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特点范文

时间:2023-08-25 09:11: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言艺术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语言艺术特点

篇1

将各式各样的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最终目的,让听众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信息。在节目的现场,整个的过程当中都是由播音主持人来进行一手的掌控,所以,在这整个的过程当中,其一定要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能够清晰的表述,同时,还要进行进一步的艺术上的加工,使语言风格能够和时代的潮流紧密的联系,进而使得语言能够对不同时期的听众产生同样的吸引力。

1播音语言口语化

对于主持与播音的侧重点不同,播音员的基点为文本内容,在经过自己的二次加工来使得其内容能够更加的具有吸引力,用自身的声色条件来高效精准的展示出内容。而主持掌控好节目,同时也能够策划以及规范节目内容。播音员在进行表达语言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亲切力,让听众听上去能够感觉到心情上的愉悦,同时还要做到刚柔并济,让听众能够满足不同的感觉需求,但是,社会语境在变化发展,所以如果播音员还是采用传统的表达方式来表述内容的话,很明显这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自然也就会被听众抛弃。现今,主持人和播音员的主要工作可以说就是用语言将其内容给表达出来,这样在表达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转变的方向上应该为由播—说,也就意味着在主持时不能够只是单纯的照稿来读,而是要用自己的风格来进行讲述。从广播、电视节目可看出,说是节目主持的主要表达方式,除了那些比较严肃的节目,如新闻类。听众接受播音语言到了一定的高度时,审美效果也为重要的一块,通过这一点还是能够看出来它和其他语言的差异性还是比较大的,其可得到大众普遍认同是播音语言的口语化发展飞快的原因,但是,播音主持中对于语言的规范性还是比较严谨的,要求讲述语言都需要用正宗的普通话,而不是随意的选用各地的方言,不过语调与语气能够适当的融进一些,以听众为核心,表现出语言的另一面孔。就站在口语化这一角度上,播音和人际传播是相似的,但是不能够因为这一点就将两者同化。口语不等于书面语。一般下,书面语具有应用性,体现出一定的贴近性与日常性,就是播音员播音语言的口语化的主要内容。怎样表现出其语言口语化,表现在对美的二次解读,将生活美和艺术美结合在一起就是播音语言的工作。但现今,美充斥了人的周围,而大众文化的尊重就是播音语言美的所在点。要想将播音语言发展起来,就必须要建立在口语化的基础上,经发展,播音语言保留了口语的某些特性,如平等与交流性,同时,删除了随意和不必要的因素。除此之外,能够表现出播音语言口语化的还有播音主持人的素质,播音主持人合格的前提就是能够把握好语言,对气息和口腔的运用要恰当,特别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在对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使得其能够更加的具有感染力以及规范性,将艺术的美也融进了口语化的播音方式当中。

2播音主持语言个性化

当今语境下,要对播音主持人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使得其在进行主持的过程当中能够进行持续性的创新,现今,在这一行业当中,因为个性化的原因,使得很多的播音主持人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如李静等,在同样的语言特征下,他们依旧能够很好的结合到了自身的特点,很好的掌握住了听众心理,运用语言方面也是十分得的得心应手,能够自如的进行转变。以前播音主持工作中,节目风格要十分的严肃,不苟言笑,也不允许主持人在语言上出现个性化。广播电视的形式在现今的大环境当中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听众在变化也改变了自己对于审美上的一个需求,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他们就自然会对各种节目的要求不同,现在这个行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要想在这样一个有着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依旧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市场份额,那么个性化的培养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只有具有特色的播音,观众才会被逐渐的给吸引过来,那么听众的范围才会扩大。为了做到个性化,此方面的工作者就要首先具备一定的能力,也就会是语言的掌控力,如果无法保证能够较好的进行掌控语言,那么根本就谈不上实现什么个性化,除了一定的那个的掌控力,主持人还要具有较好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自如的在不同的环境中转变的应用语言,语言掌控好加上还能随时的进行转变,语言自然就会被附加上更多的魅力,而正是这一份魅力能够使得听众不由自主的被其俘虏,进而成为该节目的忠实粉丝。且还有一点要格外注意的就是,对于自身的条件,不论是优是劣,主持人的认识都要清晰,扬长藏短,使得达到效果的同时能够显示自己的个性。

3播音主持语言亲和力

亲和力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亲和力的语言能够让听众感觉自己离主持的距离十分的近,内容听上去也会更加的容易接受。当前语境中,大众的审美就是播音主持人的口语化的原因。播音主持致力开发大众文化语言,其体现在贴近百姓生活语言,使得播音能更加趋近口语化,这就达到了语言表达的传播效果。在更加平等环境中来将信息在主持人与听众中传递,语言更加自然的进行交流。主持人通过创造和技巧来将语言给表述出来,保证展现出播音效果的规范性以及艺术性。

4播音主持语言时尚化

时代风格是会变化的,主持人的语言也要紧跟其步伐,创造出的节目形态下会有更高的认同率。在现今主持呈现口语化,这就紧密的联系了时代风貌。因为,现今人们改变了观念,时尚感相同,主持语言的时尚化能够满足消费文化中的多种要求,使得听众心情愉悦和优雅,主持人在时尚化的语言下,能够具有多样的神韵以及气质,可将他们生活品位提高上去,使其能更加的个性以及精致,如李咏在主持“春晚”时,朗诵是最适合的来展现语言的方法,但是它并没有采取此方法,而是采用了口语化,体现出了自身个性化风格,语态语势当中融进些国际化气息,在年轻人的心中认为这就是一种时尚,播音主持语言无论如何都需时间好检验,所以要认清时尚特征,进而找寻出一条更好的时尚之路。

5配音语言的多元化

电视节目中为画面配录解说词就是这篇文章中所指的配音,在影视作品当中,里面的人物的讲话声也是由配音来完成的,但是这一项不含在这篇文章提到的配音。配音语言发展在时代的发展当中开始多样化,一方面因在生产电视节目上出现的工业化,有着更为细致的分工,还出现了专门进行配音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是有一些具有比较特殊音色的人员来组成的;另一方面,现今听众需求多样,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不断的改变着。现今,大众所接受的广告配音都是种类多样的,存在着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6结论

播音主持人在进行传播信息的过程当中,要适应格式各样的一个因素以及变化,尤其是社会文化和经济上的变化,使用多种的形式来进行播音语言表达,借此来满足各式各样类型的大众需求。在相应环境下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述技术,通过机智、幽默等语言,将大众的好感紧紧的抓住,在情感上,增强和听众的交流,进而提升节目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艳秋.电视播音主持在现代传媒视角下的艺术要素分析.西部广播电视,2013(6):223-225.

[2]李苗.浅谈播音主持发声的时代特征[J].新闻爱好者,2013(13).

篇2

在常德方言中,除舌根音(g、k、h)和翘舌音(zh、ch、sh、r)稍有变化外,其余声母的发音位置与普通话大致相同。

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韵母相同或相近,但语音有差异,有些韵辙的韵母也不尽相同。如梭波辙,普通话是e、o韵,韵母三个:e、o、uo,常德方言只有。韵,没有e、uo这两个韵母。又如普通话一七辙中有韵母一i(前、后),常德方言中因没有声母zh、ch、sh,而没有舌尖后元音-i(后)。再如普通话中东辙是eng韵,韵母五个:eng、mg、ueng、ong、iong,常德方言的风松辙无eng韵,韵母只有ong、iong。常德方言把eng念成前鼻音en,没有’ing和ueng这两个韵母oonq、tong这两个韵母在常德方言中,只有“东”、“公”、“宗”等字的韵母与普通话基本丰目同或丰目近。

2 声调

从调类来看,常德话与普通话一样,都是四个。从调值来看,常德话与普通话除阴平调都是高平,调值为55外,其余都不同。常德话的阳平为低升调,调值13,普通话为中升调,调值35i常德话的上声为中降调,调值为21。

