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效能评估范文

时间:2023-08-29 09:20: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固定资产效能评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固定资产效能评估

篇1

固定资产运营效能,是指企业根据既定战略目标选择固定资产运营策略,以提高固定资产运营效率,保障实现经营目标的能力。固定资产运营效能受企业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环境、行业周期性,技术发展等。内部因素主要是固定资产的自身属性。固定资产自身属性可以分为六个维度,分别是存在性,即固定资产资物理状态良好,可以正常使用;结构性,即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可持续性,即能够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且持续地产生净现金流量的特性;收益性,即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流动性,即固定资产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被利用的效率和周转速度;风险性,即固定资产变现能力,它影响财务风险的大小。因外部因素复杂多变,无法量化,所以从固定资产六个维度属性出发,构建军工企业固定资产运营效能评价模型。

二、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

以军工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否被特别处理(简称“ST”)作为因变量,用字母Y表示,其计算公式为Y=1/[1+exp-(X)],来衡量军工企业固定资产运营效能高低。以财务指标表示的固定资产六个维度属性作为自变量:即X1表示固定资产成新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代表存在性变量;X2表示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净额/期末总资产),代表结构性变量;X3表示固定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固定资产),X4表示固定资产增长率((期末固定资产-期初固定资产)/期初固定资产),均代表可持续性变量;X5表示固定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固定资产平均余额),X6表示固定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固定资产平均净额),均代表收益性变量;X7表示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额),代表流动性变量;X8表示固定资产负债率(长期借款/资产总额),代表风险性变量。以资产对数( LN (期末资产总额))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控制变量,用X9表示。

(二)样本与数据选择

从我国A股军工制造业上市公司选出17家ST公司,34家非ST公司作为建模样本,选取样本中2011至2015年报相关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构建军工企业固定资产运营效能评价模型。

三、模型建立与应用

(一)模型建立

通过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构建军工企业固定资产运营效能评价模型,如表1所示:

通过表1,整理出军工企业固定资产运营效能评价模型:

Y=1/[1+exp-(-33.35+8.089X1-6.298X2

+0.171X3-0.422X4+0.487X5-0.02X6+0.054X7+0.214X8+1.489X9]。

从模型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成新率指标系数为8.089,与固定资产运营效能高低成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很高。说明存在性变量是影响资产运营效能的最大权重指标,军工企业应重视固定资产维修保养,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固定资产比率指标系?滴?-6.298,与固定资产运营效能成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也很高。说明结构性变量是影响资产运营效能的第二大权重指标,固定资产比重越高,其运营效能越低。军工企业应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合理配置固定资产结构,逐步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才能提高固定资产运营效能。

固定资产现金回收率指标系数0.171,与固定资产运营效能成正相关关系;固定资产增长率指标系数为-0.422,与固定资产运营效能成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较高。说明可持续性变量对固定资产运营效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军工企业应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缩短产品研制与销售回款周期;应控制固定资产增长率,从而提高固定资产运营效能。

固定资产净利率指标系数为0.487,与固定资产运营效能成正相关关系;固定资产报酬率指标系数-0.02,与固定资产运营效能成负相关关系。说明收益性变量能够影响固定资产运营效能,但是影响的结果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具体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系数0.054,与固定资产运能效能成正相关关系。与资产收益性、存在性与结构性变量指标相比,对资产运营效能影响的权重略低。

固定资产负债率指标系数0.214,与固定资产运营效能成正相关关系。说明军工企业在保证财务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能够提高固定资产运营效能。

模型中控制变量系数1.489,且非常显著。说明企业规模对固定资产运营效能具有显著影响。

篇2

1、固定资产投资大,资产增量不断增大,但利用率低。

很多企业为满足经营的需要,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增置一定量的固定资产,因此企业资产存量不断增加,但从固定资产利用率来看,其相对比例却有所下降。一是盲目追求发展速度,未对现有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造成资产一方面未完全使用,另一方面却又在不断新增;二是为提高技术,不断添置新设备,而旧设备又未很好地开发利用,导致旧设备闲置;三是未进行充分论证,盲目引进或技术改造,造成新旧设备不配套而同时闲置。

2、只注重固定资产前端建设过程,忽视后端管理,管理责任界面不清。

固定资产从形成直至退出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中,要涉及多个执行部门间工作的衔接,应该是严格的闭环管理过程。但在很多企业中,只注重资产形成前期的建设过程,对已有的资产管理观念淡漠,也没有一套规范的固定资产流程制度要求,造成固定资产各周期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相关部门或岗位在管理过程中责、权、利不明确,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现象,或干脆把资产管理工作推给应以负责价值核算为主的财务部门。

3、资产使用状况信息传递不畅,易出现投资风险。

在宏观经济处于上升时期或高速发展时,企业管理者要对固定资产投资是跟随市场变化加大投入,还是根据企业资产现有存量和运用状况采取稳健的政策进行重大决策,但由于资产管理基础的薄弱,各部门信息独立,信息传递不畅,缺乏集成,因此很难快速掌握本企业资产的数量和使用状况,从而造成企业投资决策的前期论证没有准确可靠的数字支撑,只能靠“拍脑袋”定方向,极易造成投资风险。

健全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如上所述,当前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确实存在薄弱环节,在工作许多方面尚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困扰或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加强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明确工作责任。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十分细致、复杂且基础性强的工作,必须把这项基础工作纳入企业管理层的工作日程中来。一要明确目标。切实把固定资产的正确核算、妥善保管、合理使用、信息反馈及时,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能,不断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作为抓好固定资产工作的核心任务。二要落实责任。从组织制度上,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界面,确保任务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在各管理线条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与连接,形成固定资产使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共同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状况,各负其责,由固定资产使用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使用状况信息统计利用率的管理,财务部门负责价值管理,从而实现从不同角度对资产的立体管理。三要监督检查。企业领导层要经常对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管理部门研究改进办法,及时纠正存在的各类问题。

2强化制度,健全流程,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篇3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述

2012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出台变更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在固定资产确认、分类、折旧、绩效评价上细化了处理规则,为事业单位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确认上,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原来500元的基础标准上调至1000元,专用设备价值上调至1500元,缩小了固定资产管理范围。分类上,变更了“一般设备”、“图书”、“其他固定资产”,转为“通用设备”、“图书、档案”、“动植物及家具类”等。折旧上,引入“虚提”,新设了“累计折旧”等科目,规定了折旧年限,促使了固定资产价值化管理的实现。此外,新会计制度还增加了绩效评价任务,使得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领导层,强化了职能建设。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点

(一)管理工作风险

一是资产购置,缺乏市场调研及可行性分析,重复购置问题依旧存在,新制度规定,对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应当按照标准进行配备;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财政部门对要求配置的资产,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二是日常管理流程建设不足,在管理职责划分上不明晰,不少单位未将固定资产管理统一化,未制定专人进行管理,容易导致资产闲置、流失。三是处置程序不规范,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高价值资产核销必须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开展,而当前处置过程中单位通常不开展鉴定评估程序,上报工作不规范,资产流失问题严重。

(二)会计工作风险

新制度明确要求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要实现账实相符,当前,事业单位账务处理还存在仅对单价满足入账标准的进行管理,大批同类物资管理不足,不做账面处理;违规构建资产发票原值与实质价格不一致,部分资产未计入资产账;损毁、报废资产未登记,导致价值虚增;部分事业单位由于编制人员限制,或思想疏忽,没有组织资产清查小组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数据准确性不高,部分固定资产虽然已过报废期,但无法在账上找到原值,资产报废及盘亏损失申报工作不全;账实不符问题依然严重。

(三)制度性风险

体现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重视程度不高。表现在:

一是意识问题,新制度虽然讲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指向了单位领导层,但实际工作中上级部门并不具备充分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状况的能力,监督弱化,致使事业单位意识不足,日常管理上主观性、随意性较强。

二是制度建设问题,如固定资产明细账设立缺失;报废、领用台账设立不全;卡片、账目实际不匹配。管理制度建设不足直接弱化了管理工作的效能,是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的重要原因。

三是缺乏动态管理。集中于资产信息收集与传输上,资产发生变动时,并不按照实际情况登记资产信息,如购置、入库、领用等,容易导致管理脱节。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风险防控措施

(一)突出内部控制功能,强化工作执行效果

内部控制是单位风险管理的主要线条,与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众多契合点。事业单位应当强化内部控制职能,注重固定资产管理的岗位职责设置、人员分工、风险评估、流程强化等工作,在全单位范围内构建固定资产管理氛围,建议构建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助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主管固定资产的日常验收、保管、处置工作,分价值、实物两种形式管理固定资产。同时,要强化内部控制的反馈机制建设,绩效评价已经成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途径,事业单位应当借助这一契机,利用内部控制效能强化资产管理,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二)强化账务管理水平

一是要明确主管部门职责,负责重大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分类及归档、监督与配合、严肃财经纪律等;二是要完善领用与借用,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登记表编号,分长期借用、短期借用管理,使用出现问题时,需承担相应责任;三是要做好资产购置与验收,经主管部门、报批主任、综合办公室流程申请购置,由办公室验收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四是严肃调拨与转移,任何部门、人员都不能随意调拨资产,必须上报审批;五是强化资产盘点与清查,明确固定资产清查日期、责任人,查明资产盘盈、盘亏原因,由负责部门出具书面并上报处理;六是要强化资产报废流程,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处置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应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三)提高信息化水平,保障资产信息质量

制度建设及流程建设的基础上,保障固定资产安全的重要条件就是要提高信息质量。信息化已经是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切实将固定资产统一纳入管理范围内,强化财务部、上级财政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把控力度。此外,建议事业单位引入固定资产条码扫描设备,避免手工登记引发的错误,避免舞弊现象出现,保障固定资产的账、卡、物相符。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事业单位应当紧密依靠《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文件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严控会计质量,严防资产风险。

参考文献:

篇4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作为国家能源保障重要组成部分的炼化企业,其固定资产管理具有投资金额大、资金高度密集、资产生命周期不统一、强调资产安全环保运行等特点。应用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能有效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防止企业资产流失,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

