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时间:2022-02-05 16:27: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1

教学难点:能创造性地设计并制作一个平面或立体的吊饰,造型新颖美观。

教学资源:⑴教师:电脑设备、课件、彩色纸、剪刀、胶水、绳子、中国结、民间吊饰实物。⑵学生:自己搜集来的小吊饰、彩色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带、橡皮泥、绳子、水彩笔、树叶等材料。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前我在黑板上挂出各种吊饰,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并提出问题: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我们为什么要挂它们?这样使学生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吊饰与生活的关系。然后我又以猜谜语的形式来问大家:“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我们来猜猜它们叫什么?”最后我揭示谜底,出示课题。这样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我问:“它们为什么叫做吊饰,而不叫坐饰、摆饰呢?”这样一问,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吊饰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什么叫做吊饰。

二、分步讲授新课

1.吊饰的结构。欣赏课题(教师所做的吊饰)。分析吊饰的结构。

老师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来启发学生吊饰的主要部分称之为主体部分。然后又根据吊饰的概念引出悬挂部分和装饰部分。

2.吊饰的制作步骤。⑴看吊饰问:如果让你做,你先做哪部分?学生能够知道应先做主体部分。⑵和学生共同探究主体部分的制作。①学生思考并回答吊饰的主体部分可以是什么形状。平面形:三角形、正方形、心形、动物外形等;立体形:圆柱、圆锥等(师板书);②主体部分可以采用什么方式制作?师引导并板书,学生思考并回答;③探究装饰部分和悬挂部分的制作。师生共同探讨在什么部位装饰及怎样装饰。悬挂部分可以有几种悬挂方式。

3.欣赏联想。欣赏课件学生的作品,启发联想。

三、小组合作,愉快表现

两人或四人分工合作制作一个你们喜欢的吊饰。讨论一下制作的材料和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悬挂、主体、装饰部分的具体设计,进行分工合作)。教师提出要求:①安全方面;②卫生方面。教师提出建议:师生合作开店——吊饰坊,学生的作品送到店里。师将作品粘贴在黑板上(播放音乐:喜洋洋)。

四、交流展示,教学评价

学生作为顾客选出自己最想买的吊饰,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提出改进意见。作者说明创作意图。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篇2

装饰的骏马

教时

第一教时

日期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美术第四单元“线条的变化”中的一课,以“骏马”为主角进行设计创作。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马的结构和体态特征,用基本图形概括马的身体结构和动态特征,在画马的鬃毛和尾巴时,让学生个性的发挥,想象出不同的造型装饰,最后,用线条花边装饰马的身体,从而起到马整体装饰的效果。

学情分析:

“马“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城市中的孩子画马并不擅长,本课利用基本型概括马的造型,降低了绘画的难度,提高了装饰的效果和作业的欣赏效果,也给了二年级的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马的结构和体态特征,能用基本形概括表现马的造型,学会用花纹花边装饰骏马。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用基本形概括,夸张形象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马的造型美,激发对艺术表现力的兴趣和探索。

教学重点:马的基本形概括

教学难点:马的动态造型与装饰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分钟

课前热身

播放各种姿态的马的图片。

欣赏马的外形与动态。

用图片,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气氛。

8分钟

观察与比较

1、观察马的结构和体态特征。

2、欣赏画家韩美林画的马与徐悲鸿的马比较有何区

别?(圆形组合)

3、揭示课题《装饰的骏马》

4、(出示图片)马的各个部分由哪些几何图形组合成的?

