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09:24: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中西方茶文化;传统文化;英语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在英语人才的培养上一直非常重视。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所容纳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中茶文化是英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中西茶文化差异为视角,开始英语文化教学,势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感,以及语言驾驭能力,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都会有所促进。
1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1.1语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语言作为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首先,语言是用来记录人类发展历程的载体,是文化流传至今的工具。语言作为媒体符号的一种,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古往今来,人们的生活与语言紧密相连。在英语系统中,将红茶称之为“blacktea”,直接翻译成中文,实际上是“黑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由于最初红茶从中国福建武夷传入英国的时候,这种茶叶的外表颜色是黑色,故将其称之为“blacktea”,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到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英国人重视茶叶本身的颜色,而中国人则重视茶汤的颜色。所以说从语言能够看到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情况,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准。
1.2文化是语言实现价值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发展的标志,而文化则是语言价值得以实现的载体。中国文化是经由语言记录,语言在此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语言记录拥有具体的记录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情感、事业以及艺术等各个方面。中国文化必须要借助语言才能够表现出来。同时,人们在进行交流或者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都是通过语言实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创造出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以茶文化为例,它具有巨大的包容力,不仅可以吸纳众多外来文化,为自己所用。而且也可以被其他文化所吸纳,实现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总之,文化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辅助,恰当辅以文化背景,学生们的语感、语境才能够更好。
2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目前世界各国的茶文化都是由中国茶文化衍生、发展、变化而来的。在茶文化从中国传播到西方国家的过程中,受到当地居民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中西茶文化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下面针对这些差异进行具体分析:从中西茶文化差异来看,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饮用方式以及社交礼仪方面的不同。首先,中国人饮茶非常简单,一般都是清茶一杯,不会添加任何辅料,有些考究的人,会使用专门的茶具,在煮茶、泡茶的顺序上十分讲究。随便什么时间,约上几个好友,围坐一起,品茗畅谈,这就是最为简单的中国茶文化的应用方式以及社交礼仪。当然,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或者地区的饮茶方式各不相同,并且各具特色。我国少数民族饮茶,往往会加入一些奶、糖等辅料一同饮用。汉族居民则是以“清饮”为主,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因此“清饮”是中国大部分人饮茶的方式。如果追溯我国茶文化的起源,最初发于神农,而后兴盛于唐代,在宋代得到更加的普及。在唐宋时期,“煮茶”是最为流行的做法,到了明清两代则以“泡茶”为主,由于中国人热爱“清饮”,所以对水质要求很高。最后,中国人饮茶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都是闲暇之时,兴致所致。其次,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代表,英国人饮茶以“混引”为主,喝茶的时候,会将奶、糖等辅料加入茶汤,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辅料。另外英国人热衷“红茶”,英国人每天都会喝茶,喝茶已经成为了他们一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他们放松身心的方式,也是英国人生活品位的象征。从这些内容来看,茶文化传入英国之后,在形式与内容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它被赋予了鲜明的西方特征。英国人也会邀请朋友一同喝茶,但是与中国人不同,英国人会准备各种点心,与茶品一同食用,他们将其称之为“茶会”。英国茶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西方茶文化,英国人对茶的坚持,主要是体现在对生活的享受以及人际交往需求等方面。最后,中国茶文化与西方茶文化在茶道精神的体现上也存在很多差异。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因此中国的茶文化包容了非常丰富的中国传统内涵以及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内涵。它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核心,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茶道内涵极为丰富,当代茶道精神以“和”为核心,倡导和谐、平和,以和为贵。而西方茶道精髓与中国则完全不同,他们比较重视饮茶的形式,将饮茶视为品味的象征。
3中西茶文化差异下的传统文化英语教学策略
3.1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我国教育体系中引入英语教学是在20世纪后期,英语教学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脱离文化背景的语言教学,是架空的教学,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在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学后,学生基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英语词汇的内涵,同时在语境、语感也会越来越好。以英国为例,英国是西方国家中茶文化发展最快速,体系最完善的国家,正是因为英国人热爱饮茶,视茶为时尚、最健康的饮品,因此茶叶自传入英国以来,就迅速得到了普及和发展,进而形成了非常具有英国特色的英式茶文化。而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自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拥有四千多年的茶文化历史,其中蕴藏了太多传统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从世界范围来看,即便是英国,其茶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也难免会受到中国的影响,红茶在英国大范围普及,英国才演变成今天以红茶为主的品饮文化,而英语作为英国人的母语,在以整个文化背景为基础的发展条件下,茶文化的渗透,必然会带给英语巨大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将中英茶文化作为媒介,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理解能力、驾驭能力以及语感、语境分析能力等等,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借助这个契机,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内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在理论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巨大提升,才能够不断成长为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3.2茶文化在英语传统文化教学中的落实
为了能够促进英语教学效率,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将文化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设计,学生在文化情境中体悟英语词汇的内涵和使用方法,语言驾驭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会因此而进步。首先,英语教师要以中西文化的差异作为基础,将中西文化比较分析,学生从中体会到不同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由于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交际风格以及行为模式也存在巨大差异,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将中国与西方国家茶文化的不同展现给学生。上文对中西方茶文化的显著差异已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文化认知结构,掌握双方语言体系中交际规范、词汇使用方法以及句法之间的不同,进而解决很多实际交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以中英两国的茶文化差异为例,英语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的时候,有意识的将这些具有差异的茶文化只是引入课堂,如“听力教学”,新词汇结合茶文化背景进行介绍,像blacktea,softdrinks等词汇充分反映了英国人的饮茶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通过为学生讲解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英国人的语言习惯,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英语词汇和使用方法。这样在听取“听力材料”的时候,才会更准确、更快速的理解对话的意思,其次,在英语传统文化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做好文化导入设计,由于英语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属于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学习和吸收,需要一定的媒介和桥梁,因此文化导入就成为了文化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英语教育领域的相关学者提出:文化导入分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第一个层次是语言知识结构的导入,在导入这个部分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消除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认知障碍,将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传递给学生。第二个层次是系统地导入文化知识,以课本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将重点、难点有条理地归纳;最后一个层次是导入广泛的文化内容,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传统等等。这些内容丰富了英语文化教学课堂,使学生摆脱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理论学习,尤其是各种传统民族文化的引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茶文化中有关饮茶习惯的对话和文学段落等等。“dishoftea”这种短语,在英国都非常常见,还有成语“foralltheteainChi-na”,这一句体现了中国茶文化对于英国茶文化的影响,也肯定了中国茶叶在世界范围内所带来的影响。正是因为茶文化发源于中国,而茶叶也是从中国进口的,虽然目前茶叶已经十分普及,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西方国家依旧将茶叶视为比较珍贵的物品。它也象征着一种财富。而“alltheteainChina”就是代表一大笔财富的意思。
