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09:15: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区治理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区是我国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公民参与这一民主形式最基础最直接的发生地。社区治理运作存在两种推行方式,一种是以命令行事、自上而下的直接推行方式;另一种是由下而上的启发,通过居民共同讨论、共同思考而解决社区问题,从而促进社区发展的间接推行方式[1]。准确的说,前一种推行方式笔者更倾向于将其定义为社区管理,而“社区治理”的主体和手段应该是多元的,而且治理本身是一个动态且持续的过程[2]。因此社区治理是指通过街道办、居委会、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通过多种手段对社区内事务进行持续改进和动态协调的过程。而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这一概念达成的重要条件。随着我国对于社区治理及公众参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断深入,我国社区治理的情况也逐渐从最开始较单一的部门管理、由上而下的推进模式逐步走向公民参与治理的新局面。
对于公民参与的定义从行政管理学和社会学都有侧重点不同的定义,本文论述的社区治理层面的公民参与是指公民在社区事务范围内为谋取社区的公共利益而采取的一切行为。公民参与可分为政治性参与和非政治性参与。前者是指公民参与国际政治事务或与本社区政治权利归属相关的事务,例如人大代表选举投票等。非政治性参与则是指社区公民参与非政治性事务的管理活动,涉及事务的范围较广,占了社区公民参与活动的绝大部分,笔者将其按照参与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五个层级:执行居委会强制决议(如遵守社区规章、执行社区安全条例等),参与社区治理活动(如帮扶困难户、参与治安巡逻队、参与社区绿化行动等),参与社区治理评估(如向居委会提出工作意见、给社区活动提出建议)、参与社区选举及规章制度制(如参与楼长或居委会职务的选举、参与居民会议、参与社区规章的讨论制定等)。
然而在社区治理中推行公民参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目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推广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的遇到各种问题和阻力。客观的分析目前我国公民参与社区治理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改进建议,对推进我国的民主进程、实现还权于民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公民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就目前北京市某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66份,其中有效问卷417份,主要涉及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深度、广度、效度等几个方面。根据问卷数据显示,目前的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公民参与积极性呈现梭型布,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根据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数据分析,社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呈现出梭型的分布――完全没有积极性的人群、略有积极性的人群和积极性很高的人群分别占据了接受调查样本的17%、57%和26%,略有积极性的人群占了受调查人数的半数以上。同时,在问卷进一步的参与社区治理动机问题中,参与过社区治理活动的人群普遍选择“作为社区的一份子自愿加入”(占78%)。而对于完全没有积极性的样本群体,未参与的动机不一而足,占比重最大的是“不知如何参与社区的活动”、“日常没有参与时间”两个选项。由此可以看出,社区的大部分公民都有通过宣传、动员和优化活动形式等措施参与社区治理的可能性,而其参与社区活动的障碍主要是宣传力度的欠缺和客观的时间问题。
第二,参与社区治理的公民群体年龄划分明显,缺乏年轻群体的参与。在调查中,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人群主要为55岁以上的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为小学及以下。45岁~55岁年龄段中有少部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动,而25岁~45岁年龄群中,仅有7%的居民参与过社区治理活动。由此,目前参与社区治理的公民主要还是以临退休或已退休的老人为主要群体,年轻人及上班族对于社区治理活动参与非常少,这就造成了参与主体的单一性和可参与活动的有限性。采取何种方式调动年轻群体参与社区治理,如何协调社区治理活动与公民日常生活工作的时间,应该是后续社区治理活动开展时关注的重点。
第三,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深度有限,普遍停留在浅层面。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容普遍停留在执行社区决策、参与社区组织的普及宣传活动、加入社区志愿者活动等较浅层面的内容。而对于社区管理制度的制定、社区治理行为的监督等深层次活动涉及的很少。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来自社区服务中心活动开展比较少,动员困难;另一方面也由于参与社区治理的公民主要集中在高领退休人群,此类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相应的深层治理意识。不论是社区服务中心,还是社区居民,目前只有将公民作为社区治理“志愿者”的意识,而非作为社区治理“主人翁”的意识。
三、加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建议
第一,社区加强宣传动员、改进参与形式。目前社区的软硬件资源主要集中在健身、养生和娱乐等方面,社区管理部门应该结合现有资源,通过视频展示、印刷宣传册、张贴海报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有效调动积极性处于中间层级的居民参与治理。社区在推动公民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除了增加针对中间人群的动员宣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已有治理活动的参与方式宣传,减少居民因为缺少信息而无法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另一方面,针对年轻居民缺乏参与社区治理时间的问题,社区服务中心需要优化和简化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动形式,丰富拓宽参与渠道。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等在线参与的方式,将参与时间和参与地点灵活化,为年轻居民提供参与的可行性。
第二,增强社区对公民参与行为的反馈。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随着近年来政府除了初期的调动参与积极性,在公民参与后,社区针对公民参与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正面的反馈和回应也是很重要的刺激。及时、透明、正面的反馈,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积极性,拓宽公民参与面。后期的及时反馈与回应与前期的动员宣传可以形成一个社区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这样有利于公民与社区之间逐步形成一种合作、互助关系,并且有助于帮助参与公民在心理上从“志愿者”的角色转变为“主人翁”的角色。
第三,通过媒体宣传和教育等渠道对于公民意识进行深化。目前公民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除了参与的广度不足外,参与程度较浅的问题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将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按照参与活动的类型由浅至深划分,可以分为执行社区决议、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活动、参与社区治理评估、参与社区选举及规章制度制定等五个层面,而就目前调查数据显示,公民参与的内容普遍停留在第一和第二层面,后续三个层面基本没有涉及。这种现象与目前参与社区治理的公民群体素质有关,由于参与治理的公民普遍为临退休老人且受教育程度较低,他们对于参与社区治理的认知也基本停留在响应组织号召这个层面,缺乏对于民主原理和过程的了解。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通过媒体针对广大的受众进行广泛层面的价值观宣传,逐步推动公民参与内容的深化,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们应该重视高等教育的作用,通过政治、哲学等课程的开设,给将来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公民树立相应民主意识,使其既要服从自己的国家,又要有理性的民主素养。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关键词:社区组织 现状分析 策略