普通话则是降升调,调值24;常德话的去声为中升调,调值为35,普通话则是全降调,调值为51。

3 语言的十三辙及辙韵转化

传统声乐艺术演唱的归韵或收音是根据“十三辙”来进行的。常德丝弦运用常德方言的十三辙来演唱,现将常德方言十三辙列于表格:

常德丝弦除以上的韵辙外,在发音过程中,还出现一些韵辙转化的现象,如:

①普通话ie韵(乜斜辙)中声母为j、q、x的团音宇,在常德话中变韵易辙,凡介母为ǜ的撮口呼”团音字,如觉(jue)、却(que)、学(xue)在常德话里分别读"juo”、“quo”、“xuo”,均归uo韵(波罗辙)。

②普通话u韵(姑苏辙)中,凡声母为zh、ch、sh、r的,均化“合口呼”为“撮口呼”,归西奇辙ǚ韵,例如“朱”、“书”、“八”等。

③普通话中的e、o韵(梭波辙),在常德话中存在着e、o互易。o韵中,声母为b、m的原入声宇,如“伯”,读成e韵。

④普通话的ai韵(怀来辙),声母为b、p、m、s的部分字(主要为原入声字),在常德话中归e韵(波罗辙),例如“白”、“百’’均读“be”,“拍”读"pe”,“脉”读“me”,“摘”读"ze’!等。

⑤普通话ei韵(灰堆辙)中个别原入声字,如“北”、“黑”归e韵(波罗辙),分别读“be”、“he”。

⑥普通话u韵(姑苏辙),声母为t、l、d的字在常德中归ou韵(收侯辙),例如“图”、“路”、“突”,分别读"tou”、“Iou”、“tou”。

常德方言除十三道大辙外,还有两道“儿化韵’’的小辙:小寒山儿辙,小庚新儿辙。

4 语言的平仄与押韵

常德丝弦的唱词还要求讲究平仄。平仄是字的声调,汉语语音的声调分为四声:阴声、阳声、上声、去声,四声可以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在唱词中,平声仄声交错穿插使用,可以使声调变化多样,避免单调沉闷,平仄谐和。运用得当,能够使唱词的音调铿锵,抑扬顿挫,起伏有致,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对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常德丝弦的唱词原则上是上仄下平,因为平声是一个音的延长,把它放到韵脚上,便于行腔,具有稳定性;仄声短暂急促,不能拉长,可以推动音乐的继续发展。

常德丝弦唱词的合辙押韵,就是按照常德方言十三辙和两道小辙,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每句或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上,使之落音一致,如:

老身闻言气贯斗(dou)

大骂红娘贱丫头(I:ou)

引着小姐胡乱走(zou)

皆是你这丫头作引诱(you)

篇3

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两位水平接近的初中物理教师,所教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相差无几,教学内容也相同,但教学的效果却大不一样。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是一个教师讲课讲得妙趣横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感兴趣,学得兴致勃勃;另一个讲课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因而教学的效果也就大不一样,所以说物理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笔者下面就语言艺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作初步探讨。

一、严密准确、逻辑性强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物理语言训练,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气。如在讲物体惯性时,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作用,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为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没有“受到”一说。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课堂语言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二、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所谓语言直观性,就是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既活泼、有趣、逼直,又深入浅出、易于接受。语言直观最好的形式就是“打比喻”。教师能深入浅出地选用一些富有情趣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味,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无论实验再准确大多数学生都难以理解。因为它太抽象了。这是就要可以适当夸张举例:长度,横截面积一样材料不同的电阻,不就像大家走两条长度宽度一样的水泥路和泥水路吗?哪个走的快一些?长度,材料一样横截面积不同的电阻,不就像走一条公路和过一条钢丝吗?而材料横截面积一样,长度不同的电阻不就像去食堂和去桂林吗?哪个先到?这样生动形象的知识就深深的印入同学们的记忆里。

三、抑扬顿挫、感染力强

所谓抑扬顿挫,就是教学语言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富有节奏感。将表情、手势、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与声调、轻重音等有声语言恰当地配合起来,使教师的讲解有声有色,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有起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语调是表情达意最好的工具。入适当配以肢体语言,便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曾经尝试用过高音和低音语调上课。发现做好是结合起来效果最好。例如在讲到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笔者忽然由高音转为低音,浑厚的男低音配以食指向下指的肢体语言。极其形象的表演了这条规律。同学议论纷纷,后面没有听到的同学忙问前面的同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深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增强感染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幽默可亲、趣味性强

原苏联教育学家米・期洛特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的难点。如笔者在讲分子的动理论时,由于过于抽象,就讲了一句话“像癫子一样到处乱跑”。拟人化的表述,给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认识。教学语言幽默的表达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亦庄亦谐,可思可乐。有时就一句话或几个字,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对磁力线的描述“北出南归”;机械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振动而不“随波逐流”等。要注意运用幽默短语时,把握好语气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并适当配以肢体语言,便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课堂上来,只要运用恰当,通过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容易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五、巧于点拨、启发性强

篇4

幽默是一种艺术手法。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幽默在引人发笑的同时,竭力引导人们对笑的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能准确地掌握、使用并且能够有感染力地传递幽默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项重要的语言能力。”

《康熙来了》,是一档红透台湾和大陆的超高人气的综艺娱乐节目。根据调查显示,《康熙来了》每晚的收视率达到1.2%――1.3%,每周所吸引的观看人数超过500万。大家都将它作为优秀典型的事例来进行分析与评论。其中,主持人徐熙娣(小S)与蔡康永独特而具有魅力的幽默语言表达方式,是该节目成功的重要元素。主持人徐熙娣(小S)和蔡康永,被有“台湾电视教父”之称的王伟忠先生誉为“经过精密计算的组合”。多才多艺、古灵精怪的小S,加上知识渊博的蔡康永,以及他们无厘头的主持、提问方式,在《康熙来了》中得到了很大的施展空间,也使得他们的“怪风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除了节目的明星嘉宾外,主持人徐熙娣与蔡康永也是节目的看点之一。他们独特而具有魅力的幽默语言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肢体语言丰富,面部表情夸张

在《康熙来了》中,徐熙娣(小S)风趣幽默的语言,成为了整个节目的最大看点之一。无论是她的夸张、丰富的肢体语言与表情,还是犀利、无厘头的语言表达方式,都具有明显的“小S特征”。她直爽的、毫无忌讳的表现方式,成为了人们认识她,记住她,喜欢她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2009年3月31日的《康熙来了》中,节目请到了《痞子英雄》剧组的演职人员,开场前10分钟,小S摔倒在后台,被男主角之一的赵又廷以及在场的所有人看见,所以一开场就高喊要杀死所有看到她摔跤的人,之后,在节目进行当中出现了以下场面。

小S:“今年我最看好的一部戏就是你们的《痞子英雄》,真的,因为我觉得仔仔(周渝民)的演技真的超好,而且我觉得赵又廷真的很帅。”

赵又廷:“真的吗。谢谢。”

小S:“对,你很帅,所以我才要杀死你,你还看到我跌倒,很丢脸嘞。”(作大哭状,从动作、表情和语言、语气、语调上夸张地表达自己懊恼的感受。)

蔡康永:“你最好好好地对待赵先生,你知道他令尊是谁吗?”

