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25 09:11: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标准的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标准的教学设计

篇1

课程标准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亮点,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明确规定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就是说,课程标准代替了原有的大纲,规范了教师在课堂中“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是教师教学过程实施的依据。然而,从多年教学的实施过程来看,实际进行的教学课堂与课程标准所构建的理想课堂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即在教学设计的设计与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课程标准的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教学的实施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及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我们现在需要迫切讨论的一个话题。

一、何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化学课程实施的一致性”?

所谓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1]所谓的化学课程实施的“一致性”就是指课程要素之间的良性匹配和高吻合性。[2]也就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匹配程度与吻合程度,即实现内容―教学―评价―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二、如何实现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的一致性

1. 以教学方法与策略的优化为抓手,凸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为“以学生为本”,包含“以学生的需求为本、以学生的素质为本、以学生的能力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四个方面的内涵。[3]即要求完全颠覆传统教学的课堂中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认知障碍,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从而实现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2.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构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系。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的理念之一为“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4]故教师应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具体落实到每一节的课程当中,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在过程中总结方法,构建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3. 提高教师标准意识,摒弃“知识系统化”与“应试教育”的思想。教师具有一定标准意识是实施教学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最基本条件,开展教师的职业培训,加强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理念的了解;“知识系统化”是一些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将高年级的相关内容传授给低年级的学生,以求使知识更加系统化。针对这一教学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摒弃“知识系统化”,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目前我国教师“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考试考什么,教师讲什么,使得教学内容、知识的深广度与课程标准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摒弃“应试教育”的思想,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4. 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避免“练习影响教学”的现象。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的阶段性考试实行统考制度,大多数学校将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与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这也使得所有学校的所有学生都进行“一刀切”考试,学生的基础不同,考试的水平也应不同,所以,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从而实现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其次,在学生进行日常评价时,往往会存在配套练习与课程标准不一致的情况,使得学生课后做题时会感觉十分陌生与迷茫,所以,教师应严格筛选习题,避免“练习影响教学”的现象,从而实现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三、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

1.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认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应该如下:

所以,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而课堂教学设计又基于课程标准、教材以及评价,而教学评价又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又是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而课堂教学又依据教学评价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已达到学生的学习目标,所以,我认为该模式为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2.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如下:

四、反思

基于课程标准的化学教学设计,不仅贯彻了第八次教育改革的思想,在实际应用上也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同时,教师在基于课程标准的化学教师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评价与反思,及时调整课程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因此,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本论文所提到的标准与流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与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允t.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1).

篇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1-02.052

一、背景分析

本班52名学生,总体学业水平较低,基础会计知识掌握不完全,需要在财务会计课堂中不断补充讲解基础会计内容,强调课前知识准备。同时本班有六名同学相对而言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她们在课外接受校财务会计技能训练,备赛市级技能竞赛,针对学生情况,本学期尝试分组训练,安排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为各组组长,在分组训练时检查本组同学练习情况并及时答疑。教师对各组长提前集中训练并答疑,同时对组长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实现分层教学。从开学以来效果表明,学生之间的互助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带动了一批学习懈怠的同学,延伸了教师的力量,同时对于组长也形成了学习动力,在答疑过程中巩固了知识。

所用教材为南京市职教教研室编写《财务会计综合教程》,以“南京红光公司”11月~12月账务处理为例,由21个实验构成。本课内容为实验十八中销货退回的相关部分。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操作训练,学生已经熟悉了会计凭证的审核与填制、账簿的登记。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销货退回时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但对于具体销货退回的会计业务流程完全不了解。计划分两次共四个课时指导学生掌握流程操作。

二、教学设计中的难点

(一)会计准则,特别是涉及税务的规定经常会有改变,教材内容无法完全符合实际工作。

课本例题不可能完全列出每一步实务操作的单证,并且由于前述原因,实务中单证格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单纯理论的讲解无法使学生了解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况。

(二)教材例题、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都是手账,而实际业务中大多数都必须是机打凭证和帐页。

(三)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买卖双方的核账算方法涉及到的主要账户会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账户,分别在教材的不同章节出现,学生很难自主地联系起来,而一旦能将某项经济业务的买卖双方核算方法同时掌握,将非常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四)学生的学业状况差异很大。

(五)业务所涉及的单证量较大,作业工作琐碎,有效评价管理难度较大。

三、针对难点的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一:

课前教师专门训练各小组长,课堂上分组作业,每组由小组长负责指导、评价。

设计目的:提高教师上课效率,提升小组长的水平。(在指导同学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提高了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增进同学团队意识(通过小组竞赛),发挥学生间有效交流的作用,弥补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不足。

设计二:

由组长安排组员分成买卖双方角色进行退货业务流程,组长扮演税务局角色,提问双方有关政策问题(比如:认证期限,等等)。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实务操作中熟悉业务流程,发现知识盲点和误区,互相评价互相帮助。

设计三:

在前述小组训练前,教师故意没有强调红字专票的填写方法,鼓励学生尽量运用已有的知识作出红字专票,通过评点学生作业,分析几种不同做法,确定正确方法并讲解手写和机打专票的区别。

设计目的:

强调红字专票的实务操作。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尽力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

设计四:

小组同学买卖双方互换角色,再次训练。

设计目的:使每个学生从买卖双方角度掌握业务的会计流程。

设计目的:

四、教学反思

(一)教学过程与职业标准对接。

通过与已经就业的学生交流,我发现他们遇到工作上的问题大多数是通过以下的途径解决:日常的凭证传递问题找单位老会计请教:少见的业务类型找过去的老师,其实很多问题是和不断出台的新准则或新的税务规定有关,完全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得到答案。

联系校内教学,我想到在课堂中,教师大多数以课本的规范为准,很少主动联系实际中已经改变的职业标准,这也是形成学生在工作中不知道如何寻找答案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本课的课题关键词是“会计流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退货业务处理过程中所有与会计有关的单证填制与传递,这种传递既包括买卖双方间的也包括买卖双方与税务局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使用的都是实务中的单证,需要分角色扮演,需要互相监督,也需要互相合作。在分组活动中,每一个人都必须行动起来,思考起来,真正实现了人人动手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境。

(三)教师需要思考“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教师需要促进学生思考“为何学、学什么、如何学”。

从工作以来,我经历了为“考证”教――为“考单招”教――为“职业”而教的过程,学生也相应的经历了同样的为何而学的过程。为何而教的不同显然影响到了后两个问题,现在为职业而教(学)的目的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就是要为了掌握和职业标准与工作过程相对应的内容,由此也决定了教(学)的方式就是在做中学,考评的标准是学生能不能实践所学知识。

篇3

学生在数学课上,没有上机实现过程序,渴望运行自己设计的程序,得到更大的成就感。所以,本节课要让学生自己多探索,多实践,多操作。才能体现我们信息技术课的优势和价值。

解析:详细调查学生的现有的相关知识情况,以及了解其他学科对相关知识学习的要求,侧重点。有利于更准确的界定学习目标,以及难点、重点。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结合生活中实例,能举例独立解释什么是循环结构,对计算机解决问题有什么意义。

2.通过分析实例,在老师的提示下,能简述出构建循环结构的条件。(重点难点)

3.通过观察实例,在老师的提示下,能说出循环结构的控制的要素。(重点)

4.回顾旧知,自己能画出流程图,并解释流程图。(重点)

5.通过老师讲解,小组讨论,能用for循环语句来表达循环结构的问题。(重点难点)

6.通过小组讨论,例题改错的方法,能认识并总结出for循环语句的语法规则。

解析:这个学习目标是通过分解课标,并参考教材等相关资料,依据前面所调查的学情等综合确定的。遵循可操作可检测的原则。例如第3条,循环结构的控制要素对于构建一个循环结构非常重要,在以前学习时强调的比较少,需要学生能认识这些要素,所以可以在学生已经理解循环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实例自己去观察认识。再例如第5条,要求学生能用for循环语句来表达循环结构的问题,而对于for语句学生没有接触过,老师需要讲解它的语法格式,而for语句的使用,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尝试着套用。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的学习目标的界定切切实实是基于课标,并且“以学生为主体”。

三、开发评价方案

1.通过课堂提问来检验目标1.,目标2,目标3

2.通过例题,和课堂练习题来检验目标4。

例题:画出能输出50个“你们真棒”的算法流程图。

3.通过小组例题和课堂练习题,拓展练习题来检验目标5.

例题:用for循环语句写出“输出50个你们真棒”的循环结构部分

课堂练习:阅读课本p74-76,完成课本活动一的程序。

拓展练习:编写程序,在窗体上画5个同心圆。

4.通过检验样题展示总结,来检验目标6。

给出一个的程序。让学生上机尝试、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A把“for i=1 to 10”改为”for i=10 to 1”。程序有什么变化。规则

B把”for i=1 to 10”改为”for i=10downto 1”。程序有什么变化。规则

C把”step 1”去掉,程序有什么变化,规则

D把”step 1”改为”step 2”, 程序有什么变化,规则

5.小组评价表

解析:如果说学习目标是说明“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那么评价方案就是在说“如何检验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去”。所以我们设计的评价方案,就是依据学习目标的内容设计的。小组评价表课前画在黑板上,课堂上及时给每个问题回答的好的小组加分,课下,老师检查学生课堂练习作业的情况,给予加分。检查学案,不好的扣分。这些评价也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2分钟)

老师:前一阶段我们通过上机操作,真实地体验了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算法在计算机上加以实现的过程,老师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老师设计了一个算法,让计算机在屏幕上连续输出5个“你们真棒!”(vb程序展示)你们能不能用已学的知识把这个算法的流程图画出来?

问题一: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设计出能输出“你们真棒!”的算法流程图(在学案中画出来)

2.问题探究(25)

问题二:如果要输出的不是5个而是50个,用顺序结构能否方便地进行描述?应该改用什么结构表述?(幻灯片展示)

篇4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034―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做出了明确规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普通中小学教师及其管理干部为主要培养对象。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在于改变目前基础教育战线上高层次人才匮乏的现状,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通过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实践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教育硕士是一种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硕士具有较强的将教育理论和学科教育实践相结合,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比较熟悉当代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教育学科发展前沿,为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研究者奠定良好而扎实的基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规格,显示出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新特色,也为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新鲜活力。

一 教育硕士的特点

教育硕士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学生,他们有着丰富的学习经验,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能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作为教师,在一线教育工作中有着比较突出的业绩和出色的教学能力。教育硕士的学习属于成人学习领域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人群,多为中小学教师在岗兼读,因而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学习针对性强

