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农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8-29 09:19: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近年农业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农业发展

篇1

一、嫩江县气候条件的基本特征

嫩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多雨。年平均气温较低,无霜期80-130天,雨热同季,年日照2,728.2小时,年平均气温为0.4℃,全县从南至北积温在2500-1600℃之间,相对湿度年变化明显,夏冬季相对湿度大,均大于70%,春秋季相对湿度小,均小于70%,最大8月份79%,最小4-5月份达0。全县降水多受季风影响,以冷锋雨和气旋雨为主,集中在6-9月份,南少北多,北在550-600毫米,南在500毫米左右,年降雪量140-150毫米。幅员面积150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7万平方千米。自然环境适宜大豆、小麦、甜菜和马铃薯等作物生长,是黑龙江省的麦豆主产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嫩江县大规模开发,再加上土地不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不力,区域性环境变化显著,主要有:降水阶段性明显,暴雨次数增多,雨水量大,气温呈波动性上升,冻土层深度持续减少,自然灾害逐年严重。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深刻改变了嫩江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及其规律,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变异性,相继带来支流河道断流、水旱灾害频发、湿地退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等一系列突出的水与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不确定性,必将对区域水安全、粮食安全和湿地生态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

1、降水变化

2012年嫩江县降水量531.5毫米,比常年多49.1毫米,比去年多200.6毫米。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初夏、秋季和冬季。其中,1-2月降水偏少,春季降水比常年偏少,夏季比常年偏少,秋季比常年偏多,11-12月比常年偏多;降水峰值月出现在6、9月,降水量6月为140.1毫米,9月为175.2毫米。

夏季高温少雨、干旱

6月上旬降水偏多,降水量86.4毫米,同比多300%。后半月开始连续高温天气,直至7、8月持续降水偏少,8月降水仅26毫米,出现严重干旱,对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秋季降水严重偏多,9月份出现二次暴雨洪涝灾害。

秋季降水严重偏多,9-10月降水量为211.5毫米,比历年多182%,秋季和9月降水之多均为历史上最大值。9月份降水量为175.2毫米,比常年多228.7%。全县基本普降暴雨二次,造成严重秋涝,对秋收工作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2、自然灾害情况

嫩江县近几年来由于气温上升的影响,气候变化不稳定,异常气候出现的概率将大大增加,气候变化特别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使农业生产面临产量波动增大、布局与结构调整、成本与投资增加等问题。气候灾害的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嫩江的农业生产。而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来自气候灾害特别是低温、旱涝的综合影响,是大幅度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因素。

3、气候变化对农业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化肥释放周期缩短,要想保持原有的肥效,就需要加大施肥量,不仅增加了投入,对土壤和环境也不利。其挥发、分解、淋溶流失的增加对土壤和环境十分有害。因此,气候变暖引起的农业成本投入的增加和对农业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4、气候变化使农业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增加、危害程度加剧

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将增加,而冬温较高也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高温还为各种杂草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气候变暖后,各种病虫出现的范围可能扩大,即向高纬地区延伸。在高温条件下,由于作物的生育期缩短,作物、杂草和病害之间的相互关系会以不同的方式对气候变化做出反应,因而病害感染的方式有可能改变。气候变暖还会改变作物和禽畜病原体的地理分布,目前局限在热带的病原和寄生组织将会蔓延到亚热带甚至温带地区。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将不得不施用大量的农药和除草剂,而这又将加剧环境污染。

三、适应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适应对策

1、不断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北方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可能趋于更不稳定或者更加干旱,这必将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而,这些地区要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不断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

2、选育抗逆品种,采用稳产增产技术。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可能影响,分析未来光、温、水资源重新分配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新格局,改进作物品种布局,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和低温等抗逆品种,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预防可能加重的农业病虫害。

篇2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农业植保工作者,在植保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时刻用先进理论指导具体的植保实践,这样才能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上,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病虫害防治是植保中心工作,提到病虫害防治,首先想到农药。农药是农业生产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把双刃剑,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对人类和自然生态及其他生物都带来极大的威胁和损伤。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趋利避害,是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

在控制重大病虫害时,既要减少产量损失,又要注重产品质量,施药者的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这就要贯彻农业部提出的“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和谐植保”三个新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这是科学发展观对植保工作的时代要求。

一、树立“公共植保”理念,推进重大病虫害防治

“公共植保”是指植保工作的运行管理层面,一是植保信息和技术服务是公益性行为,二是重大生物灾害预防治理是政府行为,三是植保行为的依法管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相对其他产业比较落后和薄弱,对重大生物灾害如东亚飞蝗、吸浆虫、条锈病等,单靠一个部门和一家一户很难防控,必须纳入政府行为范畴,为农民免费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技术服务,动用行政资源,进行全社会的动员,并对植保行业进行依法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重大生物灾害。

二、坚持“绿色和谐植保”理念,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病虫害防治上坚持绿色植保、和谐植保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不但防治技术要有效可行,而且还要对环境安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天敌安全,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农药使用量,控制农药污染,维护农业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天敌生物,科学用药控制药害和人畜中毒事件的发生。因此,在防治技术上要优先选择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措施等绿色技术,使用农药上优先选择生物源农药和低毒化学药剂,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时严格按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并尽量降低剂量和使用次数,按照科学的施药方法施用,从而控制农药残留,发展绿色农业。

篇3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02-1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阜蒙县做为农业大县,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富民强县。

1 破除传统落后思想,树立发展现代农业新理念

思想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破除一些传统落后的思想,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

1.1 要破除小农狭隘意识,树立规模经营理念

当前,我县农业仍处于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小打小闹”的传统式零散经营,这种经营模式,不仅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使用,而且在无形当中限制了科技推广,经济效益不明显,农民增收缓慢。世界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路子,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

1.2 要破除传统经营意识,树立现代经营观念

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管理农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首先,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优产业结构;其次,要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从单纯的原料生产到终极产品上市;第三,积极培育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实现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

1.3 破除粗放生产意识,树立品牌竞争观念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要克服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牢固树立品牌就是效益的意识,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一方面,要按照防治污染、优化生态的要求,大力推广应用环保节能农业新技术,大力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树立和增强品牌意识,学会打造品牌,把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培育、挖掘一批上档次、上水平的农产品品牌。

2 消除传统落后模式,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2.1 推动土地合理流转,鼓励发展规模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租赁、转包、入股、互换等方式出让承包权,积极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农业公司流转。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抓住中央政策支持的机遇,选择一个乡镇或几个村,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合作社等形式,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土地规模流转。同时应尊重农民群众的发展需求,让农民自主选择流转的对象、方式和条件,把土地流转权真正交给农民。

2.2 推行公司市场运作,实施政府购买服务

农业公司经营是现代市场行为,如何将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结合起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通过创办农业公司和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模式,就是找准了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的结合点,并通过自我发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走出一条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创造性地推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所谓“政府购买服务”就是政府把本应给予公益的经费按一定价格标准拨付给相应类型公司或竞标成功的公司,这些公司按照政府要求完成生产或技术服务任务,接受政府监督和指标考核,实行合同制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推行,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壮大,从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3 消除传统落后方法,搭建现代农业发展新平台

3.1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发展水平

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源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一是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支持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搞好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二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农广校、技工学校、县委党校等教育网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举办大型科技下乡活动等方式,带动促进农民科技种养。

3.2 建立融资平台,加大金融支持

发展集约高效农业,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农村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是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突出农村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信贷支持农村建设方面,成立城市建设投资和农业发展等两家公司,为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公路、水利、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融资平台。

3.3 积极搞好园区建设。

篇4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农牧业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大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开创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新局面,为全区实现“四化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基固本、加力助跑。

一、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农牧业发展活力

创新是引领农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应对当前农牧业问题挑战的必然选择。当前,农牧业发展面临新旧动力转换问题,摆脱过去那种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透支资源环境的发展方式,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新动力,出路在于创新。面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增产增收政策效应衰减、操作空间收窄的现实,开辟新的政策红利,迫切需要创新。应对日益加重的农牧业兼业化、农牧民老龄化,解决好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必须依靠创新。

一是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以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基础,以提高农牧业竞争力为导向、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充分释放规模化经营和规模化服务的潜力。一要稳妥推进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土地草牧场入股、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要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登记和草原确权承包。重点在具备条件的地区以盟市或旗县为单位进行整盟市、整旗县推进,2016年部署推进面积5500万亩;在10个试点旗县之外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推开草原确权承包,力争年底基本完成。三要推进农垦改革,研究制定我区农垦改革的具体措施,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产业升级,把农垦建设成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四要推进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和集体资产股权台账制度。

二是创新科技等现代农牧业要素支撑体系。加快培养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重点加强现代种业、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等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健全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科技服务模式、“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推广服务机制,扩大田间学校的数量和范围,推进农牧业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的转化运用。将农牧民的现代化作为农牧业科技创新的载体,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2016年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1万人。

二、坚持协调发展,优化农牧业结构

只有协调发展,才能解决当前我区农牧业面临的不均衡、不全面现状,才能解决农牧业供给侧暴露出来的供给不对路、供需不平衡问题。

一是调整优化种养结构。要在优化农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础上,抓住国家“粮改饲”和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有力契机,重点构建农牧有机结合、种养循环、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种养结构。一要积极调整玉米种植结构。2016年力争压缩籽粒玉米种植面积200万亩,引导籽粒玉米向粮草轮作、粮改饲和玉米整株青贮转变,逐步改变玉米“一粮独大”的种植结构。二要实施“稳羊增牛”战略。调整草食家畜养殖结构,逐步改善“一羊独大”的现状,引导形成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的新型产业结构,推动粮饲统筹、农牧结合。三要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发展设施蔬菜既是拓展农业功能的需要,也是调整种植结构的需要,还是发展避灾农业的需要,更是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蔬菜供应的需要。2016年要加强设施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工厂化育苗和品牌化建设,力争种植面积达到250万亩以上。

