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效学习法范文

时间:2023-08-29 09:20: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高效学习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高效学习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26-01

初中的学习改革一直都在进行中,随着改革逐年推进,我们惊喜地发现,普及教学法已经逐渐成熟。当我们在进行初中生物课堂的传道授业之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新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我们传统的课程学习中,通过适当的创新,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加深对生物知识的认知,并以适当的小组学习形式的活动,有效改善学生的为人处事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相对于之前而言,对于生物知识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显著的增强,基于上述优势,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初中生物教师的喜爱。我们的生物课程,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不曾具备的生物素养:能够通过我们的教学,在面对生物方面的问题,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其他同学合作交流。本文依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合作学习的探究,在以下三个方面介绍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一、积极备课,为我们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西方国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了。我国目前在中学中推广这种教学模式,是教程改革中的一大突破。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没有一套体系是可以使用于所有的教学中的。我国如此辽阔,不同的地区都应当因地制宜,适当改进,寻求开拓有自身特色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教师,在课前我们要发散思维,积极备课,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的教学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巧妙将合作学习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中去,从而完美的解决我们的教学难点。当我们设计合作教学相关的议题时候,要偏重于能够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有探讨的价值,才会觉得合作学习是有意义的。

例如,在讲授洋葱切片中的细胞研究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学课本里就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洋葱切片实验。作为教师,我自然组织学生进行切片实验,并在切片实验过程中,问学生相关的教学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本章知识的印象。如果在问问题的过程中,我由于没有做好备课工作,问的问题偏离了初中学生能够掌控的范围,那我的问题就没有意义,学生的动手实验的价值也会因此大打折扣。学生对于此类动手操作的合作学习就会失去积极性,影响就会十分的恶劣。由此可以看出,做好备课准备是多么的重要。

二、巧妙设计课堂,营造合作学习的宽松环境

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是将老师所知道的,一股脑的在课堂上讲出来,填鸭式的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之中,学习过程十分孤独,学习效率可以想象是十分差的。部分教师甚至会认为,唯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提高,才能取得成就。造成这样的观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国内实行计划生育,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合作学习,打破了这样的观念。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总会有不一样的想法,总会出现一些矛盾。学习的模式不再拘泥于单一的模式。正因为合作学习这样的特点,在我们的国内大环境下,更要推广这样的教学观念。在我们平时的学校以及课堂中,更需要营造这样的宽松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多,相互之间传递知识的喜悦是其他任何教学都实现不了的。我们在课堂中,在明确课堂纪律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发挥,从而不受拘束,感到平和,从而将合作学习的优势最大化的表现出来。

有效利用现代科技可以增添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例如,笔者在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板书的时候不如对于看PPT的时候高。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能用PPT一定用PPT,尽量在学生保持最大的学习兴趣的时候进行知识的传授。再例如,我发现合作学习的最有效的实行途径是让学生分组一起做实验。因此,我向学校申请,多买了些实验所用的生物用品,在课堂中和课堂之外都多开展做生物实验的活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对于部分课堂难以阐述清楚的知识难点,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自身对之有较好的理解。

所谓合作学习,对于教师自身的要求也是极高的,唯有教师能够起到主心骨的作用,才能在学生中有效展开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务必严格要求自身,严于律己,才能起到表率作用,才能让我们的合作学习成功的进行下去。

三、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观念

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教师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推销合作学习观念。比如,在合作学习实施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举办一些课外的集体合作活动。比如,办一个生物趣味知识的黑板报或者生物周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共同完成一些探究课题,作为课堂作业。这些合作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合作学习活动,比如当我们讲《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相关现象,来全面说明为什么生物圈是一个整体。教师作裁判,让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争讨论。当学生对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已经比较熟悉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实施合作学习观念的推广。比如,教师将一节课的框架列好,并把每个框架内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罗列出来。教师在每节课的开始,铺垫一些必要知识,然后,一节课主要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起引导作用。当发现学生有共同的疑问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疑问设计探究活动。从而让合作学习这种观念贯彻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

四、结语

学生从小到大,流失最快的就是对事物的好奇心,但是好奇心却始终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正因如此,我们教师的督促、引导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让我们太多的学生成为了应付考试的机器。因此,笔者希望大家能够从现在做起,努力将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自己所在地区的生物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不是机器,让学生能够清醒的看到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当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逐步步入一个信息全球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思想活跃,能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为初中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要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而在我国信息技术教学的起步较晚,教师的教学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所以就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展开深入的探索。

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深入地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不能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它的应用趋势变化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有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只注重向学生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很难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而且目前很多地方没有将信息技术列入中考科目中,使得很多只追求升学率的学校不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与该学科相关的基本硬件设施匮乏,授课教师也得不到相应的培训,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此外,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没有设立严谨的考核体系,造成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则缺乏对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策略

