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5:11: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劳动教育的性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现代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发达国家大多已超过60%a,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且起步晚,目前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已超过33%。服务业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吸纳就业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认识服务劳动?服务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创不创造价值?成为理论界长期讨论的话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服务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
经济学说史证明生产劳动范畴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人们对生产劳动内容的界定也就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产劳动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
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进行探索的是重商主义者,他们的出发点是如何使一国的财富增加。早期重商主义者直接将货币看作财富的唯一形式,把贸易当作产生财富的源泉。晚期重商主义者继承了他们先驱的主要观点,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财富的生产是来自主体的活动即工业和商业。事实上,在重商主义者眼中的生产劳动,仅仅是能够赚取黄金货币的商业劳动。比重商主义稍晚,在法国出现了重农学派,他们在什么是生产劳动的问题上与重商主义者持对立看法。他们“把劳动的一定形式即农业看作创造财富的劳动,不再把对象本身看作裹在货币的外衣之中,而是看作产品一般,看作劳动的一般成果了。重农主义创始人魁奈说:“君主和人民绝不能忘记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这两个学派在生产劳动问题上的看法,各有其不同的历史局限性。跟他们相比,亚当·斯密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前进了一大步,他突破了特定劳动形式的局限,提出了劳动一般的观点。“他抛开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一切规定性,干脆就是劳动,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但斯密的理论也存在着局限,斯密认为:“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且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可以经历一些时候,不会随生随灭。”而“家仆的劳动,却不固定亦不实现在特殊物品或可卖商品上。家仆的劳动随生随灭,要把它的价值保存起来,供日后雇佣等量劳动之用,是很困难的。在这里,斯密混淆了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以及非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的区别。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分析采用了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劳动过程时,马克思考察的是生产劳动一般,他撇开了各种特定社会形态,说明凡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过程“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而在对特定社会形态进行考察时,他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因此,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劳动特殊,即与特定的历史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实质是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不再依据是否生产实物产品,而是依据是否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只有那些能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而不管此时劳动生产的是实物产品还是非实物产品。如果劳动同某种收人相交换,却并不创造剩余价值,那么,即使劳动创造了实物产品,也只能是非生产劳动。因为对于资本家来说,这种不能为他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是毫无实际意义的。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从而劳动产品的物质规定性本身,同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的这种区分毫无关系。例如,饭店里的厨师和侍者是生产劳动者,因为他们的劳动转化为饭店老板的资本。这些人作为家仆,就是非生产劳动者,因为没有从他们的服务中创造出资本,而是把自己的收人花在这些服务上。因此,同一种劳动既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关键取决于它是否使资本增值。“例如密尔顿创作((失乐园》,他是非生产劳动者。为书商提供工厂式劳动的作者,则是生产劳动者。”可见,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并不是以物质生产作为界限的,并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也并非特指某种具体的劳动形式,而是只要是能够生产出新价值的劳动都应该是生产劳动。因此,能够生产出新价值的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此外,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深化认识生产劳动性质的现实依据。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显著,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服务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比重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我们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就会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这显然有悖于现实和历史发展趋势。
二、服务是不是商品
服务劳动生产的是无形产品,我们称这种产品为服务产品,也可称之为“服务”。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服务是不是商品,关键看它是否具有上述属性,而不在于它是否以实物形态存在。
首先,我们分析服务是否为劳动产品,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有人认为,服务虽然是人类劳动但却没有实物产品。那么,作为劳动意义上的服务到底生产了什么?这种劳动的成果如何体现?其实,这种产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生产出来的同时即被消费了,但它仍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第一,从服务劳动的投人看,有投人就必有产出,就必然生产出服务产品;第二,服务产品具有满足人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功能,是构成社会财富的重要内容,财富是与使用价值相等同的;第三,从消费者的消费后果看,有消费后果必有消费对象,既然有消费对象存在并被消费,就必然有这种对象被生产出来。那么,服务业的产出是什么呢?服务业的产出就是服务这种无形产品。这种产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在它生产出来的同时就被消费了。
其次,分析服务产品是否用来交换,是否具有价值。在服务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交换确实发生了。消费者消费了服务产品后支付了费用;生产者收回货币,交付了服务产品,双方实行的是等价交换。确实,从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来看,服务生产完成后,消费者双手空空,什么也没有,这是因为服务产品已被他消费了。那么,服务作为交换的对象,是不是只是取得了“商品的形式”,有价格而无价值呢?马克思认为,商品之所以有价值,“仅仅由于它们是人的劳动的表现……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是物,而是因为它们是社会劳动的化身。服务正是这样一种“社会劳动的化身”。只不过这种社会劳动不是“化身”在实物上,而是“化身”在非实物的无形产品上,“化身”在一种流动的运动着的形式上。马克思明确肯定这种价值的存在,例如在《资本论》第2卷中,他就认为不生产“使用物”的客运劳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其实,衡量服务是不是商品,不在于它是否有形,是否能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而存在。马克思在谈到裁缝和歌唱家的劳动时说:“某些服务,或者说,作为某些活动或劳动的结果的使用价值,体现为商品。相反,其他一些服务却不留下任何可以捉摸的,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存在的结果,或者说,其他一些服务的结果不是可以出卖的商品。马克思此话的真正含意是指裁缝一类的服务提供的商品是一种能同自身分开存在的结果—将衣服做好了(注意,不是做好了的衣服)这样一种结果。这种结果由于能同裁缝自身分开而存在,因此,裁缝在提供这种服务时,不需消费者在现场,而是可以在这种服务完成以后,把这种服务的结果提供给消费者就可以了。消费者也完全可以在裁缝的这种服务完成后,对这种服务的结果进行消费和评价。如果这种结果不合格,消费者可以拒绝为此支付货币和拒绝消费,这种结果也就不能成为商品。因此,这种服务是其结果而不是过程表现为商品。而歌唱家一类的服务却不能象裁缝一样提供一种同自身分开存在的结果,而只能提供一种不能同自身分开存在的服务的过程。消费者必须在歌唱现场进行消费,而不能象消费裁缝的服务一样,等歌唱完了以后才对歌唱的结果进行消费。马克思在这里把服务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类是服务的结果体现为商品的服务,象裁缝一类的服务,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结果在服务过程的最后时点上产生,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不具有同一性。对于这一类服务,生产过程不需消费者的参与,生产结果即服务结果可以体现为商品。而另一类是服务的结果不体现为商品的服务,如歌唱一类的服务,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结果是在服务过程的每一个时点上产生,服务的结果就是服务的过程,两者具有完全的同一性,消费者必须参与生产过程。因此,对于这一类服务,其生产过程体现为商品。
