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09:29: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山西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社厅《关于加强技师学院建设的意见》、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以及相配套的《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五个专项文件,山西省人社厅制定印发了有关技工院校学籍、教学、学生资助资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教讲课(说课)竞赛组织等五个办法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毕业生待遇落实等两个通知。在全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工院校管理政策体系,为推动全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大力加强技工院校办学基础能力建设
加强与发改委、财政、教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大力加强全省技工院校办学基础能力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国家中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示范校建设项目,有8所技工院校获批承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7所技工院校建成国家中职示范校;二是实施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完成和在建重点专业建设项目30个、实训基地建设项目56个;三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建成和在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11个、省级20个,培养双师型教师1146名;四是积极推动课程教学和培养模式改革,有5所技工院校列入国家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校,有5所技工院校与7家国有大型企业合作,确定1150名学徒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五是经省编委批准,成立了省技能人才教育研究室。
三、充分发挥技工院校服务社会功能
一是确保技工院校学制教育基本稳定,每年学制教育招生稳定在3.5万人以上,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11万人左右。二是积极服务就业创业,面向农民工、企业职工转岗和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三是服务脱贫攻坚,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实施6万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2017年2月21日下午,楼阳生省长到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进行调研指导,现场听取了人社厅对推进实施6万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和促进技能就业工作汇报。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司在买方市场中面临着复杂多样的个人需求。到目前为止,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在手工或计算机计算的基础上输出的一般会计信息已不能满足个人会计信息的需求。为了满足买方市场的个人需求,满足企业决策者的信息需求,有必要在物质经济阶段设计规范的会计信息系统,以定制和完善人类经济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将使用会计信息作为向量的传统会计报告表格转换为自定义会计报告表格。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笔者考虑了人工智能如何参与构建买方市场中用户需求各个阶段的人类经济发展会计信息系统,从而带来了新的思路。
1.人工智能对会计的影响
人工智能对会计业务的影响不仅取决于会计业务的阶段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迄今为止,国内外会计学者已就人工智能对会计工作的影响达成共识。大范围、高频率、标准化和清晰规则的会计任务将被AI取代,具有价值和专业判断力的会计任务将与AI共存。“互联网+”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去中心化与区块链的瓦解以及信用损失导致共享经济的诞生。在去中心化信任结构下追求共享价值成为共享经济的新顶峰,并采用系统的整体方法为会计去中心化信任结构下的利益相关者或组织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因此,作为未来研究的核心,利用人工智能将是会计师能力的延伸,并将在分散的信任结构下使用系统理论的整体方法来完成和实现智能会计功能。
2.人工智能的发展
人工智能扩展了计算机功能,它通过认知表达、机器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编程等为机器人提供智能模拟,从而实现人类智能。这个定义清楚表明,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之间的关系就是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自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定义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并塑造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交汇处。它也是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从人类思维的角度处理逻辑思维、形式思维和鼓舞性思维。基于这三个思想,人类构建了AI符号,联想和行为智能,AI标准逻辑、模糊逻辑和符号逻辑。我们在标准逻辑和基于模糊逻辑和符号逻辑的强大人工智能的前提下开发了弱人工智能导致生产力要素和结构发生破坏性变化,使人们从就业中解放出来。以创新的人工智能作为其开创性技术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意味着人类社会已进入基于信息不匹配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阶段。鉴于马斯洛对自由竞争的理论编码顺序要求,默认要求值具有信用币总数的特征,而高要求值具有非信用币总数的特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对称、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阶段。买方的销售市场工作经验要求利用价值来对第三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为了更好地突出公司财务信息的作用,有必要根据所需使用值的总数对具有不同理论和逻辑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预处理,并将其应用于公司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基于人们使用价值的定制企业财务信息取代了基于类型使用价值的标准化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本文明确指出,当今收费的关键缺陷在于当前的收费信息内容简单,与客户关系不密切。对于客户而言,决策供应是必需的。顾客将不再购买公司制造的物品,而只会购买公司制造的自己必需的物品。这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分配率,降低了企业成本,有利于创造最大化利润使用价值。财务会计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方向是,根据信息时代的客户经验,以及对财务会计和监督目标的新认识和定义,在特定的两个层次上使企业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3.会计信息系统开发
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背景下,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相同。后者使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关键的专用工具来收集、存储和解析用于财务会计的各种财务会计数据信息,并提供会计审计、分析和服务项目。与管理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的实质是将财务会计数据转换为财务信息,这是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子系统。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它最初是由公司建立的,随后出现了用友、金蝶等会计软件,极大地推动了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和进步。在1990年代中期至后期,传统财务会计计算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业务不再满足单一会计功能,不仅限于诸如簿记和报告输出之类的基本要求,而且对相关的业务收益、成本等具有更大的影响。随着对信息需求的增加,原始财务软件正逐渐过渡到高度集成软件,例如ERP,因此,全国各地的财务软件供应商也已转变为ERP供应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ERP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也进入“互联网+”时代,我国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逐渐发展成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大数据背景下,许多文献从各个角度对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新的探索,并明确提出了新的规定。商业管理财务信息是当代信息技术在公司财务中的应用,提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应由业务架构、数据架构等五部分组成。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合法化,其主要途径是建立专业的会计法令和制度,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4.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人本经济阶段企业
4.1会计信息系统
为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促进人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基础信息技术的传播,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的角度讨论在人类经济阶段建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问题。信息内容非对称理论是经济发展中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技术”。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发展趋势不仅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信息的不对称也促进了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信息的不对称已经取代了基于化学物质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以人为本,这意味着基于人力资源使用价值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定制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已经长期取代了基于使用价值类型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标准化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以人为本的信息经济发展不对称的环节中,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关联方合同的特点决定了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理论。
4.2集中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实体
构成了集中的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会计实体的假设。以人为本的经济实体存在的连续性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会计可持续经营的假说。马斯洛的买方市场订单的需求价值度量属性确定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会计的全货币假设。人类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人类经济发展的周期,而循环又决定了基于人的企业的固定会计期间的假设。由于会计的性质决定会计目标,因此,以人为本的公司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确定了有关以人为本的公司会计目标决策的有用观点。会计职能由会计目标确定,以人为本的决策和公司会计目标从有用的角度确定了积极反映和控制的以人为本的公司会计职能。根据会计功能设计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将质量序列需求值与买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结合起来,具有跨货币量化的特征,由此可以推断出适当的会计准则。顺序作为买方的市场质量,形成需求值,会计组织程序和方法标准化。因此,本文将以人为中心的会计要素划分为专门的分工,形成的会计等式为“基于人的价值资产=基于人权的权利”。低水平(基本)的需求价格适应编程的会计功能,生成结构化的会计数据,而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了会计工作。高需求值的特点是非本国货币价值量化,适应非过程会计功能,生成非结构化会计数据,并且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会计师的工作。在基础层中,计算模块添加计费计算子模块,数据库模块添加计费数据库子模块,存储模块添加计费存储子模块。平台层添加了三个子模块:经济业务识别、会计语言处理和会计业务处理。在服务层中,会计工具和技术服务增加了三个人工智能验证工具,用于会计计量和标准逻辑,模糊逻辑和符号逻辑,并增加了会计结构数据库和会计非会计信息,可以反映会计信息的作用。
4.3信息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的“人工智能+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技术实力的发展,从而完成了以共享经济模型代替不对称理论的经济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结构下的以人为本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财务会计理论创新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方式,在共享经济模型中,智能参与者将以客户为主导,从而创建一个超越合同的实质性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区块链技术共享经济模型的主题将规定新的区块链技术公司的会计主题的假设,新的区块链技术共享经济模型的参与者可能具有长期运营标准,或者可能会发生变化。
5.结语
本文分析了根据以人为本的经济阶段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对称环境下的管理会计理论,创造性地构建了第三、第四代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会计信息系统。工业革命在信息不对称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中,以“企业+区块链”为基础构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在以人为中心的经济阶段,以“本地区块链+企业”为基础围绕“对称信息”建设“人工智能+企业智能会计信息系统”。本研究为探索人工智能与会计工作方法的创新整合以及会计领域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参考文献】
[1]丁胜红,胡俊.人工智能技术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2021(08):98-102.