2.1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时刻保持好奇心,让他们随时都有新鲜感。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课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抓住机会去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讲授WORD的图文混排时,教师可以只简单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绘图工具栏中的填充、阴影、自选图形、三维效果等基本工具,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在操作中体会各项功能的操作技巧以及操作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学习能力,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传统课堂上单一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采用团队合作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比如,就WORD图文混排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班内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他们一起用所学技能制作一张贺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自己讨论、设计具体的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分配相关任务,让组内成员分别完成图案收集、编辑剪裁、整体设计、打印等工作。这种团队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能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能让学生们体会到集思广益的优越性,让他们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悟全局统筹、合理利用资源将团队优势最大化的重要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处于大脑高速运转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拥有学习信息技术的持久动力。

2.2 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师生交流式学习

教师要在课堂上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对所学知识的问题和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或者学生之间相互解决问题,此外,教师也要积极投身到学生的探讨中去,实现师生思想的交流碰撞,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2.3 给学生布置相关任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不仅要交给学生基础的理论和基本的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围绕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给学生设计一些拓展性的任务。比如,教师在教学生画图的过程中,可以只详细讲解圆的画法,然后给同学们布置拓展性的任务,让他们自己去研究矩形、圆角矩形等其他图形的画法。这样的任务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完成相关的任务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们体会到独立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信的去解决更为深奥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钻研能力。

2.4 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可以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教学成果评价紧密结合的评价体系。在教师评价的环节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要让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布置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学任务,在评价过程中还要以鼓励为主,不断巩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5 做好课堂总结,注重知识的巩固与衔接

在每堂课临近结束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此外,教师还要阶段性的帮助学生巩固、回忆已学的知识,让学生们做到温故知新,实现新旧知识的紧密衔接,将零碎的知识点更加系统化,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开阔性。

3、总结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要让学生充分享有课堂上的自导权,要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要通过拓展性的任务培养起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建立系统化的评价体系,让教师能够及时、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让学生能深入地了解自己,更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要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整体框架,让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88-01

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环,成功的复习课能起到画龙点晴之效。全面、系统的复习有利于学生更为全面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更好地提高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复习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对以前所教知识点的回顾,而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优化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各个知识点做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下面,笔者就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略谈浅见。

一、捕捉错误,让学生在复习中治标更治本

随着知识的扩展,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不过,学生的错误是引导他们改进自我、提升数学能力的宝贵资源。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深入剖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中克服思维上的干扰,在复习中治标更治本。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幂的运算法则》时,学生常常会因为相似或相近而产生混淆,为此,笔者在复习时有意搜集了容易出现的错误(如下所示)进行展示分析:

1.同底数幂相乘的错例:

(1)a2+a3=a5 (2)a2・a3=a6 (3)a3+4=a3+a4

2.幂的乘方中出现的错例:

(1)a3×4=a3×a4 (2)(a3)4=a3+4

3.积的乘方中出现的错例:

(1)(-a3)2=-a6 (2)(-a2)3=(-a)6

对于第一种底数幂相乘的错例中,通过错例分析,可引导学生重新思考什么是“同底数的幂相乘”,以避免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第二种错误是关于幂的乘方法则,在错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指数反映的是底数的个数这一根本意义的认识。第三种错误是积的乘方,两题都是把积的乘方当成幂的乘方来做。通过列出三种常见的错误,从形成错误的源头刨根问底,帮助学生记住公式,加深对数学概念、法则的理解。

二、点面整理,让学生在复习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系统性强是数学科的一大特色。教材往往对各个数学知识点都是以模块形式呈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课上对各个知识模块进行点面整理,针对知识的重难点和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对所学知识以“竖成线、横成片”的形式予以系统整理、分类、综合,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教学,教师可先复习如下教学重点:比0小的数(负数)、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蹼的距离)、相反数(相反数的和为0)、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方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在此基础上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帮助学生归纳与整理本章内容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网络,呈现如下:

三、知识拓展,让学生在复习中温故知新

常态下的复习课,必须上出新意,才能激发学生上复习课的积极性,在新的情境中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同时,教师还应注重知识的延伸,抓住复习的机会,在知识转化间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提炼出隐含其中的思想、方法和策略。

例如,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AE、BF交于点O,∠AOF=90°,如图1所示,求证:BE=CF.

