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7 15:11: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程管理的任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Abstract: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s an organization of systems engineering point of view,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ycle of all work, including project proposal, feasibility study, project decision-making, design, equipment inquiry,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visa, acceptance, evaluation system such as the movement process planning, organizing, directing,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proces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of the core task is to control the project goals,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the project to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And the goal of the system management is the whole building project tasks and goals as a complete system to plan as a whole, control, make the whole system conformity, orderly, so as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otal target.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a task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是指组织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内的所有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进度、造价、质量目标得到最佳匹配的实现。
1、目标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项目前期策划、勘察设计、施工、竣工交付等各个阶段采用规划、组织、协调等手段,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项目总目标的顺利实现。目标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职能,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中为保证既定计划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调整活动,也就是项目控制机构按预先设定的目标值,对被控对象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查和分析,将实际状况与计划目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调节和纠正,以使其满足预定目标的要求。
2、成本控制
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项目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工程管理本质特征可以由项目成本管理体现出来。首先,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其次,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立特定劳务合同关系,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再次,施工队成本的控制,由施工队自身管理,项目部不应该过多干预。
3、质量管理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建立合理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将工程的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工程施工企业要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系统,树立质量方针,从而让其更加有指令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要将人、材料和机械各个要素有效结合起来。首先,人是质量控制的核心,要把人作为控制的推动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施工材料作为建筑产品的主体,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最后,工程施工的机械是进行施工机械化的主要标志,对现代化项目施工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它直接影响了施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所以,选好用好工程机械设备非常重要。所以,应该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实施有效的施工现场控制,为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4、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是业主与参与项目实施各主体之间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文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组织项目实施的基本手段。合同管理包括合同文本的选择,合同条件的协商、谈判,合同书的签署;合同履行、检查,变更和违约、纠纷的处理;总结评价等。由于工程业主和参与建设实施的有关单位在合同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责任、利益不同,因此各自对合同的管理的视点和着力点不尽相同。业主方的合同管理,服务于项目实施的总目标控制,视点在合同结构的策划,以便通过科学合理的合同结构,理顺项目内部的管理关系,避免产生相互矛盾、脱节和混乱失控的项目组织状态。其着力点在于支付条件、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施工合同管理的视点在于工程价款及支付条件、质量标准及验收办法,不可抗力造成损害的承担原则、第三者损害的承担原则,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及工程中止损失的补偿原则,其着力点在施工索赔。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合同法律的基本知识,学会应用法律和合同手段,指导项目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好相关的经济合同关系。
5、信息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管理是项目目标控制的基础,其主要任务就是及时、准确地向各级领导、各参加单位及各类人员提供所需的综合程度不同的信息,以便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动态地进行项目规划,迅速正确地进行各种决策,并及时检查决策执行结果,反映工程实施中暴露的各类问题,为项目总目标服务。为了做好信息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采集制度以收集信息;做好信息编目分类和流程设计工作,拟定科学的查找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这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6、组织协调
建筑工程项目组织协调是项目管理的职能,是管理技能和艺术,既属于沟通管理,又属于控制过程,也是实现项目目标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项目参与单位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和主要矛盾,动态地、有针对性地通过组织沟通协调,排除障碍,化解矛盾,充分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各方面的能动作用,协同努力,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组织的运转效率。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活动顺利进行,需要处理和调整众多复杂的业务组织关系,主要包括:(1)外部环境协调,如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资源供应方面的协调、生产要素方面的协调和社区环境方面的协调等;(2)项目参与单位之间的协调;(3)项目参与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层次之间及个人之间的协调。
7、风险管理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的大型化和技术的复杂化,业主及项目参与各方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工程建设客观现实告诉人们,要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就必须对项目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系统评价,以提出风险对策,形成一套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程序。在许多单位的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对风险认识的差异、判断风险发展趋势的不同、管理者所处的不同岗位获得的信息不同,或者因管理经验与水平、现场处置能力、协调关系能力、责任心及利益分配干扰等客观情况的影响,许多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与认识不到位,造成错误地认识,甚至认识不到潜在风险,或者麻痹大意,疏于职守,有的已造成较大损失时才向上级反映,贻误战机,从而错过了风险控制的最佳时机,扩大了经济损失。因此,要准确、及时地发现风险并进行实地评估、分析,通过系统的监控方法和组织内部的有效管理,把风险缩减到最小的程度。
8、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都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管理不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奖惩机制等措施减少甚至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建立完善的设备保养制度、推行文明施工和安全达标等活动予以控制。对作业现场加强安全检查,就可以发现并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人和物的安全状态,这些都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并通过安全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来达到目的。
9、环境保护
工程建设可以改造环境、为人类造福,优秀的设计作品还可以增添社会景观,给人们带来观赏价值。但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同时也存在着影响甚至恶化环境的种种因素。因此,应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强化环保意识,切实有效地将环境保护和克服损害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空气和水质、扰动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网等现象的发生,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项目管理者必须充分研究和掌握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环保法规和规定,对于环境方面有要求的建筑工程项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决策阶段,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及其对策措施,并评估其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严格按建设程序向环境管理部门报批。在项目实施阶段,做到主体工程与环保措施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运行。
二、建筑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的系统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的系统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首先确定建筑工程项目总目标,采用工作分解结构方法将总目标层层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和可执行目标,将其落实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的各个阶段和各个负责人,并建立由上而下、由整体到局部的目标控制系统。另一方面要做好整个系统中各类目标的协调平衡和各分项目标的衔接与协作工作,使整个系统步调一致、有序进行。
1、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的确定
建筑工程项目目标必须明确、可行、具体和可以度量,并须在投资方与业主、承包商之间达成一致。确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目标,实际上也就明确了业主努力的方向。通常不允许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仍存在不确定的目标和对目标做过多、过大的修改。如果必须改动项目目标,则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必须就项目的全部变动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因此项目的投资者和执行者,都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的探索和目标系统的建立。
2、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系统的建立
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系统建立过程包括建筑工程项目构思、识别需求、提出项目目标和建立目标系统等工作。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都是从构思开始的,国家政府、地方政府、部门或企业为实现其发展战略都可能需要建造某些建筑工程项目,这就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构思。在项目构思的基础上,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方的具体需求进行识别和评价,形成理性的目标概念,使投资方的需求更加合理化。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本身和建筑工程项目环境的分析,确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需求目标。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系统是一种层次结构,是将建筑工程项目的总目标分解成子目标,子目标再分解成可执行的第三级目标,如此一直分解下去,形成层次性的目标结构。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系统可采用工作分解结构 (WBS)方法进行建立,WBS是一种层次化的树状结构,是将建筑工程项目划分为可以管理的建筑工程项目单元,通过控制这些单元的费用、进度和质量目标,达到控制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目的。
