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09:24: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室内空气污染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Q958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据国际空气质量协会调查显示: 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的2~ 5倍, 有的甚至超过100倍。我国最新的调查表明, 我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约13.8万人死亡。国际上一些环保专家已将“室内空气污染”列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之后的第三代空气污染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明确将室内空气污染、高血压及肥胖症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10 大威胁, 室内空气污染已被列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最大危害之一[1] 。室内装修和建筑材料所释放的有害物质是造成室内空气甲醛和TVOC等污染的主要原因, 因此甲醛和TVOC的污染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本课题组对重庆市新装修建筑室内空气中甲醛和TVOC浓度进行了调查和现场实测,并对甲醛和TVOC的降解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从室内空气污染来源、污染特征、净化技术等方面,对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明确污染存在的现状,以及各净化技术的优劣分析。
2 室内污染物种类、来源及危害[2]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非常多,按不同的类型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总的来说,空气污染物包括固体颗粒,微生物和有害气体。本文主要介绍前期课题组进行测量的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的相关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2.1 甲醛
在诸多的室内空气化学性污染物中,甲醛以其来源广、毒性大、污染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之一。在自然界中,甲醛是甲烷循环中的一种中间产物,背景值非常低。据有关报道显示城市空气中的年平均值大约是在0.005~0.01mg/m3,一般不超过0.003mg/m3。室内甲醛的来源非常广泛,来自室外空气污染的甲醛主要来自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排放或产生的甲醛,这部分气体扩散进入室内,构成室内甲醛污染的一个来源;来自室内本身的甲醛主要来自建筑材料、装饰物品以及生活用品等化工产品,同时还包括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
甲醛是一种无色的刺激性气体,在室内空气中扩散会刺激眼、鼻、喉、皮肤等,且对皮肤、眼睛内膜、咽喉的刺激作用特别明显。其经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会引起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流泪、喉痛、胸闷、胃纳差、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植物神经紊乱等;长期吸入甲醛可能导致胎儿的畸形,畸形,甚至死亡。妊娠综合症、女性月经紊乱、染色体异常,鼻咽癌也都是长期吸入甲醛的后果。接触高浓度的甲醛时,人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肝脏等也会受到侵害。
2.2 总挥发性有机物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并不是某种特定的化学污染物,它是一个综合指标,系指室温下饱和蒸汽压>70.91Pa 或沸点<260℃的一类有机物,当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共存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室内VOCs 不仅受室内污染的影响,还与室内复杂的装饰装修材料、污染源的释放、人们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来源主要归纳于以下几个方面:建筑装修材料、家具诸如人造地砖、油漆、涂料、地毯、壁纸等;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妆品、清洁剂、消毒剂、家用电器、打印机等;吸烟、取暖、烹饪过程中也会产生少量VOCs。
总挥发有机物(TVOC)的危害很明显,当居室中TVOC 浓度超过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严重时抽搐、昏迷、记忆力减退等。TOVC 伤肝脏、肾脏、大脑,引起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总挥发性有机物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使皮肤过敏,头痛、咽痛与乏力,导致变态反应甚至癌症。
3 室内空气污染特征
本课题组前期对重庆新装修建筑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并通过现场实测法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和TVOC浓度,以了解新装修后建筑室内空气甲醛和TVOC浓度水平。
