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专业培训范文

时间:2023-08-25 09:11: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音乐教育专业培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音乐教育专业培训

篇1

一、社区音乐教育发展概况及特点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众所周知,音乐教育主要由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和社区音乐教育三个基本模块构成。

社区(Community),顾名思义,即居民相对固定的生活环境,是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层组织。社区音乐教育(Community music education),即在相对固定的生活范围内开展与传授音乐知识相关的活动。

社区音乐教育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学校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音乐文化繁衍承袭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我国和谐稳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之中,社区音乐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笔者及其团队走访调研了广州地区的西二琴行、黄钟琴行、卓越琴行、嘉谊轩琴行、星海之子音乐学校、卓博艺术学校、奥斯卡培训、虹艺培训等数所社区琴行和培训学校以及相关幼儿园。综合调研情况,本文以广州地区社区音乐发展情况为例,分别阐述当前的社区音乐教育发展所呈现的特征及其现实意义价值,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社区音乐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

由于我国多年来实行开放式经济的发展模式,因此,对于社区基层单位所辖范围内的音乐教育机构的管理可以说是十分宽松的,只要具有最基本的资质,办好相关手续,即可开始宣传招生。目前,以广州地区为例,社区音乐教育办学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主要包括公立学校艺术实践培训部门、私营琴行、音乐教师个人等。有的社区也以社区名义在其管辖的区域内开办艺术培训班。

2.社区音乐教育办学形式、内容多元化

由于社区音乐教育地点多设置在居民区内,虽然其基础设施和办学规模都不及学校,但与“便利店”一样有着快捷、便利的特点,不仅学习地点多,离学员居住地近,免去了学员来回奔波的苦恼,而且社区音乐教育学习的内容相对齐全。此外,社区音乐教育模式还可以应学员所需,量体裁衣地为其设置教学内容和进程,而不像学校音乐教育一样必须受到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学大纲指导意见的约束。

学员们既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音乐表演技巧,也可以根据个人的经济基础来选择上课形式(集体课、小组课、一对一小课),还可以在节假日或在每天的休息时间来社区音乐教室学习音乐。不少学员在学习音乐之余还兼学了其他特长。

以广州地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社区教育中,音乐教育仍然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而在社区音乐教育培训中,器乐音乐教育的人数又是最多的,占到了整个社区音乐教育的一半以上(表1、表2)。可见,社区音乐教育机构在推动社区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作用不可小觑。

社区艺术培训各专业名称 各专业培训学员人数所占比例

音乐培训 31%

美术培训 22%

礼仪培训 3%

播音主持 5%

模特培训 8%

服装培训 8%

书法艺术 5%

舞蹈培训 18%

表1 社区艺术培训各专业比例分配表

社区音乐专业培训内容 音乐培训各专业方向学员人数所占比例

声乐专业 5%

器乐专业(含钢琴) 53%

视唱练耳 12%

乐理 12%

合奏课 3%

其他 11%

书法艺术 5%

舞蹈培训 18%

表2 社区音乐培训各专业方向比例表

(数据来源:综合琴行、培训学校调研内容)

3.社区音乐教育学员结构多元化,学员市场相对稳定

与学校学生相异的是,社区音乐教育学员的学习目的呈多元化的特点。根据调研结果显示,56%以上的学员都以填补个人的空余时间为主,绝大多数学员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或孩子增加一项业余爱好,音乐教育的娱乐化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到了体现(表3)。

学员参加社区培训的学习目标 所占比例

目的一:以满足个人爱好为目的的业余培训班 56%

目的二:以音乐表演为专业所参加的长期学习班 11%

目的三:以升学为目的所参加的强化短训班 33%

表3 学员参加社区音乐培训的学习目标比例表

另从所调研的情况来看,社区音乐教育学员的社会层次呈现多元化,从工作性质来分,可以分为在职的和非在职的;从年龄层次来分,可以分为幼儿、小学生、中学生、成人等;从专业角度来分,可以分为专业的和非专业的;从学习目的来分,可以分为以满足个人爱好为目的的业余培训班、以音乐表演为专业所参加的长期学习班、以升学为目的所参加的强化短训班等。凡此种种,都让社区音乐教育的培训机构得以有效运转,又因为学员和培训机构各取所需,因此,社区音乐教育的学员队伍是相对稳定的(表4)。

社区音乐培训学员年龄段 各年龄段学员人数所占比例

幼儿园阶段

(3—7岁) 56%

23%

小学阶段

(7—12岁) 33%

45%

初中阶段

(12—15岁) 19%

高中阶段

(15—18岁) 11%

成人阶段

(18岁以上) 2%

表4 社区音乐培训学员各年龄段所占比例表

(数据来源:综合琴行、培训学校调研)

4.社区音乐教育办学竞争日趋激烈

在当下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环境中,社区音乐教育培训机构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根据笔者所走访的社区音乐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情况来看,其竞争日趋激烈:有的社区往往会同时存在几家音乐学校,有的大型社区甚至有十几家微型社区音乐学校。培训地及环境也参差不齐,有的是租用一套民用住房,通过改装,放入几架钢琴,便开始对外招生;好一些则是租用比较大的社区商业租铺,进行改造形成校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培训机构不断招收新教师,开辟新教室,扩大招生。不少投资者尽管是非专业人士,因为发现了这块市场利润,因此也积极投资加盟。有的品牌还形成了连锁店、便利店的模式,换言之,只要培训机构有一到两个长期稳定的教师,便可以加盟、开课。开办社区音乐教育培训班手续简单,几乎不设标准的办班条件和投资收益额度的不断增加,都使得该行业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其教学质量也必然受到影响。

