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规划范文

时间:2023-08-28 09:24: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筑设计规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建筑设计规划

篇1

近年来,全世界许多城市建筑正在按照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没计。生态建筑已成为21世纪城市就按住的理想发展模式。生态建筑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调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环环相扣。协同公生,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佳、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既然生态建筑具有如此多的优点,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研究其发展规模及方向,确定适合城市远景发展的建筑规划设计,指导城市建筑逐步实施。

1、生态建筑的概念

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赫赤克尔首次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他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叙述发展,并与其它学科相互参透,形成多种边缘学科,生态建筑学便是生态学概念在规划和建筑领域内的体现。所谓生态建筑既是,用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建筑设计。它将建筑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其自身要与自然生态相平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2、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

建筑规划没计从整体角度把握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以生态为基础进行整体规划和生态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根据自然的本质属性,组织各总能分区,使建筑群的能流、物流畅通无阻:合理确定建筑物朝向、间距、形体、绿化配置等内容。注重场地设计,尊重设计地段内的环境,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力求最小的土方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合理组织交通,减轻地面上各功能区域的相互干扰。根据地形地点,利用建筑周边环境及其本身的形态处理通风和光影关系,组织立体绿化和水体,改善建筑小气候,使人们生活在绿色、具有生命力的生态环境中。在生态建筑规划设计中要把具体建筑看成是城市建筑大关系的一部分,与城市建筑大系统相联系,使建筑内部难以消化的废物成为其它元素的资源。

3、生态建筑的方案设计

生态建筑的方案设计可从如下四个方面来考虑:(1)依照自然环境进行方案优化设计。首先要调研设计地段的各种气候条件,例如温度、相对湿度、日照强度、风力和风向等地域因素。其次是要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如朝向、地位、地势地貌、布局;评价阴影范围、引导空气流动;顺应自然及保护环境。另外,还要利用自然能源、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天然冷源、风能、水能等。可在屋面架设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微型发电机。(2)增强自然环境与用者间的联系,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到使用者身边,这是生态设计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系数,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创造开敞的空间环境,让用者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如利用退层设计屋顶花园等。(3)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节能资源、减少建筑以及建筑废弃对环境的影响,使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面积已被将来发展。一是再生能源的利用。沼气、水循环系统、垃圾资源化。二是建筑的再利用。比起拆除新建即可大量减少建筑垃圾,又可减少资源的浪费。(4)保护土地和植被,考察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以便保证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在建筑内外创造的环境。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和环境材料,形成别具一格的当代乡土建筑。

4、生态建筑的技术策略

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时间上短,生态建筑的设讨和建造涉及到众多学科,运转实施起来十分复杂,所以虽然已有一些成功的范例,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其设计和建设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生态建筑是一新生事物,新理论、新材料层出不穷,但并不意味着其设计和建造必须采用高、精、尖、等技术。国外却有一些生态建筑移植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新科技,但也不划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的做法。对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的取舍应视实际情况而定。在发达国家具有良好效果的生态建筑技术,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不一定是可行的方案。在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不同国家和地区应当结合自己的工业发展水平、建造技术和材料,探索符合各自国情的生态建筑技术和方法。从建筑设计角度看生态建筑的基本技术策略,应当重点考虑规划选址合理,顺应气候条件。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选择可循环再生的环保材料、减少环境污染;优化空间组织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能源;提高材料热工性能,实现建筑隔热、防晒和保温。降低空调能耗等空间设计和构造设计方面的措施。生态建筑是一个技术集合体,诸如节约能源、污水处理、太阳能利用等技术问题,并不是建筑专业的内容,因此就需要多个专业工程师的紧密配合。

5、新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是绿色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对太阳能的利用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太阳能集热板集热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板集热技术较为成熟,设备材料价格也不昂贵,已在普遍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最好的利用方式,但目前受技术及材料成本的限制,应用还不广泛。前不久,在清华大学落成了超低能耗示范楼,装置在大楼南外墙的30平方米的单晶硅光电玻璃。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能发电的玻璃。光电玻璃组件既化为建筑提供了能源,也丰富了建筑空间形式。地热可做为空调系统冬季供热,夏季供冷的冷热源系统,并同时提供生活热水。它就是利用地下土壤、岩石及地下水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通过埋藏于地下的管路系统与土壤、岩石及地下水进行热交换,夏季,通过对室内制冷将建筑物内的热量搬运出来,一部分用于提供免费生活用热,其余换热到地下储藏起来,冬季把地下储藏的低品位热能通过热泵搬运出来,实现对建筑物供热及提供生活热水。还有风能、生物质能等,建筑师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倡导并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6、选择新材料

篇2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是建筑专业的一个分支,通过科学的设计规划,出具最为合理的户型,能够使城市的用地矛盾得到缓解,使居住区的环境得以优化。当前我国对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的研究及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建筑设计师应看到设计规划的重大意义,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国内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水准。

一、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的概念

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就是要求设计师从规划目标出发,运用相关的设计规划知识,遵循设计规划原理,对项目环境和条件进行调查,并做出合理分析,出具科学的设计规划方案,力求满足投资方要求并兼具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二、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的具体内容

(一)居住区项目定位

建筑设计师首先要对项目所处的位置及配套设施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居住区内建筑的层数,明确需要设计规划的建筑是多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以此来推算建设周期和投资成本。另外还需对项目的建设档次进行定位,明确住宅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将收集到的调查资料进行科学分析,以此为依据来做好居住区的档次定位。

(二)居住区功能分析

对居住区进行功能分析意义重大,科学的功能分析能够提升投资成功率。功能分析的内容包括:住宅用地分析、道路用地分析、公共设施用地分析、及绿地分析等。

(三)居住区环境分析

对居住区的环境分析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如项目所在地的空气状况、日照强度、水质条件、生活私密性等等;二是社会环境,如交通条件、配套设施、物业水平及居住区的智能化程度等等。

(四)居住区建筑密度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还要处理好建筑密度的问题,设定合理的建筑密度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舒适度,保证住户的居住质量。通过实践与调查可以得知,建筑之间设置25%左右的密度较为适合。

三、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的步骤和方法

(一)确定项目目标

开展设计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将项目目标确定下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首先,建筑设计师要做好项目定位,项目定位涉及的考虑因素包括: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形象框架、价格定位、潜在优劣势、盈利可能性等等。工作人员需要将项目的相关资料收集齐全,通过设计师的科学分析来明确项目的大方向。另外,设计师不能忽视投资方的利益,将投资方的经济效益纳入项目目标的确定当中,保证投资方能够通过项目建设获取最大利润。同时,设计师还需在规划阶段进行社会产品的创造,履行设计师的职责。

(二)成立设计小组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工作非设计师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因而在明确了项目目标之后,就要组织成立设计规划小组,由专门人员对各部分工作负责。组内除了主要的建筑设计师外,还需要市场调研人员、营销人员、成本分析人员及设计规划的总领导等。组内人员除了完成分内的工作之外,还应与其他部门的人员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相互协调来提升设计工作质量。在小组成立及运行的过程中,要始终与投资商保持顺畅的沟通,满足投资商的要求,确保设计小组的构成和运作能够发挥最大作用,使投资商获得最大效益。

