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范文

时间:2023-08-25 09:11: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篇1

在信息化社会里,各类信息资源通过开发利用,都可以转变为“财富”。档案部门的资料和信息,在各类信息资源中,具有政府部门独特的优势,具有权威性、真实性和可信性。这是因为,档案资料是由各级政府组织收集的,正规的渠道保证了资料的真实性没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档案信息资源是宝贵的地情资源,有着许多当地的地情资料,重要的地方文献,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是不可多得的地情资源。上述资源通过开发利用,可以编写当地史志书籍,知往鉴今,资政当代,教育后人。历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历史的研究,从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天的工作,不犯历史上重复性的错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是大有可为的事业,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亟待开发和创新,广大档案工作者,都应该提高认识,积极投身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另外,我们在新形势下也应该看到,档案部门“有为才能有位”,通过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可以提高档案部门的威信和声誉,提高档案部门自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同时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级档案部门在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还可以锻炼人才,提高档案部门人员的工作能力,促进业务学习,收效多多。

二、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篇2

(一)地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地质找矿的有效手段,同时还能够更好的加快档案工作的推动。地质档案中具有非常的矿产地质信息,长期以来,我国对档案的开发利用不重视,这些地质信息只能为利用者被动的服务。在地质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分散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其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地质矿产信息,将这些信息主动向地勘单位和社会开放,不仅可以为扩矿工作提供重要的价值,而且还能够将地质档案自身的价值更好的体现出来。

(二)地质档案要想走向市场,则需要通过地质档案开发利用这一重要渠道。现在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地质档案资源作为社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地质档案资源只有走向市场,加快信息的加工和开发,才能更好的将其潜在的价值体现出来,使其成为有效的信息产品,从而更好推向市场。在将地质档案推向市场时,需要划清档案产权界限,同时还要遵守国家的有关保密规定,对哪些地质档案资源可以进入市场进行进行圈定,从而避免产权纠纷。

(三)开发利用地质档案资源,可以更好的推动地质档案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在对地质档案进行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需求来建立多样化的地质矿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矿产资源及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从而为政府、矿山企业、找矿者及产品出品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作为地质档案管理者,也需要加快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工作经验,加快促进地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开发利用地质档案资源的措施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一是开发利用地质档案资源,必须加强现代档案管理、情报信息基础理论的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树立起地质档案开发利用创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新观念,把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真正提高到以创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二是要改变传统的检索手段,以现代化方法取代传统的检索模式,主导思想上要以计算机检索为主,加快地质档案信息网络管理的进程,努力实现档案信息利用途径的转移;

三是要提高开发利用馆(室)藏档案的能力和水平,向社会提供经过编研加工后可利用的信息,以减少利用者查阅耗时的现状,从而提高档案馆的整体形象,使其鲜明的特点和独有的功能发挥得更加完善。

(二)以网络管理为目标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

在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在地质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加快推动档案管理网络化发展进程,这将给地质档案的开发利用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地质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实现,能够加快档案信息的流动性,加快档案管理工作向社会利用职能方向的转变。在这过程中,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对档案学理论知识、原则及相关的方法技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还需要档案人员要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从而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三)加强开发利用实例的收集和总结

(1)认真做好查借登记工作。登记时,一要认真按项目填写不要漏项;二是对利用目的和将起到的作用及将产生的效益不可填写得太简单,特别是利用效益要写得具体一点,以便事后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跟踪调查。

(2)建立用户联系制度。在查借地质档案时,一般无法估计所产生的效益,而要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出利用后的实际价值。因此,要建立用户联系制度,加强跟踪调查,这样可以掌握利用效果的第一手资料,把利用地质档案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情况搞清楚,为编研工作打基础。

(3)对所收集到的利用信息要及时整理,一是编写地质档案利用效益实例;二是要总结经验指导往后的工作和促进利用水平的提高;三是对所编写的地质档案利用效益实例要向社会反馈、宣传,这样既可进一步宣传地质档案的作用和价值,又可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地质档案,从而积极主动地来利用地质档案资源。

(四)提高业务素质搞好编研工作

一是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能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需要来确定选题,选择材料进行加工汇编,使编研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地质档案资源的作用;

二是有良好的调查研究习惯,踏踏实实地坐下来翻阅各类地质档案,查找资料、研究问题,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要求把握材料,决定取舍;

篇3

本文从改善档案利用的环境、搞好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加强档案法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诸多方面深刻论述了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通过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挖掘信息能量,使档案工作始终紧扣企业的脉搏,坚持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更好地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以适应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需要,切实转变和变革档案信息服务方式,更好地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国有企业同样面临着加快发展、扩大再生产和进行战略性改组与推进的深化改革。新时期做好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对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适应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需要,切实转变和变革档案信息服务方式,更好地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已成为档案信息部门的重要任务。作为企业档案部门,要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认真探索开发利用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新途径,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促进企业经济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以电子化管理为突破口,利用现代化手段,搞好档案信息化建设

企业要想适应深化改革和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就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和拥有一套适合本企业的档案资料信息管理网络系统。以往的档案工作形式和内容,已不足以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档案部门迫切需要运用当今高新技术知识和创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强化信息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实现管理现代化,与社会同步并领先做好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第一,普及使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加速了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档案部门作为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和相互沟通主要渠道,必须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高效地处理档案信息,以极快的速度输入、存贮和输出信息,从业务管理到档案的检索、编目、编研等方面广泛应用,提高档案资源管理和信息开发利用的效率。

