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未来发展范文

时间:2023-08-25 09:11: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银行未来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银行未来发展

篇1

沿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中美投行在市场规模、经营模式、业务结构、竞争格局、监管模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发展路径比较

美国投资银行产生于19世纪,当时的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相互渗透,实行混业经营。1929年大萧条后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确立了分业经营体制,促成了华尔街投行模式的诞生。1980年以后,金融全球化使得混业经营再次成为一种趋势,但混业经营的发展并未改变美国投资银行的独立地位。特别是在1980年初至2007年间美国投资银行经历了迅速扩张,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美国投资银行业的格局彻底改变。随着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华尔街五大投行的破产、转型或被收购,盛极一时的华尔街独立投行模式宣告终结。

比较而言,中国证券公司发展历史很短,在经历了初创期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2002〜2004年期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多家证券公司纷纷倒闭或被行政接管,证券行业多年累积的风险集中爆发,证券行业面临严重的系统性危机。经过2004〜2007年间的综合治理,建立了以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的分类监管体系,优质证券公司得到政策支持做大做强,一批高风险证券公司被处置。券商步入全新的规范发展时期。券商的经营环境明显改善,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但是新问题、新矛盾也层出不穷。

市场规模比较

从市场规模来看,美国股票市场规模是我国的7倍,证券化率(股市市值/GDP)是我国的2倍,上市公司家数是我国的3.7倍(见表1),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与美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存在较大差距。

经营模式比较

美国投资银行采用集团化模式,业务多元化,利润来源多样化。在美国投行的利润来源中,经纪、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成为主体,基于资产证券化的衍生产品业务规模占一定比重。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施以后,以华尔街大投行为主体的投资银行以其雄厚的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服务体系优势,经过对一些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的并购整合,一跃成为庞大的“金融航母”。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大投行的规模和业务范围大幅收缩,但并未改变美国投行的多元化业务结构和混业、集团化的经营模式。

中国证券公司因受到分业经营的限制,业务种类少,核心利润来源于经纪和自营业务,资管、投行等中介性业务比重很低。在产品品种方面也存在结构失衡,股票、债券、基金发展不协调,衍生产品匮乏,缺少风险对冲产品。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大型券商并未形成像美国五大投行那样在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

监管模式比较

在监管方面,中美两国存在显著的差异。美国采用的是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制,即伞式监管与功能监管并行的模式;监管主体包括财政部在内的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各州的金融监管机构、交易所等,构成了复杂的多层次的监管体系。由于美国的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制中的监管主体较多,所以监管权力相对分散。而我国证券业则采用集中型分业监管体制,主要以国务院下属的央行、财政部和证监会为监管主体,并以强调资产流动性的净资本指标为核心进行监管,监管相对简单而且权利比较集中(见图1)。

次贷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美两种监管模式的利弊。美国全方位的监管模式,涉及金融行业各类主体的利益,其监督相对有效并且透明度高,而且监管往往从市场本身出发,问题的解决可以自下而上,有利于行业和业务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对金融创新和行业风险的监管却缺乏集中的权限,导致创新过度并演变为金融危机。而我国证券业的分业、集中式监管模式有利于行业的整体风险控制,尤其是净资本指标为核心的监管有效性显著。但这种监管模式的市场化程度低,创新往往自上而下进行。

行业竞争格局比较

美国投资银行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形成以超级投资银行为核心、中小投资银行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多层次格局。既有像花旗这样的“大型航母”,也有一些中等规模、侧重于区域或本土市场竞争为主的中小投行,同时还存在一些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小型投行。

我国证券行业集中度也较高,A类券商的各项指标占比都在60%以上。但由于我国证券公司采用分类监管模式:即根据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等指标将证券公司分为A、B、C三个等级,排名较后的券商其部分业务开展受限,业务结构更为单一(见表2)。因此,我国证券公司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低于美国。

抗风险能力比较

美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相对成熟,业务构成多元化、抗风险能力较强。但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激烈,导致投资银行过度创新与过度扩张,特别是大型投行严重依赖抵押融资和借款作为最主要的资金来源,通过使用杠杆化策略来提升盈利规模,净资产在资金来源中占比不到5%,最终引发系统性风险,成为次贷危机的原因之一。在2007年次贷危机大面积爆发之前,美国投行的杠杆率几乎多在24倍以上,瑞士银行更是超过60倍(见表3)。

而我国证券公司,抵押融资和长期借款并不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杠杆比率普遍较低。随着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完成,我国证券公司的抗风险的能力逐渐增强。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抗风险能力主要体现了行业内部的规范有序。在目前市场开放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业务结构单一和创新能力不足等表现出来的核心竞争力偏弱的问题是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

