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评课范文

时间:2023-08-28 09:24: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思想政治课评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中思想政治课评课

篇1

教学思想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因此,对教师教学思想的评议是很重要的。思想政治课评课中看教师教学能否体现以下新教学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思想;着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运用现代教育观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等等。在现阶段还应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教育新理念。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核心、灵魂和方向,任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必然要围绕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而展开。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目标的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看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新课程确立的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目标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因此,评课时要注意教师是否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二是看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要适应学习者身心发展与时展的特点,切合大多数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3.教材的处理和挖掘

教材是权威机构编写的,但教师对待教材的正确态度应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评课时看教师是否根据自己的实践与研究,深入开发教材资源,把知识教授与育人功能结合起来,实现教材功能的最优化。

一看能否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

二看教材重难点处理是否得当。一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安排是否正确,时间是否合理,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二是是否找准难点,突破力度如何,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

三看教材是否有拓展和延伸。一是教学资源是否有开发整合,不能搞材料的堆砌;二是教学资源要典型,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有利于深化、丰富教学内容。

4.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也是与传统课堂的主要区别。评课中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看效果。看教师:教师是否真正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能否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看学生:(1)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面有多大,参与的广度、深度;(2)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氛围,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3)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4)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调学习情绪。

5.评价方式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评价是多元的,教学评价内容应改变过去偏重理论知识的单维评价,应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的多维评价。

看教师能否开展有效即时评价,师评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说好,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正确,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教师语言评价一是语言要具有幽默感,二是语言要准确,三是语言要机智。

篇2

上个世纪末,苹果经营每况愈下。乔布斯在1997年回归苹果,毅然决然将350多项产品削减到仅10项,竭力开发那些真正激动人心的产品。随着数码科技的到来,柯达公司都仍然固守着传统感光胶卷阵地,甚至提出用一次性相机来对抗数码相机,直到2003年才提出向数码进军的战略,但此时已经是大势已去。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好产品才是公司的经营内核。思想政治课程内核是什么呢?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只有从教育原点出发,只有基于人的本质、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才是合人性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课程理念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课程目的从应试向生活转变。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已经从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然而普通高中课堂实践却面临着严重的应试化倾向,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考试为唯一导向,以提高学生应试成绩为唯一价值诉求,教师思考的、讨论的、困惑的都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迎合试卷、揣摩命题者的意图、阅卷者的心思,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最大强度地实施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应试得分,而课程的德育价值、课程的校本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成人成长了无踪影。只有课程目的从“应试”向“生活”转变,只有“应试”服从于、服务于“生活”,才能使思想政治课课程价值得以弘扬、课程生命得以维系;同时思想政治课课程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校本课程开发、主题课程实践、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微型课题的研究都将大大丰富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

其次,课程实践中的人从“单”向“双”转变。传统的课程实践中,教学主体是教师,教学对象是学生,通常表现为一位教师面对一群学生进行单向的教学活动;近年来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就是在课改的名义下,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成为教学的旁观者,并逐步边缘化。诚然,这种变化相对于传统的满堂灌式的单向教学活动有一定进步性,但是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我成长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教育是一个灵魂对一个灵魂的唤醒,是两个灵魂的共同成长,因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课程实践主体不仅要有学生地位,也要有教师的影子。在课程实践双主体的作用下,课程实践对象必然也表现为双对象,也就是说不仅只是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还应该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德育价值的实现;不仅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度;不仅要关注学生,还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如果没有课程实践者的进步和发展,很难想象课程的进步和发展。

再次,课程实践流程从教向学转变。传统的“教”主要表现在:平时常态课时,研究如何“有效的教”,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战性,如何提高教的有效性;在公开教学活动时,研究如何“优雅的教”,如何把上课变成“表演课”,如何迎合听课老师的口味,从而获得领导和同行的表扬。“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就是以“学”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活动,研究学生如何更好地消费知识,研究学生在消费知识的过程中如何体验到更多的愉悦和快乐,研究教师和学生如何在课程实践过程中一起成长,研究围绕学科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实践。

二、科技彰显人性——改变课程学习方式的创新

乔布斯发现,IT应该主攻的阵地是消费者的右脑和左心房,科技产品应该参与到消费者生活中,和消费者一起激情、梦想、创作。回顾近10年来的科技发展,苹果的成功并不是基于一种技术导向,而是基于深度理解“人性”后的自然回归,是彰显了人性和科技的完美结合。反观柯达之死,告诉我们:面对科技,谁也不能高高在上。只有科技为人,只有在人性引领下的科技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时代会抛弃一切落后者,谁拒绝人性,谁就为自己敲响丧钟。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生命力与学习方式息息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只能保证课程的开设,却无法保证课程生命力的赋予和延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方式应当更加人性化、人文化,可以说只有人性化的学习方式才能保证课程的生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三个方面,并且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首先,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是思想政治课程生命力的前提。由于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意识形态性强、理论性强,所以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式更多表现为满堂灌、满堂练,呈现出单向的信息传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自主性不断被激发和解放,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式必然要从被动性向自主性转变。在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资源的开发、学习过程的自控、学习评价的实施等诸多方面都要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都要有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评价、自我反思的空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导学案为载体进行学习活动是转变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有效形式。在课前,通过学生自学,实现学习内容的自我感知;在课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解疑、释惑,实现自主探究;在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自主阅读感兴趣的延伸材料,实现自主拓展。而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开发,则为学生学习方式自主性的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师生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其次,合作性的学习方式是思想政治课程生命力的关键。合作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与竞争构成人类存在基本形式。合作是竞争得以存在的前提,没有合作竞争也无从谈起。然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所面临的严重应试化倾向就是只看到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性,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合作性。合作学习方式,一般具有小组成员各有其特点、有着明确的共同目标,小组成员相互依赖、小组集体奖惩等主要特征。在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两种倾向,一是防止部分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边缘化,二是防止部分小组成员角色固化,以个别人的学习来代替其他学生的学习。