[2]戈闯.会计信息化对财会教育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67.
[3]成瑗.采购业务核算的智能化信息处理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
[4]李萌.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各个领域内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现阶段,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电气工程自动化相结合,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不仅可以增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改造电气设备系统;而且还可以提高电气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加快其生产效率。因此,智能化与自动化的结合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新领域,有待于我们去开发研究。所以,本文就将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的探讨,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点
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指那些用于延伸、模拟、扩展的关于人类的一些智能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并且把它们用于开发与研究新的科学领域的一门较为新兴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就是让机器可以完成一些需要人类的智能参与才可能实现或者是完成的工作,其本质上来讲,还在计算机科学的范围之内,是其一个分支。目前,这个领域需要研究:语言识别、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图像识别等问题,将其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还是有比较大的优点的。
(一)调节操作更为便捷
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内的电其系统与设备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许多的不可控因素,并且其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利用传统的控制器,很难实现对其进行精确控制,因此,自动化的控制效率也不太高。而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内,控制器不再设计关于被控对象的模型,所以,在源头上杜绝了出现不可控因素的可能性,使新型的控制器在其精密度上得到了不断地提高。而且,即便是缺乏应有的技术、操作经验较少的人,也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数据去操作它们,所以其运用的语言、运行的环境都较为的简单,调节、操作起来都比较的方便。
(二)削减了人力投入
在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总是需要依托许多的电气设备,其操作的过程也是比较的复杂,倘若想要检测实时的数据,检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则需要外接线路,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其保证复杂的电力系统可以正常的运行。
而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其中,它可以部分替代或者是全部替代人类的脑力劳动,并且还可以实现及时地将有效信息进行采集、传输等,而且还不需要外接许多线路,同时还能可以完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在这之间可以省去许多的繁琐工作,削减了人力资源的投入,进而节约了投资的成本[1]。
三、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 在电气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电气故障诊断是以模式识别和信号处理为基本的方法和理论,以技术检测和故障机理为基础,通过电气设备运行中的信息,去识别其运行的状态,然后找出故障的起因,确定故障的部位与性质,最后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对策。
随着电气系统与设备变得日渐的复杂,随之也带来了较多的问题,如设备的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修性等,因此,这也推动了电气设备诊断技术与故障机理技术的研究。并且伴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电气故障诊断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模糊理论、专家系统等在人工智能处理电气故障诊断中,应用的最为广泛,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日常操作往往拥有较为繁琐的操作步骤,并且还拥有较为严格的操作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还难免会出现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人为的差错。
然而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控制中,不仅可以降低电气控制中的人们的工作量,而且还可以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其操作的效率。人工智能技术是根据早已在计算机中设定好的程序,去控制电气工程的正常运行。有时,在智能机器的内部会出现好几个环节同时运行的情况,此时,则需要好几个不同的编程程序,去控制电气工程这一整个的运行情况。这时人工智能就可以及时地对运行数据与理论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差错出现的可能性;对各个环节实现严格的控制,及时地报警可能出现的差错[2]。
(三)在电气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的设计电气的方式是采取将人工丰富的经验与实验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掌握有关电路、电气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工作经验以及上时间在设计上的积累,即便是拥有了以上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也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
但是,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不断突破,电气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组分越来越多,人为的手工设计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小了,这样便致使产品的开发周期不断地被缩短。在人工智能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遗传算法了,它可以改进和优化电气的设计,很适合产品的优化设计,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优化算法[3]。
四、结语
将人工智能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应用系统,该系统可以模拟出人类大脑的判断活动,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稳定性与控制精度,不断地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我国电气自动化朝着健康有效的方向不断地发展。
参考文献:
目前,人工智能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不断普及,人工智能的使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单位的工作效率,还能更加准确地处理财务信息。未来,人工智能将逐渐地应用到每一个角落,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对于应对人工智能的替代工作要提早做出准备。
1人工智能发展对于会计的挑战
对于会计工作而言,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会计工作将被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取代。随着计息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行业的工作方式其实早就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最早的手工核算几乎已经全部被会计电算化所代替。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会计行业中的很多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例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会计科目分类等等,凡是具有规律性的基础工作到最后会全部被人工智能代替。根据相关研究统计,在未来二十年之内,人工智能将会取代50%以上的会计岗位。二是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的大规模应用可能引起失业危机。从社会和技术进步来说,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的大量应用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利用计息机统计汇总和数量的优势,为生产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并籍此提升生产单位的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但是,根据相关统计,目前从事会计基础性工作的人员比重占会计人员总数的50%至70%,对于这一部分人员来说,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会产生巨大的替代效应,当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越广泛,引发的会计失业人员就会越多。因此,人工智能大量应用的时代,也是从事会计基础工作人员产生失业危机的时代。
2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会计工作的相关应对措施
2.1适应时展,积极利用人工智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工智能虽然对会计工作构成了挑战,但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不可逆转。因此,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不仅不应该拒绝和排斥人工智能,相反地,应该转变观念,认清形势,努力去学习掌握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让人工智能工具成为自己工作中的得力帮手,利用这些工具来高效完成会计基础性工作。同时,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集中完成难度大、情况复杂的会计工作,在人工智能来临的时代实现自身的进步。
2.2提升工作层次,实现升级转型
