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29 09:20: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篇1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前言

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当今社会尤为关注的两大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资源不断的在减少。人们在反思的同时,对环境、经济及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保证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到持久的保护、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实现各区域的平衡发展。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增长,不断消除贫富差距,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势头越来越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我们来说是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均不同,在国内,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对环境、生态以及社会问题,在国外,他们主要是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保护,对经济、环境、社会的兼容发展缺很少关注。我国区域资源的环境各异,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虽然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是拥有着丰富的资源,所以该区域迫切希望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使其走上了粗放型的道路,因此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利用。

一、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模型

利用经济控制原理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模型基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未来的规划,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其模型建立的每个环节,并逐渐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状态评价体系

从规划上来看,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整体一致,区域属于国家的一部分,所以在利益方面二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区域在确定其经济的发展目标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有机的整合各项指标(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经管水平、就业水平等)。

(二)对模型的步骤进行科学的排序

要实现对经济进行良好的控制就是要对预期目标进行一一的实现。每个步骤所设定的目标各不相同,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和区域也各不相同,所以,要学会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的步骤进行排序。在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均有差异,并且各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也有好有坏,所以它们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我国各地区需要认真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对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序。

(三)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相关人员要学会科学地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判,对某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评判,依此来判断该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满意度,其中还包含各项目的满意程度。

当建立了状态集后,随之需要建立一个理想状态集,其中包含每个小目标满意程度的评级。采用经济控制论作为其理论依据,将每个环节的步骤设定为相应的策略,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科学的排序,制定可行的实施步骤,将顺序靠前的目标进行优先实现,再实现步骤靠后的各项指标,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简述为:在当今环境等自然资源的制约下,发挥自身区域的优势,实现该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的前提是技术在不断进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实现集约型增长;可再生能源的再生速度超过了能源被消耗的速度,不可再生能源受到技术条件的约束。环境对废物吸收的能力大于废物自身产生的速度。根据该定义,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评价指标有三个方面:第一,集约型经济增长指标,包含:GNP增长、产业结构系数、支柱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第二,资源消耗及利用程度指标。指标主要有: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消耗以及利用程度指标。第三,环境污染指标。该指标包含:河流、水域污染情况、大气污染情况、工业废气的排放情况等。

(一)集约型的经济指标

要想使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实现其经济的增长是关键因素,如果经济没有实现增长,那么经济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加不可能得到实现。我们迫切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想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就不能对环境资源进行破坏,即经济的增长必须是净增长的模式。要实现该模式的经济增长,企业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技术化水平。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利用指标

自然资源的种类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它对区域的经济增长有着关键的作用,其利用的程度和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自然资源包含的种类繁多,对于目标实施模型不能讲每种资源都进行考虑,所以,我们应该重点注重耕地、水资源及矿产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结束语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面对各类问题的不断出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随着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改变,只有相关部门对优秀的措施进行借鉴,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吸取以往的教训,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策略,调整改革措施,认真建设目标实施模型,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区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永伟.大连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2]陈梅.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06).

篇2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071-03

我国马世骏院士从生态学角度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提出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国内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状况看,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仅就国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简要的述评和展望。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梁晓波(1998)认为区域经济由区域经济要素、区域经济结构、区际关系三大部分构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区域经济要素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三部分决定,其实质是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和谐统一。魏建中等(2004)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概括为:在现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是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基础上的专业化集约型经济增长;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要小于其再生速度,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应约束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之下;废物的产生应小于环境的吸纳能力。何爱平(2005)认为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同区域尺度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发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使其保持良性循环,并且应当促进不同类型区域发展的协调,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朱国传(2007)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以人为中心的主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发展关系,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建立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显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就是人类生产经济活动的持续经济增长和可获利性,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其他子系统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中,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于主导地位。

笔者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当是在协调区域经济、区域资源、区域生态环境以及注重区域民众生存的基础之上的共同发展。区域资源的开采,小则影响区域民众的生存与发展,中则影响区域所在国家的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大则波及到世界上引进该区域资源以获取生存与发展动力的国家的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阎聪线(2001)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以可持续观点分析研究了甘肃省区域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城市为主提出了甘肃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李林等(2001)通过运用模糊可拓经济控制论原理,提出了一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模型。运用该模型,在确定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状态和最终目标后,于中间设立阶段性目标——驿站,再经过各个具体的实施步骤逐步达到各个驿站,继而实现最终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但在考虑地区利益时又有所区别,因此,学者依据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相关文献,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状况评价指标定义为:S=﹛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地方技术进步水平,地方经营管理水平,地方对外贸易水平,地方就业水平,地方区域发展平衡程度﹜,其中,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等指标亦可看作是为实现总目标S而设立的各个分目标,每个分目标按满意度又可进一步分为快(合理、平衡、高、充分)、较快、一般、较慢、慢(不合理、不平衡、低、不充分)等五级,每个分目标达到其满意度的上限值时即可视为其已达到发展的最终目标。通过案例研究,利用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湖南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阶段策略。

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任务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往往运用案例研究分析方法,主要依据其研究的具体区域发展的现实特点,提出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总目标、分目标等,鲜见通用的指导性较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模型研究。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已有研究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展开了系列探讨,主要观点集中于发展、协调、可持续、共同、公平等原则。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事项在于“发展”,而“发展”的核心应当归结于“人的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发展”,在涉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问题时,应当将“以人为本原则”视为首要原则。