二是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把农牧业产业化作为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主要抓手,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形成规模种养、就地加工、产销衔接、生产生活交叉渗透的统一整体。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启动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加工型农牧业龙头企业向一、三产业拓展,发展集生产、生态、旅游、休闲、科教为一体的农牧业产业经济,实现全产业链增值;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经营,鼓励各地充分挖掘农牧业生态、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庭院经济等资源,发展休闲农牧业。

三、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生态问题;既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具体路径,更是解决目前农牧业发展不可持续问题的关键。

一是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保障农畜产品充足、安全供应的职能部门,坚持绿色发展,不仅是对自身的要求,更是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负责任态度。要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双管齐下。“产出来”,主要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打好农牧业面源污染攻坚战,推进农牧业标准化,建设一大批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出来”,主要是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实行严格的农牧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和监管制度,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守护好草原生态。作为肩负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要部门,要充分认识草原对发展畜牧业、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和增加牧民收入、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重点建设、重点保护。进一步完善并落实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认真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高产优质苜蓿示范项目、牧区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示范工程等重大环境保护工作,为全区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环境保障。

四、坚持开放发展,拓展农牧业发展空间

开放是农畜产品走出去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我区农牧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

一是转变农牧业发展思路。面对我区农畜产品与市场消费脱节、优质不优价的新矛盾,要及时调整农牧业发展思路,从抓产量转变到抓质量和效益上来,跳出农牧业抓农牧业,站在市场的角度,全力实施“农畜产品输出工程”,通过抓输出和销售渠道建设,经由市场的反馈来检验和审视生产和加工,看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是否实现了产销无缝对接。通过抓输出的终端环节,形成倒逼机制,来带动加工、引导生产,逐步形成产销对路、供需平衡的农畜产品科学化供需体系。

二是深入实施绿色农畜产品输出战略。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基本构建起了“区内博览会+区外展销会+绿色农畜产品精品馆”“电商平台+展示直销中心+零售体验店”的长期短期展销、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输出模式。2016年要办好第四届绿博会;完善北京、上海精品馆的宣传展示功能,选择1-2个一线城市新建精品馆,鼓励盟市在二、三线城市运营精品馆;继续在区外举办展销会。重点是加强与沿海等城市对接与交流,利用地区产品季节性差异,大力开展错季销售。加大电商销售平台建设,在引导企业发展网店、微店的同时,重点在提高冷链配送效率上下功夫,将我区知名度高的牛羊肉新鲜、快速、便捷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三是加强国内外农牧业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探索发展外向型农牧业增收方式,以中蒙博览会和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为平台,加强与蒙古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农牧业上对接合作。立足全国市场,深化与沿海省市、与周边毗邻省市区的合作,积极探索农畜产品“双向输出”,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五、坚持共享发展,增进农牧民福祉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动员农牧民积极投身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要通过规划指导、信息引导、政策扶持,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和品种结构,使农牧民充分参与农牧业发展过程,分享农牧业发展成果,让农牧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是加强规划指导。要在自治区实施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中,站在行业专业角度,对农牧业产业规划进行指导,使全区的农牧业产业规划更加合理、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解决好农牧民增收幅度放缓问题,让农牧民实现多劳多得。

篇5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一流的人才必源于一流的教育。我们中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地完成和平崛起,最终要取决于教育,而教育的成功又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以农村人口数量占绝大多数的我国,要切实缩小城乡差距,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出路。而要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必须从根本上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农村的教师队伍中,一般来说,中老年教师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对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往往难以适应和首肯,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理解上也存在某种抵触的心理,在推进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中老年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现实情况也不容乐观,这就使我们更加关注农村中老年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专业发展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促进农村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鉴于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紧、培训机会少、经费较有限等现状,尤其是农村中老年教师,在参加传统的教师进修和培训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上往往显得分身乏术,力不从心。那要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在我理解,在当前网络教育盛行的形势下,通过网络展开学习不失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网络学习是借助互联网的一种多维学习形式。确切的说,它是指学习者在网络化的环境中,利用网络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目前,它在基础教育和成人在职学习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网络学习的最大优点就是时空的自由性,只要有一台能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脑,我们就可以展开网络学习,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在职教师在参与学习时间和空间上冲突的矛盾。况且网络学习还具有自主性、选择性、交互性等优点,我们可以根据所需自主选择学习,并能与学习伙伴和指导教师在网上展开良好的互动。

二、培养农村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方法分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学习,首先还应掌握一些必要的网络学习技术。针对农村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弱的特点,建议在进行数字化网络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信息与传播工具应包含以下三种基本技术:信息查询技术、信息整合技术和协作交流技术。

1、信息查询技术

信息查询技术,是指教师能够利用各种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与存储的技术,分为基于目录的信息查询和基于搜索引擎的信息查询这两种查询方式。如,雅虎的中文官方网站()、搜狐()、等都是基于目录的查询工具,根据主题分类体系和树状的结构式目录,可以逐步选定子目录,直到找到所需的信息。而基于搜索引擎的信息查询工具,如百度()、谷歌()等,则是利用自动搜索软件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短语或词组进行快速的信息查询。农村的中老年教师应当掌握好这些信息查询技术和技巧,以便从网络上快速的搜寻所需的教学资源。

2、信息整合技术

信息整合技术,是指教师根据自己查询到的信息与素材,按照自己的设想,使用相应的软件将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以应用于自己的教学或研究当中。考虑到实际情况,农村的中老年教师只要能运用好Office软件包就可以完成一般的信息资源整合。这个软件包提供用于文字录入和编辑的Word、制作教学演示文稿的PowerPoint、制作电子表格的Excel、制作网页的Frontpage等软件,可以为多数教师应用于备课、教学、成绩统计和网络课程制作等方面。当然WPS也可以用于文字处理, Authorware和Dreamweaver也可以分别应用于制作教学课件和教学网页,对于农村的中老年教师,此类软件可作为参考。学无止境,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需,尽量多地掌握常用的工具。

3、协作交流技术

协作交流技术,人的学习不是单向的流动,而是与周围环境的交流互动,顺应与同化的过程。网络环境恰恰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工具。具体来说,网络条件下的协作交流方式有四种,即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即时信息工具和博客。电子邮件(E-mail),是以数字化信息方式通过网络发送和传递的信件。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电子邮局网站(如:,等)进行简单注册即可获得自己的电子邮箱;电子公告板(BBS),又名论坛,留言簿、布告板,它是网络上自由讨论、交流信息的开放广场。教师可以访问各种教育论坛,结方交友,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即时通讯工具,常见的有腾讯QQ和微软的MSN,经过简单的注册就可以体验即时在线交互所带来的便利,安装常见简易的视频设备,即具有视频对话等功能;博客(blog),又名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方式,很多优秀教师都在网上拥有自己的教育博客,通过访问,可以了解他们的教学经验和心得,无疑对我们农村中老年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的学校和舆论还应当多关心、鼓励中老年教师,使他们树立掌握信息技术的信心,并且在中老年教师实际掌握信息技术程度的基础上递进开展培训,通过定期举办的相关网络信息技术培训,使大多数的农村中老年教师逐步地掌握好这些基本工具的运用。

三、促进农村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形式

在掌握了这些必要的基本技术以后,我们就可以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地进入到网络学习当中。网络课程、教学视频案例和虚拟学习社区作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网络高级学习形式,可以将教师的在职学习与研究引入到新的天地。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师学习必须具有场景性,网络课程、视频案例和虚拟社区都不同程度的提供了真实的模拟空间,促进教师反思自我教学过程当中的问题,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农村中老年教师平时进修培训机会不多,听取观摩课、示范课机会少的问题。其中通过了解网络课程和视频案例的结构可以提高教师分析、评价各种网络媒体的能力,更好地选择应用适合自己学习与教学的媒体。虚拟社区可以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另辟交流途径,是当前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有效方式。

1、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可以分为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持环境这两个组成部分,具体来说,网络课程一般由教学内容、媒体导航、学习工具、虚拟实验、协作交流、教学环境和诊断评价等系统构成。它是一种按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超链接的结构,对教材内容经过教学设计,以多媒体及网页形式制作的教学软件,可在互联网的网页浏览器中运行。这里作为参考的有浙江师范大学的精品网络课程()和福建电大()的网络课程,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网络课程展开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当然,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网络课程,一种方法是我们可以先去网络上搜索网络课程的模板或直接购买模板,然后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直接在模板里编辑学科内容就可以形成简单的网络课程,另一种方法是对于有一定网页制作能力的教师,只要通过FrontPage或者Dreamweaver等网页编辑工具就可以很方便地构架出网络课程的雏形,因为一般的网络课程的页面只是一个普通的框架网页。对于教师自己制作的网络课程,可以使学生或者同行也能参与到网络课程的学习或者交流过程当中,从而更好地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2、教学视频案例

