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09:20: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思想政治的内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综合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思想与政治两方面的教育,它的延伸范围也是很广的,像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都属于其范畴。从实际的教育状况来看,要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其它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明确的划分,这样会使教育的内容更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便于被教育者的理解记忆,从而使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加强强化。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构成上来说,它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特殊性。也就说它的教育内容是动态化发展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内容构成上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二,普遍性。即它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下,其保留着稳定的传承性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连贯性;第三,交叉性。讲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具有的前两个特征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中相互交叉,形成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内容,并且它还具有十分良好的指导导向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构架上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内容在架构方面没有很好的连贯性和稳定性。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就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它的重要理论和最基础的知识在时事政治中难以完全的表达出来,不能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没有稳定性。另外,它的教育内容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在架构上较为分散,这也就使教育工作存在着盲目性和浅显性,与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度性不相吻合。
第二,在教育内容的构架上,有很大的政治和理想化特点。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它的教育内容设置和教育的最终目标以及接受者的接受水平和社会政治教育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相一致,有很大的抽象化和空想化,与现实实际相脱离。另外,从它的教育内容设置上来说,其主要是以政治为核心,而没有必要的思想教育内容。
第三,教育内容缺少条理性和层次性。这一方面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它的教育内容在设置时没有按照既定的条理性结构,大多是根据教育的方便安排的,而且与接受者的需求和能力也不一致。除此之外,它的教育内容在存在层次感差的同时也反应出了它的多余重叠,没有一定的教育逻辑性,例如对时事政治、法规常识以及历史事件的教育方面。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思和重构的建议
3.1根据实际,把握社会多层次的特征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其的构建和反思是势在必然的,同时这也是时展的要求。具体来说,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和重构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状况,遵循社会多层次的目标来进行,不可盲目无序。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要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为首要内容,这是我国保障公民最基本的权益的重要反映;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与人们的职业要求相一致,不论职业的特殊与普通都统一对待,并予以尊重,不能有任何的偏差和不公平;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设置要满足人们的最基本的需求,对人们的基本需求予以尊重,平等对待。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具体设置安排需要结合接受者的实际需求和真实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兼顾差异化,进而使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在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就达到了巩固思想政治文化的目的。
3.2兼顾社会性质的差异化现状
为什么要在反思和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考虑社会的性质差异?主要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性质是由所处的国家社会性质来决定的,对我国来说,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时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具有的先进性,这也是我国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与此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成,与我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相适应。
3.3考虑到教育接受者的实际情况
教育的接受者实际状况主要说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状况,因为每个不同的受教育者在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有很大的差异化,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每个个体也是有针对性的,会对自己欠缺的部分予以关注,如果教育内容的设置超出了接受者的实际接受能力范围之内,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状况。另外,还要对接受教育者的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差异化进行综合分析,在掌握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使教育的效率得到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
4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们的思想引导,正确观念的树立是有密切关系的,针对存在的一些误区,需要相关管理者根据实际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在进行反思和重构的过程中,要使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和创新性,与时俱进,确保人们的教育平等、公正,从而使教育取得最大化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基,闫立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思与重构[J].求实,2011(12):93-97.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重大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够满足主体需要,促进主体发展。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积淀,其实践活动更是人文关怀精神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上是一种人的哲学,关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生意义。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作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也是思想政治内容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论在整个现代教育学科体系中处于关键性地位,是人类文明从精神层面解释人类发展意义的重要精神载体,其核心价值基于人的主体进行体现,基于人文关怀构建思想政治的内容体系既是内在的客观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1]。对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内容体系建设的的研究影响着人们对事业,对生活的信念、热爱程度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钻研、掌握程度。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围绕人文关怀价值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注重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相对于行动变化,思想变化则是较难被发现的、内在的、更为深层次的价值。行动变化是外在价值,过往,我们在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判断和评价时,往往过于强调其外在价值的变化,却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强调人内心真实的改变,它是对人文关怀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在价值的同步实现是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内容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
1、引导价值取向,提高精神品位和激发创新意识
引导人的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培养引导个体的价值取向、陶冶个体的精神,激发个体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从而让个体通过良好的价值取向、积极的心态去战胜挫折和困难。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而这其中也伴随着大量消极和错误的价值观导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加强对个体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良好的价值取向及选择让个体甩掉各种沉重包袱,解放心灵,发挥聪明才智与创造力[2]。同时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大力提倡创新精神。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满足精神需求,建构精神家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要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转变,对精神生活的需要迅速增长,精神生活的满足将日益成为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之一。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通过对社会心态的调节,激发人自我提高的愿望,引导人们摆脱贫困,愚昧和庸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体现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原则,关注个体的精神生活需要,引导个体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竞争。
3、培养道德情操,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
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和过度追求财富会导致市场经济价值准则泛化为社会生活价值准则,从而导致社会伦理规范失衡、道德水准下降,最终造成人和社会的畸形发展[3]。所以必须加强自身的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能激发道德需要的丰富和发展,提高对于道德的认识,促进道德对于个体享用和发展功能的充分实现,通过自身德性的提升和完善,体验精神上的幸福感,并最终在自身的道德发展和道德人格完善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实践也反复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虽然不及外在价值直接、明显,却客观存在。注重内在与外在价值的共同作用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注重社会价值引导重视个体价值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既能促进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发展,具有社会价值;同时,又能满足个体发展需要,促进个体进步的提高,具有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侧重点分析,虽然社会价值是主要内容,起主要和引导作用,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对个体价值的研究和挖掘。否则将背离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这一核心价值的要求。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呼唤人本回归
由于个体社会化的完整程度不同,在思想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相应负起引导人们形成具有独特人格的个性化的人文精神的重任[4]。以人文精神关怀为基点,有的放矢地对人们进行正面的、健康的教育与引导,从而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化的人格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尊重和正视个性差异,在总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不超越原则底线的前提下,给予更多的尊重、宽容和引导。
2、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化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化是人发展的必然途径。一个人要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就必须学习社会规范,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思想和技能,融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中。人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成长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成长和价值实现的起点。人的社会化内容广泛,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化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等。政治社会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中政治文明对人的必然要求。道德社会化则是人与人互动发展的文明准则和道德约束[5]。法律社会化则是人类文明中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互动中必须遵循的规则,是社会良性发展必不可少的强制性制约规范。人要存在于人类社会,必然要适应人类社会的即定秩序,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促进人的社会化则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3、规范个体行为方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对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规范个体的行为方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施以各种影响,帮助人们提高道德认识,养成道德习惯,形成道德品质,具备合理的道德规范。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规范来指导和约束人的行为,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发展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与交往,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下转第312页)
(上接第310页)
[作者简介]路雪(1992-),女,贵州六枝特区人,中南民族大学学院研究生。邓纯余(1973-),男,江苏泗阳人,中南民族大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指导项目“隐性课程视角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HB14009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7-0045-03
思想政治教育是启发、引导和帮助人们建构美好未来并赋之于实践行动的特殊教育活动。正如列宁指出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①,促进人的超越性存在,推动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切近而又高远的实践主题。由于“人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深深地植根于人类自己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之中”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理论逻辑、结构层次和建构过程上具有了鲜明的超越性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超越性根源于人的超越性存在方式