一、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概述

(一)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开始,使用部门很少关心固定资产保养、维护要花多少钱;实物管理部门只管资产存在与否,对资产运行状态不甚关心;财务部门只管做好转资,按时计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折耗)等。这种管理的缺点是各管一段,没有资产整体概念,发挥不了资产的整体效益。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无法从整体、长远和过程上管理好资产,无法使资产价值最大化。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Life Cycle Assets Management,简称“LCAM”)是系统工程理论在资产管理上的应用,以资产作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统筹考虑资产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技改、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实现系统优化的科学方法。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是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相结合而产生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论、方法论,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贯穿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两者缺一不可。

(二)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及内容

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是一个全面的、动态的闭环管理过程,把它分阶段主要是为了更精细地刻画资产生命周期的全貌,也便于建立相关流程和制度。按照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各个时期呈现的特点,其阶段划分为固定资产导入期、固定资产购建开发期、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期、固定资产退出期四个阶段。

二、固定资产的基本属性

为深入探讨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首先对固定资产的四种基本属性进行简单介绍。

一是实物属性。其特点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看得见摸得着。

二是价值属性。一提到价值属性,我们常常想到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如购建时多少钱、折旧是多少、账面净值是多少等。但上述的理解并不全面,主要是因为历史成本是过去的付出,属于沉没成本,我们无法再对其进行改变,因此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来说,价值属性更应关注它的重置成本、机会成本等。

三是效用属性。根据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固定资产是为企业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因此,追求其收益或为经营管理提供支持是购建及持有固定资产的核心目的。

四是费用属性。一项固定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往往需要配件消耗、维护保养、甚至更新改造等,它会带来一系列费用性的支出。有的固定资产产生的费用开支相对低一些,有的费用支出却很大。

三、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及认识的不足,目前炼化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视固定资产实物和价值属性管理,轻效用和费用属性管理

通常,固定资产管理在实践中更侧重于实物和价值管理,尤其侧重于历史成本管理,如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盘点以确保账实相符,通过系统管理及设立一系列台账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管理等。虽然这些工作能有效保障资产存量的清楚、核算规范,但这只是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基础管理的一部分,并不是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目标所在。既然持有或控制一项固定资产目的是获取其效用,费用支出高低又与收益密切相关,那就更应该加强对固定资产效用属性、费用属性的管理。

(二)重静态和阶段管理,轻动态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项固定资产从立项、购建到报废处置是一个动态的闭环管理,这一过程可能会延续若干年,现代化的管理应包括跟踪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具体情况做出决策。但实践中,固定资产管理往往是关注某一时点、某一阶段的存量资产,反复进行的工作也只是固定资产的卡片、台账、清查盘点等。这种管理模式显然难以满足现代化动态管理的需求。

(三)重新资产的构建,轻不良资产的有序退出

每一项固定资产都有一个购建期、投运期、报废清理期,对于整个存量资产来说也是如此,既然有新资产的不断购建,就应该有陈旧报废资产的有序退出。尤其是炼化企业,庞大的组织架构和网络布局不可能没有因客观环境变化导致的低效资产。这就需要有组织地对该部分资产进行清理并有序退出,减轻资产包袱,提升资产质量。

(四)重阶段性管理,轻全过程管理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习惯按阶段进行管理,一般购建阶段由发展计划部门负责,使用中根据资产功效分别交付物流等部门负责,处置清理则由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这样在发挥对资产专业化管理优势的同时却弱化了对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很难有一个部门对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有全面的了解。此外,目前行业内应用的ERP系统管理模块也是把一项资产根据生命期阶段或功效的不同分别分配给不同管理或使用部门,没有一个模块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全貌,这也弱化了对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五)重资产购建的前期论证,轻后期评价

通常购建一项固定资产,无论是市场预测、建设规划、投资收益等都进行计划、审查及报批,但一旦资产形成交付使用部门后,对于资产前阶段的相关情况就很少问津了,这也是阶段性管理模式的弊端所在。

四、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建议

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固定资产在生命期内创造的效用。所以,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应以两条主线为切入点:一是以固定资产从购建到清理的生命周期为主线;二是以生命周期内固定资产的四种属性为抓手,以达到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用的目的。为达到以上目的,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强有力的固定资产综合管理部门

企业要成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组织机构,强调其管理范围的全面性,而不是依靠财务或某一阶段性的资产管理部门。同时,强调综合管理职能,围绕导入期、购建开发期、运行维护期、退出期等四个阶段的资产管理,负责评估本企业的资产状态;制定管理策略,设计工作流程,建立评估考核和保障机制;策划实施方案,合理配置资源,跟踪任务指标执行情况,制定纠正偏离目标的措施。专业化综合管理的实施反过来也能为阶段性资产使用部门提供支持,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二)围绕四种属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目前,对固定资产价值属性和实物属性的管理相对较完善,无论是购建、报废还是清查盘点制度都比较成熟全面,能够有效保证账实相符及核算准确,但对效用和费用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使用上,应该关注如何充分发挥其功效,获取最大效用。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分析评价,包括分析投资回报、市场前景,研判其盈利趋势等。费用属性为效用属并对其产生影响,对一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保养是为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获取持续稳定效用,但这种费用开支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功能修复及部件的维护保养,更应该注重提升资产新功效,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

(三)构建闭环管理的总体工作流程

企业要科学构建和协调各个阶段的工作流程,建立标准的工作规则和常态机制。对现行的规划、前期、设计、招标采购、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检修、技改、资产报废、财务、绩效等方面的制度、标准进行梳理、评估、检查和修订。资产状态评估在工作流程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在优化各个阶段内部自我评价的同时,要强化其他相关阶段的信息反馈与评估,实现闭环管理。

(四)建立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分析报告制度

首先,设定资产管理目标;其次,按资产类别建立管理指标体系,尽量使用量化指标,无法量化的使用定性指标并确立指标达标标准,明确指标要达到的水平;最后,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分析会,形成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分析报告。通过对比资产管理目标及指标标准,明确资产管理水平所处的位置、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确定提高和改进资产管理的方向和路径,不断提高资产全过程管理的水平,提高资产投入产出的效率和效果。

(五)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成本财务管控及设备监造工作体系。

企业的工作人员应该依据设备运行和检修标准化成本定额体系,补充完善全资产、全生命成本预算和核算制度,健全精细化的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财务管控体系。工作人员要按照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强化主要设备的驻厂监造,扩大监造范围,开展标准化监造工作,完善资产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成本财务管控及设备监造工作体系。

(六)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目前,我们使用的系统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模块与所有相关的模块衔接,在资产管理中,不能针对某项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的特定阶段进行管理。如果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分析评价,则需要从多个模块中取数,进行汇总分析,这样工作量较大而且容易出错误。笔者认为,应开发一个固定资产综合管理模块,根据需求对其进行客制化的升级,使该模块可以穿透不同年度的数据,且可以从不同模块中取数,实现单项固定资产横向、纵向的数据归集分析。

(七)形成合理的资产退出机制

目前,固定资产管理较侧重于资产购建,却忽视了固定资产合理退出在存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作用。合理的资产退出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低效资产的有序退出优化资产结构,提高在营主业资产的创效能力,提高企业创效能力;二是选择恰当的退出方式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习惯上我们对退出资产的处理往往是简单地变卖,其实有些退出资产以恰当的方式或在恰当的时机处置有可能带来可观的收益,如拍卖出售一般比商务谈判或唯一买家效果要好;有时拆卸出售比整体出售效果要好。纳入变卖阶段的固定资产就是商品,找准时机可以卖出好价格,提高收益水平。

(八)时刻不放松固定资产安全管理

固定资产安全管理贯穿于固定资产购建、运营、处置全生命周期并与四种属息相关。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安全管理不得当,加强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无从谈起。因此,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使用部门,均应警钟长鸣,绷紧安全管理这根弦,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固定资产在生命周期中管理安全、运行安全、处置安全。

综上所述,炼化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长期性的艰巨工程,随着科技的发展,管理模式也必须不断地改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新问题的需要。同时,也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探讨,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才能减少工作失误,使资产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卫民.石化企业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探讨[J].现代商业,2013(10).

[2]陈新胜.油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探讨[J].生理油田党校学报,2013(07).

篇5

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实现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资产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做好企业资产的内部控制管理,是每一企业防止资产流失、增强企业后劲、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每一企业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本文论述了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企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1. 做好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保证其安全完整。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对于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货币资金也是企业资产中最容易流失的资产,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1加强对现金、银行存款的检查与核实。对于现金的检查,根据国家对库存现金使用的有关规定,检查是否按规定的范围使用现金,是否存在违反现金使用“八不准”的行为,具体可以采取定期检查或突击抽查的形式,检查其余额是否同总账、明细账相符,是否有白条抵库、挪用和短缺等情况。对于银行存款的检查,可以采取一面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是否同总账、明细账相符,一面派人到银行核对实际结存数,核实是否账实相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应不是同一人,尤其对调整的未达款项要进行重点检查,防止账户出借、资金转出或其他威胁企业资产问题的发生。

1.2定期对外埠存款进行核实。外埠存款是企业采购材料物资等原因而存放在外地账户的款项,由于用款次数少,且单独开户挂账,容易被企业忽视,因此必须定期做好这一部分存款的核实工作,确保外埠存款安全完整。

2. 加强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内部控制管理,防止呆账坏账发生、确保应收款项及时足额收回。

由于应收账款的发生,不仅使企业货款不能及时回收,而且还存在发生坏账的潜在风险,可能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失和毁损。因此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定期清理和核实。目前,银行承兑汇票已被企业普遍采用,由于银行承兑汇票既可以贴现又可以转让,其流通性很强,且票据金额一般都很大,因此更应引起企业重视,对其加强内控管理就尤显重要。

2.1及时做好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重点做好一年以上应收款项清理工作,建立应收款项预警制度,尤其是对即将破产企业所欠货款必须派专人负责,逐笔落实,并采取多种收款形式,如债务重组、采取法律手段、物资抵押等方式想方设法收回欠款,避免因为坏账发生而带来的坏账损失或尽量减少损失;同时还应及时核销已确认的坏账,以正确反映企业资产规模和数量。由企业法人、财务总监或财务处长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召开应收账款分析会议,对收款情况、挂账金额、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落实收款责任制,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

