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09:24: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中思想政治课评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学思想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因此,对教师教学思想的评议是很重要的。思想政治课评课中看教师教学能否体现以下新教学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思想;着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运用现代教育观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等等。在现阶段还应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教育新理念。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核心、灵魂和方向,任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必然要围绕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而展开。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目标的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看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新课程确立的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目标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因此,评课时要注意教师是否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二是看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要适应学习者身心发展与时展的特点,切合大多数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3.教材的处理和挖掘
教材是权威机构编写的,但教师对待教材的正确态度应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评课时看教师是否根据自己的实践与研究,深入开发教材资源,把知识教授与育人功能结合起来,实现教材功能的最优化。
一看能否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
二看教材重难点处理是否得当。一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安排是否正确,时间是否合理,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二是是否找准难点,突破力度如何,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
三看教材是否有拓展和延伸。一是教学资源是否有开发整合,不能搞材料的堆砌;二是教学资源要典型,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有利于深化、丰富教学内容。
4.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也是与传统课堂的主要区别。评课中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看效果。看教师:教师是否真正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能否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看学生:(1)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面有多大,参与的广度、深度;(2)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氛围,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3)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4)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调学习情绪。
5.评价方式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评价是多元的,教学评价内容应改变过去偏重理论知识的单维评价,应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的多维评价。
看教师能否开展有效即时评价,师评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说好,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正确,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教师语言评价一是语言要具有幽默感,二是语言要准确,三是语言要机智。
上个世纪末,苹果经营每况愈下。乔布斯在1997年回归苹果,毅然决然将350多项产品削减到仅10项,竭力开发那些真正激动人心的产品。随着数码科技的到来,柯达公司都仍然固守着传统感光胶卷阵地,甚至提出用一次性相机来对抗数码相机,直到2003年才提出向数码进军的战略,但此时已经是大势已去。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好产品才是公司的经营内核。思想政治课程内核是什么呢?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只有从教育原点出发,只有基于人的本质、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才是合人性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课程理念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课程目的从应试向生活转变。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已经从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然而普通高中课堂实践却面临着严重的应试化倾向,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考试为唯一导向,以提高学生应试成绩为唯一价值诉求,教师思考的、讨论的、困惑的都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迎合试卷、揣摩命题者的意图、阅卷者的心思,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最大强度地实施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应试得分,而课程的德育价值、课程的校本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成人成长了无踪影。只有课程目的从“应试”向“生活”转变,只有“应试”服从于、服务于“生活”,才能使思想政治课课程价值得以弘扬、课程生命得以维系;同时思想政治课课程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校本课程开发、主题课程实践、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微型课题的研究都将大大丰富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
其次,课程实践中的人从“单”向“双”转变。传统的课程实践中,教学主体是教师,教学对象是学生,通常表现为一位教师面对一群学生进行单向的教学活动;近年来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就是在课改的名义下,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成为教学的旁观者,并逐步边缘化。诚然,这种变化相对于传统的满堂灌式的单向教学活动有一定进步性,但是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我成长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教育是一个灵魂对一个灵魂的唤醒,是两个灵魂的共同成长,因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课程实践主体不仅要有学生地位,也要有教师的影子。在课程实践双主体的作用下,课程实践对象必然也表现为双对象,也就是说不仅只是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还应该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德育价值的实现;不仅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度;不仅要关注学生,还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如果没有课程实践者的进步和发展,很难想象课程的进步和发展。
再次,课程实践流程从教向学转变。传统的“教”主要表现在:平时常态课时,研究如何“有效的教”,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战性,如何提高教的有效性;在公开教学活动时,研究如何“优雅的教”,如何把上课变成“表演课”,如何迎合听课老师的口味,从而获得领导和同行的表扬。“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就是以“学”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活动,研究学生如何更好地消费知识,研究学生在消费知识的过程中如何体验到更多的愉悦和快乐,研究教师和学生如何在课程实践过程中一起成长,研究围绕学科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实践。
二、科技彰显人性——改变课程学习方式的创新
