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策略范文

时间:2023-08-28 09:24: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师职业倦怠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师职业倦怠策略

篇1

一、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成因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研究比较多,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职业倦怠与个体因素特别是人格特质、环境因素如工作负荷过重、控制感、学生问题、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人际情绪压力、社会支持缺乏等因素有关。并提出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而远程教育的独特特点,导致远程教育教师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

1.教学效能感低。研究发现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高低反映了个体教学成就感、自我价值感,作为中介因素影响了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一般认为二者成反比,即教师体验到教学效能感越高,产生职业倦怠的可能性越小。而远程教育时空分离的教学模式导致师生分离,直接的教学反馈较少,另外远程教育教学评价相对于普通高校缺乏直接却适用的评价指标,教师对自身教学成效的评价缺乏直接反馈,从而导致教学成就感较难获得,自我成就感降低,相应地长期从事某职业而无成就体验更易产生职业倦怠。

2.教师职业认同低。远程教育特别是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知识的丰富性、易得性,成人学习零散化、自主化,导致教师从普通教学模式中的主导地位变成辅助、督导,以及相对于网络知识的丰富性体验到的教师自身知识的匮乏,往往使得远程教育教师对自身作为教育者的价值认同较低,体验不到成就感和掌握感,对自身职业认同感较低[1]。

3.职业压力大。大量研究表明,工作压力能够引起工作倦怠,教师职业压力与情感衰竭、去人性呈显著正相关[2]。职业压力某种程度上是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最直接原因,远程教育教师一方面承担着普通教师同样的教学管理任务,另一方面还具有远程教育的独特特点,身份角色的多样性,教学任务、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督导和学习支持服务等工作种类的繁杂,远程教育教师不堪重负,如果个体不懂得心理减负,则极易产生工作倦怠。

4.教师角色模糊。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使得远程教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统面授课教师,据陈丽和李爽的研究远程教育从业人员就有10中角色分类,需具备16中基本能力[2]。远程教育教师同事身兼多种角色,同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与指导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又是学习资源的开发者、网络教学的设计者等,不同角色任务不同,胜任此角色所需要的特殊能力不同,而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往往身兼多种角色而无明确细化分工,多重角色及繁杂任务要求导致教师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长时间的压力及角色胜任的无助感,往往导致远程教育教师习得性无助,加重职业倦怠。

二、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缺少对教师自身心理因素的关注,而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教师职业倦怠阻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教师职业倦怠,而减少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基于教师职业倦怠干预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心理学策略

1.根据行为主义疗法,建立和完善远程教育教学互动反馈机制和评价体系,强化教师积极教学行为。一方面,建设完善远程教育师生互动平台,促进师生交互。通过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教师一方面可以调整自身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对自身专业的成就体验,对自身工作的肯定,间接的对教师积极行为进行强化;另一方面建立多指标的教学反馈和评价体系,形成科学教师激励机制,通过物质与精神的奖励对教师积极教学行为进行直接强化。

2.依据是工作匹配理论,增加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工作匹配理论认为,如果员工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会导致他们与工作岗位不匹配,由于长期无法适应工作,无法体验到成就感,其自然会产生职业倦怠。Halbesleben等(2006)研究发现,个体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倦怠中的核心成份如情绪疲惫、个人成就感降低存量等会明显减少[4]。因此,除了对新入职教师增加岗位培训外,针对6-10年是职业倦怠高发期现象,对此年龄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增加访学、短期培训等提升自己的机会,减少职业倦怠存量,促使个体专业化发展,从根本上避免职业倦怠的发生。

3.根据工作需求-资源理论,增加社会支持,提高工作投入。Blanc(2007)指出,根据工作需求—资源理论,工作资源与工作倦怠是工作状态的两个极端的,如工作特定需求较多而工作资源匮乏,那么个体更容易工作倦怠。如果个体得到这些群体的支持,就丰富了个体可用的工作资源,而丰富的工作资源可以有效降低倦怠存量[5]。因此,增加团队协作与交流、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以及学校以教师为主的管理方式等都能有效预防职业倦怠。

4.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增强学校归属感,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Blanc(2007)认为参与度高的员工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很强的认同感,并且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最终增强组织承诺,产生积极的工作投入,倦怠存量明显降低[6]。因此,学校管理增面上适当增加普通教师参与决策的机会,认真听取基层教师的意见和看法,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得教师热爱学校、热爱工作,为学校发展做出自身努力。

5.通过精神分析移情,弘扬师德、学生情增加工作投入程度,提倡敬业奉献精神,提高职业角色认同。移情即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的感情。教师作为传到授业解惑人员,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不足,结合远程教育的独特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的去辅助和督导,另一方面热爱学生,增加对职业本身的理解,发挥敬业奉献精神,提高职业角色认同,增加职业卷入程度,寻求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精神层面杜绝职业倦怠。

6.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发挥明星教师榜样力量,增进教学反思。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学习,从而达到替代性强化的作用,远程教育教师可以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通过观摩明星教师的明星课程,拜读专家博客,听专家报告等方式提高自身知识修养及教学水平,特别是慕课盛行的当下,利用慕课可以浏览与学习世界上著名大学公开课,领略世界大学的特点,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7.根据认知疗法理论,采用心理干预,改善消极认知行为模式。认知疗法认为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职业倦怠者往往对自身工作的价值存在消极认知,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职业倦怠者的错误认知,改变归因方式,改善消极认知行为模式。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进而欣赏自我,辅助放松训练,改变不良认知和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会工作的乐趣,增强职业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降低职业倦怠存量。

[参考文献]

篇2

教师在经历职业倦怠时有以下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1.情绪衰竭感。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常常表现出疲劳感、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并且在情绪上缺乏活力与热情,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并对生活冷漠、悲观。2.人格解体。教师人格解体的表现之一是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动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学生;用标签式的语言来描述学生。不仅如此,对同事也常常持有多疑妄想的态度。3.低成就感。当教师感觉他们的职业所带来的金钱、学生赞同、社会认可等很少时,无法产生教师的职业成就感,甚至产生较强的自卑感。

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以西站小学全体教师为研究对象,发出问卷62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61份。其中女性48人,男性13人,班主任23人。2.研究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选用了《教师职业倦怠自测问卷》。

篇3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身心耗竭状态或是一种心理枯竭的现象。

教育职业倦怠是职业倦怠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的职业、肩负教书育人使命的职业,面对着工作、家庭、社会舆论、教育改革、学生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等的压力,容易让自己放松紧绷的神经而产生的身心上的疲惫感,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采取消极的态度,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产生“自己在工作中无能为力”的挫折感。教师这种针对职业的疲惫感、挫折感 ,就是职业倦怠。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前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说过:“一个重大的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倦怠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们,教师们已在逐渐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在信息化不断发展及教育体制不断变革的今天,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之后,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

(一)普遍现状

根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68所城乡学校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约有50%的教师存在心理障碍,远远高于我国一般人群中存在心理障碍人数20%的比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58.5%的教师感到“工作很累”;26.3%的教师表示,如果能获得其他行业的职位,愿意放弃教师职业;如果能获得更高的收入,51.9%的教师会离开讲台。另一项来自2015年对河南省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调查中,有以下一些数据:关于教师情绪衰竭维度,88.2%的教师感到自己每天工作后筋疲力尽;关于教师去个性化维度,61.4%的教师不愿意主动和领导交流或汇报工作,45.5%的教师选择逃避,“希望重新换一个部门或者年级上班”;关于自我效能感,88.5%的教师认为教书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有机会愿意换份职业,58.6%的教师认为“自己每天都在忙碌,又觉得什么都没做好。这些数字触目惊心,我国的教师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二)本校现状