教师专业化研究者认为基于案例库的“案例”式教学法应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首选。教学视频案例,作为一个被广泛看好的教师培训工具,必将导致教师培训领域的一场革命。实践证明,以案例法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可以很好地将教师的日常教学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专题,不同的情景对各层次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提升,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捷径,也是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重要方法。视频案例与文本案例相比,更能真实的记录描述课堂发生的真实故事,与课堂教学实录相比较,在对课堂教学焦点问题的针对性方面更强。首先,我们应通过收集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案例,然后提倡或者组织教师观看和学习,从中学习优秀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艺术等等,这对平时较少有机会实地去听取优秀教师授课的农村中老年教师来说是个不错的体验和感受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学视频案例,可以真实地再现课堂的方方面面。其次,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也可以制作自己的教学视频案例,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一般由案例问题、案例片断、案例评价和相关资源构成。案例问题一般包括案例聚焦的问题、教学法问题,以及新课标下关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问题。案例片断一般指课堂上真实的视频记录的片断,也包括背景的介绍和教师课后反思。案例评价主要来自同行和专家的评价,也包括课后学生的反馈。当然,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按照自己研究的需要添加其它某些因素。制作视频案例其实是一个信息和理念整合的过程。通过制作视频案例可以使得教师在掌握一定信息整合技术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教学体系,寻找课堂教学的冲突,并以研究的态度分析解决问题。目前来说,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形式,也是促进我们农村中老年教师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法宝。

篇6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农村改革发展30年的实践证明,立足资源、传统和区域优势,着眼市场需求,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战略选择。

一、__*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主要成效

__*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608万人,占总人口的74%,现有耕地782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1.3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十五”以后,我市特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以20__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20__年关于实施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的两大重大决策部署为主要标志,全市特色农业进入快速发展、全面提升的新阶段。经过积极培植和长期不懈努力,目前全市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出区域特色凸显、规模不断膨胀、档次不断提升、信誉度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和“龙头、基地、农户”相互联接的现代特色农业新格局。目前,全市各类规模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到2760处,全市初步形成了瓜菜、大蒜圆葱、食用菌、甜叶菊、优质果品、苗木杞柳、速生丰产林、奶肉牛、肉蛋鸭、淡水产品等10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产品。种植业,以金乡为中心建成130万亩的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建成2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为中心建成15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邹城看庄为主建成10万亩优质土豆基地,以邹城平阳寺和鱼台王鲁为主建成1500万平方米食用菌种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主建成10万亩甜瓜基地,以任城南张为中心建成6.5万亩甜叶菊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建成5万亩中药材特色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1300余处规模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以上的肉牛基地达到103处,万只以上禽类养殖场2570处,千头以上养猪场670处,肉蛋鸭养殖基地年存栏规模1600万只;水产规模养殖基地发展到700余处,面积25万亩;林果业,建成100万亩用材林基地、90万亩干鲜果品基地和40万亩苗木杞柳基地。

综合我市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实践,主要有以下5种发展模式和类型。一是依托传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像中华蒜都金乡县,发挥农民群众有着长期种植大蒜的传统习惯和技术优势,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传统粮棉型单一种植结构为大蒜――棉花――蔬菜多种多收立体种植模式,经过多年持之以恒培育发展,形成了覆盖全县、独具特色、享誉国内外的大蒜产业,带动加工、贮藏、运销和出口创汇,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常年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80万吨,贮藏加工能力120万吨,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以上,占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的50%,形成了大蒜产业一县一品发展格局。全县农民收入的80%和财政收入的70%来源于大蒜种植及其相关产业。嘉祥县充分发挥山石资源丰富和加工、雕刻传统技艺优势,围绕山石资源做文章,大力发展山石资源开发、加工、运输和工艺雕刻,目前以纸坊、马集、满硐为主从事开山打石和板材加工的专业村达到50个,专业户达到10000户,板材加工企业296家,山石开采及加工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二是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兖州、邹城分别在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兖州绿源食品公司和山东省重点龙头企业邹城呱呱鸭制品有限公司带动辐射下,肉鸭养殖得到迅速发展,企业通过合同订单收购和系列全程配套服务,带动当地及周边肉鸭养殖专业户5000余户,年出栏肉鸭4500万只,年户均增收5万元。三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泗水县立足山区实际,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土壤、水质和生态环境优良的独特优势,把投资少、适于旱作的早春大中小拱棚西瓜、土豆和耐瘠薄的黄姜等瓜菜种植作为重点,不断加大调整推广力度。目前,全县以优质西瓜、土豆、黄姜为主的标准化瓜菜种植基地发展到30万亩,全县从业农户达到10万户,户均增收近万元。四是创新模式发展特色农业。任城区李营镇苗木基地是在原有一个个废弃沙坑上经过整平改造、综合开发和良种繁育推广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形成当地及周边10万亩、200多个品种高档精品苗木集聚的全国北方最大落叶大乔木繁育基地和集散中心,苗木交易市场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邹城以平阳寺为中心,围绕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目标,加快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经过连续几年努力,目前全市面积发展到600万平方米,创造1亩棚菌相当于100亩农作物收入的高效种植模式。汶上苑庄、梁山馆驿根据近年来反季节高档设施瓜菜市场需求旺盛、种植效益高的实际,组织引导干部群众大力发展高档设施大棚蔬菜种植,目前两乡镇大棚瓜菜种植面积分别发展到3000亩、20__亩,每个大棚亩平均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五是市场引领发展特色农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寻求当地资源条件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结合点,创新思路,开发新兴特色产业,是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鱼台、微山瞄准近年来国际市场对柳编工艺品需求增多、效益高的趋势,立足当地水面洼地面积大的优势,在沿湖地带积极引导杞柳种植,目前面积达到6万多亩,仅种植每亩纯收入5000元以上,加上编织加工,收入均有成倍增长。微山、梁山芦笋种植,汶上、曲阜中药材和牛蒡种植等,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的新兴产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综合产出效益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农业特色产业的培植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综合效应,有力推进了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产品规模基地快速膨胀、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迅速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__年的2973元增加到20__年的5271元,年均递增12.1%,20__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了2位数增长。依托特色产业产品规模基地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上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00余家,比20__年增加54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27家、市级216家,分别增加2家、25家、204家;各类龙头企业带动农户95万户,种植基地400万亩,养殖规模1亿头只;全市有55

%农户和53%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全市规划建设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50处,市级农牧渔三大检测中心加快建设,即将投入使用,全市农产品“三品”认证达到489个、面积250.4万亩。二、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推进措施

围绕加快推进全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连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配套政策。

(一)抓规划布局,明确特色农业发展的任务目标。着眼推进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围绕畜禽、瓜菜、林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农村劳务五大产业体系建设,20__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济发〔20__〕21号),明确了全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并配套制定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和《考核奖惩办法》,把特色产业发展的任务目标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相关责任部门。20__年初,在认真总结前3年特色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全市新农村建设实际,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的意见》(济农发〔20__〕4号),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市重点培植发展大蒜圆葱、肉蛋鸭、奶肉牛、瓜菜、食用菌、苗木杞柳、优质果品、淡水产品、甜叶菊、速生丰产林等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并明确了大蒜圆葱、精细瓜菜、经济林、速生丰产林、水产养殖五个百万亩种养基地建设和微山湖域水产品养殖、东部山区与中西部优质果品种植、南部与西部大蒜圆葱种植、中南部肉蛋鸭饲养、西北和东部奶肉牛饲养、中西部精细瓜菜种植六大特色农业生产区的规划布局和发展目标。

(二)抓政策配套,形成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一是财政扶持政策。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政策的基础上,20__年以来,市财政每年列支4000万元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其中20__万元用于与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农业配套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担保组织奖励和相关认证奖励,20__万元用于特色农业规模基地奖补。二是金融支持政策。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积极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连续7年信贷支农资金都在60亿元以上。

(三)抓示范引导,培育特色农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为引导和促进特色农业发展,近年来先后总结推广了金乡大蒜、微山渔湖产品、嘉祥和梁山小尾寒羊、任城李营苗木和喻屯甜瓜、兖州肉鸭、邹城食用菌、泗水优质西瓜等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特色农业典型,并通过新闻媒介、现场会议、农业产业化简报、新农村建设简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四)抓配套服务,构筑特色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围绕影响和制约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入手,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一是产前信息服务。加快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网络终端向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村、专业户延伸,及时向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传递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和政策扶持信息。二是产中技术服务。围绕特色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特别是围绕种养业基地项目建设,市政府20__年制定了《关于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工作的意见》(济政发〔20__〕19号),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以技术服务为切入点,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全市有1800名农业科技人员与1485处种养基地实现有效对接。三是产后营销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市场开拓方面的独特优势,从重点产业和产品入手,大力发展合同订单农业和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问题。20__年、20__年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市农博会,有力促进了我市与上海等城市农产品产销对接,提高了我市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五是抓督导考核,完善特色农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围绕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在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季节,市里向各县市区派出督导组,加强对各地特色农业发展的督促、指导;实行特色农业发展调度制度,定期调度通报各地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和进度;实行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把特色农业发展纳入农村产业体系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考核内容,年终按照考核结果兑现奖惩。20__年至20__年,连续3年对县市区特色农业发展进行考核和表彰奖励,颁发奖金480万元,20__年结合新农村建设奖励150万元。

三、当前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下步发展思路和重点

我市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但发展中也面临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瓶颈制约亟待破解、扶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强化等方面的问题。为加快推进我市特色农业发展,切实发挥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体想法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转化趋势,立足充分发挥我市农业传统、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扩张生产基地规模为基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龙头企业带动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为纽带,以培育品牌开拓市场为手段,尽快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着重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突出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特色农业聚集度和规模化程度。继续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全市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按照“五个百万亩规模种养基地”和“六大农业生产专业区”规划布局,实行重大项目建设立项制,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加快膨胀生产基地规模,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迅速提升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度和规模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业附加值和档次水平。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围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经营,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普及,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特色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水平。

篇7

近年来,各国政府、国际社会为世界粮食和农业发展、消除饥饿和贫困做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新的成效。

但世界粮食供求形势也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面临新的情况,世界粮食需求增长、价格普遍上涨、环境气候变化以及生物能源产业兴起等带来了新的挑战,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世界粮食和农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任务更为艰巨。