结束语
基于中西茶文化的英语传统文化教学,会使英语教学效率更高,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语言结构,文化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本文针对茶文化差异下的英语传统文化教学进行了几点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作者:廖宁芳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甄秀玲.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与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关系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6(5):24-26
[2]郭丽杰,金月.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重要性[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3):12-13
关键词:
云南;茶马古道;遗产;构建;茶文化旅游
茶马古道是唐宋之后,就形成的一条重要民间贸易通道,其辐射了我国云南、、四川西南部的边疆地区,并且也涉及到了缅甸、印度以及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所以在这条茶马古道中,可以分出川藏道以及滇藏道。这条茶马古道将汉族、藏族、哈尼族、纳西族、白族、彝族等众多民族联系在一起,对我国边疆事业的进步以及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在这样长期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当中,茶马古道也形成了极具自身独特文化特点的民族文化,这一文化如今已经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部分。而茶马古道的发展必然离不开茶文化以及茶历史,所以当时茶产区的茶道主要是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到大理白族自治州之间的这段线路。如何将云南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遗产廊道进行挖掘与发扬,同时与茶文化旅游本身结合起来,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茶马古道遗产构建
1.1遗产廊道构建的概念
实际上,茶马古道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早已形成了现状区域范围形式。所以人们在对其进行保护的时候,可以按照茶马古道所在线路串联起相应的历史文化遗产元素,进而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和挖掘。首先,分析遗产廊道的概念。其最早起源于美国,是对区域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方式和方法。而我国定义遗产廊道,则可以简单理解为拥有者极其特殊文化资源与历史内涵的线性景观,其不仅仅具有明显的经济中心,同时该地区的旅游资源也相对丰富,老旧建筑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修建与再利用,从而将该地区周围的环境进行改变。所以我国在对茶马古道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就采用了这一原则与方法,并非对其进行局部或者点的保护,而是对整个滇藏茶马古道实现全方位的保护,从自然、文化以及经济等多个角度,对其形成的保护体系。
1.2云南茶马古道遗产构建的重要意义
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滇藏地区茶马古道,可以发现云南茶马古道的保护与遗产的构建是势在必行的,其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滇藏地区茶马古道的特点与遗产廊道所要保护的特征有着较强的相似性。正因为云南茶马古道呈现出线性特点,所以其与传统的遗产区域保护形成了本质的区别。之所以按照廊道形式对其进行保护,是因为其本身没有具体的尺度与标准,整个线性文化遗产区域都是值得保护的。在整个遗产廊道当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茶文化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以及休闲娱乐资源,这些丰富资源足以构成和突出云南茶马古道遗产资源的丰富历史内涵,也体现出该地区独特的经济价值与自然文化价值。云南茶马古道主要是在滇藏道部分,所以这一部分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云南西双版纳有着众多的古老茶园,而这形成的茶文化本身兼具文化、经济、旅游等多重使命。其二,云南茶马古道本身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滇藏段茶马古道联系了我国众多民族,同时也是这些民族和谐关系建立以及民族团结形成的见证。此外这些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都是通过茶马古道实现的。所以某种程度上讲,其构成了众多地区、众多民族经济上的依赖性与依存性。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茶马古道更是将我国西部文化最为原生态的内容保留与体现了出来。所以茶马古道在经济、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其三,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云南茶马古道确实将西双版纳、临沧地区这类重要的茶叶种植区域、生产区域联系了起来。在这一线路当中融合了众多自然遗产与文化资源。该地区茶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都是通过茶马古道完成与实现的。所以最初的茶叶贸易往来与茶叶市场开拓都离不开茶马古道的存在。
1.3云南茶马古道遗产构建的必要性
1.3.1有利于完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在我国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当中,并没有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这类大尺度的线性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所以这就足以看出我国对其的关注程度不够,并没有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的重要性。故而针对这一现象对云南茶马古道进行保护与构建有利于填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的空白。
1.3.2实现云南茶马古道保护目标的合适之举
通过对茶马古道进行遗产构建,有利于滇藏茶马古道保护目标的实现。因为滇藏茶马古道沿线的所有地区,都因为城市化的加快,引发了茶马古道被破坏与消失。现代化交通方式的更新与建设更是将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湮没。复古而对茶马古道中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实际上也是对茶马古道进行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重要举措。
1.3.3有利于保护茶马古道大量的线形文化景观
茶马古道线性文化景观包括沿线的区域自然以及文化景观,所以实际上对这条廊道进行整体的遗产构建,还可以对沿线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保障。通过构建人文生态系统,弘扬并传承该地区的历史文化,推动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旅游经济的活力焕发,实现了该地区旅游事业的大进步与大发展。
2云南茶马古道遗产构建与茶文化旅游的结合
2.1茶树茶园以及制茶商号
云南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地区,都是我国茶叶种植的主要园区,同时其本身有着较大面积的古老茶树和茶园。红河以及文山等地还有这众多的古茶树分布。所以云南作为我国乃至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其不仅仅是茶叶文化发展的发源地,更是珍贵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的发源地。尤其是西双版纳,其古茶园面积约为8万亩之多,同时也有较多的野生古茶树和后来栽培的老茶树。而普洱市也存在大量的古茶树,其分布于无量山以及澜沧江两岸的原始森林当中。所以近些年来,以西双版纳为代表的云南地区充分挖掘茶文化旅游资源,西双版纳除了以热带雨林为主要旅游资源之外,更是将许多茶园进行开放,以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带动该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正因为得益于茶马古道的存在,许多本想沿茶马古道探究旅游文化的游客,也会到云南地区之后,注重该地区茶文化的历史与发展,从而将茶马古道遗产与茶文化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
2.2以滇藏茶马古道遗产廊道为中心辐射旅游资源开发
从宏观上需要对茶马古道的主要辐射范围进行把握,然后对其周围的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开发。由于茶马古道线路上存在许多节点,所以必须要在遗产廊道的构建上选择多个主题,这样才能以茶马古道为主要历史背景,对不同的廊道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茶马古道遗产文化的挖掘,打造出最符合茶马古道实际文化内涵的资源开发形式。
2.3对遗产资源进行评估且设置文化遗产保护点
相关部门应该对该地区的遗产资源进行摸底,这样才能清楚了解云南茶马古道所拥有的实际资源。通过掌握遗产廊道的情况,将其中的历史文化元素挖掘出来,。然后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点、国家以及省级文物保护点、非物质文化保护等多种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界定,从而有选择地对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开发。比如该地区的风俗习惯、茶文化发展、风情风俗等,都可以成为对茶马古道遗产资源评估的重要参数。
2.4注重滇藏茶马古道历史价值与现代价值
滇藏茶马古道的价值,可以从历史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从现代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茶马古道本身蕴含着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内容,其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许多人来到茶马古道一探究竟,既是被其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所吸引,另一方面也是对茶马古道最初的茶文化有所体会和了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我国云南等地进行茶文化的了解,并且以茶马古道作为依托,更是满足了人们对现代文明的需求。
