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跨学科教学范文

时间:2023-08-29 09:20: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学跨学科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化学跨学科教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05-02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作为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体现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1]

1.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汉语言水平,提升科学人文修养

1.1 针对目前中学生汉语言水平不高, 笔者在学生初学化学时,特意强调认识化学中出现的生僻字。例如"坩埚钳"、"蒸馏"、"硝酸"等,同时也避免考试时因为写错字而丢分。

1.2 另一方面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其中重难点,例如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学生自学找出自来水厂净水方法,净水顺序,各种方法的作用。通过在教材上勾画,找到答案,相互讨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又锻炼了自学和互学的能力。

1.3 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渗透汉语言知识。例如在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笔者利用"讲故事~猜谜语一品诗歌"等方式,复习了本单元所有化学方程式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学生很感兴趣,更增强了对老师的亲近感,学习效果也达到了最佳。又如在介绍碳酸钙时,可以引出明代于谦的《石灰呤》这首诗,学生明白了石灰烧制过程及成分的同时又能够体会诗中更深层的含义,诗句本身包含的诗人崇高的人格气节,与千变万化的化学过程有机统一,让学生在追寻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格的洗礼!可见,化学教学中渗透汉语言知识,学生不光提高了化学知识,汉语言知识也得到了丰富,同时又拓宽了教师的教法,使其课堂更生动。

2.把数学思想运用到化学中,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2.1 方程思想。方程在初中化学中的运用最典型的就是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其实有些看似非方程的应用而用方程思想去解决,也会使问题简单化。例如:某元素R的氧化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R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解:设化学式为RxOy

那么R与O的质量之比就是起对应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即14X/16y=7/8 x/y=1/1

所以R的氧化物化学式是RO

2.2 函数思想。近年来中考化学中会出现坐标图、曲线图等图像题,这些都是化学知识和数学函数思想的综合。解题时也应该运用函数知识分析。例如:

同时,在进行新授课时,可以利用学生已学的函数知识引入新的化学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学习溶解度曲线的时侯,笔者这样导入: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研究一道数学题,请根据下表画出函数图象,并说明函数 y 与自变量 x 的关系。 当时全部同学的满脸狐疑。在学生感到这是数学函数与图象中非常容易的题目时,巧妙地将函数 y改成溶解度,自变量 x改成温度并说明所画的曲线是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这样学生感到溶解度曲线的知识就非常简单了,应用起来就理所当然地轻松自如了。

3.让化学、物理、生物知识相互综合,提前感受理科综合

物理、化学、生物三科都属于自然科学,虽然它们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不同,但由于自然界本身是统一的、和谐的,它们对自然现象的研究是遵循相同的认识规律,在一些研究方法上是相同的,而且有许多共性的方面。理科综合知识是以学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高科技成果、社会现实等为知识载体或背景材料,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侧重体现以能力为主导,培养学生把中学所学这些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当学生在学习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就可以让学生练习下面习题: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广口瓶盛有正在萌发的种子及一装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经过一段时间后,U形管的a、b两端液面有什么变化?

这是一道典型的学科综合题,综合了理、化、生三门自然科学的知识,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在这里,教师只要引导得当,相信有不少学生都会解决这个问题。在解答之前,笔者进行了简单的提示:此题应用了物理学中的压强知识和生物学中的呼吸作用的知识。结果,很多学生都顺利地进行了解答。

可见,在化学教学中多联系自然科学知识,会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4.时时联系时事热点,渗透文科知识

4.1 化学来自于生活,也应该走进生活。在化学教学中多介绍相关的时事政治热点事件,丰富学生阅历,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爱护水资源》这课题时, 笔者给学生介绍了我国版图地势分布和气候带分布情况,举止瞩目的三峡工程和今年即将完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以及爱护水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讲解《化学肥料》时,笔者介绍了我国农田耕地基本红线政策,当前城镇化进程,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等热点;在讲解《氢气》〉时,笔者介绍了神舟飞船和火箭,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情况;在讲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笔者介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和一些基本国策等等。

4.2 化学本来就是一部历史,化学知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逐步积累,化学中穿插着很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给化学增添了一抹亮色。教学中引用这些人物和故事,显得水到渠成。例如,学生学习元素周期律,让他们认识门捷列夫其人和趣事,当时历史环境;学生学习空气,认识拉瓦锡和他当时处在的西方宗教势力对人们的影响;学生学习燃烧和灭火,让他们知道火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爆炸,了解我国四大发明,火药在历史发展中起的作用;学习盐的性质时,给学生讲诸葛亮七擒孟获行军途中遇到哑泉的故事等等。

笔者从不同的学科与化学的渗透的角度,介绍了一些跨学科教学的方法,总之,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性强的中心学科,它与语文、数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诸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以物理、生物知识为工具,以历史、语文、政治知识为依据,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达到知识间的相互渗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化学新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在日本文学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为主。一般而言,基础型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在日本文学的概说和文学史中比较常见,而拓展型课程以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鉴赏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日本文学选读和作品赏析之中非常的常见。接下来就跨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现状改变的有效措施,对跨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究。