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均衡发展模式。关注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均衡性,注重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投入、支持力度,努力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与经济发达区域的基本同步发展,以实现社会公平、缩小经济欠发达区域与经济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侧重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2.梯度推进模式。首要关注经济发展效率,重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非均衡性,注重进一步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的发展步伐,继而通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列要素(人力资本、技术等)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区域向低梯度的经济欠发达区域的转移,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3.增长极模式。主张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位,使增长点的经济势力增强,同周边经济区域形成一个势差,增长点再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从而促成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点轴发展模式。组成点轴发展模式中的“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极,发挥着特有的极化和扩散功能,它可以是城市、城镇,也可以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等;“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带,它或是由自然轴线(海岸轴等)组成,或是由人文轴线(铁路轴、公路轴等)组成,也可以由自然轴和人文轴共同交叉组成复合轴线。点轴开发是一种地带开发,它不仅重视“点”增长极的作用,而且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的作用,因此,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网络发展模式。所谓网络,在区域发展研究中是指一定区域内结点与结点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经济增长轴线和轴线之间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规律经纬交织而发展成的点、线、面统一体。其中,结点是指区域内部的各级中心城市和城镇,它们充当着各级层次的增长极;相互交叉的轴线则是指在接点间起链接作用的线状通道,这些通道可以是河流等自然通道,也可以是铁路、通讯(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网)等基础设施类的人文通道。该模式侧重于加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五、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界观点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本、创新(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等。王翊(2006)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城郊生态公园建设综合效益的测算,从生态公园建设对带动短期经济增长、提高长期经济增长质量、平衡代际间利益、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城郊生态公园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郊生态公园建设对城郊当前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未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更为显著。在充分考虑当代人与后代人利益平衡及效率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建设规模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并举的目标,从而不断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姜玉鹏(2007)认为在资本体系中,人力资本具有智能性的特征,可以聚合自然资本和创造资本,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以人力资本为载体的知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开发人力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人力资本的再创造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总而言之,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叶宝忠等(2008)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在我国,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龙型产业集群隆起带,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支撑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李雪峰(2009)认为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想迎头赶上,须不断识别和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在于创新。该研究集中探索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如何通过创新形成特有的西部欠发达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以使得西部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获得永久动力。

六、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即研究如何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为相关决策者提供进一步的决策支持。目前的研究主要方向为指标体系的选取方法、权重的确定方法、综合指标的求取方法及协调度模型的建立,但研究中有的侧重于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有的偏向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性或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性分析,评价指标的选取庞杂而缺乏实用性,有的指标过于片面,有的指标获取的成本太高。权重的确定及评价方法的选取也都没有突破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缺乏创新性,而且在评价方法的说明上,很多论文过于简单,有些变量的解释模糊不清。指标无量纲处理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指标间的相互作用。现有的种种协调度测量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协调发展测度问题。如有系统并不要求子系统的相似性、同步性,如果用相似性方法测度就会产生大的偏差。在协调度研究方面,不同的研究者研究的切入点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否则不仅不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咨询,而且有可能形成信息误导。

七、区域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关系的主要观点包括:1.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2.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3.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4.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5.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应当合理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区域资源必须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区域环境必须得以充分有效的保护,即在发展区域经济时,保持“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从而将“节约区域资源、保护区域环境”的理念转化成不间断地实践活动,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结论与展望

总的来说,国内现有的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略显单薄。在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往往主要采用融入案例分析的规范研究方法,鲜见实证研究;往往仅就一个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展开研究,而缺乏对该区域纵向经济发展状况的历史比较以及该区域与其他国内的或者是国际的类似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横向国内、国际比较。因而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应当首先关注以下研究方法的革新:

1.加强实证研究力度,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2.注重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方法,不能总是孤立地去研究某个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要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借鉴国内、国际类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所研究的理论须源于实践活动,研究的最终目的须归根于指导实践活动;

4.在相关研究所需数据的搜集处理方面,可采用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技术集成或者说是强大的数据采集、更新、处理、分析的技术体系,对所需区域数据进行科学、及时地搜集处理。

综合考察以上述评内容,国内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需要深入、细化研究的问题还应包括: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不同的区域划分,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各异。一般而言,自然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乃是该区域目前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乃是该区域目前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而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往往囊括了自然资源以及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2.“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李天籽(2007)利用1989—200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层面检验了“资源诅咒”命题。邵帅等(2008)以1991—2006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证明了西部大规模的能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确实存在。如何走出“资源诅咒”魔圈以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有关此方面的文献资料相当匮乏。今后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1)法律法规制度保障;(2)产业制度保障;(3)金融制度保障;(4)投融资制度保障;(5)教育制度保障;(6)就业制度保障;(7)科技创新制度保障;(8)产权制度保障等。

4.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分类后的进一步细化研究。将区域划分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区域;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自然资源型、人力资源型和科技型区域;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等,针对各个具体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一步强化专门的研究,以期科学化、全面化指导相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理论内容,继而注重展开每一大类中具体类别间的比较研究,以调动区域实践活动的互动、共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除此以外,还可针对一些特型区域,如土壤沙漠化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

5.循环经济与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应当展开的研究如何在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引入并实践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与此同时,扩大经营范围、延伸产品链和价值链,走出一条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开发生态化、生态循环产业化、产业发展持续化、产业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新路径,最终实现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梁飞.海洋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

[2]梁晓波.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理论与改革,1998(4):94-95.

[3]魏建中,李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4(5):140-144.

篇3

一、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因子的关系分析

1.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相对于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自民间经济的有效的投资更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民间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民营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创业与个体私营经济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创业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产生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壮大个体私营经济的队伍,民营经济也就不断壮大。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投资,从而就有了大量的有效投资持续地投入市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直接推动力量——持续有效的投入,就得到保证。因此,创业与持续有效的投入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因子的关系是: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

2.创业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创业从创业者最原始的动机分析应该就是为了要致富,想让自己就业。创业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就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到企业,这就解决了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以及企业的从业人员收入的绝对值增加了。随着收入绝对值的增加,收入差距就会相对缩小,收入分配也会逐渐趋于公平。这样就可以从收入和消费倾向两方面来促进消费需求。因此,创业与消费的关系是:创业通过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消费需求,从而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

3.创业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就某一区域而言,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持续或跳跃式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在一个区域内,产业集群产生的前提是大量企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企业不断创业成长和众多创业者群体的加入并在市场竞争的遴选下产生和发展。创业与产业集群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三个层面四次转化”,原始创业者逐渐形成低成本创业集群;雏形企业发展为产业集群;企业家原形成长为优秀企业家群,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是“三个层面”的形成过程,三个层面之间必须经历市场的遴选才能得以实现。而“四次递进”与“三个层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共同递进的互动关系。在第一次递进中,原始创业者演化成真正意义上的“内生”创业者——当地资本与创业、“外生”创业者——外来资本参与的创业者;原始创业者形成的雏形企业经过市场的遴选进一步向企业过渡。第二次递进中,产业、产业链的形成能够创造出许多创业空间,极大地降低创业成本,使更多的创业者加入,也激发了企业家再次创业成长为优秀企业家和形成企业家群体。第三次递进中,“三个层面”经过市场的不断遴选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产业集群、低成本创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第四次递进是低成本创业集群、产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二、创业与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1.构建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四个关键因子:创业、产业集群、投资,消费。它们即构成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四个子系统。在“四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引入与各系统有关的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世界模型Ⅱ建立河南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系统反馈动力模型。

