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09:15: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为了更好地了解在校大学生在政治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现状,系统地分析总结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根据无锡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的要求,无锡职院关工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关于“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诉求”的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近年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本文就是笔者在参与调研过程中,根据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调查中的几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所进行的梳理和阐释。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堪忧
根据调研情况,学生自我感觉周围同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特别是与本科院校相比较(含民办本科)差距较大。以下是从统计数据中梳理出的有关高职学生学习的几个问题,笔者在梳理问题之后进行了相关的阐释。
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前期普遍模糊,不了解职业发展的纵深与平台。实事求是的讲,我校尽管是国家示范性的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但是在近几年的确没有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对于在校学生来说缺乏丰富的例证用来学习、效仿和追求(注意,职业教育成功的个案在现实中对在校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在逐渐减弱),这是造成学习缺乏目的性、目标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2.良好的学习习惯未能养成。根据笔者的调研和观察,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习惯普遍不理想。可以说这个问题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已经存在,在进入高校之后由于更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得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不再能够对自我进行约束和管理,进而导致学习习惯的的进一步恶化,甚至到大学毕业时都还没有学会“学习“。
3.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学校缺乏认同感。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专业和学校的认同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还是对专业本身缺乏了解,职业教育的特点也使得学生对专业本身的认识是相对较浅的,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自己的专业上还未“入门”就毕业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还处于“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层次,并不了解专业本身的价值性。
4.学习氛围不好。经过调研,学生对学习氛围的渴望较强,说明学生对大学理想还存在。学习氛围不好的原因一是源于职业教育强调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在意识上没有能力处理好“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关系;二是学生并不认为在大学“知识”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工作和交际的能力在学生心中的比重较大;三是高职院校每年较红火的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积极性。
对策研究:首先从大环境来看,国家教育部门应当尽快畅通职业教育学历提升渠道,鼓励学生通过“专转本”等多种途径进行学习深造,事实证明,“专转本”不但不会降低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且直接能够营造刻苦学习和勤奋钻研优良氛围。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如果能够设立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乃至是研究生教育,则高职教育本身可能在教育过程甚至是招生过程中都会逐渐摆脱目前的窘境。其次,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想办法能够内化成学生自觉的“学习发展目标”。特别建议尽快建立校级层面上的高规格职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统一标准。通过大赛平台将学校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评价结合起来,将人才推荐与学生就业结合起来,将毕业生技能检验与在校生技能熏陶结合起来。
二、网络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问题在大学生活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大多数高校也都在进行网络覆盖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对网络的使用特别是现在对手机网络使用问题的研究应该尽早地进入教育者的视线之中。
1.经调研,拥有智能手机的学生已占学生总数的85%以
上。网络的运用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客观地说,不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不论是在宿舍还是操场,手机网络的使用无处不在。但实际上,学生使用网络进行与学习有关的事务的却比率很低。一方面,学生不了解利用网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查找资料和检索信息还停留在“百度”的层次上。绝大多数学生不能也不会利用学校巨大的学术资源库、视频公开课等资源进行学习。
2.学生对网络聊天、交流工具的心理依赖度日益增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QQ聊天工具是24小时开启的,突显了学生在精神生活方面的不充实。同时,大量新媒体的涌现,并没有让学生意识到“信息爆炸”所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根据笔者的观察,学生对QQ、微博、微信等媒介的使用大多数还仅仅是交友、聊天、心情语录,转载时尚小文,但也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却蕴含着大量“求关注”、“求认同”心理背景。
对策研究:第一,加快学校的网络平台建设,开通学生相关事务网上办事平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完成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的办理,培养他们自主自立的能力。第二,教师或相关部门可以尽快介入新媒阵地,可以提供一些学校的学习的资源信息,可以进行“微课堂”、“微笔记”等阵地建设的尝试。第三,重点加强辅导员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力。网络的负面效能在当下也日益凸显,引导学生鉴别网络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教师在学生心理问题上的影响力微弱
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所有高校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但在调研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心理方面所统计出来的数据,却使得我们必须重新认真的审视高校的大学生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调研,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困惑时,大多数是通过好朋友寻求帮助,其次是通过家人,最后只有很少学生会求助于学校的教师。这样的局面使得连笔者在内的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教师尴尬不已。多年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收效似乎并不显著。通过反思,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普及做的并不完善。这项工作实际上是一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不能仅限于做做宣传展板、搞搞知识竞赛就算普及知识。它是一个知识传播和实践系统工程,必须有一整套的心理测评、预防、沟通、干预、追踪、反馈的机制保障,而这些机制和工作流程也是大学生本身应该完全理解和掌握的。
一、就业紧张局势下产生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由于就业市场的紧张局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焦虑恐惧心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背负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对于他们而言,离开学校是起点,也是他们肩负养家糊口使命的开始,如何找到一份满意而又薪资不错的工作,是他们在毕业前的奋斗目标。然而大部分同W由于缺乏对职场的了解,害怕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压力与担忧一直伴随着他们,在这种高度紧张的就业过程中,这一部分学生非常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甚至不寝不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端正心态找到好的工作。
2.盲目从众心理。就业过程中的随大流心理,是非常常见的,很多同学由于缺乏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想找什么工作,于是干脆跟着其他人一起,看其他人在哪些公司投递了简历、参加哪些公司的面试,缺乏自己的想法和准备。对于这一批同学,因为缺乏主动性和规划性,他们总是急匆匆的准备简历和面试,面试过程中也回答不出令面试官满意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即便有一小部分的幸运儿可以找到工作,但是因为缺乏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对所找工作的认知,这些同学也容易轻易离职。
3.自负挑剔心理。对于一些就业地区偏僻、就业环境差、薪资不高的职位,有一部分专业知识并不扎实的同学,认为自己读了四年大学,不应该将就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应该要寻找各方面条件都达到自己需求的公司来投递简历。这部分同学在这种挑剔自负的心理状态下,无形中就缩小了自己的求职范围,导致自己获得面试的机会大大缩水。
4.自卑孤独心理。对于一些家庭贫困、专业成绩并不太突出的同学而言,他们与自负的同学相比,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自卑和孤独的心理状态。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家境贫寒,从小缺乏锻炼,在面试场合胆怯不敢表达自己;而有的同学觉得自己专业基础不扎实,面试的时候底气不足,面试时不敢表现自己的其他方面,这些同学在遭遇面试失败时候,非常容易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人沟通,容易导致自己陷入一种心理困境,无法调整状态重新去找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环境因素,也有大学生的个人因素。
1.教育体制的相对滞后。从大的环境上来说,大学的专业教育是相对固定的,无论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还是教材设置,这些设置都不可能随时更换,然后市场这种大的环境却是风云变幻的,这就导致了高校的教育体制对于市场而言,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可避免的相对滞后。如果在课程教学上,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去把握这些变化,将导致教学内容在一定范围内与市场的需求脱离,这就导致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缺乏市场所要求自己具备的专业结构知识,容易影响就业过程中的心理。