小S:“我知道,最近那个赵树海大哥还好吧。”(弯腰作揖,做出恭敬状,并在与赵又廷之后的对话中一直保持此状态。是丰富的肢体语言的表现。)

……(后略)

夸张的肢体语言也是小S幽默的法宝之一。在这一案例当中,小S认为,被非常帅气的男演员赵又廷看到自己在后台跌倒,是非常丢脸的,在节目当中,她也毫不忌讳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提高音调,加重语气,作大哭状说正是因为赵又廷帅,才想要杀死他,夸张的表达己的懊恼,达到幽默的效果。而在后来,当蔡康永将话题转到赵又廷的父亲赵树海时,小S立刻转变了对赵又廷说话的方式,弯腰作揖,表现出恭敬状态,并在之后的节目中,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与赵又廷对话,引得全场大笑,场面非常有趣。

之前,徐熙娣(小S)在主持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时,一直充当吴宗宪的调笑对象。随着节目的不断成长,徐熙娣(小S)的搞笑风格也慢慢开始显露,“牙套生涯”的开始,实际上也是她树立特色主持的开始。“而从后来常常在节目中自嘲或者以吃男艺人‘豆腐’为乐的举动可以看出,徐熙娣(小S)从吴宗宪身上学到很多,但她聪明地将吴宗宪的优点融入了自己的特色,在肢体上比吴宗宪更放得开,却在言语上更加收敛。”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从广义上来讲,肢体语言也包括面部表情在内;狭义来说,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它能够更生动,更直观地表达情绪。” 而幽默语言则不仅仅局限在有声语言的范围,丰富的肢体语言同样也是幽默语言的一种更直观的表达方式,在《康熙来了》中,两位主持人就很好的将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相结合,达到更好、更丰富的语言效果。

二、语言通俗亲和,跟进机智灵活

小S说话,通俗、语速快、音调高,都是大家所熟知的,而在综艺娱乐节目中,这样的语言特色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通俗的语言可以拉近主持人、嘉宾以及观众的距离,使节目更具亲和力,而快语速和高音调,更是带动了整个节目的气氛,使节目更加活泼,热闹。以自己生活当中的很多事情作为话题是小S的一种特色,也是她幽默语言的一种表现方式。用最通俗的语言,把最生活,最真实的事情表达出来,使节目更具有看点,增强幽默感。

在2009年3月31日星期二的《康熙来了》中,节目请到了《痞子英雄》剧组的演职人员,其中,男主角痞子的扮演着,正是主持人徐熙娣的姐姐徐熙媛的前任男朋友周渝民。现场的气氛不免有一些尴尬,不过小S仍然延续着自己的作风。

小S:“所以说,诠释痞子这样一个角色难吗?”

周渝民:“其实几年前蔡导就已经在策划新戏,所以我很早就知道要演痞子这种角色……”(还未等周渝民说完小S紧接)

小S:“是诠释痞子比较困难,还是跟大S提出分手比较困难?”(非常灵活,将工作中的角色诠释与生活当中的感情放在一起比较。)

(全场爆笑)

蔡康永:“我觉得他快要七孔流血了。”

周渝民:“我没有提啊。”

小S:“天啊,是我姐提的?”(继续爆料。)

【摘要】 在主持人的主持过程中,幽默的语言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台湾当红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的主持人徐熙娣(小S)和蔡康永就以自己独特的幽默语言表达方式,极富感染力地传递着幽默与快乐,并轻松地掌控着整个节目的节奏与气氛。本文通过《康熙来了》节目当中的不同实例,对主持人徐熙娣与蔡康永的幽默语言特点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主持;语言艺术;幽默

幽默是一种艺术手法。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幽默在引人发笑的同时,竭力引导人们对笑的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能准确地掌握、使用并且能够有感染力地传递幽默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项重要的语言能力。”

《康熙来了》,是一档红透台湾和大陆的超高人气的综艺娱乐节目。根据调查显示,《康熙来了》每晚的收视率达到1.2%――1.3%,每周所吸引的观看人数超过500万。大家都将它作为优秀典型的事例来进行分析与评论。其中,主持人徐熙娣(小S)与蔡康永独特而具有魅力的幽默语言表达方式,是该节目成功的重要元素。主持人徐熙娣(小S)和蔡康永,被有“台湾电视教父”之称的王伟忠先生誉为“经过精密计算的组合”。多才多艺、古灵精怪的小S,加上知识渊博的蔡康永,以及他们无厘头的主持、提问方式,在《康熙来了》中得到了很大的施展空间,也使得他们的“怪风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除了节目的明星嘉宾外,主持人徐熙娣与蔡康永也是节目的看点之一。他们独特而具有魅力的幽默语言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肢体语言丰富,面部表情夸张

在《康熙来了》中,徐熙娣(小S)风趣幽默的语言,成为了整个节目的最大看点之一。无论是她的夸张、丰富的肢体语言与表情,还是犀利、无厘头的语言表达方式,都具有明显的“小S特征”。她直爽的、毫无忌讳的表现方式,成为了人们认识她,记住她,喜欢她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2009年3月31日的《康熙来了》中,节目请到了《痞子英雄》剧组的演职人员,开场前10分钟,小S摔倒在后台,被男主角之一的赵又廷以及在场的所有人看见,所以一开场就高喊要杀死所有看到她摔跤的人,之后,在节目进行当中出现了以下场面。

小S:“今年我最看好的一部戏就是你们的《痞子英雄》,真的,因为我觉得仔仔(周渝民)的演技真的超好,而且我觉得赵又廷真的很帅。”

赵又廷:“真的吗。谢谢。”

小S:“对,你很帅,所以我才要杀死你,你还看到我跌倒,很丢脸嘞。”(作大哭状,从动作、表情和语言、语气、语调上夸张地表达自己懊恼的感受。)

蔡康永:“你最好好好地对待赵先生,你知道他令尊是谁吗?”

小S:“我知道,最近那个赵树海大哥还好吧。”(弯腰作揖,做出恭敬状,并在与赵又廷之后的对话中一直保持此状态。是丰富的肢体语言的表现。)

……(后略)

夸张的肢体语言也是小S幽默的法宝之一。在这一案例当中,小S认为,被非常帅气的男演员赵又廷看到自己在后台跌倒,是非常丢脸的,在节目当中,她也毫不忌讳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提高音调,加重语气,作大哭状说正是因为赵又廷帅,才想要杀死他,夸张的表达己的懊恼,达到幽默的效果。而在后来,当蔡康永将话题转到赵又廷的父亲赵树海时,小S立刻转变了对赵又廷说话的方式,弯腰作揖,表现出恭敬状态,并在之后的节目中,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与赵又廷对话,引得全场大笑,场面非常有趣。

之前,徐熙娣(小S)在主持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时,一直充当吴宗宪的调笑对象。随着节目的不断成长,徐熙娣(小S)的搞笑风格也慢慢开始显露,“牙套生涯”的开始,实际上也是她树立特色主持的开始。“而从后来常常在节目中自嘲或者以吃男艺人‘豆腐’为乐的举动可以看出,徐熙娣(小S)从吴宗宪身上学到很多,但她聪明地将吴宗宪的优点融入了自己的特色,在肢体上比吴宗宪更放得开,却在言语上更加收敛。”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从广义上来讲,肢体语言也包括面部表情在内;狭义来说,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它能够更生动,更直观地表达情绪。” 而幽默语言则不仅仅局限在有声语言的范围,丰富的肢体语言同样也是幽默语言的一种更直观的表达方式,在《康熙来了》中,两位主持人就很好的将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相结合,达到更好、更丰富的语言效果。

二、语言通俗亲和,跟进机智灵活

小S说话,通俗、语速快、音调高,都是大家所熟知的,而在综艺娱乐节目中,这样的语言特色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通俗的语言可以拉近主持人、嘉宾以及观众的距离,使节目更具亲和力,而快语速和高音调,更是带动了整个节目的气氛,使节目更加活泼,热闹。以自己生活当中的很多事情作为话题是小S的一种特色,也是她幽默语言的一种表现方式。用最通俗的语言,把最生活,最真实的事情表达出来,使节目更具有看点,增强幽默感。

在2009年3月31日星期二的《康熙来了》中,节目请到了《痞子英雄》剧组的演职人员,其中,男主角痞子的扮演着,正是主持人徐熙娣的姐姐徐熙媛的前任男朋友周渝民。现场的气氛不免有一些尴尬,不过小S仍然延续着自己的作风。

小S:“所以说,诠释痞子这样一个角色难吗?”