(教师画)

1、知道马是由头、颈、身体、四肢、尾巴、鬃毛组成。

2、欣赏与比较

3、发现马的形体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学生说)

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装饰马的造型特点。

19分钟

设计与创作

1、摆放马的不同动态。

2、教师巡视

3、收集三张作品马尾和鬃毛作比较。

展示多种马尾和鬃毛的造型。

4、圆形内部图案比较,怎样的图案更适合圆形。

5、作业要求

(1)运用基本形概括表现马的造型。

(2)设计个性的马尾和鬃毛。

(3)马身添加图案与花纹。

6、教师巡视

1、发现马的动态特点。

2、学生作画

3、比较发现可以用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马尾和鬃毛。

4、根据圆形轮廓画图案更适合。

5、学生了解作业要求

6、学生继续作画

了解作业要求,画一匹有动态的装饰性图案的骏马。

6分钟

展示与评价

1、出示“金银铜”牌。

2、教师总结点评。

1、学生分别把作品贴在相应的“金银铜”牌下面。

2、学生欣赏并互评。

通过展示、评价和奖励,激发学习兴趣。

2分钟

拓展与延伸

篇3

认知目标:

了解花朵的基本特征:花萼、花蕾、花瓣、花冠和花蕊。通过观察与对比形成对花朵的总体认识,理解花朵因角度不同而呈现的姿态变化。

技能目标:

通过前置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通过观察自己带来的花卉来进行绘画,达到从自然形态的再现到创造性地表现。

情感目标:

通过对花儿形色之美、姿态之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对植物生命的崇拜,用绘画的表现形式讴歌自然,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花的世界知识的初步了解,感受花儿对人类的意义与作用,激发学生对花儿的喜爱之情,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对花结构与形态的了解,在掌握花儿正面形态的表现技能后,对真实花卉进行绘画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花朵实物,图片,文字资料,音乐歌曲,水彩笔,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我是一朵小花》

学生齐唱:“我是一朵小花呦呦呦,我是一朵小花呦呦呦呦……..“

师:“同学们,你们就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都是一朵朵美丽的小花,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是一座大花园呢,你们知道我们有多少个名族吗?”

生:“56个名族“----------56个名族56朵花。

二、揭示课题《花儿朵朵(一)》并板书

三、趣味游戏-----猜谜

课件出示谜语请同学们来猜:

1.几根枝,开满花;叶子小,开黄花。朵朵张着小嘴巴;迎来春天喜洋洋!(迎春花)

2.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

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

(喇叭花)

3.小小伞兵志气豪,

头顶白帽飘啊飘。

飘到天涯与海角,

四海为家任逍遥

。(蒲公英)

四、欣赏花之美

观看视频花绽放的那一瞬间,引入花的基本机构

五、认识花的基本结构:花萼、花蕾、花瓣、花冠和花蕊。

六、巧识花之趣

1.课件PPT-----送给母亲的花(康乃馨)、花中睡美人(睡莲)、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草花)、夜间开放的花、月下美人(昙花)。、

我国的国花、花王(牡丹)

南京市市花(梅花)

连云港市花(玉兰花)等

七、感受花之意

学生小组用自己准备的花卉进行讨论,花的含义以及外观,并举手回答

八、教师示范

教师黑板上绘画:师:“老师听了同学们这么多的回答,老师也有一朵喜欢的花,想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教师黑板示范马蹄莲绘画并讲解,它外形酷似马蹄,也是埃塞尔比亚的国花,欧洲地区多用于新娘手捧花,寓意高贵,圣洁。

九、欣赏古今中外的诗人、画家的作品,以及同龄儿童的美术作品

十、学生作业,作业要求:

1.选用喜欢的绘画工具,再现花卉的自然美,创造性地表现花儿的不同形态、色彩等。

2.发挥想象,添加昆虫或人物,使画面更有情趣。

十一、1.作品展示、点评

2、花卉在生活中的运用。

3、花的其他用途:药用等金银花紫丁香

十二、延伸

篇4

———想象画练习

【教材分析】:

临摹是美术学习中的一种方法,但运用的方法要适当,否则会严重束缚儿童的思维。本课试用小孩爱游戏的心理,借鉴课件及师创作效果充分利用临摹的借鉴功能,在“看着画”中保留“想象画”为学生开拓一个创造的境地。神鸟如何变树是本课的趣味中心,应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感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创造。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来探秘、表现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通过一年级的美术课学习,已经对色彩和简单的基本景物造型有所认识,并且能以简单的几何形形象概括的表达自己想描绘的景物,本班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美术,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大多数偏内向、胆小。所以本节课除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更要最大限度的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情绪情感的“波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巩固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自主运用的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审美能力,提倡在主动学习中激发个性表现。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欣赏图片,构思、构图、表现的基本方法。

难点:怎样引导学生把激发起来的感受转化为可视画面而生动的图形。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彩色油画棒、范画、剪纸蝴蝶

【教学环节】: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上课,师生问好!