教师职业倦怠在我校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如:个别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总以各种理由迟到或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对学校布置的突击加班任务,不愿接受;不愿在教学方式中作出新的尝试,不想参加课改实验……教师的这些表现,不仅影响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拦路虎。

三、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结合本校教师实际情况,试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成因分析。

(一)教师职业倦怠来自自身因素

1.健康因素。教师的工作地点主要在教室和办公室,非坐即站,户外活动少,教师的体能就会逐渐下降,在工作中易产生疲劳,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疲劳而造成工作效率打折扣,从而引起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导致厌烦自己的工作,产生倦怠情绪。近年来,我校教师的学期全勤率仅有35%左右,缺勤主因是病假,每学期还至少有一位以上的老师因病原因请超过一个月以上的病假。

2.心理因素。教师之间,由于教育教学水平不同、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不同、人际交往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不同,总存在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比如教学能力稍弱且心理承受力较差的教师,每次检测成绩出来,都相对落后,容易产生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自我质疑,进而影响自己的积极工作态度,降低成就感而形成职业倦怠。一些教师,限于自身水平问题,无暇兼顾学习提高,无法吸收更新自己的教学认知体系,久而久之,产生“跟不上”的心理 ,对自己的知识水平的不足感到自责,常质疑自己的能力而引发职业倦怠。

3.职业愿景因素。从学生时代到教学生时代,一开始总是带着憧憬。想着孩子们的乖巧,想着传道解惑,想着桃李满天,想着备受尊重。入职后,发现并不如自己的预期,孩子们的教育很复杂,孩子的个体差异明显而致接受知识的能力参差,教育大环境导致细微的教育问题也会给社会或家长质疑。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会使教师感到失望而丧失工作的动力,产生职业倦怠。

4.成就感因素。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期过程,学生的教育培养不可能立竿见影看见效果。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少学生“不听话”,教师花费了苦心却效果难以显现。长期的工作而看不到效果,教师难有成就感,也容易丧失对职业的兴趣。

5.家庭因素。教师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让许多教师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整天和学生打交道,有些教师难免将工作中负面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更有少数家人,不理解教师工作,不愿意让其“为别人的孩子拼命”,为了家庭团结,一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宁愿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贤妻良母足矣。

(二)教师职业倦怠来自各方压力

1.社会压力。自古以来,社会上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期待教师不仅能传授知识,还应教授做人的道理。但是,社会将教育的责任单方面转嫁给教师,忽略其他环境因素对学生的成绩、成长的影响,只强调教师的责任重大,无疑会给教师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我们经常看到的事实是,某所学校出现了教师师德问题,比如体罚学生问题,整个社会就会热议讨论,甚至发展到最后出现攻击所有教育工作者师德问题的现象。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职业的要求,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很容易使教师形成职业倦怠。

2.学校压力。以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比较单一,教师只需一心一意处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即可。随着规范办学、规范教育行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校的各种评估工作层出不穷,自然,迎评的准备工作也要分配给教师承担,评估不能出错,教师的准备工作必须精益求精;一些本该政府部门承担的工作也分摊给学校负责,这些工作往往涉及学生的根本利益,在处理过程中同样要小心翼翼。额外的负担,使教师本身就多的工作量更加繁重,导致教师身心疲惫。

3.家长压力。部分家长不能够认识到学生成才的目标,对老师的要求过于苛刻。如果学生的表现与期望出现差距,则将责任都归咎于教师,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压力。曾经有这样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时,对老师说,“请您严格要求孩子,不听话的打他也没关系”,然后,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俨然孩子送到学校后就没自己的事。一次上课,孩子听课走神,老师刚好经过孩子身边,用书本轻轻拍拍孩子脑袋,用意为提醒孩子集中精神,家长知道后,跑到学校大吵大闹,说老师打了他的孩子,要求老师必须道歉。这件事,给老师带到很大的负担,给该位教师的之后的教育工作也带来巨大的困惑。

4.学生的压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思想的王国,其思想行为、习惯、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各不相同且不断变化,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生方式、方法,必须在面对不同的学生的同时,寻找其共性,尊重其个性,而且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压力。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学生较多,家庭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思想问题,都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

(三)职业倦怠来自学校管理制度

一些学校,管理制度脱离教师实际,伤害教师尊严,使教师的心理情绪受到影响,在缺乏关心的工作岗位上,容易产生抱怨与逆反;又或者,学校的管理制度缺乏公平公正,制度管理中不能一碗水端平,也会让教师因得不到公平的待遇而对工作产生抵触心理。这些,都让职业倦怠漫延。

(四)职业倦怠来自于评价与晋升机制

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式比较片面,只看重表现突出的老师。大多数的教师虽然也在努力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上级表彰的机会可能轮不到他们身上。许多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于世无争,不知不觉间滋生了惰性,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理想,不再有成功的追求。还有一些学校,用单一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素质进行考核,比如一些学校用“末位淘汰制”,只通过教师的考试成绩来考察教师的能力,使教师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丝毫不取懈怠,在神经长期紧绷的状态下,教师易产生疲劳和敏感等现象,进行产生负面情绪。

四、职业倦怠对W校教育的影响

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说过:“某种兴趣是一切有成效的工作的前提条件。”由此可得,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高亢的工作兴趣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对于广大的教师而言,良好的教学成效的必要前提就是教师教学热情和工作兴趣。然而,近些年不断加重的“疾病”------教师职业倦怠,降低了教师的工作热情,还使教师丧失工作兴趣,影响到教师队伍正常生活及工作,而且让学校政令不畅通,正常教学秩序受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出现重大不和谐因素。所以,从教育角度出发,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十分必要。

五、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同样缓解教师倦怠也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一)调控外部大环境,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1.让认知回归理性,增加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应得到社会的尊敬。一方面应营造尊师重教的观念,另一方面应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育人工作,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质疑,多一点支持。教师毕竟是一种职业,从事该职业不可避免有疏漏之处,从事该职业者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教师行业或从业者出现一些问题,媒体应理性、公正看待,不能为追求某种效益而把个案扩大、夸大,“妖魔化”教育、“污名化”教师。将不信任与师生关系挂起钩来,与全社会都极为尊崇的师德大爱搅在一起,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更让教师本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失去信心。

2.创造条件与激励相结合,提高教师成就感

不可否认,各级部门越来越重视教育,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教师的经济待遇对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距离《教师法》中“规定教师工资待遇不得低于公务员”的规定仍有差距。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物质鼓励是缓解职业倦怠的必要措施。对教师这一职业也不例外,按《教师法》提高教师的待遇,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有益的手段。

对于学校而言,在校内形成激励机制,对提高教师成就感也大有帮助。改革学校内部的分配制度,力求校内分配公平合理;改革学校内部评优评先制度,增加教师情感上的满足感;满足了教师情感、发展、成就等较高层次的需要,对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和认同感,防止职业倦怠的出现有好处。

3.注重教育教学实际,为学校工作“减负”

篇4

中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与其工作环境、工作年限以及个人的发展可能性等因素相关。一个人长期从事某项工作,如果该工作的过程不能带给他满足感或成就感,结果也与他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则职业倦怠很快就会袭来。因此,作为一个职教管理人员,学会应对已经产生和可能产生的教师职业倦怠非常必要。笔者根据本校情况,在基于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思考后,认为以下三点策略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迅速给中职教师队伍带来改观。