一、城市社区组织管理所取得成效——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
1、居委会硬件设施得以改善
近年来,成华区政府逐渐加大对于该社区的建设力度,2009年成都市成华区财政局播发 58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社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打造培华、同乐、中横路、东路、东篱路等社区为重点,新增加了 3-5 个亮点;以改造万年路、府青、双林、圣灯寺4 个社区相应的办公用房为重点,并改善两委和服务站的办公条件。
2、居委会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伴随着高学历人员大量加入到社区工作中,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组织社区内两委会成员进行相应的政治、业务轮训,以强化“四心”——事业心、责任心、公心、爱心为着力点,提升“两力” ——执行能力、服务能力为主要,使社区居委会干部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不断提高。
3、居委会财政支出得到基本保障
随着社区的不断发展,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之处,对社区建设的投入也与日俱增,与往年相比,拨发给社区居委会的经费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现有财政经费仅能基本保障社区的日常工作正常运行,如果进一步组织开展居民所热衷的各项活动则经费不足,从而限制了社区内各项活动的开展。
4、建立了社区长效管理机制
成华区先后建立了“现场办公、限时办公、评比公示、干部巡查”等制度,建立了“社区党委分工、社区管委会分工、民主议决事规定、社区物业管理”1等制度,此外对社区的工作管理者实施绩效挂钩制度,将相应的考核结果上报有关部门,提高社区工作效率,从而探索出了一套社区长效管理机制。
5、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完善
成华区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取得相应成效,该区先后引进了 SM 广场及伊藤洋华堂等大型购物中心,建立了便民服务超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文化广场等,提高了社区公共服务质量,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公共产品,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已基本可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
二、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
1、社区组织结构不合理
当前社区自治组织身上体现了“自治性”本质要求和行政化管制烙印的“双重特性”。这两种特性代表了两种相反的发展要求, 而发展方向上的矛盾冲突必然导致自组织在身份性质上的认同困惑, 从根本上牵制了社区自组织的发展。
2、社区组织的管理职能不明确
虽然法律上明确规定社区居委会是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性组织,但涉及到具体工作中社区居委会却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社区居委会被列为为政府管理部门的下属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同社区居委会本应有的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关系却演变成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在社区自治中造成了难以化解的体制。
3、社区组织管理目标的设定不科学
社区承担了大量的城市社会管理事务,社区工作任务相对繁重, 工作内容涉及过广。除了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外,常规性工作分类多达几十个, 包括公共卫生工作、民政工作、青少年教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等。
4、社区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社区组织的性质、功能和社区建设的目标地位尚不够明确,认识也很不一致,城市社区内部组织体系不够规范,缺乏法律依据。
三、针对城市社区组织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建立完善的社区组织结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这里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2是指:在社区建设管理体制中,行政部门的专业管理要与街道办事处的综合管理加以结合,但要以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为主。条是指进行专业管理的各职能部门,块指的是进行综合管理的地域性机构——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
2、明确社区组织管理职能,树立科学合理的目标
社区组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从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入手,健全社区组织,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整合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努力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相适应的管理科学、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文明社区。管理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管理重心下移,就是将一部分职能下移至社区,增强社区的功能,其核心是向社区放权,其中包括第二级政府(区委、区政府)向第三级管理机构的分权,其目的是解决在原有体制下形成的街道承担的工作任务很多,而管理权限很少的不合理现象。
3、完善社区组织管理制度
在社区组织事权不断下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遵循权责利一致原则,切实落实街道的权利,管人与管事相结合,切实落实街道财力;其次是要遵循放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在放权同时将各组织、机构的职能进行清理,做到政企、政事、政社职能的相分离,适当分解下移的职能,不可以简单放任了之;再次是责任主体唯一原则,以防止出现职责不分、互相推诿现象;最后为管理幅度适中原则,放权是要考虑管理的规模效应和管理成本,防止放权不够导致的管理不到位,以及放权过度而造成的专业管理割裂及街道无法承受的现象出现。
4、建立城市社区评议机制
我们的意见是“强化两头,弱化中间”。所谓“强化两头”,是指加强市和街两级政权,在进一步加强市级统一规划和宏观调控权的同时,确保城市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街道本是区派出机关,由于20世纪90年代市、区两级大量下方权力,已演变成为一级的政权机构,且其规模日渐扩大,人口总数有的多达10万,等同于一个小型城市,在这种情况下,适时地将街道改设为城市基层政府是必要和可行的。所谓“弱化中间”,是指慢慢弱化区级的政权,街区政府的设置,使得许多原有区级职能部分上收给市,如规划和宏观调控权,而又有很大一部分的权力又下放给街区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为减少管理层次,节约行政成本,弱化区级政府,使之成为市的派出机构是必要和可行的。
注释:
[1]马彦琳编. 现代城市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
[2]王国枫:我国社区服务的科学定位,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 (S)
参考文献:
[1]谢守红,谢双喜. 国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 社会科学家,2004.