2集体唱跳歌曲《小苹果》(缓解学生压力,激发学生热情)(播放课件)

3展示师创作《太阳神鸟》.

二、发展阶段1:

1、观察后谈感受。(画面有什么特点?美在哪里?)

①构图:饱满,立体突出。

②造型:奇特,平面几何图形,具有装饰风格。

③色彩:鲜艳,神鸟身上的花纹以黄色为主,与其他的对比色在一起对比强烈,色调明亮鲜艳,给人以温暖的心理感受。

2、启思《太阳神鸟》创作方法

①构思

②描形

③涂色

三、发展阶段2:

1、观察神鸟变树的过程谈感受。(神鸟怎么变成大树的?美在哪里?)

鸟头变树根、鸟颈变树干、羽毛变树叶

2、追溯神鸟变树的绘画创作来源。

介绍画家布巴卡尔,欣赏画家布巴卡尔的故乡风景,欣赏画家布巴卡尔的创作《神鸟》。观看神鸟倒置后变成的树。(播放课件)

3、思考画家作品《神鸟》的创作来源

听神鸟变树的故事(说说对故事的感受,说说神鸟精神)

4、说说神鸟倒置后变成了一颗什么样的树?与其他的树有什么不同?(播放课件)

5、说说自己心中神鸟变成的树是什么样的?

四、创作阶段:

1、欣赏同龄学生,画的自己心中神鸟变成的树。

2、画出自己心中神鸟变成的树(播放背景音乐)

五、展示评价:

把画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欣赏

1学生举手评价所喜欢的作品。

2请作者说说自己作品画的是什么树,想表达什么。

3教师挑几张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请出作者与之交流进行评价,表扬每张画的优点,指出画面颜色感染力的体现。

4对画的好的学生作品奖励剪纸蝴蝶,点出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及作品主题思想的优点。

六、回顾拓展

1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课下搜集资料,中国的神鸟是什么?它的起源有什么故事?(播放课件)

七、结束部分:

1下课!师生再见!

2

整理教具。

、教学反思:

通过听取听课老师的建议,我在课堂中应该对学生的回答再多些评价语,在师的范画方面应在简单些,抽象些,会更符合二年级学龄特点。整体这节课上的还是很成功。

九、板书

神鸟变树

教师作品

学生作品展示区

构图:饱满

头变根

神鸟

造型:奇特

颈变干

篇5

面》

一、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对点

线

面并不陌生。本课通过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点、线、面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点

线

面,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和艺术作品中寻找点线面,感受点线面所带来的美感。让学生运用点线面进行有趣的艺术创作,体验创作乐趣,从而形成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前面已经初步认识了点

线面,并且在绘画中也会简单使用点线面进行绘画装饰,但他们对点线面的组合规律的运用还比较陌生。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接触身边的美术作品走到自然中,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其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艺术语言进行造型活动,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感,不能单一。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安静下来仔细听一段声音,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请举手回答。

生:大海的声音

师:猜猜看会有什么出现?(出示图片)瞧,这条鱼真奇怪,它身上有什么?再看,第二位伙伴出现了,它身上又有什么?再看第三条鱼也出来了,在它身上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点、线、面

师: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点线面的世界里去学习一下吧!

二、新授

1、认识点线面,感知点线面

师:说起点、线、面,可能大家并不是很陌生,我们在绘画中经常用到,那就先来说说点,什么是点?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生:小的图案,爱心、三角···

师:点就是小的图案,任何一个物体缩小就是一个点,这些点给你们什么感受?

