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基本常识范文

时间:2023-08-25 09:11: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辩论基本常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辩论基本常识

篇1

成本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大多数产品供过了求,造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产品需求多样化,顾客对产品质量也日益苛求;3、国际间分工合作日趋密切,竞争也趋于残酷激烈;4、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蔚然成风。以上外部环境的变化既要求企业的制造环境有别于往昔,也要求对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

一、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新制造环境具体包括:

1、弹性制造系统(FMS):是指使用机器人及电脑控制的材料处置系统,来结合各种独立的电脑程式机器工具进行生产,它有益于产品制造程序的弹性化。使用FMS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从事多样化产品的生产,解决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

2、电脑辅助设计(CAD)、电脑辅助工程(CAE)及电脑辅助制造(CAM)系统。电脑辅助系统,不但提高了电脑的功能,并且为厂商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使用电脑辅助系统可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3、制造资源规划(MRPⅡ):是指制造业所采用的电脑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流行的材料需求规划(MRPI)是MRPⅡ的前身。MRPⅡ有助于管理当局进行及时、有效的投资与生产经营决策。

4、电脑整合制造系统(CIM):是指以电脑为核心,结合FMS、CAD、CAE、CAM等所有新科技的系统,以形成自动化的制造程序,实现工厂无人化管理。

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如果继续使用,将造成:

(1)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因为在新制造环境下,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已经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从传统制造环境下的20%—40%降到了现在的不足5%。但制造费用剧增并多样化,其分摊标准如果只用人工小时已难于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

(2)成本控制可能产生及功能行为。传统成本会计,将预算与实际业绩编成差异报告,即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在新制造环境下,这一控制系统将产生反功能的行为。例如,为获得有利的效率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大量生产,造成存货的增加。另外,为获得有利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可能购买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进行大宗采购,造成质量问题或材料

库存积压等等。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美国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asting,ABC),ABC法在美、日和西欧诸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BC法就是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所有作业,如质量检验、机器维修和顾客服务等分配到产品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ABC法将制造费用按作业别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库中,然后分别成本库采用各自的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ABC法又发展为作业基础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简单地说,ABM就是以ABC法为基础,利用作业成本信息,帮助管理人员找出不增值但消耗资源的作业。ABC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也能够促使管理人员重新设计整个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以节省企业资源。

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大大促进了成本会计学科的发展并丰富了其内容。其中对成本会计系统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适时制(JustInTimeSystem,JIT)。是一种严格的需求带动生产制度,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紧密协调配合,原材料、零部队、产成品保质、保量并适时地送到后一加工(或销售)环节;其目的是使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等各类存贷保持在最低水平,尽可能实现“零存货”,以降低存货成本。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可能采用倒推成本法,就是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因为在采用JIT的企业,从收到原材料列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间大幅缩短,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使得传统的分批或分步成本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贷的必要性受到怀疑。由成本—效益原则,对少量的存货做详尽精确的追溯,无疑得不偿失。这样倒推成本法便应运而生。

2、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TQM是本世纪60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发展起来的,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TQ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的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TQM的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零缺陷”,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TQM对计量和报告员工业绩的会计来讲,就是产生了质量会计这一新学科。但由于提高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质量会计发展的重点就放在质量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上。一般认为质量成本由5大类构成:(1)预防成本;(2)检验成本;(3)内部失败成本;(4)外部失败成本;(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另外。在TQM情况下,会计人员绩效衡量标准包括了产品的可靠度、服务的及时性等促使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非货币性指标。

3、战略管理(StrategicManagement)所谓战略管理,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确保有效完成公司目标。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atManagement)的提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公司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战略成本管理所包括的范围,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包括3个方面:(1)价值链分析;(2)市场定位;(3)成本动因分析。每一方面都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4、基准管理(Benchmarkingmanagement)和持续改进(ContinuousImprovement)。管理方法的新趋势就是基准与持续改进的结合。所谓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活动;持续改进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地确定基准,而是持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日本丰田公司是贯彻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典型。基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和会计师们认识到降低成本要向本行业最好的公司学习,以同质产品的最低成本作为基准,了解自身与最优者的差距,并分析其原因,进而实行企业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TheCorporation)以增强竞争力。

5、限制理论(TheotyofCongtraints,TOC)。根据TOC,每个公司至少有一个瓶颈制约着它的发展,否则无论公司定下什么目标都会实现(如,利润最大化)。企业限制因素通常可分为资源、市场、政策、原材料和后勤5类。限制理论把企业看成一系列链状相连的过程,如果薄弱的联结处得到了加强,那么整个链也就得到了加强,但是如果加强了其它的联结处,整个链就不会得到加强。限制理论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是,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认识到,在有些情况下,不能一味强调降低成本和费用,要有逆向思维,要在企业的薄弱环节加大投入量,“为了省钱而花钱”。如果企业待解决的瓶颈是更新设备,引进新型设备会发生一笔较大的支出,但在今后设备使用期间,因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产出加上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的综合效益,可能抵补支出而有余,就总体而言,效益可有所增加,这也是“成本—效益”原则的另一种诠释。

6、目标管理(ObjectiveManagement)。按目标进行管理,要求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当确定总的奋斗目标,如利润总额、资全利润率等,并据以指导、组织、动员员工为完成企业总目标而努力。围绕这个总目标,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乃至每个人都应当制订自己的奋斗目标,如销售量目标、成本目标、技术目标等,并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以保证总目标的完成。实行目标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盲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目标管理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就是目标成本的制定、分解、控制和分析。我国的目标战术管理,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以上6种管理理论与方法我国都已不同程度地应用。但总体来说,我国的企业管理还比较落后,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落实到成本会计系统上,除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还差强人意外,像倒推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几乎无人问津。成本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根深才能叶茂,只有管理搞好了,成本会计才能得以革新与发展。

三、我们的对策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即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战略成本管理方兴未艾,以及目标成本的推广应用等等,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总结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1、加强成本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成本会计水平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2、成本会计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益(CostBenefit)、成本回避(CostAvoidance)思想。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标准。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成本只表现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至于这种耗费效益如何,却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一是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是投入减少快于产出减少为好,五是投入下降,产出上升为好。在实践中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势必挫伤企业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但却必要的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过去由于我们未能正确理解成本效益思想,导致有些企业在竞争中往往注重采用低成本战略,而忽视采用差异化战略。因为企业投产新型差异化产品,从短期看往往开支较大,但实际上这些新型差异化产品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得到更高的成本效益。所以,为未来增效而正视树立成本效益思想,有利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