乔布斯发现,IT应该主攻的阵地是消费者的右脑和左心房,科技产品应该参与到消费者生活中,和消费者一起激情、梦想、创作。回顾近10年来的科技发展,苹果的成功并不是基于一种技术导向,而是基于深度理解“人性”后的自然回归,是彰显了人性和科技的完美结合。反观柯达之死,告诉我们:面对科技,谁也不能高高在上。只有科技为人,只有在人性引领下的科技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时代会抛弃一切落后者,谁拒绝人性,谁就为自己敲响丧钟。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生命力与学习方式息息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只能保证课程的开设,却无法保证课程生命力的赋予和延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方式应当更加人性化、人文化,可以说只有人性化的学习方式才能保证课程的生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三个方面,并且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首先,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是思想政治课程生命力的前提。由于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意识形态性强、理论性强,所以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式更多表现为满堂灌、满堂练,呈现出单向的信息传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自主性不断被激发和解放,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式必然要从被动性向自主性转变。在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资源的开发、学习过程的自控、学习评价的实施等诸多方面都要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都要有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评价、自我反思的空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导学案为载体进行学习活动是转变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有效形式。在课前,通过学生自学,实现学习内容的自我感知;在课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解疑、释惑,实现自主探究;在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自主阅读感兴趣的延伸材料,实现自主拓展。而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开发,则为学生学习方式自主性的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师生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其次,合作性的学习方式是思想政治课程生命力的关键。合作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与竞争构成人类存在基本形式。合作是竞争得以存在的前提,没有合作竞争也无从谈起。然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所面临的严重应试化倾向就是只看到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性,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合作性。合作学习方式,一般具有小组成员各有其特点、有着明确的共同目标,小组成员相互依赖、小组集体奖惩等主要特征。在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两种倾向,一是防止部分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边缘化,二是防止部分小组成员角色固化,以个别人的学习来代替其他学生的学习。
再次,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思想政治课课程生命力的保证。学生学习方式是否具有自主性、合作性,关键是看学生学习过程是否开展有效探究。探究性学习方式就是从生活出发,通过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提升思维能力,升华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江苏思想政治高考中就有以综合探究为主要特征的题型。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无意识的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方式的探究性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探究过程,或者学生参与探究过程的设计,恰当选择探究材料,给足学生探究时空,特别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学生的探究活动不会一蹴而就,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能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
三、谁便捷谁永恒——改变课程教研活动内涵的创新
在苹果系列产品中,无论是iPhone还是iPad,都只有一个HOME键,而且它们的功能连一个3岁的小孩都能弄懂。iPod,找一首歌,或使用某一功能,按键次数不会超过3次,而且按键过程非常自然。在浩瀚的产品世界里,苹果是绝无仅有的不需要说明书的产品。而曾作为行业巨头的柯达,无视新技术给消费者带来的便捷体验,甚至对于消费者呈现出傲慢的态度,把停滞不前的便捷留给自己,最终被消费者便捷地抛弃。“便捷”就是从消费者出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所有问题。思想政治课课程实践中,消费者一方面就是我们面对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课程实践的主体——思想政治课教师,这就要求教研活动既要从学生角度考虑如何让学习方式更简单、更便捷,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更自主、更快乐,同时也要从老师的角度考虑如何让教学过程更简单、更流畅,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心情更愉悦,成长更有效。具体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内涵创新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研究学生成为教研活动中重中之重。所谓研究学生,就是研究学生的情况来确定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基础来确定理论知识的成长点、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能力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要么教师提问后,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要么学生提问后,教师的准备难以应对;要么教师小结后,学生的落实难尽人意。凡此种种,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在课前研究学生不够。我们往往沉迷于对教材的理解,殊不知,教师的起点往往不等于学生的起点;我们往往陶醉于设问的精妙,殊不知,教师的清晰往往不等于学生的清晰;我们往往期待于既定结果的产生,殊不知,教师的预设往往不等于学生的生成。可以说,只有研究学生,从学生出发,才能凸显思想政治课程的本质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价值。
(1)教师要综合多种信息,诊断学生的学业情况,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古人云:“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合格的学生。”量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尺子来量,这就需要作为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在课下,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主动进行交流,关注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进度,关注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包括理论思维能力、政治认同度、价值判断力、法制观念和社会参与能力等,进而对课堂上学生的回答给予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堂即时评价。
谁能想到一个在小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拿到毕业证,念初一时因为数学不及格不得不补考的学生,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谁能想到一个学生考了三次艺术院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这样的他,后来成为了伟大的雕塑艺术家罗丹。所以当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时,切忌不要紧紧抓住学生的缺点不放,而要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巧妙掌控,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2)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的投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即时评价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关心学生的收获与成长,所以教师要将学生的情感作为自己的关注点,在对待学生的错误回答时,教师要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而不是采用严厉批评和指责的方式对待学生。教师要学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会去考虑学生的感受,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他深层的需要。真诚地对待学生,真心地去关注学生,学生都是可以体会到的。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哪怕是学生的回答取得的微小进步,都要去肯定学生,对于学生取得进步的地方进行表扬。很多学生都很在乎老师的评价,也许仅仅是教师的一句赞美,一句鼓励,都可能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找到了自己努力和成功的方向。但是如果教师仅仅采用一些表面的语言去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那么思想政治课堂的即时评价也只会流于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是不会起到作用的。
二.从语言习惯入手,改变不良的口头评价行为