金融创新比较

市场化和自由化是美国投行在创新方面最显著的特征,而高度市场化下的激烈竞争又加快了创新的速度。即使在分业经营时期,美国投行在竞争压力之下一直尝试在法规和监管的边缘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资产证券化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就是美国投行创新的代表作。金融创新使得传统的股权与债权投融资工具之间的界限变得混淆模糊,投资产品的产权关系、风险和收益特征也越来越复杂多样,金融监管也越来越跟不上创新的步伐,二者之间的脱节日趋严重。

中国的资本市场起步晚、基础薄、竞争激烈程度相对较低,在金融创新上更多的是参照美欧的蓝本,因此,创新更加稳健,一般都是在管理层的方向指引下逐步尝试,如ETF,权证、集合理财业务都属于在政策指引下的“舶来品”。在创新业务的推广上,除了利润动机外,政策、舆论等因素也成为推动力量之一。从金融创新的程序来看,往往都是从学术界的研究开始,借鉴海外成功经验,在各方面条件成熟后,经管理层批准后才开始试点、推广。上述特征决定了中国投行在创新业务上的稳健立场。

中美投资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

次贷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发展趋势

从独立投行模式走向全能银行模式。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的破产、转型或被收购,标志着盛极一时的美国独立投行模式的淡去,也意味着自1930年以来分业经营体系的彻底瓦解,混业经营趋势将进一步增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混业经营之后,未来美国投资银行在严格的监管框架下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高效率和灵活性,当然全能银行模式也将使美国投行的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去杠杆化使杠杆比率结构性下降。高杠杆率是美国投行倒闭的罪魁祸首。金融危机的爆发从根本上改变了投资银行对高杠杆率的看法,加上监管趋严,投资银行纷纷通过降低融资融券规模、削减自营业务等方式大规模降低杠杆比率。目前,美国部分投资银行的“去杠杆化”过程已基本结束,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杠杆率已降至13到14倍。“去杠杆化”标志着美国投行杠杆比率结构性下降这一长期趋势的开始,但随着市场形势的稳定以及新商机的涌现,未来总体杠杆比率可能有所回升。

业务结构与营利模式将发生转变。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严重冲击了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模式。从目前来看,华尔街各家投行均在降低其自营交易业务的风险,本金交易与投资业务明显收缩,信贷资产证券化结构性产品如CMBS的规模将进一步萎缩。此外市值缩水导致资产管理规模下降,产品结构向低利润率产品倾斜,使得美国投行的资产管理业务也面临一定挑战。短期内,并购及承销业务将表现不佳。但这并非常态,未来投资银行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地位依然难以改变。总的来说,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以及传统低风险、增长稳定的业务将成为美国投行未来的主要收入来源。

公司治理结构中受行政干预的程度加大。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大投行的杠杆比率大幅下降,通过高杠杆化提升盈利的策略将改变,净资产占资金来源的比例必将上升。这导致在公司治理方面,管理层将更多地从稳健角度保护股东、债权人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另外由于美国政府在本轮危机中充当了担保、资产注入等救援者的角色,从而使得美国政府成为美国投行隐形的债权人和股东。因此,美国投行在未来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受行政干预的程度将会加大。

金融危机后大投行垄断格局将逐步削弱。美国投资银行业的规模经济特性决定了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危机的爆发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少数超大型金融机构的寡头垄断可能蕴涵更大的金融风险,而中小投资银行却体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因此从发展趋势看,防止金融企业的“超大型合并”有望成为美国投行竞争格局的引导方向。依据美国监管部门的思路,未来部分重新纳入国有控股的超大型投资银行存在分拆出售的可能性,大投行垄断的格局将逐步削弱,美国投行的竞争格局面临重构。

金融监管架构改革势在必行。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过去曾经被人们推崇的分散制约式的功能型监管体系在危机面前漏洞百出。未来美国投资银行的监管者将由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转变为美联储。美联储的监管职责将得到进一步扩展,其监管权力从商业银行扩展到投资银行及对冲基金等,监管理念也将从监管局部性风险向监管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转变。未来美国金融监管将逐步实现从分机构、分业监管向综合、跨业监管转变;监管导向也将从规则导向型向目标导向型转变,监管不再区分银行、保险、证券和期货几个行业,而是按照监管目标及风险类型的不同划分监管层次。

在经济复苏中开辟金融创新的新领域。危机并没有改变美国投行高度开放、高度市场化的本质特征,也不会改变美国投行业激烈竞争的格局。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美国投行必须找回应有的敏锐和开拓能力,在经济复苏和新经济领域中开辟金融创新的新领域,寻找新的收入来源。虽然目前无法预知下一个主要利润增长点,但美国投行开拓创新的百年史预示着新营利模式的形成是美国投行业的必然事件。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国内证券市场一度面临市值缩水、成交萎缩、筹资停滞等困难。而一直作为我国证券公司发展标杆的国际投行的纷纷倒下,更是带来许多宝贵的教训和有益的思考。