超越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实践本质。人们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打破环境和现实的束缚,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超越发展。德国社会学家舍勒深刻地指出,使人不再是“病态的动物”并马上变得美好、伟大、至尊的正是精神的超越性本质。人是超越的意向和姿态,“永远在想方设法打破他的此时――此地――以此方式的存在和他的周世界的樊篱,其中也包括他自己当时的自身现实。”③美国神学哲学家赫舍尔在阐释“人是谁”的命题时也指出,“对于动物来说,世界就是它现在的样子;对人来说,这是一个正在被创造的世界,而做人就意味着处在旅途中,意味着奋斗、等待、盼望”。④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生成了超越发展的永恒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在“实然”与“应然”、“现实”与“理想”的不断转化中实现着对现存状态的超越。
人的超越性存在方式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超越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超越性是对人的超越性存在方式的理论反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依据人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要求,遵循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的规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系统的有效运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与社会的向前发展。在实践生存论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通过转变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提升其思想境界,规范其实践行为,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及其社会超越发展的特殊实践活动。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思想境界,规范实践行为,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适应和超越现实社会、现存状态的能力和智慧,引导他们形成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动力和实践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由自我到社会、由现实到理想、由他律到自律、由自发到自觉等不同维度的发展,不仅具有生命超越的实践意蕴,也是实现人类社会超越发展的主体性条件。一方面,超越发展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实践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内核,贯穿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等不同的内容体系当中;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必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反映人与社会面向未来发展的超越性特征,形成与受教育者及其社会发展保持适度张力的问题情境和目标要求,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理论先导、价值引导和实践指导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逻辑具有面向未来的超越性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根据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受教育者传递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信息,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结构丛林”中,无论是社会意识形态教育,还是理想信念教育、政治道德人格培育,其内容的主题在理论逻辑上都展现着面向未来的超越性向度。
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文化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意识形态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作为社会观念的综合,意识形态从总体上表达了全社会对人性的看法、对人类行为的批评、对应然问题的阐释,以及对如何正确安排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意见。意识形态通过观念的力量、社会改造方案、行动计划提供了人们社会治理的理想模式。作为“一种具有行动意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⑤,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理想化成分、社会超越发展的反思与建构、社会超越的乌托邦精神,都体现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在内容上的超越性。
理想信念是人的价值意识的最高形态,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表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价值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理想教育最终体现为受教育者是否能够以前瞻和预见的方式洞察自我与社会的未来发展。信念教育通过生命价值观念的传授、理解、认同和践行,成为激发生命潜能,实现主体生命意志超越的特殊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建构理想自我、理想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实践活动,它以培养受教育者稳固的心理和情感倾向为特征,以形成受教育者面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思维和超越精神为目标,本质上是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确立理想信念的超越性生长过程。
道德人格是个体生命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健康的人格能够促进个体不断地开发潜能,实现人生更高的价值目标,没有人格、丧失人格的个体不可能确立超越发展的生命意识,更不可能获得生命境界的提升。道德人格培育通过教育和指导受教育者理解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理想、道德人生的完整内涵,最终使道德人格成为个人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德性力量。正如研究者指出的,道德“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不是人们现实行为的写照,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去加以审视,用应是、理想的标准来对它作出善、恶的评价,并以此来引导人的行为”⑥,道德人格培育绝对不仅仅是为了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而是为了发挥道德理想和高尚人格的训育和解放功能,引导个体实现对现实生命状态的不断超越。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层次具有边界拓展的超越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为主要手段和实现形式的特殊的政治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为特定阶级、集团的利益和需要服务,以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为实践逻辑,在“文化化育”中探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方法路径。政治教化、人文引领和生活涵育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目标层次和价值序列。这些不同层次和序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结构的边际和圈层。不同边际、圈层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互生成、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结构层次上拓展边界的超越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结构层次上具有逐级上升的超越性特征。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等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其中,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规范性教育,重在内省、养成和自律;法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保障性教育,重在强化、自制和他律;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自励性教育,重在劝导、激励和体验;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认知性教育,重在启发、说理和引导;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信仰性教育,重在灌输、主导和控制。⑦不同内容形态的地位和作用表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处于基础层次,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思想教育处于中间层次,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经常、最普遍的教育内容,通过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政治教育是最高层次、最为艰巨、最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和内容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由“基础性内容、主导性内容、拓展性内容”构成的体系,“政治教化、人文引领和生活涵育”的统一决定了内容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转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廉洁教育、心理教育、生态教育的内容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自存”,而是指涉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不同内容的“综合性存在”,任何一个方面内容的选择和建构都必然会触及到内容结构体系之中的其他部分。即便是同一层次和序列的内容也并不是单一的层次结构,而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内容集合体。如,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中,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理想有着不同的内涵、性质和作用,形成了政治观教育内容的结构层次。此外,受教育者及其群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环节也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结构层次上的超越性要求。随着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条件的变化,居于同一目标层次和价值序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上也必然有著不同的要求。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过程坚持实然超越的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其现实性上,是对不同所有制、不同社会条件之上耸立着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描述和阐释;在其实践性上,是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改造受教育者的主观世界并创造客观世界的理论诉求和行动指南。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在“稳定与变革、实然与应然、封闭与开放”的相互统一中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描绘出人们的社会生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超越性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对受教育者及其社会生活的总体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的观念意图去设计自我与社会的未来,总会以其理想性的世界图景和目的追求对自我与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批判性反思和超前性引导。相对于人们不断产生的新的需要和诉求,现实总是处于不理想、不完善的状态之中。只有根据变动不居的实际情况,在理论创新、话语创新、实践创新中建构“静有其位、动有其规、协调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思想理论的先导作用,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广阔空间和无限生机,将人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引向更高的层次、水平和境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就是要抓住“主观与客观、现实与理想、实然与应然”之间的矛盾,从人与社会发展的“应然状态”和“理想目标”出发,努力建构与受教育者的思想现状及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保持适度张力的内容体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能够“踏着人生的实际说话”,又能够把握住受教育者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五、遵循时代逻辑,加强前瞻性研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超越性
超越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应然品性,规范着思想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创新。科学地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系统的有效运行,也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性本质的实现。遵循时代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研究,是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超越性的关键。
时代逻辑规定并规范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体系建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这一时代的实践逻辑。作为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超越发展的丰厚意蕴,兼具着思想超越、实践超越的真理品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超越性,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视角去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根据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超越性,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动权,分析当前人们思想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以受教育者的视野、眼光、触角了解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在人们思想行为发展的前面,引导人们在不断地认识和解决自身的思想行为问题基础上超越发展。
加强前瞻性研究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超越性的根本要求。前瞻性研究是对预设的研究对象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持续地追踪研究的科研方法。前瞻性研究注重把握研究对象的关联性、潜在性和可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始终受到社会发展与个人进步的双重规约,只有及时关注人与社会发展的潜在变化,科学地分析与预测受教育者思想行为的未来趋势,才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成变化的规律,不断地充实、调整、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其结构体系。也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主观愿望及其超越发展的社会事实,引起人们思想行为的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工作者在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自我扬弃的同时,更要自觉地提高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的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建构“层次鲜明、结构合理、生成有序、张弛有力”的内容体系,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实践体系,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超越发展、创新发展的态势和活力。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3.