第二,运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实现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使计算机技术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要以电子计算机网络为中心,利用政府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的契机,借助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形成数字化信息链,使档案部门变成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的信息集散地。通过实行网络管理,提高档案信息的传输能力,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为利用者提供快捷服务,在企业经济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

第三,运用现代光学技术,实现信息存贮高密度化,用缩微胶片、胶卷、全息缩微胶片、光盘等缩微复制品逐步代替印刷品,提高信息存贮密度,节省存贮空间。缩微技术,可全文存贮档案文件,将缩微影像终端与计算机检索系统相连接,通过计算机的快速检索,以档案缩微品的全文读出,还原复印或远距离传输等方式提供给利用者。

第四,做好档案信息深加工工作,为企业提供超前服务。坚持档案资源与未来发展相衔接的原则,强化信息的吸纳、采集工作,不断丰富、扩充档案信息资源,在保证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档案内容,优化档案结构,保证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

二、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为己任,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知识面宽、德才兼备的档案工作队伍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与档案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形势下,随着档案工作方式由保管型向发展型转变,档案的管理手段由手工操作向管理现代化转变,以及档案载体形态、管理程序、技术方法发生的相应变化,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档案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思想和政治觉悟,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档案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职业道德,想企业之所需,急企业之所难,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第二,档案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具有现代知识结构。既要有档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知识、法律知识,还要有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与技能。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提高、充实完善自己,培养科学管理档案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开发利用的需要。

三、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为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供保障

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正确合理利用,对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业中必须强化法制意识,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使档案事业健康成长,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第一,依法强化档案管理体制,加强档案执法监督,切实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与专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制定群众性的档案违法举报和有关奖惩制度,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制订档案利用监督措施,使档案既得到充分利用,又保证《档案法》和《保密法》的实施。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维护《档案法》的严肃性,有效制止档案信息资源的破坏和流失,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与安全。

第二,依法利用好档案。要充分利用好向社会开放的档案,按严格的程序利用好未开放的档案,使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档案管理要有制度,档案的收集、归档、分类、组卷和编目等要有程序和制度,尤其要做好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健全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找出工作薄弱面,加强岗位工作责任制。

第三,依法优化档案软、硬件建设。各企业应把加强档案法制宣传工作,组织各种档案业务培训,增强企业档案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企业正常管理轨道。努力改善档案工作条件,提高档案管理与服务功能,保障企业档案在法治的轨道上有效运行与健康发展。

四、以强化服务为宗旨,开拓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新领域

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档案工作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工作重点已转移到提供服务上来。企业档案信息利用工作更要把握服务宗旨,牢固树立服务的意识,掌握利用者的需求和利用特点,取得最佳的开发利用效果。

第一,更新观念,树立积极主动服务的意识。改变过去的被动服务思想,一切活动以企业经营为中心,积极参与企业各项活动,要把档案管理的目标与企业建设目标统一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窗口服务、推荐服务和专题服务,最大限度地揭示档案信息,提高利用效率和价值,有的放矢地将信息资源提供给有关部门。同时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端正服务态度,熟悉服务对象,掌握服务市场,深入了解利用者的需求,及时有效地为利用者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

篇4

当前,档案部门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诸多误区和问题。在工作方面,习惯于“重藏轻用”,在资料保管和整理上尽心尽力,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相应的制度。但是在资源开发利用上,没有要求和说法,没有计划和安排。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单位里,档案编研工作是可有可无、可干可不干的工作。有的档案部门在工作作风上,还习惯于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官僚”和“衙门”作风,对内不对外,直接影响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思想上,有的不重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认为档案部门只负责收集和保管,不负责开发利用的事情,与己无关。有的存在为难情绪,感到档案部门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不好搞,缺人没钱,难度大,容易费力不讨好。在队伍人员方面,一部分人思想老化,业务能力不适应,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心有余力不足,缺少现代化知识的学习,主动服务和进取意识不强。

在档案部门保管的资料中,也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多少不一,普遍是利用价值不大的档案资料多、文书档案资料多、一般档案资料多、重复档案资料多、政治方面档案资料多,有查考价值的档案资料少、特色档案资料少、经济专业档案资料少、科技档案资料少,致使档案利用者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档案资料,很多人需要关系群众自身利益的政策性文件、科技方面的资料、技术信息动态和有关的民生档案资料,大部分得不到满足。在社会上,由于档案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群众对档案工作认识模糊,不了解或者是一知半解,缺少档案意识,造成普通群众不会在需要信息时想到利用档案部门资料来寻求帮助,极大的影响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上述种种问题,需要认真解决。

二、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科学的发展,带来信息化社会的建立,使各类信息资源变为“财富”,极具开发利用价值。从这个方面来看,档案部门的资料和信息,就是档案部门的宝贵财富。档案资源在信息资源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档案资源具有权威性、真实性和可信性。这是因为,档案资料是由政府出面组织收集的,资料的真实性没有问题。档案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要求,通过各级组织上报的,不存在造假的问题,因此是真实可信的,可以引经据典,还有的以各级政府的正规文件为依据,权威性是当之无愧的。更为重要的是,档案资源是宝贵的地情资源,有着许多当地的历史资料,重要的地方文献,内容丰富,包罗广泛,是不可多得的资源。通过开发利用可以编写当地史料和志书,教育后人,以往鉴今,资政当代。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历史的研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今天的工作,努力做到少犯错误,不犯历史上重复性的错误,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档案资源利用工作是大有可为的事业,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亟待开发和创新。各级档案部门和每个档案工作者,都应该重视起来,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中。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档案部门“有为才能有位”,通过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提高档案部门的威信和声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部门在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还可以锻炼队伍,促进学习,提高档案部门人员的工作能力,收到出人才、出成绩的效果。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事例,据新闻媒体介绍,双鸭山市档案部门利用档案资料,配合编史修志工作,先后编纂了志书和年鉴,通过内部发行,使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比较全面的了解双鸭山煤矿的历史和现状,发扬光荣传统,振奋精神,更好的开创未来。

