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09:15: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公园景观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Hangzhou Jin Yazhuang park design
【Abstract】Through the Hangzhou Jin Yazhuang Park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value of the mining landscape, highlighting the " Salty load," Shanghai-Hangzhou Railway, Jin Yazhuang ruins, such as waterworks Qingtai door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theme, will be left behind by history, as elements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ndscape el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functional and landscape needs, reconstruction, will enable the historical memory into specific details, and through multi-cultural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and the way to make it into parks and Spindle City landscape,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tegration. Green landscape ecology at the same time, riparian landscape and the people of combining leisure activities to deal effectively with the history, culture and ecology leisur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in the creation of a green barrier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park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Take “enjoys the park” as the design ideal, through succinct, the fashion design technique builds cultural property, the landscape, participation to have the pleasure, to be possible to play, to appreciate and enjoys the park which is liked the people.
【Key Words】Historical culture, Ecology leisure,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 G2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项目概况
金衙庄公园由明朝隆庆二年(1568)进士、福建巡抚金学曾所建,因在此筑别墅而得名,当时面积很大,东起贴沙河,西至长明寺巷,北到马坡巷,南到清泰街。是当时“杭州八景”之一,有着“杭州私家花园之首”的美誉。
解放后,因解放路向东延伸而拆除了金衙庄花园,保留至今的,就只剩下园址、园名以及“小太湖”池边的4棵大樟树和1棵银杏树,。1985年,杭州市政府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金衙庄公园并向公众开放。2001年又对公园进行了整治翻修。现状的金衙庄公园位于杭州上城区解放路与环城东路交界处东侧,南有清泰门,东临沪杭铁路,占地2.3公顷。特别的是,这里还是杭州老火车站及杭城第一座自来水厂——清泰水厂的地界。
金衙庄公园一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浓缩了杭城深厚的的近现代历史文化。
2.改造定位
保护利用与建设相统一,景观特色与整体和谐相统一,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与现代文化风格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
公园设计以地区文化为底蕴,通过保留、再利用与再生,赋予场地新的功能和形式,以高低错落、曲直相间、刚柔相济的造型对比,并通过材质、色彩以及装饰细部上的协调与处理,同现代城市发展节奏相统一,展示一个全新的、以文化题材和植物景观为主的生态休憩公园。把城市文化题材的韵律布置在景观轴线上,贯穿全园。
规划中挖掘公园现有的景观,把全园的景观有机地组合,将新旧景观自然地联系到一起,并突出“延续历史文化景观,持续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主题,打造为展示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融会一体的城市景观。
3.结构分区设计
金衙庄公园分为五个区块,由“盐担儿”广场、“铁轨之音”广场、“金衙庄遗址”广场、主入口广场、“城市之本”广场组成。
五个区块相互交融交叉,动中有静,静处有动,大小空间相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1 “盐担儿”广场改造设计
现状该区域布置较为单调,只有一组主题铜雕安置于广场中心,这组“盐担儿”铜雕是于 2007年1月安装完成的,雕的是三位清代的普通百姓,有两个人挑着担子,还有一个人推着独轮车。挑着的、推着的,都是沉重的大麻袋,这麻袋里装的就是盐。这
些人物从表情到服装,无一不栩栩如生,使得置身此处的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清泰门外曾经是繁忙的盐业聚集地,盐担儿,可算是市井一景,盐贩穿梭如云,盐厂云集成片,流传很广的民谚“清泰门外盐担儿”就由此而来,这组雕塑正是反映当时的民间风情。广场周边仅以简单的花坛形式种植绿色乔灌木将其围合,广场出入口正对着环城东路。
