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行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3-08-29 09:20: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仓储物流行业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仓储物流行业研究

篇1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2-41 -03

一、物流仓储行业现状分析

如图所示,是国家邮政局15年的统计数据,在2015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已达1195.7亿元,同比增长33.2%,快递包裹量达84.6亿件,同比增长43.3%。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40亿件,首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些数据背后所体现的正是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的现状。

与此同时,在电子商务行业兴起的同一时间,伴随着的是物流仓储等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在电商的物流链上,快递业作为前端面向着终端的消费者。同时,支撑起快递行业的配套仓储体系作为后端,保障着前端快递行业的稳定运营。换言之,后端运营的科学性与前端派送的流畅息相关。然而,面对电商行业的超常规快速发展,物流仓储业是喜忧参半。营业额的暴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润,但频频出现的“爆仓”难题却又难以解决。

可以说,传统物流仓储在电商面前倍感压力,传统物流仓储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电子商务领域,资金流、信息流链条日益完善,仓储物流若不能及时跟随时代的脚步,势必会导致整体电商领域的滞后。

如下图所示,根据仓储管理流程图可以发现,传统商业的仓储像是一个临时的仓库,是产品的寄存地,以叉车进行入出库作业,重点在储存而非流通,主要着眼于货物的安全保存。而现在的电子商务的仓储是通过式仓储,本质上是分拣中心加临时仓储,且库存品种多,单品库存少,在库品管理方面就有很高的要求。不单单是简单的快递,更是全供应链的优化,至少也是仓配一体化。故此,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当下物流仓储的困境,必须从根本上对仓储物流行业的供应链进行全面优化。

那么,传统物流仓储如何转型升级?追根究底,还是需要“互联网+”的帮助。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让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物流仓储行业相结合,使货物的流动性提高,再配备以高速、高效的物流设施,创造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全新仓储体系,以此加快电商物流行业供应链整体的效率。

二、物流仓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为了能更加明确地了解当下物流仓储存在的问题,我们就N市范围内各大小物流公司及仓储点进行了题为“物流仓储管理问卷调查”的问卷发放与回收。

调查时间:2016年7月6日――2016年8月6日

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

样本容量:148

数据收集方法:收集发放的纸质问卷以及其他非问卷形式的资料

数据分析方法:

首先,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了可信度和有效度的相关分析,对问卷进行了有效问卷的筛选。同时,借助Microsoft Excel 2010 进行数据图表的制作。并且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本次数据统计过程中,问卷总计发放150份,实际回收148份,有效问卷数148份。通过对这148份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合,我们从“仓储外包”及“智能仓储”两个方面对现下物流仓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物流仓储企业中有62%的企业有着外包,而通过进一步的讯问后,发现当下的电商物流企业主要是将除核心产品外的大部分产品进行了外包。那么为什么这种的方式,如此受到广大电商的青睐呢?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大多数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企业自身的仓储场地体量存在有一定的大小刚性,不可能随时随地根据需求的转变而转变,但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仓储场地面积,可以根据货主的需求的进行弹性转变,因此不存在限制问题,单独的企业便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增减。

二是企业的自有仓库地理限制因素太多,相比之下,物流公司遍布许多城市,并且会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做出调整,向价格低廉的地区发展。因此,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仓储外包服务无疑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不二选择。

三是相较于国外已经成熟的物流体系。国内的物流业总体上还是属于比较低端的、用工灵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员工素质、技能要求不高。为此,将仓储外包的选择,不仅明显地降低了成本,同时更避免了企业在人力资源决策上的诸多忧患。

与此同时,通过对智能仓储普及度的调查,不难发现在被调查的电商物流仓储企业中,有85%的企业已经进行了智能仓储的普及。通过调研分析,智能仓储相较于一般人工的仓储,其所需的人工劳动力可降低20-30%,大大降低了商品缺失的风险。通过互联网技术改良的供应链管理将降低20-25%的工作服务时间。同时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也提高了作业效率。入出库数据的自动采集,降低了人为的失误。整体上,大大提高了仓库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仓储物流的成本。

但其中只有41%的企业将智能仓储进行了普及。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后得知,当下国内普遍还存在着智能仓储普及率不高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企业相较于国外企业,智能仓储的实际效率利用率还不够高,甚至存在着环境污染等衍生问题的存在。

三、现代物流仓储行业优化策略

(一)仓储外包优势及改进意见

诚如上文所述仓储外包是解决“爆仓”问题的一个有效方式,其主要的优势正是体现在弹性高、地理限制小以及成本低。然而若想真正发挥仓储外包全部的优势,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升级。

目前,绝大多数的物流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都还很低,依旧停留在依赖EXCEL表格进行功能极其有限的库存管理,使用EMAIL定期或不定期向货主发送简单统计报表的原始阶段。外包后的库存管控对于货主来说,几乎就等同于“黑箱作业”,既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实时性,也无法满足货主的可视化、可交互性要求。

这就要求物流公司能够拥有一套自己的像样的仓储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互联网环境下的营销环境,使得物流公司与企业货主之间建立长期性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实现并维持物流商的仓储管理系统与企业内部ERP系统的“集成”达成可交互。这种构筑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物流仓储外包体系一旦达成,对于企业的效率提供质的飞跃。

(二)电商模式下智能仓储的优势分析

电商模式下,商品的出入库相较于传统仓储流程要复杂得多,仓储系统内部不仅物品复杂、形态各异、性能各异,而且作业流程复杂,既有存储,又有移动,既有分拣,也有组合。这就使得电商企业对电商物流仓库以及配套设施的要求变得非常高,尤其在工作量变大的情况下,人工的失误率大大上升,导致企业对于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业只需要通过智能仓库依靠着的互联网发达的技术,保证货物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以此便可以确保企业在收到数据时的准备性与真实性,达到合理控制企业库存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企业再通过科学的编码,对库存货物的批次、保质期等进行管理时,以此达到更加便捷高效的目的。同时,运用智能仓库所拥有的SNHGES系统的库位管理功能,达到掌握库存货物的实时所在位置,保障货物的安全性与时效性。

这种使电商的物流仓储行业智能化与网络化的智能仓库在经过进一步发展后,势必会受到越来越多广大大型电商的青睐与追捧。

(三)互联网结构下的新兴云仓储

仓储外包与智能仓库在现下发展中已日趋成熟,但是其不免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结合仓储外包与智能仓储的优势一个全新的云仓储概念被提出。其主要依托于当下社会所提出的云概念,最初的云概念,仅应用于存储的虚拟云盘。但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也开始与云概念所结合改造升级。

传统的仓储物流已经慢慢被互联网大数据所改变,以前的仓储物流仅仅为客户存储货物等低层次服务;在云仓储的环境下,所有的仓库将掌握所有客户的资源流通,货物进出,财务进账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云仓储将通过大数据计算分析得出:客户货物的进出仓规律,销售规律,资金规律,现金流规律,乃至推算出全国产品市场变化和行业兴衰规律。