3.1 甲醛
本课题组对重庆市部分新装修住宅、办公室、教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进行现场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甲醛检测结果
按我国现行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3]中规定住宅等I类建筑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不得超过0.08 mg/m3,办公室等II类建筑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不得超过0.1mg/m3。由表1可以看出,所测点位大部分甲醛超标,其中办公室超标率62.5%,教室超标率46%,住宅类甲醛超标率最高达76.3%,住宅类超标倍数最高达11.4倍。住宅类超标率最高,超标倍数最大,其次是办公楼,原因是室内装修装饰材料是甲醛的主要来源,又住宅类、办公楼内家具种类相对复杂;住宅中不同类型房间的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水平存在差异,卧室类房间甲醛平均浓度是客厅类房间的2.82倍,卧室与客厅相比,存在面积小、封闭性好、通风不好,以及装修情况复杂,地板多采用木地板,木制家具多等特点[4]。因此卧室作为室内主要休息停留场所,严重的甲醛污染已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应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
3.2 TVOC
本课题组对重庆市新装修住宅、办公室、教室室内空气中TVOC进行现场检测,检测结果见表2。
表2TVOC检测结果
按我国现行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中规定住宅等I类建筑室内空气中TVOC浓度不得超过0.5 mg/m3,办公室等II类建筑室内空气中TVOC浓度不得超过0.6mg/m3。由表2可以看出所测点位教室类TVOC超标率最高为85%,最大超标倍数为3.85,平均浓度比办公室类平均浓度小为1.67mg/m3,因为教室内有较大数量的桌椅,导致教室TVOC污染的普遍性,部分教室内装饰面板墙现场做漆距离检测时间较短,残留较多污染物;办公室类超标率60.6%,最大超标倍数为23.66倍,由于部分办公室家具种类多、用量较大(皮质沙发、大班椅,会议室内的羊毛地毯等)释放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而且办公室类TVOC浓度范围比较大,为0.1~14.7mg/m3,可能是由于房间的用途有较大的区别, 室内装修及物品设备有较大的差异, 从而使得室内的污染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住宅类TVOC超标率为35%,平均浓度0.43mg/m3污染最小。
3.3污染衰减分析
针对室内装修所带来的众多危害,本课题组对新装修居室室内空气甲醛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其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随着装修完成后时间变化而变化,在装修结束后六个月内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峰值均出现在装修完成后三个月;而在装修完成六个月后,住宅卧室甲醛平均浓度为0.14mg/m3,书房为0.1 mg/m3,客厅为0.06 mg/m3,办公室空气中甲醛平均浓度为0.06 mg/m3[5]。
田亚芹[5]等人在新装修住宅甲醛污染的研究中对8户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的甲醛、TVOC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对各个住户所用的装饰材料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居室装修后与装修前甲醛、TVOC浓度有着明显的变化,而且甲醛、TVOC的浓度受到通风状况、季节变化和材料质量好坏的影响,苯系物浓度同时间呈负相关的关系,即时间越长,浓度越小,甲醛在100d 之后对人体还有一定危害,而TVOC在15~60d 时间里可挥发完全。
甲醛在胶粘剂中以脲醛树脂等形式存在,即使过去几十年仍会缓慢地从树脂中游离出来造成长时间的空气污染,而VOCs的使用量虽然很大,但大多使用于物体的表面,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较快的挥发释放,所以在短期内浓度可以达到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浓度降低较快[6]。
4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针对日趋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科研人员积极投入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以及净化研究工作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主要有生物净化技术、物理净化技术和化学净化技术等[7]。
①生物净化技术
目前主要是用植物吸收,或用微生物、酶氧化分解室内有机污染物。本课题组邵茂清等人[4]选用吊兰、芦荟等植物,进行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去除与净化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甲醛初始浓度为0.20~1.10mg/m3 的室内空气,吊兰去除率为92~96%,芦荟去除率为55~91%,可见,吊兰和芦荟对中低浓度的甲醛污染净化能力较好。铁树、、常青藤等植物能适量吸收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气体。生物净化技术对室内污染物有着良好的吸收功能,且净化成本较低,但其处理能力相对较弱,处理周期都较长,应用于污染严重的室内环境中可能导致自身的损伤,因此一般将生物技术辅以其它净化方式,已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②物理净化技术