二、社区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价值

根据以上广州地区社区音乐教育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尽管社区音乐教育在当前存在不利的因素,但社区音乐教育的价值仍然值得肯定,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社区音乐教育有利于在非音乐专业人群中拓宽音乐教育的受教范围

社区音乐教育虽然机构小,但是数量多,因此其辐射面也非常广泛。有的大型小区甚至开设了多家社区音乐教育培训机构。诸多的培训机构见缝插针地安插在社区中,在非音乐专业人士中普及了音乐基本知识,对非音乐专业人群音乐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大大拓宽了音乐教育人士的施教范围。

2.社区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有益补充

众所周知,学校音乐教育的施教范围相对较小,且学校音乐教育的时间也受到了相对严格的限定,而社区音乐教育恰恰弥补了学校音乐教育的这些不足之处。其时间相对灵活,无论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休息时间,社区音乐培训机构都能够根据学员的要求来安排音乐学习的时间。部分学员由于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娱乐需求,因此,在家庭经济条件或家庭住宅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没有购置乐器,社区音乐培训机构还会向这些学员提供乐器租用的便利条件。这也使得音乐教育更加贴近民众的需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加了音乐教育的受教育人群的数量,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社区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首先,有相当大数量的学生都是抱着业余音乐爱好者的目的来学习音乐的。在教学工作开展后,学生的潜能被教师有效地挖掘出来,加上外界条件的激化和催发,这些学生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显山露水,在学生个人努力和家长、教师的引导下,部分学生逐步成为专业音乐院校的选拔对象。对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发展而言,培养对象的可选择性的增加有利于专业音乐教育人才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专业音乐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其次,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专业音乐团体走向市场。在我国文化市场进一步改革的大环境下,全国数量繁多的专业音乐团体都纷纷走向了市场。可以说,观众对音乐的认识及其个人音乐修养决定了专业音乐团体演出市场份额。只有观众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水平,才有可能对音乐观赏产生一定的需求,才有可能增加专业音乐团体在文化市场的份额。在此,社区音乐教育在提升非音乐专业人群的音乐素质方面功不可没,它的迅速发展使得专业音乐团体的听(观)众数量不断增加,音乐听(观)众的素质不断提高,音乐听(观)众的社会层面从学校到企业,从机关到基层不断延展,专业音乐团体有了足够的维系自身发展的运转资金,也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态势。

再次,有利于解决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大体可以分为音乐教师、专业音乐团体的演职人员、与音乐相关的编导工作等几个方面。不少学生和学生家长更多的是倾向于能成为一名音乐教师。然而,学校的生源一再减少,学校对音乐教师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降低,又因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技巧专业性较强,所以学生的就业面也相对较窄。在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变得更加模糊的大环境下,应该说社区音乐培训机构是这些毕业生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的选择。数量繁多的音乐培训机构为音乐专业毕业生提供了相对较多的工作岗位,并且相对稳定的学员队伍也为毕业生提供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来源,为其将来的工作、生活提供了立足之地,有效地缓解了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综上所述,社区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意义亦是极其深远的。

参考文献:

篇2

在新课改背景下,不仅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相应也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照教学目标,不断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进行创新与探索。结合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小学音乐教师缺乏专业培训,音乐素养较低。这也直接导致教学上未能摆脱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机械生硬、照搬教材、有失灵活和创新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教师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没有关注小学生天真活泼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和多样化,导致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学生对音乐教学参与度不高,难以有效发挥音乐教育对启迪学生心灵、提高音乐素养的作用。二是小?W音乐教学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教学所需。表现在缺少音乐教学专用教室,以及科学的教材、书籍、优质的乐器等,无法充分满足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教学要求,这种现状难以适应新课改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如果不尽快优化,将会束缚小学生的身心和个性化发展,难以有效发挥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塑造、提升作用。

二、新课改背景下解决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培训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专业音乐人才加入到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中,如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学校要为其营造重视音乐教学的氛围,为音乐教师提供让他们能够充分施展音乐才华的舞台,以吸引和促进更多高素质的音乐人才投入小学音乐教学事业中。同时,学校可邀请一些专业音乐教师到学校进行培训,或为本校音乐教师提供外出进行音乐专业技能及音乐教育理念培训的机会,以扩大音乐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加大小学音乐教育投入,创造良好音乐教学环境

学校是对学生开展音乐教学的主要场所。音乐教学环境和条件,如音乐教学设施、教学场所、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的优劣与高低等,都对于能否优质高效地展开小学音乐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审美和音乐素养,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并尽可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很有必要。音乐教学环境的优化离不开教育的加大投入,如设置专业的音乐教学场所、丰富增加教学乐器、多媒体教学设施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享受、提升兴趣的音乐教学环境。

