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思路范文

时间:2023-08-29 09:20: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思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思路

篇1

一、引言

农村第三产业在河南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地位不容忽视。目前,关于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研究文献还相对较少,对其地位、性质认识不清,导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并且富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第三产业是解决深层矛盾的长远之计。故此,结合河南省实际,深入探讨农村第三产业的性质和发展思路,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内涵上看,农村第三产业是指在农村经济中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为农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机构、组织、企业的集合。从外延上看,农村第三产业应该包括商品流通业、交通运输业、视频服务业、物质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咨询业、房地产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卫生社会福利、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乡镇组织管理等行业。就其地位而言,农村第三产业是未来的支柱,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源泉,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产业。对农村第三产业性质的认识需要将第三产业理论与河南省农村状况结合起来。

二、农村第三产业的特征

1、第三产业的“二元性”、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

第三产业的“二元性”体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农村第三产业是城市第三产业的另一面,是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由于城市先天的优越性和农村历史演变中的边缘化,导致第三产业在城市发展迅速、在农村发展滞后。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指基于不同农村地区的地质、历史文化、资源、风俗、技术差异所形成的发展模式、经营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同时,也表现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差异;二是由第三产业的生产与消费是同时发生的特点决定的。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二者同时进行,而不同地区的需求偏好是有差异的。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质。河南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大量不同种族等诸多因素直接决定了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地域差异性质。

2、农村第三产业的“双高一低”特性

目前,人们对农村第三产业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而非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以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吸纳富裕劳动力。其实,农村第三产业具有“双高一低”的特性。“双高”是指劳动密集度高和技术密集度高。劳动密集度高就是农村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量大,比如旅游、餐饮等;技术密集度高是农村第三产业对技术要求高,比如科教文卫等领域。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倡导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宏观背景下,劳动密集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密集,从长远趋势来看,还应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一低”是指资源需求量低,因为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居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其产品是无形的服务,具有低投入、高附加值的特点,对有形物质设备和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河南省农村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薄弱,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保持在0.03以下,并且对第一产业的依赖度也很低,不足6%,呈下降趋势。

3、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倒U型曲线

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因其具有低能耗的特点,其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作用相对较弱。当然,也有学者呼吁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管理,警惕第三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这些担忧中,大都是可以管理和控制的,很多是因为粗放型经济发展产生的后果,但是其中也不乏有无病之嫌。第三产业的发展历史表明,其与环境改善之间大致存在倒U型曲线。第三产业发展初期,由于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对环境具有负面作用;第三产业充分发展阶段,其对环境改善的积极效应急剧凸现。其中关键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只要高要求、严标准、科学合理规划指导,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可以避免曲线的上升,将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交通运输、文化娱乐、体育、农村旅游、保险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般来说不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而且也是吸纳农村闲散富裕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在农村发展清洁无污染的环保型第三产业,完全可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4、农村第三产业的高就业吸纳能力的特性

产业经济学中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所以三次产业相比较,在做好农业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能缓解就业压力,快速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从实证角度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也相对较大。从2002年到2008年,河南省整个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表现为第一产业由3398万人下降到2847万人,第二产业由1038万人增加到1564万人,第三产业由1086万人增加到1424万人。2006年至2008年,乡村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第一产业由3039.48万人下降到2837.24万人,第二产业由999.02万人增加到1202.83万人,第三产业由738.43万人增加到819.06万人。2008年,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看,分别为10.638亿元、723.4687亿元、994.7831亿元,平均工资为2008年13631元、24438元、25324元。农村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服务性收入都在连年提高。

5、农村第三产业空间布局的“小集中、大分散”

产业经济学中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存在“集群理论”,意思是说,按照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企业会出现“扎堆”现象,产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明显。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河南省主要是农业大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02万公顷,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17亩,而且还分布在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土地产能差异很大,整体格局是分散的农村包围集中的城市。由于农村分布全省各个地区,农业以小户经营为主,所以说是“大分散”;再加上第三产业的服务提供与服务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农村第三产业就呈现了“小集中”的格局。由于大分散,呈散点图状分布,所以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布局也就相应小规模化;由于小集中,就要求第三产业要围绕各个小型的农业分布区聚集。当然,这样的性质在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是可行的,也需要遵循这样的特点指导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理由是,首先,第

三产业的物质生产要素是可以分割的,适合小规模经营,并且容易达到规模经济。第三产业生产要素可分割的特点以及企业最佳规模临界值比较小的特点,决定了“小集中,大分散”的布局在实践上是可行的,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服务需求。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交通运输、公共设施、旅游等行业需要的投资较大,有一定的规模进入壁垒,这些行业就需要政府出面指导完成。

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

1、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农村市场价格机制,消除“剪刀差”。通过市场引入,健全农产品价格机制、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维护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第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通过网络化、产业化和中间机构确保信息流动畅通;通过调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确保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的充足;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劳动力的双向流动;通过科研服务、政策引导提升第三产业技术含量。第三,健全农村市场管理法规。目前,河南省农村地区管理混乱,市场秩序不是很规范,存在欺行霸市、偷摸盗的现象,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欠缺等方面原因,管理起来相当困难,所以,亟需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第四,缩小城乡福利保障和教育的差别。城乡在诸如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等方面差别甚大,农村居民缺乏应有保障和福利,严重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议实行无差别待遇。

2、因地制宜抓特色第三产业,依托小城镇建好信息网

省属县市农村基于历史、文化、地貌等方面的差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不必一窝蜂地盲目上项目,在做好基础产业发展的同时,完全可以有规划地发展一些特色产业。历史文化浓厚的城镇农村可以重点在文化上做文章;风景秀美、地质奇特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旅游业;农产品具一定特色的地区可结合自身农产品和农民需求的差异,可以发展特色农业服务业;离研发中心比较近或者研发实力强的地区,可以结合相关机构发展科技服务业,等等。要做到这些,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自行调节,但是,政府也需要因势利导做好规划、指导、帮扶工作,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另外,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纽带和推广作用。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将河南省内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整理、汇总,从而方便管理、规划指导。通过信息网、物流网的实施,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就可以统一起来。

3、高起点、严要求,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村第三产业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河南省不可能走过去粗放型的老路子,需要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起点、严要求,科学规划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按照这个要求执行。首先,第三产业要放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路子。对于那些消耗高、效率低、经济效益低的行业要严格控制甚至不予立项;鼓励那些低能耗、效益好的行业发展。其次,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坚持环境友好型的原则。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产业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增强节约意识,推进节能节地节材,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大力发展环保型第三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合理控制白色污染、光污染等。

(注:本文是河南工程学院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篇2

1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陇西县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积极引导群众发展食用菌生产,全县已形成巩昌蹇家门、文峰安家门和渭源太白山基地等3个新品种、新技术生产示范及食用菌生产基地培训,拥有栽培大棚1 500多个。然而,还有大多数食用菌生产极其零散,许多农民只是在家中搭建一个小棚,或利用废旧房舍搞栽培,这些零散的生产户大多存在品种单一、缺少资金和技术等问题,形不成明显的产业优势。

2产业发展优势

2.1气候资源优势

陇西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降水量445.8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292 h。年平均气温7.7 ℃,无霜期平均146 d。极端温度季节可采用保护地栽培,能够适合绝大部分食用菌的适温跨度要求,可生产双孢菇、平菇、香菇、金针菇、草菇、白灵菇、木耳等多个种类。