亚马逊是国内最早提出所谓“云仓储”服务并给出明确操作方案的公司,其“云仓储”核心内容按官方定义主要包含两点:一、“卖家按商品实际体积及存储天数支付仓储费用”;二、“卖家仅需就近入仓,亚马逊自动将库存智能分配到全国各仓”。

其提出的第一定义是企业仓储外包所需要的灵活性的极致体现,区别于一般的仓储外包,其更具灵活性,弹性变化更大,无疑迎合了当下企业的需求。其提出的第二定义,是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总体体现。在确保企业库存有效管控的基础上,企业只需要与云仓储企业沟通好如何部署自身的商品在各地的分布,同时保证仓储外包后的数据透明,货物的实时动向。便可以充分发挥云仓储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使云仓储为企业智能分配。

云仓储构建于“互联网+”之上,其本质是以方便快捷的全新形式为企业带来便利。但与此同时,一些技术需求的必要性也抑制了其普及的发展。在物流商与企业之间的数据透明与实时交互正式沟通完成的情况下,相信在仓储外包自身仓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云仓储必然能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使物流仓储的效益得到质的飞跃。

四、结语

当下时代已然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物流仓储作为构建电商行业的核心基础之一,与互联网相结合也是时展之必然。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今后的物流仓储势必会更加普及。各大物流公司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下的这些产品,才能真正实现物流仓储效率质的飞跃,实现真正的全面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翟垒垒.智能化转型下我国制作业仓储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5,(04):70-71.

[2]张璨辉.智能化仓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大众用电, 2014,(09):42-45.

[3]付凤海.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电子制作, 2015,(08).

[4]杨力敏.国内物流仓储机械智能化状况及发展趋势[J].物流技术: 装备版,2012,(09):18-20

篇2

1.行业竞争强,物流成本高。物流行业是产品实现流通的主要途径,被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血管,据调查,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种类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中央直属的专业型物流企业,这种企业受行政控制,主要针对专营性生产资料的流通;二是地方专业型物流企业,这种企业受地方行政的领导,主要针对地方性商业系统;三是兼营型物流企业,这种物流企业同时结合商流和物流,目前在我国物流行业当中所占的比重大,且仍在不斷增加。国内物流行业虽然占据主要地位的若干个大型物流公司,但企业的总数很多,竞争环境十分激烈。由于整个物流行业存在着无序竞争、各个物流公司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以及物流信息传递不够流畅等原因,往往导致物流仓储行业的存货不能得到及时调配,大量物资被滞留在流通周转途中,最终导致资金沉淀、产生大量库存费用,增加了物流仓储行业的成本,同时也导致物流企业的信誉度受到影响,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2.标准化不足,信息共享率低。我国物流仓储行业由于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同的企业业务流程不相同,且由于竞争关系不愿意共享各项信息,使得国内物流仓储行业的整体标准受到影响,经常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等突出问题。物流仓储业务因为企业资源有限导致了仓储标准化工作环节相对薄弱,与其他标准化程度高的产业相比差距极大。与此同时,各个物流企业几乎都拥有自己独立的仓储空间和运输设备,由于业务量不饱满,往往导致了仓库闲置或车辆空载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物流仓储和运输资源的极大浪费,虽然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够有效地解决标准化和资源效率等问题,但由于缺乏整个行业的系统化管理,企业热衷于利益竞争,使得标准化和信息共享的前进步伐很难加快。

3.管理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缺乏。通过对国内外物流仓储行业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能够发现我国的物流仓储管理模式相对较为单一,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不高,物流仓储行业针对不同业务的行业领域,缺乏专业性,往往很难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仓储解决方案。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物流网络优化技术目前还仍旧比较落后,往往降低了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上,工作效率与质量的降低常常导致客户服务水平难以提高,缺乏竞争力。

二、信息技术下优化物流仓储模式的方案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保证信息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物流仓储企业已经采用信息技术进行仓储管理,但仓储管理系统的软件研发水平和员工熟练运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往往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信息化并未在物流仓储行业达到理想效果,在新的物流仓储模式中,应当建立标准化网络信息平台,专门提供仓储物流信息的、流转以及行业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如果能将行业与企业之间的物流仓储信息汇集起来,形成大数据,这样就能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这样可以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和能源的高效利用,能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使得企业能够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当中,最终建立更完善的信息平台,形成良性循环。

2.提高物流行业工作效率。物流信息技术平台除了解决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还要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因此,在全新的物流仓储模式当中,应当提供货物交易管理信息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快速准确地查询在线订单、货物管理及物流各个环节处理进度等信息,让企业和客户的信息流通更方便快捷。除此之外,物流企业还可以开设在线交易、支付、客户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来解决交易方式单一、客户沟通等诸多问题。为了提高仓储工作效率,企业还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助式仓储,这种自助式仓储方式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客户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时间的要求,自主选择仓储时间,为物流企业和客户双方省时省力,大大提高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

篇3

【关键词】

仓储物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1 现代物流仓储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们购物思维从实体店转向网络购物的观念转变,基于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平台,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长期持续的高效发展。在如此大环境下,现代物流业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物流业的核心信息管理系统是把行业管理决策和应用等不同方面从以前的各自独立,互不联络的系统逐渐合理有效的联合起来,使得具有一定的集成化系统。这样,使得物流系统以高效、高质、廉价的成本为行业标准对现代物流行业提出了高要求。在整个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块中,仓储物流信息系统是一个核心模块之一。它是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采购与销售链条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仓储和物流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巨量的物流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伴随着仓库订货,储存货物,保管货物,货物出库等一系列企业运营过程而带来大量的仓储经营数据,这种数据需进行频繁的数据处理,同时也具有一定信息复杂性的特点。为了达到加强对信息的存储管理的目的,企业必须快速建立能够快速处理如此庞大的信息量的现代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才能够满足存储效率的巨大需求,降低库存成本以满足企业加快资金周转,减少库存量的经营需求。

2 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求模块分析

2.1 物流仓储业务接单模块

该模块是基础,是接受客户的物流仓储配送业务或需要保存和运输业务管理的必要条件。公司仓储人员基于货物存储申请来受理操作存储货物,同时准备货物入仓库管理的判断,仓储业务接单模块需记录客户需要的货物仓储业务相关的信息,以利于做出合理的管理仓库管理解决方案。另外,还应提出一系列存储管理解决方案,用于仓储作业计划外的维护功能。

2.2 货物入库管理模块

该模块基于接单货物清单,将货物入库的信息列出来,通过公司仓储管理人员审核校准后,依据不同客户所提的需求和货物本身的特性等为客户量身选择仓库,同时在仓储的过程中,根据仓库的占用面积等信息情况做出仓位的分配,并将修改的信息记录。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算是完成了货物实际进入仓储入库的操作。同时,在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自动生成入库明细单,以便于今后对货物进行仓储管理,并且在对仓库维护的过程中仓库的信息都需核实记录在案。