如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目标”,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建议:发展中国家更加努力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发达国家采取更切实的行动,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和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进一步改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实现到2015年使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减半的目标。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作为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和农业发展。近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2年,粮食产量连续3年增长,今年又将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将突破5亿吨,实现连续4年增产。同时,其他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连年增长,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稳定减少。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的压力加大,中国政府将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确保主要立足于国内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女士们,先生们:近几年来,生物能源产业在一些地区方兴未艾。我们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严格控制用玉米、植物油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充分利用农业农村废弃物,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固化,适度发展能源作物。

篇8

一、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对资源和要素投入的依赖迅速增加,耕地质量退化、环境污染加重甚至局部生态破坏等问题日趋突出

近年来,中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的较快增长,是以农业要素投入的大量增加为代价的。2003―2013年,全国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分别增长了39.76%、29.62%和25.12%,同期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分别增加了8.01%、12.62%、34.01%、72.07%和17.51%。2003―2012年,全国农用柴油、农药、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分别增加了33.9%、33.3%和49.7%。(1)目前,中国农作物亩均化肥施用量21.9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分别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2)

与此同时,中国农业资源、农业要素低效利用的状况近年来虽有所缓解,但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全国化肥的综合利用率仅在30%上下,与发达国家50%~60%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每立方米灌溉水可生产粮食1公斤,发达国家已达1.2~1.4公斤。(3)中国有机肥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不足40%。

长期超强度使用耕地、大量消耗水资源、超施化肥和农药,导致耕地质量退化问题加重,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显著加大,农业对环境污染甚至局部生态破坏的影响日趋凸显。2012年底,在全国18.26亿亩耕地(二调前国土数据)中,基础地力较好、耕地质量被评为1~3等的占27.3%;但耕地质量被评为7~10等的也达27.9%,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且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4)中低产田比重大、耕地质量退化、耕地污染加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补充耕地等级低、基础地力低,已成为中国耕地质量面临的突出问题,全国耕地退化面积已超过耕地总面积的40%。(5)近年来,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重金属超标、有机质含量下降、农膜残留增加、部分地区地下水漏斗问题日趋严峻,在相当程度上侵蚀着食品安全的根基。

(二)农产品成本和机会成本提高、比较利益下降的问题迅速加重,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迅速凸显

从近年来中国部分主要农产品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和净利润的变化(见表1)可见,就总体而言,中国主要农产品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其净利润却增加不多,甚至在波动中有所下降或为负。2003―2013年,中国三种粮食平均、两种油料平均、棉花和规模生猪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分别增加了118.15%、130.27%、133.12%和134.28%;但三种粮食平均、规模生猪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仅分别增加了71.1%、13.7%,两种油料平均和棉花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分别减少了26.60元和404.84元。2013年两种油料平均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仅相当于2003年的12.4%,棉花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甚至为-102.27元。与2003―2008年比较,2008―2013年5年间三种粮食平均、两种油料平均和棉花每50公斤主产品的总成本上升更快,净利润下降更明显。

考虑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的提高,将主要农产品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和每亩净利润结合起来,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出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的变化。2003年,中国三种粮食平均、两种油料平均、棉花的每亩净利润分别为34.31元、78.56元和461.28元,规模生猪每头净利润为79.19元;2013年分别变化为72.94元、13.25元、-214.98元和103.91元;2003―2013年间,三种粮食平均每亩、规模生猪每头净利润分别上升了38.63元和24.72元,但两种油料平均和棉花的每亩净利润却有明显下降,2013年每亩棉花的净利润甚至为-214.98元,比2003年降低676.26元。《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4》中编入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菜籽、棉花、烤烟、甘蔗、甜菜、桑蚕茧、苹果、散养生猪、规模生猪、大中城市蔬菜等15类农产品,2008―2013年5年间仅有苹果和大中城市蔬菜每亩净利润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66.9%和51.6%;其他13类农产品每亩(头)净利润均有所减少。其中甜菜和稻谷减幅较少,分别减少3.4%和34.3%,其他11类产品每亩(头)净利润减幅均在50%以上。2013年大豆每亩净利润仅相当于2008年的18.9%,小麦、油菜籽、棉花、烤烟、桑蚕茧、散养生猪每亩(头)净利润均为负,分别为-12.78元、-98.30元、-214.98元、-37.30元、-3.63元和-106.15元。可见,近年来中国大多数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不增反降。考虑到同期物价水平的上涨,问题更为严重。

如果考虑每年国家用于抗旱防涝等救灾支出对维护农产品增产的影响,则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生产的社会成本还远远大于微观经营主体层面的生产成本。

如果把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的变化放到更大的宏观背景下考察,则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和机会成本增加的问题更为严重。如2003年中国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均月收入702元,2014年上升到2864元,增加了308.0%,年均递增13.6%。2013年,中国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均月收入2609元,分别相当于种(养)4.05亩稻谷、4.90亩玉米、5.96亩油菜籽、2.28亩棉花、7.16头散养生猪、9.92头规模生猪的收入(包括净利润和人工成本)。

农产品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提高、效益和比较利益的下降,为吸引优质资源和要素进入农业、提升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增加了障碍,也使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要素产出率和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迅速凸显。

(三)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问题日趋突出,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紧迫

在中国和美国,玉米均为第一大谷物。比较两国玉米生产的成本、收益状况,对于考察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从表2可见,与美国相比,近年来中国玉米生产总成本上升的趋势更为强劲;尽管两国每亩玉米净利润均呈较大的波动趋势,但就总体而言,美国每亩玉米净利润增加的趋势却较中国更为鲜明。自2003年以来,中国玉米价格和生产总成本高于美国的问题日趋突出。2003年中国每50公斤玉米主产品总成本和平均出售价格分别是美国的1.15倍和1.52倍,2013年分别扩大到1.92倍和1.94倍。

2003―2013年,美国每亩玉米主产品净利润增加了96.7元,中国仅增加了14.74元。相对于美国,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状况可见一斑。需要说明的是,自2003年以来,虽然美国玉米生产的每亩净利润一直低于中国,甚至在2005年前连续几年为负,但美国庞大的农业补贴系统仍为美国玉米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强劲支撑。(6)相对于美国,中国农业补贴的水平低得多,这种情况加剧了中国农产品对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的比较劣势,也容易削弱中国农业生产经营者从事农业的动力。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在总体上呈现长期趋势性上涨和短期波动性加剧并存的特征。特定时期特定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往往是两种趋势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对国计民生影响越大、国家提供价格支持保护越多、国内外市场开放度越低的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的主导性就越强,价格波动性就越弱;对国计民生影响越小、国内外市场开放度越高,甚至市场规模越小、产地集中度越高、因而越容易形成垄断供给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主导趋势就越强。这种价格波动加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价格波动幅度放大或波动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提高,粮食等部分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制度的实施,都是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极端天气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疫病的发生、农业产业链垄断势力的强化及其向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转移,农业组织结构的加快转型及由此带动的农产品市场运行方式的变化,往往是加剧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7)此外,国际农产品和能源、金融等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及其影响向国内的传导,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或波动。从当前经济形势和中长期趋势来看,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波动加剧的主要原因,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因此,今后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很可能继续呈现长期趋势性上涨和短期波动性加剧并存的趋势。并且,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特别是今后实行目标价格制度的农产品范围扩大,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价格变化将会呈现出波动加剧的特征。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增加了稳定农产品价格、优化农产品市场调控的难度,也对有效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其与能源市场、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中国农产品价格的长期趋势性上涨,也为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埋下了伏笔。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就是这种长期趋势性上涨的结果。如2013年越南米到中国南方地区的销售价格约为每公斤3.20~3.60元,较国内早籼米价格低0.2~0.4元/公斤。在国内价格稻强米弱的背景下,许多大米加工企业把低价进口的越南大米作配米,以降低大米出厂价格。(8)2014年10月,国内市场早籼米、晚籼米和粳米的批发价分别为每公斤3.84元、4.14元和4.56元,泰国大米的到岸税后价仅为每公斤3.14元,明显低于国内。(9)2014年10月第三周进口棉花中国主港到岸均价折合人民币进口成本每吨11912元,低于国内市场价格2909元,低于国内市场价格19.6%;按滑准税计算,折合人民币进口成本13770元/吨,低于国内市场价格1051元/吨,较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低7.1%。(10)

如果只是个别时期、个别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问题尚不甚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农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的现象日趋普遍,在不少农产品上几近常态。在主要粮食品种上更为典型,如到2013年底,小麦已连续5年、稻米已连续3年、玉米和大豆自2003年以来国内价格均高于国际价格(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2014)。由于国际市场主要粮食价格下跌,特别是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刚性上升,2014年又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外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差距最大的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2015)。

农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导致相关农产品进口压力明显加大(11),推动了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的扩大,也为国际农产品市场上供给和价格的波动向国内传导“增开了窗口”。这会:(1)挤压国内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和价格上涨空间,加大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2)侵蚀国内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效果,容易导致中国增加农业补贴的效益大量外流;(3)增加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和稳定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困难,容易加重中国农产品进口增加与国内积压滞销并存的现象。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国内自给率下降,不只是国内需求缺口增大所致,而是在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的背景下,农产品进口增加与国内积压滞销现象并存发生的结果。中国许多农产品生产缺乏转型升级的基本条件,难以吸收社会资本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甚至不得不在较低的利润水平下“苟延残喘”。这与相关农产品进口对市场的挤占和价格的打压密切相关。这些情况说明,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已经空前紧迫,时不我待!

