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风扇的创意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29 09:19: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电风扇的创意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电风扇的创意设计

篇1

如果你有机会前往原宿,静静地观察东京年轻人的装扮,相信你不仅会深感惊讶,也为他们勇于表现自己的勇气鼓掌。

也许你可以从他们的服饰造型上窥探出类似伦敦的庞克一族的鸡冠发型、颈链、酷味十足的皮夹克、皮长裤、短筒靴组合,也许,你也可以看到具有印度东方风味的头巾、鼻环、长发装扮再加上自创的别针设计,将自己的风格完全自成一格。

最引人注目的服装组合,莫过于无厘头式的狂想造型,他们以绝对忠于自己感觉、忠于自己认为的流行配饰、大胆狂放的爱怎么搭配就怎么组合,完完全全推翻所谓的传统美学概念、色彩协调性、搭配比例的规则,以新的形而上的意念穿出属于世纪末的新服装语言。

当你看见鲜红的发色、宝蓝色的连帽上衣、红色与绿色一比一的长裤,红白色格子的球鞋、外加鲜黄色的登山背包,一堆自己DIY的塑胶饰品或是黑色的保守又搞笑的香菇头和鲜红色、亮黄色、宝蓝色、艳橘色组合的大胆色块拼接、外加自制的耳环、针筒点滴手饰和一串串的铢丝绞成的手环,不能不啧啧称奇。

你会见到绿色与黄色交错挑染的发色、白色网状的背心与T恤、苏格兰及膝裙、凉鞋加造型裤,还不够呛,再配戴电风扇的项链、手提型塑胶医药包、有针筒、点滴、听筒、温度剂、眼睛上配戴一幅超炫的艳黄色太阳眼镜。

《鬼娃新娘》《恐怖婴儿》,天呀!竟然会背在背上,但是,仍然信邪的日本年轻人也不得不以金阁舍利殿御守护的签为内心祁求的精神指标,开运招福、家内安全、让自己内心平静又祥和。

另一个背饰,则以代表吉祥物语的七彩鹤为装饰,极具巧思的金黄色的编织,将七彩鹤展翅高飞的模样表现得恰到好处,再以红色、绿色、黄色、蓝色、橘色的绳索组合,保有日本传统的风味,不过,在耳饰上,则又搞怪的用铁丝做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造型,颠覆了传统的含蓄表现。

篇2

(一)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与艺术陶瓷设计相融合

近年来,日用陶瓷产品设计者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心理功能的实现,产品的生活情趣化、审美化、时尚化趋势凸显。如咖啡器具是日常用品,但因其为中高档消费品,且具有陈设效果,因而它的艺术审美价值往往会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时的重要考量指标。市场中那些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设计趣味的咖啡器具更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将艺术陶瓷设计中的审美理念、情感趣味、文化意境结合在日用陶瓷的设计中,使得日用陶瓷产品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观赏价值,已成为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

(二)日用陶瓷器形设计创新与产品创意设计方法结合

过去,我国陶瓷设计与产品设计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领域。随着世界先进设计理念的介入,以及中国设计产业的迅猛发展,各地区、各领域的设计理念不断融合,互相促进。创意产品设计方法在日用陶瓷器形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工业化的方式和系统创新方法对日用陶瓷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产品设计中开始利用陶瓷材料,如以陶瓷为外形材料的U盘、家用及车载空气清新器等;日用陶瓷产品已成为人们的居家产品的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着陶瓷产品的市场发展。

(三)体验设计在日用陶瓷器形设计中的应用

体验设计是将消费者纳入到设计当中。自从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提出“体验经济”之后,体验设计已成为产品设计领域重要的设计理念。体验设计强调:优秀的设计建立在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将体验设计的理念应用于日用陶瓷设计领域的陶瓷器形、表面纹样、肌理、使用方式等的设计当中,将会为陶瓷产品设计带来更宽广的创新视界和新的设计思考。