一、营造宽松工作环境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介于生存压力,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学生身上,忽视了对教师的关心,在管理上重了“法”味,少了情味,甚至有的学校照搬企业管理的方法,从工作量到工作效果,均以量化的方式考核教师。这样的考核很难做到绝对公平,稍有差池,考核非但不能达到推动学校发展的目的,反而容易在教师之间制造隔阂,使教师们既疲于奔命在各种考核中,又精疲力竭于各种关系处理。

学生的素质能否改善、学习水平能否提高、思想问题能否解决等,都需要一线教师进行细致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弹性都很强,不是量化细则能够公平考核出来的。教师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付出很大的努力,过程本已艰难,如果长期得不到及时的认可,教师就易产生懈怠情绪。对此学校应当在坚持“以生为本”,重视学校发展的同时,也“以师为根”,用民主化、和谐化的管理方式,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管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制度制定,既体现了民主作风,又使制度贴近教师,从而避免学校领导在管理上的考虑不周。推而广之,学校的其他管理也一样,只有教师获得了发言的权利,满足了被尊重的需要,才能在情感上对学校形成归属感,在思想上产生工作欲望。

其次,在管理上应刚柔并济,既要以刚性制度规范教师,又要用柔性策略送出人文关怀。作为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持有较高的期待,不仅期望能够在物质上借此养家糊口,过上小康的生活,更希望在精神上获得满足。因此,他们会努力从教学中寻找成就感,但如果这样的辛苦只被认定为在“职责范围”内,是“应该的”,或者认为绩效即是对他们的完全肯定,就会极大地伤害教师们的积极性。所以,领导不该是打着官腔的司令官,而应是充满智慧的服务者、合作者和组织者,与教师交流时,言辞间要谦虚谨慎,在管理时要做到宽容与大度,当教师对领导产生佩服情绪的时候,也就是领导管理和谐化实现的时候。此外,打造人人参与的校园文化,构建领导和教师之间顺畅的沟通渠道,帮助教师进行健康行动策划等,都能够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融洽的工作环境。

二、引导教师物质需求

中职教师的工资收入普遍不高,福利待遇也不是很好,他们的物质需求与现实的物质满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有的教师会从事第二职业,甚至下海经商。对于这样的情况,与其硬性限制,还不如狠抓经济创收,通过多层次办学和创办实业等渠道,增加学校收入,为教师的物质需求提供厚实的基础。此外,对教师中存在的一心追求大富大贵的心理,学校也应当予以合理引导,有些中职学校的领导喜欢沿用传统的“无私”“为人师表”“蜡炬”“春蚕”等字眼来形容教师职业的高尚,崇高理念的培养固然重要,但这种脱离现实的高调,容易引起教师的不满和抵触,因此要抓住本质,分析新时代教师职业的特点,明确教师与商人之间有本质区别,将教师物质追求中的合理部分与不合理部分作一个清晰的区分和处理。

同时,在校内的物质利益分配上,还应制定科学的绩效激励机制,让教师们能够在收入相对提高的基础上,从工作中获得名实相符的认同。学校制定的绩效激励制度,必须能经得起全体教职员工的推敲,在经过上下反复斟酌建议之后,再确定最终成稿;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人为定夺的部分,也要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讨论,得出一个公认的、操作性强的执行程序,以此杜绝现象。当然绝对的民主、公平是没有的,为达到消灭职业倦怠的目的,学校管理主要追求的是教师心理上的民主与公平,只要教师能够从心底接受了这一机制,他们自然会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进行匹配,因此教师的认可是绩效机制制定与执行的关键所在。

三、鼓励教师个人发展

职业中的平淡单调,也容易使教师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厌倦感。中职学校没有学生升学的压力,也就没有在中、高考中产生的成就感;没有统一考试的标准,也就没有成绩合格与否的担忧。因此在进行学校管理时,以鼓励教师工作的多元化追求来替代普通中学单一的难度挑战。例如,在专业上积极开展教学技能竞赛,力求更多各级课题研究,派遣老师走出校门参加进修培训,鼓励教师参加职称评定;在成长中激发教师评先、争优等上进行为;在业余生活中,举办各种兴趣爱好比赛,推广教师健身活动等等。

有追求的教师才是生机勃勃的教师,有多方面才华的教师能带给学生多方面的影响,培养出社会迫切需要的学生。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应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帮助他们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走好走远,这实际上就是在帮助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是在为学校的发展推波助澜。

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只有一切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所有只从管理角度看问题,仅为方便学校管理而设的条条框框,都该摒弃出局。为教师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引导他们建立合理的物质需求目标,并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鼓励他们为个人的发展而努力,并为之提供充分的条件,这些学校管理行为,是目前医治中职学校中教师职业倦怠的基础方剂。■

【参考文献】

[1]安练练.中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研究[C].天津大学,2009

[2]徐建宁,陆春庚.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管理对策[J].职业时空,2011(12)

[3]褚晓天.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文教资料,2010(28)

[4]郑振凯.加强师德教育,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9(6)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教育局)

文摘

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一、强调“双师型”教师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重点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以下问题:数量不足,生师比偏高;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师资来源单一。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足,教师队伍素质偏低成为制约职业教育长足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极大地保障了“双师型”教师的养成平台以及培训培养的多样性和实效性。

(二)完善相关人事制度,将极大调动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是有效提升学校专业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的重要保障。

篇5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病”。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教师职业倦怠成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教师自身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我谈谈个人工作倦怠的实际情况,以及听了有关专题讲座后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来设法减低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一、个人职业倦怠的表现

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日益更新的专业知识,完成各种教学任务,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学生,还需要满足社会、家长、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适应国家教育的改革与变化,适应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变化。如果教师不能够有效地适应变化,释放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会造成教师的心理障碍,产生职业倦怠。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热情、兴趣消失,消极应付工作

教师一出现职业倦怠后,就会产生厌教心理,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对于教学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备课,不仔细专研业务,教学方法简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

2、职业兴趣转移

对于教学工作的倦怠,教师往往会将兴趣转移到自己所爱好的事情上去。比如:交朋友、娱乐、吃吃喝喝等,从中获得满足感,丧失职业自豪感。

二、个人职业倦怠的成因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是由某一件事情造成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在情绪上产生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映过程。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除了有教师本身的内部原因外,还有社会的、学校的工作任务、教学对象以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原因。

1、个人本身性格与工作态度、动机方面的原因

本人的性格方面有缺陷,急躁、孤僻、缺乏自信心在工作中容易感到有压力,易产生职业倦怠;从事教学工作目标不明确,如果一旦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地位不高,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将自己的工作投入及回报与社会其他行业的人员进行比较,发现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就会感到压抑与疲劳、挫折与失败,就容易产生不满、消极、悲观、失望等职业倦怠现象,丧失工作动机,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2、社会压力的影响

全世界各国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也十分重视教师,但是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各级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而且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懂的教学规律,并且受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培训,各级教师还必须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同时,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在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比如,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的末位淘汰、按绩取酬、在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篇数等等,都使每一位教师感受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家与社会都普遍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旦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人们就会将责任归咎于教师,认为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虽然一部分教师能够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但是也有一些教师会感到压力过大,产生失落感,不能够适应新的要求而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从而出现职业倦怠心理。

3、学校环境对于教师的影响

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学校的制度规定、学校的领导风格、学校的学术气氛、学校教师的角色规定等都会对教师产生影响。学校对于教师的重视程度,学校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与评价,学校领导是民主型、放任型还是专制型的,干群关系的和谐程度等都将对于教师有不同的影响。再就是学校对于教师的工作安排与使用是否恰当,能否做到学以致用,人尽其才。保证调级、评优、晋升的客观公正性。教师在这种学校环境中,由于要适应这些要求,就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教师、下属、良师、益友、父母、心理咨询师等等,角色太多就会使人感到力不从心。如果领导、朋友、同事、家人没有恰当地给予安慰、帮助的话,就渐渐地产生职业倦怠。