2.3 库存维护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各种材料的收货,发货,存货等管理,及时有效的处理货物入库后的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由于仓储的数据庞大,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随时及时地更新当前的库存信息,这样才能够准确无误地反映当前仓储作业的动态过程。该功能模块主要包含如下几部分,收货、发货、存货管理,库存使用动态分析过程,不同类型货物分类储存和呆滞物料管理等。上述子模块的实现是整个库存管理模块的系统整合。

2.4 外包仓储模块

外包仓储物流模式是指企业为了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将仓储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覆盖区域广泛、企业所付诸精力较少、利于社会物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优点。然而,由于企业对物流的控制力较低的原因,造成对第三方物流的依赖性较强。企业业绩会受到第三方公司的水平的影响,从而使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外包仓储物流模式适合仓储物流管理能力弱、企业资金实力一般的电子商务企业。它同样适用于平台交易数量小,但批次多的企业。企业在采用外包仓储物流模式时,需要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并维持与第三方物流密切沟通。

3 总结

本文根据现代仓储信息管理的需求,研究了当前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模块的主要功能,在当前企业激烈竞争的今天,企业需将仓储物流过程放入一个战略的高度,一个好的仓储物流管理系统,能够解决许多企业在材料采购,产成品销售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同时能够降低企业在供应链和销售链上的成本。所以,物流信息化是企业在如今同质化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之一。与时俱进的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某些仓储物流管理能力不强的企业,且物流成本优势较弱的企业来说,该系统管理是先进与时效性都是很重要的。共同集配仓储物流要求的管理能力更高。仓储物流联盟更有助于缓解单个企业的仓储压力。

【参考文献】

[1]吴艳妮.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仁.仓储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2.

篇4

2物流技术中仓储管理的应用及改善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当前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技术发展前景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可以对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应用有着全面的掌握。下文将针对物流技术中仓储管理的应用及发展进行研究,针对当前的缺陷部位,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促进技术的不断完善,为物流行业的建设及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物流企业的建设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时期之中。另外,一些大型的货物运输企业、货物配送行业等,也各自加强了自身物流中心的建设,生产厂家也纷纷的建立起了以物流管理和集中式管理为和核心的物流基地。上述举措,均使得我国的物流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在当前繁荣的发展局面之下,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不足和缺陷,不断地完善物流的仓储技术,并且提出相应改善措施。

2.1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应用

首先,应当广泛并且积极的引入现代化物流管理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仓库式的管理,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传统的人工盘点、人工货物的摆放、人工式的整理等,已经逐渐难以满足现代化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所以还应当加强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建设、加强机械化设备和系统的建设,最终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和管理,并且还应当加强信息的处理和收集,增加物流行业的仓储业务流量,以全面增加业务收入。

2.2信息管理及管理机构

另外,还应当加强信息技术和各项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这一点也是促进仓储管理技术在物流行业当中得到重要应用的关键点。结合物流行业自身建设及发展的特征,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将各项资源和信息等有效整合在一起,采用集中式的管理模式,避免信息过渡的分割和分散,真正意义上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此为基础,将规划的效应发挥至最大。建设起统一化的、标准的管理机构,在企业内部,设定一个权威性的管理机构部门,分散的领导其他部门,采用统一管理的模式,使得其他部门的各项工作均听命于它。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工作开展更加有秩序,并且对企业内部各项管理项目进行协调。

2.3优化传统的物流仓储布局形式

不断地优化物流仓储的布局形式,且发挥出本土优势,也不容忽视。当前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仓储技术都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地带,诸如城市区域、交通主要干线区域等等。所以,物流仓储的活动更多的是运用到商业活跃以及信息灵敏等优势,更多的是依靠交通的便利性,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对应的方案和政策,逐步地调整自身企业经营结构和经营的方式,采取科学化的规划方式,科学化的制定出各项经营原则,妥善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对融资形式的扩展、通过对仓库布局以及经济合作形式的调整,更好地促进企业经济熊阿姨的增长。在必要之时,还应当能够打破常规,使得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发展可以更好地得到应用,面向社会经营,更好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4加强物流仓储技术改进

最后,对于现代化的物流行业而言,要想使得仓储管理得到更加重要的应用,还应当不断的加强技术方面的改造,使得经营管理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强化。现代化的物流行业发展,应当以仓储式的管理为技术性支撑,以信息化的技术为基本指导原则,更多地运用现代化管理方式,诸如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来取代传统的手工记录和人工操作流程,使得物流行业的发展可以有更多的现代化技术引入。同时,还应当结合市场的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出基本的硬件设施和建设方案,逐步确定得出相关市场的供需关系,建立起完善的、强大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为行业的进步驻入更多活力。

篇5

中图分类号:TP27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051-02

1 物联网技术与仓储管理的概述

1.1 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

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概念的本质就是将各种生活都放在一个物联网环境中进行,让人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拥有确切的感受,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物联网技术是当代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掀起世界范围内的第三次科技浪潮,它将更全面更透彻地展示信息化时代的魅力。

“物联网技术”是以互联网为基本要素,对这一技术进行延伸,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将其运用于各种物品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和沟通,通过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品等联在一起,实现各种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在逐渐充实的过程中建立更加立体的网络,进一步实现远程管理和控制。同时,物联网技术能够通过无线实现各种不同距离的相互联系,真正实现对“物品”的“节能、安全、环保”管理一体化。

1.2 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

仓储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指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是仓储管理机构和部门为了最大程度发挥自身拥有的仓储资源效用,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

“仓”也称为仓库,为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为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当适用有形物品时也称为储存。“仓储”则为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这一活动对于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物流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部分。

2 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物流行业属于新兴的第三产业,以提供便捷的服务为主要盈利手段,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物流行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兴起的行业,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是需要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技术要求。物流行业与通讯行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关系密切,外在条件的限制也使得物流行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自身专属特征来分析,我国幅员辽阔,占地面积十分广阔,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地形地势也复杂多样,自然条件的特征使得我国的物流行业对于交通设备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尤其是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物流行业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青海、地区,环境恶劣,严重阻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除了自然条件以外,我国物流行业的信息技术水平也相对落后,对于物流系统的信息管理体现也不够完善,时常出现商品丢失、损坏等现象,这也明确体现出商品管理和位置追踪的信息技术不够到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多的弱点和缺陷,需要结合物联网技术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升级和管理,从而更好地为你们的生活提供便捷。

3 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管理中应用分析

3.1 物联网技术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

仓储管理的核心是效率管理。物流行业随着电子商务和网购出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尤其是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业务繁忙,给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对于物流行业来说,行业内部竞争十分激烈,在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模式上类似,所以,效率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物联网技术能够通过定位系统和红外线感应功能,更具体地记录商品的储存信息,使工作人员更好地搜索出商品的具体内容,从而更合理地安排储存和运输的活动,节约时间,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仓库控制、协调任务,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的同时,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3.2 物联网技术提高商品储存的安全性

