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0 11:41: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读老人与海鸥有感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冬日,作者和朋友看见一位老人拿着饲料在翠湖边给海鸥送餐。听说这位老人天天都去那里喂食给海鸥,已经有十多年了,所以海鸥和老人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老人还给海鸥取了好多名字,他们也非常听老人的话。没想到十多天后,老人去世了,把他的照片放在翠湖边时,所有的海鸥竟然全都飞了过来,排成列队为老人守灵。他们似乎也很悲痛,绕着照片飞了好几圈才飞走……
我读了以后,觉得老人是一位热爱动物的人。他天天拿着一大袋饲料,走十几公里的路去喂海鸥,要一直到天黑才回家,这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我明白了人与动物之间也要充满爱护之心,人们不要去侵犯动物的领地,而是去照顾它们,这样人与动物将成为大家庭,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冬日,作者和朋友看见一位老人拿着饲料在翠湖边给海鸥送餐。听说这位老人天天都去那里喂食给海鸥,已经有十多年了,所以海鸥和老人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老人还给海鸥取了好多名字,他们也非常听老人的话。没想到十多天后,老人去世了,把他的照片放在翠湖边时,所有的海鸥竟然全都飞了过来,排成列队为老人守灵。他们似乎也很悲痛,绕着照片飞了好几圈才飞走……
我读了以后,觉得老人是一位热爱动物的人。他天天拿着一大袋饲料,走十几公里的路去喂海鸥,要一直到天黑才回家,这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我明白了人与动物之间也要充满爱护之心,人们不要去侵犯动物的领地,而是去照顾它们,这样人与动物将成为大家庭,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那真挚的情谊后,使我想到了我们的周围——人与动物之间的冷漠。
动物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所以我们要尊重动物,和它们相亲相爱,和谐共处。
学习了“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我完全沉浸在海鸥与老人之间的故事中……
其中海鸥深厚的情意在我的脑海中留了深刻的印象。老人去世以后,海鸥们围着他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成了一个白色的漩涡,从中可以看出海鸥是多么怀念老人啊……
虽然我并没有看到这一感人的情景,但作者把它描述地非常细致,生动,让人觉得就在眼前,不禁泪如雨下。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读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少讲多读,精讲细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条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前提。要从“一枝独放到满园春色”,即就是要调动全班学生朗读的好习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千古名言,验证了古代语文成功的教法。从孔夫子到陶行知这些名人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他们所教的得意门生在课堂上就喜欢认真朗读课文。在这朗读的过程中,渐渐地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鉴赏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能否了解课文文意,这就要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过程,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指导好学生的朗读呢?
1明确朗读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首先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是贯串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从而来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朗读的评价,鼓钛生多朗读,增加积累,加深领悟。那么教师在让学生朗读之前首先要布置任务,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而不是盲目地去读。比如:用普通话、发音准确、语气连贯、把自己读不准的字注音、初读感知、抓重点字词、读出感彩等等。学生在读的同时教师加以引导,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展现自我,张扬个性。
2培养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所以学生朗读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不能扼杀学生的个性需求,我们要正确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如:同桌赛读、教师示范读、小组比赛读、表演读等等。学生能否读出感情关键取决于情境创设是否得当。那么,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真正感悟到语言美。如教《老人与海欧》一文,我先放一首歌曲《丹顶鹤的故事》,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轻唱,把学生的感情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在读课文时就能把老人与海鸥的那份感情结合起来,并动情地朗读,教师适时地加以评价和鼓励,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通过初读感知,再读领悟,最后我让学生分组比赛读,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读出情感。
3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语言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和引导学生对好词佳句、精彩句子和片段的积累。要让学生学会读书,在读的同时背诵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要做到读中有思考,读中有感悟。特别是低年级,教师要范读引领,要教给学生学会精读、轻读、重读,体验文章的情感变化。丰富学生的说话语言的素材,提高学阅读和表达能力。如教《望天门山》一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诗文意境勾画出一幅山水简笔画,教师自己先示范读。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教师读完后让学生模仿读。学生的模仿能力最强,很快他们就能读出诗文的语气、语调。就好像自己身临其境一样,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意境,产生联想,不仅有利于对诗文的理解,也能帮助记忆诗文。
其实,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开发学习潜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要实现有效提问,教师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提问要有目的性,另一方面提问要有激励性、创造性。