从目前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还只停留在于基础性、重复性高的工作方面,而对于需要较高思维能力的会计工作,人工智能还难以胜任。例如人工智能虽然能够快速整理出财务数据,但是读出财务数据背后的信息,准确评价生产单位的整体发展能力,结合财务数据对企业战略、运营质量、竞争能力、风险价值等作出评判,人工智能还难以做到。即使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结合,目前也无法做到对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替代。基于此,会计工作人员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可以打破本专业的限制,在掌握财务专业知识的同时,多涉足企业管理,由传统的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型。另外,还应该利用各种工作机会,站在单位发展的高度,进行财务分析、出谋划策,提升自己在生产单位的价值和层次。
2.3围绕专业发展,变更工作内容
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相对于人工智能而言,人的思维具有独创性。人工智能归根到底,也只是对于人的思维的模仿和拓展,控制和决定人工智能的最终仍然是人。在人工智能得到发展的时代,会计专业学科本身也会同步实现发展。随着会计学原理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会计方法应用也将发生很大改变,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也会随之改变。一是随着会计原理和会计方法的调整,会计人员在利用人工智能的时候,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工具使用与工作目的的统一;二是随着人工智能工具的发展,除了一些具有固定模式的工具以外,提供给会计人员由其结合实际需要,自主开发利用的软件工具将会越来越多,会计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掌握人工智能工具,使其变成自己工作的利器。
2.4关注行业动态,自我优化升级
作为会计人员,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动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实现自我优化升级。会计人员应认识到,会计专业作为一门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改变的只是工作方式和内容,会计专业本身不会消亡。因此,会计人员在工作的同时,要密切关注本行业的发展动态,按照行业发展方向来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根据职业目标进行规划,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多掌握一些管理技能,努力提升财务分析能力和预判能力,以自我优化升级来应对专业变化和人工智能发展。
3结束语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会计工作人员必须适应时展,积极利用人工智能,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关注行业动态,实现升级转型;高等教育中的会计专业也应面向人工智能,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会计人才。
大众一般认为,新技术的研发是难度最大的,应用及监管与研发相比难度就会低很多。但对于将深远影响人类社会运营方式的人工智能来说,情况或许正好相反。
人工智能的潜在缺陷与控制
目前基于人工智能科技所开发的自动控制、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系统,其实都是人工智能领域非常初级的部分,往往需要研发团队针对实际应用场景设置重要先决条件,以降低人工智能系统的判别难度并提高准确率。当各种极客型的技术人员大开脑洞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各种黑科技时,他们的关注范围是非常聚焦的,即按照最优条件下设想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和场景,较少考虑相关技术在复杂条件甚至人为滥用的情况下面临的困境。这往往也为人工智能潜在的不当使用埋下了伏笔。
人工智能作为信息化系统,一定会受到自身设计的局限和开发质量的影响。再加上人工智能在识别和判断时需要基于人工设置和历史数据,通过精心设计的训练过程才能得到基于概率的判别结果。所以对于人工智能系统,在特定前提或应用场景下作出错误决策是100%会出现的。作为政府和监管部门,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系统错误决策所引起的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亡该如何判定责任与承担赔偿,甚至要能够提出合理的原则,区分哪些错误决策是小概率事件本身引发的,哪些错误决策是由于系统设计、训练数据和训练过程存在问题所导致的。
2016年2月14日,上路试验已经六年的谷歌自动驾驶汽车第一次由于系统“误判”导致了交通事故。谷歌公司表示自动驾驶汽车在这次轻微车祸中承担“部分责任”。由此可见,当时的谷歌自动驾驶系统在特定场景下触发了一个错误决策。可以想象,当自动驾驶汽车全面行驶在大街小巷时,系统的微小错误导致的责任事故会基于巨大的汽车保有量而放大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由此而引起的责任划定和赔偿也会由于人工智能和人类行为的混合作用而变得异常复杂。
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应用缺陷就是公平性问题。2016年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分析报告指出,目前针对犯罪倾向性预测的人工智能系统,无论技术人员如何调整机器学习的策略和算法,人种肤色都成为无法抹去的高优先识别变量。人工智能系统评估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对黑人群体的偏见,这是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无法避免的,也是人工智能系统广泛应用于现有社会环境并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一个重要的障碍。
在以上问题没有经过实践验证的法律支持和监管框架管理下,人工智能的全面应用很有可能带来相关领域社会活动的混乱并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逐步建立的人工智能监管
美国政府对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和相关监管框架一直保持关注,并在特定领域开始小范围的实践。
以人工智能领域目前相对成熟且应用前景广阔的自动驾驶为例,企业能够尽快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的重要原因,是在制度方面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2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汽车管理局为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发放了美国首张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此前内华达州议会通过了允许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的法条。八个月后谷歌又在加利福尼亚州取得了许可证。随之而来,奥迪和丰田也先后在美国的一些州拿到了实验许可证并开展公路测试。一时间,美国成为各国企业争先开展自动驾驶的试验田,加速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
虽然美国交通管理部门积极配合自动驾驶技术的测试和路试,但是对于正式的应用许可还是采用非常审慎的态度。2014年10月,加州车辆管理局同时颁发了29张自动驾驶汽车公共道路测试许可证,分别给了谷歌、戴姆勒、大众三家公司,获得许可的条件之一是人可以随时干预汽车驾驶,以确保在人工智能广泛测试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
加州车辆管理局2015年12月提出了一项监管草案,要求所有自动驾驶汽车的驾驶座上必须始终乘坐一名拥有驾照的人士,并要求汽车在设计方面必须拥有方向盘、油门踏板、制动踏板等传统机动车具备的基本操控装置,以便具有驾驶资质的人在无人驾驶汽车失灵时可随时接管汽车的操作。在草案细则中,加州还规定了自动驾驶的三年试用期。消费者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从制造商处获得自动驾驶汽车,但制造商需要跟踪记录消费者的驾驶情况,把汽车性能指标和驾驶记录递交机动车辆管理局。
可以看到,美国的交通部门在放行自动驾驶技术时是逐步进行,并尽量确保过渡阶段监管规则的连续性。尽管谷歌等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向公众抱怨,政府过于严厉的监管和相对谨慎的态度阻碍了自动驾驶技术向实用水平的快速发展,但这是监管部门职责所在,他们必须保护公众在享受新技术成果的同时,避免潜在技术缺陷导致的伤害。今年1月,美国运输部长Anthony Foxx表示,将在六个月内出台自动驾驶汽车指导原则。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THSA)也表示,为了加速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该机构将放弃一些目前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要求。
收益和风险前瞻
2016年5月3日,白宫的副首席技术官埃德·费尔顿宣布,白宫将组织一系列有关人工智能收益与风险的研讨,“为人工智能的未来而准备”。
此次人工智能领域的系列研讨包括以下内容:
2016年5月24日,西雅图: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与监管事务;
2016年6月7日,华盛顿:人工智能与社会福利;
2016年6月28日,匹兹堡:人工智能的安全与控制;
2016年7月7日,纽约:近期的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此次人工智能领域的研讨,一方面涵盖了从立法到监管原则的确定,为政府全面管理人工智能确立法理依据和管理边界;另一方面,也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有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相应的安全控制原则。此外,研讨视角不仅面向具体的监管框架,同时还包含了对就业、社会福利、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的分析。
中国目前侧重于打造平台、培育企业、构建市场、激励创新等方面,对于监管原则、监管体系和监管机构建设,基本没有部署。
大众一般认为,新技术的研发是难度最大的,应用及监管与研发相比难度就会低很多。但对于将深远影响人类社会运营方式的人工智能来说,情况或许正好相反。
人工智能的潜在缺陷与控制
目前基于人工智能所开发的自动控制、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系统,其实都是人工智能领域非常初级的部分,往往需要研发团队针对实际应用场景设置重要先决条件,以降低人工智能系统的判别难度并提高准确率。当各种极客型的技术人员大开脑洞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各种黑科技时,他们的关注范围是非常聚焦的,即按照最优条件下设想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和场景,较少考虑相关技术在复杂条件甚至人为滥用的情况下面临的困境。这往往也为人工智能潜在的不当使用埋下了伏笔。
