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09:15: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也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且越来越受到关注。那到底何为知识管理呢?所谓知识管理,简而言之,就是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在组织或者是企业中建构一个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让该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存取、更新以及创新等过程从而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的目的,并且回馈到知识系统之内,因此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得以永不间断的累积。
2知识管理的作用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知识管理将成为组织或者企业的智慧资本,它有利于企业或组织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的变化。知识管理也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平台,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管理正是抓住了创新的重要性,利用集体智慧来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它在充分肯定了知识对企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造一种知识创造与共享的环境,最终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项目逐渐成为项目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类型。高新技术项目属于科学技术密集型,又称为智力密集型,高新技术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复杂性、综合性、技术性以及风险性。它的项目成果是知识产品。对于高新技术项目而言,知识就是它的全部,是它所拥有的各种经营权、专利权、信誉、非专利技术、研发能力以及营销能力等的集合。
3知识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价值。实际上,知识管理和项目管理是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关系,知识管理始终贯穿于项目管理之中,并且在项目管理的具体环节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项目管理即是对人以及财物的管理,涉及到项目整体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质量管理以及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此外,知识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要素之一,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作为一种资本投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
如何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是当今的企业经营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就企业本身而言,首先要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的项目管理标准流程,并且按照项目管理的规范和要求严格执行。项目管理标准流程的目标是全面、准确地把握问题并且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建立项目管理标准流程的科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管理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就知识管理而言,组织科学、合理、高校的标准作业流程体系为信息的收集与传递提供了通道,也对组织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另一方面,项目管理制度也为知识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项目管理的要求。
(1) 建立徤全基于知识管理的项目管理制度。
知识管理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和徤全项目管理制度,以知识的创新、共享及应用效率为指导理念来设计和制定项目管理制度。使之形成了整体、有序的管理体系。同时,制定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和展示他们的才能与智慧。
(2) 提供一个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平台。
对于基于知识管理的项目管理来说,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合作环境并且建立一个完善的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是提供知识共享与交流平台的重要手段。它使得项目员工对于知识创新不断有新的需求,鼓励大家去分享自己与他人的知识,进行知识的共享和利用。此外,在知识的传输上,也要建立一个沟通交流,推广信任及开放式沟通的平台,让更多的人都有更多的机会去与他人交流。通过这一平台,既为项目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有利于员工之间关系的和谐。
(3) 采用“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
所谓的“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是指柔性管理和弹性管理并举的方式。在项目管理中,项目的目标可能会随着企业或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作一些相应的调整。例如,在本企业未实现原定目标之前,别的企业或部门已经实现了该项目的目标,那么,项目组就应该充分学习别的企业或部门的经验或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将目标调整到比原定目标更高的位置上,这对企业经营者的灵活应变能力是个极大地考验。所以,基于知识管理的项目管理强调目标管理、人本管理、弹性管理以及柔性管理。
(4) 构建项目管理平台。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管理制度,采用高效的知识管理方法,整合各种信息的项目管理平台,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中,项目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若要提高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水平,必须借助于信息工具的利用。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来扩大并深化知识的应用,专业的信息工具,如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公司内部网站、决策支持系统等,可将各种信息工具相互之间联接起来,从而形成企业的项目管理平台。项目管理平台应该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A. 项目管理平台并非是一个新的知识管理工具,而是对现有知识管理工具的聚集。应该利用这一平台营造一个知识共享和知识交流的良好环境,可通过开放式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交流,并且制定项目或者是活动的日程安排等事宜。
B. 此项目平台的服务对象是多方面的,具有广泛性,既可以针对项目管理的内部人员,也可以针对供应商、客户等。
C. 项目管理平台上的知识可以方便整理,形成项目案例,并且可以被快速搜索出来。
5知识的转化和创新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100