证明:∠AOF=∠ABE=90°

∠AEB+∠CBF=90°

∠AEB+∠BAE=90°

∠CBF=∠BAE

又∠ABE=∠BCF=90°,AB=BC

ABE≌BCF

BE=CF

篇4

随着初中数学教育的飞速发展,社会越来越不满足于现在教学的效率,为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时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与课后作业,科学高效地利用学生上下课的时

间,使学生彻底掌握数学知识,形成高效教育目标。而现代初中数学课堂中所教授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太过于抽象,使学生很难理解教师教授的知识,从而出现一些“学困生”,导致教学效率大幅下降。因此,我们应从教学方法入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阻碍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降低教W效率的问题,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对这四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第一个问题是师生关系不和谐,导致学生与教师无法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第二点是课堂气氛过于枯燥,使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第三便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一点就是学生没有实践能力。这四点严重地降低了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的动力,降低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只有解决了这四个阻碍教学活动的难题,才能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上去。

二、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针对上文中所述的初中教学课堂中出现的不足之处,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改变当前师生关系,并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在现在的初中课堂中,教师认为自己在教育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不愿与学生进行沟通,而学生也不主动与老师沟通,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较紧张,妨碍了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然而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又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改变当前师生关系,教师应找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关系,并在沟通的过程中保持认真的态度,使学生能够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2.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让课堂气氛活跃

活跃的课堂气氛既是保证学生参与学习,保持学习动力的基本元素,还是形成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的前提。为了达成这一要求,教师需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例如,教师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式时,可对学生进行分组,不仅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还能够使学生与小组成员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讨论,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

3.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教育手段,只要教师把这些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便会被所学的内容吸引。为此,教师需熟悉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所教授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统计时,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4.在课堂上实施体验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想象力与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度。例如,教师在讲关于图形的知识时,便可以让学生准备好直尺、剪刀、纸、圆规等物品,在教授相关图形时让学生自己制作出教授的图形,并针对该图形的特点进行试验,如教师在讲圆形时可以让学生制作出一个圆形,并对折,看看对折多次后圆形有什么特点。通过这种教学,学生可以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动手制作,使学生学会主动、独立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学生找到答案时,其对于这类问题的理解程度便会比教师单纯教授的效果好很多。

数学是一门非常容易结合现实生活的学科,它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保证学生在将来理解并掌握以数学为基础的各门学科,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只有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手段多样化,并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彻底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快地学会数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篇5

一、在新课教学时进行小组合作

每节新授课中,都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抓住了重点,就相当于抓住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有的虽是重点但思考难度不大,学生能独立解决的就让学生独立解决,有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时有困难,这时组织小组合作,不仅能较好地解决问题,而且对所学内容理解更透彻。有些学习内容具有探究学习的价值,通过合作学习不但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又能使他们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还能通过交流集合集体的智慧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案例一:求平均数。在教学平均数时,出示两组学生投篮的信息,且两组学生的人数分别是3人和5人。让学生比较哪组的投篮成绩好,怎样比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后反馈,汇报时出现三种方法,一是一个一个的比,二是把各组的成绩加起来比总数,三是把各组的成绩加起来除以人数比平均成绩。在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好?为什么?再通过讨论汇报交流,达成共识,学生不仅说出第三种方法好,而且还说出为什么,从而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学得既轻松愉快又理解透彻。

二、在操作实践中进行小组合作

观察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表象,动手操作为学生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知。克鲁捷茨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些观察、操作的材料,从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分析研究,揭开知识的奥秘,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引导培养探究性学习方式。但是,要想高质量的完成操作任务,需要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共同合作。

案例二:用火柴棒摆正方形。

此游戏安排在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1节《用字母表示数》,在离下课还有5分钟时,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火柴棒,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小组成员配合尽可能多地摆出正方形,并由一人专门负责记录火柴棒的根数和正方形的个数,最后再组内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最多的小组摆了10个正方形,用了31根火柴棒,我就以此为例提问:“这31根火柴棒你们是怎样得到的?”小组1发言人:“这31根火柴棒我们是这样得到的,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其余的9个正方形每个用3根,所以,总共用了31根。用算式表示4+3×(10-1)=31。” 小组2发言人:“我们是这样想的。如果把每个正方形都看成需要4根,那么10个正方形需40根。可是除去第一个正方形,其余的正方形都少用1根。所以我们的算法是:4×10-9。”小组3发言人:“还有。就是把每个正方形都看成3根火柴棒搭成的,10个正方形就需要30根火柴棒。但第一个正方形多用了1根。因此,是31根。列算式是:3×10+1。”…此时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答案已是越来越多,这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发言,尽可能多的想出其他的方法,并充分表扬回答问题的学生。然后我又提问:“你们觉得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棒的根数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当正方形的个数为n个时,火柴棒的根数是多少?”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算式:①3n+1,②4+(n-1)×3,③4n-(n-1)……此时课堂的气氛也达到了,每一个学生的神经都在跳动。其实这么多五花八门的答案都是小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通过类似的小组合作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能使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在知识梳理时进行小组合作

