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范文

时间:2023-08-29 09:20: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E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226-01

一、网络战的基本作战形式

少数几个拥有大型数据库的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它们依靠先进的信息处理设备和充足的财力,收集、采编、存储着世界各国的科技、经济和社会信息,并且通过有选择地提供信息或出售数据库的磁带、磁盘等,掌握了信息的分配权。而那些缺少设备、技术力量和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的国家,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甚至对本国的信息也无法有效地加以检索利用,只得依靠其他国家的数据库。少数发达国家因拥有大型数据库,垄断了某一领域的信息资源,成为“信息宗主国”。它们控制了其他国家的信息使用权,使这些国家成了他们的信息殖民地。发达国家甚至有可能通过提供经过篡改的数据和过时、错误的信息,或是片面提供某一方面的信息,而掩盖另一方面的信息,来对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活动施加影响。

利用电磁传感器等接收设备,或利用网络测试工具等网络设备进行侦收,可侦收到中央处理机、设备、终端设备、通信设备或网络上的信息。

通过对整个网络的通信情况进行监测,并对通信的频度、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通信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信息的性质及通信枢纽和网络的特点

在通信分析的基础上,打入网络并有选择地修改、删除、添加、伪造信息,实施信息控制和信息攻击,其中包括假冒合法用户进入网络;通过某种手段越权访问;破坏数据的完整性或修改、伪造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通过向计算机网络施放病毒等方法干扰其正常运行或破坏计算机网络系统;甚至可以直接篡夺信息系统中的指挥、控制权。

所谓网络防护就是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用通信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具有控制能力。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形成了边界防卫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安全反应技术。①边界防卫技术。通常将安全边界设在需要保护的信息系统周边,重点阻止诸如冒名顶替、线路窃听等试图越界的行为。相关的技术包括数据加密、完整性、数字签名、主体认证、访问控制和公证仲裁等技术。这些技术都与密码技术密切相关。近年来,公钥技术被普遍接受,该技术能大大降低密钥管理的风险和主体认证的成本。②入侵检测技术。它是发现渗透企图和入侵行为的技术,是基于入侵者的攻击行为与合法用户的正常行为有着明显的不同,实现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和告警,以及对入侵者的跟踪定位和行为取证。③安全反应技术。它是将敌方攻击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的技术,其中分布式动态备份的技术与方法、动态漂移与伪装技术、各种灾难的快速恢复与修复算法、诱敌深入与防守反击技术等是较新的安全反应技术。

二、网络战的特点

(一)战略、战役、战术网络战界限模糊

未来局部战争,战略、战役、战术界限模糊,使得战场网、战役网和战略网的区分更加困难,战略性信息、战役性信息和战术性信息在集成化网络环境中有序流动,呈现出紧密互联、相互融合的特点。这势必使战略、战役、战术网络战界限模糊,日益融为一体。

(二)网络战场疆域不定

传统作战离不开陆地、海洋、空中甚至太空等有形空间,而网络战是在无形的网络空间进行,其作战范围瞬息万变,网络所能覆盖的都是可能的作战地域,所有网络都是可能的作战目标。传统作战改变作战方向需要长时间的兵力机动,而网络战,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完成作战地域、作战方向、作战目标和作战兵力的改变,前一个进攻节点与后一个进攻节点在地域上也许近在咫尺,也许相距万里。计算机网络空间成为战场,消除了地理空间的界限,使得对抗双方的前方、后方、前沿、纵深的概念变得模糊,进攻和防御的界限很难划分。

(三)网络战隐蔽性强

网络战行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网战人员在哪里行动,如何行动,网络病毒向哪里传播,经何种途径,采取何种方法,对方都很难得知和察觉。网络对抗不见刀光剑影,施放病毒、窃取数据、引爆网络炸弹无不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可以说是来无影、去无踪。网络作战行动速度快,时间短,当敌方还没有来得及发现,网络行动已经完成。网络战行动经常以正常的信息交流形式出现,无迹可查、无影可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难以检测和监视,也很难提前预设针对性强的应对措施。