人工智能作为信息化系统,一定会受到自身设计的局限和开发质量的影响。再加上人工智能在识别和判断时需要基于人工设置和历史数据,通过精心设计的训练过程才能得到基于概率的判别结果。所以对于人工智能系统,在特定前提或应用场景下作出错误决策是100%会出现的。作为政府和监管部门,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系统错误决策所引起的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亡该如何判定责任与承担赔偿,甚至要能够提出合理的原则,区分哪些错误决策是小概率事件本身引发的,哪些错误决策是由于系统设计、训练数据和训练过程存在问题所导致的。
2016年2月14日,上路试验已经六年的谷歌自动驾驶汽车第一次由于系统“误判”导致了交通事故。谷歌公司表示自动驾驶汽车在这次轻微车祸中承担“部分责任”。由此可见,当时的谷歌自动驾驶系统在特定场景下触发了一个错误决策。可以想象,当自动驾驶汽车全面行驶在大街小巷时,系统的微小错误导致的责任事故会基于巨大的汽车保有量而放大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由此而引起的责任划定和赔偿也会由于人工智能和人类行为的混合作用而变得异常复杂。
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应用缺陷就是公平性问题。2016年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分析报告指出,目前针对犯罪倾向性预测的人工智能系统,无论技术人员如何调整机器学习的策略和算法,人种肤色都成为无法抹去的高优先识别变量。人工智能系统评估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对黑人群体的偏见,这是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无法避免的,也是人工智能系统广泛应用于现有社会环境并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一个重要的障碍。
在以上问题没有经过实践验证的法律支持和监管框架管理下,人工智能的全面应用很有可能带来相关领域社会活动的混乱并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逐步建立的人工智能监管
美国政府对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和相关监管框架一直保持关注,并在特定领域开始小范围的实践。
以人工智能领域目前相对成熟且应用前景广阔的自动驾驶为例,企业能够尽快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的重要原因,是在制度方面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2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汽车管理局为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发放了美国首张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此前内华达州议会通过了允许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的法条。八个月后谷歌又在加利福尼亚州取得了许可证。随之而来,奥迪和丰田也先后在美国的一些州拿到了实验许可证并开展公路测试。一时间,美国成为各国企业争先开展自动驾驶的试验田,加速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
虽然美国交通管理部门积极配合自动驾驶技术的测试和路试,但是对于正式的应用许可还是采用非常审慎的态度。2014年10月,加州车辆管理局同时颁发了29张自动驾驶汽车公共道路测试许可证,分别给了谷歌、戴姆勒、大众三家公司,获得许可的条件之一是人可以随时干预汽车驾驶,以确保在人工智能广泛测试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
加州车辆管理局2015年12月提出了一项监管草案,要求所有自动驾驶汽车的驾驶座上必须始终乘坐一名拥有驾照的人士,并要求汽车在设计方面必须拥有方向盘、油门踏板、制动踏板等传统机动车具备的基本操控装置,以便具有驾驶资质的人在无人驾驶汽车失灵时可随时接管汽车的操作。在草案细则中,加州还规定了自动驾驶的三年试用期。消费者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从制造商处获得自动驾驶汽车,但制造商需要跟踪记录消费者的驾驶情况,把汽车性能指标和驾驶记录递交机动车辆管理局。
可以看到,美国的交通部门在放行自动驾驶技术时是逐步进行,并尽量确保过渡阶段监管规则的连续性。尽管谷歌等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向公众抱怨,政府过于严厉的监管和相对谨慎的态度阻碍了自动驾驶技术向实用水平的快速发展,但这是监管部门职责所在,他们必须保护公众在享受新技术成果的同时,避免潜在技术缺陷导致的伤害。今年1月,美国运输部长Anthony Foxx表示,将在六个月内出台自动驾驶汽车指导原则。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THSA)也表示,为了加速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该机构将放弃一些目前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要求。
收益和风险前瞻
2016年5月3日,白宫的副首席技术官埃德·费尔顿宣布,白宫将组织一系列有关人工智能收益与风险的研讨,“为人工智能的未来而准备”。
此次人工智能领域的系列研讨包括以下内容:
2016年5月24日,西雅图: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与监管事务;
2016年6月7日,华盛顿:人工智能与社会福利;
2016年6月28日,匹兹堡:人工智能的安全与控制;
2016年7月7日,纽约:近期的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这表明人类可以活得更健康、更长久。但与此同时,新一代人口增长速度低于上一代入口自然减少的速度也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日本是世界上少子老龄不巨见象最严峻的国家之一。日本政府借力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红利,着力解决少子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近20年来,日本实施一系列的少子老龄化对策,希望提高总和生育率,降低人口缩减的速度,解决少子老龄化危机下的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医疗及养老等社会问题。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通过医学、神经科学、机器人学及统计学等的进步,有些预测则认为人类的无数职业也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积极的态度,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日本作为全球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更是将人工智能作为刺激经济增民和解决少子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日本政府制定了“人工智能战略”,在“人工智能技术战略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产业化路线,将2017年确定为人工智能关键年,各政府部门对人工智能的研发给与资金支持。此外为了避免人工智能对社会道德、法律等带了的消极影响,日本政府了《人工智能网络化的影响与风险:实现智慧网络社会需解决的问题》报告和《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报告,旨在使人工智能的使用更加合理,避免恶意使用人工智能的情况发生。
二、日本少子老龄化的现状
少子老龄化是指一方面由于总和生育率降低以及医疗发达、国民平均寿命延民等原因,儿童占总人口比重降低,另一方面“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提高的社会现象。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传统标准,60岁以上公民被定义为老年人,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10%则被视为步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比率超过21%的话,就可以被称为“超老龄化社会”。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预测,日本老龄人口比例在2020年将达到26.9%,2035年老龄人口比例将达到33.4%,日本已经毫无疑问地步入了“超老龄化社会”。
另一方面,二战结束后的1947年至1949年,日本出现了第一个生育高峰,平均每年有270万人出生。随着第一次生育高峰的出生人群进入适婚年龄,1971年至1973年日本又出现了第二次生育高峰,最高时每年出生人口达210万。但此后无论是出生人口数量还是总和生育率都在下降。如果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超长时间内低于维持人口长期稳定发展的更替水平(2.1),被称为少子化;如果长时间内低于1.3,则被称为“超少子化”。2005年日本《少子化社会白皮书》指出,日本已经进入“超少子国家”。
根據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调查估计,日本的总人口预计2030年为,亿1,662万人,2048年将不足一亿,下降到9,913万人,2060年预计达到8,674万人。按照这样的人口总数来看,劳动力人口到2060年将降到至50.9%,与此相对应老龄人口将上升至39.9%。也就是说,1位老龄人口需要2位劳动力人口支撑,可以说成为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15岁至64岁被誉为“劳动力人口”,65岁以上可以从现在从事的工作上退休下来,被称为“老年人”。在日本,国民20岁成年后需要交纳年金的保险费,到“岁后可以获取年金。实际上是现在的劳动力缴纳的年金成为老龄人口的年金。那么随着少子老龄化的推进,会出现什么社会问题呢?因为缴纳年金的劳动力人口变少,获取年金的老龄人口增加,所以人均缴纳的保险费变高。这样就导致经济负担加重,在经济上养育孩子的经济能力变小,形成恶性循环。
三、日本少子老龄化的应对策略
2018年日本原总务大臣、创成会议主席增田宽也在清华大学的讲座“日本的人口减少及其应多策略”中提到“要解决人口问题还需要举全国之力,从国家层面做出政策,而且仅靠中央政府还不够,还需要地方政府一起努力,各个部门互相协作。例如,要想解决老年人护理问题,一是要有足够的从财政支持,二要有专业护理人才,此外还需要通过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提升护理水平。最后,还应在城市设计和建设上充分考虑老龄化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了财政部、负责劳动合同人口政策的部门以及相关技术产业部门和负责城市开发建设的部门。”
(一)年金保险制度改革
随着人口老龄化,每年用于支付年金的财政支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少子化导致的劳动力人口减少劳动力人口养育子女的经济负担增大。日本政府认识到少子老龄化是日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在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取方式进行改革。2004年开始,日本政府开始调整给付年龄,延迟退休这一提议开始兴起。按照劳动法的规定60岁退休,如果本人申请,可以延迟退休年龄,同时导入“继续雇佣制度”。随着少子老龄化的推进,到2025年将要面临更加严峻的少子老龄化问题。日本政府甚至提案将老龄人口的那个界限由65岁提高至70岁至75岁。另外也有提案将年金的领取年龄提高至70岁以后开始。其次,提高了劳动力人口的保险费用金额,增加了劳动力人口的保险费负担。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保险费用额度,采取了增税的形式。同时以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实现。
(二)海外移民玫策调整