1 知识管理对项目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项目管理即对项目的管理,它具体包括一项工程、服务或者任何需要系统组织和管理的系统任务。项目管理的目的就是将项目中的所有资源结合起来进行合理分配,运用各种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实现项目的最大功用,实现超越预想的项目效果。知识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既包括对有形的知识如纸质材料、数据库等的管理和使用,也包括无形的知识如人的头脑、智慧和想法等。知识管理就是要将所有可能作用于项目运转的知识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管理。近年来,随着项目工程的多样化,社会环境的复杂化,项目管理所涉及到的资源类型和所遭遇的管理困境都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这就迫使项目管理者能够统筹全局,重视项目管理的每一个具体层面,并将每个层面都进行优化。未来的时代是人才的时代,是知识的时代,知识管理在项目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项目中建构一个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让项目中的信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和更新等过程,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并回馈到知识项目龋个人与项目的知识得以永不间断的累积,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思考这将成为项目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
2 知识管理的对象
知识管理即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的管理,是建立在知识资源基础上的。明确知识的不同类型,才能再次基础上展开有效的管理模式,为项目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1 言传性知识
顾名思义,言传性知识也即可以用语言交换和传播,可以看到和互动的知识,它一般是依托于一定的文字或者语言载体实现的,比如知识文库、知识水平等等。言传性知识是最容易受到关注的知识材料。因为它有形地参与了项目管理,通过显性的知识外表对项目管理发生着相应的作用。比如组织一项活动,言传性的知识包括各种类似活动的举办特点,部门成员提交的项目策划,对项目的具体规划和设计等等内容。显性知识是记录于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说看得见,摸得着的。从数据类型的区分上又可以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我们平时接触到的财务系统,属于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如我们的会议记录、研究报告等文档,属于信息范畴。
2.2 意会性知识
隐性知识代表了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并涉及各种无形因素的知识,它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存在于特定场景中,难以系统化和难以交流,因而具有一定的独占性和排他性。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以正式的语言,通过书面记录、数字描述、技术文件和报告等明确表达与交流的知识,是对隐性知识一定程度上的抽象和概括,也被称为编码型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超过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成为企业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对以知识为核心资产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来讲,知识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大部分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特质,应该把隐性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的重点。隐性知识的交流是直接有效的,但其传播效率相对较低。
3 项目管理中知识管理的运行模式
在具体的项目管理模式中,是如何进行知识管理的呢?这涉及到管理科学的方方面面,试举一下例子简要说明。
3.1 依靠项目知识管理平台
在成立一个项目的时候,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相应的项目知识管理平台,比如网络在线管理平台、相关知识数据库等等。项目知识管理平台是贯彻项目始终的一个基本平台,只有在这一平台正常有效运转的前提下,项目管理才能通过其中的知识管理吸收到足够多的知识信息,为项目管理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平台一般平台内嵌信息公开、互动交流、在线访谈、工作流、智能表单等多个成熟模块,支持不同网站站点集群管理、信息公开、多媒体资源等集约化管理,矩阵式权限管理实现组织结构多维度管理,提供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管理安全等完善的服务。
3.2 营造良好的项目内部交流方式
项目的成立具有不定性和偶然性,在管理途中根据用户需要临时成立的项目组织,因此每个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环境,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来为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营造良好的项目内部交流方式是集中众智的有效方式,这也是项目管理的内在要求。一个项目需要更快、更好、更强的发展下去,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而高效发挥团队精神,更需要项目内部成员实现有效的沟通。项目在经营管理和日常事务中,由于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常常会遇到一些磨擦、矛盾、冲突和误解,这将影响到项目运转,甚至导致项目“死亡”。因此,加强项目成员内部的有效沟通,发挥团队和管理的最佳效能,才是企业未来更好的争取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3.3 建立科学的知识传输流程
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将各种言传性知识和意会性知识融合到一起,实现不同类型知识的有效流通呢?众所周知,现在的项目运行都有一个固定的流程,而流程的各个环节十分繁琐,如果没有得到科学设计将会导致知识的不同层次之间流通十分困难。因此,在项目成立之初建立科学的知识传输流程,使各种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能够充分得到发挥是十分必要的。
4 结语
总之,知识管理就是要将所有可能作用于项目运转的知识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管理,以实现更高的效益。知识管理包括言传性知识和意会性知识两个方面,在项目中进行知识管理需要依靠项目知识管理平台,营造良好的项目内部交流方式,建立科学的知识传输流程等等。
一项项工程顺利有效的实施铸就了现代经济的发展,而工程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达到高质量、高水平,继而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必须以质量为中心,在高质量要求的指导方针下,对工程进行精心设计,将材料严格把关,在工程进程中根据具体的自然环境和施工现场的反馈即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强管理和监督,完善施工工艺等环节都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因素,每一个环节都不容马虎,必须认真细致的掌握好质量监控。鉴于社会发展对工程质量的高要求,以下主要分析在土木施工过程中如何把控质量及实际管理中具体可行的措施。
1、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在我国近年来屡发的工程事故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造成土木工程事故多发的原因则主要有安全管理不到位、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等。在现实施工企业中并没有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不能及时而有效的对自然环境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恰当有效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影响着施工过程中的许多因素,使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处于不受掌控的状态,最终导致工程质量不达预期,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1]。
