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09:24: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学的各种效应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7―0111―01
一、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
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非常重要。初中英语教材浅显易懂,对话丰富有趣,大部分课文篇幅较短,而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增多,阅读材料篇幅加长,语法涉及面广,写作难度加大,需要接受的知识点大大增加,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过渡,笔者指导学生制定好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从初中的简单的记忆要转换到理解记忆,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会学”,让他们掌握自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适应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
二、优化课堂导入设计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很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英语课要成功,也要以良好的导入作基础。《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学习英语。高中英语教材内容丰富多彩、题材新颖广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探索较为新颖的教学导入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导入,或者选择一些吸引学生、能够使他们发挥想象的话题进行讨论来导入。
三、合理渗透任务型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标提出要倡导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从用所学语言做事的角度设计各种任务。例如,在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中的everyday English 中有一些购物的表达方式,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用法,笔者给学生设计一个话题表演活动――买手机。在活动之前,笔者让学生搜集一些手机牌子,教给学生手机款式表达方式,如怎样表达直板、翻盖、滑盖手机,引导学生思考买手机的过程中会提到的问题,售货员可能使用的推销方式以及售后服务问题。然后,两人一组练习,最后让几组学生在讲台上表演。学生们形象而自然的表演给全班同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学们的英语表演热情得到了很大地调动。
四、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要科学地分组。经过认真地观察、了解、分析之后,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为14个小组,组内异质即小组内设组长一名、组员两名、记录员一名。如阅读课,采用分组活动,将阅读分成若干部分,让小组成员每人阅读其中一部分,然后组内成员相互提问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其次,全组成员共同完成小组的共同学习任务,如段落大意、猜测词义、长难句理解等。再如写作课,采用圆桌接力活动,每组提供一张纸和一支笔,针对某一话题,每人写一句内容,写完了传给下一个同学接着写,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最后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单词小测、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和学生习作订正等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进行。
五、多给学生以方法指导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我已尽力上好了课堂上那40分钟课,为何教学效果还不够突出?我甚至是照搬某位名师的同一节课,即使只字不落的去讲,可课堂氛围仍然沉闷,课堂纪律令人头痛。我想这正是许多教师对高效课堂的片面理解,因此只把握住了课堂上的那40分钟,却忽视了高效课堂的构建应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
一、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其实“课也如其人”。每位教师的课堂都被打上鲜明的个性烙印。作为教师,我就曾认真的反思并总结自己的性格和教学特点,最终将自己定位于做一名“睿智思考”型教师,就是尝试用自己语言和思维的长处来弥补教学技巧的不足,为学生创造活泼的学习氛围,让自己的课堂条理清晰,充满智慧的光芒。
不过,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只有适合自身特点、能够扬长避短的教学风格才是最佳选择。清晰明确的定位之后,找准自己的位置,通过不懈努力打造属于自己风格的完美课堂。
二、尝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一些教学模式很有特色,值得我们尝试、借鉴和综合运用:
⑴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有五个环节:(一)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二)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三)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差生优先);(四)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五)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⑵杜郎口模式:“10+35”,即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
将课堂分为六个展示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以完成预习,展示和反馈这三个教学模块,凸显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特点。
⑶先练后讲,先试后导
在尝试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它的教学基本程序分为五步:1、出示尝试题;2、自学课本;3、尝试练习;4、学生讨论;5、教师讲解。
⑷六步教学法
第一步,定向: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告诉学生;
第二步,自学: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自己做答案;
第三步,讨论:学生四人小组共同讨论和研究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寻求答案;
第四步,答疑:立足于学生自己解答疑难问题;
第五步,自测:学生自拟一组约需十分钟完成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第六步,自结:教师在成绩优秀、中等、较差的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差异很大,因此以上教学模式可以尝试借鉴并综合运用,如我就尝试在程度较弱的班使用“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即首先出示本节课的重点句型,之后学生自己读课文划出不会的单词和句子,接着看教学动画听课文,先跟读不会的单词并猜测课文的大意,然后四人小组合作共同解决疑问,最后教师再讲解。这样就解决了我在台上激情澎湃的讲,可学生连讲到哪儿都不清楚的问题。
其实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真正完美的,因此我们要自己总结提炼,针对不同的班级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甚至综合运用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三、课堂上要有一个亮点
精彩的课堂需要亮点,犹如一部进行曲,需要婉转起伏的旋律,更需要渐入佳境的。课堂中的亮点可以来自老师,也可以来自学生;可以是文章重难点的突破,也可以是课堂中的一个小插曲;可以是思维的交流碰撞,也可以是引发的情感的共鸣;可以是谬误引起的欢笑,也可以是情到深处的泪水。这样的课堂,不光会深深留在教师的脑海中,还会刻在学生的心灵中,甚至伴他们一生。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这些课堂上生成的亮点并不是漫无目的,信马由缰,一定要紧扣课堂主题,让亮点为教学目标服务。
四、做好学习反馈
教育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即学习者何时得知自己的学习效果反馈结果对于他们的后续学习最有帮助?实验证明,学习行为和反馈之间的联系越紧密,也就是间隔时间越短,效果就会越快发生,因此“即时反馈”理论应运而生。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尽可能快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并尽可能快地发放给学生反馈,他们会说:“如果不快点改快点发,还不如不收不改”其实指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并且,我也认为每节课都应该坚持的这个总结方式其实可以很多样,只要是能够带领学生完成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梳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的都应该算作总结,小组讨论、语言点总结、课文翻译、词组句子复述、当堂作业、对话练习、课文背诵、测试反馈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改革高等教育,各大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大学生由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加之学习、经济、就业等的压力都深深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这个群体也在不断地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冲击和困扰,导致当代大学校园中的突发事件愈发之多。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是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一个挑战,当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城市管理中应用广泛时,如何将这种网格化管理体系应用到学生管理当中成为高校管理者的重点研究内容。在高校校园中,学生自我管理网格化体系要紧紧围绕“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优越性,以建成全校学生宿舍网格化,系领导主管,班主任辅导员负责,各班学生干部、各宿舍舍长自我管理的一整套从上到下的体系。
1 学生网格化自我管理模式的应用
在学生自我管理网格化体系实施过程中分管宿舍的辅导员必须深入到所管辖的学生宿舍了解情况。进入宿舍了解情况时必须做到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分析亟待解决的学生宿舍管理问题,并定期向系领导汇报工作,向班主任通报网格内各班学生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各宿舍舍长每晚向分管的班委汇报当天所管辖宿舍的情况,班委汇总后向班长汇报,班长次日向辅导员或班主任汇报,实行班内一天一报,班长隔天上报的有效工作机制。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上报。
⑴学生网格化自我管理体系是在系学生主管领导的指导下,由班长、班委和各宿舍舍长作为网格管理员进行基层管理,各班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基层网格协管员协助网格管理员管理宿舍,各班班主任作为网格督导员督导整个网格化自我管理系统的一整套自上而下的体系,这套管理体系的组成如左图所示:
⑵学生网格化自我管理体系的具体工作程序。按照网格内出现问题的难易、轻重、缓急程度,按以下列原则处理:
1)一般性问题:网格管理员现场处理,处理完毕后到系部登记备案;2)需要协调处理的问题:网格管理员现场处理,如无法处理交由班主任或系上处理,取得处理意见后及时反馈给上报问题的对象;3)突发性事件:班长立即上报班主任及辅导员紧急处理,班主任跟进处理并及时报知系领导。
2 学生自我管理网格化体系应用中遇到的瓶颈及应对策略
⑴在学生自我管理网格化体系中,要求各管理员、协管员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召开例会探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是例会往往会流于形式,学生当中的潜在危险因素无法深入透彻的向上汇报。更有同学会偏徇私情,为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打掩护,瞒报已经发生在学生当中的事件,让班主任辅导员无法及时收集到学生中的最新情况。这就要求各班班长开会前要将汇报内容与宿舍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认真总结上月的宿舍管理工作情况,明确下月工作重点、突况处理措施,汇报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情况准确。班主任辅导员要对学生管理员们严格要求才能达到放心让学生去自我管理的目的。
⑵由于学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突发的、紧急的,兼之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任务繁重,无法对某些突发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导致日后有相同事情或者同一学生有其他相关事情发生时,无法找到前例遵循,当需要对某一事件进行反省时便暴露出工作中的瑕疵。所以,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辅导员老师要形成统一的管理记录,各班指定学生对于某些突发状况进行记录,分管宿舍辅导员负责管理记录的检查并对每学期管理记录进行存档,以便查阅。
⑶由于校园各种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出现信息收集不全面、突发状况处理不够迅速、网格分布不够精细、领导无法及时获得学生中出现的突况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要加大力度在校园内建设与学生网格化自我管理体系相配套的网络体系,让学生当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上报到班主任辅导员处,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切实做到为学生服务,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让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快捷。
[参考文献]
[1]应宏.网格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2]蔡红云,田俊峰,等.基于校园网格系统的资源管理[J].微机发展,2005(4).