2.2经济区位优势

陇西县地处交通要道,陇海铁路及316国道穿境而过,传统的货物集散优势加上现代化的交通信息条件,使陇西县成为甘肃有名的“旱码头”。近年来,陇西县坚持“基地标准化、加工精细化、市场开放化、服务一体化”的原则,着力构建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充分发挥“旱码头”优势,全面实施商贸兴县战略,形成以中药材、木材、马铃薯和蔬菜为主的专业市场,对发展食用菌产业起到明显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2.3其他优势

陇西县是全国闻名的“中药材之乡”,在开拓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发展食用菌产业市场体系时,可充分参考借鉴这些成功经验。食用菌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陇西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能为该县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生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3产业提升思路

3.1整合相关资源,凝聚食用菌产业活力

要充分认识食用菌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应在陇西县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以主管县长为领导、多部门联合组织体系,由相应部门专门负责食用菌产业,制定出明确的产业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2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实施“科技兴菌”战略。首先,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科技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懂得如何从专业的角度建立产业发展体系。其次,要有一定的科研环境,按照“走出去、请进来” 的思路,和一些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邀请食用菌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解决比较棘手的问题;另外,可将科技人员送到条件好的地方进行参观和学习,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经验交流。

3.3优化菌种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陇西县要发展食用菌产业,靠单一的品种肯定是行不通的,要积极引进优良的品种,引进不同的种质资源,丰富食用菌产业市场,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科技人员要不断地进行菌种改良,筛选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菌种,提高经济效益,并增强陇西县食用菌产业的知名度,实行品牌战略[3]。

3.4树立循环经济的思想,建立环境友好型产业

发展循环农业是大势所趋。发展食用菌产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秸秆资源,变废为宝,同时将食用菌进行深加工,形成几种具有优势的竞争产品[4]。另外,可利用一些高秆作物田间郁闭度大、温度低、湿度高的特点,进行田间套种,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产业效益,最终形成环境友好型产业链。

4参考文献

[1] 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前瞻[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4):446-450.

篇3

关键词:

发展;产业结构;特色农业

1自然概况

和庄镇总面积86km2,辖31个行政村,现有9412户2.6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3478人,占90.3%。和庄镇有耕地面积1809hm2,人均0.0046hm2;有林地4800hm2,人均0.184hm2,其中,经济林果地1599hm2,人均占有经济林果地0.061hm2,主要种植红冠蜜桃、核桃、板栗、梨、杏、李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2035hm2。

2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和庄镇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自身实际,依托资源和区位等优势,扩大红冠蜜桃、七彩花生、有机绿茶等特色农业种植规模,加大对家庭农场和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培育、引进、提升和扶持力度,提出并实践了“1234”的工作思路,即围绕1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和庄为中心;走好2条路:促农增收、靠林致富之路;建设3大基地:特色民居基地、优质林果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实施4大战略:产业兴镇、工业强镇、生态建镇、农业富民战略。

2.1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优势特色产业日趋显现

和庄镇初步形成了以横顶村和南麻峪村为重点的优质林果产业区、以上佛羊村为主的有机绿茶产业区、以青石关村齐长城为基地的生态旅游区、以205国道为主线依托的奇石产业区。

2.2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良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打牢红冠蜜桃种植基础。全镇地势较高,昼夜温差大,沙石土壤为主,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发展林果业。近年来,和庄镇积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着力打造成为红冠蜜桃生产基地。狠抓七彩花生产业发展。和庄镇四季气候明显,属半沙半土地质,水源丰富,适宜彩仁花冠、彩仁红冠、白色、紫色、红色、黄色、黑色七彩花生生长。加之此地山清水秀,肥料采用绿色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能够达到零农残无公害标准。麻峪村成立注册资金900万元的金来粮疏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已覆盖10余个村,入社社员600余户,固定生产七彩花生基地1005hm2,覆盖本乡镇20余村,拓展发展茶业口镇、大王庄镇、高庄镇、牛泉镇、口镇、里辛镇等10余个镇268hm2。狠抓有机绿茶产业发展。和庄镇上佛羊村,作为淄河、汶河支流源头,水源充足,加之昼夜温差较大,是茶叶种植的理想区位。

3主要措施

3.1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和庄镇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15项重要文件和政策措施,成立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立足资源优势,制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思路。

3.2推广科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施以良种良法,在适应区域扩推规模;强化农村实用科技培训,运用科技在生产生活当中;加强示范样板建设,变粗放为精耕,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有效利用率,充分发挥出农业特色产业对农户增产、增收的作用。

3.3积极扶持,壮大产业发展规模

按照和庄镇“1234”发展思路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4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受地理条件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的渠道单一,群众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科技和新技术难度大。自然灾害频发,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依然突出,农业增产增收难度较大。生产原料价格高,群众投入不足,科技措施落实难度增大。

5工作目标

立足自身发展实际,适时调整工作思路,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为和庄镇“三农”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强力推进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大力培植组建各类专业农业团体机构,提升农技推广站服务水平。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现有特色产业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培育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产业化水平。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建设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着力推进特色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步伐,促进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篇4

关键词:小城镇;产业联动;规划应对;西高镇

Key words: small towns;productive collaboration;planning response;Xigao Town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001-05

0 引言

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城市与乡村,它介于两者之间,具有“亦城亦乡、半城半乡”的双重特征[1],既承接了城市的辐射和外溢,又承担起对乡村的服务与拉动,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之尾、乡村之首”,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既往等级化的行政体系与市场力量的双重作用下,长期以来受制于政策、资金等条件的局限,我国小城镇发展进程缓慢,且大多倾向于“土地的城镇化”,并未从产业、人口、文化的角度进行考虑,这样的发展方式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健康有序的成长。

在当前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需要积极合理地建设小城镇,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小城镇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选择合乎其自身及外部环境需求的产业,是实现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城镇在未来发展释放更大空间的保障。

1 我国小城镇现状产业发展问题概述

1.1 传统产业结构不合理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传统的小城镇产业发展出现了若干矛盾[2]。首先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三类产业之间缺乏联系;其次在三类产业内部,第一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且产品附加值不高,各类产业与农业的关联度弱,缺乏对农业的“后向效应”;多数小城镇的发展依赖于传统的第二产业,部分小城镇集中在中低端的生产加工制造业,资源利用率粗放,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第三产业发展迟滞、普遍规模小且缺乏集聚效应,无法产生竞争力;旅游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项目单一,缺乏连贯互动,与周边旅游产品同质化发展,竞争激烈。传统高成本高耗能、以工业思路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小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1.2 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处于蓬勃的态势,截至2015年我国小城镇的数量达到20000多个,多数小城镇已经拥有符合地方个性化的主导产业。然而由于各地区位环境、资源要素、产业状况和政策条件的差别,小城镇的发展情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从地域情况看,我国东南部的小城镇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大部分小城镇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特色产业群。相比之下,我国中西部小城镇的发展水平则相对滞后,相当数量的小城镇由于缺乏自身的特色及资源优势,加之产业结构存在缺陷――即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其缺乏有效的经济产业发展路径,仍处于城镇化的较低层次。

综上所述,为实现我国小城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探索一种普遍作用、适合大多数一般小城镇的产业模式,对于发展我国大部分以第一产业为主、无明显特色的小城镇,寻找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实现产城人文的健康城镇化道路,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x。