3、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管理要求目标系统中的各级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相联系,各级目标对应建筑工程项目组织机构中相应级别的职能部门。高级管理人员制定建筑工程项目总目标,建筑工程项目组织中的各级职能部门根据总目标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工作计划,而职能部门的人员则根据本部门目标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成果。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多目标系统,而且不同目标可能相互冲突,因此必须在多个目标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就是多个目标协调一致的过程,这种协调包括同一层次的多个目标之间的横向协调,总目标与子目标之间的纵向协调,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协调等。
水利工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中,财务管理的好与坏从根本上决定了水利工程的发展与进步。近几年,在我国水利工程的不断创新变革下,我国当前所采取的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主要分为多个部分,包括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财务核算、财务监督以及财务决算、财务总结,从某种角度分析,这几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的,与水利工程建设周期是比较符合的。所以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究现阶段水利工程财务关联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一、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管理处理分散状态
从当下我国水利工程的整体发展现状分析,按照资金的渠道来源对资金进行分散管理已经成为了该行业财务管理中最为主要的方式,水利工程按照资金渠道的不同在财务预算中加以预算,正是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单位资金与财务管理部门比较分散的现象。长此以往,不仅无法保证水利工程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并且也无法真正发挥出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2.会计工作有所缺失
从整体角度分析,当前有诸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所聘请的会计人员缺乏专业性与知识性,甚至有部分会计从业人员连会计从业资格证都没有,会计工作的质量可想而知。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对会计工作重视不够,也未对会计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更没有定期向会计人员进行新知识和技能培训,这种过于简单的会计管理模式从本质上制约了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导致财务预算与成本预算无法满足当前的要求,从而影响和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在过去主要是设置办公室,或者指挥部对水利工程加以只会,这种方式具备临时性,且管理机构不具备综合性与完善性,无法真正发挥出应有的管理职能。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国家对水利工程越来越重视,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就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财务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缺乏科学且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影响与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护。
二、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创新对策
1.深化水利工程财务预算管理
在水利工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便是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制约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水利工程各项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水利工程的发展中预算管理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水利工程需要在年初对年度的水利财务收支进行预测,并严格按照上年度的生产经营以及水利财务支出与成本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准确的预测。笔者认为在深化水利工程财务预算管理的时候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分别是“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只有在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才能编制较为科学的年度收入预算,才能真正保证水利工程堵塞漏洞,增收节支,才能真正增强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全面性与严肃性。
2.深化目标水利成本管理
在水利财务管理中成本管理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积极深化目标水利成本管理是推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众所周知,在水利工程中积极推行财务目标管理制度的重点便是实现水利财务目标成本管理,能够实现水利工程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并且能够保证年初指标的顺利实施。除此之外,在深化目标水利成本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压缩各项费用,比如降低交通费、会议费以及通讯费用等,将年终考核与财务管理相互结合,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指导方式,从根本上保证节支工作的有效开展。
3.推行会计电算化工作方式
在当前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且将会计电算化积极应用到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中已经成为了一项极其重要的组成内容,这不仅可以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并且能够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需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并且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培训,要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单位人员能够熟练应用电算化。笔者相信,只有将现代化技术积极融入到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之中,才能真正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4.提高水利工程会计人员素养与水平
在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便是会计人员的基本素养与专业水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可以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竞赛,或者组织会计知识培训班与研讨班,定期聘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进行讲座,以提高水利工程财务人员的素质与水平,对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起到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当前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点工程,水利工程中财务管理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现阶段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只有对其问题加以分析与解决,才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与进步。鉴于此,笔者在上文中简要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方面提出几点措施与建议。笔者相信,只有真正做到如此,才能推动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公寓化居住。力邦村首期投资1800万元,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228平方米,4幢公寓楼共可入住2800人。自2002年10月开村以来,村里采用和相关企业签定协议的方式,所有入住者都由企业组织统一入住,目前已有周边15家企业的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2700余名民工入住。为做好村民的入住管理工作,村内实行楼、层、室三级管理,分别落实了宿舍楼管理责任人、楼层长和寝室长,共同协助村里做好村民的管理工作。为方便村民生活,村里还设立了超市、食堂、医务室、理发室、浴室、酒家、银行、邮政室、电话吧、台球室、篮球场等综合设施,为居民提供系列服务。
2.市场化运作。由力邦村所在地政府―――西坞街道与力邦投资公司合作建立力邦村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具体管理力邦村内事务,西坞街道拥有其中10%的股份,并对力邦村的重大事项如住宿费、餐费价格变动具有否决权。目前,力邦村主要收入有四块:一是住宿费,包括基本水电费在内为每人每月18元。二是食堂收入,每人每餐2元。三是商铺租金,一年固定收入在20万元左右。四是酒店经营收入,年利润预计在30万元左右,其他还有网吧收入、浴室收入等。即使某些环节出现一定的亏损,但只要整个消费链不断,公司的效益就可以从其他环节上得到补偿。力邦村在开村第三个月就产生了第一笔利润,由于入住率高产生的规模效益,成本回收期也从原来预计的20年缩短到8年。
3.社区化服务。为实现外来务工人员的自我管理,2003年力邦村通过选举产生了全国首家外来人员自治组织―――力邦社区居委会,在7名居委会成员中,有4名为外来人员。同时,制订了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并在全体居民中,选举了35名居民代表,按季召开会议,讨论社区管理事宜。社区还在各住宿楼设置了居民意见箱,及时搜集、处理、反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制约。此外,社区还与企业建立了协同管理网络,凡有职工居住在力邦社区的企业,都落实1~2名联络人员协助管理,他们除了帮助外来人员做好登记、做证等服务外,还参与社区昼夜值勤,及时掌握居民的思想动态,为社区与厂家的管理提出意见与建议。在此基础上,社区还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昼夜值班、卫生督查、楼室综合评比等制度,对社区的环境卫生、安全防范、文化娱乐、住宿守则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对居委会成员、办事人员、部门负责人、保安、清洁工、食堂人员都分别制订了工作职责,做到职责明确、有章可循;还相继成立了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等组织,并根据工作需要开展活动,各个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为提高居民的民主法治意识,社区还广泛开展了“法律进社区”,争创“民主法治社区”等系列活动,通过普法讲师团举行法制讲座,开展法律咨询、知识竞赛、图片展览、法制文艺演出等活动,不断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4.人性化管理。力邦村组建后,我市各部门都主动在村里设立了工作联络室,为村民提供服务。目前,村里已建立了流动党员活动室、警务室、司法联络室、青年活动室、计划生育指导室、医疗室等,街道还专门委派一名党委副书记担任力邦村党总支书记,吃住在村里,实地办公。根据入住村民中90%以上为年轻人的实际,村里还专门成立了力邦青年中心,根据青年人特点,定期举行文化娱乐活动,为村民提供集生活、娱乐、培训、维权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人员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力邦村内,对所有外来务工人员都平等对待,没有任何歧视,统称为“村民”。后勤服务公司作为力邦村的管理机构,突出服务职能,淡化管理色彩,一切以“村民”为本。尽管公司在力邦村管理上制订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都来源于村民的建议,这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管理制度,也乐于被村民们接受。社区工作人员把外来人员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从困难求助到岗位担保,从帮助学习到工作介绍,无不尽心尽力。为缓解部分村民资金上的困难,公司还专门建立了“力邦村暂借资金”。为丰富打工人员的业余生活,村里还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女子舞龙队等,定期开展文体比赛活动。每逢过年过节,村里还组织全体村民举行卡拉OK、趣味游戏比赛,文艺演出等。每年除夕,街道领导、企业负责人、社区管理人员都要与留村人员共同吃年夜饭,共同参与文艺晚会。为促进青年的成才,村里还成立了成人学校,法制学校等,为居民提供自大、电大学习和英语培训,帮助务工人员提高综合素质。
二、初步成效
力邦村自开村以来,已逐步形成为一个规模大、设施全、功能多、环境美、服务好的外来务工人员集居地和周边企业的后勤保障基地,不仅让政府放心、企业满意、员工开心,而且也让经营者得到了实惠。实践证明,力邦村模式是一个成功的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是促进了企业后勤社会化,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力邦村把原来由企业直接办理的职工吃、住、医疗、娱乐等后勤管理集中到力邦服务中心,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解决了企业经营者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集中精力经营企业。这一做法极大地吸引了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办厂,最近三年,到西坞街道投资的项目已达100多个。台商投资企业奉化震达服饰制衣有限公司就是专门冲着力邦村来的,公司用400万元资金买下力邦村附近的一家小企业,然后迅速扩张,目前300多名外来民工全部吃住在力邦村。
一、财务管理工作与人工成本
广义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长期投资、长期筹资、短期的资本运营、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组成部分。在成本会计当中,人工成本的计量、核算和处理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依据经济性质进行的成本分类中,人工成本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活劳动而支出的成本,是产生经营成本的三大组成因素中的重要一环。在企业管理事务中,人工成本本身主要以职工薪酬的形式存在。在会计账户处理过程中,主要进行有成本类科目向费用类科目进行结转的会计账户处理过程。
人工成本本身具有较大的流动性,相对于固定资产等科目的变动而言具有较大的变动性,在经济学的视角中属于变动成本也称可变成本一类,变动成本本身伴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人工成本的处理和摊销过程同固定成本一样,都需要在产品本身的价格中进行。同固定成本类科目相比,计算过程和摊销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尺度差别。在固定资产的集体和摊销过程中,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将固定成本逐渐计提,从而流入产品价格当中,其价值流动的方式具有长期性
二、在财务管理过程当中人工成本的管理过程
