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09:11: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城市环境雕塑简称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艺术的产物。现代城市雕塑与古代雕塑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雕塑主要服务于宗教,以雕塑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雕刻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城市雕塑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
一、尺度与美感
自20世纪中叶始,欧美等国家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了“环境艺术”或“环境意识化”的概念,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城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等艺术时,雕塑家不再孤立地把城市雕塑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与环境要素相协调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这就提出了城市雕塑设计在尺度把握上与建筑环境空间的关系的问题。
首先,整体考察建筑环境及其地面空间面积关系,这是确定城市雕塑尺度的基本前提。空间是由建筑结构体系间的空地形成的,地面空间的长、宽、大、小、方、圆、高、低的形成,直接和建筑物结构体系的布局组合有关,形成规则的几何形地面空间和不规则的自由地面空间两个概念。不论哪种地面空间,都由诸多复杂的地面组织元素构成,如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桥、柱以及栏杆等,它们互相连接,规划出高的、低的、纵的、横的、斜的和彼此交错的地面空间,在视觉上形成各种地面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雕塑的造型与布局,制约着城市雕塑体积的大小,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顺应各种具体地面结构形态,同建筑的结构逻辑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要巧妙地利用地面上那些必然元素(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的规律性,使之既不影响地面环境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增加环境美感,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地面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
其次,把握好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视距的关系。视距指人们欣赏艺术品的视觉距离。欣赏作品获得的视觉美感一方面靠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靠视距来调整,才能产生完整的视觉效果,符合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视距的调整有两种方式:一是观赏者的脚步可以前后位移,产生和雕塑远、中、近不同的视觉距离;二是观赏者的位置不变,雕塑的尺度在设计时可考虑其合适的大小变化,最终和固定的观赏点达成协调的最佳的视觉效果。前者是灵活的,适合较开阔的空间环境,而后者是被动的,适合较窄小的空间环境。城市建筑结构不同,地面空间预留也就不同,提供给雕塑家设计的地面空间也就千差万别。面对这些理想或不理想的建筑与地面空间,就要求设计者在追求美也就是和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尺度大小确定方面既要考虑城市雕塑与地面空间的关系,又要考虑观者视距的需要,对城市雕塑进行整体而巧妙的设计,使作品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因此,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对尺度大小的把握上,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一味追求抽象的、绝对的、理想中的尺度比例,要与周围的建筑、地面空间的实际空间和观者的审美心理结合,进行深入研究,试验不同尺寸的效果,遵循“尺度产生美感”这一美学原则。
二、材料与美感
自然造物给视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不同的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从材料的原始状态来看,材料本身就具有自然之美,加上艺术化的设计与工艺制作,材质美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就更为明显地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城市雕塑具有实体性,构成实体的物质材料本身便成为城市雕塑作品呈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材质对城市雕塑来说,其表现力既体现在内容的传达上,又体现在形式的构筑中。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雕塑,其材质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往往通过它的肌理、质感、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审美感受。在城市雕塑所使用的材料中,无论是金属、石材、木材、陶瓷、水泥还是树脂等,这些材料都具有不同的特性,显现出各自特有的材质美。材料的丰富为雕塑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传递思想内涵的可能性,雕塑家通过合理的选材,把触觉、视觉的感知与内容形式进行巧妙结合,来提升作品的审美品质。然而,在关注材质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现代城市雕塑是工艺与材料相结合的艺术。尽管可选择的材料很多,每一种材料都会显露出自身所具有的美感,但还是首先要了解材质美在人们视觉心理中的审美作用,以及应用材料的工艺水平,也应注意审美价值与材料价值绝不可等同这一事实。物质属性转化为审美属性并非单纯是由材质纯自然的实际存在引起的,应该认识到开发材料的审美特征,是设计者在充分显现材质本来属性的同时,经过艺术的创造过程产生出来的,是艺术地选择、利用和创造的结果。
材料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现代城市雕塑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向着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手法发展,这种趋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明显。材料的品种与工艺手法的扩展,进一步丰富了建筑、环境与城市雕塑的有机结合点,从而也不断强化了人们认识现代城市雕塑的艺术特性与审美方式。材料天然存在的魅力与雕塑家艺术创造的结合,传递着艺术家的意志与观念,产生了视觉和心理功能的变化和美学上的效果,材料不仅是城市雕塑艺术表现的媒介,而且材料工艺的美感也大大丰富了其整体造型语言。因此,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质审美价值的发掘以及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城市雕塑的材料的审美观念。
三、形式与美感
城市雕塑视觉形式的产生,来源于雕塑家对某种特定空间环境的把握和对形式法则的创造性运用。城市雕塑艺术形式的创造不同于架上雕塑,架上雕塑的表现形式可以自由表述;而城市雕塑是在限定中寻求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限定与创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城市雕塑设计恰恰是在这一矛盾中通过雕塑家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与法则,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所产生的视觉样式。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①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既要协调特定空间环境与雕塑表现形式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形式的适应问题。
现代建筑在功能及风格样式上与传统建筑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形式应与建筑风格协调一致,从建筑的功能属性、空间环境的特性、工艺与材料的运用三个方面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形式的创建问题。“形式”一词拆开来用,“形”可理解为象,“式”可理解为韵,在整个形式范畴中是韵统象,而不是象统韵。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在形式的创造过程中,对“式”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式”,从整个作品来认识,指的是支撑作品的整体结构关系,是形成“韵”的主要方面,也是产生形式美感的重要视觉因素。
