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范文

时间:2023-08-28 09:23: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34-01

中等文化的基础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基础课的教育中,语文课程教育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是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中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目标是在初中语文基础上,通过课内外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各学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造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整体而言,中职语文教学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功能:

一、德育的功能

“文以载道”,所谓“教书育人”,“教书”是指培养语言能力和传授知识,这也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育人”是指在培养语言和传授知识的同时,因为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和思想性,语文课程教学也必然要注重“德育”。这里的“德”就是指道德,而目前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道德,并且上升为人类的最高目的。教学大纲中也明确了规定了语文教学的德育目的。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始终贯穿的是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大多是比较被动的,这更加要求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德育作用的充分发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品格和人格。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贯穿德育功能的渗透,知识的传授和语言的培养与德育的侵润相结合形成一个共同有机的整体。学生不断的学习语文课文,理解其中的语言文字,随着阅读的增多和理解的提高,思想得到一定的感悟和升华。这样,学习的语文能力和思想品德就融为一体,共同进步和提高。因此,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不可以主观认为分割语文和道德之间的联系,而是要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了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和道德的熏陶,不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其健康积极的人格。

二、服务专业的功能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是以能力本位为主要教学目标,以适应岗位需要的能力系统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体现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现出鲜明的专业性和职业性特色。这样,语文教学对专业的服务功能的发挥就显得至关重要。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为专业服务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全方位加强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供大量专业必需的语文知识,来增加学生专业学习的质量,提高学习的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不仅仅学习知识,更应该通过练习,亲身体验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运用已知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操作中,语文教学就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专业知识和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和专业制宜,强调知识、技能和态度三者的结合,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突出学以致用,充分体现实用性的特征,从而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对专业的服务功能。事实上,往往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他的专业知识的掌握也相对优秀,综合职业能力也相对较强。这或许就是语文的专业服务功能的很好体现。

三、提升人文素质的功能

“人文”一词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准确的说,人文是人类社会中那些进步的价值观及其规范。这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进化,人文也在不断的积累和优化。一个人的素质一般包含三个当面:科学素质、艺术素质和人文素质。语文最大的功能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强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任何学科的学习效率和结果,除此之外,语文还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以及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一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二者是艺术美感的欣赏,三者是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家都知道现在是21世纪,而当今社会最缺少的是人才,可以说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具有全面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人才才是未来中等职业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今的时代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网络信息飞速交换,地球变小了,社会变快了,人才变强了。这样,教育再要坚持落后的观念和陈旧的内容走下去肯定是行不通的。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才成了当前职业学校教育的迫切课题。

所以说,如今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步伐,改变传统观念,更换教学内容,重组教育资源,进化教学方式,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而构建出一套新的适应新社会形势的教育教学体系。在这个系统中,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平台,在传授知识同时,不断发挥语文人文素质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在信息社会和媒介时代,高校德育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和挑战日增,再也无法躲在高校的围墙和象牙塔内孤芳自赏,自吟自唱了。大众媒介带着强势不断传播着各种鱼闷混杂的信息。强力地冲击和蚕食着学校德育固有的领域,使德育的效果大为降低,也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德育的手段和方式。高校德育也是一种传播方式,只是和大众传播所借助的载体、功能、目的和价值有所不同,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分析和探讨。

一、媒介环境与高校德育环境的差异性

大众传播是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同的受众传递大批量信息的过程,如由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织向社会发出的大量信息,由这些媒介发出的信息所形成的社会环境就是媒介环境。在媒介社会,媒介信息和人们如影相随,无处不在,媒介环境在包围在人们,并时刻作用和影响着一切。高校德育环境主要指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内部环境,是相对于外部的社会环境而言,媒介环境与高校德育环境虽然都是一种环境。但还是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

1.媒介环境的无限性和学校德育环境的有限性

媒介环境在空间上具有无限性,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无不被包容在其中,媒介环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媒介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巨网。对现代人而言,包罗万象的媒介事件与媒介人物正像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空气,无时无处不弥漫在人们的周围。学校德育环是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同墙内的校园空间环境而言,是有限的,学校德育环境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同样处在大的媒介环境之下,并受其影响和熏陶:因此,在内部营造良好学校德育环境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应对外界媒介环境可能对高校德育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2.媒介环境的长期性和学校德育环境的阶段性

媒介环境就时间而青,具有长期性。它可以贯穿人的一生,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学校德育环境却具有阶段性。最多贯穿于人们从幼儿园到大学学习期间的所有过程,而一旦人们离开了校园,进入了社会,学校德育环境就消失了,开始了社会化的学习过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学校德育的功效性将得到检验,人们在学校所获得的德育价值能否在媒介环境中丧失或具有持久性,也有待观察。如何以学校德育环境的阶段性教育来应对媒介环境的长期性影响,好似一场艰难的博弈。胜负难料,值得教育者,特别是德育教师深思。

3.媒介环境的渗透性和德育课程的灌输性

媒介环境的渗透性,表现在其扩张力的无孔不入,是全天候、立体式、长期性的覆盖,令人无法躲藏和回避。正如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就是信息。在信息时代和媒介环境下,媒介与信息如影相随,信息已成为人们的生存要素之一,人们所呼吸的也仿佛都是信息。媒介环境的渗透性,还表现在其媒介表达手段的多样性所产生的吸引性。媒介凭借其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以及故事性和娱乐性等方式,对受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在潜移默化问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相比之下,学校德育环境过于单纯和封闭,德育手段也比较单一,只限于课堂上的讲授和灌输。授课好的老师。凭借个人魅力或讲课技巧,也许会使课程生动些,但有些德育教师的教学效果乏善可陈,甚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媒介环境的多样性和学校德育环境的单一性

媒介环境的多样性是由其中的信息的多样性所构成的,媒介环境中的信息可谓五光十色,既有正面的文化和道德信息,也有中性的各种信息,还有“很黄很暴力”的负面信息,以及“娱乐至上”的不良倾向。学校德育环境单一性主要是指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在德育课的内容表达上全是正面的信息,如“又红又专”,培养“四有新人”和提倡“八荣八耻”等。德育环境的单一性和德育正面信息的传播,有利于学生的正面培养和成长,但也容易受媒介环境多样性的侵袭,效果能否持久也有待于检验。

5.媒介环境的强势性和学校德育环境的弱势性

媒介被称为“第四种权利”,可见其在社会中的强势地位,从上面所分析的媒介环境的几个特点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媒介环境的强势地位。正是挟着这一强势地位,媒介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无不打上媒介信息的烙印,受其影响和控制,不管你是否情愿,所谓“爱你没商量”。德育环境的内在的弱势性在于,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德育为先”和“育人为本”的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课程无论是在学校的教学大纲上。还是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并不占有重要位置,在有些领导眼中,甚至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老师姑且教之,学生姑且学之。德育环境外在的弱势性是于媒介环境的强势性相比较而言,这一强弱关系的对比,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在现存条件下。学会适应、突围,或强化或转型,但不能困守和自怜。

二、媒介传播功能与学校德育功能某种契合性

大众媒介有四种传播功能,一是监视环境,二是联系社会,三是传递遗产,四是提供娱乐。在四种传播功能中,传递遗产功能与学校传递知识和价值的功能相契合。传递遗产是指“建设遗产,如科学知识、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这种功能过去主要由人际传播来表现。如家庭,学校中的传播都在向新一代传递社会的精神遗产,而现在传递遗传的功能也越来越明显地转向大众传播来承担,如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在向儿童灌输知识、培养情趣、塑造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上,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实,大众媒介不只是向儿童。而且是青年人,包括各类学生来传递遗产,大众媒介中的互联网更成为青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时刻在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传递遗产。包括道德价值的传递。只不过在媒介环境中,这种传递遗产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削弱和边缘化。虽然媒介传播有传递遗产的功能,但不能因此取代学校德育功能。学校德育功能的重要性,在于给成长期的学生提供系统的基础性的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支持,这是媒介传递遗产功能所无法取代的。媒介传递遗产功能,虽然也可以发挥传播道德的作用,但毕竟是松散的和不系统的,有时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媒介传播既然与学校德育都有传递遗产的功能,有某种程度的共生性和契合性,就应探讨二者之间如何相互配合,更好地进行道德传播。我们应该研究的是“是否有一种传播媒介,不管它传播什么样的信息,在传播这个信息和影响受众方面,比其他媒介更有效?是否在传播某种信息或者产生某种影响方面,有一种媒介是最好的?这些问题对教育工作者、宣传人员和广告客户来说,特别重要。例如,如果是目的要尽可能多地传递事实性信息,那么,讲演、印刷品、电影和录音带是否更有效?如果希望改变受众的态

度,使用电视、招贴画、广播以及其他一些媒介是否更好呢?对于某一些受众,是否有一种媒介比其他媒介能达到更佳效果呢?”t’如果当我们能自如地运用各种媒介来发挥媒介传递遗产功能和学校德德育功能时,也许我们就找到了媒介传播功能与学校德育功能某种契合性。