成本回避的核心是要求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使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向预防性方向发展。我国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范围上看局限于生产领域;从内容上看局限于制造成本;从时效上看局限于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成本回避将降低成本视野重点转移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以及采购、制造、销售和使用阶段;从内容上着,扩大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者成本(开发设计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营销成本)和消费者成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废弃处置成本);从时效上看要求防患于未然,进行事前成本控制。总之,成本回避立足于早期回避可以避免发生的成本。我国成本会计的改革应构思成本回避的具体方法,并力求在实践中应用。

现代成本会计的7个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它同成本会计其他职能是密切联系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毋庸置疑,现代成本会计职能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职能。在行为科学逐渐受到重视的今日,企业应把激励贯彻始终,其核心是创造一种适当的激励环境,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共同致力于整体目标的实现。

3、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是当务之急,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提。但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一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采购、营销、人事、财会等子系统互相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因此,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将会计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入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算化的应用,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4、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生机勃勃的学科。特别是随着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例如适合我国当前多数企业实际需要的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和近十几年孕育的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对此,我们应结合国情和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总之,为了完善发展我国的成本会计,借鉴西方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种学习要有创新,而创新只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从而探索并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成本会计体系。

5、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篇2

一、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1.教学准备策略

(1)制订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

①确定培训目的。培训内容通常包含基本常识与基础技术两个部分,需要学员掌握这两个部分,结束了对学员教授常识的工作。②确定在学员的整体常识系统中的位置。它属于题目与形态的全部衔接,相近科目有关常识之间的联系。③清楚且在正常生活中应用该课的东西。在培训策划中展现课本的常识和生活试验,意在激起学员的研习兴致,调动学员研习的踊跃性与自主参加性。

(2)创设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策略

老师应擅长创建情形,掌控技术建造研习情境。在教学中要搜集生活中相关事情的记载,特别要注意研习环境的起始状态。处理这种事能吸引学员的专注力,激励他们踊跃思考,但也务必要确保事情的合理性。鉴于培训的内部要求,对此类记载实行适宜的更改、划段、排列次序、删除减少、增加补充、留言、反复、暂时停下、比较等处置。环境的创建须以培训行动为内部要求,和很多培训办法相一致,务必选取和学员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员可以应用电脑去处理平常难题,对他们的研习与生活供应便利,体验到电脑的巨大功用,由此激起学员研习信息技能的愿望。

(3)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丰富的课程资源对开展高效率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①依托教材和配套光盘素材资源。每本的课本均附带有关的材料光碟。光碟中的材料和教授章节形态是相互照应的。老师要充分应用光碟中的材料实施教授行动。由于光碟中的材料通常活泼具体,较之课本极易引起学员的专注力,提升学员的研习兴致,由此极佳地实现教授目标。

②利用网络资源。因特网技能的开发让大家能够十分便捷地取得极多信息与资料。信息技能老师应当充足应用因特网的大量资料,凭借自身的优点,参照教授形态搜集对应的教授资料,像文本,图像,视频,动画,丰饶教授行动。给教授供应鲜活的,能够提升学员的兴致的课时资料。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信息技能教授中的分阶教授的办法,要符合差别阶层学员的研习需求,以提升教授速率,以提升教授成效。由于家庭环境的差别,对电脑熟悉水平的差别等部分的缘由,学员在信息技能的基础常识与基础技术上出现差别。学员在研习兴致上还出现差别,部分学员是电脑迷,然部分学员在电脑研习上采取无关紧要的立场,乃至部分学员由于多类原由讨厌研习信息技能科目。

2.有效课堂管理策略

(1)正面强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

在正常教学中,学员把实行加强培训,一个科学的惯例性反馈的产生,让学员对教师的加强在脑海中产生,获得教师的信息能够潜意识地将专注力带进教室。老师能够“习惯”,经过在讲堂上应用日常教授手法加强学员的培训,使学员在讲堂产生优秀惯例,确定自身应当处理的。

(2)建立民主、规范的课堂秩序

讲堂经管须重视创造和睦、温暖的研习气氛,奋力创建与彼此扶持,在感情教授中踊跃参加,进而产生彼此依赖、彼此影响的细观环境讲堂。老师须让讲堂研习行径具备可操作性,须制订切实可行的规范。实行中应坚定平等、正直、信誉准则,此外应注重个别不同,老师应言传身教,创建一些好典范,以防止对学员的身体与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的应用

1.运用情趣化的语言激活课堂气氛

信息技能在课堂教授中,部分操纵务必经过老师的演示来向学员教授。因为学员数目极多,想让所有学生均关注到教师的教课十分困难。所以,我在教授行动中,特别注重用趣味性的言语激起学员的研习兴致。

2.启发想象,唤起创新欲望

老师在讲堂教授中,应塑造轻松、踊跃、探寻的讲堂气氛,鼓舞学员建立“尝试创新”的认知,重申在讲堂上唯有勇于参加便是胜利。像在教授五年级课本策划《航天小专家》神舟号图片插入时,我首要对学员指出疑惑:多份图片一齐插入能够吗?学员经过试验胜利了,觉得极开心。然而学员创作出来的示范文稿很单调,革新得少,在创作进程中,学生之间也极少讨论和辩论。我细心查阅学员作业,把有闪光点的作业经过电子教室示范给他们看,且让大家再构思,又让别的学生提出看法,之后大家一同尝试。数次之后,学员的构思宽阔了,还喜欢自主试验了,一幅幅各不相同的画面也展示出来了。

篇3

二、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在法治社会中,是否知法懂法,有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的一项基本标准。若对一些问题学生不加以管束,往往会产生问题成堆、积重难返等较为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学校法制教育所具有的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人才以及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等特有功能,奠定了它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利用学校教育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这也是现代学校对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应尽的法律责任,因此学校要全方位制定好法制教育的措施。

三、加强校园法制教育的措施

(一)针对技工院校学生厌学的特点

在学校教育的方法上,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提高上课时学生参与的热情,积极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到寓教于乐。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列举社会治安、学生违纪、青少年犯罪等与青少年联系密切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法律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教会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剖析违法犯罪原因。同时,课堂教学还可结合演讲、小组讨论、辩论、知识竞赛等形式,多让学生参与,加强与实践的联系。

(二)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建立法制教育的实践基地。

一方面,学校应该在每学期新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法制教育知识普及,使学生明确各种基本常识。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并请少管所的犯罪少年现身说法,同时组织学生收看中央和地方电视台举办的法制专题节目,或者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进行环保宣传、维护交通秩序等,这些活动能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并加深对国家法律规范的理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培养。

提高教师队伍是搞好高校法制教育的关键。教师的为人处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除了培养教师要有深厚的知识,还必须要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带好头,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16)02-0118-03