(四)网络战人员不再只限于军人

在信息战中,一般平民可以通过信息空间志愿参加战斗。甚至很容易跨国界参加战斗。军人与平民的界线很难分清,即使是在由政府所动员的部队中,传统意义上的战斗人员在人数上和作用上也将大大低于来自各个行业的技术专家。真正要展开全面的网络攻防战,需要动员大量的计算机专家、业余爱好者等。在信息空间中,全世界的精通计算机的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站到一方参加战斗。把成千上万台个人计算机联结起来共同作业,可以代替大型军用计算机完成许多任务。因此,决定信息战胜负很可能要看哪一方所能动员的计算机专家和业余爱好者更多。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他们的战斗力取决于他们运用、操纵信息的智力,而胜败则取决于“智力”的多少。网络战支前也将改变传统的人力支前方式,将主要实施网上技术和信息支援,提供网络最新进攻技术和手段或者网络信息情报等。它改变了传统支前人力物力集中的方式,而是技能和智能的汇集,是通过网上点击鼠标的方式实现的。这种形式的改变,意味着支前行动将由人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

篇2

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是高校德育实践体系中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决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向和发展路径,而且对高校德育目标的预设、内容的确定以及方法的选择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其内容在于传递超生物经验(包括在社会中生存的经验和使用、制造工具改造世界的经验);其目的在于促进个体人的形成,促进整个人类的发展和完善。”[2]从发生论意义和根本属性上看,德育也是为满足人类超生物经验遗传而产生,为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发展的。这也如康德所说,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自己和他人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做自身就是目的”[3]。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将人类适应社会生活并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各种知识与规范、技能与方法等传授给青年一代,促进大学生朝着“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目标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做到目中有人、旨在育人、融入成人,不断增强个体适应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首先应做到“目中有人”,这种“人”不仅是处于群体中的“类主体”,更是具有异质性、多元性、特殊性、创造性的鲜活个体。因此,要彻底扭转“人的缺位”状态,让大学生“从一个被社会所消解了的抽象符号转身为真实的存在”[4];从对大学生的主体性的忽视、无视、漠视到珍视、彰显和高扬其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实现大学生从工具性存在到价值性存在的转变,切实做到以当代大学生为基点全方位构建高校德育体系。其次,德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以人为本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就要做到“旨在育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育人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不断增强其主体意识、提升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并以时代精神升华其主体精神;要充分释放、开发个体的生命潜能和价值,培植时展所需要的独立、创新的新型人格,最终使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5]。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育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游离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之外。无法与学生生活对接的德育必将是无生命的德育。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还应回到成人之道的原点上来,把高校德育融入成人过程,将教育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结合起来并渗透其中,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高校德育要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出发,针对其成长过程中的人生困惑和价值迷茫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把德育变成扎扎实实关心人的切身利益和成长之举;要以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要为目标指向,从根本上提高其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和健康成长的能力。从总体上讲,“目中有人”是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和基础,“旨在育人”是其目的和归宿,“融入成人过程”是其途径和手段。只有坚持三者的统一,才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为不断增强高校德育个体适应性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方向引领。

二、预设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科学目标

高校德育目标关注的是把人培养成具备何种思想道德品质的人,它决定着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任何现实的德育都是特定社会统治阶级的德育,它必然要承载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符合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统一性目标,如我国高校德育就旨在将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特别是面对当前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和思想不断向我国大学生渗透,以及某些霸权主义国家妄图实现“和平演变”、大肆散布西方政治观念,在思想政治领域进行颠覆活动,高校德育更应该在教育目标上制定统一的德育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这不仅必要,而且完全符合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与此同时,面对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要和不断增强的主体意识,高校德育目标也应凸显层次性。因此,增强高校德育个体适应性,首要的就是关注个体、关注德育目标的个体层次性。

高校德育目标的层次性是由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决定的,以个体的差异性和思想道德境界的渐进性为依据。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看来,人的道德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德育必须以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为前提和基础,在不同的阶段制定富有梯度性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以“最近发展区”为理论指导,根据大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确定不同的德育目标,再把各阶段各层次的德育目标整体衔接起来,逐步提高。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更易为其所接受。德育目标不仅要有梯度,还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实现广泛性与先进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可以将道德分为“圣德”与“常德”、“美德伦理”与“底线伦理”,分层次、有步骤地引导大学生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向较高的德育目标迈进。例如,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契提出的“平民化自由人格”就很好地兼顾了个体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对高校德育目标的预设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三、构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决定德育的方向、体现德育的性质。现代高校德育内容的确定,不仅要以德育目标为客观依据,而且要以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为现实依据。增强高校德育的个体适应性,需要着力构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体系。