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人工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成本会计部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涉及到成本会计中的产品成本和作业成本等多个方面。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标准化的产品成本处理方式进行成本的核算和账务处理。优化账务处理过程和前期核算过程对搞好成本会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产品成本中的人工成本管理
产品成本管理过程主要涉及成本的计算、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以及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产品的成本核算过程是产品核算过程的起点,也是全部成本会计过程的重要基础。产品成本的计算构成在财务会计过程中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存货管理过程。产品成本阶段的人工成本核算,应当符合成本会计在产品成本的存货会计核算中的一般规律。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管理过程当中应当主要产生于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自身具有的活劳动能够产生的产品成本的人工部分,第二部分是由于企业自身具有的劳动力结构或数量的原因,劳动力不能够满足某一阶段生产经营的需要,因此应当通过短期雇佣等方式进行活劳动的使用。
在产品阶段人工成本核算具有资产性、生产性和正常性等特性。资产性是指人工成本本身的会计核算应当伴随着货币资金或其他资产类科目的减少。生产性是指,人工成本的产生必然伴随着一定新增产品的产生,人工成本核算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具有新增产品或可以预期的经营利润的经济事项,经济事项的生产性决定人工成本核算过程应当具有一定的正常性。正常性指人工成本的发生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经营活动的结果,可以通过一定的会计手段进行账目的归集和处理。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应当能够针对人工成本核算部分,完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科目的账账核对、账证核对和帐表核对,一定的账目和核算业务应当直接对应一定的现实的合理的经济事项。
在产品成本核算过程的人工成本项目的核算和处理过程中,应当遵循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首先应当完成对所发生的经济事项的会计审核,对事项所产生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会计审核是进行人工成本核算过程的重要初始步骤。通过会计审核过程应当区分哪些成本属于产品成本,哪些成本属于期间成本。在正常经营范围内产生的人工成本都应当核算进入产品成本。进行产品成本计算的重要过程是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固定成本,进行长期的摊销。当某些经营环节产生的劳动成本支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都在继续发生变动,当劳动成本支出对接下来一定生产经营周期都具有较大影响力时,成本计算应当以固定资产摊销的方式将这一部分的劳动成本分摊到各个时期新增产品的产品成本当中。在人工成本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应当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有效区分,直接成本主要表现为同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工人工资等生产成本的核算,间接成本核算主要包括车间的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管理的监督工作时所产生的制造费用等项目。没有计入直接成本的人工成本,应当向本月的成本中心进行归集,以便进行总成本的加总核算。成本中心的核算过程,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时刻根据生产经营的过程转换,进行成本中心的归集和结转。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过程中,应当在最后阶段将人工成本向全部产成品进行摊销,生产经营中产生的间接成本和费用,应当核算进入当期的损益类科目中。
产品成本核算中的人工成本处理方式主要涉及分批法、分步法和品种法等。针对产量比较巨大、物资和资金使用数量比较庞大的企业,财务工作应当采用品种法,将产品的成本根据产品的种类进行独立核算。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间大型产品的人工成本会计核算,其核算方式是将产品的人工成本分摊到产品的批别中,根据产品生产的批次进行人工成本核算。当企业生产过程比较复杂,产品生产过程步骤众多时,应当采取分步骤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分步法主要采取以生产工序的某一步骤作为核算环节的人工成本核算方式,一定的生产工序结束之后,就应当对人工成本进行核算,并将成本向损益类科目进行分摊和计算。
(二)作业成本管理过程当中的人工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是两种相互区别的人工成本核算方式。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思路是将人工成本和其他生产成本核算入产品中,而作业成本的计算方式是将包括人工成本在内的各种生产成本,归结为不同的生产工序或经营管理过程。使用作业成本的方法进行人工成本的计算需要先确认作业内容,并将作业内容进行分类。
作业的识别过程是将企业生产经营中,包含人工成本在内的各种成本进行直接联系的过程。一般作业过程的分类是根据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进行划分的。作业分类过程应当注重作业不同组成部分的同质性,建立“同质组”和“同质数据库”是进行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核算的重要过程。进行“同质组”和“同质数据库”的建设,应当遵循相同类别、相互关联和消耗水平相近的原则进行。其中,相关性和消耗水平都可以通过统计学的基本手段进行相关内容的核算和处理。作业成本中的人工成本分配应当遵循一定的作业成本分配率进行,作业成本分配率应当根据企业财务工作当中的作业过程资源消耗水平进行确定。
作业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动因分析、作业过程分析和增值分析。在人工成本的计量过程中,具有的作业成本分析需要根据作业本身的初衷、作业的基本过程和作业结果进行核算。其中,作业成本产生的初衷是进行人工成本和其他作业成本的计算和分析的重要尺度,作业成本的直接表现是各个生产和经营作业中产生的对外现金流动,增值过程作为产品作业分析的落脚点是对作业的动因的直接检验。人工成本管理过程主要体现于前两个过程,经济资源的增值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人工成本的测算是生产作业成本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成本分析最终服务于作业增值分析。
(三)人工成本管理的标准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控制工作是将成本的标准限制额度和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判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经营成果的经济价值。进行人工成本管理需要将不同的产品或作业环节的人工成本支出,限定在一定的标准额度之内。进行成果的监督,需要将产品的成本使用额度进行测算和控制。
标准人工成本的考核过程需要建立完整的人工成本标准化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包括组织系统、信息系统和评审系统等几个基本方面。组织系统的建立过程需要将企业的整体目标进行细化,建立每个部门的分目标,每一个部门的行为都应当围绕本部门的目标进行。信息系统的改进工作,需要完成会计信息系统的电子化过程,电子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将对企业的财务工作的核算和处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评审制度是人工成本的标准化成本控制的核心环节。在进行产品本身的成本核算和作业成本核算过程之后,应当根据财务工作的基本内容进行人工成本的评价,根据单位成本的盈利水平设立奖惩制度,促进人工成本的降低和劳动效率的有序提高。
三、结语
人工成本管理工作本身属于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部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成本管理的基本程序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根据成本管理的基本过程优化包括产品成本和作业成本在内的各个环节,形成成本控制系统,对企业人工成本的降低和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有意义,是做好人工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核心要求。
参考文献:
港口工程管理人才是指港口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从事港口建设、维修、改造、扩建等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人才,是港口建设发展的先遣部队。当下,港口工程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与港口突飞猛进发展现状成为一对矛盾,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港口工程管理人才需求背景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截至2010年底,我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634个,比2009年增加205个。其中,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661个,比上年底增加107个。“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新增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440个左右。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虽然今年GDP总量控制在7.8%,但是外贸进口仍有大幅增长,加之港口自然资源有不可再生的特性,这些都为我国港口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规划上讲,中国将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等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目前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等各大港口都在所在城市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港口建设,以在日益激烈的世界港口竞争中占据领先位置。山东省以青岛港为龙头,优化港口结构,整合港航资源,加快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及大型化、专业化码头建设,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港口。“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加大投资力度,继续加大港口建设,推动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建设。青岛市加快以港兴市的步伐,发展西海岸经济,建设董家口经济区。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拟在“十二五”期间,投资300亿元,再建一个吞吐量3亿吨的大港,总体建成6亿吨的世界大港。整个港区72平方公里,还有50平方公里的物流园区。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中部港口大鳄。
港口建设的蓬勃发展,是机遇,更是挑战。大兵团作战需要大批量人才。现在港口建设发展的形势,给港口工程管理人才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拥有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竞争实力,谁就能在发展中赢得更多的先机。港口工程建设的根本宗旨就是服务港口大物流发展,在港口发展进入“秒”时代的今天,早一天完工投入生产就意味着创造出更大的生产效益。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工程建设要以“又好又快又省又廉”为目标,以最小的产出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好”就是指质量好,港口建设工程质量要有保障;“快”就是指工期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缩短建设工期,建成之日就是港口投产之时;“省”就是要投资省,控制好码头工程建设投资成本,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廉”就是要作风廉,廉洁从业,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工程管理队伍。要通过项目不仅建成码头,创造效益,更要通过项目造就人才。真正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真才实学、干事创业的“学习型、知识型、智慧型”港口工程管理队伍,培养一大批独当一面的工程管理人才,为加快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当前港口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发展的瓶颈
一是缺乏独挡一面的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人员存在“偏科”现象,复合型、知识技能型技能人才,特别是具有丰富经验、能够独挡一面的项目经理等人才数量不多,成为了制约港口工程管理、实现港口工程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其中项目经理在工程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项目经理的的知识层次和实务能力急需提高,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二是工程管理人员思想上不稳定。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浮躁情绪、摆花架子、不劳而获等不良风气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个别工程管理人员,又因新建港口条件差、环境艰苦、远离城市等特点,使一些人员思想上有波动。
三是对工程管理人员重使用轻开发。在人才的使用上虽然有各项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但是在人员的培训上还存在观念错位的问题,并没用真正认识到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有的对于员工培训效益和价值不做评估,“上课激动,下课不动”,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3.拓宽渠道,加大港口工程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港口建设对工程人才队伍的急需与现实中存在着的问题,形成了一对矛盾,为了尽快实现港口建设发展的目标,必须加大对港口工程人才队伍的培养。笔者结合所在单位——青岛港集团对港口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港口工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是坚持用一元化思想凝聚人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干好工程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思想。青岛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港口的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推进企业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工地,通过独一无二的港口建设企业文化,发挥港口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实现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与港口和公司的价值观和谐统一,营造一个良好的的企业文化环境,形成上下一心,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以青岛港(集团)为例,“精忠报国、服务企业、造福职工”和“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的“三个一代人”精神等企业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工程人才的培养上,特别注重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励人,以强大的理想信念鼓舞人,以基业长青的美好愿意引导人,从而不断历练,树立坚定的信仰,以此来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港口企业文化激励着一大批工程管理人员为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艰苦创业,奋斗不息。