证券公司经营模式或向金融控股集团迈进。随着竞争的加剧,分业经营已成为我国证券公司做大做强的约束因素。从长远看来,国内证券公司的发展方向是成为适应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这不仅能健全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应对国外同行及国内其他金融机构对券商生存空间的挤压,还能有效地提高抗风险能力及业务和市场的开拓能力。目前已有部分大型优质证券公司如中信证券、银河证券正向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迈进。

券商业务结构将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以股权分置改革为核心的制度变革使得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来在经济持续增长、流动性充裕、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环境下,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相关制度变革循序推出,我国证券市场将步入稳步增长的黄金时期。同时,随着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日渐深入,不但传统业务规模将急速扩张,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也将大大拓展,业务结构将逐步完善,金融创新前景广阔,业务种类也将呈现多元化格局。

行业竞争有望形成差异化、专业化局面。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使我国证券公司逐步走上差异化和专业化的道路,证券公司将根据自身特色制订不同的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培育细分领域内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并购、投资咨询,或金融产品销售,从而寻找各自的发展空间。行业组织结构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优化,有利于证券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篇2

一、引言

自阿里巴巴推出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打造的一项增值服务--余额宝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余额宝作为投资理财的渠道,截止2014年2月份,其规模已超过5000多亿,用户也突破了1800万,收益率也一度超过6%。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益显现,以及政府鼓励民营资本银行的政策的出台,原有的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会有增加,负债业务的竞争力也将下降,资产托媒现象也越来越严重,2013年6月,商业银行普遍出现了流动性不足的问题,银行间的隔夜同业拆解利率一度超过30%,余额宝以及类余额宝类的理财产品也抢走了商业银行很多存款。因此,商业银行如果想要在以后的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就应该走出一条金融服务的创新道路。

二、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2007年,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此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一方面积极贯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受信贷利差收窄、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更加注重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推动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稳定增长。通过对2007年至2012年我国四大行中间业务占比进行分析,我们发现,2007年-2009年,我国四大行中间业务发展迅速,中间业务平均占比由14.45%增长到22.78%;2009年-2012年,中间业务占比基本稳定在23%左右。截至2012年,我国四大行中,中间业务占比最高的为中国银行(29.81%),占比最低的为农业银行(18.98%)。综合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虽然经历了2007年-2009年的快速发展,使得中间业务占比大幅提升,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金融创新业务发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仍然较低,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简述银行中间业务和OTO模式

电子商务已经是时代的趋势,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阿里巴巴的B2B模式,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天猫的B2C模式,以及淘宝网、拍拍网的C2C模式都已占据市场相当一部分的份额。这些在网络上可以买到的商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但是在网络上买不到的理发、美容、吃饭、沐足、旅游等服务类产品。由此可见,如果商业银行能够与这些商家建立合作关系,逐渐把商业银行从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盈利来源发展成为靠金融服务这一创新方式占据市场。

设想如果商业银行能够通过推出一张卡或者其他的方式,把金融业与服务业联系起来,那么银行或许可以走出由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的困境。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O2O模式

四、结论与启示

在银行从传统业务向中间业务转换的过程中可能有很多制约的因素导致商业银行转型效率低下的问题。根据本文提出的观点,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①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同时应建立银行间的监管模式,以及银行与合作商家之间的监管。因此在银行监督合作方面各方应该更加注重共同利益,通过签订双边合作协议这种正式的合约形式来保证监督合作有效执行。

②提升创新业务实施制度的质量,形成更强的契约精神。与此同时,应降低政府合约对银行合约能力的影响,避免对银行过度的利益输送。坚决抵制银行与合作商家因为中间业务的合作关系而使银行的表内业务受到不良影响。

③中间业务品种的创新需要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混业经营将为产品的创新提供平台,并能有效地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再次,建立良好的考核机制,鼓励员工的创新传统的考核机制只针对存贷款业务,为了更好地推进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必须完善考核机制,从制度上促进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虽然从总体上应该拓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并且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金融服务”之路,但是对于具体的商业银行来说,不应该盲目冒进。如果不具有强大的资金力量和运营团队支持,有可能会造成短期亏损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蒋逵 罗志华.《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路径研究》,《政策研究》 2013-10

[2] 陈敬民.《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国际金融》 2014-3

篇3

一、上海自贸区及其金融领域试点政策和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一)上海自贸区基本情况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设于上海市的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并将为上海带来十年发展红利①。上海自贸区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所选择的一个重要的经济试验田,对于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其中上海自贸区实施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金融市场方面实施了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二)利率市场化和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利率市场化其实在我国金融领域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1]。在我国十六大提出金融体制改革中就已经明确将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作为核心内容之一。且在去年我国出台政策开发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前两个月则正是开发贷款利率下限,就还差开发存款利率我国就彻底放开商业银行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但是对于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国内理论界普遍认为,利率市场化离中国还远。但是在9月底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利率市场化在上海自贸区实现的情况在金融界一片哗然的情况下,也将我国商业银行脱离利率管制之后如何发展的课题提上日程。