周渝民:“其实几年前蔡导就已经在策划新戏,所以我很早就知道要演痞子这种角色……”(还未等周渝民说完小S紧接)

小S:“是诠释痞子比较困难,还是跟大S提出分手比较困难?”(非常灵活,将工作中的角色诠释与生活当中的感情放在一起比较。)

(全场爆笑)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232-01

语言是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也是课堂上师生双边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一节教学环节条理紧凑、引人入胜的好课,教师富于启发引导性的语言是关键。所以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课堂教学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几个特点来进行简单了解,以便教师更好的掌握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一、准确性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包括学科内容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确切性。

教师必须正确的掌握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理解各知识的本质属性,掌握其内部联系和相关知识(即课外拓展知识)的联系,正确讲解书本中涉及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不犯科学性的错误。当然还指在归纳、总结数学规律时,讲话要符合逻辑,不犯逻辑性的错误。

在教学语言表达的确切性上,它包括语音语调语速、用词的精炼上等。教师应该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以动听的语音来增加自己教学语言的魅力,字字铿锵有力,给学生信服的感觉。当然,在正确讲解的基础上,准确的语言也应该是精练的。教学语言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直接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少讲或不讲多余的话,重复的话。语言的精炼不仅能够挺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二、风趣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风趣体现在教师独具匠心的创造力上。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广泛应用。它的这三个显著特点就决定数学教学语言是抽象的、无形的、干涩的,但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们,仍能努力通过自己独特的想象力,把数学领域的专业术语变成学生喜欢的、生动有趣的语言,而又不失数学知识的精髓。

在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中,一个良好的导入语,即明确了学习任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学生才能创造性的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提问的多样化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一个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一把钥匙,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法。

在创设了具体的问题情境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探讨才是最重要的过程。而教师的问题设计,如果只针对少数学生能回答,课堂上就会“冷场”,就会有“被遗忘的角落”, 这与新课标下的问题设计、提问方式、问题表述要求教师一切都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冲突,所以,教师应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提问,要针对提问的难易程度从“学情”出发,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以便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对差生应多问“是什么”的问题,如“你能说出勾股定理公式吗?”。对中等生应多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如“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道题要先求中间这个问题呢?”。对优等生应多问“有什么不同的解法、看法、意见?”的问题,如“你能勇敢的告诉大家,对这道题的解法,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这种形式多样的提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是老师显得亲切随和,好像是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勤于动脑,敏捷思维,积极配合,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提问,使学生在畅想和满足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更能收到激发兴趣、唤起情感、激活思维的效果。

四、激励性

篇6

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但他们希望得到老师赞赏与肯定;作为老师则要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如,支玉恒老师教《走月亮》时:

师:要想走月亮,先要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来读一读,连课题读读。生读课题(声音响亮,语速较快)

师:这不像走月亮,像走太阳。月亮升起来和太阳升起来有什么不同呀?月亮是这样升起来的(师边说边用手模拟月亮缓缓升起来的样子)谁再来读?

生读:走―月―亮(读得较轻)

师:有点月亮的味道了。月亮什么时候升起来?(生:晚上)晚上周围环境怎样?(生:很安静)对呀,夜晚特别静,听我读。

师范读:(“走”字低声且拉长;“月亮”读得轻而柔)谁再来读。

学生读:……(老师边用手打拍子)

师:很好,这么多同学想读,一起来一遍。(生齐读)

此时,我不由地佩服老师的教学机智,因为充满激情、巧妙的话语,犹如春风温暖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学生有这样一位和蔼的老师,他们还会害怕吗?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可以说,生动巧妙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二、活,评价语言要灵活,富有生机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运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充满勃勃生机。如,支玉恒老师《匆匆》一课中评价语言就非常生动灵活、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补得很好,接着来。(生继续读)”“真好,真想再听一听,(指另一生)你再来一次”“你很聪明!”“对,你由‘头涔涔’想起一个词‘汗涔涔’,你想到了可能是额头上渗出了汗水,但是不是大汗淋漓呀?”“对!你又启发了我,我从‘泪潸潸’上我又想起了一个成语,说‘潸然泪下’,是不是眼泪横流啊?”……支老师在教学中就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生成问题,幽默含蓄地评价语言扭转尴尬局面,所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所以整个课堂活泼而有序。

三、实,评价语言要实在,实事求是

如,一位老师教《生命生命》时,有这样几段评价:

案例1、一个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时,老师非常认真地倾听着,读完后,老师说:“这么长一段文字,只有一个字读错了。‘骚’平舌音读成了翘舌音。”

案例2、(师生合作读)师:“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你听到了吗?你都听到什么了?”

生:我听到了对生命和灵魂的呼唤。

生:我听到了生命的宝贵。

生:我听到了生命的追求。

师:你们真了不起。听出了生命的旋律,听出了她自己发自内心的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案例1老师既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学生读得不错,又指出了错音,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案例2学生的回答是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悟,发出内心真情陈述,教师同样回应以精彩真诚的评价,师生之间由此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这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反之,如果教者单纯以“嗯、不错”来回应,这样的评价语言就相对单一薄弱,学生学习激情的调动也会受影响。

评价语言实事求是使学生端正良好学习态度的需要。如果教师不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进行评价,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

案例3、学生简要概括第二、三件事时,一个学生说“瓜子发芽”和“聆听心跳”,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简洁归纳的很恰当,但老师说:“你有自己的创造也很好。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说是“静听心跳”。

我想:老师可能认为学生说的与自己预设的内容不同,于是便生硬地按自己的预设内容写上了“瓜子生长”“静听心跳”。学生是主体,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体验,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对于学生有创意的思维、独特的想法应给予鼓励、肯定的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不然学生还以为自己说错了,给学生一个误导,发言必须按书上的说。因此,实事求是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更加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

四、准,评价语言要准确,恰当得体

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能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例如:前不久,听了一年级一节拼音课,老师运用了很多适合低年级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能再大声读一遍吗?”“哦,你听的多仔细呀,他读错的地方都听出来了。奖你一朵小红花。”“读得真好,你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三遍。”“你还会组爱心这个词,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这个拼音应该怎么读呀,跟老师再读一遍,第三声先下再上。(师用手比划着)”

这位老师认真地听了学生的读,并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这些贴切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声音洪亮。也正是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加上老师明快生动的语言示范,学生们读得一次比一次好。

篇7

歌剧是举世公认的艰难高深的艺术品种。歌剧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整体艺术水平。中国歌剧有自己的发展史,中国歌剧诞生以来,走过的是一条坎坷曲折的多元化的道路。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音乐戏剧传统。远自汉代的“百戏”,唐宋时期的歌舞杂剧及后来的戏曲,构成了一幅光辉灿烂、延绵至今的音乐戏剧的独特画卷。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歌剧艺术,确是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之后,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形式规律和艺术传统,融汇了中国民间音乐戏剧传统的优秀成分的产物。

二、歌剧《苍原》的介绍

辽宁歌剧院创作演出的歌剧《苍原》是一部采用西洋大歌剧形式而又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史诗性正剧,该剧由黄维若、冯伯铭作词,由徐占海、刘晖作曲,自1995年首演至今,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歌剧经典。它突破了传统的西洋歌剧模式,在西方大歌剧基础上采用了西洋美声唱法和歌剧表演形式;在音乐语言上借鉴西洋歌剧作曲技法,使之与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相融会,在试听音乐中即可听到富有异国特色的天山音调、俄罗斯小调和宗教音乐,又可听到婉转悠扬的中国蒙古族民歌曲调,几种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音调,相互渗透,这种手法成为推动史诗性故事情节发展的一大特色。

《苍原》述说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清朝乾隆年间,寄居在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一百四十年的中国土尔扈特蒙古族部落,为了民族生存和对自由的追求,在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毅然举族东归。行程万余里,历时七个月,付出重大牺牲,终于回到中国故乡天山。这一民族大迁徙曾被一位英国史学家称为震撼世界的壮举。歌剧将这一宏大的悲壮史诗,组织构成了复杂而尖锐的戏剧冲突。土尔扈特部落这一英雄的群体和他们具有鲜明特征的代表人物,在生与死、爱与恨的火焰和血海中唱出一支支交织着生命、爱情、自由和尊严的悠长牧歌。