(四)不断革新的陶瓷生产加工技术手段在日用陶瓷器形设计中的应用

与德国、英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陶瓷生产加工技术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近年来这种情况已有所转变,目前我国的陶瓷生产加工技术正在不断改进中,主要反映在材质创新和工艺创新等方面。如传统陶瓷原料以硅酸盐为主,在陶瓷坯的成形加热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影响坯料性能。通过研究矿物组成、颗粒组成及化学组成对瓷釉显微结构和物化性能的影响,现在可采用多点测温仪、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等智能设备,提高塑性、干压、注浆三大成型工艺,并结合微波干燥、太阳能干燥、红外线干燥及热风干燥等技术组合,解决了目前高档日用瓷半成品坯体成形、烧制过程中瓷坯变形及强度不高、透光度不好、质感不润、针孔多、釉面不平整等缺陷;陶瓷生产加工技术的改进成为日后陶瓷器形的创新设计和质量提升的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

二、日用陶瓷器形的艺术设计方法探索

“形态是产生吸引力的根本。”[1]器形是最直接的外观因素,对于消费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为创新日用陶瓷器形的设计,设计师必须把握技术的新发展、了解现代生活方式,利用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结构工艺,设计出有吸引力的产品。通过对国内外现代产品的设计基因解析,我们试图寻找到针对我国日用陶瓷产品创新设计的一些新路径。

(一)材质肌理的重新思考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陶瓷材料与其它材料的结合成为可能:如陶瓷材料与竹材、木材、玻璃、金属材料的结合;陶瓷与异质材料的结合,不仅增加了陶瓷造型的变化,还能完善产品的功能。而且表面肌理的变化不仅可以增加摩擦力、触感,还能带来丰富的表面效果,“肌理可以丰富立体形态的表情。”[2]多样化的表面肌理,正好契合现代消费者的丰富的情感和时尚审美需求,受到年轻受众的喜爱,也为陶瓷器形设计带来了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异质材料的陶瓷果盘(见图1),在外形方面以立体旋转的方式表现,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空间感与动感;在功能实现方面,既可用作果盘,又可在空置时作为一件雅致的艺术陈设品。日本陶艺家田中美佐的作品(见图2),将玻璃与陶瓷结合,将白色陶瓷的天然质朴与玻璃的清澈完美结合,使杯碗成为有意境的器物,让雅文化融入到生活之中。

(二)使用方式的改变

“产品设计就是将产品与人的关系形态化,即产品的效能只有通过人的使用才能发挥……”[3]使用方式是产品功能的重要体现。如现代电风扇的设计,采用了增倍机原理,改变了通常使用的叶片式电风扇出风方式,不仅消除了叶片式风扇的危险性,且易清理,外观时尚。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技术的不断革新,日用陶瓷产品有了很大的优化空间。如设计师根据人们使用茶具(见图3)时握杯的方式设计茶杯的形态,茶具在实现其实用功能的同时,器形却不再规整,多了拿捏的趣味。这样的设计手段在满足陶瓷器具日用功能的前提下,又赋予了器具以更多想象与创意的空间。

(三)材质属性变异的趣味

改变常见器物的比例、量感、质感一直是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设计手段,如下图的花瓶,仿佛软性材料制成。这种异质同构的方法将布的可塑性特征移植到瓷器之上,既方便取放,又具有触感;既不影响其使用功能,又增加了使用的乐趣。瓷器在成型前为土质,柔软有可塑性,烧结后将原有特征呈现,为瓷器造型设计增添个性与新意。

(四)结构改变的创新

如果对陶瓷器物的构成元素加以分析,并对这些构成元素进行重构,可以实现新的器形创造。如图中的花瓶,将花瓶中流出的水与花瓶共同构成支撑结构,同时水形态中的花形浮雕又诠释出花与花瓶的关系。对花、花瓶、水的重构形成独特的视觉感染力。这样的器具即使不插花也是一件值得玩味的艺术品,界限模糊化的设计增加了产品的功能。