[3]马柯娜.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1(04).
摘 要:本文结合《会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了教学改革对图书馆创新服务的要求,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加强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
关键词 :院校图书馆;管理会计;课程改革;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2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项目(湘教通[2014]247号)研究成果之一
1 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新趋势
1.1 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中,重点强调素质教育.具体教学以转变学习方式为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中的主体.同时,引进先优秀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加大管理会计教学课程改革的力度,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人才培养重心由对知识的掌握转移到实践创新能力中去,逐步搭建高校与相关企业的定向合作平台,以便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得到提升.
1.2 教学内容改革新方向
教学改革的难点在于教学内容的改革.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纳入引导性案例,提倡让学生以思考的模式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解决问题,注重课堂讨论中对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调动.并在教材章节中添加效果证明性案例,以增强教材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广泛采用
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结合管理会计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在管理会计课程改革中,需要适应时代需求,加入软件化教学方式,丰富课程的内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内容,来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进行erp财务软件及Excel教学,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技能,引导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算出正确的净现值、内含报 酬率等指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水平,为今后工作中进行高效的预测、决策、控制等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教学改革对图书馆创新服务的要求
2.1 学生需求方面
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的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全面掌握本专业及其相关的知识内容,有针对性地查找和浏览教师所提及的教学
参考文献,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程学习任务,为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主要目的.其中,包括完成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报告、毕业论文等.另一方面是为了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进行的人文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世界名著等方面的阅读,并没有较强的目的性.但在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学生文献查找与检测能力较差,不具备丰富的资料积累能力,并缺乏多形式的社会渠道.并且,在网络方面真正用于系统学习的资源较少.因此,图书馆对于学生各学科知识的学习、文化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迫切希望能通过图书馆获得与其需求相关的文献,如可靠性较高的案例分析、统计数据等.
2.2 教师需求方面
相比于在校学生,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的教师对图书馆资源的应用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教师的教学需求,其对信息的查找或翻阅所涉及知识面较广,包含不同学科内容,拥有较强的目的性,并且对资料的可靠度与权威性提出较高要求.高校教师多为其专业领域的学者或专家,本身已掌握较丰富的知识,拥有较深厚的阅历,与学界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对于专业文献已较为熟悉.教师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主要存在两种目的,一种是获得学科最新动态,了解最新信息.还有一种是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以及教学任务.因此,他们对图书馆的要求是,最大程度地提供具有代表性且针对性较强的持续性信息报道.
3 教学改革中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3.1 转变自身角色,发挥学科馆员人才优势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型人才.而进行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广泛、高效的信息知识流动.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传播的重要机构,要求其工作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也要掌握先进的职业技能.在熟悉基本文献服务工作的同时,还要善于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加工,让信息资源变得规范有序,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尽可能以最简洁便利的方式为师生传递最具价值的信息,推动知识的普及与运用,真正成为知识的传递者.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图书馆已成为不分国界,没有隔阂的全球信息村.而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学生无法有效辨别信息的具体内容,进而不能准确搜寻所需信息,因此迫切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所提供的帮助.其工作人员需要将众多的信息进行合理排序,整理成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尽到导航员应有的职责,为学生提供高效的信息源地址引导服务,帮助他们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管理人员还需辨别知识信息的真伪,并去粗取精,结合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与深加工,为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信息检索与信息研究服务.
3.2 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作用
3.2.1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大众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也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加强人的综合素质.而作为人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内藏有丰富的古今中外文献,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知识获取与运用途径,能有效帮助他们突破时空限制,吸取优秀的精神文化知识,培养卓越的科学与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3.2.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图书馆可配合教学改革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特点以及社会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让学生能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信息与内容,既能选择本专业的信息,也能进行跨专业查阅,通过广泛获取知识而变得博学多才.这种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有效提升其能动性与创造精神.
3.2.3 为教师与教学部门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教师通常将精力主要集中于教学,而较少进行科研.而为了配合课程教学改革,做好教学工作,不仅是相关的教学部门,其专业教师也需要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作为参考,及时了解学科相关方面的最新动态,掌握全面的教学资料与文献,进而科学、合理地更新教学内容与方式.因此,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的图书馆,面对《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形势,需要更加重视对相关专业教师的文献信息提供服务.地方高校图书馆必须更加重视为教师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3.2.4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中,强调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知识与技能的获取途径既包括教师在课堂的传授,也包含课后的积累与实践.其中,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是实践的一部分,但所受限制较多,而图书馆则能随时为学生提供服务,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并且,在知识的积累中,信息检索发挥着很大作用,只有通过检索才能更好地获得最具针对性的知识与信息.因此,院校图书馆承担这份责任,普及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与检索能力.
3.3 充实馆藏资源,合理平衡馆藏结构,满足教学改革需要
3.3.1 广泛征询意见,保障馆藏资源的实用性
对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在馆藏建设方面应该考虑这一因素,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首先,尽可能提升馆藏文献资源的质量,丰富文献内容与内容,尤其是管理会计这一类型的.既要注重文献所涉及的知识的涵盖面,也要注重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确保馆藏图书能有效满足教学改革后的师生需求,在进行图书采购时,可搜集师生意见,作为补充馆藏资源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图书馆对馆藏资源的补充不能只局限于纸质文献,还应扩充电子文献资源,在进行馆藏补充时,要时刻关注网上动态,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渠道地采集信息.
3.3.2 建设数字资源,满足教学科研信息需求
为了更好地配合教学改革,图书馆也需建立健全数字资源库,以满足教学科研对信息的需求.如健全sciENCE DIRECT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库.通过这些网络资源可来丰富馆藏资源,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
3.3.3 整合馆藏资源,确保教学科研文献利用
在当前形势下,为配合《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图书馆也应进行资源整合,尽可能实现馆藏资源的共享,为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帮助,确保在课程教学改革后,院校师生也能自由获得所需文献,满足对新知识的需求.
3.4 创建网络化信息保障体系,为教学改革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环境
首先,要进行网络环境建设.图书馆实现网络自动化的基础是进行计算机网络建设,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引进科学实用的网络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构建馆藏网络系统,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享提供有效途径,也为教学改革创造有利的网络环境.其次,要进行专业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存在着检索便捷、信息量大、下载简单等众多优势,能有效满足广大师生与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因此,图书馆需要在这一方面投入足够的经费,构建数据库网络检索系统,实现数据库资源的共享,确保教学改革后能有针对性较强的数据库可供师生使用,及时为教学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最后,进行多媒体文献资源浏览服务系统建设.图书馆可设立多媒体电子阅览室,让学生能自由点播多媒体资料来学习知识,并实现远程教学,有效避免了实践与空间上的限制,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的内容.