(三)创新音乐教师教学理念,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需求和特点创设教学安排,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如教学氛围的营造、采用趣味性教学、进行轻松愉快的音乐测评等。对于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音乐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音乐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以及对音乐产生想象、感知、欣赏、赞美等多种情感。为此教师可注意把握好如下原则:一是注意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性,二是恰当体现音乐教学的人文性,三是关注形成音乐教学的规范性,四是重视音乐教学的创造性,五是重视音乐教学的技术性,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

(四)创设生动灵活的情境教学,丰富小学生音乐素养

如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法,创设有真实体验的情景模拟教学,根据音乐中角色的不同,为学生安排相应的表演,体现不同的角色,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想像,理解、分析、掌握角色的心理及情感特点。并将自身对音乐的认知融入到表演中,以此增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深度理解,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极大兴趣和自主性。

如:《牧童之歌》歌曲教学,这是一首节奏欢快、曲调活泼的新疆民歌,歌曲描绘了新疆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牧童充满喜悦的放牧心情,人物形象鲜明可爱,学生易受感染并传唱。教师可先教会学生演唱,并理解记忆歌词内容。在此基础上,可结合歌词内容进行教学情景创设,教师可以借助响板打击节奏,模仿马蹄声并引导学生想象小牧童骑着小马在草原上悠闲放牧,体会小马的节奏,想象宽广的草原、美丽的小花、和煦的微风等并将这些场景拟人化,引导学生一起跟着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在演唱时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并分派不同的角色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歌曲内容及情感的理解,通过场景想象和演绎,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及演绎的创造力,使音乐教育由专业教育拓展到学生的情感认知及对大自然、对生命产生新的感悟,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篇3

二、音乐教师待遇较低

由于受多年形成的老观念影响,音乐学科得不到足够重视,在评优选先、工资晋级、提拔干部时农村音乐教师位处弱势,所以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师个体发展。

三、改善农村音乐教师现状的建议

如何改善农村音乐教师现状?我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提出来与各位同行商榷。

1.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定期组织进行不同层次音乐教师培训。如音乐教师上岗培训、音乐骨干教师培训、音乐优秀教师培训、音乐名师培训。正如全国开展的“国培行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远程培训长远作用。

2.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加强对音乐教师、音乐教学的管理,制定和采取有利于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和举措,促进农村音乐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3.加大音乐教学设备投入,按国家标准配备音乐教室、音乐器材,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配套光盘等等。切实改善农村音乐教学硬件基础,以此来推动农村音乐教学与音乐教师的发展。

4.农村音乐教师要树立自主研修的意识,不能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我们的学生等不起,可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相关音乐教育的书籍、音乐教材的挖掘、音乐教参的阅读、自身的艺术素养、音乐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校际间同行的教学研讨等方式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篇4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132-01

一、我国当前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得到学校充分的重视

就我国当前职业院校教育的开展现状来看,学校领导往往比较重视专业课程以及职业技能的教学工作,对于音乐教育往往持有忽视的态度,有的甚至认为开设音乐教育纯属浪费时间。由于这种不科学理念的存在,导致职业院校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非常弱,音乐教学器材严重不足,对于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有效开展非常不利。

(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高

由于职业院校中音乐教育地位不受重视,学校很少组织音乐教师进行专业领域方面的深造或者再培训;在专业人才引进方面也非常不积极,这对于职业院校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必然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不利于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高水平开展。

(三)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在音乐教学课程设置方面随意性较大,主要是按照教师自身的偏好或者专业特长来设置,不仅难以有效满足学生们的音乐学习需求,而且也不符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的音乐教育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学生音乐素养普遍偏低

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对于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没有给与充分的重视,没有深刻意识到进行音乐学习对于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有的甚至对于一些最基础的音乐常识都不懂,而只是一味的追求通俗与时尚。大部分学生在选择音乐课学习内容时,往往偏好于那些流行音乐,对于具有古典艺术以及民族特色的高雅音乐则表现出较低的兴趣。

二、提升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水平的对策措施

(一)学校领导应当给予音乐教育以充分的重视

职业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是我们提升音乐教育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职业院校的领导首先应当树立科学的音乐教育理念,充分意识到音乐教育对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将音乐教育放在开展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抓。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们在音乐教育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情趣。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职业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使得原本就不充足的音乐教师更加严重匮乏。面对这一状况,职业院校应当积极引入高水平的音乐专业人才,不断壮大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师资队伍。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音乐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定期组织音乐教师接受专业培训以及到高层次院校进行深造,从而保证本校音乐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高水平的专业技能。

(三)科学设置课程

职业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要立足于学生的音乐基础、需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地设置课程。内容设置要层次化,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又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同时要做到内容多样化,满足不同口味学生的音乐需求。

(四)不断提升广大学生的音乐素质

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广泛,以农村生源为主,这些学生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适当地、简明扼要地向他们讲解基本的音乐知识,这样他们就会逐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逐步欣赏不同种类的音乐内容,从而实现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目的。

三、结束语

篇5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音乐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抒发人类的情感,同时可以发展人类的形象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既可以缓解他们紧张的学习压力,又可以加强沟通,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和基本素质。

一、音乐教育对大学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音乐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情感

