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2 17:09: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工学结合实习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将本年度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情况
油库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他涉及面广泛,只有强化自己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适应这项责任重大工作的,我自觉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向书本、领导、同事学习,并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在实践之中反思、总结、积累和提高。
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县委召开动员大会后,我局立即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对如何开展好“干部作风建设年”及作风建设两项主题实践活动进行了专门研究,随后召开了民政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的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了县委召开的动员大会精神,局长蒋坎恕做了动员报告,同时成立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机关工作的领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责任的落实,为民政局机关开展好“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研究出台了献县民政局《“干部作风建设年”暨作风建设两项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确保“作风建设年”活动有序推进。
二、切实搞好学习,注重学习效果
围绕“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我局结合创学习型机关建设,大兴学习之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规定每周一、三、五为集体学习日,并列出了必读篇目,提出了学习要求,为机关参学人员统一购置了学习笔记本,分发了学习资料。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通过集体学习与自学,大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并开辟了学习园地,每个干部职工的学习体会都上了学习园地,供大家学习交流。在巩固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召开了学习成果交流会,交流会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
三、改变工作作风,认真组织“两项主题”活动
按照“三服务”的要求,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了服务行为,增强了制度的时效性和约束力。工作人员做到了仪表整洁、举止端庄、文明服务。对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同时开通便民服务电话,服务对象可随时拨打电话进行咨询,能解答的随时解答,一时不能解答的做好记录转交有关股室,有关股室按照有关政策要及时告知咨询人,通过电话预约,工作人员利用公休日为婚姻当事人办理有关证件。认真组织进村入户调查工作,组织有关股室工作人员由7名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全县18个乡镇和两个社区管委会,对全县低保户、特困户、优抚对象进行走访,详细了解每一户的家庭状况,并分类登记造册,按照贫困程度对每个村的贫困户进行倒排,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救助工作能够及时有效进行。同时认真做好低保户的提标扩面工作,城镇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月人均收入160元调整到225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收入720元调整到870元,并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确保困难群体能够享受到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深入开展帮扶贫困村、困难户工作,民政局每一名工作人员帮扶一名困难户,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职业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很多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如软件应用型课程。教学中对教材的依赖较少,再加上如今家庭个人电脑拥有量的增多,难免出现学生“无师自通”或难倒老师的现象。在新的教育模式和新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在了解学生能力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学习进行组织和协调,甚至引导和合作,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相对而言,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转变,由传统模式下被动接受教育变成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获得知识。
面对信息社会教学中的这一挑战和考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该如何施教且教法得当呢?这一直是教学的一个中心问题。下面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来探讨一种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将现代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有机结合,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笔者所在学校试行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特组建了网络部,接收学校内部、全县教育系统和一些实习单位的网络组建和电脑维护维修。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既是学校的一员,又是企业的一员,每星期他们有两天在教室和机房学习理论及操作,三天在各单位实践,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培养出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从2010年开始在机械、电子、数控等专业实施同样的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分配好上岗时间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年级的区别,分三个层次来设计和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
1.职业高中一年级,学生在校内完成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专业基本技能的实训在校内实训室完成,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基本技能实训的时间比为3: 2。期间经常开展演讲比赛、文明风采大赛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井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普通话、计算机等级考试。
2.职业高中二年级,采取“无缝隙对接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同一专业的学生分为2-4个批次,每批学生实习周期为3-6个月,在新一批学生实习的同时另一批实习学生回校,实现批次间学生无缝隙对接。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学生实习期满回校后企业岗位空缺的问题,也能使学生对未来工作的企业有一定了解。
3.职业高中三年级,实习学生全部回校,参加行业资格认证考试或劳动保障部门的技能证书考试,获得证书之后完成顶岗实习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合格后由专业老师带队送到相关企业参加顶岗实践。
二、确定好合作企业
确定合作企业要在事前进行考察,为了保证学生定岗实习的质量,校企合作要实施合同制。选择与学校开设的专业联系比较紧密、有一定规模的正规企业。企业必须按照学校工学结合教学计划的要求,要有安全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劳动时间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和学生的生理特点,能提供足量的技能岗位,能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教学。
三、调整好课程内容
要达到传统三年制职高的安排课时,完全使用工学结合模式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合理安排,形成适合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水平。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不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简单压缩和合并,而要以顶岗实习岗位为出发点,依据培养目标贡新定位和编排;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为标准,更集中地体现追求新知识、新技术的特色,体现了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特色,结合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特点,继续强化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网络应用、各种工具软件的应用等课程,同时根据社会需要、时代特点和国内外计算机现状及时调整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切合实际的改革,对过时的没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对学生和现代社会人才急需的知识进行及时更新。
课程改革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的主要支撑力量,应加强专业主要课程的学习,突出技能性;其次,采取选修和学生自学的方法,对文化课内容予以缩减,突出灵活;再次,可以聘请合作企业专业人员共同施教,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将教材与学习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突出实用性。
四、塑造好岗位意识