4、工作任务方面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教师工作清闲,收入稳定,假期多,每天就只上几节课,而没有看到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而在上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比如,找资料、写教案等。而且许多教师长年累月站在讲台上,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单调的教学环境,比较容易使人产生倦怠。教师的工作还具有长期性、连续性与周期性。教师将学生一批又一批送走,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自己就像一个船夫一样回到起点,会感到单调寂寞,没有鲜花与掌声,学生留下的只有成绩。所以教师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理准备与心理承受能力。除了教学工作之外,教师们还面临提升学历、出科研成果、、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评优等一系列压力,如果这些硬件指标你没有达到的话,即使你上的再好也不会被提级评职称,从而使教师产生焦虑感,引起职业倦怠。

5、教学对象的原因

现在许多教师都有一种同样的感觉就是学生越来越难教了,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这种不良的局面。由于近几年来全国各级学校大量扩招,学生的质量明显下降,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许多学生缺乏学习新趣与热情,不肯付出艰辛的劳动,耐不住长期的寂寞进行学习的付出,反而对立竿见影的东西趋之若鹜,因此我们对于许多学生为什么如此追捧超级女声之类的选秀节目也就不难理解了。教师对于其教育的回报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体现在教师的经济回报上,而是体现在其精神上的回报,教师需要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是学生的行为表现要符合教师的期望值。也许教师可以容忍没有較好的经济收入待遇,但是绝不能容忍自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学生没有一点进步,没有一点反应。

6、人际关系的紧张

教师的职业倦怠使得人际关系变得疏远、退缩、摩擦增多,情绪充满忧郁和攻击性。如与他人交流时,沉溺于倾诉自己的不满,没有耐心听取他人的劝告或建议。对待学生使用粗暴的体罚、急躁的情绪行为来打骂孩子、出口伤人等。这实际上是一种身心疲倦。对待同事不愿理睬,经常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对待家人也是漠不关心,动不动爱发脾气,这种不良的心理表现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在学生心理上造成负面影响,给学生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同时也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得紧张、疏远,工作表现越来越差。

三、个人职业倦怠的调节策略

如何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身心摆脱倦怠感、疲惫感,重新找回工作的愉快呢?

1、正视工作倦怠

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做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会有的正常心理现象。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有时适度的压力反而是进步的原动力,正是有了压力才会使工作充满了刺激与干劲,压力是毒药还是良药都在我们自己的一念之间,不妨将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大转变,化消极回避为积极运用,相信压力反而是胜利成功的特效药。

篇6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减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疏离和冷漠。

教师在经历职业倦怠时有以下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

1. 情绪倦怠感。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常常表现出疲劳感、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并且在情绪上缺乏活力与热情,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并对生活冷漠、悲观。

2. 人格解体。教师人格解体的表现之一为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动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学生;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学生。不仅如此,对同事也常常持多疑妄想的态度。

3. 低成就感。当教师感觉他们的职业所带来的金钱、学生赞同、社会认可等很少时,无法产生教师的职业成就感,甚至产生较强的自卑感。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西安市共12所中学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发出问卷320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279份,其中两名被试性别资料缺失。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选用了四个量表,共79个条目,主要测量被试在职业倦怠及其相关因素上的状况,包括:1. 职业倦怠量表;2. 成就动机量表;3. SES自尊量表;4. 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

(三)研究程序

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统一主试和指导语。采用SPSS 11.5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情况分析

1. 性别、是否班主任、学段、婚姻状况、职称的职业倦怠差异

在性别方面,女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高于男教师,但是显著高于男教师的成就感;而男教师的去人性化程度高于女教师。原因可能有两方面,首先,女教师既要育人又要教子,还需要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劳动,而尚处于发展中的青少年不一定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导致女教师更可能感受到付出与获得的不一致,所以深感工作无头绪、筋疲力尽,情绪衰竭程度较高。男性偏爱干脆决断的办事方式,喜欢大刀阔斧、立竿见影,而教育效果具有滞后性,不容易立刻见效,而且会出现反复。因此,从中学教师这一职业本身的性质来讲,女教师要比男教师更容易体验到成就感。其次,在传统观念里,男性的角色应该是事业为上,是家庭的支柱,但中学教师的收入不高,自然导致男教师工作满意感和积极性不高,容易滋生厌教情绪,对学生缺少应有的耐心和责任心。

班主任的职业倦怠在整体上呈现出“两高一低”状态。班主任除了担任课程任务外,在班级管理、处理学生问题等任务上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要大于一般科任教师。国外有研究表明,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重要因素。处理学生问题需要较多的情感付出,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全面负责,因此容易体验到较高程度的职业倦怠。

初中教师体验到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高中教师,这可能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初中生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时期,思想的反叛性非常强,易受环境影响,问题行为很多,这些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艰辛感,穷于应付而导致精疲力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又没有头绪。所以初中教师较高中教师而言,成就感也相对较低。

已婚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未婚教师。原因可能在于未婚教师大都一心一意投入在教学中,期望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希望能干出一翻成绩;已婚教师则需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精力难免预支,疲惫不堪,难以始终如一、耐心热情地对待学生。

职称确实会影响到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具体体现在高级教师的去人性化程度高于二级教师。如前所述,中教二级教师正处于工作的热情期,全身心的投入,期望有所作为,出现倦怠现象的可能性比较小。而高级教师是中学教师的骨干力量,教学经验丰富、成绩卓著,一般都开始承担行政职务,同时兼任教学管理任务,要承担的责任和压力比较大,自然无暇关心顾及学生个体的发展,对待学生的具体问题可能会仓促应付。

2. 校别的职业倦怠差异

普通中学教师情绪衰竭高于重点中学教师,尤其是去人性化更是显著高于重点中学。在当前重点中学具有扩招、重点扶持优势的情况下,作为弱势群体的普通中学势单力薄,生源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薪金福利的影响,导致教师的生存危机感增强;再加上重点中学的生源好于普通中学,学生的考试和升学状况都优于普通中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都较普通中学少,教师所感受到的来自学生的压力也相对较小,因此造成了以上差异。从成就感看,重点中学学生的考试和升学状况都优于一般学校,所以,重点中学的教师更容易获得教学成就感。

3. 教龄、学历的职业倦怠差异

(1)教龄

工作不到5年的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最重,且体验到的成就感最低,其次为6~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20年以上教龄段的教师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最低,且成就感最高。那些刚参加工作不到5年的教师,由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情绪容易躁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工作,所以表现出较严重的职业倦怠。而工作6~10年的教师往往有着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虽已成为教学一线的骨干,但其知识输出速度远远大于自身学习速度,加上家庭负担比较重,因此他们也容易体验到疲惫,感到情绪衰竭。而那些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已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并取得了学校、家庭的认可,所以倦怠程度最轻。

(2)学历

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选聘教师时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能进入中学成为教师的为数较少;并且不少第一学历不是本科的教师目前也积极进修第二学历。因此那些在学历方面停滞不前的教师就面临更多的压力。当前不管干部提拔还是职称评定都把学历作为一个基本要求。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提高学历,而且知识更新速度远远超过其自身学习速度。这可能就是导致他们情绪衰竭、难以体验到工作成就感的主要原因。