2、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健全管理控制体系,提升质量水平
施工前期应针对地质条件特征、自然环境的保护,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规划,并预测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以确保整个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另外在土木工程的施工前期,还应针对施工机械的养护保管、材料采购储存、维护操作等实施优化安排,进而符合土木工程建设标准,为优化整体工程质量水平打下良好基础。而在土木施工过程中,则应科学的引入信息化、现代化技术手段,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工具,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施工工程框架,完善科学的施工流程计划,健全质量管理控制、监控、测评、预警体系,并保持与施工方的的联系,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施工规划进行调整,从而优化提高土木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2.2提高人才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人才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企业要做大,就要重视人才。土木工程施工所需的人才专业性要求更高,加强工程施工企业人才管理与培训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非常重要,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也具有非凡的实际价值,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对人才自身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综合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是必要的举措。加强人才的培养,也能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加强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需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质量监控人员对新材料的了解、并掌握先进的技术,使其在具体的工程中发挥作用,使技术和材料为工程所用,更好的服务于工程质量。
2.3对工程设计质量管理
一个好的施工方案的制定,是充分的考虑自然环境的结构以及与周边地理、人文环境的协调性制定出来的。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按照使用单位的意图制定工程设计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是设计的初衷。要检查设计图纸是否正确反映设计方案、计算是否正确、图纸的尺寸标注是否有误、选用材料以及施工要求是否合理、整体设计中各个部门的设计是否协调等。在技术上则主要考虑成本的控制和采用何种工艺完成工程的既定目标。一个好方案能否达到预期的质量,则主要在施工单位,因此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单位设计的方案进行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一方面了解使用单位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要多与制定工程方案的人员加强沟通,以了解工程设计理念、技术应运等,将具体的技术落到实处,同时应注重细节,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施工方案的制定是否合理,对于不合理之处应进行调整,完善工程设计的同时也保证工程的质量[2]。
2.4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2.4.1材料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在采购过程中,一方面要买适合工程的原材料,这就要求业主、施工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参与材料的采购,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另一方应该加强采购过程中的监管,做好采购跟踪工作,这样能确保原材料的质量,防止假冒伪劣的原材料运用到工程中去,也能合理的监督工程的费用支出,防止吃回扣等降低原材料质量的现象发生。对于采购回来的材料,应经过业主、施工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验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则一缕不允许进入工程。
2.4.2进度
一是制定合理计划表。要保证施工进度,就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进度表。施工进度表应以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合同工程期、以及施工方案为制定依据,选择怎样的施工方法、工种的设置、人员数量与质量的配置和使用什么样的施工设备等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是加强进度监督。经业主审批并通过后的施工进度计划表能否有效的实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必不可少。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施工进度受到影响达不到预期时,则应加强对资金成本、人力、物力等调配工作的质量管理。对上述因素做进一步的分析,并及时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正常的工期。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重新制定进度表。
三是加强对各分包施工企业施工进度的监督。土木工程工程量大、周期长、对质量的要求高,在施工的过程中,总难以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影响工期的状况,因此应对各分包施工企业加以监督和协调,使各分包施工企业保持合理的进度,从而确保整个工程在预期内高质量的完成。
第四,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重大变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按照进度进行施工的,则应及时上报,并和业主沟通[3]。
2.5施工安全
生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安全生产则是社会持续完善稳定发展的保证。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同样是无比重要的。施工的安全体现了施工企业的形象,还关系到施工过程中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领导,大力推进施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贯彻实施,规范安全生产行为,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施工特点,加强对建设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因素的控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2.6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土木工程竣工到达验收阶段,验收后的工程标志着各项质量指标达到使用水平,能投入使用,由此可见验收的重要性,必须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把握好验收的质量关[4]。
3、结束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组织管理规范,建立健全施工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明确责任,把握好工程验收的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进行必要有效的沟通,以确保土木工程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要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斌.我国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2.