二是坚持用“五学”培养人才。青岛港(集团)以打造一支学习型、智慧型、实干型的建设团队为目标,以开展“学政治、学业务、学技术、学文化、学实践”“五学”为载体,结合实际,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练什么,精什么”的原则,制定培训规划,分层次搞好岗位培训,层层建立保教、管用、跟踪体系,实现“战略管理、文化管理、‘三基’管理、标准管理和卓越管理”的持续创新。集团连续多年投入大量资金,每年开展全员脱产大培训,其中包含港口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脱产培训,培训为期10天,带薪脱产学习企业文化和业务技能;每年组织领导干部和机关管理人员开展到施工现场劳动调研活动,这些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工程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实战能力。根据工程管理队伍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加强对前沿理论知识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和实践,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也是提高项目经理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建设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现代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工程管理人员队伍的重要途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加大对外的交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深入开展导师带徒活动,选拔思想好、业务精湛的工程管理骨干,对新进大学生、技术工人和农民工等不同类别岗位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尽快提升新进员工业务技能素质,不断增强学习力、创新力和开拓力,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真才实学、干事创业的工程管理人才队伍。
三是坚持用实践业绩选拔人才。要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制度。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年龄、不唯身份、不唯职称”的“五不唯”用人观,积极探索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基本导向的评价标准,打造人才评荐交流中心,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职业发展通道,加强人才选拔,促进人员流动。一方面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加强对施工管理拔尖人才和一专多能的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另一方面大胆启用人才,使得他们通过一个个新项目的历练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同时建成一打精品工程。通过项目培养人才、造就人才。
四是用双因素理论激励人才。以员工是否满意为标准,探索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研究政策,突出实效,制定多项措施,达到保障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二次分配、项目经理奖励工资等多元化的分配形式,建立以鼓励创新创业为根本目的的人才分配机制,积极探索工程管理项目落实技术、品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方式。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以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为目标,加强动态积分考核,建立考核淘汰机制,形成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聘用制和竞争上岗,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强员工的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对表现突出人员进行重点培养,不断激发员工内生动力,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港口工程管理人才,成为港口基业长青的中坚。
参考文献:
[1]刘冰.探析工程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2)
[2]刘勤国,李玉民.港口工程项目管理策略分析与应用[J]. 起重运输机械. 2008(07)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水利工程管理因其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可以说几乎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之间均有关系,同时,水利工程管理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必须依靠基层的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指令,为此,水利部门的工作者就一定要充分了解本单位和本部门的主要任务和特点。
一、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分析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任务是:安全运用水利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供水、发电、航运、养鱼等综合效益;充分利用所占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水域和土地资源,开展多种经营,为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服务。并在发挥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讲究自身的经营效益,实现自我维持简单再生产。
1、为整个社会和人类提供防洪安全保障和生产、生活用水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根据社会分工,水管单位的首要任务就是安全运用水利工程,调节天然径流,为社会提供安全防洪保障,并满足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
2、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水管单位要发挥水利工程防洪、供水的作用,必然占用一定数量国家交付支配使用的水资源、水域和土地资源。这些水资源由水管单位管理后,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随意利用。因此,水管单位必须在管好、用好水利工程,发挥防洪和供水效益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充分利用水资源,开展多种经营,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能够增加水管单位的收入,这对于改善职工生活,稳定管理队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提高经济效益和经营效果,自我维持简单再生产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兴建水利工程,为了发挥防洪和供水效益,保证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对于水管单位,并不都要求有盈利。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水利投入增加,建成的水利工程会越来越多,而维持这些工程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年费用也不宜完全由国家来负担。水管单位必须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实行有偿供水、有偿服务,进行经济核算,在充分发挥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讲究自身的经营效益。
二、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分析
1、生产活动的不稳定性。天然径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是个随机的过程,事先虽然可以预测,但在目前科技发展水平下,预测精度远远不能满足计划生产的实用需要。为此水利工程的防洪、供水都必须考虑各种可能性,而不能以某一确定量为唯一依据。即对于一个水利工程设计既定的供水对象来说,并不能保证每年都能满足用水需求。如果当年天然径流来量丰富,超过了用水设计的供水需求,水管单位不需要做太大的努力,就可以满足用水需要,还会形成弃水。而当遭遇枯水年分,则难以实现预定的供水目标。因此,水利工程的防洪、供水生产活动具有不稳定性。这是水利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一个显著特征。
2、产品流通范围的局限性。从理论上讲,水利工程的供水也像其他商品一样可以流通到任何地方。但在实践中,供水受到地理环境的约束,其流通范围有一定的限制。缺水地区跨流域引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成本高于本流域引水几十倍,甚至于几百倍。因此,除在水资源特别紧张地区,经过经济论证,必须跨流域引水外,一般地区水利工程的供水只在本流域内流通。超过设计保证率的多余水量很难充分利用,供水生产也很难扩大。供水生产的这个特征对于水利经营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
3、生产资料的高度安全性要求。水利工程设施是防洪、供水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水利工程设施是否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将对下游地区产生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蓄水工程来说显得尤其突出,工程万一失事,水利变成水害,给下游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无论是防洪工程还是兴利工程,都有遭遇洪水的可能性,因此,保证水利工程本身的安全,对于水利产业的运行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水利生产的高度安全性是有别于其他生产活动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必须予以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4、生产活动具有稳定性的联系。水利产业的生产活动因受自然环境的约束,一个流域内的水管单位之间包括服务对象之间具有密切协作、相互制约的确定性联系。例如梯级开发的流域中,上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生产活动对下一级的生产活动必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并联水利工程之间,也必须统一协调各水管单位的生活活动。水利工程防洪保护对象、安全影响范围也是相对固定的。这种生产活动的确定性联系与其他行业完全不同,应在经营管理中体现出水利系统行业的特色。
三、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分析
1、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措施。进度控制的措施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措施五种。组织措施包括: 落实项目进度、控制部门的人员; 具体控制任务和职责分工; 进行项目分解、建立编码体系; 确定进度协调工作制度,包括协调会议的时间、人员等; 对影响进度目标实际的干扰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技术措施是指采用有效的方法加快施工进度。合同措施主要有分段发包,提前施工以及各合同期与进度计划的协凋等。经济措施是要保证资金供应。信息管理措施主要是指通过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动态比较,定期地向建设单位提供比较报告等。
2、水利工程施工投资管理。施工阶段项目投资总额是通过工程概预算来确定的。它主要要由工程质量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使用成本、施工管理费、计划利润、税金、规定的取费及不可预见费等方面组成。( 1) 总工期是指从工程破土动工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全部日历天数。它直接影响工程投资总额、投资回收期和建设项目效益的发挥。( 2) 工程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所付出的代价总和。( 3) 施工阶段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是通过工程概预算确定的,属于可变动的直接成本,与已完工程量成正比。
3、影响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1)人的控制。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遵守操作规程与否、技术水平、操作熟练程度等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较大。(2)材料控制。通过全程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全方位对工程进行系统的监督与控制。(3)方法控制。方法控制主要有三种方式: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方案等。(4)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合理选择符合质量进度要求的施工机械型号、性能参数及数量,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管理,是对施工机械设备控制的有效措施。(5)环境因素的控制。环境因素控制的措施主要是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排除环境的干扰等。
四、结语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企业的人工成本财务分析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人工成本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管理提供指导,做好企业的人工成本财务分析能够制定出相应的人员薪酬制度,有效激发员工的潜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一、人工成本财务分析与管控
1.人工成本的概念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在生产经营活动及提供劳务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费用总和,它主要包括员工薪酬、福利、员工保险、员工工会经费、教育经费、企业的派遣与离退休人员的相关费用及其它劳务费用等。人工成本的指标分析包括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人工成本的业务收入率及人工成本的利润率等,这些指标也是企业进行人工成本财务分析时的重要参考指标。人工成本作为活劳动支出的成本,其成本中涵盖了企业相关的产品成本核算与作业成本核算,人工成本的核算需要在账目处理中进行人工成本的登记、转化与摊销。人工成本具有流动性,但是其转化与摊销的过程与方式与固定成本具有一致性。