篇3

回顾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成绩是喜人的,结束了对德育功能认识的僵化局面,有关它的探讨也异常活跃,仅近几年就有数百篇相当有影响的,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里我只想谈谈我对德育功能的一些看法。

德育功能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因而,可以有不同类型的作用,如:定向功能、指导功能、调节功能、检查功能、评价功能等等。但最终还是可概括为两大功能,即德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和完善人的自身发展的功能。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学校德育改革,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德育的这两大功能。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另一方面又要满足人的精神发展需求,通过德育更新人的价值观念,使人格升华到更高的境界。总而言之,发挥德育的双边功能作用,就是要立足寻求两者的结合点。

一、德育的社会可分为:政治功能、道德伦理功能、经济功能

1.政治功能

德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和阻碍作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超阶级性的德育是不存在的,这完全是由德育的性质所决定。政治是阶级间、国际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在我国历史上政治与道德历来是密不可分的,只要阶级存在,德育的政治功能就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政治思想的一种意识形态,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影响,以形成其政治素质和政治观念(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

社会主义学校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培养一代新人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备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何试图淡化社会主义政治功能的倾向都是错误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仍要大力强化德育的政治功能。但同时对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也不能片面理解。如有的人把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等同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种工具,将政治功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政治活动,这些认识都是狭隘和片面的。我们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既包含服务政治和政治活动,又包含一定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和劳动者参与国家的事务,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及其特有的政治活动只是德育政治功能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全部。

2.经济功能

德育的经济功能也是德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所谓经济功能就是承认德育并通过德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承认德育能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德育不能脱离经济活动而空谈,德育对经济的作用是间接的,是通过影响人,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态度、创造意识而对社会生产起着促进作用。

德育可产生经济效益,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有限性。德育是通过培养人来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人要发挥作用,还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既受德育、智育、体育和人们的思想觉悟的制约,又受客观物质生产设备条件的制约。

(2)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长效性。德育可以给人精神支柱,这与物质条件对人的影响不同,物质的东西会在生产过程中自行消耗,而精神的东西则不会。如艰苦奋斗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的传家宝。

(3)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潜在性。德育主要是通过人们的道德,观念,政治态度影响产生经济效益,它不像物质的东西那样直接、明显,具有潜在性。

(4)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增效性。物质生产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育的增效性。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经济增效功能,主要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的创新意识,使受教育者认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规律,培养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新观念。

3.道德伦理功能

伦理道德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通过伦理教育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养成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观念和行为习惯。我们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人的道德素质,通过选择传递优秀文化传统、伦理观念、灌输现代公民意识、国民公德,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道德伦理规范意识。

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道德伦理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品德,具有“五爱”精神,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有赖于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德育对人的发展功能可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功能”和“培养人的个性,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

功能”两个部分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功能

所谓全面和谐,它的实质就是个性的整体性。全面性不是均衡性,而是完整性。全面性强调的是所有品质的发展,和谐性强调的是这些品质的相互关系。全面性和和谐性决定了整体性,并且是哲学社会学中两个基本的而又相互关联的范畴,反映了个性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德育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把政治、道德、行为传授给学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总开关。德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主要的方向性作用,德育抓好了,对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2.培养人的个性,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功能

这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学校德育对培养个性有着重要作用。个性,又叫人格,是个体固有特质的总和,是比较一致而又相对稳定的个人形态。

学校德育对个性的培养有三个作用:

(1)定向作用。个性品质反映人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的本质是具有社会性的。德育的功能在于使学生有效发展和克服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消极品质,发展与社会进程相一致的积极品质。

(2)建构作用。人的个性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个体在某一个阶段应完成的任务没完成或形成了消极个性,就需要德育来校正。

(3)心理保健作用。个性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不同因素在个性发展中会冲突,出现挫折,从而产生心理疾病,这样就需要通过德育正确引导,防微杜渐。

社会主义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每一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德育又不仅涉及到个性,而且涉及到青少年生存的各个方面,具有开发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功能,具有把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提高到更高的层次的作用。

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是我们研究德育功能的主要依据。人的本质首先是现实的、具体的,根本没有什么抽象的人和人性;同时人的本质又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产物。因此,承认个性,并不排除社会性,个性和社会性是一致的,发展个性和社会的决定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社会主义学校,要发挥德育的两大功能作用,不能以一种功能取代另一种功能。多年来,我们只讲德育的社会功能,不讲人的发展功能,将两大功能割裂开来。现阶段,我们应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强调德育对个人的功能时,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就将抑制德育功能的发挥,阻碍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雨平.对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忧与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1,(4).

[2]吴冰.校园文化对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价值[J].理论月刊,2002,(10).

篇4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1-2694 -03

笔者所在学校于2003年建立校园网,随着时代的进步,原来传统的办公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办公的需要,办公自动化系统作为提高工作效率、方便领导决策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笔者进行了高中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研发工作。该系统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络,建立一个PHP+MySQL开发的,涉及高级中学的行政、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等各个环节,具有多层次用户的、安全的网络办公系统。

1 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系统的建设应做到功能全面、结构完整、运行灵敏高效。应能够为学校提供一套高效的办公解决方案,构建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平台。在此网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从校领导到各个部门的教师再到全体学生都能够通力协作,从而提高学校现有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和人员的工作效率,规范各层次人员的办公行为,实现资源共享。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因此在系统设计中,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系统的界面、操作习惯要统一,代码、设计规范要标准,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一处,全局共享。

2 高中办公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

2.1三层架构和抽象工厂模式

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DAL)、业务逻辑层(BLL)、表示层(UI)。划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实现“高内聚,低耦合”。表示层(UI)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对于基于WEB的系统来说,就是在浏览器中展现网页页面。表示层位于最外层,离用户最近。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业务逻辑层在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层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是向下的,底层对于上层而言是“无知”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正因为如此,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因为它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数据访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都纠结在业务逻辑层上,如何实现依赖关系的解耦,则是除了实现业务逻辑之外留给设计师的任务。数据访问层(DAL)有时候也称为持久层,该层所做事务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简单的说法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的操作。

2.2抽象工厂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是一种常见的、流行软件设计模式。该模式为一个产品族提供了统一的创建接口。当需要这个产品族的某一系列的时候,可以从抽象工厂中选出相应的系列创建一个具体的工厂类。在以下情况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一个系统要独立于它的产品的创建、组合和表示时。一个系统要由多个产品系列中的一个来配置时。当你提供一个产品类库,而只想显示它们的接口而不是实现时。抽象工厂模式的优点是具体产品从客户代码中被分离出来容易改变产品的系列将一个系列的产品族统一到一起创建。抽象工厂模式的缺点是在产品族中扩展新的产品是很困难的,它需要修改抽象工厂的接口。

2.3 PHP

PHP是英文超文本预处理器的字母缩写(PHP: Hypertext Preprocessor),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开放源代码的多用途脚本语言,它可嵌入到 HTML中,尤其适合 web 开发。PHP是目前最流行的编程语言之一。

2.4 Smarty

Smarty是最著名的PHP模板引擎之一。它提供了易于管理和使用的方法,将与HTML代码混合在一起PHP代码逻辑分离,目的就是要使PHP程序员同前端人员也就是美工人员分离,使程序员改变程序的逻辑内容不会影响到前端人员的页面设计,前端人员重新修改页面不会影响到程序的程序逻辑。Smarty的使用,既有利于多人合作开发项目,也易于程序的多样式开发。

2.5 MySQL

MySQL是一个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者为瑞典MySQL AB公司。在2008年1月16号被Sun公司收购。而2009年,SUN又被Oracal收购。目前MySQL被广泛地应用在Internet上的中小型网站中。

2.6 Ajax

Ajax是异步JavaScript和XML的缩写是现有多种技术的综合,包括XHTML、CSS、DOM、XML、XSLT、XML Http Request和JavaScript等技术。Ajax技术可以构建更为动态和响应更灵敏的Web应用程序,是一种使用多数浏览器内建工具的Web开发技术。Ajax允许用户交互和服务器响应是异步的,在Session刚开始时,浏览器下载一个用JavaScript编写的Ajax引擎,通常放在一个隐藏的框架里,这个引擎代替用户和服务器进行通讯,利用Ajax引擎消除用户和服务器交互间的等待,可以降低响应时间。

3 高中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可行性分析

1) 经济性 通过系统对学校内部信息进行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公效率。通过系统对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数据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统计,避免人为处理各类数据时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使学校的管理进行到科学化、系统化的范筹。

2) 技术性 网络化的办公管理,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实现了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传递、接收等一系列功能。

3.2需求分析

高中办公自动化系统不但需要满足普通教师的需求,还要满足来自学校各个部门包括办公室、教务处、德育处、信息中心、网络中心、总务处、工会、团委等科室工作人员的需求。经过调查,具体的需求如下:

1) 普通教师的需求 教师公病事假的申请,教师个人日程的安排,教师间发短消息和邮件进行交流,教师私人通讯录和教师工作日志用于记录工作心得。

2) 办公室的需求 学校行政通知和会议通知,学校工作安排,审核教师的公病事假,管理教师档案,管理单位公共通迅录。

3) 教务处的需求 管理学生学籍,管理学生考试成绩,管理毕业生信息。

4) 德育处的需求 学校德育工作包括班级量化的评分。

5) 总务处的需求 处理学校总务的网络报修

6) 工会团委的需求 组织教师和学生的各种网上活动。

7) 信息中心的需求 管理电教资料的网上借阅,处理办公电脑和多媒体教室的网络报修,管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

8) 网络中心的需求 整合学校内部论坛、图片库、VOD点播系统、校园内FTP等资源。

3.3高中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

3.3.1个人办公模块主要功能

1) 我的桌面:进入系统,首先显示的我的办公桌,在办公桌上,显示各种功能模块的快捷链接。

2) 我的办公桌:系统常用的办公模块,主要是对用户个人事务使用而设计。

3) 我的记事本:可以随手记录各种信息。

4) 我的任务:记录系统要求我们完成的工作任务。

5) 通讯录:分为个人通讯录和学校通讯录。

6) 短信箱:用于系统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

7) 日程安排:可供用户输入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系统具有到时提醒功能。

8) 待办提醒:根据日程安排中提醒日期设定自动显示在本栏。

9) 收藏夹:收藏常用网站,有个人收藏和系统共享两种方式。

3.3.2 行政管理模块主要功能

行政管理模块分为行政通知、会议通知、工作安排、公病事假四个子模块。

1) 行政通知主要学校行政类通知。

2) 会议通知用于会议通知,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注意事项等。

3) 工作安排用于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的工作安排。

4) 公病事假用于教师请假。

德育管理模块主要功能如下。

1) 班级量化管理记录每日班级纪律和卫生考评情况。

2) 平时表现管理记录学生平时表现情况。

3.3.3教务管理模块主要功能

教务管理模块分为学籍管理、考试成绩管理、毕业生管理三个子模块。

1) 学籍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在校生的学籍,包括学生各项个人信息的管理。

2) 考试成绩管理模块用于记录每次考试的成绩信息。

3) 毕业生管理模块用于记录历界毕业生信息,包括高考成绩、毕业去向等信息。

3.3.4后勤管理模块主要功能

后勤管理模块包括网上报修模块,可以对水电故障进行报修,包括报修时间、地点、状况的描述。

3.3.5校园网络管理模块主要功能

校园网络管理模块包括办公电脑报修、多媒体报修、FTP密码修改、电教资料借阅四个子模块。

1) 办公电脑报修模块可用于办公电脑的报修,包括报修时间、地点和报修电脑情况。

2) 多媒体报修模块可用于学校多媒体的报修,包括包括报修时间、地点和报修多媒体的情况。

3) FTP密码修改模块可用于修改校园FTP的密码。

4) 电教资料借阅模块可查阅可借阅的电教资料,并记录借阅人和借阅时间。

3.3.6网络中心模块主要功能

网络中心模块包括新世纪论坛、内网FTP、新世纪图片资源库、新世纪VOD系统、新世纪网络会议室、新世纪网络硬盘、新世纪网络调查等子模块。

3.3.7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功能

主要用于对系统的基本设置,包括系统信息、首页设置、栏目设置、部门设置、学科设置、班级设置、日志管理和其他设置。

4 数据库设计

根据对系统进行的模块划分,系统数据库设计方案仍采取根据模块模块划分数据表的方法,主要将数据表分成用户表、班级表、管理员表、管理日志表、文章表、学籍表、毕业生信息表等。

1) 用户组表:用户组表用于存储用户所处于的组别,组别不同,用户对于系统操作的权限也不同。

2) 用户表:用户表主要用于存储用户的姓名,所教学科等信息。

3) 用户权限表:用户权限表用于存储不同用户的权限内容。

4) 用户信息表:用户信息表用于存储用户的进一步详细信息,如用户的家庭地址、联系方式,性别,QQ号码,E-mail等。

5) 班级设置表用于存储与班级相关的信息,如班级序号,所处年纪序号。

6) 系统可以有多个管理员,每个管理员有不同的顺序号、管理员序号、名字、电话等信息,管理员表即用于存储这些信息。

7) 文章表用于存储与用户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上发表的通知、安排,或在校园论坛上发表的文章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章标题、标题的颜色、文章的内容、作者、录入人及文章所包含的非文本信息。

篇5

一、建立中专生诚信档案的可行性

1.建立中专生诚信档案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诚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近几年来,整个社会也发生了一些严重的缺乏诚信案例,如“三聚氰胺案”、“转基因大米案”、“地沟油案”。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是讲文明,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往往会忽视他的存在。现在我国也在建立公民的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已经影响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个人需要求职、贷款等服务时,提供服务的单位首先要查看个人诚信记录,一旦被发现有失信记录,将寸步难行。

2.建立中专生诚信档案的必要性

建立中专生诚信档案,将学生的诚信记录作为学生档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学籍档案的重要补充。中专生入校时就建立了自己的档案,随着校园生活的开始,档案的内容也在不断充实。在档案中再加上个人诚信记录的内容,实行起来比较容易,是对中专生个人档案的进一步完善,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中专生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

在诚信档案管理的内容方面,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多年来的管理经验,初步制定出如下内容。

1.学生诚信承诺书

学生诚信承诺书是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纲要(试行)》编制的,是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行为的一种慎重的承诺。学生自愿在诚信承诺书上郑重地签写自己的名字,并愿意接受监督。

2.学生基本信息表

该表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籍贯、政治面貌、专业、个人特长、父母详细地址、身份证号码、本人联系方式、父母联系方式。

3.学习诚信评价

主要记载着学生入学以来参加各种学习、考试、借阅等活动中相关情况的诚信评价。包括奖学金获得情况、计算机等级是否考试通过、有无考试违纪、处分情况、护士或医士资格考试情况。

4.在校综合表现诚信评价

主要包括在校期间参加学校各种活动情况,有无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学校处分情况,有无参加一些迷信、传销等团体。

5.经济诚信评价

主要记载学生入学以来缴费情况、校内勤工助学,有无弄虚作假获取国家助学金补助和学校困难补助等诚信评价。

三、中专生诚信档案的主要功能

1.约束功能

当前,中专学校主要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的学生,年龄相对偏小,学生成绩不太理想,上进心不足,为此本校以建立诚信档案管理为手段,以校学工处、教务处、团委、学生会为推广诚信教育的平台,建立诚信档案管理旨在约束学生,自觉地开展诚信教育,达到真实有效的教育效果。

2.记录功能

诚信档案在对学生行为起到一定约束作用外,还能够记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诚信概况,能为新环境下的单位领导用人提供第一手资料。

3.参考功能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偶尔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偶尔的错误也不能说明或判断一个人的诚信级别。只有一份正确的诚信记录,记录着一个人的诚信变化过程,才能宏观地判断一个人的诚信可信度。中专生的诚信档案可以作为学生能否毕业时候的重要参考,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份真实的参考。

四、对中专生诚信档案的总结与思考

首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将诚信档案作用切实落到实处。学校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活动。要充分认识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重要性,要做好思想教育和诚信档案的组织管理工作,做到明确责任,统筹规划。

其次,制定诚信评价、诚信监督和诚信奖励制度。根据中专生特点,制定一套诚信评价、诚信监督和诚信奖励制度,使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再次,中专生诚信档案应借助学校网络平台,开发网络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档案管理、在线查询、信息等功能。通过中专生诚信档案系统,每学年对学生的信用指数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先评优、入党、贫困资助、求职就业等行为的主要依据。建立相应的监督奖惩机制,让诚信者受鼓励,不讲诚信者受处罚。

总之,建立中专生诚信档案,不仅是对中专生进行诚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对中专生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中专生诚信档案是社会诚信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成熟和进步的标志,学生是建立诚信档案的参与者,更是诚信档案的受益者。通过中专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参考文献:

[1]谭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广州: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篇6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33-05

人的存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可能性存在,人的可能性存在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而教育正是无限放大人的这种可能性的现实条件。在古希腊的辞典中,教育意味着“引出”,它的意思是把存在于人身体中的潜在的能量通过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让它自在地释放出来,进而达到个体确认自身、完成意义建构的理性境界。在人完成可能性确证的过程中,康德认为,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现象而存在,人不过是自然万物之一种,因而受自然法则的限制,在这一意义而言,人没有自由;而另一方面,人又是理性的存在,他有能力自己规定自己的行为,在超越纯粹的自然生存之上,人自由地建构着自己。人的这一理性是超自然的实践理性。实践理性使人能够自由地按照理性自身的法则规定自己的行为。人的双重性一方面为人的自由与自我教化、自我建构确立了现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为人对德性的追寻奠定了基础。正是这种以教育为主要实践理性基础的个人自由的彰显,才促使人完成了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原始“群体人”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物的依赖关系的独立的“个体人”的过渡,造就了人的可能性潜能的张扬和凸显。在这个角度上讲,以实践理性面目出现的教育对人的本质的确认也具有双重身份,即在帮助学生个体在完成人潜在能量的挖掘和释放的同时,促进个人对意义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但事实上,在当下世俗化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在实用主义思潮盛行的现实背景下,本来应该以超越性面目出现的教育已经异化为以国家主流意志形式呈现的考试,已经从一个面向生活世界的、肩负着促使受教育者追寻可能生活之路的理性实践摇身变为某种必然的知识技术、某所学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媒镜像,实现了对教育应然本质话语的实然篡改。