3.5 拓宽服务范围,为教学改革提供高效服务
在当今信息时代,作为知识的导航员,图书馆需要履行其应尽职责,配合《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为教学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构建符合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运作机制,并引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师生与科研人员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为他们提供高效的服务.同时,可举办讲座、专题学术会议等进行新思想、新理论的传播,拓展服务的范围,以此来配合教学改革,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1心理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
研究人类的行为并找寻其中的心理因素,对其进行心理行为模式解释,一直以来是心理学研究的主题,随着心理学科的逐步成熟,心理学对经济学渗透的力度也在增强。例如,传统心理学家已经深深地卷入了风险分析和规范性决策分析,结果不可避免地同传统的福利经济学和决策理论相联系;现代心理学家正在积极地研究一些常见的经济两难问题,并将普遍的两难问题解决的心理行为模式带入到经济行为当中。
1.2经济行为的心理动因分析
经济学是研究财富的学科,同样也是研究人的学科,这是由于人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财富的持有者,人的行为促进了财务的流通和变化。在研究人对财富的各种行为——即经济行为的过程中,进行动因分析是经济学研究热点之一。对经济行为进行基于心理行为的分析已经成为目前任何一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涉及研究消费、交换、生产和分配等任何一个主要的经济学范畴,都必须首先考虑人的心理因素影响,这意味着经济学研究已经将心理学研究纳入其中并使其成为一种研究切入点或研究手段。
2.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2.1心理学影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传统经济学研究以经济的运行原理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虽然研究过程中也涉及经济实体或者个人的行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这样的研究占少数,大多数研究都将重点放在经济的发展脉络以及重要的经济模式甚至经济管理相关的方面。心理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直接影响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研究人类的行为和心理之间的关系,经济事务作为人类在社会中最主要的一种行为,其心理过程和特征自然而然地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而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动摇了以往经济学研究已经得到的结论,甚至引导经济学研究的方向变化,例如,经济人假设被质疑,而社会人假设成为了当今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之一;经济学从宏观的经济原理研究转向细节性的个体经济行为研究,例如通过个体消费心理研究区发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并提出刺激消费的建议、利用人的视觉心理感受特征进行商品定价;使用沉没成本效应进行金融业务推广等。
2.2心理学影响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由于心理学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产生影响,相应的,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也因此受到影响,这表现在现代经济学研究在进行研究思路总结和研究方法应用的多变性以及“心理学化”方面。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以大规模数据调查以及事件还原套用相关原理作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建立假设并且验证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普遍思路;但在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下,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逐渐分解成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在解析经济事件的因素时,倾向于对相关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甚至因果的函数特征进行明确的分析和说明;在验证假设的过程中,考虑到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的差异,对研究进行讨论的角度更加复杂,所得出的结论也更倾向于对特殊群体进行经济学的解释,而非对某一经济事件进行解释。
2.3心理学影响经济学的研究流派
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融合已经成为既定的实施,在二者学科交叉的部分诞生的新的研究领域被不同的学者冠以不同的称呼,一说为心理经济学,一说为行为经济学,一说为行为金融学。由于缺乏相关心理学背景,多数学者的理解非常狭窄,并常常将三者混为一谈。这种理解的差异恰恰缘于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经济学的不同影响,即西方心理学对经济学的流派性影响效应上。其中,起源于欧洲的心理经济学更多地受到了传统欧洲式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影响,而在美国复兴的行为经济学,则更多地受到了根植于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影响;相反,行为金融理论则更多地受到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这说明,心理学本身的流派发展使得经济学研究流派受到了影响,进而产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尽管经济学领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讨已经进行了几个世纪,但是一直持续到“可持续经济学”出现,才广泛应用在环境、资源和生态经济学当中。随着气候变化、资源紧缺等全球化的环境问题恶化,当代我国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的发展与前景研究中,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可持续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概述
(一)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般而言,可持续经济学是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构建的一个基础理论,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自然与人的关系公证,同时旨在解决未来不确定因素。具体来说,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含了三种关系,既同代人之间的关系、代际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中,代际间的关系和同代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一种现代人人发展而又不损害后展的能力,是一种关系的公正。与此同时,上述二者的关系公正充分反映了人类中心学说中有关公正的观点。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关系公正。因此,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就是一种自然与自身的保护理论体系。
因此,根据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可持续经济学的定义应当为构建在道德上的,不浪费使用稀缺资源、自然环境而发展经济的一种学说。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清晰的、有特点的学科。但是关于可持续经济学中是否“浪费”对于各种关系的公正是否有影响还有待考证和阐述。
(二) 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和主题
可持续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构建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基础,因此,可持续经济学研究的目标和主题也应当是有关自然与人的。简而言之,可持续经济学研究主题应该是公平和效率的结合,是区别于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是结合了二者的研究目标和主体的。因此,关于可持续经济学研究目标和主题可以概述为如下两个方面:
1.认为可持续经济学是一种认知上的兴趣理解。
2.认为可持续经济学是一种行为上的兴趣管理。
兴趣理解方面的目标保持了可持续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学的特征,而兴趣管理方面的目标则强调了可持续经济学中人与自然管理的方面。因此,可持续经济学是一门“相关科学”,其研究目标和研究主题是综合了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而形成的。
(三)可持续经济学的特征
根据笔者上文所述的内容来看,可持续经济学的特征是区别于普通经济学领域学科,又是经济学领域中各学科综合形成的。因此,可持续经济学与经济学领域中的一般科学是具有区别的。
首先,关于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也是其首当其冲的一个特征。这一特征也强调了可持续经济学的视角是自然与人之间的系统。因此,可持续经济学在具备科学性的同时也就具有了广阔的开放性。
其次,可持续经济学中“持续”是重点,也就是说它的第二个特征便是其必须要对未来的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研究。
再次,可持续经济学是将道德和效率两种观念结合在一起的,实质上代表的是一种正确、合理、科学使用自然资源,并不构成浪费的方法。
最后,认知和管理的双重性是可持续经济学的最后一个特征。管理和认知二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可持续经济学是一门跨科学的学科,也是一门提供知识指导的学科。
二、 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意义
近年来,经济的增长对于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已经广泛引起了经济学业界的关注。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的经济增长对于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是中性的,亦或者是有益的。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相关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解决了当下发展中的一些环境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一些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必定会造成环境的恶化,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于环境保护的成本也将不断加大。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当大,对于自然资源的索取相当厉害。因此,在经济增长之后,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经济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经济学领域以及广大人民对于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消费不可超出生态承载力的认知,也阐明了自然生态圈中资源和能源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可持续经济学中有关人口增长和能源消耗、温室效应等的阐述也让很多国家将经济发展的原则构建在“可持续”原则上。因此,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我国“循环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奠定基础,实现我国来自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的一种平衡。
三、可持续经济学发展的前景和展望
(一)可持续经济学发展前景中的挑战和机遇
可持续经济学从出现到发展经历的历程是相当坎坷的,但是其的发展前景也是良好的,是有助于我国和世界经济良好、科学发展的。但是,可持续经济学发展前景中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首先,任意性的客户便是其中一项重要挑战。在经济学往后的发展过程中,一旦人们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出现任意性将不会采取理性手段,进而使得可持续经济学的前景不明朗起来。
其次,关于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资源经济学三者与可持续经济学的关系划分必须要清楚。
最后,可持续经济学是的总体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系统。因此,个人参与到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当中去将为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可持续经济学的前景更好。
(二)可持续经济学的展望
总的来说,可持续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领域以及非经济学领域各种学科的内容,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带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经济发展,并未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平衡提供保护。未来几十年内,可持续经济学将会出现一种迅猛的发展态势。(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艳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实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张世秋.使发展更可持续[J].中国投资,2009(02).