社会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是一门调查、分析、研究社会的综合性学科,是社会历史与现实社会相统一的学问,社会学类的课程既注重社会学理论知识,也重视社会调查方法。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社会,同样也离不开观察和认识社会的理念及方法,在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综合教育体系中,开发和建设社会学类的课程,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干预社会的素质提升。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便是这样一门既涵盖性别、种族、阶层、年龄等议题,集合人类、环境、政策、时代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又融汇诸多生活化知识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建设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扮演着不同寻常的角色。

一、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定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既是风险凸显矛盾叠加的特殊时期,又是社会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的时期,立足社会学的立场,积极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树立他们牢靠的参与意识、公正意识、批判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社会学与生活”这门课程的题中应有之意。“社会学与生活”课程旨在将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融合到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中,将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与大学生的生活和经历紧密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视野,拓展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指导学生运用社会学理论批判性地看待社会以及他们自己的生活传统。该课程帮助学生训练一种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独树一帜的“社会学的想象力”(sociologicalimagination)[1],通过这种想象力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了解、思考专业,改变学习的态度和思路,实现学习的主动性。“社会学”不仅是个名词,更是个动词,通过社会学这个动词来帮助学生洞悉社会生活的“全景”,深刻理解“我们为什么会照我们像的那样去想”和“我们为什么会照我们做的那样去做”的答案[2]。通过社会学思维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反思自我、认识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培养起愿意为社会服务并极富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

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理念

1.常识性知识传授与社会学素养的深度共契

当前大学生观察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总体来讲还是比较欠缺的,在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大学生更需要这方面的功课。“社会学与生活”旨在强化和训练学生主动观察社会的能力,在给学生传授社会学常识或知识的同时,注重强调社会学的视角和社会调查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提供社会学的思维和技能。社会学“与其说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社会知识理论体系,毋宁说社会学给普通大众提供了认识社会的基本常识。”[3]“社会学与生活”课堂教学内容的传授紧紧围绕自我与社会的社会学大观念、社会生活的象征意义、与我们生活世界紧密相关的教育、就业、信仰等基本常识展开,同时也详细讲解用来分析当下社会现实的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固化、社会冲突、社会失范、社会变迁的社会学基本概念以及概念性知识,这些概念将成为大学生阅读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利器。

2.社会学思维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有效对接

“社会学与生活”的课程内容必然立足当下中国社会现实,贴近日常生活,问题的探讨更为社会化、生活化。社会学是一条在常识之外寻求日常生活心仪的自由之旅,社会学是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差异性后果的系统研究,我们在社会机构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着我们对资源的获取,也决定着我们能否做出切实可行的选择[2]10。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将主动把课程教授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话题结合起来,通过丰富详实、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来解读晦涩难懂的概念,比如用大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电影作品来分析社会时尚的发展潮流,联系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恋爱、网络游戏、十一黄金周、自驾游等话题来理解消费社会的基本样态,利用已有研究的蚁族、工蜂等概念来思考大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规划等。总之,只有生活地的来讲授社会学的知识,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且教师讲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快乐,通过这种潜移默化,幻化深邃的理论于无形的具体生活中,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社会学知识传递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活化问题的探讨,并不是要将社会学知识碎片化,而是要有意识地渗透社会学专业的理论和方法的视野,既考虑社会学学科的特色,也兼顾教学对象非社会学的专业性。通过问题的探讨实现社会学思维与现实社会生活的有效对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的接地气。

三、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实践

1.教学内容的筛定

“社会学与生活”课程不同于作为专业课的“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在展示社会学学科独特视角的同时,也需要展示其学术特征,肩负着从学理上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帮助人们探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重任。而“社会学与生活”既考虑社会学视野中的生活,也考虑生活中的社会学,尽可能地将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或常识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课程内容始终能够触及他们对当下社会的认知,这样就更直接地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来分析评判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学与生活”教学内容的筛定也不例外,需要综合宏观与微观社会学的基本见解:“我们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社会的创造者”。既要解释社会的现实问题,也要评判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既要引导大学生凭自己的趣味嗅觉发现社会问题,也要引导大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在当下中国,社会活力的激发、社会资源的配置、社会公平正义以及社会秩序的实现,都是生活中的社会学或者是社会学视野下的生活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初步确定了社会学总论、社会、社会文化、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基本内容,保证这些社会学知识的传授可以促成大学生社会生活意识的提升。社会学的概念、理论是对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生活的总结概括,因此,以我国社会生活为基础,提炼出解读与指导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概念、理论、方法,才是中国社会学界最重要的任务。[4]在社会学的课堂上有意识地穿插讲授社会学的发展史与当下我国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巨变的互构也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2.教学方式的探索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生命线,要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5]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一定要跳出过于系统、过于专业、甚至过于死板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视频或影视剪辑,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现象的敏锐性和敏感度。采取联合授课的方式,杜绝单一思维的“满堂灌”。一般的课程教学都是一位教师从一而终,当然这能够保证教学逻辑的严密性和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但是这也损害了教学思维的多元性和教学思路的多样性。由于“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定位在于文化素质教育这个层面,所以尝试两位教师的联合授课,突破了单一教师的思维局限。既创新了课堂教学要素,也活跃课堂氛围,很好地实践了社会学的思维和社会学的想象力。采取课堂辩论或讨论,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的教学模式,吸引了大量的教师投身其中,笔者也不例外,充分运用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通过知识的联动建构效应和学习的群体效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的课堂辩论或讨论提前布置一个主题,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做好事先准备,在课堂上唇枪舌战,辨明真理。同时,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进一步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实践证明,这种社会学视角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大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3.考核形式的尝试

正是因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考核方式要以能力评定为目标,课程结课采取“嘴皮子”和“笔杆子”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探索将学生的整个动态学习过程纳入到考核中来,加大平时成绩的占比,教师认真评判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日常学习中的态度、资料的收集、课堂的讨论、发言的水平、知识的理解等“嘴皮子”功夫,肯定并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大胆思考,敢于表达。同时最后的结课考试采取开卷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学理念和方法的能力,重在考察“笔杆子”能力,将“嘴皮子”与“笔杆子”能力的考察通过一比一的比例集中体现在总评成绩中。

四、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的“社会学与生活”课程教学启示

笔者经过两轮的课堂教学实践,对于“社会学与生活”课程本身、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建设、工科院校通识课程体系改革等三个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希冀能产生现实的积极影响。

1.社会学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再认识

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旨在通过学习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形成独特的思维视角,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现象,理性地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增促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社会学的内容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应该让社会学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个体只有准确地理解社会,才能更好地打造幸福生活,也只有个体良好的生活态势,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只有生活化的社会学知识传授才能更为有效地对接现实的社会生活,才能更好地锻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公民,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添砖加瓦。