一、话语置换:学校德育叙事方式的出位

人既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超越生命的精神存在,从这个层面上理解的人以实践理性为内涵本质的可能性涵概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不只包含了可塑性,人不单单是可以被动地接受塑造的动物和有待填补的空间,人的发展是一个自主的能动性创造过程。其次,人在其本原状态上有着能动地成为其无限多种可能之所施的内在驱动力。所以,人绝不是一个完全可以依赖外在力量便必然地被塑造为某种存在物的事物,人实际上是一个有其内在能动性推动的趋向于无限可能发展的生命创造体。教育追求的便是一种涵盖了这种以形而上的人生目标为应然方向的理,是确证个体为生命创造体的实践经历。但在现实的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家所反复倡导的潜能、主体、创造等理念思想基本上被现代社会、个体甚至是教育工作者所忽视。

1.目标建构上:知识置换了智慧与高尚

作为一种生产性的实践而并非压制性的外在控制,学校德育的形态也必须要被“实践”,“它必被人格化方可见到,必被象征化方能接受”(福柯)。而简单化的德育活动显然是可以象征性地实践道德理想的有效操作方式,但现实工作中的这些活动在目标定位上却并不热衷于建构智慧,也不反映高尚,而是迎合教育组织者的主观意志,并经过粉饰、提炼后,借助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师生的情感纽带,想象为某种关系,为人们提供意义,进而实现对道德教育生活本身的重构。这种由工具理性、权威意志所塑造的道德教育结构,是一个充斥着功利、时尚等元素的准社会模型的缩影。在这个准社会系统中,“去圣化”已成为一种世俗的生活形态,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东西并不是德育所倡导的的人生境界的高低,而是其占有应试知识的多少和应试水平的高低。考试分数、学校发展的效益、教育管理者有效开展组织与推销的能力等问题,已经代替了先人所考虑的生存境界而成为了现代人主要考虑的问题。这种以西方现代化为准则的道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了人的工具理性,并使理性演化为控制人性以获得利益的机制,其结果是使道德教育体系中的个人与群体所应追求的道德理想丧失殆尽。

2.过程实施上:塑造置换了探究与引领

“在一个社会中,任何对于人的自由包括道德自由的限制,都将减少人们对道德价值的真正认识,降低人们对于道德追求的热忱,减少人们通过实践而形成道德经验的可能性,从而亦会降低社会的精神文明。”[1]也就是说,个体德性的生成是在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道德实践体中,通过主流道德文化的涵养和道德主体的自觉探究而主动完成的。但事实上,以“工具理性”作为支撑理念的现行学校德育的话语逻辑却呈现出否认受教育者的选择自由与选择能力的倾向,期望通过强迫性的训练完成对“道德人”的塑造,受教育者自身的希望、意愿、兴趣、情感都附属于学校德育对于专一目标——即考试分数的叙事表达。这种科学管理型的叙事方式导致的结果是对人的培养事业的简单化、归一化,教育工作者为了谋生而工作,把教育只是当作一种获取生存资源的职业,所有的以适应为标准的教育行为都直接简单化为可量化的操作训练,以重复机械的道德行为演练代替充满丰富人文意蕴的德性追求,以学生的听话和“不出事”作为道德教育最高目标,塑造出一批只会执行道德命令的“驯顺的肉体”(福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我们看到本应充满关怀、伦理、开放等内涵的学校德育已让位于流水线式的塑造和灌输,而道德教育中所谓的主动探究、体验生成等复杂事项基本上被排除在现行的道德教育视野之外。

3.手段采用上:技术置换了伦理与解放

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任务不是探讨如何培养人和提升人,而是探讨如何去塑造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所需要的劳动力及公民素质”[2]。由此,教育成了一种献媚于社会的附庸品,其真正关心的核心价值为实用和效率,期望通过教育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参与社会竞争的速成品。在此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实际演化为一条培养社会大机器生产所需劳动力的流水线,其实现的也仅仅是一种功能性目标。而黑格尔认为教育就是一种解放,意为伦理的解放,言下之意,道德教育工作者不应是社会舆论的简单的传声筒、回音壁,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立场、信念、理智,在实践中应该抱有一种道德善的价值关涉来参与德育工作,用超越世俗的人文阳光来观照学生大众,通过解放学生的眼睛、耳朵、双手、大脑等多种感知觉器官来培植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解读、选择乃至于判断的能力。不过遗憾的是,目前道德教育实践应该关注同时也是反复强调的这个崇高境界还只是停留在“乌托邦”性质的认识论框架内,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超越世俗”这个独具伦理价值的命题变成了教育教学中使受教育者牢固掌握知识、技能的附属条件。在这股大潮中,中西方学者共同认可教育本真所具有的“依据共同体的形象塑造个体的自由,根据共同体的标准培养人的本性,把人性与宇宙的和谐自然地关联在共同体生活中”[3]的旨趣也完全游离于道德教育工作者的视域之外,成为一种美好的奢望。

二、意义重构:学校德育话语的有效表达

人是社会的存在,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在与社会关系的互动中实现自我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的一切话语表述都必须让位于社会规范和社会体制,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中,个人都有在履行、执行好作为一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表现自己社会价值的基础上,选择个人的生活目的、追求个人的美好生活、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话语表达权力。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曾说过:“我们必须认清这样一个问题,即如果我们训练的只是那些期望被‘使用’的专才,他们凭靠自己并不能发现合适的工作,甚至把确使其能力或技艺得到恰当使用的问题视作他人的责任,那么我们就不是为自由社会培养和教育人。”[4]为此,学校德育的话语表述是生动的、感性的、温暖的,应主动回归到人(学生)的生活质量提升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和梳理。

1.厘清目标:关注人的可能美好生活

人的存在是一种生活的存在,人的生活自成目的性,人以自身的生活为目的,人一直处在追求可能美好生活的进程中,因而,假如学校道德教育的表述能以可能美好生活的表述为目的指向,那么必将能够推进人对生活的创造和扩展,进而充分实现人自身的各种可能性。英国教育家约翰·怀特在《再论教育目的》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大家都熟悉但又不一定能够合理回答的复杂问题:“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他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受过教育的人从拓展的意义上考虑他的自身幸福,他把个人幸福推及他人,把幸福溶入一种道德高尚的生活之中。这不同于把拥有知识作为受过教育的人之主要特征的观点,它把美德放到中心位置。”[5]言下之意,个人追求的以幸福作为衡量指标的可能美好生活必须是以超验的、精神的道德目标为指向的,有了这种指标体系,人便有了确信不移的精神努力方向,有了人未来发展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是美好生活的根,有了“根”,人便有了存在、发展的根据、理由、动力。霍尔海默曾说过:凡与道德有关的事物,分析到最后都要归依在神学,而不可能归结于世俗的原因。[6]当然,我们不可能把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终极关怀等同于宗教神学,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终极目标的确立能够让现实的个体体会到生活中“更大的生命”(西田几多郎),主体也才会有实现价值的充实感。因此,我们所主张的有道德的可能生活世界,是整合了个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能够满足于人的心灵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道德理想,它反对类宗教式的九死无悔的自我牺牲,强调人在实现终极理想过程中的自我超越和信仰寄托,并以此来建构起对于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为此,我们说:人作为主体的存在,其现实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简单化为知识掌握的多少、物质条件的丰裕,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充实,这种精神世界的满足体现在对未来美好生活世界的清晰感知和具体实现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人获得了对未来美好生活可以预期的安全感。

2.重塑过程:提升人的精神道德品质

传统学校德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高效完成知识学习,“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教育所呈现的知识,并且形成学习能力。学习过程是教育通过呈现知识再加上激发学习动机而展开的,学习获得的是知识在结构上的增加,教育的指导目的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的了解,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距离,从而引导学生认知的发展,学生的进步表现为知识的丰富和认知能力的提高”[7]。这样的教育及其背后的管理只关注学生逻辑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的改造,并没有真正涉及学生的精神世界,因而这种教育及其管理是不完整的。哈贝马斯认为学校德育生活是属于生活世界的,对它的管理不仅仅在于促进文化复制的完成,而且还在于帮助学生确立社会秩序和个人价值观念,并通过交往帮助学生建构社会角色,“生活世界包括文化、社会和人格三种结构。在文化层面上,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不单只依赖文化资料作为沟通的媒介,而在沟通的过程里,会同时传递和更新文化知识;在社会层面上,此沟通行为不单只调节不同意见或社会行为,并且能使社会整合人类的归属感;在人格层面上,沟通行为达到社会教化的过程,以及促使个人自我观念的建构”[8]。强制管理保证下的接受式知识传授仅达到了理性认识客观世界这一层面上的要求,以情感、审美、道德、生活为表征的非理性生活被现时的学校德育管理完全割裂地另存于学校德育生活外,缺少了安全感、尊重感下的学生是不可能有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欲望的。因此,尽量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家庭式的管理场景,是学生在享受生活的善与美,进而萌发求真理想的第一步。

