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09:20: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资产证券化的利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前言
为了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预期稳定现金流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资产证券化得以应运而生。资产证券化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一种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通过将不良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提前收回现金,提升不良资产的潜在价值。但是,如果发起人为了减少自己坏账的风险和成本,而将该笔坏账通过证券化的流程使其可以在金额市场上销售,这样就会使投资者承担确定的风险。换言之,是发起人将自己坏账的成本转嫁给了广大投资者。这样绝对不是资产证券化的本意,那么资产证券化能避免坏账证券化以保护投资者吗?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况
1970年美国的政府国民抵押协会,首次发行以抵押贷款组合为基础资产的抵押支持证券-房贷转付证券,完成首笔资产证券化交易以来,资产证券化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金融创新工具而得到了迅猛发展。①
资产证券化是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集合(在法学本质上是债权)出售给SPV,由其通过一定得结构安排,分离和重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并增强资产的信用,转化成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担保的可自由流通的证券,销售给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②资产证券化将相对不流动的资产转换成市场可出售的证券,提高了资产流动性,提供了新的融资来源。
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预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在银行财务管理中,资产证券化是银行贷款业务适应市场发展而自发产生的新的银行业务,是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持有贷款到期、坐等利差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属于金融业务的一种创新。资产证券化不仅使银行突破了金融管制体系下分业、分地区经营的限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分散了信用风险,增强了银行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更使商业银行开发新贷款品种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随着金融工程技术的日益提高,资产证券化的品种会日益增多,交易结构会日益复杂。
二、避免资产证券化沦为坏账处理的因素
资产证券化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一种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通过将不良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提前收回现金,提升不良资产的潜在价值。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以实现不良资产流通起来的过程中,是否会沦为坏账处理的工具呢?如果在构建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未考虑到坏账的问题,或者说没有设计规避坏账假借资产证券化的名义来转嫁风险的因素,那么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初衷就荡然无存,其存在的价值也就会失去根基。
(一)不良资产不同于坏账
银行如果出现坏账,确实会造成银行的损失,影响银行的信贷资本和资产的流动性。这笔不能收回的账款是否可以以不良资产的名义来实现证券化呢?当然不能。
从不良资产与坏账的区别来看,坏账是已经确认应收而又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而银行的不良资产(常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也就是说是那些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
从不良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来看,之所以资产证券化从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最佳途径是因为资产证券化确实能够将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信贷资产由表内移至表外,从而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但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有严格的前提条件的:被证券化的资产必须具备良好的未来预期收益,要有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为保证。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不良资产都能证券化。
可见,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是为了解决那些欠缺流动性的资产,实现已经逾期回收的贷款的回笼,同时,对资产证券化还进行可限制,所以,理论上是不允许确定不能收回的坏账进行证券化。
(二)信用增级降低坏账处理的可能性
信用增级是指在资产证券化中被用以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的技术。③信用增级既可以由发起人通过超额担保、购买从属证券和设置利差账户等形式提供,也可以由第三人(通常是保险公司、金融担保公司和银行)通过保险、担保和签发信用证等形式提供。一般,在证券化的过程中,SPV与信用增级的提供人签订信用增级合同或者让偿付协议,明确信用增级提供人的信用等级、所提供的信用增级方式、幅度、偿付的条件和信用增级提供人可以获得信用增级费用。④
信用增级并不是从形式上是证券化的不良资产从表面上显示为良好资产,以吸引投资者,其实,证券化的资产通过信用增级,可以使投资者即使发生信用风险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证券权益的实现。是为了提高资产信用级别,增强证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轻和化解资产的信用风险,并在实质上为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保护。
信用增级确实可以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的权益,但是,有一点可能会被忽视,就是潜在的审核功能。试想,有谁会愿意为确实不能回收的坏账来进行信用增级呢?为了减少自己的风险,肯定也会进行必要的形式审查。比起水平参差不齐的投资者而言,显然,专业从事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提供者更可能识别是否是坏账。
(三)真实销售减少坏账处理的可能性
SPV是指接受发起人的资产组合,并发行以此为支持的证券的特殊实体。SPV的原始概念来自于防火墙的风险隔离设计,它的设计主要为了达到"破产隔离"的目的。破产隔离是为避免发起人的破产风险和SPV的破产风险危机应收款,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要求SPV需采取"真实销售"的方式从发起人处购得应收款。真实销售要求发起人将与拟证券化资产有关的权益和风险或控制权一并转移给SPV,是SPV获得对资产的合法权利。这也意味着SPV在交易之后既有权获取资产的收益,还需要承担资产的损失。