2 多产联动的产业发展思路

本次小城镇多产联动的产业发展思路立足于农业、旅游、人居及文化产业,通过合理依托小城镇当地特色的资源条件,以“一镇一品”作为发展内涵,使之可适用于大多数小城镇的发展(图1)。多产业联动的发展思路在重点提升一三产业的同时兼顾第二产业,以产业增添小城镇的发展后劲,对解决小城镇“三农”问题、改善小城镇产业结构、拓宽小城镇经济市场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2.1 现代农业为载体

作为“乡村之首”,小城镇的农业属性决定了它与农业、农村、农民保持着密切的关联。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是小城镇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基础,而小城镇的发展也改善了农业水平,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现代农业为载体,可实现小城镇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的需求。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运用、新兴手段推广、资源优化配置等手段推动了传统农业改造升级,通过拓展和提升农业的多种功能、赋予文化和环境价值,进而生产出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产品,在短期内实现产品的盈利,从而解放农村生产力,带动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在空间布局、种植模式、大地景观、乡村旅游等方面,也将充分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从而实现“载体本身亦是产品,产品同时必能作为载体”的发展目标。现代农业更有着生态调节的功能,它能保育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从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2.2 乡村旅游为主导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土观光、乡野休闲、乡俗体验、乡居度假为目的,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生活为基本载体的旅游活动”[3]。乡村旅游为主导,是新常态下旅游业和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方式,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动力,对农村地区收入和就业产生强大影响,适合于具有特色自然人文资源及历史文化遗产,或位于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发展。乡村旅游在为农民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增加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激活农村潜在消费市场的同时,还能结合现代农业增加“五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小城镇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依托优美独特的乡村环境及拥有吸引游客的乡土资源,这两个条件是小城镇乡村旅游的物质基础和吸引力所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的小城镇需要营造优美独特的乡村环境,配备相对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旅游起步初期,通过外部资本的投入改变一般小城镇先天公共服务的不足尤为必要。

2.3 精品人居为提升

我国既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了人们在居住空间上形成了城居、乡居分异的状况。在呼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今天,这种二元分离需要得到改善。随着厌倦现今社会繁杂都市生活、意图重返乡村的归农人口增多,这种新的人居模式应运而生。

精品人居不是单纯的地产业,它是依托乡村现有的土地与景观资源,基于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需求,从单纯的一般乡村旅游提升为乡村休闲度假及体验生活,所出现的一种物业或财产形式;其重要内涵是通过整合小城镇及其乡村内部的各类人文及自然资源要素,成为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乡土特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旅居产业。中国农村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精品人居市场特别是乡村人居在中国地产行业的地位将日益显现。以精品人居为提升,既有效地满足了人们旅游度假的需求,在未来更能解决农村人口住房问题,是小城镇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产业素质可借鉴及采用的路径。

2.4 文化创意为灵魂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历程发展中大多存在着“千城一面”的现象,小城镇同质化发展、缺乏地域特色的问题较为突出。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还蕴含着较多的文化传统,体现在广大的乡村地区仍保留有丰富多彩的地方民俗及乡土文化。重新认识并充分利用这些乡土文化资源,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将文化融入到各项建设发展中,塑造“一镇一特色”的品质,是未来小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结合农业、旅游及乡村人居等产业,以文化创意为灵魂,把特色及地域文化作为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内涵,这既能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又有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以保证小城镇实现差异化发展。小城镇通过深入挖掘自身的自然和人文历史、融合新兴文化要素,通过招商引资、资源开发等手段,从而打造突出当地特色、富含个性及文化的小城镇,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

3 广汉市西高镇产业联动发展思路及规划应对

3.1 研究对象概况

西高镇地处广汉市西北11公里,比邻著名的三星堆遗址公园景区,是广汉市重点农业产业基地,对外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良好,与成都、德阳、什邡等大中城市联系紧密(图2)。

西高镇现有的发展面临着若干问题:

①产业现状与城镇发展的矛盾。目前农业在西高镇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农业发展仍局限于传统种养业,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工业发展受政策等因素限制而减弱;商贸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传统的产业发展乏力,新兴的产业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从而使西高镇的经济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②禀赋资源优势与发展意识薄弱的矛盾。西高镇既有特色的乡土田园环境(如万亩油菜花田、林盘院子等),又有悠久的城镇文化,包括多姿的民俗文化(如三星堆文化、耕读文化、革命文化等)、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如临近三星堆遗址景区、高坎子遗址、牟家台地遗址等)等,而这些优势的资源均未被综合利用,无法成为促进未来发展的有效助力。

③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由于西高镇目前大部分劳动力仍然以农业为主要从业路径,经济发展动力较弱,导致城镇的集聚力不强,城镇化水平尚低于广汉市全市城镇化平均水平,与区域周边乡镇比较也处于弱势地位,经济发展基础较差。

3.2 产业调整及规划应对

3.2.1 产业策略与规划

西高镇的产业发展规划以乡村田园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为主导,以现代农业为核心的第一产业为载体,两者联合构成支柱主体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一、三产联动发展;严格控制具有污染性质的第二产业发展,积极引入生态工业,向无污染的绿色生态农副产品加工业转型;同时加快推进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整体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结合旅游人居产业等特色产业,文化创意内涵贯穿于各产业其中,丰富整体产业结构,以实现“现代农业为载体,乡村旅游为主导,精品人居为提升,文化创意为灵魂” (图3)。

参照产业策略,在规划上形成“两心,四片区”的产业空间结构(图3);两心指商贸文化中心、综合旅游服务中心;四片区分别为镇区、乡村旅游协作区、健康养生体验区、规模生态农业区(图4)。

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无污染工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加快制度方面的创新与改革,促进分散地权集中,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使分散小型地块的规模化集中,实现农业生产的公司化发展,同时加强与周边高坪镇、新平镇的联盟合作。在此基础上以现阶段的优势产品为平台,引进高科技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高品质生态农产品,采用高科技的农业技术和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经验,建设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农业技术推广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图5)。同时面向城市居民,开展生态农业体验及观光旅游(表1)。

②第三产业:乡村田园旅游+文化创意+精品人居。

依托 “金色花海油菜花季”旅游品牌、双低粮油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折耳根种植基地等农业条件,鼓励地区农业产业向乡村田园旅游产业转型;旅游采取“观光三星堆、休闲西高镇,游三星堆博物馆、住西高镇农家乐”的发展方针,基础设施上实现区域对接、功能互补。通过多产业联动,打造集“三星堆古蜀文化感受、耕读文化体验、养生度假基地、乡村田园生活”为一体的西高镇乡村田园示范区。

以古蜀文化、耕读文化、乡村田园文化为内涵,发展乡村休闲度假、农业观光体验、文化教育感受等旅游项目及特色节庆活动(图6)。创新改造传统的川西林盘建筑聚落空间,结合乡村田园风貌打造极具地方个性的精品人居品牌,建设集乡村体验、休闲度假、有机农庄和健康养生等为一体的乡村民宿和家庭式旅馆,以租赁的形式吸引周边大城市居民的眼光和入住。全镇多种旅游产品协同发展,构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专业化的旅游核心竞争力(表2)。

3.2.2 用地布局及控制

以完善现有的镇区、强化村镇联系,服务各类产业项目为主要内容。①将西高镇经济产业发展目标和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环境中;②注重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管制分区、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概念的协调,综合划定规划控制线;③在规划中落实重点的产业发展项目用地,加强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④加强村庄的规划引导,强化镇区与村庄的关系:明确村镇等级,构建村镇网络结构;将村落划分成不同类型,提出用地、功能模式,从空间上指引村庄的集聚与迁移,使之与产业的发展相契合(图7)。