2.利用模型分析创业与江西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该模型的主要反馈回路由以上四个系统之间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决定。主要反馈回路如下:

(1)反馈环Ⅰ。创业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资过热区域经济良好的经济预期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融资市场活跃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投资两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等形式的民营经济诞生,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资本投向市场,这些资本与国有资本相比投资效率更高,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强。这就保证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的持续有效的投入。

(2)反馈环Ⅱ。创业就业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消费投资过热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预期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消费、投资三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企业的产生可以为更多的失业人员提供岗位。就业者有了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的提高则可以直接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增加以及实际的消费行为。而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则有助于消费结构的升级,这对增加消费需求具有长期的影响。同时,就业人员收入的不断增加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对解决收入分配不均有一定的作用,从而提高消费倾向。

(3)反馈环Ⅲ。创业雏形企业企业集聚产业链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预期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产业集群两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联系。首先,创业产生大量的雏形企业。大量雏形企业在地理上接近,逐步形成企业聚集。其次,庄家的茁壮成长需要良好的土壤,资源要素系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土壤。大量具有创业精神的创业者为企业家的诞生提供了后备资源,他们经过创业的历练以及不断再创业的一次次洗礼逐渐成长为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最后,技术创新作为产业集群成长的肥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4)反馈环Ⅳ。创业雏形企业企业聚集产业链产业集群—创业成本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与产业集群两个子系统的关系。由上一反馈环的分析看到创业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而从这一反馈环可以看到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降低创业成本。创业与持续性投入、持续性消费、区域产业集群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一相辅相成的系统动力关系。因此,江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来源于围绕推动创业的“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创业;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创业;加强崇尚创业的精神与文化宣传,促进创业;转变政府职能,为创业解决瓶颈问题;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篇4

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中,脆弱性是焦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改善,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然而,同时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污染、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所有这些都会给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经过50多年的积累,河北省生产力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而各自为战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一、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内涵及界定

什么是脆弱性?研究对象不同和研究主题不同,往往定义也不同。自然科学者往往从研究环境变化去定义脆弱性,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的生态环境;社会科学工作者则注重于造成人类脆弱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其他权力机构,研究的对象多是人文系统。无论研究对象是自然系统还是人文系统,脆弱性大体都包括了 以下几层含义:(1)它表明该系统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脆弱性不具备不确定性,它是系统本身所含有的。(2)该系统、对外界的干扰和变化比较敏感。(3)在外来干扰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胁迫下,该系统易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失或损害,并且难以复原。脆弱性是危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如果不对脆弱性进行加以控制和优化,那么脆弱性的结果就是危机的出现。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分析

某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程度依赖于其不稳定性、对外部经济条件改变反映的敏感性以及外部条件干扰和变化的胁迫下遭受损失的程度,所以对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分析也应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同时,还应把研究对象放在大区域(或国家)范围进行参照对比。为此,在探讨我省经济发展脆弱性时,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通过判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来反映不稳定性的程度,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的关系反映对外部经济条件的敏感程度,用资金流失和人才流失的程度反映外部变化带来的损失程度。

1.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地区差距拉大

地区差距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区差距拉大必然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导致脆弱性。

受到体制遗留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积累,各地级市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各自所在区域的市级经济核心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加大。

河北省在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的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协调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各自为战、盲目布局,先进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带动与辐射能力不足。

2.经济发展对外部经济条件的敏感程度:产业结构低级化趋同

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受产业存量和发展思路的影响,区域产业特色与趋同并行的状况依然严重存在。大部分地区将支柱或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化工、建材、机械和冶金等方面,二次产业比重加大,总体上明显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和低级化。这不仅制约了我省区域特色经济格局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我省整体竞争能力的持续增强,影响了我省经济未来预期发展的后劲。

在这些经济核心区中,各市的支柱产业选择与预期培育重点的趋同也充分反映了这种特征。在11个市级核心区中,将化工作为支柱产业的选择率高达72.7%、机械选择率为54.5%、建材63.6%、冶金45.5%、电子36.4%、机电和纺织均为27.3%。低级化的趋同产业最终导致各市国际化水平的不高。

3.经济发展的损失度:人力资本流失

河北省低下的人才拥有量的情况下,却依然存在人才闲置的现象,各行政事业单位大多办事效率低下,存在严重的隐性失业,同时,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的大量存在。这说明在低级化的产业环境下,关键性的生产力要素的流动极易遭受严重制约,进而不仅反映了我省各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各自为战、缺少协同,而且反映出现存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成长性能同步遭受着严重制约的深层次问题。

三、河北省区域经济脆弱性的对策

要想解决区域的脆弱性,就要找到解决的对策。由于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脆弱性,因此,只就共同的脆弱性提出一些对策。

1.区域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重要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要想长远发展,同时要解决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因为,第一,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明确的发展目标。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所应当追求的根本目标。第二,可持续发展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指出了更加科学的发展手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深化,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逐渐被提出并加以实践,这些都为区域经济实现长远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现实选择。第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总体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其所包含的每个经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解决经济差距问题,减少发展的不稳定性

长期以来,区域的大多发展战略,是追求以“物”为中心,实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只注重争上大项目,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只着眼与兴办资本密集型产业、忽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

解决经济差距问题,减少发展的不稳定性必须:首先,调整反贫困战略的政策导向。政府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反贫困战略政策体系,实施有利于贫困人口、社会弱势群体发展的长期战略。其次,消除知识贫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要想区域获的发展,就必须消除知识贫困。第三,消除收入的贫困。积极鼓励发展私人经济,为他们提供优惠的政策服务。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提高产业结构素质,降低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依赖性