2.5对茶马古道腹心区文化遗产廊道进行保护
在对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进行保护的时候,并不是一味地对所有的地域进行保护,而是有选择地开展保护工作。茶马古道是线性景观,所以其蜿蜒于崇山峻岭以及河流峡谷当中,所以涉及到了许多行政区域。若一味进行保护,将使得每一地区都无法得到全方位的关注。故而应该对茶马古道腹心区进行重点保护,注重层次的划分。比如可以对云南西双版纳、普洱、临沧这类不仅是茶马古道必经之路,更是茶文化发源地的地区进行重点保护,从而围绕地区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开放。
3结束语
云南茶马古道是我国重要的茶马古道,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而云南地区茶马古道除了具有独特的历史资源之外,更是有茶文化的最初形态,故而我国除了要建立对云南茶马古道历史文化遗产的构建,更应该将云南地区独特的茶叶文化和旅游资源结合起来。通过以茶马古道为依托,发展该地区的茶文化旅游经济,从而促进我国茶马古道在世界知名度的提升。既实现了对茶马古道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将该地区的茶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高远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财经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一、引言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文化在对我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处世之道等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的一定的影响,是我国文化组成上极其靓丽的一张名片。而主题酒店作为从西方传入的一种酒店经营模式,是指以某一素材为主题,从酒店的建设设施到服务理念等方面都围绕这一素材主题进行独特化的建设,赋予酒店独特且难以复制的个性特征。由此,茶文化主题酒店则开始在我国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在市场中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文章将茶文化主题在酒店管理发展中的应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分三部分展开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为促进我国酒店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二、茶文化简介
我国作为茶叶的起源国,同时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国,拥有世界著名的茶叶品种繁多,如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安溪特观音等等。而茶文化本身也是中华文明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我国所特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与其中。在茶文化中融合了我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伦理学、哲学以及宗教学等思想的精髓所在,同时也是中华神州大地上,各个民族间文化的结合,显现出了我国多层次、多民族的博大传统文化,更是一种在世界文明之林中,标记着传统中华文化的副符号和特定的密码,其存在的本身就是对传统中华文化的重量和厚度的一种显现。
三、茶文化应用于酒店管理发展中的价值
从酒店的消费者消费目的上观察,其不仅仅是为了住宿,更多的还是对酒店的文化进行体验,继而进行身体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修整。因此对于酒店的管理和发展而言,其重点不能仅仅放对顾客的食住上的服务水平提升,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酒店文化建设。而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民间的茶文化基础十分牢固,因此将茶文化应用于酒店管理发展具有诸多方面的价值所在,以下具体进行介绍:1.引起消费者兴趣。将茶文化应用于酒店的管理发展中,首先可增加酒店在行业内的差异化程度,而随着目前酒店业消费者对同质化酒店服务审美疲乏不断深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茶文化主题酒店必然会极大勾起消费者的兴趣。在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优雅、传统、厚重以及虚幻的传统文化,以及其内在的精神和哲理,都是在目前酒店行业中可以作为营销噱头的因素,同时也是提升消费者兴趣的重点消费因素。2.美化酒店形象。基于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酒店业在近几年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虽然目前在我国的酒店行业中,各种酒店林立,但是多是在西方装修理念下进行的酒店包装,同质化问题十分严重,消费者要真正的记住某一家的特色难度很大。而茶文化我国独有,在其特性上具有高贵和深邃的意涵,同时目前在市场中茶文化主题十分稀少,因此将茶文化应用于酒店的管理和发展中,无论在应用的深度上几何,都会给消费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继而在消费者心中起到酒店形象美化的效果。3.打造酒店核心品牌。面对酒店行业逐渐进入买家市场的趋势,品牌成为了酒店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其可以说是酒店对消费者的一种保障,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对酒店的一种依赖,品牌效益往往可以极大的提升酒店的经营利润。而将茶文化应用于酒店的管理发展中,将酒店设定为茶文化主题酒店,除了可基于茶叶外在形式美化酒店装修,茶文化所内涵的人生写意,也融入到酒店品牌文化,而茶文化几千年来在国人心中高端的形象也就融入了酒店品牌中,有助于酒店打造自身的核心品牌。
四、茶文化在酒店管理发展中的应用策略
体验式经营是目前市场中最为吃香的经营模式,而茶文化在我国文化体系中又和养身、宗教、生态等文化拥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将茶文化主题应用于酒店的管理发展中,可以和其他文化进行融合,采用文化体验的模式展开。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与康体养生相结合。随着我国居民在经济收入上的提升,消费者在物质消费需求上也从传统的身体基本需求满足,逐渐上升到康体养生的阶段。而从我国茶文化的功能上观察,茶叶内具有很多对人体健康有帮助的物质,富含人类新陈代谢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茶多酚,对人体健康拥有十分明显的功效,具有十分显著的人体保健的功能。因此酒店在应用茶文化时,可将其和康体养生进行融合,推出茶饮食、茶膳等酒店产品,让消费者就酒店消费中,除了可以满足基本的食宿需求外,还可在此过程中进行康体健身。这对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满意度和吸引力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是酒店在自身的管理发展中将茶文化应用其中的有效策略之一。2.与宗教文化相结合。我国在全球无神论国家中排名第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我国的文化底蕴中不包含宗教文化的成分。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除了包含十分厚重的哲理之外,也富含宗教文化于其中,和我国传统宗教文化,儒释道三者合一一致,在茶文化中也包含三种宗教的精髓所在。因此在酒店将茶文化应用于自身的管理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可将茶文化中的宗教文化进行充分应用,如可将“禅茶”作为酒店的品牌建设重点,对外加大禅茶和酒店品牌之间的联系宣传,对内可经常邀请世界范围内的佛学大师到酒店中就禅茶文化进行讲解。让消费者在进行传统酒店消费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听佛学大师的禅茶文化讲座,对茶文化、宗教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酒店而言,一方面起到的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起到的提升酒店档次和增大对消费者消费欲望的效果。3.与绿色生态相结合。绿色低碳经济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大方向,同时随着我国居住环境的不断恶化,居民的环保意识也逐渐觉醒。而在茶文化中,包含着“和、静、美、廉”的精神以及“天地人和”的思想,而这一思想则和目前的环保意识不谋而合。因此在酒店应用茶文化展开酒店的管理和发展工作时,也可发挥出茶文化的绿色生态价值,在酒店的装修设计上一切从简,在服务方式上推崇节俭,在经营理念上遵从绿色环保观念,将其作为招牌加大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帮助酒店进一步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茶文化的发源地,在民间具有十分牢固的茶文化基础。而对于酒店业而言,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通过创建自身独特的酒店文化,实现差异化营销,成为了酒店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将茶文化主题应用到酒店的管理和发展中,首先可引起消费者兴趣,同时也可推动酒店创新,并实现酒店形象的美化,打造酒店的核心品牌。而基于茶文化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与康体养生相结合、与宗教文化相结合、与绿色生态相结合三条茶文化在酒店管理发展中的应用策略,值得我国诸多酒店在自身酒店文化的创建中充分合理的使用,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促进酒店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璐,秦华.茶文化主题观光农业园规划探讨--以渝北石盘河茶文化主题观光农业园规划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139-144.
[2]曹艳芬.传统茶文化与当代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分析[J].福建茶叶,2016,38(10):146-147.
[3]陈木丰.英德市红茶文化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188-189.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0-0001-01
一、引言
茶与咖啡是当今社会中普遍流行的饮料,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从茶与咖啡的文化方面的角度来看,其二者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从古至今流传而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咖啡文化则是西方国家的典型象征,由于历史背景、生长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其二者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茶和咖啡,有着不同的内涵、历史,那么这个时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茶文化与咖啡文化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本文对此进行详细叙述。
二、茶的历史起源及茶文化概述
