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09:29: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工业节能行业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059
0 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已经能够成为当前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当前工业生产中的锅炉主要是燃煤锅炉,其不但产生的能耗极大,而且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严重污染。该种现象和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节约要求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相悖。基于此,在当前的工业锅炉节能改造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1 案例概况
在某印染厂中所使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功率为25t/h,型号为SHFx25-2.45/400-W,其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2 存在问题
在该锅炉使用中,给煤系统只有一级破碎和一级筛选体系,给煤整体颗粒较大,煤质划分不均匀,因此,会对炉膛的燃烧稳定性和基本效率产生极大影响,另外,由于局部温差较大,蒸发量减小等还会使得飞灰量增加,最终使得锅炉尾部受热面受到严重损伤。现根据实际生产的基本需求,锅炉的平均出汽量为12t/h,而该锅炉的最小运行负荷为6t/h,而最大运行负荷为16t/h。由于锅炉的运行功率变化速率较快,并且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下运行,因此锅炉实际运行效率较低。
3 工业锅炉节能改造技术的分析
一是对于给煤系统的改造。即在原有系统基础上采取二次破碎和筛分体系,提升煤质的粒度分布,从而达到相关设计要求,最终实现燃烧效率提升,增加出汽量。
二是对于炉膛内部的改造。在小型锅炉实际运行时因为采取鼓泡流化床具有更强的优势,基于此,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过程中应当将之前的高速床改造为鼓泡床,而稀相区和密相区的燃烧份额也应当由之前的5:5变为2:8.保证上层炉膛温度降低到400℃以上,使得分离器不能对产生的碳颗粒形成拦截。而为了保证炉膛的基本温度,必须对上部稀相区受热面积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温度的平衡性。另外,为了减少最低流化风速对于锅炉燃烧的影响,从而使密相床界面减小,提升稀相区的燃烧份额,减少密相区燃烧的比例。
三是对于旋风分离器的改造。因为工业锅炉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运行,在此状态下烟气量会显著减少,旋风分离器的工作效率显著降低,最终使得飞灰量含碳量急剧升高。而为了在低负荷运行状态下保证旋风实际工作的基本效率。借助中科院研制的高温旋风分离技术,对本设备进行改造,提升其实际运行能力。根据实际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量,应当将旋风分离器入口截面的高度由之前的1.7m,减少至1.3m,中心筒的直径则应当由900mm缩小至650mm,从而有效提升分离器的实际工作效率。
四是对于二次风输送系统的改造。二次风使用的基本效果完全取决于二次风速,而在该系统中风管截面通常会按照额定设计进行制造,因此通常为固定数值。当其偏离设计负荷点和生产负荷产生波动时,二次风速也会产生变化。在之前设计的二次风系统在低负荷状态下并不会完全工作,因此其循环流化床流动环-核结构中心缺氧的基本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而为了保证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够具有相同的二次风速,在每个二次风管中加装调节阀门,并按照负荷的变化对其进行及时调整,经过流态重组改装之后将少量二次风系统重新安装到系统中,最终对氧气混合和扩散条件的改善。
五是将空气预热器拆除。在系统中增加一组高效省煤装置,根据该工厂的实际生产需求,定型机的排放热气温度设定为140℃,因此可以将其通过鼓风机直接接入锅炉,作为助燃空气。由于在原有锅炉烟道中增加了省煤器,而受到其空间尺寸以及烟气侧向阻力的影响,在增加全新省煤器时应当满足以下几种要求,即结构紧凑、阻力较小,转热效果较强,避免磨损、避免灰尘积压、避免腐蚀出现。根据相关部门煤器入水标准100℃计算,最终产生的排烟温度将会降到155℃。在省煤器结构设置时,应当采取高效的传热螺旋翅片管,其具有传热能力较强、整体结构紧凑、避免磨损、烟气阻力较小、不易积灰堵灰等优越性。另外,由于烟道转弯区域距离安装位置较近,为了避免烟气转弯时的流畅性,将省煤器设计为两组,并上下垂直安装,相互之间水平扭转90°,以保证翅片能够从两个方向对烟气形成整流。在鼓风机吸入到定型的热风机中之后,鼓风机的出口截面有限,因此会产生一定阻力,所以必须增加烟道的截面面积。另外,在过热器和省煤器中加装吹灰器,能够通过定期吹灰对其传热效果极大提升。
4 结语
由于我国小型工业锅炉数量较大,分布范围较广,实际生产情况较为复杂,基本不存在某一种锅炉适合于所有生产需求。但是在锅炉改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方法和分析思路基本相同。基于此,对于部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糖尿病;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
[中图分类号] R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a)-0121-02
Analysis of Hemodialysis Nursing of Diabetic Chronic Renal Failure
YANG Yu-li, ZHANG Hai-yan, SUN Ming-qin, LI Yang-zhen, JIANG Li
Hemodialysis Room, Hen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emodialysis nursing of diabetic chronic renal failure. Methods 11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chronic renal 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plan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1 cases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5 cases adopted the general nursing, and the mental stat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Results The SDS and S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nursing, but the decrease ran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Diabetes; Hemodialysis; Chronic renal failure; Nursing