三、《苍原》中女高音咏叹调《情歌》的分析

《情歌》作为歌剧中唯一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音乐创作与演唱形式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很强的抒情性特点,突出了抒情性咏叹调在该歌剧中的巨大魅力。抒情性咏叹调向来被称为歌剧中最具有音乐魅力的声乐体裁,它的最大特质是充满迷人的歌唱性格。而这种歌唱性格是通过用美丽如歌的旋律线条勾勒人的内心生活,通过艺术化的人声抒咏及丰富表现力的充分发挥来实现的。歌曲的旋律进行起伏较大,基本情调是内在、伤感、较含蓄的,但是演唱的基调是明朗奔放的,这就要求我们演唱者从容地运用平稳的歌唱呼吸和基本的歌唱状态来演唱。

《情歌》随着娜仁高娃与舍愣这对恋人故事的展开贯穿全剧。这首歌是在内蒙民歌《大青马》的基础上提炼发展而来,全曲有舒缓悠长的慢板、轻盈跳荡的三拍子快板加一个拉宽的短小尾声构成,是一首洋溢着浪漫抒情气质、具有主题歌性质的唱段。歌曲在整个歌剧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女主角娜仁高娃误以为情郎去世,带着对过去两人相恋的美好追忆及对逝去爱人深切的惋惜之情,以绵绵悲情独唱了一遍;第二次是重唱,娜仁高娃与舍愣久别重逢又陷入到新的矛盾中,无法决绝的痛苦表白,部分再现地演唱人物心理,体现为抉择的矛盾;第三次是娜仁高娃为了正义而牺牲,族人以混声合唱的形式出现,曲调之悲切充分烘托了土尔扈特人民对娜仁高娃的同情与赞美,这种由个人情感与部族情感发生矛盾时,女主人公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精神激励着她的部族更加坚定的爱国热情和归乡的信念。歌曲三次出现的情感变化带有浓郁的蒙古族民歌风格,柔美而深情。歌词:“送哥送到太阳升,送哥送到星儿落,叫声远行的人儿呦,阿妹有话对你说:如果你是辽阔的草原,我就化作蜿蜒的小河;如果你是蜿蜒的小河,我就化作河上的清波,从你的胸膛轻轻流过,让你紧紧的拥抱着我。如果你是河上的清波,我就化作渴饮的马……”人们一定会被这段蒙古族民歌朴实无华的风格所打动。词中所点出的草原、小河、清波、马儿、牧马人、牧歌,均是草原上的形象,彼此的关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自然画卷。

从音乐素材的角度分析,歌曲中蒙古族长调的引用使节奏自由、宽广、绵长,从而呈现出极大的张力;旋律的大跳与流动缠绵的长线条的结合,集中体现了高亢、豪迈、流畅、抒情的音乐风格。全曲分为两大段:A段旋律属于流畅、抑扬婉转的长线条的风格。采用了蒙古族音乐中音程跳进的方式,旋律的幅度宽、节奏规整、速度平稳,表现出一种开阔、肃穆的气质。B段属于优美、委婉的抒情性风格。它的主题是以三拍子构成的,演唱这一旋律时,首先要突出它的线条,唱得既要连贯,又要掌握它的生动地节奏美。主题中巧妙地运用了多个“如果…就…”的假设句,从歌词中,我们也能体会出美丽深情的姑娘娜仁高娃对恋人深深的眷恋之情。在歌曲的半终止、全终止或遇到某些长音时可根据演唱者的情绪,演唱习惯等自由处理这些节奏和节拍;歌曲中有些乐句所表现出的是感怀、询问和思考的意境,如“叫声远行的人儿呦!”这里面的“叫”字是后半拍起的,这个作为乐句起音的后半拍音,应起的非常轻柔,富有流动感,呈不稳定性,当这个起音很轻柔地流向正拍时,再把声音放出,在正拍上形成相对的稳定感。

四、歌剧咏叹调演唱中应注意的问题

歌剧中咏叹调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歌剧艺术中的点睛之笔。歌剧演唱是歌剧艺术的生命,它是歌曲演唱者在深刻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演唱,将词曲作者的思想、情绪、意图表达出来,再将自己的演唱个性、风格融入其中,使无声的作品变为有生命的歌声,从而感染听众,给听众以美的享受,使作品具有新的生命力。

首先应注意歌剧中的语言问题。歌剧艺术是通过音乐与语言的艺术形象思维及舞台,传达、影响和感染观众的。歌剧语言是语言的声音――语音,与音乐的声音――乐音的有机结合。语音中融入乐音,乐音融入了语言,这正是所谓“声中有字,字中有声”的融合观。

其次,我们在演唱咏叹调时,要运用专业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将对我们更好地演绎作品,表现人物性格及特征,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助于更好的在演唱咏叹调时抒发人物内心的情感。

再次,还要做到对生活和演唱体验入微,情景交融,情似神似。因为,歌剧艺术美的意境在于情似到神似。即:“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①若达此“境界”就是歌者从作品内容引发的主观情感――“意”及其声乐技术完美和谐所达到的“境”,即主观情感与客观现实达到水融、情似与神似,才能迸发出艺术火花,燃烧艺术作品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注释: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齐鲁书社出版,1981.

参考文献:

[1] 郑景宣.中国歌剧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6.

篇8

一、引言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广告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看到广告的影子。据统计,美国消费者平均每人每天面对的广告数目多达一千五百条。广告是商品战争的法宝,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广告英语在词汇、句法和修辞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特色。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手段,广告用语必须简洁、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感染力。

对商标及广告的翻译可以说是“文字翻译”加“文化翻译”。“文字翻译”是初级目标,“文化翻译”是高级目标。文字翻译主要是指在翻译商品品牌与广告主题句的实践中,一是采取音译。二是意译。三是音、意结合。第三种技巧的使用尤为普遍。文化翻译则是在文字翻译的基础上贴近并融合到译语文化的习惯中,甚至有时专门服务于某一独特的客户群体。

二、广告语言的特点

1.英语广告的标题特点

广告的标题是表现广告主题的短句或短文,是广告的核心,由于多数人第一个读到的是标题,所以在标题中运用一些强烈吸引力的词语会增加广告的魅力。例如:

(1)American Tourister:美国旅行之家公司

Luggage that Cooperates(行“里”有我,利用谐音“里”通“李”营造友好,合作的氛围)

(2)Apple / Macintosh(标志设计:咬了一口的苹果)

Kids can’t wait.

“不尝不知道,苹果真奇妙。”(广告创意新颖,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突出Apple计算机易于操作,孩子们都会用,而且迫不及待地想用。)

(3)GE:通用电器

GE. We bring good things to life.

“哦!通用!便利生活通通用。”(通用电器不仅给生活带来光明,还给人们的心中描画出了绚丽色彩,让人体会到通用电器使生活尽善尽美。)

(4)Kodak:柯达相纸/胶卷

A Kodak Moment. “就在柯达一刻”(将胶卷的特色表现很充分,译文也十分强调效果)。

(5)Maxwell:麦氏咖啡

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2.英语广告的词汇特色

选用简单的词,特别是一些单音节词、浅显易懂。琅琅上口。常见的有:

make,get,have,see,buy,come,go,know,keep,look,heed,love,use,try,take等等。

Time is what you make of it. (swatch手表的广告)

Start Ahead,(飘柔洗发水广告)

“成功之路,从头开始。”

人们对广告的要求永远是追求新字,经常喜新厌旧。以可口可乐为例,它的广告不断地推陈出新,如:

Coke follows thirst everywhere.

Wave after ware―dring after drink.

Can’t beat the feeling.

Things go better with Coca-Cola.“饮可口可乐,万事如意。”

CocoCola―It’s the real thing.

Olympics Forever;Forever Coca-Cola.

3.英语广告的时态特点

广告英语中多采用一般现在时,是为了表示商品的持久性和永恒性。

A diamond last forever.(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一般过去式用于广告中主要是为了进行对比,更加强调某个商品的优秀品质或强调某个老品牌的悠久历史和卓越品质。

Wonder where the yellow went.( 牙膏广告:“黄斑牙到底到哪里去了?”这种牙膏的优秀品质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I chose Bell because they still make them like they used to. (电话机广告:我选择Bell是因为它的品质依然如旧)。

一般将来时用于广告中是为了鼓动、诱导消费者,让消费者对所宣传的产品质量百倍的放心。

The system will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efficiency.