(三)收集规划依据

收集规划依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规划小组派驻专门人员来完成对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的调查。在自然条件方面需要了解项目所出位置的交通情况、未来规划、植被现状、主要风向、地质条件等等。从经济环境方面来说,设计规划小组要对项目周边的经济状况有所了解,出具投资回报率、建设进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报告。另外还需做好项目市场环境的调查,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居住区内现有建筑形式、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区域内的售价水平等等,对项目未来的市场前景做出预测。规划小组还可根据自身能力开展更加深入的市场调研,对同区域内的户型特点、装修档次、建筑形象、销售周期等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

(四)进行资料分析

完成资料收集工作之后,规划设计小组就要对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和分析,保证设计的合理性。首先,要了解资料的主要来源,通常以下几种来源较为可靠:投资商提供的技术方面的资料、发表的专业设计论文及著作、从专业网站上查询到的设计资料、自主调研获得的数据等。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定性,考察资料的全面性,对设计规划的重点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新问题,并迅速收集解决新问题的相关资料。第三,在完成基本的定性分析之后对资料进行量化计算,借用计算机等工具,确保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五)做出规划决策

规划决策是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的重点,需要考虑的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居住区的功能组成,通常居住区都会设有住宅、银行、商超、居委会、医院、学校等设施,规划小组要从市场定位出发来划定各类设施的面积及建筑类别,并将各项技术指标确定下来。其次,要规划好居住区的交通组织方式。选用具有最佳停车效率和空间利用率的停车方式;地下人防的面积要控制在设计规范之内,位置的选择则要力求经济;有效节省停车空间,在满足基本人车分流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人车合道共存。

(六)出具设计方案

在完成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准备工作之后,规划小组要辅助设计师出具设计方案,展示设计规划的成果。方案中的应有条目包括:项目概况、分析结果、市场定位、布局规划、开发分期、设计理念、投资估算、技术及设备要求、施工进度安排等等。力求在设计方案当中将项目涉及的各项工作和细节交代清楚,与投资方达成共识,为居住区的建设设计规划工作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

结束语:

我国的居住区建筑设计规划仍处于上升阶段,建筑设计师应牢牢把握设计规划的内容,在具体设计中按照正确步骤,采用科学方法来完成建筑设计规划工作。力求通过设计规划来求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China's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ecides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commercial complex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to meet the modern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basic concept of commercial complex building is introduc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building our country commercial complex, with some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the problem of thinking, and to promote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mmercial complex; architecture design; plann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民众的生活水平随着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提高到了另外一个境界,房屋建筑的使用范围不再限制于单纯的居住用途,人们的对于建筑物的要求标准也由于自身审美标准和物质享受的提升而提升,人性关怀的注入成为了当下现代建筑的核心灵魂。纵观现代建筑整体环境而言,无论是建筑外观还是内容格局的精心设计,都呈现出一派新生状态。“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就是在充分考虑到用户业主的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以务实的设计态度去分析思考建筑细节,进而使用户业主的心理需求得以满足,实现现代建筑的设计目标。

商业综合体建筑则是将写字楼、住宅区域、会展中心或会议中心、购物中心及公园等城市生活功能空间中的三项或三项功能以上的建筑个体进行合理组合,进而形成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性建筑体,该建筑总体就被称之为商业综合体建筑。这种建筑模式能够使得城市的功能空间彼此形成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不同时段的多样化城市生活都能够通过商业综合体建筑加以适应,从而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调整。

商业综合体产生的必然趋势和建设问题

经济环境是促进新生建筑诞生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多元化、丰富化的生活习惯以及心理需求的必然趋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催生了商业综合体的诞生。结合我国国情来看,人口的激增导致人口聚集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紧张程度,作为该密集人口的核心区域,综合产物的就在这样背景下应运而生,随着建筑综合化的完善,商业综合体建设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作为引领城市精神的标志建筑系统,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出现成为了必然趋势。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发展进程属于加速阶段,无论是发展成熟的省市大城还是正处于发展旺盛期的中小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项目都是这些城市积极投入的建设对象,就目前状况来看,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方面还是存在以下问题:1.建筑设计的整体性不够强,主要表现于设计的系统性能方面;2.业态的功能占比不当,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面积过大,不太符合民众的消费能力,而业态商业结构分布方面的占比也不太合理;3.针对项目交通的流线设计方面存在缺憾,特别在停车系统的设计方面,没有持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规划,整体太过于单一;4.商业综合体中大型的内部开放空间占比较少,因此对于顾客来说没有驻留的吸引力。

现代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方案讨论

笔者结合自身的设计工作实践经验及近代商业综合体较为著名的设计案例的分析来看,该性质的建筑物应该将设计研究的重点放在科学实用的设计模式上,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进行规划研究,以便设计模式的长远发展。

3.1整合设计的合理规划

整合的概念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将一些零散的事物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系统与公共资源之间的科学共享协调,该设计核心就在于组合内容为设计的中心要素,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率有价值的整体。就商业综合体的基本概念不难看出,该建筑的核心机制就是对各个功能空间进行高效、合理、科学并有机的合理设计。由于综合体所涉及的功能空间十分庞大,几乎涉及到了城市生活中所有的建筑基本功能,其中能够起到决定性且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功能有:居住功能、办公功能、零售功能、酒店功能、娱乐功能、会议功能、休闲功能、公共设施以及停车场地及设施等等。而商业综合体就是通过整合各个功能的协同作用来进行设计的。再具体点说,协同作用就是对城市生活运作的组合规律进行分析,找出它们内在的关联性和组合可能性,依据这些理论内容来进行综合体设计规划,常见的关系组合有以下几种:

互补互助型:综合体子系统的空间通过各个区域的功能互补来构建完整的建筑主体;

竞争比较型:若某些个别的子系统在使用功能方面有些重复,又或者因为相似功能的系统区域在空间设计的时候被设置在同一区域,在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性和可能性的情况下而产生集聚化效应;

系列型:系列性的空间设计是最为常见的区域组合设计,该设计模式下的子系统在功能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或互通性,经过相互转化从而达到组合效果;

主从型:子系统的组合以某一主题系统为主,设定中心子系统,其他子系统则以组合的作用性质辅助该子系统功能的实现。

以上子系统功能组合类型是较为常见的几种设计模式,而在进行商业综合体的建筑施工时, 还是要结合当地城市或区域的民众生活规律和消费倾向来进行设计规划,采取某一种或多种设计模式组合来完成综合体的设计规划,将其建筑功能发挥至最佳状态。

3.2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设计

就我国目前一些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来看,建筑设计的重点一般都放在了建筑体的中外部空间上,而综合体的内部空间远远不及中外部空间的丰富。通常情况下,商业综合体的内部开放空间都是用来提供给商家开展促销活动或某些公共信息宣传活动以及消费者购物休息和行走的内部公共空间,像内广场、室内商业街、引导空间、边庭、中庭又或者是露天商业街等区域,都属于具有特色的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水平交通空间、节点式空间、线性街道空间以及垂直交通空间是常见的几种设计结构。针对内部空间开放设计而言,该空间的设计策略可总结为一下几点:

竖向高差的调整变化。在对综合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高差调整设置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的应用领域很广,内部空间地面标高的改变能够将空间改变的特点加以突出,并且可以在内部较大的空间中创造出二次空间,进而使得个空间的不同功能实施得到满足;

开敞和围合的变化。我国绝大多数商业综合体的内部空房空就都设置在顶界部分,因此其封闭程度只能够取决于建筑的侧界面的尺度和形式,或开敞或封闭,都要考虑到顶界处的各种限制;

对空间进行诱导性设计。商业建筑的特点和购物环境氛围的创造是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设计所要突出的重要内容,只有突出了其诱导性,才能够达到吸引消费者的建设目标;

空间层次变化设计。商业综合体的内部开放空间必须具备一定的层次感,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或使用者眼中的空间画面不再单调,进而使得内部空间的景观产生远中近的变化层次感。绿化、隔断或高低差的空间设置都能够使空间的层次感得以凸显,从而达成步移景异的设计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本论文从商业综合体建筑性质概念的介绍入手,就现行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和标准作出了探讨,像城市机能的考虑、整合设计的合理规划以及内部空间的整理设计等等,一些关键设计问题的提出都在本文中有所涉及。笔者相信,通过各位同仁的不懈努力,我国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将会呈现出更为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振华. 城市商业综合体业态设计的新趋势[J]. 广东建材. 2010(07)

篇4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ity culture square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raised the urban culture square to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the many kinds of processing techniques.