在整理复习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自主联系新旧知识,把自己学过的相关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更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案例三:四边形的复习。

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四边形》中,我们学习了五种图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复习课开始,我先安排学生进行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合作学习。其中第一组的复习主题是平行四边形,第二组复习主题是菱形,第三组矩形,第四组正方形,第五组等腰梯形。教师向学生出示小组活动的流程。

学习活动流程说明:

1.每个小组成员应首先独立完成自己选择的练习题(如矩形一组的同学就复习矩形的内容),通过测量或比较,找出这些图形的特征,针对各个小组面临的学习任务,相互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在每个小组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设计小问题。

2.共同讨论每个人自己选择的四边形的信息,解释所碰到的问题,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同时还准备好如何向其他人讲解这个内容。

篇6

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笔者认为,除了适当的强化基础知识,保证学生们具有扎实的基础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了解学情。同时,要不断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要与学生做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懂得学习科学的道理,端正学习态度,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与向心力,以此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

一、提高德育渗透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机动地掌握。在教学中把握好时机、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想教育。在具体作法上,既可以在进入新课前简单明了地点明题旨,进行扣人心弦的激发;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注入”情感,从而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如在听、说、读、写方面全方位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有效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积极启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英语、崇尚英语、反对愚昧,就要不断地用英语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学生热爱英语的良好习惯,用自己学习到的英语知识来武装自己、锻炼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服务。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英语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我在课后询问一位成绩好的同学“学习英语课,会不会影响其它课程学习?”他说:“我喜欢上英语课,它不仅教育我怎样做人,而且还使我掌握了英语知识,能调节我的学习,使我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提高记忆效果。”

二、建立和谐可亲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保障

初中英语教学应把精力主要放在课堂上,向45分钟要效率。但大多数教师常常会谈起这样一个话题:有的学生与任课教师关系很和谐、融洽,这个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其教学质量也要比别的学科要好。由此可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要让初中学生对英语课堂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初中英语教师的课上得好自不必说,初中英语教师的人格修养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英语教师的人格修养既来自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华和能力,以及亲和的性格,初中英语教师课外对学生的关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中英语教师在生活中应多关心体贴学生,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处,成为他们信赖的良师益友,让初中学生喜欢你,崇拜你,愿意上你的课程,这对于帮助学生学好英语,提高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教学技巧高,热爱学生的教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而融洽、协调的师生关系又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相反,如果学生不喜欢你,他们就不会爱戴你,接受你,同时他对你的学科就没有兴趣,甚至产生抵抗心里,不按时完成你交代的作业,甚至放弃学习你教的学科。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老师之间互相交流以及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中,时常可以发现。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关心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情绪变化,给予多方面的关爱,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对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初中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英语课属于公共语言课程,根据英语课堂教学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交际性的原则,笔者认为,必须听、说、读、写并用,强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美国纽约儿童博物馆墙上就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抓住一个“精”字,突出一个“动”字,由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变为趣味性教学手段。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角色,帮助初中学生认识并理解各个角色的活动和内容,然后提供key words,让同学们分角色进行演讲和口语交际。只有疑难度符合学生,不让他们觉得压力太大,学生们才有兴趣学习英语。另外,老师可以采取演讲比赛或小组之间运用英语交流的方法,安排每个成员组完成一个部分,最后再把各部分综合起来。这样,循序渐进,繁杂的英语教材被简单化,学生对英语教材的内容有了比较明了的印象,学起来也较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多,效果自然就好,这种做法能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们的实际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四、加强听说读写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关键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际原则,要求初中英语教师把英语知识作为互相交流的工具来传授,同时也要求初中学生把英语作为以后的交流工具来认真学习,还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外都应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应用。从英语教学的角度看,听、读是对于英语知识的输入,说、写是对英语知识的输出。这表明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都是互相交流的方式和有效手段。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既是行之有效的训练、学生互相交流的手段,也是交际应用的目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关键是如何理解初中英语教材中“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句话。初中英语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突出了“为以后交际努力”的思想,只有听说读写并用,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充满着求知欲和激情,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科学教学本身的魅力去折服学生,当然教师自身首先应被科学的魅力深深地打动,要做到“育人者先育于人”,笔者认为这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动力与源泉。

参考文献:

[1]杨永昊.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S[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7).