2.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建设的再思考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社会学需要将社会学知识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将学生单纯的理论性学习向实践性学习转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教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能力,真正地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应以“应用”为主线,灵活运用参与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学用结合的有效路径。社会学知识的讲授结合现实更多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浓一些,但是教学也不能将理论基础抛之脑后,既要把社会学知识介绍给学生,还要让学生理解社会学学科的价值所在,还要让他们从中悟道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分析问题的视角,进而转化为清醒地审视和思考自己当下生活境遇的能力,增强适应并改变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工科见长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再评判

当代社会结构复杂多变、风险丛生、矛盾凸显,刚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必要系统学习社会学基本知识,夯实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工科见长院校不管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都要走向社会,但是,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入门课程“社会学”也理所应当进入通识必修课程,而不仅仅是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列入选修课程,然而工科见长的院校似乎并未认识到此课程的重要性,这一点与许多发达国家有差距,也与国内诸多综合性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也有差距。希望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让社会学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为他们理想地融入社会立地生根。

[参考文献]

[1][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郑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美]乔恩•威特.社会学的邀请[M].林聚任,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甘雪慧.高校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理念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9).

篇5

新教材所选内容覆盖面广,体裁各异,而且有些课文的写作时间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如何让学生消除时空的障碍顺利理解文章内容呢?我的做法是,首先从作者和背景入手。如在学习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我就先给学生们介绍了艾青的生平,让他们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有了这些资料做铺垫,学生对该诗就有了深层的思考和体会,也很容易感受诗里“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所表达出来的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二、利用曲折情节感人

课标中对学生的小说学习的要求是: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但是课本里面节选的情节往往比较简单,单凭这些内容不仅很难全面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不能充分反映原作的真正精彩之处,这样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进行小说教学时,我就对课文本身加以拓展,让学生在了解更为生动情节的基础上,掌握内容。如在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以林冲为中心,重点介绍了他前后的有关经历:岳庙烧香、樊楼饮酒、误入白虎堂、发配沧州、野猪林得救、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以致最后被逼上梁山。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着充满江湖豪情的侠义故事,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人物活动轨迹和性格变化的背景,等到梳理情节、分析人物时,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林冲由心存幻想、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最后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及过程,也对封建社会“”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体会。

三、利用优美朗读熏陶

中国古典诗歌是文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短小精悍,节奏感强而且含蓄典雅,承载了古典文化的精髓。好的诗歌不仅能给人以美感,还能陶冶人的情操。朗读是体验诗歌美的第一步。学习《长相思》时,我指导学生先从读开始,在朗x中感知、感受、感悟。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读出“味道”与“感觉”,读出了“征程”的画面与“故国”的情景。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语言美,理解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受到了美的熏陶,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四、利用逼真场景感染

篇6

一、进行科学有效的形体训练,以提高学生基本专业素养

教师不能因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部分学生不具备舞蹈专业学生的良好形体素质,就完全放弃了对他们进行形体训练。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激发他们对舞蹈的求知欲,形体训练是培养舞蹈人才具有基本肢体表现能力的开端。事实上,适量而科学的形体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十分必要和有效。

实践证明,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形体训练不能照搬高等舞蹈专业院校“舞蹈基训课”中的压腿、踢腿、下腰等软开度内容,而应更多地以学生的体态美的塑造,以及从多学科、多方位的角度去构建课程内容。在形体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舒展而优美的基本体态练习,甚至简化的芭蕾基训和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肢体动作作为基本的训练内容。此外,日常生活中的站立行走坐卧,基本的体态举止也都可纳入训练的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才去有区别的分组教学,教学目标因人而异,课程的难度适当、进度适宜。通过易学易练的舞蹈形体训练,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形体变得均匀协调,举止优雅端庄,学生不仅由原来的自然身体形态转变为初步具备了舞蹈表演所需要的身体能力和基本素质,而且自卑的心理也日渐克服,自信心日益提升,学习兴趣也越来越高涨。

二、依据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实际按需施教

在大量的舞蹈教材中遴选出最适合学生发展和未来需求的内容,往往让每一位老师都破费心思。何为适合?满足社会需求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学是最优的教学。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舞蹈素材的选取不能只是秉承舞蹈艺术院校中“以经典作品为导向”的传统模式,而更应注重实用性、针对性,应“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据调查,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中80%以上学生的就业方向是中小学、少年宫以及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工作。据此,多年来许多舞蹈工作者本着这样的理念,积极进行舞蹈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和积累了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同时又易学活用的舞蹈教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选取富有日常生活情趣的舞蹈教材,特别是学生们熟知的人与物,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

2.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以镜促知,由镜生情,使学生对情绪感知准确、理解深刻,对情感的表达真实逼真,同时注意不让学生因感到难度过大而产生挫折感,注意保护学生学习舞蹈的主动性;

3.在教学中可以插入一些民族舞蹈元素,并启发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编,加以拓展。

三、融合于多门艺术的综合性实践训练活动,培养表现力和创造力

舞蹈编创是一个系统工程,将涉及服饰搭配、化妆造型、布景设计、道具选择和灯光调试等内容,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舞蹈艺术的综合把控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舞蹈作品的文学内涵、舞台效果、音乐特征等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使学生对舞蹈艺术形成完整的认识。

整体教学设计可以有多种方案。比如我们选择群舞的形式来创编,作品表现一个山野娃子在校外窥视学生读书的场景,并以此角度展现校园生活和激发学生珍惜读书学习的主题。根据这样的立意在服装、灯光、道具等方面也提出了编创要求。

1.基本按照校园生活设计舞蹈。如同学歌唱的声音、敲击电脑键盘的声音以及课后的辩论声,等等,都可成为音乐要素。服饰基本是学生日常装束,只是在某些特别时刻做了一些灯光的处理。

2.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校园的每一天都将在分秒中悄然逝去,光阴如梭,只争朝夕,以童年、少年、中年等几个人生阶段来构思。相应地在服饰、妆容和布景道具方面也加入了相应的变化。音乐也可以采用具有人生各阶段标志性的音乐素材,如儿歌或《夕阳红》等串接而成。期间,还可在万籁寂静的音乐氛围中时而出来朗朗读书声,间杂着遥远的钟声,以此为作品的意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这样逐一的分析、讲解,学生开始感到豁然开朗,对舞蹈的各环节有了整体的把握。

