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09:11: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医养生课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古人云:“文贵于新。” 的确,立意新颖、有创见性的文章阅后不仅令人耳目一新,更能予人启迪,催人奋进。但是,当下学生的习作现状颇有“老戏新唱旧模样,旧饭新炒酸味道”,读之味如嚼蜡。这一点相信很多一线教师都有同感。如何让学生独具匠心,独执慧笔,在习作中写出阅之如沐春风、有“新意”的佳作,相信是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最想探究明白的。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觉得教师如果在作文指导课上做到以下三点,将对学生在习作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至关重要。
一、下放权限“巧”命题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欲要文意新,需要“巧”命题。在作文指导课上,大部分教师都习惯要求学生按自己拟定或按教材指定的题目写作。其实,如果不拘泥于统一命题,把命题的权力下放给学生;不局限于教材限定的内容,给学生留有能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更能避免学生的创作思维被教师牵着走,导致失去活力和新意。
培养学生学“巧”命题应从哪儿入手呢?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首先要舍得放下身段聆听学生的写作心声和意愿。例如可询问学生:“你们觉得哪些内容好写?哪些题材比较容易写?这次如果让你们命题,你会出怎样的题目?谁有好的题目,大家分享一下。”这样指导首先能勾起学生对作文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心里想的、憋着的事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事、熟悉的人可以写;自己感兴趣的、想说的话也可以写;写作其实没那么难。这样不仅消除学生了写作畏难的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写作变被动为主动,化难为易,还避免了学生的创作思维被教师、教材所限制和框定,避免了学生思路被牵着走而导致写作思维失去活力。
在上述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这些题材和题目归类,指导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巧命作文题目,巧挖题目蕴含的新意,写作时在自己积累的题材库中选择新颖的题材。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写人的作文,采用半命题的形式让学生写作,学生思维的空间会更大,思路发散的方向也会更广。如写自己,可以采用《……的我》《戏说……》等半命题作文让学生发挥,学生能向我们展示一个真实的、多姿多彩的“我”。他们会这样拟题:有夸自己的,如《多才多艺的我》《有一双“巧”手的我》;有黑自己的,如《眼长在头顶的我》《迟钝的我》;有自恋的,如《啊,漂亮的我》《人见人爱的我》;自贬的,如《又矮又挫的我》。我班有个学生在《又矮又挫的我》一文中这样写道:“我爸爸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妈妈窈窕漂亮,文雅大方;可是到我这里竟然基因突变,画风大变,因为我又矮又挫,我要向爸妈检讨,我失职了,没有做好转基因工作……”诙谐的语言、幽默的调侃令人捧腹不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若这样的题目是教师拟定的,相信很多家长会上升到师德高度来严加指责,而学生却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淡定及从容。
写景状物的作文,采用这样形式的题目:《观……》《看……》《……游》让学生补充题目或者直接命题,学生的命题会出乎意料的出彩。例如我班的学生就这样命题:《青秀山任我行》《南宁的前世今生》《肉眼看桂林》……
论述类的作文,采用《我看……》《评……》《戏说……》《如果……》等半命题,学生会更有兴趣来写。我班有位学生在《戏说老爸》中这样描写自己的父亲:“我爸爸是上海人,上海男人的精明把家的个性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妈妈给他的评价最恰当,为什么这么说呢?每次回姥姥家,妈妈恨不得把家都搬回娘家,而爸爸则想方设法削减妈妈回娘家的开支,妈妈说买瓶好酒给姥爷吧,爸爸则说姥爷有高血压不能喝酒,买瓶鲜橙多吧,大家都能喝;妈妈说买套高级化妆品给小姨,爸爸说买大宝吧,国产的没有激素……每当这个时候,妈妈就会河东狮吼:你这个铁公鸡,不,是不锈钢公鸡,铁公鸡生锈还能掉点铁渣,你这个不锈钢公鸡连渣都不掉!”