关于真实销售可以减少坏账处理可以从非真实销售角度来思考。例如,证券化资产剩余利润抽取利润不属于真实销售,它是一开始并没有确定发起人对资产的责任,而是若资产发生损失,发起人就爱予以弥补;资产在偿还投资者权益后又剩余,发起人旧雨衣获取。这种非真实销售行为是SPV对发起人有追索权,这种情况下,即使发起人进行坏账证券化,对SPV也不会有什么坏处,毕竟在资产发生损失时,SPV可以从发起人处获得补偿。显而易见,如果不采用真实销售模式,会极大地增加发起人通过证券化来处理坏账的可能性,而严格要求SPV发行的资产是通过真实销售而得的,其对该资产承担相应的风险,可以有效减少坏账处理的可能性。
三、总结
从理论上讲,构建资产证券化时确实禁止坏账处理,并且在现实运行中,也会通过一系列关联的制度设计来避免坏账证券化,如必须真实销售的要求、信用增级机构的把控。这些都会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的权益。但是,任何制度的设计在它的运行过程中都会有所漏洞,换言之,资产证券化并不能百分百确保在实践中不会存在坏账的证券化,可是资产证券化从其理论构架和制度设计上是可以尽量避免坏账处理的。
参考文献:
①http:///link?url=UNzjKjkChkW8tj8zQVek3qgcCkbyhFyRdelLb4mnESSQROEnwu26AigrReUZtg5k
②洪艳荣,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M]:6.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迄今为止,对资产证券化最好的定义是Shenker&Colleta提出的:资产证券化是指股权或债权凭证的出售,该股权或债权凭证代表了一种独立的、有收入流的财产或财产集合中的所有权益或由其所担保,这种交易被架构为减少或重新分配在拥有或出借这些基本财产时的风险,以及确保这些财产更加市场化,从而比仅仅拥有这些基本财产和所有权利益或债权有更多的流动性。
(二)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1.以融资为目的。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之所以启动这个过程,在于其所拥有的有稳定的、可预见未来收益的资产缺乏流动性,不可以或短期不可以变现,发起人为了获得现金而将其这种资产转让给SPV,由SPV发行证券。
2.不依赖银行信贷机构的融资方式,且以资产本身的信用为担保。资产证券化中,银行信贷机构等不再是资金的提供者。资产证券化不再过分依赖银行信贷机构,拓宽了融资途径,无疑是一种创新。
二、国外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保障
(一)资产转让
1.合格的资产
其相对应的法学概念应是财产或财产权利。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一般是指缺乏流通性的将来会带来现金流的资产,在法学范围内一般是指债权,而资产转让即债权转让。实践中各国对于可资产证券化的资产的范围规定不同,宽严程度各异。
2.真实出售
所谓资产的“真实销售”,是指发起人将与拟证券化资产有关的权益和风险或控制权一并转移给SPV,使其成为该资产的合法持有人。判断资产真实销售,虽然各国法律规定有别,其根本目的都在于将资产与发起人的信用、破产等财务风险相隔离,以维护SPV和投资者对资产的所享有的合法权益。在英国“以形式为准”,即只要合同中规定为真实出售,法官无需衡量是否满足真实出售的条件即推定是真实出售;在美国则相反“,重实质而轻形式”,重在探究当事人交易的实质。
(二)SPV法律问题
SPV的设计是资产证券化中的核心问题,SPV的设计的成败几乎直接关系到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的成败。因此,凡是论证券化的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都十分关注SPV的设计。从国外法律规定SPV的设立形式来看,主要有以下二种方式:公司、信托、
1.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简称SPC)
SPC是国外证券化操作中最为常见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有:能够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反复使用发行各类证券,增强灵活度。而其缺点是公司是一个资本营运主体和纳税实体,这样可能导致SPC在从发起人处取得证券投资者特定资产和将该资产发行证券时承担双重的纳税义务。
2.特殊目的信托(Special Purpose Trust,简称SPT)
SPT是指发起人以证券化基础资产设立信托,让作为资产证券化中介机构的信托机构,从该信托机构换取受益权证,然后再销售给投资者。在资产证券化关系中,发起人是委托人,资产证券化中介机构是受托人,投资者是受益人,而被让与的证券化基础资产自然就是信托财产。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SPT可以保证用于资产证券化的资产的独立性,不受SPT破产的影响,有利于风险隔离的实现而普遍应用。
三、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实行的法律障碍
(一)债权转让法律障碍
我国没有可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范围的规定。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以及《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债权应可以转让。但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九条,有三类情形的合同债权不得进行转让: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合同权利。因此,发起人在挑选证券化资产组成资产时须注意参考以上规定。对于合同债权转让,我国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则采取通知转让原则。2000年11月份颁布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中第十三条规定: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贷款发生的债权转让无须通知债务人即发生法律效力。
(二)SPV的设立
1.SPC方式
我国《公司法》对于公司设立“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经营条件”的要求将增加SPV的设立成本。另外,SPV的性质决定了SPV适合发行债券而不是股票。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发行债券的主体资格要求较高。这与实践中SPC一般仅需是“空壳公司”的状态相比,大大增加了资产证券化的成本。
2.SPT方式
《信托法》第四条规定:受托人采取信托机构形式从事信托活动的,其组织和管理由国务院制定具体办法。但目前国务院并未出台相关办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6月份公布的两项法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信托投资公司将不得发行任何凭证式证券(包括债券)。
四、我国采取的海外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首先,开展跨国资产证券化,必需克服国内法律障碍,改善相关规则和制度的空白等现状,通过国际司法中冲突规范的指引,寻求适宜的法制和社会环境。其次,开展跨国资产证券化,通过资产证券化主体基于自身或多方利益出发,考虑各国税收法和其他规则的利弊,从而理性地作为,可以使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综上,我国所存在的一系列法律障碍以及其他方面的欠缺,阻碍了资产证券化完全本土化的实践。但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对于我国企业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资金问题及银行处分不良资产问题,确实有重要意义。我国采取的海外资产证券化可以在不改变我国法律规定、继续完善制度等一系列复杂情况下,享受资产证券化的所带来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新兴市场的投资者对资产证券化的认识有待提高。由于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缺乏了解,许多投资者对资产证券化仍心存疑虑,避免大规模的投资。