城市雕塑艺术形式的建构,还需要注意对作品“正视面”的把握。正视面也称“主体面”或“主视面”,是指作品整体结构的主体朝向,诉诸视觉。它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极为明晰的视觉状态,往往是依赖于雕塑主体的朝向、动势的伸展、形象的直观、内容的明确,完成作品整体形式的创建。正视面是建立在对环境空间和城市雕塑整体结构关系把握的基础上而完成的,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在具体形态展开之时所凸显出来的作品的整体结构关系。成功的正视面的获得,是建构城市雕塑形式美感的关键因素。另外,材料工艺以及色彩的独特运用也是构成城市雕塑形式美不可忽略的方面。
总之,作为公共艺术的现代城市环境雕塑,其审美特征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仅从尺度、材料、形式方面对城市雕塑的审美特征作了一些探讨性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雕塑艺术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相信,在创造人类更美好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将会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作用。
注释:
①袁运甫.有容乃大[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
汉代雕塑在艺术选材上,巧妙地利用天然大体块石料的外形特点,综合雕塑艺术手法,运用线刻、浮雕等手段,展现出一种大气拙朴、传神写意、灵动浪漫、温婉恬静的美。同时,又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汉代艺术的审美情感,雕塑造型中充满了强烈的运动感和内在的力量感。汉代雕塑的初衷并不是单单为了审美的需求,更多的是在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和信仰需求,而附加的审美功能,也使得汉代雕塑艺术特征在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中更加丰富多彩并充满与众不同的魅力。
一、汉代雕塑艺术的“拙”“大”之美
在汉代雕塑历史发展长河中,汉代雕塑艺术自身的整体风貌把握的是“拙”“大”,主要代表雕塑作品是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卧马(图1)。从霍去病墓石刻造型艺术审美特征中,可以看出石刻卧马展现出毫无装饰的大气与朴拙;从石刻卧马的造型及神情可以感受到静中有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突显汉代艺术的审美意识,折射出当时汉代雕塑艺术整体造型之中的一种大气与古朴笨拙相结合的动力感。从霍去病墓地石刻对象选用的大量动物题材,以及石刻卧马从形到神的静与动,可以感受出汉代雕塑艺术追求的精神层面是将写实与写意艺术手法相结合,从而表达一种道家对自然情趣的追求。与秦兵马俑雕塑不同的是,汉代雕塑艺术有自己的符号美学追求,当时的汉代雕塑并没有延续秦兵马俑雕塑通过写实表达雕塑艺术品质的道路,而是走向另一条创新之路,而这条雕塑艺术之路代表了中国艺术美学发展方向的主流,就是从图像符号的视野来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汉代雕塑艺术追求的是一种线条美——粗实、拙朴,这种线条与造型折射出符号的意思,即为一种具有图像性、可模仿的符号呈现。汉代雕塑艺术线条的符号性代表的是对当时时代面貌的写照,而进一步探讨的话,汉代雕塑艺术是受当时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表达影响,具有很强的象征性。从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卧马可以看出,这一条条的雕塑痕迹折射出的大气而拙朴的美是汉代雕塑艺术不懈的追求。如此大气、拙朴的壮美,将汉代雕塑艺术要展现的张力和物象的生命活力追求到了极致,为当时时代的整体艺术审美风貌提供有力参考。为了达到朴拙雄厚的审美效果,当时的雕塑工匠们不仅特别着力于雕塑的总体气势美和总体动态美,而且尽力以大手笔雕之。因此,无论是艺术美学比例、动态,还是雕塑神韵,都竭尽所能地夸张。在选材方面,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大石块营造整体感,这是主张追求大气、拙朴美的结果。从当时汉代雕塑艺术总体造型上可以明显看到弧线造型的雕塑特点,这延续了青铜雕塑艺术的优点,也受到楚文化的影响。同时,在当时物质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汉代雕塑在选材方面主要挑选厚重的体量,采用大块面积的展现方式,不会去精雕细琢,只求大意蕴的表达方式,这也赋予汉代雕塑艺术风格一种笨稚、拙朴的大气美。
二、汉代雕塑艺术的“浪漫生动”之美
以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伏虎为例(图2),猛虎做伏状,伺机捕抓猎物,全身刻有波浪纹,展现出皮毛的丰满与轻柔,卷曲线条在背上带有动态的浪漫感。汉代雕塑艺术中呈现出的一种灵动、浪漫、写意的美感。这样的艺术特征主要归结为受汉代雕塑艺术的楚、汉文化底蕴影响,主要是强调楚汉文化的结合,且以楚文化为主导所产生的汉代艺术美学风貌以及其浪漫精神。虽然汉代在制度上是继承秦制,但文化艺术特征上,汉代却仍然保持了南楚故土的乡土本质。所以汉代艺术中楚文化是占主导的影响因素,与先秦的理性精神相辅相成形成了汉代艺术风格,影响着当时的汉代雕塑艺术审美。此外,从石刻伏虎凶猛的神态与浪漫轻柔的卷曲线条,能够看出汉代艺术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艺术审美上的一种非写实性的具象表达方式。在整体艺术造型中追求气韵灵动的意象性与象征性的艺术特点,也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中精神风貌的主要追求。象征性的表达不仅是艺术表现的形式及目的,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审美的情感,在霍去病墓伏虎的雕塑造型中就充满了强烈的外在运动感和内在流动的力量感。正是这种非写实性的表达,让汉代艺术充满着一种夸张与浪漫的美感。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伏虎具有的逼真写实与传神写意的艺术特征,反映出秦、汉两代雕塑艺术风格的差别。由于秦、汉两代社会发展状况和治国思想的不同,以及审美认知、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差异等,造就了秦汉两代艺术审美风格的不同。秦代雕塑更逼真写实,而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伏虎的汉代雕塑则巧妙地利用天然大块石料的外形特征,综合运用线刻、浮雕等手段,展现出传神写意、灵动简约的线条浪漫美感。因此,在汉代雕塑艺术中看到更多的是在大气磅礴之下所形成的一种接近浪漫主义的夸张、灵动和天真的审美特征。
三、汉代雕塑艺术的“雄浑刚健”之美
汉代审美精神的底蕴可以归结为战国时代的社会实践,而战国时代的精神风貌可以用“雄豪”两个字来概括。据《史记》记载,霍去病因有战功,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如今汉代雕塑“马踏匈奴”不仅是古代战场的缩影,而且突显出石刻战马风格庄重雄劲、深沉浑厚,用“雄豪”两个字来概括再适合不过了(图3)。“雄”从总体上说,是指一种囊括天下的气势、吞吐宇宙的雄心;“豪”是指汉人对艺术美学不仅追求自由、洒脱、奔放的生活,并享受生活的开放性心态,追求自我个性的发展。它们都是汉代审美精神的基本侧面。这种雄豪精神中包含着一种雄浑刚健之美,构成集雄豪刚健于一体的汉代美学追求。因此,简单地把汉代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概括为拙朴而大气或者浪漫而灵动是不够准确的。从汉代艺术精神追溯到当时的传统文化精神,汉代艺术审美所体现的主要是汉代儒家、道家的传统文化精神,具体为包容精神、浪漫精神和雄壮气象风貌的总称,并且彼此相交、互融其意。这类艺术精神是对气韵雄厚、创新前进的汉代精神风貌的反映,对后续艺术审美的发扬具有划时代的典范意义。而汉代艺术精神风貌能够归纳为如下三点:第一,包纳精神,表现为汉画造型结构思想上的天人宇宙自然模式和艺术形式上的充实之美;第二,浪漫精神,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夸张的动态美以及雄浑博大之美;第三,雄豪气象,表现为生命的张力和动感流动的瞬间,对刚健之美的追求。笔者通过对汉代雕塑艺术精神的研究,折射出汉代艺术的审美文化和思想风貌,综合了三个方面的艺术美感来表述汉代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但是它们也相互融会贯通。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马踏匈奴也折射出汉代艺术的博大充实、雄浑刚健之美。以霍去病墓石雕群为切入点,能够看出中国汉代的雕塑艺术明显吸收了外来艺术——中亚和西亚艺术影响来加以融会贯通。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生拙的弱点,来发扬气势雄壮的外在优势和内在流动张力处理的形式,成为汉代艺术风格的一大特征。而汉代不但延续和发扬前代优秀的艺术传统,并且大胆地吸取和借鉴外来艺术,以深厚雄大的气势展现出充满自信和创造活力的汉代精神风貌。
结语
汉代雕塑艺术审美特征中的朴拙、浪漫、刚健、恬静之美,体现中国民族美术写意大气魅力,丰富了汉代雕塑艺术以及汉代美学。笔者认为,这种汉代雕塑艺术美学中对所谓的“大”的追求,其根源是一种趋向崇高之美的体现。结合对汉代各个方面的了解,可以发现汉代艺术审美中正是体现出这样一种自然大气崇高之美,即一种诉诸于心灵上的生命本质力量。
参考文献:
[1]叶颖博.符号学视野下的雕塑艺术研究——以汉代雕塑为例[J].科教文汇,2009(36).