一、利用求异思维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有价值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对问题的设计和组织,优化提问技巧与方法,使提问更有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批判性、独立性增强,敢于挑战新问题,他们总是将思想集中在自己的情感上,在分析、评价事物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应注意激发其斗志,鼓励其探索。书本中已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不用再拿来探究,而选择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有一定探究空间的问题,鼓励学生求异思维,使其思维在思辨冲突中成长。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父亲”爬上月台,穿过铁轨去买橘子一段,然后提问:“父亲”穿过铁轨违反了交通规则!你怎么理解父亲的行为?这个问题让学生大感意外。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后,认为应该联系当时的环境,从作者对“父亲”的外貌、神态、动作描写中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感情,大多数学生都能抓住“臃肿、蹒跚、攀、爬、缩”等形容词、动词,悟出“父亲”对“儿子”的无限关爱。这样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适度拓展而具体的提问
适度的拓展提问可以摆脱文本的局限,拓宽学生的思维,扩充课堂的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找出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密切联系的问题,并用拓展延伸的方式提出,一定能产生“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同时,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拓展要适度、具体,让学生的思维有含金量,而不能漫无边际,大而化之。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老人与海鸥》这一课时,抓住“有声有色的乐谱”这句话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片刻后,纷纷回答说:“听到海鸥欢快的鸣叫!”“老人的笑声,老人呼唤海鸥的声音。”“海鸥成群地飞起,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海鸥随着老人的呼唤起起落落。”“海鸥们围着老人飞,老人笑得好开心。”学生们凭借生活经验,以情体会情,以心感受心,想象得合情合理,又富有个性,这种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扬,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三、深度与坡度适宜的提问
对学生而言,课堂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深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让他们通过“跳一跳”达到“最近发展区”。但是,单层次难度的问题只适合成绩较好的学生,对全体学生则不适宜。所以,提问必须要有梯度,要注意先易后难,采用“循序渐进提问”的方法,步步设坡,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也跟着“爬坡”,让不同的学生在面对此问题时,都可以从他们本身的知识结构去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方法。
如都德的《最后一课》,教学难点是理解文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爱国主义”是一个很粗像的概念,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初读课文很难把握住。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提问:读文中韩麦尔先生的外貌描写,想一想有什么作用?试举一例神态描写的句子,说说它的作用。文中动作描写最传神的是哪几句话?有何作用?“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属什么描写?其含义是什么?这样,学生一步步感受到“爱国主义”这一重大主题,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具有深度的提问可以引领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让学生不满足于对文本的粗浅解读,培养主动探究意识,增加思维的厚度。
四、教学生学会提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可见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是多么重要。所以,教师不仅要“解惑”,还要“生惑”,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34-03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指用自己的声调、思想、表情,甚至肢体动作表达文中优美的语言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听者对课文内容、词句段篇或人物形象的感知理解、品味领悟。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师注重对课文的朗读,是感悟文本情感、抒发感情的良好方式,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活动,更是一种主体生命活动。朗读与“理解、把握、体验、领悟”等密不可分,不应外在于这些活动形式,也就是说,朗读在性质上应从属于“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弊端
在一次期末质量监控中,有一道课内阅读题节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山中访友》,内容如下。
捡起一( )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拾起一( )落~,细数( )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 )的仪式;捧起一( )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在要求学生完成的题目中,第一题要求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二题问:文段中的“它们”是指什么?“仪式”在这段话中是指什么?第三题问:这段话用了什么句式?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第四题要求模仿这段话的句式写几句话。笔者正好上过这篇课文的公开课,也重点研读了这个段落,当时课堂上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成为了课堂的一大亮点。笔者本以为学生做这道阅读题的正确率会比较高,可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不难看出:全班34人参与质量监控,原文填空和修辞手法这两项完成得比较理想,但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和仿写就显得比较低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笔者一直思索着: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篇课文的语言实践点是什么?语文课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什么?再去翻看新课程标准,笔者明白了弊端所在。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即言语,阅读教学要着眼于言语实践活动,以语言运用为学习语言的起点与终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运用语言,从而促进基本言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那么,朗读教学也应当关注语言文字,也要着重于语言实践。