因为是学生想选的命题、熟悉的事、乐意去写的内容,所以习作才会这般生动传神,趣味无穷。所以说,好的题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留有空间的题目更能诱导学生去思考去挑战自己。有空间才会有思考的余地,有思考才会有创新,有创新才会有新意。培养学生作文的新意,需在拟题上“巧”做文章。
二、打破框框“思”求新
穆勒说:“此刻一切完美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缺乏新意,文章必定死水一潭。”北宋著名隐士魏野“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的闲情雅致;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的惝恍莫测、缤纷多彩,无一不是由思“新”而引发的。因此,只有给学生插上思“新”的翅膀,才能令学生心灵深处的“新意”萌芽。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北京亮起来了》的开头是这样的:“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了。整个北京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用“每当( ),南宁的( )。民族大道( )。南湖公园( )。 南宁的夜景( )”填空式的模式来写作文,导致全班学生作文开头都变成这样:“每当夜幕降临,南宁就亮起来了,民族大道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作文也能做到有头有尾有经过,洋洋洒洒好几百字,不能说学生写得不成功,但其中的尴尬只有为师者才明了,那就是作文缺乏人性重要的东西:新意和灵性。
对低年段学生采用这种指导模式的确能起到帮、带、扶的作用,但是把这种框框套在高年段学生身上,势必束缚了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思维。因此,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尽可能避免给学生限定条条框框,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抓住那些有特点有聚焦性的事物来叙述,这样才能写出清灵的文章来。
在写介绍自己的作文时,我会做这样的点拨:“现在的我们是现实的,既然现状改变不了,可寄希望于未来,因为未来是可以设计和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和实现的,我们可以做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师或规划师,用手中的笔给自己打造全新的、无所不能的形象。”这样引领,带领学生走出了认为写自己就是写现实中的自己这个误区,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扩大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作文变得有新意,有期待。
学生对于写景状物类的作文不太能写出新意,因为景物就摆在眼前,看起来好像没有发挥的余地,没有想象的空间。譬如长城就是条砖垒成的城墙,桂林的山像老人、像骆驼,桂林的水很清等,这些千百年来已被文人墨客旧写陈。如何引导学生去挖掘出新意,去引发新的思考意识,这就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对于写景状物类的作文,我会让学生先抛去山清水秀之类的意识,引导学生灵活地去寻找突破点、切入点,抓住那些被人忽略而具有新意有特点的“穴位”破题,然后大胆想象,纵笔描绘。我会要求学生这样想:你选这个景点来写,你就要把自己当成这个景区的设计师,这个景区有什么特点,好的坏的你都可以写;你可以用笔把景区设计得更合理,更壮美,更吸引人,你也可以写游记中你感到有趣的、欲吐之为快之事。这样指导,学生感到束缚没有了,习作路子宽阔了,所以通常能写出精彩的文章来。我班有个学生在他自拟题目的《青秀山任我行》一文中这样写道:“古有‘任我行’笑傲江湖,今有我陈某畅游青秀山,青秀山我来了,应春之约而来,应山之邀而来。今日青秀山对我说:任你行……”这样的游记文字清新,趣味盎然,避免了学生把作文写成景点“流水账”或“导游词”。
因此,教师一定要破除限定学生习作思路上的条条框框,激发学生习作思维的新思想,才能让学生妙笔生花,写出情文并茂、酣畅淋漓的文章,那正是我们广大教师所希冀的文章的“新”意。
三、细心呵护“论”避邪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3—0072—01
生本课堂主张问题导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中的学习,都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质疑,思考解疑。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操作技能,在预习导学和课堂合作探究学习中都极为关键。通过实践和探究,笔者发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有疑而问”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质疑的土壤,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如,在教学《丑石》一课,笔者首先让学生读课题质疑,然后出示丑石的图片,让学生一边尽情观看,一边评价“真丑”。观察完图片后,让学生结合预习质疑,最后引导学生通过细读课文、讨论和交流汇报等形式释疑。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兴趣,将学生置于依“问题”而创设的环境中,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质疑欲。
二、方法辐射,培养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质疑,自主提出问题,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的冲突点,最终形成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独立思考,学会质疑。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借助课后金钥匙,引导学生质疑,应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进行。
1.教给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一般用“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来提问。
2.引导学生寻找质疑的途径。可以质疑课题、课文内容、关键词句、插图、关键标点及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如果文章的题目提供了课文内容的指向和要点,学生就可以从审题入手引发质疑。
3.依托课后习题,学会疑中找疑。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后习题,将那些得不到答案的问题罗列出来,向教师请教,然后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提出与书上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依托课后习题找出其他的问题。
三、巧抓时机,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习惯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
1.课前引发型质疑。课前引发型质疑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求知欲望。如,在学习《一双手》时,教师课前质疑:这是一双怎样的手?这是谁的手?这双手做了什么?