3.2.3 实施保障及措施

产业整合升级,财政转移支付是针对目前西高镇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的这一困境而提出的使得城镇产业转型、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改善的发展策略。

①产业整合优化。

为了谋求长远的竞争优势,西高镇未来的产业提升可按照发展规律,以企业为整合对象,跨空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构筑新的资本组织,从而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相应产业结构(图8)。产业结构的整合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②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转移支付,指“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和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4]。西高镇可通过与周边的高坪镇、新平镇的转移支付合作,获得相对充足的启动资金或有利政策,以确保初期实现顺利的发展(图9)。

4 结语

小城镇产业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原动力,是小城镇获得“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支撑着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良好的产业模式为小城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有利于协调城乡经济环境、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增加农民有效收入,最终使小城镇走上产业与城镇发展相融合的发展道路。

在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背景下,指导一般小城镇发展的城乡规划成为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广汉市西高镇的实际情况,在规划中运用“现代农业为载体,乡村旅游为主导,精品人居为提升,文化创意为灵魂”的多产业联动发展理念,结合用地配置及空间布局,以期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成果将为该类镇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提供借鉴,也可为其的规划编制发展方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卢汉超.非城非乡、亦城亦乡、半城半乡――论中国城乡关系中的小城镇[J].史林,2009(5):1-10.

[2]金逸民,乔忠.关于小城镇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62-66.

[3]关霜.浅谈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22):89-91.

[4]李兰,蒙婷怡.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转移支付政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91-96.

[5]张莉.基于产城一体化的小城镇产业体系规划研究[D].东华大学,2014.

[6]张燕,李长春,李军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探索――以榆林市金鸡滩镇总体规划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5.

[7]常华.小城镇,大文章――新时期我国小城镇健康发展之路探索[J].科技智囊,2008(5):8-27.

[8]张领先,王德成.小城镇产业发展战略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4(5):33-35.

[9]王微微.论小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J].统计研究,2005(4):45-46.

篇5

中图分类号 F3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98-01

农村经济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达程度,而农业生产又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体。笔者多年在高寒贫困山区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对高寒贫困山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以宁蒗县为例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1 宁蒗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 地理概况

宁蒗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断东侧,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山峰林立,沟壑交错,属典型山原地貌。绵绵山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海拔1 300~4 510 m,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区,干湿季分明,因受高原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立体气候显著。年均降雨量910 mm,年均日照时数2 298 h,年均无霜期200 d,年均气温12.7 ℃。全县境内山高谷深,高寒山区占80%以上,俗称“小凉山”,幅员面积6 025 km2,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山区农业特困县。

1.2 农村经济现状

全县辖15个乡(镇)、91个村委会、1 152个自然村,总人口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7万人,占总人口的91.2%,有可耕地7.07万hm2,常年种植的耕地面积为2.64万hm2,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荞麦、马铃薯、豆类、燕麦等。据2010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县农业总产值为62 32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37 939万元,畜牧业产值17 375万元,渔业产值911万元,林业产值4 933万元,服务业产值1 1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384元。粮食总产量72 974 t,人均占有粮食312 kg;蔬菜播种面积1 220 hm2,总产量8 400 t;烤烟面积866.67 hm2,总产量1 988 t。

2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宁蒗县是一个集边远、贫困、多民族为一体的高寒山区县,广大农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农民思想滞后,科技意识不强,商品意识淡薄,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认识不足。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明确。乡级服务站所人、财、物“三权”一并下放到乡镇管理,业务主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业务指导,不便于业务管理。三是对农业产业的长期性投入不足,水利化程度低,农村农业生产深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四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缺乏龙头营销和加工企业的组织带动,农产品市场以家庭经营和民间体私营为主,难以向外地市场拓展,处于自产自销的状况。全县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特色化产业发展程度较低。五是宁蒗县整体耕地面积在逐渐缩小,而且农业所需的物资的价格也在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不明显[1]。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服务体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每年县委县政府和县直各相关部门与各乡(镇)党委政府(“三农”服务中心及站所)、村委会签订农村经济发展责任状,明确每个部门的经济发展主要任务。同时,要将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任务与干部的年终考核奖惩联系起来,实行每个技术干部都有明确的片区发展任务,且实行个人责任制,个人的年终考核也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完成情况挂钩[2-4]。

3.2 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

农民的科技素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迫在眉睫。利用一切资源充分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提高其科技素质,从而为新农村的建设打好基础。经常开展科技培训,着力将农民科技培训始终贯穿在整个农村工作中去,提高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生产技能和水平,形成一批新型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队伍,从而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5-6]。

3.3 加快信息建设,改善服务条件

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光盘、多媒体软件、文字材料等远程传播手段和媒体,及时有效地向广大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农村基层干部提供技术、信息、培训和咨询服务,促使农民能够掌握市场的主动权[3,7]。

3.4 制定产业发展思路,加速产业建设进程

因地制宜,区域化发展的制定宁蒗县农村产业发展思路,要按照建龙头、建基地、兴产业、占市场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着力培植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农村经济实体,引导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构筑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使资源优势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把宁蒗县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县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进程[8]。

3.5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投入力度

县、乡两级政府应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发动群众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搞好治水改土,为广大农民创造优异的农业生

产条件。积极努力争取省、市各级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各级部门要跟踪抓好农业产业建设项目资金落实情况、项目实施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3]。

4 参考文献

[1] 苏刚.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J].吉林农业,2012(8):118.

[2] 马林仙.昭阳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措施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360.

[3] 韦敏.水富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云南农业,2010(9):44-45.

[4] 张红琪.临猗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12):22.

[5] 章秀德.对湖北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创新问题的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03(6):10-14.

篇6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315-01

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汉江上游,“面巴蜀而背秦川”,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生态环境优越,地质地貌特征独具特色,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8.3%,林业资源优势明显,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县、人口小县。为更好、更快地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必须依靠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沟域经济。

1 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沟域经济是一种集生态涵养、旅游观光、经济发展和人文价值于一体的“两山夹一沟”经济形态。其核心是以山沟区域为单元,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沟域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址和产业资源为平台,以生态建设、特色农业、民俗文化、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为内容,通过对沟域内环境、景观、村庄、产业的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带,形成聚集效应,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外延式发展。一是沟域经济是调整现有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日益提高,在享受青山绿水、美味佳肴之余,对采摘、休闲、养生、垂钓、狩猎、探险等个性化的休闲项目更加好奇、更感兴趣。发展沟域经济,通过合理开发自然景观,高标准建设人文景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既可以有效扩延产业链条,也可以满足群众精神生活的新需求。二是沟域经济是建设生态留坝县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沟域经济发展为生态建设提供了资金和民生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沟域经济坚实的基础,而沟域经济发展则是实现“生态立县、旅游强县、药菌兴县”建设目标的有力保障。三是沟域经济是留坝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留坝县境内沟壑纵横,以沟域为单位,打造一批形式多样、产业融合、各具特色、规模适度的产业经济带,符合留坝县县情和村落实际,是科学化落实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具体体现[1-2]。

2 沟域经济发展思路及方向

留坝县沟域资源十分丰富,但沟域经济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沟域资源未得到充分、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成发展优势。加快沟域经济发展,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新机制,按照“规划先行、主体(农民)清晰、多元投入、政府引导、典型示范”的原则,合理规划、准确定位、积极建设、大力引资,促使沟域经济有特点、有亮点、有增长点,发挥以沟带村、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发展方向:依托当地的资源和特点,以生态保护与建设为基础,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根本,以休闲旅游为重点,强调文化和谐,注重山乡人文景观与山林生态环境的气候贯通、文脉融合。从一镇乃至全县视野出发,形成“一沟一品、一沟一业、一沟一景”的发展格局[3-4]。