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人的情操,同时通过听觉艺术等形式丰富人类的情感。对于大学生来说,音乐的教育作用不言而喻。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体,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音乐教育通过听觉形式,让学生在音乐创造、投入及欣赏等过程中,结合自身经历和理解,和音乐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生活,抒发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同时让大学生在欣赏思考中成长。

音乐的创造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类最基础的情感表达,无论什么音乐形式,都离不开生活,音乐是生活经验的凝练和升华。大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音乐的欣赏增加对生活的感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同时通过对艺术家的人生经历、音乐创作背景等欣赏和剖析,感悟生活的真谛,也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找到情感宣泄的窗口。例如通过对大音乐家贝多芬的人生经历,从中学习那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情感素质,使他们的素质得到升华。

(二)音乐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是人类参与活动最高的活动形式之一。人类在参与、体验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通过音乐这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教育中的即兴表达,可以培养学生把握生活的听觉敏锐感,培养他们精确的节奏感,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音乐的理解和感知等。通过这些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注意力,从而无形之中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三)音乐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而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审美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欣赏和创作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创作过程,欣赏音乐的动态美和情感美,增进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欣赏,自觉甄别美与丑。音乐教育通过音乐的形式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进行调剂,通过听觉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的独特魅力等。

二、当前大学音乐教育存在的不足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培养从单一的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向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尤其是当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全方位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竞争的关键因素。当前的大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当前大学音乐教育在提供大学生素质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体现为:

(一)大学教育的音乐教育在非音乐专业的教育比重比较低

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教育等,大学教育中的音乐在非音乐专业的专业教学中的比重比较低。尤其是一些非艺术类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大多以选修课为主,部分专业甚至没有音乐鉴赏课程。

(二)大学教育的音乐教育认识不足

大学生的素质培养着重于思想品德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对于非专业课程,如体育、美术和音乐,大学管理阶层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在课程安排中缺乏合理性。大学教育的素质教育虽然已经开始实行,但部分院校还是以学生的技能培训为主要侧重方向,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教材指导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则需要专业的教材指导和系统的理论指导,而高校的音乐课程,尤其是一些非艺术类的音乐选修课程,由于课程安排等原因,没有专业的音乐教材,甚至部分音乐教师是非科班出身,音乐课程以欣赏音乐为主,对音乐的创造和剖析没有深入进行,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

三、针对当前音乐教育出现的问题对策

(一)在课程安排上学校要有足够的重视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学生情感宣泄的窗口,尤其是当今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音乐能够起到很好的减压作用,同时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音乐教育的作用,学校应该有充分认识,并在课程安排上使音乐课程更趋于合理。此外,需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如多媒体的建设和音乐器材的建设,都需要学校的支持。

(二)加大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

音乐是一门艺术课,也是专业性和系统性很强的教育形式。在音乐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学校对于音乐教师的培训极其重要,一方面音乐教师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的专业培训让音乐教师深入系统地构建音乐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对音乐教材要统一进行专业编制和采购

对于音乐选修课程,学校要提供专业的音乐教材。目前大学生的音乐教材都是由大学教师自主编写,因此,对于音乐教材的选择,首先要选择专业性强、有针对性的教材。此外对音乐教材要采取标准化的采购,教材的编写要请专业教师统一编写,以便确保教材质量。

总之,大学音乐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大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和谐健康发展极其重要。

篇6

【关键词】

中学音乐;教育;激发;兴趣;培养

一、中学音乐教育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分析

(一)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新课改非常重视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推动素质教育,实现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暴露了小学音乐在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弊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影响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1.忽视了学习的主体中学生的能动性

在新课改的教育方式中,中学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绝对的主体地位,但是现在的中学音乐教育还是以教师为主,教师来播放和音乐课程相关的歌曲,讲解音乐的基础乐理知识,介绍音乐背景相关的内涵,无法使学生也积极参加到课堂中,无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中学习对音乐的兴趣不高、课堂氛围十分乏味,上课的效率也不高。

2.中学音乐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和落后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中学音乐老师不够重视培养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在学习中思考,创新的能力。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来培养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中学音乐教育一般只进行简单的歌曲播放,教学和介绍音乐知识,无法将音乐的内涵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缺乏趣味性和启发式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和相对来说不够先进的教育理念阻碍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激发。

3.改革需要较长的时间逐步完成

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尤其是相对于别的课程来说,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是因为目前大家都习惯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法,导致课堂上的教育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同时改革的方法和途径应也还存在缺陷,不够完善。导致了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在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改革来说速度更加缓慢。

二、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如何提高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一)开展定期的专业培训活动,提高师资教学水平,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

中学音乐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素养,对中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得作用。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定期组织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供机会让教师之间可以相互经交流经验,开展专题讲座,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这对提高中学音乐教育,激发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二)情境创设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通过特定的情境介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音乐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主要情感和传达的价值观及生活中的真善美,促进课堂学习氛围和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高,结合音乐的主题内容、风格和类型等的不同,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和兴趣爱好营造出适合小学生自身特色和年龄特点的情景教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设置情境创设的不同教学方式,从而达到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的提高。