②孙正聿.属人的世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36.
③(美)A.J.赫舍尔.隗仁莲,等译.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1.
④(德)马克斯・舍勒.李伯杰译.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28.
⑤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3.
⑥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C].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0.
时事政治是某个时间段发生的,从国际国内局势出发,总揽全局,概括性比较强,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内外新闻。教师要把握课本的知识要点,将书本教学与时政教育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如何结合时事政治,强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呢?
一、以时事热点为开场白导入新课
根据教材内容,把新鲜的热点时事作为开场白导入新课,往往能创造一个“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讨论热点时事的过程中,充分理解课本知识,达到认知统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我在上“依法治国”这节内容时,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关注过选秀节目吗?有一个明星经常在选秀节目上做嘉宾,他就是知名音乐人高晓松。最近由于他酒后驾车,造成四车连撞,4人轻伤,被判6个月拘役。你们对这个事件有什么样的认识?”这样有针对性的开场白,容易吸引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引导学生注意学习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并通过学习法律法规,鼓励学生努力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感兴趣的时政资料,扩大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和关注社会发展,感受时代变化的各种现象,以他们感兴趣的事件为出发点,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新课开始时,让两三名同学对近期收集的时事热点进行报告演讲,要求他们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焦点问题进行阐述,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讨论,谈谈对事件的看法和见解。通过有趣的课堂讲解、讨论等多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自觉性,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
二、以时事热点为信息源充实教学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仅是传播课本知识,而且要敢于突破书本框架,让学生去了解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调查就是要求学生走到课外,贴近社会生活,通过自己的实践行为感悟和体会社会生活。在讲解“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时,为了让学生更切身地感受到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现状,我给学生展示人们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图片,学生通过图片传递的信息,意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日益退化,破坏环境的是人类本身。同时,课前我还布置一项课外作业:问一问自己的父母长辈,了解他们儿时环境现状与现在有什么区别。上课时,首先让学生汇报他们的调查结果,再进行相互讨论和对比,最后我结合环境保护有关知识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问题印象比较深刻,他们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和义务。时事政治包含的各种新闻信息虽然是课外内容,却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把时事政治热点和学习兴趣结合起来,把时事新闻中与课本知识相联系的热点、焦点信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做出有效的讲解。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如果不能成为广大干部、员工所接受的形式,内容再好,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尽可能地利用广大职工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可以通过形式自由的座谈会、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等形式,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搞得活一点、乐一点、轻松一点。如文化广场活动、廉洁文化小品大赛、庆“七一”歌曲大赛等,让员工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与启迪,寓教于乐。另外,不仅可以利用橱窗、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利用现在先进的科技手段开展工作,比如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展、廉洁文化成果展、技术人才风采展等,以现真技术加传统宣传展板的形式,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轻松地观看、欣赏中强化员工知党、爱党、爱企业、爱岗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少单位把思想政治工作搬上局域网甚至互联网,有的单位定期巡回播放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声像资料和宣传资料。这些做法和措施,使思想教育的形式较好地顺应了员工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多样,而且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员工群众也能踊跃参加,乐于接受。
二、形式要服务于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企业结合实际,创造了许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给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员工受到教益和启迪。但同时也有个别企业存在追求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创新,不顾内容需要,片面追求形式,在形式上搞花样翻新的倾向。表面上轰轰烈烈,却没有什么实质内容,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是很有害的。比如,有的单位开展群众性谈心月活动,有计划,有方案,但缺少操作性,不宜抓落实,结果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有的单位在青年员工中搞人生观教育,教育时间仅安排7天,却组织开展了“十个活动”,一台节目、一场演讲、一次知识竞赛等。可以设想,那么多活动,肯定会分散活动参与者的注意力和参与力,反而冲淡了教育的主题。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千姿百态,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能指望大而化之的几项活动就能达到解决所有人思想问题的效果。我们谋划思想政治工作,在做好大众宣传的同时,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人的思想问题上。要深入到职工群众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捕获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信号,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针对一个时期、一个单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影响群众工作和生活的难点问题,通过一人一事,反复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把事实讲清,把道理讲明,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落到实处。
三、形式与内容要和谐
一、强化阅读 激发活力
阅读是生命的活力,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是全身心的投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图文并茂,融故事性、兴趣性、知识性、科学性为一体的新课程,所选内容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创新。以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落脚点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让学生从无味呆板的学习氛围中解放出来,把热情、冲动、阅读、理解、体味、感悟、表达、创新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文的精魂,文的生命力,文的感召力注入学生的心田,通过阅读,使学生感受到遨游在知识海洋中的乐趣,让学生身心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和激励,体会到思想政治课的无限魅力。
二、创新教法 强化理解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力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十一世纪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和关键,要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创新能力的教师。要使思想政治课寓教于乐,教师就必须在教材的把握上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在尊重教学规律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精心设置新的授课程序和方式,不断赋予教材以新意;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形成鲜明的表象和精确的概念,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牢固掌握。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对一般问题的处理要点拨,深奥的问题要启发,重点问题要引导。比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问题,学生归纳出条理性的答案;教师写出提示性的字眼,学生填写后面的内容或者让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记住某些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部分问题让学生讨论,各抒已见,找问题答问题或对个别问题进行拓展、思维。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达到极大提高,促进政治课教与学的整体水平。
三、故事激趣 以文感人