Key words: the city; Cultural square;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个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就是由城市文化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构建起来的。在对文化广场进行设计的时候,周围环境的文化也要引起重视,要使设计的文化内涵更浓郁,面对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其中的特点和差异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要设计出适合这个城市发展,并且具有时代背景的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文化环境所表现出来含义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将自己对于设计的理解和寓意表现出来。在我国对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也有很多是比较重视的,另外,在城市文化中,夜景也是尤为重要的,我们注意到为文化广场创造出更多的、市民夜间活动的文化内容和五彩缤纷的城市灯光夜景,也是创造人们交往的场所空间的一种方式。

2.城市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1)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开敞式一般都是在城市文化广场结构最为常见的形式之一,广场周围的建筑对于广场所变现出来的效果是相当重要的,在广场上一直存在的一些历史性的建筑,一定要有所保留,运用适当的方法,将这些本来就有的建筑物能够很好地融合在广场建筑之中,这样做法的作用是很重大的。在广场和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卢浮宫广场中心的玻璃金字塔,在这个工程中,建筑师并没有在建筑中仿造其他传统的建筑进行设计,而是在广场中设立了一座玻璃金字塔,这样的设计不仅会获得采光的效果,而且它存在于广场中并不扎眼,反而融合地很好,建筑形式也没有破坏掉,而且在卢浮宫广场中的这种设计会增添它的色彩和魅力。

(2)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注重与街道的协调、统一。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在组成上,尝试文化广场和街道之间的联系都是尤为密切的,在广场环境质量构成的因素中,这些内容都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设计的时候,将广场和街道的性质作为依据,进行考虑:①城市文化、地域特色及社会历史意念;②空间设计;③建筑及其细部处理;④应该统一考虑交通组织以及步行区域的划分,并且对于街道和广场的协调性设计也应该考虑多加入一点人性化的理念,例如路灯、广告、展示牌、钟塔、布告栏、雕塑、喷泉等;协调植被、铺面、色彩、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这些因素存在于其中是很有必要性的。

(3)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广场性质、规模在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认为的广场都应该是开敞性的,不然的话,人们就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因此,通常条件下,文化广场的大小应该要对这样的条件有所满足要做到以下事宜:周围建筑高度的1倍和2倍之间,是广场最为适合的宽度。在设计广场内部尺度的时候,其中存在的踏步、石阶、栏杆,人行道宽度、停车要求等内容,要作为重点要注意的内容,以满足人与交通工具之间的尺度。

(4)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在城市文化广场中,不受到外界的干扰是最为重要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广场内交通组织。城市交通与广场在交通组织上,由城市各区域方便到文化广场中的条件是一定要有所保障的。

3.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多种处理手法

(1)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在设计文化广场环境的时候,树林、绿化、花卉、草坪、动物、水等自然环境在其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因素在文化广场环境的设计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欧洲广场上的鸽群,就是利用动物为广场添加更为人性的涵义,这种做法在整个广场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包括柱廊、雕柱,浮雕、壁画、小品、旗帜等艺术作品)在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的作用。雕塑设计在不同的时代所要求的设计和内容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刚开始的时候,雕塑设计所要表现出来的东西和内涵都是比较严肃的,或者具有纪念性的意义,例如,南京雨花台的人民英雄浮雕,具有装饰性的意义,再或者是断臂维纳斯雕像,这些直接就是艺术的反映。

(3)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文化广场环境,并通过轴线的组织来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两点之间是轴线存在的地方,空间和形式的规则或者不规则,轴线在其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尽管看不到轴线,但是在人们的感觉中它还是存在的,沿着人的视线,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轴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领域。轴线同时也是构成对称的重要因素,根据设计的需要,轴线亦可以产生次要的辅助轴线,丰富空间体系。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一个城市中,文化广场的设计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的整体性设计中,它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就表明,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设计中,整体的得失都要更为重要于局部的好坏。在城市设计中,虽然城市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只占有其中的一个部分,但是一个城市的总体布局和环境质量,它的设计手法都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设计城市中每个小的布局以及整体考虑城市,才能实现城市设计,这样的话,城市整体性环境的统一是很有可能达到的。

参考文献:

[1] 倪忠.论文化广场设计[J].常德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6).

[2] 吴云天.浅谈城市文化广场设计[J].甘肃科技2009,(07).

篇5

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公众的感受,简单的说就是人处在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所以建筑设计者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所创造出来的空间(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给予使用者的感受。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的营造是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即高层建筑整体设计和规划设计。下面就从高层建筑整体设计和规划设计两方面谈谈城市空间对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

一、高层建筑整体设计

(一)高层建筑定位设计

1.1优化建筑位置及朝向设计

环境是高层建筑的定位首先应考虑的因素。为了使每幢建筑能接收更多的太阳辐射热能,应合理的确定建筑位置与朝向,如在北纬40度一45度地区,冬天建筑的朝向所得到的辐射能量几乎比夏天多两倍,而在夏天东、西向所得到的能量比南向多2.5倍,不同朝向,不同季节,建筑物所得到的太阳辐射热能量不同,热损失也不同,尤其是在冬至前后,由于太阳高度角低,房间所接收的太阳光线的面积比夏天多得多。因此,在确定建筑的方位时,首先应考虑环境情况,按其太阳高度角做出日影响图,以确定冬季每天的日照时间,建筑南向开窗面积尽可能大些,在满足采光条件下,北向、东向窗尽可能小些,从而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线,减少热损失,保持室内舒适的度环境。

1.2优化围护结构墙体设计

(1)外墙是围护结构的主体部分,高层建筑的围护结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承重,不同于砖石结构房屋。因此,围护结构属于填充材料,为了减轻荷载,达到保温、隔热要求,采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目前在寒冷地区常用的墙体做法有:页岩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粘土空心砖与实心砖复合墙体;粘土实心砖或空心砖岩棉夹心复合墙体等。但上述的做法存在的问题较多,节能的效果仍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围护结构的材料布置分外侧和内侧,在寒冷地区的同一气候条件下,为防止墙体内产生冷凝水,保温层设在外侧更为妥些。

(2)材料的应用与建筑整体的寿命应同步,因此高层建筑的围护墙体不宜采用外侧保温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轻质保温材料。国外普遍推广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用于高层建筑围护结构保温,由于混凝土空心砌块保温效果好,又具有一定强度,避免了轻质复合材料墙体的一些弊端。

(二)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的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今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对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作为市民的休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入口空间凹人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人口处各种矛盾冲突;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这种入口后退架开的处理不仅空间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

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而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

(三)建筑广场设计

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因此,街道两旁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广场,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出其用地面积,容纳的人员较多,出入口人流密度相对较大,进而广场空间也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有的建筑大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如日本建筑大师叽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的下沉式广场,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二、高层建筑规划设计

高层建筑的密集给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史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为此建议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高层建筑增加了街道的交通压力,对于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建议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使通行达到顺畅的目的。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既不经济又不合理,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表明收益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的焦点,其形式和风格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着。打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墨守成规,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新能力,是相当必要的。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娥,孔繁钟.对高层建筑设计相关问题的探析,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31)总第101期.