(三)改变师生关系,打造新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在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中,应当注重发挥孩子们童心和天性,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方式,从中学生年龄阶段对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行为出发,制定新的教育模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用歌声和语言共同抒发自己对世界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情感传递,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不从自己的审美和认知水平来评价中学生的音乐世界,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我世界,展现自我思维能力。在不断加强学生创造力的音乐教育改革中,教师不再是评价的权威,而是引路人,帮助学生发挥出他们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潜能,不断创造。教师也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意识,给学生留下最为宽广的想象空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热情。

(四)课堂的评价体系应该以鼓励为主

中学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来说还属于起步阶段和启蒙阶段,中学音乐是学生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的课程之一,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生活的真谛,学会以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在中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方法和所激发的对学习的兴趣,还关乎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在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建立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在对学生的鼓励中调整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心。而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和某些语言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生所展现的学习热情,从不同的角度以鼓励为主、鞭策为辅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孩子的表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和好胜心。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积极的思考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兴趣的养成。

结论

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有关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确立。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充当着重要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当利用多种形式,在中学音乐教育中以丰富多样的上课方式激发中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为中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建立启发性和艺术性的课堂,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

作者:徐珊珊 单位: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篇7

以欧洲音乐中心论为主的西方音乐教学形式长期影响着我国音乐教育,虽然师范音乐教育专业不断进行自我体系建设与改革,可却并未将我国民族特色体现在民族音乐理论体系建设当中。在教学理念方面欠缺发扬民族性的思想,崇洋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更多投入到西洋音乐、流行音乐当中,往往对民族民间音乐、乐器、戏曲等方面较为冷淡,甚至不加理会。

2、课程设定

对于当前的音乐教育而言,本土少数民族的地方性音乐乃至少数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学、人类学等人文知识并未踏入课程设置范围内。并未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关于本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结构的了解程度,是否具有搜集、研究、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能力及标准。

3、教与学

对于师资团队而言,因为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等原因,令团队建设不够平衡,大多以钢琴、音乐理论、声乐等老师为主,而民族民间音乐的老师十分稀缺,甚至只是名义上招聘几名民乐老师。有些学校甚至连专业的民乐老师都不具备,民族音乐课程老师大多学习音乐学、音乐教育学、声乐、器乐、作曲等方面的专业。这些老师大部分接受的是西方音乐教育,其自身民族音乐素养并不高,很多老师发声练习较好,民族乐器的演奏的技巧也尤为高超,可是却无法唱出应有的韵味,演奏风格不够贴切,从而并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对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依旧对西方交响乐、声乐作品更感兴趣,关注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学生较少,而期望能在未来的人生中传递我国传统音乐的人更为稀缺。究其根本,无外乎由于老师讲课方式、内容尤为乏味。或因为自小学习西洋音乐教育而甚少接触我国民族音乐,不具备接触民族音乐的机遇,没有真正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魅力。由此可以看出,不论何种原因,均体现出学生对民族音乐观念不强,不喜欢民族音乐。

二、创建符合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发展的教学体系

1、强化搜集、整理、探究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工作

新疆各个少数民族音乐理论分析人员、高校音乐教育工作人员需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以及紧迫感融入到搜集、整理、探究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工作当中,通过科学的理念客观描写各民族的音乐形态以及生成背景。探寻其在丰富的民族文化当中的内涵,令其可以在课程设定方面、在教学建设以及教学方式方面实现因材施教。通过不断深入,以师资团队为基础对当地民族特色音乐素材进行编写,令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特性在教材中有效展现。透过不断探究与分析,将少数民族长河中积攒下的传统音乐进行整理,令其更为科学化、系统化,并构成具备新疆民族特色的师范音乐教育体系。

2、凸显民族化特征设定课程及教学规划

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教学而言,需要将民族化特征凸显在课程设定及教学规划当中,大量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献、史论及古典音乐赏析方面的内容。并且,在基础专业声乐课的教学中以学唱本民族语言音乐为主,将学习我国汉民族及外国音乐为辅,将学习本民族语言歌曲作为根本,参考其他民族歌曲,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的发展。

3、不断探寻、分析、编写教材

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在教学实践当中需通过教学规划及课程安排,通过不同方式探寻、分析级编写相关少数民族音乐教材,以此不断丰富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材。透过少数民族学生熟知的音乐进行练习,以便有利于把握本民族音乐的中心思想,并以此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令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在内容上更为丰富。

4、加强师资力量培训

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的教学体系需与本民族相符,加强高校师资力量的培养。当前新疆师范院校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师资团队的知识体系、音乐理念、所受教育大多较为单一,对传统音乐缺乏认知,没有有效结合文化背景、哲学思想。应当依照新疆当地特点,在高校创建一个专业培训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团队基地,以此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的师资团队。

5、需政府支持

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的发展对其凝聚力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只有与地方行为、民族、政府大力结合,获得社会各界与政府的鼎力支持,才可以不断探索出更多的课题。也令新疆少数民族师范音乐教育发展的更加美好。

篇8

新课改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新课改非常重视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推动素质教育,实现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暴露了小学音乐在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弊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影响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1.忽视了学习的主体中学生的能动性

在新课改的教育方式中,中学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绝对的主体地位,但是现在的中学音乐教育还是以教师为主,教师来播放和音乐课程相关的歌曲,讲解音乐的基础乐理知识,介绍音乐背景相关的内涵,无法使学生也积极参加到课堂中,无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中学习对音乐的兴趣不高、课堂氛围十分乏味,上课的效率也不高。