故事,无论是真实还是虚构,他都集事、理、趣、意为一炉,既有感染力,又有趣味性,更具哲理观。教学中应多搜集与教材、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贴近生活实际的故事,让学生在情感共鸣的同时,提高其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对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的认识,是非分明,寓教于乐。如讲“珍爱生命”时,首先揭示生命之宝贵,生命的重要意义所在,而后列举“抗非勇士钟南山院士”积极主动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感动中国主人公丛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病魔,心中仍然装着贫困儿童”。再让学生讲讲熟习的“杯弓蛇影”的成语故事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在愉快、热烈、激情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促进学习动力,提高品德修养。
四、注重实践活动 提高学以致用能力和道德修养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多动手是、多实践的学习环境,在动手实践中培养道德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内容会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味。如在学习“塑造自我”、“相处有方”等内容时,组织学生开展表演小品“宽容”、“尊重”等,使学生在欢乐、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新知,提高技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宽容,学会相处,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消除误会,解除纠纷,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政治课教与学的飞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唤起人实现自我的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同样需要点燃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主动的自我认知中,培养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和能力的合格人才,为构建新颖、快乐、和谐的现代教育和良好社会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急剧发展,传统的农业社会开始了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工业主义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层次,从而引起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渗透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尤其不断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担负起时代的重任,服务于社会现代化建设。因此,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而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
一、现代化的内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实质是工业化,是指经济落后国家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现代化是一种“文明的进程”,主要指人类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改变过程。现代化就是人类对自己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合理性的控制的扩大。现代化就是“合理化”,是一种全面的理性的发展过程,其中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是现代化的最终要求,即个体完成从传统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变。总之,现代化不只是经济发展,也是政治发展,同时又是文化发展和精神发展。在现代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可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目标、运行机制、主客体以及实现路径方法等各方面的现代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涵盖的方面很广,笔者在本文中主要论述在现代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创新,也就是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些启示。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
目前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现代转型,但是社会价值观、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理念和文化的转型还在进行中。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外来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不断输入,以及我国社会自身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诸如道德失范、社会不公、贫富差距等等,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个复杂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内容。现代化过程中,对热衷于经济建设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生态环境,和平教育等。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来了新的内容,迫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化。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能够切实解决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深层次思想问题,帮助人们树立同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的现代观念意识和共同理想,促进人的现代化,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和健全人格,为人的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体现科学性、现实性、丰富性与适应性的现代化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仅体现传统的内容,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步开展同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和环境内容开展教育,用具有现展趋势,体现时代特点的人和事来教育引导群众。
三、现代化视野下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带来的的启示
无论是在世界其他各国还是在我国,在体制变革和经济腾飞的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的思想文化必然会遭到猛烈的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又不可能很快地发育成熟,若不能够及时关注这些不和谐因素,必然影响现代化的整体推进。因此,在现代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尤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多元化。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带来了启示:
1、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道德失范问题。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重经济建设,使得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对金钱的崇拜,导致只追求物质上的利益,而对精神文化的相对缺失,诸如道德缺失,社会风气败坏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产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我们应当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道德教育应当放在首位,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道德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方面的事,家庭道德教育更加应该加强重视,要应当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出现问题才针对问题进行整治。
2、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追求经济建设而对环境问题忽略。从而导致大半个国家都产生雾霾产生,民众出行困难,有毒气体危害人身健康。现代化过程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化成工业社会,虽然工业化获得成功,但是相应的环境问题也产生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除了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的重视,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党的十报告里增加了“美丽中国”等方面的建设,从而把环境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增添了新的内容,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也应当全面关注环境教育问题。
3、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形式多样性。在现代化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科技发达,联络通信技术发展,世界各种文化开始互相渗透,譬如美国的快餐文化对我国影响深远。现代化促使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我国传统东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开始颠覆固有的保守的儒家思想,在思想文化上有了推进作用。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当融入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观念和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国际文化形式的发展,逐步跟上现代化的潮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4、现代化进程中全球化现象。现代化过程中,典型的特征就是全球化。全球化与现代化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全球化现象给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都是极为深刻的。比如网络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缩短,彼此之间互相影响更加巨大。所以,在现代化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网络教育,网络中复杂的环境对于思想影响是迅速而且不可估计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应对网络教育进行深化加强,对网络有更新的认识,知道网络对于思想上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一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全球化现象有全面的认识。