物联网技术将一切相关的数据与网络技术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增强工作人员对于仓储管理的预见性,提高自主能动力。仓库的内部环境和因素对商品安全性有着极大地影响,因此注重仓库内部的环境变化也是增强商品安全性的重要方面。而物联网技术中的感应器可以灵敏地感受到周围环境中的温度、湿度以及异常成分的变化,给管理人员更多的提醒,从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商品的仓储管理带来双重保障。从另一方面来看,商品在仓储的过程中出现的盗抢、丢失现象也时有发生,给物流企业的信誉造成恶劣的影响,同时,也给客户带了财产损失,物联网技术的融入,能够实现商品的精确定位和追踪,在发生盗抢案件后,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损失降到最低,综合上述两方面,物联网技术能够为商品的仓储管理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3.3 物联网技术更好地保证仓储商品的质量

仓储的商品种类多种多样,存储的时间也更不相同,所以仓储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难度,对于每一商品的数据统计和状态的描述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就目前市场行情来看,生鲜产品运费更高,由于保鲜时间短的特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更多资源和资金投入来保证商品的质量,比如采取空运、需要大量冰袋等。在储存和转站时由于途中的颠簸或是对其保鲜时间控制不够准确,会造成商品的腐烂变质,甚至影响整批产品的质量,给客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物联网技术能够将每一产品的状态数据记录下来,并且能够客观直接地反映出来,给管理人员提供更多处理问题的依据和信息,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随数据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比如适时适量地调节仓库的温度、增加湿度等,更好地保证生鲜产品的质量,将仓储的服务更完美地展现给客户,为自身经营提供更多的潜在客户。

4 结 语

物联网技术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技术水平进步的又一大重要生产力,在未来国际市场以及国际经济发展中将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物联网作为互联网与电信网等信息的媒介,已经逐渐成为各种实物信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网络。不仅能够在物联网上确定这些失物的所在地点,还能够对人员、设备等进行管理,在寻找物品等方面具有身份证重要的意义。由于通讯技术以及交通等方面的发展,经济趋势逐渐向一体化和全球化推进,物流产业也成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支柱产业,而物流行业存在的时间较短,在物流的管理机制发展与改革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在激烈的行业竞争过程中,物流管理的成本及物流管理的创新显得更加的重要。只有将物流技术与物联网技术融合在一起,才能够实现仓储、运输的创新管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6

1.我国物流行业仓储作业发展的需要

物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代,仓储设施作为物流节点也越来越重要,在物流行业仓储作业中业务量比较大,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物流实训课结合小班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物流行业仓储作业人才的需要,培养工作者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物流行业仓储作业的发展需要。

2.学校实训教学与企业接轨的需要

小班化教学能够为物流实训课提供给就业学员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增强学员的物流实践经验,小班化教学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针对性强的教学影响学生,结合企业需要规范学生管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进一步推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这是与企业接轨的需要。

3.物流专业毕业生适应工作的需要

物流毕业生刚毕业,对于工作上的实际操作技能及运作方式还并不清楚,参与小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物流实训课,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采用小班教学的方法进行物流实训课,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使得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实践能力,成为高技能人才,做好充分准备,为从事物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目标

1.建设完成仓储作业项目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物流仓储作业项目有固定的流程和相关的操作规范,在物流实训课小班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其作为重点,紧紧扣住仓储岗位的基本设置,认真向学员讲解,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深入浅出地引领学习者走进物流仓储管理。

2.形成我校一套仓储作业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物流教学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物流实训课建设与改革则是提高物流学习质量的核心。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要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应打破传统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一套创新“职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完成仓储作业项目。

3.通过校企交流合作,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提供新途径

通过校企交流合作,可为行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并把社会需求引入到院校,院校根据社会或行业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学生。企业为学校提供高效的实训基础条件专业实践环境与装置或培训课程,毕业生能有实习的单位,以更方便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发展岗位,解决就业问题,对学校来讲,学生专业培养和就业问题能得到较好解决途径,对于专业发展仍至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也是一项很好的“口碑”效应,由此这样的学校、这样的专业会越办越好。

三、实施步骤

1.合理规划实训室,软硬件配置尽量达到工业级标准

由于物流实训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在实训室的设计上既要有软件的安装试调、也需要对软件的选择、安装、学习等进行规划。同时,实训室需具有通用性、可升级性、可扩展性,要建设多种实训手段和方式,并采用高质量的配饰设施,聘请专业性强的项目管理人员,组成团队,科学规划管理方法,从而建立符合要求的实训室。

2.开发本校实训教材,根据场地规划对实训项目进行合理整合打包

实训教材应结合场地规划,描述的实训内容与当今物流领域的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并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一个个取材于真实物流企业的具体物流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等管理能力发,涉及库存控制理论、物流项目的管理、供应链管理理论、及信息化管理技术等的应用与实践知识,可以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教材实训内容丰富,还涉及各类实践问题。

3.“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步骤

首先,企业应开设专门的物流实训课班,组织一些教学者,而学员人数上每次参与人数限制在二三十人左右。其次,培训教师,深入研究小班教学的方法,教学者需注重教学的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法,对参与课程的人员实行等距离教育,重视课堂里的每一个人,为课堂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多配备些教学方案。最后,按步操作,循序渐进。

4.“小班化教学”应用后的效果与反思

实行小班化教学,使教师与每一位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帮助机会,增加了上课人员的动手动脑的机会,使教育面向每一位学习者,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活动和提问,使学生的想象力、动手动脑能力、表达表演能力及团队意识都逐步加强。对于小班教学还应当加强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意识,认真向每一位学子负责,尤其是对于一些学习较慢的学生应加以重视,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四、存在问题

1.多个教师各自上课的进度问题

由于课程内容繁重,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的教学设置了多个不同的老师,小班化教学方式中老师们需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但是不同的学生学习状况是不同的,有的学的快,有的学的慢,老师们为了更好的配合学习较慢的学生,放慢了课程进度,因而导致上课进度存在问题。

2.适应企业的滞后性

由于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缓慢、并未提出企业教育与世界教育接轨、"知识经济教育"未成命题、教育没有紧贴竞争等,企业存在教育滞后性问题,物流效率也不高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而物流实训课需要结合企业的情况进行教学,便需要适应企业的滞后性,这也会影响到物流课程的进程。

五、结束语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物流产业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张;与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相适应,未来物流产业将会有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物流行业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做好小班化教学工作,将小班化教学融入物流实训课教学,为物流行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让物流工作者更加明确其责任,了解工作内容,增强其专业技能,促进物流行业走向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华.小班化教学及其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3,(09).