2.2及时做好其他应收款的清理工作。企业对该部分借款的借用和归还应制定出管理制度,并派专人负责清理。对差旅费借款限期报销,逾期不报,从借款人工资中扣回;对部门借用的款项,可以采取由财务部门定期向各部门发放借款清理表,在清理表上要求各部门填明还款期限和延期归还的原因,对逾期不还的,财务部门将从该部门奖金中全额一次性扣回,以核销借款。

2.3必须加强对应收票据的审核、内部控制及检查工作。企业应设专人对销售部门或客户缴入的票据进行审核,审核应收票据的真实性、时效性,审核票据转让单位所盖印鉴的规范性、票据到期兑现或转让时是否存在风险等方面的内容,以预防票据潜在风险;做到保管使用和记账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对应收票据除进行正常的账务处理外,还必须单独设立备查薄,并每月出具应收票据对账单,对账单须经会计、票据保管员和部门主管签名确认;企业应组织审计、财务、监察等部门人员,对应收票据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点和检查,以保证其账证、账物相符,对应收票据监督和检查的内容包括:应收票据实物、账面余额是否相符,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票据收付程序是否规范,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有无账外设账等内容。

3. 加强材料物资的内部控制管理,做好材料物资经常性清产核资工作,保证材料成本的真实性。

加强材料物资内部控制管理,是做好企业资产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之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3.1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管理制度,明确材料物资保管员的职责。对材料物资的收、发、存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理。对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应仔细核对其货物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和质量,做到“凭证不足不入账,手续不全不入账、数量不符不入账、质量不合格不入账”,确保入库材料完整无损;实行限额领材料制度,严格按照领料单发料;保管好各种结存材料物资。

3.2定期做好材料物资的核对、清理、盘点工作,及时进行盈亏处理。对材料物资的管理,保管员应做到日核对、月盘点,及时清理并定期调整与核减定额内损耗的材料的数量。财务、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账物抽查,对卡片余额进行复核,对库存材料进行盘点,核对账卡、卡物是否相符。对清理出的材料问题,经有权部门批复后及时进行盈亏处理;对重大材料物资的处理还必须经企业集体决策后方可进行。

3.3加强对积压物资、淘汰物资和报销物资的清理力度。由于企业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使部分库存物资已成为积压、淘汰、报废物资。因此,必须认真做好对这三类材料的清理工作。对淘汰物资,应请求上级部门批准予以核销;对积压物资,除保证本企业生产所需外,应积极对外调拨、调配或出售,以减少资金占用;对报废物资,应作为旧料积极对外出售,以减少损失。

3.4及时调整材料计划价格。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大,有的材料甚至大幅度变动,因此对采用计划单价核算材料成本的企业,其计划单价也应定期调整。对价格变动不大的材料应每年调整一次,对价格变动较大的材料则应及时调整,以及时准确反映其实际成本。

3.5对清产核资中价格已核销,实物尚在的材料物资应做好备忘账,单独核算管理。由于这部分材料物资在财务报表中不再反应其价值,更容易让人忽视,也更容易被人变卖侵吞,因此对这部分材料物资要加强管理和监控,并由专人在备查簿上登记和保管。

4. 做好在产品的内部控制管理,降低成本支出。

做好在产品的内部控制管理,也是做好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如做不好在产品的管理,就谈不上降低产品成本。由于有的企业在产品既有产品制造,又有产品修理,因而其在产品的存在形式也不同,应分别对其进行控制管理。

4.1对制造项目的在产品,其实物分散在各个车间、工段,对这部分在产品的内部控制应采取定期下车间、工段进行盘点核实。重点核实在产品的数量是否账物相符,是否有隐瞒不报或以次充好的现象,以控制或降低产品成本支出。

4.2对修理项目的在产品,其存在形式即为产品成本的发生额,对这部分在产品的内部控制应审核其成本发生的真实性、费用分摊的合理性、领用材料分配的准确性。尤其应将内控重点放在核实各车间和工段申报工程进度是否真实、申报手续是否齐全,有关部门如经营管理处、质量管理处、技术处等部门是否签字;核对所报工程的工时数是否真实,出工原始记录是否齐全,工资费用的分配是否同工时数相符合;核对工程材料领用单,检查其是否有张冠李戴和多领材料不退库情况,造成成本虚增。

5. 做好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不断增值。

固定资产属于企业的非流动资产,是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要的物资条件,其价值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特点,从取得到处置全过程,健全风险管控措施,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高效运行。

5.1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对外购的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合同、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固定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单,编制验收报告。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由建造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固定资产移交使用验收单,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投入使用。未通过验收的不合格资产,不得接收,必须按照合同等有关规定办理退换货或其他弥补措施。对于具有权属证明的资产,取得时必须有合法的权属证书。

5.2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修及保养。企业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保养,应将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程序化、标准化;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5.3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企业财务部门应组织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明确资产权属,确保实物与卡、财务账表相符。在清查作业实施之前编制清查方案,经管理部门审核后进行相关的清查作业。在清查结束后,清查人员须编制清查报告,管理部门须就清查报告进行审核,确保真实性、可靠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应分析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清查报告审核通过后及时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确保账实相符,并上报备案。

5.4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管理。

5.4.1对使用期满、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或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对该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清理。

5.4.2对使用期限未满、非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注明报废理由、估计清理费用和可回收残值、预计处置价格等。企业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按规定程序审批后进行报废清理。

5.4.3对拟出售或投资转出及非货币换的固定资产,应由有关部门或人员提出处置申请,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予以出售或转让。企业应特别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固定资产的处置应由独立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相关授权人员办理,固定资产处置价格应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批后确定。对于重大固定资产处置,应当考虑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采取集体审议或联签制度。涉及产权变更的,应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

篇6

现阶段,我们可以看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来源渠道多样,所以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方面难免存在问题。我们应该正视现在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尽力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主要特点表现在资产利用的充分性和合理性。充分性是一种投入使用的范畴,指资产利用情况;合理性是指资产利用前期的审查要严格。换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利用上要充分注意投入产出比率,在追求行政事业活动的公平公开前提下,努力兼顾效率。只有这样,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购置、保管和利用制度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无章可循,条理混乱。表现之一就是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入账登记,导致许多事业单位在对待此类固定资产上管理混乱,常常会发生购入的固定资产没有发挥作用就报废的情况,这就使得许多固定资产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另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合理地规划固定资产的用途,导致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购置后常时间闲置不动,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考评机制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导致部分固定资产长期没有被核对。也有很多是管理员对于固定资产的流失一无所知的情况;另外,有的单位领导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敷衍了事,根本就不顾国有资产的重要性。一有问题发生就互相推诿,虚假上报,导致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很低。应该说,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或多或少都建立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但是却缺少相应的监督考评制度,导致公务人员不能充分重视这个问题,有的固定资产盘点不及时,出售、转让等都不按照固定程序进行,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三)缺乏统一配置标准,固定资产信息共享程度低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固定资产的有关信息共享程度低。一是各个部门之间缺少良好的信息沟通:二是单个部门的监管、维修、使用等单位信息联系不充分,从而使一些单位或者个别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低效率情况难以改观,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于固定资产的配置没有设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另外,一些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缺乏长远的考虑,决策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仅仅为了花费而胡乱购置固定资产,用以完成一次性的任务之后就弃之不管,导致资金浪费。

(四)缺乏对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管

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常常抱有错误的想法,宁愿多花费公费去购置新资产,而缺少对于正在使用的设备的维护,导致很多固定资产老化速度过快;更有甚者,对于娱乐设施的购置一掷千金,而对于工作所需要的设备或者其他固定资产却很难及时更新。以上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资金投入的错位,资金的使用没有合理有效的监管,最终导致了固定资产利用率过低这一现象的发生。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低的原因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管意识不强

政府有关部门重国有企业轻行政事业单位,认为事业单位是“吃皇粮”的机构,一般不存在经营性的活动,也就不存在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因而在财务核算上流于形式。一方面,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仍然将工作重心放在基础会计工作,比如记账、算账,却忽视了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重核算轻监管;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负责人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是固定资产利用的重要环节之一,管理态度不积极,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甚至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工作,导致财务管理混乱,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大打折扣。

(二)固定资产管理与政府部门采购脱节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控是预算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要想做好这些工作,主要是要系统完整地取得资产清查报告、相关财务管理数据资料等,才可以深化部门预算管理的改革;从政府部门采购情况看,可以避免重复采购,有利于调节余缺,有利于控制固定资产的总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政府部门采购的范围,提高政府部门采购的时效性。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要尽量减少固定资产管理与政府部门采购的脱节。

(三)固定资产处理效率较低

相关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对于闲置和利用效率不高的资产,,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尤其是固定资产信息共享局限性,使得事业单位之间难以同步协调。由此延误了许多本该报废的资产报废时间,而该利用的资产没有及时利用,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和统一调配的弊端。以上种种问题存在,原因是多元化的。一个事业部门需要什么资产,如何配置,如何利用,要根据其具体职能和其固定资产的存量计划,将这两者统一考虑之后做出决定。可是现实中,许多事业单位在决定购买、配置、利用固定资产方面具有太大随意性。有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味多买多占资源,导致不必要的浪费产生;有的事业单位还存在非法占用固定资产而造成不必要的流失。所以,合理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解决其利用效率不高的前提和基础。

(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从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来看,由于行政机关的经费由国家财政负担,其本质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有所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导致相关公务人员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意识薄弱,存在重资金、轻实物的思想,有些租出或借出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回收,不按照法定程序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不按固定管理制度管理固定资产等等,都会造成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低下现象反复出现。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途径

(一)建立一套固定资产监管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鉴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殊性,应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检查。固定资产具有比其他资产流动性差的特点,因而,在配置各部门固定资产时,应合理结合资产本身的特性进行。可以在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建立“资产问责制”,真正做到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人负责。只有真正明确责任,落实以下几点内容,才能有效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一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规划资产的投入和使用,使有限的资产发挥最大的效益,处理好改善和提升、部分和全局、眼下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分清缓急轻重,突出重点兼顾公平;二是争取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资产占有的处罚,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运用合理的、科学的效益评估办法,在部分单位进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效益评估手段完善资产绩效评估进行试验,对单位投入产出比进行定期核查和评估,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使用绩效;三是改良固定资产运营制度,尽力激活有形和无形的固定资产效能;四是奖惩优劣机制,对固定资产利用率高、绩效评估表现好的单位和部门进行表扬,对造成资产浪费,效率低下单位、部门进行处罚。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

