化讲座,剖析与解读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下一步,还打算结合学生活动,定期举办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节,围绕民俗民风展示、传统文化体验等方面在全系开展系列活动,用地方文化滋润学生们的成长成才。

篇11

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于“传承与创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重大的文化变革。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1]。大力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高等教育背景下文化发展的现状

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教育重点从关注学生学什么逐渐转移到关注学生怎么学,学生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大大提升。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文化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外来文化入侵及中国传统美德的丧失给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

(一)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排挤,本土文化认同度大幅降低;年轻群体特别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主动传承意识不高。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提高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是传统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民族文化素质问题。民族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推动大国文化崛起的重要因素。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国民文化素质,特别是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存在较大程度的滞后现象。如何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是文化传承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现代文化国际影响力问题。国家文化是否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是国家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现代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特色不鲜明,文化创新不突出,导致中国现代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弱化。如何强化中国现代文化的开拓创新意识,突出文化特色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加强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

文化发展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根本。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如:传统文化的逐渐没落、遗失;现有文化发展难以与时俱进;部分人甚至出现社会价值的迷失、扭曲等。这些问题都说明文化的发展不能再止步于简单的传播和延续,而是要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理念相结合地进行转化重塑,实现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探索在高等教育背景下加强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已成为高等教育界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

当前城市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碰撞、融合日益频繁。高校教育要不断加强文化思想创新,真正起到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作用,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弘扬,使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

三、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方法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我市应积极稳妥的部署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工作。高校应集中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点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坚持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真正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领路人。

(一)找准自我定位。高校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2]为一体。只有对自身价值具备清醒的认识,坚守自身职责,不跟风盲动,才能避免高校在自身定位上出现偏差,在价值追求上偏离本位。

(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如今的大学生成长在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受到较多西方文化的影响。开放的环境塑造了他们活跃的思维,也使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一定的模糊和偏差。因此,高校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提升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度,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做好前人优秀文化的传承工作。文化传承是创新发展的起点,高校在强化大学生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德育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文化传承意识,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文化宣传活动,从实践中强化文化的传承;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从学生的思想层面,奠定文化传承的坚实基础。

(四)激发思想创新,推进传统文化现代化。高校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高校师生要勇于对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进行探索创新,从新观念、新内涵等多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勃勃生机,加速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五)加强文化融合与对外交流,使学生对文化发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文化传承创新要注重多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高等教育要特别注意从四个方面加强文化融合: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融会贯通;二是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三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会贯通;四是人与自然融会贯通。此外,高校还应该积极创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外来文化,借鉴他们的优势,为文化创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12

然而,中国五千年来所积淀形成的价值信仰和文化生态目前正面临着现代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百余年来导致国人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批判质疑和颠覆解构,以至使得现在的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太多的不解、误解、曲解,而以京剧所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及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尴尬,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困难境遇, 在观众逐渐远离京剧的现象背后,是一些传统艺术所代表的价值和审美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认同感。因此保护、传承、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是我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本着“传承弘扬敦煌文化共建中华文明家园”的宗旨于2005成立,并在2008年正式设立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计划,并划拨专项资金用于传承和保护京剧、古琴等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

保护传统“骨子老戏”,培养青年演员

公元1790年(清乾隆十五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影响中国最深之戏曲剧种―京剧。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中华戏曲之冠。 但是当今这一富有传统的艺术却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这一富有高度形式主义的艺术形式正逐渐被人淡忘。全盛时期京剧能演出的剧目达到一千余出,而今集全国京剧院团能演的剧目,去其重复,不过二、三百余出,长演的剧目更是少的可怜。京剧演出的特点是“剧靠人演、艺依人传、人传剧存、人去戏散”。京剧的保护与传承首先依靠的是演员的代代传承。只有依靠现存的老一辈艺术家口传心授,传继、整理即将失传的京剧经典剧目,才能延续正宗、正统、正派的京剧艺术。

自基金会实施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计划以来,一直坚持邀请老一辈艺术家积极参与,整理、传承艺术家的“拿手”剧目,发挥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力,复排一些即将“失传”的骨子老戏。通过不断整合、与积淀,基金会的演出活动也聚集了国家京剧院、战友京剧团、北京京剧院等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全力加入,由丁晓君、姜亦珊、李阳鸣、刘魁魁等国家金奖演员组成了一个强大演出阵容,形成了老带新的战略格局。

这些年来基金会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杜近芳先生及弟子丁晓君复排了《谢瑶环》、《白蛇传》,以及久未上演的《佘赛花》《十三妹》等剧目,并于2010年在上海推出了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的京剧文化品牌“菊坛传响”国粹文化周。

“菊坛传响“国粹文化周至今已举办两届,让丁晓君、金喜全、李阳鸣、闫虹宇等一大批来自不同地域、身在不同的院团的青年优秀演员得以充分发挥,青年演员相互切磋、配合默契、令京剧舞台充满朝气和锐意,不仅受到了众多观众和业内同行的高度赞许,还引发了许多老一辈戏剧工作者的深切关注和思考。

良好的个人条件、美好的舞台呈现、名师的悉心教导、认真的演出态度是参加“菊坛传响”系列演出所有年轻演员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尤其值得推崇的是,尚长荣、于魁智、李胜素等前辈名家的提携辅佐更是给“菊坛传响”展示了梨园界“传帮带”的深厚传统,体现了 “菊坛传响”活动的两个立足点:传承与交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