4. 周工作量的职业倦怠差异

本研究发现,周工作量在10学时以下的教师的去人性化程度高于周学时10~15和16~20的教师,且差异显著;周学时16~20节的教师比周学时不足10节的教师体验到更高水平的成就感。这说明工作量与倦怠可能并不呈线性关系,过少或过多的工作量,都有可能引发倦怠的产生。具体原因如下:一是当前教师的薪酬待遇是和工作量直接挂钩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二是因为大部分中学都实行坐班制度,不管有课没课,工作时间内都必须在岗。所以课时少,并不等于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同样的工作时间,不同的劳动所得,因此课时少的教师难免会有不公平感,这种怨气也会转嫁到对学生的态度上。所以尽管他们有时间有精力,但无心对学生细致耐心负责,也难以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

5. 是否先进教师的职业倦怠差异

本研究发现,那些没有被评为先进或优秀的教师,其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优秀教师,成就感也显著低于优秀教师,表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位教师付出教学劳动后都渴望得到肯定和认可。而我们的一些领导每遇到不同级别的赛教、观摩课都总是让优秀教师参加,造成了荣誉多的越来越多,成就少的越来越少,使得那些荣誉缺乏的教师的工作主动性会越来越差,导致进一步的职业倦怠。

(二)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1. 人格因素:成就动机、自尊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者是有价值的工作,精益求精或冲破障碍克服困难,并欲达到某种理想境界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区分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类型。中学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负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成就感水平与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显著负相关。进一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倾向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低,避免失败的教师容易陷入倦怠状态。

自尊是一个人表现出的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自尊之所以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主要是因为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认知加工偏好。高自尊的教师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和积极的认知特点,能够乐观自信地对待工作,往往比那些对自己的工作能力、自我价值持怀疑态度的教师更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业绩,进而获得成就体验。

2. 认知因素:心理控制源

心理控制源是认知层面上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变量,指人们对事件结局的一般性看法,存在着内外控的个体差异。内控者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外控者认为事件结局主要是由外部因素所致,或把成功归因于幸运,把失败归因于运气、社会背景等其他外部因素。

内控倾向的教师对待工作积极主动,对学生认真负责,深信只要努力,肯定会有成绩和发展。在压力情境下,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经过努力之后达到目标要求,必然会有较高的成就感。而外控倾向的教师则往往认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或事件的结果,在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上多持否定消极的态度,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工作的信心和动力,在经历紧张压力的情况下,更多采用消极逃避策略,难以有效地解决问题,进而心烦气躁、怨天尤人,引起情绪衰竭、无成就感等紧张反应。

四、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各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最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是把社会组织的改变和个体的改变结合在一起,在改善社会组织环境的同时完善个体的技能和态度。

(一)社会的预防和干预

全社会要切实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尽量减轻教师的各种负担,变管理系统为教师社会支持系统。这个社会支持系统包括领导、同事、朋友和家人等。首先,学校领导要把教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让教师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公平感。其次,教师的家人要理解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不能让他们背负过重的心理压力,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及时给予情感和实际支持。再者,教师应与同事、朋友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争取广泛而有效的社会支持。

(二)学校的预防和干预

1.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

首先,校长要实行开放式的民主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与更大的自由度,让教师能及时发表对学校的意见,为学校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其次,平均不等于公平,要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区分教师的教学效果,体现竞争精神。第三,改革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并以严格的赏罚制度予以保障。

2. 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

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不仅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而且有助于缓解教师压力感,在消除教师压力源方面有重要意义。

3. 改革考试制度

升学压力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来源,学生考试成绩好坏也不应该成为成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

4. 增加对教师的支持

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在解决职业倦怠时多数倾向寻求他人的支持,其中学校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通过管理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支持教师的教学和对教师的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等。

(三)教师个体的预防和干预

1. 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作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在出现倦怠的征兆时,应了解自己并调整与工作有关的信念,化消极回避为积极运用,积极地采取对应措施,尽快摆脱倦怠,从而顺利度过低潮期,重新追求专业成长。

2. 培养积极健康的自尊意识

本研究发现,高自尊的教师认可自己的存在,肯定自己的价值,对工作和生活拥有积极的态度,一般不易陷入职业倦怠状态。因此有意识地培养积极健康的自尊意识,可以有效预防倦怠的产生。

3. 合理归因

教师的归因方式直接决定个体处于压力情境时采取的应对策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自己取得的成绩进行合理的归因,可以有效预防倦怠现象的发生。

篇7

稳定。

一、社会层面干预策略

1.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支持系统,切实加大“尊师重教”宣传,增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就感。政府部门需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小学教育条件,平衡小学师资和教学资源,同时还要使全社会认识到小学教师对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2.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当前教师职业倦怠主要原因在于工作环境比较差,工资和福利待遇比较低。因此,为避免小学教师因待遇问题出现职业倦怠,就必须要切实提升小学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确保可以留住优秀教师来保证教学质量。

二、学校组织层面干预策略

1.改进学校管理,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教学工作的不恰当评价以及缺乏学校管理层的支持是当前大多数小学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制定合理、行之有效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措施,给教学中取得成绩的老师以鼓励、奖赏。在一些重要的日子,能给予老师以人文关怀,切实使全体教师可以从枯燥的教学工作中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体会到学校的温暖,增强师生间的凝聚力。

2.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学校管理层要本着“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来为各个小学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分配教学任务,以杜绝人情关系引发教学矛盾。

3.为教师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学校还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单科进修和外出学习交流。必要的切合实际的培训交流可以降低从业者的职业倦怠,也可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工作增加自信心,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职业倦怠,国外研究表明:切合老师实际的培训有利于老师进行知识的重构(cognitive restructuring),进而改变从业者对工作的不良感觉和发展一种积极向上的期望,并通过影响其思维和行为方式,有效预防职业倦怠。据此,学校需积极创造机会,根据教师个人专业发展需要,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其走出去接受专业知识学习,语言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及科研方法的培训,也可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使教师教育贯穿其职业生涯全过程。学校还需适时聘请一些心理辅导老师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和咨询,搭建沟通心理的桥梁和平台,为广大小学老师在职业发展、成家立业和人际交流等方面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使之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有效预防和应对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等职业倦怠症状。

三、教师个人层面干预策略

在教师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在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地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将更有效管理自己和提高抗压能力。

1.小学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认为,教师正式任教后一般处在建立期和维持两个阶段,教师为巩固其专业地位,专业自主及专业尊严,防止职业生涯的衰退,必须进行职后学习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反思意识,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同时要他们从思想层面上意识到教学工作的艰辛,以更好地适应小学教学环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篇8

在越来越注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新课改”政策的压力下,作为高职教师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加上一些社会、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本身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少的高职院校中,已经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出现也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的关注。诚如上述所言,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重视,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1)情绪耗竭。高职教师情绪耗竭主要体现在情感上,如在工作之际常常会出现疲劳感,对原本感兴趣的人或事也慢慢开始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更有甚者会在一件原本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大动肝火。这些情绪上出现耗竭的表现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激情。

(2)去人格化。所谓的去人格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提出调度申请等行为。作为高职教师,这种去人格化主要表现在对待学生或同事的态度上。处于职业倦怠期的教师会刻意的减少或拒绝与学生过密的接触,只是单纯的将自己的教学任务“塞”给学生,忽略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与交流。而更为严重的,教师会刻意的远离同事,甚至有时候会对同事持多疑不满的态度。

(3)成就感降低。当高职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之时,他们会感觉到自己现在的工作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可言;同时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会将自己的教学工作视为一种简单乏味的机械劳动,感觉工作毫无创新。当一名高职教师不再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之时,便会出现工作效率的降低,不愿面对新的教学任务,甚至会找借口旷班等严重的问题。