(五)形态语境的渲染

陶瓷器物的色彩、形态、质感,共同营造出陶瓷器物的整体韵味,即形态的语境。“语境概念”[4]最早由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陶瓷设计领域,“语境”指的是陶瓷的形态所传递出的某种特定含义及整器所引发的观者的感受,如观者的回忆、感动、憧憬等。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的压力使得人们需要内心的安宁、愉悦、慰藉与平衡。艺术家KurtWeiser设计的绿杯(见图6),器形上满满的装饰图案让人仿佛进入热带密林,领略奇异的花草世界,这样的茶壶泡出的茶似乎多了一份美妙与芬芳。现代陶瓷荷叶瓶(见图7),将莲花、荷叶的场景融入器形设计中,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六)加工工艺的变革

瓷器的制作工艺繁复,如制胚工艺便有拉坯、利坯、泥条盘筑等;烧制工艺有仰烧、叠烧、覆烧、素烧等;施釉工艺有浸釉、荡釉等。而且操作工艺、操作程序乃至烧制温度的变化都可带来瓷器色彩、质感的改变。如釉上彩和釉下彩的表面效果不同,釉上彩更适合色彩图案的表现,并有一定的立体效果,而釉下彩更适合细腻的色彩与质感的体现。ChristopherP.Staley创作的碗,采用不均匀的釉层处理,使得器形表面形成光洁与粗糙的质感变化,配合形态上的立体旋转空间,器形显得生动、鲜活。CurtisBenzle纯手工制作的组花,采用镶嵌黄金、流彩等手法,使作品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动感。

(七)时尚文化信息的提炼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让人们对世界流行时尚和本土民族元素有了更深的认知。当今的陶瓷设计也更趋国际化、时尚化。深入了解各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洞悉现代消费理念、方式与时尚文化、民族文化的内在关系,对于理解和捕捉多元的时尚文化特质十分重要。如下图所示的设计,简约的、装饰的、个性的、趣味的、张扬的、含蓄的……都会成为现代消费者的选择。

篇3

相信从事开源硬件行业的人,没几个不认识李大维。今年40岁的他是台湾人,曾经参与过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互动式多媒体项目、迪士尼虚拟世界项目,也为美国“脸谱”等名企设计社交应用。

他从事软件行业20多年,并一直致力于开源软件运动。即一款软件的源代码对外开放,公众可据此做修改,甚至新软件。按照他的解释,所谓“开源”,即开放资源和分享。简言之,就是发明人和制造者通过免费授权的方式公开其发明原理和产品制作方法。开源的好处在于不需要从头再做一个东西,可以在别人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然后再开源,另一个人再修改再完善再开源。这样就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创新模式和知识传播模式。

3年前,从美国来到上海的他,开始对开源硬件产生兴趣。由头说来也有趣,原本他打算做个物联网项目,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硬件,便索性自己着手制作。不过和对着电脑屏幕编程序不同,玩硬件需要足够大的地方来摆放各种材料和工具。由于李大维天天在家里捣鼓,买来的东西越堆越多,家里被搞得乱七八糟,终于引来太太的不满。于是他希望找一个专用的空间。

这时,李大维通过聚会认识了从美国回国的伍思力和谢旻琳夫妇,并聊起了自己的想法。尽管这对夫妻学的是软件工程,但却对机器人情有独钟,蜜月期都是在研究“机器人潜水艇”的项目里度过。巧的是,他们在美国加州工作时参观过当地的“创客空间”,很喜欢这种“兴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的平台。于是三人一拍即合,2011年3月25日,“新车间”在上海永嘉路与陕西南路交界处的一座小楼里正式成立。

像李大维和伍思力这种喜欢自己开发、制作一些非手工艺品小玩意的人,被西方媒体称为“创客”。它来源于英文单词“hacker”,指不以赢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空间”则是为创客提供实现创意和交流的社区平台,集合了创意、实验和交友等功能。

“‘创客’文化起源很早,在自家车库里和朋友组装出第一台苹果电脑的史蒂夫·乔布斯就是早期的创客典型。创客喜欢自己动手,把东西拆开研究构造,并加以改造赋予新的功能。”李大维讲这话时,他身后的一台微波炉大小的3D打印机正在工作,细细的喷嘴好像蚕吐丝,米白色的螺旋形圆柱体一点点成型,按照芯片里的程序设定,3D打印机将打印出一只塑料模型。“这是一年多前我们‘新车间’的一个会员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一台高端的3D打印机要几十万元才能买到,金属之类的打印材料成本要1万元一公斤;而这种低端型号的3D打印机只要6000多元,材料费也不过每公斤100元。”这台打印机的创造者,早就连人带专利被“挖”到了开源硬件公司。而在“新车间”170平方米的L型空间里,还有更多类似的创客正在孕育并实践梦想。