篇6

Abstract: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public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residential area of public building design specification is on the history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the comparison of new and old. Mainl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 residential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 of the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supporting facilities, etc.

Keywords: residential public buildings; Architectural design;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4文章标识码:A

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和精神面貌,其公共设施的规模也反映出居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是衡量当地文明及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规划设计

1.1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住宅区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对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配套设施、道路红线、建筑线等的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的设计。

1.2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目的

对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主要是为了确保居民的基本居住生活环境,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土地和空间,以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通过对住宅建筑的规划建设成为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开发建设组织有序,配套设施完善,环境舒适优美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现代社区。对住宅区的设计主要是能体现经济、环境与技术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建筑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入考虑对空间的合理利用,对建筑外在形式及内在功能等因素的考虑,使之能够符合住宅建筑发展的方向。创造一个符合发展潮流的高素质、新时代居民建筑。商业设计也要符合现代商业模式,并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及空间,营造一个具有亲和力和人文特色的商业环境。交通的设计要以适合居民环境为主,必须满足人们对小区环境、交通流线及停车方便之间的关系。另外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也要与人口规模相对应,可以根据人口及建筑结构类型进行灵活的安排。

1.3住宅规划设计原则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要符合人本原则及自然规律的发展。居住环境主要是满足居民的居住要求,满足城市建设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符合城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的原则,并且商业购物、绿化环境、配套设施必须与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合理设计居住生态环境及生活空间,以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及环境质量,整体上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要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民族习俗、及传统风貌等特点,充分考虑建筑的通风、光照、防灾、管理等条件,利用当地优势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环境优美、安逸雅致的生活居住空间。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了方便居民居住外,还要考虑工业化生产、基础设施、建筑群体、社会化、智能化管理等条件,以满足居民的生活及安全要求。

1.4住宅区规划理念

住宅区规划设计要符合三个理念,第一,要加强绿化景观的设计,引入生态景观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清新、舒适的安逸环境,让居民感觉到真正接触到大自然的享受;第二,在规划设计中要满足功能多样化及多元交往的空间,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和活力的空间环境;第三,强调人与空间环境的协调,注重绿化景观的设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居住空间。

1.5用地规划

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主要是考虑地块周边的环境和总体布置,在设计中首先对用地环境、建筑功能、配套设施及综合布局进行考虑;其次就是住宅区的生态景观环境和环境品质。

住宅区的功能分为商业功能区和居住功能区,商业功能区的设计主要是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与周边经济区共同发展的经济活力,成为具有商业中心的标志性建筑群体。居住功能区的设计主要满足建筑的朝向应处于最佳位置,要使整个建筑群体形成错落有序的空间序列,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特点。

道路的总体布局要以交通便利为主,满足车辆穿行畅通,主次道路分明,即便利使用方便及消防需要,方便车辆的出入,还要营造安静、舒适的小区环境。

建筑规划设计

2.1建筑设计主要包括建筑层高、阳台、平台、过道、跃层住宅、走廊、地下室等的设计。为保障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提高住宅的功能质量,建筑设计应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的要求。建筑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规定,遵循环保节能的原则,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空间。

2.2建筑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应按照招标要求,其设计应符合现代化的建筑特色。建筑设计的功能使用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因素,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的使用要求,主体建筑要具有突出性和代表性,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要符合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提高生活居住质量和生活品味。

2.3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主要是对户型的设计、配套设施及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建筑设计中户型的设计是最主要的设计因素,房间设计的尺寸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心理学,从功能上,保证交通路线流畅,减少户户之间的视线干扰,确保每个房间的采光和通风条件。控制好客厅、厨房及卧室的面积,确保建筑有良好的朝向和视觉。

公共配套设施包括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金融等设施。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必须符合人口规模,并根据居住区的结构类型,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的布局,以充分发挥设施使用功能,更便于管理。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应采用两侧布置使用的方式,以提高使用空间。为了安全起见,地下停车场应安装自动报警器和灭火系统。

2.4住宅建筑的立面设计

建筑设计中,应全面考虑建筑的本身特点及周边的建筑元素,将建筑的美感有机的融入到整个环境中,充分体现建筑的独特性,并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整个建筑的活泼、轻盈的现代风貌。

住宅建筑设计的立面设计是通过装饰和材料的结合要素组合起来,呈现出一种新的建筑方式。从而达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给人们带来亲切的美感。

2.5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住宅室内环境设计应满足日照、采光及通风的相关条件,每套住宅中应满足获得日照的条件,卧室或起居室应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风。住宅建筑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保证室内保温、隔热,冬季保温取暖,夏季隔热凉爽。住宅的卧室、起居室是用来休息的场所,因此,其设计必须满足隔音的效果。电梯等有噪音的设备不应与休息室紧邻,如果受条件限制必须紧邻的,要采取隔音、减振措施。

总之,随着社会不同时期的变化,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始终按照以人文本、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打造。因此,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应满足居住功能多元化,住宅建筑设计精品化,住宅设计规划要有超前性和弹性,并应满足多样化的设计方式。

结语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配合,并遵循人与自然共生的原则,在规划设计中创造出更加舒适、便捷、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创造一个科技环保、健康舒适的宜人社区居住环境。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设计单位和相关人员不但要实现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与设计,而且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全面促进住宅小区绿色环保的目的,并且达到住宅小区科学利用自然能源降低能耗的、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目的。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建筑环境全方位的需求,为了使小区住宅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协调统一,我们必须对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有更高层的突破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凯.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探讨.江西建筑.2011-12-30

[2]于富昌.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创作与节能.住宅科技.2005-05-20

篇7

现阶段的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同样,其严重的阻碍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建筑规划中无论是建设过程中还是建设规划中,无可避免的会消耗相关的大量的能源,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度发展进步,人们对住房以及经济发展有着极高的要求,建筑消耗在我国的能源总消耗中占有一定的重要的比例。因此,在建筑规划中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已经势在必行,保障建筑节能设计,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

建筑节能的影响

1.设计方案直接影响了能源消耗的多少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对建筑的结构以及平面的设计上对建筑消耗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在建筑方案中的平面设计应当是外开式还是内开式,各种相关的层高以及层数的确定设计,这些各种方面都需要有效的利用各种技术以及经济的手段来进行相关的分析确定。