篇7

调查从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一方面站在企业用工需求的角度,调查企业对物流专业相关人才的需求,掌握人才需求的具体行业、岗位及需求数量;另一方面,站在毕业生就业的角度,调查已走向岗位的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的对所学主要课程的认可度,从而获知现有培养方案下,教学内容对学生就业的推进度。本调查选取用工需求较为平稳的一个时点武汉及周边地区各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的类别和数量作为调查样本。在用工需求岗位的样本选择上,考虑到高职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样本范围设定在中低端操作层面的岗位。在此前提下,所有提出物流相关岗位需求的企业中,非物流行业的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占总量的84%,物流行业内企业的供岗数量占16%。随机选取非物流行业的工商企业200条物流专业人员需求信息,用工需求主要集中于三类岗位,分别是:仓储管理人员(61.5%)、理货员(16%)和物流专员(8%)。

对理货员具有需求的企业及需求占非物流行业理货员总需求百分比,如下表所示。对物流专员需求较集中的行业有:批发零售业(2.7%),其余需求零星分布于快速消费品行业、生药及生物工程行业、原材料和加工行业、汽车及零配件行业。以上数据显示:物流行业用工需求当中28%的岗位为仓储管理类人员(具体岗位名称有: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文员、仓库统计、物流专员、理货员等);16.5%为货运及调度人员(具体岗位名称有:调度员、货运协调员、配载员、运作助理、现场监督员、跟单员等);11.5%为送货提货人员(具体岗位有:快递员、送货员、司机);11.5%为货运人员(具体岗位有:空船陆路操作员、业务跟单员、单证员等);7.5%为客户服务与维护人员;13%为市场推广及业务人员;4%是物流配送中心操作人员;7%为物流行业内的质量控制人员、报关报检人员、统计分析人员以及要求较高的具有统筹规划和流程设计能力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麦可思研究院”出具的《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测评报告》中,关于课程重要性的调查结果从另外一个角度佐证了上面的结论。调查于学生毕业半年后进行,通过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帐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回收及总答题率41%。其中在为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设计的有关课程重要性的问卷中,得出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其统计结果可以理解为:认为不重要的学生,是因为他在工作中无法接触到相关内容。除此外的几种情况在工作中或多或少接触到相关工作内容,并应用到所学知识及技能,只是程度不同。因此,认为仓储管理有用的学生占83%,配送管理有用的占73%,也说明了仓储类岗位是用工需求的主力。除此外,我们已毕业学生就业雇主类型的调查反映:68%为民营/个体企业,19%中外合资/外资企业,8%为国有企业,还有3%为其他形式。

用工需求分析及结论

对以上数据整合后,我们分析得出,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有四类:规模较小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和批发零售行业的仓储管理类和理货类岗位;规模较大的机械制造、重工和汽车及零配件等大型国企或外资企业的仓储管理类岗位;民营物流企业的仓储管理类、货运类和营销客服类岗位;国营或股份制物流企业的仓储类、货运类岗位。

这四类流向的具体分析如下: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行业的民营个体企业一般来说规模不大,但数量众多,对仓储管理人员和理货人员的总体需求量较大。这一类企业的特点是规模较小,起步和发展时间都不长,管理相对不规范,对在职员工要求也多元化。通过对这一类企业的用工要求进行分析结合我们对在这一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的回访反馈,我们发现,工作强度大、管理不规范、岗位职责要求不明确是这类企业的通病。但这类企业设置的入职门槛低,行业专业性不强,因此,成为许多物流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的目标。机械制造、重工和汽车及零配件等大型企业的仓储管理类岗位。

篇8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010

1 前言

在现代工业企业物流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仓储,通过仓储能够对产品进行整合,对供应与需求进行调节,降低成本。从物流整个链接来看,属于一个增值服务手段,在整个物流链中仓储位于各环节结合部。比如采购和生产间、初加工和精加工间等等,仓储管理是整个供应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环节。

2 工业企业仓储管理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工业企业仓储管理即对仓库与仓库中各种储存物资的有效管理,为仓储机构利用仓储资源采用的高效仓储服务所采用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过程。仓储管理包含了验收物资入库,保管以及发放全过程。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整个物流过程即为一些列的供给与需求共同组成,一旦供给与需求之间节奏存在不一致现象,就不能给较好的衔接这两个过程,所产生产品就不能给及时进行消费或存在相应需求而不能得到产品满足,就必须要构建储备产品的仓库,才能够有效进行管理,从而把无法及时消费产品储存起来便于满足今后的需求。

3 现代化工业企业仓储管理现状

从前面分析来看,在物流系统中仓储管理至关重要。但是从仓储管理现状来看,实践中还存在各种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仓储行业的竞争日渐激烈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个行业的竞争均在不断加剧,自然仓储行业也不例外,其竞争度是日渐加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内仓储设施不可能满足物流运转所需,而原有仓储企业要改造基础设施必须要花费巨额资金,在这种形势下外国各种物流公司必然会投资建库,同时我国各大企业也投资修建现代化的仓库,用来发展物流平台,即为在这种趋势下必然增大仓储企业之间竞争力度,自然仓储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2 仓储技术的发展不均衡,信息化欠妥

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信息化技术,但是许多中小型的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并不乐观。许多企业并没有真正了解到了信息化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投资上自然就少,导致建设物流信息化进程比较慢,物流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在建设信息化上也极少从供应链整体目标上实施规划。而大型企业刚好相反,自然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差距不断增大,乃至出现物流信息化之间代沟。

3.3 利用自动化仓储资源相对较低

许多仓库也在不断引进自动化,但是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为效果不明显、利用率不高、优势不突出、规模不确定,导致很多仓库资源无法合理利用,资源闲置,尤其是一些产品批量不大且较为单一的企业。必然存在仓库设施设备的资源闲置和重复配置二者矛盾突出。

3.4 仓库布局缺乏合理性

从显示情况来看,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为满足自己所需均不断建立自己仓库,因此仓库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在修建之时均选择经济几种地区与交通便利地方,导致这些地方到处都是仓库,致使仓储的布局不合理,一些地方出现大量剩余仓储,而一些地方的仓储能力不足,出现了这种两极分化现在非常严重。

3.5 缺乏仓储管理人才

事实上,仓储管理好坏都是由人来实施和完成的,要发展物流行业,必须要有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现在许多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是培养人才上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而且压缩经费投资,对实践的教学上投入经费不足,虽然有一些学校在提倡校企合作,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并不多。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学生动手能力不高,和企业实际所需不相符。

4 现代化仓储管理的发展方向

从现代化的仓储管理现状来看,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需要结合实况采取合理改进措施。总体来看,仓储管理发展方向如下所示:

(1)对仓储布局进行优化,发挥其本土优势;经济合作上应该采取合理规划、科学安排等各种形式,采取多种模式解决仓储建设中资金不足问题,对仓库区布局进行调整,更新库房,设施必要技改,满足物流供应所需,打破条块分割,面向市场参与竞争。

(2)强化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现代化物流发展就必须要采用现代化仓储管理为支撑,采用信息化与以信息化作为指导的技术来实现现代化仓储的有效途径。采用电子化、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的计算机管理来代替手工记录及人工操作管理。