3 沟域经济发展建议

3.1 科学规划,坚持高标准与高起点

在实地调查、完成初步规划的基础上,对沟域沿线现状、产业布局及生态环境等综合评价分析,编制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设计,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沟域建设打造成拉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平台。

3.2 因地制宜,特色创新

利用不同沟域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资源、产业基础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探索、创新立意,做到有特色、有亮点、能实现。突出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园区规模发展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3 以人为本,多方参与,共同开发

在沟域经济发展中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农民以现金、土地、森林资源、劳动力等多种形式入股。有计划地成立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通过股份合作、“公司+农户”、“公司+村集体+农户”等多种经营形式,有组织地引导产业发展,有目标地以群体优势参与市场竟争,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沟域经济建设多方参与、共同开发。

3.4 整合资金,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原则,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移民搬迁、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小流域治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等项目资金,形成合力;明确政策资金支持的优先次序,重点向沟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5 强化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合作,夯实人才基础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人才培训项目加强各类技术培训,转变农村普通劳动力的经营理念,提升生产技能。二是注重发挥现有农技人员、农村能人的作用,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为沟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三是加强与科研院所、专业院校的联系与协作,开展科技合作、科技攻关,破解(下转第317页)

(上接第315页)

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

3.6 多措并举,加大宣传推介,展示经济建设新成果

建立科学规范的宣传推介长效机制,加强宣传营销。适时建立科学有效的沟域旅游产业营销网络,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进行持续宣传;通过产品交易会、旅游文化节等节、会的组织形式,强化与外界的勾通、联系与推介,展示留坝县沟域经济发展的新成果,塑造留坝旅游的新形象。

4 参考文献

[1] ,韩洁,马兴,等.北京山区发展现状与沟域经济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1(1):14-17.

篇7

一、xx乡基本概况:

xx乡位于湖南芷江县东南部,乡政府距县城24公里,东南接怀化,西毗罗旧、岩桥乡,北邻罗旧镇。全乡行政区域面积74.01平方公里,下辖阳和田、庆湾、拾担、xx、干塘坪、柘莲、电冲7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2017年底全乡有3872户,总人口10739人。全乡多为丘陵地,地势比较平坦,有丰富的煤炭,紫色沙质岩、石灰岩等矿产资源,有xx、拾担、庆湾三个农贸市场,优质稻生产、两系杂交稻制种、柑桔、水蜜桃、蔬菜、三元杂交瘦肉型生猪养殖、黑木耳种植、稻田养虾等基地。境内有清水冲小一型水库一座,库容15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20亩,有金鸡冲、清叶、邓家界、洞山、双岔溪、葫芦冲、小路冲小二型水库七座,库容58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0亩。全乡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大部分靠外出打工为主。其中全乡水蜜桃1350亩,优质稻近1万亩,柑橘4000亩,香甜瓜340亩,金秋梨240亩,稻田养虾148亩,黑木耳40亩,生猪存栏3800头,香猪230头,肉牛110头、葡萄200亩、香葱80亩、猕猴桃50亩,并且每个山塘水库都有人承包养鱼。近年来,xx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深入发动集体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xx乡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从全县农村农业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xx乡的农业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二、产业发展现状

xx乡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的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水蜜桃、黑木耳、香甜瓜、柑橘、梨等特色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品质量不过关,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2001年到2017年,柑橘、金秋梨产业出现老品种逐渐被淘汰,收购价低,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果园管理投入减少,效益下滑,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循环。柑橘、金秋梨果园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多是病园、老园、残园,果树多为被淘汰了的品种,经济效益高的优质柑橘、梨树比较缺乏,果园管理水平低下,广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虫现象,从而导致产量低,病虫害现象严重。甚至近两年果农因为收购价低,而人工费较高,出现不愿意采摘等现象。

(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近几年水稻销售价格低,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全乡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农田处于荒废的状态。

(三)、水蜜桃、龙虾、黑木耳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众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农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之上。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给农村农业发展带来了众多不便之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农村农业发展建设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资源支持。另外,由于外出打工的这部分人大都是年轻有为,有能力、有技术的农村“能人”,长期的城市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对农村农业发展的积极性,他们见多识广,大多数人都做了远离故土的打算,因此他们宁愿呆在城市要饭,也不愿留在农村种粮。

(四)、肉猪养殖技术落后,规模较小。xx乡的养猪产业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全乡较有规模的养猪场只有6个,大多是散养户,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传统养殖的状态,对经济增长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生产时间长、投入多、效益低、见效慢,加之近两年以来玉米、饲料价格的飙升直接打击了刚刚调动起来的群众积极性,以及今年的非洲猪瘟的狂袭,严重挫伤了群众养猪的热情。水产养殖品种常态化,在市场上也未能占优势。

三、目前存在的具体困难

(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村民无力进行产业发展的初期投入,生产资料的疯狂飙升直接导致了群众产业发展规划的胎死腹中。

(二)、柑橘、金秋梨产量低,品质差;果园施肥普遍凭经验,缺乏按果树需肥规律测量化标准施肥;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群众思想过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

(三)、主要粮食产业逐年递减,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荒种、漏种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养猪业规模小,呈分散状,大规模的养猪专业户没有形成,缺乏典型养猪模范带头人,群众没能看到规模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积极性不高,无法做大做强。

(五)、群众获取销售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有限。

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下力气狠抓,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积极提升本乡的综合实力,改变本乡的贫穷面貌。具体发展思路如下:

(一)加快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打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种养基地,力争每一个种植品种都能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推进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和升级。针对不占市场价格优势的老旧品种进行换代,不断提升新品种的质量。

(二)加强农业产业合作社的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投入结构,整合农业投入资源;二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合作社的监测、管理和指导。三是加强对农业技术带头人的建设和培养。采取培训考察、专题讲座等有效形式,提高农业产业带头人队伍的整体素质。

篇8

关键词:

马铃薯;发展思路;产业结构

1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属于雨养农业用地,耕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不足0.13hm2),土地的生产能力相对较低,且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较少,致使马铃薯单产量难以上升。

2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思路

2.1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升马铃薯产量

作为的县政府,需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出台一系列政策来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可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造中低产田,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可设置马铃薯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增加马铃薯种植补贴,健全马铃薯种薯扩繁体系。

2.2应用新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提升马铃薯种植质量

从本质上看,马铃薯市场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采取措施推广马铃薯种植技术,增加马铃薯科技种植含量,推广新的马铃薯品种,能够提升马铃薯种植质量。与此同时,还可以设置马铃薯品种研究中心,大力开发农业人力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懂科技、擅经营的马铃薯种植队伍,并给予资金投入,促使其进行马铃薯新品种、优品种培育工作。除此之外,在各乡设置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站,以多种形式向农民开展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工作,推广沟栽培技术、轮作倒茬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及虫病灾害防治技术,以此来提升马铃薯种植质量。

2.3完善马铃薯加工、供应体系

鼓励全粉加工企业、变性淀粉加工企业、精淀粉加工企业以及速冻薯条加工企业发展,促使形成完整的马铃薯加工体系。与此同时,应完善马铃薯供应体系,提升优质马铃薯品种种植面积。