由以上分析可知:服务是一种用来交换的非实物劳动产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
三、服务劳动创不创造价值
1.“供求矛盾”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尴尬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5年4月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当前企业对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需求,占企业对技术工人需求的31.9%。目前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已经大于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1]。农调总队的统计则表明,现有农村劳动力的86.4%未经任何专业技能培训。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到,1997~1999年“回流”民工的23%“回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2]。
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就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失调。一方面,我国某些行业或岗位大量缺少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劳动力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这一供求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的素质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既制约了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一方面,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城市“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缺”的机会;另一方面,农民的低素质又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无论是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考虑,还是从农民所从事专业的稳定性来看,提高农民素质都是当务之急。如果说抓好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是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治本之策的话,那么,抓好职业教育就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时期,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治本之策”。
2.职业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工程
(1)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奠基工程。在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适当渗透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能为农村劳动力学习与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奠定能力基础,为今后的再培训、再就业提供知识、技能上的准备。
(2)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桥梁工程。农民接受职业教育,有利于使农村劳动力掌握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以适应新岗位或转岗的需要,从而拓宽他们转移的行业范围,提升转移的产业层次,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转移的速度和质量。只有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快速而有效地就业,从而架起农村劳动力通往就业岗位的桥梁。
(3)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洗脑工程。通过职业教育,转变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催生农村劳动力的产业意识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产业经营能力,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产业间的转移。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是,具有现代农业产业意识和掌握农业产业开发和经营之道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很难达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因此,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综合型劳动者,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跨产业的转移。
二、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的对策
1.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
政府应该从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的高度来认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像抓九年制义务教育那样来抓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力促分管职业教育的行政部门和劳动部门搞好职业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划,协调职业教育的整体布局,完善职业教育的各种形式,按照各自的职能,有所侧重地抓好职业教育及其相关的配套工作,以确保职业教育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各级政府要重视建立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机制,并使其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使政府真正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的主要责任者,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
2.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舆论宣传,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增强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
长期以来,就读职业教育成为人们屈服于现实而做出的无奈的选择。因此,鄙视职业教育的现象大量和长期存在。人们没有充分了解和认识职业教育,也没有意识到接受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许多农村劳动力仍在职业教育的大门之外徘徊。这种现象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鄙薄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性质及功能认识不足造成的。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既复杂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要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转变人们旧的职业教育观念,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提升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从而吸引广大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这是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前提。
3.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引导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采取制度性措施
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供给,必须推行和落实好“三个准入”。一是抓好职业准入制的落实。要在已确定的职业准入范围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职业准入制度,逐步做到凡已公布实行职业准入的行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如果没有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毕业证或职业资格证者则不能就业。二是抓好城市准入的落实。要发挥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就要坚持青年农民必须在职业学校毕业,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才能进入大中城市务工、暂住和落户的原则。各类城市企业在聘用一线劳动者时,只能与具有相应职业资格的劳动者签订合同。三是抓好年龄准入的落实。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初中毕业生能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不足50%,这些初中毕业生没有经过职业教育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给劳动力供给本来就过剩的就业市场又增加了新的巨大压力。因此,各级劳动部门、用人单位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劳动法》,对未足年龄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实行就业年龄准入。通过这种“准入”来引导农村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激励农民的教育消费,从动力机制上来改变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态度[3]。
4.搭建农村劳动力通往职业教育的平台,努力开辟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途径