篇5

1、进行档案编研。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人员通过原始档案信息,从繁杂的信息中进行精心提炼,使其以出版物及内部参考等形式编撰成编研成果,这对于档案利用者可以有效的节省时间,提高了利用效率,而且也使档案的利用有效的体现出来,充分的体现了档案保管工作的重要意义。

2、加强档案室的服务功能。利用档案室为使用者提供利用服务,这是档案管理工作是最为传统的工作方式,也是档案部门最为基本的工作之一。

3、利用当前互联网的便利性,来为使用者提供档案信息。这是网络普及以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新形式,也成为当前档案服务方式的主要形式。

4、建立现行文件查询利用中心。这是近几年档案部门在档案开发利用方面的重要举措,而且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5、利用档案展览来加强对档案的宣传,以档案原件或复印件为材料,利用展览的形式将信息进行传递。

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

1、编研成果存在信息衰减和质量参差不齐现象

由于编研成果自身要小于档案原件信息,而且编研过程中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高低也存在着差异,所以目前编研成果存在着信息的衰减已是特别普遍的问题。

2、档案室在提供档案信息的服务上,由于缺乏服务意识,所以在服务方式上存在着不科学的地方,导致服务效率低下,不利于查找及保存,特别是对档案原件的安全性带来较大的隐患。

3、网站虽然作为一种新兴的档案服务方式,但其实质是编研成果的另一种利用方式,无论是建立和后期的维护工作都属于编研工作的利用形式。

4、文件查询利用中心的时效性较差,因为从收集到利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对档案部门现行文件的利用必然存在着滞后性。

三、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1、通过合作来加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由于档案开发人员存在着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所以通过外引内联来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同时还要使档案工作与社会各方面加强联系和沟通,使其更好的贴近于社会,采取奖励的方法来调动档案开发利用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开展档案信息利用的积极性,从而使广大档案工作者积极的投身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中。

2、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

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所以为了使其能够更好的提供网上服务,则需要建立健全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以数字的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向用户提供档案信息、档案信息加工产品及咨询等网上服务。同时在当前各类档案网站广泛建立的情况下,需要将档案同站服务有效的开民起来,这将是一种新型的档案利用方式,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另外,作为档案管理部门,还南要充分的利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资源,使档案网站更具广泛性、交互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档案信息服务。

3、结合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加大档案开放力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档案利用的范围、利用者的成分都呈多元化趋势。在继续坚持开展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工作同时,还要加大档案的开放力度。分期分批向社会开放档案信息。并同时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要严格执行《档案法》,使形成满三十年的档案及时向整个社会开放。正确处理档案开放与保密的工作.制定合理、科学的档案开放、保密范围。要正确把握好档案开放、保密工作.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应当着重培养两种能力,一是科学管理档案的能力。二是阅读和解析档案文本的能力和习惯。我们应吸取国外档案工作较为成熟的经验,配备一定数额的高级职员专门负责解读档案文献,为档案开放工作服好务,把好关。

4、加强资源整合

计算机技术运用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进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集中化,提高了整个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转化的同时,应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所谓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就是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分散形式的档案进行信息资源集中.以集中反映某一领域或对象的基本情况。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包含传统式和数字式两方面的整合内容。这种整合可以更加提高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水平,并可为将来建立数字化档案馆打好基础。

5、全面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员的角色之一就是在浩瀚的信息和各类用户之间充当信息中介,担负组织管理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职能。因此,要提高档案员的自身素质。作为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人员,要使自己成为一名“杂家”。

6、要加大档案工作的服务创新力度

篇6

(二)加强基础建设,努力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一要抓馆库建设。档案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置,是档案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的物质基础。因此,档案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加大对档案馆相关设施设备建设的经费投入,努力把档案馆建成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中心、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和设计科学、功能齐全、具有先进文化标志性特征的现代化档案馆,以及具有文化品位、民族特色、现代气息,能够充分发挥档案馆各项功能的标志性建筑。二要抓业务建设。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制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争取将其纳入各级地方政府信息化规划之中。重视对重大问题的科学研究,严格执行相关业务规章和技术规范,按照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各项技术标准开展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归档、数据库建设和档案网站管理等工作,确保数字档案资源格式统一、数据规范、长期可读、便于共享,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正确处理新形势下档案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建立档案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保证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健全档案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注意保护档案信息和信息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利益,保护个人隐私。进一步推进档案资源建设,提高对档案基础业务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断丰富馆藏,优化结构,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制度,健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为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应适时建立档案信息利用制度。首先,必须突破“自我服务”的传统编研方式。根据本地经济建设、技术进步、科研生产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需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有计划的编研一些适应形势发展的信息资料,不能只顾资料积累、文化财富堆积,要把编研工作重点放在“精、管、用”的基础之上。其次,必须建立档案信息利用预测制度。通过对档案信息利用可行性的分析预测,了解社会各行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动向和发展趋势,掌握他们需求的重点,建立需求信息预测点和预测网络,有针对性地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和信息输出。同时,也应经常对档案信息利用率进行分析,通过信息反馈,明确每个阶段的利用重点。再次,必须建立信息销售制度。要主动出击、服务上门,推销档案信息,推广编研成果,与广大利用者加强联系。在推销信息方面,可以采取“拉、推、沟通”等方法,使档案信息利用工作既有成效,又规范科学。