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水平是衡量其软实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与该国未来的发展潜力息息相关,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提高了科研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但是,与世界上科技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对于科技计划项目的资金支持程度还比较低,导致科技领域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因此,改进科研管理手段、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课题制管理模式内涵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从“十五”计划实施开始,我国开始大力推广科研项目管理的课题制模式。所谓课题制管理,即以公平竞争为导向、以择优支持为原则、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从而实现对科研项目管理高效化、科学化、精简化的目的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各类以国家财政拨款资助为主的科研单位,均可采用课题制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对科研计划的课题以及相关活动进行管理。该管理模式顺应时代和科技发展规律,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在人员、编制、专业等方面的限制,为立项理念、项目选择、项目管理手段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持。课题制有利于科研人员的流动,有利于统筹规划人力、物力、财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各方力量,实现对科研项目的重点突破。
2 课题制管理模式下科研项目管理的特点
(1)责任到人,各有分工;实施课题制管理模式后,各科研单位申请的每一个项目都划归专门部门管理,有了明确的责任人,从上到下形成了一条垂直的管理体系。进而构建了一个流畅的信息渠道,增强了各责任人之间的沟通力度。(2)科研预算透明化;相比传统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来说,课题制管理模式更加侧重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全程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在预算申请、经费使用、结余处理等方面更为透明化,形式上也更趋统一化。(3)科研项目管理规范化和严格化;课题制管理模式要求在科研项目的全程开展过程中,实时报告重大事项进度和阶段成果,并且要整理成文字形式,以便日后归档和查验。在科研项目完结后,要对该次科研项目进行技术成果验收、项目资金验算等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价,同样要形成书面文档,为将来对科研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做准备。
3 传统的科研管理在课题制模式下面临的问题
3.1 管理程序及组织结构不符合实际
我国过去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受限于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在诸多方面都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课题制管理需要。例如,在对科研项目实行日常管理、绩效考评、组织架构、风险防范、经费处理等方面问题的处理方式、手段、流程都较为复杂,极大降低了科研项目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3.2 缺乏合理培训制度
在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并没有为科研人员提供相应的科研培训活动,同样没有确立合理的日常工作制度和管理模式,直接阻碍了科研人员科研素质的提高,影响了科研项目的进展速度。为了适应科研发展的要求,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必然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提升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进而保证项目正常开展。
3.3 科研成果推广制度缺乏
一方面,我国缺乏与科研管理相配套的激励措施;另一方面,一些科研人员缺乏对成果推广转化的主观能动性,单纯重视文章的发表数量、项目进展程度、是否完成自己的任务等,这均使得科学研究停留在低水平、重复性阶段。
3.4 缺乏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价考核制度
在科研项目立项、开展、获取成果、推广的一系列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制度,不能够科学确定项目整个过程中各人员的贡献程度,不利于调动各人员参与项目的积极性。有效绩效评价考核制度的缺乏,不仅无法量化工作考核指标,而且将科研人员带入了一个误区,即参与科研项目的质量没有参与科研项目的数量重要,使得同一科研人员同时参与众多的科研项目,不能很好的集中个人精力,不利于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
4 提升科研管理潜力的有效手段
4.1 建立科学培训制度,提升科研人员业务素质
在科研项目的立项之初,需要及时建立科学培训制度,以便在吸纳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后。同时,针对科研人员进行切实可行的业务培训,促进科研项目相关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
4.2 建立科研成果推广制度,实现科研人员自身价值
科研成果推广转化是科研项目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科研人员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对科研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只有通过对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科研人员才能及时获得群众反馈,吸收经验和不足,找准未来努力方向,转变科研方法,为科学研究再生产创造条件,才能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4.3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
有效的绩效评价制度能够对科研人员产生导向作用,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提高。通过定期合理的绩效考评,能够帮助项目科研人员发现自身不足和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从而调整自身科研手段。
4.4 细化奖励机制,提升科研人员积极性
科学有效地激励是推动科研工作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科研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对集体自身定位和整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各科研项目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表彰科研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管理先进个人等多种手段来激励项目科研人员,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团结性,进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利于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
5 结语
伴随着我国对科研项目重视程度的提升,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在科研项目管理中作用日趋增加,本文在分析课题制管理模式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传统的科研管理在课题制模式下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提升科研管理潜力的建议,希望能为科研项目的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