7年后的今天,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终获诺奖评委们的认同,弗农·史密斯(vernonsmith)和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分别作为这两门分支的开山鼻祖,分享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相信,经济学是一门不断自省从而具备强大生命力的学科。就在阿罗和德布鲁用精妙无比的数学方程搭建起一般均衡的架构后,就有人津津乐道经济学的使命已经结束,今后经济学家们所需要做的,只是让一般均衡模型在不同假设条件下更加细化而已。
然而,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对一般均衡理论乃至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完全理性假设表示担忧。早在1950年代,西蒙就指出,人类仅具有“有限理性”,因此人类的行为有时会偏离经典经济学所假定的最优化模式。对人类“完全理性”和“追求最优化”行为模式的怀疑,随着一系列心理学成果的涌现及其被经济学家的逐渐了解,终于导致一个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的诞生。
行为经济学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卡尼曼和其合作者已故心理学家特维斯基(a.tverslay)在《计量经济学》、《科学》、《商业期刊》等期刊上公布了一系列“石破天惊”的行为学试验结果。他们的核心问题是:人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世界时是否总是理性的?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他们发现,人在面对问题和决策时,总是倾向于以偏概全,且囿于记忆和可利用信息的限制;此外,人类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而失去自己的独立主张。
对于这一系列关于人类认知及行为的实验结果,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起了一个“预期理论”(prospecttheory)的名称。试举几例如下:
例一:参加试验的人被问及一个频频参与集会和游行的人更可能是一个出纳或是一个政客时,愈80%的人选择政客,虽然描述里面没有任何谈及此人是政客的证据。
例二:被测试者被要求在二项选择中取一个答案:“在英语词汇中,r更容易出现在(1)一个单词的第一位置;(2)一个单词的第三个位置”,正确的答案应该是(2),可是绝大部分人都选择(1)。可见,人们总倾向于依赖自己熟悉的、令其印象深刻的记忆去帮助他们作出判断。有谁会刻意留心哪一个单词的第三个字母是r呢?
例三:测试者被要求做下面一道选择题:(a)你输了9元钱;(b)你赢了30元钱后又输了9元钱。同样是输了9元钱,哪一种情形你受伤害更严重一些?
结果84%的人选择了(a)。
类似的实验在卡尼曼和特维斯基一系列文章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是,身为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最负盛名的几篇文章,却都刊登在经济学或金融学期刊上,也许他们认为经济学家们最应该看到这些成果并认真反思他们那业已延续多年的公理体系吧?!
经济学界的回应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热烈。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最先把认知心理学一系列成果和经济学、金融学的一系列现象联系起来(我很惊讶这次瑟勒未获奖)。这方面的努力尤以金融学领域为甚。金融学的许多困惑,如“一月效应”(januaryeffect)、“周末效应”(weedendeffect)、“动量效应”(momentum effect)等等,在经济学家们尝试着把人类的非理性、系统性认知偏差纳入模型之后,似乎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目前,许多经济学家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之中,这方面的成果更是日新月异。2001年美国经济学会更是把久负盛名的clark奖授予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年轻经济学家马修·拉宾(matthewrabin)。人们在感叹行为经济学迄今所取得的成果时,不能不怀念最先把心理学成果引入经济学研究的先驱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吧!
实验经济学就在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挑战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理性假设时,在另一条战线上,弗农·史密斯也有类似的隐忧:市场是人类行为的总括,那么一个个具体的人的活生生的行为的总合(aggregation),就必然导出经济学基于对人类的理性假设并由数学模型推导出来的种种市场规律吗?
传统上,经济学不是一门试验性科学,因为这涉及到人类的行为,而人类行为动机的复杂性,使得任何试验结果都很难说服人。史密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成功地发展出一整套的实验研究方法,并设定了经济学研究实验的可靠标准。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和他的合作者成功地在实验室里模拟了人类在真实世界里的行为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综合考察被测试者的行为,并从中挖掘出规律。
史密斯早期研究发现,被测试者的卖买行为会导致一个与真实价格非常接近的均衡价格的出现,虽然参与实验的个人并没有关于市场价格的充分信息。
19世纪后半叶,科学心理学在德国诞生并获得初步发展,其中五个早期的先驱者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其中,赫尔姆霍茨(1851)最早对神经冲动速率所作的测量;韦伯(1840)发现了韦伯定律,把物理刺激的增加量和最小可觉差联系起来;费希纳(1860)通过扩展韦伯定律,提出了费希纳定律并创立了心理物理学;冯特(1879)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艾宾浩斯《论记忆》(1885)最早对人类学习和记忆进行了开拓性试验。
大约从1890年到1940年这段时期,习惯上将心理学分成几个流派,其中主要包括构造主乂(structuralism)、机能主乂(functionalism)、行为主乂(behaviorism)和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四大派别。有关四个主要心理学派别的概要可参见下表1。
随着实证主义原则逐步渗透到心理学的各领域,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得到深化。此时,心理学家更多地将其知识应用到了对周围各种问题的具体分析上,为此,心理学应用得到推广,各种专门化的应用心理学日益涌现。这种潮流,反馈性地导致心理学理论发生整合和分化。其中,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并驾齐驱的发展趋势尤为显著。
近年来,心理学研究中出现了两种思潮:(1)深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分裂出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坚持断裂性、局部性、多元化、个性化、具体性地对人的心理展开研究和应用。(2)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方法论的长期斗争中,科学主义逐步异化,而人本主义正在回归。为此,当代讨论理论心理学复兴和拓展的呼声日趋强烈。而这两种潮流具有互动性,共同推进着心理学理论及其流派的演变。
二、的一般性影响
按照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的解释,“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一个直觉性的判断是: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必然存在着天然的渊源。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仅从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单向影响效应来讲,“心理学对经济学就似乎像Boethius神一样是道路、动机、指导、起源与lt6”(Wicksteed,1987)。
西方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效应凸现于心理——行为分析方法在经济研究中具有悠久的应用传统。纵观经济学说史,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主流的古典的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在非主流的其他各种经济学流派那里,都可以发现心理——行为分析的影子。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涉及研究消费、交换、生产和分配等任何一个主要的经济学范畴,都必须首先考虑人的心理因素影响。因此心理一行为分析对于经济学研究就尤显重要。而有关心理——行为分析的经济学传统,则广泛地散见于从斯密、李嘉图到马歇尔、费雪和凯恩斯等经济学大师的著作中。
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亚当斯密曾分析过人类“傲慢的自负overweeningconceit)对许多企业劳动力价值产生的低估效应。他认为,年轻工人往往倾向于对自己获得成功的能力过分自信,所以不会选择“跳槽”去寻求更好的工作,而这种基于对工资差别进行套利机制的缺乏会诱发企业主对劳动力价格的压制。!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1890)中则更多地吸取了杰文斯和奥地利学派重视心理因素分析的研究传统。他把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心理动机归结为两种形式,即卩“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其中前者是激发人类某种经济行为的动力,后者则是制约人类某种经济行为的阻力。他甚至认为: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由这两种动机所支配、以这两种动机为基础的,这两种动机的“均衡”是绝大多数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基础。®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中对“企业家精神”的分析中认为,首创性、成功欲、冒险和以苦为乐、精明与敏锐、强烈的事业心是构成企业家精神的五大要素,其中每一种都涉及企业家心理。约翰费雪在《利息理论》(1930)中对“货币幻觉”(themoneyillusion)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利用利率很难从整体上有效地对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并对与个体的自我控制、预见和习惯等相联系的储蓄行为进行了解释。
后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中用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人们的心理对有效需求的影响。他认为有三大心理规律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和投资。这三大心理规律分别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其中流动性偏好又可以用人们心理上偏好现金的三个动机来表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按照凯恩斯的分析,这三大心理规律的存在会使宏观经济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无法自我均衡,其结果就会出现经济危机。而要解决经济危机,政府就必须出面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增加全社会的有效需求,抵消三大心理规律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然而很明显的是:多数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并不从事于建立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他们也并不必要如此。因此,心理一行为分析方法并没有像历史方法和数学方法那样成为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主流方法。分析其具体原因,大致有:(1)心理——行为分析方法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那里不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一点正如约翰内维尔凯恩斯在《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和方法》(1891)中所言,“尽管政治经济学家的定理最终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但他们往往将心理原理作为资料而接受,而不是将它们认定为自己的结论;除非他由于不占有足够详尽的前提而被迫涉猎心理学领域本身。》2)为了避免卷入并研究有着心理学源渊的各种争议性假说,经济学家们总是基于通常的感性认识界定一个相对合理的行为假设——经济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和推理,而至于如何判断这种行为假设的正确性,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则提供了一种当代公认的“有用性”标准,他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1951)中提出,“即使人们能够详细地说明假设的经验相关关系,也与判断理论的有用性无关。而仅仅通过预言与事实之间的一致性,理论将被暂时性地接受或否定。因此,结果——而不是假设——应成为我们理解现实世界的科学活动的主要关注点。》3)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通过将个体行为的最大化假设进行一般化来简化个体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当每个个体行为都被赋予了极强的目的性和相似性特点时,个体行为就具有了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这样:一方面,经济学就可以忽视个体的选择过程而集中进行选择结果的分析了,另一方面又便利于经济学家对集体性现象和制度体系的侧重研究。
