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09:23: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银行发展阶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8―2670(2009)01―0042―05
在理论界,无论是处于主流地位的新凯恩斯主义,还是一直以凯恩斯真正继承者自居的后凯恩斯主义,都对商业银行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重视。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理解货币经济学的关键在于可贷资金的供求:现代经济社会中,在货币已经成为低机会成本的生息资产、货币与收入之间缺乏稳定关系以及货币流通速度难以确定的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决定经济活动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斯蒂格利茨曾指出:“没有考虑银行……的货币政策理论就像缺少了哈姆雷特的《王子复仇记》,成为一场没有主角的戏剧。”而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具有明显的内生性,银行系统在现代货币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商业银行不仅承担着极其重要的金融中介职能,而且在以信用、合同契约为基础的现代经济体系中,整个金融中介系统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以货币表现的金融契约都是由银行系统的负债构成的,银行存款形成了支付行为和执行合同的基础。另外,从金融系统的历史发展角度看,商业银行以其负债充当货币的成功,推动了以银行存款作为储备的其他金融中介运作的成功。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虽然非银行金融中介相对银行在不断膨胀,但是银行货币的核心地位仍然是金融系统的本质所在,因为非银行金融中介是建立在银行系统基础上的,它们持有银行账户,而银行完成储备功能从而实现最终结算,这再次印证了银行系统的核心地位。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中的货币银行理论都假定银行系统在时空上是不变的,特别是对银行的空间分布更是极少提及,在银行的国际间比较研究文献中,也更为关注各国银行系统的不同特征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随着金融管制的进一步解除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关于银行系统空间尺度方面的研究变得日益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商业银行的空间效应分析构成了当前极其重要的金融结构问题的核心部分,更是因为货币系统的总量特征会由于银行系统的演变发展和空间分布结构以及跨越地区的资金流动所带来的一体化而出现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进一步对货币政策运行和整个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恰恰是我们这个地域广阔且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目前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商业银行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
最早的银行发展阶段理论是Chick在1986年的《银行体系的演进和储蓄、投资与利息理论》一文中建立的。由于没有参阅到原文,笔者只能从他后续的文章中看到相关的论述。
Chick认为,商业银行从诞生至20世纪后期大体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银行充当纯粹的金融中介、银行券发行并成为支付手段、银行间的资金借贷出现、央行的最后贷款人便利职责日常化、强调负债管理和金融创新、信贷资产市场化变革。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继进入到银行发展演变的第六阶段,但笔者认为至今仍然没有突破这一阶段的表现而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阶段特征,所以Chick的银行发展阶段理论依然是目前分析商业银行空间效应的理论基础。下文在Chick的银行发展阶段理论基础上融人了相应的银行制度变迁过程来展现整个银行系统的演变过程。
二、商业银行体系的空间分布原因和表现
银行系统的核心地位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结果:一是银行和银行系统将以最大的信心吸纳最大范围的存款资金;二是持有资产的流动性倾向(在银行存款中也一样)存在空间尺度。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表明,持有流动性的偏好将在对预期可转换资产收益的信心最低的地方最强烈。所以,如果经济环境的空间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就可以预期流动性偏好将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同时,因为银行系统(从而可延伸到金融系统)对真实经济有影响,特别是它决定了信用创造的规模和结构,也因为银行系统能够根据其自己的空间配置结构予以分析,所以接下来自然地得到结论――真实经济的运行结果会因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的不同而不同。
(一)商业银行体系产生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
银行发展阶段的分析框架表明无论是在区域还是在国家,每一种银行系统都是根据共同的逻辑关系建立发展起来的,即银行的演变发展就是要满足贸易主体和借贷双方的资金需要,并设计出相应的战略来促进社会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从而支持银行业取得更大的发展。但是,这并不表明各个区域的银行系统是同步发展的,现实中明显地表现出银行体系正经历着空间上的多变现象,最显著的一个表现就是特定地区的银行或金融中心各具特色。通过对银行及其制度的演进历史进行考察,发现造成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银行体系发展存在差异的理由主要有:
1,发展银行业的动力
这主要表现为特定国家或区域银行体系起源上的差异,如银行发展的动力是源于私人的融资需要还是政府的融资需要(例如苏格兰和英国的例子);被制度化了的分割是为了保护区域平衡(如美国)还是并不为区域平衡(如加拿大)等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
2,财富存量