制度化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相应内控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才能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建立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完善内控制度的前提基础。要建立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首先要了解清楚占用固定资产单位的基本情况,建立严格的审批和监管制度针对固定资产的流动,利用该监控系统监督固定资产实物的改变,使得数据更真实准确及时,为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评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其特点是行政结构繁杂,事业活动分类不具体,占用使用的固定资产范围广、数量多,所以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相应的技术性也比较强。要尽量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或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视为重点,提高资产资源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合理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资产的科学化动态化管理。

(三)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要提前做好固定资产配置相关工作,监督人动的单位和部门做好相应固定资产的移交转让等工作,处理好资产变动的程序合法性问题,保证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落实到具体工作个人。严格监督固定资产报废问题,加强报损报废固定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合理解决遗留多年的固定资产漏帐缺帐的现象。对于问题账目要及时校对或改正,确保账账相符;具备一定条件时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开展资产帐物核对、帐帐核对和全面的资产清查工作,弄清楚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同时要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更加明晰产权关系;完善设备入账的管理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资产入账的日常账务管理工作。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月报、季报、年报及产权登记一系列相关工作。

(四)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大多数来源于财政拨款,部分来源于自收自支,包括行政、经营收入,由此我们发现事业单位自主性和创造力不足。但是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和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也在不断完善,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主要集中于内部管理和控制。所以,在选拔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时,我们要努力实现聘任制和任命制结合,提高工作团队的道德专业素质,建立一支适应高水平管理制度、业务能力过硬、思想境界高尚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有计划地对干部职工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规范办事程序,健全监督管理制约机制,严格规范各项制度,提高事业单位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

总之,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长期使用的资产,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提高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能力提升的基础,努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比例,充分发挥固定资产使用效能,也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业绩的根本。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提高其利用效率,对于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锡麟.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J],事业财会,2007(4).

[2]郭彦斌.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篇7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1-0167-06

旅游饭店是中国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固定资产、直接从业人员、营业收人和上缴利税均居全行业之首,其经营效能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研究以2004-2008年中国旅游饭店业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从时间与空间角度比较分析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旅游饭店经营效能的年际变化态势与地区差距,探索影响各地区饭店经营效能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经营效能的建议,以促进旅游饭店区域协调发展。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通常选用多维指标作为评价饭店的经营绩效的依据,但不同的学者所选取的评价指标量有明显的差异。Ling-Feng Hsieh et a1(投入指标:客房成本、餐饮成本、客房部、餐饮部员工数量;中间产品指标:客房数量、餐饮经营面积;产出指标:客房收入、餐饮收入)、Jin-Li Hua et al(投入指标:客房价格、餐饮产品价格、其他产品价格;产出指标:客房收入、餐饮收入、其他产品收入)、C,P,Barros(投入指标:全职员工数量、人力成本、客房量、饭店总面积、资产账面价值、运营费用、外部成本;产出指标:销售额、宾客量、客房占用量)、R,I,Anderson et al(投入指标:总成本、客房部平均费用、餐饮部平均费用、康乐部平均费用、饭店平均运营费用、平均其他费用;产出指标:饭店总收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估了法国、葡萄牙、美国饭店业的经营绩效。王细芳(客房出租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可租客房每问天收人)、苏为华(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实现利税、客房平均出租率、百元固定资产创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利润率)、王伟红(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利润、税金、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实现利税、人均实现利润、人均固定资产原值、从业人员量、星级饭店数量)、张慧等(数量指标;客房出售率、餐饮部销售额、利润率;质量指标: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成本指标:投资回报率、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管理费用、员工工资;时限指标:人住登记时间、上菜时间、结账时间)。评估了中国旅游饭店的经营绩效。

关于影响旅游饭店经营绩效的因素,国外学者从战略规划、环境管理、品牌等角度定量分析了其对饭店绩效的影响。国内学者多定性分析了饭店行业结构、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等因素对饭店经营绩效的影响。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存在两个缺陷。一是旅游饭店经营效率评价指标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未能全面考量和选择各类能够反映饭店经营效能的指标作为评价基础。二是基础数据来源的时空范围有限,多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研究这一问题的国外学者通常选择某些饭店连续数月或1-2年的经营数据作为评价的基础数据,国内学者则多从某一地区或全国个别年份的旅游饭店经营数据作为评价基础,其数据模式基本上是截面数据,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以此为基础评价旅游饭店的经营效率难以揭示旅游饭店经营效能的时空变化态势规律。为了克服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缺陷,本研究拟采用2004-2008年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能全面体现旅游饭店经营效能的创收创利能力、人均创收创利能力、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五大类共19项指标作为基础数据,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式下评价中国旅游饭店经营效能。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及其选取

为了较为全面地分析评估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旅游饭店的经营效能及其时空变化态势,本研究以《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5-2009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中国旅游财务信息年鉴》(2004-2008年)以及全国31个省(市区)统计年鉴(2005-2009年)和相关的统计资料为基础,选取了各地区旅游饭店的净资产收益率(X1)、总资产报酬率(X2)、主营业务利润率(x3)、成本费用利润率(X4)、总营业收入(X5)、人均利润率(X6)、人均利税率(X7)、全员劳动生产率(x8)、总资产周转率(X9)、流动资产周转率(X10)、存货周转率(X11)、应收账款周转率(X12)、资产负债率(x13)、流动比率(X14)、速动比率(X15)、长期资产适合率(X16)、销售增长率(X17)、资本积累率(X18)、总资增长率(X19)等19项经济指标作为定量评估饭店经营效能的基础数据。

(二)数据分析过程与方法

1,因子分析检验

为了验证所选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笔者对2004-2008年各地区旅游饭店的基础数据进行Bartlett’s Test和KMO’s Test,其中:Bartlett’s Test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05,KOM’s Test值均大于0.5,检验结果表明各年相关指标均通过了检验,适合作因子分析(表1)。

2,确定公因子

通过对各地区2004-2008年19项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后发现可从中形成5-6个公因子。2006和2007年形成6个因子,其中公因子F,包含X1、X2、X3、X4、X5、X12等9个反映旅游饭店整体创收创利能力的变量,公因子F2包括X6、X7、X8等3个反映旅游饭店人均创收创利能力的变量,公因子F3包括X9、X10、X11等3个反映饭店资产营运状况的变量,公因子F4包括X14、X15、X16等3个反

映饭店偿债能力的变量,公因子F5包括X18、X19。等2个反映饭店资本集聚能力的变量,公因子F6为反映饭店市场拓展能力的变量(X17)。2004、2005和2008年分别形成5个公因子,其中F1聚集了2006、2007年中公因子F1和F2的变量,其他公因子的变量没有变化(表2)。

3,计算公因子综合得分

首先根据因子载荷矩阵以及公因子的得分函数式Fn=u1x1+u2x2+…+unxn(其中:Fn表示第n个公因子的得分值,un表示第n个变量的因子载荷值,xn表示第n个变量)计算各公因子的得分,然后再根据因子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F=(w1F1+w2F2+…+wnFn)/(w1+w2+…+wn)(其中:Fn表示第n个公因子值,wn表示第n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即可以计算得到各个地区旅游饭店每年的经营效能的综合得分,并以此作为评价旅游饭店经营效能的指数(表3)。

三、研究结果(一)中国旅游饭店经营效能时空变化态势与差距分析1、经营效能的年度变化态势分析

从旅游饭店经营效能指数高低的年度变化态势来看,2004-2008年31个省(市/区)的经营效能指数变化呈现出六种态势。其中:北京、江苏、浙江呈现出“降-升”的“型”变化态势,内蒙古、福建、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宁夏等省区则呈现出“升一降”的“倒型”变化态势;河北、山西、黑龙江、上海、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市呈现出“升-降-升”的“型”变化态势,天津、吉林、广东、海南、陕西、青海等省市则呈现出“降一升一降”的“倒型”变化态势;贵州省呈现出“降-升-降-升”的“型”变化态势,辽宁、和新疆则是呈“持续下降”态势。

从经营效能指数的排位年度变化态势看,北京、山东、海南、云南、甘肃5省的位次呈上升态势,其中海南省的上升势头强劲,2004-2006年间均排在全国20位以后,而2007-2008年跃升为全国的第3、4位。河北、辽宁、上海、江苏、广东、和新疆的位次呈下降趋势,其中辽宁和新疆均从全国前10位降至20位以后,浙江和湖南的位次相对稳定,而其余则位次忽升忽降,起伏变化大(表3)。

2、经营效能的地区差距分析

从旅游饭店经营效能指数的高低和排位的空间分布看,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梯次性地区差距。东部沿海(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11省的经营效能指数明显高于中部(黑/吉/晋/豫/皖/鄂/湘/赣)8省和西部(桂/黔/滇/渝/川/藏/陕/甘/宁/青/新/内蒙古)12省(市/区),而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东部11省(市)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4省(市)稳居全国前10位,天津、山东、江苏、福建4省(市)始终位于全国前12位,海南省则从全国20位以后迅速跃升为全国前5位以内,而辽宁省则从全国前10位降至20位以后。在中部8省(市)中仅有安徽,西部12省(市/区)仅有青海和内蒙古在个别年份能跻身全国前10名,而新疆则由2004年的全国第8位持续下降至2008年的全国第22位(表3)。

从经营效能类型角度看我国旅游经营效能的地区差距也十分明显。本研究对大陆31个省(市/区)的经营效能指数按3种类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北京和上海属于优秀型。天津、内蒙古、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湖南、广东、海南和青海等11个省(市/区)属良好型,而其余18个省(区)为低下型。其中东部80%的省(市)旅游饭店的经营效能优良,中部25%的省区旅游饭店的经营效能良好,西部只有16.7%的省(市/区)旅游饭店的经营效能较好,由此可见,旅游饭店经营效能低下的省区80%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空间分布的梯次性差异十分明显(表4)。