新车间的屋顶中央有个大大的电风扇,转动的时候会吱吱作响,电风扇的正下方是两张拼在一起的工作台,需要对着电脑工作或者召开员工会议的时候,会员们才会坐在桌边。大部分的时候,他们都是站着、走动着,有时会在焊接器、工作台、电脑之间跑来跑去,简直可以用上蹿下跳来形容。乱哄哄的气氛里,时而还有鼻音很重的模拟机器人的声音“The machine room open”——这是一名来自荷兰的会员设计并安装的门禁系统,需要打开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输入密码,才能打开一个摆放工具的小房间。无论从视觉、听觉,甚至是嗅觉上都能感受到这里分明就是在邀请你加入——“做一点好玩的东西吧!”

来到新车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的场景,到处都是机械零件、芯片、电线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工具,在那里玩乐的人们像拙劣的造物主,不停地做出一些模样奇怪、用处各异的奇物来,创意设计可谓五花八门。而正是“新车间”这样一块吸铁石,把这群爱发明、爱动手的玩家汇聚到一起,创造无限可能。

快乐折腾,创想无边界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社区,大部分来玩的人都是非电子专业人士,比如很多人来自动漫制作、医学、广告设计等领域,但不乏硕士博士。他们聪明、热情、富有创造力,喜欢DIY,秉承着自由、共享、无边界的互联网精神。

为了照顾到创客们和组织者的时间,“新车间”的开放时间只有周末两天和周三的晚上,也只收材料费和必要的场地费用,以便达到收支平衡。但创客空间并不是一个用来营利的地方,而更类似一个成人的游乐场。按照美国“创客教父”Mitch Altman(他已经来新车间讲过2次课了)的说法:让成千上万的人分享自己的爱好,憧憬自己的目标,本身就是件最酷的事情了。

“刚开始的时候,外籍人士大概占了7成。现在,国内的创客们也越来越多,而且有意思的是,在上海,女生要比男生的兴趣更大些。”一年后的2012年3月25日,李大维的合作伙伴谢旻琳为新车间筹备了一次生日派对,活跃的会员举着手工锯、电钻等这些新车间里常用的工具,对着生日蛋糕磨刀霍霍,摆出各种姿势合影留念。不过这个欢乐的一周年派对刚刚结束,新车间的房东就告知他们:“你们不能住了,因为这里要拆迁了。”

现在的新车间位于以孵化创意而著称的上海长乐路上,5层小楼的一层店铺出租给银行,沿着右手边的铁门进去,一棵直耸着的松树差不多与小楼同高,树下站着一个两米多高的人偶,呆呆的表情好似梦游娃娃。

新车间与Transit(社会企业孵化器)等三家公司共用二层,三至五层是知名的创意广告公司W+K。这里有电梯,新车间的会员们可以方便地把自己的各种工具和装备统统搬来。如果沿着步行梯上楼,向上一望,眼前便是W+K为耐克设计的巨型的刘翔跨栏雕像。

每个星期三晚上是新车间的分享会,对外免费开放,会有新车间的创客把自己最近做的东西拿过来展示、分享,也有各国各地的创客到上海做客时,带着自己的作品过来,这时往往会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大家聚在一起,聆听创客大牛的前沿想法,观摩DIY高手的现场制作等等。新车间里每个人都有专长的一手,不同的擅长让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创意和新点子在碰撞中完善,同时这里也是新手们的最佳课堂。