2.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市场已经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公司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司的用人标准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专业基础知识上,而是扩大到了求职者具备的专业技能、专业资质、领导力、人际关系等方面。正是这种高标准,导致很多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容易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求职障碍,从而产生众多的心理问题。
3.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是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高校虽然对大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但有些学生并不重视这门课程,课程设置的效果并不显著。另一方面,课程开设的时间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比较短暂,学生在课程中的受益较少,大部分学生无法在课程结束之后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即便有了初步的规划,也很少有学生会坚定去执行。除此以外,高校还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不能给学生形成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而言,无法辨别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和适合的工作,容易在就业的过程中形成盲目、从众和迷惘的心理状态。
4.缺乏专业认同。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是自己自主选择的,而是听取了家长和老师的建议,选择了现在的专业。这就导致这些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失去兴趣,甚至厌倦自己的专业,无法对自己的专业形成较高的认同感,更不会积极主动去研究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对于这样一批同学,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就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水准,难以找到好的工作,容易在就业障碍下产生自卑的心理。
5.缺乏就业指导。一般情况下,高校的就业指导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主要给学生介绍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求职问题都是千差万别的,而且有些问题学生自己也无法解答。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教师不能完全替代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员,更不能替代具体专业方向的人力资源专员,因此学生在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情况下,不能很好的总结求职经验,容易在求职障碍下产生心理不适。
6.缺乏就业心理疏导机制。大学生找工作都是自己投递简历、参加面试,面试的结果也不会及时反馈到学校,因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最容易被忽视,一旦缺乏这种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排查机制和心理反馈机制,不能及时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开导,容易在就业障碍中产生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分析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如何避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疏导,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对于市场的千变万化所导致的专业滞后性问题,可以通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的变化来进行弥补。教学改革是教师肩负的一个重要的使命,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为人才市场和学生之间搭建着重要的桥梁,通过适时的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和争力。
2.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师给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专长讲座,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上获取一些关于职业规划的专业知识,形成对个人有益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大学里需要为自己未来求职准备哪些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请一些与专业对口的人力资源人员,让他们给学生讲解求职过程中,人力资源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告诉学生要从哪些方面去准备;与此同时学校和学院也可以积极调动班主任、辅导员,关注学生的就业动向。
3.开展应聘模拟训练,提高求职能力。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应聘模拟大赛,全程模拟应聘过程,让学生了解整个求职过程,通过投递简历、多种类型的面试,让学生对求职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提高学生求职技巧,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4.健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反馈和排查机制。为了避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需要健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咨询机制,加大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排查和心理咨询力度,形成班级――班主任――学院――学校的心理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应届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学校和学院也可以开展就业心理问题的专场讲座,给学生介绍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心理不适并及时作出调整,从而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结束语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人作出努力,既要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也要培养学生提高自己专业技能和职场适应能力,只有多维度关注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他们才会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广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指导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体功能。如何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新媒体报道的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事件逐年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学校教育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基于此背景,笔者以所在高校大一、大三、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每个年级抽取2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786份,回收率98.25%。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健康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学生本人对人际关系、恋爱、学习、个人发展与就业等方面。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1]
一、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1 环境适应 适应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状态,当平衡被打破便会产生不适应。大学生一直处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调查显示,30%的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表现出“不适”症状,少部分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与焦虑。
1.2 学习心理 调查中近8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和自制力欠缺是导致学习成绩低下的因素。大学的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高中大不一样使部分学生产生了畏学情绪。对所选专业了解不足加上来自家庭期望的压力也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
1.3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满足大学生归属、安全的需要,并提高其自信和自尊,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处在青年期的自我封闭性与渴望被了解、被尊重的心理相矛盾。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内向”是人际交往不成功的原因,60%左右的学生“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别人否定自己”。矛盾的是,57%的学生“渴望与更多人交往”,60%左右的学生却“讨厌参加集体活动”。
1.4 恋爱与性 青春期性生理的成熟影响了性意识的萌发,对异性好奇、爱慕和吸引自然产生。但生理的成熟并不意味着心理的成熟,大部分恋爱的大学生持“随大流”、“打发无聊时间”等动机,加上我国性教育落后和受西方开放观念影响,情感的不成熟与不稳定也导致恋爱的成功率不高。
1.5就业与发展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级别需要。对大学生来说,现实意义在于自我发展和成功就业。和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理想和现实的显著差异使多数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很大压力。适当的压力有助于学生发展,但少数也可能因过于焦虑负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2.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特点
2.1 统一性 大学生心理特点均体现出了青年期的显著心理特征,是符合人类发展阶段性特征的。
2.2 发展性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发展性和阶段性。大一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出现频率由高至低为:适应、人际关系、学习、恋爱、就业发展。大三的学生则为:人际关系、恋爱、学习、经济、就业发展、适应。大四的学生为:就业发展、学习、适应、人际关系、恋爱。
2.3 特殊性 尽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征比较明显,仍需考虑大学生区域文化、学生个体病史、家庭经济状况与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同时要兼顾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2]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群体多数正处在青年期阶段。青年期是生理迅速走向成熟、心理迅速发展趋于成熟、个性发展系统、接受文化教育和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特殊生理阶段、社会环境、心理发展水平等因素互相制约,其制约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1.生理因素