2.证券投资者需要了解抵押担保资产库的详细情况,以便通过历史数据了解资产库的风险,如提前偿付的可能性。在这方面,新兴市场的透明度往往不如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
3.在发达国家,法律规定特别载体不受原资产发行机构(如发放按揭贷款的银行)破产的影响。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资产证券化在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法律保障。
4.一些新兴市场的税收框架不利于特别载体,继而影响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5.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往往需要获得信用担保和著名评级机构的评级,才会吸引投资者。但目前最著名的评级公司都来自发达国家,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会相应上升。
尽管如此,但新兴市场国家资产证券化已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甚至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跨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随着新兴市场进一步完善法律和管理框架,资产证券化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简而言之,资产证券化就是金融机构将资产打包形成资产库(assetpoo1)后销售给其他机构(在这里称为特别载体,specialpurposevehicle,简称SPV),特别载体以资产库为抵押担保发行证券为其购买行为融资的活动。这种证券被称为资产抵押担保证券(asset-backedsecurities,简称ABS)。资产证券化往往用于流动性较差或质量不高的资产。最初的资产证券化始于按揭贷款市场。试想,如果没有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纽约地区的人们不太可能投资于洛杉矶的房地产市场,而住在波士顿的人们也不会关心迈阿密的房地产。即使最初发放按揭贷款的机构将贷款在二级市场上销售,其购买者也只会是一些大型的机构投资者及其他金融机构,个人往往无法参与。但是,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在二级市场上购买按揭贷款的机构可以发行以按揭贷款资产库为抵押担保的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ies),每月所获偿还的按揭贷款本金和利息全部或部分流向按揭抵押担保证券的投资者。这样,原先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就会以标准化的证券形式在资本市场上流通。这不但可以为按揭贷款的初始发行机构提供大量的流动性,而且有利于增加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按揭抵押担保证券是按揭转手证(mortgagepass-throughcertificate)。按揭转手证的持有者每月将获得资产库所产生的所有本金和利息现金流。当然,资产库产生现金流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按揭转手证持有人的利益。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美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增长十分迅速。1980年,按揭抵押担保证券的余额为1110亿美元,1999年底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2.2万亿美元。现在,资产证券化已逐渐发展到其他领域,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包括汽车贷款、信用卡业务和其他应收账款。不仅如此,使用资产证券化工具的机构也不再限于金融机构。一些制造商乃至基础设施的开发者也在使用资产证券化这一工具。总体上,资产证券化可以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以下便利:
1.通过资产证券化,金融机构可以较低成本处置一些质量不高的资产,继而提高资本充足率,达到巴塞尔核心原则的要求。
2.资产证券化的使用者可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充足的流动性。
3.银行传统业务是借短贷长,因此通常存在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的情况。资产证券化可以缓解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的问题,并可用于负债管理。
4.资产证券化可以减少金融机构对若干经济部门和地区的风险。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服务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金融机构管理资产和负债、筹集资金及控制资产质量的能力得以增强。另外,资产证券化改变了银行在原先简单的贷款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不同的金融机构可以分别扮演初始贷款发放者、担保者、贷款管理者和证券发行者等不同角色,因此金融机构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获得了进一步提高专业化和业务多元化的机会。1995年美国橙郡政府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量投资于利息—本金分拆证券的结果。新兴市场国家使用资产证券化的问题和前景
在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体系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过资产证券化,一方面企业获得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效率得到提高。但是,新兴市场国家使用资产证券化的程度还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其主要原因在于:
1.新兴市场的投资者对资产证券化的认识有待提高。由于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缺乏了解,许多投资者对资产证券化仍心存疑虑,避免大规模的投资。
2.证券投资者需要了解抵押担保资产库的详细情况,以便通过历史数据了解资产库的风险,如提前偿付的可能性。在这方面,新兴市场的透明度往往不如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
3.在发达国家,法律规定特别载体不受原资产发行机构(如发放按揭贷款的银行)破产的影响。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资产证券化在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法律保障。
4.一些新兴市场的税收框架不利于特别载体,继而影响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5.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往往需要获得信用担保和著名评级机构的评级,才会吸引投资者。但目前最著名的评级公司都来自发达国家,它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会相应上升。