财富存量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银行资本的供给方面,因为银行资本充足会带来公众对银行负债的信心;其次体现在促进借款和贷款等融资活动方面,这些活动会产生下一环节的剩余财富。因此,在金融中心出现的地理位置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惯性,这些地区一般都比较富有,拥有古老的财富,而且这些财富最开始就鼓励公众对银行系统充满信心,并由此在积累和路径依赖的过程中能够使银行经营产生未来的财富和鼓舞公众对银行更加有信心。建立金融中心的基础有专家和技术的地域集中性、特殊的制度、信息网络和充分的信任以及市场的信心等,这些优势将促进金融中心的形成,而银行作为货币供应者所发挥的核心作用和银行鼓励信心的需要意味着在历史早期出现的金融中心能够继续加强它们的优势。当然,在一个国家内部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可能会转换,但是这种转换通常是因为特殊重大事件的发生或经济环境产生了显著改变,而一旦出现了地理位置的移动,累积的路径依赖将再次成为新的金融中心代替旧的金融中心的关键因素。
3,政府的作用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尽管在历史上,苏格兰银行体系的建立说明银行发展可以在没有政府发起的中央银行下进行,但是如果银行体系进一步发展,就必然需要某些制度来完成中央银行的职能。在现代经济中,政府在金融中心空间分布上的作用与政策的重要性密切相关。例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出现范围不断扩大的放松管制运动,这已经明显提高了银行业的竞争,同时也已经引起银行业集中度的增加,例如美国的金融管制放松使得银行在州与州之间的业务增多了而引起银行数量减少;又如我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银行体制改革促使国内各种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性明显加强。新的大型跨国或全国性的银行机构必定会产生重要的空间效应结果。在国家内部,地方政府对当地银行或金融发展的模式选择以及相关政策行为的结果也会导致银行体系存在空间分布差异。
(二)商业银行体系空间分布的表现
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银行系统的相对竞争能力可以参考银行发展阶段分析框架理论来理解。一些地区的银行发展阶段比另一些地区的要更靠后点(即更高一阶段),而这种差别将影响到其创造信用和获取利润的能力,因为处在更高一级发展阶段的银行系统会在不断远离生产经济活动的金融系统中充当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银行系统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能力一定较差。事实上,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银行大大拓展延伸其对地方产业进行资金支持的有限的贷放能力,它们或许比那些与金融市场关系密切的金融中心地区的银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本文只是强调银行体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有差别。
另一方面,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同时出现的银行业管制的放松已经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之间敞开了竞争大门,并因此带来了不同能力之间的激烈竞争。于是,无论对生产活动的相对贡献有多大,越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银行就会发现自己在竞争中遇到的困难越多。所以,这些银行正积极采纳先进的新技术,接受其他地方银行已经发展的新产品。但是,这些银行发现只要不能确保自身可以得到当地政府或中央政府的长久支持,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就不可能得以持续增长,因而它们还不可能和金融中心的银行创造出一样多的信用和以相同的利率再次吸纳到存款。总之,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必须与采用的新技术和金融行为是否能够适应而斗争,还要与过去遗留下来的坏账和缺乏信用风险评估的经验而斗争,因而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缺乏竞争力的。由此可见,银行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是长期存在的。
银行系统的演变发展过程往往导致银行业集中建立在金融中心地区,而随着这些银行在对周边地区发放贷款时,强调的是对那些总公司设立在金融中心附近的大公司进行授信,这一银行业的集中结果将会进一步影响到信用创造的空间模式。例如,如果处于欠发达银行体系的地区经济是服从于直接货币控制管理的,那么银行业集中于金融中心的过程将会导致这些地区的经济更加恶化;处在较早发展阶段的银行系统更容易受到货币当局的控制,所以也可能比处于更高发展阶段的银行系统经受更明显的信用创造约束,因为更高发展阶段的银行往往积累了一些规避货币当局控制的方法。
三、商业银行体系的空间效应表现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中介共同为所有的非金融部门的交易提供金融服务,这些服务的种类、条件和可得性都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意义。而在这些金融服务及其可得性在一个地区与另一地区存在差别的意义上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必定会受到影响。地区间金融服务及其可得性的差别可以产生于金融机构的地区特征和地区经济对这种地方金融机构的依赖程度,即金融部门对其所在地区的经济有重要的间接经济意义。
(一)银行空间分布与其信用创造能力
使用银行发展及其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可以表现出金融服务在种类、条件和可得性方面的一些空间模式,特别是与信用相关的部分。
银行的发展阶段可以看成是银行提高其信用创造能力的过程。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对这一信用创造能力的过度使用致使银行在保护收益率和应付来自货币当局压力两方面的能力都有所下降,以至于现在的信用创造在银行活动中的比重较之过去小了很多。不过,银行能够创造信用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却不能,仍然是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重要特征。尽管新凯恩斯主义者始终认为区别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不同是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但是必须牢记银行资产结构的特殊性只是因为其负债可以被用于支付的可能性的结果。