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扩大档案的接收范围和征集门类,力争建成档案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质量优化并富有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从档案室来说,要改变单位档案信息资源的分散管理体制,设立综合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从档案馆来看,要坚持馆藏档案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一方面要合理扩大接收范围,另一方面要对接收档案的质量进行控制。要完善档案补充机制,广泛开展档案资源征集工作,想方设法收集散存在社会和个人手中的历史档案资料。努力改变馆藏结构中文书档案占主体的单一局面,加大对保存在各单位的专门档案的接收力度。注意加强与专业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的联系,掌握馆藏情况,协商征集接收其案卷目录、档案缩微品等,实现馆际交流,资源共享。

篇7

国家档案局下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通知后,是对民生档案工作做出的指导意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生档案的形成积累及档案的收集是档案工作的起点,要围绕服务民生制定发展目标,积极了解民生工作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高度重视民生档案资源管理,巩固三农、重大活动项目、林权改革、计划生育、婚姻档案、城镇建设等领域的档案工作,积极开展信用建档、民营企业建档、家庭建档等,不断加强民生档案制度建设,持续推进民生档案开发利用。

要管好用好收好民生档案。管理用好民生档案有利于维护公民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在党委、政府为改善民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过程中,收集好民生档案有利于丰富馆藏资源。管好用好收好民生档案能提供重要信息保障,确保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得到具体落实,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档案馆应接收具有可被社会利用、科学研究和历史研究价值的民生档案进馆,如婚姻档案、低保档案、土地承包档案、农业科技档案、出生证明档案、学籍档案、公证档案、养老保险档案等,收集的民生档案要准确、完整,确保进馆档案质量。民生档案的整理、分类、鉴定和著录等工作,是档案业务基础工作。民生档案的归档立卷是根据系统之间的历史联系及自然形成规律和特点进行组卷的,立卷的目的不仅是方便保管,更重要的是便于为利用者提供相关信息。在民生档案管理过程中,是以归档目录为线索,制作检索目录及进行案卷质量检查的。每个卷内都有相当数量的信息,这些案卷是按系统化,科学化原则进行分类。如果我们对进馆的民生档案不进行科学的分类,保管的档案便没有次序,将直接影响档案的日常管理和利用工作,这样保存的民生档案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民生档案的分类是档案保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民生档案的科学分类作为前提保障,档案的快捷利用便无从谈起。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整个档案工作中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的职责和愿望,更是档案保管工作的核心任务。档案人员要做到对所保管档案的了解,掌握档案损坏的原因和规律,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可能损坏、遗失和泄密的不利因素,把档案的自然损坏率降到最小范围之内,延长档案的寿命,这就要求我们寻求科学的方法保管档案,保管工作趋于制度化和程序化,确保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为案卷质量提供基础保障。档案是国家信息资源的宝库,档案历史资料的价值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变得更加珍贵。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者在业务技能上提高鉴别能力、管理上掌握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使保存的民生档案既能反映和维护历史面貌,又便于保管开发和利用。

二、要创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方式

篇8

―、阻碍有效开发的因素

1.开发客体的状况阻碍着有效开发。首先,档案保管的分散性影响了档案的有效开发。档案保管的分散性包括保管地点的分散性及保管形式的分散性。档案的保管地点随着档案形成年限的不同而不同,由档案室到档案馆,档案馆又分为综合性与专业性档案馆,国家级与地方级档案馆等,不同的档案保存在不同地点这势必会对档案开发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进馆档案又有来源、事由等不同分类法,使有内容联系的档案在实体保管时变得分散了。其次,档案利用范围的内向性影响了档案的有效开发。档案在档案室阶段是档案第一价值实现阶段,档案室是某一独立的社会组织的内部职能机构之一,没有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的职责和义务,这个时期档案主要服务对象是档案形成机关,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服务。档案在档案馆阶段是档案第二价值的实现阶段,档案馆是社会中专门保管具有国家历史意义的历史文化财富并向社会各界提供广泛服务的基地,但由于档案查阅手续烦琐,一般人很难轻易的接触到档案,这些都给档案开发带来了不便。再次,档案传播的滞后性影响了档案的有效开发。档案工作依旧遵循到了一定年限开放这种做法阻碍了档案的开发工作,使档案开发的周期过长,对于急切需要利用档案的人们来说等待的时间太长了。最后,档案状态的原始性影响了档案的有效开发。档案的状态是指载体形式、自然条件和保管状况。现在的档案仍然是以纸质档案为主,其他载体的档案占少数。对于纸张这种载体,它极易受到温度、湿度、火灾、病虫害的影响,对其保管就应极为仔细,尽量延长纸张寿命,所以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保存状态简易、可以比纸张寿命更长的存储档案的载体,以便使档案信息永久的保存下去。