凯恩斯之后的现代经济学各流派,则开始适应性地、较多地应用心理——行为分析方法。心理一行为分析理论包括:(1)金融市场中的经济心理与行为。如众多行为金融理论大师对投资心理与行为的分析(Thaler,1981),有关税收心理和逃税行为的分析(Lewis,1982;Robben等人,1984),有关地下经济行为的研究(Wilensky,1981;Feige,1982),有关通货膨胀的经济心理和行为分析(Ratchlor,1986;Kemp’1991)等。(2)产品市场中的经济心理与行为。如有关企业家的经济心理与行为(Clelland,1961;Cyert&March,1963;Simon’1984;Davidsson,1989),有关消费者的经济心理与行为(VanRaij,1984;Andreason,1977)等。(3)劳动力市场中的经济心理与行为(Earl,1990;Furn-ham,1986)。(4)家庭中的经济心理与行为分析(Becker,1981;Katona,1975)。®总之,到了现代经济学,无论涉及微观分析,还是宏观分析,都可以发现更多的心理一行为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希勒和姆里纳赛为代表的行为经济学家,则基于现代心理学的启示,分别对传统经济学“经济人”的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等三个假定进行了修正,"并进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现实人”假定。以此为立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行为经济学认为,每一个现实的决策行为人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理性人,他们的决策行为不仅受到自身固有的认知偏差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由于理性的有限性,在决策判断过程中,决策者的启发性思维(heuristics)、心理框架(mentalframes)和铺定效应(anchoringeffect)往往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在决策选择过程中,对问题的编辑性选择(choiceofproblemediting)、参照点(referencepoints)、风险厌恶(lossaversion)和小概率效应(smallprobabilityeffects)也会产生关键性影响。
心理——行为分析方法在现代经济学中这种应用的强化,源于深刻的经济学发展背景:
(1)经济理论的一些发展已经激发经济学家去考察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前沿问题。首先,经济学中的信息革命已使经济学家着眼于个人信息处理的微妙性质,这种信息革命以阿尔科夫(1970)、斯蒂格里茨(1976)等人领导的信息经济学革命为代表。其次,由于成功地识别了新的策略解概念,经济博弈论认为对几乎任何一种市场行为模式,都有合理的策略解与之相适应(NashEquilibri¬um)。内省法、决策原理、内在一致性和少数程式化的事实等等,均足以说明要搞出足够的理论指导具有可能性。经济学家们为此需要寻找更系统的资料来源和补充原理,以减少相持不下的经济理论数目。第三,以斯密斯(1962)、罗思(1995)等人为代表的实验经济学正在成熟,由于实验经济学可以将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经济理论放在现实领域中进行检验,便利了经济学家根据相关经济背景来精确地衡量行为。而行为模式一旦确立,它就并不只是与经济模型相适应了,经济学家则被迫从心理学中寻求答案。
(2)随着心理学科的逐步成熟,心理学对经济学渗透的力度也在增强,而心理学家的好奇心正在驱使他们的研究更趋近于经济学传统领域的主体行为人的决策过程进行有效描述。这点正如卡尼曼和特维斯基(1986)所言“由于大量的心理实验分析结论和理性公理中的一致性、次序性和传递性原则相违背,而且这种违背带有系统性、显著性和根本性,因此,客观上需要新的经济理论对行为人的决策做出更合理的解释和更稳固的支持。”题。例如,心理学家已经深深地卷入了风险(或收益)分析和规范性决策分析,结果不可避免地同传统的福利经济学和决策理论相联系。现代心理学家正在积极地研究一些常见的经济两难问题,比如有关公共商品、外在性和诱因一致性问题,基于选择偏好逆转、条件反射、塑造和强化理论对需求行为的分析等等。
(3)现代经济学考察对象正在从传统的“经济人”逐步转向“现实人”而这种研究对象的转移为心理——行为方法的广泛采用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最早从马歇尔(1890)开始,他就把人“当作社会组织中的一分子”来研究,尽管这样的人与边沁主义者一样是利己的。但与“经济人”不同的是,它是有“欲望、憧憬和人类其他本性”的“社会人”赫伯特西蒙(1976)则基于经济决策者本身信息的不完全性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提出了“有限理性”假定,他认为个体决策者只有有限理性,只能追求较满意的目标。而在凡勃伦和加尔布雷希等制度经济学派那里,则用“制度人”来取代“经济人”即用多重目标并且其目标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他人决策及文化制度因素结构影响的人,来取代单纯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而独来独往的“经济人”到了现代最流行的行为经济学家那里,受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影响,则更多地从认知偏差及行为偏差的角度来诠释“经济人”。
三、心理学对经济学的流派性效应
基于心理学对现代经济学渗透力度的强化,出现相关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性学科是不足为奇的。但颇具争议的是,有关这门交叉性学科的名称却是多样的,一说为心理经济学®,一说为行为经济学,一说为行为金融学。由于缺乏相关心理学背景,多数学者的理解非常狭窄,并常常将三者混为一谈。本文认为:这种理解的差异恰恰缘于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经济学的不同影响,即西方心理学对经济学的流派性影响效应上。
一、前言
从企业自身来讲,要想实现自身的健康长久发展,就会涉及很多环节的具体工作。只有这些工作落实到实处,企业才能高效的进行运转以及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将经济学作为出发点来对内部控制进行分析,这样就能让相关工作与企业经济活动两者之间实现统一对应。
二、内部控制的意义
内部控制指的是具有目的性的企业管理控制工作。就具体而言,内部控制其实就是企业想要完成一定的经营目标,实现其资产完整性,确保其会计信息资料的安全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此实现企业的经营活动所具有的效果性、效率性以及经济性,使得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经营行为达到所预期的结果。为何需要实现内部控制,其实主要是因为在当前的企业发展过程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岗位之间的存在的矛盾冲突,这是企业内部不稳定的原因,它对企业的健康稳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1]
内部控制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能够使各方面的收益得到增长。为此,进行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工作时,就需要弄清楚它们的关键要素。第一,内部的环境。内部的环境作为内部控制能否展开的基础,它主要涉及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权责的分配等方面。第二,风险的评估。对于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经营活动而言,风险一直都有,为此展开风险的评估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相关风险识别能力,以此进行有效的预防。第三,控制活动。在风险的评估作为基础上,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措施控制消除风险,这就是控制活动。
三、经济学的原理
经济指的是创造价值、将价值转化、实现价值,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从而产生了人类的经济活动。在此之上形成了经济学,这门课程主要是研究生产、流通以及分配等方面的相关规律,既揭示了经济活动的规律,同时对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也起到了指导的作用。经济学中,有着很多著名的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内部控制来说也是很有用的,它们可以为内部控制提供借鉴参考,企业也可以对这些理论进行创新,符合时代的特征,使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并且高效的进行。例如,马太效应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很著名的理论,马太效应认为强者的强大和弱者的弱小成正比,即强者越强大,弱者越弱小,对于经济活动而言,指的就是企业在取得成功之后,积累了优势,则这优势就会逐渐越来越强。还有250定律则认为,每一个顾客的背后都隐藏着250个顾客,得罪这一个就意味着又得罪了250个,赢得这一个信赖也就是又赢得了250个人信赖。这一理论也正从侧面来印证了“顾客就是上帝。”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理论适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例如像大众所熟知的木桶效应原理、达尔文定律、二八法则等等,这些理论都是在企业的众多经济活动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这些理论定律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出企业经济行为的内在本质规律,同时可以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将这些理论加以实践应用,相信这些理论都可以更好地对企业做出经济指导,从而加强企业经营的效果。
四、企业的内部控制之中进行经济学的渗透
(一)从经济学原理进行内部控制方案的设计
要想在企业之中进行内部控制,就需要先制定好内部控制的相关方案,以使得相关的工作能够具有针对性。在进行方案的设计时,要从经济学的原理进行设计,设计内部控制的相关方案要遵从经济的规律。就企业来说,内部的管理设计主要的内容是信息的沟通、风险的评估、控制活动等。所以对于不同环节的工作,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设计不同的方案。例如,对于风险的评估这一环节,就可以将木桶效应作为出发点来进行。木桶效应指的是木头装水的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所决定的。就风险的评估来讲,风险经常出现在那些监管不力、要求不高以及执行不到位等环节。为此,在进行风险的评估时就需要从最差的地方下手,尽量制定较为全面的评估方案,确保对风险能够作出有效的评估。在控制活动的方面,企业中不同的部门人员之间要实现有效的配合,各项工作的进行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八法则指的是无论哪一组东西,80%都是多余的,剩下的20%才是主要的。[2]
(二)以经济学的原理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落实
在进行内部控制的工作过程中,可以运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对已定方案进行落实。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行为还是经济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创造以及实现价值,所以,内部控制工作的进行也要围绕这一个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将250定律作为交流的基础,以对待顾客的态度来对待工作的对象,认认真真地沟通交流,以使得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落实。从达维多定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如果想要持续的创造价值,就要在市场之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同时要不断地研发新品,确保产品能够以领先速度进入市场。
五、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路径
在全新制度的经济学中提出影响企业供求关系的因素极其复杂,不论其中任何一个因素产生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经济制度产生影响。对企业现有的经济制度进行创新可以为企业增加更多的利润收入。企业的经济制度创新也会造成生产要素发生一系列的价格变化,进而造成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中需要对新的经济制度进行不同的设计安排。例如当企业的用人成本不断提高后,那么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就需要将企业员工的管理作为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并针对此现象对制度进行完善与调整。
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问题与阻碍,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制度过度的依赖。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会影响到企业内部一部分人的经济利益,他们并不同意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创新,而是去维护旧的制度。@就要求企业在寻找部控制制度的创新路径过程中解决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制度过度依赖的问题。在新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创新。在新经济学中将这种方法称为强行变迁法。除了强行变迁法还有另一种方法也可以帮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寻找创新路径,它就是利益诱制变迁法。这种方法是以利益作为先行条件来推行新的控制制度,利益方对企业实行利益补偿机制,补偿在内部控制制度创新中利益受到亏损人员的利益,从而使得他们同意实行企业内部控制度的创新。不论企业采取哪一种方式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创新。
六、结语
