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09:11: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63-1
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农保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落实计划生育国策的配套措施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92%,高出城市1.24个百分点,进入了老年社会,而且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3%的速度增加。据预测,2020-2030年中国将迎来老龄化高峰,届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4.46%。建立农保制度机不可失,时不可待。如果我们不抓紧着手建立农保制度,不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以实现,而且将很难承受老龄化高峰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压力。
(二)建立农保制度,是确保中国现代化、城镇化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二元结构明显的发展中大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进城务工农民约1亿人,乡镇企业职工1.38亿人,还有被征地农民4000多万人,农民工收入低、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被征地农民失去土地后多数难以正规就业,他们面对诸多的社会风险,又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相当多的人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村土地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例下降,务农农民的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在弱化,相当多的农村老年人成为特殊的困难群体。
(三)建立农保制度,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缓和社会矛盾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当前中国城乡收入差别过大是一个突出问题,仅仅通过税收对收入进行再分配还不够,必须AAx4ZGZkMjAxMzExMjk56K665Y+C5LiO5Z6L5pS/5rK75paH5YyW5a+55oiR5Zu95paw5Yac5p2R5bu66K6+55qE5oSP5LmJOeiuuuWPguS4juWei+aUv+ayu+aWh+WMluWvueaIkeWbveaWsOWGnOadkeW7uuiuvueahOaEj+S5iWQCCQ9kFgJmDxUEAAx4ZGZkMjAxMzExMzAw5paw5pe25pyf5Lit6IGM5a2m5qCh5YWa5bu65bim5Zui5bu65bel5L2c5Yid5o6iMOaWsOaXtuacn+S4reiBjOWtpuagoeWFmuW7uuW4puWbouW7uuW3peS9nOWIneaOomQCBA9kFgRmDxUBEuS8geS4muaUv+ayu+W3peS9nGQCAQ8WAh8BAgoWFGY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xHueUqOKAnOW/g+KAneW8lemihue7hOe7h+W3peS9nB7nlKjigJzlv4PigJ3lvJXpoobnu4Tnu4flt6XkvZxkAgE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yS+WAn+KAnOWGjemAoOWFsOW3nuKAneaImOeVpeS4nOmjjuS/g+i/m+aIkemZouWLmOWvn+iuvuiuoeS6i+S4mui3qOi2iuWPkeWxlUvlgJ/igJzlho3pgKDlhbDlt57igJ3miJjnlaXkuJzpo47kv4Pov5vmiJHpmaLli5jlr5/orr7orqHkuovkuJrot6jotorlj5HlsZVkAgI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zG+a1heaekOS8geS4mueahOiBjOW3peWfueiurRvmtYXmnpDkvIHkuJrnmoTogYzlt6Xln7norq1kAgM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0M+W3p+aKk+S8geS4muaWh+WMluW7uuiuvu+8jOaOqOi/m+aUv+W3peW3peS9nOW8gOWxlTPlt6fmipPkvIHkuJrmlofljJblu7rorr7vvIzmjqjov5vmlL/lt6Xlt6XkvZzlvIDlsZVkAgQ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1NuaWsOW9ouWKv+S4i+WBmuWlveS8geS4muWKnuWFrOWupOW3peS9nOeahOWHoOeCueaAneiAgzbmlrDlvaLlir/kuIvlgZrlpb3kvIHkuJrlip7lhazlrqTlt6XkvZznmoTlh6DngrnmgJ3ogINkAgU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2P+a1t+WkluayueawlOS4muWKoei3qOWbveS8geS4muKAnOWbm+mAmumBk+KAneS6uuaJjeaImOeVpeWIneaOoj/mtbflpJbmsrnmsJTkuJrliqHot6jlm73kvIHkuJrigJzlm5vpgJrpgZPigJ3kurrmiY3miJjnlaXliJ3mjqJkAgY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3LeWIm+W7uuS7peKAnOivmuS/oeKAneS4uuaguOW/g+eahOS8geS4muaWh+WMli3liJvlu7rku6XigJzor5rkv6HigJ3kuLrmoLjlv4PnmoTkvIHkuJrmlofljJZkAgc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4J+aOouaekOS8geS4muWFmuW7uuW3peS9nOeahOWIm+aWsOaWueazlSfmjqLmnpDkvIHkuJrlhZrlu7rlt6XkvZznmoTliJvmlrDmlrnms5VkAgg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M5LeeUqOeOsOS7o+S8geS4mueQhuW/teWIm+W7uuWtpuS5oOWei+iuvuiuoemZoi3nlKjnjrDku6PkvIHkuJrnkIblv7XliJvlu7rlrabkuaDlnovorr7orqHpmaJkAgk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wQ+S7peWIm+W7uueyvuelnuaWh+aYjuWNleS9jeS4uuWlkeacuiDlhajpnaLmjqjliqjkvIHkuJrlkozosJDlj5HlsZVD5Lul5Yib5bu657K+56We5paH5piO5Y2V5L2N5Li65aWR5py6IOWFqOmdouaOqOWKqOS8geS4muWSjOiwkOWPkeWxlWQCBQ9kFgRmDxUBDOazleWItuinhueCuWQCAQ8WAh8BAhQWKGY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xFeS/nemanOS6uuadg+eahOWunueOsBXkv53pmpzkurrmnYPnmoTlrp7njrBkAgE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yM+iuuuS4reWwj+iCoeS4nOadg+ebiuS/neaKpOS4reazleW+i+iwiOWIpOeahOS9nOeUqDPorrrkuK3lsI/ogqHkuJzmnYPnm4rkv53miqTkuK3ms5XlvovosIjliKTnmoTkvZznlKhkAgI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zMOS7juWAuuS4jui0o+S7u+inkuW6pueci+WAuueahOebuOWvueaAp+eahOeqgeegtDDku47lgLrkuI7otKPku7vop5LluqbnnIvlgLrnmoTnm7jlr7nmgKfnmoTnqoHnoLRkAgM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0M+WcqOe6v+S6pOaYk+S4rea2iOi0ueiAheadg+ebiuS/neaKpOeahOWPuOazleaVkea1jjPlnKjnur/kuqTmmJPkuK3mtojotLnogIXmnYPnm4rkv53miqTnmoTlj7jms5XmlZHmtY5kAgQ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1LeiuuuS5puS/oeS4iueahOiRl+S9nOadg+OAgeeJqeadg+S4jumakOengeadgy3orrrkuabkv6HkuIrnmoTokZfkvZzmnYPjgIHnianmnYPkuI7pmpDnp4HmnYNkAgU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2MOWNl+S6rOWbveawkeaXtuacn+aWh+WumOiAg+ivleazleW+i+WItuW6pui/sOivhDDljZfkuqzlm73msJHml7bmnJ/mloflrpjogIPor5Xms5XlvovliLbluqbov7Dor4RkAgY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3Kua1heaekOaIkeWbveajgOWvn+acuuWFs+aSpOWbnui1t+ivieWItuW6pirmtYXmnpDmiJHlm73mo4Dlr5/mnLrlhbPmkqTlm57otbfor4nliLbluqZkAgc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4GOa1heiuuuacquaIkOW5tOS6uueKr+e9qhjmtYXorrrmnKrmiJDlubTkurrniq/nvapkAgg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Q5Nua1heiwiOWPkeeUteS8geS4mumihOmYsuiBjOWKoeeKr+e9queahOaAneiAg+S4juWvueetljbmtYXosIjlj5HnlLXkvIHkuJrpooTpmLLogYzliqHniq/nvarnmoTmgJ3ogIPkuI7lr7nnrZZkAgk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UwIea1heaekOazleW+i+WOn+WImeeahOmAgueUqOadoeS7tiHmtYXmnpDms5Xlvovljp/liJnnmoTpgILnlKjmnaHku7ZkAgoPZBYCZg8VBAAMeGRmZDIwMTMxMTUxKuWQjOaAp+aBi+S5i+WpmuWnu+WutuW6readg+ebiuS/neaKpOeglOeptirlkIzmgKfmgYvkuYvlqZrlp7vlrrbluq3mnYPnm4rkv53miqTnoJTnqbZkAgsPZBYCZg8辉擞蒙缁岜U洗胧├唇杏行У氐鹘凇8莨示椋比司DP达到1000美元左右时,城乡居民收入比例应为1.7:1左右,而中国为3.24:1。目前中国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资金比例为24:1,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如果考虑城乡社会保障差异等因素,则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约为6:1。这种差距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民权益的保护和全社会的稳定。
(四)建立农保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中国有9亿农民,满足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的重点难点在于建立健全农保制度。农保制度不仅是重要的利益平衡机制,而且也是市场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还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安全体系。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项制度,这项制度因保障人数最广、保障时间最长、所需资金最多、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最大,而被市场经济国家高度重视。因此,建立农保制度,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制度保证。
二、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已经走进一段艰难的历程,目前依然面临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首先,有关方面的认识不尽一致。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开展了十多年,但至今还在有没有必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上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农民有土地,养老靠儿女,政府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责任为农民建立养老保险;也有人认为目前城市还保不过来,农村更没有能力去搞这个制度。即便是主张在农村有必要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人,也在“目前能不能搞”和“怎样搞好”这项制度上意见不能统一。
其次,必要的配套政策和扶持措施难以落实。作为一项涉及人口最多、保障时间最长、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的社会保险制度,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民政部1992年制定下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已经试行了十多年,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政策法规层次。
再次,基金安全增值难度大。在基金运行机制上,由于过去一段时间,中国金融资本市场不够规范,适应个人账户储蓄积累的模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仍然是用管理统筹资金的方式管理个人账户的资金,不仅面临巨大的保值增值压力,还面临较大的风险。
还有,目前的管理体制不顺。虽然1998年农村养老保险这部分职能转移到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但是省、地、县、乡,还有相当多还没有转过来。特别是基层,劳动保障部门在多数乡镇没有推广。而农村养老保险的服务主要靠乡镇村组去做工作。在农村目前形成了“三驾马车、五龙治水”的现象: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养老保险,卫生部门负责合作医疗,民政部门负责经济、低保和优抚,还有计划生育部门负责计生对象的奖励扶持,扶贫部门也负责农村扶贫开发等。
参考文献:
[1]张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调研世界,2003,(4).