青年期基本进入成长稳定期,身体内部各系统、各器官也渐趋成熟和健全。提出“重演论”的霍尔提出,个体发展就是人类进化史形式上的重演,而青年期与两千年前人类历史处在骚乱、过渡的阶段相一致,充满了非常显著的互相对立的冲突。而各种冲突是建立在身体“成熟”的条件上的。
2.社会环境因素
无论是勒温的“场论”、哈维赫斯特的“文化决定论”、华生的“教育决定论”还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青年的社会化及青年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对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大众传媒等影响青年心理的发展。
3.心理因素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遗传因素决定先天能力,人格、性格和认知为大脑的功能体现。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的心理因素对青年期心理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3]
总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复杂多样。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应以心理学理论为支撑,兼顾个体差异,依托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和朋辈等载体,共同作用于大学生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从而使其形成稳定的个性特征,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一、大学生心理知识结构现状调研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自我心理成长分析等方法对某高校在校四个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学知识结构调研。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知识薄弱,通常将常识等同于科学知识,并应用于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如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概念模糊甚至混淆,对心理学发展和历史知之甚少。就调研样本而言,调研结果显示,86%的大学生不能科学地描述出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92%的大学生不知道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94%的大学生承认之前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几乎没有大学生能分辨出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以及表述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等。在应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需要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心理问题时,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比较漠然和被动。如机械地应对成长转折出现的问题、面对家庭变故和危机茫然而唯命、对自身因成长和环境因素引发的心理困扰茫然失措等;调研中大学生最希望得到的心理学知识包括,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42%)、人格和气质方面的知识(55%)、心理学有趣的实验和心理学发展的历史(47%)、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78%)等;在应对心理问题时,他们关心神经症类(55%)、抑郁(78%)和性心理(70%)等;需要迫切掌握的心理学技能包括人际交往、压力管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等技能,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恋爱中的技能更加向往。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缺陷
2011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各高校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文件的颁发标志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高校必修课的时代到来,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里程碑。各高校均按照文件的要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规范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从目前学习效果、教师授课和课程内容来讲,离科学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还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仅就课程内容而言,其内容存在诸多需要重新设置和调整的方面。
(一)没有给学生构建完整的心理学知识图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必须介绍“心理”的内容,才能涉及健康的问题,而有关心理现象的内容正是大学生所欠缺的。目前课程内容几乎只涉及心理健康及心理治疗等,对心理学研究的另一方面,即心理现象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涉及较少。其结果只能造成大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断章取义,甚至孤立和片面对待相关心理问题。如“自我”这个概念在心理学中是研究比广泛的领域,没有给学生介绍清楚之前,是很难深入涉及“自我意识”以及相关心理健康问题。
(二)教学内容学科化、程式化,与学生实际经验相去较远。课程内容选用了与其他学科相类似的模式,即内容介绍学科化和程式化,可读性和趣味性较差,直接给学生带来的是枯燥无趣的心理感受。如“人格”在心理学中业已独立成为一门课程,然而课程内容介绍时比较浅显,同时与性格和气质的辨析没有深入和结合实际。
(三)方法和措施脱离现实,具体技能欠缺。教材在介绍具体的方法和措施时显得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相关技能显得抽象,操作性不强。给学生的感受是似乎都有理,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做,如“情绪管理”中不良情绪表现及调适。
(四)同理案例少。教材在列举案例时,基本是按照医学案例介绍模式,学生在阅读时感到烦闷无趣。从而造成可阅读性和指导性差。同时与时事结合不紧密,没有发挥启发性和警示性的作用。
三、课程内容设置创新的途径
本研究根据实际调研的结果和课程内容中存在的缺陷,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以大学生成长需要为基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进行了创新实践,在实际运用中教学效果显著。
(一)传授给学生完整的心理学知识图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研究正常人群及其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和意志为对象的研究,这类研究主要体现为理论研究。同时还包括以异常心理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这类研究主要体现为实践研究。前者为心理学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验的基础,后者为人类追求健康和幸福提供了实践指导。二者分离必然造成知识和技能的脱节,从而人为地割裂知行关系。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只有知晓心理学基础知识,才能结合相关技能和技巧,科学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比如,给学生介绍了情绪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基础知识之后,他们就能提高应用相关技能时自觉和主动性。另外,对心理学知识全貌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深造的热情和动力,也可以促进学生涉及和探究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理学和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知识。
(二)案例结合学生关注的实际,以保证解决措施和途径的简洁、易行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案例作为理论和技能的对照,从而指导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案例必须具备启发作用和针对性,以便学生能学以致用。同时案例最好和社会背景相结合,及时反映和跟踪在社会上有一定震撼性和影响性的实例,比如2013年3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2013届毕业生林森浩的投毒案等。
(三)技能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几条抽象的归类和总结,不能介绍是什么,应该介绍如何做,提供的方法和途径必须具体化、有操作性和模式化。如人际关系中的“赞美的技能”一般教学内容显得比较抽象。应该在真诚的基础上,将其归纳和提炼成可操作和可借鉴的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行为模式,让学生就自己日常生活例子进行操作练习,见表1。
赞美的操作步骤 表1
表述的内容 举例
1. 描述你观察到对方可以赞美的现状(如工作情况、衣着、举止、言语、成就和创新等) 1. 小王,你关于创业的主题设想太有创意了,符合我们现实条件
2. 描述自己的感受:(1)认知:指见识或知识层面的提升;(2)情感:用积极情绪形容词描述自己的真实感受 2. 这个主题让我不仅了解这个行业的现状,而且长了见识,真是让人兴奋
3. 肯定对方的努力:时间努力、情感努力、脑力努力、身体努力、意志力努力…… 3. 你肯定在这方面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4. 表述自己的羡慕和不足:(1)羡慕别人的能力、努力、意志力和创造力,适当做到对方这种努力或能力的延伸和拓展;(2)不足就是坦诚证明自己的差距,甚至空白或盲点 4. 真是让我很羡慕,这种能力和毅力正是我欠缺的,你在其他方面想必也一定会有所建树
(四)设置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大学生的时尚需求,充分发挥心理学知识的作用,以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应对时尚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后果。当今科技和经济的急速发展,新生事物让人目不暇接。在享受它们带来的便利同时,因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如微博、微信和网购等。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他们不仅喜欢和接纳时尚,而且引领和创新时尚,同时也要应对和解决相关心理问题。因此,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应针对这种现象,积极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不仅能帮助他们答疑解惑,而且能充分享受时尚带来的便捷、乐趣和自豪。
(五)重点解决大学生集中体现的心理困扰,并提供有效的应对技能。心理问题涉及面较广,在课程内容中一般是泛泛而谈,其结果只能是基本层面的了解,在解决实际心理困扰时显得苍白无力。本研究以调研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重点解读和分析大学生实际面对的心理困扰(大学生经常面对和迫切想解决的心理困扰包括:抑郁(78%)、失落感(81%)、嫉妒(83%)、愤怒(61%)、焦虑(71%)和无聊(63%)等,并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技能。
大学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自己成长具有意义感,而该课程也可以、也应该,而且必须做到和做好。目前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表现出的漠然态度,其原因之一源于我们的教学漠视了课程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所在。这里不是课程内容的不断拓展、补充和筛选,而是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建构课程对学生成长的意义,让学生感到课程对自身成长有帮助。这种帮助当然不是以抽象、空泛的方式来展示和表达,而是掌握了大学生个体的真实存在和需要,了解各种复杂的心理及情绪构造,我们才可能绕过原来那种以虚构且完美的理性之人来探究课程对学生成长意义的恋栈。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 2003(1).