2.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内容
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产品成本中的人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中的人工成本管理以及人工成本管理中的标准成本控制。其中人工成本管理中的标准成本控制是指成本标准限额与实际成本之间的比较控制,该项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得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创造的经济价值。人工成本的标准控制是进行产品成本与作业成本控制的基础,也贯穿成本控制的全过程,该控制活动能够实现产品成本及作业成本的限额控制。产品成本中的人工成本管理主要是进行成本的计算、归集及成本分配,该管理过程中包含一系列的成本财务计算方法。产品成本中的人工成本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产品中的企业自身拥有的人工活劳动生成的成本部分与短期雇佣的劳务数量成本。产品成本中的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具有资产性与生产性两大特性,所谓资产性是指企业人工成本财务分析中伴有的资产与财务科目变化;而生产性则是指人工成本能够在产品生产中再创造出新的产品价值。产品成本中的人工成本财务分析方式中会用到分批法、分步法、品种法,进行人工成本的核算。作业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人工成本管理主要是进行企业所有运营环节中包含的人工成本管理,在该人工成本管控环节中,需要运用统计手段对人工成本各环节的相关性与消耗水平进行核算与处理,而且不同运营环节的人工成本不同。该环节的人工成本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此外,企业的人工成本常受到劳动生产率、企业销售规模、市场工资率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将相关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合理的薪酬制度,有利于企业的人工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推进。
二、人工成本管控现状
当前的企业人工成本财务分析与成本管控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宏观管理,影响企业收益。
1.人工成本管理市场观念淡薄
企业的市场观念不强,成本的财务分析不到位,人工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企业的人工成本会影响到企业的产品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人工成本管理中如不能参考市场变化进行及时财务分析与管控将会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人工成本管理措施不到位
企业人工成本财务分析与管控工作的方法、措施不实用,人工成本核算机制不健全。企业人工成本的财务分析与管理方法将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工成本的管控效果。有些企业在进行人工成本核算时不能全面的进行产品、作业等各环节的全方位成本控制管理,这就导致在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中顾此失彼影响企业整个成本管理工作。
3.人工成本支付不合理
人工成本管理中还存在成本支付不合理的现象。现阶段,企业的人工流动机制尚不健全,因此企业的动态岗位管理水平较低,这也影响了企业人工成本的核算。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否则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中的小问题也会发展影响企业的效益与可持续。
三、加强人工成本财务分析与管控的几点建议
1.重视人工成本管理工作
加强人工成本财务分析与管控,首先需要加强人工成本及其管理的认识。现阶段,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完善之处主要是因为企业对人工成本及其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企业应该认识到人工成本及其管理相关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而且企业的人工成本管理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员工的生活利益,人工成本管理还关系到社会财产的再分配;人工成本的管理工作还能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营,有效的管理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加强人工成本相关控制
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的比例控制与弹性控制。企业要适时做好人工成本的财务分析,并根据分析数据进行一定的人工成本调整。企业的人工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过高将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当前部分企业并未对人工成本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以致企业的人工成本比例要高于同行业的普遍水平,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此外还要加强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所谓弹性控制是指企业进行人均人工成本增加幅度的控制,将其增长幅度控制在人均增加值及人均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以下。这样的弹性控制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收入的稳定性,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3.优化人工成本结构
加强企业的人工成本财务分析,优化企业的人工成本结构。企业良好的薪酬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建立合理的人工成本结构纳入企业的奖惩机制中,更能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企业在人工成本控制中还要注意员工薪酬的等级化,这不仅是对国家分配政策的落实,更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四、结语
企业人工成本财务分析与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掌握有效的人工成本财务分析方法,积极进行人工成本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的人工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提供指导,优化企业的人工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海外工程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海外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物资的采购和供应管理。海外工程物资采购指的是海外工程的承包商为了满足工程的施工需求选择物资、购买物资的过程。物资供应管理就是对采购好的物资的储备和运输进行的综合性管理[1]。海外工程物资的采购和供应管理是海外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所以,探讨海外工程的采购和供应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海外工程采购和供应管理的特点
第一,周期较长,程序较为复杂。海外工程物资采购与供应和国内工程物资采购和供应相比较,增加了一些程序,比如:物资原产地的开立、办理减免税的各种申请手续、租定船舱、办理商检的有关程序、办理清关、货运等相关手续。部分国家还要求开具驻华使馆认证证明,要求开办船级证明等[2]。这种种额外程序的增加,使得工程采购和供应的周期延长。
第二,风险因素比较多。海外工程项目的采购和管理会受到国际汇率波动的影响,会受到国际运费价格波动的影响,会受到工程所在国税收政策的影响,会受到当地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甚至还会受到工程所在国政治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往往具有不可抗的特点,使得海外工程的采购和供应具有了很大的风险性。
第三,标准存在差异。海外工程的技术标准和国内工程的技术标准有很大的差异,一方面设计图纸需要做出相应的修改,另一方面物资材料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甚至有些物资材料在国内的工程项目中都不会采用,所以,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工程物资的采购难度。
第四,物资供应管理的成本比较高。海运工程物资运输的距离比较远,导致运输费用比较高;包装规格比较高,导致包装费用比较高;与国内项目相比较,海外工程项目的物资供应商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物资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人员的差旅费也就相应的增加。同时,物资的供应商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往往会留出一定的余地,导致物资供应管理的成本增加[3]。
2 海外工程采购和供应管理的策略分析
海外工程项目的采购和管理与国内工程项目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为了降低海外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采取合理的策略来进行海外工程的采购和供应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建立健全国内供应商体系
供应商是物资供应的主要来源,健全的供应商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海外工程采购的难度。海外工程项目的物资供应商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分别是:对国外工程技术标准非常了解、物资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比较健全、外语交流水平比较高。所以,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要以此为标准,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海外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就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培养建立自己的供应商体系。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项目的总包方或物资供应分包方应帮助物资供应商熟悉海外项目物资的质量标准、物质质量控制方法、物资运输方式等,帮助供应商建立一套完整的海外工程物资供应体系,即解决自身物资供应的问题,又为物资供应单位拓宽物资供应市场。
2.2 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
因为海外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比较复杂、工程的建设周期比较强、在工程交接期限方面的规定比较严格,同时当地物资补充比较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海外工程总包方或物资供应分包方要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保证计划的全面性和详细性。在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的时候要把握好以下两点原则,第一,为了减少库存量,为了减少资金积压,不要提前进行物资的采购;第二,安排好物资的发货批次[4]。因为海外工程项目的物资供应受到海关、运输条件的限制,物资只能以批次为单位进行运送,如果货物的运输批次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工程施工,所以,要合理的安排货物的发货批次。
2.3 合理的控制物资价格
海外工程项目的物资采购和供应的价格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把握好物资的采购和供应时机,合理的控制物资价格非常重要。首先,海外工程的物资采购部门要及时的掌握各种物资的价格信息;其次,在和供应商协商价格的时候要采取合理的谈判技巧将价格控制到最低。比如,在采购电缆的时候,在电缆价格的构成中,铜的价格占据了70%以上,所以,电缆的价格基本上会随着铜价的变动而变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采购电缆的时候,通过控制采购时机就能够很好的控制电缆的采购价格。在制定电缆的采购计划时,对于电缆的采购数量有了基本的明确,在于采购的时候就可以以这样的数量为基础,在铜价比较低的时候和供应商签订物资供应协议。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物资价格的控制。
2.4 有效的维护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海外工程的物资供应商是一个稀缺的资源,是海外工程项目单位都竞相追逐的一个目标。海外物资供应商的客户永远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一方面保证了供应商财务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时的成本;另一方面,客户的多元化就为供应商提供了多项选择,增强了工程总包方或物资供应分包方和供应商关系维护的难度[5]。所以,有效的维护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异常重要。首先,要加强和供应商的沟通和交流,对供应商的业务关系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明确本单位在供应商单位的客户中所处的地位,合理的制定采购对策,以保证采购环节进行的顺利性。其次,要严格遵守合作条约,保证付款的及时性,提高本单位的信誉度,以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后,要积极的寻找其他的供应商,以免在合作关系破裂的时候影响物资的采购计划。
2.5 加强与项目业主的沟通和交流
在海外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在采购物资之前,工程总包方或物资供应分包方应加强和项目业主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主要是:业主对物资的需求标准,尤其是关键性物资的需求标准、清关运输情况等。对于某些不能满足业主物资需求标准的物资要进行及时的沟通将情况说明,防止出现物资的二次采购情况。通过与项目业主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及时的掌握物资的需求标准,能够及时的掌握清关运输情况,能有效的缩短物资采购周期,能有效的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3 结语
海外工程物资采购和供应管理与国内工程项目有很大的区别,具体表现在:物资采购和供应管理的周期长、成本高、技术标准存在差异、风险因素比较多。在海外工程项目施工中,物资的采购和供应管理占据的费用比重比较大,所以,制定合理的措施进行物资的采购和管理对控制工程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海外工程项目物资的采购和供应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别是:建立健全国内供应商体系、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合理的控制物资价格、有效的维护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加强与项目业主的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彭宏权.浅谈海外工程物资采购与供应管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0(10).
[2]汪进.对海外工程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的认识与体会[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4(12).