总之,在现代化的潮流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一些积极的部分是需要认真对待吸取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有推动作用,但是有些消极的部分是需要正确对待的,应汲取教训来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抓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视野下,有很多地方值得去借鉴,需要我们的努力探索和研究,笔者仅仅是略谈了一些简单构思的想法,现代化这个大环境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应继续努力研究和探索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启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张尚字.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浅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087-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特点、价值取向越来越多样化,要达成对问题的共识,越来越需要人们提高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辨析的能力。当今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价值观念的认同都需要通过自身的自主辨析来达成。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要相应转换、与时俱进。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辨析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才是真实有效的。因此,注重辨析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有了“辨析点”,也就有了“问题”,也就有了推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得以开展的动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在“辨析点”的不断生成和不断解决中推进的。
一 “辨析”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有相通之处。因为人们对任何问题的认识都离不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一般逻辑。新课程和旧课程的差别就体现在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把握的转变上。在旧课程中“是什么”主要呈现事物现象背后的定义、结论、理论观点等,这本身和学生的直接经验就隔了一层。“为什么”这个环节只是一种对这个结论的论证,这里缺少排除、鉴别、比较的过程,直接为学生提供了通向理论的“康庄大道”。“怎么办”环节主要是理论的运用,常常是很模式化的。在新课程中,“是什么”这个环节,呈现的是一种知识经验,这种经验能够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起有效链接,让学生自己能够从中体会到“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环节,教师要创设辨析情景、制造选择冲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开展比较、鉴别,自己排除谬误,探索出通向真理和实现价值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得到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得到了尊重,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比较扎实的情感基础。在“怎么办”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变换问题情景,这实际上又是一次新的辨析过程,这里既有已经达成的知识的运用,又有新情景对知识的检验。可以说,在新课程中,任何知识都需要在新情境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存在的合理性。
总之,引导学生开展辨析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意义是极大的。只有把辨析活动提升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层面上,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辨析点”的分类归纳和具体操作
第一,从教材自身来看,有“显性”的辨析点,也有“隐性”的辨析点。显性的辨析点通过探究活动的方式加以呈现,是教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创设的辨析情景。这样的辨析点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教材中也有值得辨析但并没有由教材直接呈现的辨析点,这需要教师在深刻理解课标、教材的基础上自己开发出来。例如,“文化是不是就是文明?”“文化有无优劣之分?”等等,这些辨析点同样是课堂教学所不能缺少的。
第二,从辨析点的性质来看,有的辨析点是对“是什么”的辨析,属于事实判断,例如“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赞同这种观点吗?”有的辨析点是对“该不该”“值不值”的辨析,属于价值判断,比如“发展教育应摆脱古代教育思想,还是应该回归古代教育思想”。针对事实判断展开的辨析,可以调动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针对价值判断展开的辨析,可以调动学生广泛联系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利弊,进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第三,从辨析点得出结论的方式来看,有的辨析点有确定的结论,例如第九课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探究活动“哲学社会科学是不是真正的科学”,这个辨析是有结论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有的辨析点没有确定的结论,例如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的探究活动“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谁的价值大”,这些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结论。开展有确定结论的辨析活动,教师要重视引导,创设的情景要典型,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确定性。
对于那种没有确定结论,富有争议的辨析点,教师也要大胆使用,不怕没有固定结论,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有争议、有选择、有冲突的辨析点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在广泛联系中论证观点的能力。
第四,从辨析点的对立方式来看,有的辨析点对立双方属于矛盾关系,单独一方的观点都具有片面性,必须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正确的,例如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的探究活动“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其中对立双方均是各执一词,只看到好的方面,或者只看到坏的方面,都是片面的。有的辨析点双方一个正确,一个谬误;一个全面,一个片面。例如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探究活动“民族精神的作用”,第一种观点只看到经济建设的意义,而忽视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是片面的、错误的。第二种观点正确地看到了经济建设和培育民族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全面的、正确的。开展第一类辨析活动要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的思维方式,在对立统一中看问题。开展第二类辨析活动要引导学生思考错误观点的症结所在,在批判性思维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 优化辨析点的选择,开展辨析活动
生活中处处有辨析点,但对于课程来说,并非所有辨析点都是有意义的或具有同等意义。所以,确定辨析点,需要优化。在教学中,关注优化辨析点的意义,对于提高辨析的质量,是很有帮助的。
第一,围绕观点、服务观点,是选择“讲点”的根本依据,也是优化“辨析点”的根本尺度。辨析点的选择必须服从大局,不能为辨析而辨析。
第二,辨析点的选择要具有开展辨析的可能性,值得辨析,不能一目了然,也不能模棱两可,在较低思维层次上开展辨析没有实际意义。
总之,书中呈现的辨析点并不是必须展开,但所有辨析的开展必须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是服务观点的,对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有收获的。
四 在教学中开展辨析活动的步骤
辨析点的选择是前提,选择好辨析点以后,就要通过情景设计来呈现辨析主题。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中的辨析活动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
第一,创设情景。情景可以是真实发生的,也可以是人为创设的,情景的作用就是为学生呈现一个问题域。
第二,形成辨析点。辨析点的形成是学生在分析情景以后,经过初步的抽象概括,得出理论症结点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会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抓住问题核心的思维过程。
第三,开展辨析。找到辨析点以后,学生就要开展辨析,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多层面的分析、宽领域的联系,学生逐步在比较中得出正确结论。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情景和辨析点是“表里关系”,情景只有贴切才能呈现辨析点,如果情景不贴切就会偏离辨析主题。所以,情景的创设是有效实现辨析的关键,必须提高创设教学情景的能力。
五 开展辨析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开展辨析教学时,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在开展辨析教学活动时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课堂辨析活动。
第一,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关系。关注过程,是相对于只重结果、忽略过程而言的,而不意味着只讲过程、不问结果。一般来说,没有只求结果不要过程的设计,也没有只要过程不求结果的设计;有的辨析重结果,有的辨析重过程,侧重不同而已。
第二,导向性与开放性的关系。就思维活动的形式而言,有的辨析取向趋同,有的辨析取向求异,但任何取向都不能导致“价值中立”,都需要在预设的轨道上沿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展开。导向正确的价值标准,这是操作辨析的根本使命。
第三,意义性与技能性的关系。注重辨析,重在辨析点的意义,而不是重在辩驳的技巧。要遵循意义优先、兼顾方式的原则,积极引导辨析的操作。
第四,简单化和复杂化的关系。讲观点,理论阐述的部分不必“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讲过程,现象解析的部分,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六 开展辨析教学的评价方法
第一,辨析教学是否成功,首先看这个辨析活动是否能够为观点服务,是否承载了有效的教学目标。
第二,辨析点选择是否有开展辨析的意义,能否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辨析中所蕴含的思维含量低,就没什么开展的必要,或者采用其他教学方式。
第三,情景的创设是否得当。因为情景中蕴含着辨析点,所以情景的创设要典型、贴切,不能偏离辨析点主题。
第四,问题设计是否与辨析点双方的逻辑关系相对应。辨析点双方的逻辑关系有对立关系、矛盾关系、包含关系等多种,教师设计辨析活动的问题必须与辨析点双方的逻辑关系相对应,否则会误导学生。
第五,辨析视角是否多样。辨析的过程是学生建立联系,进行比较、权衡的思维过程,多样化的视角才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力度,如果辨析问题的视角比较单一,就等于没有真正体现出“辨”和“析”的过程。
第六,是否正确处理了过程性与结果性、导向性与开放性、意义性与技能性的关系和简单化与复杂化的关系。