利用物理特性来净化室内空气,如通风换气、吸附、静电作用、红外作用以及电子特性等,对应于这些特性的物理净化方法主要有通风换气法、吸附法、静电除尘法膜、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等等。吸附方法适合于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氡气等的净化,能够有效清除浓度低的有害物质,净化效率高[7]。自然通风对去除甲醛、TVOC效果明显,尽可能增加室内的通风,尤其是温暖季节。需注意使用低污染的新风,对一般无中央空调的居室则尽可能打开门窗,进入新鲜空气。
③化学净化技术
通过化学反应(聚合、氧化、分解和光催化)将气态有机污染物转化成无毒无害的小分子。近年来兴起的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领域应用得较为广泛,光催化剂本身无毒、无害,无腐蚀性;光催化反应条件温和,室温在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下即可发生反应;催化反应速度快,生成的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及无机盐等,二次污染小[8]。鉴于以上优点,纳米光催化术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环境污染控制技术。Lwasa Stevens[9]等研究表明较低浓度的甲醛气体通过纳米TiO2 光催化反应器的降解率可达100%,无紫外光而利用太阳光时,降解率为35%。因此,在居室等建筑物表面涂敷纳米TiO2 光催化薄膜或安放TiO2 光催化净化设备均可有效地降解室内甲醛。另外还可运用空气负离子技术、材料封闭技术等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空气中甲醛污染,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身体健康。
④控制污染源[10]
控制污染源是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对策之一,严格选用高质量的装饰和装修材料,通过改变建筑装潢等各种材料的特性,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用已知无毒的原材料代替有毒的原材料,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应选用环保安全型材料,如不含甲醛的黏胶剂、大芯板、贴面板等,购买复合板, 地板等选用国家允许生产的合格产品, 购买时应注意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含量高低,从而提高装修后的空气质量。
5 结论
本课题前期调查实测结果显示,住宅类甲醛污染最严重,超标率为76.3%,最高超标倍数为11.4倍;其次是办公室超标率为62.5%,最高超标倍数为9.6倍;教室类甲醛污染相对较小,超标率为46%,最高超标倍数为3.25倍。住宅类TVOC污染相对较小,超标率为35%,最高超标倍数为2.92倍;教室超标倍数仅为3.85倍,但污染比较普遍,超标率达85%; 办公室类TVOC污染最严重,超标率为60.6%,最高超标倍数达23.66倍。结果表明,重庆新装修后建筑室内空气中存在甲醛和TVOC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
针对重庆新装修后建筑室内空气中存在的污染问题以及各净化技术的优缺点,并根据室内污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①室内污染程度较小时,主要采用植物吸收等生物净化方法和通风换气等物理净化方法;②室内污染严重时,需采用光催化等化学净化技术,并辅以生物、物理净化方法;③控制污染源,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采取避免或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产生的设计和维护方案,是最理想的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
本课题仅对室内甲醛、TVOC的污染特征及净化技术进行了研究,而决定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还有苯系物、PM10、氡、噪声以及相应的室内空气热舒适性因素(室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气压)等,应进一步开展室内苯系物、PM10、氡等影响因素污染特征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文霞,白志鹏,马玲.石家庄市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系物和TVOC的污染特征[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8,21( 6).
[2] 张荣. 共掺杂TiO2/ACF 复合材料吸附-光催化降解室内甲醛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
[3]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4] 劭茂清. 重庆市建筑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调查及植物净化甲醛的实验研究[D].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5.
[5] 田亚芹,李新茹,薛俊.新装修住宅甲醛苯系物污染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26:109-110.
[6] 张胜军等.室内装修后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醛污染调查[J],中国环境监测,2004,8(4).