糖尿性肾病为终末期肾病首要病因,糖尿性慢性肾功能衰竭(DCRF)患者易逐渐表现肾功能减退、高血压、蛋白尿等临床症状[1-2]。目前关于DCRF治疗常采用血液透析方案,其可替代正常肾脏排泄功能,为抢救DCRF最有效的一种措施。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就选定的116例该病患者分别行不同护理方案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该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116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资料,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设为两组,对照组(51例)中男女比21∶30,年龄44~67岁,平均(56.34±2.81)岁,病程2~9年,平均(5.31±1.05)年;观察组(65例)中男女比28:37,年龄45~69岁,平均(57.21±3.24)岁,病程1~10年,平均(6.24±1.23)年;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24例,大专及本科65例,研究生及以上27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饮食指导、环境护理、舒适度护理等多方面;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为:①透析前: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需终身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其对死亡的恐惧加重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以温和的语气、态度主动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向其耐心讲解透析治疗的效果及相关注意事项,以提高其内心安全感及治疗配合度。同时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治疗环境,定时对器械及相关设备予以消毒。②透析中:对患者体重、用药等情况予以详细记录,观察穿刺处是否存在渗血、气泡情况,并及时予以相应处理;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血压及呼吸等生命体征,针对低血压患者,需及时提供吸氧治疗;针对血压异常者嘱其使用降压药。此外,于透析时应详细观察透析液的温度。血流量、电导率及静脉压等情况,以及时采取相应解决举措。③透析后:穿刺部位予无菌纱布进行止血,待无出血后使用可贴覆盖;嘱患者定时对皮肤清洁,若皮肤出现瘙痒等情况可涂抹炉甘石洗剂;若患者表现低血压症状,需及时告知医师且予以有效处理,嘱患者取平卧位,下肢抬高,同时予以吸氧治疗;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低脂的清淡食物,同时对血糖水平予以适当控制。④综合护理: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饮食习惯及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膳食计划,以富含蛋白、纤维度、清淡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且控制水摄入量,禁忌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的刺激性食物,嘱患者戒烟酒。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开展运动,切勿过度劳累,以免病情加重。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针对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予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估,焦虑:SAS≥50分,抑郁:SDS≥53,分值越低,说明患者心理状态越良好[3]。观察且对比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具体表现为凝血、低血糖、心律失常等方面。
1.4 统计方法
该数据予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正态计量资料(x±s)组间、组内对比通过t进行检验;正态计数资料[n(%)]组间率对比则予检验,P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变化情况
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 (P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凝血3例(5.88%),低血糖6例(11.76%),心律失常5例(9.80%),观察组分别为3例(4.62%)、2例(3.08%)、0例(0.00%),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27.45%vs7.69%)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DCRF为糖尿病主要的一种并发症,目前临床针对DCRF治疗主要采取血液透析方案。但因大部分患者对DCRF发病机制及治疗情况缺乏了解,故心理压力比较大,加之予以血液透析治疗极可能引起凝血、低血压等一系列并发症,进而降低患者耐受力,故于该类患者透析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具重要意义。
综合性护理干预是“一切以患者为本”的一种护理干预模式,该方案可通过对患者予以心理、社会及生理等各方面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患者的实际心理需求,而且可促使临床疗效得以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该研究在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时,通过人性化、规范化及专业化护理方式,于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三阶段对患者予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使得护患之间的关系得以良好建立,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治疗配合度,促进临床疗效进一步优化。护理人员全面掌握并发症早期症状及相应的处理举措,对疑似有乏力、头晕等症状患者,立即对其血糖水平予以监测,且于确诊后遵医嘱予相应药物处理;针对凝血者提高肝素用量;针对心律失常者及时报告医生且辅助其开展心肺复苏。经研究结果发现,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总发生率27.45%较之观察组7.69%显著更高,这与王小青等人[5]的文献结果一致性较高,进一步验证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DCRF患者的有效性。针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由于样本等外部因素制约未加以分析,待进一步调查作报告。
综上所述,DCRF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且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倩,颜秀娟,孙艳,等.糖尿病肾病患者个体化综合护理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3):359-362.