一、跨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1.基础型课程。进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进行知识的传授,在现阶段的日本文化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理论上的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忽视了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只是将与日本文学有关的知识生搬硬套的引入到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导致课堂枯燥乏味,教师与学生提不起兴致。同时,日本的文学课程包含着数量众多且难记的人名、地名和年代等,使学生在不清楚文化背景的过程中难以做到对日本文化的真正理解,从而对于这些知识的记忆学生以死记硬背居多。此外,大多数学生学习日本文学的真正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未从心底里引起对日本文学的高度重视,因此难免会造成对跨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课程教学的漠不关心。

2.拓展型课程。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关于日本文学的拓展型课程仍然以优秀文学作品赏析和选读为主,并且该类课程在课时安排与课堂设置上面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故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多采用部分选取的形式,选取某一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彩内容以及某个作家的代表作等。但是,由于大学时期学生所掌握的日文词汇和语法十分有限,在日本文学的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某些障碍,并且从某种程度上间接的造成了跨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的赏析和解读课程逐渐向着日文词汇与语法的讲解课程的转变。虽然掌握大量的日文词汇和语法对日本文学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也不应该在文学课堂中进行教授,更不应该使其成为文化课程的重点教学目标。

二、跨文化视野下进行日本文学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跨文化视野下异文化介入的缺失是造成日本文学课程教学难以推进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尊重、理解和认识日本文化的基础上,对日本的文学以及文化进行深刻的解读。

第一,充分认识到日本文学的独特性。日本文学在“物衰”等代表的文化理论上和宏观文化观上面与中国文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许多的一流文学大都与政治有关,而日本文学从根本上讲就始终与政治相脱离。这种中日文化观念的不同,对两国文学创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对于日本文学的赏析和解读,因此关于日本文学的课程教学需要一种跨文化的专业视野。

第二,在阅读日本文学的过程中深度的挖掘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日本文学根植于日本土壤中,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国民性自然分不开。因此,一部日本文学作品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在对其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应该将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所代表的更深层次的内涵。

第三,日本文学的课程教学需要掌握一定的跨文化思维,也就是要用日本式的思维来解读日本文学。如:第一,我们理解并掌握“物衰”理论所代表的真实含义,即是一种在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相互影响下的触景生情,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有感而发的真情流露,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喜悦欢喜,也可以是悲伤恐惧等,但是由于受到中国式思维的影响,我们很容易将其理解为一种带有明显悲剧色彩的悲伤情感,望而生义,曲解了其所代表真正文化内涵。第二,在日本和歌的理解上,由于深受“文章经国大业”观点的影响,我们很容易便会对其进行生搬硬套的理论分析和总结,进而与作者实际想要表达的意思背道而驰,而和歌仅仅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抒情性文字,往往对于感情的真情流露非常的重视。但是不管是中国式思维,还是习惯性的生搬硬套,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造成与日本文学面目的严重背离,进而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日本文学课程教学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在跨文化视野下进行日本文学的课程教学,通过利用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与日本文学有关的各方面知识,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和研究日本文学以及其他文学的能力,从而能够从根本上避免了对日本文学的曲解和误读,这对于正确看待日本文学,养成理性的文学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红红.跨文化视野下语言学课程教学探索[J].大学教育, 2013,03:135-136.

篇3

“跨文化交际”(inter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ross culture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跨文化交际源于美国,始于20世纪60年代,侧重于研究交际文化,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主旨,以提高语言的教学质量和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为目的。这一学科的兴起和发展同语言教学和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往有着直接的联系。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外语学习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文化学习,英语学习也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必然地要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这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曾提出过交际能力的四个要素,即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能够使用不同的得体的语言,这里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而缺乏交际性的语言学习是毫无意义的。例如,在机场迎接一位刚下飞机的美国或欧洲客人时,刚一见面就问她:“Are you tired?”事实上,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这句问候的话一点都没问题,而且还含有关心的意味。然而,客人却不这样认为,她会以为:难道我今天的妆没有化好,还是衣服搭配得不够得体? 所以,跨文化交际在实际的语际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培养跨文化意识不是文化知识的灌输,而是学生在教师的中介作用下,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认识,并在使用英语时根据异国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输出的自觉性。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培养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听说

课堂内听说训练分为语言能力训练和交际能力训练,前者侧重对语言的理解,后者侧重对语言的运用。要使学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能力,要在听说教学时不仅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训练。课堂听说训练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听原版课文朗读磁带,让学生感受纯正的欧美英语语音;也可以设置某一特定的场景,如学习table manners之后,就“在餐厅用餐”这一主题,让学生自己组织对话,训练他们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文化差异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使学生将英语学习同自身所处环境和经验结合起来,并为后面的阅读教学作好铺垫。

二、阅读

英语阅读训练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开口说”、“动笔写”。只有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阅读训练相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将文化意识渗透到阅读中去时就能够更准确、更完整地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因此,要让学生真正享受阅读,体会文字中的乐趣,课堂英语教学手段必须多样化。不仅要加强师生问、同学问的互动,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幻灯片、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掌握语言文化的背景知识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只有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及地理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

例如:He was quarrelsome and ready to fight at the drop of a hat.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为“他这人爱好吵架,帽子掉到地上就会同人争吵。”这样理解就和句子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了。在中世纪,西方社会流行决斗的风气,一些骑士或武士为了自己的心上人,往往采取决斗的方式。他们在决斗之前,往往把帽子狠狠地往地下一摔,这意味着决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三、写作