教育硕士由于受工作实际需要或者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在学习中具有很明显的“为工作而学习”和“在工作中学习”的特征。在学习时,教育硕士很容易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来引导学习。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使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进行结合,以更切合教育硕士的工作需求。

2 教学实践经验丰富

教育硕士多数是基层教学第一线上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不仅在教育和教学实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日常课程的学习中,直接带着教学的实践经验、鲜活的教育和教学的切身感悟,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在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把他们的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的认识,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

3 具有教育与教学实践研究优势

教育硕士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与教学实践研究的优势。如果在他们具备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积累,获得教育科研方法的基本训练,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必然会在创造“活的教育学”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引导教育硕士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帮助其创造“活的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4 自学能力强

教育硕士一般都是成人教师,具备相对稳定的学习能力,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负责。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考虑怎样对教育硕士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引导与支持。

二 教育技术标准对教师的要求

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教师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有利于教师突破一般意义上对于教育技术应用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全方位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3年公布了《中国教育技术标准(SETC)(试行)》,其中“教师教育技术标准(SETC•T)”从“掌握相关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运用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的评价”、“运用技术提高教与学的绩效”和“具有信息意识,遵守与技术相关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和法规”等五个方面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基本要求做出了规定。并在标准中对教育技术素养进行了界定:教育技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运用和评价水平的总体体现。主要包括:①知识要素:对与技术相关的陈述性知识(名词、术语、概念)和程序性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②能力要素: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才干;③情意要素:对技术的意识、态度、责任等。

综合以上两个标准,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应该表现为:

1 具备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

从教学的角度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所在,形成将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以及不断学习新技术与新方法、促进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1) 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强调在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最新的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绩效(即同时提高教育效果、教育效率和教育效益),强调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的研究,重视学习者个性需求的满足,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强调素质教育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以培养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2) 信息时代教师角色和教师职能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无论作为社会人,还是作为职业角色都应该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还特别要学会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即掌握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2 形成必要的教育技术能力

为了有效地运用教育技术,教师应具备必需的教育理论与观念、教学设计的方法、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教学应用的模式与结构、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方法、教学科研的方法等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形成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教学设计理论为提高教师素质、发展教师对教学的规划和实施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方法。它是以提高教学绩效为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确定教学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并对其进行试行、评价和修改的过程。掌握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对实现标准中要求的“运用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的评价”、“运用技术提高教与学的绩效”,就具备了基础。

(2) 教育信息资源获取及应用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是基于资源的研究性学习,因而教师必须具备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并能够有效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教师要能非常明确地意识到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获取有关教育信息资源,并具备较强的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能够创造性地策划处理和加工所获资源(如设计撰写课件脚本、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案、建设专题学习网站)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能从实际出发考虑利用资源的最有效方式,即使运用常规教育技术媒体或传统媒体,也能体现崭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3) 教学研究与终身学习能力

信息时代教育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教育的方方面面必将呈现新的规律。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应偏重在实践应用层次的研究,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用研究者的眼光,尝试着创造性地运用理论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并善于总结规律,进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发展的需要。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快速更新,中小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不断地学习各种最新的教育理论,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保证自己职业能力的适应性。

3 创设安全、有效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并不能说明就是教育技术。只有科学地、合理地、安全地、有效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其结果真正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绩效(包括效果、效率和效益)才能称为教育技术,否则只能看作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因此,要创建安全的信息技术环境,通过教学设计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地,并充分认识到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的环境下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三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设计的原则与内容选择

对于教育硕士而言,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不只是在校期间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在现行的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探讨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引进新技术,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此,结合当前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和教育技术标准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对教育硕士层面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设计的原则

(1)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的,因此要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应该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积极的探索者、实践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以相关标准为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涉及到课程、环境、资源、人员等诸多因素,因而也就涉及到与各因素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小学的课程方案和参与教育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素养标准。我国颁布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明确了对教学人员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具体要求,依据此标准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则课程的目标更有针对性。

(3) 以教学设计为核心

对中小学学科教师来讲,全面领会教学设计的思想,掌握教学过程设计的程序,即从课程教学设计出发,对所承担的课程做出完整的教学设计,明确本课程总教学目标、熟悉本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理清各知识点和知识单元的目标体系。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课堂教学形式或学生自主学习形式,分别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自主学习教学设计,依据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优化学科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让学员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过程和方法,并重点介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4)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多媒体环境和网络环境,构建了多种学习平台,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所需要的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教学与学习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并开展基于技术的评价活动。同时要进一步发掘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发现新的增长点,促进学科课程的发展。积极收集、整理、制作各学科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完善教师个人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开发网络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以改善评价方法为契机

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已有的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而且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在重视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尽量采用基于技术的新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评价、调查问卷、档案袋评价、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进步,提高评价的效果和效率。因此,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时,要反映新课程的理念,充实教学评价的内容。

2 课程的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知道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改革中的意义和作用。

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学会对自己承担的课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能够有效地获取和利用支持自己的教学活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尝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理论和方法,体验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学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自己学科教学内容的系统教学设计,学会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运用教育技术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意识和态度。