尽管如此,但新兴市场国家资产证券化已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甚至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跨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随着新兴市场进一步完善法律和管理框架,资产证券化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稳定、健康的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机会。然而,对外开放也使外资银行将新的金融工具和项目、新的服务带入我国国内市场,再加上股份制银行占市场份额的增多,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来自国际和国内间的激烈竞争。在国际与国内竞争的大环境下,只有加强金融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下,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资产证券化和融资证券化成为金融创新的必然产物。2007年次贷危机席卷美国金融市场,并很快波及全球,其影响之大给中国的银行资产证券化敲了警钟,如何控制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值得思考。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契机又存在风险,因此,必须正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利弊,控制其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逐步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使资产证券化成为商业银行的有利手段。
一、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及运作过程
资产证券化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银行长期以来有短存长贷的矛盾,资产证券化缓解了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压力,因而受到我国银行业的青睐。我国金融业尝试于2000年9、10月,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我国正式试点文件于2005年3月,央行和银监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几年来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商业银行)将自己拥有的流动性较差但未来现金流收益比较稳定的资产,转让给特定目的的机构或受托人,该机构或受托人聘请信誉好的金融机构进行资金资产的托管,由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承销人在金融市场上发行以该资产为标的证券,由服务商将收到的现金收益偿付给投资者,从而将呆滞账款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是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直接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是:商业银行将资金贷款给借款人,取得债权;商业银行将流动性较差但有预期现金流的应收账款出售或转让给信托机构,进行专业的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以该资产为基础,由信用好的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提供担保,由信托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发行新证券,吸引投资者投资;通过投行进行收款,凭借对资产的所有权确保将未来现金流首先用于支付投资者本金和利息。
二、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契机
(一)扩大业务范围,增强盈利性
在传统的金融发展史中,商业银行扮演着存贷中介的角色,存贷差是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逐渐成为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存贷差仍占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地位,但我国商业银行也在逐渐从赚取存贷差为主向赚取中间业务收入为主转变。资产证券化作为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扩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增加了银行收入的途径,为商业银行开拓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增强流动性
由于银行业务的特殊性,随着经营时间的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数额逐渐增长,长期积压会造成流动性不足,产生经营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可以将期限长、流动性差的债权转移或出售,将呆滞资产转变为流动性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可以提前收回资金,出售呆滞资产的资金可投入到高流动性的领域,从而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得到增强,降低系统性风险,也化解了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因长期资产和短期负债期限搭配而导致的失调问题。
(三)转移和分散相关风险
长期以来的存短贷长,使商业银行受市场利率影响较大,承担着由贷款所带来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等,一旦市场利率发生较大波动,商业银行就会面临各种危机,资产证券化有效降低商业银行固定利率资产的利率风险,一方面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信贷风险转移给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分散原来过于集中的信用风险和提前还款风险;另一方面,将呆滞贷款的风险转嫁给信托机构及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将信贷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三、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首先,资产证券化给其他非金融机构直接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提供了便利,从而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使得银行业的传统份额减少,“贷款并持有”的经营模式逐渐让位于“贷款并证券化”的经营模式。其次,信用评级风险过高。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资产必须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而评定资产现金流是否稳定的正是信用评级机构。我国的资产信用评级、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发展数量日渐庞大,但独立性不强,这些中介机构多与被评估单位存在利益关系,不能出具公平、公正、公允的评估意见,盲目评级,把次级贷款当成优质贷款,严重误导投资者对发行证券的认识。再次,如果商业银行只是将呆滞的贷款转移给信托机构,而不是出售,那么呆滞贷款的流动性风险就还存在于商业银行中。正如《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所指出:“要确保‘真实出售’,资产证券化并不意味着风险有效转移,对风险的衡量应根据交易的‘经济实质’,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
