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09:11: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校双创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双创教育概念
要进行双创教育改革,务必要明确“双创”的概念。如果在对双创的理解上过于偏颇,就会导致教育方向的不明确。
“双创”即是创新与创业。
创新是指在相关领域范围内,产生或创造能引发该领域变革与发展的新事物。这里一定要强调的是“在相关领域范围内”,也就是说在学生本事的专业范围内。
创业是一个综合的实践活动。创业基于创新之上,是个人及团队具备热情、不畏困难,能把握机遇与机会,合理整合资源,为社会及个人创造物质及精神价值。
从以上对创新与创业的理解中,我们可以得知双创教育,它就是在学生教育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专业核心能力,综合素质强劲,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一)系统规范问题
地方高校动漫专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系统规范各不一样。有的学校办学设备能力高、有的学校着相对较弱,形成各自为阵的状态。这样的实际状态,并不利于地方动漫专业的蓬勃发展。此外,大多地方高校的动漫专业,目前开展的双创教育,都是将创新创业作为教学补充,未能完全融入课堂教学,教学规范和考核标准上也都游走在传统教学规范之中。无法在区域范围内形成规范且统一的系统教育体系。
(二)师资力量问题
动漫教育一直都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在强调双创教育的当下,师资就更显得匮乏。
主要问题具体为专业教师的组成结构所造成。目前专业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是由相关专业毕业后直接过渡到高校中参与教学,只有小部分教师经历过社会企业的历练。这样的实际情况,在开展双创教育的时候,教师无法担负起帮扶和指导作用。此外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也非常繁复,即使有经验的教师,在开展双创教育时,也时常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这样的教学质量也未必能得出良好的教学结果。
教师组成问题看似容易解决,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动漫专业资深精英,他们在行业中,经验极其丰富,但是要让他们进入到教学环节,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来是非常不适应学校的管理机制;二来是待遇完全无法得到满足。因此要请到这些精英专业人士投入到教学中,是相当不易的。
(三)专业对口问题
随着双创教育的开展,各大高校的创业孵化基地、校园众创空间都随之建立。重点高校中也不乏学生的成功创新创业案例。但是绝大部分院校的双创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产生更多的成果。更有甚者对创新创业理念理解不全面,学生控油一腔热情,盲目的投身到创业之中,根本脱离了自己的专业,也谈不上任何的创新,很多都是盲从。所以就造成了不少动漫专业的学生卖奶茶,影视专业的学生送快递,看似热火朝天的创业,实则是务必的尴尬窘境。
而且,学生极具热情的投入到所谓的创业中,面对当前的小利益,全然忽视了自身专业的建设和提高,这样的情况,也导致了教师课堂的管理面临巨大的困难。并且,这样无专业技术依托,无创新可言的创业,其后续发展多半岌岌可危,学生最终将一无所获。
三、地方高校动漫专业双创教育完善方案
(一)系统规范
首先,确保在区域范围内,建立双创教育新机制,不能在各自为阵。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地方政府,要共同协作、共同完善,将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统一化,明确动漫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标要求。
其次,调整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双教育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和全国动漫经济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动漫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提高实训课程的同时,也不能一味忽视专业基础的培养。因为没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是无法进行专业之创新,开展专业之创业。
再次,务必进行教学规范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双创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考察,以及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方式必须有新的考察机制来配套,陈旧的考核方式将无法检验教学成果。
然后,学生学分的设置也务必留有足够空间,针对于有实际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给予双创学分,灵活的鼓励机制,也能进一步促使有能力的学生暂开实践。
(二)师资力量
首先搭建更为自由的实践平台,除了学校本身建设好校内实训基地外,还需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实践基地。
其次,给予教师更多的帮助,辅助教师尽快提升双创教育能力。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课程,以及提供学习机会。教师本身都是学习能力较高的群体,只要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帮扶,平衡他们在传统教学检查和自身双创教育学习、双创教育指导之间的矛盾,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成长。
再次,双创教学的指导不能因为师资的缺乏,而继续像传统教学一样的开展大课堂和满堂灌。小课堂以及网络化的教学指导更为符合双创教学指导的实际情况。
然后,政府与企业全力辅助学校,为学校引介行业精英。学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精英教学制度。
2014年10月,总理在第三届莫斯科国际创新发展论坛上提出“我们强力推进改革,就是要减少对创新活动的干预,让想创业、能创新的人都有机会、可作为,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提出:“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加快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实训体系建设。加强创业创新知识普及教育,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因此,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也就是双创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发展的战略性需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基础环节,在双创教育意识启蒙、能力培养,政策宣传、创业指导等几个方面都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辅导员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就目前来看,各高校的辅导员大都忙于处理各类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很少关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引导。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在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很多辅导员在这方面也缺乏经验和理论基础。因此,辅导员应如何应对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挑战,更好的指导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成长成才,是辅导员应积极思考的问题,那么,辅导员在双创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也就尤为重要了。
一、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启蒙者和强化者
辅导员要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对其有意识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引导,其中一点就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现在已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年代,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特别多,辅导员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当中。在活动的过程中,辅导员可利用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人生经验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树立创新创业精神。作为大学生最先接触到也是接触最多的老师,辅导员要承担起启蒙者和强化者的角色,并在整个大学生涯中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地进行强化教育。因此,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启蒙者和强化者。
二、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者和提升者
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基地,孵化园、校友资源和校企合作平台,给创业大学生提供一些交流沟通的机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现实的社会,了解到一些真实的创新创业的故事。让大学生了解别人创新创业成长的过程,体验到创业的艰辛,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素质。辅导员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创业能力更加成熟,积极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者和提升者。