产业结构弱化是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的主要表现方面,因此必须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进其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其一,实施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里主要指的有两点,一是对现有区域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同时加大对弱势产业的扶持,使产业结构趋于平衡。二是按市场需求进行资源的开发,达到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的技术产业会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为区域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其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其所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事实证明,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因此,区域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完善人才发展战略

积极培养和吸引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即环京津区可以考虑采取通过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的方式以吸引“京津籍”高素质人才为主的战略;同时,提高各用人单位的办事效率,降低隐性的人才浪费。拓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合理的、多渠道的实现人才流动。

四、结语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减少发展的脆弱性。据此,我们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首先探讨区域发展的脆弱性,找寻发展最为脆弱的地方,把减少和控制发展的脆弱性作为优化调控的切入点。本文也正是如此,把区域看作一个系统来分析,找出其存在脆弱性的原因,并依此提出对策,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燕华 李秀彬: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冯振环: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脆弱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增刊)

篇5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经济生态的严重失衡,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世界社会经济的重要发展战略。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之后,也面临着环境、人口、区域不协调等诸多问题,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区域经济联系和物流沟通的基本途径。明确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内涵和特征,提高对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作用的认识是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当前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交通物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从而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内涵

1.1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概念

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按运载导向方式可以分为轨道交通、管道交通、航道交通和道路交通四类,按作用功能可以分为线路基础设施、站场基础设施、枢纽基础设施和附属基础设施等四类。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物流基础设施一般是由物流运输站点和物流信息、运输通道组成。站点的建设是为了保障物资货品能够获得有效的集中和管理,给运输提供方便,如港口、机场或者仓储中心等;运输和信息通道是为了保障货运站点之间的连接,实现物资的有效转移的重要通道,比如通信网络、公路、铁路等的建设。

1.2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特征

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特征主要有:①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想满足物流需求,就必须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金,但是需要长时间的运营才能实现盈利。②效益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直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物流效率,促进当地物流事业的发展,同时对城市发展的科学性和现代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③服务的社会性和企业性。现代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为了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同时也是为了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促进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的实施。

1.3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作用

1.3.1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物流包括物品的包装、管理、运输、配送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的具体实现,都需要依托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品的存储需要有仓库,运输装卸需要有大量的工人,这些都需要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实现。特别是在当代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健全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根本无法实现大规模和远距离的经济发展和沟通联系,这就无法保障物流的发展,进而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3.2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可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物流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根本的限制。纵观当前的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无不是依托先进完善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而物流业的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体现,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提高,加剧了社会矛盾,交通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该地区内部和与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此外随着我国长期高速的发展,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能源的短缺和环境的破坏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加快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步伐,充分提高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加大新能源的开发等,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而这些发展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依靠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3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多元化网络建设中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以传统建设为主,而且形式比较单一。比如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区域之间的物流联系还主要依靠公路运输,这样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运输需求。比如,轨道物流运输更加快捷方便,占用的耕地面积和产生的污染也相对较少,但是目前我国的城际轨道物流设施建设和使用还不充分,资金技术投入不足。

3.2物流基础性设施的网络规划不科学

在当前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数量的增加,而缺少科学的基础设施网络规划。这样不仅造成了大量资金投入和发展空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在当前的基础设施规划中,往往是以行政区域的划分进行的,忽视了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物流需求,很容易造成交通物流线点的分布不合理现象严重。

3.3没有形成综合性的运输体系

在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发展体制中,各个交通物流管理的权限是分散的,铁路、公路、航空等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而在实际的物流运输过程中,具体的货物运输往往需要综合多种运输方式,比如从沿海到内地的运输,就会涉及海运、铁路和公路的多种运输方式。此外,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时,没有真正考虑物流运输需求,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了综合性运输体系的建设。

4促进交通物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对新建交通物流设施进行功能整合、宏观协调

在当前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每个设施功能的明确和多个设施建设的有机整合。在建设之初,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内的物流运输总量的增量,对区域物流运输的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合理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对仓储地点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建设地点周围的物流运输规模和交通距离。此外,有些地区是以工业生产为主,产品的对外运输需求较大,这就需要综合考虑该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对外运输的主要方向,合理规划运输场站和交通线的建设。在一些大型城市中,物流运输兼具的社会服务功能较多,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设施的社会服务功能。

4.2提升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

当前我国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经济发达地区,比如东部沿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也已经逐步完善。但是,一些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比如,在城市群建设规划过程中,城际轨道交通是重要的建设内容,当前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也已经初步完善,但是除了高峰时段的使用效率较高外,这些轨道交通的运能被大量闲置,尤其是在晚间停止运营时。为此,要注意对城际轨道交通的使用,节省传统的运输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高额成本。此外,仓储服务设施、交通运输设施、物流运输管理等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合理节省运输和仓储的空间,缓解高峰时段的物流压力。

5结语

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完善、合理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联系,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下,提高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欣潞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王振.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下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5):31-32.

篇6

交通运输系统在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是一个不创造新的可见物质的产业部门,其生产活动不提供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的时空位移。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涉及交通运输的建设,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相互影响的一般表现及规律是: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表现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投资积极性旺盛,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可能迅速显出效果,因而表现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内部条件,同时又是区域经济系统中一个创造产值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交通运输是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先行,是区域产业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先决条件。区域资源的开发包括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陆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等,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与技术工艺,将这些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的潜在物产,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现实财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再次,交通运输是区域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和动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中,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事实上,它们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支持、保证作用。在区域工业现代化方面,生产规模化、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多元化、多向化、网络化,与高技术和分工专业化及布局临空化相联系的信息化是其突出的技术经济特点。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在区域农业现代化方面,商品性专业化的生产、外向型农业及农工贸经营公司的运作、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十分活跃的生产、商贸活动,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和地域性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提升等等,靠传统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信息传输状况,绝然无法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交通运输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对应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保障交通运输发展形成的效益应在区域社会成员、部门及地区,按社会分配原则公平分享、把交通运输建设对环境生态的危害降到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能够容许与消解的最适程度。这些也正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联系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区域联系网络的基础结构可以分为交通运输、通讯、动力设施网络等,在这些传输性基础结构中,实现人与货物流动的交通运输网是最基本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区际贸易为主包括要素流动在内的区域经济联系的变化。公路交通运输网的完善,可以从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交易的空间成本两个方面来促进区际贸易。区域贸易不但受本地需求的影响,同时受伙伴区域进口需求的影响。作为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运输成本对贸易价格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影响伙伴区域的进口需求和区域间的贸易。运输成本随距离的扩大而增加,这会产生空间组织中的距离衰减规律,两地之间的距离越近,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越大,贸易种类越广。这使得贸易首先发生在相邻区域之间。如果运输费用大到极点,任何距离的运输行为都变得不合理,那么区域贸易就不会发生,各个区域只能靠自给。随着运输成本的逐渐下降,区域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区际贸易也不断扩大。在现代交通的基础上,区域间的运输成本不仅取决于实际距离,更取决于覆盖它们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密度和结构,对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不仅要满足当前阶段的贸易需要,更要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区际贸易需求。