[7] 韩燕飞.共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薄膜降解室内甲醛污染的实验研究[D]. 重庆大学, 200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急剧变化。现代人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和工作在室内,其中65%在家里。专家认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EPA(美国环保署)已将室内空气污染归为危害公共健康的5大环境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室内环境已经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有关部门在1994年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我国城市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有的超过室外56倍。在2002年召开的首届全国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上,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字,目前,我国每年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在给人们健康造成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仅1995年我国因室内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07亿美元。
1、室内空气质量及我国相关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一些西方国家出现。当时出于节约能源的考虑,建筑物的气密性大大提高,由此带来室内通风不足,致使室内空气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一项分析报告显示,美国在120万商业建筑物中有2500万工作人员患“致病建筑综合征”。美国一个历时5年的专题调查发现,许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室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的2至5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日本约有30%的住宅因为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而引发“新居综合征”。在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美国以及其他工业发达国家都曾暴发因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军团病,并导致大量人员死亡。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估计,在新建和改建的建筑物中,约有30%是致病建筑。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对室内环境质量制定相应标准。
在我国,200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提出了对氨、游离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指标浓度的限制。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卫生部和国家环保局联合制定并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003年3月1日实施。标准引入了室内空气质量概念,明确提出“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臭味”的要求。规定控制的化学性污染物质不仅包括甲醛、苯、氨等污染物质,还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3项化学性污染物质,《标准》的出台为室内空气检测提供了统一的、规范的依据。
2、室内空气污染的污染来源
2.1烹调和取暖的生活炉灶。
大量的研究表明,厨房炉灶炊事时释放出的油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一大重要来源,其成分极其复杂,目前已经分析出的3800多种物质,它们在空气中以气态、气溶胶态存在。其中气态物质占90%,主要包括颗粒物[包括 B (a)P等致癌物]、CO、SO2、甲醛等物质。
2.2人类自身活动
2.2.1室内吸烟及二手烟
二手烟是香烟和雪茄或其他烟草产品燃烧时飘散出来或吸烟者抽烟时呼出的一种粒子或蒸气形式的烟雾,二手烟的主要成分包括粒子物质、尼古丁、甲醛、一氧化碳及4000种其他物质。每百只香烟烟雾中苯并芘的含量约为0.2-12.2微克,是室内空气中苯并芘的主要来源。
2.2.2人体污染源
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废弃物的挥发成分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原因。人在室内活动,除人体本身通过呼吸道、皮肤、汗腺可排出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碳、氨和气味等,其它日常活动,杀虫剂、清洁剂的使用等也会造成空气污染。另外人在室内活动,会增加室内温度,促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据统计,人在室内活动、呼吸、出汗等散发出的固态和气态污染物可占室内总污染物的13%。
2.3建筑及装饰材料
室内装饰及家具的污染是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方面。油漆、胶合板、刨沫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中均含有甲醛、荼、甲荼、乙醇、氯仿、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有机蒸汽,且以上物质大多都具有相当的致癌性。建筑物自身的污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建筑施工中加入了化学物质,(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冻剂,渗出有毒气体氨),另一种是由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石林地砖、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形成的氡,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放射性的气体,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2.4室外污染物
室外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生产、交通运输等,主要污染物有:微生物、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Pb等,另外还分部分植物的花粉。这些污染物都会借助于室内通风换气和渗透而进入室内。
2.5其它污染源
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污染源还有各种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家庭中饲养的宠物,家养的花草和“建筑物综合症”等。
3、绿色室内环境
根据绿色消费的含义,绿色室内环境主要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可持续、有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或者说是在室内环境的建筑、设计和装饰中,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生存和审美需求,还要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健康需求。
4、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在上述室内空气污染源中,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达300多种,其中最主要、最常见、危害最大的4种污染物质是甲醛、VOCs、氨、氡,被称为四大隐形杀手。