二、上海自贸区实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

(一)利差逐步缩小,银行利润下降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大难关就是放开存款利率管制,而存款利率管制可以说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命根子。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高达49万亿的低利率存款。一旦实施利率自由化,那么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就不是根据中国人民人民银行的文件,而是根据市场状况。我国储户现在的储蓄收益率是第一基准利率1.1倍的,这个数字第一时间上绝大多数国家,对于我国这种经济大国更是严重偏低。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在实施利率市场化之后,国家彻底放开存款利率管制,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出于市场竞争需要,存贷款的利差必然大幅度下降。利差下降对于主要依靠利差盈利的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意味着的就是利润下降。同时,利差下降虽然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融资,增加储蓄有所帮助,但是必然导致贷款利率上调,贷款额度减少,传统的贷款业务已经无法满足银行发展下效益需求,急需创新转型,开扩新的业务市场。

(二)竞争方式改变,竞争压力增加

在1996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是实现严格的国家管控制度。在传统的利率管控制度下,商业银行之间的金融产品定价权在国家手上,本身只能被动的接受,而在这种模式下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而是客户关系竞争,是银行形象竞争和营销模式竞争。竞争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价格竞争并没有涉及,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其实一直不大。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在我国上海自贸区的实施,预示着我国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真正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利率市场化不远了。利率市场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将金融产品定价权交给银行,那么银行之间必然围绕价格展开激烈的储蓄融资竞争和贷款利率竞争。对于储户而言,肯定是哪家银行利率高选择哪家,大中小企业贷款肯定选择利率低的银行。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行业竞争方式的改变,竞争压力呈几何倍数的增加。

(三)银行信用风险增大

利率管制的开放,也就是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对于银行而言利差减小和竞争方式的转变都是可预见的,但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信用风险却是隐性的。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因为存款利率固定,融资成本低,因此贷款业务收益高,但是一旦利率市场化,银行坐等存款,然后将钱贷给信用度高的大企业的日子将一去不返。为了增加盈利,银行必然会开拓对贷款需求更大的中小企业市场,但是风险和收益始终的成正比的。中小企业可以承受高利率获取贷款,反映的是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高风险性。可以预见,只要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以后为了抢占市场,开拓中小企业市场,那么信贷市场的贷款质量必然下降,银行的信用风险将增大。

三、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预测

(一)构建金融产品定价体系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利率管制一直在放松。但是对于上海自贸区实施的利率市场化,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太多经验。但是,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带来了正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市场化,想要更好的因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构建合理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因为,我国商业银行以前只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下文件通知定价就可以了,但是现在金融产品价格自主决定,那么如果存款利率低,将面临储户流失;存款利率过高,将导致贷款利率提升,贷款额度下降。要想很好的应对这个局面,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对我国金融市场有一个合理的把握,并以此为依据对自身的经营对象——金融产品进行定价。由此,我们可以预测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构建金融产品定价体系。

(二)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所谓利率风险就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但是利率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中不说一片空白也是差不多的。因为我国商业银行21世纪以前是完全不具备利率的管控能力,只能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来,最近几年金融体制改革利率管控虽然有所松动,但是都是小打小闹。因此,在商业银行的观念中,利率变动带来的损失和收益都是中央调控的结果,并且全国商业银行都差不多,给予客户的选择余地不大,利率风险的可怕并没有显现出来。利率市场化之后则不同,一旦利率变动幅度过大,或者变动方向错误,那么商业银行将面临严重的客户流失的情况,对商业银行造成严重的甚至毁灭性的打击。因此,通过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政策利率市场化,我们可以预测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重心之一将是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三)建设严格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虽然最近几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更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金融犯罪的事件还是时有发生,归根结底就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不够科学合理,经营理念没有彻底转变。在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或者是国家管控模式下并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是一旦上海自贸区的利率市场化试点成功,全国推广那么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参与到激励的国际金融行业竞争的话,我们商业银行只会被国家金融浪潮拍碎。因此,应对利率市场化和国家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商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仍将是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变革经营理念,建设严格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注释:

①百度百科.上海自贸区.http:///link?url=0DdujXAaUnoRPcqHAZSGV97qTrhsukw

EWC6ZQah1iQcH-meSXuC-bLDV7FzVO9ojFOINFX__AoBOOrmO8Iddwt0FheJSCf-U81mm5K

5OvmkmLTCrXMqI0WcfiqnL1z5N1FqdJxhW7HOx64brWDOP2K.