2.开发主体的素质制约了有效开发。首先,开发意识的被动性制约了有效开发。长久以来,档案工作人员就处在一个被动的状态,只有上级下达任务及年度工作量的压力下才完成工作,档案工作者是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开发的操纵者,档案工作者的文化层次及对工作是否用心、细致,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资源是否能够有效的开发。档案中所存在的信息是不变的、静止的,不经过对档案信息的仔细研究是发现不了蕴藏在档案信息中更深层次的含义的,而如何从一定量的档案信息中开发出更多的有用的资源,这也要求我们的档案工作者对档案信息的开发工作积极参与,用心探索。其次,知识结构的陈旧性制约了有效开发。档案中所蕴涵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可能会涉及历史、社会、经济等方面,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只掌握档案相关工作程序是不够的,也要相应地掌握一些历史、社会、经济方面的知识。而如今中国已加入WTO,与世界接轨,较高的外语及计算机水平也应为档案工作者所掌好更有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二、档案及其信息化

1.档案概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功能和社会使命是档案存在与发展的依据,档案是机关工作者查考的依据,是生产建设的丰富资料,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是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多种积极的甚至不可缺少的作用。

2.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其内在理念,即确保保存“社会记忆”功能的实现。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加大对数字化档案研究的力度,解决数字化档案的长期保存与安全传输等问题。否则,“人类记忆”就会面临丢失的危险。

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其核心是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保护技术的现代化。同时,需要明确的是网络化、数字化不等于信息化。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广泛的内容,它包括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没以及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等等。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各类档案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等同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而应从多方面入手促进信息化建设。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是必然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档案管理专门软件的开发、利用和升级,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由于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在某些新成立档案部门的单位、偏远地区仍存在着信息化不够的现象。

2.档案管理现代化可以拓展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档案管理,归根结底是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在于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的效果取决于开发的时效和利用的广泛程度。相比较而育,现代化管理手段储存的各种信息,更便于利用和开发,能产生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3.档案现代化管理可以增加信息存储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缩微技术、扫描技术、光盘技术的广泛利用,可以大大增加档案信息的存储量,存储密度比纸质档案高出许多倍。

四、如何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要运用辩证思维,既不能盲目从新、脱离实际,也不能墨守成规、固步不前;既要看数量,更要讲质量;既要着眼于本身,也要关注相关事物。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慎重选择,在具体实施的定位中,应该多做调查、分析、研究。要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应主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要更新各级领导的知识领域,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首先是档案管理者的现代化,否则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就是一句空话。同时,应聘请专门的档案管理人才组织相关的业务培训,改变现有档案管理干部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努力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2.加大投入、增配软、硬件设施,开发适合本部门、本行业使用的专门的档案利用软件。在软件方面,一方面,各单位可以依靠本单位职工,通过学习培训等形式提高职工计算机水平,自己设计制作档案网站,这样做不但可以减少资料收集与网页制作之间环节,便于资料的保密与网站管理维护,还大幅降低了网站的维护费用,但由于专业限制,这可能会降低网站的技术含量,使各种数据库的开发应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各档案馆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网页的设计制作及维护,在网站上建立数据库,使各种数据的网上查询变得方便快捷,使网站更专业化,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篇9

高校科技档案包含着高校基本建设、出版、教学、管理、教学以及科研等方面的档案资料。具体来说:首先,高校科技档案包括高校所有教职工在教学过程中和科研过程中所留下的各种科技档案资料,如成果性技术文书材料、技术图表、方案认证报告、科研计划任务书、专题调研报告、著作、论文以及科研成果等[2];其次,高校教职工在科研和教学中使用的各项科技设备的档案信息资料。教师在科研和教学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科技设备,而这些设备均包含着相应的说明材料,包括说明书、图册、设备改造和维修信息、使用记录等等,这些也是高校科技档案的主要内容;最后,科技文件材料也是高校科技档案的主要内容。所谓的科技文件材料包括工程建设相关的档案,如施工图纸、原始数据、施工数据以及设计的根据文件等,也包括建筑工程竣工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工程合同、审批以及项目认证等工程档案。

2 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特点

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主要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原始性。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原始性主要表现在高校科技档案内有关的科技档案信息均是高校教职工在科研和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原始信息和文件材料,其真实的反应了各项科技信息的产生时间和内容,完整的反应和记录了高校教职工在科技文化方面的共享成果,也反映出了高校的科研水平以及教学水平[3];第二,多样性。多样性是由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记录的方式和内容所决定的,高校科技档案记录的是高校的科研活动和教学活动,类型多样,形式变化也较为丰富,因此形成了高校科技档案多样性的特征。高校的科研活动和教学活动具有多样性特征,因此在教研活动和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科技档案信息的类型也各不相同;第三,可开发性。高校科技?n案信息资源具有可开发性的特征,因为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记录的内容均为科研内容以及教学内容,其对社会科研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利用价值,因此能够被开发和利用;第四,专业性。相对于一般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而言,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更加具有专业保证,因为高校科技档案的产生是教职工在科研活动和教学活动中形成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他们在自己专业的领域中进行学习和研究,所研究的成果均是依据一定的科学规范研究得来的,专业性更强,也更加具有可信度[4]。此外,高校科技档案类型较为多样,不同的高校科技档案信息是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留下的,其在专业领域留下了不同的信息数据和成果,将不同学科和专业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因此进一步加强了高校科技档案的专业性。

3 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3.1 建立完善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机制

要加强对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要求高校能够建立完善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机制,并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以便为高校科技档案的管理和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社会环境基础[5]。因此,高校领导必须要加强对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视。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向高校领导就科技档案管理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进行回报,让高校领导认识到当前高校科技档案的进展如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然后,高校需要创新传统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机制,改革服务和管理理念,将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重点放置在如何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