只要教师在进行辨析活动设计时,能够思考上述问题,用这些问题来考查自己的教学活动,相信所开展的辨析教学都是有意义、有收获的。
综上所述,本人经过近九年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辨析的教学内容总结出了一些教学经验和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启发。伴随着新课程的扎实推进和教育实践的不断拓展,作为一线教师,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它促使受惠者为所获得的恩惠做出回报。近年来,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中的不少人在潜意识里形成了“人人为我”的思维定势,缺乏感恩之心,忘记了哪些帮助过、照亮过、关爱过自己的人,甚至伤害他们。给予、付出、回报、奉献的意识相对淡薄,感恩意识严重缺失。
一、大学生缺乏感恩之心的主要表现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非常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对家人、社会给予他们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予以回报。如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洪战辉……,感恩社会的感人事迹令全社会为之敬佩。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由于道德感情的缺失而出现种种不良现象。
(一)对家庭:感情淡漠,不尽孝道。孝道是一个人道德的根本。但是,一些大学生却不能理解父母、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东南大学曾对该校100 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每周和父母的通话次数、谈论话题、写信频率、是否记得父母生日等方面。统计显示,82%的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电话,主要动机是要钱,仅8%的学生保留了和父母通信的习惯,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的学生只有8%,仅9%的学生每年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有74%的学生承认有时向父母撒谎。还有的大学生毕业后有业不就,成为“啃老一族”,伤透了父母的心。
(二)对学校:教育之恩,淡漠如水。当今社会,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重要表现,反映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为了学生成人成才,学校老师付出了辛勤劳动。可在大学校园里,课间不擦黑板、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已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有的学生把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完全归结为个人因素,对学校老师的工作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的大学生毕业后不但不能用实际行动为母校争光,还恶意拖欠学费,忘记了“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铮铮誓言。
(三)对社会:关爱之恩,渐被冷落。个别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冷漠、自私,世故、社会责任感淡化,回报意识弱。2006 年4 月2 日《新民晚报》报道:《不懂感恩,受助孩子让人心寒》,某区青少年保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十几年来为3000多名孤儿和贫困家庭孩子牵线搭桥,使他们得到社会各界的资助,其中大部分已经大学毕业。却很少有人想到要对那些帮助自己的人说一声谢谢。此外,2007年8 月,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一次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因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这种对关爱的冷漠,让人寒心。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归因
(一)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根本谈不上回报,这就使得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正是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差的“冷漠一代”,只知道:一味的接受爱而不知道付出爱。
(二)学校教育存在片面倾向,学校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在中、小学,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惟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考入大学后,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就业问题上。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人高学教育教学范围。其次,感恩教育本来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高校以学历和职称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尺度,德育老师不但数量少,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一些大学生进入情感疏导的荒漠。同时,片面性的填鸭式教育影响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支持和认可。“我们当前的教育却恰恰就是一种枯燥单调的思想说教⋯⋯忽视了人的情感性需求。”这种说教由于和社会现实的不相符,无法触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很难收到德育的效果。
(三)社会教育存在偏差,社会教育变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随着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加,社会风气日益败坏,如“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屡次出现,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答,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找到待遇好的工作、如何享受生活成了众多青少年关心的热门话题,而对于如何承担责任、奉献社会他们却很少提及。一些人总是抱怨他人和社会“亏欠”自己,却不曾想到自己为他人和社会奉献了什么。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具体途径
第一,启发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教育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理所当然。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帮助,乃至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春华秋实,这一切,都应视为“恩情”。学生思想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捕捉、感受生活中处处渗透的恩惠,启发、帮助学生发掘这些或大或小的恩惠的价值所在,让学生时刻对身边的人、事和物心存感激—“一切是恩赐”,培养学生的“识恩”“知恩”意识。但应该注意感恩教育不能依靠灌输,更不应搞角色预制,因为感恩虽是一个行为动词,当不止于行动,它需要真心实意。
第二,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寓教于学。不断发掘教材中蕴藏的感恩思想,将对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全过程,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如在音乐课学唱《感恩的心》;在实践课制作“爱心卡”等,让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不忘感恩,在成长进步中牢记报恩。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角色正确定位和成长历程进行思考,使他们认识到:无论是父母给予的生命、朋友给予的友情还是教师给予的智慧,这一切都是恩情。
第三,要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用表率作用影响和感召学生。对大学生而言,教师自身的高尚情操和对学生的关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教育技能,以德服人,善于把教育目的寓于各种精心选择、设计的情境之中,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最佳教育效果。此外,应将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当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常怀感恩心、仁爱心,自身充满人文关怀,善于把感恩之心升华为敬业精神,用自身的形象去影响感染学生。
第四,深入开展学生感恩主题实践活动。首先,以感恩父母为切入点,推行“三个一”活动,即算一笔“感恩帐”、写一封“感谢信”、替父母做一次家务事,在感受父母为家庭奔波劳碌的艰辛中激发心底的愧疚之情,让学生在感恩父母中激发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原动力。其次,以感恩学校为切入点,把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努力做到“校荣我荣、校辱我耻”,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利用不同的时期,全校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月教育活动,开展“学院培养我成材,我为学院添光彩”主题演讲等活动。最后,以感恩党和国家为切入点,开展唱革命歌曲、观看爱国影片、读书心得演讲等活动,在赞改革伟大成就中,在感知党恩中唤起爱党、爱国之心,激发报国热情。
第五,建立科学的思政考核体系,实现教书育人。目前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度以及其他道德品质方面没有特别性质有效的系统的考核体系。思想政治课程的考核方式与其他知识性课程的考核方式没有什么差别,都是通过试卷、论文的方式进行。这种与大学生的行为活动相背离的考评体系,既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知行难以合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含有价值取向的教育方式,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这一实际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切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能够以较强的说服力解答受教育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
高等教育是继承人类文化、传播人类价值的重要手段,对于大力弘扬感恩文化,构建社会和谐价值体系,高校显然责无旁贷。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这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具体表现,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程。它既没有语、数、英的主科地位受学生重视,也不及理、化、生的实验课生动有趣,更比不上音、体、美课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往往是静态的:要么是正襟危坐听得沉寂;要么是精神不振伏桌而睡。在国家大力推M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如何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使之更具魅力和实效呢?