[2]王文元. 东京社区:如何打造管理环节[J]. 社区,2011,(l):2-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品已经成为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其生产者的企业也应成为承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 此背景,本文从企业如何顺应可持续发展这一历史潮流,建立将可持续 发展与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相联系的管理策略,有效地解决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实现企业自身与社会 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中的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的内容包含两方面,其一是绕新产品开发展开工作, 这是它的核心部分;其二是围绕企业管理开展活动,这是它的基本任 务。具体来说,主要有:设计战略管理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针 对设计工作的长期规划和方法策略,是对设计部门发展的规划,是设计 的准则和方向性要求)、设计目标管理 (企业的设计部门根据设计战略 的要求组织各项设计活动预期取得的成果) 、设计程序管理、设计组织 管理 (企业设计系统管理)、设计人员管理、设计质量管理 (使提出的 设计方案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在生产阶段达到设计所要求的质量)、设 计产权管理。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的研究领域,一种应对激烈竞争的最 具潜力的工具,正在飞速的发展,并且受到愈来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二、我国设计管理现状
设计管理是工业设计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时间较 短,国内对设计管理的理论研究也是刚刚起步,甚至有的领域 还没有展开。相反,台湾地区和毗邻我国的韩国、日本等国家 的设计管理已经在企业开发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我国 大陆,对设计管理的运用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设计管 理进入我国的时间较短,人们普遍缺乏对设计管理理论的研究 和实践运用,导致人们对设计管理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的掌握仅 停留在这种模式的表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设计管理 在企业设计活动中的战略地位和所具有职能以及重要作用并没 有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正如国际著名品牌管理专家米尔 顿?科特勒指出的“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的产品品牌建设。” 在此基础上,2010 年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管 理研究所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蔡军教授不仅强调了研究 设计管理的重要性,还从市场营销、组织模型和技术发展 3 方 面进一步研究设计管理的相关内容,并以设计管理为核心,探 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了工业设计的 3 大范畴,即产 品设计、服务设计和系统设计。设计管理不仅涉及设计流程和 效率方面的内容,还以创新策略的产生和实施为目标。尽管目 前企业已经把设计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但是,以设计为核心的 企业组织模式和理论仍不完善。
三、优秀设计管理案例
(一)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的成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全新的设计策略中了全部的设计资源,实现了系统的产品设计创新,在稳定 公司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改进了公司的管理、组织和运营模式; 2、注重人才,尽量简化公司的组织结构,由专业人员直接领导 精选出的设计小组,全面构建设计管理体系;3、注重产品设计、 服务设计和系统设计的创新性融合,加强设计与技术开发之间 的高度协作能力,为用户带来创新体验,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4苹果最成功的创新是用设计管理思维整合组织模式、技术发 展和市场营销等,进而实现融合产品、服务和系统的整体创新。
(二)索尼公司 索尼的成功取决于以下 3 点:1品牌策略和创新设计在索 尼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索尼的战略核心重地不是 集团高层,而是索尼的全球工程设计集团创造中心。在索尼公 司,全球工程设计集团创造中心不同于一般的设计部门,它有 相当大的权力,可以全面负责企业的设计和品牌规划,进而 保证设计的表现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使设计与管理相 融合。2索尼集团的设计与品牌的结合,使设计与企业战略 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在市场上形成了绝对的核心竞争力。
四、设计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 短暂的设计管理对我国设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 用。设计管理不仅能够提高设计的效率,推动设计产业的总体 提升,还能促使设计与策略、服务等相融合。设计管理能使设 计和设计工作更加人性化,既能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又能改善 设计机构部门之间的关系,相互帮助,相互依存。中国企业要 想长期生存和发展,就要建立完整、全面的设计策略管理,并 整合创新理论体系,运用系统化的设计管理建立完善的组织结 构和鲜明的企业形象。一个具备完善的管理系统的公司,将赢 得员工和顾客的信任。 设计管理对中国设计产业的发展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 国企业应继续运用设计管理理论,结合实践内容不断开拓创新, 有效地提升我国的设计管理水平,进而为世界设计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阚晓玲.有限合伙制房地产企业组织架构及多项目设计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2.
[2] 周淑贞.浅析企业设计中心的设计管理理论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设计,2013,(6):174-175.
中图分类号 D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22-02
织金县以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以洪家渡、引子渡水电站移民遗留问题处理成果兑现、县内大新桥水库、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作为抓手,以实施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为目标,全为抓好项目建设,改善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1 库区建设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织金县境内陆续开工修建了东风、普定、洪家渡、引子渡、大新桥水库和黔中水利6座国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建设涉及全县23个乡镇184个村,搬迁安置移民近3万人。2011年末,国家核定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为1.588万人。
1.1 库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整合资金帮助库区群众感化道路39.08 km、新修通村公路222.8 km、修建或改造房屋12.27 m2、新建安全饮水工程34处、沼气池140余口、码头10余座、学校2.45万m2,基本解决广大移民群众上学难、就医难、饮水难、行路难、入学难等民生、民心问题。
1.2 移民群众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建立反季节蔬菜、经果林产业基地11个,面积868 hm2,库区基本确定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畜牧、运输、加工为优势产业,旅游、餐饮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先后有人均年收入过万的产业大户200余户,移民人均纯收入由1 638元增长到3 107元,年均增长率达17.9%。
1.3 移民自身素质不断增强
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中心培训与实地指导、走出学习培训和请进来培训、科技产及推广和科技扶贫应用相和的形式,努力提高移民地,增加就业机会。完成了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4 100人(次),基本实现每户移民有1个以上劳动力接受劳务输出技术技能培训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参训人员掌握1~2门生产生活技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1.4 和谐库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按照地、县“和谐三区”建设要求,着力从组织保障、责任落实、排查化解、办信接访、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政务公开,形象塑造、预警防范、机制建设等多个方面抓好抓落实;并创造性地开展“移民遗留问题现场处理”、“五连心”、“四诊”等活动,有效化解移民矛盾。近年来,移民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处置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了问题“小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总体保持稳定。
2 库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移民自主发展意识不强
区部分移民存在“特殊公民”的想法,期望值过高,认为任何事都可以依赖党委、政府,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少数移民还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难以融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中。
2.2 移民就业与收入不稳
多数移民文化素质不高,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缺乏一技之长,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大龄移民就业难度大,导致生活来源有限,收入不稳定,生活比较困难;同时,一部分移民对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转移培训持观望或排斥心态,不积极参加培训来提高生产技能、增加收入,影响其就业和创业。
2.3 库区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虽然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部分乡镇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品、一事一品”的发展理念,基本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菜油加工点、专业养殖户和建筑工程队,但项目单一,且大多只是卖初级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发展后劲不足;同时,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大部分移民靠单打独斗,发展资金短缺,产业难以发展壮大。
3 和谐库区建设的对策
3.1 注重民生建设,夯实库区群众发展根基
一是改善基础设施。整合各方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库区村、组道路、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从政策、资金上予以倾斜,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逐步解决移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用、就医难”等问题,为促进库区发展,改善库存区实际,从基础入手,从低到高、逐步做大,并从交通、建筑、服务、电力电信、环卫、旅游标识、环境容量和旅游码头等进行分阶段规划实施,着力开发水上娱乐、民俗风情、山庄休闲等功能,打造旅游品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经营性收入[1-2]。二是破解发展难题。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扶持壮大库区移民经济发展的农村产业合作社,将移民群众插足资源整合集中,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并协调各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创新金融品种,简化审批手续,尽可能为移民群众提供创业贷款,扩大再生产规模。三是促进就业创业。加强与人事、培训、扶贫、农业等部门沟通、合作,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开办知识讲座,培养一批致富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并通过他们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移民培训就业、自主创业;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自主培训行为,使广大移民真正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发展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协调有关部门为库区移民在培训、就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待遇条件,为移民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四是着力帮扶解困。组织全县移民干部职工深入库区,深入一线、深入农户家中,开展“万民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为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创造条件。