1.1“治未病”思想的起源
“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我国古典医籍中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明确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后历代医家对于“治未病”的思想和内容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中说过:“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意思是说平时注意保养身体,顺其自然,调摄精神情志,可以强壮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效果;《孙子兵法》也蕴含着大量“治未病”思想的萌芽,《孙子兵法•九变》中写道:“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由此可见孙子兵法中这种“有备无患”的战略思想,和后来《黄帝内经》中“上攻治未病”的指导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思想的提出影响到医学界,而后被引申发展成为《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治未病”的实质内容
所谓“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传变,其含义十分广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概括:一是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包括未病防因和未病除因两个方面。未病防因即防止体内病因发生或外邪入侵以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具生,万物以荣。......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诉......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未病除因是指除去体内病因的未病先防,这个时候人的脏腑功能阴阳盛衰已有偏颇,但还没到达使人体功能活动失常的地步。如《素问•刺热论》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二是既病防变。顾名思义它是指当疾病发生以后要将疾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其传变至其他的部位。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三是愈后防复。即指疾病痊愈应该要注意机体的调护,从而防止疾病的再次复发。正如《素问•热病论》中所说:“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从以上三个方面归纳起来可以看出,“治未病”的核心思想就在于“未病先防”,从疾病发生前的预防、疾病发生后的防变、到疾病痊愈后的防复,其重点都体现在一个“防”字上。可见在人体预防疾病与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防”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把“治未病”防重于治的思想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于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定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作用。
2.当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2.1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从躯体、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对健康下了定义,即躯体没有不适的地方,心理精神也趋于完善健全,另外社会适应也处于良好状态。而心理健康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问题疾病的原则。
2.2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据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对1216万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患有心理疾病者竟占23.6%。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大学生所面临压力明显增大,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和发展问题、情绪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的现状,本课题调研小组针对本校各年级4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抽样调查,经调查发现,有61%的同学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较为良好,但仍有39%的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其中,32%感到学习有压力的大都是大一新生,26%在择业就业问题上感到迷茫的大都是毕业生,而在人际交往沟通方面存在问题的竞占42%,可见无论是大一新生,还是大二、大三及毕业生在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上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难。通过本次调查结果分析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是较为良好的,但仍有不少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质上来说,这些问题是由于大学生在完成自身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而产生的,属于正常现象,只是有些学生因为没能妥善地处理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心理问题。所以,各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机构的任务十分明确,就是做到提前发现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地帮助大学生去调节和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和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3.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构建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和管理过程中,其关键在于“防”字上,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应对转变,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采取措施转变,由心理障碍疏导、心理疾病医治向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健康管理转变。
3.1重视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前就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进入大学意味着他们将要离开家人,开始一个人独立生活,在适应大学新环境的过程中,会遇到学习压力加大、宿舍集体生活不适应、同学间交流有障碍等问题,如果对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调适方法不了解,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在新生入学初期,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工作的重要性,重视新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首先,在新生入学初期,学校应积极开展一些心理健康讲座,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新生辅导员要经常和班级每个新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其心理变化。其次,学校应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定期开展一些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其心理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三是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新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更加科学地帮助新生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交往方面遇到的问题。一些中医药院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同时,可增设一些中医药心理养生与保健的相关课程,使大学生对心理疾病和防护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3.2增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就是当疾病一旦发生时,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疾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对此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体系来达到防变的效果。心理咨询是咨询者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语言,文字或者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来访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以使来访者摆脱心理困惑,恢复心理平衡,促进个性发展和完善,使其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过程。从心理咨询的功能来说,它属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患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咨询者通过与求询者的交流,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而后帮助其找到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问题的方法,最终使其恢复健康的心理。学校心理咨询机制应该建立不同的咨询中心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如建立以生活指导为中心的咨询,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交往、择业等问题,建立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咨询,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以心理障碍的诊断为中心的咨询,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疾病及治疗方法。另外,在心理危机处理预案方面,学校对此也应有所加强。通过建立从学生干部、辅导员、院(系)、学校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以及由校医院到学校相关附属医院的快速危机干预通道,来提高大学生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从而有效地防止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3.3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愈后保健同样重要——“病愈防复”
“病愈防复”是指在疾病处于刚刚痊愈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对机体的调养,防止疾病的再次复发。所以,学校不仅需要积极地宣传健康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更需要高度重视患有心理疾病学生的愈后保健工作,从而更好地完善大学生心理保健体系。对于曾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而言,经专业诊治后,往往都会取得良好的疗效,绝大部分学生回到学校可以正常适应大学生活,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需要坚持服用药物来维持正常的生活,一旦不注意愈后保健工作的治疗,很容易再次引起心理问题。所以,学校应把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史的学生作为心理保健服务的重点,专业心理诊疗人员应定期对地其进行复查,通过采取科学正确的心理保健方法,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治疗心理疾病,防止其再次复发。
第一,有利于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由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误区,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关注了心理问题的消极面,教育的模式定位在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念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真和价值。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不仅有利于真正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同时也是对消极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警醒。这样,有利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进行科学的整合优化。
第二,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遵循“心理现象解读—心理问题分析—探究应对策略”的单一教育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狭隘单调。这种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病理模式偏离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偏离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每个人都有发展自我、促进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和积极的潜在的巨大心理能力,这种价值取向对于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第三,有利于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在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也强调要建立互相信任的、尊重的、平等的咨访关系,但因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还远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关系,还需我们进一步改变思维,继续努力。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中的、发展中的个体,而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摆正心态,一方面要积极接纳学生,积极看待学生,平等地尊重学生,同时,要理性地审视自我,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重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师生关系,理性构建积极的双向互动、共同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