2.4完善马铃薯市场销售体系,拓展马铃薯销售市场

每年以“马铃薯”为主题举办1次交流大会,对马铃薯的市场行情进行分析,以多种形式支持马铃薯龙头企业发展(如以工代赈、改扩建贴息扶持),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马铃薯产品加工类型。与此同时,设置马铃薯购销网点,健全营销管理体系,尽最大努力实现马铃薯产品的多渠道、立体化经营。除此之外,应注意发展马铃薯优势企业,增强马铃薯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以此来增强马铃薯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马铃薯结构调整建议

3.1马铃薯品种结构调整

目前,马铃薯种植品种主要包括鲜食菜用型、全粉及薯片加工型、高淀粉型以及油炸食品型。为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增加马铃薯种植户经济收入,应以市场为导向,对马铃薯种植布局进行重新调整和规划,合理设置马铃薯种植区域,循序渐进的形成以马铃薯种植、鲜食马铃薯以及马铃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马铃薯优势区域。具体而言,可适当减少鲜食菜用型品种种植比例,适当增加高淀粉型、全粉及薯片加工型以及油炸食品型品种种植比例。

3.2马铃薯的产业结构调整

马铃薯的种植效益较高,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笔者认为,应遵循农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并依据本县的气候条件、土地条件对马铃薯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可大力发展马铃薯深加工行业,比如淀粉和全粉产业、餐桌食品产业、鲜食薯产业、餐桌食品产业,还可以大力开发马铃薯系列产品,如马铃薯蛋白、薯渣饲料、膳食纤维、马铃薯衍生物制剂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大力发展马铃薯贮藏行业、马铃薯保鲜行业以及马铃薯包装行业。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马铃薯生产档次,才能形成育种、繁育、推广、外销的马铃薯产业链条。

4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产品供求形势发生了变化,马铃薯的社会需求量有所上升,马铃薯产业也开始朝着经济效益型的方向转变。应支持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工作,优化调整马铃薯区域种植结构,并鼓励马铃薯相关产业发生,建成马铃薯产业链条,促使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实现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李强.盐池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13(11):123-124.

篇9

(二)加快连片推进。全力建设新利路生态产业示范带,按照“一区两带五地”的建设思路,以发展优势农业产业为核心,加强与新凡、武圣协作,支持配合竹乡农庄三期建设,全面实施石盘—蓝林扶贫连片开发工程建设,目前已开工建设农房62户,完成目标任务的55%,道路建设已完成前期测设,正在汇总进行财评,到户产业规划已全面完成,待集中采购。

(三)强化精准扶持。扎实开展总投资15.48万元的非贫困村贫困户精准扶持项目建设,加大对非贫困村贫困户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规划种植核桃1560株、养殖土杂鸡2530只,修建联户路250米,新建农房2户,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一)夯实底部基础。全面完成总投资192万元的清凉村、宋村村的5.18公里高标准农田建设公路硬化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31万元惠及420人的石盘、宋村饮水安全项目,基本完成总投资600万元的花山、蓝林、岩湾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建设。40户对农村危旧房改造正全面铺开、投资20.2万元8条村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道路正在实施测设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登记工作已按照县上时间要求完成资料收集、后期工作正有序推开。

(二)全力改善民生。全力协调配合投资258万元出境路零富段改扩建征地拆迁、青苗占地等工作。全面落实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村低保、五保、优抚等特殊补贴,发放低保资金37.03元、农村五保金10.53元、城乡医疗救助11人次,2.31万元。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新农合、新农保、小额保险、住房保险等,新农合完成5249人,完成任务101%,新农保完成2942人,完成任务的100%,小额保险完成2314人。围绕“美丽__·富裕和谐”主线,切实加大文化投入,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县篮球比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5次,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先后投入资金10万余元,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完善了工作制度。严格执行生育政策,完成孕前优生检查25对,完成任务的100%。

(三)优化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法治__建设,强化依法治乡,做好“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准备,着力加快“法治村”创建。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作用,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强化“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和三个必须的工作要求,深化依法治安,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狠抓安全隐患防治体系建设,全乡无1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健全、司法工作机制,排查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推动社会矛盾化解纳入法制化轨道。

一是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二是农业产业发展不平衡,抵御自然灾害的的能力不强;三是区位优势不显,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篇10

政策设计:精准施策+产业党建

黄平县因地制宜、因地施策,顺应群众期盼,结合“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和村村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脱贫攻坚子基全,重点发展以种草养牛和中药材为核心的主导产业,整合县、乡、村三级工作力量,在“一村一合作社”的基础上,指导每个行政村组建1个村级集体经济公司。积极推广“塘约经验”“三变”改革,主动创新作为,把党建强社、合作富民作为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着力解决单家独户“办不了”、村级组织“管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难事。目前,全县通过合作社带动贫困村每村发展1—2个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和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实现出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2018年计划引导无劳动力和因病因残的628户2637人将现有的土地资源入股合作社,年底确保每户贫困户增收2000元以上

工作部署:春分行动+企业运作

为确保制定的产业发展思路落细落实,在进行“春分行动”工作部署时,给每名联系帮扶干部派出任务清单,在4月9日前,回访完所有帮扶户,精准掌握帮扶户需求,对县委形成的产业发展思路逐户宣传,确保全县产业发展思想高度统一。同时,把党建扶贫与产业扶贫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实施“党支部+集体经济产业”“党支部+返乡创业产业”“党支部+跨区合作产业”“党支部+农文旅产业”“党支部+农村电商产业”等“产业党建”模式,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按照“产业规模化、技术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开展抱团经营,助推产业党建引领农村向纵深拓展。截至目前,全县11个乡镇均建立了乡镇工贸公司,142个村建立了村级集体公司143个。整合投入各类资金8990.8余万元,覆盖贫困村数96个,带动群众13.2079万人。

干部培训:重点培训+分级推广

充分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远程教育培训基地”对广大党员群众实行“理论武装、技能包装”。通过开展种植养殖、电商销售、染蜡刺绣等实用技术培训,在农村中培养出了一批想致富、能致富、会致富的种养殖能手和技能人才。截至3月底,举办了全县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业务培训班一期,参训干部2317人;举办了为期5天的全县2018年新选派轮战第一书记和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岗前培训班一期,培训干部260余人。镇、村两级也纷纷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干部群众2万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督促检查:紧盯关键+政策落地

紧盯关键少数,夯实各级干部抓落实的责任,查铺查哨,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黄平县建立县乡党政领导班子“下抓两级”制度。县委常委牵头抓一个乡镇的同时,带动34名县四大班子领导共同联系142个中心村,每个乡镇班子成员联系到组到户,实现11个乡镇155名党政班子成员联系中心村(包括一般贫困村和深度贫困村)的全覆盖,部分组覆盖。同时,以开展月调研、季督评和年度述职考核评议等方式来鉴定领导干部工作实绩,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为主,加强对工作推进过程和结果体现的督查,既督扶持政策落地情况,又查相关保障到位情况。通过督查,及时发现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和群众对调整农作物销售渠道存在担忧两大问题,及时组织力量对口解决。

篇11

吉县是中国山西省临汾市所辖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山西省西南部,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48公里,总面积1777.26平方公里,辖3镇5乡,79个行政村,567个自然村,11万人。境内三面环山,一面滨水,海拔最高1820.5米,最低393.4米,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2亿元,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2亿元,同比增1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亿元,同比增26.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8亿元,同比增26.3%;财政总收入完成15605万元,同比增53.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944万元,同比增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320元,同比增1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482元,同比增15.3%。