任何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我国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要求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必须以为主导。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极力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之我国国内存在的各种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高校德育过程中,首先要体现教育内容的主导性要求。这不仅不与德育的个体适应性原则相违背,反而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在当前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以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体系之中。

德育内容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体系,在坚持主导性内容的同时,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拓展。从增强个体适应性视角审视德育内容,就应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开放性、复杂性、动态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构建多样性的内容体系。

这种多样性的德育内容在当前主要是在其现实性和时代性中得以彰显。高校德育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而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中,从如“面对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搀扶”等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中提取生动的、直观的素材。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例如,针对当前日本将“国有化”之举引发的民众示威游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德育工作者可以“当代大学生如何理国”为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唯有使德育内容与生活对接,才能使高校德育更富有时代气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多样性的德育内容还源于对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发展和需要的重视。例如,针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疑惑,可以将生命教育、科技道德教育、现代人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纳入到高校德育内容中。又如,风险社会环境下的对学生风险意识的强化,以及把握机会、化解风险、适应与发展能力的培养等。总之,教育者应该积极密切关注时展和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新特点,科学预测发展趋势,以急剧变化的现实世界作为生长点,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作为结合点,不断充实和完善内容体系。

四、探索具有针对性和主体性的有效方法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工具,也是德育内容的表现手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任何一种德育方法的应用,都要讲究灵活性、针对性;否则,即使方法是科学的,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传统德育中,曾出现过“一刀切”、“一律化”的简单做法。这种方法虽然在过去人们的思想道德共性问题较多的情况下,也曾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思想道德多样化的发展以及主体意识的增强,这种方式方法已很难奏效。因此,增强高校德育的个体适应性要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和主体性的有效方法,不断实现对传统德育方法的超越。

在德育中,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思想特点、行为方式是选择德育方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也是德育方法取得实效的关键。比如,教育对象的性格不同,有的豪爽,有的活泼热情,有的孤僻冷淡;不同年级学生表现出的主要问题不同,“大一新生的适宜性问题、大二学生的意识觉醒问题、大三学生的‘分流’问题、大四学生的压力问题”[6];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活动特点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选择德育方法只能因人而异、因事而宜,突出针对性。咨询辅导法就是一种极富个性化色彩的德育方法。它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提供更具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服务,更加凸显了德育的个性化色彩和更好地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挖掘其当展潜力、满足其成长需要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对于“衔着鼠标出生”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方式、获取信息方式等都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使得其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出现了现代特点和新的规律。对此,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必须更富现代性,手段更加现代化,增强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融知识性、趣味性、价值性于一体的德育专题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网络辩论赛、在线时评等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经常关注学生QQ、博客、微博等的状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思想动态;开设具有交互性、开放式的电子邮箱,针对学生比较敏感或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一对一的思想交流和价值引导,以当代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更好地引导他们的成长。在当前,“网络语言”和流行语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契合了当代大学生个性成长与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正悄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恰当使用其来解疑释惑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德无定法,只要是显示出对道德主体的高度关注,对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由、自觉的重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方法,都应是为我们所大胆探索、积极引进,不断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龚海泉.当代大学德育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7.

[2] 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16.

[3]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3.

篇3

[作者简介]沈革武(1973- ),男,湖北孝感人,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研究与舆情分析。(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45-03

高等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与时俱进,整合创新”应是21世纪我国德育模式发展的战略思想。德育模式创新要与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相整合,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相整合,与经济全球化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相整合。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高校现代德育体系和机制,构建高校现代德育“生态链”,对德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和德育范式的转换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整合高校德育资源,构建立体式、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体系,要创设整体育人环境,形成德育“生态链”。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首先是德育目标、内容的和谐统一,从价值、内容、实践等层面上进行整体建构,营造以人为本、共同参与的德育环境,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格局。要构建齐抓共管的德育网络,增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德育观,这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密切相连。德育工作还要不断创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完善高校德育新体制及运行新机制,从而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等落到实处,富有成效。