开展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职业教育,满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的就业需求,这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关键。一是要注重开展职业培训,为农村劳动力实现“短”、“平”、“快”转移服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是有效、快捷地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途径。要切实发挥地方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主导作用,做到统筹、协调各方,实现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层次多样化、培训形式灵活化、培训目的明确化、培训内容实用化、培训手段现代化。二是要继续抓好职业学校的学历教育。职业学校的招生重点应该由城市转向农村,让更多的农村青少年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三是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农村的实际需要,在农村初中适当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并开设职业指导课;同时,还要在农村办好综合高中。四是要充分统筹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同时,还要积极协调与普通高校和成人教育系统的关系,为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5.有效进行职业指导,切实保障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要抓好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创造条件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指导。一是必须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调节数量供给,带动质量提高。三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职业介绍机构。要以县级职业介绍所为依托,形成县、乡、村三级劳动力服务网络。开展好县际、市际和省际的劳动力需求信息交流,形成省际劳务协作横向网络,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安全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四是规范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市场真正成为沟通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桥梁。
一、价值链视角下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1 价值链的概念和内涵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指出价值链是对增加一种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作业活动的描述。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构成企业价值链,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Gereffi(1999)等学者将价值链的概念与产业的全球组织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理论,丰富了价值链理论的内涵,也扩充了该理论的适用范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河南省的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已不再是独立的封闭系统,集群已融入到产业的价值链甚至全球的价值链当中。因此,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不能只局限在集群内部或一个省份,应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审视集群的发展现状,明确集群在整个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清楚集群升级的方向和升级方式。
2 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大量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个相对范畴,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以及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
河南省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省,一直把保证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近两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大力倡导产业集聚区建设,引进了相当一部分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省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层次。但河南省在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方面依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铝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例,这两个产业既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河南省的铝产品加工业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中,郑州、洛阳、三门峡、焦作等地区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氧化铝产能和70%的电解铝产能,形成了国内最大的铝工业集中区。巩义市、长葛市、荥阳市、温县等以铝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也相当发达,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同行业首位,部分产品已进入世界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再拿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食品产业来说,食品工业是河南省确定的6个高成长性产业之一,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河南在每年调出商品粮50多亿公斤的同时,还有50多亿公斤的粮食制成品供应省外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面制品和肉制品加工基地。同时,河南省食品产业的龙头企业群体较大,产业集聚态势明显。全国肉类综合10强河南省占3家,全国方便面10强占4家,全省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37家,超50亿元的企业6家,超100亿元的企业4家。全省以食品工业为主导、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超过7个,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汤阴县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凭借自身比较优势进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从发展规模上看,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已形成规模,在国内外市场上也初具影响力。但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的发展质量和发展层次,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依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从事低价值创造的生产制造环节,都依赖于其廉价劳动力的资源优势。产业集群的升级,就是要沿着价值链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价值链中由低端走向高端。
二、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河南省大力倡导产业集聚区建设,在新建的产业集聚区中,以对新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招商引资为主,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力度则稍显不足。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1 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扶持力度较弱。现代经济发展以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和发展层次为首要目标,在对产业集群的规划、引导和扶持上则倾向于那些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从而忽视了原本处于传统优势地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河南省这样一个传统农业资源大省和人口大省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良好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需要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2 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比较突出。河南省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资源比较丰富,地区间差异也较大,但从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来看,结构趋同现象较为突出。以豫东南的驻马店市和周口市为例,两市都把产业发展集中在粮食加工、油料加工、肉制品加工、棉纺织加工和皮革加工,驻马店市大力推进中国豫南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而周口市则在不遗余力地建设豫东南农产业物流大市场。结构的趋同容易导致彼此间的恶性竞争,不利于集群的良性发展。
3 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产业层次较低,产品的档次也不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有着自身的特点,技术简单,易于模仿,进入门槛低等,这就造成集群的产业层次低,产品档次也不高。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传统型工业项目和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的资源型工业项目,如农副产品加工、传统制造、铝制品生产加工等。虽然个别产业集群在国内市场上的区域品牌响亮,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这一环节,产品的知名度和档次也不高,贴牌生产、价格竞争仍是束缚集群发展的主要原因。