作为面向最广大范围民众直接实施具体治理的公共权力组织,县域政府治理能力直接影响广大民众生活质量、社会发展水平和政治统治合法性,同时现代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也对县域政府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县域政府还普遍存在不足。因此,在现阶段县域政府治理能力与中央政府和社会民众明确建设服务型政府,实施有效治理服务广大民众的治理诉求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背景下,促进国家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县域政府治理能力现状分析
在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明确提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以及推进大部制改革,县域政府治理能力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治理水平整体发展加速
随着改革不断地深化,特别是在以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有效地提升了县域政府的治理水平。从治理理念来看,县域政府历经了从“政治控制型”的管制理念到“经济主导型”的经济导向,再到“管理服务型”的治理价值观。县域政府在维护辖区稳定、发展地方经济同时也突显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来实现辖区良好治理的理念,将单一的提升经济总量增长取向变革为服务社会和民众的治理发展导向。
(2)治理资源汲取程度深化
伴随着政府治理水平的快速发展,县域政府汲取资源用于治理领域的总量处于增加趋势。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加大对社会治理资源的投入,使得县域政府汲取资源的潜能不断增加。另外国家取消农业税,加大对居民生活消费补贴力度以及提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都使得民众生活资源更为充裕,公民社会发展加快,加上互联网技术发展构建的社会资源共享网络,增加了县域政府从社会渠道获取治理资源的能力和空间,因此汲取渠道和汲取总量的双重拓展促进治理资源汲取能力的强化。
(3)资源配置使用力度加大
治理理念的发展和汲取资源能力的强化形成治理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优化的前提条件,实际上县域政府在上级政府重视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实际问题解决的政策意图下,加大了将资源配置并投入使用于治理领域的力度,反映在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力度加大。
(4)县域治理存在结构缺陷
近年来县域政府治理虽然呈现加快发展趋势,但是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现代化进程不完善以及历史发展的部分路径依赖,使得县域政府治理存在结构缺陷,表现在治理产品和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生活实际需求;治理水平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治理行为存在低效率等方面。
二、加强县域政府治理能力建设对策
(1)强化县域现代治理理念
在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政策理念下,地方政府必须强化现代地方治理理念,树立政府应该通过为辖区民众提供良好公共服务和优质公共产品从而实现地方良好治理的意识。首先县域政府要明确自身不仅仅作为上级政府的执行机构,更是县域治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要改变权力本位和治理中将手段取代目标的错误认识,形成县域群众需求导向的服务意识;其次在行政行为中,树立依法行政和权责一致的观念,从而增加民众满意度,提升治理效果,落实岗位责任制;在治理方式上,改变管控命令的纵向权力传递思维模式,减少强制干预行为,建立购买、协商谈判与合作的横向交流互动权力运作理念,在多元治理主体协同作用的认识加大柔性治理工具使用力度。
(2)优化县域政府治理职能
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县域政府职能,实现县域政府治理职能的完善。首先明确县域政府在县域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合理划分治理事务范围和授予相应的治理权,将县域治理作为县域政府职能的核心,弱化过于追求地方经济总量提升的经济职能导向,强化通过良好治理实现辖区社会整体均衡发展的社会服务职能,凸显社会治理服务职能核心地位。其次从立法层面依法合理设置县域政府社会治理范围,一方面对于在县域治理中失职渎职或者不作为的政府追究法律责任,强化县域治理法治意识和责任;另一方面对于设立的县域政府治理职能要依法提供稳定的财政保障。
(3)构建资源汲取多元渠道
县域政府要依据辖区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强化资源汲取能力,在市场经济层面,减少对直接经营活动的资源投入,通过规范市场环境和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资源集聚总量,在招商引资中通过整体市场环境吸引适合地方特色的企业投资,规范并且通过合同外包、支付购买或者系统激励制度建设吸引企业参与对公益事业的投资,在企业增收的同时也推动地方公益事业的发展。同时在治理过程中,公民社会的有效参与还能积累提升社会资本,减少政府治理难度,实现社会治理的整体改善。
(4)规范治理资源配置使用
为实现县域政府对辖区的有效治理,必须规范资源在治理领域的配置和使用,促进县域政府体制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改变县域政府粗线条的大包大揽模式,将工作重心转入具体的科学、教育、卫生医疗、社会福利等民众服务方面,形成治理机构集中、运转高效的县域小政府。在配置资源时,要公开透明资源分配原则、程序、措施和相关责任人,依据法律规定优先保证资源投入于公共利益领域,在这个原则下合理兼顾政府组织自身利益,形成重点突出、均匀连续的资源配置格局,避免资源配置的碎片化和部门利益化。
县域政府治理能力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县域政府治理能力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资源开发企业负外部性与制度需求
环境治理往往体现在对企业污染、排放的控制和处罚上,尤其侧重在通过各种手段对污染“事中”和“事后”所带来的负外部性进行治理。在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中,因从事开发企业的“国有”属性,其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往往难以如实反应在市场价格中,这也是资源开发企业缺乏经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如何运用现有政策手段对资源开发企业负外部性进行有效治理,便格外引人关注。
资源开发的产出既包括产出量和初级加工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也包括拉动地方就业以及地方相关产业发展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但是,矿产资源开采会造成尾矿堆积、矿井废弃、资源枯竭,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污染成本发生在市场交易之外,没有被纳入经济决策中,便会造成社会损失,即资源开发存在负外部性(如图1所示)。
由于供给代表生产的边际成本,需求代表消费的边际收益,而两者都以内部决策为基础,因此在资源开发市场上,可以将供给函数定义为边际私人成本(MPC),将需求函数定义为边际私人收益(MPB)。假设边际外部成本(MEC)的函数为MEC=kQ“庇古税”,即斜率为k时,该产业污染的边际外部成本(MEC)是其产出的k倍(通常,k<1)。因此,考虑到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在其边际私人成本(MPC)上增加边际外部成本(MEC)来导出边际社会成本(MSC)函数,即:MSC=MPC+MEC。
MSC曲线由MPC和MEC垂直加总得到,MSC和MSB的交点决定了效率均衡水平下的Pe和Qe。在不进行任何治理的情况下,资源开发企业的负外部性应为图1中点状阴影部分和灰色阴影部分之和,但因点状阴影部分所产生的社会损失已由企业负担,因此真正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为灰色阴影部分。为了达到资源配置的效率均衡,均衡点必须由E0转移到Ee,而这个转移过程,承担资源开发功能的国有企业不会主动进行站。
为了能够在整个社会实现公平的环境管理,应将对资源开发中的外部性补偿落实到制度建设上,通过由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工具设计来避免社会福利被这类国有企业所侵吞,同时减少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一般来说,治理环境的负外部性通常有强制性命令控制、可交易许可权和征收庇古税等三种政策工具,但因资源型产业在区域经济的独特地位和其开发企业的国有属性,导致某些常用的治理工具未必有效。
二.治理负外部性的政策工具解析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会针对环境破坏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与治理模式,某些以政府计划、指令、管理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国家和地区往往采用一些强制性手段,通过技术规制或设定排污标准来弥补市场失灵。如在捕鱼、狩猎等领域,一般采取强制性的技术限制,禁止通过炸药或氰化物来进行生物资源的获取,也往往禁止使用照明或声波仪器来吸引鱼群和兽群(思德纳,2005)。而在核工业、重化工业领域,政府也会通过制定某种水平的污染排放标准,若超过这一污染水平,企业就要面临经济或刑事处罚。
但对于资源开发企业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奏效:首先,对于规模不同的资源开发区域显然不能通过统一的污染标准或开采标准来约束,而若进行差异性标准设定,则政策制定者无法具体而准确地了解企业每项运营的污染水平和社会成本,并为其分别制定污染标准;其次,政府制定政策所依据的大量经济指标和数据需要经过数年统计才能完成,这种政策时滞使政府确定的治理目标往往偏离帕累托标准;最后,指令性控制只规定各个资源开发企业的最大开采水平“庇古税”,而没有将这种外部成本内部化,使这些国有产业成为制度的被动遵守者,其带来的约束效应也远高于激励效应。因此,从长期来看,对于资源开发企业而言,政府指令性控制的控制成本较高,灵活性不够,激励作用有限,并不是弥补市场失灵、治理负外部性的持续有效的方法。
另一种常用的治理方法是侧重于通过市场来解决环境问题,具体方法是明晰产权(Ronald Coase,1988)和建立可交易的许可证市场(John Dales,1968)。近年来,该方法在各国应用广泛,John Dales最早建议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建立能够出售水体“污染权”的机构,由地方政府根据企业的污染需求和成本状况决定污染权的分配。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环保局也逐渐开始推行排污量交易计划并逐渐在企业中付诸实施。除此之外,智利对圣地亚哥工业点源中的特殊污染物质、荷兰对氮氧化物的排放、英国对碳排放等均先后运用可交易许可权进行负外部性治理。
通过建立交易许可证制度,政府对某个地区定出排污或消耗自然资源的最大限量,然后将污染权限以许可证的形式赋予企业或个人,同时允许相互之间进行交易,让市场决定其价格。在交易之前,企业或个人会对治污投入进行核算,使排污减少。在此基础之上,企业或个人可以将富余的“污染权”以高出治理投入的价格进行交易,从而获取经济效益,并起到激励生产者控制污染的作用。其治理的机制如图2所示。
在初始状态下,均衡点为E1,在此处边际社会成本(MSC)大于边际私人成本(MPC),此时的负外部性会导致社会净福利的损失(即图中黑色部分面积)。若政府设定一个排放标准,使得边际私人成本与许可证价格之和(MPC+Pt)、边际社会成本、边际收益三条曲线交于E2点。在E2点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社会处于最优状态。在该点,因资源开发而产生的负外部性为图中点状阴影部分加上黑色阴影部分,但企业所支付的成本为图中点状部分,因此可交易许可证制度并没有完全使负外部性内部化。
尽管许可证交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治理负外部性,但对治理我国资源开发企业却未必见效。首先,产权无法真正清晰界定,尤其是矿产、油田等资源开发污染的主要对象是海洋、土地、大气等“庇古税”,而没有任何企业或个人有权利去分配这些公有资源,当然也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去保护它。其次,与一般加工型企业不同,资源开发企业大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所开发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在短期内往往呈刚性,致使许可证对某些亟需通过资源开发而获得发展的地区,约束效果并不明显。以许可证交易为主的外部性治理模式更适合应用于一般的排污型企业(如化工厂、冶炼厂等)或者是常见的污染源(如废水排放、碳排放等)。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征收庇古税。庇古认为,外部性导致社会资源不能达到最优配置,社会福利也就不能达到最大化,因此主张,针对负外部性对厂商征税或收费,使之降低产量,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庇古,2006)站。
运用庇古税对外部性治理,实质是治理成本的承担问题,通过税费的收取,限制这些企业的产出,并将征收的税费应用于环境治理与生态补偿,其治理机制如图3所示。
在政府征税之前,企业均衡点为E1。征税之后,企业均衡点由E1变为E2。图中AE1E2所组成的三角形为在E1均衡点处所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此时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收益,社会没有达到最优状态),在E2点处,企业生产所产生的负外部性为图中点状部分,而企业由于产生负外部性而支付的成本为图中黑色部分加上点状部分(大于点状阴影部分),因此如果庇古税征收得当,则可以将企业产生的负外部性完全内部化。
庇古手段存在两个显著问题,一是政府获取企业外部性的信息成本问题,二是由征税而引起的抑制产出问题。由于资源开发企业本身的特殊性,使得政府在测定和了解这类国企的外部性时,所需的信息成本要远低于一般私人企业,由此在国企设定并征收庇古税时引起的交易成本较低。但另一方面,资源开发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独特地位和营运方式,使得在其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如果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所有资源开发企业征收庇古税,那么对于小型的矿山、油田而言“庇古税”,由征税而带来的抑制效应会使企业减少开采量甚至退出资源开发市场,这无疑不利于保护地方经济。
三.资源开发负外部性治理的制度设计
综上所述,由于资源开发型产业在资源占用、运营模式、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独特原因,包括污染标准(指令性控制)、可交易许可证和庇古税在内的几种治理外部性的方法应用起来各有利弊。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星罗棋布,为了能够有效地对因资源开发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和补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那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负外部性成本较高的小型国有资源型企业(如那些功能单一、规模较小的稀有矿产资源或小型气田)因征收庇古税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我们设想,可以对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治理机制进行设计,综合运用指令性控制与庇古税(图4)。对污染水平在污染标准之下的资源开发企业,考虑到区域发展因素而免征庇古税,通过国家补贴或征收资源权利金的方式尽量对资源开发进行补偿,而对污染水平在污染标准之上的企业,则依据其外部性成本征收庇古税,使开发企业自行把污染量减小到污染控制成本等于不控制污染所缴纳的排污税的水平,激励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资源开发。
庇古税结合排污标准的外部性内部化手段如图4所示:市场的均衡点从E1移到E2点。在E2点,社会的福利水平达到最优。设定一个排污标准E(这个标准使得图中AME2部分的面积与MBC部分的面积相等),资源开发企业污染水平在这个标准之下不征收庇古税,而超过这个标准则开始征税。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开发型企业所缴纳的庇古税税额(ACDE2部分面积)刚好与由于其负外部性而造成的城市福利损失(BDE2面积)相等,从而使整个城市(社会)的福利水平实现帕累托标准,同时也有利于区域经济和资源型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平狄克、鲁宾菲尔德.微观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第561-572页。
[2]布鲁斯·米切尔.资源与环境管理[M].商务印书馆,2005,第534-553页。
[3]托马斯·思德纳.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M].上海三联书店,2006,第107-142页。
[4]John Dales.Land, Water and Ownership[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8, (1):791-804.
[5]Ronald 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60, (3):1-44.