第三,政府加强制度管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交通运输管理当局,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制度,扩展政府资金来源与投入方式,以达到解决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须”制约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从发达国家成熟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借鉴经验,将交通运输各种方式的发展看作一个综合、有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制约的整体来加以规划、建设和发展,变革并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只有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方案,才能达到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与均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贵影.实现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

篇7

一、引言

生态系统功能是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在人类对自然利用和改造过程中,往往只重视自然资源的直接消费价值,而忽略了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服务效益价值。人们在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有过无数次的深刻教训。此时人们意识到了经济发展不应该建立在牺牲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因此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观,它一方面已成为区域的战略目标选择,另一方面也成为诊断区域开发及其是否健康运行的标准。要使区域经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必须构建合理的区域生态经济体系,进而使区域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区。

区域生态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生态经济,是指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效法自然,获得主观能动性,把传统生产力的经济社会转移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轨道上来。良性循环的生态整体,可实现自我增殖、再生。同时,投入现代技术完善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自然物,使区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态经济体系,是指在区域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理论指导下,区域内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有序、立体、网络关系的生态经济社会结构。

二、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

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系统和生态理论为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理论基础。即以系统的整体观点和生态理论的生态控制理论、生态创新理论为指导,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只有将区域经济建设成生态经济区,才能形成经济高效、产业结构健全、制度健康公平、生态意识浓厚、社会安康、自然与人造资本融通,实现生态经济、生态服务、生态文化相统一的经济区。

2、区域生态经济体系构建的目的

前苏联学者E.D 基鲁索夫认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合。”所以要发展生态经济,首先就必须树立生态意识,从宏观上根本转变以前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为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目标。同时,发展生态产业,必须有大批掌握高科技、具有生态知识的人才。不仅生态产品的生产者需要高科技人才,而且经营者也需要高科技的知识。

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业系统。产业生态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循环性。区域中各企业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技术应用中,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用生态学的思维指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把生态技术重新置入与自然有机统一的整体中进行清洁生产,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使现代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转移到良性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来,使人、社会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最后才能使整个区域形成生态经济区。

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从传统的工业文明社会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向新的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生态经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生态化与知识化的时代潮流,在经济发展中必须使工业化与生态渗透发展,走工业化、生态化与知识化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面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和采用清洁工艺,提高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努力减少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占用和产生新的污染。在排放阶段,首先应考虑的是废弃物的资源转化工艺,其次才是部分利用自然净化条件下的污染治理措施,转变高消耗、重污染的传统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有利于绿色管理的实施。绿色管理是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风行而萌生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它是将生态环境管理纳入到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在管理目标上由过去的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转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轨道上来。它不仅强调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原则,而且还强调遵循生态规律办事,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有利于绿色管理的实施。绿色消费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消费领域的本质表现,它从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观点出发,坚持消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思想是指人们在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时,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坚持购买和消耗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

三、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基本内容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就是在对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对全区域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态环境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实现宏观效益和部门效益,长远和当前利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1、区域生态经济状况调查与评价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状况,是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工作的第一步。区域生态经济状况调查和评价应包括:区位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及其评价;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经济现状分析与评价。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达到下述目的:明确规划区域内各种资源在地域上的组合状况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明确影响规划区域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有利因素、制约因素及相互关系,并明确哪些是关键因素,哪些是一般因素;明确规划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2、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目标选择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目标是指规划期内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在确定各项发展指标时,要紧密结合当地情况,并参照上一级国民经济计划和规划目标,提出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发展指标。对不同层次、不同规划阶段的指标,应提出数种发展方案。指标既要先进,又要切实可行,定性定量结合,定量为主。

3、区域生态经济分区与规划布局

区域生态经济分区是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出发,根据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把特定的空间划分为不同功能的区域单元,也就是说对生态经济要素和生态经济活动在空间存在状态的分类。其理论依据主要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地域差异性、区内相似性和发展阶段性。生态经济分区的指标设计必须满足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适用性和完整性原则。

区域生态经济分区指标体系主要有:生态经济成本底指标,包括地形地貌指标、气候指标、土地类型及利用状况指标、人口指标、产业结构指标、人均GDP指标、人均收入指标、森林覆盖率指标等;生态经济平衡指标,有能量投入产出指标、成本费用指标、森林蓄采比指标、矿藏储采比指标等;生态经济效益指标,它包括:森林覆盖变化率、土地退化治理率、土地利用率、环境治理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

通过上述三类指标衡量、对比、分析和综合,就可将水平相似或大体接近的地区划为同类型生态经济区。在生态经济分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合理地配置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生态经济的布局规划。

4、区域生态经济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建设任务规划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中,包含着许多重要建设领域,如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改善能源结构和住区环境,保护耕地、保护脆弱生态经济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防灾能力建设等,以上各领域(因具体情况不同可有增有减或个别交叉合并)都应规划重点建设任务并安排具体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领域应制定专题规划。

5、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经费概算应包括两部分:一是部门规划预算和总体预算,二是经费渠道。合理安排经费预算,并确保经费来源,是保证区域生态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效益分析要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进行。

经济效益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分析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物质、能量的利用水平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系统价值产投比、总产值、总利润、产业结构、人均产值和人均收入等。