4.1室内环境中甲醛的危害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0.6mg/m3时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再高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当空气中达到30mg/m3时可当即导致死亡。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气体,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剩以及视力障碍,且能抑制汗腺分泌,导致皮肤干燥皲裂;浓度较高时,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具有强烈刺激性,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产生毒害。
4.2室内环境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危害
VOCs对人体的污染基本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气体和其它感觉效应(如刺激作用)、粘膜刺激和其它系统毒性导致的病变、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由研究表明暴露在高浓度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工作环境中可导致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和血液中毒,个别过敏者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有严重反应。
4.3室内环境中氨的危害
按毒理学分类,氨属于低毒类化合物。氨是无色气体,当环境空气中氨达到一定浓度时,才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人对氨的嗅阈值为0.5~1.0mg/m3。氨是一种碱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吸收组织中的水分,溶解度高,对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进入肺泡后易和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短期内吸入大量的氨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肺水肿或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4.4室内环境中氡的危害
氡是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气味,由镭衰变而产生,是自然界惟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比重是空气的7.5倍。由于无色无味,所以它对人体的伤害也是不知不觉。氡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一是导致肺癌,主要通过被呼吸系统截留的氡子体在肺部不断累积完成,其诱发肺癌的潜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18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二是导致白血病。三是使人丧失生育能力,主要通过杀死完成。另外,氡可以通过人体脂肪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5、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特点
长期在被污染了的室内环境中生活,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有以下特征:
5.1长期性:
人的一生之中有3/4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长期在被污染了的室内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是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危害的特征之一。
5.2低剂量:
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时的浓度很低,但是低剂量的有害物质往往是人产生麻痹心理。一般来说,人只要能够感觉到气味的存在,就说明有害物质的浓度已经相当高了。低剂量的有害物质,因其浓度较低,又不会当时治病、致死。这在装修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低剂量的有害物质就象是室内空气中的隐形杀手,所以容易被人们忽视,造成危害健康的安全隐患。
5.3无选择:
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水和食物。水和食物是可以选择的,可以通过加强防范来避免发生的。但是我们呼吸的空气是无法主动选择的,室内空气一旦被污染,居住者就只能被动的呼吸,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6、防治室内空气污染的对策
6.1加强通风控制
利用通风的作用将室内空气污染物冲淡。通风换气是最经济的方法,不管住宅里是否有人,应尽可能地多通风,一方面它有利于室内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是装修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尽早的释放出来。对新风首先要有量的要求,同时还要质的要求,即使用低污染的新风。对一般无中央空调的居室则尽可能地打开门窗,进入新鲜空气。
6.2污染源的控制
在装饰材料中被广泛应用的人造板材、大理石、瓷砖、水泥、油漆、涂料等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和气体将近20种,其中大多数是致癌物质。因此,在家庭装修中,对装修材料的选择要慎重,要选择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或名牌及正规厂家生产无毒和少毒的装饰材料;严禁使用超标的材料。厨房用料、日常用品及家电等生活用品的选择也是一样,在选购时,一定要注意产品说明时各重要参数的检验情况,要尽量选购危害少的,以将室内空气污染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
6.3净化处理
空气净化可以通过室内净化器、除臭器、空调系统过滤器等设备除掉室内气态污染物。 目前使用的空气净化器都不是采用单一技术手段而均采用复合式,常用的技术包括有过滤、静电、吸附、催化、等离子体、负离子、增湿等技术,针对所需去除污染物的种类,将各种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对于颗粒物和气溶胶常用粗、中效过滤器和HEPA过滤器,或者采用静电除尘的方法。对于低浓度VOCS、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吸附技术时一种比较有效且简便易形的方法。此外,近来倍受关注的净化方法,如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和纳米-光催化技术的结合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6.4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已于2002年7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行,为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应继续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7、小结
室内环境污染的成因具有极其复杂的多样性,其中装饰装修污染和家具污染是绝对主要因素。因此,预防和控制室内环境污染,也就是保护“室内环境安全”对保护公众健康极为重要。室内环境质量亟待引起重视,改善室内环境,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空间已经迫在眉睫。
针对室内环境污染,要从源头上抓治理。不仅仅要求高质量的建筑装饰材料,还要提高消费者的认识,提倡简约装修,绿色消费。
参考文献:
1.《公众健康》1999《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李军
2.《煤矿环境保护》 2002.6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 雷灵琰 王丽萍
3.《应用科技》 2000.3《室内环境的污染问题及其防 治技术》