篇4

自Edward Hall于1959年出版《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一书以来,跨文化交际学已经由各领域学者的共同努力,业已发展成为一门广泛涉及哲学、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美学、宗教、大众传媒和国际贸易等相关学科的显学,成为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跨学科课程和研究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Gudykunst及TingToomey为首的一批跨文化研究学者开始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仅美国约有一百三十多所大学已经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有的高校开始授予跨文化交际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我国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的外语院校近年来增加迅速,跨文化交际教材也出版多部。但是,跨文化交际课无论在本科层次或是在研究生层次目前都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对授予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还在探索探讨之中。笔者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对本科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内容和教法作一探讨,这里谈的主要是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一些想法。

二、国内外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国际上文化研究浪潮的推动,同时受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学、汉语文化语言学等一批新兴交叉学科理论的启迪,使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等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也使人们渐渐认清了这样一个真理:外语教学只传授语言知识是不够的,甚至是有害的;语言教学必须与相应的文化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达成现代教育的既定目的。

在美国,Steven Beebe 和Thompson Biggers 在美国大学中就跨文化交际开课情况作过一次调查,发现该课程采取的教学方法按采用多寡排列如下:讲课(lecture);小组讨论 (small group participation);个案研究(case study);学生报告(student reports);客座教师演讲(guest speaker);电影(videotapes);小组报告(small group reports); 角色扮演(experiential activities);实地调查(field works); 其他(others)。

调查显示,美国大学中使用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approach)最多,所谓社会互动指的是通过研究文化差异对于交际产生何种影响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Beebe & Biggers, 1986)。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正式提出文化教学或文化移入(胡文仲,1992;李润新,1994)。此前的80年代通常称为“文化知识课程”,专指为学外语学生开设的诸如所学语言国概况课,国情知识课,文化知识课或背景知识课等教学科目及其教学方法。90年代起其内涵才有了新的扩充,指在外语教学中将语言教学与所学语言国的国情文化知识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及方法。尤其是语言文化因素的教学,使学生在解决说什么的问题后进一步提升其语言的实际能力,防止和克服“社交语用失误”(何自然、阎庄,1986),及因不了解谈话双方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有效解决怎么说、 怎样说更得体的问题。后才有杨盈、庄恩平(2007)提出的由全球意识、文化调适、文化知识和交际实践四大能力系统组成的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

可见,相比美国针对跨文化交际课程相对成熟的教学理论及方法,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在探讨和摸索阶段。特别对于开设该门课程的学校而言,在开设课程的基础上有效地研发教学方法是提升该门课程有效度的必然之举。

三、跨文化交际教学遵循原则

国内外学者都有诸多论述涉及语言教学的基本准则.比如,我国的束定芳, 庄智象(1996)提出文化导入必须遵守实用原则,阶段原则及适合原则.赵贤洲(1992)将文化教学的原则表述为阶段性原则、适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等。根据胡文仲教授的“跨文化交际”说,结合外语教学的文化交际研究主要的九项内容,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交际性原则

从语言的交际概念角度而言,需要教学的只是那些容易使中国学生在理解和使用上产生误解以及可直接影响其进行有效交际的交际文化知识。就具体词语来说,遵循交际性原则,重点教学的交际文化内容应是反映目的语词语的民族文化语义部分。

2.背景认知原则

文化背景原则是应用语言文化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学习外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所学语言与母语之间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不同,是他们掌握所学语言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因此,跨文化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要以所学语言的文化知识为背景,深刻揭示隐藏于语言和非语言形式与意义之外的文化内涵,以有效解决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生成的制约因素。

3.渐进性原则

外语教学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和循序渐进进行的。因此,文化教学也应遵循这个学习规律,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按等级同步进行。这就意味着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系统地根据学生程度安排文化学习目标。比如说在初级阶段教初级的交际文化,而在中、高级阶段,就要安排相应程度的交际文化。

4.典型性原则

实践证明,交际文化因素中掺杂着许多非典型的文化现象,而我们所要教学的应该是目的语国家共通的文化知识和模式,而不是某一群体的文化或地域的文化,更不是个别或单独的文化现象。当然,我们也要顾及语言本身和非语言所承载的典型性民族文化。

5.适度性原则

根据教学任务和目的的需要,合理地教学所需要的文化内容,而不是无限制的或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文化教学。适度的标准,最好是教学中遇到文化障碍时只根据此时此景的障碍而进行必要的背景文化介绍,其面和度可适当放宽一些,以便为今后遇到相同或类似障碍时提供思路。

四、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

笔者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对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提出几点意见。

1.交际教学法

英语交际教学法是 20 世纪 70 年代在欧洲兴起的外语教学法,强调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按照此教学法的要求,教师必须灵活处理和深化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联系实际设计教学任务,把教材的内容按其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变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任务,师生共同投入使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这个交际工具。基于此,教师可设计一些符合实际的主题和范围,了解不同环境下的语用交际规则,讨论有关的社会文化问题,以达到原文化学习的目的。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交际文化氛围,使学生有意识地置身于所学语言国典型的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通过多媒体、网络、电视、幻灯等播放外语录像、外语电影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邀请跨文化交际人士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外语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这些情景,扮演各种不同角色,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双向式或多向式的交际方法进行教学,加深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全面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对比讨论法