生:活泼、小巧、简洁

师:那么什么是线?你能说出你知道哪些线吗?

生:直线、曲线···

师:那么这些线给你们什么不同,能用一个词或成语形容一下吗?

生:千变万化

师:那么什么是面?面和点与线有关系吗?给你们什么感受?

生:面是将点和线放大后的效果,给人厚重的感受。

2、

从生活中寻找点线面

师:那么同学们能从我们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上有点线面吗?

生:···

师:我们平时穿的衣服鞋帽、食物、居住用品、出行以及大自然中方方面面都有点线面的体现,那么这些点线面有什么作用呢?

生:美化、装饰

3、

走进艺术殿堂

师:与此同时,点线面也成为很多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我们赶快走进艺术殿堂里参观一下吧!

这件作品同学还记得它的名字吗?在它身上有点线面吗?这些点线面的排列好看吗?有什么特点?

生:彩陶,有点线面,有规律的排列,非常好看

师:绘画中更离不开点线面,这件作品给你什么感受?你知道他是用什么绘画材料表现的吗?这是我们中国当代一位非常有名的艺术大师吴冠中老先生的作品《春如线》猜一猜他在作画时想些什么?

生:抽象,水墨,春雨

师:还有这一幅,西班牙画家米罗的《星空》,里面的点线面让你想到了什么?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生:宇宙,鲜艳

4、

欣赏学生作品

师:不仅如此,小朋友们运用点线面还创作了许多有趣的艺术作品,我们快去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找找灵感吧!(欣赏学生作品)说一说哪一幅最吸引你?分析原因

5、

教师示范

师:欣赏完他们的作品,老师突然有了灵感,我也想创作一幅,同学们今年是什么年?

生:鸡年

师:这有一只漂亮的大公鸡,我们向来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生:羽毛漂亮,站立挺拔

师:为了突出大公鸡的特点,老师运用简化的方法先画出大公鸡的身体,你们看,它像什么?

生:月亮

师:接下来画出它的其它部位,夸张它的尾巴,这样大公鸡的外形就出现了。接下来用点线面来装饰它,在这,老师给大家透漏一个小秘诀,我们可以把大公鸡的身体用线条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在每一部分用不同的电线面进行装饰,(示范讲解)同学们觉得这样装饰好看吗?为什么?

生:太密了

师:所以,大家在点线面应用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粗细、疏密变化。最后再给它涂上颜色。这样一幅鸡年鸡年画就出现了。

师:相信此刻同学们都已经跃跃欲试了,但先别急,注意下我们今天的作业:

6、

作业要求

用点、线、面来为鸡年设计一张纪念图画。

要求:

构图饱满

色彩丰富

装饰美观。

7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点评

篇6

本课引导学生直接从混色练习入手,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混色了解及掌握,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新的色彩技法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路。

2.

培养学生用于创新的勇气,丰富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

3.

培养学生感恩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混色的画法和颜色搭配。

教学难点

颜色混合的合理应用。

一、谜语导入

在讲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观看幻灯片)

雨后一座桥,挂在半山腰,仔细看一看,颜色还不少。

谜底:彩虹

那么彩虹漂不漂亮啊?因为彩虹的身上汇集了大自然的颜色,是大自然赋予了彩虹这么多美丽的颜色。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万物色彩,装点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美好。我们来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色彩吧!(播放幻灯片)

接下来呢,老师想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和老师进行一次小竞赛,老师这里有两片没有颜色的树叶我们每人涂一片,然后在请其他同学评判一下,哪片叶子好看?