2.设计方案对建成后的影响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设计牵连到各种各样的专业的方面,并且,在建筑规划设计中,有效的运用建筑节能设计,而所谓的完整的建筑节能设计包括了最初的建筑节能规划、期中的建筑节能方案以及设计、之后的建筑节能方案的有效施工,直到最后的拆除重建的最后阶段。但是,在传统的建筑节能设计中,建筑施工方往往只注重直接的建造成本的降低,这样的节能设计是不完全的,因此,必须对建筑材料进行相应的优化,加强外墙、楼板等相关方面的节能设计,并且有效的通过相关的量化处理。在整个方案实施过程中,都应当根据需求不断的进行相关的设计调整,最终得出最优的设计方案。例如: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对家庭器材的选择上存在众多的选择,往往让消费者挑的眼花缭乱,例如空调系统,诸如:不同的空调系统的初始投资以及运行成本上有着众多的不同,因此,可以有效的通过各种量化计算相关的初始投资的费用,从而让消费者更好的做出正确的选择。

建筑节能设计的有效措施

1.整体以及外部的节能设计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对建筑整体以及外部进行节能设计是建筑师在进行设计的首要考虑,坚持严格的结合能源有效、环境有效以及设备有效的紧密结合,从而更好的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因此,在建筑规划以及设计中,应当充分的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来创设更多更好的人工环境,并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来有效的对人工环境以及自然环境进行结合以及调整控制,从而更好适应现阶段的建筑节能设计。

在提倡建筑节能设计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对节能设计的规划,而所谓的节能规划是指在建筑规划设计中有效的充分的考虑到建筑以及建筑其外部的条件以及关系,将节能作为建筑规划中的重要原则,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从总体上有效的对建筑节能创设相关的有效的条件,由此可见,建筑节能设计对建筑规划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样,影响居住区的建筑舒适程度的重要因素大致有如下的两方面,诸如:太阳辐射以及空气流动,因此,为了更好的降低太阳辐射以及增强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是进行建筑规划的节能设计的重要方向。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中,有效的对建筑朝向以及建筑间距进行节能设计是现阶段的建筑规划设计中的极为重要的节能设计。

2.单体的建筑节能设计

在建筑规划中应当有效的对建筑节能进行相关的设计,其中包括相关的合理的建筑朝向、建筑体形以及建筑的空间设计。在建筑规划上,尤其是对建筑朝向设计上对建筑能耗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在进行建筑朝向设计上应当考虑太阳的辐射的现象,诸如:太阳的辐射的热在夏天的时候会增加制冷的负荷,同时,在冬天又会降低采暖的负荷,因此,在建筑朝向上应当有效的根据当地的气象情况以及地理环境等相关的方面来进行有效的全面的考虑,以节约为原则,优先采用最佳的朝向,从而更好的满足人类对阳光的需求,同样,有效的建筑朝向还有利于现阶段的自然通风,从长期的实践中,朝南是我国各地区中相对较为适宜的建筑朝向,但是,在现阶段的建筑规划设计中,由于有众多的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全部都采用南向,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规划中,应当因地制宜的设计相关的建筑朝向,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设计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艰巨的任务,因此,设计时应当有效的从根源上降低能耗,在有限的条件下创设最优的节能设计方案,从而创设有效的低成本、高效能的节能建筑。

参考文献:

[1]肖宁.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J]. 科技致富向导,2013,06:342+349.

[2]邓爱英. 浅谈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J]. 山西建筑,2011,03:188-189.

[3]蒋官杰. 浅谈如何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J]. 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8:74-75.

篇8

1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在稳步提升国民经济水平的同时也令城市居住人口呈急剧上升趋势,这一显著问题成为当前城市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给规划工程人员、建筑师增添了大量工作。

2 树立继承发扬传统文脉的科学规划设计意识

处于不同区域的各城市之间,甚至是相同城市的不同方位、地段其固有文化历史与地域特征均会有所不同,该类特征及文化通过在历史长河中的持续沉淀与积累逐步形成,其存在同当地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与风俗习惯密不可分,包含一定必然性,因而可称之为传统文脉。在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我们应科学尊重历史、辩证的继承与发扬传统文脉,取其精华依据文脉特征参照具体项目工程令设计规划实现全面的突破与创新。由城市角度来看,对其传统文脉良好的继承与发扬可令整体城市风貌、文化与特色不断延续,同时由使用者层面来讲,传承及发扬传统文脉,实现突破与创新可令使用者形成一种良好的归属感与亲切感,进而增加项目拥护度与喜爱度。

3 当前我国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存在的现实问题

3.1 欠缺人性化考量

当前我国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主要将居民基本日常生活作为依据,将考虑重点放在对物质空间的规划布局、对建筑外观的艺术性设计,而对于居民精神与社会的需求、适用、实用功能需求及低能耗、高能效需求却不良忽视,这样一来令居住区应有的配套设施、环境绿化、节能减排配备少之又少。同时对建筑工程与居住区的设计规划多停留在主观层面,没有令公众良好的享有发言与参与权利,居住区居民也只能对建筑设计与区域环境设施规划方案被动的接受。这样一来令居民之间欠缺良好的交往、沟通,甚至无法对社会认同与理解。

3.2 绿化用地量、建筑材料选用无法全面达标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与居住区规划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令材料选用与绿化用地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即开发、设计建筑项目方为一己之力、追求利润价值最大化而以次充好、选用劣质建筑材料或能耗不达标材料进行设计规划,甚至将应该做绿化规划的居住区面积擅自变更为建造房屋用地,这样一来令居住区绿化用地大大缩水,建筑能耗居高不下、建设质量无从保障。还有一些开发商为了扩大建房面积恶意的破坏绿化,令整体居住区环境呈持续恶化发展趋势。

3.3 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欠缺对城市整体发展的综合考量

一些开发商在片面追求自身利润效益时,较少会考虑到项目开发对城市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令较多居住区设计规划欠缺应有的公共设施,这一现象在边缘城市社区极为普遍,更谈不上应有娱乐文化设施与教育设施的良好配备,令其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脱离,无法令居住区内部交通良好的与城市交通衔接,过分集中的单一功能社区令城市交通发展流量呈现出不均匀性。在建筑设计层面由于无法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低碳环保理念,令建筑能耗高等显著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同时规划设计欠缺良好的预见性、经济性、适用性令建筑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养护维修费用居高不下,无法良好的契合低碳经济持续发展目标。

4 居住区布局规划实践

4.1 多样化体现社区功能,令其充满人情味

现代都市人们的生活节奏日趋紧张,邻里关系逐步淡化,为打造和谐人文社区,我们应树立新都市主义理念,重建邻里关系、再造人性化社区。整体居住区内部应配备消费者综合需求的各类公共设施,例如适宜步行的服务点、零售点等,同时整体居住区应与高速城际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例如轻轨、地铁、公交系统等全面连接,为居民提供真正优质的公共交通及便利出行服务,而非在郊区建造一个庞大的、与世隔绝的社区。倘若在这样一种居住区中生活,居民们早出晚归,仅仅将社区视为睡觉休息的地方,那么居住区环境就失去了其核心内涵。新时期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充满了多样化与集成性,可令居民在社区之中愉快的生活、工作、休闲、购物,该类混合型功能利于居民的交往、接触,增进居住区安全感与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在多样化设计实践中,我们应摒弃僵化绝对的进行功能分区,而应倡导功能的完善性与多样化,规划建设多样化的建筑住宅类型,为居民提供多重选择。居住区域中的公园、商店、学校等设施应合理规划建设于居民步行可及的范畴之中,进而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并增加居住区多样性社交活动。