东城乡位于县城以西15公里,距黄河壶口瀑布25公里,东西长14.1公里,南北宽10.7公里,总面积8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7公顷,共辖8个村委,23个自然村,1905户,7658口人。以苹果、养殖为主导产业,全乡苹果面积16800亩,人均2.3亩,盛果期面积8610亩,人均果品收入4000兀。

柏东村是东城乡政府的所在地。

1、人力资源状况

全村辖柏东、向阳、拐窑3个自然村,365户1200口人。有劳动力480人,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7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5.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1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4.6%。

2、经济发展状况

柏东村土地总面积12000亩,耕地2860亩,其中,苹果种植面积2760亩,人均2.3亩,盛果期面积1200亩。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02万元,人均3300元,其中种植苹果收入360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90%。

3、基础设施状况

通过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较大改善。365户1200人用上了照明电,家家户户饮用上了自来水,拓宽整修村道5.8公里。大力实施以沼气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清洁工程”,建设沼气池280眼(户),果园管护房38座,猪舍58座。

4、社会保障状况

社会保障逐年得到加大,全村享受低保政策的有65户74人,现有60岁以上老人122名,全部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每人每年可领取养老金660元;缴存社会养老保险580人,占应参保人数的100%。参与新型合作医疗320户1105人,占到全村应参户数和人数的100%和95%,使弱势群体的生活基本得到保障。

5、基层组织状况

现有村干部5名,支委委员3名,村级后备干部1名。支部设党小组1个,党员27名,近三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名,发展党员6名。有配套农家书屋、党员活动阵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二、产业发展现状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离不开农业产业发展的坚强支撑;只有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吉县苹果是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第一大特色主导产业,以创建“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示范基地为目标,多措施发展苹果产业。一是科学布局。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合理布局,形成区域化、专业村、重点户的产业布局。目前,全县苹果产业已达到了“四个80%”:全县超过80%的耕地栽植苹果,80%的村是“一村一品”苹果专业村,80%的农民是果农,农村收入的80%来自苹果。

二是生产标准化。该县全面推广苹果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并将剪纸文化融入苹果生产,使苹果成为传播健康、传承文化、传递感情的桥梁,大幅提升了苹果的附加值。

三是经营产业化。该县积极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实行了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测土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组织修剪、统一对外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果园变成了“农业工厂”,果农转变为“产业工人”。

四是营销品牌化。该县积极利用各类会展平台,借壶口瀑布之声,扬吉县苹果之名,大力开展宣传推介活动,苹果产品先后获得9项质量认证和22项国家级大奖,进一步叫响吉县苹果的品牌。该县按照“网络化、连锁化、高端化”思路,在北京等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与国家多个部委签订了销售协议,进驻首都最大的果品批发市场。吉县还极申报出口基地认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形成了完善的销售网络。

近年来,东城乡紧紧围绕“抓基础、强产业、办大事”发展思路,认真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立足乡情民情,锐意进取,把“果畜富民”与“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最大抓手,始终坚持全乡一盘棋,使该乡农业产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引导全乡23个自然村的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倡导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总体上看,全乡粮食生产比较稳定,苹果产量、质量稳步提高,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保持,特色(苹果)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在群众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连年增长。

全乡苹果、养殖业的发展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县、乡(镇)、村”三级领导班子一直秉承“兴果富农”的工作理念,积极引导果农群众发展苹果产业,坚持把苹果产业当作让群众快速致富的龙头产业来抓,引导和帮助群众提高苹果栽植管理技术。全乡种植苹果16800亩,挂果面积8610亩。苹果产量达到3500万斤,人均果品收入4000元。

为提升苹果果品品质,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吉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扩规模、提品质、创名牌、上效益”的新思路。东城乡政府提出了“果成园、沼配套、畜发财”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思路。截止目前,共建成户用沼气池1300个,使用率达到60%以上,为了让广大沼气用户用上沼气、用沼液叶面施肥、用沼渣做肥料,实现了捆绑发展“养一栏猪、管一片果、建一个沼气池、一户小康家”,不断延伸农业资源的循环链条。形成“畜多肥多、肥多果多、果多钱多、钱多畜多”的良性循环。

通过“三沼”综合利用,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有效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同时对红蜘蛛、蚜虫及早期落叶病等病虫有一定控制作用,使得苹果树树势生长旺盛,新梢生长量、叶片厚度和果实着色度增加,果品品质显著改善,商品果率明显增加。

科学生态畜禽养殖,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户用沼气,通过上接养殖,下连种植,不仅带动了苹果主导产业,而且带动了畜牧养殖业。畜禽粪便加入沼气池经密闭发酵处理,净化了环境,改变了“粪水四处流、苍蝇满天飞”的脏、乱、差、臭现象,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吉县属退耕还林大县,面积达40.9万亩,发展“猪-沼-果”循环经济,提供了充足的沼气发酵原料,技术到位,管理得好,解决了点灯、做饭燃料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村妇女通过使用沼气,从烟熏火燎的传统炊事方式中解脱了出来。改变了农村烧柴薪的习惯,有效地保护了林业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拓宽了就业途径,实现了劳动力就地转移。通过发展“畜-沼-果”循环经济,一方面直接从事沼气事业的人不断增加,目前持有沼气生产国家技能资格证的达148人,全年从事沼气生产或沼气建设后续服务;另一方面,带动苹果和养殖业的发展,拓宽了就业途径,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本地转移,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提高了农业效益,实现了苹果丰收农民增收。通过建“畜-沼-果”循环经济模式,每亩果园减少农药化肥投资500元,商品果经济效益提高了10%左右,亩产平均增产300公斤,增收1500元,每亩增收达2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三、产业发展趋势

1、精细管理、积极投入,走生态果业的发展路子

柏东村以苹果种植、养殖为主导产业,农民们尝到了甜头,保证苹果产业的质量,建成“畜-沼-果”配套设施、专业合作社、果农培训班,他们按照东城乡政府提出“果成园、沼配套、畜发财”的“畜、沼、果”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思路,全村建设成沼气池280户,果园管护房38座,猪舍58座。尝试推广实施科学的新型果园管理办法,积极宣传,把先进的管理技术带入田间地头,让果农看到科学精细管理所带来的收益和好处。

不断加大对果农的扶持力度,积极联系有关涉农部门,为果农争取资金项目,用项目带动科学管理,用资金推动精细耕作。不断增加每年果农科技培训的场次,争取覆盖更多的果农,让广大果农了解新技术、掌握应用新技术。不断加大苹果改型、拉枝、巧施肥、套袋、贴字等重点技术项目的实施力度,引导果农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耕作的转变。不断加快生态果园的建设速度,用生态循环发展的理念,引导果农发展果业、养殖、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把生物质炉、吊炕、太阳能路灯作为新的农村能源推广项目,与果农的管护房结合起来,让灯亮起来、炉用起来、炕暖起来,使果农感到农村可再生能源是小小的投资,却是伟大的革命,给他们带来了实惠。积极推进太阳能灭虫器、果园有机肥料、秸秆覆盖、间作套种等新方法在果园管理中的应用。

2、成立并依靠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果业合作经济组织

针对农资价格和人力资源价格上涨这个果农个体不可控制的现状,要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成立果业合作经济组织,如果业协会、果业合作社、果业服务所。可以采取利益“捆绑式”把散户果农聚集在一起,利用大集团的优势实行农资的团购、果品的团收、耕作人力的团雇佣服务等方式,来破解果农“单打独斗”所带来的高投入、低回报的困境。此外,农业合作组织还可以提供便利及时的农资信息、考察推荐新品种、行业实时价格等利于果农的信息,最大程度上的为果农带来效益,提高果农发展果业的积极性。