一.资源开发企业负外部性与制度需求
环境治理往往体现在对企业污染、排放的控制和处罚上,尤其侧重在通过各种手段对污染“事中”和“事后”所带来的负外部性进行治理。在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中,因从事开发企业的“国有”属性,其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往往难以如实反应在市场价格中,这也是资源开发企业缺乏经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如何运用现有政策手段对资源开发企业负外部性进行有效治理,便格外引人关注。
资源开发的产出既包括产出量和初级加工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也包括拉动地方就业以及地方相关产业发展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但是,矿产资源开采会造成尾矿堆积、矿井废弃、资源枯竭,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污染成本发生在市场交易之外,没有被纳入经济决策中,便会造成社会损失,即资源开发存在负外部性(如图1所示)。
由于供给代表生产的边际成本,需求代表消费的边际收益,而两者都以内部决策为基础,因此在资源开发市场上,可以将供给函数定义为边际私人成本(MPC),将需求函数定义为边际私人收益(MPB)。假设边际外部成本(MEC)的函数为MEC=kQ“庇古税”,即斜率为k时,该产业污染的边际外部成本(MEC)是其产出的k倍(通常,k
MSC曲线由MPC和MEC垂直加总得到,MSC和MSB的交点决定了效率均衡水平下的Pe和Qe。在不进行任何治理的情况下,资源开发企业的负外部性应为图1中点状阴影部分和灰色阴影部分之和,但因点状阴影部分所产生的社会损失已由企业负担,因此真正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为灰色阴影部分。为了达到资源配置的效率均衡,均衡点必须由E0转移到Ee,而这个转移过程,承担资源开发功能的国有企业不会主动进行站。
为了能够在整个社会实现公平的环境管理,应将对资源开发中的外部性补偿落实到制度建设上,通过由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工具设计来避免社会福利被这类国有企业所侵吞,同时减少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一般来说,治理环境的负外部性通常有强制性命令控制、可交易许可权和征收庇古税等三种政策工具,但因资源型产业在区域经济的独特地位和其开发企业的国有属性,导致某些常用的治理工具未必有效。
二.治理负外部性的政策工具解析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会针对环境破坏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与治理模式,某些以政府计划、指令、管理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国家和地区往往采用一些强制性手段,通过技术规制或设定排污标准来弥补市场失灵。如在捕鱼、狩猎等领域,一般采取强制性的技术限制,禁止通过炸药或氰化物来进行生物资源的获取,也往往禁止使用照明或声波仪器来吸引鱼群和兽群(思德纳,2005)。而在核工业、重化工业领域,政府也会通过制定某种水平的污染排放标准,若超过这一污染水平,企业就要面临经济或刑事处罚。
但对于资源开发企业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奏效:首先,对于规模不同的资源开发区域显然不能通过统一的污染标准或开采标准来约束,而若进行差异性标准设定,则政策制定者无法具体而准确地了解企业每项运营的污染水平和社会成本,并为其分别制定污染标准;其次,政府制定政策所依据的大量经济指标和数据需要经过数年统计才能完成,这种政策时滞使政府确定的治理目标往往偏离帕累托标准;最后,指令性控制只规定各个资源开发企业的最大开采水平“庇古税”,而没有将这种外部成本内部化,使这些国有产业成为制度的被动遵守者,其带来的约束效应也远高于激励效应。因此,从长期来看,对于资源开发企业而言,政府指令性控制的控制成本较高,灵活性不够,激励作用有限,并不是弥补市场失灵、治理负外部性的持续有效的方法。
另一种常用的治理方法是侧重于通过市场来解决环境问题,具体方法是明晰产权(Ronald Coase,1988)和建立可交易的许可证市场(John Dales,1968)。近年来,该方法在各国应用广泛,John Dales最早建议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建立能够出售水体“污染权”的机构,由地方政府根据企业的污染需求和成本状况决定污染权的分配。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环保局也逐渐开始推行排污量交易计划并逐渐在企业中付诸实施。除此之外,智利对圣地亚哥工业点源中的特殊污染物质、荷兰对氮氧化物的排放、英国对碳排放等均先后运用可交易许可权进行负外部性治理。
通过建立交易许可证制度,政府对某个地区定出排污或消耗自然资源的最大限量,然后将污染权限以许可证的形式赋予企业或个人,同时允许相互之间进行交易,让市场决定其价格。在交易之前,企业或个人会对治污投入进行核算,使排污减少。在此基础之上,企业或个人可以将富余的“污染权”以高出治理投入的价格进行交易,从而获取经济效益,并起到激励生产者控制污染的作用。其治理的机制如图2所示。
在初始状态下,均衡点为E1,在此处边际社会成本(MSC)大于边际私人成本(MPC),此时的负外部性会导致社会净福利的损失(即图中黑色部分面积)。若政府设定一个排放标准,使得边际私人成本与许可证价格之和(MPC+Pt)、边际社会成本、边际收益三条曲线交于E2点。在E2点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社会处于最优状态。在该点,因资源开发而产生的负外部性为图中点状阴影部分加上黑色阴影部分,但企业所支付的成本为图中点状部分,因此可交易许可证制度并没有完全使负外部性内部化。
尽管许可证交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治理负外部性,但对治理我国资源开发企业却未必见效。首先,产权无法真正清晰界定,尤其是矿产、油田等资源开发污染的主要对象是海洋、土地、大气等“庇古税”,而没有任何企业或个人有权利去分配这些公有资源,当然也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去保护它。其次,与一般加工型企业不同,资源开发企业大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所开发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在短期内往往呈刚性,致使许可证对某些亟需通过资源开发而获得发展的地区,约束效果并不明显。以许可证交易为主的外部性治理模式更适合应用于一般的排污型企业(如化工厂、冶炼厂等)或者是常见的污染源(如废水排放、碳排放等)。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征收庇古税。庇古认为,外部性导致社会资源不能达到最优配置,社会福利也就不能达到最大化,因此主张,针对负外部性对厂商征税或收费,使之降低产量,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庇古,2006)站。
运用庇古税对外部性治理,实质是治理成本的承担问题,通过税费的收取,限制这些企业的产出,并将征收的税费应用于环境治理与生态补偿,其治理机制如图3所示。
在政府征税之前,企业均衡点为E1。征税之后,企业均衡点由E1变为E2。图中AE1E2所组成的三角形为在E1均衡点处所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此时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收益,社会没有达到最优状态),在E2点处,企业生产所产生的负外部性为图中点状部分,而企业由于产生负外部性而支付的成本为图中黑色部分加上点状部分(大于点状阴影部分),因此如果庇古税征收得当,则可以将企业产生的负外部性完全内部化。
庇古手段存在两个显著问题,一是政府获取企业外部性的信息成本问题,二是由征税而引起的抑制产出问题。由于资源开发企业本身的特殊性,使得政府在测定和了解这类国企的外部性时,所需的信息成本要远低于一般私人企业,由此在国企设定并征收庇古税时引起的交易成本较低。但另一方面,资源开发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独特地位和营运方式,使得在其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如果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所有资源开发企业征收庇古税,那么对于小型的矿山、油田而言“庇古税”,由征税而带来的抑制效应会使企业减少开采量甚至退出资源开发市场,这无疑不利于保护地方经济。
三.资源开发负外部性治理的制度设计
综上所述,由于资源开发型产业在资源占用、运营模式、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独特原因,包括污染标准(指令性控制)、可交易许可证和庇古税在内的几种治理外部性的方法应用起来各有利弊。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星罗棋布,为了能够有效地对因资源开发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和补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那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负外部性成本较高的小型国有资源型企业(如那些功能单一、规模较小的稀有矿产资源或小型气田)因征收庇古税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我们设想,可以对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治理机制进行设计,综合运用指令性控制与庇古税(图4)。对污染水平在污染标准之下的资源开发企业,考虑到区域发展因素而免征庇古税,通过国家补贴或征收资源权利金的方式尽量对资源开发进行补偿,而对污染水平在污染标准之上的企业,则依据其外部性成本征收庇古税,使开发企业自行把污染量减小到污染控制成本等于不控制污染所缴纳的排污税的水平,激励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资源开发。
庇古税结合排污标准的外部性内部化手段如图4所示:市场的均衡点从E1移到E2点。在E2点,社会的福利水平达到最优。设定一个排污标准E(这个标准使得图中AME2部分的面积与MBC部分的面积相等),资源开发企业污染水平在这个标准之下不征收庇古税,而超过这个标准则开始征税。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开发型企业所缴纳的庇古税税额(ACDE2部分面积)刚好与由于其负外部性而造成的城市福利损失(BDE2面积)相等,从而使整个城市(社会)的福利水平实现帕累托标准,同时也有利于区域经济和资源型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平狄克、鲁宾菲尔德.微观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第561-572页。
[2]布鲁斯·米切尔.资源与环境管理[M].商务印书馆,2005,第534-553页。
[3]托马斯·思德纳.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M].上海三联书店,2006,第107-142页。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3-0039-04
进入21世纪以来,河北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河北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达到12,794.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161.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22.7亿元。其中,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279.7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801个,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2.5%;实现销售收入15,986.0亿元,占66.3%。[1]但是,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县域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同时出现。根据2009年石家庄市环保系统对全市24个县(市)区环境状况摸底检查情况来看,石家庄市县域“面源污染”严重、违法建设项目多、环境影响评价率低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2] 由于县域企业布局分散,县域污染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理,易产生环境影响累积效应,最终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根据县域企业环境污染特征设计县域企业污染治理模式,探索县域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思路,对实现县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省县域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模式设计基础:污染特征
1. 污染物排放类型与地区分布
河北省县域经济多数属于资源型经济,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小水泥、小矿山、小造纸、皮革业等使大气环境和水环境遭到严重污染,主要污染物SO2和COD排放问题严重。2005年~2007年,河北省各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变动状况与地区分布见图1和图2。
从图1来看,2005年~2007年,河北省县域SO2和COD排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2007年县域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在于以下原因:(1)2006年开始,河北省政府完善目标考核方式,由省政府与各市政府分别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结果由省政府进行通报,并纳入对各市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评价体系,评先创优活动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2)2006年,河北省首次启用“区域限批”,暂停审批4个县(市)和两个开发区新增污水排放量建设项目。这说明行政管理仍然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从图2来看,2005年~2007年县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排序(升序)依次为秦皇岛、张家口、沧州、衡水、廊坊、承德、邢台、保定、邯郸、唐山、石家庄,按照各市拥有的县域数量求平均值,县域污染物排放平均量排序(升序)依次为沧州、张家口、保定、邢台、衡水、邯郸、秦皇岛、廊坊、承德、石家庄、唐山。2007年,河北省经济实力排名前30位的县域中,石家庄和唐山各占8个,廊坊为5个,保定为3个,沧州为2个,邯郸、邢台、衡水、秦皇岛各占1个。县域污染物排放量主要由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减排措施三方面因素决定。一般而言,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偏重、减排工作开展相对滞后的县域,污染物排放量越大。以上排名表明,经济总量是影响县域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状况和环境管理力度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县域企业环境污染治理需考虑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2. 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行业分布
以河北省“双三十”节能减排工程的部分重点县域为例,SO2和COD排放主要来自于以下行业,见表1。
从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分布来看,包括安平丝网、蠡县皮革、清河羊绒、枣强皮草、河间电缆、灵寿石材、卢龙粉条、香河家具、正定板材、辛集皮革在内的产业集群也是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行业。[3]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县域发展的重点任务。
3. 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关键区域
(1)县城内的工业园区。位于县城的企业一般都集中在工业园区内,由于园区环境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产业准入标准不明确,配套环保设施建设不足,所以工业园区是河北省县域污染物排放的重点区域。例如,河北省减排重点区域包括武安市曹公泉工业园区、崇义精密铸造园区和长远农产品深加工园区,高阳县高档纺织印染园区、于堤重点项目集中区、毯业集中区和三利工业区,肃宁县尚村皮毛工业园区和肃宁工业区,鹿泉市鹿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鹿泉物流产业园区,藁城市大同板材区、四公板材区、藁城新区和藁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2)重点镇工业集中区。重点镇工业集中区集中了相当一部分小企业,由于环境保护意识和治污技术的制约,以及各乡镇普遍缺乏污染治理设施,乡镇工业集中区易成为“污染集中区”。例如,武安市武安镇、磁山镇和团城乡等工业集中区,高阳县城东西郊区,肃宁县尚村镇、城关镇,鹿泉市上庄镇,藁城市岗上镇、南董镇等工业集中区。
(3)沿河沿路工业集中区。受水资源和交通运输因素影响,很多县域企业呈沿河沿路布局模式,使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更易受到污染威胁。例如,河北省县域易受污染的区域包括武安市南河生态工业走廊、武安镇主要钢铁企业街区,高阳县城东西两翼公路两侧工业区,肃宁县尚村镇主要工业街区,鹿泉市石津渠两岸工业分布带、鹿石公路沿线等工业集中区,藁城市铁路沿线工业集中区,等等。
(4)星罗棋布的分散污染区。部分县域工业采取分散式、乡土化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工业污水、废气和废料直接排放,造成环境分散污染。由于县域环境监管力量薄弱,一些设备简单,隐蔽性强的化工、印染、制革等重污染产业采取一家一户的作坊式生产方式,形成了分散污染区。
4. 县域污染治理存在的困难
(1)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不高。河北省县域企业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对资源依赖性强,采用小规模、大群体的分散经营模式,与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由于大多数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生产方式粗放,产业链条短,产品质量档次低,设备、工艺、技术水平落后,先进织造设备占所有设备的比重低,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治理困难。随着产业发展宏观调控和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传统产业的发展会受到限制,需向新兴低能耗、低污染、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2)产业布局分散,技术落后,废水废气治理困难。河北省县域企业中,小型、家庭作坊式企业占大多数,在布局上具有盲目性和随机性。由于分布较广,难以实现污染物集中处理。同时,这些企业缺乏治理废水废气的资金和技术,节能减排能力有限。
(3)企业污染治理力度不够,治污投入不足。大部分企业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仍以末端治理为主,一些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建成后,由于不愿承担较高的运行费用,从而影响治污设施正常运转。环保治理资金实际投入较少;老企业污染治理设备落后,新、改、扩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资金。
(4)基础工作薄弱。河北省部分县域企业(尤其是小企业)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能耗和污物减排统计制度不完善,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差,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建立,不能适应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
二、河北省县域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从河北省县域企业环境污染特征来看,设计污染治理模式需考虑如下因素:
1. 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监管力度
我国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尚未健全,尤其是在县域,由于环境管理力量薄弱和迫切的致富心理,环境保护方面的经济手段更是难以发挥作用,引入行政手段、加大执法力度是县域环境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调控县域企业破坏环境行为的次优选择。
2. 产业结构与污染治理技术水平
河北省相当一部分县域特色产业属于高污染行业,所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层次是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的有效选择。要改变“偏重”的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第三产业等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并调整投资结构,将新增资金投向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由于制约县域企业环境改善的因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仍将存在,要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清洁生产工艺和分散治理污染的技术,支持县域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改造,改末端治理为源头治理。
3. 企业布局
县城内的工业园区、重点镇工业集中区、沿河沿路工业集中区的企业布局比较集中,有利于污染集中治理。但是,分散于农村的企业布局使县域企业难以享受到水、电、路、信息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经营成本高,不利于市场竞争,而且易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4]因此,设计县域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模式时,优化县域企业布局是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4. 环保投入
县域一般中小企业居多,以末端治理为主的“谁污染、谁治理”模式存在严重的规模不经济,企业污染治理的成木相对较高,而中小企业自身财力不足,贷款授信程度低,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所需建设资金困难、代价大。
三、河北省县域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模式设计
1. 总体设计
由于县域环境污染的诸多不同于城市的特征,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存在技术、经济障碍,包括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资金限制、设备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设备高折旧率限制。根据影响河北省县域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因素,以变量G反映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监管力度;变量S代表产业结构;变量T反映污染治理技术水平;变量D反映企业布局;变量F反映环保投入状况,以上五种因素的组合方式可归纳总结为三种县域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模式。