(二)影响中国旅游饭店经营效能的关键因素剖析

为了更好描述研究对象的动态变化,准确甄别真正影响各地区旅游饭店经营效能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式对中国大陆2004―2008年31个省(市区)旅游饭店经营效能指数与各地区宏观经济因素(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食宿消费总额、饭店固定资产占地区固定资产总量比),旅游产业因素(AAA级以上景区占全国A级景区总量比、人境旅游者人次数、旅行社接待国内旅游者人天数、入境旅游者食宿消费比)和饭店行业因素(饭店档次比、饭店客房总量、国有集体饭店比、住客入境旅游者比、客房平均出租率、综合房价)运用Eviews5.1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只有饭店客房总量、中档饭店比、当地居民消费水平、客房年均出租率和综合房价5个影响因子通过T值和P值检验。其中:客房总量、客房出租率和综合房价水平与旅游饭店的经营效能指数呈显著性正相关,表明一个地区的饭店客房总量越大,客房出租率和综合房价水平越高,旅游饭店的经营效能也越好;中档客房(三星级)比和当地居民消费水平与旅游饭店的经营效能指数呈显著性负相关,说明一个中档客房规模越大,当地居民消费水平越高,而该地区旅游饭店的整体经营效能指数可能越低。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国内已有的采用截面数据或者时间序列数据模式的相关研究都得出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GDP)或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旅游饭店经营效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结论,而本研究的结果恰好与之相反,这是否是一种违背客观实际的悖论呢?为了验证其可靠性,笔者进一步分析发现:(1)2004-2008年各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旅游饭店的经营效能指数并没有随其逐年提高(表3)。(2)居民消费水平高的地区旅游饭店的经营效能指数并不一定就高。上海一直是全国居民消费水平最高的地区,但是2007-2008年的经营效能指数并不是全国最高的;广东的居民消费水平也高于浙江、山东等省,但其经营效能指数也低于后者。

由此可见,这一结果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这是旅游活动和旅游饭店消费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首先,旅游饭店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客房与餐饮产品的消费。其中:客房的主要消费者是异地的过夜旅游者而非本地居民,餐饮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本地居民,如果旅游饭店不足以吸引本地的餐饮消费者,那么本地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与旅游饭店经营效益的好坏之间就没有必然的联系。其次,从旅游饭店的营业收入构成来看,居民消费水平高的上

海、北京、广东等地区旅游饭店客房收入比远远高于餐饮收入比,说明这些地区旅游饭店收益主要来源于客房而非餐饮消费,其收益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来自于异地的过夜旅游者而非本地居民,究其原因在于经济发达地区旅游饭店业发达,社会餐饮也相当发达,旅游饭店和社会餐饮竞争通常处于劣势。而居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旅游饭店的客房、餐饮收入比大致相当,个别地区餐饮收入比甚至超过了客房收入比(表5),原因在于在居民消费水平低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社会餐饮设施也相对落后,旅游饭店往往成为当地较为体面的消费场所,一些重要的宴饮活动往往在旅游饭店尤其是星级饭店中举行。因此,当地居民对旅游饭店的餐饮消费贡献反而可能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大。再次,空间移动是旅游活动最为显著的特征,消费水平高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越有能力到异地旅游,2004-2008年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旅行社组团外出旅游的人天数远远高于接待人天数即是明证(表5),这从另一角度说明消费水平高的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对其他地区而非本地区的旅游消费贡献大。与此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出游范围也可能大多局限本地,但是基本上是城市居民向城郊移动,其消费活动多在旅游饭店尤其是星级饭店的替代品如农家乐、乡村旅馆中进行,旅游饭店难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篇8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优化内部管理的重要措施,固定资产对于任何企业都是内部管理的重中之重,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内部控制可以全过程对固定资产进行管控,在内部控制下,预算按固定资产的需求情况、重要程度、紧急情况等因素进行编制,合理增加固定资产,从而合理控制固定资产购置预算,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通过内部控制措施明确资产的具体归属,责任落实到人,避免出现问题后互相推卸责任,将责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从而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固定资产报废环节,按照内部控制制度严格管理,对报废必要性、合规性做出客观分析,从而减少资产的损失和浪费。固定资产审计过程中,同样利用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主要考量标准,使审计内容有据可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对固定资产管理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保障单位固定资产在存续期内的安全性、完整性、可用性,完善并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内部环境一是缺乏相应的资产管理部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大部分是由财务部门、后勤保障部门、使用部门等分别管理,各个部门都只负责资产管理的其中一部分。由于没有协调性的统一管理,无法分清主体责任,一旦发生问题就会责任不清、扯皮推诿,使固定资产管理得不到有效的内部控制。另外,由于没有明确的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任何一个部门来说都不是主体工作,都只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知识,不能形成有效管理,也造成固定资产管理的缺失。二是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业不同,其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政府资金,更加注重资金管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建立“有偿使用”和“成本补偿”机制,对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措施,导致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盲目购置、重复购置、使用率低等现象大量存在,在近年来的审计中甚至披露了有些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固定资产购置多年未投入使用的情况,既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损失,又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流程一是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预算流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提交固定资产预算时,编制及审批较为简单,往往由使用部门提交预算需求,再由管理部门统一汇总,最后提交给财务部门进行审核,而财务部门审核的标准是不超过往年的预算规模,如果没有超过就直接审核通过,并编入到当年的固定资产预算中。而各个部门提报的预算需求,都是以部门需求为基础,而不是以整体单位需求为基础,这就造成固定资产重复购买、部分资产闲置,而且缺乏战略目标的长远考虑,降低了资金的使用绩效,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发展。二是缺乏必要的管理流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流程,对固定资产日常的申请、采购、领取、使用、存放、盘点等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工作不扎实,数据准确度差。比如采购的固定资产由于数量较大、种类繁多,就按照品类、总量进行简单化登记;资产领用时只登记领用部门而没有明确的领用人、部门负责人;或者一些容易忽视的资产,由于没有定期进行盘点,一旦损坏或丢失,却因为责任人不清无法进行合理的追责等情况。三是缺乏完善的处置流程。固定资产的处置最主要的是转移、报废等情况,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完善的处置流程,在盘点时出现很大的差异,比如一些通用性强的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的调拨,只是口头协调而没有及时办理资产调拨、交接记录,从而给日后盘点工作但来很大的困难。另外,部分资产已达到报废标准但未及时进行报废流程,再者损坏的资产未报损等情况,都导致账面与实际资产情况不符,账面价值高于实际价值,导致固定资产无法有效进行利用。

(三)缺乏合理的管控措施一是内部控制评价不细化。我国新规范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手册,通过手册进行内部控制的评价,但部分单位针对手册的制定,只是按照指导意见进行大致的编写,仅有粗犷的框架体系,没有结合单位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细化,这就造成内部控制手册形同虚设,不能作为评价结果的支撑基础。而且因为仅是框架性内容,也无法实现管控的精细化,更多是方向性的政策,没有具体的管控措施,在固定资产管控过程中无据可依,无法形成有效的制度来起到约束作用。二是缺乏严格的审计。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而是由财务部门部分人员兼任,或者是内部审计人员数量较少,而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多是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价等方面,开展固定资产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不能真正对固定资产提出针对性的审计意见,使固定资产审计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造成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较差。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一是建立资产管理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进行全过程整体性把控,确保国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固定资产的效能。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对资产进行划分,对固定资产的归属、使用等情况明确责任部门,部门再落实到个人,并明确相关的奖惩措施,对非客观因素造成的固定资产损失进行追责。资产管理部门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培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强化专业度,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强化领导层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增强责任意识,真正提升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氛围,以点带面、以身作则,在日常工作中做出表率及监督作用,从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顶层设计,形成管理工作的闭环,发挥实际作用。

(二)优化内部控制流程一是提升预算的合理性,在编制预算时既要结合部门需求,又要遵从勤俭节约原则,将部门内部存量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后,摸清存量、存续状态,并从当下需求优先性、长远发展战略性等多个维度考量是否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采购。在各部门上报预算后,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需要对各部门固定资产进行摸排,将部门之间的固定资产进行调配,盘活存量资产,减少不必要的固定资产购置预算,对于专业型强、技术含量高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应聘请行业专家对购置必要性、预期使用效率及可产生的效益等方面进行论证,有效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绩效。二是完善整体管理流程。行政事业单位须根据批复的预算进行资产的采购,减少和杜绝无预算的随机采购行为。采购的固定资产需要有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三方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库,进库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系统将所有资产明细统一录入,做到账实相符。固定资产领用环节需明确领用人并进行领用登记,使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定期盘点制度化,并进行不定期抽查。在盘点抽查过程中发现的固定资产损坏或丢失要进行说明,非客观因素造成的损失要进行追责,部门或个人进行赔偿,使整体管理流程形成闭环。三是优化处置流程。固定资产转移需要上报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签批后方可进行资产移交,移交单上传至信息化系统,更改资产所属部门或个人。固定资产报废需要进行资产残值审核,对于有残值的需要评估后进行处置,残值收入应全额上缴国库,报废的固定资产同步在资产管理系统中进行核销,确保固定资产处置流程规范化。