2.中学音乐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和落后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中学音乐老师不够重视培养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在学习中思考,创新的能力。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来培养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中学音乐教育一般只进行简单的歌曲播放,教学和介绍音乐知识,无法将音乐的内涵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缺乏趣味性和启发式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和相对来说不够先进的教育理念阻碍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激发。

3.改革需要较长的时间逐步完成

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尤其是相对于别的课程来说,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是因为目前大家都习惯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法,导致课堂上的教育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同时改革的方法和途径应也还存在缺陷,不够完善。导致了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在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改革来说速度更加缓慢。

二、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如何提高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一)开展定期的专业培训活动,提高师资教学水平,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

中学音乐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素养,对中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得作用。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定期组织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供机会让教师之间可以相互经交流经验,开展专题讲座,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这对提高中学音乐教育,激发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二)情境创设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通过特定的情境介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音乐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主要情感和传达的价值观及生活中的真善美,促进课堂学习氛围和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高,结合音乐的主题内容、风格和类型等的不同,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和兴趣爱好营造出适合小学生自身特色和年龄特点的情景教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设置情境创设的不同教学方式,从而达到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的提高。

(三)改变师生关系,打造新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在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中,应当注重发挥孩子们童心和天性,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方式,从中学生年龄阶段对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行为出发,制定新的教育模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用歌声和语言共同抒发自己对世界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情感传递,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不从自己的审美和认知水平来评价中学生的音乐世界,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我世界,展现自我思维能力。在不断加强学生创造力的音乐教育改革中,教师不再是评价的权威,而是引路人,帮助学生发挥出他们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潜能,不断创造。教师也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意识,给学生留下最为宽广的想象空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热情。

(四)课堂的评价体系应该以鼓励为主

中学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来说还属于起步阶段和启蒙阶段,中学音乐是学生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的课程之一,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生活的真谛,学会以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在中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方法和所激发的对学习的兴趣,还关乎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在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建立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在对学生的鼓励中调整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心。而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和某些语言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生所展现的学习热情,从不同的角度以鼓励为主、鞭策为辅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孩子的表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和好胜心。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积极的思考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兴趣的养成。

三、结论

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有关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确立。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充当着重要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当利用多种形式,在中学音乐教育中以丰富多样的上课方式激发中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为中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建立启发性和艺术性的课堂,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高宇.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音乐时空,2014,13(11):234-237.

篇9

1、教学观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对乡村小学的影响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因此忽视音乐教学、占用或“砍掉”音乐课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显然,这是造成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而且在农村小学,镇、校一级的基层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且本身艺术素质低,所以凡是认为教不好“主课”的老师就去教音乐,音乐教师当然就低人一等,于是纷纷改行,使本来就缺乏的音乐教师就更加缺乏。

2、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缺少正规培训。目前在乡村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仍有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由于没有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任音乐教师,学校的钢琴民办教师不擅长弹奏,上课不用,长期闲置,只成了学校创品牌验收的办学硬件摆设。由于民办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因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现象反映了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素质急待提高。音乐教师尤其需要经过特别的专门培训,但实际上他们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却少得可怜,于是许多能唱两首歌的音乐爱好者便成了音乐教师。

3、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首先,缺少音乐专用教室。在农村小学,不仅低年级的音乐唱游活动难以开展,就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上课也受到制约。学生坐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课,受课桌、凳子、学习用品等影响,学生在音乐课上的活动空间受到束缚,有时需要练声、唱歌,全班学生站起来都很困难。更重要的是,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音乐课,发出的声响,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班级上课。可见,没有专用音乐教室会有许多不便。其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虽然学校有电脑、多媒体、影碟机、投影仪等设备,但极少用在音乐教学上。由于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也就使得音乐教学的设备缺少独立性,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

4、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农村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并且发展相对缓慢,在财政收支方面比较困难。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就显得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也就没有更多的财力去添置音乐教学设施了。更不要说引进优秀的专业音乐教师,就算是引进来也没有什么用。有的学校连一架普通的风琴都没有就更谈不上钢琴、电子琴、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一些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的教学中,最多也不过是在公开课或赛课等时候用一下,其他时间也就像博物馆用来展览的文物一样。

二、关于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改革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应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尤其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激活思维,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推向深入。严格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音乐教育,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让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把欢乐和美的感受还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确实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同时,教育行政领导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全局战略的高度即从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使音乐课成为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10

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初,主要包括“声势”教学、节奏旋律练习、音条乐器和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奥尔夫的课程是建立在一种称为元素性风格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教学和学习的元素性风格与其他音乐学校普遍所采用的主题-逻辑-内容方法的课程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过程”这个词至关重要,关键在于探索和体验。最初探索的音乐要素是极为简单的,几乎以原始粗疏的方式呈现。随着亲身体验的参与,这些要素会逐步地被提炼、升华到更为复杂的探索与体验中去。教学过程有空间的探索、声音的探索、曲式的探索、创造的模仿、个体到合奏(合唱)团和音乐的识读。动作是奥尔夫所有教学法的基础和基石,对孩子们能够歌唱、演奏、随乐舞动才是奥尔夫教学方法的最终目标。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国内发展情况