一、维度整合模式研究与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

在德育范畴内,维度整合模式是一种德育资源整合的实施体系或操作样式,包含原则要求、策略方法和途径渠道等内容。如目标主义模式指施教者把人类积淀下来的道德品格整合提炼成德育目标并传给下一代,具有目的性、长期性、系统性等优势,以日本等国为代表;全面主义模式以实用主义为指导、主观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注重整合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德育内容的社会适应性,西欧国家多采用此模式;混合模式注重德育基本目标与内容的整合, 结合学生的多样化特点, 将德育寓于日常教育之中,具有统一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以美国为代表。美国高校德育特别注重对学生成长的全面指导,并建立了完备的指导组织机构,配备有专职教师。国内的德育模式注重马列思想指导,强调社会、家庭、学校合力育人,通过教育管理手段达成德育目标。基于新时期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情况,高校德育模式尚待优化,尤其要从不同德育维度着手对德育成果进行鉴别性继承, 适时整合模式,并结合时代要求与学生特性来创新德育体系和运行机制。

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是一种以心育德、以德育心、优化性格、适应社会、长远发展、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整合的德育“生态链”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重大突破,注重对德育生态环境的再塑造,遵循德育规律,以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它所产生的合力必将促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发展,实现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二、从德育的多维度探讨高校德育、心理教育、职业教育的整合

整合创新是现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教育都以学生成才为目标,其内容、目标、形式和内化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以在实施中考虑整合是必要的,当然这种整合是适当的、合理的融合和互动。

1.站在多维度的视域看待德育整合研究。整合是按照一定目的,对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划、组织和调整,以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化活动。对德育维度的整合,就是对德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统一的规划、组织和调整,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比较稳定的体系,以提高德育实效性。

2.根据德育外延与内涵的不同界定,这三者之间既交叉又融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德育内涵的夯实需要拓展德育外延作为支持和保障。新形势下,要在正视德育特殊使命、科学把握德育特点的基础上,重构德育外延,发挥德育过程的开放性和可控性,以充分拓展与提升德育的功能领域。从德育外延上讲,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有益补充。德育的作用在于培养人才,好的人才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维护心理健康的同时,也有培育良好品德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辅相成,渐趋完善。在尝试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相互融合中,德育将会发挥心理咨询功能。依托心理教育开展德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增强德育实效性。结合德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学生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从德育内涵上讲,职业教育是高校德育的继续延伸。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而普通高校的职业教育主要指大学生就业前后的教育工作,内容涉及职业素养、生涯规划、良好行为规范、团队协作精神等。从对象上说,职业教育属于高校德育的范畴,但从作用和阶段上讲主要是“后高校德育”,是步入社会后的德育延伸。

系统性是德育的重要特征,高校教育和德育过程都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要充分认识和考虑各个部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德育整合是对德育资源进行系统搭配,从而保障德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实践活动。解决德育资源与德育效益的矛盾,关键在于资源各要素的合理搭配。

三、从高校德育、心理教育与职业教育合力育人研究入手,尝试构建高校德育“生态链”

1.从价值意义上看三者育人的研究。德育的整体优化性体现了德育整合的实效价值,德育持续发展过程中德育系统的内在要素及其运行机制与外部相互作用,使系统趋于优化。树立系统功能观,要充分考虑德育整合的连续性。在塑造完整人格体系时,要注重品德养成。在实际生活中,要结合大学生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寓于价值取向和引导,让学生心理趋于良性发展。

2.从过程与功能看三者育人的发展。从德育过程上讲,教育者根据一定需要,通过调节社会影响和组织有效的德育活动,让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发展适应社会要求,提升受教育者的品德和综合素质,这是一个系统运行过程。德育过程的起点不是唯一的,必须利用不同的途径促进德育范畴向综合动态性发展,使多种品德心理特征、职业公德意识、德育构成因素在德育过程中相互作用。从德育功能上讲,德育是品德目标培养,心理教育是品德个性优化,职业教育是品德发展规划。德育离不开感情基础,师生在德育工作中总是伴随着认识、态度、情绪、言行等相互体验而形成吸引或排斥的心理状态。师生心理相容,能保证双方在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中进行教与学。德育离不开职业教育,它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体现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3.从三者合力育人研究来尝试构建高校德育“生态链”。现代德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德育主体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并且这种建构和发展只有在主体间以及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才得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和高校德育在原则、内容和方法上有相通之处,三者的“整合”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职业教育的实施优化了内在心理生态,还与高校德育交互融合,提升德育效果。这种整合不是一方对另一方单向施以影响,也不是用某一方的方法去解决其他二者的问题,更不是用其中一方的功用去替代另外两项的价值,关键在于三者的有机结合,交互影响、交互作用、取长补短,发挥协同功效,实现人才培养价值的最大化。按照生态框架布局,通过进一步诠释高校德育、心理教育、职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德育生态环境,整合三者的功能,达到合力育人的效果,这既符合时代要求,也对德育机制的创新探索具有较强的借鉴指导作用。德育范畴内的生态概念是指将高校德育工作置于高校内外部环境的联系中,这个环境不仅是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也是自然的。因此,应从高校德育、心理教育和职业教育维度整合的视域出发,以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根本,创建适合大学生成长的德育体制,利用以人为本、性格优化、和谐氛围、公平基础、同伴关怀(集体协作、团队荣誉)、社会责任(适应社会)、通识教育等途径构建现代德育“生态链”。