日本现在少子老龄化问题进展下去的话,劳动力人口越来越少,老龄人口越来越多。劳动力人口不足、医疗、养老护理等方面将面临人手不足、养老金支出带来的政府财政压力等严重问题频发。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日本调整了海外移民政策,如2006年的“永久居留新准则”、2006年和2007年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批准、2008年的"30万交换生午餐计划”、2010年的“面向第三世界的难民的相关计划”、2012年的“技术移民积分制度”等。内阁府通过反复调查论证指出,如果每年引入20万人的话,日本人口能够维持在1亿人以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问题。但是,海外移民也会带来“日本的文化信仰危机”、“社会治安问题”,所以日本政府在全面开放外人劳动力人籍、永住政策以及接受国际难民等方面,持保守态度。
(三)改善育儿养老环境,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2003年被誉为日本少子化对策元年,日本政府开始推进积极的少子化的应对政策,制定了《关于培养支援下一代的当前方针》;2004年进一步具体花了相关政策,出台了《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2013年内阁府通过了《少子化危机紧急对策》。少子化政策实施20多年来,日本社会的保育机构,女性在职育儿保障制度及育JL补贴等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对缓解少子化进程发挥了一定作用。
在20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政府提出了老龄产业的概念,2000年开始,老年人长期护理相关产业逐渐成为新领军行业,与养老产业相关的医疗、福利相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老年服装、食品、保健、养老看护等服务行业,形成了有一定市场规模、相对成熟的老龄产业。
(四)导入人工智能及机器人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称为“第四次产业革命,’。还在国家层面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促进机制,希望通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保持并扩大其技术优势,逐步解决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医疗及养老等社会问题。日本政府设立“人工智能技术战略会议”,由总务省、文部科學省和经济产业省协作推进入工智能技术研发及应用。比如,无人售货的商店里没有收银员,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在汽车制造业的导入,能够提高生产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养老产业、医疗护理产业,让老龄劳动能够继续工作,从而缓解日本社会劳动力不足。
2017年,人工智能全面爆发,资本大量涌入,政策不断加持,各企业趋之若鹜。在此时刻,中国完全掌握着弯道超车的良机,只是,我们更需要理性认知,毕竟健康发展、蹄疾步稳的人工智能发展才会对未来有益。
风口已来,静待腾飞……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中,“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对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改变”成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中一道分值很重的作文题目。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2017年成为国家战略的人工智能之火热程度。
在浙江乌镇落幕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同样是最热门的话题,在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分论坛会场,已经到了人满为患、不得不限制进场人数的地步。
回顾2017年的科技创新,坦率地说并没有给人太多惊喜,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人工智能。这一年,人工智能全面爆发,成为国家战略。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这是中国首个面向2030年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随着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顶层设计框架搭建完成,产业发展有望持续提速,带来投资新机遇。
实际上,在政策出台前,对市场异常敏感的企业层面已经开始布局,2017年只是进入到了发轫期。
也许,不少“吃瓜群众”此刻方才明白,为何做搜索引擎的百度提出“all in”(全面进入)人工智能战略,阿里巴巴也提出了数据是生产资料的概念,而腾讯早已经开始“连接”一切。
“作为一项改变世界的技术,人工智能已经到了从实验室走入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日常生活的‘临界点’。”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说。
在政策信号如此明确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几乎到了“人人争说”的地步。如今的中国,人工智能缺的不是关注和热度,而是理性的思考,是对未来风向的把握。
人工智能发展如何脱虚入实?人才与核心技术瓶颈如何取得突破?法律伦理责任如何界定?将会砸了谁的饭碗?背后的算法歧视如何解决?梳理过去一年人工智能发展,理性看待目前的阶段,这五大关键之问可能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风向标。
与实体经济结合去泡沫化
到了2017年年尾,曾经让各界争得面红耳赤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辩似乎已经没有太多意义。因为“取代谁”在当下已经成为非常不明智的设问。答案已经越来越明晰:实体经济是根本,虚拟经济也需要结合实体。换句话说也许更清楚,脱离实体的人工智能发展很难不出现泡沫。
于是在2017年,我们看到,很多的互联网工程师开始进入工厂深度研究流水线,拜师高级技工,在工厂写代码,而结合了人工智能的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要去泡沫化,下一站将是“产业AI”。目前,该公司在城市、工业、零售、金融、汽车、家庭等多个场景推出ET大脑等“产业AI”方案,这些能力、产品和解决方案都通过虚拟的云端结合了扎实的工业流水线。
胡晓明告诉记者:“现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种浮躁的氛围,有些企业靠AI讲资本故事、炒作股价。人工智能不应仅仅是实验室里的、PPT里的‘概念上的AI’,更应是‘产业AI’。”
人工智能若要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要有场景驱动,人工智能在解决什么问题、为这个社会的成本降低了多少、效率提高了多少;人工智能背后,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来驱动AI能力的提升;是否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支撑算法和深度学习?只有在这三个场景同时具备的前提下,人工智能才会有价值。
在2017年,工业大脑走进车间,突破了良品率提升、故障率预测等制造业核心难题,互联网与工业的结合帮助类似协鑫光伏、中策橡胶、天合光能、盾安新能源等大型制造企业创造利润数十亿元。在天合光能,工业大脑帮助其提升了电池片A品率达7%,而之前预设的目标是1%。
机器观察世界,机器学习规律,数据的积累、计算能力的提升,让人工智能由此变得真正聪明可用。
猎豹移动CEO傅盛认为,传统行业的智能化核心是把传统行业数据化,今天人工智能有机会把传统的物理世界数据化。物理世界的数据化是传统行业真正转型的核心。如果实体经济想实现10倍数增长,关键是要实现物理世界的数据化,用更多人工智能的方式,去获取更多来自于这个产业的数据。
2017年,时髦的城市大脑、工业大脑、无人驾驶、无人超市、无人机、语音识别、唇语识别,无一不是人工智能与实体结合的应用。
进入商店的每一张人脸,其实就是每一个访客的访问,在里面顾客拿起的每个动作都可以被识别。进入无人超市看上去是一个人脸识别签到,其实就是一个数据的来回流动。线上和线下没有界限,电商开始进军零售店,融合的前提就是数据化。
傅盛说自己的公司在美国硅谷只干了一件事,就是投了一个小基金,让它每次带自己去看硅谷的创业公司,从中可以知道美国企业在干什么。后来傅盛发现在数字化这一点上,美国公司在做的事情就是把物理世界数据化。
将物理世界数据化,与实体经济结合,降低社会成本,而不是空炒概念,数字对数字,将是人工智能未来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人才还得自己来培养
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火热自不待言,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在人才储备和核心技术方面我们尚存突破空间。
打开某知名招聘网站,搜索“人工智能”后马上会出现很多招聘岗位,具有诱惑力的薪酬让人眼前一亮。以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为例,该职位少则月薪一两万元,多则年薪百万元。
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不仅在中国有,在美国硅谷亦是如此。
早在2016年,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曾公开透露:“在硅谷,做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博士生,现在一毕业就能拿到年薪200万到300万美元的录用通知。”
据领英近日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基于领英平台的全球AI(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人才数量超过190万,其中美国相关人才总数超过85万,高居榜首,而中国的相关人才总数也超过5万人,位居全球第七。
然而,这些人才仍不能满足互联网行业的需求。不少互联网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互联网行业中最稀缺的就是人工智能人才,甚至很多行业巨头会用月薪几十万元招聘人工智能顶级人才。
傅盛表示:“下大力气把海外人才引入中国是合理的,但核心人才还是要中国自己来培养。”
目前,业界对AI人才的争抢近乎白热化,但是“缺口”同样明显。来自第三方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增长近2倍,2017年第三季度,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相较2016年同期增长高达179%。中兴研究院副院长董振江坦言:“去年招人非常困难,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家都在抢人,薪酬也一再加码。”
AI技术人才是主导这一变革的中流砥柱。人工智能的竞争说到底是对人才的竞争,在国内人才竞争中,数字挖掘、算法分析、语言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是人才竞争的核心。
而在核心技术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多项创新,但主要偏向应用和数据积累,在核心技术方面与美国尚存差距。我国虽然已从跟跑走向领跑,并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但美国仍是目前出台人工智能战略最多、核心技术和人才最多的国家。
如何在人才和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将是未来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
意味着更多从业机会
当机器越来越像人,能够做人的工作时,这是否意味着它们会抢走人类的饭碗?