3.2 注重项目带动,强化后期扶持政策落实力
一是落实直补资金兑现。积极与县财政、农村信用联社等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密切配合,严格执行国家大中型水库存移民后期政策和补助标准,确保“直补到人”资金通过“一卡(折)通”安全、及时、足额发放到移民手中。二是规范后期扶持资金管理[3-4]。加强移民资金监管、内部审计和项目资金稽查工作,在稽查中发现问题,逐项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任务和措施,将整改工作责任逐一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狠抓整改落实,确保扶持奖金安全高效运行,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库区社会不稳定问题。三是项目的选择、实施、监督、验收,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并明确项目申报前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尊重民意,注重效益。
3.3 注重机制完善,构建“和谐库区”大格局
一是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县、乡镇移民干部要深化维稳理念,强化维稳责任,及时高速充实创建“和谐库区”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库区社会管理模式,加强村级建设,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提高自治管理水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镇逐步以包村领导负责抓,村干部具体抓,库区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六型机关”建设等活动的开展,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奉公守法的库区移民干部队伍,提升移民干部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二是严格落实责任制[5]。把创建“和谐库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现与经济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县、乡镇、村层层签订创建“和谐库区”责任书,把“和谐库区”责任分级落实到乡镇、村,落实到具体人员,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落实部门联动机制。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借助“三级视频接访”平台,由乡镇移民工作管理站、社会事务中心牵头组织辖区内各方力量整体联动、综合协调、立体动作,以“局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万民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为载体,把“和谐库区”建设与当地平安建设相融合,形成上下齐动、左右互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升“和谐库区”建设工作的实效和水平。四是建立预警防范机制。建立县、乡、村3级信息网络,由信息灵、作风正的人员担任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信息联络员,把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五是强化风险研判机制。建立完善移民工作社会风险研判、评估机制,凡涉及移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包括重大政策出台、重大项目立项、重大改革实施等,均开展社会稳定风险研判、评估;对重大事项实施出台的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在实施过程是否会引起影响库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的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六是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移民工作机构为主,纪检、监察公安、检察、司法、、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共同配合的移民和矛盾纠纷排查的“大、大排查”的工作网络,做到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面上排查与重点排查、事前防范与及时妥善调处相结合。七是完善移民机制。着眼于问题早知道、早处理、早解决,把“和谐库区”建设的重心从事后处置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采取走下去、请上来和“会诊”等形式解决移民的问题;不断畅通移民渠道,完善干部接待制度,遵循依法处理事项工作原则,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移民问题。八是落实法制宣传机制。使库区广大干群进一步了解现行移民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和谐库区”建设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以“局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为依托,持续开展县、乡镇、村“三级视频接访”活动,提高广大移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从而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
4 结语
“和谐库区”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织金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省、地“和谐库区”建设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本着帮助移民、促进库区稳定发展,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切切实实为移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把全县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打造成安定、稳定、平安的“和谐库区”,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周英虎.广西库区移民问题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6):13-19.
[2] 阮启业.浅谈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工程的实施[J].技术与市场,2011(7):501-502.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社区医院已成为方便人民群众医疗服务的重要渠道,社区医疗护理工作在社区医院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要,社区护士的工作职能也越来越广,社区护理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我们只有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善于发现工作的不足,才能更好的促进社区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社区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1.1主要管理制度不健全,资源相对缺乏。社区医院护理的日常管理工作一般由承包人负责,主体医院相对过问不多,对社区护理管理没有专门的统一的管理制度,各个护士都按自己的习惯做事,易引起管理混乱,社区护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资源配置上,承包人更多会考虑经济利益,社区工作的护理人员配置数量相应地减少,同时医疗器材也只限于最基本的体检,导致社区护理工作范围受到限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治疗与护理要求。
1.2开展社区护理工作辛苦,待遇偏低,奖金在全院护理人员中为最低,易挫伤社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直接限制了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
1.3护理人员缺乏社区护理的理念,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的护理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观念还未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院内护理向社区家庭护理转变,在护理专业价值和专业信念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缺乏自觉性、责任心和紧迫感。社区医院护理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护理人员为中专护理专业毕业,就职后,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机会少,所以护理人员知识面窄,对护理工作认识局限,仅完成医嘱、打针,不重视与患者沟通、病区巡回及护理文书质量。自我主动学习观念差,认为护士就是打针、发药、铺床,不出医疗事故差错,就很满足。俗话说,“三份治疗,七份护理。”这就表明护理在医疗工作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1.4社区护理还缺乏一定的社会认可和理解。目前,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单纯的技术操作上,以协助医生完成治疗工作为主,未被提到促进人的身心疾病康复和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高度,仍属于从属地位,不被社会重视,这也影响了社区护理的开展。
2改进社区医院护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强管理,提高待遇
主体医院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护理管理,最好能收回原来承包出去的社区医院,真正做到“院办院管”。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规范的社区护理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护理部定期组织召开社区护理会议,结合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认真分析、总结并提出整改措施,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医院定期派专人下来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并督导改正。社区护理组长每月要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和组织护士开一次有关护理工作检查会议,并有跟踪改进的记录。在社区医院护理人员待遇问题上与主体医院保持一致,不能受承包人经济利益的制约,从而做到同一所医院,同样的待遇,更好的调动护士扎根基层,更好的为社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2.2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美国社区护理主要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临床经验丰富的注册护士承担。社区护士逐渐趋向于具有硕士学位,而我国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以中专毕业为主,年龄多在30岁以上,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区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社区护士工作的场所在家庭和社区,经常是单独工作,没有人监督和指导。因此,对护士的专业要求高,要求能单独进行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诊断、措施和评价,同时能针对各种患有各种不同疾病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要求他们不但专业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处理各种护理问题能力。因此,应该对社区护士进行各种知识的培训, 增强其临床护理问题处理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更好地为社区服务。
社区护理工作者应加强主动学习,可通过自学、远程医疗网站、医学杂志、书籍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和热爱。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去更好的改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片面认识。社区护士要努力与病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信任,这也是做好社区护理工作的关键。要善于沟通,科学沟通。沟通要从对方关心、有兴趣的健康话题开始,建立一种互信的基础,不要让服务对象感觉到疲劳和不耐烦。学会倾听与引导交谈是有效沟通的保证。始终保持和蔼可亲、聚精会神、姿态自然的形象能让交谈者感到温暖,同时不随意打断对方的说话,保持眼神的交流,让交谈者受到鼓励和得到尊重,引导性格内向、心情郁闷的服务对象将压抑在内心的痛苦、冲突和心理矛盾倾吐出来,使其产生轻松感,最后通过疏导让对方得到安慰和心情舒畅,消除因病引起的的精神压力。如果我们的社区护士真正都做到了德才兼备,那必将迎得全社会的广泛尊重。
参考文献
[1]丁爱芳.二级医院开展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全科护理[J],2009年第1期(下旬版),276-277.