4.德育生态环境与德育“生态链”。新形势下德育环境更趋复杂,道德评判标准也更趋多元,德育范畴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各种社会思潮交叉挤压,德育生态和空间呈现立体化、多维化格局。社会发展带动德育不断创新,必须保证和促进新时期德育走向综合化,应对复杂环境,解决复杂问题。德育环境恶劣会导致德育危机,德育的实效必须有良好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发挥德育实效就必须创新手段、净化环境,形成优良的德育生态互动“场”,发挥德育整体运动优化率,使效率最大化。“要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的传统德育方式,就是要努力创造一个德育活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施教者和受教者在双向互动中有一个理想的生态‘场’。”德育生态环境指以德育为中心而展开的,因思想品德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转化而产生的,具有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及其内部各因子的有序组合。在德育生态环境中,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可或缺。平衡、和谐、融洽是高校德育“生态链”的主要特征,它充分考虑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全面发展的需要、环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大学生在德育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德育新型模式。

为什么要将生态思维引入德育和整合模式范畴?在此可以引用生态学的理论。汉斯・萨克塞在《生态哲学》中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关联的学说”。生态学主要是研究关联的学说,其思维向度和价值重心是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不是单个事物的绝对价值。它要求观察事物之间的关联,最初起源的方法论基础是一切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的一部分。生态的基本理性内涵是实体或整体的观点,但生态理念的根本精神是以内在有机关联和生态因子间平等互动为基础的实体取向或整体取向。“生态思维”以生态为取向,而且是以“生态”为核心和品质的广义概念。整体性是高校德育系统的基本特性。德育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和空间,具备生态的相关要素。研究德育的生态环境是突出了在一定条件下诸多因素之间协调整合关系的动态研究。高校德育系统的各要素优化决定德育系统的功能优化,这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良性运作的生态链。德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德育活动产生的各种影响,以及其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结构组成了生态环境。德育“生态链”是对德育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多元的生态系统。

四、构建高校德育“生态链”的现实意义与优化思考

创新现代德育的体系和机制,构建高校德育“生态链”,充分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对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从主体性原则出发,高校德育“生态链”结合现阶段学生德育工作特点和时代要求,把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注重德育生态环境塑造。现代德育“生态链”注重以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求为导向,充分关注大学生的个体道德需求,具有基础性、务实性的特点,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大学生丰富的道德需求、完善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有效引导。“生态链”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可持续的成长环境,它注重环境的创设、主客体互动、隐性载体作用的发挥以及德育自组织的建构。它强调主观能动意识,唤醒学生的自觉能力,有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一种持续发展过程。第二,从系统性原则出发,德育“生态链”是以促进思想品德社会化并制约和调控其发生、发展的多维度循环系统。它以促进德育生态环境平衡为目的,置其要素于和谐状态之中,通过主客体循环、功能转换、信息交流等过程,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和复合网络。

德育整合模式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的输入为德育整合模式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同时系统的输入又反作用于环境,使德育整合模式运转更富有生命力。其优化性表现在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子系统之间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有机联系,并处于最优状态,达到最佳效果,这也符合“协同导致有序”的管理原则。德育活动组织者在这条“生态链”上占据关键一环,如果运行机制和方法得当,可促成各系统间的良性循环和互动。