[2] 李红艳.舒适护理在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17-118.
[3] 李佩丽.心理护理干预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6):27-29.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指严重创伤(包括休克、重型胰腺炎等)、感染、大面积烧伤、外科大手术和病理产科等原发病发生24h后,同时或序贯地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个或4个以上器官衰竭者,以往病死率几乎达100%[1]。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T)能平稳有效清除内源和(或)外源性毒素,调节内环境稳态,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革新,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T)成为MODS重要而有效的防治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08年1O月我科使用CBPT治疗MODS病例18例取得良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根据199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讨论通过的MODS病情分期诊断标准确诊MODS病例18例[1],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28~71岁,平均(56.32±9.8)岁。原发病为:急性重症胰腺炎2例,特重型颅脑外伤3例,腹部术后3例,感染性休克2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脑出血2例,重症肺炎3例,心肺复苏术后2例。平均衰竭脏器数目为(2.83±0.65)个,其中衰竭器官2个6例,3个9例,4个2例,5个1例。APACHEⅡ评分为23~36分,平均(30.23±3.68)分。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IPPV、SIMV、PSV等模式)。
1.2血液净化方法
使用美国百特公司BM一25床血液净化机,百特HF一1200滤器,置换液用总医院配方,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剂量2.0~4.0 L/h,CVVH的血流量160~200 ml/min,CVVH超滤速度0~650 ml/h。治疗时间为6~14H,患者均采用经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抗凝方法:根据患者凝血功能,分别采用普通肝素钠,首次剂量0.13~0.15 mg/kg,追加2~l0mg/h,有出血倾向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首次剂量4250单位,追加300~500单位/h,必要时行无肝素治疗。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患者取血化验肝肾功能(ALT、LDH、BUN、SCr)、电解质(K 、Na 、Cl、Ca 、Mg )、凝血功能(PT、APTT)、血气分析(pH、HCO-、CO2CP)。
2结果
2.1CBPT治疗前后患者重要生理指标的变化
18例患者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CBPT),肝功能(LDH、AS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下降至较低水平,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高钠血症等)及代谢性酸中毒得到纠正或改善。(见表1)
LDH:乳酸脱氢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BUN:尿素氮;Cr:肌酐;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H:血气酸碱度。
2.2临床转归
治疗有效14例,其中11冽治愈出院,3例明显好转。死亡4例,其中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于心脏骤停,1例死于严重感染.
4讨论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严重创伤或感染后,同时2个或2个以上系统器官的功能不全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T)是将血液通过动脉或静脉引致一个小型高效低阻力的滤过器,依靠血液在滤器内静脉压力差或血泵,以8~15 ml/min的速度进行超滤,经滤过器滤过的血液回输入静脉,并连续不断的进行超滤,再根据超滤量输入适量的置换液,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流与弥散相结合能同时清除大、中、小分子物质,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特点,很好的用于抢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已成为临床救治危重患者的有力措施[2]。本组18例患者病情均危重,在积极常规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同时早期行床边CBPT治疗,患者肝功能(LDH、AS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下降至较低水平,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高钠血症等)及代谢性酸中毒得到纠正或改善,生存率达到78%。MODS患者多存在高分解代谢,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为了满足临床补液包括全胃肠外营养(TPN)的需要,临床需要大量补液。本组患者中治疗前均存在高血钾及明显氮质血症,经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CBPT另外通过有效地清除循环中的炎症递质,阻断炎症级联反应,改善全身炎症反应的过程及患者的预后,通过血浆滤过吸附,可清除血中的内毒素。通过清除间质水分,改善微循环和细胞摄氧力,从而改善组织的氧利用率[3]。在治疗过程中持续稳定调控氮质血症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改善机体内环境保证了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的有效进行,从而使患者免疫内稳态机制得以重建[4]。在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T)时,溶质和液体的清除持续缓慢进行,渗透压变化小,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满意,在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死于急性左心衰,证实了CBPT能很好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为病因治疗创造了条件。
总之 本研究提示CBPT治疗MODS是安全有效的,临床医师在治疗中应关注危重患者疾病的动态变化,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基础病因治疗和床边CBPT更好的使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1~266.