知道运用技术的社会责任和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

3 课程的主要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基本内涵、教学设计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评价、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和教育技术新的应用领域等八个部分,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四 对课程教学实施的建议

1 对教学的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种实践性不仅仅指计算机技术上操作,更是强调学习者教学理念的更新。理念的更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让学习者去尝试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案例教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教学设计中的很多理念与教育硕士过去备课时的思想有很大不同,这些理念从接受、理解到转化为能力,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通过系统规范的教学设计,尽量使学习者体验到经过教学设计比自己以往的备课更有效,感受进行教学设计所采取的一些策略,理解教师是怎么进行教学设计的。通过这样的训练,学习者在教学实践时,就可以很容易地从模仿别人发展到自己的创新。

2 学习评价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方法的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应该加强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参加学习的态度、合作学习中的贡献等)和完成的学习成果(如学习笔记、

设计方案、资源开发等)数量和质量的检测。评价的主体既有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有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结果;评价的范围应该包括:学生是否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课程设计、资源应用、教学方法组合、教学实施、评价设计、方案修改等方面将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建议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现代教育技术应该建设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支持网站,以满足教学的多种需求,最大程度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学支持网站的建设需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充分展示教材的特点,弥补文本教材的不足,为网络教育的实施提供便利。要帮助学习者理清各部分知识内容的关系,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和组织方式,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提供大量各学科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和模板,方便学习者进行模仿学习,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平台,为学习者进行远程学习时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是个动态更新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根据教育改革的发展补充最新内容,并针对学习者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将学习者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作为教学资源,使课程内容常用常新。

参考文献

[1] 李龙.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9.

篇5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68-01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甚至成为了我国的第二语言。在我国,学生都是从小学开始接触英语,了解英语。英语课堂应该是有效的,有趣的。英语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踏实的。教师应该按照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来制定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设定的目的

良好的教学目标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会学生正确的读音,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最后使小学生可以利用英语简单的日常交流,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新课标目前针对小学英语教学共提出两个级别的要求: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目标的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超过二级的要求,有困难的地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具体要求: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试听。教学目标设定内容:语言认知目标,语言能力目标,语言文化目标,语用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三、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的现状

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目标是方向,目标是灵魂,目标越清晰,达成目标的路径也就越清晰。然而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还存在很多弊端。

1、教学目标缺失。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学习英语没有多大必要。小学只用知道有英语这门学科的存在就可以了,而真正开始学习应该从初中开始。于是,他们在教学中无规律教学,不制定任何的目标,不认真教学。致使学生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输在了起跑线。初高中学习落后于他人,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耐心,从而腻烦学习英语。

2、教学目标单一。许多小学教师认为小学生学习英语无非是会念几个词,会说几句简单的交流用语。教学目标的设定就是教会学生读与写和听。忽视了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没有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和了解英语。

3、教学目标随意。很多教师在平时课堂上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没有任何的重点和层次,忽视了知识的层次性和关联性。不能使学生感受到英语是一门前后联系紧密的学科。

4、教学目标错位。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不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在要求对课文的掌握时,过多的操练单词、句型、语法等就会发生教学目标设定的错位,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正确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1、设定适量的教学目标。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急于求成。制定过多的教学目标不仅会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适量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悦,也便于教师日后的总结工作。

2、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的灵魂。随意的课堂目标缺乏准确性,系统性和渐进性。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正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他们的掌握程度。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经过周密细致的思考,并做出具体、明确的陈述,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全面的设定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及道德、审美、劳动等观念;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在教学中要秉持这是三个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

4、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就可以解决目标设定错位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读课标,把握课程标准,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充分准备,落实具体细致的目标,这样才可以很好地利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踏踏实实的掌握教学内容,明确课标所达要求达到的目标,深入了解,准确操作,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实到实处,并切实发挥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春燕《基于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学术期刊,2010.

[2] 刘 颖 岳亮萍《基于课程标准设定教学目标》学术期刊,2012.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54-02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教学设计,对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手段,构建合理的教学结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内在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要使我们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突破与创新至关重要。

一、实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与学习过程中的发展能力。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按着新课程标准,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完成从传统的知识讲解者和传授者向学习的指导者、课堂的组织者、教学的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不仅注重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从单纯传授化学知识技能向既传授一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转化。

二、实现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师生配合是否默契,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使课堂气氛保持亢奋的状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1.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找准问题切入点,用生动、紧张、活跃、和谐的探索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我们问学生钠能否将硫酸铜溶液里的铜置换出来?许多同学认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能将铜置换出来。针对学生的认识,我将一小粒钠投入硫酸铜溶液里让同学观察,结果并没有红色的铜析出,而且生成了蓝色沉淀,还放出大量气体。与学生原来猜测结果相反的教学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与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疑问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在悬念中被激活。

