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

时间:2022-02-05 16:27: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年级美术教案

篇1

教学难点:能创造性地设计并制作一个平面或立体的吊饰,造型新颖美观。

教学资源:⑴教师:电脑设备、课件、彩色纸、剪刀、胶水、绳子、中国结、民间吊饰实物。⑵学生:自己搜集来的小吊饰、彩色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带、橡皮泥、绳子、水彩笔、树叶等材料。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前我在黑板上挂出各种吊饰,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并提出问题: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我们为什么要挂它们?这样使学生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吊饰与生活的关系。然后我又以猜谜语的形式来问大家:“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我们来猜猜它们叫什么?”最后我揭示谜底,出示课题。这样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我问:“它们为什么叫做吊饰,而不叫坐饰、摆饰呢?”这样一问,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吊饰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什么叫做吊饰。

二、分步讲授新课

1.吊饰的结构。欣赏课题(教师所做的吊饰)。分析吊饰的结构。

老师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来启发学生吊饰的主要部分称之为主体部分。然后又根据吊饰的概念引出悬挂部分和装饰部分。

2.吊饰的制作步骤。⑴看吊饰问:如果让你做,你先做哪部分?学生能够知道应先做主体部分。⑵和学生共同探究主体部分的制作。①学生思考并回答吊饰的主体部分可以是什么形状。平面形:三角形、正方形、心形、动物外形等;立体形:圆柱、圆锥等(师板书);②主体部分可以采用什么方式制作?师引导并板书,学生思考并回答;③探究装饰部分和悬挂部分的制作。师生共同探讨在什么部位装饰及怎样装饰。悬挂部分可以有几种悬挂方式。

3.欣赏联想。欣赏课件学生的作品,启发联想。

三、小组合作,愉快表现

两人或四人分工合作制作一个你们喜欢的吊饰。讨论一下制作的材料和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悬挂、主体、装饰部分的具体设计,进行分工合作)。教师提出要求:①安全方面;②卫生方面。教师提出建议:师生合作开店——吊饰坊,学生的作品送到店里。师将作品粘贴在黑板上(播放音乐:喜洋洋)。

四、交流展示,教学评价

学生作为顾客选出自己最想买的吊饰,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提出改进意见。作者说明创作意图。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篇2

装饰的骏马

教时

第一教时

日期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美术第四单元“线条的变化”中的一课,以“骏马”为主角进行设计创作。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马的结构和体态特征,用基本图形概括马的身体结构和动态特征,在画马的鬃毛和尾巴时,让学生个性的发挥,想象出不同的造型装饰,最后,用线条花边装饰马的身体,从而起到马整体装饰的效果。

学情分析:

“马“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城市中的孩子画马并不擅长,本课利用基本型概括马的造型,降低了绘画的难度,提高了装饰的效果和作业的欣赏效果,也给了二年级的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马的结构和体态特征,能用基本形概括表现马的造型,学会用花纹花边装饰骏马。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用基本形概括,夸张形象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马的造型美,激发对艺术表现力的兴趣和探索。

教学重点:马的基本形概括

教学难点:马的动态造型与装饰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分钟

课前热身

播放各种姿态的马的图片。

欣赏马的外形与动态。

用图片,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气氛。

8分钟

观察与比较

1、观察马的结构和体态特征。

2、欣赏画家韩美林画的马与徐悲鸿的马比较有何区

别?(圆形组合)

3、揭示课题《装饰的骏马》

4、(出示图片)马的各个部分由哪些几何图形组合成的?

(教师画)

1、知道马是由头、颈、身体、四肢、尾巴、鬃毛组成。

2、欣赏与比较

3、发现马的形体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学生说)

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装饰马的造型特点。

19分钟

设计与创作

1、摆放马的不同动态。

2、教师巡视

3、收集三张作品马尾和鬃毛作比较。

展示多种马尾和鬃毛的造型。

4、圆形内部图案比较,怎样的图案更适合圆形。

5、作业要求

(1)运用基本形概括表现马的造型。

(2)设计个性的马尾和鬃毛。

(3)马身添加图案与花纹。

6、教师巡视

1、发现马的动态特点。

2、学生作画

3、比较发现可以用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马尾和鬃毛。

4、根据圆形轮廓画图案更适合。

5、学生了解作业要求

6、学生继续作画

了解作业要求,画一匹有动态的装饰性图案的骏马。

6分钟

展示与评价

1、出示“金银铜”牌。

2、教师总结点评。

1、学生分别把作品贴在相应的“金银铜”牌下面。

2、学生欣赏并互评。

通过展示、评价和奖励,激发学习兴趣。

2分钟

拓展与延伸

篇3

认知目标:

了解花朵的基本特征:花萼、花蕾、花瓣、花冠和花蕊。通过观察与对比形成对花朵的总体认识,理解花朵因角度不同而呈现的姿态变化。

技能目标:

通过前置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通过观察自己带来的花卉来进行绘画,达到从自然形态的再现到创造性地表现。

情感目标:

通过对花儿形色之美、姿态之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对植物生命的崇拜,用绘画的表现形式讴歌自然,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花的世界知识的初步了解,感受花儿对人类的意义与作用,激发学生对花儿的喜爱之情,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对花结构与形态的了解,在掌握花儿正面形态的表现技能后,对真实花卉进行绘画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花朵实物,图片,文字资料,音乐歌曲,水彩笔,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我是一朵小花》

学生齐唱:“我是一朵小花呦呦呦,我是一朵小花呦呦呦呦……..“

师:“同学们,你们就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都是一朵朵美丽的小花,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是一座大花园呢,你们知道我们有多少个名族吗?”