四、次贷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警示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其破坏力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资产证券化作为美国次级债市场的重要金融工具,对次贷危机的产生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自2000年美国大规模发行次级抵押债券以来,各评级机构一直给予其最高信用评级。正是出于对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信任,全球投资者才放心大肆购买次级债券,但正是这些评级机构评定的高级别的优质证券,却在一夜之间成为投资者手中的垃圾证券。这些评级机构不切实际的评级加大了次贷危机的强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资产证券化的产生使银行从谨慎融资走向冒险融资,资产证券化无形中推动了次贷危机的形成。虽然目前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有限,却对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起到警示作用。在市场繁荣时期,资产证券化在提高资金流动性方面体现出独特的作用,然而一旦市场利率上升,资产证券化隐藏的巨大风险便开始暴露蔓延。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应该在吸取美国次贷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有条不紊地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五、防范风险、完善资产证券化的对策
(一)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商业银行要确保资产的真实出售,准确评估已转移和仍保留的风险,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在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中,应对发行人的资金来源、现金流状况、还款能力、发行手续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不符合标准的拒绝办理和批准,在放贷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审核流程,加强对相关制度执行的规范性,保证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规模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无限制无标准地发行证券和扩张信用风险。
(二)构建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其定价和交易有赖于准确的市场评价。次贷危机的教训表明,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导致的后果是巨大的。我国亟待构建科学有效的信用评级机制,准确判断发行证券的信用级别,规范资产评估和信用评级机构的运作,提高其独立性,杜绝信用评级中的道德风险,同时应借鉴国际先进的评级标准和手段,全面提高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和评估机构评估意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完善法规,加强监管
目前,我国关于资产证券化的专门法律并未到位,只以关于资产证券化的试点文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为依据,可能存在政策风险。国家应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制定业务操作标准,规范资产证券化的每一项运行程序,同时对已有的《会计法》、《证券法》、《担保法》、《信托法》等法律中有关资产证券化的条款进行健全和完善,建立资产证券化的专门统一的法律体系。监管机构则应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框架的基础上理顺监管体系,建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家监管机构之间的对话机制,协调步调、研究对策,实施对资产证券化活动的统一监管。同时,应尽快建立一个包括资产评估、证券发行、证券交易在内的完整的资产证券化体系,完善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程序,即从基础资产的产生开始,到资产池的评估,再到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对资产证券化的每一个环节都执行严格监管,才能防范风险于未然。我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建设适应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制度环境、监管环境,以市场化为导向,通过建设适宜的制度环境,稳步发展中国银行业资产证券化。
(四)培养专业人才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业务,需要办理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高素质和较高的责任感、谨慎度。商业银行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本是商业银行中最重要的资源,应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国际先进的资产证券化管理的经验,丰富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实践技能。对商业银行中办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关于银行、证券发行、承销、信用评级、担保、法律等多方面的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知识。对资产证券化相关信贷资产产品的知识可以做成宣传册,供投资者阅读,提高投资者对资产证券化的认识,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六、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综上所述,资产证券化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得到增强,能分散相关风险、改善银行经营效率,但我国资本市场的环境尚不完善、相关法律尚不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和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建立,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若发展过快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风险,因此资产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契机,又存在运行的问题与风险。资产证券化本身并无好坏,它只是一种工具,其作用的发挥在于如何运用这项工具。我国在推动资产证券化的金融创新时,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不能急功近利,客观看待资产证券化,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稳健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措施遏制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因素,从多方面解决阻碍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的问题,保障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使资产证券化成为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有效途径,而不是加大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1] 吴青.浅议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金融改革[J].国际金融研究,1999(12):61-66.
[2] 吴琦.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5(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