在现今的改造过程中,将原先正对着环城东路的出入口稍向西南方向倾斜,目的有二:第一,出入口朝向清泰街处将更加吸引城站火车站进出游客及路人的注意,增强他们进入金衙庄公园的意识,另外,由于公园性质为带状公园,所设置的出入口较多,游人一旦从北向南进入公园,也必将淡化该广场出入口的朝向问题,因此,出入口向西南倾斜也更为合理;第二,入口的倾斜打破了常规的规整形态,在公园的布置形式上显得更为独特。
由入口进入金衙庄公园“盐担儿” 广场,在阶梯至广场两侧种植排列规整的常绿色灌木,以此制造色彩丰富、层次合理的入口绿化景观。无障碍设计打破行动不便者与健全人之间活动和交往的藩篱,使他们也能作为社会的主要成员发挥其作用。保留“盐担儿”铜雕这处历史碎片,激发市民亲切感,唤起对历史的回忆。
新增“盐袋儿”景观,即在铜雕四周地面布置一块块形状较大、且大小不一的景观石块,半嵌入与于地面,并制作成盐袋儿的形状,以此更为突出此处“盐担儿” 广场的主题,并增添历史景观趣味。
3.2 “铁轨之音”广场改造设计
取意于杭州火车站的变化历史。现状以由钢轨和枕木组成的一段老铁轨、一个站台来勾起人们对上世纪初期沪杭铁路建成开通的历史事件的回忆。铁轨十几米长,宽度、枕木都非常标准,但已锈迹斑斑,枕木也已经腐朽,在落叶的映衬下,很有沧桑感。老铁轨让人们聆听旧时铁路之音,走在上面很有怀旧的意趣,旁边设立的“清泰站”站台,纪念了1909年沪杭铁路沿河东穿城而入,设车站于清泰门(即今城站)的历史事件,再现杭州第一条铁路——沪杭铁路开通的历史。站台后侧的景墙上摆放了与轨道交通相关的宣传画:从过去的蒸汽火车、到内燃、电力火车等一系列杭州使用过的火车类型图像及杭州火车站建造发展的图像,来重温杭州火车站和火车的本来样貌。
这一广场景点布置丰富,因而在将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大体保留,只是在站台后侧景墙的形式上做了相对的调整,将原来直线形的展示区域分隔成倾斜的排列式展示景墙,将宣传画以一墙一画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更显直观,展现方式也更为独特,并有更大、更独立的空间来以文字的形式介绍每一幅宣传画的发展历史。一步一画一文,以此吸引游人兴趣,景墙以下采用草坪作为铺装,将自然与历史紧密结合。
整个广场在地面铺装上增添一条条弧线形式的仿真作旧的铁轨铺嵌于其中,增加趣味,突显历史氛围。
由南向北处,将道路改建成为一条介绍杭城铁路历史的景观大道,整条直线大道均由铜、石料铺设而成,上面雕刻介绍杭州铁路百年历史的文字,显示这些杭城已走过的发展足迹。
3.3 “金衙庄遗址”广场改造设计
现状场地内植有一棵有着700多年高龄的老香樟树,这是当年的金衙庄公园“小太湖”池边的一棵树,也是延续保留至今的遗物,很有历史纪念意义。现这棵百年大树依然矗立如故,犹如见证此地百年荣华。
为了突显并重拾金衙庄公园当年繁华,特将现树立于“铁轨之音”广场前的“金衙庄遗址”铜雕搬至此处并平铺凿嵌于老香樟树底下的地面上,让历史的痕迹叠合在记忆的肌理上。这一幅雕刻的杭州老地图,上面的标记都用手工绘制而成,每条街巷都清晰可见,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杭州老城墙和城门,这张地图,原貌重现了当年杭城第一私家花园的风采,刻着杭州百年。历史与历史的结合,让游人在享受外在繁华商业配套的同时,又可以倚靠着树龄听历史的声音、观历史的足迹。
在老香樟树的东面位置,现将布置一堵作旧的景墙,配合着古老的历史文化,带游人回到当年的时光。
3.4 主入口广场改造设计
现状该区块原是供公园周边居民晨、晚练用的小型广场,且位居于整个公园的中心区域,另外,由于金衙庄公园是一个带状形公园,所设置的入口较多,相对分散不集中,因此把此地作为整个公园的主入口较为合适,一方面与园内道路联系方便,另外,集散功能使游人更方便快捷地到达公园内。
作为公园绿地的窗口,入口广场在造型上需要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特色,因而在对主入口区域的设置上,将在入口靠沪杭铁路处树立入口景墙,配合带状喷泉来突显整个主入口广场的气势。布置花木、草坪、雕塑、园灯、地面铺装等园林要素,使之最大程度地反映该公园的风貌特征,让人到此就能感受到公园的艺术魅力。
在地面的铺装上,该区域采用钢条与花岗石的相间结合来体现公园主题。
3.5 “城市之本”广场改造设计
现状广场上树有一块描述杭州水厂发展变迁历史的景墙,景墙上挂着六幅铜制老照片,都是当年杭城第一座自来水厂——清泰门水厂的旧景,旁边则设置了一组老式自来水龙头和水桶的铜雕。通过这些与水有关的参与性小品,来纪念1931年杭州第一家水厂清泰门水厂的建立,并唤起人们珍惜水源、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在改造过程中,将基本保留这些有纪念意义的小品,只是设置的位置上将会发生微小的移动变化。整个广场地面的铺装将会延续主入口广场的铺装形式,并在中心位置添设木质铺装和钢化玻璃,制造丰富的层次感。特别是钢化玻璃将以“水”的涵义来提升整个广场的景观价值,“水”下铺设细沙、卵石和一些仿真自来水管,在观景的同时也更为直观的述说水厂的历史。原先的历史景墙将改造成自来水网格形式,丰富景墙造型。
广场往北方向的小山坡,由于地势的增高,是观看铁轨及火车行驶的绝佳位置。原先建有一座凉亭,形式较为古化,为配合整个广场的现代气息感,现将凉亭拆除,建立一座观景钢制步行桥,沿着地势拾阶而上,步行桥的桥面部分镶嵌小块彩色玻璃马赛克作为点缀,丰富桥面景观,并在桥上设置几组钢制休闲坐椅,供游人在赏景的同时休憩使用。
4.总结与展望
杭州金衙庄公园是一个有着多元历史文化的城市景观公园,在原有公园建成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老实说,有些难度,因此我在规划中充分考察了其周边环境,更注重公园内容、风格上的有机联系和互相补充,强调公园在改造前与改造后能够互为融合,景观特征明显,生态环境更优良。
设计以人为本,景观设计是社会的,我觉得我们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结合生活,在设计改造中把对舒适性和实用的追求放在首位,不忽视对人与社会的关心。此次的景观改造设计,我希望运用景观和生态的有机统一,结合自然地理、人文特征和文化内涵,强调设计基地的“场地气质”,帮助空间转化为有意义的场所,缓和新与旧之间的冲突,建立起人与环境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以景观语言的方式向游人展示出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我希望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要尊重、保护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7(b)-242-02