篇7

随着新一轮初中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各地中学都加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工作管理力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初中数学教师以及相关领导、责任人应当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魅力和作用。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

传统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将通过考试作文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过分强调对理论知识点的讲解和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个人心理特点和智力发展特征①,没有将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只对课本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地阐述和讲授,或将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产生烦躁情绪和厌倦心理,对数学学习的高效进行十分不利。

在课程改革广泛深入开展的背景下,新型初中课堂教学应当把学生作为教学―学习关系的核心和主体,充分、深入地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个性需求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计划,结合日常生活实际,采用各种先进教学手段,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和娱乐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寓教于乐,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向学生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②。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讲课质量,初中数学教师要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在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框架内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特点,有针对性地将可能出现的难点和疑点纳入教案中,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特点和不同学生间的认知偏差,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制定难易适中、紧扣教材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问题和错误。

在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增强对学生的启发性指导,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帮助学生设立学习、探究目标,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③。在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上,教师要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教材,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能强烈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教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控制好课堂节奏,让学生的注意力时刻跟上教学进程,并敦促学生展开主动、独立的思考,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问和不解,并予以解答。

在新型教学―学习体系中,主体和核心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活动的重点目标④。初中数学教师要找准自身定位,把自己看作学生学习的导师和引路人,在教学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学习氛围以及活泼、轻松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良好状态。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状态的变化,通过对课堂提问和课堂情境的巧妙设置,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究性的数学学习,鼓励学生参与提问、讨论,加强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已知理论的基础上探寻未知的领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在探究与辨证中体味、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数学的魅力,对自己学习主人翁的身份产生认知和认同。比如在讲解初中数学中同位角的概念时,可让学生在学习时展开自主思考,发现其与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内在联系,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理论。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反思,分析各种讲解内容、讲解方式的利与弊,吸取成果经验以及失败教训,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发现、探索出更符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身份由主体向引导者的过渡,认识到学生身份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学习者的转变,并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结束语

数学是所有涉及生产建设和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学科的基础之一,数学学习为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初中数学作为小学基础数学概念学习的延伸和高中、大学高等数学学习的前提,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其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方式都面临着进一步的转变和改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准,初中数学教师和有关管理人员、机构要充分重视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利用各种先进手段和有效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注释】

① 李青.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浅析[J]. 亚太教育,2015(19):30.

② 任芬. 创造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2):221-222.

篇8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在定理、法则的发现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前人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习应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揭示知识背景,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探究痕迹,让学生体验数学家们对一个新问题是如何去研究创造的,暴露思维过程,体验探索的真谛。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学生在小学时就知道把三个角剪下拼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但定理是要经过严密论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这个拼的实质。学生的拼法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形,教师让学生把拼的图形画下来,引导学生从拼法中探究证明的思路,自然地让学生接触到几何中添辅助线的问题,体会到添辅助线这一抽象的数学手段的来历和作用,同时定理的证明水到渠成。对所学的素材要进行分析、归类,找出重、难点,分清主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复习一切内容,结果会增加复习负担,影响复习效果。知识都是有自身体系及其内在规律,如果把握了重点,有些次要的内容就会应刃而解。在复习过程中,特别要关注难点及容易造成误解的问题,应分析其关键点和易错点,找出原因,必要时还可以把这类问题进行梳理,记录带一个专题本上,做成“困惑集”。现代教育技术非常发达,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的手段协助突破重难点,也可以在电脑上做一个重难点“超市”,可随时点击,进行复习。

三、在例题的引申拓展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究源。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

在初二几何“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有这样一个例题:“求证:有一条直角边及斜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这个问题学生不难证明,但教师不能到此为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探索1:能否将斜边上的高线改为斜边上的中线和对应角的角平分线?

命题1:有一条直角边及斜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真)

命题2:有一条直角边及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真)

探索2:能否把直角三角形改为一般三角形?

命题3: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命题错误,因为三角形的形状不同,高线的位置不同。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命题成立?学生自然提出下面三个命题。

命题4:如果两个锐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和第三边的高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命题5: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和第三边的高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命题不允许在课堂上一一证明,有的可让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究。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刨根问底的心理,让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四、数学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的探究

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现代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进行探究。如市场销售问题、办厂赢亏测算、股票风险投资、贷款利息计算、道路交通状况、环境资源调查、有奖销售讨论、体育比赛研究等等。如学习了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计算有关经济问题。

篇9

关键词:试论 初中 数学 注重 学法 提高

学习方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将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的过程。实施学法指导有多种渠道,但是课堂教学是学法指导的主渠道。那么在具体实施中如何体现呢?