不同年代,茶的功能也不相同,唐人饮茶谈艺术,宋人饮茶重意境,元代饮茶粗犷豪迈,明清讲求修身养性。自古“琴、棋、书、画、诗、酒、茶”则是文人雅士的七件雅事,俗事文化和雅事文化都包含“茶”,由此可见在这雅、俗两个文化层面,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对茶的历史起源与茶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茶文化有更加系统的了解。
2.1茶的历史起源。
人类的饮茶史据传说从上古神农尝百草之后就开始了,那个时候是作为药用。相传彭祖得饮茶养生之道,活了八百多岁。后其携二子彭武、彭夷定居于闽北山中,武夷山因此而得名。后来周朝统治者借鉴商纣灭亡的原因,颁布禁酒令,倡议群臣百姓以茶代酒。闽北某山被时闽王划为茶山以备上贡茶叶之用。有历史记载的是西汉时一个道人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种植茶叶,此后茶叶种植才作为经济作物推广开来。而中国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固定下来形式化的茶道,甚至说,中国没有“茶道”这个概念。中国的“道”有两种来源,一是通过反复尝试,熟能生巧,举一反三,积累总结“道”。而后再以此道调养身心,调适行为。再从修行中总结心得体会,进一步完善其“道”。另一种是通过思想感悟而得之“道”,而后以行动来实践、验证此道。对于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核心精神,国人会感叹中国茶不成道,更无茶道精神。其实日本的“茶道”与中国完全不同。日本是固定下来的泡茶形式和泡茶内涵,而中国文化中,“道”存于万物,不拘泥于时间场合等,二者不能等量齐观。
2.2茶文化的概述。
“茶文化”泛指与茶相关的文化,包括茶产业、饮茶、品茗、器用、茶事等,其层面除了人文历史哲学,甚至涵盖政治、经济等。以茶文化和政治的关系来说,自中唐以来,历代茶政与饮茶方式都有相关记载与论述。就经济的层面来说,唐代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达,因茶风鼎盛,茶的大量生产、促使贸易消费发展迅速。就文学而言,历代文人对茶推崇备至,以茶做为题材,留给后世人许多有关诗、词、书、画、歌、赋、曲等佳作。从自然现象来看,历代茶文化随着制茶工艺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如茶树品种、栽培、制作、加工等。从历史层面而言,自茶的源起,不论茶叶加工、饮茶方式,以及历代茶事记载,均有长足演变。文化乃人文化成之意,“茶文化”广义的说法:也即是通过茶事而与人类生活经验相关并化成的人文历史累积。
从历史的演变,可看出各年代有着不同的饮茶文化与审美追求,唐代品茶追求的是崇高与朴拙的美学,茶事崭现超然脱俗。宋代的茶文化就比较发达了,其在斗茶、行茶令等方面非常的发达,各种方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明代散茶的饮用,茶器多元,文人多追求意趣,超然物外。清代茶馆风气大盛,以市民为主的消费形态逐渐成为风气,茶艺发展更加多元也更崇实。
三、咖啡的历史起源及咖啡文化概述
对于咖啡文化来讲,其与茶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如果说中国的茶文化代表的是含蓄、内敛,那么西方世界的咖啡文化就是热情奔放的,这不仅与其饮料的差异有很大关系,更重要的是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各国文化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茶文化与咖啡文化。
3.1咖啡的历史起源。
首先我们从发源地讲起,根据罗马语言学家的罗士德.奈洛伊记载牧羊人牧童卡迪于公元6世纪于埃塞俄比亚发现了咖啡。传说卡迪采摘了一些咖啡果实给修道院的人们尝,从而咖啡提神醒脑的功效渐渐的被人们所知。由于当时修道士们在晚祷期间容易打瞌睡,因此咖啡变成了修道士们的必备品。后经埃国传至也门,渐渐走进阿拉伯世界。说到阿拉伯世界不得不提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在咖啡的传播史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土耳其人为什么喝咖啡?因为禁酒。那喝酒对于穆斯林意味着什么呢?在他们的民族文化中,其认为喝酒等行为都是不虔诚的行为,是不被赞成的,其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人的未来发展。可想而知穆斯林们迫切地需要一款能够代替酒精的饮料。咖啡理所当然的在穆斯林中普及开来。进而形成一种象征性的文化。当时的穆斯林们有多热爱咖啡呢?我们来看一首颂词:“啊,咖啡!你能消除伟人的烦恼;你把迷途的人带回知识的正途。咖啡是给真主的子民所饮用的,是真主赐给渴望智慧的人们的甘露……当别人向你呈上精美的咖啡,你所有的忧愁就会消失殆尽,它迅速地渗入你的情绪,并使你保持活力:如果你还有什么怀疑,就看看喝咖啡的年轻人和美丽的人儿吧……”据说这篇颂词最初是由先知穆罕默德的儿子所写,然后被好奇者从阿拉伯文翻译过来,并刊登在了19世纪早期特兰西瓦尼亚的医药期刊上。
除此之外,在其发展之初还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公元6至8世纪,埃塞俄比亚有个牧羊人叫卡迪。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羊吃了一种植物上的红果子,变得非常兴奋,活蹦乱跳的。他也大着胆子尝了这种不知名的果子,味道酸甜,人也变得神清气爽。随后,他就跟著羊群每天都吃。有个当地伊斯兰教的长老路过,看到了,因为好奇也跟着吃了。回家后呢,长老梦到先吃默罕默德托梦,指示他用这个红果子煮水喝,可以提神。从此以后,伊斯兰教夜间祷告前,都会喝红果子煮的热果汁,这就是咖啡的前身:“咖瓦”。
3.2咖啡文化的概述。
“咖啡文化”,那就是我们对咖啡的认识和了解,包括咖啡的种植技术,加工技术,和咖啡饮料的制作技术。这些才是咖啡文化的核心内容。文化的深入就会有人文因素的影响,这也是事实。例如美国人之所以喝咖啡人多,这与当年美国商人反抗英国殖民政府,并导致波士顿倾茶事件有关。进而美国人只好以咖啡来解渴,所以不得不把咖啡做的很淡的原因。美国人喜欢喝大杯咖啡也是由此所致。
所以说到哪一个城市的咖啡文化最浓郁,那就要看侧重哪方面的特点了。如果说是“泡咖啡馆”,首选巴黎。但是那里人主要习惯了滴滤咖啡,饮用场所也以家庭和办公室为主。泡咖啡馆则是一个特殊的文化,虽然很特别,但也只是比其他国家多很多,而比起意大利全国人民上街喝咖啡,并不主要泡咖啡馆来说,仍然要少了数十倍,甚至要少近百倍。要想理解这之间的差距,只要想明白一句话就行。那就是为什么当年舒尔茨在去米兰出差的几天时间就对当地咖啡馆的数量有如此深的印象,以至于让他回国之后就决心用星巴克咖啡的名义在美国经营意大利咖啡。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意义深远。
四、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对比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是不同国家的文化象征,对其二者的关系进行细致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对其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茶文化与咖啡文化不仅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其本身还有很多共同点。咖啡和茶完全不处于对立,,二者都有着一个非常广泛的受众,从大碗茶到金俊眉,从罗布斯塔到geisha,各个阶层都可以受益。也并无高低之分,并且从发展历史来看,此二者均为历史长久的饮料。所以说,茶与咖啡,并不是非黑即白,更不是非此即彼。
4.1基于起源的文化對比。
从文化起源的角度来看,茶文化的起源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虽然有很多学说,但是由于时间久远,至今也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解释。一般来讲,中国被认为是茶的起源地,也就是说茶是通过中国向世界各个地区进行运送传播的。但是,也有一些资料信息和证据表明印度和非洲等国家也有可能是茶的发源地,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茶的发源地而言,其实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除此之外,在我们中国也流传着许多关于茶起源的故事,追溯历史,最早应该是巴蜀先民利用地理优势制作茶料,而到魏晋南北朝时趋于成熟,到唐朝时达到鼎盛。陆羽的《茶经》便是那时候的产物。那时候的茶已普遍,说到风靡全国,并不为过。如果现在很多人会拿在咖啡厅喝咖啡作为小资的代表,那么那时候喝茶便是超越生活的享受。
而咖啡文化的起源也具有这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对此有详细的解释,一个穆斯林托钵僧被他的敌人赶入沙漠。在精神错乱的状态下,他听到声音,提示他采食身边的咖啡果。他把咖啡果放在水里,想把它们泡软,由于咖啡果过于坚硬,他没有成功。不得已,他只好将浸泡咖啡豆的水喝了下去。最后,这个托钵僧就靠这种手段存活下来。当这个托钵僧走出沙漠之后,他觉得自己能够幸存,并且自己身上之所以能够获得神奇的能量,全都是真主安拉相助的结果。于是,他就不停地向别人讲述这个故事,并且把这种配制饮料的方法介绍给了别人。
4.2基于种类、制作方法、品尝方法、功效的文化对比。
茶,相传最早发源于上古时期。传说人文始祖神农氏“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解之”。这里的“荼”,就是茶。而后,随着文明的发展,时代的更迭,又出现了“槚”、“荈”、“蔎”、“茗”等字,都是指茶,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汉字的博大与包容。因此,对于中国的茶文化来讲,其历史非常悠久的。
4.2.1种类。
中国的茶与西方的咖啡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从种类的角度来讲,其茶的种类是非常繁多的,包括红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等,同样的,咖啡也有着丰富的分类,其有纯咖啡、花式咖啡、皇家咖啡等。
4.2.2制作方法。
茶与咖啡在冲泡和制作技术与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具体来讲,不同的茶会有不同的冲泡方法,比如,在对绿茶进行冲泡的过程中,使用温水或者较冷的水冲泡即可,这样的口感更加丰富。咖啡则不同,在具体进行冲泡的时候,主要有虹吸法、高压蒸馏法以及最传统的冲泡法等。
4.2.3品尝方法。
除了以上制作方法和分类上的区别,二者在品尝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进行品茶的时候,对茶叶的填配也是有要求的,喝的时候再进行茶叶的补充,基本保持茶水浓度的前后一致,喝茶的时候,可以与一些糖果、小点心等一起品尝,味道更加丰富。在对咖啡进行品尝的时候,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按照个人的口味来进行选择,可以先加入一点糖和牛奶,细细的对其进行品味,等待牛奶、糖与咖啡充分融合之后,轻轻搅拌之后再进行饮用就可以了。
4.2.4功效。
从功效的角度来看,茶除了可以当做饮品之外,还具有修身养性的功效,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咖啡来说,其不仅可以缓解疲劳,振奋精神,还能在此过程中预防胆结石等疾病的发生,可以说,适量的饮用咖啡对人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五、结语
茶与文化虽然在历史起源、品尝方法、种类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对其适量的饮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最大程度上在品尝的过程中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除此之外,茶文化和咖啡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其二者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更好地促进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加强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合作与交流,让中国的茶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各国人民在品茶喝咖啡的同时除了了解彼此文化与历史,更能体会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相信茶文化与咖啡文化在中外国际文化交流发展中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贾芳晴. 茶文化、咖啡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D].河南大学,2015.