[2]罗小艳,陈晓玲.基层医院开展社区护理的体会.当代护士[J],2008年第10期(专科版),64-65.
[3]叶慧珍.基层医院社区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中国实用医药[J],2010年第3期,275-276.
一、基本情况
六枝特区地处贵州西部,六盘水市东部,是“中国凉都”和“江南煤都”六盘水的市的东大门,距省会贵阳172m,距六盘水市中心专区98km。南北长61km,东西宽56km,土地面积1792km2,耕地面积81.23万亩,其中水田24.18万亩,旱地57.045万亩。辖5个镇14个乡,总人口64.8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91万人,占总人口的20.33%,境内居住有汉、彝、苗、仡佬、布依等32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30.52%。
二、我区水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建设利用情况
六枝特区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15.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5.3亿立方米.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少、夏秋丰,大部分降雨集中在5-9月,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73%,地区分布特点是北部少于南部。目前区内现有蓄水工程92处,其中:小(一)型水库4座,总库容92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9座,总库容223.9万立方米;山塘78座。成库条件好的地方较多,蓄水工程开发潜力很大。
六枝境内有北盘江和三岔河两条一级支流穿境而过,全区河流总长5公里以上的有40条,河长大于10公里或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6条,其中:流入北部三岔河流域的有岩脚河、木贡河、雨亥河、岱翁河、黑塘河、懒龙桥河、倮木河、沙子河、岔河、衣龙河等10条。流入南部珠江水系的有六枝河、纳骂河、月亮河、木则河、中坝河、大田河、和平河、郎岱河、磨盘河、毛口河、木城河、落别河、超子河、龙潭河、通仲河、田坝河等16条。全区河流总长550.45公里,河网密度为0.308公里/平方公里。全区年平均径流深为811.6毫米,年径流变差系数0.29,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4.5亿立方米。
六枝境内河流大多属雨源性河流,暴涨暴落,通常是汛期成涝灾,冬春成旱灾。建国以来在一些水源地理条件较好的地方修建了部分简单的小型水利工程,但由于投资有限,工程难度较大,很多河流未被开发利用。六枝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低,农村生产、生活工程性缺水问题还十分严重。
三、在水利建设利用方面所做的努力
我区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脆弱,水利化程度低,每遇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历年来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在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方面2004年底六枝特区已累计解决31.45万人农村人口的吃水困难问题,其中:“九五”期间以前解决17.42万人,“九五”期间解决6万人,“十五”期间开始至2004年底解决8.03万人。所建工程发挥了应有的效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民得到了实惠,普遍反应良好。但是由于当时工程建设标准底,水源变化、人口增加、水环境污染、工程的老化等原因,致使部分工程已不能正常发挥效益或甚至报废,又出现了饮水返困现象。
“十一五”期间六枝特区所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农村人口近12万人,极大地缓解了六枝人畜饮水困难现状,为部分缺水地区人民发展经济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水源、水质发生变化)现在仍有不少农村人畜饮水存在困难或未得到解决。在进行六枝特区“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统计中饮水不安全人口仍有24.02万人需解决。
在农田水利灌溉方面:目前农民人均灌面积不到0.3亩,与农民人均0.5亩有效灌溉面积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要实现人均0.5亩的目标需配套维修原有灌溉设施,同时还需新增工程设施,特别是水源工程的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从2009年―2010年的旱情充分看出额斯特地形及天然水源的枯竭致使水利工程不能充分体现其效益。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站在“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同时整治水环境,兴修灌溉和人畜饮水工程,增加农业后劲,真正让人民群众在不断发展的水利事业中更多受益。
四、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困难及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六枝特区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年平均径流总量14.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651立方米/人年,但水资源利用率仅为6%左右,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河谷深切,岩溶分布广,致使水资源利用率低,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实践证明,凡是人畜饮水解决的村寨,从节约劳动力、发展庭院经济、改善卫生条件等方面年平均节支近千元;凡是水源保证,灌溉设施配套的田地,年可增产40%以上,种植反季节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收益更可观。工程性缺水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六枝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期的六枝水利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困难,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投入经费不足,没有骨干项目支撑,特别是水源工程的建设。去冬今春的干旱就已经体现出来,依靠季节性水源或望天落雨来解决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严重损失,要解决六枝的工程性缺水问题必须加大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
五、我区水利建设需要国家和省解决的困难问题
1.根据六枝牧区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加大以旧院水库为龙头的中小型水库及山塘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水源工程建设列入国家规划,争取国家的资金投入。如:六枝特区新增水库的规划。其中: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4座及山塘。
一、基本情况
六枝特区地处贵州西部,六盘水市东部,是“中国凉都”和“江南煤都”六盘水的市的东大门,距省会贵阳172m,距六盘水市中心专区98km。南北长61km,东西宽56km,土地面积1792km2,耕地面积81.23万亩,其中水田24.18万亩,旱地57.045万亩。辖5个镇14个乡,总人口64.8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91万人,占总人口的20.33%,境内居住有汉、彝、苗、仡佬、布依等32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30.52%。
二、我区水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建设利用情况
六枝特区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15.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5.3亿立方米.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少、夏秋丰,大部分降雨集中在5-9月,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73%,地区分布特点是北部少于南部。Www.133229.cOm目前区内现有蓄水工程92处,其中:小(一)型水库4座,总库容92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9座,总库容223.9万立方米;山塘78座。成库条件好的地方较多,蓄水工程开发潜力很大。
六枝境内有北盘江和三岔河两条一级支流穿境而过,全区河流总长5公里以上的有40条,河长大于10公里或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6条,其中:流入北部三岔河流域的有岩脚河、木贡河、雨亥河、岱翁河、黑塘河、懒龙桥河、倮木河、沙子河、岔河、衣龙河等10条。流入南部珠江水系的有六枝河、纳骂河、月亮河、木则河、中坝河、大田河、和平河、郎岱河、磨盘河、毛口河、木城河、落别河、超子河、龙潭河、通仲河、田坝河等16条。全区河流总长550.45公里,河网密度为0.308公里/平方公里。全区年平均径流深为811.6毫米,年径流变差系数0.29,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4.5亿立方米。
六枝境内河流大多属雨源性河流,暴涨暴落,通常是汛期成涝灾,冬春成旱灾。建国以来在一些水源地理条件较好的地方修建了部分简单的小型水利工程,但由于投资有限,工程难度较大,很多河流未被开发利用。六枝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低,农村生产、生活工程性缺水问题还十分严重。
三、在水利建设利用方面所做的努力
我区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脆弱,水利化程度低,每遇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历年来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在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方面2004年底六枝特区已累计解决31.45万人农村人口的吃水困难问题,其中:“九五”期间以前解决17.42万人,“九五”期间解决6万人,“十五”期间开始至2004年底解决8.03万人。所建工程发挥了应有的效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民得到了实惠,普遍反应良好。但是由于当时工程建设标准底,水源变化、人口增加、水环境污染、工程的老化等原因,致使部分工程已不能正常发挥效益或甚至报废,又出现了饮水返困现象。
“十一五”期间六枝特区所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农村人口近12万人,极大地缓解了六枝人畜饮水困难现状,为部分缺水地区人民发展经济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水源、水质发生变化)现在仍有不少农村人畜饮水存在困难或未得到解决。在进行六枝特区“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统计中饮水不安全人口仍有24.02万人需解决。