再次,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思想政治课课程生命力的保证。学生学习方式是否具有自主性、合作性,关键是看学生学习过程是否开展有效探究。探究性学习方式就是从生活出发,通过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提升思维能力,升华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江苏思想政治高考中就有以综合探究为主要特征的题型。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无意识的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方式的探究性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探究过程,或者学生参与探究过程的设计,恰当选择探究材料,给足学生探究时空,特别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学生的探究活动不会一蹴而就,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能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

三、谁便捷谁永恒——改变课程教研活动内涵的创新

在苹果系列产品中,无论是iPhone还是iPad,都只有一个HOME键,而且它们的功能连一个3岁的小孩都能弄懂。iPod,找一首歌,或使用某一功能,按键次数不会超过3次,而且按键过程非常自然。在浩瀚的产品世界里,苹果是绝无仅有的不需要说明书的产品。而曾作为行业巨头的柯达,无视新技术给消费者带来的便捷体验,甚至对于消费者呈现出傲慢的态度,把停滞不前的便捷留给自己,最终被消费者便捷地抛弃。“便捷”就是从消费者出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所有问题。思想政治课课程实践中,消费者一方面就是我们面对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课程实践的主体——思想政治课教师,这就要求教研活动既要从学生角度考虑如何让学习方式更简单、更便捷,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更自主、更快乐,同时也要从老师的角度考虑如何让教学过程更简单、更流畅,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心情更愉悦,成长更有效。具体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内涵创新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研究学生成为教研活动中重中之重。所谓研究学生,就是研究学生的情况来确定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基础来确定理论知识的成长点、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能力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要么教师提问后,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要么学生提问后,教师的准备难以应对;要么教师小结后,学生的落实难尽人意。凡此种种,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在课前研究学生不够。我们往往沉迷于对教材的理解,殊不知,教师的起点往往不等于学生的起点;我们往往陶醉于设问的精妙,殊不知,教师的清晰往往不等于学生的清晰;我们往往期待于既定结果的产生,殊不知,教师的预设往往不等于学生的生成。可以说,只有研究学生,从学生出发,才能凸显思想政治课程的本质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价值。

篇3

(1)教师要综合多种信息,诊断学生的学业情况,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古人云:“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合格的学生。”量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尺子来量,这就需要作为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在课下,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主动进行交流,关注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进度,关注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包括理论思维能力、政治认同度、价值判断力、法制观念和社会参与能力等,进而对课堂上学生的回答给予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堂即时评价。

谁能想到一个在小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拿到毕业证,念初一时因为数学不及格不得不补考的学生,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谁能想到一个学生考了三次艺术院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这样的他,后来成为了伟大的雕塑艺术家罗丹。所以当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时,切忌不要紧紧抓住学生的缺点不放,而要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巧妙掌控,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2)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的投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即时评价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关心学生的收获与成长,所以教师要将学生的情感作为自己的关注点,在对待学生的错误回答时,教师要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而不是采用严厉批评和指责的方式对待学生。教师要学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会去考虑学生的感受,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他深层的需要。真诚地对待学生,真心地去关注学生,学生都是可以体会到的。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哪怕是学生的回答取得的微小进步,都要去肯定学生,对于学生取得进步的地方进行表扬。很多学生都很在乎老师的评价,也许仅仅是教师的一句赞美,一句鼓励,都可能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找到了自己努力和成功的方向。但是如果教师仅仅采用一些表面的语言去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那么思想政治课堂的即时评价也只会流于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是不会起到作用的。

二.从语言习惯入手,改变不良的口头评价行为

教师的即时评价语言要能够真实而具体,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但是在当今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即时评价中还是会存在部分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这类的终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语言是简单而乏味的,并不会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热情的作用。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要尊重学生的独特学习体验,要尽量幽默机智,让课堂即时评价多一些赏识,少一些苛刻;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怀疑;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抱怨。同时,教师的即时评价语言要亲切自然,尊重学生,富有真情实感,例如,当学生回答得不太全面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反馈:“你再认真考虑下,这个问题还包括哪些方面;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原问题进行分解或者提出与此相关的问题,加深对原问题的思考;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可以追问如“你做出这样的回答如何考虑的呢?你能把你的回答更清晰简化些吗?”等。同时,教师的即时评价语言在运用恰当的基础上,不应该仅仅采用一种形式,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教师应该全身心地投入,丰富评价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即时评价中能够感受到关注和信任。

三.从评价时机入手,寻找恰当的即时评价时间

课堂即时评价是一种及时评价,即兴评价,但不能理解为立即评价。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这个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和理解学生,而不是急于从学生的回答当中进行自我判断,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增加交流,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明白正误并修正自己的观点,这样延后性的即时评价同样可以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需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才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教师的即时评价应该含有喜、怒、忧、思、悲、惊恐等表现,采用独特新颖并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内容,这样可以大大增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四.从学生特点入手,因人而异实施课堂即时评价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各物种类繁多,纷繁复杂,没有什么是绝对一样的。所以首先进行即时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不要盲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会对盲目对学生使用激励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有:“你说得真好”“你回答得可真棒”这类评价,像教师这种不加具体分析而一味赞扬的即时评价,将使赞扬和奖励失去应有的价值。对于高中生来说,廉价的赞扬甚至可能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种羞辱,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差异的评价。其次,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业情况进行有差异的评价。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成绩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时,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去对待学生,尤其对待后进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鼓励,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微笑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肯定。教师的即时评价应当是忠恳的,对于学生值得肯定的地方不要去吝啬自己的赞美,而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也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指出,谈不足时一定要诚恳,而不要带有嘲笑和严厉斥责的态度;再次,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即时评价既要关注个体,也要关注全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时,不仅仅是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例如:老师可以提问:“对于这位同学的回答,其他同学认为是正确的吗?还有什么建议呢?”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回答问题的学生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和提升的空间,同时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篇4