四、增设编导编舞及相关技法,培养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

基本的舞蹈编创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也是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目标之一。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应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中增加“编舞与相关技法”训练,分别从队形设计、对音乐的把握以及舞台驾驭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基本理论常识的教学以“够用为度”。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简要介绍舞台方位的基本常识和常见的队形调度,深浅繁简以“够用为度”。

2.强化学生对音乐整体结构的认知和把握能力。舞蹈离不开音乐的渲染与烘托,恰当地理解和运用音乐对舞蹈编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舞蹈中的音乐,学生在注重音响风貌的同时,对音乐的结构也应该做到了如指掌,仅仅停留在性感层面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如这段音乐由几个段落组成?段与段之间有怎样的区别?每段包含几个乐句?音乐的节拍律动有什么特征?音乐中哪些部分重在抒情,哪些重点在描摹人物的心理?哪些更突出节奏特点,等等。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对舞蹈音乐的领悟与表现。

3.注重舞蹈语汇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舞蹈音乐表象,完善其认知结构。能力发展离不开知识积累。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相关艺术门类的演艺活动汲取养分,丰富学生的音乐舞蹈表象,以提高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

4.坚持工学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这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坚持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程实习、毕业演出、舞蹈比赛、公益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等途径,让学生岗位练兵,在用中学、学中用,既服务于社会,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舞蹈课教学,可谓老课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好教学研究,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让我们共同为这一学科的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篇7

词语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主要靠学生平时的日积月累。复习时,可让学生把课文中有注释的词语看一看,有重点地记一记,做些积累;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揣摩、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相近词语在用法上的细微差别。句子的考查,往往会以语言表达的方式出现。复习时要注意对所涉及的修改病句、修辞运用、变换句式、常见应用文的基本常识等知识的复习。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可能会将一些灵活、开放、难度不小的仿写、根据语境或其他要求进行表述的题目放在附加题中。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考查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分析。对此,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教材,广泛阅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综合性学习的考查,不会仅仅联系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来考查,而是会更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

二、以“教材”为主,以“学生”为本,强化基础知识复习

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少量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以求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另外,教师还应面向学生的“全体性”,不能只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因人分层分类分要求去训练,尤其是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优等生可“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加强学生对字的音形、义,词的遣词造句,句的理解与运用,语言的实际运用,古诗文的积累等方面的把关训练。

三、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改变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办刊、演出、辩论等,在各种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还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取研究问题,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今年的中考说明和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在今后的复习中要注意教给学生有关自主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落实,教学活动中要重内容,不要重形式。在名著的复习方面要注重名著阅读,在日常学习中制订阅读计划,真正增加自己的名著阅读量,开阔视野,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四、现代文阅读方面要摒弃急功近利思想

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教学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少做题,丰富知识,扩大见闻,要深入研究教材,不脱离教材;既要善于利用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开发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注重课内知识的掌握,吃透教材。阅读教学一定要扎扎实实,拓展到课外。规范文体教学,规范答题。注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准确把握文章要旨,回答问题时须观点明确,注重从文章的关键语句中挖掘信息,提炼出准确的答案。注重对文本的解读,即整体感知、对语言或形象的品味。

五、作文训练是重中之重,更要有侧重点

篇8

1多模态理论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多模态话语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内外关于多模态话语的研究现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研究体系,也被广泛地运用于语言教学、影视戏剧等领域。在多模态话语理论对语言教学的指导作用方面,GuntherKress&TheovanLeeuwen[1]、Royce,T.&Bowercher,W.[2]等探讨了多模态教学与现代媒体技术的关系。国内则经历了理论研究和在教学应用研究两个阶段。李战子[3]、胡壮鳞[4]等学者对多模态理论做了相关研究。

1.2多模态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应用已涉及外语教学、教材研究及网络语篇等,学者们探讨了多模态理论对英语其他课程如翻译、英美文学等课程教学上的运用。综其国内外学者对多模态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可以看出: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语篇世界日趋多模态化,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但在西方文化相关课程的多模态教学探索上,谈到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单纯强调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而多模态理论在《西方文化》课程的运用可更系统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2《西方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语专业必修课程,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课程内容丰富,课时较少,难以全面覆盖西方文化的全部内容;二、传统的西方文化教学方法以填鸭式为主,照搬书本,配以简单的PPT展示,让学生恹恹欲睡;三、教材名目繁多,包罗万象,跨度长、难度大,学生难以抉择且不易把握其中的精髓,以致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多模态理论在西方文化课程中的运用

3.1教学资料

西方文化类的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和它课程本身的性质是分不开的。英语语言教学者和学习者基本都能意识到学习西方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但很多院校只开设了《英美国家概况》课程,这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而多模态的运用可以丰富教学资料的选择和运用,有利促进西方文化类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因多模态是涵盖文字、声音、图像等的一种技术手段,可让教师不只拘泥于某一种教材的使用,改变传统生硬的以文字为主的讲解方式,借助网络资料,可用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或其他影像资料代替单一的书本,例如,关于古罗马文化,授课者可准备BBC相关的纪录片;或用图片和音频材料展现启蒙运动的建筑和艺术等成果。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将学生从枯燥的课堂讲解中解救出来,还能让老师节省大量的时间研读和梳理相对复杂而无头绪的章节,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将要传达的授课信息输入给学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2教学设计

在西方文化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改掉满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做每个章节或小到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时,笔者根据授课内容和特点,采用不用的模块教学,例如,在“犹太文化”这一部分,课堂讲解只占小部分,犹太历史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观看,犹太教的教义让学生讨论并和其他宗教的教义进行对比,圣经小故事由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形式的讲演,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全方面地了解到犹太文化的厚度和深度。而在“文艺复兴”莎士比亚这部分的内容时,要求学生上课前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并对他的作品做限时展示,于是,在课堂上就有PPT展示、诗歌音频、剧本配音还有小说片断的表演等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整个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而不再是学生只带着耳朵来听的沉闷情景。

3.3学习方式

目前,发展迅速的互联网为学生查阅各种资料提供了有利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只靠课堂讲解无法实现的效果。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章节的背景资料,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庞大的网络数据库里寻找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课堂上,学生可结合网络资源,将课前充分预习或准备的进行展示和表演,可以给其他学生视听功能的冲击,为理解课堂内容提供了更多的方式。

3.4考核方式

西方文化课程是一门相对复杂的课程,不仅包括对一些常识的基本介绍,还包含西方历史上各个领域的变化和发展,其丰富内容大大加大了考核的难度,并且单一的考核方式行不通,因为单纯地考查学生对某一基本概念的记忆毫无意义,学生会考完即忘。试卷这种考核方式已不适用于在多模态框架内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概念记忆或者判断对错等这些题型只局限于检测基本常识记牢与否,并不能全面检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结合多模态的教学,笔者在考核学生时一般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四成,期末成绩占六成。平时成绩是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得出的,不是简单的几次书面作业成绩总和的平均分,期末成绩也不仅仅是书面考试,包括学生参与讨论、配音、辩论、表演等方面,而是通过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来考察学生对西方文化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掌握程度,减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压力,更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精髓的理解。因此,从多模态的视角对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西方文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可拓宽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运用范围,改变原来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可充分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培养出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具有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Kress,G.&VanLeeuwen,T.MultimodalDiscourse:TheModesandMediaofContemporary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

[2]Royce,T.&Bowercher,W.(eds).NewDirectionsintheAnalysisofMultimodalDiscourse[C].London: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2007.