[2]孙常吉.两汉时期雕塑造型艺术的特点及成因[J].艺术教育,2014(10).
[3]肖长生.论中国古代雕塑的线条[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自20世纪中叶始,欧美等国家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了“环境艺术”或“环境意识化”的概念,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城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等艺术时,雕塑家不再孤立地把城市雕塑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与环境要素相协调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这就提出了城市雕塑设计在尺度把握上与建筑环境空间的关系的问题。
首先,整体考察建筑环境及其地面空间面积关系,这是确定城市雕塑尺度的基本前提。空间是由建筑结构体系间的空地形成的,地面空间的长、宽、大、小、方、圆、高、低的形成,直接和建筑物结构体系的布局组合有关,形成规则的几何形地面空间和不规则的自由地面空间两个概念。不论哪种地面空间,都由诸多复杂的地面组织元素构成,如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桥、柱以及栏杆等,它们互相连接,规划出高的、低的、纵的、横的、斜的和彼此交错的地面空间,在视觉上形成各种地面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雕塑的造型与布局,制约着城市雕塑体积的大小,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顺应各种具体地面结构形态,同建筑的结构逻辑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要巧妙地利用地面上那些必然元素(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的规律性,使之既不影响地面环境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增加环境美感,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地面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
城市环境雕塑简称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艺术的产物。现代城市雕塑与古代雕塑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雕塑主要服务于宗教,以雕塑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雕刻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论文百事通而现代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城市雕塑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
一、尺度与美感
一、前言
审美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内心感受,主要是指人对世界的一种无功利性美的感受,它可以说是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人们总是会想方设法地把这种审美感受用艺术的形式实践于生活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1]美术,是一种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的以供欣赏的艺术,也是人的审美感受外化的一种重要艺术,因此它也被称为“造型的艺术”。美术创作活动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审美体验以及审美创作的活动,美术作品则是美术家审美理念外化的结果,美术家的审美特点决定了其作品的特点,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美术家所创作的各种美术作品都来源于其自身生活中的审美实践。
二、关于“审美实践 ”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杰出的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中曾指出了美的本质即“美是生活”,这说明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生活中的体验息息相关。美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是事物的一种属性,但是美的产生除了与生活有关以外,它还依赖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机制,朱光潜曾在其《谈美》一书中说过,“距离产生美”,这里的距离不仅仅指的是一种空间上的距离,同时还包括了时间上的距离和心理上的距离。也就是说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影响人的审美体验。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内在的主观感受,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审美感受的统一。而审美实践就是要将审美的感受付诸艺术家的作品中,审美实践的形式主要依赖于人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在现代美学中主要是指人在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审辨中所达到的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一种极为强烈的人格、心灵的高峰体验。人的审美体验在人的创作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无意识的、潜意识的心理感受,能够充分地调动创作主体的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因素。但是审美体验必须要经过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现、创作欲望的萌动和动机的生成三个阶段,它具有原构性、历构性、超构性、预构性四种特性。[2]原构性指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属性,它显现了审美体验的力度。历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历史建构的属性,它体现了审美体验的深度。超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而进行意义建构的属性。预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预先建构未来形象的属性,正是这四种特性为审美实践奠定了重要的情感基础,而审美实践就是要把人的这种审美体验实践到自己的艺术创造中,使其艺术作品反映个人的审美特点。
三、审美实践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分析
审美实践与审美认识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审美实践有助于不断地提高艺术家的审美认识,而审美认识则有助于知道艺术家的审美实践活动。美术根据其特点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每个门类又可以根据表现的题材和使用的题材,再分成若干小类。美术家在运用自身的审美感觉对艺术品进行审美实践之后运用在美术创作中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笔者将详细分析审美实践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一)绘画创作
绘画是美术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它强调线条、色彩与形体等艺术语言的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通过线条的变化、色彩的调节以及各种构图手段的变化,来达到塑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的目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融入绘画创作者的审美情感。绘画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画、风景画、插图画等。采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创作出来的绘画其审美特征会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不同国别的绘画创作,会深刻地反映出各国历史文化的不同。不过绘画虽然强调笔墨纸的应用,也强调创造手法的应用,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蕴含着人对美的认识,中国的绘画有其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主要采用的是一种散点透视的方法;在画面的构成上,与其他国家也有所区别,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的相互结合,诗反映画,画能够表现诗的主题,形成其与众不同的审美特征,这是审美实践最直接的体现和运用。