将相应的外国文化知识进行横向对比,有效进行文化渗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概括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将外国民族,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与中国民族的特点进行对比。(2)将中外节假日典故和由来进行比较。 (3) 将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礼仪寒暄、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中外文化对比。(4) 中高级阶段可进行东西方人们在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对比讨论。选择一些明显带有文化差异的项目让学生操练,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一个操作是可以进行代入教学,即学生将自己代入到角色里进行对比和讨论中;另一个操作是可以让学生以报告或演示的形式进行汇报,明确地梳理中外这些方面的不同点。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加深跨交际中应遵循的不同文化了解。

3.案例教学法

对“跨文化交际”课堂而言,案例教学可以作为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案例分析教学中将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特色、风土人情、历史事件和现实冲突等素材展示于学生面前,是跨文化知识、意识、思维和交际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能帮助学生达到学习外语语言技能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机结合的目的。在选材上,跨文化语境下的各种日常交际、异国文化体验、跨文化交际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影视,文学作品等都可以作为案例。在操作上,案例分析要有步骤地进行:教师提问——阅读案例——分析案例——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是不可或缺的5个环节。教师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活动的目的性;阅读案例既能获得语言文化知识,又能训练阅读技能,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有效跨文化信息的能力;分析案例是跨文化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训练学生思辨能力、判断能力的过程;分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技巧,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见解,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得出结论是学生进一步积累知识和提升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也是概括、归纳能力的训练;教师总结作为案例分析的最后一个环节,为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提供了保障。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充当导演、配角,起引导、组织和纽带的作用,而不应该是评论家与仲裁者。教师要真正在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点拨、引导作用。

五、结语

不论从意识形态,还是从社会制度,在两个民族之间总是存在着文化差异。在中国进行外语教学,中外文化间的差异是可想而知的。 有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定还不足以很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课程开设的目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是确保课程有效进行的必要手段。通过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讨论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达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相信随着跨文化交际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课程研究的深入,定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符合我国实际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Bebee,S.A.,& Biggers,T. The status of the introductor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 Communication Education,35,56-60.

[2]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1992年第一期

[3]李润新 “论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二文化教学”,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

[4]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外语与外语教学》1986年第3期

篇5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16-02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WU Hao

(College of Tourism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Hunan 42700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lingual teaching and cross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ilingual teaching, and explored the necessity to conduct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Finally, some methods of conducting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Cross Culture; Bilingual Teach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又明确指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双语课程,培育双语人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在此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组织行为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再通过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学生能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能更好地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保证组织行为学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传达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学术精髓。然而,在取得种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严重阻碍了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明显制约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篇6

二、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必然性

人们知道,课堂是我们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学生灵魂,帮助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主渠道。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中生需要掌握的诸多技能之一,它必然也需要教师通过课堂这个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来培养。因此,教师主要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必然的。

三、立足课堂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应遵循的原则

对大多数人来讲,在理解和用外语交流时必须遵循该语言的社会规范、文化规则或语用规律,也就是说要具有该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识。而我们在课堂上又如何对学生的这种文化意识进行培养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应遵循平等、同步和兴趣原则,在教学中运用比较、讲解和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立足课堂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法与途径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丰富文化内涵

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广泛,其中含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内容适当地将文化教学渗透其中。

例如,人教版选修八Unit 4 Pygmalion中就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师可从Pygmalion一词出发,向学生初步讲述希腊神话及皮格马利翁效应,并引导学生思考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不同之处。

2、悉心传授文化知识

在交际中,说话人未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会导致交际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还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日常口语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因素,使学生懂得交际规则。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人手。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西方礼貌用语和互尊互让、平等待人的文化心理。英语中充满了Thank you.Please这类礼貌用语。因此,教师需要求学生牢牢把握“礼貌”原则,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西方人士交谈的规则。其次,英美国家人士对年龄、婚姻、收入等问题比较反感,他们认为这些话题涉及个人隐私,询问个人隐私是不礼貌的行为。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西方人的谈话禁忌,在与西方人交往时做到尊重他人的文化。

3、注重对比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1)语言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失误指学习者正确地运用了言语行为,却使用了错误的语言手段,即在语言形式的使用上出现了偏差。笼统地指说话人对语言规则(确切地说是静态的语法形式规则)用得不得体。

例如一位国外中年男士与中国年轻女教师对话:

Man:0h.You look so pretty.

Woman:(with a red face)…Don't be joking.I'm ugly.

在国外对女性的外貌方面进行恭维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位中国女士得体的回答应该是Thank you.而不是根据中国的习惯觉得不好意思,谦虚一番。

(2)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指学习者未能按照情景的要求,运用言外行为,在意义的得体性方面出现了偏差,无法保证交际的得体和成功,因此,社交语用失误与交际及其效果关系甚密。社交语用失误属于交际规则用的不合适。例如:

A:l am very busy these days.

B:I think you should not be too tired.You should take care of yourself.