教学评价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环节,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发挥着多方面的功用,“是研究教学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检验教学效果、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①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教学活动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主要有两大评价对象,一个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评价,也即课堂评价;一个是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对学业成绩的评价。针对传统教学评价制度的弊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新课程提倡“以学评教、以学促教”,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评价的终极目标。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化,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评价更加强调“发展”二字,强调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长,更加注重评价的教育功能;新课程要求,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的评价体系不仅要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并将其放在首位;要更加客观、综合的去评定学生,在强调综合性、发展性的同时,也注重个性化。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评价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学科在高中阶段的德育功能,有利于改变思想政治学科德育被知识挤占的现状,提升这门课程在学生心中的价值地位,改变学生的关于思想政治学科只是一门副科或者是高考必考科目、生活无用科目的思想观念。在宏观方面,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道德推进的,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奠定基础,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在各地施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思想政治学科传统评价体系的一些弊端。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下,也就是高中生必须要面临的大学入学考试(高考),以及地区经济、文化差异的存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在施行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评价指标、内容的空泛化,没有将评价理念具体化。出现这一问题,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各地学校积极响应课改,按照要求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各方面进行改革。各地学校的各个学科评价体系也都竞相进行改革,并确立新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的学生评价体系也适时建立。

但是,一方面高中的高考压力,导致学生评价依然是传统评价,主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新的评价体系成了一个框架摆放在文件中;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自己都对新的评价体系不重视,这也就使得评价指标只停留在大纲上的概括文字;也没有根据学校、班级、班级中的每一个主体-学生的情况,对新的学生评价体系进行细化、具体化、实践化。另一方面,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价值判断过程。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尤其是教师对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的理解不到位,导致目标制定过大、过空,对学生评价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评价标准统一化,忽视了个性化。在实际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强调学生间的平等性,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统一化,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各异,也就形成了一些俗称: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对他们的评价也应该要有所不同,在保证根本理念的基础上,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一套不同的评价标准。新的评价体系也强调要关注个性化。

然而在实际的评价中,往往都是不分层次的统一化评价,例如我们经常看到操行评定手册上几乎一摸一样的评语。由于教学惯性的影响,教师通常会将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评价标注运用到整个班级,这就忽略了其他层次学生的情况。对其他层次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高要求、高标准,在实践过程中难以达到,就会削弱这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学习的激情也逐渐减退。还有的教师照搬照抄其他班级成功的评价体系,没有根据本班的实际教学情况制定评价系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此外,没有关注学生的细微变化,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往往就是一眼定评价,例如在本科教育实习中,笔者就曾对自己班上一个染发中等生抱以不正确的评价。

再次,评价停留在表面,忽视了评价的内化。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评价只是教师自己对学生的看法,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评价的最终归宿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长。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只顾着对学生进行评价,却忽视了学生对评价的内化,忽视了引导学生掌握自评的方法并进行自我评价。在高中阶段,要想法设法激发高中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就要促使教师的这种外在评价积极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的评价,进行自评,找到自己的学习道路。评价的表面化除了教师忽视了去转化,还有就是教师的评价方式也有重大影响。学生能否接受外在评价,除了其中主要的评价客观实在性以外,就是评价者的评价方式是否让人乐于接受。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以“这都是为你好”的心态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简单、直接,甚至有点粗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情感,致使学生只是表面接受了,内心里却是反抗而不进行内化。

最后,评价孤立化,忽视了评价的整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评价要求综合、全面地评价学生,这就需要协同配合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评价,将以往单独个体评价进行整合。在日常教学中,不乏有教师认为德育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事情,与其他科目无关;在家庭生活中,也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一切教育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了;家长在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下,一般只关心孩子的成长,往往认为只有成绩优秀、考入理想的大学就是教育的最佳效果。这些思想观念的存在,使得对学生的评价出现孤立化: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评价之间孤立、教师与家长之间评价孤立、学科与学科之间评价的孤立。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家长之间信息的断裂化,对学生的评价也就出现片面化。评价学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靠单一的评价个体去完成这项工作是很艰难的,只有各评价主体的评价整合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综合的评价。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新的体系也在逐步的推行,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或者主观的因素的限制,使得对学生的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基于以上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评价体系施行过程的反思以及发现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解决和完善:

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评价标注细化、模块化。在遵循大纲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特点,逐步的细化、模块化评价指标,恰当处理好高考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把评价的内容落到实处,而不是空泛,否则对学生的评价就是一个空壳子,毫无意义可言。评价指标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的六个大维度下进行细分,例如:学业成绩、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表现(包括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学习的状态、思考问题的角度多样性等)、日常生活行为表现等等。高中政治教师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班级的教学,一个政治教师任教多个班是常有的事,所以政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教班级学生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切忌一套标准通用各班级。除此之外,高中政治教师还有认真去解读三维目标,尤其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正确认识。只有真正了解了三维目标的含义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使评价落到实处,才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评价标准层次化,改变一套标准适用于学习能力层级不同的学生群体的思想与现状。目前为了追求对学生的平等看待,消除歧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用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来对待所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这样做是没有主见的平等。高中生依然是一个不成熟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每个人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在实际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评价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层级采用不同的标准,例如:考试作为评价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将一份试卷的试题分为三个层级即容易题、中等难易程度的题、难题,对不同的学生要求做不同的题(学习能力较弱的只做容易题、学习能力稍微较好的做容易题和中等难易程度题、学习能力强的人做中等难易程度题和难题)。对学生评价的分层化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这就为评价的有效性打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也只有这样的分层化,才能发现学生的优点,抓住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鼓励与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分层化才是平等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第三,注重评价的内化,运用有效方式方法积极地促进学生在内化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成长。思想政治教师要想实现评价由外向内的转化,就必须保证对学生评价的有效性,只有有效的评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一方面要深入的了接学生、理解学生,运用同理心去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声音,并给出有效的反馈。通过这种方式融入学生,建立互信有爱的师生关系,才能知道学生心里所想之事,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的背后,才能使自己的评价切实有效,最终为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要多与学生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把“我觉得”、“我认为”变成“我们觉得和认为”,通过这种平等的交流可以让学生理解教师,从而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愿意并相信教师的引导,最终达到学生的自我成长。政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交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第四,整合各个评价主体的评价,使各主体的评价达成一致,形成一股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政治教师要积极地与各科教师进行交流,吸取不同学科的评价精华为自己所用。同时这种评价信息的交流可以达到对学生的更全面的了解,也会使得自己的学科评价更科学有效。学生有着多重角色,不仅仅属于校园集体的成员,更主要是家庭生活成员,因此家庭其他成员对其的评价也是重要一环。政治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交换理念与经验,让家长更科学的评价自己的孩子,使得双方评价形成合力。高中生是一个未成熟的群体,对他人尤其是同伴的看法很重视。他们渴望在同龄人中能够崭露头角,希望来自同伴的肯定评价。所以政治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之间互评,让他们一起参与进评价中来,相互评价,相互提高。

新课程改革精神下的学生评价是以学生为本的、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教育方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做到以爱为基点,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去理解学生,从细微之处去评价学生,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注解:

① 邝丽湛,王卫平,谢绍绲.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0.