4.2 提升公众参与性、倡导生态、节能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充分体现规划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构建完善的决策规划体系,为大众参与创设多重渠道,令其享受应有的公共利益并真正体现人性化理念。城市建设与居住区规划中由于自然环境的各异性令其均包含自身的固有特性,居民的情感、心情会受到居住区植物、气候及周围自然景观的综合影响。为此针对自然特征与原始居住区自然条件我们应进行因地制宜的人性化设计规划,倡导生态设计与环保设计,将自然环境更好的融入居住区,促进人们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及平衡发展。小区主路设计应体现一定的短捷性,进而有效节约道路建设投资,同时应将主要小区管线位于主路沿线两侧布置,降低线路损耗。在景观设计规划中应尽量保持原有地貌、地形地块与植被,适宜选择树种,体现原生态并降低成本投入。景观水系可应用潜水溪流,降低环境投入成本,还可科学设置居住区收集雨水系统,将其用于景观水系与绿化灌溉主体水源,进而真正体现生态、环保、节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

5 建筑设计实践

5.1 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体现建筑设计特征

建筑设计实践中我们不仅应融入现代化设计理念,引入科学设计工艺、新型环保材料、创新设计方式,同时还应依据不同地域特征在建筑设计中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建设即实用、经济、富于现代气息,又不失地域特征、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建筑项目,令其别具一格,富于特色风格,同社区规划与城市建设紧密融合,真正体现现代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同时在设计进程中我们应统筹规划,不应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的开发建设,应科学注重对现有资源的保护与节约。

5.2 建筑户型创新设计

建筑户型设计中我们应科学遵循经济性、舒适性与灵活性原则,舒适性可体现在每户应设有生活阳台与景观阳台,后者可采用阳光室与一步台结合方式,全面打造两种室内外空间感受。为体现经济性我们应尽可能节约公共交通面积空间,护墙体应确保方正进而有效降低建筑成本并创设显著节能效益。同时我们应采用较大进深且规整的户型平面设计进而节地节能,降低公摊系数节约构成投资,建筑层数应合理控制在十八层以下进而节约消防投资,还可采用竖向设计理念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提升景观绿化面积,为用户创设良好优质的室外环境。例如可在高层地下设计两层车库、将商业建筑设计为下沉式街区,将屋面进行覆土绿化,进而体现良好的经济、环保与适用性。

6 结语

总之,建筑设计与居住区布局规划是决定整体建筑工程项目水平的先决条件,面对设计规划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人员只有依据项目具体特征展开细致深入的人性化研究、调查与分析,秉承环保、节能、低碳、人性化设计理念做好布局规划与建筑设计,才能真正满足大众对居住区与建筑规划设计日益提升的丰富需求,进而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篇9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全球化浪潮来袭,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国际地位,主要是依靠城市的竞争力。而建筑是组成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的重要象征。就像我们提到上海,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东方明珠,提到迪拜,想到迪拜塔,当然还有北京的故宫,悉尼的歌剧院,等等。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密切,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部分,而城市规划设计是包含建筑设计的一个整体。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我们必须做到放眼整体,同时关注部分。只有做好了建筑的设计,在部分上达到极致,使之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同时也放眼整体,使每一部分都能在城市这样一个大环境中达到协调,才能拥有美好、和谐的城市景观。

一 建筑设计

建筑是组成城市这个整体的基本细胞,我们每天可以看到的建筑物有大厦、桥梁、堤坝、高架快速路、电视塔等,另外城市建筑的内容也能够细微到桌椅、灯具甚至标志物。城市建筑设计主要是指在建筑物建设之前对与建筑物有关的所有事项进行通盘的考虑并设计解决方法。

在未来,建筑设计从理念到实践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因为随着能源结构、技术手段、环境状况等因素的改变,未来的建筑必然会向绿色化发展,这种建筑风格旨在节约能源、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和谐共处。

二 城市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主要是关心在某一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很少关心它的邻居及与之相共存的整体环境,缺乏对城市空间的总体认识和把握。而城市设计则是对城市从整体形象上的把握,即使是具体到任何细小的局部,设计师依然会对其进行设计。城市设计以城市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作为主要对象,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在于整体环境的和谐、优美,不仅仅是单纯的单体建筑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我们依赖GIS技术可以越来越理性的进行城市规划设计。

三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关于在实践中安排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相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这要解决的是城市建设中的面和线的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关于建筑物建造的学科,是解决城市建设中面和点的问题。只有这两个问题都得到解决,才能树立和谐、优美的城市形象。那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总的来说,就是城市设计规划为建筑设计提供总的指导和框架,而建筑设计实现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并加以完善和丰富。

就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而言,主要在定位、定量、定形、定调这四个方面。定位,是指这个建筑物应该建在什么地方,这必须与城市的整体环境协调。定量,除了协调建筑物的容量、尺寸、角度以外,还要保证建筑物的容积率等。定形,主要是控制建筑物的高度和体积。定调,就是协调建筑物的风格,试想一下,一幢欧式洋房出现在一片低矮的四合院周围,会造成怎样的效果?

对于建筑物来说,必须满足城市规划的思想,才能做到与环境协调。这就要求建筑者必须要有整体观念和环境观念。整体观念要求把建筑看作是城市物质整体的一部分,而环境观念要求把建筑与其周围的其他环境因素看作有机整体,注重空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四 正确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是一种社会空间与物质空间相结合的实践活动。由于城市及其建筑的特点,我们要做到的是,在一百年,或着更长的时间后,我们的城市及其建筑还不至于必须要被更换,这就是说,在城市规划时要站在更高的立场上看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其次,建筑设计必须满足于城市规划设计。既然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必须使这个局部满足整体。注意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即使很小的建筑也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景观效果。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城市规划设计评审制度,因为城市是大家共同的,有了好的城市环境,民众的生活会更加便利、愉快。

五 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思想

“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思想,是指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和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使城市的每位居民都享受到平等、自由的权利和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时,我们必须首先有这种“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思想。首先,设计建造者必须有关注人的权利与价值的意识。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有合理的交通规划。城市越来越发展,但是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出行却越来越难,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合理的交通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保证,同时也是居民能够在其中幸福生活的前提。2.保持适度的城市规模。现阶段,世界各国的城市都在扩张,但是大城市的问题日益暴露,水资源、环境压力、治安压力、市政资源共享都已成为顽疾,所以必须保持一定的城市规模,切勿盲目扩张。其次,在城市规划中,还要注意其连续性,也就是在上文中说到的,在数年后,城市还是有其特别地存在价值,因为在时间的洗涤之下,它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宜居,“以人为本”要求必须要使城市中的人能够因为城市便利的交通、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氛围而生活得更好。

结语:正确处理好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建设我们美丽和谐的城市。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TU111.1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012(2015)11-0063-01

做好建筑规划设计的首要目标就是尽最大可能实现建筑节能,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影响制约。建筑节能的实现归功于很多方面,除了政府的政策扶持,还需要社会本身加强对建设节能的重视,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节能的认识,多进行一些建筑规划设计技能培训,更好的落实实现建筑节能社会化的目标。通过对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证明做好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规划在建筑领域上的重要性。

1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总的来说,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有很多方面,例如:住宅面积的建筑节能规划就需要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其它外界资源,以此来实现节能。为了实现建筑节能,一些房屋整体的建筑规划布局也需要慎重的考虑,做好建筑的规划设计以及日照和朝向多方面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能源,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2建筑节能设计实施方案