(3)强化仓储人才培训;培养仓储人才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仓储管理能否提升,因此重点在于培养相关人才的实践能力,相关学校就要加大实践设施设备建设,要多培养人才的实践,同时还要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落到实处。

(4)选择合理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当然合理存在的选择上必须要依据企业自身实况,要选用灵活的、先进的供应链仓储管理策略,比如选择JIT 零库存的管理策略,并行和平行的工艺策略等,通过这些方式来降低库存的水平,降低库存占用资金额度,从而实现降低总库存的成本,提升利用仓储的目的。

(5)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现代化仓储管理的信息化;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自然仓储管理中也必须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仓库的利用率,实现仓库的控制,构建合理的物流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积极促进企业仓储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的公共信息平台,就能够将公共信息网络和仓储的信息网络二者有效结合,从而增强企业的仓储信息化水平。

5 结束语

工业企业仓储管理是世界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能够促进物流发展,还能够增强工业企业物流业水平,同时也是社会再生产中能够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因此就要从其现状中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确定发展方向,才能够确保工业企业的仓储行业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仓库管理;消防安全;灰色层次分析

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物流行业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统计显示,2009~2014年度快递总量(单位:万件)分别为185786.00、233892.00、367311.00、568548.00、918674.89、1395925.30。可见,快递数量呈现每年增长的趋势,而每年如此多快递的流通是以仓储为基本保障的。而快递件的包裹材料基本以塑料膜、瓦楞纸箱等为主,这些材料都属于易燃品,在如此庞大的快递数量的条件下,消防安全对于仓库的管理来说最为重要。

现阶段,从学者的研究来看,对于物流仓储安全已有一定的对策及建议。例如申秀乾等探讨了超高仓储建筑物内自动喷水装置系统的设计优化问题;李默等从建筑物自身考虑,对仓储内消防安全提出了一些防控措施;李晓哲等更进一步,通过仓储的特点,对防火类别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从整个仓储布局、安全疏散通道设计、消防安全设施系统建设等方面,系统地对物流仓储消防进行了研究;宋光伟通过对于实地的调研,浅谈了物流仓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建议进行了初步地探讨。以上学者基本是对物流仓储消防安全进行了定性研究。而对于物流仓储消防安全不能单纯地对其进行定性的研究,于是,于作明通过系统思考,对于建筑物火灾安全风险评估,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系统分析了火灾成因,并指出了建筑物火灾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方法,综合评估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最终给出了一套综合评价评估体系。但是,其研究的对象主要为建筑物,并没有对物流仓储内部以及其它因素进行分析。而大多数学者的建议都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一整套的物流仓库消防安全的评价体系,也没有现实的案例。本文尝试对此研究进行补充,通过利用灰色层次分析的方法,更全面系统地对消防安全进行评估。并通过实例,运用德尔菲方法,结合灰色层次分析进行研究。

1仓库火灾风险指数法

火灾风险指数法(FireRiskIndexMethod)是一种运用模糊打分的方式给仓库火灾特性参数进行赋值,通过Delphi问卷调查,征集专家主观意见并给出合理的权重因子,然后运用数学方法求出最终的火灾风险指数。火灾风险指数法一般按下列步骤对火灾安全参数进行分级,以决定它的相对重要性:(1)确定火灾安全的决策水平(方针、目标、策略、参数和考核项目);(2)根据决策水平和火灾风险分析,描述实际影响火灾的5个决策水平的因素;(3)属性权重赋值;(4)选择评估模型。

2案例分析

以某公司为例,简要对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表1中的4个火灾安全目标和14个火灾安全策略的关系和表2中的22个火灾安全重要参数,通过Delphi专家组打分,确定关系矩阵。火灾安全参数与火灾安全策略之间的关系矩阵,用矩阵C表示为:火灾总安仿真与火灾安全目标之间的关系矩阵用矩阵A表示:A=15,4,2,31根据公式W=A×B×C,计算行向量W,将W归一化得到:W=(0.0520.0640.0690.0530.0510.0390.0380.0420.0250.0550.0350.0400.0640.0680.0540.0540.0530.0430.0310.0490.0290.034)通过专家组给仓库火灾安全重要参数打分,打分标准参考Likert量表,打分矩阵为:根据专家打分及计算结果,火灾安全重要参数中的结构装配的完整能力、结构装配的隔热能力、火灾探测系统、灭火系统等对仓库火灾危险性影响很大。现针对评估情况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建议:(1)可以根据风险指数R=ni=1ΣWiPi对风险进行评分,得分越高的区域,发生火灾的危险越大,我们要对火灾风险进行消除,对仓库、仓库消防系统、仓库消防管理3个方面进行改善,达到预防火灾安全的4个目标。(2)仓库设计之初应该对各构件的完整性进行认真衡量,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火灾的发生。(3)构件要采用耐火、隔火、隔热的材料。(4)设置火灾探测系统,尽早发现火情,做好职工的疏散活动。(5)仓库内的灭火系统要定期检查,避免火灾时无法启动灭火系统带来损害。(6)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3总结

如今物流行业正在飞速崛起,特别是大型的物流仓储不断的建立,这就要求物流仓库具很高的安全级别,特别是消防安全系数,根据仓库的面积、仓库的货物类型、建筑物特性等综合考量,最大限度降低物流仓库的火灾安全隐患,综合以上研究本文给出下列建议:(1)加强仓储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仓库人员的安全意识。(2)建立一整套的仓储安全应急预案,即便遇到突况也能迅速的做出反应。(3)加强消防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定期仓储消防演练,让员工真正了解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应该如何去做。(4)杜绝一切隐患源头,定期对仓储内部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点进行排除。

参考文献:

[1]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5):148-153.

[2]周堂春.灰色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J].工科数学,1998(2):48-52.

[3]李亮,杨俊辉.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工程项目风险综合评价[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4):121-124.

[4]李默,张峰.物流仓库火灾特点与防控设计[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6):3-6.

[5]宋光伟.物流仓库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7):6-8.

[6]李晓哲.物流仓库消防安全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73-376,380.

[7]申秀乾,包秀华,包明辉.仓储式物流中心的消防设计与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1):8-10.