信用创造的空间模式或许被流动性偏好的空间模式进一步加强。收入较低的周边地区在进入国家与国际信贷市场时会受到更多的限制,而且在资产价值(不管是真实资本、金融资本还是人力资本)出现预料之外的下跌时,这些地区最容易受到冲击。既然周边地区经济依靠的是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那么这些地区对资产价格的预期信心就会相对较低,进而一个合理的反应就是保有较高的流动性偏好。这可以采取持有流动性资产(通常都是金融中心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因为其市场信任度较高)和节制资本性支出与负债的形式,但这样的行为不仅直接抑制了这些低收入和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间接影响了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因为持有流动性资产和资本外流的倾向限制了地方金融机构创造信用的范围和机会,也限制了当地对金融生产性资本(与经营性资本相对应)的需求。而较低的再存款率将更多地限制原本就不太发达的银行体系的发展,以至于这种限制会进一步阻止地方银行提高竞争力的可能。
(二)银行空间分布与其信贷行为
银行能够从事非流动资产的放贷业务仅仅是因为在银行系统中作为支付工具而保有的银行存款由一个账户到另一个账户组成,银行不像其他金融机构,在它和借款者签订的数年期的贷款合同中,银行将承担贷款期间的全部违约风险(尽管这种违约风险可以通过担保要求得以减轻)。于是,在潜在借款人中进行信用分配依赖于银行对这些借款人信用风险的认识。因为违约风险最终是不确定的。所以对违约风险的估计必须依靠基于可得信息和以习惯判断为补充而做出的预期。信息的可得性和习惯性判断的本质则又依靠与银行有关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当我们考虑银行体系的结构和对不同地区和区域经济分配信用时,显然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信用的分配将根据银行是否与有关的经济主体之间拥有一个悠久的历史、进而对潜在借款人有着良好的认知能力而做出不同的决策,也根据银行是否将总行设在金融中心,以至于它们的认知信息都偏向于总部也设在金融中心的大公司,或者是银行是小规模的地方银行而做出不同的决策。
同时,不断成长的区域金融研究表明大银行与小银行的信用分配活动很不同,并且在贷款给大公
司和中小规模公司的业务活动中也同样存在差别。这些差异滋生于大银行和规模小的地方银行之间对市场认知基础的差异以及银行对大公司和中小企业相关信息认知的差异。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增强,结果将是金融业务活动逐渐集中于大银行,从而在信贷余额上降低了小公司和总部设在远离金融中心的边远地区的公司获得信贷资金的可能性。
(三)银行体系空间分布对宏观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村镇银行概念和兴起原因
(一)村镇银行概念
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2010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11年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业务的村镇银行数量还不多,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仍采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导致农户在村镇银行贷款的意愿不高。虽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有些村镇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呈现出过度敏感的情况。个别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已有住房抵押的情况下,还需要担保人担保,既增加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引起借款人的反感,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并且,村镇银行在信贷管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审批模式陈旧,仍沿用过去的运作模式,审批权集中于贷审会,使得审批流程繁琐而无效率。
(四)缺乏农户信任
村镇银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户接受和认可村镇银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农户比较信任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村镇银行始终抱有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到村镇银行存贷款还持有排斥的心态,导致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缓慢。村镇银行要想改变农户的看法,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就必须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虽然,媒体对村镇银行有过正面宣传,村镇银行也使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但是农村地区主要的信息来源并不是报刊,这些宣传工作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五)营业网点较少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村镇银行只有1-2家营业网点,因为营业网点较少,所以村镇银行不能形成区域优势,无法发展和壮大自身力量,更不利于客户办理金融业务,导致客户满意度低。网点少,还会降低村镇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资金规模不大又会影响信贷业务的扩展,最后陷入无法扩张的怪圈。究其原因,也是由于村镇银行缺乏政策扶持、团队建设不足、产品缺乏创新和缺乏农户信任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
三、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对策
(一)寻求政府政策支持
村镇银行应积极向政府呼吁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样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机构,也应该享有同农村信用社相同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地方政府应重视村镇银行的建设工作,根据自身区域的发展现状,为村镇银行争取各类优惠措施,例如鼓励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到村镇银行开设账户,提高村镇银行的存款规模和影响力。
(二)加强团队建设工作
为扭转人才匮乏的局势,村镇银行必须加强团队建设工作,努力做好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工作。一是提供相应的优厚条件,引进一批拥有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二是推行人才储备计划,与相关大专院校建立良好的关系,定向招聘会计、金融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三是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力争建立一支业务优良、品德优秀的复合型团队。