1980年,廖乃雄与奥尔夫先生进行了历史性的会面,回国后的廖乃雄教授首次向中国的音乐教育界介绍了《学校音乐》(oerff-Schulwerk),为中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廖乃雄教授作为中国大陆奥尔夫的“第一传人”对于奥尔夫音乐教育在中国的推广做了大量工作,除了撰写相关文章外,还到各地讲学、举办培训班、翻译及创编教材等等。1984年他在上海首次举办了奥尔夫音乐教育讲习班,在这个基础上培养除了第一批奥尔夫教学实验的教师。廖乃雄教授还组织了中国学子远赴萨尔斯堡奥尔夫学院学习。

1993年,奥尔夫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2000年,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建立了网站chinaorff.com,目前己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网站,吸引了众多关注教育改革的目光。2002年7月“广州海婴奥尔夫咨询有限公司”成立,这是第一家以奥尔夫命名的文化教育企业。2002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奥尔夫音乐教育研究中心”这是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并于当年举办“奥尔夫音乐教师师资培训班”活动,机会两年内举办三期,每期十天。

在我国,将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于1997年率先进行的。该课程开设后,积极引进现代音乐教学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2001年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专业主课围绕音乐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思路,确立了音乐教育系的学科定位,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三、在学校音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师资水平分配不均

师资水平是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保障,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教师的综合质量要求极高。但是当前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普遍受到“专才”教育的影响,相对综合素质不高,师资分配不均。

“专才”教育即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大学生。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音乐表演”首次作为一个“专业”被列入在内并具有真正的“合法”地位,在此后的十多年,音乐表演专业迅猛发展,成为高校音乐系(学院)或专业音乐学院位居首位的专业。尤其是在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新版《目录》之后,“音乐表演”专业仍位于音乐类专业之首,在国内开办音乐表演专业的高校已多达一百七十多所。

这种超规模发展使得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庞大,与就业需求及不匹配,所以绝大多数毕业生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分布到中小学或者是幼儿园进行教学工作。“音乐表演”专业到一线教学的工作岗位上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往往像奥尔夫教学法这类的课程是在“师范类”专业的课程中才开设的,称为“音乐教学法”的课程。表演类专业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这类知识,有少部分通过一些社会机构的培训或者是再学习,但这只是一部分的教师,很大程度上能够在课堂中应用到奥尔夫教学法的只是少部分教师,没有接受专业培训的教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师资水平是一个首要的问题。

(二)学生对奥尔夫教学法的接受程度不高

教育观念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准绳,而作为课堂主导者的学生,他们态度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根据身边从事一线工作的老师们讲述,在幼儿园的课堂中实施奥尔夫还是可行的,学生很配合也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而一直延续到小学部的高年级课堂中情况就不再是那么乐观了,这个年龄层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强烈的自尊感,他们不愿意配合老师去做一些活动,这让老师们很无奈。最棘手的是中学阶段,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面子”,他们甚至认为奥尔夫的活动是一种哗众取丑的行为,而不愿参与其中。

作为一位老师去看待这样不配合的学生,当然是很气愤的。但是如果深入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根源,或许就不单单只是学生的问题。奥尔夫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法,是将音乐与舞蹈、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交融在一起的教学体系。需要学生有认知奥尔夫的前提和接触的背景,前面也提到了在幼儿园中奥尔夫进行的还是很顺利的而到了中学就是举步维艰的情况,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中学生没有接触奥尔夫的基础,要让他们忽然参与到奥尔夫的活动去,是会让他们觉得奇怪和不适应。对于新型的教学法还是需要一条线的教学,如果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奥尔夫,那么他们就不会不接受这种教学法,归根到底还是教育分配不均的问题。

(三)学校设备与设施不到位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32-01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的一员,人们早已认识音乐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中学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有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较大的“盲区”,现状令人甚为堪忧。本文主要分析此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我国已经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改革尚不深入,改革方针不能很好地落实,很多学校将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很多学校还将升学率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奖金挂钩,于是利用体、音、美课补习文化课成为中学的正常现象。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其自身缺少文化,于是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认为考上好的中学、大学是摆脱劳作生活的唯一出路。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文、数学等“主课”的成绩,而把音乐课程当成“副课”而从不重视,更不提倡学生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二)教学资源不足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基础的教学条件教学就无从谈起。由于很多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学硬件投入本身就很紧张,而用在音乐教学设备等资源添置上的资金就更是微乎其微。很多学校连普通的风琴都没有,更不要说专门的音乐教室、专业器材,甚至现代化教学设施了。因此,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是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

(三)教师专业能力欠缺

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目前,很多中学音乐教师中有不少老师并非音乐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地学习,甚至很多都是半路出家,能唱几首歌、会一个简单的乐器就开始教学。这些教师本身对音乐知识一知半解,更不用提对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教学和艺术熏陶了。

(四)教材设置不合理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合适该阶段的教材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现在的很多音乐教材根本不适应中学的教学现状,教材比较深奥,内容设置不合理。甚至征订教材的老师并不是教音乐的老师,导致所订教材的不适宜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因材施教,只好抛开课本来教学,这样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缺乏系统性。