二、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会有一定的触发因子,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也是由于一定的内外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

1.外因

(1)社会因素。人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其一生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在探究影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时,社会因素是需要最先考虑的问题。首先,随着“新课标”的改革,高职教师原本的授课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打破原有教学模式,创建一种新的,“因材施教”的,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模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教师需要“苦思冥想”:运用什么方式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情况下,无形中带给了高职英语教师不小的工作压力。其次,受社会风气影响,送红包、收回扣的事件在各个行业频有发生。于是许多家长对教师角色的定义也由“师如父”转变成“工资教学”,在这种认识下,社会上对教师的尊重度有所下降。当教师这一职业成就感被降低时,教师会对其职业逐渐产生不满感,最终导致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

(2)工作环境因素。现下大多数的学校特别是高职学校对教师的管理采用一种“家长式”作风。主要体现在一下两点:第一,学校领导硬性的下达教学任务,而完全不顾及教师的意见与想法。例如三大主科之一的“英语”,学校要求的英语教学任务相比其他学科要更“严苛”。这种缺乏民主的环境下,容易使教师产生一种压迫感,从而更加不满于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第二,许多学校特别是职业高中,仍然以学生成绩作为教师的奖惩依据。特别作为主科的英语,学校尤为看重。因此,这种制度之下教师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

(3)工作本身因素。教师这个职业与学生接触较多,并且长期处于一个封闭的校园环境中,这使得教师对于外界的事物缺少了本该有的敏感度。久而久之,当教师对新鲜事物兴趣开始缺失时,他们也会慢慢产生对事物的厌烦感,最终导致教师对职业感到倦怠。

2.内因

(1)身体健康程度。实验调查表明,教师这个职业易患“颈椎病和腰椎疾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青光眼和白内障、慢性咽炎静脉曲张”等疾病。作为高职教师自然难逃其害。上述这些疾病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着教师的精力与体力,引发职业倦怠。

(2)个人承压能力。当高职教师受到社会、工作环境、工作本身的多重压力的打击时,即使是原本抗压能力较强的教师也会在这种情境下陷入困境。当教师的个人承压能力低于环境所带来的压力时,教师也就会表现出对职业的倦怠。

(3)其它因素。外界本已压力重重,当一名教师的家庭事务,如与孩子的相处、子女的教育等问题也无法处理好的时时候,就会使教师敏感的神经接近“崩溃”,从而加速了教师对职业的倦怠。

三、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整策略

1.学校方面

(1)减轻教师压力。学校对于减轻教师的压力的承诺不应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应当将办法实施到实际中,这就需要校方在给教师下达任务指标之时,能够多与教师进行沟通,在“校与师”之间达成一种共识。以高职英语教师为例,针对高职英语本身所具有的“任务重、灵活性强、教授较难”的特点,校方在为高职英语教师制定教学指标时,可以适当的给他们较多的时间来完成指标。这样,充足的时间使高职英语教师不再“焦头烂额”,不至于对教学指标速手无策。从而减轻高职英语教师的压力。

(2)完善教师评价机制。现存的“学生成绩定教师优劣”的评价机制存在一定的权限,校方应打破这种传统评价机制,在对高职教师的评定中,采用一种“历时评价”,即通过比较同一班级学生的成绩变化来进行评价。就是将各个班每次的各类学科成绩做一个统计,参照每次成绩的变化来进行综合评定。同时,要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受学生爱戴情况等因素纳入到教师的评价机制中,进而从“全方面、多角度”对教师做出评定,缓解教师在学生学业上的压力。

(3)完善培训机制。教师只有个人职业技能过硬,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得心应手的应对各方带来的压力。这就需要校方完善对教师的培训机制,例如校方可以定期派遣教师去其他兄弟学校,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在交流中不断完善个人的职业技能。

2.自身方面

(1)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普遍性。作为一名高职教师,首先应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普遍性。只有正视这个问题,才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尽量克制这种倦怠的“复发”。

(2)通过心理暗示调节倦怠压力。人的潜意识是相当强大的,当教师发觉自己有职业倦怠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来调节减缓压力。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可以在潜意识中提醒自己:“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教师的内心慢慢趋于平静,从而逐步改善职业倦怠问题。

(3)通过完善自身来抵制倦怠压力。通过完善自身抵制倦怠压力,这种策略的实施与笔者上文所述的校方完善培训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高职教师,当具有出差学习机会时,一定要抓住机会,在学术交流期间,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通过教师自主学习来实现,教师可以阅读与教育有关的书籍,上网查资料来对有关知识进行相应的学习。通过这些方法来提升自身能力,抵制倦怠压力。

在任何行业,职业倦怠都是一种常见现象。作为高职教师而言,只要能够正确对待工作上的压力,运用适当的方法、有策略地减轻或转移压力,便可以找到解决职业倦怠的方法,重新找回作为高职教师的自豪感,在教师这个职业上走的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篇9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 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引入心理学,用以描述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面对过度的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此后职业倦怠现象开始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1979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主席首次提到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同年NEA把教师职业倦怠作为当年年会的研究主题。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突出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职业倦怠的研究也得到了各领域学者们的普遍重视。

关于职业倦怠的涵义众说纷纭,但在众多的文献中,最为广大学者所认可及应用的是Maslach&Jackson的定义,即“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的症状”。情绪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去个性化指个体以一种否定、负性、冷淡、过度疏远的消极态度对待服务对象,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低个人成就感是指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感下降,消极评价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倾向,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组织管理、医疗管理、教育教学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高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之一。王永琳等(2008)对山东省310名高职院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2左右的高职院校教师有明显的情绪衰竭表现,有1/3左右的教师有去个性化体验。可见,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非常严重,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使得教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从而不但影响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而且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努力寻求积极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1.社会评价低。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精英型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型。与此同时,我国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也大大提高了入学机会,其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都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人们追求知识型、研究型人才的意识逐步加强,接受职业教育成为大多数高中毕业生的无奈选择。在高校招生中,高职生的录取在本科生之后,因此高职院校招收的生源较差,于是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把高职教育看成“低层次”高等教育,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没有得到学生及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可,在他们眼里高职教育不能与普通教育相提并论。再则,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认为职教没有地位,这种传统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导致人们重学术、轻技术。因此,不管高职院校的教师如何努力,人们还是认为高职院校教师是区别于普通高校教师的低层次的教师,这种过低的社会评价及不合理的传统观念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从而使他们丧失工作热情,最终导致厌倦工作。

2.生源质量低。众所周知,现在的高考大军中,一流生源被重点大学录取,二流生源被一般大学收走,三流生源进入了一些大学的二级“学院”,四流生源才来到高职院校。因此高职院校由于学生录取分数低,生源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并非心甘情愿,多数属无奈之举。他们进入学校后不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高职教育,缺乏学习动力,更有甚者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根据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学生的品行不端,对事情漠不关心,对学习缺乏热情,这些都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确如此,学生基础差,难管难教,让教师觉得付出多回报少,费时费力且成效不明显,因而有些教师只好减少对工作的投入以求得心理平衡,这种低成就感及对工作的低投入就是职业倦怠的表现。

3.教师任职要求高。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组成,要以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与兼职教师为主体。2004年教育部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要求,实际上早在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就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还要拥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即要成为“讲师+工程师”的双师型教师,能同时胜任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80%以上的教师是从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也就是说我国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教师是非专业化和非职业化的,这种非专业化和非职业化和目前高职教育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适应社会形势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就必须再学习、再进修,以及要在短时间内学会各种相关技能,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所有这些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他们会感到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4.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要和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是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和培养方向的。在课程的设置上应与市场需求、行业标准接轨,特别强调知识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岗位或职业需要什么知识和能力,就要开设什么课程,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技能训练。因此,为适应市场需求,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调整日趋频繁,教师需要不断备新课,不断更新知识。有些教师由于所学专业与所教课程不对口,备课与授课的难度就更大,这就更需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补充新知识,这对于本来就疲惫不堪的教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得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