一、在教学过程的动态中生成学习内容
改变静态课堂,精心构建动态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是提高思想政治课魅力和实效的重要途径。什么是动态生成呢?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间相互学习,彼此借鉴,让师生在原有知识与认识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动态生成课堂资源,从而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即教师不能再按照一成不变的计划预设教学过程,而应是根据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在课堂上不断调整教学节奏,从而使学生在互动中得到发展,螺旋前进中获得提高。
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是活的、有灵魂的。教师融入学生中,平等、民主的分享自己的知识见解和情感体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平等的姿态与同学们对话,以自身的行动潜移默化的教育,不能高高在上的指使学生去做、去说,这样才能聆听到学生真正的心声,学生也会更加有兴趣探索,“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课堂流淌着和谐、民主和勃勃生机的氛围。
教学素材的动态性呈现。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把原有的教学资源结合生活和学生实际,在互动中呈现出丰富多彩。我们可以把当前价值观引领下的课本素材让学生在互动中生成鲜活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以社会热点时事为契机,开发出跨模块、跨学科资源。在促进政治素养的同时,也可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如:我们在思想道德建设建设中强调要树立心目中的道德模范,既可以从我们身边找到柴生芳这一鲜活的示例,也可以把政治中的道德模范作为素材运用到语文作文写作中去,综合提高各种能力。
二、在动态的学教学互动中提高学生素养
对于思想政治课,很多学生觉得它深刻的道理让人折服,又对它“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望而却步。那么,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就有一个如何把这样有用的知识深入浅出教给学生的问题,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实施动态的学习方式和动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各项素养。
首先,学习方式要动态化。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提高了交往能力,有利于在走向社会时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在自主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分析,以学生的视角和立场对知识进行阐释和运用,在演绎、归纳、举例中提高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探究作为学习的动力,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对知识主动质疑,自觉钻研、灵活运用知识,促使同学们创新思辨能力的形成。所以,动态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调动积极性互动的进行课堂活动。
其次,教学方式也不能教条。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五花八门,“先学后教”,“五段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化、公式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不能一味的“满堂灌”,也不能全部扔给学生,学生的自主一定要在教师的主导之下进行,我们要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既不能自己代替学生,也不能任由他们盲目失措,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既要暴露学生问题,也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态的教学方法创新,既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各抒己见,还要有能力比较、鉴别各种生成的答案,总结归纳出创新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深刻性。
三、在情境融入中使教学更加现实生动
思想政治教材的一再改革,采用与时俱进、活泼有趣的素材,幽默丰富的语言和紧贴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以致用,掌握时代脉搏也是它的一大亮点。所以用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熏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导向和引领功能。
创设故事情境,构建生活课堂。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教材坚持“三贴近”原则,把真实生活典型化,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必须围绕核心知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教学情景,重点设置思维疑点,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探究,内化知识,进而指导学生生活实践,让学生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创设悬念情境,拓展学习空间。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尤其思想政治教学,要体现其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我们的教学要在内容的表达上留有适当的空白,让学生,有自由想像、自主思考的空间,在课后留下悬念,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尝试探究,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思想政治走在时代的前沿,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开放性、示范性和引领性。
时代在前进,观念要革新,政治课教师既要深入浅出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春风化雨的陶冶情操,立德树人,就必须不断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在呼唤大众创新的今天,遵循教育规律,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深化教学改革的新措施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2011年是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起始之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并将其作为民生工程,把2011年定为创业就业服务年。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我国教育体制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的势头没有改变,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在这种背景下,掌握大学毕业生就业思想,有的放矢地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困惑,促进大学生充分认识就业形势、正确面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特征,对于高校就业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就业结构和职位需求标准迅速变化,紧随市场的就业指导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已从传统的职业选择转变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架。面对这种转变,大学生就业指导既是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就业的航标,又是开展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从总体上把握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趋势,对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推进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
1.社会逐渐关注大学生就业指导。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加大,国家就业政策和服务机构也在不断完善,政府、学校和社会已搭建了就业服务指导平台,逐渐形成了人人重视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大学生就业提出明确的方向和要求。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提供就业咨询及服务指导。高等学校既承担了培育职能,又承担了推销功能,视大学生就业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健全了就业指导机构。充实了人员队伍,加大了经费保障力度,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环节融入就业思想教育。
2.职业化就业指导队伍逐步形成。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实践性和适用性很强的工作,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多学科知识背景,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咨询技巧,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分析研究能力。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才能促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科学规范地发展。除专职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外,还应该加强学生导师的就业指导培训,通过专门的就业辅导材料和有针对性的导师专场就业辅导讲座,灌输就业市场化观念,借助各种载体将就业理念贯穿到学生专业学习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3.就业信息资源逐步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就业指导就是收集就业信息,对就业信息进行加工、传播和利用的过程,摄取广泛的就业信息是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一是多渠道建立就业信息资源。主要通过用人单位的来访、学校组织的招聘会、网络和新闻媒体的招聘信息、校友为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教职员工利用学术影响拓展的就业信息、借助社会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等方式,扩大就业信息资源。二是畅通就业信息传播途径。通过报刊杂志、光盘以及各种网站等编辑就业刊物和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有关就业的最新信息、知识讲座、招聘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就业新动向,实现无缝隙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三是建立交互型信息共享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纷纷建立了就业指导服务网站,网站内容涉及信息、职业测试、政策法规等就业指导内容,形成了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就业信息网络,为学生提供网上信息查询、网上指导、网上招聘服务。
4.创业教育氛围逐步形成。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日渐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推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方式之一。创业教育是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就学期间培养创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具备创业能力,才能从被动的求职者变为主动的创业者,从毕业后寻找工作转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大学生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工作问题,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毕业生加盟发展,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激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新时期就业指导工作有待创新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大学生“三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意识教育,又包括择业观念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学生“三观”教育。大学生“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根本观点,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问题。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大学生就业观和成才观的形成需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引导。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大学生的时代要求,正确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才能实现自身人生价值;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科学看待就业、有效分析就业、科学实施就业,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2.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就是从业人员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它是衡量从业者的职业态度、行为表现的基本标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观念、态度、技能和作风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是否具备有社会需求的职业素质,可以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上直接得到体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又包括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和勤劳节俭等良好的职业素质,确保大学生就业后身体力行,迅速适应本行业的职业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3.就业意识教育。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已成为影响不少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生面对就业无动于衷、挑三拣四,“等、靠、要”思想严重,就业意识淡漠,依赖性强,自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总是把就业寄
希望于学校,或是等待父母、亲友的帮助,或坐等学校举办双选会,缺乏大胆融入社会、主动投入市场的就业意识。也有一些大学生一谈到“就业”就是“烦心事”,回避就业,存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喝凉水”的心理。同时,缺乏就业规划,毫无艰苦朴素准备,对就业抱有幻想。因此,利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社会和自身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就业意愿、目标,树立服务基层的就业意识,利用实习实践活动推进就业的就业意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促进就业的就业意识,从多方面、多角度围绕就业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
4.择业观念教育。择业观念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大学生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个人特长和志趣,选择最能展现自身潜能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的岗位。决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当前,一些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首先考虑的仍是地域选择、薪酬高低、环境优劣和单位性质,特别担心自己“一锤定音”在基层一干就是几十年,终身不能流动,所以很多毕业生瞄准的是大城市、高薪酬、公务员。这种不切实际、一味攀高的观念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因此,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就是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事业与金钱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风险观、就业竞争观、就业“大众化”的观念。
