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体系范文

时间:2023-08-29 09:20: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信息化体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信息化体系

篇1

中图分类号:F270.7

现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向已向信息化方向转移,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空间。然而对于如何实现最优化的信息化管理,却是困扰各大企业的难题。企业信息化管理涉及的面非常广,包括资源的管理与提供、员工的管理、部门内部与部门之间的管理与协调等等,要把这些内容科学合理的组织在一个体系中,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体系。为此,本文将分析说明标准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并将解释其运行模式及运行步骤。

1 关于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说明

企业实现信息化,必须得在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可以为企业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但是不能支撑企业信息化的有效进行。过分依赖技术支撑,如今已成了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全局的高度来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

1.1 相关概念及特点

关于管理体系的概念,ISO9000中有相应的描述,因此在这里,笔者借鉴其关于管理体系的描述来对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做定义。所谓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从宏观的角度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全面的掌控,主要由资源、文件、职责等方面的管理,它关乎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主要特点有:(1)根据ISO9000设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标准化的管理系统,它引用了ISO9000的原理和做法,因此具有科学合理性。(2)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是基于全局观念建立的一个系统,是包括了企业信息化的所有内容,具有宏观的掌控指导意义。(3)管理体系一旦建立就应该遵照其规范办事,它指导规定了每个人的职责及权利,任何人都没有特权。(4)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并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工程,在建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后,还需要在后期去不断地完善和充实它。这些特点保证了管理体系不断地在运行中改进漏洞,保证其科学性,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促进企业发展。

1.2 主要内容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规定,可以将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管理内容分为职责的管理、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以及管理体系的测量和改进四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部分。(1)职责的管理部分。这主要包括对三个方面的管理,一是明确企业领导层的职责,主要包括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及实施及员工管理等问题。二是对相关部门相关职责的规定问题,保证信息化建设有序进行。三是明确企业评审及体系策划等问题。(2)资源的管理部分。这一部分关乎到企业资源的规划利用问题,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案以便能够有效地获取资源,并且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主要有硬件、软件、工作环境、相关数据信息以及人力等资源,人力、数据信息是资源管理部分的重要内容。(3)信息系统的实施部分。信息系统的实施部分是企业建立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围绕信息系统的实施进行,管理维护信息系统,使其能够正常有效地工作。(4)管理体系的测量和改进部分。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测量和改进的办法来促进管理体系的合理有效性,保证其正常工作。在运行中对管理体系的功能做客观评估,测量其对企业信息化的实际作用,看其是否符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针对不符合信息化建设的方面进行调整及改善,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序进行。

2 关于实际运行模式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把握,从全局着手来对有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因素进行管理。因此,在管理体系实际环境中的运行主要是根据PDCA的循环思想采用戴明模型实现。这种运行模式主要是在识别有关企业信息化的要素,针对各要素的特点及联系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及措施,并将这些方案进行整合,采用开放的管理办法对其进行测量及改进,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管理体系。根据PDCA循环思想,使得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过程改进等部分实现螺旋上升的趋势,不断地在过程中去改进管理体系的缺陷及漏洞。

在实际运用中还应该注意对管理体系的管理问题,改变以往的以“人治”原则,实施“法治”,建立相关的“法治”管理规范,从而使得企业信息化建设走向科学合理化。另外,企业还应该具备相应的管理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把相关的管理技术、思想及经验教训以知识库的形式建立起来,以指导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效开展。

3 关于具体实施步骤

企业信息化管理涉及面非常广,包括资源的管理与提供、员工的管理、部门内部与部门之间的管理与协调等等,要把这些内容科学合理的组织在一个体系中,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体系以及一套科学合理有效运行模式。上述关于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的阐述体现出了其运行步骤主要由策划、运行、评价及改进四个阶段组成,其具体情况如下。建立管理体系首先得有一个相关的体系策划,明确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各相关人员的建设职责、建设规划等问题。首先,关于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策划阶段可以细分为对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对企业规划的分析、对企业信息化因素的识别、对管理体系总体结构的策划、编制相应的管理体系文件五个小步骤。其次,在运行阶段,主要是要将管理体系与企业信息化系统结合起来,保证其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这一阶段可以从对管理体系进行宣传并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合理规划资源、实施信息化管理体系等三个方面来实施。第三是对体系的评价,在这一过程阶段主要是通过监控管理体系的运行,评价体系的运行效果。主要包括对运行过程的检测评价、对突发状况的应对功能的评价等,然后将这些检测评价的结果导入到下一阶段进行改进。最后是体系的改进,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改正措施,然后根据上述的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对管理体系中的缺陷及漏洞进行改进,从而促进信息化管理体系达到最优化。

4 结束语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更少不了管理体系的维护。本文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建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规范化设计更有利于符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从宏观上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全面、有效的掌握控制,从而使企业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文学,陈茜,宋俊.项目伙伴关系管理模式在建筑企业间的应用机理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卢新元,张金隆,陈涛.企业信息化及风险管理实证分析与研究――以湖北省问卷调查为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0(05).

[3]友空.新医改下的中国医药流通全面信息化策略――九州通医药集团全面信息化应用体验会盛大召开[J].信息与电脑,2011(04).

篇2

一、信息化过程中标准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是指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推行的为确保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得以贯彻实施,确保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成功,与信息化相关的业务过程以及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软件选型、系统实施、系统分析、软件开发、网络建设、系统集成、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系统管理规程和操作规程、系统维护和升级、系统评测等信息化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规定。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标准是企业的基础设施,就像法律法规在法制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一样,标准是构成企业基础管理、业务操作、信息共享、信息交互和信息安全等的技术起跑点和落脚点。

1.统一口径、有效沟通

在信息化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业务与业务之间的沟通以及业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要,而统一标准是沟通的前提。标准是桥梁和纽带,就像《圣经》中 “巴别塔 ”故事中,语言所起的作用一样,只有在统一的编码标准、统一的流程定义标准、统一的业务术语标准的前提下,业务和业务、业务和信息技术之间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业务需求才能准确地转化为信息化功能,信息化工具才能切实地为业务服务,信息化企业这座“巴别塔”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2.优化管理、提高效率

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个技术项目,从更大范围、更多内容上,究其本质是一个复杂的管理工程,这不仅仅体现在信息化系统本身是为了实现企业管理的目标而运作的,就信息化项目管理而言,也需要极强的管理的科学和艺术,这必然对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共识是,信息化项目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人、财、物的各个方面,必须用工程化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这就意味着,在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过程、开发过程、实施过程和相应的管理过程中,必须采用或建立相关的技术、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证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成功。

3.规范操作、提高质量

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从项目管理,到数据整理,都需要有统一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只有在统一的操作标准下,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建立业务操作和技术管理标准,规范开发、实施和具体操作行为,有助于提高信息化项目开发实施的质量。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标准问题