按照中国入世承诺,与大多数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低,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最高关税水平与绝大多数国家相距更大;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实行的关税配额量大,配额内关税多在1%~5%,配额外关税最高仅65%,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开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倪洪兴,2008)。因此,中国农产品关税水平难以有效抵御来自国外低价农产品的进口冲击,关税“防火墙”作用有限。近年来,中国虽然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但许多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属于“黄箱”范围,对部分农产品的支持已接近入世承诺上限,进一步加大支持面临上限约束。2014年,由于实施转基因管理及进口与库存配比销售等措施,中国玉米进口得到一定控制,进口量较上年同比下降20.4%;但作为其替代品的高粱和大麦进口却增势迅猛,较上年增加778万吨,增加了2.3倍(课题组,2015)。

(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协调机制亟待健全,跨国公司对中国提升农业价值链和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挑战日益增多

近年来,中国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创新日趋活跃,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步伐明显提速,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公司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机服务公司、植保服务公司、农业技术研究所等新型服务主体竞相发展、各显神通,成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者,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创新,为农业乃至农业产业链增强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消费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参与全球价值链、构建国内价值链和推进价值链升级提供了重要载体。但就总体而言,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协调机制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甚至价值链片段化、碎片化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价值链领导型企业不稳定、对价值链治理的主导能力不强也是突出问题;甚至在宏观农业政策的设计中,重生产、轻服务,重产中、轻产前和产后环节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化,农业发展中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日盛。在此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农业价值链的涉农企业和农业组织不断增加,但大多处于全球农业价值链的低端,难以进入其关键环节和战略领域,全球农业价值链的管理权和控制权大多掌握在以发达国家为主的跨国公司手中。顺应国内农业市场空间迅速拓展和市场需求结构迅速变化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国内涉农企业致力于构建国内农业价值链,并力图向区域和全球范围拓展,形成由本土企业主导的全球农业价值链。但是,迄今为止,在中国,这方面仍只处于起步阶段,真正能在农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和关键领域形成有效的进入壁垒,进而在农业价值链利益分配中获得优势地位的领导型企业并不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内农业价值链面临着与全球农业价值链对接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少数在全球农业价值链具有管理权和控制权的国外跨国公司很容易凭借其核心技术、资本实力、管理经验、经营理念、信息化和市场营销手段等优势,在较短时期内迅速蓄积起对中国农业价值链战略环节、关键环节的控制态势,进而导致中国农业价值链管理权和控制权失守、价值链领导型企业被边缘化或被跨国公司兼并重组等。这种现象在中国大豆产业链、价值链较为典型。(12)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受到过度挤压,价格受到明显抑制,定价话语权显著减弱,产业控制力严重削弱,产业调控难度明显加大的问题迅速凸显(倪洪兴等,2010)。1995年中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2003年和2014年,大豆自给率已分别下降到42.9%和14.6%。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往往是从以低价进入为切入点的贸易控制起步,转向通过参股合资进入加工领域,进而通过低成本并购形成对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态势(姜长云,2011);甚至将这三阶段方法有机结合,通过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及与此高度联动的金融市场、能源市场上“兴风作浪”,加剧国际农产品市场进而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为进行贸易控制、参股合资,进而低成本收购行业龙头企业提供契机。一般而言,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过程中,比较青睐的领域往往集中在农产品、农业加工品、农业投入品的现代营销体系,农村金融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农业种质资源开发,食品安全和农业品牌、销售渠道等领域。由此不仅容易导致中国农业价值链升级面临国际分工地位被“低端锁定”的风险,容易将中国的涉农企业和农业产业组织推向农业价值链利益分配的边缘地位;还容易加大中国维护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的挑战,导致中国对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调控容易因农业价值链管理权和控制权失守而遭遇“屏蔽”。

二、农业发展值得重视的几个趋势

(一)对农业或农产品的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需求结构加速分化

自2004年以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11年超过7%,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11年超过6%;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5年超过9%。到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分别达到28844元和9892元,连续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提供了重要基础,也对农产品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产生深刻影响,基本的趋势是:

1.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需求结构多元化持续推进

近年来,农村居民对粮食和蔬菜的人均消费量有所下降,城市居民对粮食和蔬菜的人均消费量稳中略降;但农村居民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城乡居民人均猪牛羊肉消费量均呈增长趋势,城市居民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城乡居民人均家禽消费量稳中略增,城乡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在经历较长时期的增长后趋于稳定。由于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4.8%,今后城镇化率很可能继续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同时考虑到目前城市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不足农村居民的一半,城市居民人均蔬菜、食油、猪牛羊肉、家禽、水产品消费量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据此可以粗略推算,今后中国城乡居民对粮食(主要是口粮)的消费总量将呈下降趋势,对植物油、猪牛羊肉、家禽、水产品的消费总量将呈加速提高趋势。从国内外经验看,城乡居民对猪牛羊肉、家禽、水产品等养殖产品消费总量的扩张,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动物毛皮、内脏、骨、血等养殖业副产品需求的增长,会带动社会对饲料粮需求进而粮食需求总量的增长。因此,在2020年前甚至更长时期内,农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总量将呈增加趋势,农产品需求结构多元化也会加快推进,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在总体上将呈增大趋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也将带动农产品进口需求的扩张。

2.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加快分化,消费市场进一步细分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化,城乡居民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日益呈现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趋势,专用化农产品、加工食品、品牌食品和安全化、优质化、体验化食品日益成为农产品需求增长的重点,甚至在产品功能之外对农业生活、生态功能的需求也日益成为农业需求的新增长点,农业发展的科技、教育、文化内涵和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等体验功能也将日益受到重视。这也导致创新供给,引导、凝聚、激发农业需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凸显。如许多地方通过激活农业的景观功能,引导和激发农业新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的影响也在迅速深化。2020年和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很可能分别将达62%和70%上下。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7395万人,较上年增加501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已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21.3%。同年,全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1%,分别较2003年增加39.5%、提高3.5个百分点。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深化,导致生活方式转变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影响日益深化,加剧农业需求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安全化和优质化趋势。

(二)要素成本提高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不断深化,农业对农民增收的相对贡献出现趋势性减弱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提高,以及农业经营比较利益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农业要素成本的迅速提高和农业发展的粗放经营。以三种粮食平均为例,2008―2013年间每亩总成本的增量为463.77元,其中对增量贡献较大的主要有①人工成本增量254.69元,占54.9%;②物质与服务费用增量127.34元,占27.5%;③土地成本增量81.74元,占17.6%。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增加,与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带动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成本提高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用工成本迅速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效用的上升,也是推动农业用工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越来越多,带动农地租金迅速上涨,成为推动土地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同期,三种粮食平均每亩用工数量由7.69个减少到6.17个;但劳动力日工价则由21.60元增加到68.00元,增加了214.8%。劳动力日工价的提高,成为推动每亩用工成本提高的全部原因。不仅如此,用于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日工价的增速,还明显快于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或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长。(13)在三种粮食平均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中,机械作业费、种子费和化肥费是增量最多的三大块,分别增加55.95元、24.79元和24.82元,分别占总成本增量的12.1%、5.4%和5.4%。进一步分析,每亩化肥费的增加基本上由化肥投入的增加与化肥价格的上涨平分秋色;每亩种子费的增加主要由种子价格的提高所致,但每亩种子用量的略增也发挥了辅助作用。

再从棉花来看,2008―2013年,每亩总成本增加1097.53元,其中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土地成本分别增加832.76元、161.96元和102.81元,分别占同期总成本增量的75.9%、14.8%和9.4%。在物质与服务费用增量中,增幅比较大的主要有机械作业费、化肥费、排灌费和种子费,分别增加45.47元、24.49元、23.49元和16.49元。同期,棉花生产每亩用工天数由23.09天减少到19.44天,减幅达15.8%;棉花家庭用工日工价和雇工日工价分别增加了214.8%和139.7%,用工价格上涨成为推动棉花生产用工成本提高的全部原因。将棉花每亩总成本的增量结构与三种粮食平均进行比较可见,越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工价提高对总成本增加的影响越大。

进一步来看,将规模生猪与散养生猪比较,2008―2013年,规模生猪每头总成本增量353.02元,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分别增加263.07元和89.36元。相比之下,散养生猪每头总成本的增量为536.85元,超过规模生猪52.1%;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分别增加了244.89元和292.07元,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增量略小于规模生猪,但人工成本的增量超过规模生猪达2.27倍。在规模生猪和散养生猪中,精饲料费的增量分别达到281.36元和299.38元,均超过各自全部的物质与服务费用增量,而且精饲料费的增量均主要来自精饲料价格的提高,精饲料量的增长影响较小。相对而言,散养生猪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增量略小于规模生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散养生猪有更多的生活废弃物可资利用,如剩饭剩菜。从散养生猪与规模生猪每头用工成本的比较可见,促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抑制用工成本上升对总成本增量的影响。

近年来,在农民收入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虽然农民来自于农业的纯收入仍呈增长态势,但农业对农民增收的相对贡献能力已经呈现趋势性减弱。2008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于农业的纯收入仍占40.9%,2013年已经下降到31.8%。(14)随着农业对农民增收相对贡献能力的趋势性减弱,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否则,由于农业经营主体缺乏生产经营积极性,农业经营副业化和兼业化将会迅速普遍化。

(三)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迅速推进有效带动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也对发展农业生产业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在微观层面,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推进,往往表现为农户规模经营的发展,以及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工商资本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型服务主体的成长。相对于普通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也对新型服务主体的发育及其规模化和产业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各种新型服务主体的成长,不仅有效促进了农业的节本增效和降低风险,还同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如在部分地区,农资经销商向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商转变,甚至有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成功实现由卖产品向卖设计、卖服务转变。近年来,许多地方农机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发展农业生产业的新亮点。