三、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

1.社会的支持。我们的社会既需要有理论素养的专家,也需要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要通过媒体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宣传高职教师工作的社会价值,转变歧视高职院校教师的现象,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职业认同感,让高职院校教师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如制定鼓励企事业单位接纳实习教师的政策,通过在企事业单位的顶岗实习,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及自尊感,体验工作的乐趣。

2.学校的重视。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让教师继续学习、深造,如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相关机构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会;邀请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把教育前沿的先进理念、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及行业最新动态及时传递给广大教师。

同时学校也要加强教师心理辅导工作,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或向教师分发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让每一位教师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识,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掌握一些自我心理保健的技能。同时,还可开办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让教师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走出职业倦怠的阴霾。

3.个人的努力。教师,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广阔前景及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职业认同感,悦纳自我,肯定自我,同时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在教学中做到站得比学生高,看得比学生远,居高临下,深入浅出,提高教学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体验到事业的成功及学生的尊重,这种成就感可以帮助教师更多地体验工作乐趣,从而缓解职业倦怠。

总之,为预防和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人应该积极行动进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预防和走出职业倦怠,体验工作的成就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永琳,王惠萍,杜健.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J].

篇10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而累积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负性情绪,表现为对工作任务的退缩,如不想去学校上班、不想走进教室、不想见到学生、不负责任、情感衰竭,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如易激怒、焦虑、悲伤和自尊心降低等。教师职业倦怠包括情感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去个性化(工作冷淡、没有情感反应)、成就感降低(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等三个层面[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逐年递增,高职院校教师数量不足,教师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完成要求越来越高的科研任务,另外还有班主任工作压力、同行之间的竞争、生活上的压力,教师多重角色的转换等,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显现,它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师、教学工作及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会对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学生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影响教师知识、技能水平的正常发挥,降低教学效果。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消除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分析

职业倦怠是高职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一个典型问题,也是承受压力的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压力是指个体对某一重要情景,没有足够能力应对时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定性情绪与生理紧张反应,它对职业倦怠的三个构面皆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在管理学中压力的来源被分为组织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三个方面,在此,我们探讨这三个因素对产生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

1.环境因素

(1)外部环境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的结构调整,教育资源的市场化和职业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职业院校生源出现萎缩,学校规模缩小,导致教师资源剩余,职业院校教师工作缺乏稳定性,给教师工作的安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另外,随着高职院校对教师要求的提高,处于低职称状态的青年教师可能会成为学校首当其冲要解聘的对象,处于经济不景气的大前景下,青年教师所承受的压力更是增加不少。

(2)社会地位不高。一方面,国家希望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各行业急需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另一方面,社会的用人制度又不规范,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或者不能学以致用,或者待遇偏低,或者发展前景不乐观。从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看,重点保证“211工程”高校和中小学,对高职院校投入不足,这些都导致了高职院校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2.组织因素

(1)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数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学校内部管理上却存在很多问题,管理方法和手段较简单,学校管理过于行政化,缺乏人性化管理,很多管理办法都是临时和过渡性的,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短期性,存在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现象,缺乏自由和民主氛围,广大教师缺乏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有效途径,主人翁地位和责任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缺乏归宿感。

(2)学生方面的问题。由于社会竞争加剧,高等教育扩招,使学生和家长片面追求高学历。由此带来大部分文化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不愿意进高职院校学习,导致学生素质明显降低。学校课程设置依旧参考高校课程设置,使学校理论课教学难度增大,教师教学过程中感到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与教学要求相差甚远,教学难度增加。此外,学生中旷课、作弊、打架等违纪行为大幅增多,班主任老师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处理这类事情,做学生思想工作,导致教师疲倦不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更需要投入大部分精力去维持课堂纪律,而班级中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不断影响课堂纪律,对教师的管理还不能服从,甚至导致对抗行为发生,从而使部分教师无法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成就感,这因此会使一些教师产生消极和失落的心理。

(3)教学任务繁重。繁重的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方面,尤其与情绪衰竭相关度最强。教师岗位不同于其他,工作时间并不能简单以正常上课时间计算,它往往需要占用大量课外时间用于备课、批改作业等。所以,教师上下班时间界定不明显,为备好课、准时批好作业,很多教师都会把工作带到休息时间。另外,由于高职院校专业多,课程门类多,常会出现某些教师在一个学期需要分担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此外,还要搞科研、带领学生实习、指导论文等,教师担负大量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给自己充电,不能经常更新知识,教师的职业安全感较差。在身心双重疲惫时,如果没有得到适时地缓解和释放,就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4)内部竞争的压力。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相对过剩,教师职业稳定性已不复存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展开了竞聘上岗、末位淘汰等人事制度的改革,而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特别是随着学校内部各种竞争现象的出现,如评优、晋级、排序等等,进一步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紧张关系。

3.个体因素

(1)角色转换压力。教师作为社会人要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当教师不能同时兼顾多种角色,或对某一特定角色的期望不一致时产生矛盾或紧张心理,就造成角色冲突。教师需要扮演知识传播者、知识学习者、班级管理者、社会代表者、家长人、模范公民、心理调节治疗者、研究者、朋友等角色,这些角色之间的差异很大,角色期望越高,角色冲突也越大。高校教师的多重角色是教师职业特性所决定的,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复杂与艰巨性[3]。教师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要求严、限制多、难度大的角色转换,而他们往往因为时间、精力或资源的限制,无力在短期内实现角色要求,感到力不从心。

(2)自身方面的心理素质。教师的社交范围较为狭窄,社交能力与社交活动需要不相适应,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定式[4]。某些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的心理素质较低,适应能力较差,对自己缺乏正确定位,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并诱发不良情绪。

(3)职业准备能力不足。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对随着社会发展而来的教育挑战准备不足,对教师角色、学校人际关系、工作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从而产生压抑、偏激或悲观等不良情绪。久而久之,棱角磨平,干劲消减,自甘平庸。还有的教师,教同一门学科久了,往往觉得每天在做重复性的工作,觉得工作没有新鲜感和挑战性,因而,产生倦怠情绪,引发内心的挫折感,导致职业倦怠甚至心理枯竭[5]。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应对策略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成因分析,我们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来应对这个问题。

1.加大投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社会地位

首先是国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为教师建立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6]。提高教师地位并不是靠空洞的口头赞扬,应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师的工资收入、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关心、支持、理解教师,加大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关怀,进而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减少教师的消极心理。

2.科学化、人性化的学校管理

学校要实行开放式的民主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与更大的自由度,提供更多参与决策的机会。充分尊重教师人格,创建相互理解、团结合作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内在潜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使教师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7]。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应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主动关心教师的生活,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自我效能感,有效面对压力源

在相同的情景下,个人对自己所持的看法和信念不同,行为效果就不一样。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获取成功所具有的信念,亦即对个人能力的判断,对自己的信心程度。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倾向于相信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可以应付面对的问题,当遇到棘手的事件时,会将其视为“挑战”、“锻炼机会”,而不是“威胁”、“麻烦”。

4.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是缓解高校教师应对职业倦怠的重要保证。职业院校教师要找准目标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从合格教师――校内学科教学骨干――更高层面的教学能手。教师可在职业生涯的规律性理论指导下,从目前的任务、未来的发展及社会情绪需求方面制定发展计划,不断实现各阶段的任务,减少工作中的挫折感,缓解职业倦怠的产生。另外,学校可提供校外进修、职业培训的机会,让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及时弥补不足,调整心态,让工作时间长的教师吸收新鲜的知识,开阔眼界,同时可以增强职业安全感。只有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教师的自信心、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才能得到增强,职业倦怠才能得到较好地改善。

5.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个体应对压力的外在资源,是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手段。教师要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让自己在学生的发展中成长;妥善处理好师师关系,让自己在教师群体的发展中成长;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密切合作,纯洁不染;处理好与学校管理者的关系,服从管理,善于沟通。

6.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预防职业倦怠的基础,身体健康本身就是制约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为了事业、自身、家庭,教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地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使人精力充沛,增强应付不良心态的能力,又可以在难得的“休闲”中,使人得以冷静的反思,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结语

为了教师的身心健康,事业兴旺发达,我们必须清醒而深刻地认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危害,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消除职业倦怠的对策,以达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文.教师心理健康读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 张艳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其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6):50-51.