国内制造企业相对于国际先进企业,信息化基础差,但起点相对较高,缺少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往往形成揠苗助长的状况。信息化标准更是如此,多模仿、借用,存在很多问题。

1.标准体系不够健全

信息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全面应用时间并不长,企业信息化标准更是在一片空白中艰难摸索。如何与业务结合、如何具有可操作性,各标准之间的关系如何,都是信息化标准制定者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企业信息化标准既要服务于业务,又要对业务起到促进、引领作用。而随着企业信息化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信息化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缺失等问题逐步凸现,需要进行完善和逐步优化。

2.标准滞后

制造企业以产品为主,信息化标准虽是企业的基础标准,但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企业主营业务的标准更新较快,但是信息化相关标准往往更新较慢,制定之后,缺少修订和更新,不能与国际、国家标准同步,甚至不能与企业业务发展同步,采用过期、作废标准的现象比较普遍,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导致信息技术无法发挥作用。

3.标准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

国内企业的信息化起步晚,管理基础落后,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在对信息系统的选择上应小心谨慎,这同样也适用于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很多企业的信息化标准建设初期往往起点很高,与国际接轨,引用先进标准,但是与企业的实际水平相差太远,贯彻实施难度巨大,最终沦为空纸,不得不从头再来。

4.标准贯彻、实施力度不够

企业制定了适应实际情况的相关标准之后,应大力推进贯彻,在应用中完善。但是在很多企业中,为了完成信息化项目目标,花大力气制定了标准,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忽视标准的长期作用,重视不够、组织不力、执行不严,在具体的业务中没有得到应用,成为摆设。

三、制造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内容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信息技术刚开始必定是新事物,无先例,需逐步探索,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也是逐步建立。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渗入性,必然影响企业其他标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企业的各个层面发挥着作用,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内容也逐步明确。

制造企业主要围绕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开展信息化工作,根据信息化涉及的对象,信息化标准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基础的与信息化相关的传统业务标准。要实施信息化,首先要对传统业务进行梳理,使数据规范化、流程透明化,必要的话需要对业务进行改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针对业务情况,结合信息化要求,同时修订和完善基础业务标准;二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新的业务信息化标准和规范,例如:CAD标准、MBD标准和MES操作规范等,此类标准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还有一类标准和规范是指信息化项目实施所涉及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如项目管理标准、软件工程规范等。这是信息化项目实施成功的重要保障,此类标准也要因地制宜,引进国际、国家先进标准的同时,针对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原则

1.关注全局,打好基础

企业信息化标准应建立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基础上,代表的是企业的整体最高目标和利益,而不仅仅代表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局部利益,因而制定标准具有企业目标的全局性,制定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的时候一定要从整体出发,要有助于应用的开展,有助于取得企业综合效益。

信息化不但涉及企业技术、管理的各个方面,甚至影响到了企业活动的准则――企业文化,是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信息化标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而出现和完善的,这是一个逐步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做好基础工作十分重要。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必须依托于具体业务,什么样的技术可行,什么是未来发展趋势,要找准方向,打好基础,使信息化实现对企业促进和提高作用。

2.因地制宜,先进适用

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的共识: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脱离信息技术的支持,任何企业都不会成功。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是必须的,在企业生产运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息化标准,是企业信息化实施的管理准则和操作规范,应因地制宜,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既实用又应具有提升作用,实现与业务的互相促进,在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中修订和完善。

3.业务融合,全面考虑

信息化标准的编制应依从体系,基于企业实际情况,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统一标准基础上进行编制。标准应做到承上启下,有理有据,与企业管理、技术现状完全融合。不但在企业内部能够实行,在企业参与市场的过程中也能够起到沟通作用。同时,信息化标准要考虑长远利益,能够适应企业技术和管理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奠定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另一方面要能够推动企业各方面的进步。

4.注重细节,合理可行

在编制具体信息化标准时,应注重细节,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操作规程等要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使之能够与信息技术融合匹配,与企业具体情况相吻合,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具有有效的规范作用,能够指导具体工作。不能盲目引用或脱离实际,形成标准高高在上,行动无法可依的状况。

五、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过程

制造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建立必须要与具体业务相结合,要根据企业业务的具体特点,在对采购、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和维修维护等业务流程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的特性,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提升促进作用和对业务的改造作用,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具体分类。在具体分类确定后,按照体系确定具体分类中信息化标准的内容范围,明确标准之间的关系,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具体状况和业务情况,确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内容和制定方案。然后,完善企业涉及信息化的业务标准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管理经营、生产制造等具体环节涉及的业务信息化标准。同时,对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的规范化进行研究,涉及规划、立项、方案、开发、实施与维护等多个环节,完善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提高信息化项目推进的效率和质量。最后,要对企业现有信息系统开发的规范化问题展开研究,如系统开发涉及的信息分类与代码、数据接口和运行操作规程等,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信息共享,会导致“信息孤岛”问题的出现,增加管理成本。标准制定后,要建立标准贯彻和实施的相关制度,明确奖惩条例,全力推进标准的执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基于业务,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对标准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使之适应企业生产经营和信息化具体情况,真正起到指导促进作用。整个建立过程如图1所示。

六、制造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示例

某企业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企业,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设计加工技术难度高,信息化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的重要推力。该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全面推进信息化,从基础网络建设、甩图板工程到知识管理、企业门户建设等信息化项目的分步实施,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整个产品的设计、工艺、制造和维修等生产制造环节和采购、计划、财务、人力资源和销售等企业管理环节大量应用了信息技术,实施了多个信息化系统,基本覆盖了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作用的增幅越来越小,系统推广的难度越来越大,企业基础管理薄弱、业务系统间沟通困难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结合业务状况,制定和完善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企业信息化进一步实施成功的重要保证。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企业各环节的系统工程,涉及大量的标准和规范,还需要与企业业务紧密结合,因此必须对这些标准规范按照内在联系进行有序整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为了使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符合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在调查和分析国内外信息化标准现状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具体情况,结合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对标准化的总体需求,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运用标准化原理,按照适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兼容性以及可扩展性等原则,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总体构架,如图2所示。

篇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信息化的全面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国外进行了一些分散、独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软件质量的测量,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获取利润,减少和避免投资风险上,而他们对信息化评价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的关注和研究的较少。国内评价方法和体系都是处在战略管理的层面,是对社会信息化的宏观评测。对大型煤炭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评测体系如何与管理职能、方法联系,如何全面掌控企业的信息化状况和绩效,如何指导企业深入应用信息化,如何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2 大型煤炭企业信息化考评体系构建理论依据

2.1 考评体系的设计原则

考评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性、整体性。考评体系应作为一个整体全面地反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2)可操作性。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企业现有数据衔接,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3)引导性。通过考评体系设定,能指导企业信息化发展路径和前进方向。

(4)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企业信息化环境与效益的定量评价非常困难,一次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是客观评价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原则。