[2] 王建萍. 浅析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差异[J]. 科技视界,2014,(30):173+356.
茶源于中国,茉莉源于西方,茉莉花茶是两千年来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福州是中国唯一以茉莉为市花的城市。国际茶叶委员会2011年授予福州――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2012年又授予福州茉莉花茶――世界名茶称号。
茉莉花茶制作要求茉莉鲜花采摘后当晚付制。福州是大面积露天栽培茉莉花的最北缘,有着独特的河口盆地冲积平原优势,盆地四周高山日照短,多散射光,云雾缭绕,茶品质好;盆地中心的冲积平原为潮土,肥力高,水分足,茉莉花品质好。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在长达两千年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山丘栽茶树,沿河种茉莉”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种植格局,是古人充分利用环境、适应环境发展农业的典范。
好山好水出好茶,茶是山水的宠儿。《剡录》说茶是“水石之灵”,“剡茶声誉,唐已著”。故此,古之剡溪,即今之新昌,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名茶圣地。
1 前言
紫砂起始于北宋末年,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兴盛,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它在结合茶文化的基础上,更是融合了诗词、书画、雕塑、篆刻等一系列文化艺术。多种文化性质的联姻,成就了紫砂文化的标志性特色。贡茶的清香,山水的灵秀,淳朴的风情和醉人的书香,古朴典雅的紫砂,组成了极富情趣的宜兴文化。宜兴和紫砂的渊源,在于其独一无二。宜兴所出产的紫砂泥具有得天独厚的特性,是制陶最理想的原料,宜兴千百年来传承的陶艺、紫砂文化和形成的特殊成型工艺也是独一无二的。
2 紫砂陶与茶文化的关系
紫砂至今已发展成闻名世界,独秀于陶瓷之林的一个艺术门类。以壶为主体的紫砂陶的发展与兴起同茶以及茶文化发展密切相联,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茶文化的发展就难有紫砂今日之盛。茶文化带动了紫砂壶的发展,壶主导、影响、兴旺了整个紫砂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壶在客观上是应顺了茶文化的某些需要,但也显现了自身独特价值,既依赖于茶而游离于茶,又发展了茶文化,它有自己的审美特点。
紫砂与茶文化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但不是直接的血缘关系,也不是一种从属关系,虽在某种程度上显现了这种含义。弄清这种关系,有助于紫砂自身的发展。人们一直在自觉不自觉地将两者倾向为一种从属关系,实际是一个谬论。原因很简单,壶因茶生,茶因壶俏,因泡茶而从属于茶,实用因素是关键,故直至今日,正统的紫砂审美还是以实用为主。壶的法则也就成了主要衡量准则,其它要素则变得次要,虽在紫砂历史上不乏壶以外有价值的作品,这些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要泡茶须适用,加之整体上从业者文化受限,缺少深层思考,重技而忽略了艺。半封闭的狭隘思维方式,导致创造能力的限制,也是重要原因。实际上紫砂已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它的丰富造型、人文内涵、优良材质,制作语言使其它陶瓷难以与之比肩,促进了茶文化层次的提高。饮茶面对这样优美的器具确实是享受,这是它的价值所在。
自神农发现茶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演变,茶文化由发展走向成熟、由国内走向世界,可以说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的兴盛自然而然带动了品茗茶具的兴趣,在众多茶具器皿中,紫砂作为一种具有特色的实用性茶具,颇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紫砂壶和一般陶瓷不同,它属于无釉茶具,采用宜兴特有的紫砂泥矿制成生坯然后高温烧制而成。由于其成型后烧成过程中温度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更有肉眼难辨的气孔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故老壶、旧壶虽冲白开水也能散发淡淡茶香。紫砂的特性材质属性,致使开水冲泡却不致于烫手,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而热天盛茶则逾夜不馊。此外,紫砂壶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有着“世间茶具壶为首”之美誉。
虽说有着千年的历史沉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福州茉莉花茶一度沉寂。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恢复优质茉莉花生产基地,成立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联盟,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等重振茉莉花茶产业。
2011年10月24日,在福州召开的国际茉莉花茶发源地会议,再一次将全世界的目光聚向福州,汇集到茉莉花茶那悠远绵长的茶香中。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授予了福州市“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荣誉称号,福州茉莉花茶一条街也正式开街。
一个城市的名片
为了促进福州茉莉花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在2011国际茉莉花茶发源地会议上,国际茶叶委员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福州市农业局三方签署了《打造福州茉莉花茶城市品牌》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福州茉莉花茶城市品牌。
会上,国际茶业委员会主席迈克・本斯顿就本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此次大会是无价的,它让全球茶人聚到一起,共同领略了福州茉莉花茶的魅力。”他同时还表示,这次会议是茉莉花茶向世界推广的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此次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回国的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福州茉莉花茶。“当然,这需要过程,但是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很久。”迈克强调。
加拿大茶叶协会主席路易斯・诺伯格女士表示,她以前就很喜欢加拿大的中国餐馆所提供的茉莉花茶,但是这次喝了正宗的福州茉莉花茶后,她才知道餐馆里提供的茉莉花茶是比较低档次的。“我很高兴能来到中国喝到品质这么高的茉莉花茶,一定要带回去给家人朋友们分享”。路易斯・诺伯格女士笑着说。
欧盟茶叶委员会主席兼英国茶叶协会主席威廉・戈曼介绍了中英茶叶交易的情况,他说,过去英国从中国大量进口绿茶,后来由于中国绿茶种类单调的缘故,英国改从其他国家进口茶叶。10年前,中国出口的茶叶在英国的茶叶市场比重只占了4%~5%。两三年前,中国绿茶的种类开始增多,英国向中国进口的茶叶量也开始逐渐提升。“我这次带领英国茶叶协会的成员来到福州,福州茉莉花茶的品种之多,滋味之好,让我们无比惊讶。这是个新商机,接下来我们将回国进行调研,为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做准备”。
这次国际茉莉花茶发源地会议在福州召开,目的就是让世界寻找茶叶的根源,认识“东方威尼斯”――福州,这一独具魅力的东方城市,打造“福州茉莉花”这一独一无二的城市味道,品味“中国春天的味道”――福州茉莉花茶的独特韵味。以国际化的视角打造“茉莉花茶”这一福州城市品牌,让全球重新认识福州这一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茶叶港口,满城尽飘茉莉香的魅力城市。
千年茶香绽放新姿
福州茉莉花茶一条街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原泛船浦茶叶港口附近,集“名优茶叶、精美茶具、茶饮料、茶工艺品”为一体,是全国第一个专业的茉莉花茶市场。茉莉花茶一条街的开街,意在重现泛船浦在清代及民初茶行林立的景象。茉莉花茶一条街全长1.3公里,共规划9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除了经营茶叶、茶具、茶工艺品等与茶相关的商家,还配套有餐厅、住宿、银行、票务等服务设施。
当天,在茉莉花茶一条街的品茗区,国家和地区的茶叶协会领导、茶叶商人等嘉宾一同品尝福州茉莉花茶,不同肤色的嘉宾对福州茉莉花茶有着同样的热爱。
“这实在太棒了,我们都不想离开了。”在品茗区品茶的时候,英国茶叶协会主席威廉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些话。当要离开的时候他依依不舍地说:“这里安排的时间太短暂了。请问下午这边还有人在吗?我们都很想再来这里。”
Tina是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茶商,在品茗区她流连于各个展位,每次喝到不同的茶总会尽可能地与主人交流,忙坏了边听边记的翻译。而且每次喝到喜欢的茶她也总会向主人索取茶样,交换名片,积极为以后的生意做准备。“我在加拿大卖很多国家的茶叶,当然也有茉莉花茶,但是并不知道福州才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来到这里让我很兴奋。”
当天,福州的茉莉花茶传承大师还为外宾展示了精湛的茉莉花茶制作工艺。在观看茉莉花茶表演技艺时,众外宾都跃跃欲试。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不过依然抵挡不住心中的好奇,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迈克第一个走上舞台一试身手。在传承大师的指导下,实践几次后的迈克就能顺利的完成茉莉花茶制作过程中简单的“筛花”动作。看着迈克有模有样的筛花,现场相机快门声、掌声、叫好声响成一片。
在春伦茶业的表演区,俄罗斯茶商Jone对传统纸包的茉莉花茶颇感兴趣,主动向手法娴熟的工作人员学习包茶。当主办方决定将Jone亲手包的茶送给他时,他很努力地用中文说:“谢谢”。“我回国后,会把它送到我们的博物馆里,这太有纪念价值了!”Jone激动不已地说道。
众所周知,茶和咖啡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主要饮品。茶的清香让人心静神怡,喝茶时清新而淡雅的意境更是让人陶醉;咖啡的香醇令人痴迷,它的滋味更是让人在舌尖回味无穷。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渗入到人们的思想精神领域。同样,咖啡对西方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对中国人一样,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茶和咖啡已经被衍生为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它们都象征着追求优雅、放松、静心享受生活,注重品味的一种生活文化。然而茶与咖啡除了具有这些共性外,还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这些差异更透析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一、茶与咖啡的起源说
1、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这是大家没有疑义的。在中国的饮食中,茶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在这其中,茶就有着自己独立的领域。同时,在我国历史上,有一种说法在谈到富人的生活情境时用“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普通人家则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从中我们可以晓知,不管是富贵还是贫穷,人们都离不开茶,茶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茶究竟来源于何时呢?