4 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缺失,集群可以做大但不能做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也需要高素质人才提供智力支撑,也需要政府和企业持续的科技投入,但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在这方面做的显然不够,从而导致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普遍缺失。以河南省农副产品加工为例,由于创新能力不足,多是简单的模仿,其产品长期处于低档次、粗加工和老品种阶段,虽然企业规模在逐渐做大,但企业形象和产品档次却很难提高。
三、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良好发展不仅需要企业的自觉自省意识和政府的宏观政策环境,更需要集群自身软硬实力的增强和提高。因此,河南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应立足于自身区位和资源比较优势,在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下,通过不断创新实施集群升级战略,从而培养集群竞争优势。
首先,充分认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意义和作用,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是河南省在利用传统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解决人口就业的有效途径。没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河南省提出的城镇化口号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和政策导向作用,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普及推广典型的经验,提高社会各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工作的认识。
股骨近端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折的发生率是上升趋势。 我院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多采用手术治疗,对提高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挽救社会劳动力有积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男30例,女56例,年龄45-92岁,平均69.11岁。受伤原因:行走时摔倒或跌落等低能量损伤72例,车祸等高能量损伤14例。接受动力髋55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31例,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77例;股骨颈基底部骨折9例。全部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术前给予调整。
1.2 手术方法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臀部垫一软垫。手术于普通手术床上进行,术中辅助“C”臂X线机透视监控。采用髋外侧入路,将股外侧肌从其后缘适当剥离显露转子,然后牵引复位,分别置入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和动力髋。
1.3 术后处理 常规预防使用二代头孢茵数3天,消肿止痛,无须外固定。术后第1天可取半坐位,开始进行下肢肌群的收缩练习,2周后扶拐下地不负重活动,6-8周后开始部分下地活动。出院后门诊每月随访直至骨折愈合。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髋骨肿胀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来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及疗效。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8.6个月。动力组较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手术时缩短(动力髋平均手术时间50分,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80分钟);术中出血量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370ml,动力髋组260ml;术中X线暴露次数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6-9次,动力髋组3-5次;术后髋部肿胀情况基本相同;骨折愈合时间平均约11.5周;术后并发症动力髋组8例,主要为髋内翻和主钉退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2例,1例空心螺钉切割股骨头,内固定松动致髋内翻,1例为空心螺钉退出。但骨折均已愈合。所有病例无钢板断裂。
3 讨论
3.1 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一般认识 老年髋部骨折多伴有骨质疏松和其它内科疾病,虽大多为低能量损伤所致,但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留下髋内翻,肢体短缩,甚至长期卧床致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严重并发症。现多主张尽早手术内固定,以获得稳定的复位,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减少长期卧床造成的严重并发症。
3.2 内固定的特点及适应证选择 目前股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方法主要有髓外系统(动力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及髓内系统(Gamma钉、PFN钉)。髓内固定操作复杂,需要手术牵引床,手术技术要求较高,我院缺少手术牵引床,故很少采用。DHS操作简单,设计符合股骨近端生物学特点,且具有动力性加压作用,能够较大限度地稳定骨折,价格低廉,因此临床上采用广泛。但DHS也有诸多不足之处:(1)头颈部单螺钉固定,易发生旋转移位,如股骨近端外侧的严重粉碎,我们往往加用1枚股骨颈空心钉固定于上方以防旋转。(2)头颈部螺钉粗大,如骨折累及股骨外侧皮质者,置入拉力螺钉时会加重骨折粉碎程度,给固定带来困难。(3)骨质疏松患者行DHS内固定后易发生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导致髋内翻畸形,因此,对于骨质疏松,大转子外侧皮质粉碎者等因素显著增加DHS手术骨折畸形愈合或内固定松动滑脱等并发症。而股骨折近端锁定钢板设计遵照BO原则,减少对骨界面的应力,对骨膜血动有保护作用。锁定钢板头颈部多枚螺钉固定可有效防止股骨头颈部旋转移位,同时还有能以螺钉固定大、小转子骨折块,重建股骨近端的支持结构,防止股骨近端内侧皮质缺损导致内固定失败及髋内翻畸形。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稳定性较好,术后一般不需要制动,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活动,故对于高龄、骨质疏松、股抽近端粉碎性骨折等宜选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从本组研究发现,动力髋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平均节省20-30%,从而术中出血减少35%,术中X线暴露明显减少,术后肢体肿胀也有所减轻。DHS组股骨头受力时,负荷传导通过股骨颈钉及股骨转子外侧皮质,在小转子周围产生应力遮挡,如股骨近端内侧结构缺损不稳定者,极易出现螺钉切割骨质致螺钉穿出股骨头及退出等并发症,从而出现后期髋内翻。
总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及动力髋内固定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因操作简单,稳定性好,价格低廉,都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但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有其特殊优势,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骨折及粉碎性骨折患者。
参考文献
一、远洋船员航行津贴应按在船职务,在航时间及航线的远近支付。
远洋航线是指: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和亚洲的马来西亚及新加坡(不含)以西各航线。
近洋航线是指: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远东地区、菲律宾、越南、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及香港地区等各航线。
二、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确定具体执行时间,但不得早于1998年1月1日。
三、企业要严格按照本通知所附标准支付远洋船员航行津贴,不得擅自修改标准或扩大支付范围。企业要制定远洋船员航行津贴支付办法,并报部备案。
附:关于调整交通部远洋船员航行津贴标准的复函
(劳动部、财政部劳部发〔1997〕344号文印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全文
交通部:
你部《关于再次请求提高远洋船员航行津贴标准的函》(交函人劳〔1997〕260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一、同意你部远洋船员航行津贴标准在现行标准总体水平上平均提高30%。
二、调整航行津贴标准所需资金仍在企业成本中列支。已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的企业,从调整年度起伙食津贴列支额度全部在工资总额基数外单列。
三、调整后的航行津贴标准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可根据本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分步到位,不能保证上缴财政收入以及没有承受能力的企业暂缓执行。
附件
交通部远洋船员航行津贴标准表
单位:美元/人?天
----------------------------------------
|等| | 标 准 |
| | 职 务 |---------|
|级| |远航线 |近航线 |
|-|--------------------------|----|----|
|一|船长、轮机长 |3.90 |3.20 |
|-|--------------------------|----|----|
| |政委、大副、大管轮、一级电机员、一级报务员、一级 | | |
|二| |3.50 |2.80 |
| |船医、客轮事务主任 | | |
|-|--------------------------|----|----|
| |副政委、二副、二管轮、二级电机员、二级报务员、二 | | |
|三| |3.10 |2.40 |
| |级船医、一级事务员 | | |
|-|--------------------------|----|----|
| |政干、三副、三管轮、三级电机员、三级报务员、三级 | | |
|四| |2.70 |2.10 |
| |船医、二级事务员、大厨、水手长、冷藏员 | | |
|-|--------------------------|----|----|
| |木匠、一水、一级机工、一级电工、大台服务员、驾 | | |
|五| |2.30 |1.80 |
| |助、报助、二厨 | | |
|-|--------------------------|----|----|
|六|二水、二级机工、二级电工、三厨、服务员 |2.10 |1.40 |