2.实行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增加对的学生感情投入,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创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和环境,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教学语言要尽量生动、活泼,富有激情,善于诱导。少一些直叙,多一些设问,少一些“是什么”,多一些“为什么”,巧妙叩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既关注“意料之中”的事情,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又要妥善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事情。努力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教学境界。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表现的声光、色形,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效果,降低教学梯度,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积极主动而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晶体结构与性质”时,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将NaCl、CsCl、CO2、金刚石、石墨等晶体的内部结构空间立体图,从不同角度真实、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通过动画效果,配以教师的简单讲解,分析这些晶体的形成原因。学生在兴致盎然中明确了所学晶体类型的内部结构,掌握了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三、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化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协作互动的过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讲堂”变成“学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由接受式向探索式转化。让学生学会独立发现化学问题,对问题想问、敢问、会问。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为合作学习创造一个良好氛围,引起学习者之间互动的需求,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以“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为例,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金属腐蚀和防护的实验探究,在教师的指点下,研读教材,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从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已有的知识积累中自主、合作分析出金属腐蚀的原因和类型,明确化学腐蚀及电化学腐蚀的含义和本质,理解电化学腐蚀发生的条件,掌握常见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并结合前面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探究教材没有给出的铁的吸氧腐蚀与析氢腐蚀的区别。只有学生掌握了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有效方法,化学学习才会有一番新天地。

四、实现教学反思的习惯性与深刻性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一个成功的教师就是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学习而不断成长起来的。所以,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要使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成为一种习惯,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效果作为衡量标尺以提高反思的深刻性。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这个最根本的出发点,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基本学习来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就会更加切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就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208-03

一、教学设计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以下几点。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设计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和第四节内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探索不仅能使学生理解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能使学生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知识不难,难点在于教师通过设计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方法,并给学生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运用方法,形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比较多,但它们之间有联系,本节课设计的是先把定理都讲了,然后再做练习。本节知识的学习能为以后学习立体几何的证明奠定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理解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这次课堂里我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并通过学生在黑板上画图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导入平移的概念、三角形的概念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对所学的旧知识有一个具体的回忆,即“四基”中的基本知识的回忆。并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出本课学习的重点:验证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探索新知识。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然后问学生怎么画一个与这个三角形相等的三角形?(学生学过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定义,现在让学生动手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多少条件呢?让学生分类讨论。)老师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对学生的探索进行鼓励。然后和学生共同归纳出三角形全等可能的条件:(1)只有一个条件相等时(一个角或一个边)。(2)有两个条件相等(两边,两角或一边一角)。老师和学生一起对以上两组学生所画的图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当只有一个或两个条件相等时,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3)然后讨论有三个条件相等的情况(边边边,角角角,角角边,角边角,边边角和边角边。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师给出一定的条件)。①画出三边长为4cm、5cm、6cm的三角形,能画几个?②画出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能画几个?③画出两边为4cm、5cm,夹角为60°的三角形,能画几个?④画出两个角分别为60°,70°和两角所加的边为4cm的三角形,能画几个?⑤画出两个角分别为60°、70°和一个边为4cm的三角形,能画几个?⑥画出两边为4cm、5cm,一个角为60°(不是夹角)的三角形,能画几个?让学生一一讨论各种情况,然后和老师所画的图形进行比较。老师讲解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证明。对于①、②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三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比如老师的大三角板和学生的小三角板角度相等,但两个三角板不全等。三个边对应相等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对于③、④老师通过图形推理论证:例如直观阐述基本事实:两组对应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说明:虽然基本事实是不需要证明的,但是启发学生进行直观分析、探索结论的合理性。

如图1所示,一个三角形由六个元素构成,即三条边和三个角,因此,两个三角形如果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问题是,最少几个元素就可以确定三角形从而构成全等条件呢?观察图1中的ABC,如果对图中的边BC“视而不见”,这样,对∠B和∠C也就“视而不见”了(如图2),此时ABC的形状和大小并不改变。这就是说,AB、AC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确定了ABC的形状和大小,于是可以推断,两边以及这两边的夹角可以确定一个三角形。因此,可以认同“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基本事实。另外,也可以用图形运动(叠合)的方法确认“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结论。对于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直观分析可以借助下面的图示。

对于⑤知道两角相等时,就是给出第三个角也相等,可以转化为④的证明方法。

对于⑥画出反例,如图5两边和一个角相等(非夹角)并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文章中并没有提出图3、图4和图6

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并板书。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两角和任意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角边”或AAS。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边”或SAS。两角和所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边角”或ASA。当四个或五个或者六个条件相等的时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看看和三个条件相等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的条件有什么关系?各小组各自讨论,然后谈谈自己的结果。对于问题④老师给出一定的提示,让学生去思考回答,然后对学生的答案有问题的给以纠正。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讨论的全等三角形的四判定定理,教师要领着学生进行回顾并进行强调,比较各个不同的条件,以便学生记忆不会混淆。并留一下课后作业,使学生加强对定理的应用。

四、教学设计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减少对公式定理的死记硬背,降低对一些概念过分“形式化”的要求。由于三角形的四个判定定理是互相联系的,所以本节课是先把四个判定定理让学生推导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并对自己的探索进行评价,找出自己探索出现错误的原因。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知识结构,增强思维的逻辑性,表达的条理性,激发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椭圆的标准方程教学,大都是教师以实例图片引起学生探究什么是椭圆的兴趣,然后教师在黑板取两个定点,由学生动手操作,用一段细绳画出椭圆,给学生直观感知,再由学生讨论能够画出椭圆满足的几何条件,得出椭圆的定义,再由椭圆的定义演绎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抽象性较强,运算较繁琐,其结果往往是教师吃力,学生觉得枯燥难学,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学生在学习椭圆之前已经学习了圆的定义、圆的方程,了解了解析几何基本思想,知道一些用坐标法研究几何的方法;学生对椭圆也有直观感性认识,会把“扁的圆”叫做椭圆.本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思路,设计了简便易行的“从圆转化到椭圆”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类比、猜想等方法进行探索式学习,类比学生熟悉的圆的方程,提出椭圆方程的猜想,并对猜想的正确性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下面就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教学设计展开介绍和讨论.