第四,有利于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开设专题讲座等。积极心理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积极情感,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积极的人性观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利用一切积极资源,形成聚合优势,必须渗透在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全过程,辐射大学生活的每个角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应该更加多元,更加宽广。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科学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有了很大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教材建设、师资培训,还是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近几年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形势要求高等院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又面临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形式、手段、有效性等问题的困扰。正确认识和分析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和误区,积极思考相应的对策,有助于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九大”误区
1.1认识上的误区: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割裂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联系。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教育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正确的观点:一种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把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乃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归因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万能的;另一种是将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思想品德教育能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
1.2实践中的误区:重心理测试、轻科学分析。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心理测试,在所谓的硬件上下功夫,热衷于搞各种心理测试,把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和简单化,对心理问题的科学分析不够。
1.3咨询中的误区:在心理咨询中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由于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使一些人误认为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的异常大学生,而与多数心理健康但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诸多问题的大学生无关,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有很大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
1.4诊断中的误区:重心理问题诊治、轻预防引导。目前,虽然全国大多数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但许多高校却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准问题,重视个别学生的咨询诊治而轻视普遍防治与引导问题。
1.5研究中的误区:重心理问题的调查、轻心理求助方式的调研。许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很少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帮助与求助方式,如对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是否愿意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他们最愿意采取什么样的求助行为等等研究不够。
1.6课程开设的误区:重心理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进行。有些高校热衷于开设心理知识类的课程,将心理知识教育简单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轻视心理活动的训练。
1.7人员使用上的误区:人人都可做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咨询人员不需要进行专门培训。目前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有心理辅导教师、德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其他管理人员,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各方面人员的配合较少,教育效果不如人意。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一部分专兼职教师,因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多,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受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特有规律和要求,对大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副面作用,所以教师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8学生中的误区:把前往咨询辅导的学生看成神经病或精神病。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大学生对接受心理辅导还存在着偏见和误解。大学生普遍认为,前往咨询辅导的同学很可能有什么不正常或有精神病,要不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正因为这些误解和偏见,大学生对心理辅导的求助率还很低,很多同学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以至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工作,也不愿或不敢前去接受辅导。据资料统计,高校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总数的20%~30%,而各高校心理咨询、辅导机构一年接待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5%左右。
1.9机制上的误区:心理咨询人员不是德育教师系列,不需要评职称。虽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管理机制、从业人员的编制、待遇、职称评聘等保障机制都提出了要求。但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却存在保障机制不完善,从业人员待遇低,职称评聘无保障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流失,这反映了心理辅导教师所处的不良环境与尴尬地位。
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首先应立足于教育和发展,即着眼于全体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向大多数健康正常的大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优化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长、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问题,预防心理问题,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其次是咨询治疗任务,通过个别咨询或治疗,帮助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摆脱困惑,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缓解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健康发展。由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体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针对全体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二是针对少数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运用心理咨询等方式方法,积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惑,防止轻度心理障碍“恶化”发展,提高这部分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水平;三是针对极少数患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大学生,通过初步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控制或缓解病情,并积极协同有关专业医疗机构,帮助这部分大学生摆脱或改善心理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2要努力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全面发展。通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开发和优化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要通过传授心理调适的方式方法,积极开展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和情绪情感等问题的辅导,帮助学生学会或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及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健康、积极、向上、富有正义感与同情心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第二,加强心理卫生教育,预防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卫生的基本问题和常见的心理障碍,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了解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并通过解析心理异常现象、原因及表现,使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消除误解或成见,形成能在必要时主动寻找帮助的意识。转贴于
2.3要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在建设,立足教育,贵在落实。
(1)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组织机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系统工程,理应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项系统工程的运作;只有机构落实、人员到位、任务具体,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规范、稳定、深入、持久、有效地进行。同时,应保持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尽量避免该机构与学校管理部门属挂靠、相邻或重叠关系,缩短与学生间的距离。加强领导,完善工作体制,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保障。
(2)广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全体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也应面向全体学生,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上,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从中受益,而不能等问题出现以后才去进行心理干预。实践证明,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和辅修课程,同时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特点以及学生关心的共同问题,举办系列专题讲座或报告等,并通过校园各媒体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是提高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可以弥补有限的课堂教学和心理咨询的不足。只有形成课内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网络和体系,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关心和积极参予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各任课教师(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要结合教学实际过程,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贯彻心理学思想,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班主任或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4)科学、规范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和咨询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工作要从新生入手,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验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对于测量出的有明显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要建立咨询档案,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咨询工作,给予及时必要的帮助、辅导;对于日常咨询中发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转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5)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监管系统,形成“校——系——班级——公寓——宿舍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其中“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核心,以稳定的专兼职专业教师队伍为主体,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日常心理咨询与辅导。“系、院”以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为本系学生提供帮助、辅导,并解决部分心理问题。“级或班级”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从学生中培养和选拔一批骨干分子或联络员,及时反映遇到的心理问题或异常表现。“公寓”管理人员扮演心理观察员的角色,一旦在公寓发现异常行为学生,承担救援和上报职责。“宿舍”舍长发挥心理守护员的作用,准确把握学生心态,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援救工作。
(6)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工作。只有通过研究才能提出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合理化建议,为学校制定相应的学生管理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良性循环。也只有通过研究,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高校把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才能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注重人格、人品、个性、知识、技能、良好身心素质的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胡佩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理论与当代[J],2005,(6).