篇10

农产品物流是物流行业的一个分支,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由生产者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活动。由于农产品具有种类繁多、产量大、易腐烂、产地与销地距离远的特点,因此,农产品物流模式与普通物流模式有很大的差别。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农产品产量多年来呈现持续增涨的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农产品产量达60194万吨,同比2012年增产2.1%,但产地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等少数粮食高产地区。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农产品产量极大,但分布不均匀,需要大量的物流资源进行支持。

按照产品种类进行划分,农产品主要包括粮油、果蔬及花卉、林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和其它农副产品六大类。除少数几种耐储存产品外,大部分农产品都需要通过冷链物流资源来保证流通所需的温度。但是,目前我国冷链资源十分匮乏,现有的冷链资源仅能满足实际需求的20%,并且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还没有形成一套标准且高效的物流模式。由此造成了我国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高达35%的损耗,远超国际标准水平。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领域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物流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冷链资源分布不合理、冷链物流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农产品流通环节不完善、物流企业间盲目竞争等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冷链资源分布不合理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农产品因其具有保质期普遍较短、易腐烂等特点,需要通过冷链物流资源完成仓储及运输等环节。但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资源极度匮乏,且主要分布在沿海等发达地区,资源分布极度不合理。据中冷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拥有冷库容量共计2046万吨,冷藏车29444辆,但近45%的冷链资源集中分布在江苏、上海、山东和广东地区,而河南、黑龙江、吉林等主要农产品地基却只有不到5%的冷链资源。

(二)冷链物流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标准,每一家从事农产品流通的冷链物流企业都在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操作,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超市常见的冰鲜鸡为例,每一只鸡从生产车间到消费者餐桌都需要经过宰杀、急冻、储存、运输、超市上架、进入消费者冰箱这样一个流程,如果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操作,整个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并且温度不发生较大波动。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以至于企业常常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减少必要环节,产品质量自然无法获得保障。

(三)农产品流通环节不完善

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农产品从采摘到运送到冷库的过程中缺乏预处理环节,由此造成农产品在冷库中会发生温度突变,影响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农产品由卖场收货点到货架的“最后一公里”过程中,没有在冷链环境下进行,影响产品质量。

(四)物流企业间盲目竞争

由于现阶段我国对于农产品仓储及运输环节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因此,许多不具备冷链物流资源的普通物流公司也纷纷抢占农产品流通市场,并且采用较低的价格进行竞争。这些行为一方面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

三、我国高效的农产品物流模式探究

目前,我国常用的农产品物流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普通物流型、冷链仓储型和冷链仓储+配送型,但它们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普通物流型模式,即采用普通运输车辆和普通仓库完成农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这种物流模式对于粮油类产品十分适用,但无法应用于瓜果蔬菜、冻肉等产品的流通。

冷链仓储型物流模式是目前农产品流通领域使用最多的物流模式,这种模式下,企业采用普通货运车辆完成货物由原产地到仓储中心的运输环节,但使用冷库储存货物。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增加产品的储存时间,但在运输环节中损耗很大。

冷链仓储+配送型物流模式就是在农产品运输环节中使用冷藏车辆,在存储环节中使用冷库。这种模式可以较好的保证产品质量,但农产品采摘后没有进行加工和预处理,无法降低这个时间段内产品的损耗。

综合上述三种模式的优缺点,结合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特点,笔者提出了“冷链加工+冷链仓储+冷链配送+终端冷链”的农产品物流一体化新模式,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产品预处理车间。在农产品采摘后立即放入预处理车间进行加工及降温。2.在枢纽转运地建立冷库。将冷库建立在枢纽转运地,一方面可以方便货物发送到全国各地,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冷库的利用率。3.在冷库所在地设立农副产品检验检疫中心。4.使用冷藏车完成货物由预处理车间到冷库的运输。每台冷藏车在运输过程中都需要将车内温度降低到合适的水平。5.货物由冷库向商超、卖场配送的环节使用冷藏车。6.在商超及卖场设立高标准展示柜,保证产品在终端环节低损耗。

四、“冷链加工+冷链仓储+冷链配送+终端冷链”物流模式的实施方法

(一)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预处理车间

需要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预处理车间。预处理车间可以进行四方面的工作。1.对于刚采摘的农产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2.对农产品进行去尘、去污操作,延长保存时间。3.对农产品进行初步降温,减少产品营养的流失。4.对必要的产品进行切割、打包等加工,方便运输。

(二)在枢纽转运地建设冷库

需要在全国的大型枢纽转运地建设冷库。冷库辐射范围内的农产品地基所产生的产品都可以快捷的通过冷藏车运送进来,并且按要求将产品发送到全国各地。同时,在冷库周边设立检验、检疫中心,方便对产品进行检验。

(三)使用冷藏车作为连接纽带

需使用符合要求的冷藏车作为流通工具。在农产品由产地到冷库以及由冷库到需求地的过程中,均需使用冷藏车完成运输。使用冷藏车辆进行运输不仅可以保证食品安全,还可以增加产品储藏时间。

参考文献:

篇11

0 引言

物流业是将生产商和消费者连接起来的新兴产业,包括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多个环节。当前,我国的物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产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物流业分布不均衡

总体上来说,我国物流业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新疆、、甘肃、云南等地区。2012 年,从快递业务收入上来看,东中西部的比重分别为 82.3%、9.3%、8.4%,从业务量上看东中西部比重分别为81.9%、10.5%、7.6%,从这些数据来看,东中西部差距显著,物流业的发展明显不合理。

2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1)教育程度不高。目前,我国部分物流企业的大多数员工是从事传统运输业的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没有各个级别的技术,也没有掌握相关现代物流业的专业知识,大多为大专以下的学历,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拥有等级技术的员工也较少。

(2)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差,流动性较大。我国物流行业的员工整体素质不高,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尤其是快递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也较差。从有关的调查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快递业的满意程度较低,不满意原因主要在:快递的物品丢失、毁损,服务态度比较差等等。

我国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影响企业的稳定性,增加企业的成本,阻碍企业的发展。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较多,其主要因素是收入待遇水平低、工作压力过大、缺乏晋升空间、学习和发展机会少。

3 物流成本较高

(1)运输和仓储成本占有比重高。物流行业的成本较高,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成本、仓储保管成本、配送成本、管理成本等,其中交通运输成本占有的比重最高。我国的过路过桥的通行费较高、港口使用费也较高,物流业的交通运输成本较高,特别是公路运输成本,油品价格居高不下,车辆通行费用较多。

仓储保管成本是紧随交通运输成本后的又一项重要支出,首先,土地资源稀缺、价格高,增加了仓储保管费用,仓储用地申请难,仓储地点分散杂乱,没有较好的规划,相互之间不能统一协调,无形之中增加了仓储成本。

(2)税负较重。在我国企业除了要交纳所得说,还要缴纳流转税、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税费,税种多、税负重。物流业在营改增之前缴纳营业税,不同的业务适用不同的营业税的税目,其对应的税率有所不同,各个环节按对应的税目征税,税率可能不相同,容易总成重复征税,而且物流企业的业务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周转才能完成,这也加重了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

(3)技术水平落后。现代物流业与以前相比更加重视技术和管理,然而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物流企业采用传统的运作方式,科学技术应用较少,信息化程度不高,还不能广泛的使用物流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先进的技术,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得不到较大提高,进一步影响对单据处理成本、库存成本、差错成本、人事成本等的有效控制。

4 物流业管理不规范

虽然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物流企业较多,但是大多规模较小且比较散乱,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物流市场比较混乱,还不能形成规范化的经营,而且物流业的管理部门也比较散乱,没有明确的管理负责部门,有些政策是相互冲突的,这都使得物流行业处于管理不规范的状态。