(二)雕塑
雕塑是美术创作的另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审美实践的产物,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雕塑按构造材质可分为铜雕、石膏像、木雕、根雕、玉雕、冰雕、漆雕、骨雕、牙雕、贝雕、泥塑、面塑、玻璃钢雕塑、陶瓷雕塑、石雕等。雕塑一般都带有一定的功能性,有的是用于纪念的,称为纪念性雕塑,有的是用于表达一定主体反映一定思想的称为主题性雕塑,也就是说雕塑是一种功能和美相结合的艺术,也都是雕刻家结合自身的审美实践所创作出的重要的极具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
(三)手工绘画
手工绘画又称为手绘或者涂鸦。在中国应该算是近些年(2000年左右)新起的一行,如手绘鞋、手绘T恤、人形抱枕、手绘钱包等,都是主要的手绘对象。手绘即在原纯色物品基础上,根据产品的款式、面料以及顾客的爱好,画师在鞋面上用专门的手绘颜料绘画出精美、个性的画面,在不影响产品使用性的基础上,更增添其可观性。如一双鞋子的画面,可以是漫画卡通、真人素描,亦可以是风景、图案或装饰纹样;可以是故事片段配上文字,亦可以是顾客自己的所爱图片加真情告白。只要是可以绘画的,基本都能在鞋面上呈现出来。这种美术创作的表现形式主要受制于消费者个人的审美特点,即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要为标准,是将消费者的美实践于美术创作者个人作品中的一种审美实践,具有动态性特征。
(四)中国画(国画)的创作
中国国画(与“西洋画”相区别)主要是指在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自成体系的一种民族绘画。[3]它比较强调“笔墨”的应用,其创作的主要工具是毛笔、墨和颜料,同时还强调纸质的选择,主要采用的是特制的宣纸或绢素。其创作的题材一般不限,主要有山水、花竹、禽鸟、畜兽等,但是其创作的手法却很有讲究,强调阴阳向背以及疏密的结合,强调作品的创作必须要“形神的结合”,要以“形”显“神”,中国画不仅讲究各种创作的笔法,同时更注重的是画中的意境,是创作者个人的审美体验的一种外化形式,因为同样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大有不同,这就是创作者不同审美实践的结果。
(五)建筑艺术的创作
建筑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居住的要求,而是要求其集居住功能和艺术美于一体,建筑艺术是“美是生活”观点的深刻反映,它主要是按照美的原理,采用建筑艺术语言所创作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符合大众审美的要求,也是大众审美的一种直接实践,但是也融合了建筑设计者的个人独特的审美理念,从总体上而言,建筑艺术就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六)书法的创作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中国书法主要是根据汉字的造型规则,运用点画构成各种形态以表情达意。中国的书法比较强调笔法和结构的组合,各种书体对提按、藏露、转折、轻重、缓急、方圆的要求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隶书就强调笔画要圆,而楷书则主要强调笔画的规则性,这种在笔法和结构组合上要求的不同,其实反映出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审美特征的不同以及创作者个人的审美品位。唐代是我国楷书发展的最高峰,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但是就是同一种书体(楷书),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点也各不一样。颜真卿的楷书反映出一种盛世风貌,气宇轩昂,这主要是跟他个人的生活体验以及审美特点有关,我们知道,颜真卿是一位将军,所以其字体显得比较大气;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欧阳询是一个集大成者,它吸收了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别创新意,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独具特色。简而言之,这都是创作者的不同审美体验在艺术作品中的实践。
(七)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是进行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美术创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主要是指人们对美术作品中创作的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的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作品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美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因此,鉴赏可以说是一种高级的审美实践,[3]它依赖于人的丰富的知识积累,不仅包括历史常识、风俗习惯等。另外,还必须具备许多与美术作品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造型、工艺、釉面、画法等。
四、结语
美的本质是生活,美的产生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还要依赖于人的心理机制,审美体验对人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充分地调动创作者创作前的情感、联想等心理因素,审美实践与人的直接的审美体验有着直接的关系,美术创作既要依赖于审美实践,同时自己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实践的活动,而审美实践则为美术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养分。
参考文献
[1] 陈彦如.怪诞在美术创作中的审美体验[J].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2011(27):22-24.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47-01
雕塑艺术是美术中的一种,它是以“实体性的(耐磨的或可塑的)物质材料塑造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形象的艺术。作为造型艺术之一,它用料坚固,传承恒久,又兼直观性的特点,与观众处于同一空间,极易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并能直接感染群众。”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雕塑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许多城市都用雕塑来装点、美化自身,在广场、行政中心、公园、车站、商场、科学艺术场馆、体育场馆、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经常有醒目的雕塑艺术作品出现,以彰显城市的文化品位与个性特征。
研究探讨雕塑艺术理论,对于雕塑艺术创作与欣赏,可以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一、雕塑艺术的种类
雕塑艺术是雕刻与塑造两种艺术的合称。
雕刻又细分为石雕、木雕、玉雕等。
塑也细分为泥塑、陶塑等。
同时,雕塑又细分为刻、镂、塑、凿、琢、铸等。在坚硬的材料上刻出浅凹线为刻;刻得深而且空为为镂;用锤击凿云料为凿;用原理轮等钻切为琢。这些均名雕刻;而粘土之类软材料造型叫塑,即堆积、揉捏、浇铸而成。
上述分法都属于按材料与制作方法的不同而划分的种类。
而若按作品题材的不同来划分,雕塑又分为纪念性雕塑、建筑性雕塑、城市园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陈列性雕塑、室内雕塑等等。
按作品样基的不同来划分,又分为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等。