2. 课中深度型质疑。课中深度型质疑便于学生对课文重点进行深度探究,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中心。如,学完《一双手》后,学生了解到这是一双粗大、坚硬的手,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质疑:这双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样就可以达到直击本文学习重点的目的。
3. 课后综合性质疑。课后综合性质疑可以是总结型的,也可以是辨别鉴赏型的;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也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中心,领悟写作方法。如,学完《丑石》一文后,学生质疑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材料安排,笔者通过组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了解到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及好处,使学生明白欲扬先抑可以使文章的情节多变,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能使赞美的事物更加突出,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激励评价,树立学生“大疑则大进”的信心
二、针对数学课题提出问题
课题是教材的重要资源,不同课题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同一课题在不同的课时中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因此,课题起着提示学习内容的作用,学生只有抓住课题才能切实领悟到学习的要点、掌握问题的关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便要引导学生针对数学课题提出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授“圆柱的体积”这一课题时便可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圆柱的体积?2.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3.圆柱体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联系?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便可要求学生回顾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让学生记起教师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是如何转化成长方形知识来解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将圆柱体积转化成立体图形来计算。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便可找来圆柱模型演示将圆柱底面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一来学生便可看到一个圆柱体变成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这时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质疑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什么形体。这个形体和圆柱体积有什么联系。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便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解决问题。通过演示,学生便可发现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体积大小没有改变;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形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也没有发生变化;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质疑“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又怎样”,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通过层层质疑,学生最终便可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体越近似于长方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这就为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经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最后便可明白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而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即V=Sh。这样一来,学生的质疑意识便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也深刻了许多。
三、针对数学知识的迁移提出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活动必须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发展学生的潜能。那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呢?本人结合多元教学思路,遵循教学的多角度、全方位、递进式原则,提出了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几点做法与同行们进行商榷。
一、班级学生分层――共进步
分层教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要求和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依据学生对知识的不同掌握情况,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或组,并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兴趣。当然,学生的这种分层是动态的、可变的,要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调整。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个出发点,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或者分组,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分层教学。
如在开学期初,我通过调查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因素,主要根据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三个层次,既A、B、C三个组。A组学生是对计算机有很强的操作能力,能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B组学生是对计算机只有简单操作水平,不能熟练操作,一般情况下这组人最多。C组学生是对计算机很不了解。因为信息技术课是在计算机机房进行上课的,排位置时首先让C组学生坐在中间位置,方便老师经常对这些同学进行指导。B组同学挨着C组同学,坐在靠中间的位置。A组同学坐在两边的位置。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分层――做导向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这种知识水平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用一句俗话就是“跳一跳,摘桃子”。对这种知识的学习,学生必须先努力向上“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即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目标的分层就在于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以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在课前要明确哪一层次的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技能,达到什么程度。下面笔者就以《用Word记日记》这节课为例来看看分层目标的确定:
这一节课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学会在Word中插入日记的日期/时间;第二个目标是学会删除、插入、修改文字等编辑操作;第三个目标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渗透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合作学习、主动参与,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热心帮助同学。
低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重点在于学会在Word中插入日记的日期/时间,在应用上要求能模仿完成相关的操作;中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在此前提下,学会删除、插入、修改文字等编辑操作,对软件的功能能够进行进一步的自学和探究,还能举一反三;高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目标上能够透彻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渗透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合作学习、主动参与,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热心帮助同学。