The management concept of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effective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hospita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health reform in new period
LI Yuqing, LI Wei, XU Bo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Beijing Military Command,Beijing 100700,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health reform in new period,by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this paper takes the specific social context in public hospitals into consideration and discusses how to achieve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in hospital.
[Key words] Health reform; Hospital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s and dialogue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医院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医院品牌的树立、效率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患关系等多方面,如何实现医院的有效管理是对医院管理者的考验。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于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理论思潮,也是近年来深刻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行政管理及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主导性思想之一[1]。该思潮彻底改变了政府行政架构、管理理念和服务范式,实现了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的目的,同时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医院管理方式的转变。德国著名社会学者哈贝马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沟通交往理论,要求社会组织必须上下沟通,建立完善多种沟通渠道,让每个管理事务涉及到的个体有效的参与到管理目标的达成中来,从而实现有效沟通,提高组织效率。笔者结合这两个理论,对公立医院在新时期医疗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有效管理进行探究[2]。
1 公立医院管理中社会公益性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沟通交往理论认为,在多元政治和利益分享的现代社会,每一种管理决策在作为一种组织导向,包含着该社会组织的价值判断及资源分配,每一项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对组织各方面产生影响。社会组织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如何得到切实的保障,有效的达到社会组织的目标是需要审慎思考的。公立医院作为典型的社会组织,肩负着社会公益性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责任,更要对医院的管理决策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实现管理目标。
公立医院不论从理论逻辑还是从现实需求来看,管理活动的根本和最高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根本目标,是一切公立医院的管理行为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树立医院的医疗品牌也是医院维持自身运营的必要条件。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与自身利益两者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医院的发展有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社会责任的承担则是由医院特殊性质所决定的,是每一所公立医院必须时刻牢记并积极履行的义务。医院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责任,而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回报,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3]。
2 公立医院管理中对医护工作者的有效管理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医院管理的目的不再限于对医院内部的管理控制,还意味着医院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应采取积极的回应姿态,主动了解医护工作者的利益和需要,积极征求医护工作者的意愿,并准备随时对这些要求、意愿进行审视和反思。医院员工对医院的认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院管理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医院应该积极关注医护工作者的需要,并对此予以积极回应和满足,医院管理必须以保障和促进医护工作者的利益为出发点,这是医院实现良性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医院能够长远发展的基本要求。