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人们为追求美观舒适,在室内装修时过度使用装修材料,从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室内空气污染可导致各种疾病,直接威胁着人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室内空气污染与高血压、胆固醇过高症以及肥胖症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但人们对此认识尚不足。因此,普及室内环境知识,对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室内空气污染源及其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室内装饰材料,这些装饰材料会挥发出300多种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放射性气体氡等,人体接触后,可以引起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呼吸困难等,长期接触则能导致癌症(肺癌、白血病)或导致孕妇流产、胎儿畸形和生长发育迟缓等。研究表明,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甲醛、苯系物等有机污染物[1]。
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室内装饰材料(如木制人造板材、地毯、含有粘合剂的涂料和油漆)中的甲醛释放,释放期长达3~15年,可经呼吸道被人体吸收。研究表明[2],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长期接触低剂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联和DNA与蛋白质交联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下降。
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主要来源于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有机溶剂(如油漆的添加剂、胶粘剂、人造板家具等)。经研究,苯及苯系物具有神经毒性(引起神经衰弱、头痛、失眠、眩晕、下肢疲惫等症状)和遗传毒性(破坏DNA)。苯及苯系物一般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长期接触可以导致人体患上贫血症和白血病。
2 室内环境的现状及问题
人的一生有3/4的时间在室内度过,但因室内装饰材料的影响,人们生活的室内环境已成为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危害人体健康。重庆居民住宅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结果见表1。
许建华等人通过对321家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检测结果表明[3],苯的平均浓度为0.068mg/m3,其中有279家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规定的限量值0.11mg/m3的要求,达标率86.9%,25家超标在1倍以内,其余17家超标均在1倍以上,其中苯最高浓度为2.11mg/m3,超过标准值18.2倍。而甲苯平均浓度为0.142mg/m3,其中274家符合上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值0.2mg/m3的要求,达标率85.4%,16家超标在1倍以内,其余31家超标均在1倍以上,检测到最高浓度为2.35mg/m3,超过标准值10.8倍。
由此可见,我国室内环境已受到不同程序污染,如果长期在这样的室内生活,轻者会出现头痛、嗜睡、疲惫无力等症状,重者会导致支气管炎、癌症等疾病,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已势在必行。
3 室内空气环境治理的探讨
目前,室内空气环境治理方法可归结为:源头控制、通风稀释以及空气净化。
3.1 源头控制
由于室内装饰材料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要从源头控制装修污染,装饰材料选择是关键。应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绿色环保料,选用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环保安全型辅助材料,如用不含苯,二甲苯、甲醛的粘胶剂和油漆等,购买时要仔细查看清楚环保检测证明及说明书,购买家具时要选择那些正规厂家的产品,从而实现从源头上杜绝室内空气污染。首先应尽量少用装饰材料,比如只对墙面进行基础装修,多余装饰一概不做。其次,选择环保的装饰材料,比如墙面装饰尽量不用大面积木制板材装饰,可只刷上水性涂料,也可选用PVC环保墙纸或采用天然织物作为基材的天然墙纸。
3.2 通风稀释
通风换气是消除室内污染物最经济、有效的方式[4]。新房装修后应将门窗、家具门、柜门等敞开,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目的是用室外低污染物浓度的空气稀释室内污染物浓度高的空气,加快室内装饰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散发。另外,有数据显示,室内温度增高可加快甲醛等装修有害气体的挥发,温度每升高10℃,甲醛释放量几乎成倍增加。因此,新房装修后不要急于入住,要打开门窗通风一段时间(一般为3-6个月[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最好能过一个夏天,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和浓度。
3.3 空气净化
3.3.1 植物吸收净化。新装修房屋中存在甲醛、苯等有害气体,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并释放出氧气。所以,在室内摆些花草是祛除有害气体的简便而有效的途径。一些花卉确是“吸毒”能手:吊兰能吸收空气中85%的甲醛,天南星能吸收空气中80%的苯,铁树、、常青藤可吸收苯的挥发性气体,扶桑花可吸收空气中的苯,红颧花能吸收二甲苯、甲苯。据报道,常青藤可吸收90%的苯,龙舌兰可吸收70%的苯,天南星科的包叶芋可吸收80%的苯[6]。
3.3.2 物化法净化空气。目前,室内空气常用治理方法主要是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物理法主要采用空气净化器来净化室内空气,该方法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空气净化器通常由高压电路、负离子发生器、微风扇、空气过滤器等系统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机器内的微风扇使室内空气循环流动,污染的空气通过机内的空气过滤器后将各种污染物清除或吸附,然后经过装在出风口的负离子发生器,将空气不断电离,产生大量负离子,被微风扇送出,形成负离子气流,达到清洁、净化空气的目的。化学法主要采用光催化净化法。光催化净化法是在光催化剂作用下,将有害气体氧化分解成无害物质的一类方法的总称,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常见的光催化剂多为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以TiO2的综合性能最好,应用最广。其净化原理是TiO2在受到阳光或荧光灯的紫外线照射后, 其内部电子受激发,产生具有强氧化分解能力的活性氢氧(羟)基原子团。在光、氧、水的作用下可降解几乎所有附着在氧化钛表面的各种有机物。
但单纯使用某种净化技术难以满足室内空气净化要求,采用复合净化技术能收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效果。将光催化技术与吸附技术结合在一起,发展吸附与光催化的复合进化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吸附与光催化复合技术就是采用吸附材料作为载体负载光催化剂,利用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剂的催化降解功能,达到对室内空气中的低浓度有害气体彻底去除的效果。
4 结束语
目前,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对人的危害较大。因此,人们在追求住房美观舒适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室内空气质量问题,避免过度装修,减少室内空气源,并选用经济合理、无二次污染或副作用的综合空气净化方法,以创造舒适、清新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庄晓虹,胡筱敏,卢晓军,等.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系物的污染特征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5):97-101.