派遣人员到现场开展项目是国际工程项目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各种原因,往往现场急需的人员无法派遣,给工作带来极大麻烦。人力资源的困难,极大地制约着项目经营和公司业务的拓展。
(一) 人力资源匮乏
在非洲国家,各类专业技术工人是十分缺乏的。安哥拉正处在建设期,对当地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建筑工人、维修、设计人员等都极为短缺。驻外职员,如果完全从中方人员上选择,一方面项目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国内母公司的业务骨干,往往都有自己长期负责的业务。很难自由调配。若用另招人的方式,从前期招聘,到集中培训、介绍项目背景,没有半年时间是很难完成的。
此外,驻外人员一般有工作期限。以H公司为例,派驻安哥拉分公司的员工驻安期限为两年,实际上一年左右刚完成适应和过渡期,但不久就要为其考虑替换人选的问题。这样的外派人选问题可说是让管理者发愁的一大难题。
(二) 签证手续的时滞
人员安排的另一大障碍在于签证难办,特别是工作签证。工作签证是派遣人员在现场工作所必需的合法证件。然而,办工签需要大量资料,手续繁杂,涉及公证处、外交部、大使馆以及业主所在国劳工部等诸多部门,费时费力,甚至要花不少小费。从确定派遣人员到获得签证,常常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这就对国内工程公司的计划和人员安排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通常要在正式派出前8个月就开始办理签证。此外,签证本身有时效,并且,办理签证的各个流程之间均有时间限制,如果超过期限,前面的工作就白废了。因此,很多时候签证不能提前很早办,不然可能失效。
(三)驻外人员的心态和安全
项目人员在异国他乡,工作和生活都会面临很多困难。平时思家心切,项目遇到困难时,感到孤立无援,容易产生沮丧和畏难情绪。这些都是十分常见的。工程公司除了组织好工程的实施外,后勤保障和安全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人身安全尤为重要,需要投入更多的措施加以保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是很有可能上升成国家外交和政治层面的问题,对公司声誉和未来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因此,驻外公司在管理上要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一方面是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从政府部门谋求到更好的政策支持。
二、 物资供应方面的主要问题
在跨国经营中,物资材料的供给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设备、材料出现问题,不管是现场修、配、改,还是在国内补充采购,都比国内工程项目麻烦得多,因此设备和材料供货的及时和质量保障就更重要。国际工程项目的采购管理中,难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材料申请规范性不够
由于大多国内公司在涉外项目建设初期,对海运与进出关的特殊性不够了解,在施工过程中仍沿用国内的施工习惯,对用料缺乏计划,因此存在“随用随提,单子满天飞”的现象。另外,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沿用原来的工作习惯,对物资只有感观经验,对规格型号认识模糊、不准确。比如H公司常用的钻头、钻杆接手,品牌、内径尺寸、材质各有不同,差之毫厘就装不上去,于是常发生配件漂洋过海后才发现尺寸不一致,或是升级换代后新配件不匹配,让现场人员无计可施。这些现象在国际工程的运作中不仅导致物资的大量浪费,增加了物资组织的难度和风险,更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进展。
(二)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
在一个陌生国度里,由于短时间内很难对相关物资的国际市场和进出口规则做充分调查了解,因此,往往造成部分装备物资组织方式、区域出现偏差,造成成本增加。
如H公司在安哥拉刚刚起步的时候,项目工程所需机械,前期主要采用自己组织、委托合作单位出口的方式配置现场机械。由于当时公司对机械出口缺乏经验,致使部分机械装箱非常混乱,混装散货的箱单并没有按实际装载情况注明,到港后卸货发生了很大困难,提货人在码头成堆的集装箱里如大海捞针,最后费尽周折塞了不少小费,总算把货拖回去。整个物流环节的成本过高,对正常施工的影响很大。
(三)运输和交货时间的不确定性
国际采购一般需要长距离的海运,可能会受到恶劣天气、罢工、政策原因等影响,因此,从交货到运抵施工现场的运输安全和时间存在相当的未知性。这对项目顺利进行和保证工期是很大的风险。
H公司曾有个分包项目在加蓬,提前将钻机从上海港发出,技术人员按正常运输经验,在大约2个月后飞往加蓬驻地,结果设备迟迟不到。货代公司反馈说船到了加蓬海域,但当时利伯维尔港的船只滞留,靠不了港。一班人马只能坐等设备上岸,最终提到钻机时耽误了一个多月。且不谈工期,单是所有人员多花的食宿成本也是事先没预料到的。
(四)供货商资料
业主对厂家资料的要求也是国际工程项目面临的一个难题。尤其是较大规模的项目,对出厂图样、安装说明、操作及维护说明书等都有严格具体的要求。然而在实践中,很多国内供应商达不到要求。加上海运环节的复杂性,想保证提货人员收到完整齐全的使用手册、出厂说明等书面资料,是很困难的。
三、对策探讨
(一)完善多样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1. 个性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对目标较单一的作业层人员,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报酬激励和约束机制,除了工资待遇,还可以考虑适当改善施工条件、提供培养和发展机会、给予一定自由时间等方式,比如H公司的驻外期限是两年,原本规定是两年期满后才结算工资(美元)。2008-2009年人民币升值势头强劲,H公司便采取提前预借工资的方法,提前发掉一部分工资,让员工能趁美元汇率还相对理想的时候汇回国结汇,并解决一部分汇款手续费,以减少职工个人承担的金融风险,这是灵活的人性化管理方式的体现。此外,还有定期慰问家属,安排探亲机会等,都有不错的效果。但要防止效率增长速度跟不上报酬提高速度和人力成本增加过大的现象。
对于目标各异的专业技术人员,首先应采用谈心交流等方式了解不同人的目标,充分授权、委以重任,政策上多支持,鼓励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如对青年员工,适当调换工作角色,扩展实践机会以丰富其阅历;工作出色者充分给予物质鼓励和更多的发展机会。总之,在有限的工作条件下,应当尽量建立有目标导向的激励体系。
2. 提高整体素质,培养一人多能的多面手
对国际工程企业来说,想拓展海外市场,降低成本,一方面必须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由易入难,培养所在国当地技术工人,来替代国内选派劳务人员的模式,逐渐培养起一套自己的施工队伍。而中方的作业人员,可将其中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选,培养锻炼使其具备更强的组织普通工人的能力,逐步转化为技术型、管理型的工长,这样施工人员可以自行协调管理,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对本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应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和学习能力,努力安排培训机会,让他们了解当地制度,加强与所在国语言、文化的融合,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化解和避免许多矛盾,降低国外经营的风险。
另一方面,国际工程承包业务需要懂管理、会语言、了解当地文化、熟悉当地法律、能进行财务控制的复合型人才。鉴于驻外工作受种种因素制约,最需要的就是一人多能的多面手,既能在大项目中独当一面,又能在不同的小项目中身兼数职,相互替补。
目前很多国际承包企业已经开始重视这类人才的培育。但是这类人才往往培养难度大,也容易流失,如追求复合型人才难以实现,不妨转变为注重培养由多种专业人才构成的项目部的复合型能力,则为较快解决人才需求、避免流失损失的良策。
(二)规范物资管理制度
1. 强化物资计划性
在一定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在国内与国外的两方的物资采购部分,各自选定专人负责。采购负责人应当熟悉项目的常用配件,了解公司在外的固定资产情况,清楚不同设备的型号,并定期做好整理记录,保证需要配件替换,常规材料供给方面准确无误。没买过的配件要严格按照业主说明的品牌规格采购,以免买错。对于不少工人难以描述清楚的材料,H公司采取的方式是,由安哥拉现场人员将损坏需要更换的配件拍照,传给国内,按图采购,并及时做好型号记录。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2. 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和分包商队伍
如果要提高物资采购的效率和质量,那么就要加强对所需物资供应市场的研究和物资供应风险的评估。必要的时候,要对重要物资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供应商的各种资料,与真正有实力的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造稳定的供应链。
鉴于安哥拉的大型公共建设项目很多,当整体项目过于庞大,选择熟悉可靠的分包商,做出适当的分工合作,是降低成本和保障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3. 重视海运管理。寻找最合适的货代公司
安哥拉政府各类制度规范性不够完善,进口货物手续繁琐,清关缓慢,货物抵港后丢失严重,且难以理赔。H公司的负责人曾有过在码头寻找散货找了整整3天的经历。最后发现是和别的货物混装在另一批集装箱中,装箱单上却没有注明。很明显,这都是货代行为不够规范到位造成的。既然港口与海关的管理现状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那就必须寻找当地营运经验丰富的船公司合作,才能利用他们的经验和人脉提高效率。
安哥拉最主要的三个港口是罗安达、洛比托和纳米贝。由于H公司驻地在罗安达,笔者将几家规模较大的船公司进行了比较。
MSK(马士基)是老资格的非洲庄家,西非港口的优势最明显,船期最稳定,内陆点的中转服务出色,目的港清关服务相当周到。很多国外尤其是非洲本地客人都指定要做MSK。
CMA主要优势在西非和北非。船期还算可以,航次比MSK少了点,但价格也要低一档次。CMA收购DELMAS后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占有率增长很快。
MSC价钱是出了名的便宜的,而到非洲的货大都是便宜货,货主很多会找便宜的船,所以还是比较受欢迎的。船期相对较长,一般要45天以上,有时走2个多月还没到港。由于一个星期只有一水,它的舱位一到旺季就没法保证了,会被丢到下一水。大货量的廉价货,比如水泥、瓷砖等一般选择MSC,价格便宜,可以作为流动的仓储。
所以对于小型承包项目,必须充分了解行情,考虑各项成本之后,在这些受到广泛认可的船公司中,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公司,才能取得最好的利润。
四、结 语
中图分类号: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216-01
1.引言
无人机遥感技术是近年来无人机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和发展的产物,将无人机遥感技术尽快、全面的应用于水利工程领域,可以使水利工程现代化发展获得强大的技术推动力,极大的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
2.无人机遥感技术
无人机是指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或机载计算机程控技术进行操控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遥感技术是利用无人机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遥测遥控技术、通讯技术、GPS差分定位技术和遥感应用技术,自动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快速获取地理、资源、环境等空间遥感信息,完成遥感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分析的技术。
无人机遥感技术平台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飞行器分技术、测控及信息传输技术、信息获取及处理、保障技术等。
目前国内主流的无人机遥感技术是在放飞场由人工遥控无人机起飞,进入航线后切入自主飞行状态,利用惯性导航平台及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复合导航技术控制无人机按照预定航线自主飞行,并实时将飞机的飞行数据传回地面控制人员,无人机完成遥感作业任务后,切出自动飞行状态改由人工遥控降落到回收场。
2.1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
(1)使用成本低廉。整套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购置费用大大低于卫星和载人飞机,由于其对场地和人员运用操作的技术要求也比载人飞机低的多,且技术较为成熟,因此日常运行维护简单、方便、可靠。目前的无人机基本都采用电驱动和燃油驱动两种方式,电驱动一般采用锂聚合物电池驱动直流电动机带动无人机飞行,电池可重复充电若干次。