为什么这片好看?因为他用了单色平涂,而老师用了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方法。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进行《混色练习》(板书课题)

二、课堂新授

混色:是把不同的颜色混合起来,可以组成成另外的颜色。一般仅仅使用三种颜色混合。混色的画法和颜色搭配有很多种。刚才这片树叶我们就是选择了黄、浅绿、深绿按深浅变化,一层一层平涂的,而且颜色与颜色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我们就叫它一层一层的。比如这种(出示范画)。那除了这种方式以外还有哪些呢?我们可以由里到外或者由外到里一圈一圈的涂(出示范画)。还可以把很多的颜色以螺旋形来涂(出示范画)。

三、创新求异

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动手画一画啊?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油画棒、水彩笔,利用混色的方法画一画多彩的世界!

要求:

1.

要充分应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混色方法。

2.

颜色混合要自然,不要出现比较脏的颜色。

3.

保持画面整洁,不乱。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欢快的音乐,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开始动手涂吧!

四、欣赏评述

1.

全班同学的画贴在黑板上,共同欣赏。(鼓励点评)

篇7

1、认识、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

2、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蚂蚁的外形、结构特征,创作表现蚂蚁的形象;

2、小组合作创作,明白团结合作的意义。

课前准备:

课件、投影仪、奖励星、学生创作用纸、篮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1、播放动画《蚂蚁团结就是力量》

2、你们见过蚂蚁吗?它长得什么样子?我们看看蚂蚁的图片吧!

师:蚂蚁的结构是什么?

生:头、胸、腹、触角、脚

师:总结,我们已经了解了蚂蚁的结构,快下雨了,这么可爱的蚂蚁接下来会怎么做呢?谁能告诉大家。

生:快跑……

生:躲起来……

师:都是好办法,可是它们家里有许多东西,怎么办?

生:搬家

板书课题《小蚂蚁搬家》

二、新授课程,掌握蚂蚁外形及搬家场面

师:搬家,谁能告诉大家,蚂蚁是怎么搬家的?我们看一段动画看他们是怎样搬家的?

(播放课件蚂蚁搬豆)

看录像时要求仔细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动作,一粒大青豆,一只蚂蚁搬不动,它怎么办呀?

师:同学们,我们看了蚂蚁搬豆的短片后,思考一下,为什么一个人完不成的任务,而多人就能完成,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生:团结起来力量大。蚂蚁勤劳、有智慧。

三、开阔思维

大胆创作

勤劳、有智慧的小蚂蚁,今天你们就用画笔来表现蚂蚁搬家的场景。可以用拟人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蚂蚁搬家的场景。

1、首先请大家欣赏课本上的绘画作品,家蚂蚁怎样搬家?

2、下面请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几幅作品。

学生通过观察产生联想,蚂蚁可运用背、顶、抬、推、拉、滚、开车等运输方法运各种食物、家具、电器等,还可增加大树、小鸟、鱼、乌云、山洞、小木屋等拟人场景,丰富画面内容,提高创作激情。

师:哪幅画画的好?好在哪?

生: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动态多样。

四、作业要求:(伴随音乐作业)

1、构图饱满

2、色彩鲜艳

3、动态多样。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学生拿自己的作品上讲台,让学生评价,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篇8

教师

学科(版本)

美术辽海版

课题

刮出来的画

章节

第一单元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线条表现丰富性、多样性的认识。借助以线条表现的形式,加入小面积刮除的绘画部分,即线与面的搭配,使画面更加富于变化,在表现手法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次有益尝试。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对比了解刮蜡画与其他形式画作在风格、创作手法上的区别。

2.了解刮蜡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初步学会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学习运用不同材质的工具进行刮画,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

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措施

重点:

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

难点:

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媒体使用及分析

(白板使用功能)

导入

1、利用提问,导入本课。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已有的绘画经验,为学生理解刮蜡画与其他画作的区别做铺垫。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绘画经验观察作品,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其对作品创作工具、创作风格的直观感受。

2、展示一幅优秀的刮画作品。

3、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刮出来的画》。

教师让学生回想,你都用什么工具画过画?你还知道能用哪些工具来画画?

学生谈谈对刮画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问:①欣赏了这副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②你有什么不同问题要提出?