3.2 加大力度收集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

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做好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有利于促进高校和社会的发展,而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就需要高校能够拓宽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渠道,广泛收集各种科技档案资料,并做好档案材料和信息的整理工作[6]。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当代社会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高校的科研课题越来越丰富,来源渠道也越来越广泛,因此科技成果和相关的信息资源也越来越多,要全面地做好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加大档案信息的收集力度,并对所有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分门别类整理,以便提高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就要求档案收集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要做到几个方面:第一,收集人员对于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要及时和全面,尽量保证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第二,管理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便提高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收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第三,要求能够加强对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保存和管理的重视,确保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3.3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科技档案管理

篇10

1.1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该指标下设2个二级指标。1.1.1培养目标。该指标可分别从《分类法》行政类档案中的XZ11综合、外事类档案中的WS14国际合作与会议材料中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批准书、教学类JX12学科与实验室建设中的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教学类JX13招生中的招生简章中获得支撑材料。用以证明培养目标能够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特点,培养目标明确、合理、可行,并且与获得《项目批准书》时的承诺、与项目的招生简章中的承诺相符,从而表明培养目标明确。1.1.2培养方案。用《分类法》教学类JX12学科与实验室建设中的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中获得支撑材料,以证明项目的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并且科学、合理、可行,培养方案体现了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真正引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况。

1.2项目管理

指标下设5个二级指标。1.2.1管理机构。从《分类法》行政类档案中的XZ11综合、教学类JX11综合、外事类WS11综合中的有关与项目合作协议、成立的管理机构、来往信件、会议纪要,受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及向主管部门工作汇报情况等材料中获得支撑。它可证明项目管理机构的建立,起到了领导和监督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以及信息公开等履职情况。1.2.2资金管理。在《分类法》行政类档案中的XZ11综合、财会类CK11综合的档案材料中找出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年度审计制度、收支情况统计等材料中,找到能够体现项目的收费标准及收费办法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是按照非营利性原则执行,所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项目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的文件资料。1.2.3招生和学籍管理。用《分类法》教学类JX13招生、JX14学籍管理中的档案材料说明项目是否依法制定了招生录取管理办法,招生录取工作是否严谨规范,是否有比较完整的原始档案材料,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是否实事求是,是否依法建立了学籍管理制度,以及学籍管理工作执行情况。1.2.4教学质量监督。从《分类法》教学类JX11综合中的教学评估档案材料找出支撑项目依法建立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和保证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反馈机制、激励机制,及监督机制的执行情况的材料。1.2.5文凭证书管理。用《分类法》教学类JX14学籍管理、JX17毕业生中的材料说明项目在文凭证书管理方面的制度是符合法规要求的,颁发文凭证书的管理办法是规范的,所颁发的文凭证书是与项目审批以及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宣传中的承诺相的。

1.3培养条件

指标下设2个二级指标。1.3.1政策环境。以《分类法》行政类档案中的XZ11综合、教学类JX11综合中的档案材料为支撑,说明中方教育机构建立了项目正常运行的保障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1.3.2教学设施。涉及校舍基础设施、实验室的材料从《分类法》基本建设类档案中JJ11综合、行政类档案XZ15总务房屋的分配里获得,实习基地调阅行政类档案XZ11综合中有关校企合作办学的合同文本,图书馆资料从行政类XZ16档案、图书、文博中获得,多媒体教学设施、案例教学条件、计算机及网络等方面情况分别从教学类JX12学科与实验室建设、财会类档案CK12会计报表和CK14会计凭证中获得,以说明项目教学设施情况及利用教学设施情况。

1.4师资队伍

指标下设3个二级指标。1.4.1师资评聘。用《分类法》行政类档案中的XZ12人事、外事类WS11综合、WS14国际合作与会议的档案材料,以支撑项目建立了符合法规要求的中外双方师资评聘标准和评聘制度及执行情况。例如所聘任的外籍教师应具有学士学位和职业证书,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等基本要求等。1.4.2师资状况。把《分类法》行政类档案中的XZ12人事中的项目教师包括外籍教师的档案材料进行统计,体现项目整体人员资质、学历和职称结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同时统计外籍教师的比例来说明中外双方师资队伍与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的符合度。1.4.3师资培训。从《分类法》行政类档案中的XZ12人事的档案中,查找项目教师培训制度,对培训情况并进行统计,以说明项目制定的师资培训计划及相应的保障实施措施和执行情况。

1.5教学组织

指标下设4个二级指标。1.5.1教学计划。从《分类法》教学类JX12学科与实验室建设、JX15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中获得教学计划、课表、开设的讲座等资料中,统计出开设必要的国情课程、专题讲座、专题报告及实践活动、引进外方课程情况等情况。1.5.2教学大纲及教材。从《分类法》教学类JX12学科与实验室建设、JX18教材中获得教学大纲、教材等档案资料中,查找出项目的教材引进和选用制度,说明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是否规范、科学、合理,教材选用的整体水平和使用效果等情况。1.5.3教学方式。把《分类法》教学类JX15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中的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以及课程教学语言情况材料统计出来,印证项目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应学科专业的特点。1.5.4教学文件及教学档案。该指标几乎涉及《分类法》教学类档案中科的各项二级类目的教学档案文件,如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日历、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管理制度文件等,还有学生学籍材料、成绩登记表、课程考核的原始材料等。评估要求自评报告写出教学文件及教学档案完整性、齐备性、规范性情况,这也是对教学档案工作情况的检查。