(1)G+S+F模式:即“环境管理+结构优化+环保投入”模式,通过强化环境管理、加大污染治理投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要在强化环境管理方面,要健全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完善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强化治污设施检查,要求企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建立排污费征收体系,对县域企业的行为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5]
(2)D+T+F模式:即“进园集中+技术进步+环保投入”模式,将分散的污染企业集中到特色工业园区,推行有效的筹资机制,在集中治理污染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在加大环保投入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县域环境保护的投入机制,坚持城乡公平原则,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多渠道投资机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县域环境保护。[6]
(3)S+D+T模式:即“结构优化+工业园区+技术进步”模式,首先建立工业园区,尤其是促进乡镇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从而对园区内的工业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园区内的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企业与周边污染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实现废弃物排放最小化。结合农村地区居住分散和小城镇相对集中的特点,开发适宜的、较低成本的污染治理技术。[7]
2. 县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
县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包括:
(1)虚拟生态工业园区。鉴于土地资源短缺、前期资金投入以及企业搬迁成本的限制,可考虑在县域建立虚拟生态工业园区。虚拟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和数据库,按照产品、设备、生产技术与节能技术、废弃物处理等分类建立细分专业网络,从而在计算机上建立成员企业之间的物料或能量联系。所建立的细分专业网络包括供需信息交流、生产信息交流、废弃物及回收利用交流、新设备与新工艺交流,形成纵横交错的信息和技术交流网络。由于虚拟生态工业园节约了建园所需的土地及设备购置费用,并且避免进行大量的工厂迁址工作,在运作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其操作上的难点是需要事先实施县域经济信息化工程,建立县域特色产业计算机模型和数据库,企业需要承担较高的运输费用。[8]
(2)现有工业园区改造。现有工业园区包括县城内已经建成的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聚集区。通过在现有工业园区内增加公共设施,例如引进生物燃料发电设备,向园内企业提供电力;建设废弃物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废弃物。对现已存在的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成员企业之间在区域内实现废弃物能量交换。生态工业园区内成员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能源节约和废弃物减量排放。
3. 产业结构调整模式
河北省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由低档次、一般化产品向高档次、名牌、高科技含量产品为主导进行调整,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由原材料及初加工型产业结构向深加工、高附加值为主导进行调整,以提高县域企业经济效益,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由高耗能、重污染产品和工艺向节能型产品和清洁型生产工艺方向进行调整;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密集与知识技术密集相结合型产业进行调整,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由小型分散向规模效益为主导进行调整。在具体模式选择上,以科技进步支撑产业结构调整,以技术进步为先导、以绿色产业为主体、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打造以区域特色产业为战略支撑产业,以低污染工业、现代农业为基础产业,积极培育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后续支柱产业,形成主次分明、梯级推进的现代产业体系。
4. 环保基础设施融资与运营模式
河北省各县域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政府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有限,缺乏向社会资本开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条件,吸纳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的参与是不现实的。[9]因此,大多数县域适宜采用国有独资公司经营模式,由中央政府、上级政府进行投资,现行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引入社会资金参与。与政府直接参与管理的传统管理方式不同,国有独资公司经营模式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实行政企分开。国有独资公司经营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管网建设中的重复投资,易于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经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垄断经营和政企不分。
[参考文献]
[1] 张祝钦,郭敏英.河北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EB/OL]. finance.省略/2010-08/05/content_381220.htm,2010-08-05.
[2] 石家庄广电网.下大力气解决县域经济污染问题[EB/OL] .省略/reusable/News.aspx?id=278532,2009-05-30.
[3] 贾利娜.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分析及深化发展[J].时代经贸,2008(1):25-26.
[4] 侯伟丽.论农村工业化与环境质量[J].经济评论,2004(4):85-89.
[5] 刘源远,孙玉涛,刘凤朝.中国工业化条件下环境治理模式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195-200.
[6] 苏 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N].经济参考报,2006-01-16.
[7] 刘恩财,等.循环经济模式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农业经济,2009(1):69-71.
[8]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处.循环经济与我省石化行业发展对策[EB/OL].hbstd.省略/html/2010_5_4_3_24_51_729.
htm,2007-11-15.
[9] 苏廷良.乡镇工业发展中的污染治理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Designation of Enterprise’s Pollution Control Mode among Counties of Hebei
Yu Zhenying, Yu Haiyan
精准治理,是目前国家针对小镇建设所提出的一项新的治理模式,要求在明确治理目标的基础上,借助群众的力量对治理过程进行监督与评估,以充分体现小镇特色,提高国内小镇发展水平。
1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构建原则
精准治理视角下特色小镇的构建,应坚持多元化、网络化、本土化以及精细化的原则:(1)统一化原则:传统的小镇建设,通常以政府为主导来完成,群众无法参与其中,因此小镇的构建结果,也往往达不到群众的要求。精准治理视角下特色小镇的构建,应本着统一化的原则来实现,应使群众、政府以及相关技术人员,能够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提高小镇的建设水平。(2)网络化原则:在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群参与小镇建设的途径不断增加,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网络化原则,使群众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政府,确保小镇建设结果,能够与群众要求更加符合,提高小镇建设的科学性。(3)本土化原则:不同城市的不同小镇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小镇建设应在应用精准治理模式的前提下,坚持本土化原则,构建特色小镇,使小镇的特色得到充分体现,使其文化得到弘扬。(4)精细化原则:应在确定治理目标的基础上,将各个目标详细体现。例如:针对改善小镇环境质量的治理目标,应细化为提高小镇街道清洁度、优化小镇给排水系统、治理小镇河流污染等。坚持精细化原则对小镇加以治理,构建特色小镇,是确保治理效果能够达到最好的关键。
2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
2.1招商引资
小镇一般处于城乡结合部以及新城新区位置,与城市相比,小镇劳动力更加低廉,环境相对更好,但缺陷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考虑上述问题,应将特色小镇的创建目标,确定为“发挥小镇优势,吸引城市创业型以及小型企业,解决小镇居民就业,提高小镇经济发展水平”。应通过对互联网的应用,招商消息,以小镇优势――劳动力低廉,吸引小型以及创业型企业进入到小镇中,满足小镇居民的就业需求,同时,提高小镇的发展活力,增加GDP,提高小镇经济实力。
2.2本土化建设
小镇在土地、资源以及人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招商引资能够为小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保证,但很难体现小镇的特色。对此,小镇应充分分析自身的资源以及气候等方面的特点,使“特色小镇”得以构建。例如,可以将在农业果树栽培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的小镇的治理以及创建目标,确定为“构建农业小镇”。首先,政府应通过网络收集人民意见,确保能够了解小镇每一个区域人民种植果树的种类,确定果实成熟的季节以及大致产量。其次,政府应向小镇居民宣传构建农业小镇的重要性以及优势,吸引果农投资。最后,在投资者的监督下,由政府组织构建“农业产业园”,将各种类型的果树,种植在产业园中,产业园对外开放,吸引城市人民来到产业园中体验果实采摘等小镇居民的生活。提高小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小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一条现代化的道路,同时使小镇的特色得以体现。
2.3多元化发展
充分利用小镇特色是提高小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构建特色小镇最为直接的途径,但如长期依赖自身特色,必定会导致小镇的发展呈现单一性过强的局面。农业的发展对气候依赖过强,在气候对农业发展不利的年份,小镇的经济必将遭到重大打击。考虑上述问题,还应将小镇的治理以及创建目标确定为“提高小镇工业化水平,发展多元化经济”。政府应通过网络,统计当前小镇居民的数量以及待就业居民数量,以此为基础,在小镇内部发展工业,使工业企业能够有效消化小镇内部剩余劳动力,在解决小镇居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基础上,为小镇经济发展以及价值体现提供保证。需注意的是,工业企业的引进对小镇环境的影响较大,对此,镇政府应提高对环境治理问题的重视度,在引进工业企业的同时,对其资质进行严格考察,同时,借助人民的力量,对企业进行监督,在发现企业废水与废气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同时,对其进行严厉处理。
3特色小镇建设前景
在精准治理模式的要求下,目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已经初现成果,但受发展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特色小镇的创建,仍存在一定问题。在未来,应将相应问题的解决作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特色小镇创建水平。
3.1人才问题及解决方法
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各高校专业人才进入社会后,就业区域一般以北上广等大城市为主,人才不足的问题,在特色小镇的构建过程中显著存在。对此,政府应提出相应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加入到特色小镇的构建中,在工资水平以及其他方面提出福利政策,为特色小镇的构建提供人才支持,确保精准治理模式能够更好实现。
3.2居民消费理念问题及解决方法
与城市相比,小镇居民消费理念相对落后,消费力不高,货币流动量少,对小镇经济活跃程度的提升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对此,镇政府首先应通过降价策略吸引小镇居民购买各类产品,增强小镇内部消化能力,在逐渐改变居民消费理念的同时提升价格,逐渐提高小镇居民消费水平。此外,小镇外部消费力不足也会对特色小镇的构建以及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造成阻碍,政府应加强宣传及营销,使核心城市居民加深对小镇特色的了解,提高小镇的吸引力,将外部消费者更多的吸引到小镇中来,使小镇的特色广为人知,为特色小镇的构建提供保证。
3.3文化问题及解决方法
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面临四大困境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治理未能实现有效协同,原因有四。第一,环境的公共品属性导致地方参与治理的动力不同。环境是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品,在治理上很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导致各地实际的环境治理水平之和低于社会总的最优水平。与此同时,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来看,北京的环境治理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天津的产业结构正在转型,环境治理结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但是河北处于加速工业化发展阶段,需要治理的第二产业占比较大,受环境治理的影响也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河北相对北京、天津而言,治理环境污染的动力将大大降低。
第二,地方利益保护难以保证环境协同治理效果。作为同级地方政府,京津冀三地间自发的协商成本比较高,各项环境政策的实施容易受地方利益影响,政策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京津冀环境治理应从整体角度来规划。虽然地区已有整体的生态化工程,但是尚未建立政府间完善的区域协调机制,难免出现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
第三,环境问题的外部性使地方环境治理成本收益不对等。例如在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成本方面,北京占GDP的1.31%,天津占GDP的1.55%,河北占GDP的2.54%,然而治理收益却由整个区域共享。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成本和收益不对等也是协调失灵的原因之一。此外,污染源头错综复杂,污染严重的地区未必能够承担庞大的治理成本。
第四,缺乏联合防治的资金募集责任体系。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跨地区特点,不同地区协同机制的缺失,使整体上环境治理强度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具体说来,在联合防治方面,特别是区域性大项目的资金筹集,缺乏明确的责任体系。这意味着,通过各地政府共同拨款筹集资金,以及向各地政府公平分配中央专项拨款,在行政协调上将会遇到诸多困难。
因此,协同治理京津冀区域的环境染问题,必须建立经济偿机制,包括财税政策协调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区域碳交易机制以及融资激励机制。
建立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的财税政策协调机制
创新京津冀地区的财政管理体制,创造条件积极推动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和税收征管的一体化,设立京津冀地区财政委员会,负责统一管理和分配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专项转移支付,包括环境治理的转移支付;同时负责建立和健全区域内税收分享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中央财政可以将专项转移支付统一划拨给京津冀地区财政委员会管理,由该委员会在区域内自行协商再分配办法,确保在区域内部优化财政资源的使用。
开征环境税。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频发,建议京津冀地区在已启动的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基础上,加快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并将其作为地方税种,充实地方财力,强化环境保护。
完善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公共财政体制与保障机制。要实现三地联动、区域一体化的财税政策协调,必须打破公共财政体制与机制上的分割状态,克服多头治理、资源错配的弊端,合理划分政府环境保护事权与财权。应调整完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制度,并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绩效评价制度。
推动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推动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实质在于重新分配京津冀三地之间的部分财政收入,目的在于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使整个区域能够发挥出整体的最佳效益。
建立规范的“中央一京津冀地区”区域纵向生态转移支付机制。京津冀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开发强度过大、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且在我国三大经济区中自然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在环境治理方面,需要中央财政给予专项转移支付,将京津冀北部的生态功能区从优化发展区中独立出来,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中央对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纵向转移支付。京津冀三地还需研究制定统一的生态红线划定标准,努力破除行政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节能低碳环保市场,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无障碍流动,让市场机制在区域合作中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
创建区域内的横向生态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在京津冀地区间税源、财源分享的基础上,建立三地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使作为京津两地绿色屏障的河北,在作出贡献的同时获得相应补偿。目前京津冀北部的生态功能区,包括河北的张家口、承德,北京的平谷、密云,天津的蓟县,基本属于禁止幵发区,因此三省市应增加对该地区的财政支持。具体而言,一是河北省内要倾斜发展,建立省扶贫财政稳定增长机制;二是北京、天津可参照对口援助新疆等地的模式、标准、规模,帮扶河北发展。
启动京津冀区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2013年,北京、天津已陆续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交易机制的有效运行,能够发挥其环境协同治理作用,实现节能、减排、大气防污和雾霾控制的综合效果。
建立体现补偿机制的区域碳交易市场。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划,未来三年内将建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应利用京津现有碳市场经验,着手开展与河北省企事业单位在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核査、配额核定、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合作研究,支持河北省企事业单位在其他协议省市实施二氧化碳减排项目,为下一步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打好基础。
发展以公共碳基金为主体的碳市场机构。通过一系列公私合作机制的灵活使用,实现与金融市场的连接,提高碳市场的资产化和金融化水平。
创新行之有效的碳市场工具。京津冀三省市政府均是当地低碳转型支出的主要承担者,应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地方积极创新有特色的融资工具,并通过创新的碳市场工具,实现京津两地对河北的生态补偿。
出台适当的区域碳市场政策。碳市场政策包括对碳市场、机构和工具的激励和治理政策,以及利用市场机制配置中央财政大气治理资金的政策。碳市场政策是由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发改委共同推动的,在环境保护方面还需要和各地区其他政府部门进行相应的协调。
创新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的融资激励机制
除了财税、生态补偿、碳交易等涉及财政协同治理的政策工具,还要通过金融市场政策创新,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配置环境资源,激励社会民营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倜动资本市场投入环保产业的积极性。
2021工作措施报告小标题素材汇总一
(一)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为转型出雏型创造良好条件。
抓好疫情防控重点环节和能力建设。
健全疫情防控和风险化解机制。
加强经济调节和政策储备。
(二)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培育一流创新生态。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推动基础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
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支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三)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促进消费回暖升级。
推动外贸增量提质。
(四)坚定不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释放蹚新路动力活力。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机制推进太原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实施市县转型综合配套改革。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动农业“特”“优”发展。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