学生回答。

幻灯片出示刮画作品

新授及创作

1、教师出示两张不同的范画(用黑笔直接画的效果和刮出来的画的效果)。

2、出示两种底版(单色底版和多色底版)请学生上台任意地在两种底版上刮图案。

3、教师提问既然刮画要先涂颜色,涂颜色你们会吗?(会)该怎么涂呢?

4、自主学习书中刮画底版制作的方法,想想制作步骤。

5、需要注意的问题。

6、学生讨论。

7、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8、给你的刮画取个好听的名字。

9、学生自由创作,大胆尝试。

教师提问:刮画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呀?

师小结:以前的画是用笔直接画上去的,而刮画是先涂颜色再刮。

教师提问:为什么一张画刮出来是单色的,一张刮出来是彩色的?

学生观察比较并回答。

教师出示平涂和渐变的范画,让学生了解涂颜色也可以这样涂。

师生互动讨论:

(1)制作步骤:平涂或渐变的底色加涂深色刮画

(2注意点:涂色:先淡后深,一层盖一层

(3)学生讨论并实践利用手中的工具能刮出什么漂亮的,画工具不一样,刮出来的效果也一样吗?

作业要求:

1.大胆想象,画面内容要丰富。

2.涂色时颜色要均匀且厚,可单色,可多色。

3.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尺、牙签、钥匙等)进行刮画。

学生边刮画边想画的名字。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作业展示

篇9

《七星瓢虫衣裳美》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七星瓢虫衣裳美》是辽海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6课,本课以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另外还以剪贴的形式来表现瓢虫的花衣裳,这一形式能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七星瓢虫的外形特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辅助指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七星瓢虫的图片观察和知识学习

,

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

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

作画的习惯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2、表现七星瓢虫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造型、色彩表现力及

动手操作能力。

3观察分析七星瓢虫的特点并体会其美感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

以及热爱

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七星瓢虫的习性、外形特征

,

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

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画面。

教学难点:

如何抓住七星瓢虫的特点大胆表现

,

并巧妙构图完成画作。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

,

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

,

已有一定的掌握

,

会用油画棒和简单的彩纸来大胆地、

自由地表现七星瓢虫的衣裳美。

二年级学生已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

,

可以增强学生们集体创作的快乐

,

通过创作提高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七星瓢虫的画法,采用讲解分析法、演示法、观察法等。增强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创作灵感。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为支持教师的教,我将采用PowerPoint播放,准备演示用纸、油画棒、有关七星瓢虫的录像资料,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为支持学生的学,准备剪刀、彩色笔、油画棒、彩纸等。选择隔音好的教室,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实效性。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激情引趣

1、出示谜语(课件)

问:想一想,是什么?

2、揭示谜底:七星瓢虫(课件展示)

3、板书课题:七星瓢虫衣裳美

聆听

思考回答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起学生作画的欲望,揭示课题。

二、导趣求知

1、讲述七星瓢虫的知识

七星瓢虫是瓢虫家族中的一员,因形状很像用来盛水的葫芦瓢,所以叫它瓢虫。全世界有超过5千种瓢虫,中国已记录有400种。常见于农田、森林、果园、园林等处。

2、欣赏图片。

同学们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观察一下七星瓢虫的身体结构有哪些?

3、教师总结同时板书(触角、头、身体、翅膀、脚、七个斑点)它们以食蚜虫为生,是益虫,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

七星瓢虫衣裳美在什么地方?(颜色有黑、红、黄、橙)

4、出示幻灯片。

和前几张图片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我们把身体上有七颗斑点的瓢虫叫七星瓢虫。瓢虫家族中不都是益虫,如11星、28星瓢虫是害虫(出示幻灯片)

聆听

观察七星瓢虫的外形特点,汇报结果。

生答:身上的斑点和颜色。

答:他们身体上斑点数量不同。

Flash动画与PowerPoint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引起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表现能力。

三、创作实践

1、演示画法。

画一个大大的圆圈代替身体,把圆切开就是两边的翅膀。一个小小的椭圆代替头部,加上触角、脚,最后画背上的点点。

2、演示七星瓢虫剪纸的方法。

3、你想用哪种方法来表现七星瓢虫衣裳美?