内部控制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能否发展的前提,同时它和企业的经营行为以及经济活动是有着直接影响的,为此就需要在内部控制之中将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渗入进来,以此使得工作展开。不管是木桶效应还是二八法则,都能在内部控制之中发挥出实际的作用,这需要引起相关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将其切实的应用到内部控制的工作落实以及方案设计之中。
(作者单位为湖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对于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自古以来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论述。这些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对于我们研究不同历史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不同特点和社会主义教育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育经济既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又是历史上教育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自秦汉以来,教育经济思想的不断缓慢发展,儒家大师孔子提出“先富后教”和“以学求富”的思想。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司马迁认为:“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唐朝陆贽认为:“巧而能勤则丰富,拙而兼惰则窭空”。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教育改革明确的表明了教育的经济效用。以“经济是为学结果”、“教以济养,养以行教”为主张的颜元,作为清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的核心是继承了先要富强再谈教育的基本理论,他认为能培养出能治国之士,为天下苍生谋福寻利的人才才是办学兴教育的目标,在封建社会中他的思想无疑是教育经济思想的合成者。这些教育思想和主张,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使我国一度在较长时期内走在世界的前列。
2.近代西方社会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现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最先兴起关于现代教育经济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讨论和定义。以教育经济学大师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舒尔茨认为,人力投资是西方国家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强调提高人口质量对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着力研究和阐述了培养人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经济价值、教育投资与教育成本的效益分析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最突出的创新就是将人力作为一种资本引入经济的范畴。近代社会主义阵营中也涌现了一批教育经济学方面的杰出专家,1924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这不仅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开端,更体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关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态以及以为理论指导下的现代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而后,陆续出现了一些基础指导理论和创新研究方法都有较广综合性和较强科学性的教育经济学论作。特别是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与经济如何均衡合理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七十年代,筛选理论、文凭主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一些激进的社会化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同角度向人力资本理论提出挑战,并从新的理论框架出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进而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内容。八十年代,虽然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等之间的争论仍然没有平息,但是关于教育内部收益率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力资本理论获得了实证结果的支持。当前,西方教育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实证分析,对学校以及部门层次的微观分析更受关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产生的影响的兴趣与日俱增。
3.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建立
我国,教育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较晚,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开始这方面的系统介绍和专门研究。中国的教育经济研究人员积极借鉴国外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创作了《教育经济学》专著的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他在该书中系统阐述了关于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智力投资对社会的经济效用。再比如华东师范大学邱渊教授的《教育经济学纲要》一书,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学讲座》等著作均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为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构建了稳固的框架结构,此后涌现出的大批专家和学者在教育经济研究领域积极探索,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和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系统的学科展现出无限的活力。
二、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的几个问题
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表现最为直接和明显。以高等教育为例,因为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用较快,通过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就可展示出他的经济效用,而且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大量的数据。通过不断的调查分析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对高校进行系统调查的一系列数据分析揭示了过去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外延式的发展道路,对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使用不当,因高校的规模效益低而造成了本已紧缺的高教资源的浪费,从而•14•综述•专著课程教育研究CourseEducationRessearch2015年11月中旬刊论证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现象的存在。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研究,以大量高校经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包含学校产出、效率指标为内容的多参数拨款公式,对如何公平、透明、有效地分配高教资源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等。以上这些分析,肯定了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的积极作用。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国际比较,探讨了高等教育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对高等教育与就业、经济增长率、资源利用率、实际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这些研究使得对于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论证不再单单是种理论研究,而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有大量例证的、有说服力的论点。高等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的论点在以上多种论证的基础上逐步被确立,进而,教育投资是非生产性投资的传统观点从根本被。在此基础之上,关于国民生产总值中教育投资的黄金配比问题的探讨,得出了想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必然加大教育投资的结论,教育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社会资本理论对教育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的阐释
社会资本理论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的息息相关,在现代人力资源观要求教育经济的研究中应注意社会资本的作用。在研究中,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对人际关系、社团组织、网络沟通以及规范契约等的研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同样也会因为教育对人际关系、各种组织、网络应用等的影响而对经济产生影响。所以,教育会促进社会资本增长,社会资本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人际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的全球化,构建人际关系的目的性会更强,更具有浓厚的投资色彩。因为在市场经济下,各市场参与者都希望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与各利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促成交易与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风险。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而形成。社会资本理论正是吸收了组织行为形成社资本的观点,通过各利益主体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其次,群体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教育通过促进协同效应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群体协同效应是指群体的工作效果不等于个体工作效果之和,可能大于个体工作之和,可能小于个体工作之和。教育可以使群体尽可能避免社会惰化效应而增长促进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最后,网络时代开创新的沟通桥梁、提高了人力资本收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现实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育和网络沟通,学校、家庭和社区网络有意识的建设人际交流关系网,使虚拟网络交流和现实社会交流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能及时地抓住机会,个人的人力资本才能有效地产生收益。未来的环境多变,组织也具有多边性,人们不断地在虚拟的环境与现实的环境中交替寻找机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虚拟的人际关系也是寻找机会和及时把握机会的重要保证。
3.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缺陷
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融合学科、分支学科,从两个学科分别来看都比较重视研究过程中的实证研究,教育经济学也不例外的采取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统计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于一般研究中,不仅如此,现今有部分青年研究者以经济学计量模型为基准,对教育经济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然而,综合而言,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仍不具备科学的体系及完善的应用方法。从研究方法来说,我国的研究者主要是运用现成的或略有修改的经济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从研究数据来说,我国的研究只是简单的输入教育调查统计数据,然后对国外教育经济模型做单一的验证就得出相关结论。在选题意义不明确,课题设计无逻辑,研究步骤不清晰,理论和实践关系无联系的情况下,这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对教育经济大环境有无适应需求,对教育经济学科的问题研究有无使用价值都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论证。同时,类似于研究方法上出现的问题也表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性质和研究主体上。具体表现为:研究内容较为重视微观和中观研究,而对重大实践问题缺少前瞻性探索。研究性质比较重视实践研究,而对学科基本理论的创新性研究不足。研究主体队伍层次不断提升,而专业研究队伍的培养仍待加强。