[3]黄赐英.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4]常涛,张正明.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
[5]彭萍.心理健康课的方法途径及实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08-02
一、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体质令人堪忧,某些身体素质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更甚者是全社会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关注成为焦点,而对大学生同样重要的心理健康,却没有受到同等的重视,且没有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人体是个有机整体,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因此,从身心整体观角度来寻找解决途径是有必要的。为此,本文通过SCL-90量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同时编制专家问卷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因素。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南京三所本科院校——河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学生。采用整体抽样方法,有效测试学生人数共3643人,各年级人数和男女生比例合理,均无重大疾病。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SCL-90症状效果自评量表为心理测量工具和自编专家问卷《压力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其中,SCL-90量表共有效调查3643人。《压力影响因素问卷》共调查2133人,回收2133人,有效回收率100%。
2.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等查阅了相关文献及著作50余篇(部)。
3.数理统计法。通过办公软件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SCL-90自评量表的调查结果(如下,表1)。
在调查的3643人中有1253人结果呈阳性,占总人数的34.39%,说明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是比较普遍且比较突出的。其中,1253人阳性者中两项及以上因分子呈阳性的人数占70.97%,且每人平均阳性项目数达到了4.44个。上述结果表明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及“问题多重(相互交叉)性”的特点。
2.三所学校学生《压力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表2)。
相关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心理压力(精神负担)有一定关系。通过对3007人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11个方面:(1)从压力分布来看:“学习”的集中度最高,达60.57%;其次是“就业”和“人际关系”;再次是“经济”、“技能能力”等。无压力者仅占调查总人数的13.66%。(2)除无压力者仅占13.66%以外,其中平均每人有3~4个压力。(3)压力的数量与特点:除无压力者仅占13.66%以外,存在3种以上压力者为58.09%;有4种以上者为45.46%,这表明大学生的压力具有多重性的特点。
上述结果显示,来自于“学习”、就业、“经济状况”的压力最多。本质上,这些压力都是他们在整个大学阶段很难摆脱的现实问题。因此,要想解决大学生的压力问题,就需要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使他们掌握更好地缓解压力的方法与技巧。
“脑力劳动的齐加尼克效应”和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脑力劳动是以大脑的积极思维为主的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紧张是持续不断的,往往是形式上休息了,实际上还在思考并没有休息。这种无意识的心理紧张的压力叫“齐加尼克效应”。学生如果有较大的心理压力,长期用脑过度,精神负担过重,引起能量降低而产生的疲劳不能从休息中得到完全补偿,久而久之,酿成了知识分子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神经衰弱症。神经衰弱症是由于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导致精神活动能力减弱,以容易兴奋和迅速疲劳为特征,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易疲劳、头昏等,甚至导致机体调节能力的紊乱。因此,大学生健康不能只从体质下手,更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促进心理健康。
四、结论
1.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集中,具有多重交叉性的特点。大一和大二、大三的学生共有且排在第一位的是“忘性大”,这不太符合年轻人生长发育规律。学校有待完善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政策支持及具体实施方案。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阳光体育政策实施的效果提出挑战,学校健康教育也将面临新的课题。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学校层面要从教学手段、运动方式、运动内容、体制观念、管理、学校硬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作为具体执行部门的学校、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如帮助指导建立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校级学生心理自评网络系统,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成长轨迹,为学生提供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志强.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0,(03).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26
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保持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完成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国家和社会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积极发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但是,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还存在问题,表现在对心理咨询缺乏了解和信任,对心理咨询的工作还存在抗拒的情绪。作为高校的教育者,要积极研究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心理咨询
对心理咨询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咨询是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检查和心理测验;狭义的心理咨询则不包括后面三个内容,只局限于咨询师通过书面或语言等媒介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的过程。
2 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认知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目前,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认知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心理咨询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认识还不足,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高校心理普查工作缺乏了解
有些同学对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第一,对心理普查工作不了解。本文以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举例说明。心理普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通过心理普查发现的,而在高校的心理普查工作中,能够认真对待普查工作的仅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有接近半数的大学生是敷衍了事,还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不参加普查工作。
2.2 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缺乏了解
不了解学校所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在一个对心理健康课程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只了解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能获得的学分,只关心是否能顺利通过,或是否可以获得学分,对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同于普通的选修课程。
2.3 对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原则有怀疑
大部分同学对他人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表示理解,但是当自己遇到心理压力或者有烦心事的时候,能够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同学比例还很低,通过了解他们不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怕别人知道自己做过心理咨询,会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第二,怕自己的秘密被别人知道;第三,不好意思将自己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师交流。这几方面的问题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中的“保密性”原则不够信任,这也间接反映了高校有关部门对心理知识的普及不够深入。
2.4 没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作用
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作用有怀疑,有些大学生认为心理咨询工作就是陪人说说话、谈谈心,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和帮助。这些情况都反映了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缺乏正确认知。
3 解决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问题的对策
3.1 设立心理咨询开放日
可以利用每年5月25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或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2]等标志性的纪念日,设立高校的心理咨询开放日,邀请大学生群体或大学生代表走进心理咨询室参观,与心理咨询师接触,通过这第一次接触,增加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改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敬而远之的态度。“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3.2 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队伍建设
做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人的因素,在大学生咨询的过程中,首先接触的就是咨询师,咨询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知。在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中,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还比较少,大多数是兼职的,或者其他岗位人员通过再培训上岗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要把人才建设摆在战略的高度,增加专职人员的数量,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心理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注重强化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强化咨询技术的培训,通过专题培训提高咨询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3.3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咨询的效果
一些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作用,他们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只要参与了心理咨询就能快速、彻底的解决任何问题,很多咨询者都希望通过少数几次咨询就可以解决自己问题,而往往经过几次咨询之后,没有出现期望的显著效果就不再参与咨询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也是不公正的。心理问题和其他身体疾病不同,心理问题非常复杂,产生的原因也是很复杂的,而且心理问题是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产生的,与大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个性特点都有关系。要消除这些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是非常复杂的,有些问题的消除或改善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参加咨询的大学生一定要正确对待咨询的效果,要对心理咨询工作有信心。
4 结束语
研究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的认知情况,有利于帮助心理咨询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特点,在实际工作进行调整,能够更好的把握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心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注:
[1]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是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随后十多所高校响应,在2004年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
[2]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将每年10月10日确定为“世界心理健康日”。
参考文献:
[1]赵杰红.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遇冷原因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9):20-21.