而在现实的学校德育中,生活世界“往往处于自觉的理性视野之外,退隐为人类生存的背景世界”[9]。胡塞尔运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深刻地揭示了欧洲科学危机的实质是“科学同人的存在相分离,结果使科学失去了意义”,他反复强调,“科学不应当把人的问题排除在外,哲学应当自觉地回归并研究生活世界”[10]。学校德育纪律规约正是按照泰勒式科学管理的思维方式来制约学生,排除学校德育中的激情和感悟,使人活动机械化、刻板化,将人的交往看作是一种机械化动作的规则性结合。因此,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德育管理必须跳出科学管理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进入生活中”变成一个人(弗罗姆),使退隐的可能生活世界还原为学生个人成长的家园,使学生在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中,回归到整体人的发展轨道中来,让学校德育走出“人类无土培植实验室”[11]的困境。

为此,我们说:人是在生活中完成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在生活中个体不断地以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得到了他人的尊重和肯定,并且通过群属关系的构建和实施获取了超越生命的精神自由。个体精神道德品质的提升直接表现为对当下“类”道德规范的内在规定和新的规定的遵守与执行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人通过对文化、社会和人格三种结构的审思和实践,获得了一种自我肯定后的尊重感。

3.更新手段:强化人的综合实践能力

人是宇宙间唯一没有先验本质的存在物,人的生命生成是不可以定义的,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之间的任何一种互动关系都可能形成人发展的某一种发展趋势。从理论上讲,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组合作用的最佳发挥将导致人发展的自由的、充分的应然状态;但事实上先天、后天、环境及活动的影响都不可能完全朝向于正向功能的最大值,必然使得人的发展在现实条件下存在于一种现实状态之中。现实状态与应然状态之间差距的存在,使得其中存在着无数种人之发展的可能性,这就为活动功能的展现提供了机会,在这种状态下实践的主要功能则主要是在这种差距之间找到一条适合于个体的并无限接近于应然功能的发展路线,这样,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实践所起的作用实际上相当于微积分中极限所扮演的角色。

实践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其具有指向于自我和社会的高度的目的性、程序性。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活动构成了本质意义上三种不同层面上的实践类型,因此,为了促使人发展极限值的产生,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关注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在新陈代谢中人之自控化的生理发展;同时,基于个体认识外部世界建构自己内部世界过程的,具有鲜明个体特征的心理活动,使人能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和控制主体自我,其理应作为较高层次上的活动而得到我们的重视;社会活动在人的主动选择机制下,使人与环境之间实现着物质、信息的交换和内部世界的丰富、发展,其因作为生理、心理互动得以实现的代言性机构,具有更高理性水平的调控作用而纳入我们的视野。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人发展的可能极限水平的实现,因此,只有当基于实践逻辑提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活动的关系达到最和谐、最一致程度时,教育实践的效果才能明显地、高效地在个体身上体现出来。

此外,综合性的、高质量的实践效果不仅体现在以上三方面的交互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实践正向功能的发挥。假设视实践不发生作用时功能为零,则每项实践的功能都可以在整体的坐标轴上加以定位,当实践的功能超过零功能时,就可以把它定为正性,反之则可以定为负性。在零到正这个范围内,人的发展在函数图上表现为向上发展的趋势,说明其生命质量正在不断提高;而在零到负性这个范围内,人的发展在函数图上表现为向下趋势,说明其生命质量正在下降。从理性的角度看,人应该是利己、利他、利社会的,人的发展也应朝向于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实践理应是有利于个体生命质量提高的(即取值应该在零到正性这个范围)。

教育实践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学生的生命质量是教育活动所应该积极关注的,学生是人之发展过程所代表的某一个特殊年龄阶段的人,影响其发展的生理活动是不受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作为“自塑”和“他塑”出现的“心理活动”、“教育活动”的效能就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发展的正常与否、健康与否、生命的潜能体现与否,而心理活动、教育活动是学生生命体现的现实性因素之所在。

为此,我们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动交往的德育手段把承认人是社会人作为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这为“完整人”的生成提供了重要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得以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在创造他们的交往关系之时,也在创造着生活,也在体验、内化着生活的要求,从而也在建构、生成着“自我”。

综上所述,道德教育的目的是造就“有教养的人”,以期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达成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使人和人的行为符合事物的本性。但“有教养的人”的造就必须要契合人的成长、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必须要承认人生命存在的绝对价值,“每个理性的存在的人作为目的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绝对价值,他不是作为手段依附在其他目的之上的条件性价值,因为人是物的价值的评价主体,所以人是条件性价值的创造者,人的生命与理性的价值是无条件的,不依赖于任何授予价值的特殊环境”[12],由此才能使我们的道德教育谱写属于个体生命和社会群像的精彩华章。

参考文献:

[1]金生鈜.个人自主性与公民的德性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2.

[3]石敏敏.希腊人文主义:论德性、教育与人的福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4][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97.

[5][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208.

[6]高清海.哲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86.

[7]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76.

[8]转引自:郭元祥.论课堂生活的重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1).

篇7

一、重视国学文化建设,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的国学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学校的主要功能,要在原有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国学经典内容能与小学教学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最好能够借助《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进行国学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在进行课程安排的时候为国学文化建设创造机会。如,可以在每周的教学计划中额外安排一节课,让对国学文化有研究的教师担任本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帮助学生了解国学文化。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安排国学文化课的任课教师的时候,应当仔细挑选,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通过学校提供的培训以及自己课余时间的自学深入了解国学文化,保证国学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国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找一些国学经典篇目,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阅读,由于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比较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耐心地为学生讲解国学诗文,让学生对国学文化产生兴趣,主动地学习国学知识。另外,教师还应当将国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国学文化的重要性,并能够主动地把所学到的国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

二、重视国学文化建设,添加课外互动活动

传统的小学课堂,学生接受的一般都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而在学习国学文化的时候,如果仅靠教师的讲,学生就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小学校园国学文化建设的时候,学校就应该根据学生所要学习的国学文化内容组织一些互动活动,使学生能在丰富的互动活动中充分地释放自我,发挥天性,轻松地学习国学知识。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国学经典篇目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课本中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国学文化的积极性。学校还可以组织国学经典朗诵比赛活动,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多数学生都会认真准备,而学生认真准备比赛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对于学生自身的努力也是一种肯定。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国学文化,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国学文化的积极性,更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时刻注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三、重视国学文化建设,结合学校德育教育

小学阶段的教学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让孩子能够在成长过程中拥有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学校可以考虑将国学文化建设活动与德育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教会学生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高度,使他们能够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教师在德育课堂上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在富于趣味性的动画中学习国学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表现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使学生能够乐于接受德育教育,

篇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A)―0007―01

2007年兰州市中考思想品德学科由考试科变成了考查科(即由主科变为了辅科),考试成绩最后以等级方式呈现,不计入中考成绩。这是目前兰州市中考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引起了政治教师的强烈反响。为此,笔者对62位当年的初三政治课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2份,收回47份,调查有普遍的代表性,基本上能反映出政治教师所要表达的态度及看法。

在问题一“你对中考取消思想品德学科有什么想法?”的调查中,回答情况可归纳为三类:一、赞成;二、反对;三、无所谓。持赞成观点的有11位教师,约占23.4%。赞成的理由是:1.对课改作为新生事物表示理解;2.思想品德课不能依据一次量化的考试来衡量其主要功能;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持反对态度的有26位教师,约占55.3%。反对的理由是:1.思想品德课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中考取消此学科,学生会误认为其不重要,只要学会必考的科目就行了。而思想品德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取消此课的主科地位,不仅削弱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和党的教育方针相悖;2.思想品德学科中考考试取消之后,政治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漠视、学校的置之不理,这加大了政治教师的教学难度。长此下去,学生素质何以提高,爱国之情何以产生,后果不堪设想;3.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阶段,也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如果放松政治教育,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是极为不利的。

持无所谓观点的有10位教师,约占21.3%。

篇9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5-0048-04

Abstract:Thecontradictionbetweenknowledgeandpracticeinthecontemporaryuniversitystudents'moralidentityisbecomingmoreandmoreprominent,andinthethinking,thecontentandideaofmoraleducationareaccepted,buttheattitudeofpracticalandutilitariansupremacyinthepracticalactionisnotevenmoreseriousthanthephenomenonofmoraleducation.Basedontheanalysisoftheconcepts,characteristicsandfunctionsofuniversitymoraleducation,thispaperanalyzesthecontradictorymanifestationsandcausesofknowledgeandbehaviorinthe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moralidentity,andputsforwardsomethoughtsonhowtosolvethecontradictorytrendofknowledgeandbehaviorinuniversitymoraleducation.