三、关于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组织,设立了一批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培养了一批专业研究人员,不少研究成果也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各个领域风起云涌,日新月异,我国教育经济学应不断掌握最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不断发展进步,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中,应更加关注教育经济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加强学科自身建设、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以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对我国教育学学科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探讨和研究知识经济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一方面,探讨知识经济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另一方面,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尤其是具有非凡使命和特殊贡献力的高等教育学,必然会极大地丰富和促进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建设。靠投资和就业增加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然是会成为过去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技术和知识的投入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虽然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知识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函数本身来影响经济发展的,但是将知识内化进入生产函数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全面了解知识经济,需要在传统的经济概念和研究方法之外有所突破。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应积极采用实证研究的分析手段,研究知识经济在国外和我国发展的现状,对我国知识经济的现状进行宏观测度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课题。对知识经济这样一种还处于前期发展的经济形态,尚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它的研究存在着一些先天的障碍。
2.积极研究高等教育对教育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首先,进一步深入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我国经历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革,经济体制变革带来了教育体制变革,教育体制的转换直接造成传统的计划经济价值观念的摧毁,我国的特殊国情为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中国独有的不可复制的实验场地。在这样独有的基础条件下,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应努力从改革的实践中发掘出对教育经济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资料和普遍实践经验的资料,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说。其次,高等教育财政是教育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既有研究的理论价值,也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必需的实证分析。研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可能;研究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程度和速度、管理方法和成本;研究如何将教育经费以符合效率、公平的原则分配到各教育机构;研究在对高等教育进行成本补偿的同时,如何进行高等教育机会的再分配、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系统,以充分体现受教育机会平等等,是迫切需要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最后,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和收费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将更加受到个人教育需求的支配,而这种需求同时又与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紧密相联。教育经济学可以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需要进行一些有益的前瞻性的分析,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各种科类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可替代性进行探讨。我们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投资的增加上,而进一步研究合理的教育投资结构以及有利于教育投资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3.加强理论建设,营造活泼的学术氛围,培育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派
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通过不断深化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但由于我国国家建设时期的特殊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经济学存在理论体系发展缓慢,理论内容自创性不高,理论结构重复性强,理论框架受限制成都高等问题。其中,我国教育经济学理论内容中有大量是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经济理论学习而来,我国教育经济框架构建中对教育经济领域热点问题的阐述和说明都比较浅显而且受国外教育经济学体系束缚较深,总体来说关于教育经济学的原创性研究深度缺乏且理论创新贫乏。改革开放后我国陆续出版的教育经济学相关著作,内容均在伯仲之间,研究者个人独到的教育经济观点严重缺乏,量与质的比例严重失衡即只见凉的增长不见质的飞越。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了我国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学派,缺乏学派意识。古有百家争鸣,现代的研究缺少的就是大胆独创,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的闯劲。没有学派意识便没有真正的学术争鸣与创新,也就很难使一个学科真正成熟,伟大的思想只能在各种学派的争论与实践中产生。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领域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以我国几大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校逐渐涌现出来。作为一个教育大国,我国不仅缺少真正的教育经济学家而且缺乏在世界教育经济学界的话语权,这都和我国没有原创性创新性教育经济学理论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必通过鼓励学界百花齐放各抒己见,为培育一批具有坚定学术信念,并具有中国梦的学术团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让他们的思想在不断碰撞、共鸣中推动教育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此,只有加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方面的深入研究,系统梳理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深入总结学科建设的经验和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引领学科走向成熟。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77-02
一、计量经济学背景介绍
1.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一词最早由挪威经济学家、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希(R.Frisch)于1926年在《论纯经济问题》一文中,按照“生物计量学”(Biometrics)一词的结构仿造出来的。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是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1930年12月弗里希和丁伯根(J.Tinbergen)等经济学家发起在美国克里富兰成立国际计量经济学会,该学会的成立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独立学科被正式确立。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P.Samuelson)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有了新突破,使得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计量经济学在国内的发展。中国高等学校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已有20多年的历史,起初只是在部分学校的少数专业开设,1998年经教育部全国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决定,把计量经济学纳入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8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全国各高校不仅在经济学类各专业已普遍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而且一些管理类专业也十分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不再仅限于理论层面,计量经济分析在经济领域中得到一定运用,仅从经济学类期刊文章看,学者在探索经济问题的过程中,更希望通过对经济问题的定量分析来提升文章实用价值,它也成为文章含金量的一个重要尺标。据统计,在1984―2007年《经济研究》刊物上发表的近3300余篇论文中,以计量模型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的论文占到了53%[1]。
二、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从学科综合性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计量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自身并没有固定的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中的各种计量方法和技术,大多来自数学和统计学,但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需有相关的经济理论作为支撑。因此,在运用计量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需坚持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经济问题所处的环境,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才能使计量研究成果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从方法论角度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工具学科。作为方法论学科,计量经济学信奉“经验主义”,作为经济问题分析的工具,计量经济学需要通过对经济问题的数量关系,并从定量角度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因此,计量经济学通过自身的优势,将现实中的经济问题,通过计量经济方法并结合相应软件,将经济问题转化为可度量且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分析结果,并为后续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三、计量经济学在财经院校的发展现状