[2] 王质刚.多脏器功能衰竭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进展[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3):135~137.
论文关键词:企业节能减排;计划行为理论;意愿
1引言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的矛盾日趋尖锐,为解决该矛盾和确保两者间的动态平衡,必须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技术创新,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节能减排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国家部门对各类企业进行的节能减排摸底调查,目的在于明确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根据调查结果开展节能减排研究,制订促进节能减排的工作思路、目标及政策措施。第二,针对家庭和个人在生活方面的节能减排调查,能够有效提高公民节能意识,促进节能减排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第三,关于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调查,通过调查,能够及时了解企业节能、排污状况,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并促进节能减排相关技术和措施的改进。
这一研究,不仅囊括了大部分以前与此相关的各种调查结果,也获得了影响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因素的原始资料和数据,补充当前针对企业节能减排意愿调查的空白。
同时,希望研究成果可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能为政府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建议,并通过研究人员的努力,提高企业承担环保公共责任的主动性,发挥企业在环保低碳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2计划行为理论(TPB)
计划行为理论(TPB),是由美国学者Ajzen和Fishbein在理性行为理论(TRA)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社会学领域研究行为意愿方面广为认可的一种理论,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其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这些中间变量的引入,使得态度与行为之间的联系表现的更加明显,也同时增强了该理论对实际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计划行为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出发点解释主体行为的~般决策,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计划的结果,行为的意愿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愿可以由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来预测,其中感知行为控制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行为。计划行为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观点:
(1)非完全意志控制的行为不仅受行为意愿的影响,还受个人能力、机会、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在实际控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愿直接决定行为;
(2)实际控制条件通过准确的感知行为反映,因此感知行为可作为实际控制条件的替代指标,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预测的准确性依赖于感知行为控制的真实程度;
(3)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认知与情绪基础是信念,但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下,只有少量信念可以被获取;
(4)个人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经验、人格等)通过信念间接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从而最终影响行为意愿和行为。一般来讲,行为态度越积极,得到的重要支持越大,感知行为控制越强,行为的意愿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是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的战略性选择,而企业的战略性选择行为是企业管理者主体如CEO或由主体组成机构基于内外环境分析的理性决策行为;鉴于TPB理论对主体行为的良好解释力结合国内企业管理现状,本文力图将TPB理论引入影响企业的节能减排意愿因素的分析中,从计划行为理论出发,提出分析企业节能减排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并就相关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TPB认为行为意愿(BI)即主体执行特定目标行为的意愿,反映了主体完成特定行为的意愿强度。就企业节能减排行为而言,节能减排意愿越强,就越有可能推行节能减排活动。
行为态度(AB)指主体对某种行为所存在的一般而稳定的倾向或立场。就企业节能减排行为态度而言,则是指企业对节能减排所持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一般地,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态度受主体拥有的大量有关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可能结果和对行为结果评估的信念影响,对企业节能减排的战略作用认识越深刻、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越强,对企业节能减排的结果预期收益越好,则态度越积极。具体包括以下可能素:经营目标、经济风险、消费需求、竞争水平等。
主观规范(SN)即是主体在决策是否执行某特定目标行为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它反映的是重要他人或团体,如:政府,舆论媒体,股东对主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就企业节能减排的主观规范而言,它受企业对重要他人或团队对其是否执行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意向和期望的信念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可能因素:政府压力、媒体压力、市场压力、内部阻力等。