生态效益分析,主要分析系统结构是否合理,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率、光能利用率、能量产比等),系统绿色植被覆盖率及对环境污染的降解和自净能力,环境优美舒适度等。

社会效益分析,主要看规划后区域的生态经济建设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人员素质的提高;生态意识是否增强,是否有利于区域的科技进步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区域是否具备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和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

6、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保障措施

根据规划目标的要求和生态经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与规划、主要建设领域及重点建设任务相适应的对策与措施。通常包括经济措施、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市场措施、以及能力建设、资金筹措、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到方面,尤以能力建设(科教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等)、政府和生态经济政策调整最为重要。

四、结束语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生态环境差异大,不少地区经济的发展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有利于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人类应平等善待其他生命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人类的开发活动要遵循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管理和绿色消费的模式。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要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与修复的投入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世界银行的国民财富指标已在发达国家逐步纠正国民经济账户的指标体系,即在传统的国民经济账户中反映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的信息,这是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原有的国民经济账户进行调整而建立环境国民经济账户,能进行国内产品和财富的绿色衡量。我国在这方面应从区域生态环境人手积极开展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对区域和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工业出版社,1999.

篇8

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不同地区能够得到共同发展。但这种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方式为主,是以无计划的利用环境资源而换来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其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尖锐。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后,经济赖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减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要平衡两者,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在环境资源中,水资源是各行各业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自然环境生存并自我修复的关键要素。因此,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就应首先面对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特点,利用建设有效的水权制度使水资源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这句话表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从理论层面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上的经济形式。即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循环经济理论原理为指导,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模式。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区域本身就既可以表示一个企业或一个工业园区,也可以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是在其区域内部的企业、工业园区等单元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和更大深度上实发展的循环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只有区域循环经济很好的建立并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优化,真正建立起节约型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

从实践角度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使区域内的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达到共同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在充分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重组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生产原材料和生产废弃物相互之间的交换建立起来生态产业链。

区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1.由点及面的发展模式。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同,发展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全面铺开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实际禀赋,选择区域内的重点地区;接着选取该地区内的核心企业,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对该企业进行试点,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进而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2.与区域资源紧密结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离不开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充分的了解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产业群,大大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3.生态化产业链。在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内,各产业的原材料和废弃物均会被其他产业利用。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得以再次进入生产循环,使整个区域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压力。

可以说区域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了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建设区域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文明、健康的生活,这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决心。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不仅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环境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会成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瓶颈。

二、水权制度的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水资源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构建和管理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进而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水资源管理手段的一种,水权制度的建设是为了维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目的是通过水权的合理有效配置,平衡人类用水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水权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的水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澳大利亚的水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水权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澳大利亚建立了水权分配制度,并培育水市场,鼓励通过市场合理配置水资源。其最早的水权是实行河岸权制度,即与河道毗连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用水权,并可继承。20世纪初,联邦政府又通过立法明确了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归州政府所有,由州政府调整和分配水权。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从1983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交易额越来越大,有关的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水市场已基本形成。这一水权管理制度的实际实施促进了节约用水,同时也促使水资源按市场规律自行合理配置,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美国的水权制度以层层详细的法律形式体现,且因州而异,如在水资源丰富的东部采用的是河岸权,在干旱的西部采用的是优先专用权。法律中包括地表水权、地下水权、州际间的水权配置等多个方面,具体又分为滨岸使用权、优先专用权、公共水权等各层次。而美国联邦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介入不以水资源分配为目的,其主要是针对水质保护。

在加拿大必须持有用水许可证或根据水法获得批准才有权使用地表水。用水许可证是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审批的有效法律文件,规定了水权的条件和期限,其中包括取水地点、优先日期、最大引用量、用水时间等详细规定。而通过水法获得的批准是由水资源管理部门发行的时间短于一年的用水证明。[4]南非是一个缺水国家,降水分部不均,用水压力大。1997年的《供水法》确定了水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资源,交由政府相应的权力来确定水资源的获取人和获取量。该法提倡梯级收费,想要使用更多水资源的用户需交纳更多的水费,既等同于对超额用水的罚款。印度、墨西哥、菲律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通过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转让。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分布不均,以东南部水量最为充沛,西北部多为缺水地区。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此外我国国情复杂,各流域水资源丰贫不均,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个别地区对水资源的归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致使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制约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更不用说建设区域循环经济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管理,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利用水权能够很好的解决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缓解或解决不同地区争水吃的现象,促进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应当建立适应自己的水权制度。目前关于水权制度的概念和建立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定论,我国在这个领域内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水权制度可从不同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1.水权制度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很大,其中水资源的丰缺度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一般沿海或沿江城市和地区较为富裕,经济发展较快,而西北部缺水地区则相对发展速度较慢。因此我国陆续的进行了多个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就是要把水源充沛地区的水资源引入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达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受水区的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满足。

在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中,应当引入水权的概念。因为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所以水资源的配置就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和城市,那么这些地区和城市就会面临如何分配新增调水的问题,将水权概念引入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引入方法可以将水权作为某种因子加入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建立基于水权因子的优化配置模型,从而算出受水地区或城市的分配水量。

2.水权制度对水资源的保护

在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人们。而这种使用权不是无限制的,一旦水权问题得到明确,一定地区的人口,其可支配的水资源是定量的,有限的,因而在开发和使用时就不得不考虑投入产出效益,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游地区不能因为取水便利而无节制用水,下游地区也不会因为取水机会差而失去生活、生产的基本用水条件,同样会以水权限度内的水资源来安排和发挥出最佳综合效益。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水权确定之前,使用水资源不具有排他性,而水权一旦界定明确,使用水资源就具有排他性,这对用水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合理的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水权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节约了用水,保护了水资源环境。

3.通过水权转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权制度的建立必定会赋予水资源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水资源的使用者来说,水资源的使用权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因此更多的用水者不会只将水资源当成一般的自然资源对待,而会更多的考虑其内部的经济价值。建立水交易市场正是顺应水资源经济价值的结果。水市场建立后,更多地区或城市对水资源的使用会更加有效率,因为对水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越高,就会节约越多的水资源。而这些多余的水资源不会像之前被浪费掉,而是将其拿到水交易市场,将这部分水转让给缺水的地区或城市,或者是用水效益更高的地区。这样以来可以间接的起到避免用水浪费、节约用水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水资源的交易对初始水资源配置结果进行修正,使水资源整体配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得到极大有效的利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使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接近实际要求,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在使各个地区、城市的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提供给自然界自我更新所需要的生态用水。使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再因为争用水资源而互相制约,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铎王树恩: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进经济集约型增长[J].天津大学学报,2006,(7)