二、教学设计和过程

1.以生活为背景,通过实验探究概念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探究,可以对数学概念形成直观感受,有利于概念的获取.下面是这个实验的课堂教学实录:

请每两位学生准备一个圆柱体的透明杯子(或瓶子),倒入半杯水,将杯子平放在课桌上,然后从杯子的正上方观察水面的形状.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现在的水面是什么形状?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一个圆.

师:让杯子向右(或向左)倾斜一个较小的角度,再看看水面是什么形状?

大部分学生:是一个椭圆.

师:把倾斜的角度加大一点,看看水面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水面还是一个椭圆,不过椭圆变得更扁了.

师:思考一下,随着倾斜角度的加大,椭圆的形状在左右方向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前后方向呢?

生:倾斜角度越大,椭圆在左右方向上就越长,而在前后方向上不变(图1).

通过上述实验,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圆沿着一条直径拉长可以得到椭圆,这样得到的椭圆使我们看到了椭圆与圆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在圆的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椭圆的知识.

此时再讲述课本上椭圆的定义,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2.类比圆的方程,猜想椭圆方程

圆的方程是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我们可以将椭圆与圆进行类比,根据圆的方程,猜想椭圆的方程.

师:圆心在原点,半径为b2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2+y2=b2,方程两边同除以b2得到什么?

生:圆的标准方程变形为x2[]b2+y2[]b2=1.

师:把这个圆横向拉长,使其在x轴上的半径增大为a,在y轴上的半径不变,仍为b,这就得到一个椭圆(图2).类比圆的标准方程,猜想这个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

生:x2[]a2+y2[]b2=1.

到此为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认识了从圆到椭圆的转化,并且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进行类比,提出了椭圆标准方程的猜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猜想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猜想上.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需要对上述猜想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3.根据椭圆的定义,验证椭圆方程的猜想

由椭圆的定义可以验证上述猜想的正确性,即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验证过程如下:

如图3建立坐标系,焦点分别为F1(-c,0)和F2(c,0),设M(x,y)为椭圆上任一点,则|MF1|+|MF2|=2a,代入坐标,得(x+c)2+y2+(x-c)2+y2=2a,化简,得(a2-c2)x2+a2y2=a2(a2-c2).注意到a>c,记b2=a2-c2(b>0),可得x2[]a2+y2[]b2=1.这就验证了上述猜想的正确性.

由于高职学生经过了实验、类比和猜想等思维过程,特别是有了猜想作为基础,对于猜想的验证就会感到顺理成章,进而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

进一步引导学生反过来将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圆的标准方程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圆可以看成是椭圆的极端情况.

通过从圆到椭圆的转化,使学生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认识了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高职数学课堂上的素质教育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反 思

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打破封闭、固定的落后程式,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探索空间,不要把学生的思考限制在教师预设的范围内,在教学中采用以旧引新、新旧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识,可以使学生感觉新知识的出现水到渠成,而过去熟知的旧知识又得到巩固与深化,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到系统化的知识.在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教学设计中,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知识面,往往学生的难点不一定出现在本节所要理解的内容上,如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方程的化简,在该环节上还要尽量推导细致一点才得以完成.

篇9

教材浓缩着专家学者的心血,教材上每个章节的每一个要求、问题,其背后蕴藏特定的意图,各道练习题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目标……教材不是建设好的跑道。在教材研读时首先要有整体把握教材的观点,要站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角度来确定某节课的独特位置。这样的解读会看得更远,视野更广阔。

如,一年级的《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属于计算课,会算和正确去算是基本的目标,若从计算法则教学的角度来审视本节课,它的重点应是整数加减笔算法则的形成。以37-20为例,要通过学生操作,强调“为什么要从3捆小棒中去掉2捆?”“37-3” 通过学生操作,强调“为什么从7根中去掉3根?”。这是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法则的理解。进一步,“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的思想可以在这里建立并迁移到高年级。到那时学生会很容易理解小数加减为什么要强调小数点对齐,异分母分数的加减为什么要先通分。由此可见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不简单!它是思想的启蒙高于知识的启蒙。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通读全册教材,通晓教材的知识体系,从思想文化的广度来研读教材。

二、领会编者意图是重点

教师掌握教学内容、领会编者意图、选择教学方法从而认真钻研教材,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选用适当的教学策略,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不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只有深入领会编者意图,才能设计好课,也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怎样领会编者的意图呢?主要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练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语为什么这样引出?等等。然后我们自己再来回答。经过这样一番思考的过程,我们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例如,在“小数加减法”这部分教学中,教材安排了0.5+0.7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把米换算成分米,这样就把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来算;一种是竖式计算。编者安排第一种方法的用意是什么?是要求学生口算的吗?仔细推敲,翻阅资料以后,发现是为了给第二种方法做铺垫,旨在根据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中不能当成一种口算方法要求学生,这样就歪曲了教材的本质,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三、关注学情是根本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我们现有的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采用多种有效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所以,进行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教材为准绳,以课程标准为水平尺,来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为此,上课前我们一定要弄清,这节课学生知道了哪些知识,哪些在预习中能够解决,哪些需要课堂上重点突破,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篇10