在中观层面,农业发展的区域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也对推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及其集群化、网络化提供了强劲的需求拉动。如由于区域层面农业发展的集群化和连片化迅速推进(姜长云,2011),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步伐明显加快,导致主要农产品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空间距离扩大,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对农产品流通特别是物流体系的需求明显增强。这在粮食方面尤为典型(姜长云,2012)。如2003―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17640.4万吨,增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5%的省份主要有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安徽、山东、江苏、河北7省,合计占全国粮食增产总量的66.2%,这7个省份基本在秦岭―淮河以北或淮河沿线。2003―2013年这7个省的年末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由35.3%下降到34.4%。(15)但这7个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却由41.7%增加到49.3%。

三、对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启示

(一)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应该是未来推进农业发展的主旋律

从前文分析可见,尽管近年来中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形势较好,但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已经比较严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做、可不可以缓些做的问题。应该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今后推进农业发展的主旋律,着力促进农业的提质增效升级,并将其放到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同等重要的地位,引导农业更好地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中国农业发展很容易陷入走向衰退的恶性循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食物安全的难度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甚至保障农产品当前的有效供给,也会以损害中长期有效供给能力为代价。

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今后推进农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提升农业价值链和附加值,增强农业对农民收入贡献能力的客观要求。否则,农业发展很可能因为农户缺乏生产经营积极性,陷入农业经营普遍副业化和兼业化的轨道,导致农业后继无人和老人农业普遍化的问题日趋严峻。失去农户生产经营积极性的支撑,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很容易落空。

(二)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应该统筹考虑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供给结构)的变化,注意促进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从前文分析可见,今后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的提速,对农业或农产品的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需求结构加速分化,因此引导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转向消费导向日趋重要而紧迫。今后鉴于在总体上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显著加大,农业政策选择和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必须加强对农产品市场需求和需求结构变化的前瞻性、细分性研究。通过科学引导消费,抑制农产品需求的非理性增长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对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也具有重要意义。如从当前来看,中国大陆居民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已经位居亚洲国家或地区前列。引导居民适度减少食用油消费,不仅有利于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优化农业、农产品供给结构。此外,应基于对当前或长远农产品供求状况的客观研判,科学平衡对不同类型农产品供给能力建设的支持保护力度,防止畸轻畸重,导致某类农产品供求的松平衡建立在其他类型农产品供求失衡的基础之上,形成农业资源利用的浪费,影响农产品有效供给。

所谓农产品供求紧平衡,简单地说,就是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但供给略小于需求的一种状态。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而言,综合考虑农业发展的资源需求和资源可得性,紧平衡应该是农产品市场调控的理想状态和目标模式,因为它兼顾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张合成,2015),既避免了因农产品供求平衡过松即供大于求,导致农价下跌和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受挫;又可以避免因农产品供不应求,导致农价上涨,市民尤其是城市低收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不到保障。在紧平衡状态下,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基础往往比较脆弱,容易因环境的变化由平衡转向失衡。发展市场经济,首先要求尊重经营主体的选择,优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供求不平衡是经常的,平衡是暂时的。农产品供求紧平衡是通过市场对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辅之以必要的宏观调控,在动态波动中实现的。我们可以说,紧平衡是中国农产品供求关系调控中理想的“期望值状态”;但如果把紧平衡说成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常态,则容易引起误导,让人误以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特定类型的主要农产品上,中国主要农产品供求的紧平衡都是可以自动实现的。

实际上,主要农产品供求在总体上呈现紧平衡状态,更多地只是强调由于农业发展可用资源的有限性,主要农产品供给只能在总体上基本满足需求,甚至供给还可能略小于需求,要注意引导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但这并不等于说,在任何时期、任何种类的农产品供求都是处于紧平衡状态。在社会资源或农业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资源供给向特定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建设过度倾斜,可能导致其供求处于松平衡状态;但其代价却是其他农产品供给可用资源不足,供给难以满足需求,供求紧平衡不能实现。比如,当前在粮食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正常水平的情况下,粮食供给实际上处于松平衡状态;但这种粮食供求松平衡的实现,却是以棉花、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难以主要依靠国内实现紧平衡,必须大量依赖进口为代价的。如2014年,尽管棉花、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均较上年有所减少,但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转换农业发展的动力结构,着力推进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

要在重视农产品供求数量平衡的同时,更加重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提升农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农业发展有效引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推进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促进农业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促进农业的节本增效升级,并降低农业经营风险。(2)推进农业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育和农户等传统经营主体的改造,完善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竞争力,更好地增强农业竞争力。(3)完善农业生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其激励机制,积极发挥其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实践证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通过促进农业的服务外包和分工分业,不仅为解决农业劳动力老弱化背景下“谁来种田养猪”、“如何种田养猪”提供了有效出路,也为促进农业的节本增效升级、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和提升农业价值链,提供了重要途径。推动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要把促进新型经营主体的发育与促进新型服务主体的成长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新型经营主体+新型服务主体+普通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以普通农户为主力军、新型经营主体为生力军、新型服务主体为引领支撑,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鉴于当前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协调机制亟待健全,跨国公司对中国提升农业价值链甚至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挑战日益增多,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甚至进入农业的工商资本按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鼓励其成为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协调的领导型企业日益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消费结构升级,农产品价值链的主要驱动力已经由生产者转向购买者。流通环节日益成为农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品牌、科技、销售渠道、市场运作、供应链管理能力等无形资产对构建农业全球价值链的作用不断提高(张辉,2006;蒙丹,2011)。顺应农业价值链由生产者驱动向购买者驱动的转变,支持涉农大型零售商、经销商、品牌制造商、高新技术或供应链管理企业加强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协调,成为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领导型企业,对于提升农业价值链、带动农民增收和维护农业产业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创新农业科技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科技的支持重点,增强农业创新驱动能力;还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分化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要把引导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作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方向

鉴于人工成本增加成为当前农产品成本提高的重要原因,甚至首要原因,推进农业机械化应该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大型机械化的发展,对于节约农业发展的人工成本,对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规模经济效应的提升,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日本的经验证明,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农业机械越普及,大规模农户的经营优势就越突出;大规模机械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不仅为大规模租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面向小规模兼业农户推进农机作业承包提供了动力(速水佑次郎、神门久善,2003)。

从中国的经验来看,以大型机械为主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节约农业生产的用工投入,促进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高效利用,推进农业的节本增效并降低风险,提高农业经营的比较利益水平;还有利于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减少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耕地破坏问题,加强耕地质量和农业环境治理。近年来,导致中国耕地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耕地的利用和管理不当,如深耕深松作业不足,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低。多数农民使用小型农机具耕地,耕作层较浅,浅耕、旋耕面积占机耕面积的比重超过六成。长期采用这种浅耕作业方式,导致土壤理化性能变差,有机质流失,肥力下降。加之,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不愿在养地方面增加投入。(16)要改变农民对耕地重用轻养的问题,必须促进农业比较利益的提高。当然,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并非发展大型机械一条路。如在山区、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区,专用灵巧、简便实用的小型机械或许更有用武之地。

自2004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向大型农机倾斜的态势日益强化。但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面临一个提质增效升级的问题。从当前情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趋势来看,促进农业机械化提质增效升级,除加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外,一个重要方向是支持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我们对安徽金寨、颍上两县的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对于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创新;对于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带动农产品质量和农业产业链全程机械化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农机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还有利于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效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育和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姜长云等,2014)。为支持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建议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逐步调整为农机服务补贴政策。借此,规避农户分散独立购机导致的农机闲置和资金浪费,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农机使用的经济效益和农业机械化的资源配置效益,弱化机械作业费上涨对农产品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

注释:

(1)本文资料凡未注明出处者,均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年鉴2013》或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4》相关资料整理。

(2)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农业部网站2015年2月17日。

(3)国新办就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有关情况举行会,《中国网》2015年4月14日。

(4)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报”,《农民日报》2014年12月18日。

(5)乔金亮:“中国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70/% 耕地退化超4成”,《经济日报》2014年12月19日。

(6)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尽量与生产决策和当期价格脱钩,补贴额的计算基于历史单产、播种面积或收入水平;各种补贴充分互动形成农民收入保护网。如通过直接支付为农户提供基本的收入保障,通过目标价格和目标收入补贴帮助农户抵御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联邦保险费补贴和收入补充计划则协助农户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7)此处主要讨论农产品名义价格的变化,不讨论农产品实际价格或相对于工业品、服务品的价格变动。参见姜长云(2011)。

(8)佚名:“2013年稻米市场回顾”,《中国粮网》2014年1月15日。

(9)佚名:“2014年10月稻米市场监测报告”,jsagri.gov.cn,2014年11月6日。

(10)佚名:“2014年10月第3周中国棉花市场周报――国棉价涨跌互现 外棉价格反弹”,agri.gov.cn,2014年10月21日。

(11)如2013年中国大米进口量较大,尤其是走私大米大量增加,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国际市场特别是邻近的越南进口大米价格较低,导致大米进口压力加大。

(12)2004年在中国发生的大豆危机及其后在中国大豆产业链发生的连锁性事件,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参见顾善松(2006)。

(13)相比之下,2008―2013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由1340元增加到2609元,增加了94.7%;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8898元增加到51483元,增加了78.2%。