知觉行为控制(PBC)是指主体感知到执行某特定行为容易或困难程度,它反映的是主体对促进或阻碍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的影响。就有关企业节能减排的知觉行为控制而言,它由企业对促进或阻碍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感知的信念决定。具体包括以下可能因素:政策优惠、金融支持、节能技术、专业人才、自有资金、制度安排、管理水平、协作交流等。
课题选取了46个具有代表性的江西省内企业进行问卷和访谈调研,搜集原始资料和数据,可供深入研究各相关因素对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影响。
通过调查并结合TPB模型分析,归纳出各种影响因素,如图所示:
依据TPB的观点,在做出节能减排(行为)决策时,企业的管理者所拥有的大量相关信念,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下只有少量能够突显,这些突显的信念通过影响企业管理者关于节能减排的行为态度、决策时感知的社会压力和对可能促进或阻碍节能减排执行的因素与强度的认知来影响企业最终的节能减排行为意愿和行为。
3企业节能减排的TPB分析
3.1企业节能减排中的行为态度
行为态度,指决策者对目标行为所持的积极或者消极的主观评价,即决策者认为该行为是有利或是不利的。在节能减排决策中,决策者对节能减排的主观评价更为积极,则越容易实施行为,反之则难以实施行为。节能减排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经营目标、经济风险、消费需求、竞争水平。在调查中,46.7%的企业认为本单位的节能减排措施对利润的贡献率低于5,其余企业则认为贡献率处于5%到10%之间。同时,74.8%的企业认为竞争对手愿意自主开展环保和节能降耗工作(其中34.8%的企业认为“非常愿意”)。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企业认为节能减排有利于企业满足消费需求、实现利润,节能减排行为的经济风险可控,并且能使企业在竞争力水平上有所提升。
这些因素整体产生的积极影响,能促使企业加强行为信念,对行为的实现将产生正面影响。
3.2企业节能减排中的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该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通常表现为对决策者最具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对该行为的影响作用大小。在企业节能减排中,这种社会压力反映为管制压力、舆论压力和市场压力三个方面。管制压力来自政府监督,舆论压力来自消费者和社会公众,而市场压力来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竞争者和消费者等。例如,2008年江西省相关监督部门对全省18家“千家节能行动企业”和百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节能目标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表扬超额完成任务企业,并通报批评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企业,勒令未完成目标企业在限定日期内报送整改专题报告,深刻分析未完成目标原因,并着手整改,管制压力可见一斑。此外,32.6%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其单位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上级部门要求在当前全世界呼吁“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社会大众,对于企业的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正从期望向要求过度,同时,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都已不得不接受行业内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不可避免的向节能减排迈出步伐。企业的重要影响个人或团体中,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企业都承受着空前的节能减排压力。
3.3企业节能减排中的知觉行为控制
知觉行为控制指的是,决策者在实施行为时所意识到的促进和阻碍这一行为的因素,即当决策者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和机会越多,可能碰到的阻碍越少,则知觉行为控制越强,亦即是说越可能实施行为企业节能减排中,影响知觉行为控制的因素概括有,政策优惠、金融支持、节能技术、专业人才、自由资金、制度安排、管理水平、协作交流等几个方面。
本研究中,被调查企业所使用过的节能技术,技术所属企业中有93.5%的企业认为节能技术和产品能起到明显效果,只是效果大小存在差异。65.2%的企业设置了节能减排专职人员,在节能减排上的资金投入54.3%的企业低于100万元人民币,而投入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l8家(其中包含投入1000万以上的企业2家),占被调查企业的39.1%。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制度建立方面,能源计量制度、能源消费统计与报告制度、节能减排考核制度,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四项制度中,对于其中任一制度而言,大约均有一半的企业已经建立,另外,有36.8%的企业制定了年度节能减排计划。以上包含了企业节能减排行为,在知觉行为控制中被促进的方面。
对于知觉行为控制中的阻碍因素方面,本项调查中54.3%的企业不知道实施清洁生产项目方面的申请补贴情况,这意味着监管方与企业关于政策优惠方面的信息并不对称。被调查企业中,认为节能降耗成本太高、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的企业占36.8%,认为企业还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资金条件的占43.5,认为环保、节能降耗的相关优惠政策太少的占56.5%,同时,19.6%的企业认为自己未能全面掌握有关环保及节能降耗标准方面的信息,50.0%的企业认为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无法准确及时的了解和选择节能降耗技术产品,41.3%的企业认为市场上的节能技术成熟度不高、无法真正让企业节能,13.0%的企业认为节能降耗投资较大,缺少银行贷款方面优惠。以上因素的阻碍作用,成为了抑制企业节能减排有效实施的关键。
3.4综述
根据TPB模型,在行为态度上,被调查企业认为节能减排对企业长远而言影响是积极的,并且在企业决策者的主观规范信念中,企业因受到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开展和进行节能减排。在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意向是导致行为的直接因素,而以上两个因素加强了企业节能减排的行为意向,然而,在影响行为意愿的第三因素——知觉行为控制中,企业虽已掌握一定可利用的资源和机会,如节能减排的政策优惠、信贷支持、节能制度建设等,但企业切实的节能减排行为仍受到较大的阻碍,如资金不足、缺少更加有效的技术、节能收益较低,综上而言,企业面临的问题是节能减排成本过高而所获得的支持和收益不足,由此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则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机会和支持,破除阻碍节能减排行为的障碍。
4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