启动实施城市更新九大工程。
加快推进大县城建设。
(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山西。
深入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
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成果。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八)持续用力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拥有高品质生活。
促进就业增收。
构建优质教育体系。
加快健康山西建设。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九)深化“三零”创建和依法治理,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
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山西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旗帜鲜明讲政治。
建设法治政府。
打造“六最”升级版。
推进廉政建设。
狠抓工作落实。
2021工作措施报告小标题素材汇总二
(一)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
1.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2.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3.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4.加快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
(二)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
1.全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2.全力打造紧凑活力“津城”和创新宜居“滨城”。
3.全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建设。
4.全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着力实施高效能治理。
1.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2.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3.注重实施精细化管理。
4.注重提升智能化水平。
5.注重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四)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1.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2.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
3.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4.深入推进科技体制等改革。
(五)努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1.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
2.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绿色幸福感。
3.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切实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切实把法治建设推向纵深。
切实把能力建设抓紧抓实。
切实把作风建设贯穿始终。
2021工作措施报告小标题素材汇总三
(一)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更大力度推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
建设国际一流人才高地;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二)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大力支持金融业开放发展;
持续深化4.0版营商环境改革。
(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以数字化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四)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
开展新一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
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
构建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
(五)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切实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深化交通综合治理;
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开展乡村建设行动;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巩固拓展扶贫支援成果。
(七)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八)持续改善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不断提升教育发展质量;
积极做好就业增收和社会保障工作。
(九)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确保首都和谐稳定。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推进平安北京建设。
(十)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
强化政治引领;
严格依法行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家庭债务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讨论,家庭债务问题已成为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截至2015年底,我国家庭消费信贷总额为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消费信用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分别增长22.2%和17.5%。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2013年我国广东省和青海省的家庭消费信贷总额分别占据了各省级区域最高和最低位置,分别达到16 753亿元和144亿元,同比增长21.9%和31.9%。家庭借贷行为受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共同影响,已有文献大多从家庭收入、政策制度、人口统计特征、心理和信息技术等因素出发,考察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双重推动作用。Rajan(2010)[1]指出政府或金融当局为维持社会的稳定,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基本消费,可能??增加对其的信贷供给,导致家庭借贷增加。Hull(2003)[2]和Debelle(2004)[3]认为低利率和流动性约束的降低推动了家庭借贷行为的发生。金烨和李宏彬(2009)[4]研究发现,除家庭经济状况之外,家庭结构和人口特征也会影响农户的贷款需求。Walker(1996)[5]探讨了心理预期因素对家借贷规模的影响,并指出乐观的消费者比悲观的消费者借款多。与此观点不同的是,郭新华和周程程(2011)[6]认为消费者信心指数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并不大。此外,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信贷渠道的拓展提高了技术支持,增加了家庭借贷的渠道(Sanchez,2010;Athreya et al.,2012)[7-8]。
随着金融生态概念的正式提出(周小川,2004)[9],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演化的宏观经济效应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韩廷春和雷颖?e,2008;李扬和张涛,2009;李延凯和韩廷春,2011)[10-12]。潘俊等(2015)[13]研究发现,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为政府筹措资金创造条件,有效地降低地方债务融资成本,提高政府的债务融资能力(Rajan & Zingales,1998)[14]。魏志华等(2014)[15]指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增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罗正英等(2011)[16]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对银企关系的正向贷款效应具有促进作用。程诚和韩延春(2014)[17]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监管目标存在影响,但其对公平性目标、效率性目标和稳定性目标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极少数学者还考察了金融环境对家庭部门经济行为的影响。周脉伏和徐进前(2004)[18]指出金融机构离农户较远,农夫储蓄借贷的成本较高,家庭储蓄借贷的意愿将难以满足。秦建群(2011)[19]基于中国12个省市农户家庭信贷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环境对高收入与低收入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来看,现有的研究家庭借贷问题的文献往往只考虑了生态系统中单一层面因素的作用,鲜有文献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家庭借贷行为。同时,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对各经济主体影响的文献中,很少有学者考察金融生态环境对家庭部门经济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实际上,不同区域内金融生态环境和家庭借贷规模都存在明显的差异,金融生态环境的演化与家庭借贷行为之间存在何种关联?不同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是否不同?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①克服已有研究的不足,将金融生态环境与家庭借贷行为两个热点性问题结合起来,通过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金融生态系统的视角全面考察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②利用2006~2013年我国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30个省级区域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测度,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不同区域内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差异化影响。本文的研究既弥补了国内关于家庭借贷行为和金融生态环境研究的缺陷,又为相关部门依据各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演化与家庭借贷行为之间关联程度的异质性特征,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二、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
(一)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参考李扬和王国刚(2005)[20]的研究成果,依据金融生态的理论知识,构建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包括经济水平、金融发展水平、法律环境、社会保障和政府治理5个准则层和30项指标层,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层次指标在上一层次指标中所占的权重。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30个省级区域为样本,样本期间为2006~2013年。其中,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金融统计年鉴》、中国各省市区《统计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网站(http://pbc.gov.cn/),而家庭借贷规模数据则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http://pbc.gov.cn/)。
指标权重的确定。本文借鉴汪祖杰和张轶峰(2006)[21]提供的权重计算方法,测算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权重(见表1)。由表1可知,经济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占金融生态环境中的比重相对较高,分别占到了37%和24%。这意味着区域内的经济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演化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金融生态环境也就越好,稳定性相对越强。虽然法律环境、社会保障和政府治理所占权重相对偏低,但其仍能体现整个金融生态环境10%以上的演化趋势。
(二)各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测度
为评估各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演化状况,本文通过定性指标打分方法①和定量指标打分方法②,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实际数据换算成10分制数值,并结合上述得到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测度出各省级区域2006~2013年期间的金融生态环境演化程度的综合值。出于正文篇幅原因考虑,本文只例举了2013年我国各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及准则层各指标的评分结果(见表2),各省级区域其他年份的评分结果读者可自行与作者联系。此外,考虑到各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性,本文按照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最新状况,即2013年金融生态环境的测度结果,将30个样本地区划分为Ⅰ区、Ⅱ区和Ⅲ区,其中Ⅰ区表示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Ⅱ区表示金融生态环境一般的区域;Ⅲ区表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
根据2013年我国各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及准则层各指标的评分结果(见表2)和各省级区域其他年份的评分结果(读者可自行与作者联系),我们可以发现:2006~2013年期间,我国各省级区域的经济水平、金融发展水平、法律环境、社会保障和政府治理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金融生态环境演化状况也是不尽相同,其?y度值大约处于(2.6364,6.9540)区间内。具体由2013年评分结果可知,在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Ⅰ区,法律环境、社会保障和政府治理相对于Ⅱ区和Ⅲ区有明显的优势,经济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这意味着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整体金融生态环境可能较差。
三、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和家庭借贷规模变动的特征事实分析
本文通过构建σ-收敛、β-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的模型,分析金融生态环境和家庭借贷规模的敛散性特征,试图揭示出各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和家庭借贷规模变动的趋势,寻找两者之间的异同性。
(一)σ-收敛
本文基于变异系数的估计方程,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和家庭借贷规模的σ-收敛模型,分析各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和家庭借贷规模的静态差距。σ-收敛模型为:
σt=■■
fit=ln(HDit)orfit=FEEit;ft=■■ fit
其中,HDit代表第i省级区域在t时期的家庭借贷规模,FEEit表示i省级区域在t时期的金融生态环境。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σt的值逐渐变小,则表明金融生态环境和家庭借贷规模存在σ-收敛。σ-收敛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借贷规模的σ值在不断减小。这表明我国家庭借贷规模存在σ-收敛,各省级区域家庭借贷规模的差异化程度正不断缩小,且逐渐接近稳态水平。2006~2011年期间金融生态环境的σ值在逐渐下降,而2011~2013年期间金融生态环境的σ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这表明各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差距在不断缩小,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最终会趋于稳态水平,但并不能排除各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出现阶段性偏离稳态水平的可能性。
(二)β-收敛
本文通过构建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和家庭借贷规模变动的β-收敛模型,分析各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和家庭借贷规模的动态趋势。β-收敛模型为:
ln■=α+βln(Fi,t)+εit (2)
其中,Fit代表第i省级区域在初期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家庭借贷规模,Fi,t+T代表相应指标的末期水平值(T=1,…,7),εit是随机扰动项。如果参数β值小于0,则表明对应指标变量的变动存在β-收敛,反之存在β-发散。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回归系数β1和β2的值都为负,这表明我国30个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和家庭借贷规模变动都呈现出β-收敛的现象,但其β-收敛的显著性程度却不同。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在10%左右的显著性水平下收敛,而家庭借贷规模的收敛情况并不显著。这说明家庭借贷规模较高的地区,其债务积累速度要低于家庭借贷规模较低的地区,各省级区域家庭债务积累量会趋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同样地,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其金融生态环境的演化速度要慢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
(三)俱乐部收敛
本文为考察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和家庭借贷规模变动的俱乐部收敛情况,在模型(2)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虚拟变量的概念,对于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Ⅰ区)、金融生态环境一般的区域(Ⅱ区)和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Ⅲ区)各自内部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家庭借贷规模的收敛情况进行分析。俱乐部收敛模型为:
ln■=α+βln(Fi,t)+λD1+λD2+εit (3)
其中,D1=1 Ⅰ区0 其它,D2=1 Ⅱ区0 其它,其他变量的含义与上述一样。若回归系数β显著负,且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λ和γ显著不为零,则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和家庭借贷规模变动存在俱乐部收敛。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回归系数β1显著为负,且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λ1和γ1也显著不为零。这说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存在显著的俱乐部收敛,Ⅰ区、Ⅱ区和Ⅲ区各自内部的金融生态环境演化情况均呈现明显的收敛现象,相比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区域(Ⅰ区和Ⅱ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区域(Ⅲ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演化的收敛趋势要更加明显。此外,在家庭借贷规模变动的俱乐部收敛检验中,虽然回归系数β2显著为负,但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λ2和γ2并没有显著不为零。这表明我国家庭借贷规模的变动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各区域之间的家庭债务积累情况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四、区域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本文的实证研究设想分两步进行,首先构建只含金融生态环境和滞后变量(家庭借贷规模的一阶滞后项)的模型1,考察我国区域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然后构建含有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5个准则层变量和滞后变量的模型2,分析金融生态环境演化中不同层面因素对家庭借贷行为影响的差异性。本文设定的计量模型如下:
模型1:
lnHDit=α0+α1lnHDi,t-1+α2lnHDit+ρt+ηi+εit (4)
模型2:
lnHDit=α0+α1lnHDi,t-1+α2ELit+α3FNIit+α4LAMit+α5SOIit+α6GMit+ρt+ηi+εit (5)
其中,i和t分别表示样本省级区域和时期;HD是被解释变量,表示家庭借贷规模;HDt-1是解释变量,表示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FEE是模型1中的解释变量,表示金融生态环境;EL、FNI、LAM、SOI和GM是模型2中的解释变量,分别表示经济水平、金融发展水平、法律环境、社会保障和政府治理;αk(k=0,1,…,6)表示对应变量的回归系数;ρt为时间固定效应;ηi为个体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生态环境是按仿生学原理建立的金融系统运行模式,其指标值是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若干指标的综合测度结果。基于此,金融生态环境可能存在严重的内生性问题。系统GMM估计方法采用系统内部的工具变量,综合一阶差分方程和水平方程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不需要知道随机误差项的准确分布信息,也允许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和序列相关,因而可以较好地解决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模型1和模型2分别进行回归估计。