教师巡视指导

4、在音乐声中完成本课内容。

讨论七星瓢虫的制作方法

学生制作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创作习惯,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表现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个性拓展

1、展示作品

2、教师给予赞扬和鼓励评价

3、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作品各有特色、各有风格,都能抓住七星瓢虫衣裳美的特点来表现作品。希望生活中要爱护它,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

展示自己或小组的成果

同学指出作品美的地方,好在哪。

张扬个性,体验创作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拓展视野,感受对称给人们带来的秩序美。感知、体验“蝴蝶”的自然美、艺术美。

五、课外拓展

1、幻灯播放。

人们利用七星瓢虫衣裳美的特点发明设计了许多生活用品。

2、作业:尝试用其他方法表现七星瓢虫。

拓展学生视野

六、七、板书设计

6七星瓢虫衣裳美

触角

身体

翅膀——七颗斑点

篇10

初步感受中国画,了解水墨画花是中国画——水墨花鸟中的一个内容。通过学习活动,感受墨色的干、湿、浓、淡,掌握笔墨表现花卉的简单方法,能用适合的笔墨表现生活中的花卉。在观察欣赏、比较分析与时间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国画的艺术之美,形成独特的水墨审美眼光,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中国“水墨”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花卉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不同的墨色表现花卉的丰富的层次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宣纸、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鲜花盆栽等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视频导入,那请你仔细观察,短片中都出现了哪些事物,以及他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2、短片看完了,老师想问问大家,这个短片哪儿最特别?

3、短片中还出现了哪些事物呢?

2、

这些山水啊、花鸟啊、人物啊都是中国画中典型的创作素材与内容。今天我们就用水墨的形式来画一画身边最熟悉的花——示题《水墨画花》

二、

观察分析

(一)花的结构与形色

1、观察这些美丽的花卉,他们在外形与颜色上有什么特点?

2、花的结构:由花蕊、花瓣、花萼(也叫做花托)花茎、以及花叶组成。

3、你还见过什么花呢?

4、你知道我们的国花是什么花么?

(二)形式美感

1、

欣赏大师作品:现代画家黄宾虹先生的《水墨花》

对比赏析:作品中的花同真实的花一模一样么?哪儿不一样?(写意画)

深入对比赏析工笔画的不同,了解国画的两种表现形式。

(三)笔墨技巧与方法

游戏初探:那我们先做个热身小游戏,体验体验毛笔画画的感觉

请听要求:一会请你用毛笔在练笔纸上随意的画一画,试一试,无论是拉根线条,点几个大点,画几个图形什么都可以,但是当音乐声停止的时候你也要停止

对比观察有特点的学生作品:你觉得哪幅画中摸得颜色作品看起来比较好呢?你是怎么画的?

相比之下,这张练笔的痕迹,看起来断断续续,还出现了露白,这是谁的作品?这种效果你是怎么画的呢?

这下,我们就知道了,要想画出连贯的线条,好看的作品,水份起着关键的作用。

3、除了水分,还有那些绘画秘诀呢?老师这啊,有一些漂亮的写意花卉,里面就藏着,能画出精美作品的好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好方法呢?下面就请每组派一名代表上来自己选择你们要研究的作品。回去后结根据题卡,分别从绘画方法、画面色彩以及水分这三方面,共同研究一下,老师画中的小秘籍到底是什么。

4、

4、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三、

教师示范

要点:水分、墨色、

方法:勾染法、没骨法

四、

学生作业

1、

老师的方法你们学会了么?有很多小朋友也用这些好方法画出了很多漂亮的作品,一起去看看吧?

2、

他们画的怎么样,有没有信心超过他们?