[2]江西省水利厅赴澳大利亚培训团: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江西水利经济,2008,(3)

篇9

陕西地处中国西部,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和经济转型时期,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由于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我省生态环境的透支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致使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一、陕西省能源、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

(1)能源方面。201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23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但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总量为24382.5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原油26259.56万吨,原煤26259.56万吨,天然气167.07亿立方米,发电量804.95亿千瓦小时。由于电力、冶金等重点用煤行业需求旺盛,我省近年来出现了煤荒,电煤缺口较大,超过了行业警戒线。(2)土地资源方面。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全省土地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2008年其主要地类面积为:农用地18477640.15公顷,耕地4050347.65公顷,园地706095.73公顷。2002年至2010年全省耕地减少800万亩.2010年全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灾毁、建设占用等减少耕地12.80万亩。(3)生态环境方面。首先空气污染严重,全省多个城市空气质量不符合PM2.5日均值要求。其次水资源持续短缺与水质污染明显加重。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显示,目前省内缺水15亿m3,其中农业占7~8亿m3,城镇生活和工业占7~8亿m3。预测到2020年缺水量最少比黄委规划指标增加20亿m3,主要增加在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使缺水总额达到35亿m3左右。再次是工业废渣与日俱增,噪声污染日益扩大。工业废渣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最后是耕地占用与土地退化严重。

二、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状

(1)陕西省概况。陕西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总面积约

20.58万平方千米,辖有11个市(区)。由于三大区域传统生产力布局造成的经济发展起点不同,因此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陕西省各市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较为明确的金字塔结构,陕西仅有西安、延安、榆林经济核心带动城市。从地域分布上看,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

三、资源环境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实行严格的节约能源制度和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2)转换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循环经济之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通过经济杠杆,推动节约资源,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3)必须采取超强的节水措施,抑制需水的增长势头,加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提高本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结合分水指标从黄河干流引水,支撑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社会经济发展。(4)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载力,努力减轻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制定能源发展保障措施,完善能源资源政策和能源开发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能源投入力度。陕西省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目前,水电和太阳能热水器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风力发电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利用等技术领域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总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制定并实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使能源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较好地满足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则是地方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 考 文 献

篇10

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不同地区能够得到共同发展。但这种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方式为主,是以无计划的利用环境资源而换来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其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尖锐。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后,经济赖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减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要平衡两者,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在环境资源中,水资源是各行各业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自然环境生存并自我修复的关键要素。因此,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就应首先面对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特点,利用建设有效的水权制度使水资源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这句话表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从理论层面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上的经济形式。即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循环经济理论原理为指导,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模式。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区域本身就既可以表示一个企业或一个工业园区,也可以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是在其区域内部的企业、工业园区等单元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和更大深度上实发展的循环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只有区域循环经济很好的建立并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优化,真正建立起节约型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

从实践角度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使区域内的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达到共同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在充分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重组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生产原材料和生产废弃物相互之间的交换建立起来生态产业链。

区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1.由点及面的发展模式。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同,发展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全面铺开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实际禀赋,选择区域内的重点地区;接着选取该地区内的核心企业,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对该企业进行试点,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进而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2.与区域资源紧密结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离不开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充分的了解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产业群,大大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3.生态化产业链。在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内,各产业的原材料和废弃物均会被其他产业利用。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得以再次进入生产循环,使整个区域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压力。

可以说区域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了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建设区域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文明、健康的生活,这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决心。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不仅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环境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会成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瓶颈。

二、水权制度的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水资源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构建和管理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进而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水资源管理手段的一种,水权制度的建设是为了维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目的是通过水权的合理有效配置,平衡人类用水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水权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的水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篇11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01

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与发展经济的迫切性,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以目前现状来看,生态建设却往往让步于一些短期既得利益,殊不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此,应积极谋求能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的策略。

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伴随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而日益突出,并衍生出全球化、综合化与社会化等新的特征。其中,全球化带来跨越国界的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侵袭等,逐步影响着人类生存。综合化意味环境污染只是影响人类生态的问题之一,全人类的综合变化才是生态问题的全貌。社会化说明了环境与社会紧密联系,自上而下的形成了一个复杂体系。然而,生态是全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石,牺牲环境来赢取经济,最终必将影响人类自身生存。如何在经济与生态之间获得平衡,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目标,已经成为各国学术界热议与重点关注的战略问题之一。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即维持自然生态圈与人类开发的和谐与平衡,生态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核心部分,是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口号提出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主要任务即强化生态调节机制,平衡自然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处理好资源、环境、人口三者间的生态关系。与生态环境建设内涵一致,都是以保护、改善、恢复人类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我修复功能实现改善与消除干扰生态环境等行为为目的,唯一区别在于生态建设能够创造出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治理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而只有经济得到发展才能够带领人类走出贫困,擢升生活质量。而且社会的发展、科研活动等也需要足够经费支助,以实现社会资源的高利用率。联合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了《人类环境宣言》,称要将政治、文化、经济与人类的平衡和谐视作发展追求的对象,要注重人类与大自然的和平共处。由此可见,不论是实践探索还是理论研究都证明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局面”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二、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对立与共性

1.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衍生矛盾与机遇

生态建设的经济价值难以量化,由此将其导入经济发展体系使之有机结合共生互促,会产生诸多对立问题。首先,以外化形态来说,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及土地资源来投入生态建设,且无法估算产出值,由此给经济发展带来无形压力。但是,不论是建设或是发展,开展经济活动都是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由此两者“貌合神离”。其次,经济生产活动中必然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效益,为了保持平衡,人们又将进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期恢复之前所受损益。而市场经济作为发展主体所追求的就是利益最大化,与生态建设的投入产出追求的生态效益明显对立。