财经院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更强调课程的实际应用而不是课程的理论推导,理论推导并不是其教学主要目的。虽然理论推导及证明不是其学生的强项,但学生具有较强的经济学基础。虽然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门类各专业核心课程,且该课程在教学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计量经济学在财经院校的课程开设中仍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课程具有课时少、内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目前,财经院校为本科生开设的计量经济学课时较为有限,而计量经济学是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等为先修课程。因此,计量经济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广泛,内容较多。其次,计量经济学现有教学特点致使学生课程压力进一步加大。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必须具有宏微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先行课程的良好基础。但对财经院校而言,选修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本科生其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加之开设的时间正好为学生专业课最多的时间段。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部分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将直接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学方法仍以理论讲授为主,导致教学的“深入深出”。现行的计量经济学教材中充斥着各种数学公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分注重于数学理论推导,而忽视了财经院校学生知识结构背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使得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缩减。
四、实现计量经济学本科教学的“深入浅出”途径
如果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定量分析,经济研究很难深入下去,对经济“政策效应的验证也是一句空话”,但如果不改变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我们将会看到从公式到公式的数字游戏[2],这将最终形成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深入深出”,教学效果难于达到最大化。从财经院校本科教学视角出发,实现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深入浅出”教学途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选择经典计量经济学部分作为本科教学重点。在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与方法,让学生具有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3]。其中,经典计量经济学应用最为普遍,也是学习更高层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基础,符合财经院校绝大多数本科教学的实际要求。因此,可以选择经典计量经济学部分作为本科教学重点,更多的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可以放入更高层次学生的教学或学生根据自己个人兴趣爱好拓展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知识。
2.减少数学的理论推导,重视其分析思想及实际应用。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并不是数学课。因此,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不能过于数学化。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数学推导,使学生了解方法的基本思想即可。以学生扎实的经济知识基础为支撑,加强其计量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3.加强实验教学及启发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适当引入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合理安排实验教学的时间,通过案例演示及实验操作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选择经济热点主题,同时案例内容紧扣教学大纲,改变教材中实例一成不变的形象,保持案例的动态更新[4]。计量经济学的实验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掌握计量经济学的运用。在实验课案例讲解的过程中,各个步骤需要结合经济问题及计量经济软件讲解,增加讲解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增加同行间的学术交流,把握学术前沿发展动态。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虽然这门学科在中国发展仅20多年,但其运用领域在不断扩大。仅从目前权威的经济学类相关文献统计数据可知,越来越多的文献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过程中涉及计量经济学方法作为辅助。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仍不成熟,并且其学术前沿问题也在不断更新,仅凭专业教师单一力量还略显单薄,因此,专业教师需增加专业间的学术交流活动,探讨专业领域相关困惑。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专业教师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及学术前沿发展动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为学生讲解专业相关的学术前沿发展现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伟.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探索与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4):12-13.
[2]陈岱孙.陈岱孙文集(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庄.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的研讨[J].统计与咨询,2010,(06):46-47.
[4]徐盈之.研究型大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2):228-231.
[5]高铁梅.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交易成本的提出可谓是经济学发展史上浓重的一笔,新制度主义以“交易成本”作为核心范畴,对企业这一制度安排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从而有力地扩展了新古典厂商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因而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即要使经济学达到人们向往的理想状态,使经济学更加接近现实,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现实。
一、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交易成本经济学主要研究契约关系的治理,交易成本经济学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之更多地转向了对交易后契约的研究。
交易成本经济学采用微观分析方法、比较制度分析方法,将交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最重要的是交易成本,然后由交易成本而研究各类合同,从各类合同中发现相应的治理结构,由此考察各种经济制度,再从效率上对这些制度进行比较。威廉姆森:“这里使用的一般微观分析方法有普遍应用的价值。因为这样才能把交易当作基本分析单位,才能切实突出交易的各种属性,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去设计各种制度”。它结合了经济学、组织理论和契约法,强调交易成本的节约和事后治理的重要性,是一种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科斯同样强调微观、比较分析方法,科斯在其著作《企业的性质》中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企业和市场,从而探究企业的规模。
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交易维度和治理框架
科斯:“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应该还人类以本来面目,即人们只能在现实体制所规定的条件下行事。只有这样,现代制度经济学才能称之为‘现代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借助有限理性和投机这两个概念,把握住了人类的本质特征。“威廉姆森”认为现实中的人都是契约人,他们无处不在交易中,并用各种或明或暗的契约来规制他们的交易。显然,威廉姆森在这里重新构造了交易成本经济学范式的硬核,这个硬核就是他的‘契约人’”。
交易成本经济学在“契约人”的基础上分析交易,交易的属性自然进入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区分各种交易的主要标志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及其发生的频率,其中,资产专用性是最重要的标志”,威廉姆森又提出治理结构与交易类型相匹配原则---“交易的属性不同,相应的治理结构即组织成本与权能也就不同,因此就形成了交易与治理结构的不同配比(主要是为了节省交易成本)”。
表1 有效的治理
投资特点
非专用 混合 独特
交易频率 偶然 市场治理
(古典式合同) 三方治理(新古典式合同)
经常 双方治理 统一治理
(关系合同)
由表1可以看出,在不考虑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治理结构与交易的匹配情况,对于非专用的交易,包括偶然的合同与经常性合同,主要应用于市场治理结构;混合式的偶然交易和高度专用式的偶然交易都需要实行三方治理;混合式的经常交易需要双方治理;交易的性质越特殊,买卖的动机就越弱,专用的经常交易就需要统一治理了。即使加入不确定因素,也改变不了这种局面,在进行具体分析时,要却不确定问题不断地去适应,具体进行分析。
三、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应用
交易成本作为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已经被运用到许多领域,经济史研究和企业理论研究的新发展都有赖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
1.经济史研究
道格拉斯.诺斯:“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和解释在零交易成本的严格检验条件下某个时点上的资源配置……虽然近年来它的发展更强调正信息成本、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但它无法融入一个使我们能分析经济结构历史变迁的一般框架,而这正是经济史的全部内容”。诺斯利用交易成本,分析合同的界定和实施,而制度就是委托人与人间为最大化他们的财富而订立的合同安排,从而分析政治和经济制度,为经济史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我国经济学家在诺斯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制度变迁等进行了研究,林毅夫提出了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制度分析框架;杨瑞龙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以及制度变迁三阶段转换假说。金玉国基于1991-2002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体制转型对交易费用的节约效应,并利用2001年各省(市、区)的截面数据对经济增长、体制转型与交易费用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从交易费用角度来讲我国体制转型绩效显著等结论。
2.现代企业理论
科斯从节约交易费用的角度解释了企业产生原因及企业的边界,企业是以一个市场契约代替了一系列市场契约,是一系列契约的连结。企业的性质就是一种被选择的可以节省交易成本的组织,把在市场上交易成本很高的交易内化于企业之中。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将企业视为治理结构,威廉姆森用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维度来刻画交易的性质,其基本结论是:在不确定性足够大的前提下,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决定规制结构的选择。而杨小凯和黄有光则建立了企业分析的一般契约模型,在《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中将企业定义为贸易伙伴之间的一种剩余权结构,它使一方有支配另一方劳动的权利,并拥有双方合约的剩余权,企业以间接定价的方式来降低交易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的不足和低效。
Alchian和Woodward在团队生产背景下探讨了资产专用性与企业所有权配置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中,企业所有权状况可以保护某些团队成员的企业专用性投资”,他们还认为对企业的定义太狭窄,而“更重要的是考察各种形式的团体活动以理解组织形式的原因和结果,无论它是社会俱乐部、运动团体、婚姻,还是用于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
四、总结
交易成本经济学做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对经济现象尤其是转型国家的经济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交易成本经济学继产生与发展以来,在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对交易成本经济学进行总结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对交易成本经济学,众多经济学家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交易成本经济学,对这些文献进行研究与学习,从而有一个深刻地理解与把握,并将其运用与现实,来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不断地发展该理论。
参考文献:
[1]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商务印刷馆.2002
[2]R.科斯.企业的性质(陈郁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