参考文献:

[1] 邝丽湛,王卫平,谢绍绲.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0.

[2] 李淑华.高中新课程:更有效的评价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

[3] (美)波帕姆(Popham, W.J.);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

篇5

(一)时间安排

从高一年级开始――高二年级(上)期中考试,前后两个半学期。

(二)主要任务

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学考全部内容的新授课

(三)具体安排

高一上学期,完成必修1;高一下学期,完成必修2;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文理分科后,此为理科的进度要求,文科按高考节奏进行)。

(四)教学特点

具体要求:从实际出发,精讲精练,减负高效。每课随堂必练5―10道选择题,当堂巩固。课后不留作业。(此为文理分科后的理科要求)

(五)考试检测

这是我们学校的成功经验,五次考试均由学校统一组织,即高一(上)期中、期末考试,高一(下)期中、期末考试,高二(上)期中考试。

这五次考试非常及时必要,对老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有很好的检查、监督、引导作用。

(六)注意事项

1.学校要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学校平时按课程标准开齐各学科课程,并且开足课时。这既是规范办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取得理想学考成绩的前提条件。我校在这方面做得一直很好,例如,高一未分文理科时,各班政治每周都是2课时,高二分文理科后,理科班政治每周仍然2课时,这就为我校取得优异的学考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师要做到认真上课,优质高效

近两年的学考试卷表明,政治学考知识覆盖面对3个模块,12个单元,均达到100%全覆盖。对30课题覆盖了25―26课,覆盖率85%以上。由此可见,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覆盖面比较广,因此,教师的新授课一定要扎实全面,不留盲点,否则,临时突击将会捉襟见肘,成绩不会理想。

二、学考复习要依据考试大纲,突出重点

(一)时间安排

从高二年级(上)期中考试后到寒假,前后半学期的时间。

(二)主要任务

学业水平考试全部内容的复习课

(三)具体安排

每课时复习一个单元,每两周4课时复习一本书(文理分科后,此为理科的进度要求)。

(四)教学特点

具体要求:每课时复习一个单元6―7个重要知识点,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巧记活用。当堂完成,不留课后作业。(此为文理分科后的理科要求)

(五)考试检测

即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高二期(上)期末考试,范围:学考全部内容(文理分科后,文理科的进度、范围应有所差别,此为理科的考试范围)

(六)成功经验

2014年政治学考内容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共145个考点,以及年度间重大时事政治。

具体考试目标和能力要求由低到高表述为了解(A)、理解(B)、运用(C)三个层次。其中了解层次的考点71个,占49%,理解层次的考点59个,占41%,运用层次的考点15个,占10%。由于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包含了低层次的目标要求,因此在命题中对于要求达到较高层次的知识内容,可以出较低层次目标要求的题目。

为此,我校政治教师特为学业水平考试专门编写了学案――《大开八中学考复习学案》。以单元为单位,把B、C两级的考点,作为复习重点编入学案。

1.学案的编写依据

辽宁省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思想政治教科书(必修1、2、3);我校学生的具体学情;教师备考经验。

2.学案的编写数量

本学案以单元为单位编写、使用,每个必修模块四个单元,一共编写了12个导学案。每个学案B5纸一张的量,包括教师依据考纲提出的问题,学生依据教材整理的答案。一个必修模块四张B5纸,印刷为一张试卷纸(正反面),这样,全部学考重要考点被浓缩为三张试卷纸。考生人手一份。

3.学案的编写体例

问答式。每个学案都是由5―7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都是由“提问”和“回答”两部分构成。问题由教师依据考纲提出,留白由学生依据教材回答。例如: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B级考点)

(2)我国财政的作用有哪些?(C级考点)

4.学案的具体落实

理科从11月进入复习开始使用导学案;一课时完成一个学案,复习一个单元,两周4课时一本书,半个学期3本书。文科则把学案作为寒假作业,由学生在假期独立自主完成。效果也非常好。

5.学案的效果反馈

本学案目标明确具体,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使学生复习备考有了抓手。并且好、中、差学生都可用,提升快,效果好,因此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三、考前强化要依据考试说明,巧练精练

(一)时间安排

高二(下)开学――学业水平考试,前后共3周的时间。

(二)主要任务

考前模拟训练和强化重要考点

(三)具体安排

1.自测三次

教师自选自编模考试题,利用政治课组织考试、反馈、改进、提高。

2.模考三次

第一次,3月1日,开学即考,目的是检查学生寒假复习效果,发现问题,查找漏洞,引起重视。(如果学校不组织考试,学科自己也要利用上课时间自行检测,非常必要)

第二次,开学第一周末,最好由学校统一组织,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合场分卷考试。

时间150分钟,第一个50分钟发、收地理试卷,接着第二个50分钟发、收政治试卷、最后第三个50分钟发、收历史试卷。(这是学考答题纸的顺序)让学生体验各科的题量、时间的安排等。

第三次,开学第二周末,最好由学校统一组织,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合场分卷考试。

与第二次不同,开考同时下发三科试卷,结束同时收三科答题纸。考试期间150分钟,完全由学生自主支配,先答哪个学科,用多长时间,完全由学生自行安排。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学考程序和模式,把一切问题都暴露并消灭在学考之前。

(四)注意事项

1.重视样卷

学考前这六套模拟试题,一般都要本校教师自己选编,试题的质量和导向对教师也是挑战,所以要利用好近三年考试说明中的样卷和题型示例,以及近两年的学考真题。

经研究发现,2012、2013两年的政治学考试题,虽然没有一道是当年题型示例或样卷中的原题,但有一些是依据题型示例和样卷改编而来的试题,特别是2013年,此特点更为明显。改编的方法通常是换材料,其核心考点并未改变。