二、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症状分析
新课改以来,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朗读教学中,重人文、轻工具的倾向比较普遍,语文课堂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以下现象。
(一)过多的情感熏陶,忽视语言实践
以往的公开课中,往往是人文性较强的课堂更让人回味无穷,于是教师也向往和追求轰轰烈烈,甚至催人泪下的课堂,总想在课堂上留给孩子一点思想上的印迹。
就拿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选学课文《木笛》来说,笔者被主人公朱丹的那种宁可放弃个人利益也要热爱祖国的情怀所感动,那么,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朱丹放弃个人利益之后一个人落寞地走向纪念碑广场,当时那种复杂而苦涩的心情如何深深地扎根学生的心头?为了渲染这种氛围,课堂上音乐的使用、图片的展示、影片的拓展、资料的呈现,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朱丹的认同,激起学生对日本人的憎恨,从而读出感情。《》的血腥视频,还有一大串数字的拓展的确让学生触目惊心,也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激情澎湃地朗读,使课堂达到一个点。但是,透过轰轰烈烈的课堂背后,学生除了情感上得到熏陶,加深对日本人的憎恨,萌生对朱丹的敬佩之外,他们在语言运用上得到的是什么?没有,语言文字的训练一个都没有落实。对于课文中那一长段笛声的描绘,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去领悟作者是怎么表情达意的,更没有语言实践,只是一味追求轰轰烈烈的,让人听了之后心灵备受震撼的课堂,过多的情感熏陶导致语文的工具性严重缺失。长此以往,怎么能不出现质量反馈表格中那令人担忧的数据呢?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的第一课时并没有安排写的环节,几乎都是在读和讲,第二课时才会注入写课堂作业本的时间,有时候甚至第二课时还在继续读和讲,拓展和深挖,写都留在课后。教师们过于强调课堂的人文性,总想让学生透过文字悟出一点思想感情或在情感上得到升华,却忽视了语文是语言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又或者,对于课文中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点把握不准,或是不知该如何进行语言训练。导致该说的没展开说,该写的没有深入写,该训练的没训练,该落实的没落实,该强化的没强化。课堂看起来似乎很深刻,但对于语言实践却是浮于表面甚至没有涉及,才导致演绎得很完美的公开课听着还不错,其跟踪检测情况却并不容乐观。
(二)一味地感情朗读,无视文本特点
朗读在整个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一味追求感情朗读,不关注文本的特点,在这一点上,说明文的教学最为明显。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课文《太阳》时,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在读开头的神话故事时要有感情;又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课文《电脑住宅》,有的教师通过一系列朗读指导,如轻重、快慢、停连、语调、表情、动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出电脑住宅神奇的特点。其实这样教学都是不妥当的。就《太阳》一文而言,为了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开头引用了一个神话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说明事物的状况,这里的朗读应区别于一般神话故事的朗读,可以采用比较平实的叙述语气来读。为了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太阳的远,教师朗读这段话中的“其实”这个连接词时可以适当加强语气,让学生体会到“其实”这个连词含有转折的意思,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条理和顺序。
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是说明文的特点,它不像散文形散神凝,抒情性强,在朗读时也不应强求有真情、激情。说明文的叙述一般是冷静的、理性的,既不可忽视“读”,又要注意用较平实的语气,或者换个角度、换种方式来读。如教学《电脑住宅》一课,教师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在感情朗读上,不如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逻辑结构,读清楚课文用了空间转换的顺序,分别写了电脑住宅大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等位置,以及各位置的不同特点,还可以让学生将读懂的空间位置用一幅画展示出来。
(三)过多的朗读感悟,淡化言语习得
审视教师平时的语文课堂,他们大多喜欢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朗读感悟体验的生成上,淡化言语习得成了教学的一种常态。如以下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从哪些句子看出她是一个勤劳、关心丈夫的人?(生朗读“地扫得干干净净……闪闪发亮”和“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心惊肉跳”这两处)
师:从他刚才的朗读中,你们感受到安娜的勤劳与关心丈夫了吗?我们该如何读?请你有感情地练读一下。(生朗读时强调了“干干净净”“闪闪发亮”“心惊肉跳”等词语,加重语气)
师:有点感觉了,谁再来试试?(生朗读时又强调“还没熄”“还没回来”等地方,读得更有感情了)
师:读得越来越有感觉了。请大家像他那样读一遍。
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之下,学生通过比较,最后读出了教师想要的朗读感觉。这样教学,看起来效果还不错,似乎朗读在增量的同时也有了质的变化。当听到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时,教师会觉得此时学生已经懂了,平时也总听到有教师直截了当告诉学生,应该把某个字或词读得重一点,把某几个词读得快一点,导致有的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这种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只重声音技巧,不重内心体验的朗读忽视了表情达意的要义。
关于朗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把文章读得烂熟,结果毫无所得,甚至把头脑读糊涂了,这样的人古今都有……所以,认为一味地读具有魔法似的作用,未见得妥当。”强化朗读感悟的确很重要,但如果在朗读感悟中不渗入巧妙的语言训练,大多数学生对于课文中所蕴涵的语言规律还是摸不透,尤其是那些语感比较差的孩子,只是在滥竽充数走过场罢了。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华丽、很美好,实则空洞无物、华而不实。语文就应该进行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习得语言。