Try it and you will like it ,and then love it.(办公设备广告:削减开支,提高效率。用了它你会喜欢它,爱上他)。

4.英语广告的修辞特点

广告如林,为了使自己的广告独树一帜,更有吸引力,广告撰写人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手段,增加广告的吸引力。

双关的运用会使广告更加突出,与众不同,更是广告常用的一种文字游戏。

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可乐广告)

Can可作为情态动词也可理解为“一听”,“一罐”。

广告中的拟人是把所宣传的事物人格化,从而赋予它人所具有的情感、感觉,使消费者觉得亲切。

Flowers by Interflora speak from the heart.(Interflora.花店广告)

5.英语广告的句式特点

广告的一大功能就是劝说功能,最好能一下子打动消费者的心;所以祈使句广泛使用。

Let’s make things better.(Philips)

让我们做得更好。

Enjoy Coca-Cola.

请喝可口可乐。

疑问句在广告英语中使用也相当频繁,易于激起人的反映。

How the IBM Personal Computer can bring you the world subject?

(IBM个人电脑广告)

Are you going grey too early?(乌发乳广告)

三、商品品牌及广告的翻译要领

在商品品牌及广告主题句的翻译中,要求译语以符合译语文化为基础,以生动、明快、和谐、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翻译为表达方式。

例如,某些外国商标品牌的翻译。

Benz 奔驰。Safeguard 舒肤佳。Lancome 兰蔻。Clear & clear 可伶可俐洗面奶。Rejoice 飘柔。Goldlion 金利来。Puma 彪马。Master Card万事达卡等。

翻译中,除采取音译,发掘传统的字词意义外,信息得到最大化加强,有时甚至不得不牺牲一些字面意思,而把其深层的文化含义反映出来,体现明快、生活的风格,和谐地融入到译语的文化中去。商品的企业形象借着优秀的翻译也能插上有力的翅膀,翱翔在更多的国家中,为更多的消费者所享受。

篇9

《秦桑曲》是我国著名的陕西乐派秦筝的教育家、演奏家周延甲先生创作的一首极具陕西韵味的筝曲之一。乐曲根据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五言诗《春思》有感创作而成。诗曰:“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诗中描写身居秦地的闺中思念远在燕地为官的夫君,盼望早日与夫君团聚的迫切心情。又一说法是周老先生的女儿自幼随父习筝,十六岁那年考入中央歌舞团,客居他乡,远离双亲,思念之情长挂心上,慈父为了安慰女儿,作此曲送予女儿,女儿弹奏这满载秦韵的乡音,倍感亲切,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周老先生借用了李白的《春思》这首诗“秦桑”二字为该乐曲命名。笔者认为曲子来源于哪种创作灵感没有必要去考察它,因为这种思念亲人的迫切心情都是相通的,作曲家通过满载韵味的秦筝把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秦桑曲》可以说在众多的筝曲中,就像一朵奇葩一样独秀其中,它的美不仅来源于古筝乐器那种特有的音色,而且更多的来源于周老先生把陕西地方戏曲音乐与古筝新老技法结合达到了极致。陕西地方戏种很多,但具有陕特风味的是秦腔、眉户、碗碗腔。该曲采用了流行在关中一带的碗碗腔剧种为素材,加工、提炼再结合古筝的新老技法创作而成。

一、《秦桑曲》的艺术特点

(一)调式、音阶的特点

该曲采用了碗碗腔的徵调式,还运用了七声音阶中的清乐音阶和燕乐音阶,还有中立音阶。如引子部分是清乐音阶,慢板部分又变化为燕乐音阶和中立音阶的交替使用,当曲子由慢板进入激动的快板时仍用徵调式燕乐音阶顺利连接再次转入中立音阶,这种音阶的交替使用在碗碗腔中已成为一种模式,也成为这首曲子的一个重要的风格特征。

(二)欢音和苦音的特点

七声音阶中4与7是最能体现陕西派秦筝风格的特征音,这两个音在该曲中有两种处理方法,即欢音和苦音。该曲引子和尾声部分用欢音弹奏,慢板和快板部分用苦音弹奏。当作欢音处理时4和7弹奏成本位音高,即不升也不降。作苦音处理时4的音高要弹奏成4与升4之间的音高,7要弹奏成7与降7之间音高,而且这两个音还具有游移性,向下行二度瞬间游移最后结束在再下一个音上。也就是4下滑经过3最后结束在2上。7下滑经过6最终结束在5上。这种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渡,使得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秦风味”油然而生,这种音的游移特点形成了乐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该曲“秦味”十足。

(三)曲调旋法的特点

该曲采用陕西戏曲音乐中旋律进行所共有的旋法特征,即上行跳进和下行级进,其中大跳有六度、七度、九度、甚至十一度大跳,下行二度级进。大跳的时候尤其七度大跳,具有“甩腔”的艺术效果,容易产生冲动的感情,抒发内心深处强烈的激情。而下行级进则产生柔和、哀怨、悲苦之情。上行大跳与下行级进交替使用使得感情如揪心般起伏连绵。所以说秦声的唱腔与秦筝的神韵方面,乃是一脉相传、七律相通的。周老先生在创作该曲时,这些风格都体现较为浓烈,正如邵吉民教授所说:“创新和变化不能离开渊源……万变不离其宗”,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板式的特点

该曲的创作手法在结构上简洁精炼、严密紧凑,多种板式混合运用能与创作内容无缝吻合也是本曲妙之所在。本曲中首先是引子(也是一种板式)继而进入慢板,随着音乐的推进进入了快板,最后一气呵成直击尾声(也是一种板式)。这种板式的混合运用张弛有致、扣人心弦,衬托出旋律无比丰富与光彩,真挚的感情直击心扉,清新的格调跃然纸上。

(五)古筝技法的特点

著名的筝乐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曹正教授说过:“很多的民间乐曲,首先是为声歌伴奏,然后自弹自唱,最后是只弹不唱继而转化形成纯器乐的,至少古筝这是古筝曲来源的一个方面吧!”这句话充分说明古筝发展器乐化的过程。我国的民间乐曲从来都是多种乐器共同演奏的,在器乐化的过程中,各种乐器演奏技法互相借鉴,丰富了各自的音乐表现力,例如勾、抹、按、滑等不仅在琵琶中运用,而且在古筝中也是极重要的技法。由于筝体的构造特点带来了很多特有的指法,比如在乐曲的音符上面有时会标注“大”字,这表明是用左手大拇指按弦弹奏,这在陕西筝曲中频繁使用,也是本曲的一大特点。这是因为无名指、中指、食指正在按或滑前一个音符,而下一个音符也要作按或滑指法,来不及更换。为了使旋律连贯、流畅,故而增加大拇指按弦。大拇指按弦使得余音连绵不绝。在该曲中周老先生还大胆使用双托、双劈、长托劈、长颤、重颤、连续八度套撮以及左手连续长刮奏来增强乐曲的气势,层层推进一直至曲终,无一丝喘息之机,这种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得笔者每次弹到这里浑身热血沸腾,无不佩服周老先生的创作魄力与勇气。