教师的即时评价语言要能够真实而具体,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但是在当今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即时评价中还是会存在部分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这类的终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语言是简单而乏味的,并不会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热情的作用。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要尊重学生的独特学习体验,要尽量幽默机智,让课堂即时评价多一些赏识,少一些苛刻;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怀疑;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抱怨。同时,教师的即时评价语言要亲切自然,尊重学生,富有真情实感,例如,当学生回答得不太全面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反馈:“你再认真考虑下,这个问题还包括哪些方面;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原问题进行分解或者提出与此相关的问题,加深对原问题的思考;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可以追问如“你做出这样的回答如何考虑的呢?你能把你的回答更清晰简化些吗?”等。同时,教师的即时评价语言在运用恰当的基础上,不应该仅仅采用一种形式,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教师应该全身心地投入,丰富评价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即时评价中能够感受到关注和信任。
三.从评价时机入手,寻找恰当的即时评价时间
课堂即时评价是一种及时评价,即兴评价,但不能理解为立即评价。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这个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和理解学生,而不是急于从学生的回答当中进行自我判断,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增加交流,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明白正误并修正自己的观点,这样延后性的即时评价同样可以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需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才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教师的即时评价应该含有喜、怒、忧、思、悲、惊恐等表现,采用独特新颖并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内容,这样可以大大增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四.从学生特点入手,因人而异实施课堂即时评价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各物种类繁多,纷繁复杂,没有什么是绝对一样的。所以首先进行即时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不要盲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会对盲目对学生使用激励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有:“你说得真好”“你回答得可真棒”这类评价,像教师这种不加具体分析而一味赞扬的即时评价,将使赞扬和奖励失去应有的价值。对于高中生来说,廉价的赞扬甚至可能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种羞辱,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差异的评价。其次,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业情况进行有差异的评价。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成绩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时,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去对待学生,尤其对待后进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鼓励,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微笑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肯定。教师的即时评价应当是忠恳的,对于学生值得肯定的地方不要去吝啬自己的赞美,而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也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指出,谈不足时一定要诚恳,而不要带有嘲笑和严厉斥责的态度;再次,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即时评价既要关注个体,也要关注全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时,不仅仅是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例如:老师可以提问:“对于这位同学的回答,其他同学认为是正确的吗?还有什么建议呢?”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回答问题的学生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和提升的空间,同时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学评价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环节,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发挥着多方面的功用,“是研究教学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检验教学效果、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①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教学活动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主要有两大评价对象,一个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评价,也即课堂评价;一个是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对学业成绩的评价。针对传统教学评价制度的弊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新课程提倡“以学评教、以学促教”,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评价的终极目标。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化,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评价更加强调“发展”二字,强调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长,更加注重评价的教育功能;新课程要求,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的评价体系不仅要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并将其放在首位;要更加客观、综合的去评定学生,在强调综合性、发展性的同时,也注重个性化。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评价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学科在高中阶段的德育功能,有利于改变思想政治学科德育被知识挤占的现状,提升这门课程在学生心中的价值地位,改变学生的关于思想政治学科只是一门副科或者是高考必考科目、生活无用科目的思想观念。在宏观方面,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道德推进的,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奠定基础,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在各地施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思想政治学科传统评价体系的一些弊端。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下,也就是高中生必须要面临的大学入学考试(高考),以及地区经济、文化差异的存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在施行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评价指标、内容的空泛化,没有将评价理念具体化。出现这一问题,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各地学校积极响应课改,按照要求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各方面进行改革。各地学校的各个学科评价体系也都竞相进行改革,并确立新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的学生评价体系也适时建立。
但是,一方面高中的高考压力,导致学生评价依然是传统评价,主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新的评价体系成了一个框架摆放在文件中;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自己都对新的评价体系不重视,这也就使得评价指标只停留在大纲上的概括文字;也没有根据学校、班级、班级中的每一个主体-学生的情况,对新的学生评价体系进行细化、具体化、实践化。另一方面,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价值判断过程。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尤其是教师对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的理解不到位,导致目标制定过大、过空,对学生评价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评价标准统一化,忽视了个性化。在实际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强调学生间的平等性,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统一化,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各异,也就形成了一些俗称: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对他们的评价也应该要有所不同,在保证根本理念的基础上,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一套不同的评价标准。新的评价体系也强调要关注个性化。
然而在实际的评价中,往往都是不分层次的统一化评价,例如我们经常看到操行评定手册上几乎一摸一样的评语。由于教学惯性的影响,教师通常会将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评价标注运用到整个班级,这就忽略了其他层次学生的情况。对其他层次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高要求、高标准,在实践过程中难以达到,就会削弱这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学习的激情也逐渐减退。还有的教师照搬照抄其他班级成功的评价体系,没有根据本班的实际教学情况制定评价系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此外,没有关注学生的细微变化,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往往就是一眼定评价,例如在本科教育实习中,笔者就曾对自己班上一个染发中等生抱以不正确的评价。