来自互联网业界的声音相对乐观,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正在发生,但被取代的主要是重复性的工作。实际上,人工智能也会带来新的职位,让人类可以从事更多创造性的工作。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对记者说,人工智能将是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实每次新的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都有类似“砸饭碗”的恐慌,事实证明,创新带来的更多的是机会。
他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意味着更多从业机会。确实会有很多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人类可以空出来更多时间做创造性的东西,或是享受创造性的内容。这将为设计师、艺术从业者带来更多可能性。
“什么人才最缺,可能是艺术类的创造者,而大量简单重复类工作会遇到冲击。”刘松表示。
数据似乎同样在支撑这样的说法。来自智联招聘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程式化、重复性、依靠反复操作实现的熟练工种已经开始受到冲击,投资银行业务、校对录入这两个典型职位在过去三个季度连续出现大幅同比负增长。咨询公司德勤的报告也显示,人工智能已经在英国取代了80万个低技能工作岗位,但同时也创造出350万个新就业机会,后者的年收入比前者多1.3万英镑。
人工智能的研发者认为,机器永远不可能取代人的作用,人工智能只能解放人类,让人类从事更多的创造性和服务性工作。机械化程度越高的工作,人们越希望由人工智能完成,而需要创作的工作,则需要人类来完成。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新饭碗”谁来端?
懂得学习、勇于迎接挑战的人,将是未来端“新饭碗”的人。具体而言,艺术创造者、心理医生等精神层面的从业者,未来将越来越受欢迎,而高危和恶劣环境的稳定岗位将大量被人工智能取代。
相关法规需要不断突破
伴随人工智能的应用不断落地,法律责任的划分和承担是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首要法律挑战。其涉及如何确保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是可以被问责的。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第一次正式介绍百度无人车时就遇到了这一问题——他驾驶无人车到会场后不久,就收到了交管部门的罚单。而最近百度无人车在河北雄安进行试驾,当地相关部门特别出台了临时交通规则让其上路,这就是法规上的突破。
由此说明,伴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法规也需要不断取得突破。“无人车收到罚单了,距离大规模上路还会远吗?”李彦宏如此认识这个问题,而在世界各国,关于无人驾驶的立法也正在不断取得突破。
然而,当此人工智能的发轫期,有一个绕不过去的法律问题就是数据隐私保护。
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大量的数据分析,大规模的数据收集、分析和使用,使传统社会走向透明化,在万物互联、大数据和机器智能三者叠加后,人们或许不再有隐私可言。
如今,商家越来越夸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而用户本身也往往忽视了这些新技术新应用对隐私和个人数据带来的危害。
人工智能能带来精准营销,而精准营销的背后可能就是“精准诈骗”。因此,在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是国际社会长期以来重点关注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给现有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各国立法、修订法律活动更加频繁。
人工智能时代要负起责任
今日头条是过去一年各界争相关注的一个信息平台,基于一种设计后的算法,今日头条作为信息集合平台为用户推荐最感兴趣的内容。由于对用户注意力的精准抓取,今日头条取得了巨大成功,其身价不断增高。
今日头条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所谓基于算法的精准推送,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种算法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看不见的正义”。这种算法是不是用户真正所需要的?对此,一些用户抱怨,往往因误点了一两条新闻,或者仅仅出于好奇点了一下相关新闻,就导致之后不断大量地被推送相关内容的新闻。这实际上也变相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
必须明确的是,就目前发展阶段而言,认为算法可以为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务和决策工作带来完全的客观性只是一厢情愿。无论如何,算法的设计都是编程人员的主观选择和判断,他们是否可以不偏不倚地将既有法律和道德原封不动地写入程序,值得深究。
算法歧视由此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今日头条的出现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算法开始越来越多地左右着移动互联网,比如可以决定你看到什么新闻,听到什么歌曲,看到哪个好友的动态。那么,算法可以做到公平正义吗?
互联网上的算法歧视早已有之,图像识别系统就曾犯过种族主义大错,比如,谷歌公司的图片软件曾错将黑人的照片标记为“大猩猩”。
据统计,“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0%和13.4%,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4和6.8个百分点,引领趋势愈发突出,带动作用更为强劲。”发改委产业所高技术室副室主任张于喆说。
而据有关机构测算,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30%,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超过70%。
“尽管总体上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但是经过长期努力,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取得新成就,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张于喆说。
例如,在5G 领域,业界首款3.5GHz频段5G原型基站、预商用的小型化低频样机等产品的推出,表明中国企业在全球已走在了发展前列,初步实现了“领跑”;在封测领域,国内领先企业如长电科技(600584)、华天科技(002185)等企业的技术能力、体量、发展速度都已经步入全球领先行列。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创业公司对资本的吸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国人工智能的崛起。
据PitchBook统计,2017年共获得风险投资超过108亿美元,融资最高的5起投资事件中,中国企业占了4起;其中,蔚来汽车融资达16亿美元,位列第一,其次是旷视科技、商汤科技与明码生物科技。
中国创新,“升级版”菜单来了
今年以来,泰山区认真落实市工业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区委《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确定的重点任务落地,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实施工业兴区战略,大力培育和集聚区域发展新动能,全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山东厚丰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汽车冷却模块机器人冲压/焊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获得省级第二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坚持项目导向,把产业发展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依托泰山信息科技“泰山offic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积极引领企业研发高端软件产品,构建自主可控高端软件,逐步实现关键领域、重点行业软件系统国产化。重重点培育思科赛德全国煤矿专用地震监测台网、融通电子基于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校园服务平台、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大通前沿精细化军事管理平台研发等项目,日常做好项目调度和服务,集聚要素资源,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以项目建设带动企业培植,重点做好信息科技智安园区监测预警应急一体化管控平台,山东海天智能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泰安泰山机电物资有限公司泰山智能制造供应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的项目建设工作,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二、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
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坚持把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作为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环节,把握“创新驱动、跨界融合、示范引领、协同推进”四大原则,大力培育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业,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泰山智造”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6月8日,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获工信部批复组建,这是我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康平纳集团筒子纱自动化染色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入选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其“筒子纱染色智能工厂”列入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海天智能荣获省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其“智能康复机器人产业化及医联体康复中心示范综合体项目”列入工信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普瑞特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制造车间等3个项目被列入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厚丰汽车散热器汽车冷却模块机器人冲压/焊接生产线技术改造等3个项目列入省级“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
三、新材料产业
鲁普耐特集团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 9 项;主持制定行业标准 22项,是绳网国家标准的编制单位,行业标准的主编单位。申报各类专利 300 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7 项,实用新型 39 项,2019 年申报发明专利 41 项。是行业内参与国家标和行业标准制定数量最多的单位,知识产权专利拥有最多的单位。鲁普耐特集团申请承担国家及地方级科研项目,解决新材料绳网在海洋工程、深远海养殖、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领域的综合利用方面的难题,并深入绳网产业链上下游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新的生产技术工艺,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相关文献、专利,增加企业的知识产权竞争力。