2.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契合

两者之间的结合点是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关键,从不同方面分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式与内涵,不难发现两者实质上是高度统一的。首先,是目标的一致。生态建设是为了给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以依托的自然环境,而经济发展是以经济角度出发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障,从根本上来看二者目标是一致且相互依存的。其次生态建设同样能产生经济高效益。比如,针对某地的生态建设,可以包装成产业建设,将产业发展融入生态建设,不仅让当地居民收入得到提升,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另外,人们在得到物质满足时,也会渴望心灵满足。比如某城市相同区域内,依山傍水的生态区住宅就比其他区域住宅售价高出两成以上,从而许多房地产开发商针对此推出各种“绿色生态”宣传标语,由此说明生态建设足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价值收益。

三、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战略概述

1.选择发展经济目标的战略模式――PRED战略

PRED战略的目标与发展方向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妥善解决“人口问题(population problems)”、“资源问题(resource problems)”、“环境生态问题(environment and ecology problems)”以及“发展问题(development problems)”,实现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得到永久续用、生态得到良性循环、社会得到持续发展。在实践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必然得到增长,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耗费量也随之加大,从而使生态平衡很容易受到破坏,要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首要解决的就是发展区域的人口、环境、资源和生态之间的平衡关系,作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与经济增长方式等措施。

2.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生态建设,采取不同类型的经济策略

首先,对于沿海地区生态建设的经济发展策略是外向型经济,主要措施有:

(1)发展集约化农业在人均耕地较少的东南沿海区域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与发展。

(2)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依靠环海地势的贸易优势,发展以制造、通讯、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品,将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内陆,将经济发展重点投射在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产业。

(3)利用沿海区域对外贸易的优势,加强区域间的协作,带动内陆省市的发展,辐射区域联动。比如,泛珠江三角经济区,以珠三角为核心区域辐射港、澳及内陆湖南、四川、福建、云南等省。

其次,对于内陆省市经济发展战略主要采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比如,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构建的关中平原产业大开发模式,成都、德阳、绵阳形成的成渝经济带都是对内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其中,具体实施举措有:

(1)承接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加工制造业、机械加工业、航空航天、核工程等产业集群。

(2)充分发挥内陆地势优势,利用耕地资源丰富,保持农业产业领先地位,比如,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篇12

中图分类号:P64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演变成世界备受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问题是地方政府制定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不仅关系到规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政策措施及决策的科学性,也关系到实施过程对资源的科学调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资源承载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某一具体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的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经过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支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能力[3]。目前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和区(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两个方面[4]。研究的方法有常规趋势方法,向量模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系统仿真动力法,投影寻踪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及其他方法[5-10]。

2 研究思路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属于评价、规划与预测一体化性质的综合研究, 它以水资源评价为基础, 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前提,以水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为核心, 以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为手段,以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11]。 由于受水资源总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以及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水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的关系。

具体的研究步骤包括:①根据现有的资料数据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宏观指标设计,其相应指标涉及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②根据选择的模型指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如本文选择常规趋势分析法;③在模型和指标确定下,根据区域发展规划或国家长期发展规划要求进行确定不同的方案,研究不同方案条件下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④根据不同方案的预测结果对今后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在计算水资源承载力之前设定了一些假定条件:①假设水资源空间变换不存在;②假设水资源时间上分配均匀;③假设研究区域是一个封闭系统。

3 研究模型

3.1 指标设计

(1)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规模[12]

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规模是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宏观指标之一,它是区域国内生产总值GDP与生产这些GDP所消耗的水量之比,当所消耗的水量等于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此时水资源承载的经济规模就是最大经济规模。

(2)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规模[12]

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规模是表示水资源承载力的另一个重要宏观指标,它是研究区域某阶段所处的社会发展水平和该阶段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计算的。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战略目标,参考国外有关社会发展的阶段划分,社会发展

水平可划分为温饱型、初步小康、中等小康、全面小康、初步富裕和中等富裕6个阶段,其相应的人均GDP下限分别为3000、6300、13000、24000、34000和62000元。

(3)承载力指数

根据文献[3]计算的承载力指数(Carrying Index,CI)方法,定义CIP为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承载力指数,即区域实际人口与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规模的比值,若CIP>1则则表明实际人口已经超过承载人口规模,人水关系成不可持续发展;若CIP=1,则表明人水关系呈现平衡状态,且处于潜在危险中;若CIP<1,则表明实际人口还未达到承载人口规模,还有盈余,人水关系为可持续发展状态。定义CIe为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承载力指数,即区域经济总量与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规模的比值。若CIe>1则则表明实际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承载经济规模,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成不可持续发展;若CIe=1,则表明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呈现平衡状态,且处于潜在危险中;若CIe<1,则表明实际经济规模还未达到承载经济规模,还有盈余,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为可持续发展状态。

3.2 计算模型与方法

(1)供需平衡指数(IWSD)

根据文献[13]提出的水资源承载力的供需平衡指数,得

IWSD=1-WD/WS(1)

式中,WS为可利用水资源量,WD为水资源需求总量,WD=WP+WI+WA+We,WP为生活需水,WI为工业需水,WA为农业需水,We为生态环境需水。

根据式(1)可知,当IWSD0时说明可供的水资源具备对此规模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水资源对应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是可承载的。

(2)宏观指标计算[14]

区域水资源支撑的经济规模计算表达式为

Fe=GDP/WD (2)

式中,Fe为单位水量支撑的经济规模,表示研究区域全部最终产品的总和与生产这些产品所用的水量之比(108元/104m3);WD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用水总量(104m3);GDP为用水为WD时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108元)。

计算区域水资源承载的最大经济规模,其表达式为:

Fem=GDP/WD×WS (3)

式中Fem为区域水资源承载的最大经济规模(108元);WS为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104m3)。

区域水资源支撑的人口规模计算表达式为:

Fp=GDP/[GDPP](4)

式中Fp为某一社会发展状态下,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转化成全部产品所能供养的人口规模,即水资源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GDPP]为某一社会发展水平下的人均占有GDP的下限指标。

(3)承载力指数[3]

为了更准确对承载力指数分布进行归类,运用如下的划分标准,将其分成更细的亚类,如表1所示。

表1 承载力指数划分标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