中国历史上对于茶的起源有多种传说,包括神农说,西周说,秦汉说,六朝说等,其中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则为神农说。在《史记》、《淮南子》、《本草衍义》、《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均有“神农尝百草而得茶”的相关记载,唐代茶学专家陆羽也曾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1]相传神农在采药时偶然发现一种植物,后来便将其定名为“茶”。此后茶树渐被发掘、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当作菜食和饮料。 由此,这一偶然的发现使得后人将茶这种饮品不断发展,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后来茶不仅是举国之饮,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2、咖啡的起源
咖啡是西方最受欢迎的饮品,其得到人们接受的程度并不亚于茶在中国的畅行。咖啡的起源也有种种不同的传说故事。其中之一是根据罗马一位语言学家罗士德.奈洛的记载:大约公元六世纪时,有位阿拉伯牧羊人卡尔代某日赶羊到伊索比亚草原放牧时,发现羊群吃了某种红色果实后兴奋不已,卡尔好奇地尝了一些,食后自己确实也觉得精神十分爽朗,从此他就时常赶着羊群一同去吃这种美味果实。后来,一位回教徒经过这里,便顺手将这种不常见的红色果实摘回家,并分给其牡慕逃衙浅裕他们发现这种果子能令他们在祈祷时保持清醒,此后这种具有神奇效力的浆果便广泛地流传开来。据后来研究证实,这些浆果就是咖啡的种子。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食用,这种苦中带甜,又极为醇香的饮品被西方人所欲罢不能,成为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关于起源之说,两者都带有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和神话色彩,为茶与咖啡的文化发展带来了精彩的故事背景,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得到众人的普遍认可。
二、 简述茶与咖啡特征之差异
中国人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而且茶叶被分为多种类型,不同场合还有不同的泡法。喝茶时,需要注意茶叶适当拼配,要随喝随添,水温适宜。同时,配着点心、干果等一起饮用,味道更加。茶有健身,治病等药物疗效,还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功效。
现在比较流行的咖啡种类主要是意式咖啡和美式咖啡。其中意式咖啡,即意式浓缩咖啡,是一种口感强烈的咖啡类型。用意式咖啡作为基底,熟练的咖啡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其与牛奶的交融形成各种精美的拉花图案,使之成为一种拉花审美艺术。同时饮用咖啡还可以振作精神、增强思考能力,恢复肌肉的疲劳,还能帮助消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胆结石等疾病。
茶与咖啡有着各自特定的制作方法和品尝方式,它们带给人们不同的文化享受,同时,人们也可根据二者不同的种类和功效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使其疲惫的身心得到有效的舒缓。
三、茶文化与咖啡文化
1、中国茶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茶最开始是其药用价值在民间流传,随着历史的进展,逐渐转为人们生活中的饮料,后更是成为一种文化。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人们已开始饮茶,文人已与茶结缘。有文字记载曰“吴主礼贤,方闻置茗;晋臣爱客,才有分茶”,即认为在社交活动中以茶待客始于三国时代,而礼仪化、程式化的饮茶一分茶确立于晋代。在晋代茶己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人们在饮用过程中开始赋予茶叶超出物质意义以外的品性。
“茶”蜕变为“茶文化”,就不得不提“茶道”。我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其中“客来敬茶”自古就被尊奉为一则礼仪信条,不言自明,妇孺皆知。 “茶道”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其中云南白族“三道茶”就较为有名,它以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早在明朝时被白家用来敬待客交友之道,并逐渐成为一种礼仪。至于后来斗茶品茗过程中娴熟的手法,典雅的姿态,精美的茶具,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名扬四海,为各国所效仿。 除了上述显在的文化礼仪蕴意外,还不得不提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源头―――儒、释、道。 儒家向来强调一个“和”字,即天、地、人的中庸之道,而茶文化正是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和谐气氛,增进友情等等。 说到佛家,就必须要说禅与茶之间的奇妙关联。 茶之味苦,饮后若甘,而参禅打坐,自明心性,最终也得出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结论。 也就是说,禅和茶都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都是在苦涩中蕴藏着真谛的古朴文明;而老庄的道家思想,其核心是返璞归真,道法自然,超凡脱俗,清静无为,喝茶能使心境变得恬淡自然,仿佛和宇宙万物合为一体,达到忘我、与世无争的境界。[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茶文化是儒、释、道三家的合一,同时也是天地人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高雅与通俗的统一。
而茶文化的兴起则是在盛世唐朝,茶史专家朱自振说道:“在唐代,荼去一划,才有茶字;陆羽作经,才出茶学;茶始收税,才建茶政;茶始边销,才有茶的贸易”,总之,是在唐代,茶叶生产才发展壮大,茶文化才真正形成。
在唐代,刘贞亮概括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驱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精辟地道出了物质及精神文化,使我们充分了解了茶的功用及其所反映出的精神内涵。[3]之后,人们又赋予了茶更多的人文情怀,将茶品与人品,茶德与人德联系起来,以茶的“君子性”来使茶文化与道德文化相联系,用茶和饮茶的礼仪程式来达到使人修身养性的目的。此外,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茶的品饮艺术,使饮茶向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向演进,对茶树、茶叶、茶具及品饮过程都赋予美的意义和形式,使茶文化成为了一种“怡情”文化。
真正使茶文化达到鼎盛的是在宋代,由于茶叶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茶区的不断扩大、茶的种类也逐渐增多,在宋朝名茶的数量就达到200种左右。饮茶风俗在宫廷贵族和文人之间更为流行,而且也深入地传到平民百姓的生活当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王安石《议茶法》记载:“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茶因此成为宋代社会普遍接受的饮品,由此茶肆、茶坊与茶馆也渐渐兴起。茶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了联系,出现了很多与茶有关的社会现象、习俗或观念,使茶文化的内容更为丰满。
茶文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饮食文化的品位,而且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并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制度、道德、伦理、风俗习惯、仪式礼节、修身养性等相对规范的茶文化,进而发展成为人们社会交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