总体来说,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有很多方面,例如:住宅面积的建筑节能规划就需要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其它外界资源,以此来实现节能。为了实现建筑节能,一些房屋整体的建筑规划布局也需要慎重的考虑,做好建筑的规划设计以及日照和朝向多方面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能源,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2.1建筑布局设计

住宅的布局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节能的效果,对于布局方式分为好多种,主要有,行列式,自由式和综合式四种。为了使房间充分获得日照,通常建筑布局都是南北朝向的。从视觉角度考虑,可以采用多层次方法进行建筑设计,一方面可以为居住区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够创造出美丽的环境景观。通过对多层次方法进行建筑设计,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空气质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建筑节能。

2.2建筑日照间距布局方式

为了更好的做好建筑整体规划设计,一定要对建筑日照间距布局方式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做好建筑日照间距布局,除了能使房屋能得到很好的采光效果,同时也可以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居民享受舒适的氛围,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做好建筑整体规划设计,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扶持,以及加强企业建筑人员的建筑水平,加大力度完成建筑日照间距布局,并引起人们的大力重视。做好建筑日照间距布局,要提前确定好楼与楼之间的日照距离,要做出正确的建筑规划设计,最大程度上的减少误差,以此来满足采光要求。这样做不仅可以很好的完成建筑日照间距布局的任务要求,而起还能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以及太阳能资源等,实现了建筑节能的目标。

2.3建筑朝向选取

建筑朝向问题也是影响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建筑理念都是建筑应该是南北朝向,因为这样规划建筑布局,能够充分的发挥建筑节能的作用,让能源达到最大的利用最小的浪费。但是就现在而言,现代建筑设计区别于传统建筑设计,对于朝阳设计,不单单只是建筑坐南朝北的问题,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朝阳设计。例如,周边环境,风向,辐射度等等都影响着朝阳设计,都是朝阳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对于建筑节能也有十分大的影响。

2.4建筑绿化

良好的居住环境能够影响居民的居住心情,陶冶人的情操,同时也会影响建筑节能效果,所以做好建筑规划设计中的绿化是十分有益的。我们可以在居民区内建立一个湖,能够改善居民区附近的环境气候,也能够收集雨水,对于小区绿化以及环境的改善十分有益。多种植一些花草,能够净化空气,减少雾霾,有效的扩大了绿化面积,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此外,还可以多多种植树木,一方面能够形成很好的为屋内通风,另一方面能够美化环境。总而言之,做好建筑绿化任务是十分有利于节约建筑的能源消耗的。

2.5建筑平面设计和节能研究

建筑平面规划设计也影响着建筑节能的效果。建筑节能体系,建筑规划设计中套型平面问题,建筑节能规划设计窗墙面积这三方面都影响着建筑节能效果。为了最大程度上的减少建筑节能成本,在建筑节能体系上要合理的规划设计建筑楼层,建筑平立面也要做到规整,避免因为建筑住宅规划设计问题,造成过多的能源浪费。中套型平面的建筑规划,要把客厅和主卧多布置在南向,其余都放在北向,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屋内每一个地方通风和采光。在规划设计窗墙面积上,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尽可能适当的扩大窗户面积,以此达到绝佳的采光效果,选择合适的玻璃,减少能源消耗,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

3做好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能源问题一直是国家讨论的话题,所以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刻不容缓。建筑节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也是一项巨大的任务。节约能源消耗,要从我们自身开始做起,从自身加强对于节约能源的认识。尽管现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的十分火热,但是建筑能源消耗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发展。我们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性质的设计和研究建筑节能方案,最大程度的减少建筑能源消耗。总而言之,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在建筑行业发展上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我们需要做好这两项工作,让建筑行业更好的运转发展起来。

4结束语

建筑节能最大程度上的降低了能源的损耗,也可以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二次利用,科学的节约了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由于能源短缺,资源浪费,已经成为我国在节能方面,需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做好建筑节能工作,也是为了适应国家的内在需要。目前,建筑节能朝着以可再生能源利用资源节约型为主要目标发展。做好建筑节能的关键就是节约资源,尽可能的进行资源再利用,要根据自热环境以及气候条件变化,做出合理的选择和节能措施,让建筑节能在适应的环境条件下得到充分的利用,营造一个良好的建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鲁慧敏.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8).

篇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日渐扩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良好的发展势头给城市规划设计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建筑物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是否合理与城市面貌、整体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近年来很多特立独行的建筑不断涌现,严重阻碍了城市的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城市规划设计能否与建筑设计协调发展,两者之间的关联能否被重视是保障城市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1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概念

1.1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规模、人口、发展趋势等实际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有实践意义的措施,并应用到城市规划中。正确的规划方式与方向能够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充分彰显城市魅力与特色。为凸显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应该从全局与长远利益出发,将城市历史与发展方向考虑在内,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

1.2建筑设计的概念

通过对建筑物进行科学设计,从外观、实用性等着手,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求,配合城市规划来进行。另外,建筑设计还是时代的缩影,将建筑物的美学与时代进行交接。在突出时代风格、展示城市风采时必须与周围环境进行协调,实现与城市规划的对接。通常的建筑设计包括建筑风格与建筑结构,体现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与功能的重视。

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2.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差异

设计目标上的差异。城市规划的设计目标具有很强的可控性,氛围在整个城市之中,在规划之前目标并不是十分明确。建筑设计的设计对象是具体、特定的建筑物,不仅需要体现出建筑功能,还要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适应,因此建筑设计需要具备专业、完备的知识与技能;设计过程的差异。城市规划设计在进行中必须用具有战略性、发展性的眼光,根据城市每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优质的方案,保证城市阶段性、稳步发展。但是建筑设计的主要从自身出发进行考虑,不断优化自身因素;设计任务的不同。城市规划的设计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城市变化呈现出来,但是建筑设计的任务比较具体、明显,一般呈现在任务书中。

2.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联

城市规划论证需要建筑设计来提供理论依据。上文已经提到,城市规划并没有具体的目标,规划方案的可行与否需要建筑设计等作为验证依据。在对城市重点部位进行规划时,需要先探究建筑设计的可行性,对规划是否合理进行验证。需要注意的是,该种验证方式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城市规划设计约束着建筑设计。建筑物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筑情况对城市规划的进行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有关部门会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建筑设计。例如,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都有严格的限制。在指定区域内,建筑设计需要严格遵循规定指标。这种约束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城市规划的难度,保证城市发展;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互相促进。建筑设计的主要对象建筑物离不开稳定的城市环境,在设计中要做到两者之间的互相协调。而建筑楼群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规划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建筑物的数量与规模影响着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绿化等。

3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协调发展

3.1将城市规划作为建筑设计的方向

研究表明,为了保证建筑设计的稳定与长远发展,需要在设计全过程中有效贯彻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避免与城市环境发生冲突,满足目前城市发展对建筑设计的需求。建筑物不仅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实用性,还能够表现城市景观,体现着城市形象。但是,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并没有对建筑物与城市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给予充分认识,仍然单纯将建筑设计的项目作为独立个体进行考虑。虽然能够将建筑项目本身的内容突出出来,但是很难将建筑物融入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将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向作为发展方向。城市的规划方案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发展,因此需要对城市中是主要元素进行充分分析,例如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以便为建筑设计提供必要的方向指引。虽然建筑设计着眼于微观方面,但是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宏观进行结合,能够有效保证与周围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