篇9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3-0062-03

近年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备受世界各国关注,低碳农业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低碳农业是农业发展模式向低碳高效转变的必然选择,它能够更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更充分地利用农村资源,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能够实现农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如何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农业已成为当务之急。低碳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我国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的作用逐步显现。例如:金融在杨凌示范区低碳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多方参与的多元融资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手段为节水灌溉、三沼利用及企业的生产环节、技术改造等提供贷款贴息或信贷支持,通过实行绿色信贷政策,一票否定达不到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的企业,而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绿色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享受利率优惠,拓宽低碳农业的融资渠道。位于湘西南的龙山县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农村沼气发展,有效地推进了该县低碳生态农业建设。近年来,该县各金融机构共投放信贷资金7865.3万元,打造“公司+协会+网点+会员(农户)”的模式,帮助建立农村沼气池3.2万口,乡镇覆盖率达100%、入村覆盖率达95%、入户率达26%、利用率达70%。农村沼气发展有效地推进了该县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低碳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陈宝树,田云刚,2010)。

在低碳农业发展中,各类金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政策性金融通过支持循环农业、环保农资行业、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农业领域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等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项目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节能减排,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山东省枣庄市农村信用合作社积极拓展“绿色信贷”市场,向客户提供与低碳农业发展相关的金融咨询和服务,重点支持农业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确保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民间资本也积极介入了低碳农业的发展。

二、我国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相关政策不完善

金融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配套措施的完善,如在税收、利息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与保护。但是,我国对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配套措施等还没有具体的安排,对低碳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的支持也远远不够,使得金融支持仍停留在比较熟悉的传统农业层面,对低碳农业的发展支持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需要加强。

(二)农业的高风险性降低了金融支持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大大影响了农业的产出数量和质量。同时,市场风险使得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很大,也加大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虽然低碳农业改变了过去农业领域的高耗能、低产出、低环保等状况,但是还是受到自然环境和市场的影响。而且,与传统农业相比,低碳农业的发展对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要求较高,投入成本更高,加剧了其风险。在相关政策法规和国家的支持措施不明确的情况下,出于安全性原则的考虑,金融机构很难积极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

(三)低碳农业的高成本加大了金融支持难度

与传统农业相比,低碳农业依靠的是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农业发展模式,它需要更多的科技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资金需求量更大,对金融机构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低碳农业生产的效益周期更长,这与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相悖,加大了金融机构支持的难度。

(四)农村金融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低碳农业的发展需要更加成熟的科学技术,知识更丰富的劳动力,比传统农业更加多样化,同时,也需要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还需要农村金融不断创新。尽管各地金融机构为支持低碳农业发展也进行了一些创新,推出了专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相对滞后、管理相对粗放,难以满足低碳农业发展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的需要。

(五)农民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意识薄弱

部分地区农民对金融知识的了解有限,对金融业务的了解仅限于存款、贷款等传统业务,对新金融业务及产品如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电子汇兑等业务基本不了解,对信贷知识知之甚少,而且金融观念淡薄,风险防范意识不高,这不利于新金融业务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对于金融知识的宣传材料认知能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强,这就使得即使金融机构提供了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新的产品和服务,仍然不能被广泛地接受。

三、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建议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进人新的发展阶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被认可和推广,其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其中金融领域的力量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一)为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

政策的法律化能增强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法律强制执行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如借鉴美国、法国等国外经验,对金融机构用于支持低碳农业的贷款给予适当的税收补贴、通过贴息贷款扶持农业,把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更多地通过对金融的扶持和补贴来实现,改善金融业融资环境。此外,还可以由政府主导建立公益性担保基金,为发展低碳农业提供融资担保,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为低碳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提供保障,以降低信贷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风险。

(二)完善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

由于农业的高风险性、弱质性,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激励措施和风险补偿机制。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激励机制,如:减免税收、财政贴息等配套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转变经营理念,调整信贷结构,把支持低碳农业发展作为调整信贷结构的切入点,促使金融资金流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而风险补偿机制的完善能更有效地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确保资金需求方得到发展低碳农业所需要的资金。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担保体系、推行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来分担补偿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

(三)不断完善低碳农业发展技术,降低低碳农业成本

要发展低碳农业,真正做到节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技术创新是关键。但是,无论是节地、节水,还是节油、节煤的农用机械的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的研发、使用和推广都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可见,资金投入的比重和规模对低碳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我国对低碳农业资金的发展不论是财政还是金融支持都不够。因此,需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尤其是要增加对各种低碳农业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及对农民进行农业环境意识和技术培训、新能源推广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此外,每年保证一定比例和规模的财政资金用于低碳农业发展,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从而增强财政扶持低碳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不断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支持低碳农业发展资金的比例和规模,创新服务模式,增加金融产品,以更好地支持低碳农业发展。

(四)提高农村金融的创新能力,满足低碳农业发展对金融产品的需求

低碳农业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率,改进管理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低碳农业的发展对金融的需要。目前,国外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很多,如绿色抵押等银行类环境金融产品,由基金公司管理的将基金类环境金融产品应用到低碳农业发展的专门投资于能够促进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金等。此外,还可采用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形式,把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使保险公司在其中充当解决风险的资金储备所。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开发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此外,金融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农业生产环境、农业发展特色等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适销对路的低碳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低碳农业对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金融意识

发展低碳农业,不仅需要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还需要广大农民愿意接受,并且能够接受这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金融知识,拓宽农民了解相关金融知识的途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农村、“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为了使农民更好地接受和认识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新的产品和服务、相关的金融政策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不仅是散发宣传材料,而且还要面对面地进行讲解、交流,解答农民的相关问题,使农民充分理解国家的相关金融政策,了解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并积极利用这些产品和服务发展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选择,金融支持有助于我国加快低碳农业发展的进程,解决低碳农业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由于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持、发展低碳农业的风险性高、成本高,使得金融支持难度加大,农村金融创新能力不强、农民金融知识匮乏,这些都制约了金融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因此,需要我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完善金融支持低碳农业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引导金融机构把资金用于低碳农业发展,提高农村金融创新能力,加大金融宣传力度,从而加快低碳农业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陈宝树,田云刚,龙山县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生态农业建设[N],金融时报,2010-10-02

[2]陶正芳,邵永恩,低碳农业:金融支农的新视角[N],金融时报,2010-06-07

[3]孙蕾,政策性金融如何支持低碳农业发展[J],现代金融,2010,(8)

篇10

1中国耕地的重要性及概况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李世民曾说“农,天下之大本”。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之一,中国的耕地面积不足全球的7%,我国农业用地的总面占全国总面积的比率不足59%,对于农业来说这种比例并不充足,而其中肥沃的黑土地只有105万km2,而中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壮举了,但也正因为这样,耕地对于中国来说更为重要,如此庞大的人口大国,如果耕地出现了问题那么对于中国来说会是灾难性的后果。而近年来中国耕地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破坏耕地的“凶手”不仅是沙漠化的吞噬,同时人为破坏耕地严重,乱占耕地和土地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三江地区的耕地问题

我国农业的大粮仓非东北地区莫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就是黑龙江省的三江地区,三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保护基地,也是珍贵的黑土地,在我国的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的黑土耕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正在急剧退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等,但其原因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原因是过度开垦和掠夺式的经营以及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土壤污染、无禁止使用化肥农药、耕作制度不合理等人为因素导致的。因此,一个更加合理、科学的耕作方式,对于三江地区尤为重要。

3韩国循环农业概述及对中国三江地区农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韩国循环农业是不污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以遵循自然规律为主张,充分利用身边的天然物质来制作所需的生产资料,尊重植物和动物的基本权利,以此来恢复被化肥、农药以及用机械耕翻而破坏的土壤,也有改善盐碱地的能力,还能应用到沙漠化防治中,是一种十分科学的耕地管理体系。循环农业充分尊重生命,反对依据人的欲望设计的剥削生命体的生产活动,主张让生命体的本能力量被充分挖掘出来,着重开发自然的能力,以此方法生产出的农畜产品,比人为干预的,品质更好、产量更高。这正是三江地区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良策,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耕种方式使三江地区的农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三江地区急需一种更为合理科学的耕种方式改善现状,韩国循环农业的出现,给三江地区带来了这样的方案。韩国循环农业遵循自然规律这一主张,正是解决三江地区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过度开垦及土壤污染问题的良策,是低成本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从根本上对土壤进行恢复,运用秸秆等自然物质为土壤提供天然的肥料,用大自然的力量来治理自然的产物,再好不过了。

结束语

针对制约三江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借鉴韩国循环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手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条件,加快农业向科学化的发展而努力。三江地区的农业发展不只是关系到三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关系到全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竭泽而渔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再实施下去,要发展低投入高收益的农业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让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农业走向正轨,才能带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刻不容缓,抓住吸取这次韩国循环农业的经验的机会,努力建设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参考文献:

[1]乌裕尔.韩国的亲环境农业[J].农村.农业.农民(B版)(三农中国),2006(12).

[2]邓启明,黄祖辉.循环经济及其在农业上的发展应用研究综述[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06).

[3]强百发,黄天柱.韩国农业发展和政策调整方向[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02).