一、坚持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引、启发下进行的,学生学习离不开教师这个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左右其他因素的因素。因此,教师必须是已知已能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更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本人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新学习方法,不断地提高。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在短暂的课堂学习中接受大容量的间接知识,学生的学习必须是积极主动的。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控制、调节与强化。尤其是学习方法的传授与学习容易为教师和学生所忽视,更应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二、通过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属于教学论的范畴,它是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习方法的过程,是一种模拟好的学习方法。而这种模拟好的学习方法必须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

三、通过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课业学习的内容,是由国家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各科知识的体系统一规定的。因此,教育者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融入教学内容当中,使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的指导,可根据例题给出的步骤进行模仿,经过反复的练习、理解,逐步领会、掌握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四、通过教材内容设置的顺序性进行学法指导

按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是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因此教材内容的设置也呈现一定顺序性、连贯性和系统性。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几何教材内容的大致顺序为:基本几何知识(点、线、角等)、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等,其中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是学习其它内容的基础。如在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互平分时,指导学生转化为三角形全等;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指导学生将其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进行探索与猜想,并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进行证明;在学习圆幂定理时,先将等积线段转化为线段成比例,再转化为三角形相似;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如面积、周长),可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解。

五、通过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学法指导

进行科学正确的学法指导,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学生以后自学打好基础,因此,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实施学法指导,必须把自学引入课堂。

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应该是在教师组织、诱导、点拨下的学生独立思考、阅读教材、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尤其是通过自学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教育者切勿让学生自学时“海阔天空,任我遨游”,对自学的某个单元,首先给学生指明重点、难点,以及需要掌握的概念、公式等,并布置反映上述问题的思考题、练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

六、通过展示师生思维过程进行学法指导

1、教师在解题过程中,应充分展示自己“失败”的思维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课堂上听懂了,也知道某一类型的题型用某一方法解答,但在具体操作中却不知所措。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失败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启发更大,因为教师失败的思维过程也正是学生的障碍所在。如在教授分组分解因式时,通过向学生展示自己分组的失败过程,来说明采取分组法进行分解因式时,分组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尝试的过程,第一次不一定成功,往往要进行再次或多次分组,才能成功。

2、充分展示自己“成功”的思维过程。在解题中教师的思维方法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影响力,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数学观念。如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时,告诉学生通常证明线段相等主要看以这两条线段为边组成的三角形是在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中还是在同一三角形中:若在两个三角形中,一般证明这两条线段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全等;若以这两条线段为边组成了同一三角形,则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对的角相等;若以这两条线段为边没有组成三角形,则想办法通过添加辅助线组成三角形再按上述办法进行证明。这样做,使学生学到的不只是一道题的解答,也不只是简单的一招一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数学观念。

3、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一题多解,多种证明方法,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最佳时期。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和引导学生展现思维过程。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数学教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特点以及大纲的要求进行科学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篇10

1无论那个运动项目,步法在项目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位置,网球也不例外。各种网球步法相互结合在一起,组成了美丽的网球舞步,只有了解网球步法并把它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保证网球各个击球技术的稳定性。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2年澳网比赛视频:费德勒VS纳达尔、德约科维奇VS纳达尔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视频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网球步法

网球步法是指网球运动中的移动。在网球运动中,无论完成任何一个击球动作,网球步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网球步法让网球运动员在合理的时间处在合适的位置击球,如果不能在合理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位置击球,击球力度、角度等将,都会让运动员受制于对手;如果想在网球场上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处于最佳的击球位置,并保持好身体平衡,就需要一系列的步法做支撑。

3.2普通高校网球步法教学现状

3.2.1场地、天气制约网球步法练习

普通高校网球课时大概在36学时,每个星期一次课,由于时而遇到小雨天气和网球理论课占用,学生练习步法次数得到削减,然而网球课只能学习基本技术,没有时间进行步法练习。通过调查,普通高校参与网球运动数量较多,但普通高校网球场地往往供不应求,步法练习次数和时间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3.2.2步法训练研究不足以及观念上的误解

从中国期刊网检测得知,相关网球步法训练的相关文章不到20篇,训练的内容较少。传统上认为步法就是体能,而普通高校普遍存在中技术,轻体能的观念上误区。虽然现阶段教师对体能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普通高校网球教师对步法的重视和理解程度依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在教学中步法训练比重太小,影响了学生技术教学的效果[2]。

3.2.3高校学生步法理解不清晰

通过观察与访谈,普通高校学生对网球积极性较高,刚学会网球技术就想进行对抗比赛,由于脚步的不到位,经常出现够球、挡球等不良现象。

3.3网球步法的种类分析

表1 纳达尔比赛中步法次数

步法 主动阶段 被动阶段 相持阶段

碎步 112 109 114

交叉步 67 92 77

滑步 12 35 15

冲刺步 187 191 185

分腿垫布 66 70 113

后退步 12 34 22

网球步法分为:碎步、交叉步、滑步、冲刺步、分腿垫布和后退步。

3.3.1碎步调整

小碎步调整,能让身体处在最佳的击球位置,从表一统计出纳达尔小碎步调整无论在主动、被动或者相持阶段应用次数相近,纳达尔不断利用小碎步调整自己的身体与球的位置,尽量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让自己处在最佳的击球位置,多数高校从事网球运动的学生通常位于击球位置附近,经常导致弯腰,用手去够球,只为把击球过网,从而导致击球动作变形。