2.降低难度

学业水平考试不同于高考,千万不要把高考模拟题直接用于学业水平考试的模拟训练。

降低年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用材料提示答案,考生读完材料和问题,答案即呼之欲出;材料的选择非热点即经典,学生似曾相识,没有歧义,不设阅读获取信息的障碍;设问搭梯子,在材料和选项之间架桥,问法直接、精练,不拐弯抹角,不做任何干扰;选项的设置为四选一,或组合选项四选三,少有四选二的;答案降低难度,知识要点都在教材上,非常明确具体,结合材料可从材料中直接提取,替代答案设置灵活多样,等等。

篇6

笔者所在地区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到底新课改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如何?思想政治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看法怎样?为此,我们向本地区31所普通高中的一线思想政治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了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8份,回收率约93%,基本上覆盖了本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同时,为了获得更加详实的资料,还对部分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了访谈。

在对相关的材料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之后,我们发现新课程的实施使课堂教学评价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二、尴尬的反差

(一)为什么评:评价形式泛化,目的有失偏颇

一些课堂评价流于形式而不触及问题的本质,不重视探究形成问题的根源,导致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的低效率。

31.5%的思想政治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教师进行评优、管理,只有6.5%的教师认为学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目的仍有失偏颇,强调评优的选拔功能,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评价,在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体现出重奖惩性目的而轻发展性目的的倾向。

(二)谁来评:评价主体错位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注重他评,尤其是外部专业人员的评价,关注评价组成人员的权威性、行政性,忽略授课教师的自评,忽略学生、家长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者主要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17.2%)和上级管理部门(55.3%),教师极少有参与制定标准的机会。这样形成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明显地存在强加于人的倾向,不容易内化为被评价者自我调节的标准。反之,如果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参与到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这样他们在评价自己或他人时就会觉得自己应该负责任,而不是敷衍了事,进而势必会提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实效及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三)评什么:评价内容空洞,评价标准失衡

1.现行的评价指标还是侧重于教师的教,不能体现以学评教。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有48.2%的教师认为现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评价的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10.1%的教师认为现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行为。由此可以看出现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存在着一些失衡现象,即评价维度设计不当,重评教,轻评学,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教师的教展开。

2.现行的评价指标还是重结果轻过程。44.6%的教师认为学校评价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的标准主要看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程度,很少考虑有效调控教学过程、进行学习指导及创设学习情境等。

三、结论与建言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单纯地完成某种任务的过程,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本质的、综合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全过程实施发展性评价是教学实践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与时俱进、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篇7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课题资助课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浅探”(项目编号:FZJJ20130700739)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66-02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我国的指导思想之一是科学发展观,它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反映在教学活动中就是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为根本。

当代众多先进教育理论都认为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犹如他的机体吸收营养,只有他自己才能完成,别人是不能替代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能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后面简称《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教师和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惯性,如何及时的做好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除了自身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需要改变外,如何尽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何谓自主学习

在《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生活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民主气息的教育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善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各项具体活动中能发挥主动性,自觉地善于、乐于、勇于去进行各项教学实践,自觉、主动地去学。

三、解决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以创新为重要抓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综合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各种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初步构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初步构建

模式一:常规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这个同行们已经有很多研究了,不是本人研究的重点,这里就不多说了。

模式二:学生自主讲授新课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教师把要讲的一个新课课时的内容和要求提前一个月告诉学生,全班同学在通读授课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名参与讲课。教师根据报名人数的多少把这一个课时根据内容分成不同的部分,由不同同学进行备课和试讲,这时,教师是资料的提供者、要求的提出者,更是学生学习士气的鼓舞者,当然也是答疑解惑者。然后再由不同同学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对全班同学讲授不同的新课内容。全班同学对授课同学进行简要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模式三:学生自主讲评课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讲评课(包括习题、练习和试卷等讲评课)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它既有利于知识的梳理、整合、再运用,也有利于巩固、充实、完善、深化和矫正学生的知识,当然也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解题方法、提炼教学思想、探寻解题规律、优化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讲评课可以采取按顺序由学生一人讲一题或几题的方式,也可以由老师指定专人讲评的方式,比如某题或总分分数最高的一个或几个同学等等。

在学生讲评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讲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讲解思路和共性。要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点分析,即试题主要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有哪些注意点,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哪种方法才是最佳解题途径等等。

2.讲解题型和技巧。要善于将题型分类,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或教会学生归纳小结的方法。要强调在订正过程中应重在解法的领会,而不应停留在具体知识的得失上,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讲解错题和错因。

4.讲解变化和发散。政治所考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而试题却是变化变化多端的。所以在按原题讲评完之后,要把原题进行变化,同学生一起进行解题后的小结与反思,即对某知识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

5.评价题目和参考答案的好坏及其改进之处。

在学生讲评完后教师可以根据时间等实际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

模式四:学生学习兴趣小组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1.原则、目的和要求:安全至上,安全自负,学生组织,自愿参与,积极利用时间,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探讨关注问题,交流学习方法,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提高成绩。

我们认为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要坚持这几条要求:第一、安全第一,其他第二;第二、学生的活动是主要的,教师的指导是次要的;第三、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主要的,掌握课本知识是次要的;第四、研究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问题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主要的,政治课教学内容是次要的。

2.内容和形式:先由组员提出他们关心的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大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筛选提炼,最后确定本学期的活动内容。当然,后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面的活动内容。

主要的活动形式可以有:专题讲座、专题讨论交流、辩论、参观访问、写反思、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参加相关竞赛活动等。

3.时间和地点:班级教室。每个月的最后一周周日的上午8:30~10:30。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指导教师:班级政治教师。

5.组员和组织架构:全班学生自由报名,确定兴趣小组成员共10人左右,选出组长和副组长,具体活动由组长负责落实和开展。

模式五:角色模拟,实践体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里面有一个让我们学生尝试制定、评估一个选举班长的规则,从中体验什么是有序的民主生活的活动。由于本人既是政治老师,也是班主任,认为这是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内容和好机会,所以就把这个活动加以扩展,和正式选举班委会班干部结合起来。