[2]胡伟国.地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0,(3):75-77.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43-01
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单独面对、处理,对于这些从来没有真正面对问题的孩子们来说,各方面压力接踵而来,承受着学习、就业、社交和情感等方面的多重压力, 从而使他们产生某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高校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再次重申重视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为了更好的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积极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咨询虽然在各高校推广开来,但大部分高校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成熟之处。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咨询认知情况的分析,对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状况进行调研,力求发现问题并寻找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的认知
一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首选的倾诉对象是朋友( 79.8% ), 然后依次是母亲、同学、恋人、父亲、同龄亲属,选择心理咨询师的仅占3.2%。
笔者对河南三所高校517名大学生做了关于心理咨询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自我解决占46.42%;求助朋友占39.26%;求助学校心理咨询者仅占5.42%;其他占8.90%。其中某一所高校心理咨询中心, 从2005年创办到2010年,总共只有两百余名大学生到该中心咨询, 相对于该校几万人的学生总数, 这样的咨询量, 显然不成比例。这些调查的结果可以反映出,虽然很多高校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 但是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帮助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二、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认知不足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缺乏了解,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这回事。二是对心理咨询认识肤浅,不了解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的差别,大多数学生认为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的人是那种心理不正常的, 导致一部分的确有心理问题,需要帮助的人不敢前来寻求帮助。三是是对高校心理咨询的作用产生怀疑,认为心理咨询就是陪人说说话、谈谈心,不会有什么效果和帮助。四是担心心理咨询的保密性。
三、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多渠道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端正心理咨询态度
要改变大学生内心对心理咨询的回避心态,必须做好长期的、深入细致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开设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通过广播、网络、校刊、校报、讲座等方式,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全面宣传和普及心理咨询的常识,从而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需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内容、方式和原则,纠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偏见和误解,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与此同时,学校要通过多种有效渠道,扩大心理咨询中心在高校的影响力,使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深入人心。
(二)咨询工作要准确分辨来询者心理问题的性质
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重点是发展性咨询,而不是障碍性咨询, 障碍性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依靠专门的医学机构进行心理治疗而不是心理咨询。因此在工作中,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准确分辨来询者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心理咨询师要引导咨询者正确对待心理咨询的效果
一些学生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只要咨询就能快速解决任何问题。很多咨询者都希望通过一两次的咨询就能解决问题,见不到显著效果就不再积极参与,甚至不再咨询。这种想法是不正确也是不公正的。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心理问题非常复杂,导致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连咨询者自己都不知道;另外,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与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和个性特点有关。要改变或消除这些因素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绝非易事,有些问题的改善甚至需要花费数月、数年的时间。所以咨询者一定要正确对待咨询的效果,要有信心、有恒心。
(四)心理咨询师要严格控制每次咨询的时间
心理咨询必须遵守时间规则。一是对咨询时间予以限定,可以让咨询师和咨询者双方充分珍惜并有效利用这一时间,不易导致咨询者漫无重点的重复问题或描述。二是控制单次咨询时间,能够使来访者在咨询间隔期内充分消化咨询内容,以便下次咨询时能有所改善。三是限定咨询的时间,也是要让来访者学会尊重别人和遵守规则,促使咨询者更清醒地认识现实。咨询时间一般规定为每次1小时左右,初次咨询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咨询次数一般为一周一次或两次。
(五)区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
许多人对心理咨询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心理咨询就是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谁都能做,不一定非要进行心理咨询。的确,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相通之处,但心理咨询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大的区别,德育和心理咨询有联系但绝对不能等同起来。尽管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但其侧重点、内容、形式等均有较大的不同。首先,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品德与认知上有问题的学生,主要调节学生的思想认知;而心理咨询的对象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工作重点在于心理上的沟通,注重咨询双方的倾诉、接纳、关注、同情、支持等心理过程。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榜样的作用,要求学生向先进人物和事迹学习;而心理咨询强调咨询者关注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一般强调不盲目与他人比较。再次,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告诉对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心理咨询工作以尊重对方的人格、顺势交流为原则,基本上不给予咨询者具体的指导,咨询内容保密性很强。
四、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对策
(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普及调查,构建心理健康档案
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提升大学生应对各种现实问题的心理素质和处理能力。另外,通过高校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态势。对普查中筛选出的心理高危人群及时地进行评估、干预,定期追踪观察,确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指导和帮助。
(二)加强心理咨询专业化建设,提升心理咨询专业化水平
高校心理咨询室要尽量按照专业的标准来建设。很多学校不注重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认为有间房子,摆置桌椅就可以了。其实咨询室的建设对于咨询者非常重要。很多咨询者来到咨询室,没有安全感和舒适感,咨询效果可想而知。高校心理咨询室要明亮、温馨、舒适,空间大小适中,在这些环境下进行咨询,大学生才能够更加容易敞开心扉去诉说,有利于咨询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高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很少,大多是兼职人员。因此,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必须逐步增加专职人员,同时重视加强自我培训,提高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对从事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强化培训咨询技术,通过专门讲座提高咨询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加强心理咨询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建设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完善心理咨询预约制度、保密制度、材料保管制度等。
(三)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 积极推广网上咨询
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时,回避性与需要性并存。一方面,当心理出现困惑时,大部分学生掩盖自己内心,没有勇气去咨询室寻求面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心理压力下,又有强烈的被他人同情或认同的心理需求,渴望与人倾诉与交流,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帮助。网上咨询特别适合于有心理困惑、有求助需要却不愿走入咨询室、不敢面对咨询者的学生。学校应重点建设高校心理咨询网站,普及心理常识,讲解心理案例,开设交流论坛,提供在线及预约服务,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更好更全面地开展校园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一)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方面不够重视
在日常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并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这里偏向于研究以下心理类型的大学生:首先是内向乐群性低的大学生;其次经常焦虑且因琐事便会产生心理抑郁或其他障碍;最后是碍于某些心理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大学生,该类大学生更加缺乏存在感,更难以融入群体。在针对于这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与培养方面,思想道德教育管理略显乏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针对性不强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应形式多样。然而目前看来,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很盲目,没有针对性,单向传播的局面。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的内涵及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适时引入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相关研究,使得整个工作更加人性化。由于大部分高校均有常设的心理咨询机构,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可积极利用这些机构,全面把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情况。
(一)建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
目前我国已有超30%的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这些机构通常的运行方式是被动式的,即仅仅承担咨询职能,而不负责调研,更不会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风险预判或者心理健康体检。极少有高校会针对本校学生特质指定可操作性更强的制度执行细则。缺乏执行细则,很难保证制度落实,这就直接造成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脱离了大学生心理需求。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针对大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管理方式。由于大学生心理承担能力和客观条件局限造成完全差异化的教育难以实现,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将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方式融入进日常工作,并积极探索研究。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意义
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实现人性化,将对大学生产生深远意义。首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一改之前仅仅拿教育管理相关制度来单一管理的方式,以人性化的方式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党的方针政策理念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其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性,并适度提升其他领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自我,做复合型人才。
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优化
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干预工作应得到更多重视,并且上升成为整个贫困大学生支持工作的必要环节。
(一)教育形式从被动变主动