篇9

一、科技创新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的特殊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以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科技人才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注重发挥雪球效应,注重科技创新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时期。进一步激发科技创造活力,进一步挖掘创新因子以及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成为影响到我国科技创新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在这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技术攻坚的重要时期,科研单位的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农业科研创新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农业技术生产力的加快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研单位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项目的主要承担者、科技创新思路的实践者,以其自身的实验设备及相关技术人员承担了国家大部分的科研项目,而随着研究项目的逐渐深入,以及科研领域的不断细分,对各类科研设备的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科研工作存在科研项目情况复杂、资源分散、科研对象范围较大、相关设备更新慢的特点,从而对科研项目研究的技术性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决定了农业科研项目的相关设备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高成本性,这也变相增加了事业单位资产的数量,同时农业科研单位资产具有标准多、统计难、变化快、人为因素影响大等特点,资产管理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面对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种类多,分布广,不同领域、不同阶段及不同学科的资产还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的正确评估和管理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科研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资产日常管理缺“匠心”1.缺乏专业管理部门及人员。虽然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单位的设备大部分仍旧是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其精密度极高,而且相关的设备采购及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术,才能发挥这些科研设备的利用价值。然而部分科研单位并没有建立专门负责资产管理的部门,在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方面更是有很大缺失,这就使得日常固定资产的管理十分松散,无法明确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另外,还有部分科研单位虽然对资产购置的前期工作如预算及审核审批等十分重视,但是在设备等固定资产采购回来之后,对资产的管理工作反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在很多科研单位在进行年中或年末的绩效考核之时,科研成果、科研论文以及项目资金等往往成为考核的重点比对对象,而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往往不被纳入其中,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在科研使用过程中不被重视。在科研单位对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进行验收时其在财务上的核点往往也是资金使用的规范程度,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再一次被忽视。2.在内部控制中对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在权力以及管理任务上进行划分是十分必要的。否则,科研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采购过程中,在设备出现故障后的进行维修时以及日常的管理中便会出现不同部门及人员之间的责任推诿,既降低了办事效率,也不利于资产的有效管理。在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日常的登记核算实现了电算化、建立了固定资产卡片,但对于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总体价值等信息仍然存在本单位不能做到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管理仅限于采购入账阶段、后续的管理维修、计量等问题未实现及时管理,正是由于农业科研单位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在实际的资产购置中存在着一定的设备重复购置的问题,在使用效率上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的利用效率。3.科研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的相关登记中,关于仪器设备耗费情况、使用效率等的涉及屈指可数。未能科学对相关制度进行设计,使得固定资产的而管理长期以来被忽视。另一方面,在科研单位的年末绩效考核中也并未将固定资产的管理纳入其中,并且在单位内部也存在过度重视科研项目的多少的问题,对固定资产的后续使用情况关注较少,这也造成了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4.固定资产在相关准则中被分为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家具用具及装具等不同种类。在理论层面会计准则对于不同的设备资产折旧年限有着不同的规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界定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却出现了分歧和差异。而且通用设备中有仪器仪表,而专用仪器仪表却属于专用设备一类,这就使得计提折旧额最终的计算结果出现分歧。这样一来,不同的折旧年限计算出来的计提折旧额也会存在很大差异。

(二)科研仪器设备资金效能低随着科技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科研实践更加高效化、科研领域和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固定资产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要求与之匹配的科研设备参数精准。但是同时也出现了相同种类的设备过量购置、采购数量远远大于实际需求量的情况,再加上大部分使用者在使用设备时往往喜欢选择新设备,在这种实际情况下难免出现了设备利用率低,设备资源浪费的情况。新会计制度下,过多的“僵尸”资产会随着其使用化为折旧,影响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当期运行结果。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共享制度,但是仍然存在着表面共享,实际仪器存在闲置的状态,并且一些科研单位也存在着各实验室所配备的设施功能相近,数量过多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备设施资源的浪费和利用效率的下降。

(三)固定资产折旧存在核算差异性在摊销或折旧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时,原有的会计准则只是规定对非流动基金进行冲减,而不计入费用或成本。而这一规定就导致了固定资产发生的损耗在账面上无法准确真实的反映。新会计制度下,基于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根据用途计入当期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由原来“虚提”折旧的方式改为“实提”折旧,理论上解决了资产价值的不够客观真实的问题。对于如何客观准确归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在这新旧制度衔接阶段的转换的问题,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科研单位采购的固定资产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各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实施期限通常仅为3至5年,科研课题周期比资产周期要小。大部分科研课题的经费使用与资产状况十分复杂,年中新购资产与已有的资产在年度折旧周期中并存往往是十分常见的状况,这些问题使得传统会计手段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核算。

(四)资产处置程序复杂,可操作性不强固定资产种类的在科研事业单位是十分繁多的,现行的会计制度对资产处置进行了较为复杂的规定。由于科学研究的需要,相当一部分科研单位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在科研单位附近无法找到产权交易的平台,或者相关平台数量很少。在这种情况下,科研单位在对一些并无回收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时却仍需花费时间精力去寻找专业人员评估,而这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部门支出的增加,加大了本单位财政压力。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单位闲置设备的处理存在废旧设备积压的问题,严重影响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上报及计算。

三、科研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相应资产部门或精专尖管理人员在科研单位中设立资产部门、财务部门、具体使用部门等相关部门,采取多部门联动机制,将统一管理权划归于专门的实验室管理部门。而对那些用途较为单一的仪器和设备,可以对其进行分类,以功能为分类标准,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另外,对于价格在50万及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以及专业特色明显的设备,科研单位应当将其统一纳入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进行管理,并对与之相对应的固定资产的调配机制进行改进。促使这些设备首先在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实现共享,提高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二)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提高资源共享效率,采取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在设施购置之前对本单位的购置需求做更加全面的了解,依据固定资产的不同种类细化设备共享平台,查询设备资产时不仅仅要包括固定资产的购入或者建造时间,还要包括固定资产的数量、使用情况、维修以及保管位置等详细信息。这样的数据库的建立对于后续的固定资产的核算、折旧以及后续的固定资产的核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科研单位的相关部门要严格设备设施购进审批准则,减少不必要的设备购置数量,同时应转变观念更加注重资源的使用效率。注重资产资源的投入与产出,要结合科研室的具体设备要求对科研设备进行有筛选性的购进及选择,进一步提升设备资源的利用效能。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Key words: public institution;fixed asset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045-02

0引言

医疗单位固定资产具有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功能多样等特点,是医疗单位运营的本质,医疗单位专业设备的优劣代表了医疗单位的管理水平。①随着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疗单位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不断增大,加强医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管理好固定资产,保证其充分发挥功能,对提高医疗单位的社会效益,增强管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医疗单位的经济运行,是医疗单位实行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基础。

1医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在长期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践中,医疗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管理体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医疗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差距。从主观上说,责任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不严、责任不清、奖罚不明,造成有章不循的现象出现。同时,医疗事业单位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客观上说,由于资产结构分类复杂、且医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多、金额大,给单位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状况及其变化带来了许多困难,造成固定资产实物与账务难以核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随着医疗事业单位的发展不断加速,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多采用分块的管理方式,资产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部门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管理信息不对称。②目前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如资产使用效率低、更新速度快、更新换代快,技改投入大,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偏低等。②成本管理方面,不能实现成本的精细预算和有效管控,成本管理基本上是以分块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方式,往往造成运维成本增加,不能适应医疗事业单位精益化发展的要求。③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使用保管部门之间沟通不及时,信息不通畅,对资产的变动情况掌握不一致。④财务部门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管理者对日益更新的生产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对设备认识不够、现场对资产进行核对监督力度较弱。

2医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发展对策

2.1 管控固定资产新增环节由相关部门自行零星购置固定资产,应由经办部门根据单位批准的预算和计划组织实施。资产购入后,应及时办理资产验收、交接手续,并报财务部门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手续。零星购置的固定资产需要安装的,待资产安装完成后将安装费用一并转增固定资产。通过无偿调入、上级主管单位划拨等方式增加的固定资产,应由经办部门根据相关批准文件组织实施。根据固定资产调拨或交接清册,办理验收交接手续,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确认调拨单或交接清册后,财务部门据以办理资产增加转账手续,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根据核定价值计提折旧。

2.2 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①严格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及执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明确规定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标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开展设备主人制度,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无论通过何种渠道形成的固定资产实物均列入管理范围,固定资产价值除出现规定内的情况时,不得随意变动固定资产价值。②采取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单位固定资产卡片根据管理的需要设置明细项目。财务部管理专责对卡片进行日常管理、更新、维护,所属各单位配有专人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工作,按照《固定资产实物登记表》,做好资产的登记、建立台账。规定每年11-12月份为固定资产定期全面盘点时间,根据管理或更改工程具体要求进行不定期抽查盘点,根据盘点情况,针对盘点检查出的问题,制定不同的处置方案报决策层及其他相关单位审批。③重视其他日常管理。固定资产其他信息发生改变,如资产主人的变更,存放地点的调整等,若发生此类变动,则由发生变动资产的主人填制《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经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认定后,进行资产卡片的调整。涉及固定资产内部调拨的,则需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调拨表》,由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后进行资产的内部调拨,并调整固定资产卡片及明细账、台账的信息记载。

2.3 提升固定资产运营效率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中,应重视资产价值构成和为单位带来社会效益的能力。在投资、购建的同时就应该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在使用、维护、更改、报废、处置等过程中更应慎重考虑,统筹安排,并进行可行性论证,以避免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①实行固定资产有效、低效、无效分类管理。综合安全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的考虑,划分出有效、低效、无效资产,对于无效低效资产,各类资产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处置方案,对于需做报废处置的资产,积极履行相关报批手续,进行固定资产清理;对于需要进行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制定技改计划,完善手续,逐步实施。对于在原工作地点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资产,但在其他部门、工作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调剂到相应部门,以提高单位资产利用率。②实施设备主人制度。提高固定资产运营效率,是降本增效的手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实施设备主人制度,规定设备资产有指定的专人维护。由设备主人负责监督所保管资产的运营状况,分析故障原因,每月编报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表,将效能发生变化的固定资产上报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情况表分析资产的运营效率,对各部门资产进行调剂,及时调整资产的使用部门与使用场所,从而使资产运行更符合生产需要,提高其运行效率。此外,设备主人及时检查到所保管的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尽量减少修理维护性支出,降低资产运行维护成本。

2.4 开展固定资产的状态检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断扩大,在人员相对增长较慢的情况下,设备的检修给单位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客户对设备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展设备的状态检修,可以根据设备的运行周期和健康状况,调整检修周期,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单位社会效益。状态检修是单位以安全、可靠性、环境、成本为基础,通过设备资产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达到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③。