Keywords:collegemoraleducation;Theknowledgeandthelinearecontradictory;Unityofknowledgeandwork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德育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重任,是大学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要深刻理解并践行大学德育的新内涵,破除大学德育中知行相悖的矛盾,我们的首要任務便是理清大学德育的内涵与外延,分析理念层面的大学德育与实践层面的大学德育的矛盾性原因,阐述实用、功利主义至上的危害,并提出适应时展的大学德育理念。

1大学德育的概念、特性及功能

1.1何谓大学德育?

“德”有智慧、正义、热情爱智之意;有诚实、谦和、有礼节之涵,有崇高远大的理想人格之本性,亦有从基础做起的细微道德之方。

“育”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原意是指妇女生育孩子,本意是指孕育、养育,是一种由内向外的过程。

“德”与“育”同时而语,则我们可理解为智慧正义的个体,从细微做起发自内心的追求实现崇高理想远大人格的过程。

就概念而言,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是对个体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对其他各育起着灵魂导向的作用,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

大学德育是在德育内涵基础上的细化,是德育的分支,故而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对大学德育同样适用,大学德育的首要功能依旧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是此时的“人”已然细化为“大学生”[1]。大学德育的本质内涵是“先进性”,即大学德育向大学生所传递的内容要适应当前社会需要,核心问题是“坚持什么方向”,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由此,我们可将大学德育理解为一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追求崇高理想实现远大人格的科学。对于大学德育,我们可作出如下定义:大学德育是高校依据社会有关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要求,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本质上具有学科知识所没有的情感性、情景性和践行性。

1.2大学德育的特性

方向性、现代性、科学性、适应性、整体性是大学德育的五大特性。

大学德育的方向性是指大学德育要坚持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从方向上为大学德育内容的现代性、科学性、适应性和整体性提供根本保证。

大学德育的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德育实践过程中对传统德育的思辨,是一种批判的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倡导以人为本,因而人是实现大学德育现代性的核心。德育的现代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二是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实践表明,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各种文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永葆活力的力量源泉。在批判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异域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建立与时俱进的德育理念是现代德育的必然要求。大学德育现代性的根本问题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追求大学德育的现代性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德育的彻底否定,他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扬弃”的过程,不能也不会脱离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否则将会走上道路。科学性是大学德育现代性的根本保证[2]。大学德育是一门科学,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和相关领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拒绝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大学德育为社会所接受的前提,也是大学德育现代性的根本保证。大学德育的适应性分为社会适应性和个体适应性两个方面。社会适应性首先是指大学德育要适应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发展变化的要求。其次是指大学德育要面向社会实际生活,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第三是指大学德育要具备前瞻性发展眼光,能够准确的预测社会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帮助大学生形成一些未来生活必备的新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个体适应性是指大学德育应该尊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动机,适应大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将大学德育内容以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大学生,达到在道德主体多元化背景下追求德育效果个性化的目标,实现大学德育的最终目的,使大学生由意识层面的道德认同向行为层面的道德实践转化。整体性是大学德育的另一大特性。从宏观上分析,德育包括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等众多子系统,学校德育是德育系统的一部分,大学德育更是学校德育组成部分中的一个支点,单靠大学德育无法达到德育的终极目标,在大德育环境下,大学德育需要与社会德育、家庭德育有机衔接,形成合力,最终使大学德育达到最佳效果。大学德育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大学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手段等要素上。既要体现以大学生为本,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又要体现提升大学生实际生活水平;大学德育方法和手段要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制定形式多样的大学德育活动,以科学的方式呈现于大学生的视野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德育行为[3]。

大学德育的方向性、先进性、科学性、适应性、整体性这五大特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构成了大学德育现代性的科学内涵。

1.3大学德育的功能

德育之声,尤其是中国高校大学德育之声,从未在人们耳畔沉寂。大学德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满足大学生的德育需求并启发大学生道德觉醒,规范大学生道德实践,引导大学生道德成长,培养其健全人格,提升其价值认识,完善其社会理念。

在人们道德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改革和转型的当代社会,社会道德标准的失范和无序使人们陷入了各种利益和道德的冲突中,面对各种社会思想潮流的冲击,大学德育既不能走一元社会强制灌输的老路,亦不能走放任自流的新路,否则将导致道德虚无主义。

2大学生德育认同中知行相悖矛盾性、原因及危害分析

2.1知行相悖的矛盾性——观念上认同,行为上实用功利至上

大学生在接受大学德育的时候,首先是从思想上对大学德育内容进行了理性分析,择其善者而从之。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对大学德育的内容与理念是呈肯定态度的。且大学德育的主要功能在于满足大学生的德育需求,启发大学生道德觉醒,规范大学生道德实践,引导大学生道德成长,培养其健全人格,提升其价值认识,完善其社会理念,最终达到对大学德育内容的认同。尽管观念上的认同与行动上的实用至上是相悖的,但不少大学生依旧持有并践行这种本质上是实用主义和个人功利主义至上的矛盾的德育价值观[4]。

2.2大学生在德育认同中知行相悖的主要原因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概而言之,大学德育当前所处的尴尬境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大学德育内容的滞后性。大学德育内容教条化,导致了大学德育要求与社会实践相背离,大学内,教育观念潜移默化的从本质上影响学生如何做人,社会上种种现实又让大学生们以“各人自扫门前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而替代了潜意识中的大学德育理念,这便进一步使得大学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引发了具备较高认知能力的大学生对大学德育理论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质疑。

其次,有待商榷的大学德育方式更是造成大学生德育行为中知行相悖矛盾性的因素之一[5]。大学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倾向,说教、灌输式的教学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和手段。大学德育过度依赖或注重于说教、灌输式的德育方式或手段,教师往往会把社会规范所要求的一套固定的品德用说教、灌输等方法传授给学生,造成大学德育方式与大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在价值观念上极易使大学生产生功利化、庸俗化倾向。

然后,受到了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多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机能,但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6]。这一身心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的“三观”并未真正定性,人格也处于形成中,面对社会冲突及生活事件,需要做出价值伦理判断时往往会摇摆不定,从而为他们在大学德育认同上的知行相悖提供了培养基。

再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是大学德育知行相悖的文化因素。大学德育思想追根溯源,是对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7],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侵入文化并存,文化市场上的良莠不齐,影响着大学生的德育观念与德育实践,尤其是实用功利主义文化的入侵,这无疑大大削弱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3如何解决大学德育知行相悖的矛盾性,走向知行合一

大学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大学生成为真正的“人”,这个“人”不单是指一般的社会公民,更是指具备理性思维能力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对此,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优化大学德育效果。

3.1改进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

首先,大学德育内容要防止假大空,做到真善美。所谓真。就是要说实话,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普及,大学生信息渠道多样化,“唯师论”的时代已被“唯实论”所替代,与其照本宣科的谈大学德育,倒不如与大学生一起讨论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负面问题,使大学德育回归大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性的思维辩证的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善,就是要以爱心来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的处理[8]。所谓美,就是以高尚的情操影响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理念从潜意识中教化学生。其次,要避免德育形式单一化,避免照本宣科的说教,让德育回归实践,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有目的的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优化大学德育效果。

3.2调动一切力量,着力解决大学生切身问题

如果大学德育游离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世界,其理念必将空洞无用,内容必将过于空泛,鉴于此大学德育应该以人为本。《史记·管晏列传》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空泛的大学德育必不为大学生们所认可,大学生是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若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调动一切可调动之力,着力解决大学生们所关注的问题,大学德育效果则会事半功倍[9]。

3.3弘扬传统文化,健全法制体系,优化社会环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大学德育卓有成效的运行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健全的法制体系是社会稳定的必要保证。追根溯源,德育的本质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在浑厚的中华文明根基的基础上及稳定的社会环境大背景下,為德育效果的最优化提供内在文化与外在环境支持。

《论语·卫灵公》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当今中国正处于从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的转型期,新旧道德交织在一起[10],德育中“知行相悖的矛盾性”现象较为突出,“不修德,不讲学,不徙义,不善不改”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此,将大学德育内容与理念切实落实到完善大学生人格修养自我提升的基础上,是当代大学德育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垠亭.大学德育现代性的科学内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16-18. 

[2]梁彦超.以德主教:儒家德育思想之内涵与当代价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112-115. 

[3]高竟玉.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5,(22):56-58. 

[4]邱艳萍.知行相悖:当代大学生德育认同中的矛盾性[J].继续教育研究,2015,(8):93-96. 