(六)力度与速度的特点

顾名思义,力度就是音乐表演中音的强弱程度。速度就是音乐表演中节拍的快慢程度。波兰作曲家彭得雷茨说过:“风格的魅力,乃是从不断的速度变化以及速度的对比而产生的。”由此可以看出速度在音乐表现获得情感方面的重要性,力度也一样,它们都是表现情感的极好方式。在该曲中速度与力度的完美结合,把一个女子惟妙惟肖鲜活地塑造出来。例如曲谱的引子部分就是以“ff”强势出现,起到开门见山的作用。第二小节由弱渐强,第四小节由弱渐强,再由强渐弱。第五小节为f。第八小节pp,继而又由强渐弱。引子部分仅八小节就有如此细腻的力度变化。这仅仅是乐节与乐节之间的对比,还有个别乐音与乐音之间的变化。例如,7进行到5就是由p到f又到p。乐曲的速度运用也是错落有致、层起层落。如前面我们论述的第四点“在板式的运用方面”引子、慢板、快板、尾声就是一种大乐段之间的速度对比,慢而不拖,快而不促。此外还有乐节与乐节之间,乐音与乐音都有明显的速度对比与变化。例如引子部分第七小节2和6两个音用自由延长弹奏。强力度处理气息充盈、明朗脱俗,一点无嘈杂之气。弱力度处理处曲弱气实,不免给人想靠近它,去侧耳聆听之感。这仅仅是引子部分就有如此细致的表现,整个乐曲基本上都是用这种细致的处理方式。力度与速度在此曲中完美的配合,交互生辉已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尤其快板结尾处增添了极具特色的左手重颤,给人以无限的震撼,更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情感体验

《秦桑曲》是周老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不朽之作,是陕西筝派的代表曲目。第一次听到此曲时,它就像有魔力一样吸引着笔者,那迷人的韵味令笔者如痴如醉,但是不能系统地表述它。随着笔者不断地学习、积累、查找资料同时结合自己的弹奏体会,才撰写出该论文。

秦筝弹秦腔,秦筝奏秦声,《秦桑曲》弹尽了秦腔的委婉、哀怨、细腻与缠绵,尤其是在弹奏苦音4与7的时候,那种悲悲切切、如诉如泣、催人落泪之感,不免使人有“耳热心酸”的艺术效果。周望老师称之为“声最苦、何慷慨、扬清声、妙入神”。大跳处更有西北地区高亢与粗犷的艺术特点,它不仅起到表现激动的情绪作用,而且还起到慢板与快板之间的衔接作用,自此音乐急剧变化、节奏变紧,使得急切的思念之情进入,成为感情由悲哀转入激动的纽带。

乐曲的尾声乐段不仅能与快板乐段的乐思紧密联系、一气呵成,而且与引子乐段也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4与7两音和引子一样用欢音弹奏,最后强收,结束全曲。整个创作特征交互运用、相互渗透,塑造出了旋律线条,旋律线条带出了旋律感受,旋律感受起伏跌宕,沁人心脾,通过此特征可以充分领略《秦桑曲》折射出的秦声、秦风、秦韵。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206-01

1 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优质方式

民族声乐优质的演唱教学方式,可良好的掌控歌唱内容、展现艺术形象、优化整体结构,并正确的表达传递情感,通过合理应用音乐发声技巧,借助优质的教学方式,提升演唱人员掌控声乐气息、把握共鸣、锻炼提升音色,字正腔圆的演绎音乐以及艺术展现力。课堂教学实践应体现良好的艺术性,针对学生的丰富感知、创新想象力、艺术理解力进行强化培训,令其能自主应用艺术审美视角良好的选择应用恰当的声音进行作品展现,通过同民族声乐作品的良好情感交融,令其以最恰当的形态演绎。民族声乐学习阶段中,学生不仅应具备基础识谱以及歌唱技能,同时,应体现良好的调节以及传递歌曲情感的综合能力。应深入的对民族声乐歌曲渗透的文化背景、呈现的地域风格进行相应的了解与掌握。同时,民族声乐教学应实现同学生意识思维、创新实践技能、声乐分析能力的良好融合。注重对其综合学习技能的优质培养。教育者进行声乐教学实践中应关注学生呼吸,引导其正确的吐字,形成良好的情感共鸣。民族声乐训练阶段中,针对声乐的培训塑造方式分析尤为重要,教师应通过对各国家、区域著名的音乐大师进行列举分析,研究其取得的音乐成就,对声乐的热爱精神,并逐步的引入声乐教学实践中,令学生更加深刻的明确声乐的真正起源、发展历史。教师应引导传授学生明确,对音乐的恰当演绎处理需要秉承积极向上、乐观发展、热爱生活的意识,方能谱写一曲充满意境、内涵深刻的声乐作品。歌曲内容中通常包含了作曲人的真实情感,将歌曲交至歌唱人手中,应令其全面的明确作曲家内心深处呈现的情感世界,方能通过细腻的演绎、丰富情感的处理完美的歌唱声乐作品。

2 民族声乐演唱教学艺术特点

2.1 创设场景、关注实践,探究声乐文化

声乐日常教学阶段中,教师为教学过程的核心主导,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领,令其具备良好的音乐感觉,逐步丰富歌唱演绎情感,进行到位的掌控与情感的拿捏。在处理歌曲阶段中,应令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通过一丝情感、契合的话语打动学生神经。该类场景的创设为声乐实践教学主体目标,可培养激励学生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借助轻松巧妙的构思,升华歌唱演绎情感技能,体现民族声乐学习的内涵精髓。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开展声乐创造力以及发展力的培养,通过对精髓文化的探究,合理的践行教学目标。不应单纯的进行民族声乐知识的灌输,应在实践教学阶段中激励学生提升音乐创造力,令其丰富知识面,实现良好的扩展与升华。在了解声乐知识的基础上,应令其探究声乐内涵文化,进而进行更深层次的价值内涵研究。

2.2 注重教学过程合作性

民族声乐教学阶段中,教师以及学生应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声乐学科起步发展较晚,属于一类新兴教学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应秉承教学相长的意识思维,通过开展合作学习,令自身同学生形成高度默契的配合,激发学生民族声乐学习环节中的积极性、创造力,主动的同教师展开良性互动,进而将课堂传授的各类声乐知识全面的消化掌握,并实现良好的拓展延伸。教学阶段中,学生以及教师应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及时的开展讨论互动、沟通思想,进行情感的深刻交流,始终置于平等的地位,增加教学活动的民主性,进而以全面合作的模式融洽、良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以及学生互相配合、积极互动尤为重要。教师应针对民族声乐教学内容在每堂课均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学生则可依据各个学习阶段针对声乐学习的理解以及认知积极的向教师进行汇报。教师则可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思想意识发展、特征规律的掌握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辅助。在下次课程之中,可联合学生一同配合,就难点问题积极讨论。进而在活跃教学气氛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对民族声乐学习的良好兴趣。长此以往,将有效的降低学生紧张、畏惧学习的心理,令其积极主动的锻炼,认真细致的学习民族声乐知识,优化实践效果。

2.3 渗透情感教育、以声传情

从简单层面来讲,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即是对民歌的进一步发扬光大、持续的更新,是一种逐步升华的体现。不仅对传统民歌歌曲之中的经典方式进行了有效的传承与发扬,同时还加入西洋美声演唱技巧,吸取了国外声乐的先进经验,进而通过融合贯通形成了独具艺术特色的演唱形式。该类唱法更加关注真声以及拟声的有效集成,把握声音的一致统一,演绎流畅,关注语言的纯正清晰。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声音恬静纯洁、透彻清凉,且处理细腻。为令民族声乐艺术内涵的独特审美意境良好的予以展现,应实现声音与情感的交互融合,构建双向互动体系关系。教师应良好的把握处理歌唱气息。倘若处理不恰当,便会导致演唱人呈现出身体僵硬的现象,影响声乐演绎整体艺术效果。特别是在演绎高音阶段中,演唱者的脖子为用力的发音点位,随着发音的逐步提升,其脖子会感觉到明显的紧绷之感。这样演绎处理的歌曲声音呈现出干涩直白或刺耳的效果。反映出歌唱者气息欠缺,导致身体僵硬而形成对歌唱效果的不良影响。

2.4 因材施教,用心歌唱

成功的歌曲演绎,需要演唱者对声乐作品形成强烈的内心感受,引感共鸣,真正阐述出声乐作品内涵的情感美,并能引领观众形成良好的审美享受,该效果为艺术修养历练的最终发展目标。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注重歌唱技巧的训练,对学生思维意识、音准音色的掌控力开展全面培训。同时,应令其积极的观察探究,在实践生活与不断学习中,把握客观环境特征,受到良好的熏陶,提升审美感知综合能力,强化思维敏捷度,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通过用心歌唱实现全面升华发展。