创客的群体中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有的纯粹是兴趣。“来这里不需要你有专业背景或技术基础,一张白纸我们最欢迎。只要你有创意、有心学习,并且自己动手摸索,哪怕用最挫的方式把东西做出来,就走出了第一步,然后吸引别人加入一起完善。”李大维说,来新车间,就要让人家感受到你设计的热情。90后美女小楷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是音乐学院学钢琴的。第一次来新车间玩,尽管一直对电子方面的东西有兴趣,但隔行如隔山,女孩一直不得其门而入。虽然在技术上属于零基础,但她头脑中有一个很棒的想法:让树跟人一样能表达情绪,做一个“有情绪的唱歌树”。多童话的想法啊,这的确是一个属于玩音乐女生的浪漫创意!女孩希望新车间的人帮她把这个植物项目做成现实。

新车间常客英国技术男Paul就是因为喜欢小楷的创意,也加入到了创作的队伍里,成为了坚实的技术后盾。在2个月的屡败屡战之后,一棵有情绪的树终于诞生了。从表面上看,它跟一般的办公室盆栽没什么差别。没人跟它玩的时候,它不会发光,声音是一条简单的正弦波,但当你的手一放到它的叶子上,树底下的灯光就会亮起来,但是很普通无聊的绿色,当你跟它时间玩得越久,它的情绪就越高,还会开始跟你说越多它的秘密,比如树的感情史什么的,灯光会更丰富,音乐层次也会更丰富更愉快。但是,你若跟它玩太久,它又会不开心,会生气发红光,合着刺耳的音乐喊着“你走开!”“你弄疼我了!”

“我觉得比较酷的是,这棵树很丑很普通……但是就会时不时说话来吓你,哈哈哈!”

她的这件作品,因为有“用音乐来诠释树的感情”的绝妙创意,除受邀参加了好几次互动艺术展出并大出风头外,最后女孩还去了美国最好的互动艺术专业进修。

去年4月份,李大维他们在北京举办过一次创客嘉年华的“创想48小时”活动。40名服装设计师、动画师、产品经理、程序员、博士生随机分成了5个创客团队,他们必须在48小时内讨论出一个想法并实现它。“48小时后,我们发现做出来的很多东西比国外的更好。”活动组织者王盛林说。

好玩的是,一开始,这些不同领域的专家们吵得不可开交,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渐达成了妥协,最后做出了7个作品。其中一个小组做出了机器控制的一排打击锤,通过敲击盛着不同高度水的玻璃杯,能够奏出贝多芬的《欢乐颂》,这里的组员有搞音乐的;还有的小组则做出了不同颜色的彩条,把它们贴在衣服上能够演奏出一段音乐,还能够通过手机App编曲,这里有搞服装设计的;还有的做了一只脚丫子,当有人去挠它的时候,脚丫子(其实是个机器人)遥控的大屏幕上,有人就会哈哈大笑……

“我们希望把艺术、设计、制造融合在一起。”王盛林自己也是一个狂热的创客,曾经设计了一种“多点触摸桌”,这张用亚克力、投影仪、摄像头做成的桌子既是饭桌、茶几、写字台,又是会议桌和吧台,还是一个可以供多人同时使用的触控桌面电脑,可以完成和任何实际物体同数字物体的交互。之前他曾经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过北京设计周,今年他还将与演讲者TED、做记忆材料的Elaine一起做个项目,准备参加米兰和伦敦的设计周。

当创意变成产品,你想不发财都难

创客们喜欢称自己为“谷歌博士”,他们脑子里经常迸发出一些新奇的想法;他们又是互联网一代,有着很强的学习和动手能力;一旦找到了解决办法,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脑子里的想法做成现实的产品。

24岁的女孩Angie是一位广告设计师,她到“新车间”的目的,是实验一些自己在工作中实现不了的创意。尽管女孩对互动装置和编程技术一窍不通。然而,她在李大维的帮助下,却发明了一个“怪物垃圾桶”,通过红外线感应原理,她把垃圾桶改造成了一只“宠物”,垃圾就是它的食物,每次把垃圾扔进去,它就会用各种声音来回应。“我的创意是把垃圾桶当成一个小怪兽,让它可以模仿一些宠物的声音,而你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垃圾丢给它。有垃圾扔进去,它就会发出开心的声音,垃圾桶满了它会发出打嗝的声音,很久没有扔进垃圾,它也会表示期待。”