在农田水利灌溉方面:目前农民人均灌面积不到0.3亩,与农民人均0.5亩有效灌溉面积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要实现人均0.5亩的目标需配套维修原有灌溉设施,同时还需新增工程设施,特别是水源工程的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从2009年—2010年的旱情充分看出额斯特地形及天然水源的枯竭致使水利工程不能充分体现其效益。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站在“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同时整治水环境,兴修灌溉和人畜饮水工程,增加农业后劲,真正让人民群众在不断发展的水利事业中更多受益。
四、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困难及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六枝特区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年平均径流总量14.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651立方米/人年,但水资源利用率仅为6%左右,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河谷深切,岩溶分布广,致使水资源利用率低,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实践证明,凡是人畜饮水解决的村寨,从节约劳动力、发展庭院经济、改善卫生条件等方面年平均节支近千元;凡是水源保证,灌溉设施配套的田地,年可增产40%以上,种植反季节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收益更可观。工程性缺水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六枝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期的六枝水利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困难,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投入经费不足,没有骨干项目支撑,特别是水源工程的建设。去冬今春的干旱就已经体现出来,依靠季节性水源或望天落雨来解决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严重损失,要解决六枝的工程性缺水问题必须加大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
五、我区水利建设需要国家和省解决的困难问题
1.根据六枝牧区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加大以旧院水库为龙头的中小型水库及山塘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水源工程建设列入国家规划,争取国家的资金投入。如:六枝特区新增水库的规划。其中: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4座及山塘。
2.任教老师专业不对口
有的学校历史与社会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的,这也是造成农村山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面对如此参差不齐的师资力量,让我很怀疑农村山区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成果会有多大,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明天在哪里,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反思吗?
3.考试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教学信心,降低了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的兴趣
历史与社会课的考试方式是开卷考试,这使老师觉得这门学科教与不教没什么区别,反正学生考试是翻书,答案能找到。学生也有同感,他们觉得上课听与不听没什么两样,这严重阻碍了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于以上反思,我们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
二、对策
学校应将这门功课与语、数、英等学科摆放在同等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为历史与社会课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加强历史与社会专业培训
要提高任教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任教老师的综合教学素养。
3.重新尝试闭卷计分的考试制度
一、引言
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安徽皖江城市带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开始了一场规模化的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核心的经济建设,在皖江沿岸规划建设地区高水平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由于开发区建设需要大量征地而导致了梅龙及集中区周边村落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如何在保证集中区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同步配套出一系列适合当地的征地补偿政策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具体分析江南产业集中区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现状以及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二、江南产业集中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的现状
伴随着集中区建设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当地村落的拆迁转移安置工作正逐步推进,部分回迁安置小区陆续建成。截止到2014年,迎宾花园回迁安置小区基本已实现100%入住率。据悉,2014年7月中旬,500余户回迁农民已经领到了观港花园安置房的钥匙,部分回迁居民也开始着手装潢,观港花园区内基础设施正逐渐完善。2014年6月25日至30日,集中区相关部门组织安排589户拆迁户进行了选房工作,并于7月17日正式组织回迁安置,其中观港安置小区589户拆迁户中已经有510户办理了回迁结算手续,只有剩余的几十户因涉及到门面房还房问题,正待门面房正式交付以后回迁。
三、江南产业集中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征地补偿标准不够高,补偿标准前后不统一
以下是2015年5月政府批复的对梅龙镇先进村、梅龙村、新湖社区、郭港社区等四个村子的征地补偿标准:
表1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
资料来源:江南产业集中区官网
从表1政府对四个村子的征地补偿标准来看,征地补偿标准分为39600元/亩和41280元/亩两个档次,以梅龙村为例,每家每户常驻人口大约为3-6人,每户人均土地亩数在1-2之间,那么梅龙村人均补偿水平就在40000-80000元左右。由于大多数失地农民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再加上自身文化素质低,缺乏对补偿资金合理利用的计划,大多数失地农民拿到补偿款后坐吃山空,最终陷入贫困。这种“一次性买断”的征地补偿标准加大了农民的生活负担,一次性到位的补偿资金根本无法保障这些失地农民后续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为了缓和财政资金压力,拆迁转移安置工作是分批、分阶段进行的。但是现在出现了“先拆先吃亏,后拆受益高”的情况,也就是说后拆的补偿标准要高于先拆的,这就使得先拆迁的农民对此极为不满。
2.“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内容单一,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不充分
据资料分析,池州市贵池区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文件中涉及的主要两项内容是“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险”,“失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险”按照“群众自愿、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利益引导”的原则,既被征地农民自愿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加上政府配套的等额资金共同进行参保。
在当地“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所以基本上大多数农民都参保了,而“失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险”是自愿的、非强制性的,类似于商业保险性质,所以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并不高。同时,失地农民医疗方面的保障主要还是以以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而大多数转移农民还没有真正被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畴,形成了一种介于农民与城市居民中间的社会角色。其余保障措施,比如“就业培训”、“城乡低保”、“失业生活补助”等方面,政府落实力度也不到位,一些保障制度仍存在明显的缺陷,不能有效的保障大多数失地农民根本利益。
3.当地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民自身素质不高,转移难度大
课题组于2015年8月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观港和迎宾两个转移安置小区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打印问卷调查表400份,回收问卷374份,其中废卷15份,即有效问卷为359份,问卷回收率为95.99%。以下仅提供问卷中安置小区居民文化程度柱状图及数据分析:
图2 被调查农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构成情况
根据图2所示,在样本区内被调查的有效的359户居民中,其中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占13.92%,共50人,小学学历占27.85%,共100人,初中学历占30.38%,共109人,高中学历占22.78%,共82人,大专学历占3.8%,14人,本科及以上占1.27%,共46人,从中可以看出住户居民文化水平在小学、初中、学历偏多,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4.拆迁转移组织形式落后以及政府、园区企业与农民之间信息不对称
江南产业集中区现行的拆迁安置措施主要是农民先征地拆房留出土地给政府建设规划,然后政府给出失地农民一部分租房费,让他们暂时先去外面租房住或投靠亲友,等过了18个月的交房等待期,他们再搬进新建的回迁安置小区。然而据回迁安置小区的居民反映,他们实际的交房期要远长于18个月,并且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还尚未完善。这样的拆迁安置措施,使得很大一部分当地失地农民去投靠外地亲戚,寻找就业机会,只有很少一部分会选择去园区已入驻企业就业。据集中区已入园企业管理者反映,他们企业现在的劳动力存在短缺情况,并且企业目前的就业劳动力主要是来自外地,当地的失地农民很少一部分在他们企业就业。另外,当地政府对于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可能过于形式,实际效果并不佳,并且企业与失地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农民找不到工作,间接导致了大部分失地农民选择外出就业。