3.3.2交叉步

交叉步是使每完成一次击球后,能够迅速的回到场地中央。通过视频得出纳达尔在与对手大校对相持阶段,都利用交叉步迅速的回位,在利用交叉步时,纳达尔双肩几乎平行球网,重心在他两腿之间,当他向左侧移动时,先跨出右腿在左腿前;向右侧移动时,先跨出左腿在右腿前.

3.3.3滑步

滑步的主要目的是在完成一次击球时快速的回到对手可攻击的中间位置。滑步是双腿不能交叉,当纳达尔向左侧移动时,右脚蹬地向左移动;当向右侧移动时,左脚蹬地向左移动。在滑步时,纳达尔两脚尖着地,重心有点微微前倾。

3.3.4冲刺跑

从表一可以看出,无论在主动、被动和相持阶段,冲刺跑次数在所有步法中运用次数最多,这也说明冲刺跑的重要性。冲刺跑是体现网球运动员的瞬间爆发力和快速启动与奔跑速度。纳达尔在长距离冲刺跑时,开始先进行正常的冲刺跑,当身体快接近击球点时再做击球准备;当纳达尔在近距离冲刺跑时,在冲刺跑同时已经做好击球准备。

3.3.5分腿垫步

分腿垫步是网球最常见的步法,观看纳达尔步法录像,无论在接发球方面,而且在回位后进行分腿垫步,分腿垫步的时机主要在对手击球一瞬间进行分腿垫步,尤其在接发球上,发球速度极其的快,在不到半秒钟时间内应该做出反应,当对手在发球时拍触及球同时分腿垫步,让脚步先动起来。同时,分腿垫步起到克服惯性作用,分腿垫步后向各个方向移动较快,也能防止对手打回头球。

3.3.6后退跑

后退跑在比赛中运用较少,从统计数据中看出,纳达尔后退跑使用频率较少,主要表现在被动阶段,主要原因是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场地空间以及被动追球。

4网球步法的练习方法

优秀的网球选手的在比赛中步法的运用就像在一个优秀舞蹈者在跳舞,网球中步法技术的使用都是短时间快速灵敏的;在网球比赛中跑动距离不是很远,但需要快速的到位以及身体保持平衡。通过练习,可以提高网球运动者的技术。

4.1启动速度要加快

现代网球球速较快,不到两秒钟时间就应该到位击球。没有快速启动能力是不能很好的完成击球。主要练习方法:1、分腿垫步。养成对手在拍出球一瞬间分腿垫步习惯,分腿垫步不应该跳太高,在能预知球的飞行方向时前脚掌着地。2、接球能力,练习者在中间,左右相隔5米各一名同学手持球(以1和2代号),教练叫号数,同学垂直落体把球放下,同时练习者以最快速度接住落地球,连续10次;要求:上体保持直立,只允许屈膝。3、爆发力练习,在单打线与双打线上来回跳动。

4.2模拟比赛步法

模拟比赛步法量和强度应与比赛一致,据统计纳达尔与费德勒比赛中1-3拍结束占9%,4-8拍占38.5%,9-12拍占41%,12拍以上占11.5%;纳达尔与费德勒比赛中在4-12拍结束占79.5%,比赛每一分争夺需耗费时间在5-21秒。教练员通过在隔网各个位置给学生喂球练习,观察学生移动是否合理。如1、左右底线正反手步法练习;2、左右底线与中场步法正反手练习;3、各种球场上往返跑练习。

4.3平衡与核心能力练习

平衡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击球的质量,步法的好坏对平衡能力起到很大作用。核心力量是所有集群的动力之源,网球的核心力量主要表现在通过脚蹬地转跨和腰实现动力链;在步法到达最佳击球位置同时,要平衡好身体,把步法移动的动力链串联在一起,才能更好提高击球质量。练习方法:1、悬吊训练法,悬吊训练是通过吊绳将身体部分或者全部悬吊起来,由于吊索形成的支撑反作用力不断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迫使身体不断调整的身体状态而不断募集不同的运动单位,从而提高神经-肌肉本体感受功能[1]。2、瑞士球练习法,如在借助瑞士球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练习。