3 结语

总之,为提升民族声乐演唱教育水平,优化教学效果,应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明确内涵艺术特征,创设良好的教学场景、注重教学过程合作性、渗透情感教育,因材施教,方能令学生真正掌握声乐演唱技巧,提升学习能力,实现良好的发展与提升。

篇11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教师的艺术教育潜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美的心灵的传播者,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因此,培养我们的教师队伍,加强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我们认真学习《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在艺术类教师的培养上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送教师外出学习,积极引进优秀艺术类教师,为了尽快提高我校艺术教师的素质,学校决定艺术教师寒暑假可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培训,专门进行艺术培训和进修,极大地提高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工作热情和水平。目前学校共有艺术类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10人。

三、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艺术美

广大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艺术美。我们初步把课堂教学艺术划分为教学设计艺术化、板书设计艺术化、情境创设艺术化、教师语言艺术化、教师着装及表演艺术化,学校已培养了一批具有我校教学特色的教师队伍。例如:在器乐课上教学《阿佤人民唱新歌》过程中,先让学生欣赏优美的云南民俗风情画卷,再欣赏著名歌唱家关牧村老师演唱的歌曲和葫芦丝独奏曲,最后让学生学唱歌曲,上台表演,从而体会阿佤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素描课上,教师首先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明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培养哪些能力,然后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理解作品,最大限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采用合作形式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和失败感,培养学生的自信乐学能力。完成作业后,让画的较好的同学上台展示,增强了成就感和荣誉感。不仅如此,学校还要求其他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因地制宜培养学生的艺术美。

四、贴近学生实际,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

为了进一步使艺术课规范化,学校制定了校本德育课程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要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培养目标,教导处在组织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程的同时,将校本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目前,我们开设的艺术课程有素描、国画、毛笔书法、硬笔书法、二胡、葫芦丝、电子琴、舞蹈等。校本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反思,上课前必须进行点名,检查学具,学校领导不定期推门检查,各艺术课教师定期进行成果汇报,并将优秀学生的作品向相关刊物积极投稿,或者张贴在校内橱窗栏上。

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风格的教学之路,使校本课程成为我校最具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亮点。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求教师首先编写三年规划,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各学年教学内容要衔接,有梯度,相互组合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系统。如在书法课上,其教学内容包括执笔姿势、基础知识、基本笔划、间架结构、书法欣赏等,通过各学段的学习,最终培养写规范字,写好字,以及勤奋乐学、坚韧顽强、吃苦耐劳等良好品质。

为确保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还制定了统一的课程实施纲要,其中包括课程名称、授课年级、教学内容和学时、时间安排、目标和要求、教学评价与反思、对艺术教师的考核及对学生的评价等。根据此安排,七、八年级每周上两节,九年级每周上一节。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了艺术教育的校本课程研究系列教材,并将我校师生的优秀作品编辑在后,发表了艺术教育的校本课程研究系列论文,总结出“引领———实践(参与)———交流(展示)”的艺术教育的校本课程教育活动模式。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1.学校每年举办艺术节一次。

2.定期开展艺术小组活动,每学期举行现场的绘画比赛一次,声器乐各一次等。每月对学生特长展示一次。

篇12

一、概述

艺术语言,即艺术最重要的多种表达形式的抽象描述,是艺术传播过程中沟通创作者与欣赏者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语言,各类艺术领域的创作者,如舞蹈表演艺术家、画家、摄影师、歌唱家,等等,才可以将自己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传递出去,而期待感受艺术的观众们,也才能够感受到艺术中所表达的内容以及其更深层次的寓意。因此,艺术语言是一种工具,它表达了艺术内在的含义,而这种工具又并非像生活中其他用具那样冰冷、生硬,它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感受艺术的人们。

电视艺术,则是一种在众多艺术类型中极具特色,内容极其丰富,表达形式多种多样的综合类艺术形式。电视艺术可以通过其镜头对电视节目制作者的思想进行表达和阐述,如纪录片、电视剧、娱乐节目等等。电视艺术的表达方式、形式多种多样,给人的体会亦是或浅显诙谐,或寓意深邃,然而,无论是怎样的形式,都是通过电视镜头这一传播方式,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感受。这是电视镜头语言相对于众多其他类型艺术语言中颇为出众之处。

二、艺术语言

艺术的门类多种多样,相应的,其各自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亦是缤纷多彩,而不同的艺术语言,其表达形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以及传播的思想同样是各具其分外鲜明的特色的。

许多类艺术语言的表达过程都是悄无声息的,但却可以传达出极其丰富的信息。例如舞蹈艺术,形体姿态即是其所具有的艺术语言,在音乐背景的烘托之下,舞者通过变幻多样的舞蹈动作,将希望传递的蕴涵于舞曲之中的情感表达出来。舞蹈动作虽无言,但它同样可以在观众中产生共鸣,而带来这种共鸣的过程,即是舞蹈艺术语言表达的过程。

还有一些艺术形式,其呈现形式虽然是以通过艺术家的语言表达为主,但它的艺术语言却往往远不止于口头表达一种。以戏曲艺术为例,表演艺术家们登台演出时,其最重要的演绎方式通常为对于唱词的表达。然而,除去唱功,尚有另一项演绎形式同样是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这便是形体功夫的表达,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身段”。

另以雕刻、绘画、建筑等静态艺术为例进行分析,这些艺术形式均为静态艺术,其亦具有不拘一格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就建筑艺术而言,建筑物在建成之后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组合,建筑线条、色彩、质感,建筑物的光影角度以及其多种多样的建筑装饰等等,都是其所独有的艺术语言,也正是通过这些语言,人们才能感受到设计师在一幢建筑背后所要表达的或肃穆端庄、或细腻温婉的思想情感。

综上而言,艺术语言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或夸张、或隐喻、或写实,无论是怎样的表达形式,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表达内容的途径。而在这众多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之中,电视镜头语言作为上世纪新兴的艺术语言传递方式,如今正逐渐发展。

三、电视镜头语言及其在艺术语言中的地位

在当今众多的艺术形式中,电视艺术是其中颇为年轻的艺术形式之一。

电视艺术的表达是通过镜头向观众进行传递的,而所谓“电视镜头语言”这一语言表达形式,是众多艺术语言中极具特色的形式之一。电视镜头语言指的是电视节目中运用类似于电影画面那样的画面或者画面与相应文字的结合来表达节目制作者所希望传达的含义的一类语言形式。

电视镜头语言源于艺术语言,故与其他艺术语言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最为常见的一类电视镜头表达形式即为人们时常提到的“蒙太奇”,其将不同空间位置、不同时间序列的场景通过某一组镜头连贯地表达出来,给人以生动、鲜活的视觉感受。蒙太奇常常通过仅仅某一个或某几个镜头的变化,便可以轻易地传达出其不同形式的内在寓意,被人们惊叹为“魔术般的语言”。

然而,电视镜头语言作为一种艺术的表意形式,并非可以天马行空肆意表达,其同样具有其内在的表述规则,这一规则是电视艺术家根据生活中的日常逻辑,根据人类思维的传递模式,并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的,对电视镜头语言产生着明显制约性的一类规则体系。只有在电视的表达符合这一体系的前提下,人们才能很好地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实现电视艺术语言的正确传达。

以2012年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这部纪录片对饮食文化进行记录及演绎,演绎方式厚重而独特,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整部纪录片在镜头画面的设计中颇见功夫,从拍摄中的聚焦,镜头的转换,色彩的基调等诸多方面,制作者均反复拿捏,使得最终形成的画面衔接自然、变化流畅,对各种饮食特色把握到位,具有着极强的表现力。

在当今的艺术潮流中,另一项通过电视镜头语言对多种艺术语言进行传达的实例,当属各电视台竞相推出的才艺选秀节目。在此类节目中,电视镜头便成为了联系表演者与观众的最主要的桥梁。电视镜头通过从不同角度对演员的演绎进行处理,从而使得表演更加生动,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从而得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