[3] 曹雨平,李怀祖.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J].江苏高教,2005,(5):76-77.

[4] 王峰,徐冬爱.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缓解教师职业压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4):17-19.

篇11

管理学认为,人力资源在事物发展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良好的激励机制能有效地激励人的积极性和内部动力,以推动事物的较好发展。大学体育是社会诸多事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乃至整个民族人口素质的高低。大学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广大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体育教师整体素质高低决定着大学体育成功与否。几十年来,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体育人才和一批批健康的社会人才,为国家输送了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近年来,由于职业特殊、工作压力、环境影响、职业倦怠等诸多原因,使得许多大学体育教师出现了职业意识不强、教学激情下降、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现实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需要必须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对此,本文从管理的角度,针对当前存在的现象及问题,对体育教师的激励方式和策略进行研究,从而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推动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及激励机制的含义

职业倦怠是职业与心理研究的一个领域,是当今诸多职业中的流行词。所谓职业倦怠主要是指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却又无力改变而产生的知觉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个体对所从事业的厌恶、冷淡,在工作中缺乏激情和动力,工作积极性下降,进而影响到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产生了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倦,这种疲倦状态就被称之为职业倦怠。大学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领域,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相比,也有着职业的特殊性。大学体育教师既需要渊博的文化专业知识,也需要充足的体能储备,这种生理和心理负荷长期的共同作用,就容易体育教师形成对工作的倦怠。这种职业倦怠心理一旦形成,显然不利于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针对体育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离不开体育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办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参与者的内驱动力和积极性,使参与者全面发展,从而使活动获得更好的效果。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机制。在激励过程中,两种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大学体育教师激励机制是大学为实现教育目标,对体育教师的需要和动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分配制度和奖惩办法等来引导和激发体育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以实现体育教师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大学与体育教师利益一致的有机管理体系。科学的激励机制应该贯穿于体育教师的整个工作过程之中,根据实践的变化及时反馈、修改和完善,以动态性的激励理念来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2 目前大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

2.1 体育教育职业本身因素。大学体育教育是社会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及人格的完善,是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键环节。这就需要广大体育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扎实的工作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思想上的紧张感。同时,体育教育这项职业不同于其他任何教育职业,体育教育需要日晒雨淋,需要充足的体力和精力,需要承担很多安全风险,这给许多体育教师带来了工作压力,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的生理与这项职业的特殊形成了一个矛盾。这种矛盾会引起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2.2 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较大。近年来,随着大学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给大学体育教育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体育师资缺乏,学生班级人数增加,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第二,班级人数过多,增加教师课堂管理难度,对体育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组织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许多学校体育教师一周每天都有课,尤其是高职院校师资缺乏,教师工作量过大,给教师带来了身体上的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2.3 职称晋升难度大,影响着大学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职称晋升对大学体育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体育教师的荣誉、地位、待遇等。然而目前,体育教师发表核心期刊难度大,费用高,无疑影响着广大体育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同时,许多大学高级职称越来越饱和,对高职称的申报、评审要求越来越高,这无疑给体育教师们雪上加霜,影响着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

2.4 大学对体育教师的科研要求越来越高。不可否认,大学是一个从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地方,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广大体育教师科学研究和经验积累。但实际上,体育教师动手能力较强,但动脑能力相对较弱,许多体育教师缺乏体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于是这种大学越来越高的科研要求与体育教师科研现状和水平形成了一对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许多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科学研究需要更多的自由时间,但繁重的教学任务无疑占据了教师更多的时间,二者之间存在着矛盾,于是增加了许多体育教师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这也是产生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2.5 社会因素。首先,从社会关注和认可角度来看,大学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被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度都相对较低。由于受历史背景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始终对体育教育和从业者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对体育教师这个职业关注程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其次,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选择日趋广泛和多元化。体育教师亦是如此,与此部分体育教师开始一方面教学,一方面经商或者从事一些与校内教育不相关的第二职业,这些无疑分散了体育教师的注意力和精力,于是许多教师开始厌倦教书,甚至得过且过,把重心放到了自己的第二职业上。久而久之就使这些教师厌倦了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

2.6 体育教师校内地位不高。长期的应试教育,体育被许多大学的领导视为副科和“豆芽学科”,不为重视。于是出现了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学校地位低下,待遇不高,所做的许多工作不被领导重视和认可,这些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于是部分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工作消极对待,这也是导致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之一。

3 大学体育教师激励的主要策略

3.1 加大大学体育的社会舆论宣传。大学体育在整个学段乃至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关键性作用。国家教育机构、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体育功能、作用、本质、特点的认识,加强大学体育重要性的宣传。只有通过舆论宣传和社会正面的引导,才能使社会、家庭、学校共同提高对体育的认识,长此以外,才能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才能提高大学体育教育被重视的程度,广大体育教师才能找到被认同的成就感,增强热爱工作的自信心。

3.2 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师人文关怀。体育教育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较高,学校领导要关心体育教师天气炎热仍进行教学的关注,给予肯定和认可,必要时给予教学环境上的改善和支持。其次,对个别在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之中受伤的体育教师,学校要更多的关心关爱。再次,针对部分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要多给予积极的引导,开展心理疏导,通过人文教育方式提高对该职业的积极性。

3.3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首先,大学建立奖惩分明、公平公正的机制,要有据可依,不能感情用事,无理无据地奖励或者惩罚教师或否定体育教师的工作。其次,奖励机制既要包括物质奖励,也要包括精神奖励,二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再次,对取得重大贡献的体育教师要给予肯定和奖励的同时,要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其影响力。

3.4 体育教师职称晋升要实行分类管理办法。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其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发表核心期刊的难度较大,科研能力水平也相对较低。因此,学校在职称评审方面,对艺体学科的教师在政策上要降低要求,在评审制度上要有所倾斜。而不能搞一刀切,一个尺度和一个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体育教师在职称晋升上看到希望。

3.5 降低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工作量。针对大学教师教学任务重,学生班级人数众多的现状,学校要多想办法,努力调整学生数量,增加与之相匹配的教师数量。只有这样,才能让体育教师更多的休息,更多地去利用自有的时间从事个人的教学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晓梅.贵州省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2] 陈京汉.关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激励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4.

[3] 高宇.高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篇12

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化,对工作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称誉与现实的反差、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背离、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阴影、对教师职业要求的巨大压力……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待自身工作的态度。怎样才能避免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呢?

首先、要努力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要想使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立志献身于该职业,必须通过舆论的宣传等手段,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