3.2城市规划设计要学习建筑设计的优势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并且引入发达国家的先进设计经验,建筑设计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例如,应用空间、搭配功能、选择设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创新能力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这种发展趋势表明建筑设计已经取得了全面进步。城市规划设计从宏观方面进行,针对不同城市的差异情况、历史积淀、文化特色,所以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在内,才能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

3.3完善建筑设计方案标准的评审制度

该制度是判断建筑设计是否具有可行性、符合城市规划发展由城市设计规划设计单位制定的重要制度。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将建筑设计内容、建筑物的发展状态、发展趋势等作为确定标准,并进行创新指导,将公平、公正、公开作为原则,增加内容的全面性、规范性、专业性。由此可见,城市规划设计能够有力保证建筑设计的长远、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建筑设计方案标准的评审制度,能够有效促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虽然建筑设计为了实现个性化发展,可能会逐渐脱离城市的发展速度、发展趋势、整体环境,但是有效的标准评审制度能够有效保证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的步伐一致。因此,针对该项制度的建立与执行需要建筑设计部门的重视。

3.4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

虽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协调、统一的发展是保证城市建设效率的前提。近年来关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止,城市的规划设计也越来越重要。建筑物在城市中承载着生活、工作、贸易等功能,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制定建筑设计方案时,要将城市规划设计考虑在内,对其中的方向、政策等进行充分研究与考虑,确保建筑设计应用的理念与方式与城市规划方向基本一致。例如,某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将火车站作为中心构建综合商业区,此时针对火车站与其周围的建筑设计就要将时尚、休闲作为主流风格,保证与城市规划中打造商业区的规划相一致。城市规划设计通常参考原本存在的建筑群体,根据城市区域中的功能区分进行改善,来推动城市的发展。因此,建筑设计要跟随城市规划设计的步伐,保证与城市景观的和谐,优化自身。

4结语

新时期的城市建筑发展较快,对整体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加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建筑设计一方面受到城市规划的制约,一方面又能够为其提供依据。因此,为了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需要将城市规划作为建筑设计的方向、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完善建筑设计方案标准的评审制度。如此才能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作用。

参考文献

[1]廖胜.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探析[J].工业,2016(4):00145.

[2]王如钢.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环境与生活,2014(12):10.

[3]余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5(24):17-18.

篇12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人类在社会发展的标志就是城市的出现,它成为人类聚居、商业交换的地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充分认识到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才能不断推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深入,为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活空间和更多的优秀作品,也不断改善我们的城市环境,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为我国最终实现科学、人性的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1 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关系

1.1 城市规划的首脑作用

城市规划设计是宏观的,对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都起着主导作用,一个城市的形态、功能、作用、风格都依赖于城市规划,比如现代世界城市、信息城市、数字城市、生态城市等概念性的城市出现都依赖于城市规划的首脑作用。城市规划强调的是城市生态和城市形象,站在一定的高度统筹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等功能,并且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城市规划设计是将不同的物体进行联合,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之间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现代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一个城市的好坏和城市规划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联系。城市规划通过对未来目标的确定去制定相应的实现手段和制度。

城市规划实际是建筑单体或者建筑群落的组成,它对城市功能分区、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都有着继承性和连续性的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常常因为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采用保护、保留的方法,达到个体与整体的和谐。

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中的具体指标都有着明确的控制和规定。比如对建筑用地性质、建筑用地范围、建筑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交通出入口等都做了相应规定。

1.2 要合理的安排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不断的增加,城市的规模继续扩大,与之而来的是对建筑、道路等各种空间因素的布局和设计。如何通过这些因素来构建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环境,处理好城市环境规划以及建筑涉及到的关系就变的更加突出。

1.2.1 要对城市的规划进行科学的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的根本,所以城市规划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规划类型出现。由于城市规划的内容十分复杂,但是各种因素趋向综合,方法的包容性增强,已经从单纯的形态设计向综合设计转变了。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线路,同时也要注意建筑物的比例、尺寸、色彩、材料使用等问题。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强调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合理联合,形成有机整体的过程,设计者需要考虑建筑物本身的设计,也要很好的考虑物体的关联性。城市建设的效果与城市规划设计的水平高低是有直接联系的,由于城市规划时建设的基础,因此城市规划时设计师拥有科学对待的态度。

1.2.2 在实际的设计中,场地设计要服从城市整体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对场地的影响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例如城市规划了发展的方向和布局,对土地的使用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场地的设计就需要对这些规定进行贯彻执行。而场地设计通常是要满足建设项目的要求,在现在的条件和法规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组成元素的整体布局来最终实现。而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实现各种要素的和谐共存是根本,在实现的过程中,下列问题就要特别重视:

在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工作中,场地的设计是指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规划以及交通设施和景园设计、场地方向等内容在内的具体设计安排。

而从建设的流程上说,建筑物在设立项目之后,就需要对申请到的项目土地进行设计和考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具体的做法更多的是要考虑到各种工作任务以及计划的需要。在这些设计中包括项目的各个组成要素,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相关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划和认定,然后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总体的设计规划。

1.3 要立足建筑的设计需求,整体布局城市规划

在城市中,建筑是基础,城市规划就是要对建筑群进行组合,在进行建筑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下列问题:城市的建筑要结合当地的环境,从城市的规划出发来考虑建筑物是否与整体的环境相适应,在建筑的整理形态上,要跟周围的建筑相互呼应,在对比、色彩和环境格调上都要协调;要从居民的感觉出发处理建筑物的局部环境,要通过人们对空间的心理感受来进行设计;建筑物的造型要有独特的风格,整体性要不断的增强,简单和复杂要相互穿插,从而在简单中实现更多的变化;要对历史文脉进行传承,通过很多抽象的手法对历史的痕迹进行传承和延续。

2 在实践中如何评定优秀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

建筑是城市的主要构成部门,集中反映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因此合理的城市规划以及优秀的建筑设计是很重要的,而对其评定的过程需要多种途径和手法。建筑是一个城市形象的代表,建筑设计要以城市规划设计为前提,城市规划具有前瞻性,会将一定年限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等许多长远发展状态都考虑进去,建筑设计在设计建筑时,应服从城市的规划方案,不可单纯地只注重建筑的形态设计,而忽略与周围城市环境和区域的关系,建筑设计方案应尊重自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这样,既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从策划到维护的整个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设计方法包容性强,内容日趋综合,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不仅要注重城市的交通流线、功能分区,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造型、空间、比例、尺度、色彩、材料等。因此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可以使整个城市的空间资源有效分配,功能布局有效协调,土地合地利用,有效促进各项综合设施的分配。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作用,在新时代的飞速发展中,现代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也必将与规划、景观设计及相关领域密切结合,朝着人性化、复合化、生态化、长效化、多元化、互通化等更优化的设计方向发展。

3 结语

城市规划整体布局城市建设,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部分,因此建筑的设计必须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同时要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健康发展。城市建设的好与坏,与城市规划的水平具有紧密的关联。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师能够成就什么样的建筑艺术,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进步,这是我们的设计师们不断追寻的探索,也是我国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所以好的设计师,要不断的完善建筑设计的评审制度,对设计方案与城市规划的内容进行对比协调,建筑设计必须要适合城市规划。在考虑建筑物自身问题的同时,要深入了解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的意义,制定科学严谨的方案,综合考虑周围环境的特点,让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实现统一和协调,让更多的设计作品美化我们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冰 . 浅析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