没想到,这件有趣的创意产品,很快就引起苏州一家企业的浓厚兴趣,对方愿意投资2000万元与Angie合作。估计产品在今年国庆节前后就可上市,显然,凭这个小小的发明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白富美。

尽管李大维说“新车间”并没有盈利目标,也没有挣钱压力,大部分“创客”完全可以将其作为兴趣,但他也指出,当“创客”的创意能成为一种商业模式、创造更大价值的时候,创业就顺理成章了。

事实上,在新车间的创客中,已经有一些人出去创业。有一个团队专门做小机器人,他们曾参加过国际低成本机器人大赛,获得了仅次于哈佛大学的亚军好成绩。最有趣的是会员Ricky 发明的“家庭看护机器人”。它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安全警示等作用,万一家中出现险情,还能拍摄记录,及时传送实况画面并发出警报。目前,这台机器人售价四五千元,销售情况非常好。

李大维近来对城市农耕很感兴趣。在新车间的窝里,他和另外一个伙伴Roger所主导的“都市农耕、鱼菜共生项目”正处在整理阶段。只见两个一米五宽的天蓝色锻铁架子并排放着,上面满满当当摆着经过改造的塑料盒子,大的能盛水一两立方米。几乎每一个塑料盒子上都连着细细的电线和一块20厘米×10厘米见方的电路板,板子的样子类似电脑主板,有的盒子还连接有小屏幕显示温度、湿度和时间,还有的盒子连接着定时器。

这些盒子上方往往还有红色或蓝色的灯,有些盒子通过塑料管子彼此相连,隔一段时间,就传来哗哗的水声,那是水泵抽水的声音。“这些灯是24小时开的,因为在大楼里植物成长的光线不足,因此需要人工补光。而植物叶子反射出来的绿色,其实说明它们根本不需要光谱中所有的光线,只需要红色和蓝色就够了。”他兴奋地细数此刻家中用这一理念种植的植物,从小黄瓜、生菜、韭菜到罗勒,并强调正在试图找一个二十到三十平方米的空间来扩大这一场农耕运动。

篇4

在大部分学生的心目中,数学知识枯燥单调,空洞乏味.我认为形成这样的认识主要是因为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将数学教学游离于学生的生活之外,使学生逐渐形成了为考试而勉为其难的学习数学.因此,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生动和鲜活,教师必须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特别是在新课伊始,将“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再将数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定然会给数学学习带来一缕清新的气息.

例如,在讲“同类项”时,我创设如下情境:在课前准备了很多零钱,其中有1角、2角、5角、1元等各种面值的硬币.然后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数数共有多少钱,其中有哪些是面值一样的,从而自然引入新课教学.

又如,在讲“图形的旋转”时,借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自行车车轮、钟表、电风扇叶片等,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回归生活.在学生学完这一节内容后,再布置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广告图案,并配上语言说明,从而又使得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

二、愉悦师生情感,营造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彼此合作的双边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信息和情感的双向传输过程.要有效顺畅地完成这一过程,师生双方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更要通过精心营造教学氛围,通过真诚的鼓励,合理的评价,不断调节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表达,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例如,对于数学教材上的“议一议”、“练一练”等内容,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发现,结论让学生归纳.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一闪而过的独特的思维火花要大加渲染,让学生体会创新的乐趣和.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让学生不断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成功的感受,才能在愉悦舒适的课堂氛围中不断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使学生逐渐领略数学世界的迷人魅力,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欲罢不能的情感.

三、注重学科内涵,挖掘数学本身文化的因子

数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具有完美而井然有序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并非一开始就那么的完美无缺,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淀了丰富的数学文化,也蕴涵着古代先哲的智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之初就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数学既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更是一门趣味性很深的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将数学教学演绎成充满激情、富含情感、彰显生命活力的历程,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渐体悟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而使数学课堂富有活力.

四、科学合理评价,催生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借助纸笔测试,将学生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学生的方式显然过于片面,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养等其他因素的考察,不利于培养心智和谐发展、个性鲜明的个体.因此,现代教育理论呼唤多元化评价学生,通过灵活多样、富有活力的手段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