[2]严玉梅.扑捉人类健康的杀手-甲醛[J].广东建材,2006(7):43.
[3]许建华,薛光璞,杨丽莉.新装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调查[J].污染防治技术,2007,20(4):48-49.
[4]张哲民.室内装修空气污染现状与控制措施[J].职业与健康,2007,23(10):861-863.
1.引言
国内外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还高。现代人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和工作在室内,其中有60%以上的时间在家里。而城市中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则比室外高出许多倍。资料反映,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室内空气污染有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已经给使用者个人、社会和国家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及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就装饰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源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室内环境的污染源
引起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物质大体有以下几种: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污染物、燃烧产物和人的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
这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油漆、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充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物均会挥发甲醛、苯、甲苯、氯仿等有害、有毒气体,且具有相当的致癌性。
2.2无机建筑材料的污染
建筑施工中,为改变混凝土某些性能而加入的化学物质(如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冻剂);由地下土壤和建筑墙体材料或装修石材、陶瓷、地砖中的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有害气体。
2.3室外污染物的污染
室外大气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环,加剧了内空气的污染。
3.常见的污染物及危害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规定,室内环境污染物需控制的有氡(Rn222)、甲醛、氨、苯和总挥发有机化合物(TVOC),同时还有聚氨酯涂料中游离甲苯二导氰酸酯(TDI)。
3.1氡气
氡是一种具有较强放射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被人体吸入体内,在体内形成照射射线。氡的α射线具有致癌的作用,目前已破WHO认定为致使癌因素之一,氡主要来源于土壤。
3.2甲醛
甲醛,俗称福尔马林,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高挥发性、刺激性气体,略重于水,且易溶于水,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空气中甲醛含量过高,对眼睛和皮肤都有刺激作用,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若长期接触,会使人感到周身不适,头疼、眩晕、植物神经紊乱,甚至引起鼻癌。
3.3氨
氨(NH3),气体,易被液化成无色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氨,俗称氨水。氨气可通过皮肤或呼吸道引起中毒。建筑物室内氨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
3.4苯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具有易挥发、易燃、蒸气有爆炸性的特点,甲苯和二甲苯都属于苯的同系物。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来源是建筑装饰中使用的大量化工原料,如涂料。
4.室内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4.1控制污染源
只有控制污染源,才能减少室内污染物的释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1防治放射性氡气污染:建筑工程应尽量避开氡异常的地质环境;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地质、土壤环境产生的氡;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放射性比活度应严格控制(材料放射性物质含量称为比活度)。
4.1.2防治甲醛污染:改革生产工艺过程,减少甲醛的使用量,降低产品中的甲醛含量;木材类产品应先予以烘烤,加速甲醛的释放后,再投入市场流通。
4.1.3防治氨污染: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等,严禁含有氨水、尿素、硝铵等可挥发氨气的成分,以避免工程交付使用后墙体释放出氨气。
4.1.4防治苯及TVOC的污染:工程中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和污染少的装修材料;选择恰当的施工工艺。
4.2加强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