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通过自我控制、科室内监控、科室间交叉控制和院级控制达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自我控制强调每位医务人员要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医疗制度和操作规范。科室内监控重点是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作用,尤其是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要逐级把关,对环节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纠正,使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科室间交叉控制强调科室间,尤其是临床和医技科室间进行信息的相互反馈,特别是质量缺陷的反馈,使科室间能够相互沟通、相互监督,共同提高[4]。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管理主体首先要把满足医护人员及其他员工的需要作为主体追求,使被管理者热爱本职工作,具有敬业精神,把医院员工情感的培养、归属感的增强及团队精神的发扬作为医院管理的基础。让全体员工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医院的兴衰、全体同事的命运联系起来,鼓励医院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尽其力,各负其责,激发医院组织体系中的内在活力,使每一位员工都感到自己对医院来说是重要的,这对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 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管理中医患关系的沟通机制
现代的医患关系是一种契约化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产物,在我国由于医患关系不良而产生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等问题屡见不鲜,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是医院管理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哈贝马斯曾提出任何一种社会关系必须能够建立起有效的交往才能保证社会关系有秩序的完善和发展。由此,医患关系的解决必须协调医患双方、加强沟通、理性对话,使医护工作者和患者都能够参与到对病情的研究和医疗中来。在治疗中,及时沟通,由于病情的瞬息万变,双方应本着相互信任的原则进行对话,不要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
医疗纠纷经常由于医疗费用而产生,由于我国医院管理制度的不规范,个别医生不遵守职业道德,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必须做到医疗费用公开透明,可查可核对。医院管理者应该及时与患者及其主治医生进行沟通,争取每天的用药都能为患者病情着想,而且要做到可监督。医生要及时与患者沟通,把所开药物的作用和功效及时与患者解释清楚,必须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的药物和曾经治疗中是否有耐药性等问题,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及医疗费用的浪费[5]。这就要求医生理性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去对待患者,把患者的病情放在心上,而不是单纯的计较利益得失。患者及家属也要做到理性的监督自己所接受的医疗服务、治疗费用等,对个别医院存在的多开药、乱开药、收红包等行为及时与医院领导反映。医院管理者必须及时与患者进行联系,使其能够依照医院章程和程序办事,比如设立意见箱、开设院长热线、邮件投诉等渠道,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及时反映问题。
良好的医患沟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医学目的,有利于保证准确无误的医学诊断,有助于顺利开展临床治疗,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作为医患双方中强势主动的一方,医生、护士应乐于、善于与患者进行沟通,要让“尊重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充分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
4 沟通对话,有效参与
社会公益性是医院管理的特质,医院管理的价值核心是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产品,医院管理的职责不仅仅是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控制,更是社会协调,实现社会公益性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在于在医院组织中建立秩序和良性的价值规范,使医护工作者和患者都能够重塑和反思医疗服务,理性的参与到医疗过程中来。医院管理的进程与其说是医院解决组织问题,改善医疗服务的实践行动过程,不如确切的说是医院管理者不断探索医院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承担社会责任的心灵旅程。
医院管理的责任不仅是教给医护工作者行为的准绳,也不只是完善医疗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而是促使医院的医护工作者自己去发现如何有效的加强沟通,主动承担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遵守职业道德,切实地把自己融入到医疗服务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对医院的认可度和对患者的负责态度,而且要通过与患者的及时沟通、有效对话,使患者能够对自己的病情和医疗费用清楚的了解,对医护工作者信任,从而提高医院的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王定云,王世雄.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理论综述与实务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1-2.