(5)稳定性。考评体系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局部可根据具体情况作一定调整,从而使该体系真正对企业起到指导作用。

(6)简明性。评价指标应简明,交叉少,覆盖面大,指标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7)可延续性。所设计的体系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

(8)灵活性。评估专家根据可能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可对指标灵活运用。

2.2 考评指标的权重方法

2.2.1 指标权重理论基础

具体权重根据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结合政策导向确定。

(1)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2.2.2 权重指标分配

考评体系设计四级指标,一级和二级指标为各企业指标体系的共性指标,三级和四级指标为企业的特性指标,也是量化考评打分指标,即数据采集项。其中四级指标是企业重要应用系统的特性考评指标。

企业信息化考评指标总分计算方法:

I=Σ(Pi*Wi)

I表示指标体系的总得分;Pi表示第i个指标的得分,各指标得满分都是100分: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所有指标权重的和为100%。

3 大型煤炭企业信息化考评体系构建

3.1 考评体系总体设计

考评体系设计四级五细则,包含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 86个三级指标,5个应用系统考评细则,包括财务系统、资金系统、医保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和人事培训系统。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共性指标,三级和四级指标为数据采集项。一级指标包括:信息化保障环境、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水平。

3.2 考评体系指标内容

3.2.1 信息化保障环境

信息化保障环境占考评权重的10%,总分100分,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和支撑环境。包括4个二级指标:组织领导工作机制(40分,占总权重4%)、信息化规划及投入(20分,占总权重2%)、信息化工作执行力(30分,占总权重3%)、信息化教育培训(10分,占总权重1%),和9个三级指标。

3.2.2 信息化管理制度

信息化管理制度占考评权重的15%,总分100分,反映企业信息化制度、日常业务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包括5个二级指标:规章制度(20分,占总权重3%)、技术资料(20分,占总权重3%)、工作记录(20分,占总权重3%)、网管资料(20分,占总权重3%)、业务人员(20分,占总权重3%),31个三级指标。

3.2.3 信息化基础设施

信息化基础设施占考评权重25%,总分100分,反映企业信息化在硬件设施、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包括4个二级指标:机房系统(25分,占总权重6.25%)、网络系统(25分,占总权重6.25%)、服务器(25分,占总权重6.25%)、信息系统安全(25分,占总权重6.25%),33个三级指标。

3.2.4 信息化应用水平

信息化应用水平占考评全总50%,总分100分。反映企业在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方面的水平,考评体系以应用为本,因此信息化应用水平在四大考评指标中占比重最大。包括3个二级指标:企业通用系统(60分,占总权重30%)、专用系统(30,占总权重15%)、系统集成水平(10分,占总权重5%)。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设置三级指标。另外,企业可根据应用系统的战略性、重要性设置某一应用系统专用的详细考评指标,即四级指标。本考评系统以煤炭行业为例,列出了13个三级指标,5个四级指标。

3.3 考评体系运转保障

面对信息化建设日趋重要的大型煤炭企业,从战略层面,探索并深化信息化绩效和管理水平的精益管理模式和方法,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信息化运行监管和效能监察,已非常重要。

企业信息化考评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需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考评制度体系来保障。

(2)企业需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组织考评,形成统一的、全面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

(3)考评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反映企业信息化现状,数据采集要真实准确。

(4)评价办法公开,评价过程透明,评价结果公正。

篇4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或称基础是什么呢?那就是要主动与互联网融合,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建立互联网思维。正如万科集团总裁郁亮所说:“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我们很难找到这么一个基因使得我们能够在不同的时代都能活下去。我们唯独有一个,就是主动跟这个时代的基因来互动,不断适应这个时代。”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万科、绿地、世茂等知名房企开始以各自方式和互联网融合。近段时间,万科先后去腾讯、阿里、海尔、小米等企业“取经”,主要是因为在万科集团内部已经意识到传统生产模式已经无法延续,万科要获得重生必须和互联网融合。绿地集团则与IBM、中国电信、三星、华为、思科、中兴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绿地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中心。2013年6月22日,世茂房地产在上海宣布启动“云服务”计划,联合教育资源、健康维护、高端酒店、设计定制、消费休闲等多个领域合作伙伴,继续跨界整合多领域资源,邀约不同行业企业成为世茂合伙人,为世茂的业主提供全面的资源服务。

上述房地产企业在与互联网融合方面的探索,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的房地产企业如果不主动与互联网这个时代基因融合的话,就很可能被市场所抛弃。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的颠覆性在今天已经被一再证实。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首先要接受并建立起互联网思维。那么,房地产企业的互联网思维究竟如何建立呢?

首先,在互联网思维下,房地产企业要进行观念转型,从单纯地生产和开发房地产产品,到以服务和技术为核心的城市配套服务商是转型的基本路径,未来房地产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此。而这也正是互联网时代房地产企业转型最大的认识差异之一。因此,房地产企业互联网思维首要的就是要在观念上改变传统房地产企业开发运营管理理念,建立以客户和服务为中心的全生态链条。

其次,在互联网思维下,房地产企业将被打造成一个以客户和服务为中心的平台。就像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所推崇的平台观念。房地产企业所打造的也是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平台,企业的一切运营都是在这个平台上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活动。平台思想的建立,对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最后,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协作、分享,在房地产企业中如果没有这样的观念,即使使用了再先进的互联网工具,本质上仍然是传统企业。而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开放和分享,将彻底颠覆传统的房地产行业规则。比如,房地产产品推广中通常采用的新闻会、广告宣传等手段,在互联网思维下可能就会有很多改变,新的营销方式将被不断使用。

二、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有了互联网思维作为前提和基础,接下来要探讨的是如何构建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体系。房地产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信息量大、交叉性强和重复度高等特点。从信息化体系的构成来看,主要包含对内的项目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以及以办公自动化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对外是基于产品和服务为中心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

信息化体系构建的第一个层次是,建立起适合自身企业需要的信息网络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知识,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加快企业信息的交流,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和流程优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企业内信息的共享和及时的沟通,使信息流通方便快捷。同时,建立以企业内部为核心的网络与通信系统,可以为企业下属的项目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有利于集团化、跨地域房地产企业的信息互通。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将为房地产企业战略结构、企业架构、产品策略等方面的调整提供强大的信息库支持。当房地产企业构建起信息化体系所需要的信息库之后,就可以方便地引入财务管理系统、销售信息系统、统计信息系统、物业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管理软件。通过这些信息应用系统可以有效组织、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逐渐深入,房地产企业可以整合信息资源,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信息的组织、收集、处理和利用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组织结构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使企业必须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即通过采用精简化和扁平化的网络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进行资源整合,消除企业内部信息冗余和流通不畅的问题,从而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二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从企业外部角度来看,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是要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整个行业、整个城市信息化发展视为一体。在战略层面上与行业、与城市发展吻合,有助于房地产企业提高与社会公共资源的沟通能力。在这个层面上,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对企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行业环境、竞争地位、企业体制、企业文化、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精细设计,从而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范围、阶段、力度和深度。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基于商业服务的信息化普及与服务平台建设。从目前来看,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的融合已成为未来趋势,电子商务模式也将重新构建房地产行业的增长模式。可以看到,互联网对商业规则的一次次改变,正在对房地产营销带来颠覆性的变革。目前腾讯推出的“智能销售”概念,帮助企业建立联络中心,通过QQ、微信、邮件、电话、手机等方式连接每一个客户,建立企业专属的客户关系网,随时与客户互动,让客户成为企业的“粉丝”,让企业轻松地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销售领域中。未来的房地产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如何使客户成为企业的“粉丝”,让每一位客户都很快地从陌生到认识,再从熟悉到信任企业,最终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