参考文献:

篇4

本文以此为目标,对未来几年股份制银行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其中有些趋势已经相当明朗,并开始付诸实践;有些则仅端倪初现,仍不清晰。我们所要做的,是以新的角度审视这些趋势,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些供同业的思路,以期对推动股份制银行改革发展有所裨益。

趋势之一:实施国际化改造

股份制银行在发展初期是以国有银行为参照系,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经营特色。与国有银行相比,在体制、机制、文化、理念和管理诸方面都形成了一定优势。

然而,当融进国际竞争的大潮后,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不得不承认,差距还非常之大。若希望在与外资银行的较量中不落下风,并在国内同业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就必须“取法乎上”,按照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标准和规范,对自身的管理体制、经营理念、风险控制、激励机制、创新能力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进行有计划的全面改造。

国际化改造的重点是引进外资和尽快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建成具有或接近国际经营管理水平的化商业银行。具体措施包括:

1.吸引外资入股。当前,各股份制银行都在公开的或秘密的然而都是紧锣密鼓地寻找外资合作伙伴,希望尽快引进国际知名商业银行入股,吸引国际基金管理公司和世界知名加盟,争取与最佳的国际银行集团结盟。从外资的角度看,他们进入市场,靠设立分支机构是一种缓慢而高成本的发展策略,通过参股股份制银行,利用现有的、员工和客户群体,可以很快实现盈利,并且投入少,也容易得到监管当局的批准和支持。加之股份制银行的包袱轻,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发达的中心城市,客户资源优良,与外资银行的市场定位基本吻合。双方合作,可以减少中资银行的竞争对手,降低竞争程度,尽快融人中国市场。从股份制银行角度看,则可利用外资银行雄厚的资本、丰富的市场经验、先进的经营理念,以及既有的技术和金融产品,优化资本结构,迅速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因此,双方利益相近,“兴趣”相投,一拍即合。所以,不难预测,未来5—10年,所有的股份制银行都可能成为中外合资银行,而外资所占比例也将呈不断升高之势,甚至不排除有一天,外资银行对部分股份制银行取得控股地位。

2.经营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华夏银行已聘请毕马威师事务所对自身经营管理进行了全面诊断,并针对与国际一流银行存在的差距,拟引进设计一套完整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移植和嫁接国外成功的决策体系、风险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体系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建立能充分适应完全开放的金融市场环境的经营管理体制。其他各行同样都把国际一流银行的模式和经验作为尽快缩小与外资银行差距的必由之路。

3.实施“引进来、送出去”的国际化人才工程。如聘请国际知名的银行专家担任独立董事、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引进有国外金融从业经验的优秀海外留学人员;将员工选派国外学习深造,以及接受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化大银行的技术援助和项目辅导等。

4.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要想实现国际化,就必须敢于主动进入国际市场。从长远目标看,股份制银行的发展方向无疑会是全球化银行,通过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扩展盈利空间,做到两条腿走路。但是,从近中期看,还会继续把主战场放在国内,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内竞争。因为股份制银行在国外知名度低,实力弱,国际竞争的经验不足,竞争力不强。所以,在走出国门时应采取谨慎的政策。并且,短期内的主要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以此为窗口,了解国际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利于国内参考,并积累海外发展的经验。目前,股份制银行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准备在国外特别是欧美设立办事处和分行,打开通往世界的“窗口”,而登陆香港则无疑是个必经的“桥头堡”,中信、光大、招商均在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以此作为海外发展战略的跳板。

5.开展业务合作。加强与国外银行业的相互业务,与国外银行建立战略同盟关系等是中外银行业合作的重要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国际化改造战略时,也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自身实际、经济金融体制和体制以及传统文化背景等因素,做到国际化改造与本土化相结合,办出自己的特色,避免水土不服。

趋势之二:向事业部制过渡

在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的条件下,与国际一流银行接轨的关键是管理体制——特别是组织架构的改革。

近年来,股份制银行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与传统的以内部管理为目的的设置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出特点是强调营销理念,并按这一逻辑,根据客户对象设置业务部门,如公司金融部门、个人金融部门、国际业务部门等,体现了以营销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但是,目前的组织架构仍以块块管理为核心,采取了功能型组织以及分散的区域性责任和控制模式。其基本特征包括:采取总行—分行—支行三级管理模式,每个管理层面的部门设置按照职能块划分,同时,上下级行之间实行部门对口管理;总行对分行的管理主要通过制定和下达政策的方式进行;分行在业务和管理上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分行行长直接向总行行长汇报;分支行是利润中心,营销职能分散在各家支行;实行授权管理,只有超越权限的业务才需上级行批准,或直接由上级行统一经营等。