[2]邱伟,张国力.浅析医院管理中的执行力与人性化[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7):77.
[3]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J].中国卫生,2008,13(3):69-71.
“公园”是一个普遍常用的概念,而现有的城市公园概念宽泛且多义,城市公园应该是一个满足城市居民游憩、观赏、娱乐等多方面需求的公共绿地开放空间,融合城市生态、环境、公益等多方面的功能要求,并随着时代、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1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1.1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概念是随着我们对于大自然和周边生活环境认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和更新的。目前来讲,我们所说的景观设计主要包含系统规划和具体空间设计两个环节,其中具体的空间设计则是景观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其中系统规划环节指的是大规模、大尺度上景观的把握,包括土地规划、城市设计、控制性规划、场地规划、和环境规划等;具体空间设计的主要要素包括水体、植物、地形、建筑及构筑物、以及公共艺术小品等。其主要设计对象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包括步行街、广场、城市街头绿地、城市滨水地带以及居住区环境等。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技术,其涉及的范围已经超出常规使用的“景观”的概念和范畴,已经逐步成为人类塑造生活环境的艺术与工程的前提和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和设计艺术,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之中。
1.2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综合景观和景观设计的定义来看,笔者认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公园的景观规划和公园的景观具体设计两部分,它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现代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或有意识改造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以及绿地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主要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开放或封闭、融入城市或隔离于城市的公共场所,需要融入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生态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并且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
2 城市公园总体规划
2.1 总体规划的意义
城市公园总体规划的意义:首先要明确该公园在整个城市绿地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服务半径;测定环境容量和游人容量;确定公园内的保护对象和保护措施;其次在通过全面考虑和总体协调后,使公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得到合理的安排,使各部分之间构成有机的联系,能妥善处理好公园与城市绿地系统之间、关系;还需要满足环境保护、文化娱乐、休息游览、园林艺术等各方面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以便保证公园的建设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
2.2 公园的主题和设计理念
2.2.1 公园主题
城市公园的主题就是指城市公园在城市中的基本角色,也就是城市公园在城市中所表达出内容。城市公园主题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公园的整体布局并结合公园的内容决定的。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建设规模、服务对象等,都对公园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若从其服务对象和规模来看,有市级公园、区级公园、社区公园等。从其与城市中心的关系来看,城市公园有中心城区公园、市内公园、郊野公园等。城市公园的主题根据其景观内容又可分为:文化休息公园、纪念公园、历史名园、游乐公园、植物园、风景名胜公园、盆景园等。城市公园主题的确立,与地方的城市总体规划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设计师的理解与创造力有关。
2.2.2 公园的设计理念
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即公园设计的立意和出发点,它是一个公园的文化线索和精神灵魂。它可以是一个人物,一个家园,一种文化,一个地标,还可以是一段历史,一种情感……
要总结出适合当地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首先就需要从公园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作为出发点,挖掘其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历史文脉是一个城市的形成、变化和演进的印痕和轨迹,是一个城市历史悠久、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象征,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因此作为一个城市公园,它是一个大众集体生活和休息的平台,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以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展现和表达出来,起到一种延续的作用。同时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新速度和节奏的加快,其更加回归物质生活,所以,为现代都市人创造一些具有地域景观特色和精神文化内涵的生活环境,显得格外地重要。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公园,凸显公园的艺术魅力和独特性。寻找失落的城市场所文脉,寻找失落的情趣空间环境,寻找一种既能继承和延续城市历史人文精神。