2.5 实行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固定资产的全寿命管理,是资产在其使用生命周期内的全过程的管理,以转变传统资产管理方式为重点,简化管理层次,缩短管理链条,实现资产管理体制上的转变④;用流程管理打破职能管理的界限,实现管理机制从条块职能管理向闭环流程管理的转变;用精益化管理统筹各阶段工作,实现管理方法从定性粗放管理向定量精益管理的转变;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实现管理手段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变,实现资产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最大效益,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单位的社会效益。①科学规划设计。基于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的思想,以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整体最优作为规划设计工作的决策依据,建立符合规划设计阶段特点的管理方法,建立规划、可研、技术改造、成本控制等化解的投资决策优化排序模型,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⑤推广典型优化设计方案,节约资产投资,提高社会效益。②实行招标采购。建立物资招标采购体系,开展大规模的物资集中规模采购。实现招标采购工作在管理模式、供应商管理、评价方法、设备监造等方面的科学优化,实现对项目实施的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全面控制,改变以往的零散的自行招投标采购方式,发挥集团优势,降低采购成本,以合理的价格采购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质量可靠的产品,满足事业单位的基本运作需求。③加强运行与维护。在资产状态评估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实现运行维护的优化,实现设备资产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以运行、检修成本定额为基础,建立设备资产运行维护支出管控机制,实现作业成本标准化管理。建立整体设备资产、分类设备资产、和单体设备资产的状态分析和风险分析评估模型,开展标准化作业管理,配置合适的备品备件,降低资产的运行维护成本,增加单位效益。④实行退役评估。应用设备资产的评估结果,优化技术改造方案,建立优化退役资产的再利用评估流程,判断技术改造方案中涉及到的资产的健康状况,是否还有利用价值,建立资产的调节利用的机制,推行资产在不同场合调节使用,通过退役资产的集团化运作,发挥资产的最大利用价值,对记过评估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资产按程序履行报废资产的处置。⑤建立全寿命周期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从项目前期、可研、规划、立项、初设、招投标、基建、运维、评估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将各方面的信息高度集成,资产存在的不同阶段,有相应的部门负责资料的录入,实现资产管理信息的全方位共享。

3结论

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的基础工作之一,尤其是医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总资产的比例较大,因此资产管理在日常运营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以医疗事业单位为例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法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资产的管理,引入“资产主人”概念,明确各级管理部门、人员职责;重新梳理、优化资产管理流程,突出实物资产的增加、转移、减少等关键环节的管控措施,实现实物资产全过程、全领域、全生命周期管理。

注释:①谭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J].财经界(学术版),2009,(08):12-15.

②全文蔚.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20-23.

③高丽,吕海翠.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商情(财经研究),2007,(12):23-27.

④梁爱玲,谭婉君.加强医院固定资产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09);03-08.

⑤李俊磊.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财会研究,2009,(05):33-37.

参考文献:

[1]谭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J].财经界(学术版),2009,(08).

[2]全文蔚.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

[3]李旖玲.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现代医院,2009,(09).

篇11

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对于院方开展和实施各项工作、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经营的载体,医院进行发展研究、疾病治疗、临床医学诊断等活动都和固定资产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医疗设备的专业性、功能、质量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医院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而院内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就诊率与病床位的使用率。因此,县级医院要想保持稳定发展规模、先进的医疗救治水平以及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较高,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财务会计等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资产管理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会计制度下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一、规范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购入程序

当下,大多数县级医院对于固定资产购置的管理不够系统完善。院方未能进行系统化、全方位地对固定资产的购置进行统筹规划。尤其是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方案,院方通常无法做到对其进行专业地评估,关于购置方案的可行性与收益性未能准确的界定,从而容易出现资产购置数量、时间、质量等不合理现象。基于此,县级医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对固定资产的购置进行有效得管理,以求能够尽可能在保证医疗服务、研究水平的同时减少成本的浪费。第一,县级医院应该成立专门进行资产管理的部门,主要对院方固定资产的评估、购置、分布、应用、检修、清理等进行全面管理。财务管理部门对总的固定资产账目进行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则主要对固定资产的一级明细账目进行管理,而相应的固定资产应用部门对资产的二级明细账目进行管理。同时,医院固定资产的购入及其入账等工作需要在实施之前取得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第二,县级管理医院应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固定资产评估体系。首先,院内有购置固定资产需求的部门提出资产购置申请,资产管理部门组织相关的人员对当先的医疗设备市场进行调查,并形成购置方案;然后,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购置方案进行初步审核,审核通过后交由上级领导小组进行在审核;最后,院方组织相关的医疗专家成立评估下组,对固定资产购置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专业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现有的购置方案进行修正。

二、注重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

我国县级医院在资产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过度重视资产采购而忽视资产管理的现象。这就导致县级医院资产管理低效、混乱等问题滋生,比如在固定资产折旧、盘查等环节无法做到账实相符。根据之前的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的,折旧只在净资产中反映,并不作为固定资产的抵减项目,这就导致县级医院固定资产账面上所反映的固定资产原值不断提高,但现实中院内固定资产的折损程度不断加重,出现严重账实不一致的现象。这种这就方式不但不能反映出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不利于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不能及时的对固定资产残值、转让价值的评估提供依据与参考。为此,我国相关部门对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主要对累计折旧这一会计科目进行完善,建立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参照企业内对资产进行计提折旧的方法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采用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对其折旧额度进行计提,同时对折旧的数量进行分摊,进而能够使得会计报表如实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原值与净值,使得医院对院内固定资产的规模、折损程度、现有价值等有准确的评估,有利于与资产管理相关部门的监督与控制,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折损以及外调变价进行及时审核与批示。

三、加强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评估考核

当下,我国县级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增值保值意识不够强,缺乏对固定资产指标的考核。基于此,县级医院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制度,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县级医院可以将科室使用设备及设施的折旧值计入科室的成本科目。针对医院设备折损、淘汰速度较高,设备被长时间搁置,造成成本浪费等问题,院方应将科室的设备、设施等按照相应的折旧率计算折旧,并将其计入科室的成本,进而能够有效解决科室资产闲置、报废不处理等问题。其次,科室内的每一项设备,应由科室的相关核算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由设备管理部门对资产进行定期的考核、保养与维修,进而促进科室内设备的保值与增值。再次,县级医院应该将设备资源是否合理配置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指标之一。这一考核指标的设定,能够有效地督促院方对各科室之间的闲置器材与设备进行合理调配。即打破原有的科室壁垒,将现有的设备进行重新整合,统一配置,使设备能够在需要的科室发挥价值,进而减少管理成本。

四、强化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

首先,院方应该提升各科室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督管理的意识,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能够定期地检查监督与管理制度的实施现状,并能及时对现有固定资产的配置和使用状况进行调查,进而采取合理的资产配置手段,将闲置资产进行合理配置,提高现有设备与设施的使用率,防止不合理采购和资源的浪费。其次,县级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保管,应该做到全程管理,即在资产的购置环节进行验收,各个科室设备的领用要进行如实登记,对账实相符进行严格把关。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完善固定资产总账、一级与二级明细分类账以及资产管理卡片等会计资料的管理制度,做到帐帐一致、帐卡一致。财务管理部门与各科室设置固定资产登记卡,一式两份,分别放在财务管理部门与使用资产的科室,之后,科室每进一项设备,登记卡增加一张,调出或报废一项设备,登记卡减少一张。院方也可以通过定期的全面清查和不定期的部分抽查等方式,对院内固定资产的盘盈与盘亏现状进行检查,进而有利于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资产的管理要做到权利与责任相对等,倘若资产有所损失,能够及时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进而对其追究相应责任。尤其是对资产的违法挪用、侵占、窃取等行为,进行严格处理。再次,关于院内固定资产的核销进行严格监管,通过建立完善的报批与审批流程,对资产进行核销处理和缴纳存留,严禁出现该部分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及其它违法乱纪现象。

五、实现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化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县级医院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用将管理流程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的共享功能。具体来讲,首先,县级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购入、入库、使用、配置、调用、报废等处理信息进行精准记录,保证信息载入的及时性和详尽性,并将该资产处理信息进行有效保存,进而实现院内有关固定资产信息的共享,有效防止设备及相关设施出现闲置等资源浪费现象,提升设备的使用频率与效率。其次,院方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的及时更新与同步,协助财务管理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信息核对,进而为医院快速高效地对固定资产进行动态化地全程监督与管理提供了便利。同时,院方可以进行电子信息化监督,严格研究科室对固定资产使用权限的获取,需通过扫描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来确认。由此可以看出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共享化,同时能够协助院方对设备进行有效地监督与控制。

参考文献:

[1]周明志. 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财会学习,2016,01:229-230.

[2]王若. 浅析县级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 河北企业,2014,01:37.

篇12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1 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

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和物质前提,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是决定企业发展模式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以型号产品配套为主业,在军民融合、事业单位改革、武器竞争性采购等改革措施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所将面临异常严峻的发展环境,能力建设工作需破解以下几个主要矛盾:

第一,增量任务需求无法满足与资产包袱日益沉重的矛盾。一方面,新型号任务不断增加,部分能力条件需要新增;另一方面,现有固定资产已过20亿元,资产越大意味着改革转企后的计提折旧包袱越大。

第二,新增能力需求迫切与现有固定资产效能普遍不高的矛盾。一方面,核心产品尚存在较大产能缺口;另一方面,现有收入/固定资产比仅为1:3,资产效能偏低、利用率不高。

第三,项目国拨比例下降与自有资金不足的矛盾。一方面,国家不再支持一般性能力条件建设且立项项目的国拨比例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单位的现金流较为紧张,自筹经费较为困难。

第四,竞争性任务对能力条件要求高与项目投资风险较大的矛盾。一方面,在型号任务全程竞争的新常态下,为承揽任务要提前具备任务能力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性任务的不确定性较大,提前投资的风险较大。

为了破解上述难题,需对能力建设模式进行转型升级,以期能够摸索出一条符合研究所实际的、切实可行的高效集约型建设思路。

2 转型实践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对现有科研生产类固定资产进行了效能评估;在此基础上,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现有矛盾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能力建设转型探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结合探索实践,在吸取研究所自身及先进企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以“统筹集约、提质增效”为核心的能力建设新模式。

2.1效能评估

2.1.1 评估方法

从工艺设备和工艺面积两个维度对现有科研生产类固定资产效能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形成了科研生产固定资产效能数据库。在工艺设备效能评估中,分析了设备使用情况与所属单位、设备原值、设备类型等参数的关系;在工艺面积效能评估中,分析统计了各车间的单位面积产值情况。

2.1.2评估结论

第一,设备利用率整体偏低。按设备利用率=年度工时数/(12月×21天×8h)测算,利用率高于100%的设备数量占比仅为22.81%,详见表1。

第二,设备利用率与设备原值呈正比关系。高利用率(利用率≥100%)设备的数量占比仅为22.81%,但原值占比达到43.25%。在原值

第三,各车间同类设备的利用情况差异较大。以某设备为例,八车间的设备利用率均在200%以上,而三车间的设备利用率不足50%。而在机械加工设备方面,七车间的设备利用率高于200%,而八车间的大型机加工设备利用率仅为40%左右。