篇9

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过程是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一。它既是基本常识的学习认知过程,又是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其本质是以学习基本常识为先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要解决“无知”和“有知”、“认知”和“情感”、“认知”和“行为”等三对矛盾;这三对矛盾的依次解决,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呈现“明理”、“笃信”、“力行”等三个阶段性变化(即知、信、行等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把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思想信念,进而又外显为品德行为,从而实现知、情、信、意、行等品德要素的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全面达到思想政治课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三项教学任务的要求。这个规律描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知、信、行等要素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的基本过程,因而称之为“知信行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规律”。它揭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内在的顺序结构,说明了教学过程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转化关系,从而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改革实验的方向和道路。

依据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其教学的主要矛盾,东北师范大学洪俊、吉林抚松三中宿俊等老师构想并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知信行和谐发展”教学模式(简称“知信行模式”)。其基本结构为“入心——明理——解惑——力行”。

所谓“入心”,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接受并积极参与教学,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这是针对中学生普遍不愿学政治课的情况,为扭转课堂上的消极心理定势而设计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通常采取“创设情境”教学方式,主要运用活动情境法、故事情境法、演示情境法、诗歌名言法、榜样示范法、问题情境法等教学方法。

所谓“明理”,指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明白道理,形成观点。这个环节主要解决常识的认知问题。“明理”是思想政治课的突出特点之一,它是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这个教学环节通常采用“自学指导”教学方式,运用自学阅读、讨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所谓“解惑”,指教师通过设疑、激疑、质疑、辨析、解疑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和情感障碍,使他们形成坚定的信息。“解惑”既是情感教育过程,也是进一步“明理”过程。通过“解惑”,情理实现交融,认识和情感都得到升华。“解惑”是知信行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这种模式同其他模式的主要区别。这一环节主要采用以问题情境法和讨论辨析法为核心的“探究发现”教学方式。

所谓“力行”,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明确各种条件下应采取的行为对策,促使学生积极践行所学的理论要求和行为规范,并逐步养成习惯。“力行”是学生“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行为教育过程,又是意志训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要解决两类实际问题。一类是主观世界的改造问题,即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通过行为养成教育的方式解决。另一类是客观世界的改造问题,即解决社会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问题。这类问题主要通过能力训练方式解决。“力行”环节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指导法、活动指导法、社会实践法、品德修养法、作业法、练习法,等等。由于行为教育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而“力行”环节始于课堂,终于课后。在课堂上,“力行”环节主要是使学生了解行为要求和掌握行为基本方式。要使行为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还必须经过课后的训练和锻炼,特别是学校其他德育活动和措施的密切配合。

知信行模式的特点在于:

(1)这种模式的核心和基本依据是思想政治课内在的教学规律和德育目标要求。它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它的各个环节顺序体现了思想品德各要素的相互转化过程。

(2)这种模式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运用程式,它是为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而实行的素质教育模式。它的各个环节各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工作方式,彼此联系并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3)这种模式追求课堂的“乐学”情境,力求师生活动积极,气氛热烈而有秩序,教师不累,学生轻松,效率较高,形成优化教学状态。

(4)这种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教学基本模式,知信行模式的结构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运用时又要根据具体条件做适当调整。为适应教学的不同要求和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需要,知信行模式有两种变式:

“入心——解惑——明理——力行”和“入心——明理——力行”。

(5)这种模式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它主要解决新课教学中的传授知识、培养情感、引导行为等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其他问题,如复习、练习、作业、考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演讲报告、撰写小论文等等,仍需要其他教学模式来解决。因此,知信行模式只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模式,它还需要其他模式的辅助。

2.“知信行和谐发展”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

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知信行模式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最有效的,它的应用要遵循下列三个原则:

(1)坚持以情感教育为中心: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接受教育影响,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和情感。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是德育影响内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关键。以往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实效性不强,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教学模式忽视了情感的教育。因此,知信行模式把情感教育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并使其主导教学方向。这是知信行模式的本质要求,也是发挥其功效的根本所在。

以情感教育为中心,关键在于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和使整个课堂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入心”、“解惑”是知信行模式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两个主要环节。常用的情感教育方法主要有:情境陶冶法、情绪感染法、道德两难法、活动体验法、品德评价法,等等。这些方面都是以情感的两极性、情境性和感染性等特点及其规律为依据的。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还取决于教师的情绪状态和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像演员一样善于运用表情、语言、姿态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当喜则喜,当忧则忧。冷漠无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致命大忌。

(2)密切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要尽可能地接受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往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脱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特别是一些例证材料和中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感知性、情境性、行为示范性都不强,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很难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深刻的思考教育。教改实验表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关键,在于紧密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一般来说,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理论同他们生活实际的矛盾。这些矛盾是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也是他们渴望在思想政治课上得到说明和解决的。它们既是学生关心的“热点”,也是令学生困惑的难点。这些矛盾反映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同他们独立解决问题之间的水平差异。把握了这些矛盾,也就获得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动力。

在知信行模式中,联系中学生实际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入心”环节,主要是运用来自中学生生活、能够为中学生了解和引起他们情绪共鸣的实际材料,创设情境;在“明理”环节,主要是运用中学生熟悉和能够接受的实际材料说明理论,帮助学生形成观点;在·“解惑”环节,主要是利用理论和中学生实际生活的,设疑激疑,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在“力行”环节,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周围的环境和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主要采取“接受学习”方式,“应试教育”又使这种学习方式变为单纯的“机械记忆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很差。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不仅是接受常识的过程,而且是探索社会和人类奥秘的过程。只有在主动探索中,学生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较强的认识能力和自觉的道德行为。因此,知信行模式采取“接受学习”和“探究发现学习”结合,以“探究发现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思想政治课中,“探究发现学习”主要是在理论与现实矛盾形成的“问题情境”中,开展积极的思考和讨论辩论。