(二)回归结果
1.金融生态环境对家庭借贷规模的影响
根据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和家庭借贷规模变动的特征事实分析,不同区域内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和家庭借贷规模变动的趋势存在较大差异。为深入考察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本文除从国家层面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外,还对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不同的三个区域(Ⅰ区、Ⅱ区和Ⅲ区)分别进行了模型1的回归估计。回归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从国家层面看,金融生态环境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8924,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表明金融生态环境与家庭借贷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越好,家庭借贷规模越高。从不同区域看,Ⅰ区、Ⅱ区和Ⅲ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变量的回归系数都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但其具体回归结果却存在显著差异,Ⅰ区和Ⅱ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变量的回归系数比较接近,分别为0.8527和0.8128,而Ⅲ区的回归结果却远小于Ⅰ区和Ⅱ区,为0.6826。这意味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同,金融生态环境演化与家庭借贷行为的关系程度会存在明显差异。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区域(Ⅰ区和Ⅱ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规模的影响程度要高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区域(Ⅲ区)。
2.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中各准则层变量对家庭借贷规模的影响
鉴于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行为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为进一步探讨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分析金融生态环境演化中不同层面因素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差异化影响,本文对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经济水平、金融发展水平、政府治理、社会保障和法律环境5个准则层变量与家庭借贷规模进行模型2的回归估计,回归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从纵向上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同层面因素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不尽相同。经济水平、金融发展水平、法律环境、社会保障和政府治理的总体回归系数分别为0.6973、2.8406、0.7365、0.1581和0.0067,其中社会保障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经济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其他变量显著性相对较弱。这表明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中金融发展水平、经济水平和法律环境对家庭借贷行为的作用效果要明显高于社会保障和政府治理。此外,各准则层变量的总体回归结果几乎都偏向于Ⅱ区的估计结果,这意味着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整体上处于一般水准向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状况演化的过渡阶段。从横向上看,同一准则层变量在不同区域内对家庭借贷行为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存在一定差异。Ⅰ区的经济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对家庭借贷规模的影响明显要大于Ⅱ区和Ⅲ区,且Ⅲ区的经济水平对家庭借贷规模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负向作用。法律环境的回归系数在Ⅰ区和Ⅲ区为负,在Ⅱ区显著为正。政府治理的回归系数在Ⅰ区和Ⅱ区为负,在Ⅲ区为正,但其回归系数并不显著。这说明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演化的不同阶段,金融生态环境以及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因素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不同。
(三)结果分析及讨论
通过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1)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生态环境越好,家庭借贷规模越高。无论是总体回归,还是分区域回归,金融生态环境变量的回归系数都为正,且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金融生态环境状况每改变1个单位,家庭借贷规模将在0.6826~0.8924个百分点之间同向变动。金融生态环境演化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金融生态环境朝着良好的方向演化,消费者对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状况和家庭未来收入等持有乐观积极的预期,从而更加倾向增加短期的借贷量。此外,金融生态环境越好,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家庭的信贷政策会越宽松,家庭的借贷需求更易实现,因而整个家庭的借贷规模就会增加。
(2)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不同,金融生态环境演化与家庭借贷行为的关系程度会存在明显差异。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区域(Ⅰ区和Ⅱ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规模的影响程度要高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区域(Ⅲ区)。其原因可能在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Ⅰ区和Ⅱ区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资金可以进行自由流动,银行利率也会随之升高,信贷资金有利润保障,银行也愿意为该地区进行资金配置,进而吸收更多的银行资金流入,对家庭借贷行为有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就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Ⅲ区来看,其整??金融市场的状况极不稳定,即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良好,但其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制度都很不完善,这使得无论是信贷供给方还是信贷需求方都将面临较高的信贷风险。家庭为规避未来不确定性风险,则会增加其预防性储蓄,抑制其借贷消费的愿望。信贷机构为避免或减少因家庭违约造成的不良贷款,则会加强其信贷监管,降低其对家庭的借贷供给量。
(3)金融生?B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准则层变量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各异,且各区域间的差异化程度较明显。具体而言,①经济水平对Ⅰ区和Ⅱ区的家庭借贷行为有着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对Ⅲ区的家庭借贷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作用。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家庭的偿债能力会有所提高,同时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保障措施也更加完善,因而使得家庭的信贷需求得以实现,借贷规模增加。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家庭更倾向于将收入转化为储蓄,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将资金投资到具有信用保障的大企业部门,而非拥有高风险的家庭部门。②金融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在Ⅰ区、Ⅱ区和Ⅲ区对家庭借贷行为均有正向影响,且都在Ⅰ区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Ⅱ区和Ⅲ区显著性并不明显。随着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体系稳定性趋势不断增强,家庭通过正规金融市场实现借贷需求的愿望更能得以满足,同时社会保障机制越完善,家庭更愿意借未来的资金满足即期的消费。但由于Ⅱ区和Ⅲ区的最初金融生态环境就较差,因而即使该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且社会保障机制有所健全,其短期内家庭借贷行为的变动也不会特别明显。③法律环境对Ⅱ区的家庭借贷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对Ⅰ区和III区的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为负。究其原因可能是,在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Ⅰ区),法律制度相对比较完善,对家庭借贷行为的法律约束力度也相对较强,家庭借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Ⅲ区),其经济水平较为落后,诚信水平较低,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信贷服务功能较弱,居民需要办理贷款的手续繁琐且可能需要担保,贷款的难易程度增加,家庭借贷需求难以实现。相比Ⅰ区和Ⅲ区,金融生态环境一般的区域(Ⅱ区),其法律环境较为健全,信贷的法律约束制度较为宽松,居民诚信水平和信贷机构服务水平都较高,有利于促进家庭借贷行为的发生,增加家庭借贷规模。④政府治理对Ⅰ区、Ⅱ区和Ⅲ区的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都不显著,但对其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方向却存在较大差异。在Ⅰ区和Ⅱ区政府治理与家庭借贷规模负相关,而在Ⅲ区政府治理与家庭借贷规模正相关。由此,我们认为相比于Ⅲ区,Ⅰ区和Ⅱ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更加健全,政府经济状况良好,更容易导致政府对市场的治理过度,尤其是对金融机构的过度监管,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导致家庭的消费信用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都不易获取。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中国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30个省级区域2006~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在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评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金融生态环境状况每改变1个单位,家庭借贷规模将在0.6826~0.8924个百分点之间同向变动。②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区域(Ⅰ区和Ⅱ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演化对家庭借贷规模的影响程度要高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区域(Ⅲ区)。在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Ⅰ区,金融生态环境每改变1个单位,家庭借贷规模将同向变动0.8527个百分点;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Ⅲ区,金融生态环境每改变1个单位,家庭借贷规模仅同向变动0.6826个百分点。③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准则层变量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各异,且各区域间的差异化程度较为明显。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将以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各区域家庭债务规模的可持续性增长为目标,提出如下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1)政府应放松对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区域(Ⅰ区和Ⅱ区)的信贷管制,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区域(Ⅲ区)的治理力度。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适当的放宽家庭信贷限制,有利于家庭借贷需求的实现,提高家庭消费水平,进一步活跃市场经济。反之,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可以有效促进该区域金融业的发展,增强家庭对未来经济发展状况的信心,从家庭借贷的供给和需求两种渠道来增加家庭借贷规模,进而推动该区域经济的增长。
(2)金融机构应依据当地金融生态环境演化情况,灵活调整家庭信贷政策,合理配置和规划家庭信贷供给资金。无论是正规金融机构还是民间金融机构,都应依据当地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状况,灵活调整家庭信贷利率,尤其是增加对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区域的信贷供给,可以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演化,维持金融市场的稳步发展。
(3)法律机构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增加专职律师规模,构建良好的家庭信贷法律环境。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使得信贷机构的信贷供给得以保障,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偿债意识得以提高,从而促进家庭的借贷行为。然而,过度的法律约束又会制约家庭的借贷行为,家庭的借贷需求难以满足。因此,法律机构要根据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演化情况,实施针对性和专项性的家庭信贷法律保障机制,如适度降低对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区域的家庭借贷行为的法律约束力,提高对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区域的法律支持力度。
1.现代治理的价值目标认同
主要指城乡职业教育的各个主体通过各种互动与推动,使“一体化发展”这一理念获得广泛的认同,并得到各个主体的共同推进,最终发展为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理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价值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价值理念,就是以教育公平为底色的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公平应该是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并决定职业教育发展的性质与趋向,同时也是其核心价值和动力。一方面,城乡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以“公平发展”为基础理念,在相关的政策与制度安排上,体现城乡职业教育公平这一基本状态;另一方面,这也是基于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公平与差距考量而形成的基本目标,即最终消除不公平现象,形成城乡职业教育公平发展的基本格局。从宏观层面来说,以此为导向,出台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在资源、基础条件以及师资等方面的政策,形成均衡化、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地方应基于区域实际,形成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方案与措施。
2.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在组织体制上主要关注治理主体
城乡一体化发展涉及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因此,要在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内,框定各方的职能与边界,保障多元主体的共同职责和各自利益。从现状来看,多元主体包括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因此,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就是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治理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并通过调适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办学机构的参与作用。在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主体中,政府是主导性、基础性的主体,这是由政府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职业教育属于一种准公共物品,政府是主要的供给方,承担着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改变职业教育发展城乡二元分割的格局,政府的责任更为重大。从我国发展现状与政治体制特征看,突破城乡二元体制,还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与制度支持。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与强力支持,很难出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同时,这也与我国社会组织与民间力量的孱弱有关。“大政府、小社会”的现状,导致社会组织在社会变迁的作用极为有限。对职业教育而言,企业、行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学的过程中影响非常小。此外,城乡职业院校的学生、家长以及企业和行业,其自身利益也都与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紧密相关,也都应是现代治理体系的多元主体之一,并与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协商、良性互动,以期达成共识。
3.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要形成稳定的现代治理运行机制,制定规范的治理制度
从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治理需求来看,要形成与治理价值和治理目标相配套的制度体系,保障机制的顺利运转。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协调机制、服务保障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整合,形成一整套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治理的运行机制。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城乡一体化发展涉及发展规划一体化、经费投入一体化、队伍建设一体化,等等。在宏观制度体系的框架内,要将涉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措施具体化,形成稳定的现代治理运行机制。在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多元主体各方在利益取向上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工作的推进,各方的利益格局有可能经常发生改变。因此,要根据利益格局的变化,形成反映现代治理多元主体利益诉求的调整机制,通过利益均衡,平衡各方的利益需求,将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降到最低,并激发多元主体参与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形成既具有刚性、又有较强灵活性的现代治理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公共管理研究专家认为,治理理论的核心理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张为公共利益建立体现法治和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进行平等协商、合作管理,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二是要求社会系统要素间平等协调、对话和互动,追求广泛的共识和参与;三是强调社会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向度的变化。基于此视角,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现代治理体系的治理目标就是“善治”。“善治”也可以有几个方面的标准,最为根本的标准是改进了社会公共福利,即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职业教育得到发展,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符合需求的高水平职业教育服务,实现职业教育的机会均等、资源配置均衡、城乡融合互动,形成城乡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局面,全面提高全社会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与利用效率,并在治理成本、利益协调等方面达到理想的高水平均衡状态。现代治理内容则涉及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各类职业教育机构、不同群体职业教育需求、职业教育效率与职业教育公平的协调、各类职业教育要素(管理、办学、师资、生源、资金、教育教学)整合。这些内容的重点在于形成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平台,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础与条件,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础能力、课程设置、师资队伍,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实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二、推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办学现代治理的对策