素质教育是要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而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即研究性学习。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研究性学习属于后一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排斥学生的思考和个性,从而使学习的过程甚至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的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懂思考、评判、应用、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样的学习方式,窒息人的思维,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发展的阻力。作为发现学习的一种方式,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甚至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者获得了一种可享用终身的丰厚回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理念。由此可见,学习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二、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遵循的原则

1.探究思维的科学性原则。培养探究思维是科学探究的根本目标。探究思维既然是一种思维形式,就得尊重思维的逻辑思维性和科学性。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概括起来就是:发现问题、大胆猜想――设计方案、小心求证――解释结论、质疑反思――评价交流、新的发现。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进而形成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发展探究能力的渐进性原则。科学探究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一种基本素质,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一个渐进的、逐步感悟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所选内容的难度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又要考虑给予学生的引导适量的问题,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探究能力的形成。

3.探究活动中的师生互动有序原则。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有效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和提高,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就必须努力挖掘师生互动这一老概念的新功能,这应该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的突破口。

三、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对探究内容的二次开发,以实现探究的多样性

新课程教材上下两册,仅活动与探究实验就有20多个。如何确定最佳形式来组织探究实验的教学?如何重组内容,从何处契入?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既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照搬,学生的实际水平又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标理念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边设计边实施边修改。这就是对课程的二次开发。

2.注意探究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如果设计的教学形式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验条件,就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其探究热情,这样的形式就是合理、有效的形式。

3.注意协调课程要求与教学实际间的差异

新课程理念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品质及知识技能获得同步发展。然而,学生们在长期的接受性学习环境下所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定势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改变的;初三化学新教材与现有的实验设备又严重脱节。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就是教学设计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4.注意探究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11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上)第八章第三节内容,双曲线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又一重要曲线,本节课既是对解析几何学习方法的巩固,又是对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进一步认识,从整体上进一步认识解析几何,建立解析几何的数学思想。

2.教材处理

a.教材的定义并不全面,应该是“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

(大于0,小于)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

b.教材中只是给了双曲线的定义,而对距离之差2a=0,距离之差2a=2c时没有研究,为了使学生对双曲线轨迹形成有更深的体会,应该加以说明。

二.学情分析

知识结构:双曲线是圆坠曲线中第二学习的曲线,再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椭圆曲线,对学习曲线方程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和方法,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得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并不困难,但在求方程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又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严密认真的态度。

心理特征:高二学生已经形成了是非观,具备了一定的类比转化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心里上也具备了承受和辨证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但对于复杂问题的处理还不够灵活,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点拨引领效果。

三. 教学目标确定及依据

双曲线是继椭圆后的有一个曲线,两者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上类似,但是性质上差别很大这就养成学生在学习时必须辨证的考虑问题。本着课改理念,养成学生对知识用于探索精神,学生亲自体会双曲线标准方程的获得过程,这样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有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现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理解怎样的双曲线其方程为标准方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所表示的曲线,其图形有什么特征,并能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确定焦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类比推理,探索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比较法是认识事物,掌握其实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发现数学美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4.重点与难点

重点:双曲线中a,b,c 之间的关系。

依据:研究双曲线的性质离不开a,b,c之间的的关系

难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依据:如何分清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难点

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自学法

四.教学理念及流程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及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教学原则,遵循事物的发生,发展成熟过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求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在此过程中体现生生,师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发挥,通过双曲线方程判断焦点的位置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严密推理能力得以提高,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流程设计

1.复习:椭圆的定义及怎样求得椭圆的曲线

2.新课导入: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差是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怎样的曲线呢?

3.新知探究:在什么条件下能得到双曲线,怎样求双曲线的方程?怎样通过双曲线方程判断焦点位置?求曲线方程时同桌分别求焦点在X,Y 轴的曲线方程。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2-0023-02

鉴于对教学设计的不同理解及体育课程不同纲领性文件的引领,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在课程标准下,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基本内容包括:水平、单元(或模块)和课时教学设计。每一教学设计各有其一定目的与要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为达成课程目标服务。这是在《课程标准》下,各校依自身情况等在课时教学前必须要做好的系统工作。所谓课时教学设计,简单地讲,是指主要阐明课时教学方法选用或创新运用与教学流程安排的主张(或想法)及完成规范、具体的课时教学计划(也称教案)制订。这是教学设计末端的工作,也是细致的工作。不经思考,胡编乱写的课时教学设计,或无教学设计,不仅对教学有害,更是一种师德低劣的行为,应严格杜绝。

一、课时教学设计的要素

在公开课等活动时,一份完整的课时教学设计应包括三个部分: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和课时教学计划。个人日常教学往往不撰写出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但在课时教学计划规范、具体编写前则一定要有认真、细致思考的过程。这是制订切实、有效的计划前提。