三、课堂教学分层――促提升
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教师的教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讲授分层又是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程度,授课内容按难易程度分成相应的几个层次,分别对待,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对高层次的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层次的学生和低层次的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前进,低层次的学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高层次的学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评价分层――扬自信
及时、合理、激励性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取成功,让每个人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起来。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上常常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从而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激励。如在画图软件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学生用直线和曲线画出各种各样可爱的事物。我由衷地对优等生说“你很善于观察!”“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很有创意!”对中等生的评价却是:“你主动尝试了,说明你思考了,即使操作错了,也是一种胜利。”对后进生的评价是“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或让他们握紧拳头说“努力吧,我能行!”这样由衷的赞美就能真正激励学生,激活学生心中的智慧,使他们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从从容容地学习、脚踏实地地探究、认认真真地交流,自然而然地就对学习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也就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和快乐的源泉。这种评价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天赋潜质也各不相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因材施教,是当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在着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应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应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学生发展个性、彰显本色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应永平.分层教学探讨,人民教育出版社
不管是在授课、阅读教材时,还是在思考问题时,都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告诉我,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我们要动用智育的一整套手段来创造这种状态。要创造前面所说的情绪高涨的状态,单单依靠在上课时采取某些特殊的方式,譬如说选用恰当的直观手段,那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这种状态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取决于思维的素养和情感,取决于学生的见闻的广度等。掌握注意力――这是教师对儿童的思维施加的一种非常精细而微妙的作用。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呢?下面,将我在教学中总结的几点方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一、静坐法
上课前,先让学生静静地坐一会儿,脑子里尽量不要胡思乱想。这样,可以使学生从课间的喧闹中回过神来,从而静下心来学习。
二、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写出或说出各自观察的结果,对那些观察得仔细和持有独特见解的同学要加以表扬。这样长期以来,学生就养成了仔细观察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常开故事会
小学生一般都对讲故事和听故事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去选择一些趣味性的适合孩子们胃口的故事,让同学们去听去讲。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注意力,就会被集中起来。
四、欣赏音乐
欣赏音乐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人在欣赏或演奏乐曲时,必定要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才行。教师可以找一些学生爱听爱唱的歌曲,让他们经常听、唱,经过长期的音乐训练,其注意力定会加强。
五、大声读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39-0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选题背景: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一直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问题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并学会学习,而在实际教学中,尤其在农村学校,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师生问、学生问的互动与交流,缺乏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很少有学生能真正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更谈不上对现实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了。更有教师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只一味地灌输教材、教案,偶有学生提问,他甚至视其为捣乱课堂秩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应试,学生在“书山题海”中苦战,无暇也无力深入思考问题。另外现在初中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学生被动回答教师的问题,缺少了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理交流,师生互动等情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它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各学科都在探究的话题,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值得我们去实践中去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1、新课程: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
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学习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与人合作,形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标准》重要的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分类设计,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营造“探究”的“问题情境”。
2、高中生物:国家规定的高中学科,大多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有些省份也出版了不同的教材版本。但大致内容是一样的。人教版教材共6册,供高中学生使用。必修1、2、3为必学内容,选修1、2、3供学生自行选择学习,高考生物一般是除选修1、3外的5册作为考试内容。
3、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对学习文本实施自主学习之后自发或自觉地提出在学习中遇到的自己不能解决和希望集体研讨解决的问题的一种习惯。
4、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是通过学习个案的集体解析逐步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逐步养成思考思辨探究的习惯。学会科学地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以期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其思维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见人所不见,想人所不想。有时受某一现象启发而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是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不可缺的重要因素。