1.6培养质量

指标下设3个二级指标。1.6.1毕业成果质量鉴定。检索出《分类法》教学类JX17毕业生材料中的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毕业成果(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报告等成果)资料,并对照标准说明其是否与所获得的文凭证书水准相符,毕业成果是否规范,成果质量是否高。1.6.2学生满意度。对《分类法》》教学类17毕业生中的毕业生信息反馈材料如学生对项目办学的信息公开度、培养认可度、质量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就可获得相应的支撑材料。1.6.3社会评价。从《分类法》教学类17毕业生中的毕业学生就业率、毕业生信息反馈材料中部分获得支撑。

1.7社会效益

指标下设2个二级指标。1.7.1办学单位内部效益。搜寻《分类法》行政类档案中的XZ11综合、教学类JX11综合、科学研究KY11综合、财会类CK11综合中的材料,说明项目所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否对学校的教学实践、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及辐射作用。1.7.2办学单位外部效益。从《分类法》行政类档案中的XZ11综合、教学类JX11综合、外事类WS11综合材料中获得材料,检查项目所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否与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经济、教育发展结合紧密,以及所产生的作用是否明显。

1.8办学特色

从《分类法》行政类档案中的XZ11综合、教学类JX11综合中有选择性地获得材料,体现项目在教学组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特色以及项目在办学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特色。

篇11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143-02

医院内部审计档案是指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在医院内进行审计监督或审计调查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保存或者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医院内部审计档案是医院档案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医院审计档案能够全程记录医院审计监督活动,是医院财务收支管理、工程审计的可靠凭证,为医院财产物资安全提供保障。审计档案记载和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审计成果的直接体现形式。审计档案部门应从目前的审计档案整理、保管、加工,逐步向开发、利用审计档案转变,将“死档案“变成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不断积累和创新审计档案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使审计档案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一、提升医院审计档案管理档次,为审计档案的开发利用打好基础

首先要加强医院审计档案工作的制度建设。医院内部审计档案作为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性质要求严谨、严肃,制度化要求高。医院要认真依照国家审计署颁布的《审计机关审计档案工作准则》,结合医院行业的特点和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既严格符合准则的要求又适合医院特点的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档案管理制度和具体操作标准,并制定出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目标考核细则,把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单位考核工作之中,实现目标考核。其次要全面提升审计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审计档案管理对从业人员的德、才、能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从业人员在岗位上不仅要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勇挑重担敬业精神,还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保密素质。为了培养一支合格的审计档案管理队伍,医院要有计划有安排的组织审计档案工作人员参加政治、业务培训,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努力为他们创造学习理论和业务技能的条件,培养审计档案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以适应审计档案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再次要加快审计档案的软硬件的升级。随着办公自动化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审计档案管理的软硬件升级显得尤为迫切。医院在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审计档案软硬件的投入力度,使审计档案管理与医院办公现代化和互联网技术相互衔接,使审计档案从载体形式到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同步发展。最后单位领导和相关从业人员要提高审计档案开发利用意识,充分挖掘审计档案的潜在价值。医院内部审计档案是内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审计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研究内部审计工作历史、考查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资料,它不仅详细记录审计过程,而且还把审计活动中所形成的大量文件、资料进行汇集、整理、加工,然后立卷、归档。利用审计档案资料,可以给领导提供从宏观层面和角度的审计综合分析,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建设性及不可替代的建议和意见,保障各项任务的贯彻执行;被审计单位可以据此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和健全有关制度,不断完善工作程序,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审计部门可以进一步总结探索审计工作的规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审计档案管理水平,为审计档案的开发利用夯实基础。

二、充分开发医院审计档案使用价值,提高审计档案资源利用率

档案的价值存在是因为使用者的需要。同样,医院建立审计档案的目的也是因为档案的使用价值。为了充分利用审计档案的使用价值,我们审计档案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通过技术手段把审计“死档案“变成活的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为医院服务,为利用者服务。医院审计档案部门应端正思想,树立强烈的服务理念,积极主动地为利用者提供优良的服务,以充分发挥审计档案作为资源的作用。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根据对审计档案使用者的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出使用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使用者提供合适有效的编研材料。

随着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也不断地进行改扩建工程,医院审计档案详细记载和保存了基建修缮工程的全过程:建设项目的调研、论证、手续报批、批准的项目立项报告、项目合同或协议;工程招投标文件;预算、竣工结算、效益评估报告。所存审计档案能较客观的反映出所套用定额、取费标准是否符合规定,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结算编制是否规范,主材单价是否符合市场价,材料消耗及差价计算是否准确,项目竣工结算所报送的资料是否真实、全面、合法,报审工程项目是否履行院内立项审批手续等。这些审计监督资料,保证了工程造价真实、准确,为医院基建修缮工程提供可靠依据和信息,利用审计档案有效地、科学地保证了医院基建工程和修缮工程的顺利进行。

目前各单位通行审计项目实施审前调查,而审前调查的方法之一就是查阅审计档案,通过查阅审计档案,做到心中有数,可以使审计项目实施事半功倍。各单位在年终审计项目质量及评比检查时,也以审计档案作为依据之一,把审计档案管理规定和医院质量管理规定有机结合,确定原则,细化标准,为各项评比检查提供依据,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审计人员手中,对其中的不足要求他们认真整改,从而促进审计人员进一步增强审计质量意识,使审计工作质量更上新台阶。由此可见,审计档案的这些价值和作用,会促使医院领导进一步重视审计档案利用工作,改变审计档案单纯保管的落后现状,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机制,调动医院审计档案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医院审计档案的使用价值,提高审计档案资源的利用率。