四、建议与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和结论,为了提高当地失地农民的拆迁安置转移意愿,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在征地拆迁转移安置前后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集中区的经济建设与后期发展,使得后续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能高效、有序、顺利的开展,我们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适当提高当地征地补偿标准,规范征地补偿措施与行为
至于征地补偿合理性,早先戴中亮(2004)就指出要从加快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征地补偿费的测算方法、调整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方式等方面重构我国失地农民的补偿模式[1]。毋庸置疑原先的那种仅以土地价值为征地补偿标准已不能完全保障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征地补偿制度必须要去成革新,形成一种独具集中区特色的创新性征地补偿制度,另外土地的增值部分以及土地未来可能升值这部分所产生的利益也应该在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中体现出来,所以集中区适当提高当地征地补偿标准,规范征地补偿措施与行为,有效的提高当地失地农民拆迁转移安置的意愿。同时政府执行人员也要确保征地补偿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避免再次出现“先拆先吃亏,后拆受益高”前后补偿标准不一致的情况,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我们知道,以前,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来源的可持续性一般是终生的,然而现在,政府通过一次性买断的方式征收其土地并发放征地补偿款,如果补偿不够合理就会挫伤失地农民拆迁转移的积极性,也会对集中区后续的拆迁转移工作产生阻碍,严重的还会影响当地社会的稳定。
2.建立城乡一体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容,提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容是集中区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安置的重要保障,我们知道,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变成了失地农民,失去了象征其身份的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一直赖以生计的经济保障。从全国各地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上看,大多数失地农民都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再者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程度、技能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弱势使其在失去土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很快的融入城市生活,农民们幸福感大大降低,而失地农民们仅靠着一次性到账的征地补偿款根本无法保障其后续的生活需求,征地补偿款一旦耗尽,农民们没有技能,没有工作,无法保证其正常的生活需求,必将严重威胁到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从理论上说,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应该至少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就业保险和医疗保障等较为完整的保障体系,才有可能实现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接轨,也才有可能真正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迈进[2]。当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应要考虑到现实的国情以及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地政府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更为全面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例如直接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3.加大失地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程度的普遍低下,对于已经失去土地且无一技之长的他们很难快速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实际上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3]。当然一系列就业保障政策的出台也会加大农民们的转移意愿,使后续的转移安置工作能更有效的完成。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失地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积极制定实施失地农民的保护性就业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去自谋职业,创新创业,大规模极力发展失地农民就业再就业工程。政府一方面在鼓励农民再就业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在农民工创业就业的问题上给予实际的帮助,比如像从事个体经营,实行税费减免。拓宽就业渠道,营造就业空间;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业,支持失地农民开办企业,鼓励用地单位优先安排失地农民[4]。
4.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次序,合理有序的转移以及增强农民与企事业间的信息透明度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次序是考虑到政府政策的实施是否有配套性、难易性以及政策成本收益等要素进行的转移安排[5]。首先政府要承担劳动力转移的组织者,合理规范劳动力转移的次序,合理有效的进行转移安置工作,其次政府还加强对当地失地农民的就业引导与就业培训,政府应当主动充当园区企业与失地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桥梁。据悉,目前当地大部分失地农民都选择去外地就业,很少一部分选择在当地企业就业,与此同时园区入驻企业出现劳动力短缺情况,这种劳动力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不匹配,将会影响园区企业和集中区经济的后续发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与失地农民自身的素质低和思想观念落后有关,更重要的由于是企业与失地农民之间就业信息传递的不对称、不及时。企业招工时对劳动力自身有一定的技能要求,政府安排的就业培训不到位、不充分,导致失地农民结构性失业无法缓解,不得不选择去外地就业。然而,失地农民选择去外地就业不仅会增加就业成本,也容易使他们自身劳动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五、结语
失地农民生存现状问题一直是社会乃至国家关注的焦点,为了使失地农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不会陷入最终的“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困境,本文以江南产业集中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现状为研究个案,简单粗浅地分析了在现实案例中剩余劳动力在转移安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其研究结果与相关分析可以为江南产业集中区后续的经济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有利于集中区制定更加合理的劳动力利用政策,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也可以为皖江城市带及其他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戴中亮.我国失地农民补偿模式的重构[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6):35-37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认同包含了民族关系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关系认同是针对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群体而言的,这种认同主要来自于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界限划分;民族文化认同指的是在一个民族发展中,一种文化体系以民族为载体,而民族以文化为聚合。
2、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 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二、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的维度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美国学者phinney概括出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来探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们的民族认同情况。
1、民族身份的认知:包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的认知
湘西州是有着四十三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多民族大家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尽管这里有着不同的民族群体相互杂居,但是这里的人们对于自己民族历史传统和自己的民族身份的认知度却依然十分强烈。例如湘西的土家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所居必择高居”的居住传统;湘西苗族的民族认同更加是能够通过当地至今仍保留下来的“落洞”、“赶尸”、“种蛊”三大习俗来体现。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湘西州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是有着很强的民族认同的。
2、民族归属感:通过民族群体内部的团结情况和对本民族之外的群体的接纳与排斥情况来了解该民族的民族归属情况。