思想政治课的“探究发现学习”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探究发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是各种现象性材料,探究发现的是社会的规律和本质,要掌握的是理论同实际的结合、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原因和结果的联系。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如法律、商品、货币、国家等概念的学习过程,等等。

另一种是以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为目的的探究发现。

这是一个学生应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待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及具体的行为对象和行为条件,要探究的是应采取的具体行为方式、行为对策和行为步骤,最终形成的是科学文明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孝敬父母》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只要求学生会叙述“孝敬父母”的大道理,更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父母之间的矛盾。如通过关于“当你和父母为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办?”和“星期天你想出去玩,但父母不同意,应该怎么办?”等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明确处理此类矛盾的基本原则与恰当的方式方法,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正确地解决矛盾和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奠定基础。“探究发现学习”方式能够把“入心”、“明理”、“解惑”、“力行”等方面的教学要求统一起来实施。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消除认知和情感的障碍,因而它是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3.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初步效果

篇10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及模拟联合国简介

(一)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2004年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指出开发校本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和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举措。开发校本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人、以生活为背景,强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也要体现学生个人兴趣、能力和需要,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模拟联合国 (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MUN)——课改新体验

模拟联合国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它是一项融合了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项学科知识,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的综合性活动,使学生用包容、理解的全面视角看待问题,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活动中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作为各国代表,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当中。代表们遵循大会规则,在会议主席团的主持下,通过演讲阐述“自己国家”的观点,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进行辩论、游说,他们与友好的国家沟通协作,解决冲突;他们讨论决议草案,促进国际合作;他们在“联合国”的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009年9月,佛山一中模拟联合国(以下简称“佛一模联”)正式成立,为了配合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的要求,我们依附佛一模联尝试开发以模拟联合国活动为载体的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我校政治学科校本课程——模拟联合国活动方式的探索

(一)活动过程

1、基本流程

“佛一模联”学生社团成立于2009年9月,有近40名成员,覆盖现高一、高二、高三年级。

招新工作始于每年的9月上旬,由教师引导,学生为主,成立招新工作小组:首先,制定选拔程序,然后做好招新宣传工作。模联社面向全校张贴海报,同时,以校电视台为媒介播放关于模联的视频并在每个班级下发报名表。再次,学术司准备试题,经过笔试、理事会面试、观察期到最终成为模联成员。

实施阶段:为保证模拟联合国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我们向学校申请了模联的专门课室,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的方式进行,利用每周的周二、周五放学后4:50—5:40和节假日的时间(主要是外出参会)开展活动。模拟联合国活动在形式上需要遵照联合国内有关会议进程,主要采用“自主—合作—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

2、指导老师的任务和作用

指导老师在模联活动中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引领、引导和监控。

目标引领是先导。参加模联是为了什么?模联不是竞赛,也不单纯是为了个人才华的展示,而是一个锻炼学生引导力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要教会学生学会相互合作、尊重。引领学生确切领会模联的精神实质是指导老师的任务之一。

方法引导是关键。新课改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人,但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放任的独立学习实践。校本课程也必须与学校常规教育教学保持和谐。指导教师要教学生如何搜集资料、研究议题、撰写文件、互相合作,但不能代替学生去做,在佛一模联历次会议的过程中,笔者都是遵循上述原则的。

过程监控是必要条件。这是由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的,监控可以看作是跟踪,以随时掌握模联社活动的情况,发现其优点和不足。在每学期的将近40次的活动中,笔者不定期列席,在活动中观察组织者对活动的掌控、参与者的表现、内容的质量、程序的规范性等,一旦出现预料外的状况,及时扭转形势,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模拟联合国活动校本课程实践的课程内容及目标

1、开展相关培训,熟悉模联机制(9月—10月中旬,每周一次)

根据每届新招模联人的实际情况我们准备一系列的基础培训课程,包括研究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规程;熟悉大会流程;训练各种立场文件、公文、决议草案、修正案的写作技巧;训练各种调查研究方法;训练公开演讲、辩论、沟通与外交技巧;训练解决冲突、的能力;培训外交礼仪和代表风度;讲授国际关系基本常识和基础博弈论;加强英语口语的训练等内容。 经过三年的实践,我们准备把相关培训内容汇编形成 《佛一模联校本课程》。

2、时政热点讨论,提高政治敏锐性(每周一节课)

定期开展时政热点讨论会和播放时政热点视频,让参加模拟联合国活动的“代表”(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增强学生的国际时政敏感度。讨论的主题包括叙利亚问题、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环境问题等当前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在讨论中,学生被分成三到四组,分别代表事件所牵涉主要国家或组织,根据主席所提供的背景和逐步的信息,通过讨论做出相应的、最符合国家利益的反应。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调研的能力。

3、召开模联大会,体验“外交官”角色(下学期开始每月一次)

篇11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智慧、知识、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的一项受用终身的语文能力。很难想象,一个连说话都口齿不清,吞吞吐吐,条理混乱的人,又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七-九年级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从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学生实际来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被重视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

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改革,一直都是围绕着中考这根指挥棒转的。中考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很少进行考核,导致教师和学生在这个方面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少,甚至忽略口语交际的训练。

二、缺乏良好的口头表达氛围

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沉重的考试压力,很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都被挤占,甚至取消。学生自行组织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等,举行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别说面向全体学生的各项口语交际活动了。

三、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变化,不再像小学时那样爱表现自己,反而变得害羞,不愿当众发言,甚至不屑当众发言,怕“说”成为极其普遍的一种现象,学生无形中失去了口语训练的最佳时期。

这种种因素,使得口语交际训练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冷点,也导致一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当差,他们在复述、答问、交谈时,有的声音低小,吐字含糊;有的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有的手足无措,面红耳赤。 由此可见,重视和加强对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那么,培养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四、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舞台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最常见的训练形式。

首先,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从朗诵开始。教师教给学生朗诵时的基本常识,对学生的发音、语速、语调、情感表达作出规范化要求,然后进行训练。尤其让那些平时不肯发言,说话能力差的学生上台朗读,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也可以使不规范的读音得到纠正,还可以帮助他们处理停顿、声调、快读,重读等,这是锻炼口才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同时,通过朗读各种名篇精品,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丰富学生的口表现力。

其次,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变老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训练的机会。如在课堂上,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要学生或做出简单性的回答,重复课文中的现有语句;或理解性回答,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答题;或创造性回答,在理解、概括、综合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当学生回答含糊不清时,可用连续发问、连续回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在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强化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如复述课文,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流畅而连贯地讲出故事大意,并提出复述的要求:中心突出,感情充沛,详略得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概括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针砭时事,教师让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或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并要求学生发表议论时力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楚,逻辑性强,从而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步提高。