不难发现,对于普通大学生,承认自己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且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仍非常困难,那么对于有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而言,迈入心理咨询室就变得几乎不可能。此时转换心理干预工作的被动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应将心理干预工作作为贫困大学生扶持的重要环节,弱化物质支持所带来的负面精神影响,强化心理干预,使得受帮扶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帮助其实现心理复原。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140 — 02
一、海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为了更加详细准确的了解海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笔者选取海口市内部分高校进行了解,主要采取自编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线教师、主管领导进行调研。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各个高校都能够积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海南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任重道远,海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面临很多挑战。
(一)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从表象上来看,海南各个高校都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要求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都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挂靠学生工作部门统一指导工作,而且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设备也较齐全。但是大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以后并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很多设备、场地等都是摆设,所谓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只是通过一些专业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而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工作开展随意性较强,很多工作流于形式,应付领导或上级部门检查,不能真正解决学生实际困惑的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合理
海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都非专业出身,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简单的定位为预防或排除大学生心理疾病,缺乏发展心理教育的理念,对学生的心理潜能开发没有思考。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主要是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心理健康选修课等,这些载体之间没有统一安排相互协调,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教学内容都是教师随意选取,缺乏系统性,教学质量也普遍不高,这就很难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规范化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基本停留在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灌输上,没有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传授加强心理防御和心理维护的技能和方法,只对学生通过讲座或课堂讲述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没能开展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实效性好的心理团体活动。
(三)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目前海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不足。与发达国家平均每1000名大学生就有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相比,海南高校每6000名大学生还不到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所有高校均没有根据1∶3000-5000的师生比配备专职心理健康工作者;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不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活动,它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其心理品质要好,有着良好地心理素质,心理处于健康状态。目前海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多是兼职或半路出家;队伍不稳定,因为很多心理专职教师不属于教师岗位,在职称评定、待遇、编制等方面缺少必要的激励;普遍尚未建立心理督导队伍和完整的督导工作机制,心理健康教师自身健康情况堪忧。
(四)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不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局性工作,涉及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因此必须各学科、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环境,才能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海南部分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缺乏全员育人的意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学校其他部门或学院交流学习的机会甚少等,只是孤立地单纯依靠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显然力量不够,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统一部署,最终导致不能有效的整合学校的优势资源,是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孤立出来,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另外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督导和评估,开展得如何,怎么去评价,怎么去督导,没一个很好的效果评价体系。
二、加强海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高校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者,必须要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更新、变革教育理念,树立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理念。目前,海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研究和探索的阶段,没有形成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经过调查和理论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为高校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提供决策参考。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为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各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出发去考虑,比如教育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状况等都是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的依据。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具体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实际当中去,开展学习心理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等,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建立心理健康防御体系,挖掘大学生潜能,以特殊的方式去发展和表现自己的才能。
(二)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任务,当然我们提全员参与不是说让所有的教师都像专职工作者一样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是所有的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意识,通过他们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效的途径,有利于营造高校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大学生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当中度过,课堂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好时机。不管是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其他的专业课程都有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使用,如果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心灵健康的关心,就会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让专业课教师参与进来,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去。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文化是高校具有的的特定的人文环境和校园风气。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当中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些校园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纪校规、校风校训、学生行为规范、师生关系等这些校园精神和制度文化,让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具有认同感的心理氛围。活动文化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很好的平台,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对好奇心较强、个性特点明显的新时期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将心理健康教育揉合在校园文化活动当中,使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深化自我认识,改善适应能力,建立心理健康防御机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利用新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各类媒体对用户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低,因此网站、QQ、博客、微信、微博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利用新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虚拟网络使心理问题学生不必担心身份的暴露,可以保证其表达内容的真实性,与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来讲,更有利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排除。新媒体可以将更多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以某个信息源为中心聚合在一起,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共享,心理问题学生只要通过网络就能接受到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新媒体平台的建立还可以实现朋辈之间的互动交流,心理问题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中提问或求助,在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情况下,跟和自己年龄、生活、经历相似的同学交流,最终达到对心理问题的排解。
(五)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决定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高低。海南高校必须组建一支专职队伍为主,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合理制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责、职称、晋升等制度,吸引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教师,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进行理论和技能的培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提高心理咨询与辅导技巧,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笔者认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应该对其进行资格认定,只有考核合格取得心理健康教育任职资格证书,才能被聘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尽量避免非专业人员的使用。
(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体系
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海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全面开展,但是各个高校开展得效果如何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去评价,导致各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随意,效果不明显。为促使海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硬件设施配备、经费投入、环境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计划、执行情况以及取得效果等方面进行量化,准确反映其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建立合适的奖惩体系,对各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督导。
〔参 考 文 献〕
〔1〕 谢忠明,张恩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