2、 咖啡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咖啡被认为是消费最多的饮料。至21世纪以来,咖啡在中国也得到了人们普遍的接受。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人们的生活也日益富足,在这片以饮茶为主的土地上兴然而起了对咖啡的热爱,尤其得到了年轻一代的认可,逐渐而兴的便是一股“咖啡文化”之风。在各个城市咖啡馆、咖啡书店成为了人们看书、休息等悠闲生活的好去处。而这种最初只流行于西方国家追求自由、舒适、新颖、实效内涵的咖啡文化是怎样逐渐形成的呢?这值得我们的深入了解,以便将这种文化更好的传递丰富起来。
产生于非洲埃塞尔比亚的咖啡,随着全球交通的发展,信息交流的畅通,逐渐被世人所认识。目前,咖啡的出产地涵盖了中西非、中东、东南亚、印度和太平洋地区等50多个国家。咖啡逐渐流行于整个西方国家,从上流社会的装饰演变成百姓日常的必需品。[4]
而真正开始传播咖啡“力量与热情”文化内涵的则为法国,据说法兰西民族中那种自由、浪漫的气质与咖啡品质中的香甜十分吻合。后又在法国咖啡文化基础上,演变出了定位为“您的邻居”的为我们所熟知的美国星巴克咖啡文化,和在日本兴然而起的“真锅咖啡文化”。这里以美国为例,由于美国咖啡文化追求的是亲切、轻松、休闲和大众化,所以美国人的这种咖啡文化,使其著名品牌星巴克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股咖啡热浪。[5]美国人喝咖啡像进行一场无规则的游戏,随性放任,百无禁忌,咖啡同时也深入到他们的生活而难以分离,影响之深甚至达到没有咖啡就不算生活的地步,常常形成“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的情景。
现今,咖啡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快速的传播,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更适应了咖啡的味道和感觉,更把其看成是时尚的标志,这使得咖啡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让咖啡畅行于世界。
结束语
茶文化有着含蓄内敛又不失高贵的品性,咖啡文化则象征着一种随性浪漫又不失理性的内涵。本文仅从粗略的层面将茶文化与咖啡文化进行了比较,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咖啡文化的无限魅力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相信会随着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断交流和文化的相互影响,擦出更为美妙的火花。(作者单位: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晓树.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建萍.浅析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差异[J].上海:科技世界,2014(30).
乡愁可以是一碗清新爽口的古田银耳;
乡愁可以是一颗酸酸甜甜的平和蜜柚……
这些极具地方特色、令人醉心的舌尖乡愁,是人类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世代传承的共同记忆,其早已深深融入地方文化之中,成为一个城市的元素和符号。因此传承和发展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文化及其产品是一件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八闽大地到底有多少令人醉心的舌尖乡愁?本刊以《记得住的乡愁》为主题,去寻找福建最具代表性的舌尖上的乡愁,挖掘和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
本刊与福州市农业局合作,共同推出《记得住的乡愁》之福州茉莉花茶专题报道。
福州市是全国唯一以茉莉花为市花的城市。在漫长的历史记忆里,茉莉花像烙印般镌刻在福州人的生活中,福州以其独特的山水灵气孕育出清香隽永的茉莉花茶,成为世界茉莉花茶的发源地。
“工字不出头,商字养八口”
1983年,高考落榜的傅夭龙收拾好失落的心情,成为打工族的一员。木工、泥瓦工……这些靠力气吃饭的活计他都干过。“那时候没日没夜地干,一天也就赚个两三毛钱。如果光打工,就很难熬出头。”
俗话说:“工字不出头,商字养八口”。在打工期间,他发现家乡的茉莉花茶原来这么受北方人的欢迎,而且供不应求,茶店里飘出的熟悉茶香也令他倍感亲切温馨,并因此找到了人生的新坐标――他决定卖茶。从小生长在茶乡的他经商有着天然的优势:福州是世界闻名的茉莉花茶发源地,茉莉花栽植与茉莉花茶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他的出生地城门镇傅安里则是福州茉莉花茶的核心产区,而且祖上就是茶商。再加上他曾做过城山茶厂业务员,对花对茶的“品性”都了如指掌,因而他做起茶叶生意来是轻车熟路。
“北方天气比较干燥,尤其是夏天更是燥热,清热润燥的茉莉花茶自然深得北方人的喜爱。花茶对于他们来说,就和米、面一样必不可少,而福州产的茉莉花茶又是品质最好的,卖得好,很正常。”1985年,傅天龙创立了天峰茶果厂(春伦茶业前身),朝着梦想迈出了第一步。他从老家低价收购来的茉莉花茶,一进入市场就很畅销,“几乎是进多少(货)就卖多少,最多一天都能赚四五万”。“日进万金的销售利润,在20多年前说出去根本没人信,即便在今天也是够可以的了。”
十年,茉莉花茶让傅天龙从一个打工仔跻身于千万富翁的行列。
艰苦的守望
茉莉花茶的热销,吸引了许多竞争者的进入,与春伦展开角逐。1995年,日益增多的茉莉花茶生产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打起了价格战,茶价不断地被压低,而成本却不断地上涨。价格与成本的抵牾,只有通过牺牲品质来消除。“价格一滑坡,市场就开始乱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假冒伪劣都来了,消费者又不是傻瓜,肯定不买账了。”此间,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等名优茶也趁势而上,相继兴起,争抢人们的茶杯,原本稳坐全国茶市半壁江山的茉莉花茶市场占有率一路直线下滑,一度从85%暴跌至30%,属于茉莉花茶的辉煌时代正渐渐成为陈迹。不过,导致春伦陷入困境的因素还不止于此。销路受阻,也使茉莉花茶产量、茉莉花种植面积如多米诺骨牌般次第倒塌,整个产业遭受重创。短短几年时间里,福州市的茉莉花茶种植面积从8万多亩锐减至5000多亩,许多花茶企业也难以为继,1000多家中只有10多家撑了下来。
目睹着福州茉莉花茶的风华渐渐褪去,傅天龙痛心不已。面对“节节败退”的花茶大军,他深知,如果他也退出,福州茉莉花茶“就真的会倒掉”,更何况这里面倾注了他多年的心血。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在同行们看来无异于“自杀”的举动――他不仅没有转行,也没有缩小规模,反而孤注一掷地拿出积蓄让花农继续种花。他用热爱守住了1000亩的花田。
现实是残酷的。“做花茶,每年都要亏三五十万,多的时候有一百多万。”连续8年的亏损,贪婪地蚕食着他苦心积攒的千万资金,也考验着他的耐心。然而,直到弹尽粮绝债台高筑,他都没有放弃坚守,因为他坚信经历千年岁月磨洗的福州茉莉花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一种艰苦的信仰。
绝处逢生
“质量是第一生命。”这是傅天龙奉行不悖的信条。也正因为他对茶叶品质的坚守,让春伦茶业乃至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迎来了绝境重生的曙光。
“恶性竞争搞垮了整个(茉莉花茶)产业,而且使曾价比黄金的福州茉莉花茶沦为低档茶、垃圾茶的代名词。”回想从前,他依然感慨。自从他决定义无返顾地守望花田的那一刻起,他就满心期待着夺回福州茉莉花
茶迷失的桂冠。但是,若仅仅只是盲目地投入资金,无异于把钱扔进一个无底洞,还是要以失败告终。因此,唯一的出路就在于重建消费者的信心,让他们重新认识福州茉莉花茶。于是,同病相怜的傅天龙与茉莉花茶同时开展了自救。
山穷水尽的傅天龙四处筹钱,又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窨花(茉莉花与茶坯混合在一起使茶吸附花香)是茉莉花茶最关键的加工工序之一,通常是‘三窖一提’。我要做的这种新茶叫茉莉针王,是把窖花的次数提高到九次,也就是‘九窖一提’。这样,它对原料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茶坯全部都要用肥壮的芽头,而且窖制的时间长达一个月。”他还算了一笔账:“像这样的芽头,一亩田也就产3斤左右,1斤约有6万个芽头,按5斤原料制得1斤毛茶计算,光原料的成本就要1000多元,再加上制作的成本,合起来就要2000多元。”按照当时的行情,几十元一斤的茉莉花茶都无人问津,更不用说成本如此高昂的茶了。不过,傅天龙自有办法。他并不打算卖,而是送,此举无疑又让人们大吃了一惊。