[5]廖芳玲,王学川.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和根源[J].湘潭大学学报,2010,(11):72-73. 

[6]李许峰.大学生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7]何俊.中华文化认同视野下的高职大学生德育教育路径探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5,(06):71-74. 

[8]德育要基于大学生的认同与人际沟通[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63. 

篇10

作为德育知识与德育理念传播的主要载体,中职的政治课堂教学为学生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强化德育知识起到很大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有提到德育教学的教育方式,要求必须注重养成教育、体验教育与实践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培养能力,规范思想行为。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对学生德育理念思想的灌输,都必须从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升级利用中实现。

1.中职政治教学德育资源的开发

1.1中职政治教学德育资源的开发渠道

从理论上来看,中职政治教学德育资源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包括了课程目标实现的各个因素,而狭义则是指形成课程资源的直接来源。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与网络的全面覆盖,强大的引擎搜索手段为中职政治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学前的知识收集与整合可以依赖网站的关键词输入形式快速找到相关资料。学生也可以自行登录各大网站,关注社会动态,开拓视野,整合自身的政治知识资源库。政治知识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从国际环境的角度看,中职政治教学德育资源的开发能培养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吸收更多有效的德育资源进行教学,并提高我国中职学校德育环境;从国内环境的角度看,中职学校政治教学着力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抵制社会上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的侵蚀,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1]。

1.2中职政治教学德育资源的开发

1.2.1挖掘家校资源,引导学生品行中职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包括学校与家庭,因此,充分挖掘家校资源,丰富政治教学内容,才能在引导学生品行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担负了课程资源开发者与家校交流整合者的任务,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也是资源分享与学习的财富,强化沟通交流与利用能够让学生感悟更多的人生哲理,在教师的指引下塑造健康人格[2]。例如,在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内容时,有些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不符合实际发展,也有些学生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不理解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教师可以借用家长会举办的机会组织百家讲坛,除了为学生介绍自己的从师经历与血汗付出史外,也让家长参与其中,让学生感同身受。不同的历练与经验时刻警醒学生,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与自身的兴趣专业交流探讨,在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帮助下调整思路与方向。优质的家校资源注入于德育资源中,融合政治教学知识点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章节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健康成长。1.2.2挖掘网络资源,构建学习平台新媒体时代,网络科技渗入到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其便捷性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学生利用网站、BBS、QQ等丰富课余生活,也充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学习知识。应用到中职政治教学课堂德育资源的开发工作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新型德育教学平台,高效开展政治教学中的法律教育。例如,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一些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为学生德育知识的积累打开一片天空。众所周知,法律是法与情的结合,在情与法发生矛盾时,学生如何以德育教育成果理解这两者的冲突。例如高速公路拦车救狗的事件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其中牵涉了拦狗行为的合理不合法逻辑,这时,教师应该发动学生亲自去网络上查找资料,同时搜索政治教学中有关法律的信息,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常态,在学习利用网络资源为学习服务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德育良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对资源的开发与引导做到张弛有度,从法与情的德育教育中将学生的观念引向正道,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3]。1.2.3挖掘行业资源,促进职业发展中职学生即将迈入社会,作为培养准职业人的中职学校,课堂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与作用。德育教育资源的开发完全可以将行业资源引入,使得政治教学课堂上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比如,在讲解《职业道德》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入地铁公司、市政建设公司等企业的文化、管理制度与职业道德的讲解,课外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或优秀工作者到校开设专题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优秀企业进行参观,让其对今后的岗位产生职业认同感,从中明白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在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接受德育教育,为今后走出学校,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打下基础,做足准备。

2.中职政治教学中德育资源的利用

2.1发展性个体思维中的德育资源利用

具体到中职政治教学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发展变化是客观存在的,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日积月累地产生质的变化。教师在利用德育资源进行教学时,必须密切关注到学生个体的思维与德育教学的融合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哲学与人生》时,教师要讲解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知识,于是向学生提问:“关于感觉、思维、观念这些意识产生时,体现的是哪些物质运动的结果?”待学生明确大脑的支配作用时,就可以引入大脑支配行为的概念。政治课堂上对一些历史伟人高尚品德的梳理,学生们通过认识与了解很快地注入德育的概念,那么这种概念植入大脑后,需要学生经过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的个人思维理解的德育,进而支配行为与思想上的改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引导行动[4]。

2.2生成性培养目标的德育资源利用

任何科目的教学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发展,不断生成,使教育动力融入于过程当中。贯穿了德育教育的中职政治教学课堂也不例外,要让其具有生命力与感染力,教师就要注重资源利用的生成性发展。比如在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时,有关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知识,教师在开课前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一些成功企业的案例资料,课堂上分析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如何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如一个成功的汽车企业,打造管理的重点在于树立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其中的诚信意识就是政治德育资源发展的一种表现。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商家为了追逐经济利益放弃质量把关,弃安全问题而不顾,这些都是品德缺失带动的错误行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知识,也能清楚地认识到进入社会,一旦加入经营者行列以后,社会需要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树立生成性的培养目标,充分展现德育功能在支配职业选择与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才是德育资源有效利用的具体表现。

2.3评价性学习文本的德育资源利用

文本的学习与其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指教学沟通过程中出现、产生以及接受的读写文本或会话文本,要求学生对政治的所学知识能够以评价性学习的能力进行德育资源整合利用。比如,在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中的《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的知识时,教师开展讲解的前提建立在学生了解关心时事的基础上,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及时关注当前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传统的讲解会导致课堂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作业,搜集《弱国无外交》的资料,亲身动手制作PPT课件,并上台展现与课堂上。有的学生以时间为轴,以中国为例,罗列我国历史上签过的不平等条约,阐述我国过去的历史地位,让人引发对当前中国强大发展的感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引用的资源包括了历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国家荣誉感,在推动中国发展的进程中,任何人都应该培养中华人民特有的品德,接受现代化教育,积少成多,大力推动中国更好更快发展。政治文本教学是传递知识信息的材料,尽管呈现的信息量有限,但并不妨碍更多知识点与信息点的进入与融合,充分挖掘德育教育潜力,使教学工作实现德育性质的融会贯通[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充分开发和利用政治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发挥德育教育功能,是每一位中职政治教师,甚至中国的德育工作者都必须重视与攻克的重点工作,只有不断开发政治中的德育资源,发挥政治课堂的主要功能与作用,才能真正地实现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与功效,最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水.中职政治教学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考试周刊,2015,8(18):27-28.

[2]施国娟.思想政治课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3,12(02):19-21.

[3]徐海霞.三贴近原则下的中职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20):41-42.

篇11

在阶级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也不一样。我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根本上说,中学各门学科都与我国社会制度存在着联系,但是,由于各门学科的内容和特点不同,其与社会制度联系的程度和方式也不一样。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与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存在着十分特殊的联系。思想政治课与我国社会制度的这种密切联系决定了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学科功能:政治功能。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品格教育。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对待个人生活道路上的得失成败,进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文化教育。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上述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政治功能是政治课的首要功能。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坚定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为首要任务。淡化了政治功能,必然使政治课的品格教育、文化教育步入歧途,动摇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从根本上违背我国的教育方针。品格教育是政治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学科功能。政治课品格教育功能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将来事业的成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对劳动者的人格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品格教育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也愈来愈突出。文化教育是最基本的一项学科功能,也是政治课政治、品格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削弱了文化教育功能,政治课只能成为空洞无物的说教,不能说服学生,政治课的政治、品格教育也就必然会被架空。

2.从理论和现实看增强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必要性

政治课学科功能是三方面的统一,但各方面的地位并不一样。德育始终是政治思想教育课的主要功能。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改革大开放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另一方面,由于旧体制尚未彻底打破,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整个社会还存在着各种矛盾。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政治课的德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在孰是孰非问题上作出正确的抉择,激发他们为中华腾飞而不断进取的强烈愿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增强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也是为每一个学生前途高度负责的具体表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朝气蓬勃有活力,思维活跃敢于创新。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心理世界又具有不成熟的一面。他们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容易片面地看问题,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等。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上,每一位科任教师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政治教师的责任尤其重大,因为政治课直接回答的问题正是一个人应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教育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正是政治课根本宗旨所在。

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强政治课德育功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主观上认识的偏差和客观上升学压力的存在,许多政治教师对政治课的文化教育功能情有独钟,而对思想品德教育则忽视了很多。他们很少去研究如何去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很少主动去研究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很少直接去关心中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和苦闷,而更关心的是本学科在高考、会考中的名次,对政治课德育功能缺乏必要的重视。这是一种认识上的错位,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其结果必然是损坏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乃至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整个体系的建立和运转。

3.总结经验,立足改革,开创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

目前,我们面临的德育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人民对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要适应当前的国内外形势的要求,在政治课教学改革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新考试制度的实行,通过高考来维护政治课特殊地位的“护身符”不复存在,在“应试教育”尚未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今天,新考试制度无疑会助长“领导不重视政治课,学生不爱学政治课”的现象,给政治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极大压力,使政治课教学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如何适应新考试制度的要求,使政治课教学走出当前的困境,是摆在广大政治教师面前的又一个艰巨任务。