B本意是出于关心,但A会以为对方在说他缺乏照顾自己的能力而觉得不快。

4、改革教学方法

篇7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206-02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行为源与反应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换句话说,也就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亦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习惯用自己的语言思维交谈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而由于不同的民族在经济、社会、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同的语言思维环境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等诸多的语境,因此这往往就极可能会造成话语推论错误,造成冲突和障碍。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过多地注重讲授语言的知识结构,以及过分地强调语法的重要作用。一些教师不仅教学方式单一,而且还使外语课成为其演讲课,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求人们掌握正确的语法,而且要求人们准确地把握语调节奏,争取做到和母语者游刃有余的无障碍沟通,同时还需要学会做得体的事。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建构的是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但更为重要而迫切的则是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有关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探索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相关的教学模式也要根据教材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笔者认为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是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信息来扩大学生的英语知识,从而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更多的英美文化。此外,教师在授课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适当地给学生增加一些有关文化交际方面的材料。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地阅读一些他们所感兴趣的有关英美文化的文章、报刊杂志,从而使其进一步了解英美文学典故等方面的语言背景知识。

(一)案例分析教学法

利用课堂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手段――案例分析教学法。在跨文化外语教学课堂中,案例分析法的运用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案例的选择要适当,也就是说案例的内容不但要与课文主题紧密相关,而且还要有针对性地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展开,从而以便于课堂的教学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作为案例的材料有很多,譬如跨文化语境下的各种日常交际应用、异国文化的体验之旅、跨文化交际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总结等。另一方面,案例分析要有步骤地逐一进行:教师预先提问――自由阅读案例――思考分析案例――分组自由讨论――概括得出结论――教师归纳总结,这是案例分析法在跨文化外语教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5个重要环节。教师的预先提问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由的阅读案例使学生在能获得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训练其阅读技能。因此,教师应当在此环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快速地获取有效的跨文化信息的能力。在用案例分析法教授跨文化外语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则是思考分析案例的环节。因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不仅会形成跨文化的意识,而且还会使其思辨能力、判断能力得到训练。正因如此,教师应对这一环节的运用格外重视。分组自由讨论则可以同时提高学生两方面的能力,即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语言的交际技巧。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畅所欲言,直抒胸臆,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而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知识、提升跨文化意识的过程就应是概括得出结论这一环节。此外,这一环节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作为运用案例分析法教授跨文化外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归纳总结,这就为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提供了保障。

(二)互动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每种方法也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笔者在此介绍以下三种较为特殊但又具有一定实用性的互动式教学法。一是主题探讨式互动教学法。主题是互动式教学的“灵魂”,教学双方围绕主题展开互动,有利于达成预期的教学目的。其方法所遵循的一般步骤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这种方法的好处就在于主题鲜明,条理清晰,讨论深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但同时,此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就是教师组织的难度系数较大,学生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而这些往往就会成为影响教学进程的问题。二是归纳问题式互动教学法。归纳问题式互动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前针对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概括归纳出课堂上需要互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开始时,教师将事先所准备好的问题一一向学生抛出,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潜力,使学生广泛思辨、争论,最终达到了解、熟悉和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同时开阔学生的思维。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其思维的创造性,但同时也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预先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备课。三是多维思辨式互动教学法。这种方法是教师把现有的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率先提供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指出这些经验方法的优劣并对其加以完善,也可以有意地设置正反两方,让学生在争论中寻找出最优的答案。一般的程序步骤只有简化的三步,即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分析问题深刻全面,自由发挥度较大,而这对于教师则是一种挑战。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对突发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强的分析掌控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其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当的互动教学方法。

(三)双语教学法

双语教学法是一种相对新型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方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应该如何考核学生所掌握知识的程度。根据双语教学所具有的特点,笔者认为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对学生的考核可以不采用一纸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而可以采用综合几次课业成绩来最终确定学生分数的新型模式。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笔者所说的课业有别于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课后作业。首先,笔者所指的课业需要学生以英文的书面表达的形式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时锻炼了学生英文写作的能力;其次,课业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操作性,也就是说学生不仅需要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还需要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查询历史资料、具体观察研究、实际应用操作等方法获取课业中所需要的但却是课堂所教授知识以外的材料。这样的做法会使学生通过完成课业,在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获取信息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向学生布置课业之前,必须要预先精心的设计作业,明确该课业所要涵盖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应从哪几部分来展示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还有就是需要设置合理的课业等级标准,并要向学生逐一地讲述清楚。在学期末时,教师就可以依据学生平时课业的综合情况公平全面地给出学生的最终成绩了。

(四)演示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样品、标本、模型等实物和各种挂图、音像资料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行为模式。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多种多样的多媒体英语资源如雨后春笋般朝气逢勃地出现在了英语的教学中,这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呈现出具有浓郁西方文化特色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利用目前已有的众多教学资源,例如收听英语广播、英语歌曲,观看英语电视节目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先进的但也已普及的互联网技术,浏览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网络资料,观看经典的或是当下流行的英语原版电影,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领略英美本土的文化风情。

(五)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学生提高语言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用这种方法时,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不仅需要预先精心地设计、创造出具有符合学生自身特点以及英语文化特色的交际情景,还要组织学生在这种特定的交际语言情景中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尽管课堂活动教学法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此种教学模式却能够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实战交际能力。在运用课堂活动教学法时,既可以让学生设想自己置身于被英美文化所包围的情景中,进行诸如打招呼、介绍、祝贺、告别、致谢、道歉、约会、购物等特定的日常交际场景的语言练习,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role-play(角色扮演)、group-discussion (小组讨论) 、pair-work (结对练习)、short-play(短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动有趣的同时又具有英语本土文化氛围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大胆的运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交流,使学生寓学于乐,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互相配合,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感性认识。总结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需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充分体现的则是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及对文化差异的理解。

三、总结

文化除了在内容上是多种多样的以外,在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化都早已渗透其中、密不可分,而其中较为典型的重大的文化表现形式则可能就是道德、政治、军事、宗教、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活动了。由于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所处的环境不同,其历史的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也就导致了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等多方面的差别,也使得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都具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忽视了这些文化存在的差异,就难免会产生误解、冲突,甚至是更为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产生跨文化意识和理解异质的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边明华.浅谈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2).