按表现手法与艺术形式的不同来划分,又分为圆雕、浮雕、透雕等等。
由此可见,雕塑是一门种类繁多的艺术。
二、雕塑艺术的语言
雕塑艺术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形体
形体是雕塑的基本语言,也是整个雕塑艺术的基础。
雕塑是通过对客观事物外部形体的塑造来再现客观事物形象,以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离开形体便没有雕塑,所以形体就成为雕塑艺术的核心语汇了。
当然,雕塑艺术的形体,并不是对客观事物形体的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创造的艺术真实,即一种理想化了的形体。例如著名雕塑家创作的雕塑《持矛者》,其中的漂亮无比的美男子形体,并不是古希腊男子的临摹,而是一个艺术化了的形象。又如罗丹创作的著名雕塑《散步的人》,也是人物原型的基础上,突出了那修长的双腿与下肢行走时肌肉的状态,比原型更为典雅、更为优美。
(二)构图
构图也是雕塑艺术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所谓“构图”,指的是雕塑作品的总体结构、倾向、动态、气势、情绪等因素的组织,要充分考虑到观赏者从正面、侧面、背面都能看到形象的体态、特征,获得审美愉悦。一般来说,雕塑的构图大多采用几何图形的构图方法,以获得雕塑作品的整体效果,避免散乱、重叠、扭曲等弊端。古希腊的雕塑,人物造型多用S形,中世纪的雕塑则多用梯形。后来大多用稳定的三角形。运用几乎图形进行构图,有利于雕塑作品的形式美。例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哀悼基督》两个人物中的圣母玛丽亚坐着,膝上放着另一个人物——死云的基督。整个雕塑造型是稳定的三角形,而的基督又是S形。
(三)体积
体积也是雕塑艺术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所有的雕塑作品都是具有一定体积的形体,这也是雕塑作品区别于其他姊妹艺术之处。所谓“体积”,就是物质占有的不同空间,一件雕塑作品,就是由各种大小不一的体积构成的,雕塑家们用“麻袋装土豆”来比喻它们之间的有机统一的关系。
三、雕塑艺术的特征
雕塑艺术具有以下主要的审美特征:
(一)三维性
所有的雕塑艺术,都是三维空间的主体化艺术,这是它与绘画、书法、摄影、篆刻等美术最主要的不同。
(二)简约性
雕塑艺术以单纯取胜,追求精炼、含蓄、耐人寻味。
(三)统一性
“雕塑艺术特别强调艺术形象自身局部与整体之间、形象与形象之间以及艺术形象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有机统一。”②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055-01
抽象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积极的能动反映,抽象艺术为作品留下许多空白而构成了期待视野,为欣赏者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因抽象艺术而得到更好的诠释,所以抽象艺术得到广泛的运用。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理解并自主抽离一般现实的概念,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这样的雕塑作品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美的期待视野。
抽象艺术通过具体生活中形象,加上某些触动他人的灵感,产生表现的欲望,不断想象和概括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审美形式。抽象艺术让雕塑艺术越来越有活力,朱光潜先生说过,艺术要有高度的综合性,协调各种感觉能力,丰富和深化人们的审美体验,展现艺术的光彩和魅力。在雕塑创作中强调形式感,将自然形态中吸取形式变化的灵感,保持原状态的结构魅力,删减细节,以简约的形式表现出来,体现了独特的精神空间和抽象雕塑的外延空间。经过抽象艺术美化后使内容美和形式美和谐统一,使艺术具有审美特性,具有震撼人心的感动力量。
抽象艺术具有不同的时代风格在表现现实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性。艺术形式中抽象的运用与现代生活内容相适应,在理解传统形式的规律特征之后,保持其生命力,递减或不断融入新的形式,抽象艺术一定要学会吸收和提取,通过具体的生动形象和细节体现出来,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强烈的风格,最后通过雕塑这一媒介表现出来。
抽象艺术首先要学会讲究整体,对空间的序列组合持续转换,将各部分构成一个综合且统一的整体,最后进行归纳调节。能够使艺术吸纳并结合多种印象,灵活转化,相互渗透统一。通过抽象艺术实行互补,不断超越载体的局限,打破经验的羁绊,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模式。
就雕塑作为一种符号而言,抽象艺术的运用会使空间变得更有视觉感,雕塑的象征主义,丰富的符号意义,才能表达雕塑艺术的涵义。
雕塑艺术家对客观事物既要“入乎其内”,把握它的基本特征和联系,又要“出乎其外”,不拘于实物,充分发挥想象和情感的能动作用,通过抽象艺术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景德镇雕塑所运用的法则是仿佛很随意,自我为大,细腻又猖狂,使泥与釉和火的结合产生的艺术达到了一种极致,浑朴自然,豪放大气,为它的魅力而倾倒。雕塑要求简练概括,线条流畅,具有明显特征,艺术是根据现实加以创造,创造出具有典型环境的产物,这样的创作过程是文艺的概括抽象。运用抽象的方法提炼形象,采用艺术夸张的方法,服从真实对象,主题需要和视觉要求保持一致。通过表现方法达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艺术表现能力,使作者与观众审美情趣与情感交流的碰撞结合,也因为独特的艺术形式无法模仿,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通过探求艺术创造的规律,解决美学的基本问题,力求获得美学理论和艺术实践的双重价值,通过抽象艺术对多种知识的相铺相成的描述和印证,从生活感悟出发,从实践的体验出发,做出深度的理论分析,开拓思路,将原理和方法论相结合。从欣赏的角度看,在抽象形式中更容易获得共鸣,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艺术鉴赏,从而有开阔的空间,使心灵得到升华,营造一个不同的视觉世界。
当代雕塑从艺术本体的内部来认识不同的形态,从感觉与知觉的角度来把握它的视觉形态,从整体的方面把握它的意义,揭示美的外延,为视觉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创造一种具有文化深度和多重艺术价值的艺术之美。抽象作为公共空间对话中展现的一种独特语言形式,让人从本质上感知美并超越一般意义上美的含义,当然体现更多的是精神空间的魅力。
远古巫文化时代点燃了人类文明,是人类童年精神与智慧的启蒙、觉醒时代。[1]巫文化则是远古人类在繁衍生息中,创造的一种适应并改造自然的原始图腾崇拜文化。巫文化时期,人类已开始欣赏客观世界的形态之美;观察四季变化,欣赏自然界的物象与色彩的美丽,并且用各种技术与材料将这种感觉到的美融合为一件件奇妙的艺术品,并借助想像和创造的绘画、雕塑形象来完成自己的意志。从目前我国出土的史前文物来看,那些稚拙的艺术品都闪耀着远古人类智慧与勤劳之光,在一些洞窟壁画上,那些质朴、单纯的图像描述了远古的动人故事;一些由陶土烧制、并镶嵌着宝石的神灵头像暗示了祖先们敬神的虔诚;还有那些有着美妙装饰图案的器皿,也展现了祖先们热切表现世间美丽的心。从大量岩画、陶器中,我们看出了祖先们的非凡智慧、勤劳和想象力,他们为巫文化艺术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和精神意义,其作品也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与品格。
一、巫文化艺术的丰富内涵
巫文化艺术包容了丰富的内涵,它是人们的多种意识和诸种日常经验的交织体,传载了祖先们的精神追求与生活体验。
巫文化时期,人类有着强烈的崇神观念,他们通过巫术、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将原始本能和超自然世界的各种意象以独特的方式融合,形成一种古老的象征语言。这种象征语言具有两重意义,即物象本身的意义和它隐喻的观念意义,在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造型上表现出来的通常为物象自身和超越物象之上的幻象。祖先们在两者之间不会作出根本的区别,因此象征形象实际上是想象力把对原始人生存或精神有价值的幻象转化成为形象。这些形象便体现出了巫文化艺术的强烈象征意义。
远古人类通过生活,对劳动、生产等有了感悟与经验,并且也对自身性情的培养也有一定发展与经验,这些都构成了日常经验,于是祖先们便将日常生活的涵义通过摹仿性造型复制出来,例如,岩画中的狩猎、祭祀和舞蹈图等都是他们的生活写照。子孙后代们通过对这些语言和符号的解读便能在继承“图像”的同时,又能传承各种日常经验,于是远古文化更得以积累与发展。