教授曾指出一个民族在于外界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会增强自我的族群意识和群体归属感。由于湘西州是个多民族社区,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每天除了要与自己本民族的人们相处共处之外,还要与当地的其他民族交往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在与其他民族的人们的交往过程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当地人们的族群自我意识会有所增加。
3、行为卷入:包括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偏好、社区或民族社团参与情况等。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主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仅要参与自己本民族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活动,还会积极参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活动,这些人们在参与其他民族的节日活动的时候,更加意识到和珍惜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贵性。例如在湘西州境内,土家族的摆手舞不仅是当地的土家族人在跳,在举行盛大的晚会的时候,来自周内的各个民族也都会参与在其中。
三、湘西州多民族社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
由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传统型的多民族社区,那么在这样一个社区的各个民族之间就免不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与接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这样也势必会使得在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会与单一的民族社区有所区别。
1.多民族社区内的民族认同较为强烈。
在上面介绍民族认同的维度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讲过了,在多民族社区内,各民族的人们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会增强对本民族的民族记忆和归属感,从而会导致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有所增强。在我们所了解到的湘西州内,尽管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会增强各自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但是并没有出现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民族不和的结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在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还都是很和睦的相处在一起的。
2.多民族社区内的国家认同存在很大的对比性。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认同的对比性,在这个多民族社区之内,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社区内部的一些政策决议必须要公平公正,否则,很容易引起社区内各个民族之间的不和谐状态。如果州内的政府只是单纯的给予土家族人民一些优惠政策,而忽视其他民族,那么这样的话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在这些民族的心理产生对比心理,这样一来,他们的国家认同度会大打折扣。
四、余论部分——民族政策的文化隐喻问题
我们国家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这些被国家化为民族自治的地方,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会给予很多政策上的照顾。可是,这些被国家化作自治的地方,一旦带上“自治”的头衔,其带来的文化隐喻就是代表着“落后”和“贫穷”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这些地方在从国家那里得到很大的资金支持的同时却又使得很多市场投资机会白白流失,因为很多市场投资者是不会在落后不发达的地方进行大规模投资的。
关于如何解决民族自治地区文化隐喻所带来的问题,在这里提供三种解决途径,希望与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1)对少数民族地区取消自治称呼,而同样的享有政策上的优惠。(2)深入研究与弘扬民族文化,让民族地区文化品牌的旗帜飘得更远。(3)调整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叙述,比如说“贫穷”、“落后”这些用来形容少数民族地区的词汇,在今后的官方叙述中尽可能的少出现。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M].民族出版社.2007.
[5]孙桂香.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研究[J].西南大学.2009
[6]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2]卢洁莹. 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其理论基础[M].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1:186.
[3]Mission statement[EB/OL]..
环境问题一直是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威胁。在经济大发展的今时今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人们对环境的要求、环保的意识以及自身环境权益的维护意识都日渐提高和加强。
社区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关注和讨论的范围。社区作为一个既是中观又是微观的层面,对于环保的意义非凡,它可以作为一个全社会环保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又可以作为一片试验田。同时,将环保事业着眼着力于社区环保对社区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社区环保必然需要政府的协调、市场的调控及社区内公众的全民参与,也就是说社区环保是将几者关系有力协调的良好契机,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切口,特别是相关硬件设施及人文环境的建设。
对于社区环保,我们的态度是治标治本,我们的思路是从环境污染的预防治理到社区环境建设,我们的落脚点在于“建设”,怎样创新社区管理以最终创新及完善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环境的规划、管理、监督和执法,包括自治组织、基金会的创立等等。
一、社区环保的现状及其弊端
(一)现有社区污染治理主要方式
从污染治理的方式看,以政府主导的行政治理方式是最为传统的方式,但以市民环境维权为主要目的其他治理途径也同时存在,构成了目前社区污染治理的总体结构,概括如下:
1. 行政治理方式。目前各类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都为行政环境执法提供了制度标准。由于单个社区的微观环境污染对整个城市区域的环境质量影响有限,影响范围较小,因此难以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而主动采取治理行动,以至于一贯被动地采取措施,政府被“赶着”治理社区环境。比如说环境,就是市民通常采用的方式。但是就当今社会大部分市民的环境意识而言,只要这些污染不危害到个人利益,甚至说不严重危害到个人利益,市民们是很少会选择“向上反映”的。
2. 直接交涉途径。指污染受害居民直接同污染者进行交涉,要求停止污染行为和进行赔偿的单方面维权行为。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双方直接博弈的过程,博弈者的个人因素对博弈的结果有直接的影响,一般而言,由于污染受害居民相对处于劣势地位,且受到个人知识水平、信息获取、能力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治理的效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说较为有限。
3. 司法诉讼方式。指污染受害居民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要求污染者停止污染侵权和进行赔偿的方式。由于诉讼途径一般需要当事人较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加之目前社区污染方面环保法律法规及环境标准的不尽完善,以及客观污染取证方面的困难,诉讼成本较高。
4. 第三方调解方式。指通过第三方出面主持,以自愿为原则,通过说服教育等方法,促使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达成协议,消除污染、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目前污染纠纷调解的第三方主体主要为司法部门或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实践中,调解方式多发生在居民之间的污染纠纷上,以自愿为原则,在调解过程和调解协议缺乏相应制度保障的情况下,治理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行政治理、直接交涉、司法诉讼、第三方调解方式构成了目前社区污染治理方式的总体框架。从社区层面污染治理的方式看,以行政管理和执法为主,由行政系统推动执行的政府包办模式仍然在现有社区污染治理体系中占了绝对主导,市民对环境污染矛盾解决主体的认知存在着明显的“政府依赖性”。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环保的必要性
目前苏州的环保工作也是以行政治理为主,主要依赖政府。同时,政府对环境的保护主要侧重于从整个城市出发,针对社区层面来开展环保工作的意识较薄弱,工作较欠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那么社区层面的环保对于社会的环保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各个击破”的意义。
面临以上现状,首先需要提高对于社区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其次需要建立一个社区环保的体系,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体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代替政府所唱的“独角戏”。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工作这样一个做“人的工作”的职业,有利于联络各方资源,将社区环保的“资源网络”构建起来,协调各方关系,以形成一个居民、政府、企业以及第三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元环保体系,搭建一个汇聚“生旦净末丑”的戏台。
二、社区环保的社会工作介入
本文研究的社会工作要介入的社区环保的领域主要限定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社区居民环境权益的维护问题。
社工及社工组织的介入主要表现在协调个体(居民)、政府、企业、组织(NGO)这些环保相关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多中心治理和管理模式,上下协同,多元互动。具体说来,这些行为主体都需要增强意识、明确定位、强化责任、提高能力,但又各有所侧重。
(一)居民层面:增强意识,提高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