三、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反思之后,笔者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试图在教学上有所突破,真正做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特级教师张化万说:“任何课程改革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都只会失败;语言文字训练不是要淡化,而是要优化。”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一)多点语言实践,少点人文泛滥
多一点语言实践,才会多一点语言生成。教师平时就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结尾处写出了最后的决定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但文章至此没有戛然而止,后面还有很简单的一句话――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句子单独成段,结束全文。我们由此可知,这个夜晚主席过得很煎熬。笔者让学生及时动笔进行语言实践拓展训练:利用学过的写作方法,借鉴课文中的语言,用一两句话描述那天晚上发生的情景。有学生写道:“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我仿佛听到了,在漫漫长夜里,一位慈祥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句子情真意切,字里行间展现了学生对内心的深切情感。
可见,只要找准语言训练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实践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不仅能提升学生自我的言语表达力,还能丰盈学生内心体验。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说话训练点,巧妙地将其设计成许多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加以实践运用,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活”的语言。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教师在指导朗读的同时,穿插了关于西蒙“沉思”的言语实践。
师:刚才你们读得非常真切!老师也留意到了一个细节: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你觉得这位母亲想要抓住的是什么?
生1:母亲想要抓住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孩子。
生2:她还想抓住这些孩子,想最后一次摸摸他们,祈祷他们能够长大成人。
师:难道西蒙在临死前,她未曾想到把孩子托付给桑娜吗?同学们,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西蒙在临死前一定愁肠百结、百感交集。请大家用一段内心独白,想象描述西蒙临死前的心理活动,写的时候适当运用省略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了不起的母亲的内心世界。
学生不光要会读,还应该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练笔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都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当中获得的。少了“言语实践”这一步,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只有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内化成属于学生自己的语言。
(二)多点有效指导,少点情感植入
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但是,光靠“情感熏陶”式地重复机械读,学生还没有理解或者一知半解,就要求读出感情来,这种朗读只会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朗读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于关键句段要边读边思,通过朗读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搭石》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协调有序”,特意安排了以下朗读指导片段。
师: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语速渐快):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就像――
生3:轻快的音乐。
(教师用这样的方式引读,使每个小组都能加入朗读,引读时速度渐快,重复三遍)
师:很好,既没有人踩脚跟,也没有人跌入水中,难道有人指挥?
生4:没有!
师:对,这种没有人指挥却还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是――
生5:协调有序。
读着读着,根据教师朗读时节奏的快慢,学生在跟读时也随着高低起伏很会配合,重复几次,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什么叫“协调有序”。这样通过有效的朗读,大家于无形之中配合得很默契。最后教师一语道破,学生恍然大悟:这就是“协调有序”,原来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做到了“协调有序”。课堂通过开火车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力求朗读在增量的同时也增质,努力提升朗读品质,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三)多点言语习得,少点“走过场”
字词是构成课文的细胞,理解字词离不开课文所给的特定语境。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笔者在平时的一些公开课中看到不少教师在让学生初读课文后,集中学字词,之后是大篇幅的朗读感悟。光集中字词版块教学还不够,字词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对于课文中的精彩语言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品味,多一点字词揣摩的时间,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少一点走过场,让学生逐渐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如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老人与海鸥》第三自然段时,笔者设计如下教学片段。
师:这段话中哪些字眼体现了老人对海鸥的深情厚谊?
生1:褪了色。
师:你有没有发现,“褪色”一词出现了几次?
生2:三次。
师:从三个“褪色”可以看出老人的什么?
生3:老人的生活十分简朴。
师: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褪”字将老人平常简朴的生活展露无遗。我们再来看看这位老人真实的生活状况。
(资料拓展:吴庆恒老人生前在昆明市化工厂工作,一月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元,而喂海鸥的饼干每包就是4.5元,他每天一买就是好几包。而他对自己最大的奢侈品就是0.2元一包的香烟。老人的家里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最值钱的就是一小袋面粉和6个鸡蛋,那还是给海鸥做鸡蛋馒头用的。)
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4:老人非常爱海鸥,他宁愿在自己的身上少花一点钱,也要在海鸥身上多花一些钱。
生5:为了海鸥,老人省吃俭用,自己只抽这么便宜的香烟,却给海鸥买那么贵的饼干,相当于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