[2]黄跃进.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04).

[3]李晋.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4]李婷.浅论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11).

[5]王卫,汤九华.关于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45

跨文化交际是未来社会交际的主要趋势,它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过程。在高校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英语教学密不可分。高校外语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现代外语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宽广的文化知识面,以应对越来越深入的国际交流与竞争。而就目前来看,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程在教材选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学生大多被动地接受,根本无法多角度、深层次地去发掘跨文化交际的精髓,也不可能通过文化平台去提升人才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跨文化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去改进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1 当前英语跨文化选修课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在英语跨文化选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教材选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教学重点不明

在当前跨文化选修课程教育过程中,一般教师通常只进行知识的讲解,并且大多采用较为传统教学方式,在在课堂上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过多地强调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并为涉及到“为何学习”以及“如何学习”这些内容,同时,教师也忽略了对于学生文化自主思考以及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学重点不明或者偏失,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1.2 教材知识更新缓慢

高校在选用跨文化交际教材时可选择面较小,并且由于教材的编写和知识的更新速度缓慢,难以跟上现代信息的的发展,因而导致文化知识较为陈旧和片面,难以适应全球化跨文化交际的需求。

1.3 课时安排不够合理

由于跨文化交际课属于选修课程,高校教学计划中对其重视度明显不足,其突出表现便是在课时的安排上严重失衡。跨文化交际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繁复且庞大,它包括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风俗、审美、文化文学等等,而仅通过少量的课时根本无法完全消化掉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单一,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这大大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1.4 教师结构与学生数量之间的矛盾突出

随着高校不断地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多,但是教师数量却并未得到相应的增长,这就导致学校只能采用大班制的形式授课,这违背了高校精英教育的理念。同时,由于班级人数众多,教师难以有效开展课堂互动。

1.5 跨文化交际内容来源不平衡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以美国、英国为首的英语母语国家在文化内容来源上占有绝对的先机。而通过英语载体,很容易将其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传递给受众,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同化受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这对我国人才建设极为不利。另外,其也容易造成文化信息来源的失衡,难以顾及到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理解与交际,造成文化学习的失衡。

2 改进高校英语跨文化选修课程教学的建议

2.1 整合各英语课程,优化课程设置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交际应用,而未来的英语应用不仅在于基础交流方式层面上,还必须上升到群体文化的碰撞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人才时必须将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与文化能力有效地整合起来,尤其是在各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引导。同时,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学校的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保障教学课时充足,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开设精读、泛读等基础文化课程,还必须加大文化概况、跨文化交际以及其他文化课程的开发,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

2.2 加强跨文化交际教学实践

英语跨文化教学需要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化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出发,而不能只被动地传授知识。对此,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学校内部的留学生资源,以任务教学的形式来激发学生与国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欲望,从而锻炼学生英语交际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托,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为学生今后的职业之路积累经验。

2.3 强化课堂有效性教学,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开展多元化教学

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保障教学效果的主要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并且教师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英语文化竞赛等,一方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多元化文化环境,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基本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对外大传播,2006.

篇9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其中渗透着丰富多样化的异国文化元素。英语中很多的词汇都来自于历史、传说、谚语、典故。通过对单词背后文化知识的分析与讲解,更能使学生加深对词汇的印象与了解。这也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很大教学的空间。有些词组如果按照正常的字面翻译的话很别扭,不通顺。所以英语教师要注重对这些词组的形成原因,所涉及的历史内容与典故进行说明讲解,不但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使学生们在了解词汇的文化知识同时加深了对该词汇的理解与掌握,在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与趣味性的课堂中潜移默化的培养起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

(二)在对英语文章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高中的英语教材有着很丰富的文章阅读内容,同时也嵌入了大量的异国文化知识在里面,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会因为词汇衔接和语句不通等问题造成阅读障碍,这是由于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的欠缺所引起的。所以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适当地给同学们讲解一些于阅读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让同学们结合相关文化知识与课本内容来亲自体会,从阅读中深切地感受英语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背景,从阅读中培养高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开展丰富的活动,相互交流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

适当地开展英语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同学之间对于英语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并在其过程中对英语国家的地理概况、风景名胜、人土风情等都有一个大概或详细的了解。比如举办英语国家文化交流会、英语演讲比赛等等。每一次举办活动都要针对某一个特色的文化主题,比如美国黑人音乐、英国的特色美味饮食等。在举办活动期间,同学们可以自由成立小组、配对,通过自己热爱的方式来体验异国文化。

举办类似的英语活动不仅是学生可以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而且使学生们在活动中去听、说、感受与体验。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异国文化知识底蕴,而且有效地培养了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对于今后对英语的研究学习打下有力的基础。