生:“56个名族“----------56个名族56朵花。

二、揭示课题《花儿朵朵(一)》并板书

三、趣味游戏-----猜谜

课件出示谜语请同学们来猜:

1.几根枝,开满花;叶子小,开黄花。朵朵张着小嘴巴;迎来春天喜洋洋!(迎春花)

2.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

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

(喇叭花)

3.小小伞兵志气豪,

头顶白帽飘啊飘。

飘到天涯与海角,

四海为家任逍遥

。(蒲公英)

四、欣赏花之美

观看视频花绽放的那一瞬间,引入花的基本机构

五、认识花的基本结构:花萼、花蕾、花瓣、花冠和花蕊。

六、巧识花之趣

1.课件PPT-----送给母亲的花(康乃馨)、花中睡美人(睡莲)、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草花)、夜间开放的花、月下美人(昙花)。、

我国的国花、花王(牡丹)

南京市市花(梅花)

连云港市花(玉兰花)等

七、感受花之意

学生小组用自己准备的花卉进行讨论,花的含义以及外观,并举手回答

八、教师示范

教师黑板上绘画:师:“老师听了同学们这么多的回答,老师也有一朵喜欢的花,想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教师黑板示范马蹄莲绘画并讲解,它外形酷似马蹄,也是埃塞尔比亚的国花,欧洲地区多用于新娘手捧花,寓意高贵,圣洁。

九、欣赏古今中外的诗人、画家的作品,以及同龄儿童的美术作品

十、学生作业,作业要求:

1.选用喜欢的绘画工具,再现花卉的自然美,创造性地表现花儿的不同形态、色彩等。

2.发挥想象,添加昆虫或人物,使画面更有情趣。

十一、1.作品展示、点评

2、花卉在生活中的运用。

3、花的其他用途:药用等金银花紫丁香

十二、延伸

篇4

———想象画练习

【教材分析】:

临摹是美术学习中的一种方法,但运用的方法要适当,否则会严重束缚儿童的思维。本课试用小孩爱游戏的心理,借鉴课件及师创作效果充分利用临摹的借鉴功能,在“看着画”中保留“想象画”为学生开拓一个创造的境地。神鸟如何变树是本课的趣味中心,应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感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创造。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来探秘、表现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通过一年级的美术课学习,已经对色彩和简单的基本景物造型有所认识,并且能以简单的几何形形象概括的表达自己想描绘的景物,本班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美术,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大多数偏内向、胆小。所以本节课除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更要最大限度的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情绪情感的“波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巩固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自主运用的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审美能力,提倡在主动学习中激发个性表现。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欣赏图片,构思、构图、表现的基本方法。

难点:怎样引导学生把激发起来的感受转化为可视画面而生动的图形。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彩色油画棒、范画、剪纸蝴蝶

【教学环节】: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上课,师生问好!

2集体唱跳歌曲《小苹果》(缓解学生压力,激发学生热情)(播放课件)

3展示师创作《太阳神鸟》.

二、发展阶段1:

1、观察后谈感受。(画面有什么特点?美在哪里?)

①构图:饱满,立体突出。

②造型:奇特,平面几何图形,具有装饰风格。

③色彩:鲜艳,神鸟身上的花纹以黄色为主,与其他的对比色在一起对比强烈,色调明亮鲜艳,给人以温暖的心理感受。

2、启思《太阳神鸟》创作方法

①构思

②描形

③涂色

三、发展阶段2:

1、观察神鸟变树的过程谈感受。(神鸟怎么变成大树的?美在哪里?)

鸟头变树根、鸟颈变树干、羽毛变树叶

2、追溯神鸟变树的绘画创作来源。

介绍画家布巴卡尔,欣赏画家布巴卡尔的故乡风景,欣赏画家布巴卡尔的创作《神鸟》。观看神鸟倒置后变成的树。(播放课件)

3、思考画家作品《神鸟》的创作来源

听神鸟变树的故事(说说对故事的感受,说说神鸟精神)

4、说说神鸟倒置后变成了一颗什么样的树?与其他的树有什么不同?(播放课件)

5、说说自己心中神鸟变成的树是什么样的?

四、创作阶段:

1、欣赏同龄学生,画的自己心中神鸟变成的树。

2、画出自己心中神鸟变成的树(播放背景音乐)

五、展示评价:

把画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欣赏

1学生举手评价所喜欢的作品。

2请作者说说自己作品画的是什么树,想表达什么。

3教师挑几张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请出作者与之交流进行评价,表扬每张画的优点,指出画面颜色感染力的体现。

4对画的好的学生作品奖励剪纸蝴蝶,点出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及作品主题思想的优点。

六、回顾拓展

1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课下搜集资料,中国的神鸟是什么?它的起源有什么故事?(播放课件)

七、结束部分:

1下课!师生再见!

2

整理教具。

、教学反思:

通过听取听课老师的建议,我在课堂中应该对学生的回答再多些评价语,在师的范画方面应在简单些,抽象些,会更符合二年级学龄特点。整体这节课上的还是很成功。

九、板书

神鸟变树

教师作品

学生作品展示区

构图:饱满

头变根

神鸟

造型:奇特

颈变干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