在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方面,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探索,如成都武侯区、安徽铜陵市、重庆梁平县、上海浦东新区、天津市、北京市以及河北三河市等地区。这些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许多合理化建议,也为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未来提供了实验基础。但是,在如何实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体系方面,仍需继续探索。通过对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治理体系进行初步探索与分析,我们认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现代治理,以期达到现代治理的“善治”目标。
1.推动现代治理制度变革。制度变迁往往决定了教育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城乡二元状况的形成与存在,与二元管理体制是互为表里的。虽然城乡的天然差距、民众认识水平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影响了城乡之间的公平性,但是,制度的不公平是根本原因。因此,推动现代治理制度变革,是形成现代治理体系的核心。作为社会制度的下位制度,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的基础与环境是社会制度的变革,如户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因此,应通过逐步推进的方式,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职业教育制度的变革。从现代治理制度体系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改革:一是形成职业教育区域均衡投入制度。发展不均衡主要是投入的不平衡,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下,应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支持力度。在补齐农村职业教育“欠账”的基础上,消除城乡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在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形成稳定的城乡一体化投入制度。二是形成职业教育教师的区域均衡配置制度。城乡差距造成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不断流失,因此,要建立区域均衡配置的教师管理制度,制定城市职业院校教师到农村职校支教的制度,完善农村职校教师到城市进修的制度,并利用现有条件建立完善教师城乡交流的信息交流机制,形成稳定的职业教育城乡交流制度与职业教育教师区域均衡配置制度。三是形成促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监管制度。监管制度主要包括对一体化发展水平的监控和相关责任主体推进工作的责任监管。基于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与现状,主要应由省级政府出台各个市级区域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标体系,由市级政府负责推进与落实,并将其纳入政府相关工作考核的内容。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制度变革,逐步形成稳定的职业教育治理制度体系,并致力于形成一种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文化。
2.建设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平台,推进城乡共同治理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聚合了多方面力量与资源的社会大平台,政府、学校、企业以及行业都参与其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是城乡一体化治理主体中的主导者,其治理权限、内容以及方式都与其他主体存在较大差异。城乡之间、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尤为重要。因此,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平台,通过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协调各方利益,在政府主体地位的引导下,通过协调城乡职业教育利益相关各方,共同参与治理。建立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发展平台,首先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与地位。省级政府要明确省域内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要指标,并出台相应的制度与政策,为建设发展平台制定标准与方向;市级政府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体,是各项目标的具体落实者;市级政府所辖的各下级政府是具体执行者。其次,通过建立市级政府组织统筹的、实现区域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市辖的县、区的相关部门,组织学校、企业等部门形成共同参与推动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组织体系。再次,形成城乡共同治理的相关方案与制度。城乡共同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区政府与县级政府在各自的治理权限与方式上的差别,分析城市职业院校与农村职业学校在参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能力差异,有重点、有区别地组织相关的责任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治理中来。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1-0069-05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日益积累的环境问题不断显现,社会各界和普通民众对环境生态保护与治理改善空前关注。为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和经济社会健康协调永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倡导绿色循环发展,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当前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正以空前规模的投入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防治行动计划,以空前的工作力度和铁腕决心推进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因多年的规模粗放型发展,中国环境治理历史欠账太多,因此看似巨额的污染治理资金仍显不足;且中国幅员辽阔,各区域间的经济及环境污染情况有所不同,相同规模环境治理投资带来的治理效果也不尽相同。为客观反映区域环境治理的投入产出效益,科学合理配置资金和资源,实现有限投入的最优污染治理效果,需要对区域环境治理投资的效率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因此,研究区域环境治理投资的效率,对于上级政府考评辖区内不同责任区域的环境投资治理绩效、回应社会关切,以及改进环境治理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环境治理效率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关于环境治理投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学角度的定性分析,研究环境治理投资的现状、发展与效益等,提出更好保障和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对策措施等;二是投资效率的定量分析,选取评价指标,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定量研究、分析,提出建议对策。本文研究属于后者。投资效率的定量分析,主要以某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刘立秋、刘璐(2000)首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环境保护投资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董秀海等(2008)运用DEA的CCR模型对我国环境治理效率进行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分析;刘纪山(2009)、陶敏(2011)从投入财力角度,选取环境治理投资额和废水、废气排放达标量等控制绩效作为评价指标,运用DEA分析法,分别研究了中部六省和2008年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环境治理投资的相对有效性;胡艳(2013)和王连芬(2012)选取环境治理投资的财力物力要素作为投入,以排放达标量、综合利用产值等作为产出,分别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和山东省各设区市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废水治理、废气治理的投资效率,进行DEA分析评价;潘孝珍(2013)以人均环境支出规模指标作为投入,以废水、废气、废物治理完成量所占的比重作为产出,分析2010年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环境保护支出的DEA效率,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的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效率的因素。
综上所述,对于如何评价区域环境治理投资的效率,已有不少研究和文献基于不同视角进行了探讨,并不断深入完善,以期为提升我国区域环境治理投资的运行效率,优化环境治理投资结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参考。但是,当前的研究:一是对区域环境治理投资效率评价的涵盖面较窄。严格意义上,某区域内的环境治理涉及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污染土壤治理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等多个层面。大多研究主要关注废水、废气治理投资,对于固体废物治理投资鲜有涉及,实际上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亦相当严重,应予涵盖。二是评价指标选取,虽难以统一标准,但有些指标选取不够确切。投入指标常用投资额这个财力要素,忽视了治理设施及运行的物力要素;产出指标常用排放达标量的绝对数或相对数来表征,实际上排放达标量除与治理能力及效率有关外,更与污染量有关,用其表征既定投资的产出效益,不够确切;个别评价指标,不是来自现有政府统计设置的指标或难从其中加工提取,数据获取困难。三是运用DEA分析评价,一些研究假设规模报酬不变,选用CCR模型评价,而规模报酬可变应是我国目前区域环境治理的特点之一。四是大多研究仅从整体上衡量相对效率和规模报酬,未做进一步的探讨。实际上,当投资效率整体相对无效或弱效时,需从多个层面和维度对环境治理投资效率做深入的具体分析,方能为决策者提出可操作的针对性建议,为此应进一步分析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投影值。
鉴于以上所述,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江西省各设区市2013年“三废”治理投入产出政府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多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假设规模报酬可变,采用DEA分析法建立BCC评估模型,从多维度评价不同区域环境治理投资效率的相对有效性,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以期为提升各区域的环境治理投资效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治理是区域环境污染治理最主要的内容,是污染治理投资的重点和主体,更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考虑研究数据获取的可行性和数据的完整性,基于现有政府统计指标,本文从环境治理的主体层面――“三废”治理,探讨区域环境治理的投资效率。
在区域环境治理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投入指标反映经济中对环境治理投入的物力、财力(投入的人力,数据缺失,未纳入),产出指标反映环境治理的综合治理及节能减排效果。在指标选取上,本文遵循以下原则:尽量全面反映评价目的,选取决定性、关键性的指标,投入与产出指标之间应逻辑相关而非数值相关;指标的数量应精而简,在每一评价方案中应满足“投入产出指标个数
根据上述原则,本文构建由三个评价方案组成的环境治理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分别对某区域的“三废”治理效率进行评价。
三、评价方法和评估模型
(一)评价方法和模型选取
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效率评价有多项投入指标和多项产出指标,而且投入与产出指标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难以确定,评价起来比较复杂。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对一组具有多指标输入和多指标输出的同类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作为一种新的非参数评价方法,DEA有较大的包容性,不需确定各变量间的具体函数关系,能够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只要确定合理的投入与产出项,就能计算不同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并给出规模报酬的变化方向。鉴于DEA方法中相对效率概念的适用性,近年来在经济管理、系统工程、决策分析、产业绩效评价等方面逐渐应用,并成为重要的分析工具和研究手段。显然,数据包络分析法完全适用于区域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效率评价。本文选择DEA作为研究方法。
DEA常用的模型有两种:CCR与BCC。CCR模型假设规模报酬不变,为CRS模式;BCC模型假设规模报酬可变,为VRS模式。已有的区域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率研究,不少选用CCR模型。笔者认为,在环境治理和环保产业,随着投入规模的扩大,规模报酬增加并达到最优,渐趋饱和,继续投入则报酬递减。因此其规模报酬是变化的,故本文选用BCC模型。
(二)DEA―BCC模型的建立
假设有k个区域的环境治理投资效率待评价(k=1,
2,…),即有k个DEA的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每个决策单元“三废”治理有m个投入项、n个产出项。第k个决策单元DMUk的第i个投入项记作Xki(i=1,2,…,m),第j个产出项记作Ykj(j=1,2,…,n)。DMUk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记作Ek。核心是以相对效率Ek最大化为目标,寻找对DMUk最有利的投入产出权重组合,使得Ek达到最大值。建立的BCC模型如下:
目标函数:MaxEk
约束条件:(1)EK=■≤1,k=1,2,3,…
(2)Wkj≥ε>0,j=1,2,3,…,n
(3)Vki≥ε>0,i=1,2,3,…,m
其中,Wkj、Vki是未知变量,分别表示在Ek最大化的目标下,对DMUk最有利的第j个产出项Ykj的权重、第i个投入项Xki的权重,由实际数据计算而非事先给定。Uk0相当于Y轴的截距项,其正负代表决策单元的规模报酬;若Uk0
四、江西各设区市区域环境治理投资效率分析评价
(一)数据来源
江西省辖11个设区市,各设区市2013年区域环境治理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取自2013年的《江西统计年鉴》《江西环境统计年报》《江西环境状况公报》等统计资料。虽然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都有不同的量纲,但在DEA求解分析中,决策变量的最优效率值与投入产出项的量纲选取无关,而且采用实际数据便于根据DEA投影值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故本文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二)模型运算与结果
采用DEA计算软件DEAP Version 2.1,程序运行时选用适合DEA―BCC模型的Input Orientated及VRS选项。按照环境治理投资效率的三个评价方案,分别输入11个设区市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治理投入产出指标原始数据,运行计算相对效率值,并根据数值大小进行排序(如表2所示)。
(三)效率和规模报酬分析
1.废水治理投资
全省废水治理投资DEA相对效率均值达0.748,表示目前江西的废水治理投资效率较高,但离DEA相对有效尚有差距。数据显示,萍乡、新余、鹰潭和宜春的相对效率均为1,说明这些区域的废水治理投资效率达到了DEA相对有效,已投入要素利用效率高,投资规模安排合理;其他区域的相对效率均小于1,说明其废水治理投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吉安和抚州的技术效率为1,但DEA相对效率值不高,规模效率低是主因;且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可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效率。赣州、九江、景德镇、南昌、上饶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未达到1,说明这些区域已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除上饶外,其他四个区域均规模报酬递增,应适当扩大投资,提高规模效率;上饶的规模报酬递减,应减少投资规模,调优投资结构。
2.废气治理投资
全省废气治理投资DEA相对效率均值达0.806,表示目前江西的废气治理投资效率较高,但并未达到相对有效率。其中,景德镇、萍乡、鹰潭和抚州四个区域的相对效率为1,其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达到了DEA相对有效。新余、宜春和上饶三个区域的技术效率为1,说明已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较高,但规模效率小于1,且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因此这些区域不应再扩大投资规模。南昌、九江、赣州、吉安四个区域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小于1,且规模报酬递减,表明这些区域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偏低,投资规模不合理,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已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并压缩或控制治理投资规模,以达到相对效率最优。
3.固体废物治理投资
全省固体废物治理投资DEA相对效率均值只有0.269,表明江西目前的固体废物治理投资处于低效水平,需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11个区域中,景德镇和新余的相对效率为1,达到了DEA相对有效,说明其投资规模安排相对合理,已投入要素有效使用。南昌、萍乡和吉安的技术效率均为1,但规模效率远小于1,且规模报酬递减,这些区域应控制投资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以达到治污规模的最优。九江、鹰潭、赣州、宜春和抚州五个区域虽然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没有达到1,但规模效率接近于1,其相对效率低下的主因是技术效率太低,这些区域已投入的治污要素没得到有效使用,治理固体废物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因此这些区域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固体废物治理的技术效率上,积极寻求科学、有效的治污手段。上饶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远低于1,说明该地区不仅固体废物治理的技术水平低,而且投资规模安排也不合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投影值分析
区域环境治理投资效率的DEA相对无效,可能是技术无效率或规模无效率。对于规模无效率,应按照规模报酬的变化方向扩大或减少投资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实现规模效率相对有效或值较优。对此情况,本文不再分析。
对于技术无效率,需进一步分析既定投资规模下的投入产出量,提出调整改进方案,以实现技术效率相对有效或值较优。按照DEA投影理论,在既定环境治理投资规模下,运算得到的投影值对应于技术有效率时投入产出项理论上应达到的目标投入值和目标产出值,松弛变量对应于当前技术无效率时投入产出项的投入冗余值和产出不足值。由投入冗余值/实际投入值、产出不足值/实际产出值,分别得到当前技术无效率时区域环境治理投资的投入冗余率和产出不足率(如表3、表4所示)。
投入冗余率和产出不足率代表了当前的要素投入产出结构与技术效率相对有效时最优配置的投入产出结构的差距程度,可为提高投资效率提供调整的努力方向和改进力度。观察分析表3、表4,有9个设区市在“三废”污染治理的某些投入指标上存在投入冗余,而且一些指标的投入冗余率还比较高,表示该投入指标已投入要素的利用率低,可能存在浪费现象;另有9个设区市在某些产出指标上有的产出不足,有的严重不足,表示该产出指标的实际产出量与效率最优时的目标产出量之间的差距很大。这些区域在既定投资规模下,因已投入要素的投入产出比例不匹配,使DEA技术相对无效率。为提升投资效率,一方面,应调整投入产出结构,主要是适当减少对应指标的投入,减少浪费;另一方面,需加大管理和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已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使冗余转化为有效投资,获得既定投资规模和已投入要素下环境治理产出的最大化。
五、结语
利用DEA方法的BCC评价工具能够对区域环境治理投资的效率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相对效率值反映投入项的总体运用效果,技术效率值反映已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规模效率值和规模报酬方向可为决策者提供战略上的建议及指导,给出了提高技术效率应调整的方向和改进力度。实证结果表明,江西省各设区市的环境治理投资效率,尤其是废水、废气治理,有较高的投资效率,但地区差异明显,总体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不均衡,部分地区的投资结构不合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因此,决策者应积极鼓励环境治理行业改进管理和技术,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效率;各地应结合实际,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合适的规模,调整投入产出结构,提高环境治理的投资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生态的和谐,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江西绿色崛起和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孝珍.中国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的效率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1):61-65.