四、纺织服装产业。
1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1.1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需求。财务会计难以合理预测企业经济活动的效果,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力正在减弱,而管理会计则是企业内部个性化需求的产物,以预计企业未来的经济行为加工对象,所产生的信息面向未来,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并重,以预算会计和责任会计为主要内容,更符合企业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需求。
1.2财务会计人员数量饱和而管理会计人才紧缺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从企业的内部管理到决策都需要使用相关的管理会计工具来加工企业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满足企业的需要。相比财务会计人员数量的饱和状态,人力资源市场中管理会计人员的数量缺口却比较大。
1.3管理会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和决策需求
财务会计主要是对外报告的会计,而管理会计主要是对内报告的会计。财务会计主要反映和报告可以货币形式计量的财务信息,关注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考虑更多的是资产负债与实际价值的偏差,股东权益、销售收入、净利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纳税及合规义务的履行与否。而管理会计涵盖的范围则更广,除了货币形式的,还包括非货币性的信息,如国家政策,宏观经济等决策要素,关注资源在企业内部是否被合理配置,以及寻找更好的配置资源的方式,使得企业能够在各种约束条件下,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回报。由此可见,管理会计主要对企业内部服务,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基础和需要,以及所处的行业和阶段,自行确定所采用的方法、流程以及报告格式,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不必受会计准则约束。对于企业不同的管理目标,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从而能够提供满足科学决策需要的最优信息,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控制和修正,更好地为企业战略目标服务。
2财务会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财务会计人员可替代性高
人工智能对传统财务会计人员造成挑战。2016年3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工作中,一年后,德勤财务机器人正式上岗工作。不久之后,安永、毕马威、普华永道等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也都相继引入了财务机器人。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会计行业接纳人工智能已经势不可挡,人工智能有以下优势。(1)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使用人工智能后,可以减少会计基础核算工作的人工,基础核算工作简单且重复性高,相比用人而言,人工智能可以省去更多的人力成本,如社保,带薪休假,各类补贴等,甚至也不会发生工伤等让公司遭受意外损失的事情,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维护数据的安全性问题。(2)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为财务会计是根据会计准则来归集数据,制作报表的,具有一定的规则性,这样的规则性导致人工智能软件可以通过编订程序或者模板,将发票扫描后进行业务归类然后自动生成凭证。同时,随着电子发票越来越普及,将来甚至可以达到一键生成凭证,无需扫描工作,主要的数据对接完全由电脑完成。
2.2财务会计信息在部门间沟通不顺畅
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需要通过各部门共同协作来完成,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很重要,而数据沟通更是重中之重,不可相互理解的信息数据会导致意见不统一。财务会计信息是基于会计准则得出,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全部门的需要:财务部门人员能看懂,但是其他部门人员没有财务基础,未必能了解有些数据的深层含义。这就需要使用相关的管理会计工具对财务会计信息重新进行加工处理,把财务数据转换成任何部门都能理解的数据,管理会计类似一个翻译官角色,将财务数据翻译成各个部门能够看得懂的数据。所以管理会计有助于各部门顺畅的进行沟通,让各部门共同协作来完成企业战略目标。
2.3财务会计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内部需求
财务会计要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按照会计准则来处理数据,由于会计准则针对所有的企业制定,没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定制功能,使得财务会计相当一部分成本费用都是笼统地归集核算,得出的核算数据并不等于企业需要的管理数据,往往不能准确体现业务更深层次的情况。而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可分为多个层次,既可以是整个企业,又可以是企业内部的局部区域或个别部门,甚至是某一管理环节,可以满足企业不同层级的管理需要。管理会计着重为企业管理部门优化决策及时提供有用的财务与管理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助于改善企业生产和运营。管理会计将财务会计数据重新聚类后,更能贴近业务活动本身及管理的需求,也更能体现企业中的投入产出关系,从而促进内在价值的挖掘。同时,针对性的核算增强了各部门控制成本的责任感。
3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对策建议
3.1高校教育转型跟进
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应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来合理设置专业,不能与其脱节,否则会造成过剩人才的浪费和企业急需人才的紧缺。目前人力资源市场财务会计已经开始饱和,而管理会计却有较大缺口,高校要改变过于陈旧的会计人才培养课程及方案,制定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新方案,打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高校可以通过邀请国内知名企业的管理会计师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讲授与交流,将一线的经验与体会分享,让学生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运用有更深刻的理解。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构建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既能解决管理会计专业的学生实践不足问题,又能让企业在实习学生中选拔需要的优秀人才,解决企业的人才储备问题,达到校方与企业双赢。
3.2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实现自身的突破
3.2.1思维要转型
财务会计的转型首先是思维的转型,因为财务会计已经养成了复式记账的思维习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仍受到会计准则的影响。财务人员自己的思维要向业务人员甚至管理人员的思维转变,以便与管理会计的思维体系形成对接。
3.2.2业务能力要拓展
首先,管理会计是经营会计,需要从业务角度去探索内部流程优化和控制,如果不能制定比较明确的操作流程来指导业务人员的经济业务活动,或者业务人员不认可财务人员制定的流程,很难在实际运行中发挥作用。其次,管理会计报告基于财务会计报告,优秀的企业甚至已经逐步跳出企业内部的范畴,开始在管理会计报告中关注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情况、宏观经济形势、企业战略、全产业链等方面的事项,形成战略管理会计报告体系。财务人员如果没有业务基础,无法搭建富有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就无法帮助企业在战略上取得竞争优势。
3.2.3信息化技能要提升
时代在进步,职业也在进步,随着信息化的成熟,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各类处理数据的系统无处不在,这些系统解决了繁杂的核算过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作为和数据打交道的管理会计人员,要熟悉对各类数据处理系统的操作,这样才能快速完成数据分析。竞争市场瞬息万变,管理会计信息要求时效性,有用的信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利用,那么企业就会因此错失良机。
3.3注重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加快人才选拔培养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企业仍没有设置管理会计岗位。据统计,我国企业中管理会计岗位不足20%,超过80%还是财务会计岗位。面对市场上急缺管理会计人才的现状,企业或许可以考虑从内部培养,这也更加适应管理会计与业务相结合的特点。管理会计人员需要在熟悉公司业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胜任管理会计工作,不了解经营活动的财务会计人员无法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管理会计甚至还带有行业性要求,比如重工业的管理会计人员不一定能胜任快消品行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因为两个行业的差距较大,流程、技术和管理方法不一样;市场竞争、客户需求也不一样。只有在熟悉流程管理等方面的前提下,才能把数据变成信息,优化流程,形成预案,为决策者提供帮助。因此,企业在管理会计人才方面不能过多地期望从外部挖据,需要从内部择优培养。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管理会计是一项顺应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理念,企业的经营决策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管理会计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会计人才是企业的核心战斗力,企业的进步需要财务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员转型。而要填补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缺口,需要高校、财务人员和企业三者共同努力:通过高校教育的转型能在源头上减少人力资源市场上过剩的财务会计人员,孕育出紧缺的管理会计人员,通过企业的支持和财务人员自身的努力,将市场上过剩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型为管理会计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优化社会人力资源配置,同时也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国旗.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现状研究[J].商业会计,2019(2).