(2)安全作业保障能力强。由于无人机遥感技术可采用自主和地面遥控两种作业方式,并且可以随意切换工作方式,因此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操作人员可在需要进行作业的高危地区控制无人机遥感技术开展工作,不需要人员进入现场,从而回避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3)遥感数据精度高。由于无人机可以控制在低空飞行,所携带的精密遥感设备可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资料。这种高分辨率影像资料可以让技术人员获取较小空间尺度上的地表细微变化、使得通过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料来监测地质和人为活动对水利工程周边的影响成为现实。
(4)具备机动快速的应急反应能力。无人机遥感技术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转场迅速,起降条件受场地限制较小,在广场、公路或其他较开阔的硬质地面均可完成短时短距起降,快速获取遥感数据。
(5)能够克服云层获取数据。在很多地区由于受天气影响, 导致云层较厚, 像卫星光学遥感等方式无法获取数据。而无人机可在云层下方飞行,完全可以不受多云天气条件的制约,从而可以克服云层获取遥感数据。
(6)可实现大区域、长航时及定点、定区域遥感监测。目前国内较先进的民用无人机可实现持续飞行 1 600 km,滞空时间16 h以上,飞行前可一次性设定超过100个航点。在飞行完原设定所有航点后,技术人员可实时上传新航点,保证飞控技术的持续工作,避免了无人机降落后重新设定航点的操作环节。
(7)实现多种任务的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为多种小型遥感传感器提供了良好的搭载平台,如多光谱仪、热成像仪、气象传感器、大气采样器、合成孔径雷达等。使用者可以根据任务性质和任务目的针对性的选用相应的遥感装置,从而保证了多种任务的综合应用,实现了该技术运用范围的最大化。
3.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 无人机遥感在水利工程防汛防旱应急抢险中的应用
无人机在防汛防旱检查中,可克服交通不便、情况危险等不利因素,迅速赶赴目标区域,立体地查看目标区的地形、地貌和水工建筑物、堤防的完好程度。利用机载遥感装置,可实时向后方传递影像、图片等信息资料,监视汛情旱情发展,为防洪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源。小型无人机携带非常方便,在到达一定区域后将其放飞,操作人员可以在安全地域内操控其飞行,并进行相关信息的实时采集和监控,大大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在防汛抢险中的人身安全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
3.2 在水利工程水行政执法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水域大多有着面积较大、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特点,其巡查和执法工作很难做到全面细致。水利部门可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定期或者适时获取该区域的遥感影像,通过逐年影像的分析比对和对适时影像的研判,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水利管理范围内生态环境变化和人为活动痕迹的动态演变情况,同时遥感影像也可作为水行政执法的依据。当前,污染物向江河湖泊非法排放情况日益复杂、变化频繁,以往人工定期巡查的方式根本无法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无人机遥感技术对排污口污染状况的实时监测可以快速跟踪突发水体污染事件,捕捉违法污染源并及时取证,为水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及时、高效的技术平台。
3.3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利用无人机遥感的高分辨率影像以及高精度GP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为工程管理单位全范围了解重要水工建筑物以及边坡挡墙、防汛道路等水利设施的完好状态,根据所获影像反映出的问题及时采取加固、维修和改造的措施,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水利设施险情的发生。在水利工程运行期间,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工程运行期间上下游周边水域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比如在一些泵站、水闸运行期间,其周边水域的水草等水上漂浮物可能会在进水口不断大量积压,如果任其进入流道会对运行中的闸站产生机组效率下降、水泵叶片损坏,闸门门槽卡塞等一系列不利影响。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适时掌控周边水域水草漂浮物分布情况、为提前组织人员打捞,清除这些水上漂浮物,为保证闸站正常运行提供最直观的图像依据。又如在太湖流域,蓝藻的生长周期短,一旦出现爆发性生长,其影响范围广,对周边城市的供水安全会造成很大压力,而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的适时监控可以准确判断出太湖蓝藻爆发的影响区域,为随后开展清除打捞工作、开启闸站加快水体流通等科学调度提供最直接的图像资料和决策依据。
4.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规划
虽然无人机遥感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但作为新兴技术领域,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这一先进平台,为水利工程管理服务,还有相当多的路要走。总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统一部署。针对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区域以及需求单位的情况,制定无人机遥感技术的采购、运用以及日常管理的规划方案,实现单次飞行,多重任务,一机多用,信息共享。做到该技术运用范围的最大化和使用成本的最优化。
(2)构建平台。针对无人机遥感技术采集到的不同数据,搭建一个基于数据分析的技术平台,通过开发多种类的后期内业应用软件,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完成遥感信息的拼接、校正和解译工作,在短时间内向用户提交技术成果。
(3)培养队伍。通过技术培训等手段培养一批既懂水利业务知识又懂航空遥感技术、既懂外业飞行又懂内业处理的技术骨干,建立一支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专业队伍,确保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可靠运用。
鉴于无人机遥感技术有着其独一无二的应用优势,随着无人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技术支撑,将能够有力推动水利工程管理实现信息化、精细化、现代化。
最近几年,随着对外承包国际工程项目的增多,已经由最初的市场开发为主要目的转变为以项目最终盈利进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的。目前对外承包的国际工程项目多为EPC总承包项目,即为完成管道建设项目所进行的设计、采办、施工、试运等工作全部由承包商来完成。在这种模式中如果没有业主供应设备材料,而全部的采购活动由承包商来完成的话,那么整个项目的采购成本(包括原材料费用及整个采办过程的管理费用)将约占到项目总投资额的50%以上,从中可以看出,采购费用的降低将会对整个项目的盈利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对国际工程采办工作的特点和已建国际工程采办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浅谈几点关于降低项目采购成本的看法。
一、国际工程项目物资采购供应工作的特点
(一)技术性强
在国际工程承包的招标文件中,对适用于该工程的材料和设备等都有较详细的要求。不同的类别、项目性质和咨询公司的设计概念可能各不相同,采用设备和材料的标准也有差异。
(二)程序复杂
国际工程的物资供应程序和手续复杂,大致包括:计划、初步选择货源、初步询价、比价、推荐供货商、报送业主或监理批准、谈判及签订合同、办理进口许可、开具银行支付信用证、港口接收和商检、办理免税、清关、内陆运输及仓储、现场物资的调拨及管理。
(三)货源广泛
国外的物资供应渠道十分广阔。同类产品有许多国家和多家工厂生产以及众多的商经销,质量和价格在不同品牌和规格下差异很大,给物资采购部门提供了竞争择优的机会。
(四)价格影响因素多
国外的产品价格不仅与其型号、规格和质量有关,还将根据订货数量、交货方式、付款条件及服务要求的内容不同而变化;同时,还受国际市场需求、币值汇率变化等影响;甚至运输方式及其费用、税率和保险等也都是不固定的。
(五)资信水平参差不齐
不同国家和不同厂商在资金、信誉、经营方式和作风等方面各不相同,有些大品牌厂商往往比较注重信誉,有些厂商或商则惟利是图,缺乏诚信,容易出现交货延迟、质量不满足要求等问题,部分采购项目甚至严重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国际工程项目的唯一性、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采购的每个环节都要谨慎,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都不可掉以轻心。以笔者曾参与过的利比亚西部陆上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为例,这是本企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EPC 总承包工程项目,业主与监理严格按照欧洲标准进行管理,要求十分严格。在大量物资的采购供应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影响采购成本的问题。
(一)采购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1、与设计部门
项目开始之初,由于受设计文件批复时间的影响,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很多长周期设备的采购工作会提前进行,与供货商签订定单有时采用的技术规格书和数据单是过程版文件,与业主批复的最终版文件有差异,如果没有及时对设计文件状态进行跟踪或与设计部门没有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就可能造成供货商生产出来的货物到达现场之后不满足技术文件的要求,造成了货物返厂或在现场进行改造。
2、与施工部门
一般施工是在项目所在国进行,而采办工作多数时候是在国内完成,造成了施工与采办的脱节,以至于出现了项目后期很多增订材料的情况发生,增加了大量的运输等过程费用。
3、与试运部门
在试运过程中往往需要相关设备厂商派出技术服务人员进行现场调试,如果与试运部门缺乏交流与沟通,往往会造成技术服务人员提前进场或者延迟,形成了技术服务上的大量资金浪费,也容易影响试运的顺利进行。
4、与业主
与业主在理念、思维方式存在差异,交流沟通不是很顺畅,经常会受到业主的干涉与阻碍。如在进行供货商推荐时,如果业主提供了VENDOR LIST的,往往会比较被动,一般会被要求尽量选择清单中的厂家,会造成材料设备费用的增加;如果业主没有提供VENDOR LIST的,我们在推荐供货商时往往显得力度不够或资料不完整,很难被业主认可通过,造成了采购周期的加长。 转贴于
(二)对供应商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控
国际工程项目中多数供应商为国外制造厂商或其商,受时间、地域以及人力资源的限制,无法进行货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以及交货进度的督办。在利比亚项目上有很多采购的设备材料到达现场验收之后不能满足技术文件上的要求,造成了返厂修理或者重新订货的情况,增加了大量的采购费用;有些供应商在签订合同时会什么条件都承诺,但在实际交货时又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延迟交货。另外有些采购合同是与中间商签订的,中间商与制造厂商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也会造成上述情况的发生。
(三)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国际工程项目采办人力资源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受语言限制,有经验的老同志无法参与国际工程项目的采购,现在多数为新毕业或工作几年的大学生,项目管理及采购经验不足,中间断层局面严重。
三、加强项目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的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采购预算与估计成本
制定采购预算是在具体实施项目采购行为之前对项目采购成本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是对整个项目资金的一种理性的规划。它不单对项目采购资金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和分发,还同时建立了一个资金的使用标准,以便对采购实施行为中的资金使用进行随时的检测与控制,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浮动。
(二)加强采购部门与项目其他部门的沟通
虽然项目上每个部门都是相对独立的部门,都有各自相应的职责范围,但作为一个项目整体,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与沟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好整个项目的建设。建议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后,设计、采办、施工、试运的工作都应在项目所在地进行,并定期开会沟通采购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争取在采购之前尽量发现问题,尽早解决。