客观地讲,实行块块管理,一方面是沿袭传统国有银行模式的结果,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在现阶段内外部环境下的一种合理选择。它适应了以下特定的约束条件:技术落后,通信手段不发达;金融产品单一,市场差异程度较小;缺乏总行统一的、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失真现象普遍,报表虚假,资料不全,可信程度低,只能主要依靠直接观察和经验判断风险;产品和服务存在同质性,不是以差异化的产品作为竞争手段,而主要依靠关系营销;在技术条件上,从总行无法做到对业务流程和具体人员的科学的绩效考核,必须依靠分支行就近管理和考核,以及总行经营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缺乏,还没有条件做到标准化、程序化、工厂化经营等。实行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迅速准确地作出反应;有利于调动分支行经营的积极性;有利于争取地方支持,促进业务在当地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分支行职员能够随时与顾客交流,熟悉客户情况的优势;同时,可以较清晰地分清各级行的责任,也使得总行对分支行的考核相对简便有效。因此,它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具有一定必然性、合理性。

但是,这仅是一种适应经济金融不发达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情况下的模式,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主要表现就是不能实现集约化管理和规模效应,不能适应高度竞争和金融自由化环境下的创新要求。同时,分散的管理在风险控制方面也暴露出明显不足。这是形成我国银行业低效率、高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这种管理模式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已被放弃,而代之以“条条管理”的事业部制。这种体制下,不仅在职能线上进行有效集中管理,而且在业务线上也实行集中管理。其业务系统一般分为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两条线,每条线又有许多具体的细分。一个业务部门就是一条战线,每条战线,都既有市场营销部门,又有后勤支持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既管负债,又管资产。在这种架构内,所有运行都真正贯彻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客户经理围着客户转,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横向服务;产品经理围着客户经理转,根据客户经理要求提供纵向服务;全行支持系统围着产品经理转,做到资源共享。部门内汇聚了主要的业务专业人才,分工细,专业强。集中管理的优势体现在,可以提高效率、控制风险、降低成本、统一形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集中力量加快金融创新,取得竞争优势。可见,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管理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事业部制将成为未来股份制银行主流的组织架构模式,这将是大势所趋。较理想的框架设计是:

1.建立以首席营运官、首席信息官、首席财务官为管理核心的事业部制管理架构;

2.总行管理部门高度精简,将银行管理部门重新组合,成立银行管理中心,行使集中管理的职能;

3.按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重组业务系统,作为利润中心,同时,整合人力资源、营销管理等主要职能部门,进行集中管理;

4.完善支持保障系统,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开发、后勤保障等部门作为事业部制的坚强后盾;

5.总行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控制通过部门来实现,分行的主要职责是开拓市场、吸收客户、服务客户,严格按照总行制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规划开展业务;

6.注意发挥分支行的地方优势。由块块管理转向条条管理,并不是削弱分支行的权利,搞“削藩”。恰恰相反,分支行由于职能更加明确和单纯,反而更能集中精力开展营销和为客户服务。

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变革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至少在短期内,尚不具备充分的条件。因此,各股份制银行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过渡方案。并且,将在建立统一数据库、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有所作为,逐步集中后台管理职能,并适当集中一部分前台营销职能,为最终转向事业部制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趋势之三:资本补充渠道正常化

资本金不足是制约股份制银行快速扩张的最大瓶颈。它使银行丧失了很多发展机遇。不仅设立分支机构遇到困难,正常业务发展也受到,受监管政策约束,甚至不得不萎缩资产业务,以削足适履,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股份制银行的资本金补充渠道目前只两个:一是增资扩股,其数量有限,且程序复杂,操作难度大;二是上市融资。借助资本市场,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正常的资本补充渠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银行都是上市公司,银行股在任何发达的股票市场都占很大比重,成为稳定股市、提升股市品质的重要因素,是标准的蓝筹股。正是由于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共同需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上市热不断升温。继深发展、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成功上市后,华夏银行等也纷纷提出上市申请。

但上市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并非任何一家股份制银行都符合上市的条件。上市之前,必须解决好一系列的:1、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若不上市,这一问题并不显得那么迫切,而要上市,完善治理结构就成了前提条件;2、不良贷款问题。不符合上市规定的不良贷款率最低标准,不能上市。如何在短时间内将不良贷款降下来,是拟上市银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3、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问题。上市公司必须实行“五级分类”标准,并按监管要求的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按这一要求,可能要把所有的历年积累填进去,甚至形成净资产减值,银行股东不仅无法分红,还要继续注入资金。这是股份制银行上市最难逾越的门槛,更是国有商业银行上市难以逾越的门槛。此外,还有资本金充足率问题、三年连续盈利问题、与自办实体脱钩问题、股东关联贷款的清理问题、风险集中度问题等等。每个问题的解决都不轻松。上市的过程也是整改的过程,越过上市“门槛”,既是迫使自己深化改革的过程,也是实现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升级的过程。