在日常生活当中,祖先们已有了天象、气候的观察和对大事件的记录行为。伴随这种行为,一种实用性的图像和符号已产生,这种符号被祖先们广泛地应用在巫术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中。祖先们通常将象征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结合为一体,他们用“物候历法”来记载对天象的观察经验,他们通过记事图画,将自己从事社会生活的经验记录在岩画之上,随着岩画记事功能的愈趋复杂化,这种抽象符号逐渐由图案转化为文字。这些美丽的图案与神秘文字无不展示出了巫文化艺术之丰富而瑰丽的内涵。
二、巫文化艺术的审美特征
从远古出土文物的造型、装饰纹样和图案中,我们能够解读出巫文化艺术所特有的审美特征。写实性和模仿性便是特征之一,祖先们在摹仿意识的引导下,找到了模拟自然物象的方法,他们以特有的认识和行为方式进行着创造活动,形象真实感是他们试图达到的一个审美标准。但他们并不满足于完全对对象模仿的造型方式,如苏珊·朗格所说:“模仿虽然是忠实于他所见的东西,但它绝不是一种平常意义上的描写,它是建立在表现基础上的。”[2]他们往往会用特定的情绪与视觉形象真实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造型。
从出土文物的几何抽象图案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巫文化艺术的装饰性审美特征。祖先们运用几何形象将繁杂、多变的感觉世界都规范到一个理性秩序的范式中。这些带有秩序感的装饰形象与结构不受制于客观世界,意味着装饰性审美特征的成熟。而且这种抽象造型图式与方法还形成了与对象客观属性无关的新装饰形象。这便意味着,祖先们在面对繁复的外界自然,体味若干感觉时,终于能以自由的方式融入自己的程式中,形式已离开了客观对象,自由成为创作精神。
在秩序性的装饰图案中,我们还能感受出美妙的韵律与节奏。祖先通过劳动实践和对客体自然属性的认识,总结出客体规律,并对客体抽象性质有所认识、归纳。例如:韵律、节奏、和谐、平衡、圆的流畅和方形的阳刚等抽象的性质都是随着对客体规律的认识逐渐获得的。韵律和节奏美在巫文化艺术中有纯化作用,形式审美成为主体,从大量出土雕塑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雕塑韵律的具体形态,首先,原始雕塑韵律美的最基本形态来自于整体造型结构的节奏感,其次它还来自于雕塑自身三维空间造型特性,其立体造型与平面装饰之间构成的转换又形成了韵律美的另一种形态。
巫文化艺术还有另一种特殊的审美品格,即通过综合多种形象,表现超现实的神秘世界,形成幻想、虚幻性审美特征。祖先们通常把不同自然形体在特定的意义中组合,虽然局部表现形态是客观的,但新的综合体已超越了各形体的自然属性。其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同体、兽禽同体、不同兽类同体等。这类形象的审美意义是,它们在象征性内涵的驱使下,组合为具有幻想性、超自然性的形体。又如苏珊·朗格所说:“作为完全独立完整的体系。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均可以在它可能的各个方面上延续,有着无限的可塑性。”[3]
祖先的原始宇宙观、生存方式和思维中的情感特征形成了一种本质力量,这种本质力量促成了巫文化艺术审美本质的形成。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巫术就是纯粹用主观意向、语言行为而宣泄了强烈情感的经验。”[4]祖先在艺术创造中,情感引导他们区分不同对象的造型特征,又使造型符号形成相交融的关系,在以情感为目的的前提下,祖先对形象的塑造进行着自由而有规律的创造,在这创造之中,巫文化艺术的独特结构和基质便不断形成。
参考文献:
[1]重庆远古巫文化学会.礼巫盛典[M]重庆出版社,2003.86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79-01
站在艺术高度蓬勃发展的现代世界的街头,不经意间就可以发现各种形态的雕塑矗立在那里。这些雕塑可以传达出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息,时尚的元素以及这个城市的活力等方面的信息。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雕塑这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是艺术家反映社会生活并借以表达其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工具,也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哲学思想,宗教等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
中西方雕塑在其发展脉络中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审美风范。纵观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可以发现,秦汉时期的雕塑空前繁盛,陕西临潼出土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古代雕塑区别于西洋雕塑的一个重要类型。秦汉这两个朝代虽说时间上是衔接的,但是在的雕塑表现形式上是有很大不同的。汉代的说唱俑,动物俑是以其生动活泼的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俑不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并且也体现了时代的风格。颇负盛名的霍去病墓前的循石造型的石雕也表现了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汉代的艺术家并没有用写实的手法去表现他们的艺术思想,用写意的,夸张的手法,通过神似来塑造形象,传达艺术思想。再来看看大约在同时期西方的土地上雕塑又是怎样的面貌展现的呢。米隆的《掷铁饼者》作于约公元前450 年,是古希腊时期杰出的代表作品,通过表现运动员这一瞬间展现了人体的艺术美。在很多希腊的肖像和雕塑作品都是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的,像《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等这些作品都遵循人体比例,并极大的追求艺术上的尽善尽美,高度的和谐与完美。
一、中国哲学的道和西方的理性哲学反映了中西艺术的差异
秦代的艺术,由于它的法家思想,它是比较朴实的、比较实在的,所以它的艺术作风上也是比较老实、朴实简要。汉代它的思想是道家思想,自然本身不破坏,要天人合一、要顺乎自然,和自然融为一体,这个和欧洲传统截然相反了。中国哲学的核心是“道”,希腊知哲学的核心是“逻各斯”(逻各斯源于希腊文,原意为“采集”,后演化为“说”。采集的活动需要对物体进行分类和辨别,同时在分类和辨别上有相应的标准和尺度,所以逻各斯最初有“分理”的意思)。这在雕塑中,就是一个形似与神似的问题。形似”和“神似”,一个是理性的对待对象;一个是感性的对待对象。
二、地理环境及宗教背景的不同对中西艺术产生不同影响
中国的地大物博决定了中国的雕塑显示了题材广泛的特点,不仅有人物,动物,虚构的动物(龙、凤、麒麟等),人与动物的合形(女娲、伏羲的人首蛇身),还有山水树林,云朵雾气,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场景,以及大量动物器物的造型。西方雕塑的出现首先也是作为建筑艺术的装饰而出现的,但在较短时间内它就获得了独立地位。古希腊的神祗与人同形同性,自上而下为“神系”,因此其雕塑以人体、人像为主题,从古希腊创立并奠定了以人为主题的雕塑形式后,人像始终占据着雕塑题材的主导地位,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人像雕塑作品。有单人的也有组合的,动作姿态丰富多彩,这与古希腊“人,乃万物之尺度”的观念有着文化上的必然联系。在秦汉时期雕塑不是被埋入地下作为陪葬,就是被放置在帝王的陵墓前作为仪卫。雕塑作为陵墓陪葬的附属品,失去其独立的审美特性。与中国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不同,西方的大量的人像雕塑放置于广场和街道,从而显示出雕塑艺术功能的公共性特征。
三、中西方对艺术追求的不同所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
美术创作是美学欣赏与美术教学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美术创作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美术欣赏与美学教学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对于美术创作的艺术要点,所有的美术创作人员都必须全面把握,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落到实处。
概括起来说,美术创作的要点,主要有以下三点,我们分别进行论述。
一、 掌握艺术语言
美术创作的第一要点,是掌握美术的艺术语言。
任何艺术都是它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例如音乐艺术的艺术语言有旋律、节奏、和声、织体、调式、调性等;舞蹈艺术的语言有结构语言、动作语言、时实语言等。