三、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未来趋势

通过对房地产企业信息化体系构建的设想,可以看到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未来发展前景可观。其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望。

第一,房地产电子商务大有可为。最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加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在技术上、政策上已经有了强大的支撑。在这种良好的外部环境下,房地产电子商务可从企业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方式、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方式、网上信息、建立虚拟企业及虚拟政府等方面展开。

篇5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条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信息化与其他“四化”[①]并列,体现了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1]是指企业以流程重组为基础,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展和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具有投资大、持续长、滞后性的特点,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其存在观念、资金、技术方面的劣势,企业迫切需要根据信息化实施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动态的发展计划,但又无能为力指标体系,因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实用、针对性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现状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2]是指对照统一的标准,建立特定指标体系,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一定经营期间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和信息化的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也不成体系。

徐强、戴芸(2003)从系统观点出发设计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多维动态评价指标体系[3];李晓青等(2008)从财务、业务流程、客户服务、战略与发展四个角度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NN)算法进行了应用研究[1];王江涛,周泓(2009)利用IT平衡计分卡(IT Balanced ScoreCard, IT BSC)对商业银行信息化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IT价值贡献、IT用户满意度、IT内部过程和IT学习与革新为准则的指标体系[4];邵宏宇,郭伟(2009)构建了以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战略、信息化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的绩效指标体系[5]

以上指标体系都缺乏对中小企业的针对性、实际性,不能突出反映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评价。因此本文在邵宏宇,郭伟(2009)的研究基础上,参考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NIEC)颁布的《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充分考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具体特点,在多次咨询企业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后,进一步提出了表1所示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表1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目标层)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含义

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A

财务指标

(B1)

信息化投入比例(C1)

信息化投入占营业收的比例

销售收入增长率(C2)

信息化对销售收入增加带动情况

利润增长率(C3)

信息化增加利润情况

用户指标

(B2)[②]

老用户满意度[③](C4)

老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前后的整体满意程度对比

新用户满意度(C5)

新用户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后的整体满意程度

战略指标

(B3)

信息化负责人在企业中的地位(C6)

领导对企业信息化战略定位认识程度

信息化的预算投入(C7)

反映信息化未来发展财力投入

信息化部门人力投入(C8)

信息化人员比例

信息化部门人员学历构成(C9)

信息化人员知识水平

应用指标

(B4)

计算机数量(C10)

企业信息化硬件设施水平

网络通信水平(C11)

网络通信水平

网络安全措施(C12)

篇6

在企业现代化进程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通常指的是企业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项目,以及围绕ERP对企业所进行的业务流程的再造、组织机构重构、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升华等各方面的建设,ERP项目不仅是技术的转型,它还对企业的营销体系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营销理论的变革和创新

ERP是系统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生产运行管理的系统工程。一方面,系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要适应环境;另一方面,系统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反映性,能反作用于环境,并改善环境。以系统论为基本思想,将企业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中来考虑企业的营销活动,则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营销是一个与消费者、竞争者、供应者、分销商、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各个层次的关系、网络和互动行为的协调组合与集成,在建立、维护和巩固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群体的关系活动中,成功的协同合作是其关键因素。

企业在ERP信息化建设中所创新和应用的营销理念,应是一个系统化地融合贯通了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4C(顾客的需求和期望Customer、顾客的费用Cost、顾客购买的方便性Convenience、顾客与企业的沟通Communication)、4R(顾客关联Relativity、快速反应Reaction、和谐关系Relation、效益回报Retribution)等各种营销理论要素于一体的,构建在信息平台上的,以协同关系为基础的,着眼于系统全局的营销思想;并将营销理念的重心和关注点从企业延伸到顾客核心利益的深度,将顾客的需求和利益最大化放到头等的位置,以追求顾客价值实现为出发点,通过企业和顾客的不断交流,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顾客的个性化4C需求后,以4R的营销模式为指导,再做出相应的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4P营销决策,形成以竞争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在新的层次上来整合企业各种资源为特点的、新的企业营销理论。

营销体系的变革和创新

过去企业对营销体系的作用和职能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认识和重视,也没有建立市场导向的经营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企业以前的营销体系不完善,营销理念落后,整体营销能力较弱,实际的生产经营以内部导向为主。企业以实施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对营销体系进行重新规划,构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拥有强大营销能力的营销体系。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营销体系的作用和使命也正发生重大的变化,由原来与其它部门平行,演变成为企业当中的核心部门。

信息化营销体系的使命和职能是在高效集成的管理信息平台上,主导生产运行,根据市场销售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实现销售订单与生产计划的有机衔接。在ERP系统内,直接下达计划到各生产部门。而且管理者可通过ERP系统中的生产制造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包括质量、计量、工厂/设备维护)、综合查询系统、财务系统、销售系统等,及时了解和分析市场需求状态和企业生产经营业务运作的实时状态,将企业的生产能力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在信息化企业当中,营销体系正变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参谋部门和战略落实的关键实施部门,这也是企业战略赋予营销体系的重要使命。

企业领导者在做战略决策时,必须对市场发展趋势有清晰认识,必须有充足、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而营销体系是企业赖以了解外部环境,特别是市场环境的重要窗口,信息化营销体系中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EC)、数据挖掘(DM)、销售智能分析(OSA)系统等,为企业高层提供了包括环境分析、市场需求分析、企业能力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等重要决策参考信息。

营销战略的变革和创新

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相关的制约因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完成即应用ERP后,营销体系作为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的联系纽带,其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在信息化平台上,企业通过对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和挖掘,打破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隔阂,在数字化的虚拟世界构建网络的同时也构筑了现实世界的新型企业与客户关系密切网。企业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实行一对一交互传播信息,信息反馈传播突破时空界限,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矛盾,随着营销战略的约束条件发生了变化,企业的营销战略也随之改变。

信息时代,企业营销战略的变革和创新将体现在竞争中,利用信息技术来建立和维持与消费者关系。企业竞争将从争取市场份额转向争取客户,由强调市场占有率转变为强调顾客占有率,即企业赢得顾客终身合作购买的百分比。