5、高中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高中生为对象,以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养成学生“敢想、善问、乐思”为归宿。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理念之首;“面向全体学生”是指既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获取知识,更是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创设灵活多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巧妙地启发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识,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题实验目标和内容
1、课题实验目标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培养学生如何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增强学生质疑能力,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通过问题意识培养,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形成问题,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逐步在学习中不断发现,不断探索,成为学会学习的新型劳动者。
2、课题研究内容
(1)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2)如何树立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研究。(3)学生课内外自学中问题意识萌发、发展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运用观察法、调查法。对学生进行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问卷调查。通过在课堂中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师生互动情况、学生学习的表现,以获得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课堂 培养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双向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当前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持续发展的必然。在对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我们全体师生转变旧观念,接受新理念,积极的对科学素养教学进行探索实施,在不断的摸索下取得进步。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个目标,师生要共同努力,共同配合。教师要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在物理教师的帮助下,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大胆的实践创新,运用科学手段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那么,我们物理科学素养的培养一定能够实现一个大突破。我认为,在平时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对科学素养的融入。
培养科学素养是为国家进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中生自身长远发展的需求。我们对以往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中一些不足之处进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如下策略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
1.转变观念,狠抓根源
古往今来,我们国家往往采取“学习好,分数高”的评判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我们的学生能不能考上名牌的院校成为大家判断这个学生是不是人才的衡量标准。由于这个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并进步,在新课程中国家教育部不断强调:“中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应面向每一个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对于选拔少数学习尖子、淘汰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教育模式,必须给予根本性的改造。”我们的每一位高中生,都是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都有不同的发展,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不能因为分数低而对学生藐视,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主体性的发展。我们要理解每一位学生,并且去尊重每一位学生,人人平等。在培养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下,我们的全体师生都需要转变观念,不能再以分数作为定论。
2.将物理教学融进物理学史,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有一句富含哲理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高中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的教学成功了一半,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物理教育中,物理新课标仅仅围绕着教育政策方针,其制定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强学生科学素养,而我们所说的科学素养,是接受教育的人对科学表现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在物理学中,其研究对象就是人类和整个物理世界进行对话的历史,它将涉及到物理的人类的思想、物理自然科学以及社会历史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是很多不同种类的知识的交错融入。我们需要吸取物理科学家前辈们在物理科学方面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习他们是如何对科学进行探索,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分享他们的成功时候欢乐,感受他们失败时的痛苦,耳濡目染的接受科学熏陶,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对物理科学的鉴赏能力。从而我们将学会如何去正确看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会辨别真善美。从而激发高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3.重视科学能力的培养,注重物理教材中的探究实验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物理热点的考查,往往是将生活中与物理现象息息相关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进行出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近些年来涌现出的电路故障题目、数据处理题目等等。这些试题的多次出现,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观察进行解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和应用能力。
在物理实验题的复习中,我们尤其要学会对物理测量工具和测量仪器的使用,还有理清楚物理测量的原理,以及测量步骤,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4.开放物理学习环境,扩建物理教学平台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现谈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
一、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习惯于传统的结论性教学,重知识轻问题,重双基轻创新和实践,使学生处于被动的认知状态,导致学生迷信书本,迷信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
第二,学生缺乏提问的技巧与方法,部分学生由于基础不好或缺乏思维能力,不会表述存在的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提问题不得要领,浮于表面,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
第三,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缺乏主观能动性。
第四,师生关系紧张、不融洽,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他们宁愿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敢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或看法。