在教学、医疗、科研和工农业生产单位直接从事教学、医疗、科研、技术工作的讲师、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工程师(含建筑师)、农艺师以及中、小学教师。
二、在《通知》规定的延长上述人员退休年龄的条件中,“确因工作需要”,一般系指以下几种情况:
1.已承担的工作任务尚未完成,退休后将对工作带来较大损失的;
2.新学科和特殊专业急需的;
3.边远地区和技术力量薄弱的单位所需要的;
4.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到工作急需的单位后能发挥较大作用的。
2.《暂行规定》第六条中:“全民所有制、区、县局属大集体企、事业单位在1982年前办理集体招工,档案中无个人《招工审批表》的,须由原招工单位持上级主管部门证明和本人档案到区、县劳动局补办手续”现改为“只由原招工单位出示本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证明材料即可。”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9-0132-0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群体的多发疾病,如果患者接受保守治疗,不仅有很多并发症,而且病死率也很高,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手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动力髋螺钉、解剖锁定钢板、PFNA等。本次研究重点对比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中女18例,男22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55岁,平均年龄(67.8±0.9)岁。观察组中女19例,男21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54岁,平均(68.5±1.2)岁。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都接受胫骨结节牵引,进行肾功能、肝功能、心肺功能的详细检查。
1.2.1 对照组 接受动力髋螺钉治疗,手术方法具体如下:首先,患者取仰卧,切口选择大粗隆下10 cm到大粗隆上方2 cm的部位,切开一个切口。其次,进针点选择在大粗隆顶点下方约2.5 cm处外侧皮质,通过股骨颈干角定位器的引导,将导针置入并且将其固定。另外,导针正位要与股骨颈长轴平行,导针侧位处在股骨颈长轴的中央。最后,在攻丝和扩孔之后拧入螺钉[1]。螺钉的长度是导针打入长度减去超出股骨头骨质的长度,再减去10 mm。最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设置引流管,同时固定好引流管,并缝合切口。
1.2.2 观察组 接受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如下:患者平卧于骨科牵引床上,患肢持续牵引,同时垫高患侧臀部,在C型臂透视下复位。手术切口取大粗隆上约5 cm的位置,长度约5 cm,充分暴露大粗隆的顶点,将大粗隆的顶点做进针点,C型臂透视下,在髓腔内置入导针,此外,把防旋型股骨近端内钉的主钉顺着导针插到股骨髓腔中去,然后将导针拔掉。在股骨颈内打上导针,需要注意的是,导针的正位是股骨颈中心下面,而导针的侧位是股骨颈的中央。另外,在皮质的外侧上施行开槽,螺旋刀片顺着导针打入,到达恰当位置后,螺旋刀片要顺时针旋转,并将螺旋刀片锁定,然后安装好尾帽和远端锁定螺钉。最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设置引流管,同时固定好引流管,并缝合切口。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牢固,可以术后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手术结束后对比量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包括髋内翻畸形、骨折延迟痊愈、螺钉穿出等[2]。
1.4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手术结束后的治疗效果可以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差、良、优。患者的髋关节屈曲度高达110°以上150°以下,而且没有出现外翻畸形或者内翻畸形,骨折完全痊愈,股骨头没有出现坏死的情况,下地走动没有疼痛感,可以将其治疗效果评为优;患者的髋关节屈曲度达到90°以上110°以下,出现轻度的外翻畸形或者内翻畸形,骨折没有完全痊愈,股骨头出现部分坏死的情况,下地走动没有疼痛感,可以将其治疗效果评为良;当患者的髋关节屈曲度在90°以下,出现重度的外翻畸形或者内翻畸形,骨折延迟痊愈,下地走动有疼痛感,髋关节的功能未能恢复,可以将其治疗效果评为差。有效=优+良。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2.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结束6~9 d后就可以扶着拐杖下地走动,而对照组在手术结束的4~5个星期内才能扶着拐杖下地走动。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
表1 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手术出血量(ml) 术后并发症 例(%)
对照组(n=40) 74.00±23.30 398.4±105.6 10(25)
观察组(n=40) 51.00±11.80 185.4±65.2 2(5)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差 良 优 有效
对照组(n=40) 10(25) 8(20) 22(55) 30(75)
观察组(n=40) 2(5) 6(15) 32(80) 38(9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多发疾病,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疗效不佳,现多采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动力髋螺钉、解剖锁定钢板、PFNA等。本次研究重点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的治疗效果。
动力髋螺钉在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有很多优点,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首先,动力髋螺钉的固定方法非常牢固,拥有动态轴向加压的功能,对于骨折的固定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对于断面愈合具有很好的刺激作用。其次,动力髋螺钉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抵抗内翻力和剪切力。但是动力髋螺钉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动力髋螺钉手术造成很大的创伤;其次,动力髋螺钉容易引起并发症,主要原因是动力髋螺钉是固定在股骨外侧,由于弯距很大,力臂很长,一旦内侧出现骨受损,容易出现并发症,包括压缩内侧皮质、钢板断裂、螺钉松动、股骨头被切割等。另外,固定动力髋螺钉后,通过股骨粗隆间外侧和股骨颈钉的负荷传导作用在大粗隆外侧的钢板上,使钢板固定的效果降低了。大量资料显示,在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动力髋螺钉的固定方法优势相对明显[4]。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是一种理想的髓内固定方式,这种方法在治疗中引起的创伤相对较小,出血量也相对较少,而且固定的比较牢固。髓外系统和髓内系统是相对移动的,因此弯距较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负荷,因此抗内翻畸形能力和抗剪切的能力都很强,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优点有很多,传统的固定方式是使用螺钉固定,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却使用螺旋刀片固定,螺旋刀片的面积较大,没有锁定的螺旋刀片能够压紧松质骨,很好的镇压了骨质。而且,相对于动力髋螺钉,螺旋刀片和骨质的接触面较大,因此螺旋刀片的支撑力较大。另外,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只需要使用一枚螺旋刀片,操作相对简单。此外,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主钉是空心的,因此需要一个小切口就可以了,因此进入髓腔的导针比较容易操作,创伤也很小,遵循了微创原则。大量资料显示,在不稳定性骨折尤其是高龄患者治疗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固定方法优势相对明显[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手术结束6~9 d后就可以扶着拐杖下地走动,而对照组在手术结束的4~5个星期内才能扶着拐杖下地走动。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另外,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其中髋内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对照组手术并发症10例,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5%,其中髋内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感染2例,患肢缩短2例,内固定物断裂2例,股骨颈内螺钉切出2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P
参考文献
[1]黄昌富,周忠,付佳拥.DHS和PFN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3(4):512-513.
[2]唐尚权,杨述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现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4(4):635-636.
[3]李志丹.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5(27):456-457.
[4]郝仕强,刘一凡,麦玉芳.动力髋螺钉结合防旋螺钉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8):528-529.
[5]宋建治,肖少雄,徐礼森.PFNA、PFN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3(6):268-269.
[6]崔风国,丛皎,李国顺.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6):471-472.
[7]胡晒传.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体会[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1):57-58.
[8]张俊,宋飒,蒋,等.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9):781-782.
[9]曹华,张俊.两种方法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40-41.
[10]周骏武,匡文忠,胡召云,等.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1,15(8):1001-1002.