二、中学音乐教学改进的对策

(一)加强重视,加大教学设施投入

要改变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首要任务是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在中学开展和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重视音乐教学、重视音乐教师。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考核标准,使中学音乐教学规范化,切实有效。

(二)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很多中学音乐教师本身就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有教学热情和基础的教师也大多闭门造车,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若得不到提高,即便是领导再重视、教学设施再完善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引进专门音乐人才、对现有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材选择注重针对性

要全面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水平不能忽视教材选取的环节,在教材征订的前期要做好调研和考察工作,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征订的工作应征求授课教师本人的意见,避免外行选择了不合适的教材而导致教材征订后的形同虚设,不利于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四)因材施教,创造音乐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注重生动性和技巧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从中找到自我实现的另一种方式,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真正做到健康、全面地发展。

三、结论

篇12

各个高校的民间音乐在整个音乐专业中的现状主要表现在观念方面、课程方面、教学教法方面、教材方面及师资力量方面,具体表现为:

1.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知存在一定局限性。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时,往往漠视民间音乐,认为民间音乐古老、枯燥、不够流行,不符合当前的学生心理,因此在学习民间音乐的过程中,学生没能形成正确观念,不懂得对民间音乐进行学习和传承,由此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肤浅性。

2.课程设置方面。首先,民间音乐的课程设置时间较晚,建国后至今,以国家教育部名义正式下发的高师本科《教学计划》只有两版,真正把民间音乐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必须课而进行设置至今还不到20余年,还有很多高校没有正式设置民间音乐课程。其次,民间音乐的课时相对较少,目前就大部分高校音乐教师所做的教学计划来看,民间音乐所占的课时要比其他专业相对来说少了很多,还有很多学校将民间音乐作为辅助课程。

3.音乐教师的教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几乎所有的音乐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的都是“灌输法”。虽然有部分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将课时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但具体教授方法却各不相同,有的侧重理论讲解,有的不讲理论,只对学生进行民族乐器的教学,单纯地进行技能方面的训练,或者简单欣赏一些民族器乐曲,这就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学习不全面。

4.当前高校所使用的民间音乐教材不统一。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民间音乐教材尚不统一,很多出版社编写的教材都没有作为民间音乐高师专业材。在教师所选用的教材中,有的是选自他人的出版物,还有的教师用的是自己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基本上是专业音乐院校教材的分支,而教师独立编写并能公开出版的教材明显不足。此外,教师们上课所使用的音响、音像资料绝大部分来自公开出版物,还有一部分是从他处转录的,教师亲自采风所得的资料很少。

二、在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传承方法

1.重新树立民族音乐文化观和相应的音乐教育观。

首先,应该树立多元音乐文化观念。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和碰触,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对文化的多元格局有明确的认识,形成多元的音乐文化观念,重新建立高师音乐教育体系,这既包括民族音乐课程的多元化,又包括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同时意味着高师音乐教育不仅仅要融合大量的民间音乐,还要融合其他的国家的民间音乐,更好地汲取前人及当代一切有益于理解音乐文化,并且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创造力和符合民间音乐的有效教学方法。

其次,树立与高师音乐教育相适应的民族音乐人才教育观。

高师音乐教育关于民间音乐传承人才的设定,应该结合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实际,各个高师院校所设的音乐教育机构,应当自觉地致力于建设当地音乐文化资源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高师院校应该吸纳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充实其教育内容,担负起建设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职责,并且以这一机制为目标,设定高师院校培养民族音乐人才的规格,实现新型人才教育观。

2.确立民间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多渠道地引进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机构应该自觉地进行采访和收集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并且将其引进到高师音乐教育之内,或者建立相关专业,或者开设相关课程。此外,将老艺人或者民间音乐家等引进高师课堂进行授课,教授学生特色的民间音乐。

其次,编纂专门的民间音乐教材,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国家教育部门应该组织全国民族音乐学界和高师音乐 教育界的专家和教师共同编写民间音乐方面的教科书,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该广泛收集和利用我国民族音乐学界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音乐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应立足于五大集成出版的既有成果,制定将其转化为高师民间音乐教材的规划。

最后,创建新型的民间音乐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体现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受特定课程内容的制约,同时也受教学组织的影响。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师生及生生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并且富有创造性。

3.将民间音乐传承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对民间音乐进行整合,作为社会文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高师音乐教育,更应该主动承担起联系社会文化部门和地方音乐文化社团的职能,使传承民间音乐文化、重建地方民间音乐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的社会行为。

首先,应借助社会力量对高师院校的民间音乐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在高师中传承民间音乐,师资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当前我国专业教授民间音乐的教师极度匮乏,因此应该借助社会上各种办学力量,采用举办短期高校民间音乐师资培训班,对高校的民间音乐教师进行深度而系统的专业培训。

其次,成立地方专门的音乐文化研究机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的民间音乐文化异常丰富,这就体现出地方的音乐研究机构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各地区应成立地方音乐文化研究机构,以充实对本区民间音乐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力量。高师院校也应该创造条件,成立自己的民间音乐研究机构。这样既能提高教师队伍的研究能力,又能突出高师民间音乐的办学特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