5.诚实守信教育。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又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通行证”。针对当前大学生“注水简历”“伪造证书”“随意违约”“虚假宣传”等就业行为,要教育大学生缺失诚信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失去社会的支持,也就失去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机遇。大学生择业就业必须信守承诺,认真履行就业过程中规范的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自觉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践行诚信、倡导诚信,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言必信、行必果,树立良好诚信意识,充分认识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要在诚信的基础上追求理想的职业。坚定不移地走诚信就业之路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优良道德传统。
6.心理健康教育。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就业中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和压力。近年来,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就业心理困惑,畏惧就业,有的孤芳自赏,偏执自傲;有的缺乏信心,犹豫不决;有的缺乏主见,无所适从。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和压力,必须运用心理继康教育来加以疏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依赖和自卑心理,提高认知水平,引导他们审时度势,正确对待挫折,有效评价自己。保持健康向上情绪,在求职择业时消除市场经济对就业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和消极影响,增强自信,扬长避短,大胆接受社会挑战,积极参与竞争,提高自我涮适和心理干预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高等学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有效就业的重要载体。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关系到学校和谐稳定,也关系到学校发展建设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最终成效。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鲜明体现了教育具有的共性特征。
1.专业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面对不断激变的就业市场,既对教育者教育方法提出了严峻挑战,又对教育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专业性强、内容广泛,而且涉及宽泛的学科知识和多学科背景。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它代表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发展趋势。专业性指导包括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和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的专业化。队伍素质是就业指导专业化的关键所在,既需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咨询学或相应人文社会科学背景的理论基础。又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政策敏锐性。具体工作中,要把塑造人视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的理念,把大学生作为能动的、具有发展性的主体来教育引导,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抓住学生内心想法,营造开放、互动的师生氛围,促进大学生认识自我,评估把握自我。不断健全人格,从而使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得以满足。
2.导向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成才观具有明确的思想导向作用。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认清教育对象,针对学生特点,有目的地宣讲就业政策,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提高认识,理解党和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按照国家就业政策导向选择岗位。维护就业秩序。每一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加强思想引导,帮助他们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形势以及宏观就业形势,以校友先进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示范、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其开展思想导航,引导他们树立面向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志向,在服务基层、推动基层一线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导向性和政策导向性。现行以市场导向为价值取向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能否及时了解、掌握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准确分析就业形势,是决定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对大学生进行广泛的政策引导和咨询。能使每位大学生明确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奠定良好的基础。
3.时效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是指大学生在有限的学业阶段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解决大学生学习阶段、就业期间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还必须紧紧围绕他们的就业实际问题和困难开展,及时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情绪、心理和思想问题。再则,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用人单位改变了原有的选人方式,出现了选材时间前移现象。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确定就业单位,容易造成思想情绪不稳定和生理心理问题堆积。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样需要及时开展针对性强、实际效果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大学生就业事关大学生自身利益。又关乎国家稳定大局,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探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特征,对于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过程中不同群体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管理服务、情绪安抚、心理疏导、行为引导等实实在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维护好、实现好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大学生正常的就业秩序,维护大学生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蔡楚元.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高校内因探析及责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2]彭拴莲.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教论坛,2008(3).
[3]郝宁.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4]邵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原因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
[5]王宏.调适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策略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实践研究》(编号:16Q281)
对于采取何种有效途径,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获取融入的最佳效果。首先应该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界定其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现状和意义,以达到提高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工作中的价值判断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的目的。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党的十结合当前实际,高瞻远瞩。以基本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现状,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具体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短短二十四个字可以说是导向鲜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博大精深,指导性和针对性很强,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是广大人民教师和学生今后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的基本判断,更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的重要路径。
2 相关内涵阐述
大学时期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方式。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能够重视这项工作,并将其摆在重要位置,也制定了一些制度机制,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办法去约束激励教师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如何让他们真正相信、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转化成为日后学习、工作、生活的价值导向,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的内在要求之一。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如何让大学生们真正理解并践行,便是最大的课题和挑战。
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义,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指高校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授给学生们,让大学生们真信、真懂、“听的进去”、“消化的了”。不仅让大学生们在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更重要好的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这里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仅是指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而是包括全体教师、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师。
3 当前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形成和思想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成果显著。但从某种角度来讲,还需要再深入、再提高、再完善。
3.1 从大学生层面来看
大学生们对于新鲜事物新思想的接受能力较强,乐于学习研究,并且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不容忽视,个别大学生分辨能力还不成熟,缺乏社会阅历,价值观还是存在偏差的。同时由于西方思想的传入、网络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个人利益、物质利益,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主要表现是个别学生不信马列信利益,认为精神价值太遥远,不如物质利益来的现实直接。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个人认识程度和水平存在差异,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新理念,认为这只是在玩文字游戏,没有实际内容,你讲我听,但是入耳不入心。
3.2 从高校教师层面来看
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讲,平时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现有数据显示,通过教师采取教学讲授的方式,学生们对核心价值观有较好的认识,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仍需进一步提高,主要是改进教育方式方法问题,不应仅仅拘泥于课堂灌输,而应不断创新求变。还有就是,笔者认为,除了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外,其他科目的授课教师也应义务、积极去做。在课堂上,有时其他任课教师的一句负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正面教育效果,所以需要全体教师的配合。
3.3 从学校层面来看
大多数的学校都能够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也制定了一些制度机制,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办法去约束激励教师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个别学校的重视的程度还是不够,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师资配备,意识形态淡薄,缺少有效地监督管理机制,也尚未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仍需进一步改进。
4 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分析
一是大势所趋,正当其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的提出,这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因为,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更要体现在精神文化书写话语权。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种前提下应运而生,可以说大势所趋,正当其时。
二是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为其奠定牢固根基。大学时期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进一步深化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工作中的价值判断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个人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三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要实现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新形势下教学手段的转变,需要勇气、需要研究、更需要找到合适的路径和办法。可以说,创新是有效的方法。通过创新引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果提供力量源泉,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牛鼻子”和“新引擎”。
对于如何更好地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不断探索研究。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联系起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更要同高校大学生们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终将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凝聚共识,为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提供助力,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赵红(1987-),女,黑龙江省鸡西人,法学硕士,黑龙江工业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