三、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与导向的宣传者和解析者
仅在2014年到2015年间,从国家和广西层面下发的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就有十三条,从政府到财税到人社等部门都出台了相关的措施,但是大学生关注到了解到的政策信息并不及时,也不够全面,对政策的内容也不能很好的进行解读。比如说大学生知道国家对创业者有资金扶持,但是不知道具体从哪些政策入手可以申请到资金支持。所以辅导员应该关注并有意识地收集相关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析工作,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与导向的宣传者和解析者。
四、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模拟与实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现在高校里面都开设有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指导课,但是大学生在创业教育课程中学到的仅仅是理论知识。如何有效地开展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这需要教师来组织和指导。在高校中,显然辅导员比较适合这个角色。而且从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来看,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使命。由于辅导员经常跟学生接触,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了解学生的想法,比较容易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因此,辅导员要积极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模拟与实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五、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信心与心理的树立者与疏导者
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化为创业实践的时候,他们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比如说资金周转不过来、合作伙伴意见不统一、国家的政策出台了,但是地方的政策还没落实,比如说因为创业影响到了学业等等这类问题。大学生对创业很有热情,但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时候,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信心与心理的树立者与疏导者。积极主动地对创新创业大学生进行指导和疏导,对他们的想法和做法,给予一定意见和建议,给与他们支持与信心,对负面情绪给与疏导。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下的新任务,辅导员应认清形势,积极调整角色定位,通过各种途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成长与发展提供支持。收集大学生创业故事,以创业者沙龙,创业经验讲座等形式分享创新创业者的真实经历,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激情,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校企合作平台,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为推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稳步发展贡献自己力量。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4-0056-04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开启了双创教育,但是由于人们对“双创”教育的认识不够,成功案例和典型经验的形成和推广尚未成熟,使“双创”教育处于“外热内冷”的尴尬局面,而高职院校由于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更是感到心有余力不足。本研究将在对当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提供借鉴。
一、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现状分析
通过走访湖南省内省级和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发现,各高职院校均积极响应教育部的要求,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开展“双创”教育。在课程普及、教学教研、创业实践扶持等方面均有投入:有的学校专门成立了创业学院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有的学校以选修课程形式开展小范围的双创指导;有的院校通过双创网络课程进行教学;几乎所有学校都对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兴趣较大,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同时都会在校内外进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供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对湖南省普通高校2014届、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调查分析,2014届高职院校自主创业人数为526人,占当年毕业生就业率的0.37%[1],2015届高职院校自主创业人数为530人,占当年毕业生就业率0.41%[2],实际人数和比例上略有提高,但增幅不大。而2015年湖南省推出了一系列的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的政策,如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实施全省创新创业引领计划和全省创业带动就业促进计划,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以及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综合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理念陈旧。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在推动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偏差:不能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双创教育;创业教育局限于操作和技能层面,本末倒置,强调创业之“g”,忽视创新之“道”;功利主义价值倾向普遍,以创业成功与否作为评价标准,忽视人格培养;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能很好地结合,仅依靠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种创业比赛来开展双创教育,没有结合双创教育与专业学科建设开展教学;不能将双创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优势进行联结,双创教育生态环境尚未形成;评价标准单一,仅用创业基地入驻项目数量、创业大赛取得的成绩来评价双创教育成果。
第二,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失当。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主要是靠课堂教学完成的,由于经验较少,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科学的课程建设体系和培养目标。双创课程以必修课或选修课形式开展,针对性不强,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创业导师库,请创业专任教师和校外专家进行讲座和培训,但由于没有可持续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内容、形式、层次上碎片化严重。通过走访湖南省内各高职院校,大多数双创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本土化双创教育严重缺失,甚至有的院校将双创教育课直接设置为线上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由于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觉性较低,教学效果不能保证。
第三,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教师乏力。双创教师团队建设亟待加强。据不完全统计,双创教育发展较好的广东省,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中,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职称分别占7%、22%、71%,有创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的仅占28%,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61%[3],而湖南省高职院校中,专任教师较稀缺,基本上都是通过短期培训匆匆上岗,教学水平和经验上都比较缺乏;虽然从教教师都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但教师队伍中职称比例不均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凤毛麟角,年轻教师在职称评定和学习进修方面存在明显劣势,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难以被激发。由企业高管和风投专家等组成的校外导师团队与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难以形成利益共同体,在指导和扶持“双创”教育时难免力度不够。