(三)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实施供应商绩效管理方案
正确地选择、认证、考核、评估供应商,是项目物资采购成功的关键。应成立专门的部门建立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文件,对供应商进行管理与考核,主要包括严格供应商选择标准和程序、项目结束后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坚持索赔制度、建立不同的供应商关系类型、加强FAT检验工作等几个方面。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来降低采购成本
在采购过程中经常会由于过多的人为因素和信息闭塞造成了采购价格过高或者质量低下,利用互联网可以使采购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供求情况的变化,有效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成本。另外可以通过网上采购与网下送货相结合的方式扩大采购市场范围,缩短供需距离,简化采购手续,减少采购时间,同时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五)加强采购人员的成本意识,提高采购人员的整体素质
目前项目上的采购人员缺乏成本意识,认为只要能按时供应项目所需的设备材料,不影响项目的进度就算完成了采购任务,至于采购成本的高低没有过多考虑。要确保项目盈利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采购人员的成本意识,提高采购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结束语
随着管道局市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对外承包的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越来越多,项目管理在不断的成熟与完善,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项目采购管理将越来越受到项目高层领导的重视,项目采购部门工作业绩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利润和管道局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采购部门的有效运作是每一个项目成功的基础。每个项目采购管理者之间应积极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并根据项目本身的特点,在实践中摸索尝试新的管理方法,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
参考资料: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管理体系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unit;safety management;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124-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空前繁荣,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随处可见。据国家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统计:2011年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1.8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已占国内生产总值6.78%;同时,具有建筑工程资质等级以上企业总数超过10万家,从业人员高达4300万人。这些数字非常耀眼,我们国家取得的成绩非常显著,但是在这些数字、成绩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让人伤心、不安的斑点—建筑工程安全事故。2011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589起、死亡738人、伤残人数近万人。为了真正实现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并取得满意的管理成果。建设单位应切实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 认真贯彻法律、法规,明确自身法律责任
建设单位作为建筑工程的发起人,在《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中有明确的行为规定。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中,对建设单位安全责任有这明确的规定。
1.1 如本条例第六条明确规定:“建设单位也就是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看似简单的规定,往往被建设单位所忽略,但却含有重大的安全责任,如果建设单位在开工前,未向施工单位提供上述资料,而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恰恰发生与上述事件有关的安全事故,那么这个安全责任自然应由建设单位承担。小事故损失不大;但如在开挖时,碰到高压电,出现伤人、死人及造成大规模停电,损失将不可估量。
1.2 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为节约投资费用或要求建筑物提前投入使用,通常会向勘察、设计单位提出降低设计标准的要求;向施工单位降低工程合同价格,缩短工期要求,这将直接导致施工单位对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投入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安全、安全管理无从谈起,安全事故、人员伤亡的发生机率大大将剧增。事故一旦发生,之前的所谓“节约”将不复存在,同时,建设单位还要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条例第七、八条有明确规定)。
1.3 由于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加之自身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和管理体制。建设单位或工作人员为获得星星点点的利益、好处,常常会(明示或暗示)要求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自己提供或介绍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等,至于是否符合安全施工要求却全然不顾。一旦由此出了事故,这点蝇头小利在责任与法律追究面前将荡然无存。这正是本条例第九条明确禁止的。
1.4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坚决执行行业及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各种规定,确保工程的各项手续完备和程序合法。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如建筑施工许可证的申领、安全施工资料的报送、备案及对特殊工种、拆除工程的有关规定等。在现阶段,对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主要集中于程序是否合法和手续是否完备,并对参建各方是否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和费用支出。为此,建设单位出于对自身的保护,也应坚决执行行业及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各种规定。
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虽然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往往在安全管理的技术力量上,投入不够或本身就不具备相关的管理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常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班子是临时凑的,人员是临时招的,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及敬业程度、思想品质都不得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依靠人员的自觉性,同时,又要实现对工程的良好管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那么,建设单位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通常应包括以下部分:
2.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 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建设单位实现安全管理的先决条件。组织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应要具有一定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其次,管理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需要选调那些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且思想品质优秀的人参加,这里的责任心、业务水平、思想品质缺一不可,任何一项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安全管理的失控。第三,管理组织内部的职责与权限界定一定要明确与落实,这关系到安全管理工作能否全面开展和安全管理体系的能否有效运行。
2.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消除工作死角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靠人管人很难做到有效管理,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落实管理目标。
2.2.1 保证建筑工程手续完备和程序合法 建筑工程建设期间,建设单位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实现对工程的安全管理。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这也是对建设单位自己的有力保护。①施工前,完成设计、审图、规划的相关程序,并取得相关部门的许可文件,切勿干“三边工程”,一旦出事,建设单位将承担全部安全责任。②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程序,确定合理招标条件和控制价,不可暗箱操作,或恶意压低工程价。施工单位承接工程是要盈利的,暗箱操作选择的施工企业可能不具备施工水平和管理能力,这样的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如出现安全事故,无力赔偿或不愿赔偿,建设单位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对于恶意压低工程造价的,《招投标法》有明确的禁止条款,但由于目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缘故,有的企业在微利的情况下,不得不勉强承接这些项目,为了盈利,施工企业就会在多个方面减少投入,安全设施的投入往往被首当其冲,由此,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成立偶然中的必然,事故发生后,施工企业会以建设单位恶意压低工程造价为由,拒绝对事故的赔偿和善后,如果责任重大,主管部门还可追究建设单位的责任,对于建设单位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2.2 加强巡查力度,及时检查、通报,消除安全隐患
建设单位要抓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就要加大安监人员巡回检查力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把可能出现的安全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以防为主”。杜绝“以包代管”,对承包方的安全管理进行全过程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并加强安全考核,对违章作业、野蛮施工、管理混乱的承包方进行处罚并提出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承包方予以警告、停工整顿,直至清场,也绝不允许可控事故的发生。明确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并对监理单位的工程安全管理进行全过程的检查,督促,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分包单位进行联合安全检查,通报情况,确定整改意见和期限,提出处罚决定等,可以以安全简报的形式向各施工单位及被监督的施工队伍传递交流安全监督情况。
3 总结
总之,建设单位是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无论出于对自己或是对社会负责的角度,还是出于对降低工程风险系数与安全成本的角度,都应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东升.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矿大出版社,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