二、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外界条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不敢提问题,主要有两种心理,一是紧张心理,二是自卑心理。因此,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消除紧张和自卑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1)优化师生关系,倡导民主
在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师道尊严”仍扎根在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老师敬而畏之,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压抑了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淡化“教师权威”,优化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氛围中,学生的思想是开放的,思维是活跃的,心情是愉悦的,这时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最佳点。
(2)真诚鼓励,树立信心
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鼓励、提倡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言者无畏”的意识,不管学生所提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深度,教师都要以认真的态度去倾听,多鼓励,少泼冷水。具体做到:(1)对不善于提问题的学生及基础差、胆子小的学生,一旦他们提出问题,首先应给予肯定,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对于好问但总抓不住要点的学生,不嘲笑、讽刺,应耐心引导,彻底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3)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指导他大胆创新,争取提出更好的问题。这样,使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都能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提问带来的无穷乐趣。
2.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主动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著名学者布鲁马巴克也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端,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有一些学生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疑问,因此在学生具备了敢于提问的心理后,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利用语言、实验、教具等各种教学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1)通过实验创设情境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亲自操作实验,它都能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信息以及较大的思维空间,因此它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渠道。教师要选择那些现象明显,含思考性和趣味性,能启迪学生思维的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发现问题的能力会更强。
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我在新课开始时设置了覆杯实验、瓶“吞”鸡蛋的实验以及小试管在倒置装水的大试管中上升的实验,这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便可引发学生提出很多问题。如杯中的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是谁托住了纸片呢?瓶口这么小,鸡蛋是怎么进去的呢?为什么小试管不仅没掉下来,还会上升呢?等等。
(2)利用生活原型创设情境
科学源于生活,走向生活。教师将问题创设在学生亲身经历且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型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在学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学生会提出“大米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萌发吗?”“将蚕豆的种子横向一切为二,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萌发吗?”等问题。在学习“消化和吸收”时,学生会提出“早餐吃的是面包和鸡蛋,这些食物在身体内发生怎样的变化?”“早餐不吃,上午最后一节课你有什么感觉?”“肯德基和中餐,你更爱哪个,哪个营养更均衡?”等问题。
(3)联系生活生产、结合科学概念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对生活中的事实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产生质疑。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这种矛盾越强烈,越能激发起人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时,其中有一个作用是“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但它恰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水往低处流”相矛盾。这时教师可这样启发: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在植物体内的水分却是向上流的?你能否想出生活中还有没有水向上流的现象?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抽水机抽水的情形,从而提出问题:难道在植物体内也有抽水机吗?是什么原因使水分向上流的?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
(4)利用谚语、民俗、典故等创设情境
一些当地的谚语、民俗、典故等学生耳熟能详,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五九六九,沿河插柳”等。把这些生动、鲜活的来自群众的精粹引入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引导学生赞美劳动人民智慧的同时,学生自然就会提出“为什么会这样?”“有规律吗?”“受哪些因素影响”等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探究。
(5)联系STS(科学、技术、社会)创设情境
STS让学生觉得具体、亲切和有现代感,同时反作用于STS,养成热爱生活、热爱科技、勤于思考的优良品质。例如,在讲磁体时,可介绍磁悬浮列车,学生会问:“磁悬浮列车为什么会悬浮起来?”“磁悬浮列车的速度高达多少?”“磁悬浮列车是利用超导材料制成的吗?”等等。
3.教给学生问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提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一些理论和现象也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但缺乏相应的思维方法,有时想提问题却不知怎样提问,这说明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还没有进入探索性思维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给予一些方法上的指导,教会学生善于提问。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因果提问法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它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所见到的每个现象,都要想想是什么原因;在阅读课本时,对所学的每个概念、公式、定律、原理等要知道是什么?适用于什么范围?受什么条件限制?做到知其所以然;解题时不要光拘泥于获得一个正确的结果,还要了解解题的过程、思路、方法等。
(2)逆向提问法
逆向思维是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思维过程,即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下”,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经常让学生逆向去思考,必定能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适时地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深入探究。例如,在开展《磁生电》新课的导入中,我重新演示了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磁效应现象,说明电能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生电吗?如果可以,又需要怎样的条件?
(3)比较提问法
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比较,特别是把那些相互关联或相类似的概念、现象、规律进行比较,同中辨异,异中求同,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氮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那么这两瓶气体可以用什么方法区分呢?