要保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将学生从在学校生活学习顺利转化到在企业生活和学习。为了大力加强学生岗位意识的培养,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和专业课老师要在以下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
1.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让学生了解工学结合的意义,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非常必要的。职业高中的学生大都没有过工作经历,从小没有吃过苦,必须组织学生参加工学结合的主题班会,或者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来校举办职业讲座,提前给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让学生对所去的企业有一定的了解。
2.实施阶段。结合企业的要求,帮学生制定好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密切关注学生在认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加强劳动纪律教育和质量意识教育,井做提前预防、及时解决问题。
近些年来,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以及更为严格的企业岗位要求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一个具有一定特色、定位准确并能高度适应社会职位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许多高校都已纷纷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将工学结合下的顶岗实习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一、工学结合理念下开展顶岗实习的作用
在我国,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史,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教育部已在2005年将工学结合首次确定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顶岗实习作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之一,也越来越受到各地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
首先,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模式可以帮助他们检验日常所学的理论知识,不断累积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从学校方面来讲,顶岗实习的成功开展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设置也构成了良好的信息反馈,在客观上大大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通过校企结合,高职院校能充分利用广泛的社会教育资源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利用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社会工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就业心态,继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的综合能力。
二、当前我国开展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开展的顶岗实习还存在着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总结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顶岗实习专业不对口,岗位层次低
对企业来说,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岗位种类并不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被安排在与自身专业不符的岗位上进行实习,还有部分同学被安排到一些重复性的简单劳动岗位上,实习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要求出现了严重的背离。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所学专业知识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验证。
2.学生不能真正完成顶岗工作任务
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多数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由于担心学生们的错误操作和工作失误会影响到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再加之国家并没有予以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导致许多企业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接纳顶岗实习的学生。因此,学生的岗位实习效果不佳,这样的顶岗实习不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影响了专业教育的最终质量。
3.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制约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内通常与学校较为脱离,学生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半工半读的状态,到底是学生还是工作者身份不容易划分,也正因为身份的不清晰,因此要受到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生产劳动的枯燥、人际关系的复杂、企业管理的苛刻以及多种不确定的情况,极其容易导致学生在实习阶段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入职角色转变十分困难。因此,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力度,及时反馈实习过程的重要信息,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焦躁心理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安慰,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地监控,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4.顶岗实习管理实施难度大
顶岗实习的实施受到到社会上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企业、学校、老师、交通、安全、家长以及学生的认识等,可以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从当前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实习企业落实难度大的问题,特别是某些特殊专业不适合整班集中在一个企业实习。
三、优化工学结合理念下岗位实习管理模式的相应措施
1.开展顶岗实习前的工作纪律与安全健康教育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生在进入岗位开始实习之前,学校必须严格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学生要严以律己,时刻遵守企业管理的相关章程,遵纪守法,在锻炼自身的同时更要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经营。
2.加强顶岗实习的疏导与督查力度
在实施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仅有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重视实习过程的监督和检查。集中式的顶岗实习是顶岗实习的主要形式,集中式的顶岗实习主要依赖与学院有长期合作关系的较大规模的校外实训基地,一个班的学生由学院组织安排到与专业相近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类集中式的顶岗实习通常都具备良好的管理机制。
3.顶岗实习管理要精细化
我们必须将顶岗实习管理精细化,落实到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创新建议、顶岗实结等细致的内容上。此外,企业实习指导人员应向学校提供针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评价和考核情况说明,学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实习动态,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4.建立和完善操作性较强的人才培养计划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战略计划,怎样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率并确保实践教学环节高质量的完成,是学校在新时期要探索的重要课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四个结合”及“三化”,简明的说就是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三化”是指教学环境企业化、能力培养的专业化以及教学内容的职业化。
5.根据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重点内容
对于工学结合下的顶岗实习教学,我们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要善于找出问题的原因,正视以往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弊端,高度重视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在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上,要划分为“理论培养”和“技能学习”两个时期,学生在进入企业开始实习之后,带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实际情况,与企业方面的指导人员共同探讨教学的重点方向,草拟顶岗实习的工作内容,要求学生做好顶岗实习的全程记录,并要分阶段地完成顶岗实习的工作总结。
综上所述,在工学结合理念下,高职院校开展顶岗实习是大势所趋,是推行实践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而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模式则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的同心协力以及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我们应群策群力,完善工学结合下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最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