美术作为“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书法、摄影、篆刻、工艺美术、工业美术、商业美术、现代设计等等。这些造型艺术,有着共同的艺术语言,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线条
线条是所有造型艺术的最基本的语汇。世界级绘画大师达・芬奇说过:“绘画科学首先是从点开始,其次是线,再次是面,最后是由面规定着的形体。”①而在点、线、面、体中,线具有最重要的贯穿作用。因此,法国画家安尔尔说:“线是绘画的主角。”②岂止绘画如此,造型艺术中的书法、篆刻,乃至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等,无不如此。
线条是造型艺术的主要艺术语言,多种多样的线条,可以塑造出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例如直线中的水平线,可以塑造舒展、开阔的形象;垂直线可以塑造挺拔、宏大的形象;斜线可以塑造激荡、运动的形象。而曲线中的圆线、螺旋线、抛物线、波纹线等,则共同具有柔和、流动、优美等特点。
(二) 色彩
色彩也是美术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
色彩是辨别物体的重要依据,它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它由物体借助光的照射而形成。又分为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情感色、象征色等等。各种色彩又具体分为色相(色的相貌)、色度(色彩明暗深浅的程度)、色性(色彩的性质)三要素。
色彩的运用,是美术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例如建筑艺术中的北京天安门城楼,以红、黄色为主,被称为“民族色”,我国国旗也是这种色彩组合,均具有庄严、热烈、宏大、温暖、辉煌之感。
(三) 构图
构图同样是美术的重要艺术语言之一。
构图是在美术创作中,根据一定的美学原则与艺术法则,并根据作品题材、主题、体裁、风格的要求,在平面或立体空间中对物象的各个部分与各种因素所进行的艺术安排与布置。我国传统绘画中,把构图称作“经营位置”,又称为“章法”、“布局”。
构图也是造型艺术“造型”的重要艺术语言。构图的要点有二:
1. 构图的原则
构图以均衡与对比为原则。均衡是比例相称,力度与分量均等;对比则是大小、高低、明暗、疏密等的明显不同。均衡具有稳定、平衡的效果;对比则具有活跃、生动的效果。这两条原则常常共同运用。
2. 构图的形式
构图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正方形。具有宁静、肃穆之感。
(2)长方形。具有整齐、稳定之感
(3)正三角形。具有坚实之感。
(4)斜三角形。具有运动之感。
(5)倒三角形。具有倾危之感。
(6)圆形。具有柔和、圆满之感。
(7)波浪形。具有自由、活跃之感。
二、 把握审美特征
美术作为造型艺术,具有以下几个审美特征,把握这些审美特征,是美术创作的第二大要点。
(一) 直观性
直观性也称“可视性”,是指美术所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都是可以看见的,可称作“视觉艺术”。由此使得美术创作更加注重形式美。
(二) 永固性
美术作品具有永固性审美特征。许多绘画作品、书法作品、摄影作品、工艺美术作品、雕塑作品,成为珍贵的文物或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就因为它们的永固性使然。当然,这种永固性又是通过美术作品选择瞬间性形象完成的,即通过永固表现瞬间,通过静止表现动态。
(三) 表现性
美术作品的表现性审美特征,表现于它们的抒情性、寓意性、独特性、创造性等方面。例如国画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都成为人的品格的象征:梅的高雅、兰的清新、竹的亮节、菊的清幽,无不与人的情操、志向、品格密切相关。又如在书法艺术中,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金冬心、黄慎三人作品的形式与风格都个性鲜明,大有惊世骇俗之风、领异标新之气。把画家特有的造型能力与诗人特有的天真情趣,融入书法艺术之中,开拓了近代书法的表现空间。
三、 守握艺术精神
美术创作的第三要点,是守握艺术精神。艺术精神创作艺术神髓,是美术创作的指导方针。
首先要分清中外美术截然不同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③
其次要把握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主要有:“天人合一”、“中正平和”、“写意传神”、“气韵生动”、“心悟”、“意境”、“线型思维”等等。
摄影艺术本身即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多元化、综合化的辩证统一,是它的重要审美特征与艺术属性之一。为此,本文以“四统一”为视角,对摄影艺术的这一重要审美特征与艺术属性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
一、造型性与直观性的统一
摄影艺术的第一大重要审美特征与艺术属性,是它的造型性与直观性的统一,也是它的“四统一”的第一个统一。
“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造型艺术。它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再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
首先是造型性。摄影艺术作为一门现代造型艺术,与绘画、雕塑、书法等一样,均以造型性为审美特征与艺术属性。当然,摄影艺术所使用的造型语言,又与绘画、雕塑、书法等不同,即摄影艺术独特的造型语言。其中主要有四种:其一是画面构图。又称“取景”,就是将主体、陪体、背景三元素有机、合理、巧妙地组织安排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其画面构图的方式又分水平式构图、垂直式构图、对角线式构图、十字形式构图等等;其二是光线。光线又称“用光”,指摄影时运用各种光源(自然光、人工光)对被拍摄对象进行照明,以达到最佳的造型效果。其中主要有正面光、侧面光、逆光、顶光、脚光等等。各种光线具有空间感、立体感、氛围感、意境感,可以烘托主题、塑造形象、体现风格;其三是影调。又称“色调”,是指画面上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等等。可以起到突出主体形象、营造情绪氛围、制造特殊艺术效果等作用;其四是色彩。“色彩是摄影画面形式构成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色彩不但在造型中起作用,而且对人的情感具有冲击力。”色彩又分为情感色(如红色表现热情、灰色表示冷静等)、象征色(如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青春等)、温度色(如红色为暖色、灰色为冷色等)。摄影通过色彩的明暗过渡、组合变化等,形成画面的美感与和谐感。其主要原则与方法有:用色尽量单纯,主体与背景要有对比,形成色彩重音效果;强化某种特殊色彩的独特功能,形成色彩基调,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在多样色彩中寻求统一。摄影艺术运用上述四大造型语言,充分表现生活之美与作者情感之美,打造出美学品格与艺术意蕴,最终凝聚为其造型性,即以形传神、以形达意、以形抒情。
直观性也是摄影艺术重要的审美特征与艺术属性之一。直观性又称“视觉性”,这也是所有造型艺术共有的特性。这种特性即要求创作中注重视觉艺术的形式美,强化其可视性、悦目性,又要求欣赏者必须亲眼目睹,方能从直观中获得审美愉悦与审美享受。
造型性与直观性二者紧密结合、有机统一,使得摄影艺术的内涵丰富、美学品位提升,具有了独特而又丰晒太阳的艺术价值,备受受众的青睐,并成为最为普通,最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几乎每个家庭、每个人,都与摄影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他们心中的最爱。
二、瞬间性与永固性的统一
摄影艺术的第二大重要审美特征与艺术属性,是它的瞬间性与永固性的统一,也是它的“四统一”的第二个统一。
“绘画、雕塑、摄影和书法从本质上讲,都是空间的静态艺术,不适于表现事物的运动和过程。但是,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因此,造型艺术要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就必须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也就是在动和静的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一瞬间的形象,将它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这就是造型艺术瞬间性的特点。”