(4)联系提问法
找出教材中联系密切的章节、内容或知识点,从中发现问题,揭示出事物变化的规律,这种联系方式以点代面,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化理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植物呼吸作用的物质转化时,学生马上会联系到光合作用,充分理解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所储藏的有机物。
(5)发散提问法
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从同一问题的某一知识点出发,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形式的变换,向多个知识点扩散,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我们可以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来引导学生发散提问。如两个杯子中分别盛有浓盐水和纯水,不能用嘴尝,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自选实验器材,设计几种区分这两种液体的实验方法,简要说明理由。”对这样一道灵活性强且较为开放性的试题,引起了学生多角度的思考:A.比较密度;B.比较压强;C.比较质量和体积等。由此提出以下不同的问题:用密度计怎么区分?用压强计怎么区分?用量筒和天平怎么区分?如何控制变量?使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展开,最终得出不同的方法。通常一个好问题的提出需要以上一些方法的综合运用。
陶行知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的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境界,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中的师生人格应是平等的,在这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方能逐步解放自己,在思维的空间自由驰骋,进而敢于提问。教师不要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做为参与者一起与学生学习。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或是一些幼稚可笑的,或是敏感,难以让人启齿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对那些不善表达的学生,教师更应特别的关注。对学生创造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中肯评价及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兴趣,使他们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思考和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同时,教师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例如,在讲《人的生殖》一课时,几个调皮的男生问我,老师,与卵细胞到底是怎么样相遇的?此时整个课堂哗然,这时所有的学生等着我的回答。学生叽叽喳喳的:“怎么问这么黄的问题?”“是老师让我们有疑问就要问的。”“这下看老师怎么办,哈哈。”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避讳这个问题,无疑证明自己心态不健康。最后我负责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因此,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交流的时间。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所学内容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其中必然伴随着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这个过程学生需要时间。如果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不了解,学生难以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实在提不出问题,那就用集体的智慧来点燃创造的火焰,让聪明的头脑在撞击中迸发更多更灿烂的智慧火花,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因此,要学生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交流的时间。
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其方法主要有:
1.观察提问法
观察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是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完成并得出结论的保证,是科学方法训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训练。正如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可是人教版初中生物缺少对观察方法的详尽的说明,因此要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大量的观察活动,学生的观察从盲目到目的明确,从无序到有序,从仅用肉眼看到用多种工具观察,逐步提高观察的能力,同时练就“发现问题的慧眼”。讲环节动物的时候,有个学生就提出他在家里也抓了一些蚯蚓,但是就没找到环带。学生的问题我没有忽略,我查阅资料后,明白原来成熟的蚯蚓才有环带。
2.联系实际提问法
联系实际提问法是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实例。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时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蕴含的生物知识,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例如:农民为什么经常去田里松土?室内放置过多的花卉,为什么不利于身体健康?储存粮食为什么要晒干?萝卜放久了为什么空心呢?等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生物学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3.类比提问法
类比既是一种提问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类比的基础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类比是创新的钥匙,通过类比来发现问题也是发现问题的一种最常见途径。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植物的结构层次》一课时,学生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认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动物一样?我说:“同学们,自学一下,看看到底一样不一样?”学生学习后,发现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最后,我说:“类比思维,有时会得出错误结论。”再如,在《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教学中,教材中根据病毒的寄生细胞的不同,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三种。此时,我循循善诱,“同学们,我们学过的生物类型有哪些?”学生答到“植物,动物,细菌,还有真菌”这时,个别脑子快的同学立即问道:“有没有真菌病毒?”我这时暗自高兴,学生思考了,会提问了。我接着说到“同学们,课下回去查阅一下。”第二节课,同学们给了我肯定的答案,世界大约有60多种真菌病毒。
4.追问法
1.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实践表明,学习的氛围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一个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中的问题容易表达并得到较好的解决。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向教师的知识和见解进行挑战和质疑,树立学生敢于怀疑权威和经典的信心,使学生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环境的肯定与支持。
2.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必然产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强烈欲望,以至专心致志地学习,问题意识油然而生,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主动思考、探究,他们会自己找到某些答案,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功感,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问题情境的核心是形成一种氛围,以激起学生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通过收集精彩案例、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如“特异性免疫”一节的教学,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预防天花、英国医师爱得华詹纳怎样发现牛痘的史料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什么接种过牛痘的人就不会感染天花呢?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了强烈的探究欲。
3.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比如在呼吸作用的应用教学时,可这样设置问题:①作物栽培时,中耕松土有何作用?(有利于呼吸作用。)②粮油种子贮藏时,为何要风干?(降低含水量,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质消耗。)③果实和蔬菜为何通常要在低温、低氧、高二氧化碳下保存?(减弱呼吸作用,使其代谢降低。)④农业生产中为何常把作物下部叶子去掉?(因为变黄的枝叶已无光合作,但仍要进行呼吸作用,去掉变黄的枝叶,能使光合作用的产物更多地流向经济价值高的器官中去。)