高校德育“生态链”这一概念聚焦的是高校德育生活的复杂状态,是指在具体的高校生活中作为复杂系统而存在的德育系统。整合高校德育“生态链”,可以促进德育工作现代化,将德育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德育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转型产生的关键。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德育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德育工作,但不断变化的高校德育生态状况往往被忽略,从而使高校德育生态范畴内的高校德育、心理教育、职业教育中的生态因子处于失衡中,进而导致正常循环的“生态链”断裂。同时,德育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弱化了高校德育功能。新形势下,高校德育要担负起育人的使命,就必须树立新的时空观,实现多维度整合,达到价值共识,在形成合力目标下调配“大德育”系统内各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部分在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为实现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多维度形成整体效应。

[参考文献]

[1]钭晓东.论德育的外延整合与重构[J].社会科学战线,2004(2).

[2]樊浩.伦理―经济生态:一种道德哲学范式的转换[J].江苏社会科学,2005(4).

[3]邱霁扬,焦翔.整合视野下的现代高校德育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4]邱哲.论德育生态互动场[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6).

[5]沈革武,杨爱霞.解读德育生态论的学术迁徙[J].学术界,2008(3).

[6]邢彦明.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场”效力[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4).

[7]叶海芹.论高校德育创新模式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3(7).

篇4

二、开发流程

(1)调研论证,明确思路。我们通过闽南文化专题调查、德育专题理论研究、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基于闽南文化精神的德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然后,组建校本编写队伍,明确工作分工,编订德育教师工作手册,启动德育教师队伍培训。由于教师们此前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对其体例、内容还很陌生,我们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标准》之前,便先组织教师研究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开展编写队伍的校本建设理论学习和编写工作培训,统一思想,提高大家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校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确定了《德育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为前言,从总体上阐明德育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分别阐明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分专题提出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分别对教材编写、活动实施、活动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比较翔实的要求与建议。这为整个德育校本开发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与准绳。(2)收集材料,编写课程。组织德育课程编写队伍,开展课程开发研讨会,划分任务,分类对闽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初步形成典型案例文稿。我们还与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东南花都闽南文化展馆、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收集并编写通俗易懂的闽南文化知识读本,归纳有关励志和创新的闽南文化精神的案例。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尽量规避闽南文化知识中的学术性文稿,而主要以案例和活动内容为主融入德育教学中,并编写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简述如下:序言第一章闽南先贤:爱国与爱乡篇以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闽南历史名人的实例,编写德育课程。第二章闽南印象:传统与现代之感悟篇围绕厦漳泉等典型闽南文化古迹编写闽南印象,突出传统文化感知与心灵的感悟。第三章闽南现代名人堂:励志与德行篇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林语堂的实例编写励志教育课程;以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实例,编写德行教育课程,等等。第四章闽台同根同源:爱拼创业启示篇结合闽台人文和企业文化实例介绍,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启发学生的爱拼思想和创业激情。(3)设计学习情境与课堂活动。设计学习情境,重点突出德育课堂的活动化,依据编写的闽南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精神品质,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闽南文化为基础,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以闽南文化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以闽南印象为主题的情景活动,如海报设计比赛、闽南语歌曲习唱、闽南文化历史讲堂。实地考察漳州历史古街、漳州文庙、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林语堂纪念馆、闽南文化展示馆等风景名胜古迹,品尝漳州的特色小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知闽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编写要突出具体实例配合德育活动,加入学生参与的情景教学环节,创新德育课程。(4)闽台互动交流,突显特色。我们还积极开辟闽台文化沟通渠道,与台湾高校、出版社、研究机构、台资企业建立联系,收集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读本、案例,对校本课程进行修改和扩充。针对闽南区域闽台合作优势和丰富的台资企业资源,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对校本课程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台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学习阶段、顶岗实习和就业阶段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深度和实践性。(5)修改和完善。我们确立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原则。我们先在低年级新生中进行试点,先指定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德育读本中的内容和活动方案进行操作,摸索出经验后,再给其他教师上观摩课,课后大家交流研讨,对校本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完善。在活动模式基本定型后,予以全面推广,广泛运用。我们还把校本课程交给有关专家、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有关人士去阅读,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和专家评估,寻找校本课程的不足,适时组织教师对受教育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对校本课程进行完善。通过不断总结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校本课程中及时加入对德育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确立课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完善校本,形成我校自身的德育特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