第四,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机制缺失。现有的“双创”教育运行机制一般有“独立式”“嵌入式”“联动式”三种方式,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不明显,运行机制在探索、制定和推行中存在较大困难,在实际运行上大都是生搬硬套发达国家双创模式或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双创”教育过程中,不能从实际出发,有效地将政府、企业、风投、学校及学生纳入“双创”教育产业链条中,使其环环相扣;创新性人才评价功利性突出,片面地用创业率和孵化基地面积作为衡量双创教育开展好坏的标准,用参加双创大赛的成绩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均有失偏颇。伴随着“双创”教育的深入发展,高职院校应积极健全本土化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003-02
一、引言
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增长,经济增长的加快带动就业增长的加速,经济负增长意味着就业的减少。奥肯定律也描述了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反向变动的关系。在目前的新常态经济发展环境下,随着经济增长呈现的下行趋势,就业市场也出现了逐渐萎缩的迹象。在2014年底召开的毕业生就业统计会议上,强调,为应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国将进入全面创业的社会形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因此,在双创时代,从供给侧改革视角重塑高等教育,构建能够快速回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创业需求的教育体系,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个又一个的教学课堂,本文以高校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双创时代高校课堂教学导向的嬗变以及为回应双创时代背景,提出了高校课堂教学路径的选择思路。
二、双创时代高校课堂教学导向变迁
“互联网+”时代,信息互联更为畅通,通过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平台,高校大学生较之以往更容易获取数据、信息与知识,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期待与厚望。双创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疏导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纠正发展中的偏差、塑造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知识和思考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等,这都导致了高校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还是教学主体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1.课堂教学目标变迁:从教学的就业取向转向为创业取向。传统课堂教学目标侧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取向、学生成绩取向和毕业取向,即教师课堂授课重视学生将来的就业取向。就业取向下的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和自主择业能力的提升,以满足就业竞争的需要。对于人才供给侧的高校而言,高等教育需要转型为以培养能创造就业岗位的人才作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因此,高校的课堂教学目标要从教学的就业取向转变为创业取向。
2.课堂教学内容变迁: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学是指传授已经被创造出来的东西,领会它,并引导学生融会贯通。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仅与“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相违背,也与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冲突。在MOOC、翻转课堂盛行以及不同专业的知识能快速取得的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培养学生由对问题的沉思转向为对问题的解决。学生应是具有运用知识能力的个体,应是展现操作能力并在实际中高效工作的个体。因此,双创时代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应服务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内容的变迁是双创时代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
3.课堂教学效果变迁:从听懂弄懂到激发热情与思考。在课堂教学进程的管控中,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听懂明白,更重要的是要焕发学生在知觉事物本身中的热情与思考,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双创时代,传统教育的学术中心正逐渐转变为从做中学,教育应当成为某些职业培训的呼声日益高涨,对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宜通过宣传和传授来构建知识体系,而应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以弥补思维漏洞、完善思维系统。正如弟斯多惠所言,课堂教学艺术是激发、启迪和活跃。课堂教学效果的变迁是双创时代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旨。
4.课堂教学主体变迁: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高等教育的知识性、专业性、技能性和大学生的心智特性,决定了课堂教学主体应该从教师让渡给学生自己。那些静止的冷藏库式的知识理想败坏了思维的能力,是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为激发学生思维,教师不应只是备课和讲课,而是组织学生学习。世界经济论坛指出,中国应该加强高等教育的竞争力,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双创时代要求学生不仅是单纯地获得知识,而更在于关注个人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并学会在紊乱繁杂的信息中解读环境,在可依循的秩序和规律中构建并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课堂教学主体的变迁是双创时代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三、双创时代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的路径选择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为了促进学生的就业,高等教育应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是一个求职者,首先将成为一个工作岗位的缔造者。这恰与我国双创时代主题相符,为此,提出如下一些高校课堂教学路径。
1.突破高校课堂教学的学习边界。随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让渡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上升,应引导学生从传统课堂中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型,打破学生学习的边界。这需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边界进行延伸,不能只是关注课堂教学中知识点的传授,而是要将课堂教学同课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就已经将与课程有关的所有资料以课程教学平台的方式与学生共享。通过课下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组织者、促进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利用互动式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双创时代,高校课堂教学范围需要扩展,学生学习边界需要改变。
2.开启高校课堂教学的团队式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上一门课程由单一教师独立完成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单一教师为主导、多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双创时代,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要重视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开发。另外,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技能需要有行业的参与,应该加强“企业老板或行业精英”在课堂教育中的声音,减少技能与实际工作要求的不足与差距,实现当前就业创业和技能培养体系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团队教学模式是双创时代高校课堂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
3.构建课堂教学的对接机制,促进“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实验验证”相互贯通。传统课堂教学过多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教育以及实验室的验证性教育。双创时代需要突破学校的单一框架,要将学校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也要与实验室的实验有效贯通起来,构建课堂、社会与实验的有效对接机制。即通过课堂、社会与实验的相互贯通机制,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信号传递机制和校园创业氛围营造,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