4.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技能。发现问题是在全面观察事物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的。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分析、比较、正向逆向思维活动等方法,从而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逆向思考提出问题:“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搬运吗?”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有问题意识。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及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自己应是一个多“问题”的教师,不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问题”中磨练和丰富自己,在“问题”中浸润和熏陶学生,力争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其次,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一蹴而就,并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有所区别,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切忌将教师的思维习惯强加给学生。
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普及,我们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过去课程焦点锁定在教师这个“主角”在课堂舞台的“表演技巧”,而学生只充当舞台“配角”这种局面。现在应提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更新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教师仍充当课堂的中心和主宰,学生起到“配角”作用,师生间仍是那种“授受关系”。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真正实现多向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意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性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体验学习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求将“教室”转变成“学堂”,课堂教学由“教”向“学”转化,让学生达到由吃“鱼”到用 “渔”,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合作和学会创新。初中政治课堂中调动学生体现主体意识的参与性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1.调动学生的参与状态。
学生只有在兴趣浓厚,有强烈的热情和求知欲时,才会乐于动脑、乐于讨论和争论,乐于用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去解释和表达所学到的知识,才能积极主动参与解决开放性问题,才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2.调动学生的参与方式。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交叉进行,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参与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有效的计划和策略,获得情感体验,并通过认知活动进行调控。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和团队中分工合作,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是指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思维的想象,从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形成各种能力。
3.注重学生参与的时间与广度。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至少应该在一半以上,高的可达2/3以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包括独立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和合作交流讨论以及完成课堂练习等。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涉及学生的人次是否广,要使每名学生都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4.注重学生参与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的达成度如何;注重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的程度;注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现情况。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达到预期目标。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
1.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地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学生就会从“怕问”到“敢问”向“乐问”发展,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在教学中民主意识的缺乏,课堂教学气氛的不融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因此,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做的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气氛。如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难免会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通过多种形式肯定学生的提问,比如,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赏识学生的独创。只要学生有一点新思想、新发现,就应该表扬和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教师对学生提问质量的肯定以及回答问题的认真和耐心都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而一旦学生产生了提问的兴趣,他们思考的范围、思考的层次都将得到提升。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爱问
中学时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思维活跃,有强力的好奇心。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某门课程的枯燥,自身的不感兴趣,教师教学语言的单调及手段的单一等因素而不愿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从而致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不到培养和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的问题情境。
初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因此,英语课堂中,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独特的方式,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学习兴趣,唤起他们追求和探索知识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 “the memory robot”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mr mott 和他的记忆机器人,之后又设置下面的情境,使学生身处其中,感同身受:假设你就是mr mott,对于你所拥有的记忆机器人,你感到对你的帮助大吗?会带来一些不方便吗?假如你是mrs mott,你发明了记忆机器人,你对它的表现感到满意吗?你还打算发明什么呢?假如mr mott 和他的记忆机器人来到了我们当中,请你采访他们,等等。对于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是非常的感兴趣的,他们进行了积极地思考,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增强了他们的主动性,活跃了他们的思维,有些回答还非常有创意。
三、转变教学模式,提问角色换位——会问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总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则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备课中往往只重视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并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自己事先设想的范围内,以便让自己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设计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就在无意中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所以教师要转变这种教学模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一切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变教师提出问题为教师提供素材,让学生根据素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适时的点拨、引导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