再次,评价停留在表面,忽视了评价的内化。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评价只是教师自己对学生的看法,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评价的最终归宿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长。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只顾着对学生进行评价,却忽视了学生对评价的内化,忽视了引导学生掌握自评的方法并进行自我评价。在高中阶段,要想法设法激发高中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就要促使教师的这种外在评价积极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的评价,进行自评,找到自己的学习道路。评价的表面化除了教师忽视了去转化,还有就是教师的评价方式也有重大影响。学生能否接受外在评价,除了其中主要的评价客观实在性以外,就是评价者的评价方式是否让人乐于接受。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以“这都是为你好”的心态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简单、直接,甚至有点粗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情感,致使学生只是表面接受了,内心里却是反抗而不进行内化。
最后,评价孤立化,忽视了评价的整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评价要求综合、全面地评价学生,这就需要协同配合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评价,将以往单独个体评价进行整合。在日常教学中,不乏有教师认为德育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事情,与其他科目无关;在家庭生活中,也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一切教育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了;家长在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下,一般只关心孩子的成长,往往认为只有成绩优秀、考入理想的大学就是教育的最佳效果。这些思想观念的存在,使得对学生的评价出现孤立化: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评价之间孤立、教师与家长之间评价孤立、学科与学科之间评价的孤立。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家长之间信息的断裂化,对学生的评价也就出现片面化。评价学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靠单一的评价个体去完成这项工作是很艰难的,只有各评价主体的评价整合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综合的评价。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新的体系也在逐步的推行,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或者主观的因素的限制,使得对学生的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基于以上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评价体系施行过程的反思以及发现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解决和完善:
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评价标注细化、模块化。在遵循大纲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特点,逐步的细化、模块化评价指标,恰当处理好高考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把评价的内容落到实处,而不是空泛,否则对学生的评价就是一个空壳子,毫无意义可言。评价指标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的六个大维度下进行细分,例如:学业成绩、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表现(包括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学习的状态、思考问题的角度多样性等)、日常生活行为表现等等。高中政治教师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班级的教学,一个政治教师任教多个班是常有的事,所以政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教班级学生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切忌一套标准通用各班级。除此之外,高中政治教师还有认真去解读三维目标,尤其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正确认识。只有真正了解了三维目标的含义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使评价落到实处,才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评价标准层次化,改变一套标准适用于学习能力层级不同的学生群体的思想与现状。目前为了追求对学生的平等看待,消除歧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用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来对待所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这样做是没有主见的平等。高中生依然是一个不成熟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每个人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在实际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评价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层级采用不同的标准,例如:考试作为评价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将一份试卷的试题分为三个层级即容易题、中等难易程度的题、难题,对不同的学生要求做不同的题(学习能力较弱的只做容易题、学习能力稍微较好的做容易题和中等难易程度题、学习能力强的人做中等难易程度题和难题)。对学生评价的分层化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这就为评价的有效性打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也只有这样的分层化,才能发现学生的优点,抓住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鼓励与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分层化才是平等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第三,注重评价的内化,运用有效方式方法积极地促进学生在内化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成长。思想政治教师要想实现评价由外向内的转化,就必须保证对学生评价的有效性,只有有效的评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一方面要深入的了接学生、理解学生,运用同理心去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声音,并给出有效的反馈。通过这种方式融入学生,建立互信有爱的师生关系,才能知道学生心里所想之事,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的背后,才能使自己的评价切实有效,最终为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要多与学生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把“我觉得”、“我认为”变成“我们觉得和认为”,通过这种平等的交流可以让学生理解教师,从而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愿意并相信教师的引导,最终达到学生的自我成长。政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交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第四,整合各个评价主体的评价,使各主体的评价达成一致,形成一股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政治教师要积极地与各科教师进行交流,吸取不同学科的评价精华为自己所用。同时这种评价信息的交流可以达到对学生的更全面的了解,也会使得自己的学科评价更科学有效。学生有着多重角色,不仅仅属于校园集体的成员,更主要是家庭生活成员,因此家庭其他成员对其的评价也是重要一环。政治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交换理念与经验,让家长更科学的评价自己的孩子,使得双方评价形成合力。高中生是一个未成熟的群体,对他人尤其是同伴的看法很重视。他们渴望在同龄人中能够崭露头角,希望来自同伴的肯定评价。所以政治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之间互评,让他们一起参与进评价中来,相互评价,相互提高。
新课程改革精神下的学生评价是以学生为本的、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教育方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做到以爱为基点,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去理解学生,从细微之处去评价学生,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注解:
① 邝丽湛,王卫平,谢绍绲.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0.
参考文献:
[1] 邝丽湛,王卫平,谢绍绲.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0.
[2] 李淑华.高中新课程:更有效的评价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
[3] (美)波帕姆(Popham, W.J.);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