1. 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

在公开课等活动的很多课时教学设计材料中,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往往缺失。这不是疏忽,而是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对于教师本人来说,课时在单元(或模块)中的情况是很清楚的,但如果是公开课等活动,他人就不一定清楚了。课时在单元(或模块)中虽是相对独立的,但它又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它与单元(或模块)中其他课的关系,或是前一课时的延续,或是后一课时的开始等。到底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或在其中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呢?在公开课等活动中,如果课时教学设计中有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他人通过学习,则能够全面认识与深刻理解课时的一些情况,而不是去猜想,以防造成对课的不理解、偏解、误解等不良影响,特别是需要做出评价结果的课。

2. 单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

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主要就是阐述“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道理。在单元(或模块)教学设计完成后,就应考虑“怎么去进行课时教学”这一问题了。教学存在着很多差异,不管怎样,都应有理有据,让人学习、辨析,与人交流,使人受益。

在当前很多公开课等活动呈现的材料中,这一方面的撰写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从这些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比较虚,如“指导思想”等,从表述的内容来看,不具体,也不明确,可放在“这”,也可放在“那”;二是主要表述了一些“是什么”,如本课教学方法有哪些等,但主要教学方法是什么没有明确及“为什么”也没有回答或阐述不明确;三是在此又把教案用文字进行了重复表述等。总体而言,对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的表述是切入点不准、重点不突出,甚至很多是应该在单元(或模块)教学设计上要阐述的。出现如此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不知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从“何”切入,更不知此时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为什么”。

在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下每一课时教学内容、目标与重难点确定后,这一课时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及“为什么是”便是即刻要考虑的,这就是切入点,也是课时教学设计首要进行的工作,与单元(或模块)教学设计紧密相扣的,而不是先出现几句所谓“大帽子”式的“指导思想”套话。在此也没有必要把课时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再表述一下,此是单元(或模块)教学设计工作的事,即使要出现,那也是在课时教学计划中。此后,便应阐述教学流程“是什么”及“为什么是”等内容。因此,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的基本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课时主要教学方法“为什么”是这样?课时教学流程“为什么”这样安排?课时教学亮点或特色“为什么”是这样等?

课时主要教学方法选用或创新运用,主要是基于课程教学理念、课时教学内容属性、课时教学目标等来定。这是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如某课时教学内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初二,新授);课时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名称,85%以上的学生能够正确、较为协调地做出这一动作。诸如这些“基本概念性”的课时教学内容及基于欲达成的课时教学目标,课时主要教学方法选用就是“接受性”的。这些动作虽然比较简单,但认识它仍需要有一定《人体解剖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知识来支撑,当前所教学生是不具备的,而且当下也没必要这么去认识;从欲达成的课时教学目标来看,也不可能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或者说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需要的肯定不止一课时,而是多课时,更重要的是,正确的结果也不可能在几课时内探究出来;用“接受性”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获得更多“基本概念性”的知识与技术等,是深入课程学习十分需要的,这是人才培养夯实基础的必需。即使在课程改革后,积极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以培养与发展学生能力,那也不是无条件的,即这样的学习不适合所有,更不能以“自主、探究”之名行“放羊”之实。这就是课时教学设计的一种主张(或想法)。一旦课时主要教学方法确定了,那么课的主要教学法特征就会凸显出来,如“接受性”“接受与探究性共存”“探究性”。课时所选择或创新运用主要教学方法得当,那么课的设计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不当,那课就不是存在瑕疵的问题了。所以,这一主张(或想法)必须要理由充分,让人信服。

课时教学流程构建,这是课时主要教学方法确定后随之要考虑的事,主要依据教学原理、课时教学内容、课时教学重难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在此,主要阐述课的教学流程内容链(即内容1内容2……)及每一内容选用或创新运用的教学手段。“是什么”要说清楚,有时会把组织形式要求融入其中一并阐述,“为什么”更要阐明,让他人理解这样设计的用意及目的。两者缺一不可,后者更是重点。课时教学流程特别是基本或主体部分的内容链结构一般有三种形式:“层进型”“并列型”“层进与并列混合型”。在此,练习负荷等则可定性略述,甚至不述。

课时教学亮点或特色,这是一节课吸引他人并能使课熠熠生辉之处,或是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手段,或是教学过程,或是场地器材等。若有,可述之。在实际中,“自我贴金”现象比较多见,这大可不必。教学水平高、能力强与经验丰富的教师,看完教学设计后便知彼此。

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应努力使它成章,不能序列结构碎片化。还有,在阐述过程中,把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穿去,让他人知晓学校一些特别、具体的细节等。

3. 单课时教学计划

在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下,课时教学计划的制订,主要保证学生的练习组织形式及要求与负荷方面具体明确,如集体练习、小组练习、个人练习;保护与帮助;练习时间、次数与强度等,这要依据目的、规律等来确定,在一定格式下,把课时教学要素一一具体、明确、规范地表述出来。

从公开课等活动来看,当前课时教学计划格式呈现多种多样,这是好事,但无论什么样的格式,课时教学要素的体现是绝不能少的,随意行为更不可取,需格式规范。另外,还要表述规范。从公开课等活动的课时教学计划来看,表述不规范的不在少数,这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课时教学设计的常用样式

课时教学设计的呈现样式,因认识、个人习惯、偏好等不一,常用的样式如图1。

三、结束语

课时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末端的工作,每一部分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侧重呈现课在其中的关系或地位、作用;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侧重明理;课时教学计划侧重具体明确课时教学,它们是有机成章的。这样,便于全面认识与深刻理解课时教学设计,为达成课程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