长期、持续的顾客关系将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资源,据美国哈佛商业杂志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重复购买的顾客可以为公司带来25%-85%的利润,固定客户数每增长5%,企业利润则增加25%。因此,与选择目标市场相比,企业应该更重视对顾客的识别,找到最符合企业利益的顾客群体,并保持与这些顾客的长期关系。企业不仅要发现顾客的需求,还要保持与顾客的长期对话,将顾客需求应用到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

信息化的企业营销战略的核心关注点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快速反应

快速反应(Reaction),是指以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为导向来求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ERP系统平台上,敏捷营销是实现目标的最佳方式。敏捷营销是企业在高度信息化、高度技术创新和目标市场信息特征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中,努力做到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更准确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

顾客关联

顾客关联(Relativity),是指企业以种种方式在供需之间形成价值链,与顾客建立较为固定的互需、互助、互求的关联关系。要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就要以有效的方式在业务、产品、需求等方面与顾客建立长期的关联,将顾客流失的可能性尽量减少。具体的措施有:其一,顾客增值关联,即给顾客创造了更高价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的组合体,其目标直接指向顾客利益的增值;其二,定制营销,将每一位顾客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顾客的特定需求来进行市场营销组合。

和谐关系

和谐关系(Relation),是指通过建立、维护和巩固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群体的关系活动,在顾客满意、社会满意和员工满意的基础上构建各方满意的关系,以忠诚守信优质服务、创品牌的方式,使企业的营销目标在与各方的和谐关系中得到实现。

效益回报

效益回报(Retribution),即营销体系的效益实现途径的变革。一方面,回报是维持市场关系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追求回报是营销发展的动力,营销的最终价值在于其是否给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收入能力。在信息化企业中,其效益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通过积极的市场行为来增加销售,或者通过完善的运营控制来降低成本。这两个途径可以分别落实到以营销网络优化策略来增加销售和以供应链优化策略来降低成本上。

营销网络优化策略包括捕捉吸引力大、竞争力强的细分市场,面向不同客户群体、针对不同产品制定营销策略,规范价格管理、信用管理、协调促销投入与货源投入,提高渠道销售效率与盈利水平,针对不同渠道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优化企业市场营销网络结构等等。用供应链优化策略降低成本,包括缩短交货期,节约资本成本,降低销售成本和分销成本,降低储运、采购和库存成本等等。

营销体系组织架构的变革和创新

企业实施了ERP以后,营销部门的组织架构也应发生变化。组织架构变革的重点是要在ERP系统的平台上,依靠对信息流的管理和控制,强化对销售系统整体及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人员的管理、控制、组织、协调,从而达到提高产、销协调的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增加销售量,提高市场份额的目的,并依此设计新的组织架构。

一方面,要围绕ERP系统中营销管理的信息流、业务流程来构建新的组织架构单位和部门。如许多企业销售公司内部没有市场调研和信息管理部门,往往只有一个综合管理部,其管理职能不完整、不成体系,只能在局部给销售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管理。因此,在营销体系组织机构设计中对市场营销部的职能应进行重新规划,增加市场部信息中心。其职能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市场分析工作、市场策略和销售政策制订、销售政策执行监控等等。另一方面,对原有的、需保留的销售公司各部门职能也应重新进行审核和安排。如调整计划管理流程,由销售公司主导制订生产计划,改革产品价格管理流程,销售公司参与价格制订,增加成品库管理职能,增加售后和投诉管理职能,规范基础营销工作,做好市场信息收集、合同管理和客户管理等等。

除此之外,在没有ERP的企业里,营销体系只是企业的一个部门,而且和其它部门联系不密切。在一个信息化的企业当中,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可以通过ERP系统和顾客密切相连,都应当树立为市场服务、为客户服务的全员营销意识,把自己完全看作是营销体系中的一分子。

遵从这样的观点来看待和企业实际营销能力关系密切的各环节,如企业的计划系统、组织系统、财务系统、产品研发系统,都应该纳入营销体系中,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来构建信息化营销体系。

营销体系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销售部或者销售公司,在ERP系统数据集中处理的基础上,从全系统功能整合的模式来构建营销体系,则几乎囊括了企业当中所有最重要部门的相应职能,并将它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便充分发挥各部分乃至整个营销体系的效能。

参考文献:

篇7

本文所述的控制目标是基于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简称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通过将信息技术过程、资源与企业的目标、战略与准则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空间的体系结构,为了帮助用户达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指导他们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过程当中使用信息技术并且进行适当的信息技术过程与控制。本文所构建的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是在以COBIT框架为基础的,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投入资源的贡献效益。

二、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

本文建立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两个部分。外部评价是将企业与同行业中的其他企业进行横向比较,利用定量的成熟度模型,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能力进行评价,为的是找出企业的关键信息技术过程以及关键的成功因素,所以外部评价也可以称为过程评价;内部评价是将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的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对关键的信息技术过程的具体实施效果如何进行评价,主要利用的手段是信息技术平衡计分卡,最后将所得的评价结果汇报到企业决策中心,由企业根据评价结果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正确的决策,内部评价是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

(一) 外部评价

1.确定评价目标

确定评价目标首先需要确定企业的业务目标,并找出是哪些主要信息技术过程来支持该业务目标的。在COBIT框架中,定义业务要求的一般方法可以在信息准则中找到,业务目标与信息技术目标和测量方法都是通过信息准则相互联系的,企业在确定具体的业务目标的时候可以从一般业务目标和信息技术目标的关系对照表中得到相应的指导。所以,在我们已经知道业务目标的前提下,利用COBIT框架,发现支持该业务目标的全部的信息技术过程,然后再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和企业的现实情况在所有的信息技术过程当中选择那些和业务目标有较高相关关系的主要信息技术过程。

2.确定评价基准

成熟度模型制定了一个基准,利用成熟度模型对上面一部分的主要信息技术过程进行成熟度衡量,通过将本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对比,确定自己在同行业中具体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找出那些为了完成既定业务目标,企业应该要重点关注的信息技术过程,也就是关键信息技术过程。

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我们从COBIT框架的《控制目标》和《审计指南》中提取关键成功因素,是从每个关键信息技术过程包括的控制目标当中提取。

(二) 内部评价

在明确关键成功因素的基础之上,利用信息技术平衡计分卡对实施现状进行衡量。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技术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指标是在COBIT框架中选取的与关键成功因素相对应的关键绩效指标和关键目标指标,再结合信息技术目标和关键成功因素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内部评价。

2.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是由专家群体运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进行决策来确定下来的,将系统中的各个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分成相互联系的有条理化的层次,对每一个层次的相对重要性都给一个确定的量,然后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每一个层次单个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比例,进行决策,可以克服决策过程当中的主观性的影响。

(三) 执行评价

在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结束之后,分析比较评价结果和企业之前的相关数据,在?@之前事先把每个指标显示的最开始的值记录下来,作比较,定期考核相关指标,依据评价的结果,找到存在哪些问题,之后再根据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