3、

作业要求:请你运用国画写意的形式表现花卉的外形美感,注意墨色、颜料与水分的调和,以及花卉外形、色彩的表现

五、

拓展欣赏

1、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2、

评价要点:构图、形态、墨色

3、

篇11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及橙、绿、紫三间色,了解原色与间色的关系;建立与初步的色彩知识与概念,能运用任意两种原色调配出间色

2.通过观察、探究、实践等学习方式,掌握运用两种原色调配出丰富的间色的方法;并运用三原色、三间色进行彩绘设计练习。

3.通过欣赏、调色练习等,培养对色彩的敏感度与兴趣,培养艺术感受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掌握运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

难点:感受原色与间色的魅力,并能以色彩进行自我表现,传达一定的情感。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涂色工具、水粉笔、纸巾。

(教师)课件、塑料杯、颜料、白纸。

教学过程

(一)感觉大自然中的色彩

1.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红色、黄色、蓝色等各种颜色的东西。

(1)师手里拎着一袋红色的圣女番茄。

师:孩子们,老师手里拎的是圣女番茄,这番茄有着天然的美丽红色,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天生的红色?

师:“有哪些东西是黄色?”

;“又有哪些东西是蓝色?”;

“还有哪些东西是你所知道的颜色?”。

2.初步感知色彩。

师:大自然是个神奇的魔术师,也是位技艺高超的画家,在他的笔下,许多东西天生就具有迷人的色彩。(课件出示风景图)

3.提示课题。

(二)尝试体验,探究色彩。

1.确认颜色。

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的颜色(原色)。请各小组说出它的颜色。(师板书:红、黄、蓝)

2.色彩对对碰。

师:红、黄、蓝是我们常见的颜色,它们将我们的生活打扮得非常漂亮。那如果我将三杯中的任意两种颜色倒在空杯里,摇一摇,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师演示,并强调等量。师板书:橙、绿、紫)

3.师小结:在这些色彩中,红色、黄色、蓝色可以调出别的颜色,却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和而成,所以我们把红、黄、蓝称为三原色。而橙色、绿色、紫色是由红色、黄色、蓝色其中的两种颜色调配出来的,所以我们把橙色、绿色、紫色称为三间色。

4.游戏――吹画

(1)师示范:将三原色任意的滴在白纸上,吹出一棵树的形状。在吹的过程中,看看有没有新的颜色出现。

(2)生动手演示。说说吹出的新颜色。

师:颜色与颜色加在一起变出许多新的颜色,可为什么同是间色,深浅却不相同呢?(用量不同,师进行演示)

(三)名作欣赏,感受色彩。

1.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

2.农民装饰画。并说说画中的色彩给你什么感受。

(四)欣赏运用在生活中的色彩

(五)学生创作,师巡回辅导。

1.作业要求:

(1)可以模仿画家蒙德里安,画得更加别致一点。

(2)可以模仿波洛克抽象大师那样在纸上继续完成作品。

(3)喜欢设计的同学,可以给纸盘子、信封、纸杯等设计出美丽的色彩。

篇12

二、 教学目标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现)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设计、应用)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评述)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综合、探索)

三、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2、用塑料瓶、废旧材料等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3、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4、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5、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5、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结合传统节日及学校的班队会等活动,设计、制作、展示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

2、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3、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或展示活动。

四、 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时

课题

重难点

1

1

画画自己的手

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2

1

人物速写

绘画技能训练

3

1

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动态表现

4

1

我熟悉的人

刻画人物的体形特征

5

1

桌子、椅子设计

动手能力培养

6

1

泥塑彩罐

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

7

1

彩塑鸟

塑出具有浮雕效果的鸟类图

8

1

彩色纸筒人

人物脸部的刻画

9

1

邮票设计

设计一枚纪念邮票

10

1

古诗配画

培养再造想象

11

1

美好的童年

主题确定

12

1

板报设计

学习板报设计知识

13

1

电脑美术设计

对电脑美术设计作品的认识

14

1

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认识实用美术

15

1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6

1

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认识雕塑作品

17

1

测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