除国内A股市场外,一些股份制银行还把眼光盯在国外上市上,明确提出要在香港、纽约、伦敦等地上市的目标。特别是香港股市是概念股票海外上市的聚集地,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银行海外上市的首选。

海外上市不仅可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克服国内市场容量太小的缺陷,而且,股东的国际化,也有利于巩固其在海外的客户基础,把银行全面推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对于股份制银行的海外战略作用甚巨。同时,海外上市标准更严,要求更高,将强制股份制银行与国际接轨,对推动银行改革意义重大。

除了两个市场上市外,另一个可能的趋势是,符合条件的股份制银行还将被允许通过发行长期债券方式补充附属资本。同时,禁止职工持股的限制也有可能突破。因为只有鼓励员工持股,才能更有利于把利益与员工利益捆在一起,与此有关的员工持股计划、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措施才能得以大行其道。这在发达国家已成为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进而推动增长的重要措施。

趋势之四:向金融控股公司演变

关于分业和混业的争论由来已久。大部分股份制银行都经历过由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的演变。由于混业带来的严重的金融秩序混乱,1993年底,我国提出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1997年再次强调,并进行了整顿,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分业经营对于稳定金融形势、化解金融风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银行的经营范围过于狭窄,限制了金融创新,降低了银行盈利能力和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使之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英、日、美等国相继放弃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之后,国内要求混业经营的呼声再次高涨。但无论从金融业的资质,还是金融监管水平看,至少在短时间内,尚不具备混业经营的条件。匆忙推行混业经营很可能重蹈“一放就乱”的覆辙。只能在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前提下,采取一种渐变策略。

现在,界、监管当局和银行业普遍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比较可行的折衷形式。大部分股份制银行都提出要走“金融控股集团”的路子。其最基本的目标有三:一是实现范围经济效益,拓宽银行盈利空间,增强抗风险能力;二是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提高银行竞争力;三是利用控股公司“资本放大器”的功能,控制更大规模的资产,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会允许“集团混业、法人分业”的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并成为主导性的金融组织形式。

事实上,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由来已久,既有“中信模式”、“光大模式”,也有实业资本参股金融业的“山东电力模式”,但这还不是规范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未来的金融控股公司将采取一种更规范的形式。

1.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问题。应以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为理想模式,下属银行、证券、信托、期货等金融业经营子公司,各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经营不同的金融业务,分别受不同行业的监管部门监管。金融控股公司不再进行实业投资。

2.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问题。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来说,必须解决母子公司的关系问题。母公司的主要功能是监督管理,负责制定集团的发展战略,建立统一的信息处理中心,设计跨行业的金融高级产品。它不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但具有投资功能,负责收购、兼并、转让以及管理子公司的股权变动,对子公司则采取委派管理层等方式进行控制。子公司是一级法人,可以独立开展业务,但是重大人事、财务、收益、投资、风险监督等事宜要受母公司控制。

3.单一银行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过渡问题。从单一银行向金融控股公司过渡,首先要解决控股公司的资本金来源问题。可行的途径可能是将银行的资本金直接转化为控股公司的资本金,原来银行的股东全部升格为控股公司的股东,注册成立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然后由总公司控股银行公司。开始可以仅拥有一家银行公司,待条件成熟后,再通过自行组建或收购方式进入证券、保险等领域,实现跨行业经营。

4.“防火墙”与沟通管道问题。为保证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我们倾向于在子公司之间、各类金融业务之间分别设立一道制度性“防火墙”,以防范子公司之间违规经营,控制关联交易,防范金融风险。在此前提下,还要解决各子公司之间正常的沟通管道,既过滤风险,又发挥集团的作用,避免自缚手脚。否则,控股公司就失去了意义。这些管道包括:①符合法规政策要求的正常资金往来与交易;②利用统一的营业;③相互推荐客户;④开发具有适当交叉功能的金融创新产品;⑤在允许范围内的信息共享等等。这些管道的存在并不“分业经营”,但又架起了一座由分业向混业过渡的桥梁。随着监管能力的提高和经营行为的规范,这些管道会越来越宽,直至最终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混业经营。监管当局要做的是对这些管道进行设计和加以定性,确定在每一阶段,应放宽到什么程度。

5.监管当局的合作问题。在金融控股公司制度下,各子公司要受不同的行业监管,这无疑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为防止监管当局各自为政,出现监管真空,必须建立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机构,进行监管合作,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采取一些联合监管行动。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以便在实现混业经营后,形成统一的监管体制。