4.4音乐节奏练习法

网球每一分的争夺还没有结束,运动员的脚步一刻也不允许停止。把握好和预判好对手来球的路线、球的旋转、球的速度,通过优雅的脚步到达最佳的击球位置,有节奏的回位和有节奏的到达击球位置,能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浪费,让身体更加舒张开来。对手回球时间,也是音乐节拍时间,通过音乐节拍跳动,网球者有节奏运用步法到达目的地。

5结论

5.1普通高校的网球步法练习重视程度不高。

5.2通过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步法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更能符合网球步法的教学方法,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5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28

语文是表达和写作。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但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发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了很多问题,比如课堂沉闷、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不高等。这是因为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师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没有及时的更新教育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方法,比让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更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切实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课堂是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堂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由于受到许多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质量也有待提高。

(一)初中语文教学理念有待改变

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行为,从不同的教学行为中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教学理念。如果初中语文教学理念落后,就好比在海上航行的轮船失去了方向。而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没有与时俱进,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导致在语文课堂上仍存在着一问一答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教师不及时完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了。

(二)教师对教材的掌握不扎实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依据。教材中的文章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重要内容。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训练都是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的文本实现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如何,解读的是否准确、深入,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目前,很多初中的语文教师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都是匆匆备课,没有做到深入细致的把握教材内容,解读的也不够准确。这样的教师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很难的。

(三)阅读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

新课改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基础,尊重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解题模式,避免出现“活题死化”的现象。阅读教学要求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目前,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很多所选文章过于陈旧,与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无法理解。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禁锢在封闭的课堂中,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为阅读材料,强行灌输给学生教条化的知识和所谓的“标准”答案,怎能让学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将阅读教学从内容和形式上局限于课堂内的方法,无疑对学生有害无益。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初中语文是学生较为系统和深入地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关键时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科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采取切实有力的对策,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要仔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依据,而教材的内容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为了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仔细地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能够高屋建瓴地解读教材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究教材,在上课前,要能够掌握教材的重难点。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不但要能对教材内容熟知,而且还能尽力用教材外的知识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不过,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的高低、个性之间的差异以及爱好和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营造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

初中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意识,尤其是在语文学习方面,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面子”更看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的在课堂上营造团结、合作、向上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

(三)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篇12

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超标、拔高、拓展,关注新增内容,防止对因超标内容和习题的关注和强化而干扰正常复习和误导学习,应引导学生将有限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用在对双基础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广泛的应用上,用在对化学学科知识思想的感悟上,重视引导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升华,通过实物和课件展示等方法手段再现实验过程,精心选取习题帮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二、抓主干、突重点、促有效

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基本的方法和价值观,理解化学、社会和技术的关系,这一重点的复习突出初中化学主干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才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初中化学主干包括氧气、二氧化碳、金属、酸、碱、盐等常见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溶液的基本知识,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质量守恒定律,原子得失电子规律,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规律,化学用语的书写,数字表示的意义,符号意义及运用,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常见化学仪器的识别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取,常见物质的检验和区分,观察实验现象、图表、图形,定量研究物质的组成、化学反应,对比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制取、用途,控制条件的研究如金属锈蚀、燃烧、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分类方法中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及微观构成物质,物质的多样性,物质是变化的,化学变化中元素、原子不变的观念,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常见的酸、碱、盐的主要用途,常见合成材料的应用,元素、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关系,有机物生命活动的意义,有毒物质(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的伤害,化学与能源的关系,常见化学燃料的主要成分和新能源的开发,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常见污染源的来源、危害、治理等。

三、注重复习方法,提升能力

复习时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有效课堂,在复习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1.联系生活,生产创设情景

复习时要全方位地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将化学知识的复习融入社会生活生产中,这样既能对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又能利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了这一目的,教师就应加强学习,扩大信息来源,关注与生活、生产、重大科研(如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最新理论)上一届高考题目中的信息来丰富复习内容,在这些信息处理中要充分挖掘所给信息,用所掌握的知识去灵活运用解答。

2.重视问题设计,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好的问题设计利于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从而增强复习的有效性,首先问题应有较强的综合性,因为复习它是初中化学整体知识的展示,是对现有知识的整合、运用。如:氧气、二氧化碳是身边化学物质的重要代表,设计问题时应从氧气、二氧化碳的组成、性质、变化、制取、用途等方面的差异,在巩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同时,深化对氧气,二氧化碳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认识碳循环和氧循环的意义,增强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光合作用C6H12O6+6O2

B.CO2+3H2催化剂CH3OH+H20

C.CO2+CH4催化剂CH3COOH

D.2CO2+6H2催化剂CH2=CH2+4H20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填字母)

这是一道以温室效应中二氧化碳气体为命题背景,介绍了一系列关于减少CO2含量的方法和措施,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人人有责及物质综合应用意识。

四、认真审题,规范解题,提高练习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