1.班委会的重要性: 班委会是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和支柱,有一个好的班委会,是形成优秀班集体的关键。同时给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让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2.全体同学根据政治课本相关内容,查阅有关资料,制定选举班委会的规则,最后由老师进行筛选综合确定。

3.竞选原则:公平、公开、公正。

4.宣布《班委职责暂行规定》和本学期竞选班干部职位。

5.召开班委竞选大会。

(1)《班委竞选大会》主题班会PPT课件。

(2)黑板布置书写“班委竞选”,并配上花边。

(3)发放学生提前设计好的选票。

(4)公布竞选条件。

(5)参加竞选同学发表竞选演说,每人次不超过3分钟。

(6)全班同学进行不记名投票,收集选票,当场进行统计,用“正”字把各自得票显示在黑板上。

6.对新一届班委名单进行公示。

7.宣布新一届班委名单,上届班委与新一届班委进行交接,互相交流。

模式六:“互联网+教育”(即网络学习)助力学生自主学习

“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是指通过电脑和网络,在网上浏览网络资源,在线交流,在线讲堂等方式,从而获得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

现在我国电脑大量普及,网民众多,大部分的高中生都有手机,并且普遍智能化,这为“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传统教育模式受到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但“互联网+教育”的方式突破了这种限制,延伸了传统学校教育的功能,使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这种学习组织过程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所以它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式。

我们可以把相关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提纲、练习、考卷、视频素材或者制作成手机APP等上传到网站、博客、微信、班级QQ等。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要求。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仅从以上几方面的做法与同行们一起讨论,希望共同推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误区一:把思想政治课堂当做是自由论坛

有些老师认为,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不必要再照本宣科,在政治课堂上,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把思想政治课堂当做是自由论坛。在思想政治课堂上传播奇谈怪论甚至散布和传播反的观点或歪理邪说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政治教师虽然不必要照搬教材,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本地实际,自己创造性整合、使用教材,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来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宣传的阵地,决不是自由论坛。学术研究可以无,但政治课堂教学有纪律。思想政治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必须坚持为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不允许散布和传播反的奇谈怪论或歪理邪说。离开了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方向性原则,思想政治教学就完全失去了积极意义。强调严格执行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为了坚持政治教学的正确方向,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避免和克服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思想政治教育直指人的思想和心灵深处,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思想政治课直接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政治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同国家的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一样也具有舆论宣传作用。政治学科的特点和政治教育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政治教师的特殊使命,不能背离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而变成随意推销个人片面的观点和看法的场所。因此,政治创新教育必须准确地把握、转化和传递国家的主流思想和声音。我们只有把对政治教学创新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与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思想意识同步,才能完成新形势赋予政治教育的使命。

误区二:贬低讲授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讲授是系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系统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接受知识。它是一种最常用、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系统中居于主要地位。

然而,在当今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具有悠久传统的课堂讲授的地位一落千丈。传统的课堂讲授以一种陈旧的形式、过时的形象被人们忽略、冷落,甚至受到冲击和批评。例如,人们批评课堂讲授是“一人讲、众人听”的单向的交流形式,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是“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认为课堂讲授是以言语为主要传播媒介和活动方式,强调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无法直接体验讲授的内容;认为课堂讲授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讲授的内容是教师预先准备好了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等等。政治课的教学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往往也被归咎于此。有限的政治教学课时用于课堂讲授的越来越少,更多地被录像课、辩论课、演讲课等其它形式所取代。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往往支离破碎或有头无尾,缺乏系统性。

正因为不考虑政治的学科特点,对课堂讲授在政治教学中的地位存在认识上的偏见,并一味贬低课堂讲授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政治教学走向舍本求末的误区。

误区三:把课堂气氛简单地等同于课堂效果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发现许多政治教师,把课堂气氛简单地等同于课堂效果,因而为了增强讲课的吸引力而煞费苦心。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花大力气研究如何把理论问题通俗化,实际是考虑如何讲故事、说笑话;也有的教师不顾学生实际情况,在一个简单的问题上或者是学生在中学时就早已掌握的理论问题上,设计复杂的启发式的提问、长时间的讨论和详细的讲解;还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组织学生演讲、辩论,但出的题目却大而空,或是学生自己根本解答不了的疑难或敏感问题;有的甚至让学生看系列专题片、文献片、教学片来代替上课,一盘录像带或一盘光碟一堂课,而没有对这些音像资料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授课计划的安排进行加工整理。

这些做法,虽然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许多,学生的满意率也提高了,课堂效果似乎也不错。但这并不等于教学效果好。这种为方法而方法、为手段而手段的教学改革,往往很难完成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甚至还很有可能夹杂着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所以,有些课的课堂效果好,而教学效果全无。

二、走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误区的几点认识

面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学的政治教师,通过对近年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如下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 在教学评价上,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高中思想政治课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评估标准不同与其他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不是个人学术观点的交流,也不是学术争鸣的大课堂,而是代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对尚未定型的青年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因此必须观点正确、导向鲜明。在制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突出体现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原则,注重考评、审查政治课教学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以及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作用,以期通过评价,能够引起学校和教师对这一方面的重视。

(二) 在教学内容上,要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为依据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与审查教学的督导与评估、学习的考核与评价,都必须依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进行。

政治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思想政治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结合教学实际,科学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所组织的内容要真正体现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尽量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高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导向作用,新课程提倡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和开放性,为政治教师实施新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要积极主动按照课程标准去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和适合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上,要重视讲授法与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总是要同一定教学内容相适应。讲授法虽然是受人指责最多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中,人人都离不开它、扔不掉它。讲授法仍然是学校主要的、基本的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更是不可否认。首先,政治课在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上的规定性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也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它决定了课堂讲授是其教学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方法。因为系统传授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阐明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首要任务。博大精深,并且与时俱进,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抓住其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领会其精神实质,唯有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加以引导才能完成。通过课堂讲授可以促使学生对抽象原理的理解和联想,同时在教师的反复阐释中化解思想上的障碍。由此可见,课堂讲授在传授理论上的优势是其他教学形式不可相提并论的。

因此,我们重新认识并强调课堂讲授的地位,揭示其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这对于帮助人们纠正认识上的偏见,减少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盲目性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9