篇10

英语二期课改的课程理念之一是为提高学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交际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恰当的交际方式,促进思维发展。我们知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因此学习英语不能脱离英语文化,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一.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学外语教学逐渐由以前的结构主义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向交际性教学原则和方法,其中指出交际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但层层的升学选拔制度和以分为纲的教育坐标使得学生、教师不得不围着中考的指挥棒团团转,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功利思想,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语言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对蕴涵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理解不准确不深刻,在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学生往往按照汉语的文化习惯进行表达,造成表达不得体,甚至出现语用失误。有位美国外语教学专家说:“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意义

“跨文化意识”是指英语学习者通过学习和培养所具有的在学习、理解、交际中,特别是在交际实践中对语言上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现象的某种有目的的自觉反映或是某种知晓的状态。文化意识对语言学习究竟有什么意义,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都有过精辟的阐述。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拉多(Lado)认为:“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著名英语专家邓昌民也曾经指出,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的整体性。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有效地交流,进行跨文化交际。交际能力包括两大方面: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和社会文化能力.这两方而相辅相成.共同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只具备语言能力是无法很好解决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各种问题的。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渗透“跨文化”教育,及时挖掘学生潜在的跨文化意识。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一)转变师生观念

转变师生观念是树立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前提条件。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因素常常被忽视,其实,对英语语言理解的障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作为外语教师,首先要调整教学思路,重视文化渗透,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以文化教育促进语言学习,帮助学生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转变对外语学习故有的概念,让他们把外语作为一种文化去学习和领悟,而并非简单的字、词、句的堆砌。把学生学习外语的方向从应付考试转变到交际实用上来,让他们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逐渐培养他们对跨文化意识的敏锐性,使他们认识到,交际绝不只是掌握语言形式而已。教师还应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逐步使学生对这些文化规则从不习惯到习惯再到主动使用,发掘潜在的文化意识。

(二)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培养目的,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有文化背景介绍,那也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激活学生对于跨文化意识的需求。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课堂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获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通过语言体会文化,借助文化理解语言。

(三)渗透教学全过程

这是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给学生讲解语言意义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容以及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做文化背景介绍时,可以把西方的身势语言和中国的作一番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身势语言在不同文化中代表着不同的涵义。比较中西方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使他们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还能使他们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跨文化意识,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同时要用心捕捉教材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可用资源,不失时机地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创设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和文化感知的良好氛围,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

(四)鼓励阅读与讨论

篇11

关键词:

小学全科教师;跨文化素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教育人口高达2919万人。资料显示,我省现有小学27500多所,而农村小学就高达20000多所,其中农村教学点7000多个。根据对河南省20多个县市100多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研统计[1],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着教师学科结构失调、老龄化突出、流失严重、留人难等情况,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然而,在我们对“农村小学最需要的教师类型”的问卷统计中,接受调查的农村小学校长100%选择了“全科型”教师,90%以上同时选择了“全科型”和“一专多能型”,说明“一专多能”的全科教师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中有着极大的需求。据此,河南省决定以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为载体,实施河南省免费师范生培养试点工作,着力为乡村教学点免费定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关于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结合河南省农村小学的教学实际情况,仅对全科教师跨文化交际素养与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

一、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特征及跨文化交际素养

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源自教师。作为劳务输出大省,2008年的调研数据就显示:河南省农村仅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就达254万,数量居全国之冠[2]。对于河南20000多所农村小学、7000多个农村教学点的大部分学生来说,父母陪伴的缺失、环境的落后与闭塞使得教师的作用变得更加不可替代,教师是学生们了解世界、接触世界的主要渠道。所以,若要实现河南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要保证小学教师素养的全面性。对于小学全科教师的定位,河南省给出的培养目标中提到:“能够胜任小学多门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农村小学教育全科教师。”[3]这里的“全科”并不等同于小学所有学科,全科教师是学科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高度整合的教师,是系统掌握从事小学教育各科教学所必备的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日趋频繁,而且这些交流与合作正在从政府走向民间,从城市走向乡村,不断地渗透到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中。这些现实情况为我们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跨文化交际素养也将成为小学全科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具备了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小学全科教师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与创新能力,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信。狭义的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广义的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所以,任何人际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4]。小学全科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够保证教师与每位学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师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能够持包容的态度,这使得他们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能够正确认识和看待学生在性别、年龄、性格、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与学生平等顺畅地沟通,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征。其次,它能够带领学生全面整体地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全科教师来说,跨文化交际素养使他们拥有全面、开放、客观的世界观,再加上他们学科知识背景的全面性,两者合力保证了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探索、认识一个全面的、客观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帮助他们在各种文化和知识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它能够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闭塞的生活环境使农村孩子非常的朴实天真,相对广阔的生活天地又让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客观地看待事物,在教学中不盲目迷信标准答案,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和独到见解能够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从而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全科教师跨文化交际素养对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创新是决定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关于“创新”或“创造性”,林崇德老师给出的定义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5]。小学阶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时机。首先,小学阶段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交错发展的时期。儿童的比较能力、掌握概念能力和推理能力都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其次,他们想象中的有意性迅速增长,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想象更富于现实性[6]。而在小学全科教师的诸多素养中,跨文化交际素养对农村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一)输入全面知识,打牢学生创新基础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其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7]。这三层含义都包含一个共同的前提条件: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保证小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而拥有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小学全科教师具备为学生输入全面知识的能力。首先,小学全科教师拥有较为全面的学科知识背景。他们系统掌握从事小学教育各科教学所必备的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保证了他们在教学中能够为学生输入全面的小学学科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对事物拥有整体、全面的认识。其次,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边缘学科,与许多学科接壤,如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所以,小学全科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让他们拥有许多小学课程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这保证了他们能够结合知识点和话题,适时地为学生添加课本以外的文化知识。