(三)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村镇银行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一是对农户开展市场调研活动。为明确农户的真实需求,信贷人员必须到农户家中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工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双方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信贷人员既能切实掌握农户的真实需求,根据农户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信贷营销方案,又能避免因为信贷扩张而带来的风险。二是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开发各类信贷产品。村镇银行必须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开发各类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解决农户因农业生产周期问题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根据农村抵押品少的特点,建立农户联保贷款模式,进一步降低经营风险。三是村镇银行也须尽量简化贷款的审批流程,下放贷款的审批权,减少各个环节上的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提高农户存贷款积极性。
(四)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村镇银行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打消农户的忧虑,必须做好形象宣传工作。一是引导各类新闻媒体,为村镇银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特别是引导当地媒体,因为现阶段村镇银行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只是局限于特定区域,客户群也集中于此。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报纸和电视台,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正面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了解和认可村镇银行。二是加强与各村委组织的联系,落实各村庄内部的宣传工作。村镇银行可以通过各村委组织学习村镇银行的相关材料,打消农户心中的焦虑;同时还可以运用村委的广播宣传村镇银行的各项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公信力,增强公众的存贷款信心,通过扩大储蓄人群,壮大资金实力,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奠定资金基础。
(五)提高网点拓展能力
前文已述,现在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少,服务范围小,导致客户满意度低,村镇银行各方面竞争力都不足。而网点拓展能力的不足是由综合因素造成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镇银行应该努力从寻求政府支持、加强团队建设、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提高自身公信力上下苦功。在运营好单个营业点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加强银行信息化建设,往周边村镇延伸,扩大营业辐射半径,提高自身影响力。改变农户对村镇银行的原有观念,增强他们存贷款意愿,增强自身的生存空间,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参考文献:
[1]卓武扬,黄小宁.再论村镇银行发展的法律保障与政策 支持[J].农业经济,2009(7).
[2]田颖莉,贾泽啸.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对某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 2009(8).
[3]陈跃雪,孙塔章,赵生军.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税 收政策着力点[J].税制研究,2009(11).
[4]单云霞,陈亭.村镇银行发展研究——以宜兴阳羡村镇 银行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4).
[5]张海林.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 2010(4).
一、村镇银行概念和兴起原因
(一)村镇银行概念
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2010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11年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业务的村镇银行数量还不多,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仍采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导致农户在村镇银行贷款的意愿不高。虽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有些村镇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呈现出过度敏感的情况。个别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已有住房抵押的情况下,还需要担保人担保,既增加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引起借款人的反感,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并且,村镇银行在信贷管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审批模式陈旧,仍沿用过去的运作模式,审批权集中于贷审会,使得审批流程繁琐而无效率。
(四)缺乏农户信任
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2010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2006年,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11年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