2.2.3 公园景区景点规划
公园按照规划设计意图,根据游览需要,组成一定范围的各种景观地段,形成各种风景环境和艺术境界,以此划分成不同的景区,成为景色分区。由若干相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元称为景点。景点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单元。景区则是根据风景资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人观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范围,每个景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景观空间。一般公园中均由若干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景点组成景区,再由多个景区组成公园完整的景观系统。
2011年,温州市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6.04平方米,绿地覆盖率为21.89%。按照《温州市国家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到2015年,人均公园绿地提高到13平方,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到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7.31%,绿地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为温州市民勾勒了一幅“出门见绿”的“享绿图”。
按照这个目标,温州市要规划建设15个城郊森林公园,主要利用城市周边现有的的大型山体和水体进行设置,主要包括五磊山森林公园、牛山公园、黄石山公园等等。还将规划建设10个市级综合公园,包括杨府山公园、白鹿洲公园、三湿地公园等等。另外,温州市还将规划建设35个区级综合公园、4个带状公园、13个专类公园和社区公园。
以上数据来看,景观设计越来越得到重视,它不仅能美化城市,更能放松心灵。因此,景观工程中,除细节的美观上需要用心外,结构安全的的概念把握更需重视。景观工程虽然单体较小但是造型复杂、形状各异,在结构计算和结构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计算软件往往难于应付,这就要求结构设计人员把握几个重要的结构设计基本规定要点,简化模型,通过结构的概念设计来指导景观工程结构设计。
概念设计的宗旨就是在特定的空间形式、功能和地理环境条件下,以结构工程师自身确定的理想承载力、刚度和延性为主导目标,用整体构思来设计各部分有机相连的结构总体系,并能有意识利用和发挥结构总体系和主要分体系、以及分体系与构件之间的最佳受力特征与协调关系。
以下就通过结构设计基本规定的几个要点,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结构概念设计在景观工程中的应用。
1、合理的结构体系调整
建筑结构是水平结构分体系---楼盖体系和竖向结构体系---墙、柱等组成总结构体系。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宜使结构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刚度和承载力局部突变或者结构扭转效应而形成薄弱部位。
水平结构体系一般由板、梁、网架组成,如板-梁结构体系和网架体系。水平结构体系也称为楼(屋)盖体系。其作用为:(1)在竖向方向,他通过构件的弯曲变形承受楼面或屋面的竖向荷载,并把它传递给竖向承重体系;(2)在水平方向,它起隔板作用,并保持竖向结构的稳定。
竖向结构体系一般由柱、墙、筒体组成,如框架体系、墙体系和井筒体系等。其作用为:(1)在竖直方向,承受水平基础体系;(2)在水平方向,抵抗水平作用力,如风荷载、地震作用等,并把它传给基础体系。
景观工程中经常见到些不完整的框架,结构体系过于简单,但是跨度却很大。
比如单跨景观桥,单跨亲水平台,单跨休息亭等等。按常规简支模型进行受力分析,跨中弯距和变形很大,需要通过增加构件尺寸来达到计算要求,这与景观工程中要求的美观轻薄相冲突。这时候就需要调整结构体系,把梁或者板往桥墩或者柱墩以外延伸一小段,使简支模型调整为伸臂模型,这样跨中的弯距和变形就会调整为最小。
2、不规则的结构模型调整
结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质量、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均匀。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2)平面长度不宜过长,L/B宜≤6(6、7度);
(3)建筑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
景观工程中常见不规则的结构布置,L/B≥6,并且不对称。比如景观长廊,景观墙等,结构刚度不对称,在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扭转,按常规的建模计算,周期比肯定过不去。这时候就需要设置防震缝将其划分为较简单的几个结构单位,并在防震缝处加强构造和连接,并且在基础设计中,通过加大基础Y方向尺寸来加强整体的刚度。
3、加强构造措施
景观工程相对建筑工程,在承载力和延长性方面会差些,这就需要结构设计人员在景观允许的情况下加强结构体系中的构造措施,加于安全保障。
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还有加强木制及其他材料的构件与混凝土构件的连接。?
下图这个景观构架不是一个合理的受力结构,其外挑的受力悬臂形成一个很大的倾覆弯距由柱子传到基础,如果没有处理好,很容易引起整体倾覆的可能。
通过受力分析,正确评判结构的不利因素,采取有利的加强措施。比如提高柱子的刚度(尺寸加大,箍筋加密),加深基础的埋深,或者在柱子上增加斜支撑等等构造措施。
4、结束语
景观结构工程师不仅要遵守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而且要将结构的概念设计应用到景观工程设计中来。通过结构整体概念设计和局部的构造措施来实现景观工程要求的即安全又美观的目标。相信,通过景观设计师的努力,不久的将来,温州的“享绿图”会更加生动美丽,温州人民会更加幸福安康!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