从集团公司到有关机构,凡有涉及采购的单位,他都挨家挨户地送个遍。2年时间里,他至少跑了全市1000多家单位,送出去300多斤茉莉针王,价值80多万元。终于,他“傻傻”的坚持有了回应。2005年的一天,一通来自某上市公司总经理的电话改变了春伦的命运。原来在半年前傅天龙给这位老总茶送过茶,他和几位朋友尝过以后,一致认为这茶色香味都很不错,对茉莉花茶的印象彻底改观。于是,他向傅天龙下了第一个订单。
这个订单的意义对于傅天龙来说自是不言而喻,这是对他十年来苦心坚守与漫长等待的回报,并拉开了福州茉莉花茶重拾辉煌的序幕。2008年10月,春伦的产品成为全国政协礼堂及全国“两会”会议用茶。2010年,春伦荣获“2009海西经济年度最具影响力品牌”,并入驻2010年上海世博会福建馆。2011年,在中国茶业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中,春伦以7.5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中国茉莉花茶第一品牌。
龙头
近30年来,傅天龙“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一直是春伦发展的动力,它支撑着春伦一步步摆脱困境,也一步步地实现着福州茉莉花茶华丽重生的梦想。因此,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春伦茶业不仅仅只是在生产、研发上的“龙头”,还是整个行业的“龙头”。
为提升福州茉莉花茶的品牌价值,拓展更大的福州茉莉花茶消费市场,2009年4月,春伦茶业牵头发起成立了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联盟,联合35家茉莉花茶生产、销售及科研单位抱团发展,力闯更大的市场。同时,从2009年起至今,每年春伦都联合福州市政府牵头举办福州茉莉花茶茶王赛,并评选出福州茉莉花茶工艺传承大师及福州茉莉花茶传承人。2009~2010年,春伦连续两年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了迎春茶会,并且还策划承办了“2011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会议”、“2012世界茉莉花茶文化鼓岭论坛”等系列活动,使福州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在春伦为代表的茉莉花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渐渐复苏。截至2012年,福州辖区茉莉花种植面积1.8万亩,辐射周边面积1.3万亩,茶叶面积14.4万亩,茉莉花茶产量1.1万吨,产值达17.8亿元。可以说,在茉莉花茶产业复兴的漫长历程中,春伦始终都在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然而,傅天龙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是龙头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经过中国茶市风雨洗礼的春伦,如今已年届“而立”,前进的步履变得更加成熟稳健。下一步,傅天龙计划将打造一条融合茉莉花茶初精制、深加工、文化创意、旅游的全产业链。而对于文化旅游,傅天龙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茶文化旅游,已成为中国茶企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要做大做强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茶旅是一个关键的突破口。目前,春伦业已建成茉莉花茶文化产业创意园一期工程、宦溪恩岭有机茶园等茶文化旅游项目,并牵头规划世界茉莉花主题公园,“让人们从快乐茶旅中体验茉莉花茶文化,让福州茉莉花茶走遍全世界”。
记者手记
雅安的古桥建筑别具特色,风格迥异、古朴而典雅。以雅州廊桥、雅安大桥、青衣江大桥等为代表的十余座造型独特、别致新颖的桥梁将南北城区连成一片。顺江而下,沿江分布着以不同主题建设的城市休闲公园,园内四季树木葱笼,绿荫翠染,自然巧妙的结合,却又不失深邃厚重,无不彰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人文、自然风貌、民俗风情。
雅安历史悠久,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两汉文化历史底蕴极为丰厚。雅安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是自然的天然氧吧,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有雨城之称,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素有雅雨、雅鱼、雅女“雅安三绝”的美誉。极目远眺青山环抱的雅安,满目苍翠,清江碧水的极美景致,使雅安城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婉约美与浪漫美。
雅安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独特的湿润类型,除高寒山地外,一般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回暖多旱,降水一般集中于夏季,每到酷热难耐的午后,即便夜雨连绵,给当地送来丝丝凉意。
雅安是CCTV2006十佳中国魅力城市、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结合部,地处四川盆地西缘,是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地形、生态、气候的自然过渡地带和汉民族向藏、羌、彝民族的人文过渡地带,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独具特色,地缘优势明显,生态资源优势突出,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
雅安的上里古镇、望鱼古镇等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茶马古道上显赫一时的重镇,位列四川境内十大古镇之一。古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风光旖旎,人们以木屋为舍,青山为邻,享受着田园式的休闲生活。时值今天,古镇方圆百里,依旧保留了许多明清建筑风貌的吊脚楼和大大小小的文物古迹,吸引着国内外不同阶层的风情雅士前来写生作画,品茗遐思以及咏史寻踪。
雅鱼是中亚高原山区特有的品种,又称“丙穴鱼”。产于青衣江(雅安段)周公河,故称雅鱼。鱼形似鲤而鳞细如鳟,体形肥大,肉质细嫩,砂锅雅鱼为当地名菜,难得一品的美味佳肴。
雅安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的所在地。公元前53年,蜀农吴理真在蒙顶山首开人工植茶先河,由此发展到国内其他地区,并走向了世界,吴理真因此而被后人供称为“茶祖”。悠悠茶文化从发源到流传于世,在中国茶文化的史册里,留下了雅安浓墨重彩的一笔。雅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充沛的雨雾,为蒙山茶的出色品质提供了先天条件,真实道出了“云雾山中出好茶”的自然内涵。值得一提的是从公元742年,蒙顶山茶就被列为中央朝廷祭天祀祖的专用贡茶,直至公元1911年,时间长达一千多年。
中国雅安4A级景区的雅安碧峰峡,林木葱茏、四季青碧,碧峰峡野生动物保护区也是因为其自然、原生态而闻名。在碧峰峡,青峰对峙,景色秀雅,你能呼吸到群山幽谷蕴酿的清新空气,寻找到万古犹存的补天遗迹,以及那些曾在此发生过的爱的、美的传说故事,它象一首空灵的朦胧诗,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期待你去品味,去赏析。
拾级而上,来到亚洲最大的鸟林——百鸟极乐园,这里鸟语花香,一片姹紫嫣红。鸟类们悠然自得地在游客中间走来走去,有时候一只烈鸟忽然展翅疾飞,低低地掠过人群头顶时,人声沸腾的引起一阵惊叫,唏嘘声与赞叹声便不绝于耳。
优美的景色,世外的极乐世界。湖光山色里,海欧水面翔集,天鹅水中游弋,画眉与黄鹂宛转啼鸣,锦鸡和银雉处处娇丽。孔雀踱着方步洋洋得意,红腹角雉摇晃着钴蓝的肉角展示着项下肉裙的绚丽。鸳鸯在潭中柔情万种地相互理羽,仙鹤则在泉边道骨仙风的卓尔不群,一种别样的美丽,会让人目不暇接,领略到了大自然万物和谐的自然之美。
置身于水在城中,城在山中,路在绿中,人在花中的雨城,使人倍感和谐融洽、惬意舒适。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树飞桥,流光溢彩;江河湖面,波光鳞鳞,五光十色。城市融汇在一片安谧、祥和的氛围中,繁华而不喧嚣,华丽而不妖冶,绚烂而不俗媚。整座城市无处不显露着独特的“青山叠翠、绿水映波、古树垂荫、雅雨如诗、名城似画”的魅力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