三、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篇8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从2004年开始就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有接近80%的学生不能够及时就业,这与电子商务巨大的人才缺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核心课程体系的设计是造成培养与就业脱节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信息化建设课程是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体系建设直接影响高职类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效果。

一、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信息化建设课程定位

作为高职类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具备大专生应有的基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知识,熟悉经济管理与现代商务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电子商务技术与政策法规,了解电子商务活动基本流程,掌握一定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能力,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战略眼光,能够掌握和具备电子商务网站开发、应用与管理、网络贸易与营销活动、制造业信息化管理等实际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作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核心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课程更是一个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来进行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网站如何设计实现,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掌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的技能。

二、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课程建设现状及问题

1.企业信息化建设课程构建与企业工作技能脱节。高职类院校在对电子商务专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课程构建时,有相当大一部分只是单纯从知识构建角度规定学生应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相关企业对人才技能的具体要求,这就造成了两种局面,一种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毕业进入企业之后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空有抱负不能施展;另一种局面是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没有在学校的学习中得到学习和掌握,增加了企业对人才二次培训的投入;以上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众多的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和顺利就业。

2.企业信息化建设课程之间存在隔阂。目前,我国各类高职院校均都开设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课程,其课程体系主要依据课程性质将企业信息化建设课程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种课程之间相互分离,各自进行,这就使得课程之间缺乏沟通、产生隔阂。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吸收的理论知识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实践巩固,在实训实验室进行动手操作时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做指导,不仅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叠加和重复,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时间,使得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知识和技能的同步掌握、真正提高。

3.模拟实验室仿真度较差。企业信息化课程的学习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众所周知,计算机是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技术,并且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当快,这就对高职类院校的模拟实验室的仿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模拟实验室是学生锻炼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实训基地,其仿真度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对相关职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目前,很多高职类院校模拟实验室的不足之处在于仿真度较差,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相关行业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更有甚者,其模拟实验室从建成开始就没有更新过,设备落后,内容缺乏深度,软件陈旧,考核方法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学生对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练习需求。

三、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课程建设完善策略

1.根据实际技能需要选择专业课程。各高职院校应立足本身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就业特点,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信息化建设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同时结合相关行业的企业实际人才需求将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结合岗位职业资格的要求作为标准,来选择相应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群,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形成自身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优势,并且专业技能的锻炼与企业工作岗位能力的需求相对应,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2.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联系。打破原课程体系存在的课程隔阂,以内容层次为课程的划分依据,实现理论教学与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的对接,明确理论课程的指导意义和创新基础,以此满足专业技术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需要,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模拟实验室来提高学生技能的形成能力,使学生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明确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课堂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深入的校企合作,使课堂教学的内容落实到“实务”上,突出课程的核心专业基础和技能属性。

3.增强模拟实验室的仿真度。为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要尽量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作为实践教学环境,以更直接、真实的方式加深对相关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工作技能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案例引导教学、真实场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模拟实验室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职业素养的形成,改善教学效果。在考评方法上,参照企业用人考核标准,增加实际操作技能问题和主观分析问题,着重考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作为高职类院校,要始终明确一个概念,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体系的必要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各高职院校应当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科学地设置企业信息化建设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养成,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庆波.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IT类课程体系的研究[J].教育观察,2009

[2]谢康,陈丽.信息化课程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5,(3)

篇9

企业信息化是将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企业运营的各个领域中,以高速、高效的信息技术来获取更大效益。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深中,有效的加强了企业对人力、物力、财力的管理,改变了企业一成不变的经营管理模式,从本质上改革了企业,提升了企业活力。企业竞争力是在极具竞争力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企业能更有效的获得经济效益,提升自身发展的综合能力素质。将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以高效的信息速度带动企业自身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管理运营成本,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潜力。

2.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2.1提升内部信息交流效率

传统的企业组织模式中的信息传递存在局部性、单一性,缺乏整体性,各部门间只存在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文件信息流通,缺乏必要的信息横向交流,这就造成了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交流障碍,给为公司整体运营行动带来极大的不便,是公司内部信息不流通,应急机制迟缓,阻碍了公司高速发展的速度。而将企业信息化之后,基于公司局域网内信息共享的前提,有效地加速了信息在公司内部的流通速率,改变了过去信息只能在上下级上流通的诟病,还能有效促进部门间的交流,加强企业各部门间的共同协作能力。从根本上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2.2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企业在营销运行中的活动势必会有合约这一环节,这就必然会增加企业在销售、生产中的成本。而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建设之后,便能有效地降低其管理成本,增加生产、销售效益。利用企业信息化中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企业能在互联网上交易方的信息资料,大大减少了企业在信息搜集上所花的时间与人力上的成本,还能增加交易方的数量,增加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而在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条件下,是交易双方都能清晰透明地了解对方的信息资料,减少谈判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进而借由信息共享机制,监督彼此,增加自身的信誉额度。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反应速度和经营效率,从而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

3.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网络的日益更新。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国内企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信息化发展飞速的当今时代,企业信息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3.1加快企业信息技术的研发

企业在保证信息网络安全的同时,必须加快企业信息技术的自主研发。在学习优秀企业信息技术管理的同时,要加强企业信息技术的创新研发能力,以免在竞争中落伍。因此,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要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管理,提高研发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加强企业信用的规范化管理,避免出现企业管理的缺失,引发企业危机。目前,国内企业信息技术软件大多数选用的是在西方技术上改良的软件,这些技术容易被窃取,导致信息无法进行保密。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快信息技术的自主研发。

3.2加强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人才的培养。企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奖励机制的运用,制定一系列的用人政策,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高薪引进一些信息技术的高级骨干,加强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化、综合型人才的建设。因此,企业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培养人才,加强企业人才体系的建设。

3.3建立企业信息化的强强联盟

目前,市场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强强联盟势在必行。多家企业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共享资源、共同研发、进行优势互补,这也是一种企业间的动态组合。这种强强联盟能紧抓市场,提升企业市场的综合效应,扩大经营成本,节约产品研发经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能相应地增大企业竞争力。因此,建立企业信息化的强强联盟,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篇10

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内涵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主要是指由评价指标体系制订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价原则和评价组织等所组成的整体。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一般可分为: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一个具体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汽车行业,纺织行业等;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个地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一个市、一个省或一个国家等。

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和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是建立在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建设过程应该包括计划、实施、评估和改进四个环节。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1)检查企业信息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及时发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总结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内容

1.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

企业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是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最基本的内容。如计算机、多媒体、传真机和电话等信息设备的装备,局域网、互联网的建设情况。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从功能上,考察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多大程度和多大范围上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性能上,涉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易维护性和用户界面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过程中,要遵循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展,企业不断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而且,评估指标要有重点,分层次,以确保评价的质量。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要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支持,否则再先进的信息系统也毫无意义。可见,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中必须要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评价。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可以评价信息系统的利用程度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在评价中可以从挖潜能力、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数据库的开发等方面进行评估。