必须要承认,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我们和很多学校一样,起初踟蹰不前、裹足“不动”。而促使我们真正“动起来”的,是家长的一次投诉。
我校一二年级周一到周四,下午只有两节课,比其它年级少一节。考虑到孩子较小、放学又早,家校双方都想让孩子早点打扫完卫生回家,我们就依值日表,安排对应孩子的家长,到校带领孩子一起打扫卫生,认为这样做一来可以加快洒扫速度,孩子能早回家;二来可以对孩子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给孩子“爱劳动、会劳动”的积极示范和启示。但家长认为,卫生应该由班主任带着学生一起打扫,不应该麻烦家长。并因此投诉。
学校对投诉进行了及时回应,并沟通解决了有关问题,这一事件带给教育者三点启示:(1)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是全员的,不论职位;(2)劳动教育的家校合作是必须的,不论途径;(3)家长对学校劳动教育是有期待的,不论形式。
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落实素质教育政策,深入开展、实施好“劳动教育”。
由教育部、和全国少工委等多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今时已落地一年。这是一份很有分量的文件。但从基层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观察来看,劳动教育蓬勃发展的局面却并未出现。虽有《意见》“落地”,但“劳动教育”在很多学校并没有“动”起来,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究其原因,除了《意见》本身的宣传、执行力度存在不足外,还有可操作性方面的问题。
一、现时困难:“动”与“不动”,这是个问题
客观来讲,国家非常重视面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并且有相当长的一段时,各种劳动教育实践,如学工学农、校外实践、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开展是丰富而有效的。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劳动教育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软化、在社会被淡化、在实践中被虚化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成为今日常态。如何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变成了“动”还是“不动”的问题。推进劳动教育的主要困难体现在:
(一)学校方面
1.“课”动难。课时紧张,劳动与技术课程推进随意性强,“被调课”现象比较普遍,“开齐上足”成奢侈品;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学科整合力度不够,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2.“师”动难。师资保障能力有限,缺少专职老师,兼职老师不能科学、系统地推进学科建设,专业水平亟待提升。
3.“生”动难。各种文化课学习(补习)、特长(兴趣)培训占用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时间;学生劳动热情持续时间短,“表象性”劳动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实践的观念亟待转变,劳动的习惯和能力亟待培养。
(二)家庭方面
1.思想变动难。一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仍大行其道;二是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溺过度,总认为孩子还小,劳动太苦太累,老是借着“等孩子大一些再说”来包办代替。
2.家校齐动难。家长都有自己多种多样的家教理念,要使他们集体认同一个教育理念并实际行动,需要做大量细致而有说服工作。各位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先进、落后之分,水平高低有别,难以均衡。
(三)学生方面
1.劳动学习不足,家长示范太少,学生整体缺少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家长因为客观上没有时间或是主观上轻视劳动,和孩子一起劳动的机会少,对孩子的主动示范也很少。
2.劳动时间不足,劳动实践太少。据一份调查显示:仅以学生每天从事家务劳动平均时间为例,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日本为0.4小时,而中国仅为0.2小时,也就是12分钟。时间的绝对不足必然约束、限制孩子的劳动实践,使其在劳动形式上趋于简单重复,缺少多样性。
(四)社会方面
1.寻找基地难。一是区域内的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数量严重不足且建设质量总体不高,二是无偿或低价面向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须依靠学校自身去寻找、协调,制约因素太多,学校往往勉力为之或选择知难而退。
2.整合评价难。及时、有效的评价对激发、保持学生的劳动热情,并逐渐内化为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当下学生社会层面的劳动,除及学校有组织地进行并实时纳入学生的德行评价之外,其他形式和途径的劳动均处于自发、自觉、自主的状态,没有评价标准,更未与学校现有的评价激励机制形成对接或整合。但由于其自由的活动形式,纳入评价又出现无法掌控过程和效果、无法确立评价主体和标准等实际困难。
3.制度支撑难。劳动教育在实际运行中还遇到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没有相关的制度来保障、约束或是激励相关部门和单位来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支持不支持、配合不配合完全凭着个人好恶、社会责任等情绪性因素来支撑,弹性太大,缺乏稳定性、规范性和约束力。
二、对症有方:“动”与“不动”,这不是问题
思想决定行动。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项目的推进都必须先解决“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三个问题。其中“为什么做”属于思想认识的范畴,必须有坚定而一致的认识和态度。《意见》的出台充分阐释了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即“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炼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将推动《意见》的落实作为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南针”和检验实施劳动教育决心和力度的“试剑石”。
事物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困难在寻求智源和资源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寻求智源和资源的过程就是寻求办法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获得经验的过程。当前,学生缺少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推进劳动教育力度不一、迟疑观望;家长重智轻劳,参与学校劳动教育热情不高……推进劳动教育困难重重。如何解决?当然是面对具体的问题和困难,有的放矢,统筹推进。具体办法有:
(一)整合三门课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课堂是劳动综合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和重要窗口。我们实现劳动教育的课程是劳动与技术,该课程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突出强调“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统一”“以生活为基本逻辑,组织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都有与“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交叉甚至重叠的部分,我们要通过校本化的二次课程开发,实现三门课程的有效整合,从而集聚优质资源,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
(二)确立三个主体。现时的劳动教育在主体认定上隐约是“双主体”,但同时又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在学科推进上,“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老师是当然的落实主体,但缺少主体责任、评价要约和具体标准。班主任是潜在的落实主体,因为很多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习得和劳动教育实践等工作需要通过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来组织实施,但同样没有主体责任。而从劳动教育的内容设置来看,家务劳动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劳动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长也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而这以往是被漏掉的一环。所以我们在加强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确立学科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家长等三方位落实主体,并设定相关责任。