三、加强医院审计档案信息交流,推进审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互联网时代带来信息化社会的建立,信息大爆炸使各类信息资源可能变为“财富”。审计档案资源在信息资源中因其来源特殊,所以在信息资源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审计档案资源具有权威性、真实性和可信性,从这个方面来看,审计档案的资料和信息,就是所有使用部门的宝贵财富。信息应该交流和共享,但审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个系统工程,必须要在统一的规划和组织下,才能形成合力,使审计档案信息体现出价值。首先要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搞好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信息资源开发的规划和安排,保证审计档案信息有序地交流,保证审计档案作为信息资源开发的安全。医院要在上级的统一规划下,确定自己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框架。其次,要制定审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办法和路径,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明确协调共享机制,确定数据格式和接口规范,为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医院审计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培养观念意识、加强审计档案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要改善医院审计档案开发利用的环境条件,加大审计档案软硬件地投入。实践证明,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有市场需求、有发展空间,蕴藏着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在实践中,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认真研究和探索,不断开发和创新,审计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医院的发展和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立.浅议分序列审计专题档案库的管理.云南档案,2012(07)

[2] 谭素新.浅议如何加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黑龙江史志,2012(06)

篇12

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文化内涵

档案资源在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更好的将档案中有价值的知识的信息挖掘出来,从而为广大利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对知识信息的整序和传递来确保档案信息利用效率的提升。档案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通过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的挖掘出档案中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价值,使其成为有序的知识体系,并向公众进行传播,从而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以文化的视角创新开发利用工作

(一)将“文化”思想引入到档案工作中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以档案的收集作为重要的基础,通过在工作中引入“文化”思想,能够有效的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文化意识,这样在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才能更重视其文化属性,能够将反映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而且通过文化意识的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编研工作中也能够保证档案资料的连贯性,更好的将档案资料中蕴藏的文化成果挖掘出来。在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档案部门需要营造文化氛围,打造良好的档案文化环境,加快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从而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查档和阅档服务,使档案资源共享的文化教育和传播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强化对公众在获取档案信息时的文化熏陶。

(二)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公共文化需求相符合

在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需要以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基础,这就需要在对档案信息资源选择时不能只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需要对公共文化需求更为关注,加快传统收集方式的改变,加大对社会各个层面活动和文化档案资源的收集力度。在当前我国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目益增长的今天,公众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公众由于贫富差距及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文化需求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还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文化需求还存在着无限性和潜在性的特点,这就需要在当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需要针对当前公众文化需求的特点来对工作重心进行确定。首先,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对文化需求的不同来开发与各社会阶层特点相符的档案信息资源;其次,在要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进行不断创新,确保所开发出来的文化产品要与时代特点及社会发展相符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公众起到引导作用,加大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加强与其他文化部门的合作

当前我国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共享及协作单位共赢是当前时展的主题。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档案部门需要加快观念的转变,将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当社会性的行为,需要在工作中加强与其他文化部门的合作,从而更好的丰富自身的馆藏,通过掌握更多的档案信息资源来做好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有利于更好的发挥资源互补。这就需要档案部门不仅需要加强与图书馆、博物馆及文化馆等文化部门的沟通,而且还要加强与方化产业机构的合作,利用多种形式来加快推动档案文化产品的共同开发力度,并实现对档案文化产品的有效传播。

(四)开发多元化的档案文化产品

要有效地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就一定要站在文化性的角度透视档案,大力开展档案的文化实践活动,挖掘档案的文化内涵,汲取历史中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乃至民俗民情等方面的精髓,并且用之为原形、线索、背景、素材,用艺术、文学的手段,产生有社会学、美学、史学的文化产品,使公众更多地接触档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深刻体会到档案的文化价值。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主要集中在编研、举办档案展览等方面,形式较为单一,内容上相对注重政治性、史料性以及学术性,服务对象略为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信息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应该在工作中进行创新和探索,最大限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供多种利用形式。比如,可以尝试出版一些文化性较强的档案资料汇编,反映地方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以及新时期出现的网络文化、娱乐文化等,力求全面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状况,扩大档案受众面。另外还可以对重大事件、时事热点、公众人物的资料进行收集汇编,展现事物的完整面貌、人物的生活历程,给公众以熏陶和启迪。同时也可以尝试多种形式的档案文化产品的。除了以往的纸质资料外,照片、影像等多媒体资料更能够引起公众的兴趣,档案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载体,传播渠道,开发出更多具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档案产品,这也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良好途径。

(五)以开发利用工作推动文化的发展

档案具有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提升社会文化及服务科学文化的重要作用。档案中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积淀,人们对各个时期历史文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史书、档案文献和文物等。因此档案部门应该积极开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公众所利用。档案部门要利用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把充分反映我国文化成果的档案资料、社会主义革命的辉煌成就等档案资料挖掘出来,为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提供史材,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档案部门在档案的收集方面应该注意关注能够反映社会文化特色的档案资料,比如反映地区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文献资料,也可以是反映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群体特征的资料,比如新兴的网络文化、微博文化、80后怀旧文化等与时俱进的档案资料,让公众更能够了解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引发思考和讨论等。档案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档案部门应该充分发掘科学文化类的档案信息资源,将其系统整理出来,以供广大学者研究利用,为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作贡献。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处于知识信息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在开发利用工作中需要充分的挖掘其文化内涵,立足于“文化”角度来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创新,将档案资源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用更好的体现出来,为推动档案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