篇11

浙江是一个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大省,有着历史悠久的农业文化,主要代表为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其特色是多元化种养、多模式栽培。农业主要包括的产业发展模式有粮食、畜禽、蔬菜、林业、瓜果、观光旅游农业、花卉等块状农业发展模式。浙江省是全国较早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省份之一。生态循环农业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浙江省已有了一定的发展。结合浙江省实情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产业链也已基本成型,相关的政策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1农业资源得到节约集约利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不断推进

2005年以来,浙江省积极开展农业资源节约利用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工作,并取得较好成绩。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方面,如宁波市将畜禽粪便与其他物质混合发酵,生产出无味、高效的有机肥料,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产业化发展;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如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嘉兴市,农机部门一改往日农作物收获季节里焚烧秸秆、污染生态环境的处理方法,结合嘉兴实际开展过腹还田、压块利用、秸秆沼气气化等新技术试点工作,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也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面源污染;在规模化养殖企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方面,随着近年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规模化养殖的推进,大量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污染,台州市及时限定禁养、限养区,提倡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大力发展沼气集中工程、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和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效治理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带来的污染。

2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成型,农业技术提升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浙江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立体农业模式、生态链接与转换模式、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农业生产资料减量化模式等逐步成型[9]。例如,宁海县在浙东海岸农业循环示范园构建了“畜牧养殖粪(肥)-有机复合肥—农作物”、“农业废弃物-奶牛养殖-有机肥加工”、“鱼虾-贝藻”等立体化的农业模式;淳安县“桑枝-食用菌-废弃菌棒-沼气-稻田”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利用桑枝条生产食用菌,用废弃菌棒生产沼气,用沼气作辅料来灭菌,也控制了反季秀珍菇房内的温度,其中沼液、沼渣还可还田。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推进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种植业上,培育优良的设施农业新品种,推广应用肥水同灌、喷灌滴灌等技术[8]。尽量消耗更少的资源,得到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既对农业投入品进行减量化、再利用,又促进“三品”农业的发展。2011年全省推广设施栽培面积达21.62万hm2,比2005年增长126.42%。畜牧业上,根据不同畜禽养殖地区和规模大小,采取畜禽粪便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处理技术、负压通风和湿帘降温等清洁技术,利用污水净化沼气池,沉淀过滤、融污水厌氧消化等设备,减少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8]。另外,各地因地制宜地积极推行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运作方式和适合当地实情的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化发展技术。如嘉兴新竹制造有限公司开发研制了一套高效处理农用有机废弃物专用设备,为生态循环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保障。

3“两区”建设不断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集聚优势比较明显。如浙东南沿海海水产品优势产区,浙北-浙东南沿海蔬菜和加工、出口产业带。块状农业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余杭区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和农家乐特色村项目、西湖龙井产业区、诸暨珍珠产业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据统计,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壮大。到2009年,全省创建销售收入2102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5965多家。近几年来,浙江省大力支持与农民利益相关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呼吁民间资本投资农业产业,最终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农产品品牌化、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产业化的发展[8]。浙江省全面启动“两区”建设的工作,按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的要求,集聚优势资源,跨越式发展农业产业;重点围绕土地流转、资金流动、高新技术、品牌效应4个方面,破解了制约“两区”发展的体制障碍。至今,已有25个国有农场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创建点,规划建设总面积达3826.67万hm2,占园区规划总面积的10.43%,如渔米之乡湖州、产量大市金华、柑橘王国衢州等。

4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逐渐健全,“自上而下”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浙江省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逐步完善了“自上而下”的政策体系。如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颁布了《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10]、《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11]、《浙江省耕地质量管理办法》[12]和《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13],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法律保障;制定了《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4],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规划保障;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印发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行动方案的通知》[15]、《关于促进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的意见》[16];省财政厅每年安排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与利用、农村沼气建设等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一些地方政府结合省政府推行相关政策,如湖州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扶持市本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全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1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资源短缺

浙江省人多地少,近年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以及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的农业资源,农业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供需紧张[17]。2005~2011年,浙江全省水资源总量从1014.35亿m3降至749.2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人均水平[17]。同时,由于水库设施老化,灌溉方式落后,节水灌溉覆盖面小,水资源总体利用率不高。另外,水土流失依然存在,水土保持能力弱,区域生态系统修复能力不高。大量泥沙流入江河,损失了大量的氮、磷、钾等无机肥和有机质,也破坏了土地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消耗了大量耕地资源,建设用地扩大,退耕还林。因此,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成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又一瓶颈。据统计,浙江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3.4倍,人均耕地不及全国一半。传统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资源、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发展与资源贮存、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如嘉兴市将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畜禽粪便倾倒入河道、食用菌种植废弃物和废弃农膜等现象,对农村空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也产生了难降解的白色污染。

2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滞后

浙江省缺少易推广、低成本的实用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的引进、研发、推广力度不够,制约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缺乏具体操作和专业技术指导。许多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成本很高,其技术水平还足以维持较高的运行成本,无法利用生态循环农业产生经济效益。如建设秸秆气化工程、农业废弃物处理项目大多由政府出资,但市场推广难度较大[17]。此外,浙江省农业正面临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掌握高新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较少。

3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资金短缺

当前,浙江农业龙头企业、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合作社发展等资金短缺问题尤为突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绊脚石,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投资周期较长,经济效益不高,市场推广能力不够,银行不愿投资农业产业,大多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投入扶持[17]。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需要大量多元化的投资,但浙江省后续的运行管理缺乏资金支持,长期的发展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农业环境维护资金投入不足,节地、节能、节水、无公害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也未能大规模推广。

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对策

浙江省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18],相关的发展对策措施必须进一步明确,为生态循环农业深入发展的保驾护航。尤其要因地制宜选择发展的模式,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提升生态技术,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创新农作制度。

1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根据浙江省内各地区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条件及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可分为杭嘉湖平原水网区域、西南丘陵山地区域和东南沿海城镇和岛屿地区[19]。各区域应有其特有的发展模式。杭嘉湖平原水网区域靠近上海都市圈,应抓住上海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化的契机,发挥高新技术和合理的产业布局,并且利用该区域民营资本雄厚、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优势,重点发展“以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为带动的产业链延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及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经营,直接破坏了该区域的水环境。因此,该区域应采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治理、沼气利用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来治理农业与农村环境[19]。西南丘陵山地区域是浙江省欠发达地区。针对该区域拥有的农业产业基础,该区应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绿色农产品、休闲观光旅游产业为一体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19]。东南沿海城镇和岛屿地区的发展重点应围绕海洋资源展开,发展具有浙江特色的渔业循环经济模式。其中,水产养殖向着优质化、高效化、生态化方向发展,水产加工向着品牌化、外向化、安全化方向发展,水产品向着无害化,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向发展[19]。

2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

以点线面结合开阔思路,以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家庭农场,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各类农技人才的作用,多层面、多渠道推广示范,以点带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十二五”时期,全省重点创建20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10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0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50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18]。并根据各地发展实际,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年度计划。

3提升生态技术

整合农业技术的教育资源,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加强高新农业技术、新型农作制度、病虫综合防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设施农业环境控制[19]等研究。其中,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支撑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业清洁生产理念与生态技术体系、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农村沼气技术、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科学施肥用药技术[19]等。大力推广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地方实情的农业技术政策,积极应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变传统农业技术范式[20]。

4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篇12

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和分析

1.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和分析

(1)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上海、北京、江苏和新疆等地区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山西、云南和贵州等地区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比较落后。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地区在农业减灾防灾能力方面和落后地区差距不大,差距主要在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方面。

(2)农业科技支撑水平。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区农业科技支撑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青海、宁夏和等地区农业科技支撑水平比较落后。农业科技支撑水平的排序是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致的。科技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提高农业科技支撑水平对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

(3)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上海、天津、山东等地区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贵州、甘肃和等地区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农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与较低的地区的差距,主要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重方面。农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重远远领先。在其他四个指标方面,各个地区有高有低,有的落后地区这四个指标得分还相对较高。

(4)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浙江、北京和黑龙江等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安徽、湖北和吉林等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地区在化肥产出率和节水灌溉面积比重方面,都远远高于落后地区。

(5)农业政策支持水平。、北京、上海、河北等地区农业政策支持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福建、广东和黑龙江等地区农业政策支持水平比较落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的经济落后地区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很高。

(6)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等地区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北京和上海等地区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比较落后。粮食主产区和畜产品主产区总体上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较高,这些地区在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方面都远远高于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处于全国落后地位的地区。北京和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但是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却很低。

(7)农业效益水平。农业效益水平的高低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上海、北京、江苏和浙江等地区农业效益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贵州和甘肃等地区农业效益水平比较落后。农业效益水平排在前面的地区与排在后面的地区在粮食单产方面差距不大,差距主要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劳均农业增加值方面。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这两个指标也较高。

(8)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水平。从存量得分来看,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也较高。而青海、甘肃、云南和贵州等经济落后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也相应较低。从增量得分来看,近年来,重庆、海南、湖北等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较快,而浙江、天津、山西等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较慢。可以看出,近年来,有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但是由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较差,所以经济落后地区现代农业总体水平还是较低的。从综合水平来看,近几年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较快,2009年北京和上海综合得分已经到达60分以上。综合得分在45~50分的省份有江苏、天津、浙江、山东。其余省份现代农业得分较低。

2.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和分析

在存量得分方面,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高低排序依次是华东、华北、东北、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这是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在增量得分方面,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排序依次是西南、华南、西北、华中、华东、东北和华北。近年来西南等落后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速度比较快。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速度较慢。

在综合得分方面,华东地区要高于其他地区,华北、东北、华中和华南地区次之,西北和西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水平最低。

三、我国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1.加强法律保障,提高农业政策支持水平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重视通过立法保障农业发展。我国尽管多年来政府以各种形式的文件强调“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但并未上升到系统的法律制度的高度上来。从农业政策支持水平分排序可以看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反而比经济落后地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低,对农业的投入比例太低。因此,加强我国的农业立法,使农业政策做到有法可依,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加大对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和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尤其是中部和西部的投资力度,从排序表中也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由于资金缺乏,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高,因此,政府和各级部门应该要加大对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投资,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另外,要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3.促进粮食等主要农畜产品的稳定发展

加大对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投入,如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地区,推进粮食、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支持粮食、畜产品主产区发展粮食、畜产品生产和促进经济增长,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等资金和项目安排,要向粮食、畜产品主产区倾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基本自给,才能支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北京、上海进一步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在研究中,北京和上海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排名靠后)。

4.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