可见这种瞬间性对于造型艺术来说是何等重要,也就是说,包括摄影艺术在内的所有造型艺术的创作,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选择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那最精彩、最闪光的瞬间形象。德国著名美学家莱辛就十分强调造型艺术创作选取瞬间形象的重要性,他以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群像》为例,分析了该作品选取巨蛇缠住拉奥孔父子三人,三个受难者濒临死亡前的最后挣扎的一瞬间的形象,表现出人物激情的顶点。为此他专门写出了美学专著《拉奥孔》,并指出:“最能产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了,我们愈看下去,就一定在它里面愈能想象出更多的东西来。……在一种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出这种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朝更远的地方看,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
摄影艺术的永固性,指的是它的瞬间形象选取拍摄下来之后,就被物质材料固定下来,不仅可以供人们反复多次地欣赏,而且可以流伟下去。许多珍贵的名人照片、老照片、经典照片,都成为艺术珍贵,在充满丰富的艺术价值的同时,又富有珍贵的收藏价值。
摄影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是辩证统一、完美结合的,它通过瞬间的静态表现永恒的动态,在瞬间中显示永固,又在永固中凸显瞬间。
三、再现性与表现性的统一
摄影艺术的第三大审美特征与艺术属性,是它的再现性与表现性的统一,也是它的“四统一”的第三个统一。
所谓“再现性”,是指摄影作品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这一特性,是摄影作品最突出的特征。众所周知,摄影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与纪录,即使是摆拍,也以客观现实为准则,并无任何虚构。无论是人物、事物、事件,还是景物、动物、植物、器物,摄影艺术都以真实为生命与灵魂。正因为如此,许多摄影作品都成为珍贵的文献资料与历史物证。例如“”时期著名摄影家李振盛拍摄的许多老照片、的照片,都具有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双重属性。而一般人日常生活照片,也同样是普通百姓的真实写照与真实纪录,同样具有珍贵的价值。
所谓“表现性”,与“再现性”相对应,是指摄影作品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这种表现性也是所有造型艺术所共有的,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因为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于内在的真实,就是人的面目、姿势和动作,天空的色调和地平线,所表现的灵魂、感情和思想。”摄影作品也是摄影师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段,这是毫无疑义的。
四、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摄影艺术的第四大审美特征与艺术属性,是它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也是它的“四统一”的第四个统一。
所谓“技术性”,指的是摄影艺术有丰富的技术要素与高科技含量。例如拍摄时光圈、光速、焦距的掌握与运用,广角镜头、滤色镜头、变焦镜头的使用,数码摄影、电子显微摄影、天文望远镜摄影、红外线射影、全息摄影、水下摄影、航空摄影等等,都是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
所谓“艺术性”,指的是摄影艺术毕竟是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符合“艺术”的一般定义:“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殊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
所有的摄影作品,包括新闻照片、生活照片、广告照片等等,都是艺术作品,其艺术性是勿庸置疑的。
摄影艺术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完美结合,形成了它独有的审美特征与艺术属性。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150.
[2]杨辛 谢孟主编.艺术赏析概要[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P179.
一、剑舞资源
剑舞的原初形式虽然消亡,但在壁画、雕塑、武术、民间舞、戏曲、文学作品,以及现行的研究成果中依然能够探寻其风貌,这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和发掘的可能性。据此,我们的资源便可分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审美资源。包括美学史;思想史;绘画、雕塑、书法、音乐等各门艺术史;舞蹈史;传统舞蹈美学;剑的考古成果等。
第二,形象资源。包括武术中的剑术;戏曲中的剑舞;民间舞中的剑舞;民俗活动中持剑的仪式;壁画、雕塑中的剑舞形象等。
第三,已有成果。包括现行的中国古典舞剑舞教材;剑舞作品和剑舞作品分析;研究剑舞的学术论文和著作等。
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剑舞的基础,为研究、整合、发掘、复现提供条件。
二、资源分析
在资料的搜集整理之后,可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审美资源、形象资源和已有成果。在深度研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再现。
首先,是对于审美资源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步:在广泛的收集和研究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对于中国传统的审美和思想风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研究各门相邻艺术,了解传统艺术的线条、气韵、节奏、心理体验等具体的风格特征;系统的研究中国舞蹈史和舞蹈美学,掌握古典舞的运动规律和要求;通过剑的考古成果的了解,掌握剑的质感和特性。通过这样的层层限定,为剑舞的研究设定了一个框架和可资借鉴的标准。
其次,对于形象资源的研究。这可将雕塑、壁画形象进行归类解析。包括:1.气韵和动势解析。气韵研究决定剑舞动作的轻重缓急,动势研究决定剑舞动作的连接路线;2.民俗活动和仪式的研究。民俗活动包含了大量使用剑的仪式和表演,这些仪式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民俗活动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剑舞的内在气韵和精神内涵;3.武术资料的分析。武术中包含了大量的套路动作,这些动作的路线、气韵可以直接为剑舞所借鉴,现行中国古典舞剑舞教程基本上都以武术为依托,因此,武术的研究可以为动作路线和剑的基本舞法提供参照;4.民间舞的研究。民间舞是当今依然可见的古代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在民间舞中保留了大量剑舞的动作,这些动作在古时因古典舞与民间舞的互动交融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民间舞可从侧面提供路线、风格、动律的依据;5.戏曲的分析。戏曲舞蹈是流传下来的唯一可见的古典舞形式,在戏曲舞蹈中仍然保留着剑舞的形式,梅兰芳先生就曾表演过剑舞。可见,戏曲舞蹈中的剑舞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参照。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可以收集整理相关雕塑、壁画形象,提炼出最具传统文化和代表性的造型、连接、发力、动律,同时将剑舞的文化气韵特征了解得更加深入。
最后,对于已有成果的分析。当代,已有专家对中国古典舞剑舞进行了研究和复现,编创的教材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也有编导创作了一些古典舞剑舞的作品,并撰写了作品的分析和创作心得;另外,有部分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剑舞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成果中有教材的严整的逻辑构架和丰富的动作语汇,有剧目的奇思妙想和不同的气韵特征,有剑舞发展的脉络和剑舞的传统风貌特征。这些为中国古典舞剑舞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参照和研究的思路。在审美、形象、已有成果的研究基础之上,剑舞的内在风格和外在风貌已大致呈现在面前,最终进入整合与复现阶段。
三、整合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