第四,各基层单位工艺面积占比和单位面积产值悬殊。三车间、七车间和八车间的面积之和占单位总面积的80%,但单位面积产值却均低于1.78万/平方米的全所平均值,见图2。

2.2转型探索

2.2.1“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着力转变“大而全、小而全、摊大饼”的能力建设旧观念

一是典型问题。“十五”至“十二五”时期,国家对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力度较大,各基层单位“大而全、小而全、摊大饼”的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你有他有不如我有”的思想较为严重,无论大小设备全都要建全、配齐;另一方面,面对新增任务量,不注重从提升生产效率的角度解决问题,倾向于纯粹依靠增加设备数量扩大生产能力。

二是探索实践。针对上述问题,能力建设部门除了采用“下发文件”和“开会宣贯”的传统方法进行观念革新外,探索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宣贯。一方面,邀请上级主管部门来所讲解国家未来政策方向;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各车间主管领导和技术骨干赴西门子、商飞、成飞、上海拓璞、大连四达等单位感受、学习先进的生产线建设模式和生产管理模式。通过政策宣讲和现场宣贯,着力使各车间意识到能力建设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转变原有的粗放型能力建设旧观念。

三是效果评价。“大而全、小而全、摊大饼”的旧观念转变明显,“统筹集约、提质增效”的新观念初步形成。能力建设队伍对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得以加强,各车间粗放型建设的旧观念得以初步转变,特别是车间技术骨干对外部先进制造企业的设备能力和生产组织方式感触颇深,在设备调研和方案论证过程中更加注重工艺改进和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设备的调研工作。

以某产品生产线建设策划为例,三车间针对现有设备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主动提出改进工艺设备方案,适当增大设备尺寸、减少设备数量,将单台设备的产品装载量由1件提升至4件,设备概算总投资降低了30%,所需工面积减少了2000平方米,节省投资成本2500万元。八车间也加快了某智能化装配项目的推进步伐,初步拟定了数字化生产线建设方案,原理样机初步成型,“十三五”时期将初步建成智能化生产线。

2.2.2以增量带存量,逐步改变生产布局散乱、生产工序不畅的落后局面

一是典型问题。单位历年来实施的能力建设项目以原址建设为主。由于科研生产面积历来紧张、型号任务繁重、土建工程建设滞后于设备实施工作等诸多原因,现有部分项目存在生产布局散乱、生产工序不畅、生产效率不高、生产成本过高等系列问题。

以某A产品生产线和某B产品生产线为例,由于本部生产面积紧张,不得不分别将A产品机加工序设备和B产品焊接工序设备安置在距C厂房30公里以外的D厂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转运,工序流转极不顺畅,不但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存在较大的产品质量风险和安全隐患风险,具体工序流转图如图3和图4所示。

二是探索实践。对A生产线和B生产线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有利条件:两条生产线部分工序位置存在互补关系,可通过微调提高工序流转效率。②不利条件:两条生产线生产任务较重,生产线调整时机不易出现。③调整机会:因型号任务增加,该产品生产线需新增数控立车和数控镗铣床各1台;因环保安全及质量控制需要,该焊接生产线需将人工清洗工序改为专用设备清洗工序。

通过研究,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①将D厂房内A产品的加工设备整体搬迁至C厂房,在C厂房形成完整的A产品生产线,消除A产品在C-D厂房间长距离运输周转环节。②将B产品在C厂房内的检测、清洗设备整体搬迁至D厂房,消除B产品在C-D厂房间长距离运输周转环节。③生产线优化的具体实施方案为:第一步,利用A产品生产线新增机加设备的机会,将新增设备先布局于C厂房,待新增设备就位、可以替代D厂房部分机加产能后,实施D厂房机加设备的搬迁,保证生产线调整过程中不影响任务交付。第二步,将C厂房内的B产品检测、清洗设备分步搬迁至D厂房原A产品机加工区,在D厂房内形成完整的B产品生产线。

三是效果评价。单个生产周期内,A产品减少C-D厂房间的长距离运输4次,生产效率提升20%;B产品减少C-D厂房间的长距离运输6次,生产效率提升45%。经初步统计,上述两条生产线优化调整后,年节约产品运输费用五百万元,增加直接经济效益2000万元/年,降本增效明显。此外,优化后的生产线布局更加紧凑合理,不但生产现场管理更加集中有效,而且显著降低了产品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及质量风险。

2.2.3试点内部资源统筹整合,进一步提高关键核心设备的使用效率

一是典型问题。由于专业相近,八车间、七车间、三车间均有成型固化和加工能力条件,其中部分能力条件属于原值较高的关键核心设备。因各单位任务情况不同,同类设备的利用率差别较大,部分关键核心设备的利用率不高。

以热压罐的效能评估结果为例,八车间的设备利用率均在200%以上,而三车间的设备利用率不足50%。根据新增任务需求,八车间现有热压罐产能已无法满足,需要新增热压罐1台,设备购置费约1000万元。

二是探索实践。对所内热压罐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得出以下结论:全所热压罐设备主要分布在三车间和八车间,其中以八车间为主;八车间已推行了热压罐看板管理系统,车间内各热压罐设备统一排产,设备利用率高、排产节奏紧凑,同时承担着七车间的热压固化任务。;三车间热压罐设备利用率不高且人工排产,生产节奏较慢;三车间现有热压罐设备技术指标可满足八车间部分产品工艺要求,通用性较好。

通过研究,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对热压罐资源进行全所统筹,坚持不新增设备条件。考虑到八车间已推行了热压罐看板管理系统、排产经验丰富,将三车间现有的热压罐设备调配至八车间统一排产管理;将原占用八车间大型热压罐生产资源的部分中型规格产品固化工序分流至新调配的热压罐设备,该大型设备用于八车间新增任务生产。

三是效果评价。全所热压罐资源得以整合,设备空炉率大幅降低、设备利用率大幅提高。热压罐资源全所整合后,解决了八车间新增任务的热压固化短板,节省新增设备购置费1000万元。

2.2.4尝试型号任务所内竞争模式,减少一般能力设备的重复性投资建设

一是典型问题。能力评估发现,所内各单位间同类设备的利用情况差异较大。以机加工设备为例,七车间的设备利用率高于200%,而八车间的大型机加工设备利用率仅为40%左右。

针对某目标任务,七车间提出新增龙门三轴等加工设备8台,设备购置费2700万元,具体如表2所示。而由于该任务的外部竞争较为激烈,项目不确定性较大,能力条件一次性投资到位的风险较大。

二是探索实践。结合效能评估结论,针对七车间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除五轴加工中心外,七车间所提新增龙门三轴等机械加工设备属于一般能力设备,后续争取国家投资补偿的机会渺茫;该任务不确定性较大,不宜全部通过新增能力条件满足生产任务需求;目前八车间现有大型机加工设备、三车间现有普通机加工设备开工率不足,且设备指标可满足本任务需要。

通过研究,提出以下解决方案:该目标任务不再由七车间一家承担,由三、七、八车间根据自身能力条件所内竞争任务量,承揽的任务量计入各车间年底业绩考核;从产品工艺管理的角度考虑,本任务仍由七车间代表研究所参与对外竞标,为任务抓总单位,七车间与三、七车间为所内协作关系;根据目标任务产量,在各间所内竞争承揽完毕后,仍存在的能力缺口由七车间新增补充;考虑到七车间单位面积产值不高,本次新增设备条件由七车间内部挖潜解决。

三是效果评价。通过内部竞争,研究所圆满解决了现有能力无法满足目标任务产量的难题,新增设备数量由8台压减至4台,设备购置费由2700万元压减至1350万元,节省设备投资1350万元。

2.2.5加强经济效益分析和预算管理,提高能力建设项目资金的投资效能

一是典型问题。一方面,未来军工能力建设项目的国拨比例将大幅下调、能力建设项目竞争将日趋激烈,新增固投项目需要自筹的比例将大幅提高而单位目前现金流较为紧张,自筹经费较为困难。 另一方面,部分车间仍存在项目申报“狮子大开口”、盲目新增设备条件的习惯,无论国拨技改项目还是修购基金项目申报均存在水分过大的情况。

二是探索实践。针对部分车间盲目新增设备条件、不愿内部协作或者外单位协作的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经济效益分析和预算管理的要求。一方面,强制规定每台新增设备需求都必须进行详尽的经济效益分析,算清楚自购、内部协作和外协的经济账,根据投资收益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新增。另一方面,根据各车间历年修购基金实际支出总额基本稳定在1000万左右水平的际情况,进行修购基金预算总额控制:年初将各车间修购基金项目进行排序审查,按总额1000万为限筛选出年度新增设备,并根据筛选结果给各车间分配预算指标;若年中各车间有其他新增设备需求,坚持在自有预算指标不变的情况下由车间决定最终购买哪些设备。

三是效果评价。新增设备必要性论证质量明显提高,盲目新增设备条件的势头得以遏制。通过加强经济效益分析和预算管理,各单位新增设备数量大幅降低、设备论证质量明显提高,设备论证通过率由30%提升至80%,年初修购基金预算总额基本稳定在1000万元以内,降低了资金占用率,缓解了单位资金压力。

3 转型效果及结论

结果证明,本次能力建设转型探索思路正确,所进行的“转变旧有观念、生产布局调整、所内核心资源统筹、所内型号任务竞争、加强经济效益分析和预算管理”等探索实践抓住了能力建设工作转型的牛鼻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力建设转型新观念得到认可,生产布局得以优化、设备利用率得以提高,降本增效近7000万元。通过归纳总结,提炼出了以“统筹集约、提质增效”为核心的 “十三五”能力建设新模式,具体为:

一是统一任务统计口径。严格根据型号任务需求开展能力策划工作。对于任务明确的条件需求,细致策划、尽早实施;对于任务尚不明确的条件需求,统筹布局、分步实施。

二是坚持核心能力建设。以单位的核心任务和核心技术需求为导向,重点满足影响全单位发展大局的核心任务需求、重点建设支撑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核心设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