5 关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1)发展区域物流,促进物流业均衡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物流业发展较为迅速,中西部物流业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在促进东部物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当重视中西部地区的物流发展,合理配置物流资源,促进中西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完善大中型城市的物流业,加强农村物流业的建设,发展农产品的物流体系,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形成城市与乡村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局面,促进物流业的均衡发展。

(2)加强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首先国家应当完善高速公路的收费制度,撤销收费期满、违规设立等不符合规定的收费站,降低通行费的收费标准,或者对涉及到民生、中西部等偏远地区的载客运输、载货运输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然后,转变观念,提高对物流业成本管理的重视,采用合理的方法管理成本,如作业成本法,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还要尽快统一物流行业成本核算的标准,规范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以便于清晰的了解其实际成本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降低成本。

(3)培养与引进物流专业人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应当提高对培养物流人才的重视。各高校应当加快物流专业体系的建设,根据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多种类型、各个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企业应当积极鼓励员工去高校进一步学习或参加研讨会,学习物流专业的相关知识,鼓励企业员工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物流理论和经验,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和物流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4)加快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用新技术。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的应用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是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物流行业应当重点关注各种物流新技术的应用,加大对研发新技术和信息化的资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的设备和信息系统。

(5)完善物流业的管理机制和市场体系。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与物流业有关的规章制度、法规等还不够完善,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引起重视,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篇12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物流行业;信息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165-02

1 物流现代化与物流信息化

当今,信息以及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成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一种事物只要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结缘,便身份倍增。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数字识别技术等的进步和发展,为物流行业发展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物流产生信息流,信息流控制物流。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展物流业关键是实现物流信息化。建立在商品标准化编码基础上的条形码技术(bar code)、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和数据库技术(Database)使得这一瓶颈终被冲破,从而使诸如及时供应(Just-In-Time,JIT)、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QR)、连续补充(Continuous Replenishment,CR)和自动补充(Automatic Replenishment,AR)等现代物流战略成为可能,使物流业成为真正的第三利润源泉和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

2 计算机技术对物流管理的影响分析

2.1 物流信息化的概念。人传统的物流管理为企业自身为中心,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物流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现代物流的核心管理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管理,评价物流企业的实力和运输效率以及信息共享,关键的指标是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管理的核心中,精细化和效率是管理的核心要求,这正是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在管理中所占的优势。

2.2 计算机技术对港口和仓储管理的影响。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和特色在于实现作业过程中的自动楷。现代港口尤其是大型枢纽型港口,对计算机技术有着很重要的要求。港口码头的运转和管理已经能够与交通网络和仓储配送的物流链条相融合。而港口的服务内容复杂,包括了口岸功能、联运功能、集散功能、仓储功能、集装箱业务等信息管理功能。此时通过人工和传统的管理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因此,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就成为了港口实现自动管理的技术要点。从物流的角度来看,港口的物流管理又包括了物流作业和物流信息等两个层面,作业包括了如运输、仓储、装卸等。信息而贯穿了物流管理的全过程中,包括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等。

2.3 计算机技术对物流作业方式的影响。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一般是通过LES(Logistic Execution System)来完成物流管理的自动化过程中。LES贯穿于物流管理的全过程中。LES使物流的作业方式由传统繁琐的人工管理方式中解脱出来,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全过程的全自动化。LES组成主要由跨企业的单据流动处理系统、仓库作业系统、配送执行系统等三大功能系统构成。整个系统基于INTERNET网络,通过互联网完成数据信息的交换和资源共享。

2.4 计算机技术对集装箱调度的影响。在集装箱的堆放工作完成后,计算机就形成了对相关信息的记录和保存。集装箱的调度就是堆放过程的逆操作。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程序从计算机中调取集装箱的基本信息,并根据操作人员的指令,根据最优路径原则调用指定的集装箱,同时还可利用空载情况对集装箱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提高集装箱的使用效率。

2.5 计算机技术对港口仓储管理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已经在仓储管理领域普及应用。实现了对仓储信息管理的实时调控和管理,加上数字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效整合,使得仓储管理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大大提高。借助局域网络可以将仓储数据信息传递到办公终端并进行处理和汇总。还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对仓储资源的整理和监控,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实现对仓储空间和货物存储的有效掌握。同时,条形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也加上与财务系统、管理系统、配送系统的有效整合,形成了完整而又细致的自动化处理过程。

3 计算机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的对策分析

3.1 利用计算机对港口仓储进行数据处理和监控。在机械化设备的管理中,首先要是对计算机系统采集到的数字信息的处理,信息采集范围包括运行信号、故障信号、电源信号、工作状态信号等。这些信号都需要计算机系统的综合处理。此外,利用计算机实现对机械作业的自动化处理。自动化的核心是单片机。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使单片机在仓储作业中的配舱系统、配送系统、包装系统等实现过程控制、信息处理、联锁控制等。还可以根据相应的权限完成对系统的实际控制。即完成操作方式的切换、常规操作、系统管理操作等都可以利用登陆控制来实现。因此,有必要加大计算机在港口仓储中的运用力度,实现对数据的精确处理和过程实时监控。

3.2 利用计算机实现对集装箱的管理与控制。计算机在港口仓储集装箱管理中的管理与控制实现控制过程的自动化处理流程。通过利用计算机在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中的先进性,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图像采集、图像处理模板等过程中来实现对传感器的控制。根据程序自动判断集装箱是否进入,若进入则激活相应的识别系统,并调取对应集装箱的基本信息,包括编号、类别、位置等。同时还可以加大控制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根据集装箱的特征实现对数据处理的精准化操作流程。

3.3 加速WBM网络管理模式建设。WBM的实现策略目前较为普退的模式是嵌入方案。其方式是将WEB服务器嵌入到一个已经存在的网络设备上,该设备轮流与各端点设备进行通讯,起到服务器的作用。浏览器用户通过HTTP协议与该设备通信,各端点设备则通过SNMP协议与之通信,达到平衡多级数据库访问、5NMP轮询等目的。由于网络管理模式中引入了INTERNET的功能体系和管理架构,从而为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功能体系,有力地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同时也为整个物流管理流程的规范化、自动化、科学化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3.4 考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的设置。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是又一个有助于物流管理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技术。人工智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灵活运用,将数据结构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综合起来以模拟人类思维模式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着重于象征性推理,而不是数值处理。人工智能管理领域涉及到的技术如专家分析技术、神经网络、神经元、语音识别、视觉感应等。而专家系统又属于人工智能管理领域,通过结构化的语言规划和设计,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解决现实物流作业中常见的问是。此外,系统的应用还可以提供整个作业效率,增加厂商对知识产权的收益发性。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领域包括界面化的系统设计、港口仓储管理等。

4 结束语

计算机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是物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物流最重要的特征是物流信息化。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始终贯穿于物流管理的全过程中,也是实现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物流行业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必然会对整个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