(二)勾勒国际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8]。创新思维意味着对已有知识、理论的超越,它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了理性的探索上,主动求异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指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两个方面[9]。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让学生树立辩证、批判地看待事物的意识,敢于否定,勇于求异。拥有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小学全科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从而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辩证、批判的思维习惯将通过教学活动影响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例如,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在找寻解决方案时,教师会鼓励学生给出多样的、不同的建议。教师的跨文化素养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高度,还能够逐渐带领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敏锐地观察事物,不偏安一隅,在不断地探索和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积极地寻求突破和创新。

(三)丰富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创新实践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小学全科教师要能够设计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并指导学生的实践过程。在哲学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也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10]。与城市小学生放学后穿梭于各种知识和技能辅导班相比,农村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就显得非常单一,甚至是空白的。河南省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要求中提出小学全科教师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反思能力,以及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开发小学生潜质的能力。”“能够胜任小学课堂教学、指导小学生课外艺体活动和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在小学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保证。此外,具备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小学全科教师还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与每位学生进行顺畅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困难和需求,并对每位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由于受所处环境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孩子除了单纯、质朴以外,性格上比较容易出现孤僻内向和消极自卑的倾向。尤其是对于那些远离父母、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呵护的留守儿童来说,这种孤僻、自卑的性格往往使他们不积极参与活动,也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而小学全科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决定了他们能够全面客观地看待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与不同的人展开交际。这保证了他们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每位学生的特点,与他们真诚、自然地交流和沟通。

三、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能否实现“中国梦”,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关键在与能否提高全国人民的整体素质,能否培养出大批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而在优秀小学教师的诸多素养中,跨文化交际素养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的河南,我们致力于通过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素质,并着力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这不仅将解决河南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问题,对全国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也将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培养农村义务教育紧缺学科教师的调研报告,郑州师范学院,2014年8月.

[2]张静莉.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魅力中国,2011(18):215-216.

[3]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关于印发《河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教师〔2015〕88号[A/OL].(2015-10-27)[2017-03-28].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9-479.

[6]皇甫全,曾文婕.小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4.

[7]360百科:创新.[DB/OL].(2012-10-28)[2017-03-28].

[8]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

篇12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并且相互影响。人们使用语言、理解语言的方式受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以及历史背景。优秀的英语学习者不仅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还要熟悉英语文化,能够根据中英文化的差异来妥善处理交际问题,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基本来源于大学英语精读课程,而在精读课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词汇用法与语法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应对能力,特别是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至于学生难以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导致歧义、误解频频发生,这也是许多能够流利地说英语的学生却无法与外国人正常交流的主要原因。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与Lisa A. Stefani指出:“跨文化交际是指文化概念、符号体系存在明显区别,这种区别足以改变交际过程的一群人之间的交际[1]”。他们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归纳为动机、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这种模式较为广泛地被国内外学者采纳和引用。赵爱国、姜雅明为外语教学构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行为能力[2]。杨盈和庄恩平指出,国内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讨论多着眼于语言交际,国外学者的

落脚点在于达到沟通的目的。杨盈和庄恩平把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素分为四大能力系统:全球意识、文化调适、知识和交际实践[3]。其中,全球意识是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思维的综合体。文化调适能力是一种在跨文化环境中根据文化特征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跨文化交际中的知识学习主要是指对人们的价值观、社会习俗、历史与宗教四个方面的学习。交际实践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最为关键的部分和落脚点。交际实践能力涵盖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目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交际任务,解决实际

问题。

三、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要有准备、有步骤地实施课堂教学活动。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四大能力系统

上文中提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全球意识、文化调适、知识和交际实践四大能力系统,四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全球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一层次能力,也是最基础的能力;文化调适是第二层次能力,在学生具备全球意识的基础上培养调适和灵活应变能力;知识的掌握是第三层次能力;前面三种能力都是交际实践能力的基础,同时交际实践能力也是培养前面三种能力的目标。交际实践能力要求交际者在具备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能运用所学的交际文化知识在跨文化语境中使用恰当的非语言手段,采用有效的交际策略在日常交流或商务、外交等各个领域中与他人进行合作、沟通,组织管理跨文化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这四项能力。

2.教师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定要遵循外语教学的规律,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同时处理好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的关系,要使学生认识到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具体交际实践中要注意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别。语言的学习应该与文化学习同步、互补,注意循序渐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以外国文化教学为主,同时使学生熟悉中国文化,并且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正确、灵活的教学方法

(1)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我们在教学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委婉语、禁忌语、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它们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给学生准确地解释这些词汇和典故中所涉及的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和社会习俗。

(2)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平时要搜集有关文化方面的音像材料、图片材料、网络材料、书面材料等等,制作生动形象、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创造逼真形象的语境,使学生全面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教师要引导学生组织丰富的课外学习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外国文化节、收听外国广播、观看外语电影、跟外国人一起举办派对活动、学唱英文歌、选拔学生到外国大学进行交流学习等活动,这些课外活动都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

能力。

总之,教师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实施正确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

能力。

参考文献:

[1]Samovar,Larry A,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Stefani. Co-

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