2002年,提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当代高中生在校时间较长、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如何选取贴近学生实际而又蕴含教育性的事例,是每一位政治教师都苦苦思索、不断钻研的问题。经过长期的研讨与实践,我们认识到:学生实际既包括社会实际,也包括思想实际。我们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核心技术的优势从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再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讨论,切入到学生的思想实际,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课中的“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时”,我们抓住当时市场上猪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社会实际,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新闻背景和图片,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的便捷和高效,既扩充了信息量、增强了科学性,又能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新闻评述的铺垫,启发学生思考“我国政府为什么把维持物价总水平稳定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这个问题。有效培养了孩子们忧国忧民、心系国家的情怀,有效实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育。

二、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理论与实效结合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以德育教育为主的社会学科,其理论性和时效性是比较强的,但不论多深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现实依托。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不仅仅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关键在于能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理论与实效的结合,更能突出政治学科的德育意义。

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了解世界上的中国、了解中国的过去与现在,才能激发使命感与责任感,才能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因而关心国家大事是每个中学生爱国意识的重要表现,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很多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后,都能够从中受益,甚至爱国情感油然而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一步加强。

三、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智育与德育的结合

篇10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固定模式,但是一些基本规则还是有的。在近些年的教学改革当中,我们按照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模式对高中三年的课程进行了梳理,以成此文,为之后进一步的课堂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理论思考

在教学改革当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学习的主导,这一指导原则就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线。既然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那么我们就必须赋予过程以活力,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师要服务于这个过程。

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地做好教学设计,把教学中应该实现的目标、达到的能力提升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权变理论和系统理论,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来源之一。权变理论,即因时制宜,衡量是非轻重,权益应变。系统论反映了社会的整体化、科学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权变理论和系统理论为课堂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指导原则,课堂是丰富多变的,我们要时刻关注课堂的变化,比如学生的变化、授课氛围的变化,甚至还包括社会环境的改变,并且要在变化的环境中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系统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系统,我们要时刻关注系统的互动,师生之间、课堂内外都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只有充分利用了这种互动,才能够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二、具体策略的思考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传统的“教学―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线性的,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过少。在新的教学尝试中,我们应该从系统理论中接受启发,多方面鼓励学生参与。

教学模式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虑: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方式的设计以及教学工具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择,是自主探究,还是自学答疑,讲授为主还是探究为主等;教学工具的选择,是课堂讲授为主,还是多媒体视频展示讲授,还是活动教学等都是教学模式应该考虑的问题。教学流程是教学模式的核心,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1.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要激发学生的互动性。导入的案例,或者情境,不仅要考虑到吸引学生注意,还要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问题或者质疑,这是一个良好教学的开端。

2.自主学习,明确目标

现在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张,不可能在课前做到很好的预习,尤其是政治学习,那么每一节课都尽量设立一个自主学习的模块。自主学习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其次要发现疑难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准备。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是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自主合作地解决问题。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设问,包括向老师设问,以问题为导向展开教学。这一环节的控制一定要紧凑,问题要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反馈释疑”是这一环节的概括。

4.构建网络,综合提升

在上一环节完成重要知识点的学习之后,要让学生尝试构建知识网络。在此环节教师还要对知识结构进行查漏补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5.知识迁移,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发现问题,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是课后练习的主要目的。

三、关于高中政治课堂的一些建议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到课后作业的处理都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课堂的有效性问题,以及如何重视学生体验的问题。

1.主体性原则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W习的潜能。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教学思想这个源头就树立“从学生出发”这一宗旨。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学习教学理论,同时结合教学实际,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课堂有效性原则

青年作家韩寒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文章,主张“取消高中思想政治课”,他认为,“思想政治课内容枯燥,编写乏味,不如改上游泳课,提高学生的求生技能。”韩寒的论述虽然过于偏激,但是,这也给我们两个思考:一是政治课的内容,如果仅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会很枯燥乏味,生活也应该是高中政治的一部分;二是讲课方式,能不能在知识之外赋予学生其他能力,这两个问题都必须思考。

3.学生体验原则

传统政治教学比较忽视学生的体验权,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各种体验的权利,创造条件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适当犯点错误,走点弯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和反思。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69—02

[作者简介]王立范,白城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吉林白城 137000)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实现民主平等和谐教学的有效方式。在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中运用师生互动教学法,有利于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克服教师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式的弊端,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互动教学的内涵

互动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文字、媒体等进行的交互活动。互动教学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是一种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参加课程的教与学。其根本要义是强调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的统一。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所有参与者之间共同探讨、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鸣、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是以差异性为基础,以师、生两个主体为前提,以自由、平等为条件,以积极主动参与为关键环节的师生交往过程。互动教学是针对传统教育中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受器、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等弊端而提出的,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教学活动的自由、平等、民主和开放。

师生关系是互动教学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能否正确地调整师生关系是衡量互动教学效果的一个根本指标。互动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从“教一教会一不教”,学生从“学一学会一会学”,整个教学过程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结合成为统一体,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教学,也是一种双向互动、学创结合的教学,通过教学活动和知识的媒介作用,实现师生“主客体的双重契合”。在这里,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既需要自我精心设计生成,又需要教师教育引导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主持设计教学,发动教学、组织教学、引导教学、维持教学活动的延续。这两个主体间精神交往的过程,是生命对话的过程,更是共同提升的过程。

二、互动教学法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教学中的运用

在高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教学中,通常可以从四个步骤开展互动教学。

(一)激发学因,为互动教学创造必备条件

学生以什么样的心态参与教学过程,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激发学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互动教学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动因主要受交往动因、成就动因和求知欲所支配。前两者为外在动因,而后者则是内在动因。当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因和外在学习动因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时,便会对学习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其感兴趣,就要联系中学教学实际,使学生真正认识学习课程的价值,把课程学习当作自觉的需求。