4.信息化人才开发

人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员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这方面,可以从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参与信息化的程度等方面来评定。

5.信息化组织和控制

对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是基于信息化的深入,员工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化规划、组织和控制机制,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的制定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依托于某一类型的组织结构,信息技术能使信息方便、高效的存储、使用、修改、积累和传播,从而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由量到质的改善提供可能。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评价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可使用比率算法,差额算法进行评价。

(1)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比率算法:

式中:QE为企业信息化收益;QC为企业信息化成本。

(2)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差额算法: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EX1=QE-QC

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1.企业信息化信息设备装备指标

(1)信息设备单项装备率。邮政装备率,企业用于邮政间接投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话装备率,企业用于电话装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传真机装备率,企业用于传真机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计算机装备率,企业用于购置计算机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多媒体装备率,企业用于多媒体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子信箱装备率,企业用于电子信箱投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网络装备率,企业投建网络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国际互联网装备率,企业投建国际互联网站(点)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

(2)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率。通过这一重要指标全面反映各种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的程度,它等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与企业全部设备投资总额之比。

(3)信息设备装备提高率。这是动态反映信息设备装备率提高的速度指标。它有信息设备单项装备提高率和信息设备综合装备提高率两个指标。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指标

(1)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范围。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物料管理、客户管理等。

(2)信息系统的性能指标:①信息系统的总体水平:系统的总体结构、地域与网络的规模、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等。②信息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功能的多少与难易程度、对应管理层次的高低等。③信息系统的质量指标:系统的可使用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适应性,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等。

(3)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信息系统文档的完备性。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指标

包括:①每人使用互联网的字节数;②每人图书、报纸、杂志的总印张数;③人均电话通话次数;④人均传真次数;⑤购买数据库的数目;⑥开发数据库的数目;⑦数据库信息总量。

4.信息化人才开发指标

包括:①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②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结构比例;③企业用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的经费;④企业用于吸引信息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⑤企业用于奖励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

5.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指标

包括:①信息化方面的方针和政策;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标准;③企业CIO体制实施情况;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效果;⑤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情况;⑥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的质量;⑦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质量;⑨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的水平等等。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指标

(1)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信息化的投资额:包括信息系统硬件、软件的购置、安装,应用系统的开发或购置所投入的资金。②信息系统运行费用:包括消耗性材料费用、系统投资折旧费及硬件日常维护费等。③信息系统运行新增的效益:主要反映在成本降低、库存积压减少、流动资金周转加快与占用额减少、销售利润增加及人力减少等方面。④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为通过新增效益,逐步收回投入的资金所需的时间,它也是反映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

(2)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对组织为适应环境所作的结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变革会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一般无法用其他方法实现。②能显著地改善企业形象,对外可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对内可提高全体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可使管理人员获得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拓宽思路,进入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良性循环。④系统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使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可加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⑤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定额与标准、计量与代码等的基础管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基他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⑥应用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提高了管理者决策的自信心和准确度。

五、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

1.企业信息化指数的测算方法

综合评价分析法的基本评价模型,通常多采用简单线性加权法:

式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纲化处理后的值;W i为Pi的权重;EII(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 Index)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值。

2.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

它是动态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速度的指标。一般有两种方法:

(1)环比法。即本年度企业信息化指数与上年企业信息化指数之差,及与上年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的比率。

式中:叫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

(2)基比法。①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总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②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均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平均提高率;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N为l,2,3,…,N一l,N。

六、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组织

组织也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结果,因此,在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组织的工作。

篇11

当今是信息爆炸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通过互联网渠道搜集海量信息,为企业产品推广和联系客户提供了平台。当前,尤其是伴随着“两化融合”的推进,许多的企业都意识到加强信息化建设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人力投入,以促进企业走向信息化发展道路。但伴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信息安全问题,例如:不法分子采取技术手段窃取企业重要信息进行不正当交易。企业重要信息一旦泄露,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者可能会造成企业倒闭。因此,作为企业而言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信息安全问题。深入性地分析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避免信息安全问题的发生。

1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就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安全问题的原因来讲,只要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具体分析如下:

1.1内部原因

1.1.1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意识薄弱

当前,多数企业都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因缺乏实践指导,管理层信息化意识缺乏,发展盲目,对信息安全问题往往忽视,使得信息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

1.1.2信息安全软件技术不高

当前国内的信息安全软件技术虽然发展较快,但同国外发达国家的信息安全软件技术水平相比,差距仍旧比较大。并且信息安全软件是“盾”,黑客病毒是“矛”,防范措施总是很难赶上病毒以及黑客的发展。

1.1.3管理缺乏规范

部分企业由于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安全问题的危害性,重投入,轻管理,空有信息系统却管理混乱,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问题防范机制,这就给恶意人员侵入企业信息系统提供了机会,造成企业的重要信息被窃取或丢失。

1.1.4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一般而言,企业信息安全系统的维护和升级都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但由于企业的高层对于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企业的发展程度差异,导致部分企业没有配置专门的管理技术人员,设备与系统缺乏专业的维护管理。

1.1.5信息安全问题的相关法律不够健全

针对当前国内危及企业信息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导致这种类型犯罪较难管理,企业因信息被窃取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很难获得合理赔偿。

1.2外部原因

现阶段,企业信息系统受到的威胁主要来源于外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逐渐在市场中突显出其重要作用。一些不法分子看准信息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的这一点采用不同手段来窃取企业的一些重要信息来谋取利益。此外,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也会采取一些不法手段来获取其他竞争对手的信息,借以打压竞争对手。

2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2.1企业应提高信息安全问题防范意识

企业应提高信息安全问题防范意识,将信息安全问题防范工作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将其放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立足长远,合理规划,重视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的防范,加强对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可能会发生的信息安全问题,建立长效机制。

2.2正确选择信息安全防护软件

目前,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于信息安全问题往往会采用信息安全防护软件方式来防范安全问题。但有些企业在选择信息安全防护软件时没有注重信息安全防护软件的质量,有时候选择一些防护性能弱,价格低廉的软件。使得信息安全防护软件起不到防护功能。即浪费了企业资金,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3加强企业信息系统管理

我们知道,不管是任何安全防护硬件或者软件都不是完美的,都存在一定的漏洞,都有可能遭到破坏和攻击,使其失去防护功能。所以,其只是辅助措施,对于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不能完全依赖技术手段,以为只要采购好软硬设备旧高枕无忧了,而是要在拥有技术手段的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且管理人员切实贯彻落实才能防患于未然。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制。基于企业的信息系统不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技术支持下所建立的,所以在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各个系统可能存在的运行安全隐患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企业根据系统的不同找出各自的不安全因素和漏洞。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制,通过量化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系统运行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网络管理。企业的信息系统遭到破坏,信息泄露都是企业外的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来窃取的。因此,企业内部应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给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提供安全可靠环境。