四、对策及建议

通过这次驻点调研,我们感受很深,收获很大。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制约当地发展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只有靠发展才能解决。我们结合部门职能、乡、村实际和群众需要,多次与市、县、乡、村干部、群众合力共商柏东村现代农业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思路和措施。面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结合该村实际,建议该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苹果、养殖业这些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苹果发展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促进苹果产业转型发展。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养牛、养猪、养羊、养鸡等养殖业和油料作物、苹果等种植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兴办旺源苹果农业合作社,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机械化配套,走规模化经营之路;投资建设食用茵生产基地;建设果树盆景、草花生产大棚一座。

组建乡干部排忧解难服务队、村干部发动引导服务队、农民技术能手专业修剪队、“畜-沼-果”循环模式技术指导服务队、苹果营销服务队五支队伍,帮助果农解决在苹果生产、管理以及营销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用优质的服务促进苹果产业科学、快速发展。

2、做实做优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利用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加大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力度,彻底消灭断头路、泥巴路。一是完成柏东村5.3公里街巷化工程、硬化东坪田间路2.5公里。二是实施好“人畜饮水”和农田水利接水设施配套工程,解决2500亩果园接水,实现果园接水全覆盖。三是完成沟东老村改造工程,平整土地200亩。四是完成向阳村、拐窑村电网改造工程。五是完成柏东村、向阳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3、做精做细亮点工程,全力打造别具一格地方特色

发展观光农业。投资20万元建设观光型果园、采摘园30座;投资30万元修建特色“农家乐”5家;投资100万元建休闲新村1个;投资50万元建成了集培训、展览、观光等为一体的新型农民培训室,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拓宽发展空间,延伸发展链条,形成游客吃、住、行,果农产、供、销为一体的发展格局。

4、做响做好苹果品牌,扩大中国苹果之乡声誉度

苹果作为吉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撑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一是坚持品牌兴农,以新技术、新设施为抓手,促进苹果有机化、标准化生产;安装生物灭虫灯,减少果园对农药的过度依赖,降低苹果残留农药的含量。

篇12

新农村建设之初,安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调研组,深入9个乡镇,100余个村屯开展调研,召开乡镇和部门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理论研讨会,梳理出了全县在资金瓶颈、产业结构、农民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的问题,理清了适合安图县发展的具体思路,明确了安图县新农村建设具体办法。

在安图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安图县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围绕建设以“长白山文化为底蕴的生态经济强县”总目标,确立了安图新农村建设“以点带线、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即将县域北端的明月镇、县域南端的松江镇(二道白河镇)两点和连接这两点的长白山旅游公路沿线乡镇、村屯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典型引路,整体跟进的示范效应。提出了资金整合、星级村屯考评、产业支撑及帮扶共建四项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十五”末增长80%、74.8%,50%村屯产业实现“一村一品”,47%村达到州级卫生村标准,村务公开率达到100%,石门镇、红旗村分别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全县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2.创建资金整合机制,在资金瓶颈上求突破

安图县围绕“以点带线、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创建了资金整合机制,避免支农资金分散投入,整合各类资金、项目,捆绑使用,集中向“两点一线”投入,实行整村推进,实现了集中连片打造效果。

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围绕“两点一线”确定20个重点发展村,提出重点发展思路,确定重点发展项目。由分管新农村的主要领导召开乡镇、部门联席会议。由新农村办牵头根据项目整合资金,采取划整为块的办法进行。即分为道路交通、民居改造、产业发展、绿化美化四大块,分块落实到各相关部门。

5年来,在“两点一线”上,整合交通、发改、财政、水利等部门共筹资金4.3亿元,修建农村公路468公里,修建堤防2.8万延长米、边沟2.8万延长米,新建围栏1.4万延长米,改善了农民出行条件。整合发改、民宗、民政、残联、组织部等部门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农房改造,整体推进了万宝镇红旗村、明月镇新安村,松江镇松花村等45个村屯,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整合林业、国土、建设、文体局等部门资金1500万元,使沿线村屯绿化率达到45%,修建健身广场25个,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整合农业、畜牧、特产、科技等涉农部门资金7800万元,实施了150产业项目,使沿线村屯农民平均每户至少增收1500元。

3.创建“星级村屯”考评机制,在主体作用上求突破

安图县围绕“以点带线、整体推进”的思路,重点在激活基层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下功夫,变“要我建设”为“我要建设”。开展以“星级村屯”创建活动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在创建内容上,把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总体要求,细化为争创产业发展星、村容整洁星、文明新风星、增收致富星、班子建设星共“五颗星”,通过细化争创标准,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在创建方式上,由乡镇、村屯、农民结合实际申报年度创建目标,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在考核评价上,制定了《安图县“星级村屯”创建活动考评细则》,采取年初申报、年终考评、动态管理的办法进行考评。对已经争创但动态考评不达标的“星”,及时予以摘除。在结果运用上,把创建工作与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和村干部的工资挂钩,对创建活动成果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对连续两年无成果的乡镇领导要进行组织调整。被评为“五星级村屯”的奖励村干部工资的50%,评为其他星级的依次降低标准,对在创建活动中无明显进展的村屯,减发村干部50%~100%的工资,并对班子成员予以告诫或调整。县财政每年拿出不低于150万元设立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资金,重点奖补“三星级”以上村屯,支持村屯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全县共评出“三星级”以上村屯127个,占村屯总数的78%,比2006年增长45%。

5年来,全县共投入奖补资金900万元,实施项目100余个,有60个村从中受益。“两点一线”重点村镇实现快速发展,所有社会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在生产发展上,形成55个专业村、4条产业示范带;在生活宽裕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5%以上;在乡风文明上,获得国家、省、州表彰39项,创立全国文明村镇2个、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镇5个、文明生态村25个;在村容整洁上,75%村屯达到州级卫生村标准;在管理民主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得到有效落实,村班子一肩挑达到85%。

4.创建产业支撑机制,在农业产业化上求突破

安图县围绕“以点带线、整体推进”的思路,重点在“两点一线”乡镇,创建产业支撑机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围绕龙头企业创建产业支撑。强化“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放在项目建设上,重点培育了汪氏蜜蜂园、旺民长富、敖东金海发药业和福满山珍股份有限公司等18户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目前,这18户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值7.8亿元,同比增长20%;带动农户5500户,同比增长22%。重点建设了以人参、蓝莓、五味子为主的中药材、鹿、蜂三大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二是围绕品牌创建产业支撑。围绕“汇财”品牌集中打造的1500公顷马铃薯种植基地及年加工淀粉5000吨的马铃薯产业圈已经形成,覆盖3个乡镇,25个村,带动农户600余户,实现产值8000万元。围绕长白山食用菌品牌,在二道白河镇、两江镇、石门镇、新合乡形成了以地栽木耳、香菇、灵芝为主打品种的食用菌产业带8条,覆盖35个村,带动农户1500余户,超过5万袋(椴)以上的种植大户450余户,实现产值1.1亿元;三是围绕新型经济组织创建产业支撑。在沿线5个乡镇,65个村屯,建立了一批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推动了重点村屯从项目到产业的跨越。目前,“两点一线”所辖村屯,共有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达到19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40个,专业农场26个,参与农户达到4915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