[2]朱天治.浅议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会计审计,2018(36).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是促进国民经济和提高市场经济竞争力的基础保障。先进制造技术被看作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衡量指标,拥有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就掌握了激烈竞争中的主动权。但受我国基本国情影响,在此方面与国法发达国家对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实际生产中呈现组诸多不足。因此,我们对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研究进行深入研究,并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一切优越条件。笔者通过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各自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对其二者内在关系进行论述,并且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希望为我国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1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分析
在科技飛速发展推动下,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得以不断扩展与延伸,就目前来看,先进制造技术融合了互联网技术、电子技术以及新的管理理念等,整个制造流程更加快捷与迅速,生产质量得以明显提升。先进制造技术由系统管理、综合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工艺以及先进设计技术构成,这种构成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制造水平的高低。为此,从国情及行业实际出发我国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先进制造技术体系,涉及先进制造集成技术层、制造单元技术创新层以及先进制造技术层。其中先进制造技术层最为基础,包含清洁、低耗、高效以及优质基础知识制造技术,常用在钢铁焊接、锻造以及机械制造等过程中。制造单元技术创新层处于第二层,涉及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并行工程等。而先进制造集成技术层,包括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系统工程、新材料技术等,以更好的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机械制造工艺的重心是整个制造过程,为达到高产、高质以及高效目标,实现了信息流、物质流与传统制造工艺技术的融合,产生的工艺包括热处理工艺技术、机械物质表面处理工艺、机械处理与加工工艺等。
2先进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应用
2.1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于人类进行智能模拟,最终对于机械或者是其它领域进行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控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于机械等进行智能化控制,可以在遗传编程、信息图像、语言等各个方面进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第一,性价比高。我们以电气工程为例子进行具体说明。电气工程一方面在运行中需要对于大量的数据信息等进行计算,分析等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对于运行的过程进行有效化监控。应用以往的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而应用人工智能后,需要应用较小的成本,就能实现智能化控制与分析。第二,具有可靠性的特点。人工智能是在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形成的新型高端技术类型,可以在全过程控制中保障电气工程的安全。第三,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光纤、电缆、网络信息、计算机等众多领域的进步与发展,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有利于其进步与发展。我们将人工智能与原有的自动化生产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就形成了人工智能特点的新型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在机械制造流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合理化的应用。比如:对于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有效应用,使得系统通过分析、研究、判断、智能模拟、推理等众多手段的应用对于机械制造全过程进行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监控,有利于我们改进有关的应用方式、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进行科学处理,提高机械制造的工艺与水平,使其实现应有的价值。
2.2全面构建信息化先进机械制造技术与工艺平台
在实际的机械制造生产实践中,先进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的运用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庞大而复杂,随着制造业的发展,生产产品会更多样复杂,要在经济发展的洪流和时代变化的潮流中更好地促进制造行业水平的提升,就必须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全面构建信息化的平台,将机械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与信息化发展相结合,运用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与先进数控技术为机械制造技术与工艺提供一个有利于整合数据、加工信息、技术工艺资料的信息化平台,也可以运用类似于产品建模、工艺仿真、技术虚拟的信息化手段以提高制造加工精度和效率。
2.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资金投入力度会直接影响机械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的创新发展,因此政府要加大对此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要深入调研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制定有利于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研究与创新的制造业发展战略,政策激励技术人员和整个行业对技术的创新,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制造行业;同时,相关部门要鼓励机械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研究项目的开展,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
2.4培养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与机械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的突破性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要更广泛地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可以与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保持合作,企业提供项目研究资金,研究机构提供科研成果以促进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和一些职业院校可以开设机械制造相关专业,实行定点定向培养,为机械制造业输送更加专业的人才,这不仅是为促进机械制造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也是为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
3先进制造技术水平与机械制造工艺质量提高对策
3.1注重整合,加强创新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迅速,新的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涌现,在此基础之上产生了很多新的机械制造工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式,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应注重彼此间的融合,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技术及机械制造工艺生产效率。同时,我国还应重视在先进制造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方面的创新。创新不仅是机械制造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而且是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长远的重要保障。
3.2增加投入,加大扶持
基于此,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依托中国电子学会的专业研究团队,深入分析全球各国数字经济主要战略,调研走访在数字经济领域具备领先水平和突出能力的典型企业,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顶尖学者的最新观点,以及权威智库和知名战略咨询公司的公开成果,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做出十点研判,具体如下:
一、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
人类生产、生活及治理的数据基础和信息环境正在得到大幅加强和显著改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持续普及部署,智能终端和传感器加速应用渗透,人、机、物逐步交互融合,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各项活动已启动全面数字化进程,呈现出从被动到主动、从碎片到连续、从单一分离到综合协同的三大转变,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的海量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和潜力。数据已成为与资本和土地相并列的关键生产要素,被不断地分析、挖掘、加工和运用,价值持续得到提升、叠加和倍增,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提升,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新动能。
图1 新摩尔定律主导下2015-2035年全球数据总量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IDC,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二、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是首要战略任务
全球经济仍处于相对稳定的复苏阶段,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将继续作为主要增长点,在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中不断焕发新的动力。下一阶段,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相关战略会陆续深入实施,普遍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先进制造业作为重要举措,积极推进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业态结构到组织形态,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突破,持续催生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数字与实体深度交融、物质与信息耦合驱动的新型发展模式,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效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图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三、平台化、共享化引领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趋势
企业之间的竞争重心正从技术竞争、产品竞争、供应链竞争逐步演进为平台化的生态体系竞争,一批用户基数庞大、技术积累丰富、资金实力雄厚的行业领军企业已率先启动,通过提供开源系统、营造开放环境、促进跨界融合、变革组织架构、重塑商业模式、孵化创新团队等多种方式,持续构建完善资源集聚、合作共赢的生态格局。同时,飞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科技,高频泛在的在线社交,以及渐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为大量未能得到完全有效配置的资源提供了成本趋近于零的共享平台和渠道,吸引了共享者数量的指数级集聚,弱化了生产生活资料的“所有权”而强调“使用权”,逐步创造出新的供给和需求,促使共享经济快速兴起。
图3 共享经济行业渗透趋势
数据来源:罗兰贝格,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四、全球创新体系以开放协同为导向加快重塑
创新仍是推动经济数字化发展的源动力,受技术开源化和组织方式去中心化的双重作用,知识传播壁垒开始显著消除,创新研发成本持续大幅降低,创造发明速度明显加快,群体性、链条化、跨领域创新成果屡见不鲜,颠覆性、革命性创新与迭代式、渐进式创新相并行。创新主体、机制、流程和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不再受到既定的组织边界束缚,资源运作方式和成果转化方式更多地依托互联网展开,跨地域、多元化、高效率的众筹、众包、众创、众智平台不断涌现,凸显出全球开放、高度协同的创新特质,支撑构造以数据增值为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
图4 具有典型意义的开放式协同化创新平台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五、基础设施加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持续提升数据获取的量级和频率,不断丰富数据传输的渠道和方式,以及扩大数据存储空间,强化数据加工能力,创新数据使用能力,都是数字经济能够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万物互联和人机物共融将会成为网络架构的基本形态,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部署都面临着扩域增量、共享协作、智能升级的迫切需求。同时,电网、水利、公路、铁路、港口等传统基础设施也正在逐步开展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向着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交通、智能港口转型升级,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调度能力,支撑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5 基础设施加速转型升级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六、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延伸至信息空间
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传统产业纷纷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广泛深入。人类社会、物理世界的二元结构正在转变为人类社会、物理世界、信息空间的三元结构,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和博弈的重心逐步从土地、人力、机器的数量质量转移至数字化发展水平,从物理空间延展到信息空间,并将很快呈现出以信息空间的竞争和博弈为主导与引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格局。掌握信息空间核心竞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将在围绕新一轮国际分工态势展开的博弈中抢先占据价值链制高点。
图6 2016年主要国家数字经济规模
资料来源:《数字经济 迈向从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
七、数字技能和素养推动消费者能力升级
新兴的数字化产品、应用和服务大量涌现,已形成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不啻于是对消费者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需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能和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掘数据价值、使用数字化产品和享受数字化服务。消费者所具有的对数字化资源的获取、理解、处理和利用能力,将成为影响数字消费增长速率和水平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与效益。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将会愈益重视对公民数字素养的挖潜和培养,并将持续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上升到构建国家新兴战略竞争力的高度,作为推动数字消费、扩大内需市场、强化内生动能的重要举措。
图7 数字经济时代对公民素养提出新要求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八、社会福利水平依托数字化手段得到有效改善
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数字经济孕育、诞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及目标。大幅提升公共资源供给效率,显著增强公共服务效用,进一步推动教育、医疗、慈善等公共事业的便捷化、普惠化、均等化,是数字经济在创新变革生产方式、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之外的关键着力点和突破口。多种类型、多个领域的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被搭建,面向公众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互联网远程诊疗将成为高频次、低门槛、易得可选的常规医疗方式,并引入人工智能助手有效提升诊疗精准度,缓解全球性的医疗资源紧张难题。区块链技术将在慈善资金募集和捐赠过程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强化互信关系,减少交易成本,溯源资金去向,保障慈善事业的公正、透明、有效。
图8 数字化手段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九、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启动规划、建设和管理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扩张、功能升级和网络构建,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管理过程中广泛深入地推广应用,大量完整、连续、系统,具备一致性、关联性、价值性的城市数据将被持续获得,为构建与现实物理城市精准映射、智能交互、虚实融合的数字孪生城市提供了可行基础。全球一批形成技术、人才集聚发展,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较为突出,具备主动比特化条件的现代化城市将率先尝试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的同步规划,并逐渐上升为两者的同步建设和同步管理。为匹配真正海量数据的采取、传输、存储和计算,专门用于数字城市运行管理决策的系统级平台将得到持续的开发与完善,并逐渐形成可推广复制的标准体系。
图9 数字孪生城市功能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