[2] 胡艳,吴振鹏.中国区域环境治理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3(5):39-44.
我们认为环境金融创新将是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模式、金融市场、金融交易制度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创新活动,如“碳金融”创新交易实践就包括了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合作等多领域的创新。此外,除了在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领域里进行环境金融创新以外,还可以运用包括环境产权交易市场、中小环境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知识产权抵押融资以及环境基金、风险投资、海外资本市场、中小企业集团债券等环境金融创新形式。[10][14][15]另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会导致一项企业或项目因为忽视环境、资源和生态因素而遭受谴责、处罚、成本增长甚至失败,如小火电、小造纸、小化工等企业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被关停,这一过程会给金融机构融资资金带来风险。因此,在一般传统融资项目中,金融机构也需要针对环境需求、环境影响和环境监管的变化进行项目评估和业务操作层次上的创新。金融机构的环境金融声誉理论模型Tadelis(1999)的研究指出,声誉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其形成需要长期积累并付出艰辛努力,是具有价值的企业最主要的无形资产类型。DunbarandSchualbacb(2001)的研究认为,声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声誉源于客户、供应商、投资人和政府等各利益关联者对企业的综合评价,一般来讲,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收益状况、诚信状况对企业声誉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因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形成其声誉的重要影响因素。Fombrun(1990)的研究就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意识与能力已经构成对其声誉形成的重要影响。BrownandDacin(1997)的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影响企业声誉,并因此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服务的认同与选择。SenandBhat-tacharya(2001)、MohrandWebb(2005)等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影响企业声誉,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市场选择行为及价格定位。[16]与一般企业比较,品牌和声誉等无形资产对于从事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而言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利用一切机会树立客户信心和政府监管信任,除了保持经验安全、防范风险意外,随着人们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要求的提高,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也是金融机构树立品牌形象、积累良好声誉的重要方面。金融机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属于金融机构的重要社会责任,金融机构的环境意识与行为除了影响其金融创新市场选择之外,一项重要的影响是其企业品牌声誉,并潜在地影响其市场地位、产品定价和长期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中,“赤道原则”为金融机构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制定了基本原则。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的金融机构必然能够树立负责任企业的形象,从而提升企业声誉,取得消费者市场选择和政府监管的充分信任,提高金融机构的品牌价值,间接为企业创造收益积累基础条件。因此,金融机构的环境金融业务一方面需要从市场角度进行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应从社会责任和企业声誉角度形成环境行为的自我道德约束。政府的公共环境金融理论模型政府公共支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税收等行政渠道,但税收等形式的政府财政收入受到税法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各个区域政府年度财政收入是有限的,在需要增加开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金融渠道筹集资金,以获得政府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再配置,我们可以将政府这种通过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并用于公共支出的方式称为公共金融。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环境属于公共品的范畴,需要通过政府财政形式的公共支出来保障供给。但是,我们认为政府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便是完全需要由政府负责提供的环境公共品,也可以通过金融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以政府和金融的共同力量结合使环境产品与服务获得更充足的供给,在时间与空间上提高资源在环境领域里的配置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向公众或商业银行发行环境治理债券等金融形式筹集资金以保障环境投入,我们将这种由政府以金融方式进行的环境投入称为公共环境金融。我们认为政府尤其是区域政府可以运用公共环境金融并按照各区域的环境需求进行投入,通过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吸引各方面投资并使本区域各项要素增值,增强区域的要素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从而带动财政收入增长,偿还环境金融融资资金。[18]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区域性视角,我们下面的实证分析将基于以下假设:假设1: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具有关联性,即区域金融发展会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负面或积极的影响。这一假设暗示,如果在区域金融发展中金融机构与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没有环境因素的关注,则会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如果通过金融视角和金融环节关注环境、制约环境损害行为、激励环境改善,则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关注环境问题,有利于环境事业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假设2:区域环境金融投资能够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即通过金融方式筹集资金对环境领域的投资能够对改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传统理论认为环境治理主要是政府的公共责任,财政投入是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资金来源,尽管已经存在金融来源的环境资金投入,但是环境金融投资对环境改善的作用程度必然受到其规模和方式的制约。因此,这一假设事实上暗示如果环境金融尚未对环境质量改善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需要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使环境事业能够更多地利用金融这种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融资渠道获得更充足的资源配置。假设3:环境金融具有区域性特征,即处于不同经济区的省、区、市环境金融规模与形式存在区域差异性。环境金融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市场化水平、公共服务能力等因素相关,中国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而环境金融在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应存在差异性。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报以及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统计年报对于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状况的统计主要包括气体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等指标,我们认为其中空气污染影响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涉及范围最广,是最具综 合性的环境质量指标。空气质量指标中“二氧化氮含量”的来源既包括工业源又包括生活源,主要由广泛使用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燃烧产生,而且是国家统计局城市空气质量指标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指标,能够较为综合地反映区域环境质量。因此,我们选取“二氧化氮含量”指标表示各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需要说明的是,“二氧化氮含量”指标表明的是环境受污染的状况,因而其为负向指标,即该指标越低表明环境状况越优,反之亦然。“人均区域金融业产值”综合反映了各类金融产业、各类金融业务的发展水平,较能综合反映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因此我们选择这一指标作为代表区域金融的解释变量。数据来源为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包括内地29个省、区、市(由于数据缺少而没有包括青海、2省、区,以下相同)的相关数据,未加特别说明的数据时间均为2007年度。我们建立如下式(1)的计量分析模型:(式略)其中:Q代表以“二氧化氮含量”表示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F代表以“人均区域金融业产值”表示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从实证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5%水平上对区域环境质量水平有较为显着的解释作用,对于我们的基本假设1,实证检验结果首先表明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有着较为显着的关联性;其次,我们发现解释变量“区域金融业产值”指标的回归系数为正值,由于环境质量指标“二氧化氮含量”为负向指标,因此说明区域金融发展尚未将环境问题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目前的金融活动没有重视环境因素,金融机构尚未在其业务活动中将环境作为关注目标,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无论通过自身的直接作用或是通过其融资业务的间接作用都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检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目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提示我们可以从金融角度关注环境问题。环境金融的区域环境质量效应实证分析中国目前各区域针对环境治理的各项投资来源中,来源于金融方面的投资是否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了显着性贡献是我们关注金融影响环境问题的又一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对中国区域环境金融投资状况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将以区域环境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作为解释变量。我们仍然采用空气“二氧化氮含量”表示区域环境质量;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各区域2006年度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数据,以“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形式的环境投资,各投资来源指标均采用各区域的人均数据,“银行贷款”即环境金融形式。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采用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指标为2007年度数据,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指标为2006年度数据。我们认为,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相应的影响存在1年的时滞是合理的。我们建立如下式(2)的计量分析模型:(式略)其中:Q代表以“二氧化氮含量”表示的区域环境质量水平;Fj(j=1,2,3,4)分别代表“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形式的环境投资,F4即为我们要检验的环境金融投资。数据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2所显示的实证检验结果中,我们发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4项指标中,“排污费补助”和“政府其他补助”两项来源于政府公共支出的项目,分别在10%和5%水平上对区域环境质量水平具有较为显着的解释作用,而“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来源的投资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作用均不显着。表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环境金融尚未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显着性贡献。同时,由于我们所采用的表示环境质量水平的指标空气“二氧化氮含量”为负向指标,而政府投入中发挥最显着作用的“政府其他补助”对环境污染程度指标的影响为正,说明各区域政府的环境投资仍为被动模式,是迫于环境压力而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公共环境影响行为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这一检验结果也暗示中国各区域未来需要向统一环境投资规划、环境风险防范、预先环境投入、优化环境质量主导的环境投资主动模式转变,以提高环境投资及环境影响行为的效率,降低环境投资和环境影响行为的成本。环境金融的区域效应实证分析尽管我们的上述实证检验显示中国各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尚未对各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产生显着性影响,但是由于中国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仍然关心各区域间环境金融投资水平是否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即发达区域是否已经先于欠发达区域开始重视环境金融的投入,从而检验我们基于基本理论分析对于环境金融区域性特征的认识和假设。实证分析将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表明各经济区域性特征的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以上述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中的“银行贷款”指标各区域人均额表示;区域虚拟变量则包括表示东部、中西部区域的虚拟变量等反映区域性特征的相应指标设定。我们采用虚拟变量的形式来表示不同的经济区域特征,将青海、外的中国内地29个省区市划分为东、中西部2个区域①,分别以RGi(i=1,2)表示东部和中西部虚拟变量,则有:(式略)依据前述理论分析和基本假设,我们建立环境金融区域效应分析的计量模型以对理论分析、模型和基本假设进行检验。我们基于年度时点水平建立基本计量分析模型如下式:(式略)区域环境金融投资的东部效应和中西部效应均达到10%的显着性水平;东部经济区域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中西部经济区域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东部区域的区域环境金融投资水平普遍明显高于中西部区域。尽管实证分析第二部分的检验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区域环境金融尚不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显着性影响,但是环境金融区域效应的实证检验仍然表明环境金融具有显着的东部、中西部区域效应,即东部省市区域的人均环境金融投资额普遍显着性高于中西部省、区、市。一方面,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仍属以制造业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也带来了对环境治理投资的相应需求;另一方面,东部区域随着经济、社会的领先发展已开始更多地运用金融方式增加对环境的投资,改善和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
中国当前阶段环境金融总体未对环境质量改善发挥显着性作用。根据理论分析,我们认为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可以通过环境金融创新、金融机构环境金融声誉、政府公共环境金融等多个方面、多种形式对区域环境建设和区域环境改善产生影响。首先,对于能够私人化的环境需求,可以进行环境金融的商业模式创新,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使企业、个人的环境需求以一般商业金融方式得到满足,并形成正常的商业金融循环模式,类似实践中《京都议定书》配额项下的碳金融交易形式等在形成环保新机制的同时也在促进金融创新和开辟金融业务新领域。其次,对于正常的融资活动,基于市场声誉的考虑,尤其是在未来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国际化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增强其环境领域里的社会责任意识,遵循国际间已经达成一致的环境保护共识,形成系统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金融监管部门也可以对金融机构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强制性规范,对金融机构的环境影响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公共监管以及激励。再次,对于政府财政所承担的公共环境供给,可以通过政策性环境建设金融或商业性环境建设金融补充政府财政在环境投入方面的资金不足,也可以采用发行环境建设公债等融资方式,利用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未来公共收益偿还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