要使政治课上的更好,要使政治课教学走出当前的困境,开创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提高对思想政治课使命感的认识,切实把政治课当做一门战略学科来抓。中学政治课,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是主渠道,是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把政治课当做一门战略学科来抓,是党和国家的既定方针。怎样把这个“既定方针”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转变学校领导的观念,纠正“升学率至上”以及忽视德育工作,把政治课当作三等学科的错误倾向,确保政治课的主科地位不被架空。

篇12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17

前言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它是学校教学科目中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体育学科组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策划、创设、组织、实施的专门学科,担负着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重任,同时又承担着学校德育、校风建设的职责,是集体育教学、教研、学校体育竞赛组织、课外活动开展于一体的学校基础性学科组。可以说体育学科是学校的一个窗口学科。作为体育学科组长应该清醒认识其所担当的角色责任,以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参谋、策划、组织、实施者的角色定位展开工作,努力打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以及建设学科组。体育学科组长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有着责无旁贷又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体育学科组长应提高自己的角色担当意识。

1准确把握学科定位与工作特点

体育学科组长的工作开展,首先要明晰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定位和准确把握体育学科组的工作特点。只有准确把握这两点才能更好履行岗位责任和角色的担当。

1.1明晰学科定位

首先明确的是,体育学科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策划、创设、组织、实施的专门学科。它担负着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重任。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直接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而学生体质健康全在于体育教学中所施予的体育态度、体育参与积极性、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实效与否和体育教学过程所施予的锻炼效果的有效与否。

其次体育学科是承担学校德育、校风建设的职责。是集体育教学、教研、学校体育竞赛组织、课外活动开展于一体的学校基础性学科。体育学科是学校的一个窗口学科。它既是国家教育、体育工作开展相关文件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对体育教育发展的反馈者。体育学科组工作状态的好坏,小则影响一个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影响学生健康发展,大则影响学校德育的质量,乃至影响未来人才质量。

为此,作为体育学科组长在带领学科组实施《课程》中,应准确把握《课程》的目标、要求、内容和方法;正确处理好国家课程要求与学校实际的关系;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可操作选择与自由放任的关系;学生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以求实的态度,创新与改革的精神,努力实现课程目标,实现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学科功能。

1.2准确把握体育学科组工作的特点

体育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工作质量评价的不确定性等特点。

首先它的教学课堂是开放,所有承担的工作都是公开的,又可以这样说每一堂课都是公开课,每项工作都会接受全体师生的评价;其次,每项工作都是涉及和面对众多教育对象;第三教育教学质量的生成是实实在在的动态生成;第四,学科教师的工作是独立完成的。如:课堂教学、课余训练等,但更多的是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的。如: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竞赛等;第五,它的工作质量评价具有不确定性。比如:学生健康促进,因为是一项多元性的工作,不可以一蹴而就,又要看过程锻炼,可量化指标(除中考体育和体质健康达标外),其健康促进的程度仍没有比较具体的指标参照,又如:其中德育的作用更没有具体标准可循,它的质量生成评价仍存在着不甚明确的特点。

2体育科组长的角色定位与担当

体育科组长“亦官非官”。科组长的工作更多是责任而不是荣誉,体现的是最能吃苦耐劳,从某种意义说是“既要带好头,又要当好兵”的角色。

由体育学科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决定了体育学科组长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的参谋和执行者,学校体育工作策划、组织、实施者。又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既是学校德育和校风建设的负责人之一,又是学科组教师专业发展的引导者。既是校内外体育工作、学科组成员之间关系建立的协调者,又是体育学科组与学校各年级工作,科组小集体与学校大集体的关系调节者。既是学校领导与科组成员联系的枢纽,又起着校内外各项教育教学信息传递的作用。既是学科组教学研究的先行者、引领者、组织者和带动者,又是有效教学研究的带头人和教学反思的促进者。

2.1善于营造科组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氛围

笔者认为科组长应首先做到和倡导科组成员做到,善于营造科组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氛围。第一,要有容人之量。科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各有爱好特长、特质,科组长必须要有容人之量。第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同事。对待年轻教师、对还未认识自己职业岗位责任的老师,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要用引领的态度对待。第三,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同事。就是要发现长处、发现特色、发现优点、做到知人、善用、发挥成员中的个人特长。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集合力量,做好工作。第四,发扬民主尊重集体意志。学校体育工作大多都需要集体的力量去完成,所以在工作的计划和组织实施中一定要多听意见,发挥集体智慧,只有大家都形成共识才能使科组工作开展更顺利,学科中的重大工作完成才有保障,工作更有成效。

2.2工作走在前面,引领团队同行

要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自己必须在前面走,而且还得吸引到有人愿意跟随身后。要做到这点,要明白得人之前必先得其心的道理;与人友善是得其心的关键,当你要别人伸手支持之前得先感动他们的心。与人亲善的秘诀在于认识到,团队中人人平等,视人人都有才,如果想要人跟随你,就不可低估与人建立良好关系所产生的力量。带领自己用头脑就足够了,带领他人要用心才行。所以我们在工作走在前面之余,更应是让全体科组成员跟随其后。要努力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角色。

2.3要提炼自己的洞察力

课程改革、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我们要以校本为基础,这就需要科组长要有创造意识,更需要有洞察力,判断力;要看得比别人仔细,比别人远,而且比别人早一步先看到。视野要宽一点,具有一种能够退到远处来纵观全局的能力。也就是说其要关注的不止是自己的课堂或是自己所带的运动队,而是关注科组成员的工作。看课要看到学生学会了多少;听课要听出别人的长处和不足;评课要评出今后教学的方向并及时做出诊断。

2.4要善于学习和带领科组的教师们学习

学习包括了:教育法规、教学理论、新的教学观念的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的学习。还应不单带领老师们熟习运动技术的学习,更应组织学习《学与教心理学》与《学习、教学、评估分类学》等相关的教材。引领科组老师开展以校本为基础的课题研究和参与各级课题研究,以研究促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从而提高体育教育教学的实效。

2.5 抓住工作重点,做好重点工作

体育学科最常规、最为重点的工作首要的是体育教学。教学工作的重点:一是教与学的常规的建立与执行,使常规变为常态是重点。二是教学效果,这里面反映的是常规习惯的基础上的、更多是反映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智慧、教学艺术。三是教学科研,研究是更好促进常规、习惯、养成的基础,是促进教学态度、教学智慧、教学艺术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最后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它的开展是前三者的延伸和教学成果的呈现。

2.6注意教学资料的整理和积累

资料包括:学校工作计划、科组工作计划与总结、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模块单元计划、公开课设计和教案、教学科研课题的记录、科组会议记录、教师论文、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体能达标的统计、运动队训练参赛成绩、秩序册等等。

3加强学科组建设学科组长责无旁贷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当下,由于课程标准强调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可选择性的教学方向和要求,有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的不统一规定的特点(各学习水平层次评价的具体要求、学业评价标准、教学质量评价等未有统一规定和参照标准),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建立以校本研究为基础的教学研究制度。 由此,体育学科组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认为,科组建设应以科组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包括科组工作精神、学科组各项制度以及科组成员的行为文化建设。

3.1学科组的精神

在营造学科组的精神时应与自己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揉合,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目标追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集体氛围。笔者认为科组精神文化建设体现学科在学校中的地位,有为才能有位,教师一样、学科组也一样。

3.2制度建设

包括了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学科教学研究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授课、教学计划、集体备课、考核评价、学分认定、器材与场地、教学资料的管理等。课堂管理制度包括:课堂教学常规含教师、学生管理、特殊体质学生管理等以及课外训练与竞赛制度等等。

学科组制度主要体现在教师岗位职责、任务、教学与科研上。以管理为主要功能的制度应该参照学校的制度执行,用《体育教师岗位职责》规范和引导科组成员明确己责,履行己任,合作团结做好本职工作。

3.3科组成员行为文化建设

是由学科组成员约定俗成的行为构成。包括了教师教学行为、言行举止、人际交往、集体活动参与中的表现。可以这么说当制度由文本制度变为学科组教师的自觉行为时,其行为文化就是最好的体现,也是科组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了。

结束语

体育学科组长对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又责无旁贷的作用。体育科组长应提高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当好这一角色不容易,当好了这一角色不简单。我们应明确肩负的责任,潜心教学,专注管理。协调团队,凝聚合力当一个用心的教育者和有智慧的学科组长。

参考文献:

[1] 邹立波.结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的目标、建制与职能[J].小学德育,2010,24:8—39.

[2] 梁国斌.中学教研组的建设与评价[J].基础教育参考,2012,17:47—49.

[3] 江土增.强化科组建设,规范教学管理[J].学周刊,2011,10:4.

[4] 曾 伟.浅谈学校体育教研组的建设[J].体育师友,2011,6:21—2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