五、举办各种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要保证口语交际训练达到一定的效果,除了在课内进行有计划地听说训练外,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课前演讲

如果能够利用好,课前演讲将是最持久、最常见、最有效的口语训练形式。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有目标、有梯度、有重点、全程化的口语训练体系,三年中持之以恒,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场合和表现的机会。如第一轮讲成语故事,先用简单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轮推荐一句名言或一本书,要说出推荐的理由,第三轮针砭时事或热点问题,要求有叙有议。第四轮抽签演讲,题目由师生共同拟定,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热点话题……每轮演讲前都先提出演讲要求,从演讲体态、演讲口齿、演讲声音、演讲内容等方面进行规范。并在演讲结束后要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共同提高“听”和“说”的能力。这样的课前演讲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仅让学生得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可谓是一举几得。

2.抓住机会,组织各种活动

如可以利用主题班会或各种有意义的节假日,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竞选班干部,做小主持人,介绍自己制作的课件,课本剧表演,家长会上学生述职等等,通过举办各种活动给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口语训练舞台,使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准确的驾驭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沟通交流。也可组织比赛,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即兴口头作文比赛、辩论会、“模拟法庭”等等。只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口笔两厉的人才。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7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046

在中学教育的历程中,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话题。中学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二者是人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科学教育侧重于智慧、理性和能力的发展,通过“求真”,使其行为合乎客观规律;人文教育侧重于社会价值、规范、情感的形成和确立,通过“求善”,使其行为合乎本真人性。一个完整全面发展的人,既需要有科学教育使其拥有理性方法,同时,又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组成其全面的知识结构,进而塑造完整的人格和完善的思维模式。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必然会影响到个体的全面发展。

在中学教育现状中,高考的杠杆作用使学校和个体都把精力投入到了应试教育之中,人文教育基本被忽视是一个现实。尤其是在占据较高比例的理科生的教学中,其教育内容除了语文之外,主要是数理化生等以科学教育为主的内容,无论是从学生个体还是学校的整体来看,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都不容乐观,都亟待提高。因此,应该重视人文教育,使培养学生的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应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主要途径如下:

一、传授人文知识

(一)开设人文素质学科课程

与现有实行的文理分科相比,即将取消分科,实施新的高考方法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进步,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分科以后,虽然人文类课程(语文、历史、地理、政治)成为了所有学生日常授课的正常内容,但实际效果恐怕也只是停留在课程表面或者课程表上而已。在考试杠杆的作用下,感兴趣的学科才是值得学习的科目,偏理和偏文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然会分化出潜在的文理生,其本质上和以前不会有太多的改变。只是对于文理兼修的学霸而言,多了一份选择。

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人文素质教育受到轻视的现状,有必要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可以尝试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强制性,使其成为高考的一份子或者参考成绩。要创新办学与育才的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建立人文素质的课程体系,将史地政等基本常识汇成一个门类课程,传授基本的常识,使学生能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同时,增设一些文学艺术类的选修课,既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也使学生有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特性

在人文素质教学中,语文课无疑是最基本最现实的科目。作为言志载道的精神工具,语文教学承载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古代文学作品和散文类文章,除了承继文学的作用,同时也兼有历史甚至是地理的教育作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形象,无论是英雄还是侠客、帝王还是平民,其自身中都会包含有传统的价值观和善恶是非的观念,这些形象在与读者心灵的碰撞中会改变着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和思想;同时,一部作品既是文学也会是史学,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历史的身影。尤其是文学常识部分,其本质上是史学的一部分,在教学中,不应该简略而过,而是要浓墨重彩,从而弥补历史教学缺失带来的空白。再者,结合文章中出现的地理内容,教师也应该融进地理知识,拓宽语文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的作用应该被充分放大,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自身的人文性,使之能够在学习中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工具。

语文课程教学除了传授基本的人文常识,同时也可以利用很多真实的英雄人物和虚构的美好形象,以及对国家自然、历史的描绘,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民族美德等正能量。而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将价值观和是非观念等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情操,塑造理想的人格。使学生既能通过读书掌握书籍中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能领悟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二、 组织人文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传授人文知识只是工程的一个方面,组织人文实践活动则可以将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深化。

(一)举办知识讲座和人文社团活动

人文素质系列讲座和社团活动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有力途径。

在正常的教学之余,举办普及性质的文学、历史或艺术等方面的讲座,不求深奥,但求宽泛。既讲究知识性,也注重趣味性,使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感,娱乐身心的作用,从而对学生起到熏陶、教育、感召、净化的作用。讲座时间可以固定,形成一个机制,时间的长短要适度,既能达到传授基本人文常识的目的,又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把握好时间和内容全面以及趣味性是其重要所在。从这一点出发,对于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要高一些,如果达不到要求,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对于社团活动,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大学生的专利。其实不然,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中学中,也大有市场。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就是一个成功的社团活动。该社团每年都会举行各种级别的活动,小到全市,大到全国、国际,参加的人数之众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这个社团的活动中,不仅仅是英语口语的提高,同时,学生对于联合国机构的模仿建立,对于世界问题的参与、讨论,以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对策和稿件的写作等,全方位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语言辩论能力、对国际政治的了解和解读能力、对新闻稿件的写作能力,甚至小到学生自我的生活管理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等。

模联只是成功的例子,其实,在学校中还可以有很多合适的社团活动,比如读书会、艺术团体等。读书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宽度、也可通过写作读书体会并加以交流而加深自己的知识厚度。艺术社团则可以了解艺术的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所以,社团绝不是大学生的专利,在中学开展社团活动,对于提高人文素质有着不小的实际作用。将社团活动全面禁止或者抱有偏见的观点无疑是眼光短浅的表现。

(二)发挥共青团的特殊作用。

长期以来,共青团的重要作用在中学被忽视了。语文教学所宣扬的价值观念是通过隐喻教学来实现的,观念隐含在作品中,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思想教育则是直观可见的,二者之间的作用不可以相互替代。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传统的美德教育,仅仅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是不完整的。必须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始终教育学生把树立崇高的信念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作为教育的重点,长抓不懈。通过辅导讲座、观看影像、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形成立体教育,从而使广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爱国、爱党的政治热情,自觉地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当前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从家门到校门,一心闭门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其实,这种局面大多是由学校和家长造成的,而学生本身对于走入社会、和外界交流有着浓厚的兴趣。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他们了解国情、民情,接触社会,对于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益处。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队等方式,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社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

总之,只有不断更新人文教育的观念,拓展传授人文知识的方法,活化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挖掘人文教育的精神内涵,才能真正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作用不会马上显现,但对于个体的发展而言,一生将会受益无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