(三)形成三方评价。以往的评价多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且参与主体多是班主任,而标准则是凭着学生参与班级值日是否热情、是否认真、是否主动等定性标准(主观印象)来制定,评价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而同为落实主体的学科教师和家长,失去了评价的参与权和话语权,评价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在这一点上,学校要用规范的形式与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家长等三方评价主体衔接好并将评价要素、评价标准等形成可操作性量表提前告知,以形成有三方参与的、既重视结果也看中过程、兼具指导性和约束力的成长性评价指南。
(四)培养三种意识。即,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基本劳动技能,更要从培养劳动素养的角度,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人人参与”的躬行意识、“珍惜劳动成果,勤俭光荣,浪费可耻”的节约意识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意识,努力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集体的事情争着干、家里的事情帮着干、公益的事情抢着干”的氛围,形成风尚。
(五)建好三个基地。基地是夯实常态培养和实现整体提升的有效载体。班级和家庭要基于学生个体在班级(孩子个体在家庭)的义务,分给劳动“责任田”,建好“责任基地”。职能处室基于学生个体价值实现和道德成长的需要,要划出“爱心社区”,建好“小雷锋基地”。学校基于学生劳动实践和整体展示的需要,在校外寻找“试验田”,建成“校外成长基地”。通过上级指导、学校定制、意向调研、签订协议、认可挂牌等程序,将校外基地建设高标纳入学校管理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课程建设理念,实现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效能化。
三、务实推动:“动”与“不动”,都不是问题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重视和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既是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固本强基”工程,是“大国工匠”的召唤,也是党和人民的热切期盼。加强劳动教育,“动”的是从培育劳动素养的角度务实行动,下力气解决“如何尽早动起来”和“如何动得更好”的问题。“不动”的是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谌面发展”的基本原则,抓好“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和鼓励家务劳动”四环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推进校本实施,相关课程“真落实”。课程实施是“本”,要做好四个“一”:做好一个整合,即在有职能处室代表、班主任代表、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课)学科老师代表、家长和学生代表参与的环境下,把劳动与技术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与科学课程中相似或相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校本整合,使课程实施处在学校视野下,增强执行的力度。
开发一本教材,即开发《我爱劳动》校本教材,将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知识学习、劳动技能掌握、劳动成果评价等内容涵盖其中,并根据低、中、高年龄特点使教材体现阶梯式成长的特征,使学生“学有所依”“行有所获”,教师“教有所倚”“行有所成”。
制订一份意见,即制定基于学校的《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学校劳动教育从整体上进行目标和原则定位,在实施中明确工作细节,突出机制保障。
申报一个课题,即通过省级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少先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来推动和保障课程实施,使课程的实施全程都在科学、明晰又正确的路上。
(二)设计劳动岗位,校内劳动“真丰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际体验是习得劳动技能、形成劳动素养的重要渠道。我们设计了三种类型共8个岗位来满足学生需求:
1.责任型岗位。是属于义务性质(任务性)的,人人都要参与。包括:
(1)卫生保洁,主要劳动形式包括扫地、拖地、擦黑板、擦玻璃、清洁区打扫、蛛网清洁、污渍清除等。
(2)班务保持,主要劳动形式有图书整理、讲台整理、桌凳整理、洒扫工具整理、生物角管理等。
2.奉献型岗位。是属于志愿性质,个人有强烈意愿并获得班主任支持即可参与。主要服务岗位包括:
(1)美德美行示范岗,隶属“五小”团队,主要职责是做好学生车辆停放区域的车辆排放、班级饮用水保障、学校平地的卫生保持、卫生环保宣传等。
(2)小雷锋社区,主要职责是做好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开放书吧的管理、低年级班务劳动支持、校前区左右30米卫生维护等。
(3)红领巾绿地,主要职责是学校绿地的杂草拔除、树木花草浇水、为花草树木做名片等。
3.技能展示型岗位。遵循自愿原则,但带有集体组织性质,有一定的约束力。包括:
(1)成果展示性的,主要有“我有一块田”种植(园艺)展示(结合科技节)、生活自理能力展示(穿衣、洗红领巾、刷鞋、叠被子、整理图书等)等。
(2)劳动竞赛性的,主要有清洁区打扫(团体)、植树(团队)、水果采摘(团队)、摘菜、手工(擦皮鞋、洗碗、做沙包、钉纽扣、做香包、包粽子、包饺子等)等。
(3)特长展示性的,如编织、缝纫、木工、陶艺等。
(三)聚合区域资源,校外劳动“真常态”。校外劳动有广阔的智源和资源,对加强劳动教育起着“加速度”的作用。我们与素质教育基地合作,组建校外成长基地,通过“学校定制”将劳动教育渗透在素质体验项目中;我们将全国、省、市劳模和校前区的保洁责任人请进校园给学生做国旗下讲话和共上少先队活动课,增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结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和劳动与技术课的实践需要,我们春、秋季各开展一次全员性外出的劳动体验活动,并形成体验报告;结合少先队寻访活动,我们走进家乡创造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通过区域优质教育和实践体验资源的聚合,校外劳动体验正为劳动教育深入推进提供成功样本,为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插上翅膀。
(四)鼓励家庭参与,家务劳动“真融入”。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划桨开大船。家庭参与是劳动教育是否得到真正重视的“测谎仪”。一方面,我们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和校信通等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争取和尽量多的家长达成共识,为全面推进劳动教育提供思想保障;另一方面,我们借助家长委员会,首先获得他们对学校有关劳动教育家庭实践活动的支持,进而把声音传播向更多的家长;再者,我们明确并公示学校劳动教育安排中有关家庭、家长参与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要求,使家庭真心支持劳动教育,家务劳动真正融入劳动教育。
(五)重视欣赏激励,评价手段“真创新”。及时、恰当的鼓励和欣赏对于激发兴趣、保持热情有着积极而持久的支持作用。而创新评价手段、丰富评价形式更能放大这种效应。一方面,我们继续用好雏鹰奖章、“好少年”评比、“好队员”评比等传统有效评价手段;一方面,我们通过“劳动小能手”“最美小雷锋”“小小劳模”等表彰和给家庭发喜报、家长给孩子发奖状(奖励)等形式,及时发现、欣赏和肯定爱劳动、会劳动、尊重劳动和善于劳动创造的榜样和先进典型,积极营造人人重视劳动、人人参与劳动、人人赞美劳动的积极氛围。
以上为加强劳动教育具体实践中的一些实际探索并施行有效的做法,希望能引发大家讨论和思考。
就在不久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其中,关于劳动意识的培养被作为六大素养之一,在“实践创新”层面的第一条予以凸显,其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这为务实推动劳动教育在学校层面落地生根再次提供了方向指导和生长沃土。
当然,无论是在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在学校教育行政层面,我们都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运用行政力加强资源开发,推动一批校外公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如何制定督导评价标准,引领区域内的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如何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科教师推动劳动教育课程专业化实施水平?如何用“规矩”的形式来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施问题?等等。我们相信,伴随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必将为更好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起到助推作用,这都是我们共同关注、期盼和乐见的。
参考文献:
[1]刘宇.学生课程参与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高振宇.儿童哲学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陶行知.教育的真谛[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4]陈瑾.“更儿童”的课程:阶梯式课程的深度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冀晓萍.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答本刊记者问[J].人民教育,2015(17).