(二)诱导情景,为互动教学营造浓厚氛围

互动教学强调教与学的统一,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而交往需要以一定的教学情景为平台。良好的教学情景是一种精神的、文化的、心理的和谐氛围。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外因。在师生互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教学情景,提出引发思考的问题,开展观摩实践活动,诱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激活理论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情景诱导。可以通过演示与教学理论有关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片段,创设中学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启发学生思考,互动交流,从而感知理解教学理论知识。第二,利用观摩教学进行情景诱导。可聘请优秀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到高校课堂做示范,或带领学生到中学课堂去听课,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示范课录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法理论与技能进行评议,达到师生互动,强化学生对教法理论与技能的宏观把握与理解。第三,利用教学课例进行情景诱导。教师通过介绍典型的中学教学课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独立自主深入课例,体验课例角色,分析切磋课例,总结教学理论知识,有效培养学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启发探究,实现互动教学的理想目标

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教师来讲,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实现心灵转换,创造新的自我;对于学生来讲,可以不断汲取一切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信息,从而改变自己的心灵和行为方式。因此,只有把启发协调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上,才能发生教与学的和谐共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必须以问题为主线,在互动中发现、设计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实现全员互动。一是由教师来设计,即在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借助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二是由打学生在启发交流中自主设计,教师可以在问题发现与设计方法上给予指导,在引导过程中带动学生提出思考性、探究性的问题,在解决诸多探究性难题中展开师生互动,实现互动教学的理想目标。

三、应用互动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平等的师生沟通是互动教学的前提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教学。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教与学的关系是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只有平等沟通,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心扉,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教师必须善用师生沟通,尊重学生人格,尊重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释疑解惑,就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学习教学理论知识,训练教学技能,体验学习的欢乐。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互动教学的基础

师生的课前准备工作,对互动教学具有重要影响。充分的课前准备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师生互动才能更融洽、和谐。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课前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领会精神实质,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要阅读必要的参考书籍和资料,为互动教学做好知识储备。充分的课前准备,要求教师准备好教学设计。它是教学过程实施的蓝本,是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教学思想的载体。教学设计包括导入新课,教学过程及布置作业等各教学环节。要把握好师生互动的切合点,使师生互动围绕着教学内容、学生困惑点展开,努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科学的课堂管理是互动教学的关键

课堂管理是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积极健康的课堂应当给学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让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能够得到承认。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释放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必须建立平等、尊重、关爱、理解、期望、自由的环境氛围,使师生互动充满情感交流,形成认知与生命的互动交流,让师生这两方鲜活的生命体发挥其各自的思想、智慧与活力。教师要注意组织课堂教学语言,语言应真诚、亲切,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当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对话,分享彼此的思考与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时,师生彼此才能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

(四)合作交流,形成互动教学的合力

互动教学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相互沟通,相互促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切磋提供机会,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促进者。通过合作交流,形成互动教学合力,提高教学水平。合作交流可以这样开展:一是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例如,在讲授“如何评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结合以前经历的中学课堂思考“优秀课”的标准,然后再创设教学情境,观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讲课大赛录像,师生围绕讲课录像展开评课,相互讨论交流,各抒己见。在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评课应从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二是以微格训练方法来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8人,围绕思想政治课教学技能理论知识,如教态技能、教学语言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等,由学生自己选课、备课,编写微格教案,参与训练,同时互相听课、评课,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魏华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构建途径及方法[J].科学时代,2009,(2).

篇12

我们所期待的高效课堂,指的是教师从教学设计到课堂讲课要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思维和情感高度投入,要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知识的生成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内心充满着明理的喜悦、践行的冲动,分析解决问题的尝试。从内心深处发出“我懂了”“我能解释给你听”“让我来试试”等情感。而不是充满着“没听懂”“没什么收获”的懊恼。后者的情绪累积多了,学生就必然会形成失败感。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分析学情,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特别是要敢于对政治教材大胆取舍。主要做到以下四点:①突出重点,即每章节最基本的概念、原理。②突破难点,即在备课时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③抓住热点,即将社会上所关注的新闻热点引入课堂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指向性。④剖析疑点,针对学生对某种观点或看法进行深刻分析,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对于那些浅显易懂的内容可倡导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对于理论政策性强的内容可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讨论来辨析。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与讨论的平台,力争把每个人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努力营造开放式学习氛围

新课程理念倡导情境、交流、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个性化学习。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要从学科的实际特点出发,从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价值观入手,注重知识的动态生成性、开放性和整体性,努力营造出一个较为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尝试用“三动”与“三化”法进行教学。

1.三动。主要针对学生而言,即动脑、动口、动手。动脑,即我听讲我思考,别人发言我思考,我对课堂上所获得的信息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加工制作,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理解、整合升华。而不是容易走神或心不在焉。动口,即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实现对知识的变通,想到教材的前后联系,或肯定、否定别人的观点并说明自己的理由,或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进行补充。不是一呼百应,不是简单地照书回答,不是懵懂的哼哈。动手,即上课动笔的习惯,记录老师讲课的提纲要点,记录自己答题的疏漏,记录老师精彩的事例、通俗的阐述,记录自己的所得所思所惑。不是无意的乱记乱写,随写随仍,如过眼烟云,事后印象淡薄,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

2.三化。主要指教学策略即问题化、要点化、情景材料化。一堂课,你要解决哪几个问题,你要在备课笔记上有明确的反映,在课堂讲课时、板书中要有明确和清晰的反映。问题来源于课标,来源于教材、教参,来源于生活实际。属于识记这一级的,通过师生分别举例,并帮助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如层次要点法。属于理解这一级要求的,教师要恰当举例,分析清楚,也可采取师生共同举例的方法。属于运用这一级的,教师要备好情景材料、数据、图表,引导学生条分缕析。教师要努力地落实课标要求。

三、强化课后练习反馈,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

课后作业与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及时发现教学问题,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后习题,力求在最短时间要求学生完成。借助教师讲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方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反馈信息。

思想政治教师要针对某些习题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重点研讨,运用集体智慧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学科教师要认真制定教研计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组内相互听课评课活动,交换看作业布置、处理的情况,看各自的备课笔记,集体备课的安排等以便达成共识,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诚然,如何实现思想政治课堂的高效教学是一个较大的课题。笔者在此所阐述的观点和做法只能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相信会有更多新型的教学模式走进政治课堂,政治教师要站在时代的前沿,锐意进取,刻苦钻研,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让师生共同努力一起打造轻松、愉悦、高效、民主的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