然而,即便将来政策上允许混业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存在,对一家具体的股份制银行来说,也不宜采取“同时出击,全面介入”的策略。不能为混业而混业,一切必须以安全和赚钱为前提。从英国等国家的混业经营实践看,由于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的经营文化不同,存在不兼容问题,结果导致经营失败,最后,被迫退出投资银行业,而把重点放在国内零售银行业上。他们成功的经验是,要集中精力形成自己的优势领域,采取战略联盟比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更为有效和安全。这一点值得国内银行业借鉴。

趋势之五:以购并实现低成本扩张

银行业发展不外乎纵向扩张和横向扩张两种形式。要实现跨跃式发展,购并重组乃是捷径之一。实践证明,世界上绝大部分“超级银行”都是通过资本运作和购并重组发展起来的。

我国银行业以往的购并重组许多是行政型购并,以防范金融风险为目的,有的甚至是“拉郎配”,效果不理想。

直到2000年国家允许股份制银行收购城市信用社后,才开始出现真正市场化的收购行为。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确定的股份制银行改革发展与监管目标中,提出鼓励包括股份制银行在内的中小金融机构按市场原则,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和业务联合,多种途径发展壮大。至此,银行购并的政策障碍才得以清除。

与行政型购并不同的是,市场化购并是经济主体之间的自愿行为,必须遵循“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公平公正、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因此,往往采取“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方式。

究竟是选择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还是选择购并的方式实现外延扩张,这要因行、因时、因对象而宜,也就是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决策的依据则是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看何者更符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何者的成本收益比较高。总体而言,股份制银行要在短期内快速扩张,购并重组是一条重要途径。

可以预期,未来的金融机构购并将频率更快、范围更广、规模更大、形式更多,将主要表现在:

1.收购业绩优良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特别是股份制银行购并城市商行有可能成为最普遍的形式。这是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一般规模不大,受资金、技术、地域等限制制约了市场竞争力,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迫切需要与机制更新、实力更强的股份制银行合作。而且,其规模大小也与股份制银行的购买能力相吻合,两者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因此,有可能成为股份制银行未来购并对象的首选。

2.跨行业收购。即由以股份制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控股公司收购、兼并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3.股份制银行之间的合并。在奉行“大即是美”的,银行业集中程度越来越高,为了迅速壮大规模,股份制银行之间有可能也基于共同目的走到一起。这样一夜之间就会实现规模的成倍扩张,迅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在购并形式上也将越来越呈现多样性。如全资现金收购、控股收购、股权互换等等。而收购重组后,可根据情况采取成立子公司、控股银行、成立分支机构以及在同城市设有机构时的吸收整编等多种灵活的形式。

目前,除了已进行的收购规模较小的城市信用社外,我们还没有更多的案例可循。因此,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仍然可以肯定,购并重组将带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课题。这些问题包括:

1.购并审批程序问题。由于金融业购并尚缺乏经验,监管当局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审批程序视同于设立分支机构,复杂而时间漫长,这对购并双方的经营都会构成一些影响。而国外的购并审批主要侧重于看是否会构成垄断,影响自由竞争。只要不构成垄断,批准程序非常快捷。因此,应制定统一的金融机构收购兼并条例,简化程序,依法审批。

2.资本金问题。现在的办法是按照新设立机构的方式,要求按被并购机构的等级,拨付实收资本金。分行级至少一个亿,异地支行5000万元,这对购并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全国性银行之间的购并,按这一办法将无法进行。对此,能否采取更灵活的政策,是一个值得的问题。

3.购并价格的确定问题。由于被并购对象大多不是上市公司,因此,企业的价值很难判断。现在一般采取净资产收购方式。经过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确定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然后按五级分类提足风险准备金后,收购价格。这对收购单位来说是一种最划算的方式,因为按这一标准,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大大缩水,甚至会出现负值。然而,在实际中往往会遇到被收购单位股东的反对。而在西方国家,企业的价格则主要看盈利能力,根据对企业盈利前景的估计,经协商达成一致价格。常用的定价包括市场法和收益现值法,预计这些方法在今后规范的购并活动中都可能出现。

4.人员处置安排问题。这是购并中比较棘手的难题。一般来说,如果被购并企业人员较少,素质较高,采取成建制接收方式即可,但被购并企业往往存在冗员,不得不采取裁员方式,这时,若处置不当就会影响购并的成败。西方国家银行在购并时,支付价款中相当部分用于支付员工遣散费,对此可资借鉴。

5.地方政府利益问题。在我国,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是,地方政府往往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的大股东,收购往往要触及其既得利益,不仅影响收益和税收,而且,地方政府还拥有很强的控制权和干预贷款等“隐性利益”,所以,与国外不同的是,地方政府在购并过程中将作为谈判一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态度往往具有决定性。如何给其适当的补偿,征得其同意,并继续对新成立的分支机构给予支持,是收购银行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