3结语

总之,加强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必须要重视的课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给企业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运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企业应重视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采取有效的信息安全防范对策,确保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篇12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186-02

对于中国众多中小民营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从宏观方面说,信息化有利于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微观方面说,民营企业实现信息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高效有序的管理;有利于节约生产材料,降低库存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缩短企业的服务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实现按订单生产;有利于加速资金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率,实现资金的快速重复有效利用;有利于加速信息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率,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共享和利用[1]。

一、民营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意识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许多民营企业已经应用局域网,有些行业应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企业已经超过30%,但局域网的应用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很少;电子商务的应用也主要在于网上查询、网上信息,而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还不普遍。资料表明,目前真正实现信息化较高级应用的民营企业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5%。也就是说,国内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征是只有5%左右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和SCM(供应链管理)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而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仅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障碍表现在:

1.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存在观念误区。中国相当大比例的民营中小企业都是以订单(销售)为生存基础的,有单子才能活命,没单子就倒闭,平均寿命也就三至五年。在生产规模未达到一定层次基础上,信息化手段往往无法显示出其在大量烦琐的生产过程中准确高效的优势。企业的拥有者、管理者认为客户、渠道才是企业生存的源泉,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民营中小企业,他们对信息化的认识方面仍然比较狭窄,认为信息化就是购置几台计算机硬件,运用一些基本的应用软件,用电脑打字、玩游戏、聊天、看新闻;认为网络联通后就等于实现了信息化。把信息化简单理解为“上网”,或者偶尔浏览一下网页也就完成了信息化的进程。

2.民营企业信息化存在资金短缺问题。首先,民营企业收款难,资金拖欠问题严重,自有资金周转较慢,有限的资金大多用在扩大生产、建设中。面对生存的压力、资金的短缺,让他们拿出精力和金钱来完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其难度可想而知。其次,企业融资困难,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企业融资的交易成本高。银行内部缺少向民营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在提供贷款方面缺少积极性。而企业外部也缺乏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筹集资金的渠道。因此,大多数民营企业大多将信息化放在第二步考虑。

3.民营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中国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常常缺乏高水平的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人才,企业也常常面临人才外流问题的困扰。这主要是因为缺乏高效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保持机制。民营企业很难找到一批IT业的高级人才,专职的IT人员薪水又较高,且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学习、交流、应用,而民营企业由于对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绩效评估不合理,因此本身提供的环境往往留不住这些人才。据统计,民营中小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信息化素质较国有企业、外企低。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每百名员工中,信息技术人员还不到一人。

4.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方面存在问题。民营中小企业由于所处的行业及历史背景各不相同,其运作模式虽有雷同,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需求是互异的,就需要“量身定制”,以工具化、成组的设计来实现不同的需求。但目前国内的一些IT方案提供商只是把自己的产品的优势和功能摆在企业面前,单纯地去推荐自己的产品,以产品卖出为目的,他们看重的只是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实实在在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真正帮助企业改进生产管理上的缺陷,使自己的产品能与企业的生产特点相符合,起到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这也给企业信息化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5.民营企业信息化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完善。一方面,政府对民营企业信息化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善的针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与规范;缺乏鼓励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另一方面,整个针对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也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支付手段和配送体系滞后;缺乏为企业信息化服务的中介结构和高质量的咨询机构等。外部环境的制约使民营企业认为现在还不是投入信息化的最佳时机,限制了民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二、解决民营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相关对策

1.做好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体规划。民营企业在规划信息系统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实用,避免追求华而不实。二是要可靠,一旦实现了信息化,那么企业的生产、管理都不可能再倒退到原有的模式上去。如果信息化系统不可靠,时不时的老出问题,那么对企业来说,将是无法承受的。三是易升级扩展,企业要发展,技术也在更新,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是在变化的,因此在规划时,一定要做到既满足眼前的需要,又能兼顾将来的升级发展。最好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各模块既可以独立运行,发挥一定的效益,又可以相互搭接,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四是要安全,必须确保信息的安全。信息安全是指在信息的生产、传输、处理、存储过程中,不被丢失、破坏、盗用和非法修改等。

2.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对企业流程进行调整与重组。民营企业的业务流程隐蔽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之中,企业自身难以了解各个流程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模型来分析和重组企业业务流程,从而发现流程中的瓶颈,进而优化之。对于由于流程引起的权利再分配问题,要在实施过程中加以妥善解决。对于企业业务流程的动态变化,系统设计时应尽量考虑采用模式与软件系统相分离的方式来实现。IT厂商能够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开发出量体裁衣的内部企业应用软件,让企业决策者能够真正了解到信息化的作用,要拿出货真价实的解决方案让民营企业决策者们看到实际效果,才会引起他们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

3.民营企业信息化要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民营企业由于在人才、资金、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企业在规划确定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实施。如果条件具备的企业,当然可以一次到位,但很多民营中小企业可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分阶段、一步步地落实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先选择一些占用资金少、技术含量不是特别高的模块实施。比如,可以先实现互联网的接入,在互联网上本企业的主页,宣传企业的形象,介绍自己的产品,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同时可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外部信息,这对民营企业是很重要的。这在目前来说,都花费不了多少资金,技术上也不复杂,如果自己没有主页的制作和维护人才,也可以暂时委托别人来完成。采用成熟一个条件,就落实一步的方法,不断地创造条件,循序渐进,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实现规划确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4.加强民营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对民营企业而言,吸引人才、稳定人才,防止和抵御人才流失越来越成为企业信息化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首先,企业应广开门路,招贤纳士。如加强与高校结盟,为学生设立专项奖学金,吸引人才。其次,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对有特殊贡献的关键人才,采用智力入股或技术入股以增强持股的技术人才对企业的凝聚力,稳定人才。还要逐步在职工技术晋级、干部考核时将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技能放到考评内容中去。再次,加强对广大员工的IT技能培训。提倡个人自学为主,同时企业内部也进行一些简单实用、面向广大工人的计算机与网络培训,将广大员工的IT技能培训当做重要项目来建设。最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学习型组织,激发起群众性的学习热情,大大刺激群众尤其是青年人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培养企业自己的信息化建设梯队。

5.完善民营企业信息化的良好外部环境。首先,应加强政策导向,健全信息化法律法规。政府应尽快颁布与完善相关的信息化法规和政策,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目标、相关技术标准与信息规范,不断增强政府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力度,使民营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要积极投入资金,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是民营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目前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网络传输速度慢、费用高,资源垄断和体制弊端逐渐显现。政府应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引入竞争机制,消除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最后,应建立完善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政府应不断强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管理咨询和人员培训,同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将政策、法律、金融、战略咨询等都纳入信息服务体系的范围之内,为现代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资源保障[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