全脱产学习的学员在学习期间,工龄连续计算。从事有毒、有害、高温、井下等特殊工种工作的职工,在学习期间的工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不能折合计算。
(二)半脱产学习的学员,在学习期间,除工资照发,工龄连续计算和享受(一)项规定的福利待遇外,其生产奖金、保健食品(含保健津贴)、各种岗位津贴以及劳动保护用品,由原单位按参加生产劳动工作的实际情况发给。
另外,在严寒的南极大陆进行野外考察,不仅需要配备御寒服装,且由于磨损严重,配备的数量也需多一些,以便替换。
为了保证考察人员的身体健康,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特制定“我国赴南极考察人员生活待遇的暂行规定”。现发给你们,请按此执行。
本规定只适用于赴外国南极站(含南大洋)上考察人员。关于我国独立开展南极考察的规定,将另行制定。
本规定自一九八三年八月一日起执行。
附:我国赴南极考察人员生活待遇的暂行规定
为保证赴南极考察人员圆满完成考察任务,根据南极科学考察的环境特点,并参照国内有关规定,特制订我国赴南极考察人员生活待遇的暂行规定。
一、赴南极考察人员(包括南大洋考察)的出国制装费、考察津贴费、营养费、国外零用费(含外汇)统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发给。
二、赴南极考察人员出国制装费分为三类:
1.一类为越冬人员(一年以上):发1000元;
2.二类为度夏人员(含南大洋考察),在南极时间超过三个月者:发700元;
3.三类为短期考察人员(不足三个月),按临时出国人员标准发给。
上述三类人员出国,所需鸭绒服由南极考察委员会借给。
三、赴南极考察人员的制装费以去南极考察两次为一期,第三次去南极按初次去南极发给。对第二次赴南极考察者,按所从事的考察类别标准的30%发给服装补助费。
四、赴南极考察人员,在国内集训期间的伙食标准按空勤一类灶标准,免交基本伙食费。若因特殊情况不集训,每人按空勤一类灶标准发给一个月的营养补助费。
五、在南极期间,每人每月发给南极考察津贴(含国外日常另用和服装添置等)120元,其中75元人民币发当地外币。考察结束返回所在国本土、停留时间超过一个月后,个人零用费按临时出国人员标准发给。
六、南极考察人员在国外的食宿、交通费按临时出国人员标准执行。在南极期间的伙食标准按所在站标准,如对方不负担,回国后按实报销。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儿童在社会上的作用及作为公民的价值,完全决定于儿童参加社会劳动的能力,决定于他对这种劳动所作的准备。同时,儿童的幸福、儿童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据此来决定。只有当劳动成为表现人格和才能的主要形式的时候,才可能有创造性的劳动。任何工作只要具有某种意义,就不会把它看作不愉快的工作。” 因此,马卡连柯指出,在教育儿童的工作中,父母应牢记以下几点,家庭的劳动锻炼对于儿童的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培养儿童的意志力,有助于幼儿养成自尊、自立、自强的性格。第二,家庭劳动教育在人的品德形成、开发智力、增强体魄、促进审美能力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三,享受创造劳动成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为以后独立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并一生受用。
因此,劳动教育应该从小抓起,让幼儿学习初步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对幼儿进行劳动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
二、学前儿童家庭劳动的现状
(一)家长对幼儿参与家庭劳动的态度有偏颇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在中国百姓的家庭教育观念中根深蒂固,家庭劳动教育更是被许多家长所忽略,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在家务上总是亲自上阵。这样做,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好逸恶劳的习惯,也使孩子错过了培养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最佳时期,严重制约孩子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教育方式不正确造成幼儿难掌握劳动技巧
部分家长虽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劳动,但因方法不当也收效不佳。有的家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隔三岔五安排孩子劳动,没有形成一定规律,不利于习惯的培养。还有的家长简单地把幼儿当劳动力使唤,或把劳动当作惩罚的手段,或以金钱和物质对幼儿的劳动进行奖惩,当孩子劳动中有失误便加以训斥和责备……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都会使幼儿难以掌握正确的劳动技巧,也难以在劳动中获得愉快。
(三)幼儿对参加家庭劳动不重视
现实中我们常看到这样令人忧虑的现实, 那就是娇生惯养以及缺乏锻炼, 使许多孩子身体虚弱,四肢无力,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孩子往往是在摸爬滚打中得以茁壮成长的,劳动是保持良好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然而,现在的孩子却极少主动创造条件锻炼自己,偶尔参加一次轻微劳动就叫苦连天,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要父母代劳。
三、学前儿童家庭劳动的策略
参加家务劳动不仅是学前儿童为父母分忧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幼儿今后的就业成才和生活幸福。做父母应须知:不是家务劳动需要幼儿,而是幼儿个性的发展需要家务劳动。因此,家长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孩子从小就自然而然地参与并热爱劳动。下面就是学前儿童参加家庭劳动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观念
告诉家长,家庭劳动教育的意义不在劳动的效益上,而在于劳动对儿童个性全面发展上。通过劳动,使儿童理解劳动的社会意义,初步掌握最简单的劳动技巧,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要让幼儿从小就明白:扫地、洗菜等家务劳动是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帮父母干活。这样学前儿童就会心甘情愿地去做家务,而不会讨价还价。
(二)榜样激励
幼儿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在身边树立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从内心敬佩的劳动榜样,从而学习榜样。教师与家长也要时刻以身作则,平时不要因为做家务而发牢骚,也应成为热爱劳动的榜样。并在劳动中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幼儿参与进来。可以吩咐孩子做一些十分简单的事情,如把报纸、拖鞋等拿给父母,培养其做家务活的良好习惯并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三)行为训练
家长们在安排一系列具体的劳动教育活动时,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具体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理要求。如果幼儿知道他的付出对整个家庭有益,他会更看重自己和被分配到的任务。因此在分配工作时,记得向幼儿阐明这个道理。
2.适度赞美。当幼儿喝完水会将杯子洗干净放好称赞他:“你记得把杯子洗干净放回原位,真好,省了我不少事!”鼓励幼儿继续保持这个行为。适度赞美可以使幼儿在成就感的动力促使下,培养成劳动与整洁的习惯,一种负责感也就初步形成了。
3.善用记事本。可将家事按照时间先后列表,例如,上学前需完成的包括铺床、穿衣、吃早餐等等。这样的安排很合逻辑,孩子做起来也比较有效率。大家照章行事,只要等孩子做到的时候,站出来夸奖他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